抗日战争时期

合集下载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
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和长江局的指示下达后,各地党组织都把发展党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使各级地方组织和党员队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共长江局指示精神,在四川省工委领导下,成都市委、各区委以及基层支部,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深入工厂、学校、军队和各抗日救亡团体开展工作。一方面组织工人、学生和进步青年以及广大市民参加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一方面对抗日救亡运动中的积极分子进行帮助教育,吸收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38年5月省工委传达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到同年11月,四川从1937年10月仅有的三四百名党员发展到3250多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第642页。。成都的党员人数也从100多人增加到600人左右。其中市属4个区委、1个总支、51个支部,466人;军队120多人;上层人士20多人《四川省工委一年工作总结报告》(1938年11月12日),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编》甲11件。。党直接领导的进步团体19个,团结和组织的群众2400多人,能动员的群众900人左右《成都市委九十两个月工作总结报告》(1938年11月18日),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编》甲13件。。
中共四川省工委在成都的建立,是在中共中央的直接帮助下实现的。在省工委的领导下,成都和全川其他地方的各级党组织相继恢复和重建。
一、中共成都市委员会的重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和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使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遭受很大损失。自1935年6月中共四川省委被破坏后,成都也没有了市一级和基层地方组织,许多共产党员失掉了组织联系。1938年1月中共四川省工委建立后,立即着手清理全川各地中共党员,恢复和重建包括成都在内的全川各级中共地方组织。
在清理中共党员的工作中,四川省工委首先接收了张曙时在下层人士中发展的党员,上层人士中发展的党员仍然由张曙时领导。同时全部接收了成都民先队中韩天石、王广义(王璐宾)、陈毅乔、刘忠渊四人组成的中共小组。又经过认真审查后,将成都民先队中的骨干成员吸收入党,并以这些党员为核心,将各救亡团体和一些进步力量较强的大、中学校中的骨干发展为党员,并建立中共的基层组织。对失掉组织联系的中共党员饶孟文自发组建的"中共成都特支"不予承认,但对参加特支的17名党员,经过逐个审查予以全部接收《川康特委报告书》(1940年8月20日),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编》甲12件。。

抗日战争时期的22场大会战(学习资料)

抗日战争时期的22场大会战(学习资料)

抗日战争时期的22场大会战整个八年抗战,国军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大战役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役3.89万余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国军总共死伤322万多人。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双方投入几十万的兵力。

由于国民革命军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了330000多人的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兵,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

此战日军伤亡50000余人。

来源华夏历史网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

此时国民革命军兵力凋零,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

日军进入南京开始了长达数月,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0000多人。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13日——11月 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国民革命军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

此战国民革命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0000余人。

但从此国民革命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结束。

徐州会战 1938年1月——5月21日日军打通了津溥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

国民革命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5个月的时间。

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鬼子10000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兰封会战 1938年5月21日——6月日军试图在徐州会战后继续扩大战果,板垣征四郎师团孤军深入,被以薛岳为指挥的国民革命军包围。

最后由于蒋军嫡系将领的无能,国民革命军最终功亏一篑。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10月历时四个半月的武汉会战虽然最终以武汉失守而结束,但国民革命军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毙伤敌军40000人、近100000名日军因战斗、气候、疾病等原因暂时丧失了作战能力的巨大战果,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转载注意来源随枣会战 1939年5月1日——20日武汉会战后,日军为消除鄂北、豫南方面国民革命军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省枣阳地区发动进攻。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以其中国驻屯军一部,突然向位于北平(今北京)城西南卢沟桥附近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点,卢沟桥抗战则成为中国全国性抗战的起点。

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9日,中国工农红军发出通电,请缨杀敌。

9月23日,蒋介石发表了事实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至此,由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主体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国民政府正式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在国民政府正式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之后,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宣布中国工农红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

第八路军下辖3个师。

八路军成立后,主力于1937年8月22日至9月30日,先后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附近采取伏击手段,歼灭侵华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1000余人,缴获长短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取得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歼灭战的胜利。

这一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胜利信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政治影响,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1937年10月12日正式宣布,在南方湘、赣、闽、粤、浙、鄂、豫、皖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随后,中共中央经与国民党协商,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为副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副主任。

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大全

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大全

【导语】说起抗⽇战争,它的胜利是中国⼈民奋起反抗和不畏牺牲的重⼤结晶,在这场战争中出现了许多英雄⼈物。

下⾯是⽆忧考分享的抗⽇战争时期的故事⼤全。

欢迎阅读参考!【篇⼀】抗⽇战争时期的故事 “⽜⼉还在⼭上吃草,放⽜的却不知哪⼉去了……。

”听着这⾸优美⽽熟悉的歌曲,你⼀定会想起抗⽇⼩英雄王⼆⼩的动⼈故事吧。

1929年,王⼆⼩出⽣在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的⼀户贫苦农民家⾥。

他11岁沦为孤⼉,不得不外出要饭。

后来听说插箭岭南边靠近解放区,他便逃荒来到了南马庄地区的狼⽛⼝村。

在与抗⽇军民的接触中,他逐渐懂得了抗⽇道理,参加了抗⽇⼉童团。

狼⽛⼝是长城的重要关城,也是涞源通向⾩平的交通要道,是⽇军扫荡的必经之路。

王⼆⼩经常放着⽜在⼭坡上为⼋路军站岗放哨,抽空还给⼋路军割草、送军鞋、送信,为抗⽇做了许多⼯作。

1942年10⽉25⽇早晨,13岁的王⼆⼩正在⼭坡上放⽜,忽然看见⼀队⿁⼦进⼭来扫荡,正从狼⽛⼝向范庄旺村⾛来。

那边的⼭沟⾥隐蔽着⼋路军的后⽅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万⼀⿁⼦摸进那条⼭沟,不仅⼋路军的后⽅机关受损失,乡亲们也将在劫难逃。

可是这时候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了。

⼆⼩冷静地想了想,他要把⿁⼦引进埋伏圈,让⼋路军打他们个措⼿不及!打定主意之后,⼆⼩故意暴露了⾃⼰的⽬标,正在⼭⾕⾥瞎撞的⿁⼦兵⼀见到⼆⼩,连忙把他从⼭坡上抓来问路。

⼆⼩机智地和⿁⼦周旋,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在前边带路。

王⼆⼩把⿁⼦引向⼋路军埋伏的⽯湖旮旯。

其实这是⼀条死路,翻过巨⽯就到了路的尽头。

⿁⼦⼀下傻了眼,直到此时才知道上了当。

⼆⼩想趁敌⼈惊魂未定的时候向灌⽊林跑去,这时,⿁⼦军官朝他举起了洋⼑,第⼀⼑削去了王⼆⼩右⼿的五个⼿指,第⼆⼑刺向了王⼆⼩的胸膛,把他摔在那块巨⽯上。

与此同时,⼭头上的⼋路军部队枪炮声四起,前后没有⼀袋烟的⼯夫,就全歼了这股敌⼈。

【篇⼆】抗⽇战争时期的故事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个芦花村,12岁的⾬来就住在这⾥。

抗日战 争时期中 国人民是如何保卫的

抗日战 争时期中 国人民是如何保卫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是如何保卫的在那漫长而艰苦的抗日战争岁月里,中国人民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智慧和坚韧,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尊严和人民的生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中国人民的保卫行动首先体现在军事方面。

无数热血青年投身军队,奔赴前线。

他们在战场上英勇作战,不畏强敌。

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了多次大规模会战,如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

尽管在装备和训练上处于劣势,但中国军人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爱国情怀,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

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深入敌人后方,开展游击战争。

他们利用地形熟悉的优势,灵活作战,破坏敌人的交通线、补给线,袭击敌人的据点,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广大民众也积极参与到军事保卫中来。

他们组成了抗日自卫队、民兵等武装力量,配合正规军作战。

在战争中,他们为军队提供情报、运输物资、照顾伤员,成为了军队的坚强后盾。

除了军事行动,经济方面的保卫也至关重要。

在日本侵略者的掠夺和破坏下,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然而,中国人民没有屈服。

在农村,农民们努力耕种,保障粮食供应。

他们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抗战提供了物质基础。

城市中的工人则坚守岗位,加紧生产军需物资和民用物品。

许多工厂在战火中被迫迁移,但工人们克服重重困难,重新建厂开工,确保了抗战物资的生产。

在文化方面,中国人民同样进行了坚决的保卫。

日本侵略者妄图通过文化侵略,磨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

但中国的知识分子、文化工作者挺身而出,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抗日宣传。

他们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文艺作品,如诗歌、小说、戏剧、歌曲等,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抗日斗志。

教育也在战火中得以延续。

学校在艰难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知识、有理想的青年,为抗战和国家的未来储备了人才。

在社会层面,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敌。

各地纷纷成立抗日救亡团体,组织民众参与抗日活动。

广大妇女也积极投身到抗战中,她们有的参加医疗救护,有的从事后勤保障,为抗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
列举近代以来列强侵华战争的时间、结果: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等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明 治 维 新 前 与 后
20世纪30年代日本是怎样侵略中国的?
(3)战果: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取得了很大胜利
解放区的民主政治建设
延安的民主政治建设
1、民主选举制度
一九四一年晋西北解放区群众参加政权选举
2、“三三制”原则:
提出:
内容: 1940年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提出 共产党员三分之一 非党员的左派分子三分之一 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 评价: 三三制政权是充分保障各抗日阶级、阶层的广泛 民主权利,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并与其他抗日党派 真诚合作的民主制度。 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历史经验。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思考: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犯下了 哪些滔天罪行?
(一)、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 (二)、潘家峪惨案:1941年
(三)、七三一部队:用活人进行细菌试验
南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在日 日本侵略 京 军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长谷寿 军在南京进行 血腥屠杀后, 夫指挥下,侵略军进行了长达六周的烧杀抢 大 将数以万计的 掠,对中国军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根据远东 屠 被杀者尸体抛 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 入江中,顺流 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并焚尸杀 漂走,企图掩 灭迹的有十九万多人,总共有三十万人丧生。 盖其暴行。左 场 在南京城郊,侵略军大肆洗劫机关、仓库、 下图是日本的 民宅、鸡鸭猪牛、粮食蔬菜,无所不抢。全 景 村濑守保当时 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日军少尉向井、 在下关江边拍 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被日军烧毁。这就 野田在南京紫金山下进行杀人竞赛。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 之 摄的日军抛尸 是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 为题进行报道,称向井已杀了 106 人,野田杀了 105人,但不知谁先杀到 100人,所以胜负难分,他们还要以杀满150个中国人为目标比赛下去。 灭迹的照片。 一 这是当时《东京日日新闻》对此事报道的影印件。

抗日战 争时期中 国人民是如何坚韧不拔的

抗日战 争时期中 国人民是如何坚韧不拔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是如何坚韧不拔的在那段充满血与火的抗日战争岁月里,中国人民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坚韧不拔。

这种坚韧,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民族灵魂的力量,支撑着我们在极端艰难的困境中不屈不挠,奋勇抗争。

当时,敌人的侵略是极其残暴和无情的。

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试图以恐怖和暴力摧毁我们的意志。

城市和乡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人们失去了亲人和家园。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绝境中,中国人民的坚韧开始熠熠生辉。

在沦陷区,老百姓们虽然生活在敌人的铁蹄之下,但他们的心从未屈服。

他们用各种巧妙的方式与敌人周旋,进行着隐秘而坚决的抵抗。

有的人冒着生命危险为抗日队伍传递情报,哪怕知道一旦被发现就会面临残酷的刑罚;有的人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藏匿抗日志士,为他们提供庇护和帮助;还有的人以各种看似平凡的工作为掩护,暗中破坏敌人的军事设施和后勤补给。

他们的每一个行动,都充满了风险,但他们从未退缩。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们承受着战争带来的巨大痛苦,但他们依然坚守着土地,为抗日队伍提供粮食和物资支持。

他们省吃俭用,把自己仅有的一点粮食送给前线的战士。

为了保卫家乡,许多青年农民毅然加入抗日队伍,放下锄头,拿起武器,成为了英勇的战士。

即使家园被敌人反复扫荡,庄稼被毁坏,他们依然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赶走侵略者,重新过上安宁的生活。

在抗日根据地,军民一心,共同抵御敌人的进攻。

战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后方的百姓则全力支援。

妇女们为战士们缝补衣物、做军鞋;儿童们也参与到抗日宣传中,用稚嫩的声音呼唤着人们的觉醒。

大家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缺衣少食的时候,没有人抱怨;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没有人畏惧。

而在抗日的队伍中,战士们更是将坚韧不拔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在装备简陋、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与装备精良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爬雪山、过草地,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阻挡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

一场战斗下来,伤亡惨重,但活着的人擦干眼泪,继续投入到下一场战斗中。

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抗战时期

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抗战时期

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抗战时期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民族抗争,全面抗战时期是抗战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以坚定的意志和勇敢的行动,与侵略者进行顽强抗争,为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抗战时期。

一、全面抗战的起因全面抗战时期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931年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日军侵略中国东北地区。

此后,日本侵略者不断扩大侵略范围,占领中国大片土地。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华民族的抗战从此全面展开。

全面抗战时期的起因是中国人民不愿意屈服于侵略者,为了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奋起。

二、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战中国人民在全面抗战时期表现出了巨大的勇气和抗争精神。

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各种抗日力量,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国民党领导的军队等。

中国人民不分阶层、党派和地域,齐心协力抗击日寇。

他们进行了长期的游击战争和正面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为全面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全面抗战的胜利全面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经受了巨大的磨难和牺牲。

无数的烈士为了抗战胜利英勇献身,他们的血肉之躯浇灌着中华民族的大地。

全面抗战的胜利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坚定信念。

在中共领导下,中国人民顽强抗击日寇,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四、全面抗战的启示全面抗战时期,中国人民不仅展现了英勇的抗战精神,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民族的团结和自强不息是战胜侵略者的关键。

抗战还教会了我们珍惜和平的宝贵,珍惜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全面抗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要时刻警惕任何威胁和侵略,坚决捍卫国家的安全。

总结: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抗战时期是抗战的重要阶段。

中国人民在这个时期展现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坚决抵抗侵略者的入侵,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全面抗战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历程,也是中华民族的自强和团结的象征。

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提醒我们珍惜和平、珍惜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八年抗战时期考察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八年抗战时期考察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八年抗战时期考察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而悲壮的时期,而八年抗战时期则是整个战争过程中最艰苦、最关键的阶段。

本文将对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八年抗战时期进行考察,探讨其战略、战术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战略考察八年抗战时期,中国国共两党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首先,中国军队在抗战初期,采取了战略退却,以求暂时保留实力,积蓄力量,为日后反攻做准备。

这种退却战略虽然给日军占领了更多的地盘,但奠定了中国军队日后反攻的基础。

其次,中国充分利用地形和战术,在抗日前线进行了一系列积极进攻,如八百壮士的虎门阵地阻击战,提高了士气,有效削弱了日军实力。

最后,中国在抗战期间得到了各国的支持,通过国际合作,取得了重要的战略资源。

这些战略上的决策与执行,使中国能够在八年抗战时期坚持下来,并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二、战术考察在八年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在战术层面上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与变革,以适应战争的需要。

首先,中国军队开始广泛采用游击战术,用小股部队对付日军的大规模军队。

这种灵活的战术使日军陷入困境,并削弱了他们的攻势。

其次,中国军队深入研究了日军的作战方式,并进行反制。

例如,中国军队开展了大量的反坦克战斗,并制造了爆炸物来破坏日军的装甲车辆。

最后,中国军队通过地下抗战和情报战术,在战术上能够有效地与日军进行对抗,并且获得了胜利。

这些战术上的创新与变革,使中国军队能够在战争中保持一定的优势,有效地削弱了日军的实力。

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八年抗战时期对整个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使中国社会团结起来,形成了抗日统一战线。

不同党派、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团结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抗战期间,妇女、青年和农民等各个阶层的人们都积极参与到战斗中,为国家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抗战期间中国产生了大量的抗战文化作品,如电影、小说和音乐等,这些作品激励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抗日时期知识点归纳总结

抗日时期知识点归纳总结

抗日时期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迫害和抵抗1. 侵华前的背景日本在19世纪末开始着手于其对中国和朝鲜的殖民企图,1885年强迫朝鲜签订《庚午条约》,早在南洋海事事件之前,中国东北辽东半岛、鞑靼、旅顺口、大连湾、义县和长春城区全部属于中国,此后即相继强占了中国的台湾、澎湖、威海卫、广东徐闻湾、福建永嘉、济江口等地,并积极控制特权和扩展势力范围。

2. 侵华时期1931年9月18日,日军侵占了中国东北。

1932年4月,日本入侵上海;1937年又发动了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军占领卢沟桥,主权交由日本控制的淞沪会战爆发;同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发动了南京大屠杀。

这为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拉开了序幕。

3. 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初期,由于国共两党的共同对抗,国共两党建立了“团结抗日、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 抗战之初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在共同对日抗战的情况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方面具体表现在五四运动后产生了1~2次左右的抗日合作,其中以国共合作为主的。

5.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天津直隶军阀蔡廷锴部放鸽被枪声激怒与中国军队争夺在北平上海周边的控制参差。

中共中央来电提议,上海工人罢工,国民党在谢晓峰的劝说下,放弃了“缣线牵手的主张”。

6. 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八路军、新四军这两大抗日武装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发展。

7. 抗日战争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战初期的军队继续与国民党建立地方武装,以及抗战初期的军队的建设。

在全国抗战中,共产党建立了与人民意志的接近的人民军队。

二、解放战争的进行中1. 从国民革命军到抗日民族解放军解放战争全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进行的反对国民党政府,文章来自河南,在面临民族危机和政治危机的时候,已经成为了反对国民党的第一基石。

2.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关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一体两面的。

即解放战争是抗日战争的继续,是对抗日胜利的保卫和发展。

抗日战 争时期中 国人民为何能够取得最终胜利

抗日战 争时期中 国人民为何能够取得最终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为何能够取得最终胜利在那漫长而艰苦的抗日战争岁月里,中国人民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最终我们赢得了胜利。

这一伟大的胜利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中国人民有着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中国人民没有丝毫退缩和畏惧。

从东北的林海雪原到南方的水乡稻田,从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农村的阡陌纵横,每一个中国人都怀着对祖国的深深热爱,挺身而出,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

这种爱国精神成为了我们坚持抗战的强大动力,无论遭受多少挫折和磨难,都坚信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其次,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方针和政策。

例如,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国民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有效地牵制和打击了日军,为正面战场的作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再者,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摒弃前嫌,共同抵御外敌。

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抗战中来。

工人在工厂里加班加点生产军需物资,农民在田野里辛勤劳作保障粮食供应,知识分子以笔为武器宣传抗日思想,商人捐款捐物支援抗战。

这种全民族的团结一心,形成了强大的抗战力量,让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此外,中国人民进行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我们是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而战,是为了反抗侵略和压迫而战。

正义的事业必然会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在抗战期间,国际上许多国家和人民向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

苏联派出了航空志愿队,美国向中国提供了贷款和军事援助,还有其他国家的友好人士来到中国,参与医疗救助、新闻报道等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意义:洛 川 会 议 是 在 全 国 抗 战 刚 刚 爆 发 的 历 史 转 折 关 头 召 开 的 一 次 重 要 会 议 。会议 通 过 的 十 大 纲 领 和 决 定 ,标志着党的全面抗战 路 线 的 正 式 形 成 。
2. “七大” (1945年 4 月至6 月,陕西延安)
内容: (1 ) 《论联合政府》报 告 ,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 (2) 制 定 了 党 的 政 治 路 线 ,放 手 发 动 群 众 ,壮 大 人 民 力 量 ,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 ) 确定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抗日战争时期
1■洛川会议(1937年 8 月,陕西洛川)
内容: (1 ) 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2 ) 强调要打倒曰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实 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 (3 ) 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 导 权 ,在敌人后方发动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动抗日群众运动。
意义:党 的 七 大 是 党 在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时 期 召 开 的 一 次 极 其 重 要 的 全 国 代 表 大 会 , 总 结 了 中 国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2 0 多 年 曲 折 发 展 的 历 史 经 验 ,制 定 正 确 的 路 线 、纲 领 和 策 略 , 克 服 党 内 的 错 误 思 想 ,使 全 党 特 别 是 党 的 高 级 干 部 对 于 中 国 民 主 革 命 的 发 展 规 律 有 了 比 较 明 确 的 认 识 ,从 而 使 全 党 在 马 克 思 列 宁 主 义 、毛 泽 东 思 想 的 基 础 上 达 到 空 前 的 团 结 。 七 大 以 “团 结 的 大 会 ,胜 利 的 大 会 ” 栽 入 党 的 史 册 。 党 的 七 大 之 后 ,全 党 同 志 在 毛 泽 东 思 想 的 指 引 下 ,团 结 一 致 ,为 夺 取 抗 日 战 争 的 最 后 胜 利 和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在 全 国 的 胜利英勇奋斗。

高中近代史表—抗日战争时期1

高中近代史表—抗日战争时期1
⒉1931-1937年七七事变前日本的侵华战争:⑴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战整个东北。1932年,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东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⑵1932年,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中国抗战由东北延伸到华东。⑶1933年,日本制造“长城事变”,攻陷山海关,占领热河省,继而进犯长城一带,随后攻占多伦等地,察哈尔省告急。⑷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⑵一·二八事变后,蔡廷锴、蒋光鼐率驻沪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英勇抗击日军,迫其三易主帅。⑶长城事变后,国民党将领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血战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⑷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同时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反对华北自治。即一二·九运动。此后,平津学生响应中共号召,南下深入工厂、农村和军队进行抗日宣传。
㈡1931-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⒈1931-1937年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的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中共发表宣言,号召红军和人民“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成抗日义勇军给日军以沉重打击。1936年,中共将东北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经过:日本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抵抗,此即“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日军很快就占领了平津。
影响: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开始;
⑵七七事变后,日本决定向华北、华东两个方向进攻,实行速决战方针,企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⑶1937年,日军制造八一三事变,占领上海,接着攻陷南京。⑷1937年12月,日军陷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三十多万人。此即南京大屠杀惨案。⑸1938年5月,日军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至此,日军占据了中国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⑹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制造许多南京大屠杀式惨案。⑺日军在占领区实行“以华制华”政策,扶植傀儡政权;实施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

抗日战 争时期的政 治形势与抗争

抗日战 争时期的政 治形势与抗争

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形势与抗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充满血与火、苦难与抗争的历史。

在这一时期,政治形势错综复杂,各方力量相互角逐,而中国人民的抗争则展现出了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伟大的民族意志。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军国主义野心膨胀,妄图通过侵略扩张来满足其资源需求和称霸野心。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

此时的政治形势严峻,国内存在着各种政治势力和主张。

国民党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派别和观点。

一部分亲日派主张妥协退让,试图通过与日本的谈判来维持其统治地位。

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部分国民党高层,初期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将主要精力放在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上,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了消极抵抗的态度。

这种做法不仅削弱了中国的抗日力量,也让民众对国民党政府的抗日决心产生了质疑。

然而,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始终坚定不移地主张抗日。

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就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日。

同时,积极组织抗日游击队,在东北地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抗日主张,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

这一主张得到了广大爱国人士和民众的支持和响应。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这一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政治基础。

全国各界民众也纷纷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等不同阶层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为抗日贡献力量。

工人举行罢工,抵制日货;农民为前线提供粮食和物资支持;知识分子通过宣传抗日思想,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商人捐款捐物,支援抗战。

在政治策略上,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通过发动群众,实行土地改革等政策,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

抗日根据地不仅成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战场,也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提供了坚实的后方保障。

而国民党则主要负责正面战场的作战。

四、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四、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 大捷,是抗战爆发以 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满洲第731部队
潘家峪惨案
(1941)
南京大屠杀
(1937.12-1938.1)
细菌战实验
日军用中国人作感染试验
中毒后的李贵珍
平顶山惨案
牡丹江地区挖出的部分毒气弹
开辟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对日军作战取得重大胜利
根据地军民反“扫 荡”斗争
形成:抗战时期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探索之三) 发表《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 论》、《论联合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在政治、经济、军事、 思想文化上的思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确立为指导思想:中共七大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标志
抗战期间: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解决了领导阶 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 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中共“七大”
抗战结束前后,关于中国革命的叙述已形
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 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作用
1.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2.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理论武器; 3.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 和理论先导; 4.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5.是对马列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 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抗日的两个战场及其关系
1、正面战场(国民政府):
⑴、含义: 指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军队正面抵抗日本军队而形成 的战场。 ⑵、主要战役: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⑶、地位、评价: 抗战第一阶段积极抗战,组织四大会战,粉碎了敌
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是抗战的主要战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 消极抗战,不断失利。正面战场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史基本知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

史基本知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

史基本知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的时期。

本文将从史基本知识的角度,探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历史。

一、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抗日战争时期指的是从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历史时期。

抗日战争的起因有如下几点:1.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发动侵略战争,占领了沈阳等地,成立伪满洲国。

2. 目标中国:日本帝国主义扩张的目标是控制中国,获得其资源和市场。

3. 淞沪抗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和民众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4.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在北京卢沟桥附近制造事端,导致全面战争爆发。

二、中国人民的抵抗和抗战形势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形成了广泛的抗战局面。

1. 国共合作: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统一指挥和资源整合。

2. 游击战:中国人民采取了游击战的战略策略,使敌人无法确定作战目标和行踪,有效削弱了日军的力量。

3. 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以渡江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成功击败了日军,进一步打破了日军的东南屏障。

三、中国在抗战中取得的胜利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为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1. 八路军、新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组织起来,成为广大民众和抗日力量的中坚力量,开展游击战争。

2. 重要战役:八年抗战期间,中国人民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如平型关战役、八百壮士守卫上海等,英勇抵抗日军入侵。

3. 中国远征军: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与英、美等盟军一起,对日本军队进行了成功的牵制和消耗,为日本侵略势力的分散提供了支持。

四、抗战胜利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抗日战争胜利不仅对中国自身具有深远影响,也对世界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材料四 华侨还充分利用他们的讲坛宣传正确舆论, 抨击卖国论调。当出现汪精卫叛国投降的逆流时, 陈嘉庚曾向国民参政会提出一个议案:“敌未出 国土前言和即当奸”。虽只有寥寥十一个字,但 字字千钧,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 案”。
阅读后请回答: ①华侨支援祖国抗战是源于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②据上引材料看,华侨对支援祖国抗战的贡献突 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③你认为该怎样评价华侨的抗战贡献?
材料二 随着战争的扩大和延长,很多华侨认识到
抗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经过长期努力。由 马来亚槟榔屿华侨筹赈会率先发起实行“常月 捐”:职工每月按月薪的1/10捐款,每月都坚持 不懈。华侨们说:“抗日一日不停,我们就为月 捐不断缴下去,直到民族解放为止。”还提出了 “逃避义捐,非我族类”的口号。有华侨宣传队 还唱出这样的歌声: “你一角,我一角,涓涓滴 滴,积成江河,变成怒潮。只要你有多少捐多 少……寄到前方去,买子弹,买枪炮,赶走强盗, 到那时,扬眉吐气,誓把中国保。”在抗战的头 三年,广大侨胞就捐献飞机217架、救护汽车1000 多辆、坦克23辆。
一、抗日战争(中共、国民政府、日本)
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一、抗日战争(1937---1945)
防御阶段 1937、7---1938、10 七七事变
相持阶段
1938、10----1945、8 日军占领广州、武汉
胜利阶段
1945、8---9、2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
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材料三 华侨对祖国抗战的人力支援有多种形式。 有的直接上前线作战,有的救护伤员,有的从事 战地采访,还有的用自己的技术从事军工建设。 其中特别突出的事例是滇缅公路上的3000多名 “南侨机工”。滇缅公路从1939年起就成为我国 大后方的唯一国际通道。滇缅公路道路险峻,气 候变化正常。要保证这条路的畅通,需要大批技 术熟练的司机、修理人员和护路技术员。陈嘉庚 得知后,亲自出面,通过“南侨总会”在华侨中 招募机工。在滇缅公路上工作不仅环境险恶、条 件极艰苦,而且随时都有被敌机炸死炸伤的危险。 但广大侨工不顾个人安危,用鲜血和生命保证了 滇缅公路的畅通。有1000多人在滇缅公路上献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时期,本地的英雄人物和革命斗争事迹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本地的英雄人物和革命斗争事迹
通过搜索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历史故事
通过调查问卷和采访一些同学和老师,了解同学和老师对这些历史的认识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调查法: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

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三)、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一)分解课题研究目标,抓准研究切入点。

1.确定研究目标。

确定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题、总体目标。

研究目标可分平行目标、层次目标和综合目标等。

2.选定研究切入点:一是从基础性的、容易的、关键性的问题中选定;二是从已经成功的经验中去寻找;三是从学校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去寻找;四是从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去寻找;五是从教育科学理论中去寻找。

(二)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

1.理清研究思路。

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正向分析、逆向分析和化归分析等方法,理清和形成研究思路。

2.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辅法。

主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质的研究法等等;辅法有统计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等。

3.课题研究方法的使用与选择。

不同类型(内容、条件)的研究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选择研究方法。

一是以研究过程的阶段为标准,按阶段研究任务确定方法。

二是以研究对象的性质为标准,按研究对象确定方法
三是以课题研究的延续性为标准,按延续方向确定方法。

四是以研究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划分,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
(三)开展理论思维,提出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将研究问题中的概念转变为能通过观察来计量的变数思考时预测的研究结果(也称“半成品”)。

1.积极开展理性思维。

2.掌握研究假设的基本标准。

研究假设应有4条标准:一是能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二是研究者应有该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理由;三是假设应是可检验的;四是假设应尽可能简洁明了。

3.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步骤。

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步骤是:⑴提炼问题;
⑵寻求理论支持、形成初步假设;⑶推演出理论性陈述,使假设结构化;⑷形成基本观点;⑸对基本观点再提炼,形成假设的核心。

4.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条件。

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条件:⑴要以科学观察和经验归纳为基础;⑵要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为指导,通过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做出合乎逻辑的某种命题;⑶研究者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

5.明确研究假设表述的方式。

研究假设的表述应该是有倾向性的,可以是肯定式或否定式,而且所举的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能够操作,能够观察和验证。

研究假设可分为描述性假设和解释性假设。

(四)根据课题类型,搞好研究设计
这类课题,重点是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学知识同实际教育教学衔接起来,达到某种预定的实际目标。

课题特点:应用性、时代性、效益性和灵活性。

课题设计:要突出“应用”。

2.经验研究性课题的设计。

经验研究性总结分为一般性经验总结和科学性经验总结两个层次。

课题特点: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教育科研;具有预先提出的、十分明确的科研目的,工作目的与科研目的一致;有意识地运用教育科研的有关方法;依据科研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采用一定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搜集的资料全面、完整等等。

课题设计:要突出通过经验总结得出理性认识和揭示规律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