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1)
神舟十号三位航天员授课
2000年世界第一例体细胞克隆山羊在中国诞生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加速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证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核能——是福?是祸?
1986年4月26 日,苏联切尔诺 贝利核电站发生 爆炸。至今已有 7000多人死于这 次事故的核污染, 围绕该核反应堆 31公里的禁区仍 一片荒芜。
(2008河南)真题回放
26、(6分)阅读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哪一次科技革命最有代表性的成就?图2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 发展的什么趋势?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图3所代表的组织在这一 趋势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3)图1所代表的科技革命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这两种趋势有什么影 响?
收发电子邮件、 资料检索、浏览 新闻、休闲游戏、 网上购物、网上 远程教育、远程 医疗、网上谈心 等等。
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到2010年中国互联网上网 人数4.57亿人 。
人类进入信息化 的社会
太空时代
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 一种起遗传作用的高分子化 合物。它的每一片段都储存 着特定的遗传信息,称作基 因。
材料二: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材料三: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 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 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 划”等。 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
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学 家奥本海默领导实验室工作人员, 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 第一颗威力为2万吨TNT的原子 弹。并用于二战. 1951年,美国 首次实验原子能能发电。
第三次科技革命
蒸汽机 电动机 电话 飞机 原子能 电脑 晶体管 激光
年
0
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的速度 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 物理化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化学、 射电天文学、地球化学、生物物理学、 宇宙医学
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三次科技革命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国际格局方面 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 生产力方面: 第一次科技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创造出巨大的 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第二次科技革命: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进一步推 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推动生产力空前发展
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推动生产力空前发展 2.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变化
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时间 美国 日本 联邦德国 法国 英国
1965
59 %
46 %
43 %
43 %
51 %
1989
69 %
56 %
63 %
67 %
62 %
20世纪初
A
D
9.进入20世纪90年代,科学技术在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 发挥着空前巨大的作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出现了,它被称为 A.农业经济 B工业经济 C.商业经济 D.知识经济
D
2009河南 (17)下列有关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及其影响的组合,完 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瓦特改良蒸汽机——大工厂的发展 B、“旅行者号”试车成功——水上交通迅速发展 C、电动机的发明——汽车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D、生物工程——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2007河南 (14)科学改变世界,技术优化生活。五一长假期间, 家住郑州的张先生去重庆旅游,他一路享受的方便条件, 哪一项源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 C) A、乘火车到达武汉 B、转乘轮船游览三峡 C、通过电子邮件向家人报告平安 D、乘飞机从重庆返回郑州
【中小学资料】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研究概述素材 川教版
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研究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80年代以来,国内史学工作者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的研究日益深入,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问世。
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一概述,以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缘何发端于美国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缘何发端于美国这一问题,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彭献成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之所以首先在美国兴起,绝非偶然现象,而有其客观必然性。
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战后初期美国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众多优秀的科技人才、蓬勃向上的民族创新精神、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巨大的市场容量等方面的优势,为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创造了前提条件和可能性;二是战后以来,美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直接促成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
[1]刘仲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发于美国原因在于美国具备如下条件:技术条件——在思维技术方面,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开始形成;实验技术以军民结合、理工结合为特色;生产方面以电力技术和航空技术领先。
物质条件——美国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国内市场广大,有利于规模生产。
制度条件——美国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宪政国家。
文化条件——美国人来自世界各地,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二次大战前后涌入一批优秀欧洲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冯·诺伊曼等;建立了各种学会组织,科研体制多元化。
教学设计: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2.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联系实际感知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各是什么?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怎样的正面影响?比较分析认识规律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对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唯物史观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历史使命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三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有了基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自学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有些抽象的问题还不能分析,需要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运用生活里的内容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另外一部分学生的家里有电脑并可以上网,学校的图书馆每天对学生开放,学生查找资料很方便,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温故知新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它对于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段。
出示问题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各是什么?活动2【活动】师精讲点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表现在四个领域: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四个领域,去了解科技是如何造福人类的。
一、三大技术的突破1.原子能技术出示图片:《人类第一座核反应堆 CP-1》,开启人类利用原子能的新时代。
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7.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是
(C)
A.生物工程技术的重大突破 B.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D.原子能技术的不断更新
8. 科学改变世界,技术优化生活。 暑假期间,卢精灵去北京旅游,她 一路享受的方便条件,那一项源于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 C )
A. 乘火车到达北京 B. 乘汽车游览北京 C. 通过电子邮件向家人报平安 D.承飞机从北京返回南宁
命的是( A )
A.在电灯下看书 B.访问互联网 C.用数码相机拍照 D.用手机打电话
17.下列科技成果,既是第三次科 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 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的
是( D )
A.汽车制造技术 B.飞机制造技术 C.生物工程 D.计算机网络技术
18.上网购物目标的实现得益
于( D)
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
B
C
看 一 看D
F E
G
H
第一次的是(CD ),第二次的是( ABEF),第三次的是(GH)
第
兴起的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三 次
生产领域: 原子能、电子技术、 航天技术、生物工程
科
技术革命群体化,
技
特 点: 科技社会化,发展
革
进程高速化
命
影 响: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比较内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核心成就 蒸汽机 发电机、内燃机 电子计算机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交通工具 汽船、火车
汽车、飞机 航天飞机
动力能源
蒸汽机(煤)
高中历史《三次科技革命》精品课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 代表国家 开始时间 标志
美国、德国 19世纪70年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 “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发明电灯 卡尔•本茨(德)发明内燃机,并试 制汽车成功 1903年,莱特兄弟(美)发明飞机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主要发明
时代特征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美国著名发明家、企业家)
"他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也是人类的恩人。“
第二次科技革命:
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 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 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不甘心落后的中国人,展开 了哪些救亡图存的运动呢? 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 革命。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转 变为制度的学习。
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放战争 图1
大跃进 图2
图3
天宫一号(中国首 个空间实验室)
交通成就
时代特征
三次工业革命
1736年,瓦特生于英国造船业发达的格拉斯哥城附近的格里 诺克镇,他的祖父和叔叔是机械工人,父亲是造船工人。因为家 里穷,瓦特几乎没上过学,但从小就懂得不少机械制造的知识, 培养了制造机械的兴趣。瓦特18岁那年进格拉斯哥城学习手艺, 后来又去伦敦专门学习机械制造业。 1763年,瓦特负责修理一台苏格兰铁匠纽卡门发明制造的蒸 汽机,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蒸汽机。经过认真研究,瓦特发现纽 卡门蒸汽机的缺陷:燃料耗费太大、笨拙、应用的范围有限、只 能用于矿井抽水和灌溉。瓦特克服经济困难,经过反复实践,终 于制成了有分离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可节省75%的燃料。 1782年,他又成功地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1784年,瓦特对它进 行了改进,为它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使它能 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从此之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 造纸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了。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20《第三次科技革命》简明课件
P115.思考题
有人认为,苏联过分偏重发展军事科学,科技发展极不平衡;加上高度集中的政治经 济体制的制约,科学技术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这些成为它解体的重要原因。你同 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有一定的道理,反映了 苏联科技研究的实际情况,也说明了科技没有迅 速地用于生产,成为一种直接生产力,延缓了生 产的发展,不利于苏联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人民生 活的改善,是加速其瓦解的一个原因。但苏联解 体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高度集中的政 治经济体制所存在的内在矛盾和种种弊端,苏共 及其领导人的重大失误,以及民族、宗教等方面 的矛盾,因而科技发展极不平衡,及科技不能及 时转化为生产力不是重要原因。
温馨提示
摆脱工业化弊端的有效途径:确立可持续发展思 想。 三次科技革命相同之处:促进了经济发展, 改变了生活方式。
史海拾贝—— 信息高速公路 (1993年美国总统克Fra bibliotek顿提出)
第20课知识归纳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兴起(开始) 主要成就: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 生物工程等领域。 核心技术:计算机。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最大特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时间缩短 影响:① ② ③ ④
第八单元 科学技术和文化(现代)
第八单元 科学技术和文化(现代)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背 记 口 诀
三次革命原子能, 电脑航天和基因。 突出特点有三化, 知识经济信息灵。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科技)革命——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航天技术 ▲1957年,苏联用火箭把人造卫星送上太空。 ▲1961年,成功地进行了宇宙飞船载人太空飞行。 ▲1969年,美国把人送上了月球。 美国发明了航天飞机,苏联建立了轨道空间站。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运往美国佛罗里达州梅里特岛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返回地面 美国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 太空梭、太空穿梭机)
航天飞机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地球与近地轨道之间,一种垂直起飞、水平降落的载人航天 器。1972年1月5日,尼克松总统决定投巨资制造“哥伦比亚”、“挑战者”、“发现”、“亚特兰 蒂斯”号航天飞机。1981年4月12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了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航
第七学习主题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因特网将孤立的电脑用户与全世界联系在一起
第七学习主题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代“和平号”空间站(太空站、航天站)
宇宙空间站是可供多名宇航员长期工作和居住,在固定轨道上运行的载人航天器。1971年4月 19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礼炮一号”空间站。美国也在1973年5月14日发射了“天空实验室”,1983 年11月28日发射了“空间实验室”航天站。1986年2月20日,苏联发射了更为庞大的“和平号”空间
第七学习主题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浙江省海盐县秦山镇秦山核电站
1955年12月,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世界和平利用原子能会议,共有1500多位科学家参加这次会 议,并向大会提交了1000多份材料。其间,苏联公布核电站的建造情况,法国发表提取放射性元素 钚的方法,美国展示核电站发展计划,从而揭开许多核技术秘密。但中国被拒之门外。
第七学习主题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尤里· 阿列克谢耶维奇· 加加林
Edward Teller 1934.3.9~1968.3.27 苏联宇航员 第一位宇航员尤里· 阿列克谢耶维奇· 加加林 尤里· 加加林纪念碑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一号”在苏联拜 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尤里· 阿列克谢耶维奇· 加加林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 10时55分(108分钟)安全返回,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也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时代。
知识拓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及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及影响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特点第三次技术革命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较,有许多特点,最突出的是:1、技术革命群体化。
这次技术革命以群体形式出现,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的高技术群。
前两次技术革命主要以一两种技术的突破为代表,它们的出现且是单一的。
作为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标志的纺织机、蒸汽机以及发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虽然也带动了其他技术的发展,但彼此的联系并不紧密,新技术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而第三次技术革命则不然,它是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宇航三大技术开头,随后又有一批批新技术汇入这次革命的洪流而形成一个宏大的技术群。
其数量之多,门类之广是空前的。
在这一技术群中,信息技术是带头的核心技术,其中,除电子计算机之外,还包括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微电子技术等一切有关信息的处理、传输、变换、存取、设计、制造的技术,这些又是技术群中的技术群。
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控制,它是优化物流、节约能流、分散人流、降低财流的有效手段。
它被应用到各个技术领域,成为主要的控制手段后,便使各种技术在发展中的横向关联性、综合性、交叉性极为突出,使各种技术间呈现出极强的群体性。
2、科技社会化和大科学时代的开始。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所揭示的正是技术系统、生命系统与社会系统间的共同控制规律。
所以,这次技术革命与社会的结合比过去两次技术革命要紧密得多。
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于1962年6月发表了著名的以《小科学、大科学》为题的演讲。
他认为二战前的科学都属于小科学,从二战时期起,进入大科学时代。
所谓大科学,是指以统一的方式把相关的科学事业组织起来加以科学管理的科学。
过去的小科学是分散的、个体的、随机组合的研究,现在的大科学是社会化的集体活动,其研究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到企业规模、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
德国V2火箭的研制、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计划”被认为是大科学开始的标志,而阿波罗计划则是大科学时代的“代表作”。
九年级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案
第三次科技革命【问题情景导入】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通过拨号上网,发出了一封内容为“越过长城,通向世界”的电子。
这封电子从经意大利到达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
别小看了这一封电子,它可是我国的第一电子呢!它因此成为我国Internet的开山之笔,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
Internet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你想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何时开始的吗?它有什么特点?除了Internet外,第三次科技革命还有哪些重要成果?这些都将在本课中得到解答,那让我们开始这一课的学习吧!【教材内容全解】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重点)1、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2、信息化社会的到来:⑴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⑵国际互联网是全世界由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是使世界上各种计算机能交换种类数据的通信媒介。
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的社会。
3、生物工程:⑴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它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部分发展新工艺或新产品,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⑵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而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例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二十世纪A.二三十年代B.四五十年代C.六七十年代D. 八九十年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与再现。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原子弹、电子计算机等成果都在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而取得的,因此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始时间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答案】B【例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A.航天技术B.电子计算机C.原子能技术D.生物工程【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包括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 Edward Teller 1934.3.9~1968.3.27 苏联宇航员 1961年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 一号”在苏联发射升空。加加林成为第一个 进入太空的人,也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时代。
尤里· 阿列克谢耶维奇· 加加林
加加林纪念碑
美国“探险者1号”卫星 发射成功
阅读材料
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 泉。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 之间为1.7%,在1950一1972年增至6.1%。在增 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70年代约占60%,80年 代达到80%。60年代,苏联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 种因素中,约有40%是由于采取了新技术,到70年代, 这一比例上升到约67%。
1961年,3名美国宇航员搭乘“阿波罗号” 飞船成功登上了月球。它标志着人类文明的 一大进步,也显示了美国宇航工业的成就。
艾德林站在登月舱支架旁
人类在月球上 留下的脚印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 一大步。 ——阿姆斯特朗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试验飞行
美国航天飞机 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航天飞机 拉开了人类自由往返地球与太空的序幕
“ 哥 伦 比 亚 ” 号 ( Columbia )
“ 挑 战 者 ” 号 ( Challenger )
“ 发 现 ” 号 ( Discovery )
“ 亚 特 兰 蒂 斯 ” 号 ( Atlantis )
“ 奋 进 号 ” ( Endeavour )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轨道图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
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 B D C
想 一 想
F
G
E
H
高三历史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
特点 轻工,单源,经验. 重要 珍妮机;蒸汽机; 发明 火车;汽船. 经 生产关系-自由; 济 经济格局-英垄; 经济结构-工化. 影 政 资革命浪潮. 响 殖 商输体系初. 全 世界体系初成.
第二次工业 资制广;市场大;科 学突;环境安. 电力内燃通讯化工
项 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背 前提 资制度在英国确立 景 市场 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技术 工场技术的积累 过程表现 棉纺-动力-交通-机械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世界体系全球初确立 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自然科学的突破 电力-交通-通讯-化工
特
点
经验性;单源性;轻工性. 科技性;多源性;交叉,重;
电气;垄断组织形成.
主要特点: a.主要在资本主义国家开展。首先发生在英国, 并以英国为主体;由一国向多国扩展。 b. 以轻工业为主导。 c.将资本主义发展推进到蒸汽时代。 d.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
第一次工业革命
影响和后果: 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 的巩固与广泛建立。 ②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 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③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 市化进程。 ④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东方从属于西方。 ⑤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 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仍然是清朝封 建统治,由于西方列强的侵入,清政府内外 交困,于是对科技革命的态度由排斥到只引 进技术,如洋务运动。但洋务运动只是为维 护封建统治而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 不是为了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发展,很快就失 败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愿意中国强大, 因而没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引入,反而通过战 争和资本输出在中国继续掠夺,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发展极其缓慢。
16第三次科技革命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善于网上学习 要诚实友好交流 要增强自护意识 维护网络安全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浏览不良信息 不侮辱欺诈他人 不随意约会网友 不破坏网络秩序 不沉溺虚拟时空
太空时代
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 一种起遗传作用的高分子化 合物。它的每一片段都储存 着特定的遗传信息,称作基 因。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 而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克 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996年, “多利”羊 诞生于英国,它是世界 上第一只克隆羊。
如何看待克隆技术? 利:克隆技术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大进步,
有积极的意义:利用克隆技术,可以改变农作物的基因型,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医疗保健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保 护环境和濒危动植物,以克隆技术再现物种。
神九宇航员:刘洋、刘旺、景海鹏
2000年世界第一例体细 胞克隆山羊在中国诞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000年世界第一例体细胞克隆山羊在中国诞生
董雅娟夫妇与他们的克隆牛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材料1:硅谷的地理学名是圣他克拉拉谷。
在硅谷不到4000平方千米的表面上,聚集了斯坦福大学、 伯克利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 每年产生3000多项技术专利,每年有30--40家公司上市, 每周有11家IT企业诞生,每天“制造”62位百万富翁 。 1998年,硅谷的总产值约有2000亿美元,大约是中国全国 GDP的四分之一,它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神经中枢。
核电站
核医学
电子计算机
1945年,美国制成世 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
第一 台电子计 算机是 1945年在 美国宾夕 法尼亚大 学诞生的 。
【精品历史课件】820第三次科技革命1
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整合联系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
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实质 成果 能源
机器生产代替手 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 从电气时代进入信息
工生产的变革 时代
化时代
珍妮机、蒸汽机、电灯、汽车、飞机 火车机车、轮船
煤
石油、电力
原子能、计算机、航 天技术和生物工程上 有技术突破
原子能
影响 启示
资本主义世界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 促进经济格局多极化
终形成
入帝国主义阶段
和世界经济全球化
三次科技革命共同影响是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说明科学技 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第 兴起的时间、标志
三 核心技术
次
科 重大科技成就
技
特点
革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材料一: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如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雷 达用了10年;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而 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
材料二:如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 国防建设等。
(5)当今世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你准备怎样应对?
(1)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是哪个国家? (2)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面对这一挑战,
中国实施了怎样的发展战略? (3)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这说明我国科技在世界的影响
力增强。请举出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成果一例。 (4)你认为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中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一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地和影响①通过引导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等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概括、归纳问题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对三次科技革命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先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高科技产品,并将它们进行归类,进而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
展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探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让学生体会科技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认识到它进一步扩大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带来了环境污染、军备竞赛等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讲述,使学生明确认识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充分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科技发明、科技创新的热爱。
②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刻苦学习,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③认识到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带来了军备竞赛、环境污染等问题,培养学生爱好和平、保护环境、善待人类自身的情感。
三、重点难点
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兴起的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主要内容:①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领域的成就
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
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②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成就
20世纪七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飞速发展。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化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到来的时代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2.调整了国际经济格局
3.改善了人类的日常生活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也使第三产业大大地发展起来。
4.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如环境污染、军备竞赛等问题
小结巩固
要求学生制作三次工业革命的综合比较表,内容包括三次工业革命的时间、主要内容、主要影响等。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