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匠童心教案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 第1课《巨匠童心》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 第1课《巨匠童心》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下册第1课《巨匠童心》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初步了解画坛巨匠毕加索的生平事迹及艺术风格,并透过其代表作品认识立体主义风格作品的基本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典型作品的赏析,探究发现其艺术特点、表现手法,并能尝试运用简单的立体主义表现手法进行艺术创作。

3.情感目标:学生感受到毕加索向儿童学习,大胆、直率、无拘无束的创新与表达的艺术态度,树立信心,学会创新。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心理逐渐成熟,审美品味逐步提升。

在巨匠童心一课中,通过鉴赏毕加索的作品,学习立体主义的艺术表现方法,丰富学生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与创想。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肖像画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勾画出的正面、侧面人物,如何重组,并大胆描画成新的形象,表现出多维立体的人物形象。

4教学过程4.1第二课时教学活动1【讲授】巨匠童心赏析激趣,感知分析1.师生共赏:对比欣赏毕加索早期写实人物作品和中晚期的立体主义人物作品,谈一谈自己喜欢哪一幅画?哪一幅作品又更接近我们儿童画的?发表自己的感受。

2.师生交流:这两幅作品有没有可能是同一个人画的?引出艺术巨匠介绍毕加索。

初步了解他是一位不断创新的艺术家,年轻时画的作品像成人一样写实成熟,晚年时却返璞归真怀着一颗童心学习像儿童一样作画,作品中流露出童趣。

3.板书课题范例探讨,综合分析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分10个小组赏析油画《坐着的玛丽.泰雷兹》,分别从色彩、背景的处理、装饰手法、造型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分析。

2.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色彩、背景、装饰、造型的局部图,师生共同总结立体主义的特点。

色彩——不拘泥于原色背景——大块面处理装饰——线面结合造型——多角度组合(拿出地球仪给学生观察,再出示世界地图,理解毕加索立体主义肖像的造型与世界地图的绘制的共性:将不同的视平面合并体现在一张图上。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巨匠童心 ︳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巨匠童心 ︳湘美版

《巨匠童心》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巨匠的生平事迹,感受巨匠的艺术成就,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追求。

2. 通过欣赏巨匠的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巨匠的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世界。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艺术巨匠的生平事迹及艺术成就。

2. 艺术巨匠的代表作品欣赏。

3. 学习巨匠的创作方法,进行绘画实践。

4.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巨匠的生平事迹,欣赏巨匠的作品,学习巨匠的创作方法,进行绘画实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巨匠的艺术成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艺术巨匠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展示艺术巨匠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其艺术魅力。

2. 学习巨匠的创作方法(1)教师讲解巨匠的创作方法,如构图、色彩、线条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巨匠的创作方法,进行绘画实践。

3. 学生绘画实践(1)学生根据所学巨匠的创作方法,进行绘画实践。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3)学生互相评价,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绘画实践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艺术巨匠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幅艺术巨匠的作品进行临摹。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巨匠童心_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巨匠童心_湘美版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毕加索的相关生平事迹及艺术风格;培养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分析、探讨在欣赏过程中渗透的相关美术术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能够模仿艺术家的表现手法,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发挥想象,学习毕加索的绘画风格,画一幅奇异有趣的人物肖像画。

难点:领会毕加索绘画风格。

【课前准备】师:绘图纸、ppt课件生:铅笔、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师:西班牙曾经有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这位杰出的艺术家是谁?同学们知道吗?板书:毕加索二、作品欣赏1、人物简介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Malaga),长期在法国进行艺术创作活动,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立体主义画派创始人。

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给20世纪的艺术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

2、代表作品《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三个音乐家》、《陶艺作品》等等。

流派:立体主义倡导:和平特点:大块面的切割用色3、教师小结:童趣、纯真三、实践探索1、交流探讨:毕加索是如何绘制人物肖像作品的?你有什么样的发现呢?小游戏:“找关联”《坐着的女人》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2、作品分析:《坐着的玛丽·泰雷兹》①将人物的正面和侧面像组合在同一幅作品中;②画面颜色不完全拘泥于对象的原貌,人物皮肤是蓝色的,指甲是橘色的,衣服是五颜六色的;③线与面结合,使画面增添了装饰趣味;④大块面的背景色处理,简洁又大方,突出了主体人物的柔美。

3、教师小结:构图——正侧结合用色——大胆、夸张手法——装饰性强环境——对比、衬托四、学习活动发挥你的想象,画出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再组成一幅有趣的毕加索风格的肖像画作品。

绘画步骤:①人物肖像不同角度的写生,如:正面、侧面等;②将2—3张肖像作品进行组合;③大胆上色,注意对比色的运用。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1. 巨匠童心》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本课主要介绍现代著名画家毕加索以及他的代表作《格尔尼卡》。

教材以毕加索的绘画风格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毕加索的艺术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

他们善于观察、思考,勇于表达自我。

但同时,他们对现代艺术的了解相对较少,对毕加索及其作品的认识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和欣赏毕加索的艺术作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毕加索的艺术生平,掌握他的绘画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现代艺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毕加索的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现代艺术作品。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和欣赏毕加索的艺术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毕加索的艺术生平、绘画特点及其作品《格尔尼卡》。

2.引导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毕加索的作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了解毕加索的艺术特点及其作品,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带好美术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毕加索的肖像画,引导学生猜测画家的身份,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毕加索的艺术生平,呈现他的代表作《格尔尼卡》,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分析《格尔尼卡》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运用毕加索的风格进行绘画创作。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同学们互相欣赏、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巨匠童心》(湘美版秋)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巨匠童心》(湘美版秋)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巨匠童心》(湘美版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巨匠童心的含义,认识到童心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2. 通过欣赏巨匠们的作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童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

4.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巨匠童心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童心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2. 欣赏巨匠们的作品,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创作方法。

3. 引导学生运用童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

4.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童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童心,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保持童真和童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老师简要介绍巨匠童心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童心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1.2 学生分享自己对童心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欣赏巨匠们的作品2.1 老师展示巨匠们的作品,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创作方法。

2.2 学生分组讨论巨匠作品中的童心元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创作实践3.1 老师引导学生运用童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

3.2 学生进行创作,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4.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心得。

4.2 老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5. 课堂小结5.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童心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巨匠们的作品,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创作方法,激发学生的童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创作中找到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第一课 巨匠童心 ︳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第一课 巨匠童心 ︳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第一课巨匠童心︳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巨匠童心的艺术创作理念。

2.理解线条与色彩在作品中的表现与运用。

3.能够进行简单的线条、色彩表现与组合创作。

4.提高学生的美术见解及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1.了解巨匠童心的艺术创作理念。

2.掌握线条与色彩在作品中的表现与运用。

3.能够进行简单的线条、色彩表现与组合创作。

三、教学内容1.学习巨匠童心的创作理念和作品。

2.学习如何运用线条与色彩表达情感和意义。

3.进行简单的线条、色彩创作实践。

四、教学准备1.巨匠童心的作品图片和简介资料。

2.绘画、色纸、颜料等素材。

3.教师制作的学生作品展板。

五、教学步骤(一)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文章或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到巨匠童心的创作理念和代表作,同时启发学生思考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二)理论传授环节教师讲授线条与色彩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方法和运用技巧,同时讲解巨匠童心的艺术创作理念和艺术特色。

(三)实践辅导环节1.示范性教学:教师现场制作一幅简单的线条、色彩作品或展示其他巨匠童心的作品,解析其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

2.实践操作: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按照自己的想法运用线条和色彩完成一幅作品。

3.辅导指导: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发现错误和提出可改进意见,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创作水平。

(四)展示评估环节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自行张贴在墙面上进行展示。

全班同学进行点评和评估,教师也通过作品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评估。

六、教学评估(一)评价方式1.通过对学生绘画作品的表现、技巧运用、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评估。

2.观察学生创作现场的表现、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估。

(二)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相对应,主要考察学生对巨匠童心的艺术理念和线条、色彩表现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评分为A、B、C三个档次。

七、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到家创作一幅和巨匠童心相关的作品,或将巨匠童心的一幅作品进行复制、演绎或发挥。

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课《巨匠童心》教学设计

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课《巨匠童心》教学设计

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课《巨匠童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巨匠童心》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和创作风格。

通过分析教材,让学生明白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性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教材中提供了毕加索的作品图片,以及他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他们对于色彩、线条、形状等基本元素有所了解。

但他们在评价美术作品时,往往只看到表面的美观与否,缺乏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

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需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形式、内容、创作背景等多方面去欣赏和理解美术作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毕加索的生平和作品,学会欣赏和分析他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尊重,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我。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毕加索的生平和作品,学会欣赏和分析他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毕加索的生平和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他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毕加索的作品,引导学生从形式、内容等方面去分析和欣赏。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创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创作具有童心的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毕加索的作品图片和相关的生平介绍资料。

2.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毕加索的作品和生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毕加索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和欣赏,引导学生关注他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总结,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毕加索的作品。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巨匠童心》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一位著名的画家——毕加索,以及他的作品风格和创作特点。

教材通过分析毕加索的生平和创作,让学生了解他的立体派和儿童画风格,以及他如何将儿童画的纯真与创意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教材还提供了两幅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和《戴帽子的玛丽·特蕾莎》,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他们对绘画和艺术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但是,对于毕加索这样具有挑战性的画家,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毕加索的作品风格,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毕加索的生平和创作,知道他的立体派和儿童画风格;2.学会欣赏和分析毕加索的作品,培养审美能力;3.尝试创作一幅具有毕加索风格的画作。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毕加索的生平和创作,欣赏和分析他的作品;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创作具有毕加索风格的画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毕加索的生平和创作;2.欣赏法:欣赏和分析毕加索的作品;3.实践法:学生动手创作具有毕加索风格的画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毕加索的作品图片和相关资料;2.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毕加索的画作,引导学生欣赏和思考:你们觉得这些画作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然后介绍毕加索的生平和创作,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毕加索的两幅作品《格尔尼卡》和《戴帽子的玛丽·特蕾莎》,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引导学生关注毕加索的作品风格,如立体派和儿童画特点,以及他如何将儿童画的纯真与创意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幅毕加索的作品进行分析。

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毕加索的作品特点和创作风格。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的分享,再次强调毕加索的作品特点和创作风格。

湘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1.巨匠童心》教学设计(8)

湘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1.巨匠童心》教学设计(8)

湘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1.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巨匠的生平事迹,感受巨匠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巨匠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巨匠生平介绍:介绍巨匠的生平事迹、艺术成就和影响。

2. 作品欣赏:欣赏巨匠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从色彩、构图、造型等方面进行分析。

3. 绘画技巧讲解:讲解巨匠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4.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巨匠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巨匠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欣赏和分析巨匠作品的过程中,理解和领悟巨匠的艺术魅力和创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巨匠作品图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巨匠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引导学生对巨匠产生兴趣。

2. 作品欣赏:展示巨匠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从色彩、构图、造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感受巨匠的艺术魅力。

3. 绘画技巧讲解:结合作品欣赏,讲解巨匠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引导学生掌握巨匠的绘画方法。

4.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巨匠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巨匠童心2. 巨匠生平介绍:生平事迹、艺术成就、影响3. 作品欣赏:色彩、构图、造型4. 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构图5. 创作实践:绘画方法、创新精神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创作一幅以巨匠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要求:运用巨匠的绘画技巧,表现巨匠的艺术风格,作品具有创意和个性。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了解学生对巨匠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6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6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6,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巨匠们的童心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包含了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童心作品,如毕加索、米开朗基罗、张三丰等。

教材通过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使学生了解每位艺术家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和童心理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他们对色彩、形状和线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方面,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发现和关注细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们将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童心作品,欣赏他们的创作风格和理念。

2.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创作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和分析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童心作品,了解他们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批判性思维。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老师对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和分析。

2.引导法: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和关注作品中的细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实践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一幅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4.展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 巨匠童心》。

2.课件: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图片和介绍。

3.画具:水彩笔、彩纸、画纸等。

4.展示平台:黑板、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展示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童心作品,如毕加索、米开朗基罗、张三丰等,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色彩、形状和线条等方面。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巨匠童心 ︳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巨匠童心 ︳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巨匠童心︳湘美版教学内容本次美术课的教学内容为“巨匠童心”,是湘美版五年级下册的第一课。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艺术大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艺术的美和魅力。

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习以下内容:1.认识几位艺术大师的生平及其作品;2.理解艺术大师创作时的创作背景及心情;3.分析艺术大师的艺术手法及作品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知力和创造力。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体验,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从而激发出自己的创造力与灵感。

教学准备为了让本次美术课的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准备教学用品:包括画笔、颜料、画纸等;2.准备幻灯片或者视频,展示艺术大师的生平和作品;3.准备图片和作品介绍,让学生观看和欣赏。

这些准备工作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劲头和兴趣。

教学步骤本次美术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步:导入导入环节需要先介绍艺术大师的生平及其作品,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为学生打开艺术之门。

可以利用展示图片、视频和幻灯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导入。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艺术大师的作品,可以给学生分发资料,如摆在课桌上的图册等。

第二步:学习学习环节主要让学生学习艺术大师的作品背景和艺术风格,分析其特点。

同时,老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于艺术大师的感想和看法,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设置一些练习或者任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第三步:实践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亲手动手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

这可以是手绘、雕刻或者其他创作方式。

老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参考材料,让学生有所借鉴。

第四步:总结总结和回顾环节需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做一个归纳,加深对艺术大师的理解和认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效果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1.学生的兴趣是否得到调动;2.学生在学习艺术大师作品后的理解和总结;3.学生的创作作品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湖南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课《巨匠童心》教案

湖南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课《巨匠童心》教案

湖南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课《巨匠童心》教案湖南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巨匠童心》教案教学目标:了解画坛巨匠齐白石、毕加索相关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

能让学生自主地从多角度欣赏、感受其代表作品,并能用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

分析、探讨在过程中渗透的相关美术术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

培养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齐白石和毕加索的生平及其艺术风格,并能简单评述作品。

教学难点:评述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课本、笔、纸等,如果要体验国画,还应准备国画相关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一、出示的作品,学生欣赏。

提问:仔细观察作品,画家画了些什么?请你描述。

看了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分组讨论,指定学生说一说。

)二、了解画家及生平。

1、教师对齐白石生平作简介。

2、讲讲有关齐白石的故事。

(1)齐白石画虾。

《群虾》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

他自己很不满意。

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

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

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

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2)齐白石画花鸟鱼虫的小故事。

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

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

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

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

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

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3、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再次欣赏作品。

尝试用一句或几句话对画家或作品做出评价,也可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或收获。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巨匠童心4-湘美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巨匠童心4-湘美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 巨匠童心4湘美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艺术大师作品的分析,理解艺术创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创作实践,让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欣赏和分析艺术大师的作品,通过模仿和创作,让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全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艺术大师的创作精神,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欣赏艺术作品,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艺术大师作品图片,多媒体设备。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艺术大师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艺术的世界。

2. 作品欣赏:让学生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欣赏。

3. 作品分析: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艺术大师的作品,理解艺术大师的创作精神。

4. 创作实践:让学生模仿艺术大师的作品,进行绘画创作,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5.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1. 巨匠童心4湘美版2. 内容:艺术大师作品欣赏、作品分析、创作实践、作品展示作业设计1. 让学生模仿艺术大师的作品,进行绘画创作。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艺术大师的作品欣赏的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让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作品分析1. 直观感受:让学生观察艺术作品,并分享他们的第一感受。

这个步骤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为后续的深入分析打下基础。

2. 形式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作品的形式元素,如色彩、线条、形状、构图等。

通过提问,如“这幅画的主要颜色有哪些?它们给你什么感觉?”“画家是如何使用线条和形状来表达主题的?”来帮助学生分析艺术家的创作手法。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巨匠童心 ︳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巨匠童心 ︳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巨匠童心︳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巨匠童心”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欣赏大师们的作品,感受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3.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巨匠童心”这一主题,让学生了解巨匠们的生平和作品。

2. 欣赏大师们的作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欣赏和分析。

3.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指导,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大师们的作品,感受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巨匠童心”这一主题,让学生了解巨匠们的生平和作品。

2. 欣赏与分析:展示大师们的作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欣赏和分析。

如:线条、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

3. 讲解创作方法:讲解如何发挥想象力,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

如: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创意构思;借鉴大师们的表现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等。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美术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教师总结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巨匠童心”这一主题,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创作。

五、作业布置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

2. 搜集更多巨匠们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大师们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同时,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5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5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1. 巨匠童心》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著名画家毕加索以及他的作品《格尔尼卡》和《和平鸽》。

教材通过分析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有兴趣和热情。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抽象画派的理解和创作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创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理解抽象画派的概念。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绘画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他们热爱艺术、追求和平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

2.难点: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和绘画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抽象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和创作过程。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抽象画。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毕加索的作品图片和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毕加索的画作,引导学生关注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

2.呈现(10分钟)讲解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让学生了解抽象画派的概念。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和创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跟随操作。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互相学习、交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抽象画派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一幅抽象画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和点评。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湘美版】五下第1课巨匠童心核心素养教案

【湘美版】五下第1课巨匠童心核心素养教案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课堂管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分心,影响教学效果。
2. 教学组织: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组织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教学效率。
3. 教学评价: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改进措施
1. 加强课堂管理:通过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确保教学秩序。
2.拓展建议:
(1)让学生在家欣赏其他毕加索的作品,并尝试分析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
(2)邀请家长参与毕加索作品的欣赏和讨论,鼓励家长分享他们对毕加索的看法和理解。
(3)组织一次以毕加索为主题的绘画比赛,鼓励学生运用毕加索的创作手法和风格进行创作。
(4)邀请艺术家或艺术教师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对于毕加索的理解和创作经验。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毕加索作品的审美判断能力,欣赏《格尔尼卡》的艺术价值;在创意实践方面,学生将尝试运用毕加索的创作手法和风格进行绘画创作;同时,通过了解毕加索及其作品背景,学生能够提高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毕加索的生平和作品《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同时,通过讲解绘画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要领。
(2)讨论法:在欣赏《格尔尼卡》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湘美版】五下 第1课 巨匠童心 核心素养教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巨匠童心_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巨匠童心_湘美版

《巨匠童心》教课方案【教课目的】认识毕加索的有关平生事迹及艺术风格;培育学生视觉感觉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味,发展审美能力;剖析、商讨在赏识过程中浸透的有关美术术语,让学生形成优秀的美术修养;可以模拟艺术家的表现手法,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

【教课要点、难点】要点:发挥想象,学习毕加索的绘画风格,画一幅奇怪风趣的人物肖像画。

难点:领悟 xx 绘画风格。

【课前准备】师:画图纸、 ppt 课件生:铅笔、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教课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师:西班牙以前有一位优秀的艺术家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由于中国有个齐白石。

”这位优秀的艺术家是谁?同学们知道吗?板书: xx二、作品赏识1、人物简介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 Malaga),长久在法国进行艺术创作活动,是今世西方最有创建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立体主义画派首创人。

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了不朽的地位,给 20 世纪的艺术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稀有的天才”。

2、代表作品《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三个音乐家》、《陶艺作品》等等。

派别:立体主义倡议:和平特色:大块面的切割用色3、教师小结:童趣、单纯三、实践探究1、沟通商讨:毕加索是怎样绘制人物肖像作品的?你有什么样的发现呢?小游戏:“找关系”《坐着的女人》学生积极回答下列问题。

2、作品剖析:《坐着的xx ·xx》① 将人物的正面和侧面像组合在同一幅作品中;② 画面颜色不完整拘泥于对象的原貌,人物皮肤是蓝色的,指甲是橘色的,衣服是五彩缤纷的;③ 线与面联合,使画面增加了装修兴趣;④ 大块面的背风景办理,简短又大方,突出了主体人物的柔美。

3、教师小结:构图——正侧联合用色——勇敢、夸张手法——装修性强环境——对照、衬托四、学习活动发挥你的想象,画出几个不一样角度的人像,再构成一幅风趣的毕加索风格的肖像画作品。

绘画步骤:① 人物肖像不一样角度的写生,如:正面、侧面等;②将 2—3xx 肖像作品进行组合;③ 勇敢上色,注意对照色的运用。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4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4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1. 巨匠童心》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一位著名的画家——毕加索,以及他的作品风格和创作特点。

教材通过分析毕加索的作品,使学生了解他的抽象画风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创作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并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但部分学生对抽象画风可能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渐接受和理解毕加索的作品风格。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毕加索的生平和作品风格,欣赏他的抽象画风。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3.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欣赏毕加索的作品,理解他的抽象画风。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创作出具有想象力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毕加索的生平和作品风格。

2.欣赏法:欣赏毕加索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他的抽象画风。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毕加索的作品图片和生平介绍。

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参考资料:关于毕加索的书籍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毕加索的生平,引导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画家。

2.呈现(10分钟)展示毕加索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感受他的抽象画风。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的线条、色彩和构图等特点,分析毕加索的创作风格。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用线条和色彩创作自己的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毕加索的抽象画风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毕加索的创作特点和抽象画风。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巨匠童心 ︳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巨匠童心 ︳湘美版

《巨匠童心》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巨匠的生平事迹,感受巨匠的艺术成就,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欣赏巨匠作品的能力,学会从作品中发现美、感受美。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巨匠的生平事迹,如齐白石、徐悲鸿等。

2. 欣赏巨匠的美术作品,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 学习巨匠的绘画技法,进行创作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巨匠的生平事迹,欣赏巨匠的美术作品,学会从作品中发现美、感受美。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巨匠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巨匠的生平事迹讲述巨匠的生平事迹,如齐白石、徐悲鸿等,让学生了解巨匠的艺术成就,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3. 欣赏巨匠的美术作品利用多媒体展示巨匠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从作品中发现美、感受美。

4. 学习巨匠的绘画技法讲解巨匠的绘画技法,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等,让学生了解巨匠的绘画风格。

5.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的绘画技法,进行创作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巨匠的生平事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巨匠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 学生的绘画技能及作品的表现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巨匠的生平事迹,欣赏巨匠的美术作品,学习巨匠的绘画技法,培养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要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巨匠童心》美术教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巨匠的生平事迹,欣赏巨匠的美术作品,并学习巨匠的绘画技法。

第1课 巨匠童心 (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课 巨匠童心 (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课巨匠童心(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一、课程目标及要求
1.了解巨匠童心。

2.感受童心。

3.学习线的基本构成要素。

二、教学方法
1.讲授。

2.创设情境。

3.学生自我创作。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巨匠童心的含义。

2.感受童心,并将其化为自己的创作动力。

3.理解线条的基本构成要素,并运用到创作中。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老师可以通过讲述童话故事或观看卡通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童心的含义,并让学生体验童心的感觉。

引导学生思考,童心与美术创作是否有关系。

2. 知识讲解
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线条,介绍线条的基本构成要素,如粗细、长度、方向、变化等。

让学生了解巨匠童心的来历和含义。

3.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创作线条,可以让学生在空白的画纸上随意涂鸦,随意绕圈,让他们去表达内心的感受,放松自己。

4. 指导实践操作
让学生用自己的创作方式,画出自己内心世界的画作,并指导他们如何使用线条,如何运用线条的不同要素。

5. 作品展示
让学生将自己的画作展示给全班,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与收获。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上的创作画作。

2.家中寻找一些线条的例子,并描述线条的特点。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巨匠童心的含义,并通过自己的创作体验,感受到童心的美好。

同时,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使用不同要素构建线条,并在创作中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巨匠童心教案共2学时【教学目标】评论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了解毕加索相关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立体派画法,利用范画,重组创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视频感受能力。

为了更好地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前面所说的教材重点作为我教学的重点,将教材难点定为我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评论五年级的学情状态是认知能力相对较强,教育心理学指出,此阶段学生已初步具备了理性认识,但感性认识仍占主导地位。

能细心观察生活,因此我将会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绘画表现方法依据以上学情和新课标.重点难点评论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了解毕加索相关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立体派画法,利用范画,重组创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视频感受能力。

为了更好地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前面所说的教材重点作为我教学的重点,将教材难点定为我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4.1 【教学目标】评论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名画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一同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评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评论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教学难点】评论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教学活动】【导入】【教学过程】:评论一:组织教学:起立问好,集中学生精力。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了解画家-----毕加索多媒体出示图片:播放一组毕加索作品(配合音乐)★请了解毕加索的同学简介毕加索。

(出示多媒体,毕加索简介。

)★毕加索:毕加索是西班牙杰出画家、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一个美术教师的家庭,1904年定居巴黎。

他最初的画比较写实,绘画的主题主要是对乞丐、流浪艺人、演马戏者等人物的深切同情;后来他从形式上求奇异,成了立体派的代表人物。

所谓立体派,是把物体分割成各种几何形体,然后再重叠、堆砌在一个平面的画幅上,因此完全改变了物体原有的形态,油画《格尔尼卡》是他的代表作。

注:什么是立体主义?什么是象征?(出示多媒体)★立体主义——由毕加索和勃拉克在20世纪的头十年所创立的。

以出抽象的几何状态呈现作品,并描绘真实的形体。

是一种通过二维空间诠释物体的新颖方式。

这种创新重新确立了形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西方艺术的进程。

★象征——是用一种形象和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和意义的方法。

通常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义。

例如,中国的龙就是一种象征,《格尔尼卡》中的马、牛都具有象征意义。

三、学习新课(一)多媒体出示图片《格尔尼卡》,(349.3cm×776.6cm)★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

1937年4月26日,那本应该是“人间四月天”,德国法西斯空军恣意轰炸了西班牙历史名城——风光迤逦的小镇格尔尼卡,当时恰逢集市,2000名无辜平民丧生,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

这一事件震撼了全世界,也震撼了毕加索。

愤怒的画家毕加索,挥笔创作了大型油画《格尔尼卡》。

板书:★同学们第一次看到这画是什么感受?——乱、看不懂、支离破碎...★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感觉很重要,但是我们也要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这幅画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对于这副画,大家现在心里一定有很多问号,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解析这位大师的作品吧!(二)出示视频★这段视频反映了什么为主题?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请有准备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

有这样一个故事:(二战期间,德国的将领和士兵经常出入于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争相观看毕加索的艺术。

可是这些不速之客受到的却是冷淡的接待。

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副他的油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一位德国军官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面色严峻的说:“不!不!这是你们的杰作!”)★师:为什么毕加索说“这是你们的杰作?”——一切尽在不言中,正是法西斯的暴行,才造成了《格尔尼卡》中的人间悲剧。

(三)内容分析1、(出示3D视频)通过3D的效果让大家更直观的去感受一下这幅画的氛围,让大家认真找一找里面出现了一些什么形象?★师:看完3D版的《格尔尼卡》,再配合上音乐,老师想知道同学们有着什么样的感受?画面中出现了一些什么形象?板书:生:抱孩子的母亲、牛头、马、灯、断臂倒地的战士、举灯的女人、奔跑的人、求救的人……。

2、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内涵:1)马的表情怎样?代表什么?被刺伤,发出嘶鸣。

象征苦难的西班牙人民。

(2)牛的表情是怎样?它代表什么?—龇牙咧嘴,象征着法西斯的残暴和黑暗。

(3)抱孩子的母亲发出了怎样的声音?表达了什么?—发出哀鸣,表达死去孩子内心的痛苦。

(4)灯——像眼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齿一样射向四周。

画家用这些象征性的揭露,将一切罪恶和黑暗置于光照之下。

(5)奔跑的女人——造成了什么气氛?(惊慌失措、惊恐)6)跳楼的人——向上呼救。

无助。

(7)断臂倒地的战士——死不瞑目。

(手边的花的用意?——对死难者的哀悼)(8)举灯的女人——可以联想到什么?(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象征自由。

)3、教师补充:通过我们的分析,大家知道它是反映了战争题材的一幅画,在这画里,没有飞机炸弹,却充满了死亡、恐怖和呐喊。

画的背景布满了黑暗,那盏光明的灯照射着这血腥的场面,好似一个冷酷而凶残的梦魇笼罩全画。

而画家之所以这样来表现,也跟他儿时的经历有关:1884年,毕加索3岁的时候,在西班牙马拉加发生了地震,那天晚上的尖叫、惊恐、毁灭、火焰都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爸爸背着他走出房间,母亲举着灯照路,那场自然灾害带来的印象,成为他描绘战争灾难的基础。

四,探究合作学习出示多媒体,现在大家4人一组探讨这样几个问题,然后请几位同学上来当老师。

(1)构图:饱满-画面上有什么?——(感觉到处都是奔跑的人、呼救的人、痛哭的人......场面非常混乱)以至于我们的眼睛不得不在画面上看来看去-为什么要这样画?——突出战争带来的“动荡”和“不安”。

(2)造型:画中马头、牛头与平时所见有什么不同?——破碎、夸张、变形画面完整吗?为什么要这样画?——更具有震撼力,更能打动每一个观众的心。

(3)色彩:画上面出现了些什么色彩?——黑白灰为主色调为什么画家不用彩色呢?画家的用意又是什么?——突出了恐惧、哀痛的气氛。

(4)表现手法:立体主义——表现手法是:打散——叠加、拼贴、重组——新形象(举例:牛头) 五,创作体验★师:同学回答得非常好,那么大家对于这幅画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果现在我们重新再来看这幅画,大家还觉得乱吗?小结:通过对这幅画的赏析,请一位同学起来总结一下,这幅画表达了什么?控诉了什么? ——表达了画家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和抗议,控诉了战争所带来的灾难,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真正的艺术,从来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战争是可怕的,我们需要和平,大家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好好的学习,将来才能为自己的幸福打下基础。

4.2 【教学目标】评论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名画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一同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评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评论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教学难点】评论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教学活动】【导入】【教学过程】评论导入】【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起立问好,集中学生精力。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了解画家-----毕加索多媒体出示图片:播放一组毕加索作品(配合音乐)★请了解毕加索的同学简介毕加索。

(出示多媒体,毕加索简介。

)★毕加索:毕加索是西班牙杰出画家、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一个美术教师的家庭,1904年定居巴黎。

他最初的画比较写实,绘画的主题主要是对乞丐、流浪艺人、演马戏者等人物的深切同情;后来他从形式上求奇异,成了立体派的代表人物。

所谓立体派,是把物体分割成各种几何形体,然后再重叠、堆砌在一个平面的画幅上,因此完全改变了物体原有的形态,油画《格尔尼卡》是他的代表作。

注:什么是立体主义?什么是象征?(出示多媒体)★立体主义——由毕加索和勃拉克在20世纪的头十年所创立的。

以出抽象的几何状态呈现作品,并描绘真实的形体。

是一种通过二维空间诠释物体的新颖方式。

这种创新重新确立了形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西方艺术的进程。

★象征——是用一种形象和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和意义的方法。

通常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义。

例如,中国的龙就是一种象征,《格尔尼卡》中的马、牛都具有象征意义。

三、学习新课(一)多媒体出示图片《格尔尼卡》,(349.3cm×776.6cm)★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

1937年4月26日,那本应该是“人间四月天”,德国法西斯空军恣意轰炸了西班牙历史名城——风光迤逦的小镇格尔尼卡,当时恰逢集市,2000名无辜平民丧生,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

这一事件震撼了全世界,也震撼了毕加索。

愤怒的画家毕加索,挥笔创作了大型油画《格尔尼卡》。

板书:★同学们第一次看到这画是什么感受?——乱、看不懂、支离破碎...★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感觉很重要,但是我们也要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这幅画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对于这副画,大家现在心里一定有很多问号,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解析这位大师的作品吧!(二)出示视频★这段视频反映了什么为主题?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请有准备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

有这样一个故事:(二战期间,德国的将领和士兵经常出入于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争相观看毕加索的艺术。

可是这些不速之客受到的却是冷淡的接待。

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副他的油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一位德国军官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面色严峻的说:“不! 不!这是你们的杰作!”)★师:为什么毕加索说“这是你们的杰作?”——一切尽在不言中,正是法西斯的暴行,才造成了《格尔尼卡》中的人间悲剧。

(三)内容分析1、(出示3D视频)通过3D的效果让大家更直观的去感受一下这幅画的氛围,让大家认真找一找里面出现了一些什么形象?★师:看完3D版的《格尔尼卡》,再配合上音乐,老师想知道同学们有着什么样的感受?画面中出现了一些什么形象?板书:生:抱孩子的母亲、牛头、马、灯、断臂倒地的战士、举灯的女人、奔跑的人、求救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