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讲 痞证及其类证
?【伤寒论临床十讲】痞证类似证
【伤寒论临床十讲】痞证类似证(1)赤石脂禹余粮汤证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
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
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159)前面讲的是痞证的本证,现在讲的是痞证的类似证。
本条所讲的是下焦滑脱痞,其病位并不是中焦为主,表现也不是以痞为主诉。
从原文来看,是讲一个病人下利,因为有心下痞硬,医生用了泻心汤,但病没好,医生认为可能是有形实邪,又用下法,还没好,医生又考虑是虚,又用理中汤,还不行。
这种情况判断产生下利的病机在下焦,应该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再不好的话可能就要用利小便的方法。
赤石脂禹余粮汤证,也有的教材放在下利后的辨证部分,是专门从下利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中也确实讲到了痞的问题,那么下焦滑脱,长期腹泻不止的病人,会出现心下痞吗?我认为是会的,最典型的比如脾虚的患者,长期下利,不仅脾气虚,而且往往并发出现脾气下陷,出现一些内脏的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甚至胃有可能掉到下腹,走一个大弯再折上去,吃下东西以后要爬上来走下去,在胃里停留很长时间,所以经常发生胃胀,也就会出现心下痞的症状。
这种心下痞因为同时有下利,关门不固,下利的症状比较急,所以要急则治标,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收敛止泻,当然这个方法只能用于纯虚无实的人,而且这种腹泻也应该是没有炎症反应的,如果肠中有邪气,那就会关门留寇,带来很多不良影响。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这种由于下利而导致的痞,单纯止痢只能是治标,利止后还是要健脾,还是要补中益气,从扶正的角度来考虑,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心下痞。
(2)五苓散证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
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156)五苓散证也会出现痞,原文中的71、74、124等五条原文都讲了五苓散证,其病位在下焦膀胱,病机是膀胱气化失司,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从症状上最主要的就是由于不能气化而引起小便不利,按西医学,很多情况可能是膀胱充盈,尿潴留,所以局部的膀胱叩诊是浊音,而且病人也会觉得腹部的胀满拘急。
总结痞证范文
总结痞证痞证概述痞证,又称痞疾,是中医学术中常用的一种病症名称。
痞证的特征是身体或局部脏腑出现胀闷、饱胀、不舒适等感觉,常伴随消化不良、腹胀、呕吐等症状。
痞证可以发生在胃肠道、胸腹腔、气管和气管旁等部位。
根据中医理论,痞证是由于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致使脏腑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痞证症状痞证的症状表现多样,常见的痞证症状包括以下几种:1.胸痞:胸前或胸骨后出现胀闷感,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出现心悸、胸痛等症状。
2.腹胀:腹部胀气、腹胀疼痛,常伴随食欲不振、便秘等消化不良症状。
3.喉痞:喉咙处有异物感,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常伴有咳嗽、干咳等症状。
4.气管痞:气管感到压迫感、胀闷感,呼吸困难,可能伴随咳嗽、喘息等症状。
5.胸腹膈痞:胸腹膈部位出现胀闷、堵塞感,常伴随呼吸困难、打嗝等症状。
痞证的中医辨证中医对于痞证的辨证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气滞血瘀辨证:这种类型的痞证常伴随胸痛、心悸、疲乏无力等症状,同样适用于腹胀和气管痞。
2.湿热蕴结辨证:这种类型的痞证常伴随口苦、口干、大便黏滞、尿黄等症状,同样适用于胸腹膈痞。
3.脾胃虚弱辨证:这种类型的痞证常伴随食欲不振、腹泻、乏力等症状,同样适用于腹胀和喉痞。
4.风寒犯肺辨证:这种类型的痞证常伴随咳嗽、痰多、恶寒等症状,适用于气管痞。
根据以上不同的辨证类型,中医师会通过望、问、切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痞证的类型。
痞证的中医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痞证,中医采用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理气行血:针对气滞血瘀型痞证,可采用活血化瘀的草药配方,如桃仁、红花、当归等,帮助疏通气血,改善痞证症状。
2.清热解毒:针对湿热蕴结型痞证,可采用清热解毒的草药配方,如黄连、黄芩、栀子等,帮助清热利湿,缓解痞证症状。
3.益气健脾:针对脾胃虚弱型痞证,可采用益气健脾的草药配方,如黄芪、党参、白术等,帮助提升脾胃功能,缓解痞证症状。
4.风寒祛邪:针对风寒犯肺型痞证,可采用祛邪散寒的草药配方,如荆芥、防风、羌活等,帮助祛除风寒,缓解痞证症状。
痞证证治
提要: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热痞
• 主症:心下痞,按之濡。发热,便干, 口苦,目赤,咽红,咽痛,舌红,苔黄, 脉数。 • 病机:病邪入里化热,郁于上中二焦, 气机受阻。 • 治法:清热泻火 •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药物组成: • 大黄 黄连 黄芩 特点: • 1)相辅相成,药力集中; • 2)药量较轻; • 3)不用煎煮,开水泡服。
提要:寒热夹杂痞
病机: • 半夏泻心汤证—— 表证误下,病邪入里,寒热错杂, 虚实夹杂,脾胃升降失司 • 生姜泻心汤证——水气明显 • 甘草泻心汤证——气虚较重
提要:寒热夹杂痞
治法:辛开苦降,和胃消痞 方药: • 半夏泻心汤 1)祛邪(温凉并用,辛开苦降) 黄芩、黄连——清热泻火 半夏、干姜——温散寒邪 2)扶正 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
三、寒热夹杂痞证治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 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 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 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 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 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 半夏泻心汤方 • 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炙, 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二、热痞证治之二--附子泻心汤证
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 汤主之。 •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枚, 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 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提要:附子泻心汤证 ——热痞兼轻度阳虚
• 主症:心下痞——热痞——局部 恶寒汗出——阳虚——全身 • 病机: 热郁中焦,气机受阻,兼轻度全身阳虚 • 治法:清热泻火兼温阳 • 方药:附子泻心汤 • 特点: 1)相反相成,邪正兼顾;2)泡服与煎汁结合。
痞满的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痞满的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痞满一、概述1.痞满的定义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按部位痞满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
心下痞即胃脘部·。
本节主要讨论以胃脘部出现上述症状的痞满,又可称胃痞。
2.痞满的源流痞满在(内经}中称为“痞”、“痞塞”和“痞隔”等,认为其病因是饮食不节、起居不适和寒气为患等,痞满病名首见于《伤寒论》,将痞满与结胸作了鉴别,并创诸泻心汤治疗,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效法。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否候》则结合病位病机对病名要领作出定义。
金元时代,朱震亨《丹溪心法·痞)则简明云:“痞者与否同,不通泰也。
,’且作了与胀满的鉴别:“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痞者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
’’至明清时期,张介宾在《景岳全书·痞满》中更明确地指出:“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
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
”并指出:“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
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
实痞实满者,可消可散,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
”这种虚实辨证对后世痞满诊治颇有指导意义。
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慢性胃炎: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这些症状一般无明显节律性,进食后较重。
也可有食欲不振、嗳气、反酸等症状。
二、病因病机1.痞满的常见病因(1)感受外邪外感六淫,表邪人里,或误下伤中,邪气乘虚内陷,结于胃脘,阻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遂成痞满。
如《伤寒论》曰:“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人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2)内伤饮食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或过食肥甘,或嗜酒无度,损伤脾胃,纳运无力,食滞内停,痰湿阻中,气机被阻,而生痞满。
如《伤寒论》云:“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
(3)情志失调抑郁恼怒,情志不遂,肝气郁滞,失于疏泄,横逆乘脾犯胃,脾胃升降失常,或忧思伤脾,脾气受损,运化不力,胃腑失和,气机不畅,发为痞满。
痞有三层意思,证型、症状、病名
痞有三层意思,证型、症状、病名第51条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
课前思考:1.病胁下素有“痞”是什么病?是不是五泻心汤主治的痞证?2. 没有“饮食如故,时时下利,舌上白胎滑”,只有“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为什么也是脏结?第51条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
“病胁下素有痞”,《伤寒论》中,有痞字的条文共十九条,共三种意思,一、五泻心汤治疗的痞证,是需要与脏结、结胸作鉴别的证型,病位在心下,自觉症状为胀满不舒,他觉症状为按压不痛。
二、症状名,如小柴胡汤证的“胁下痞硬”,瓜蒂散证的“胸中痞硬”,太阳与少阳并病的“时如结胸,心下痞硬”,病位在胸中或两胁、心下,自觉症状为痞塞不通,他觉症状为按压发硬。
三、腹内痞块,属于癥瘕积聚类的疾病,为有形的痞块,“素有”说明胁下平素就有痞块。
《难经·五十六难》:“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
如覆杯,有头足……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
覆大如杯,久不已”。
从现代解剖学的观点,肥气在左胁下类似于脾脏肿大,息贲在右胁下类似于肝脏肿大或者脂肪肝。
虽然不能硬套,但应该有关系。
“连在脐傍”,胁下平素就有痞块,这个痞块还很大,有经筋与肚脐相连。
肚脐又称神阙穴,是标志性最强的一个穴位。
神阙之上为天为阳,神阙之下为地为阴,是天地阴阳的枢机,所以旁开二寸的穴位叫天枢穴。
神阙穴既是气机出入人体的门户,也是神识进出人体的门户。
阙是建在道路上的一种标志性建筑,古代皇宫两侧建有宫阙,表示由此而始,进入禁区。
神阙穴就是人体神识、元气的居所,也是禁区。
痞块连在脐旁,就是邪气侵袭到了元气的居所,病至少阴。
从两胁到神阙穴是大腹的势力范围,脾主大腹,“连在脐傍”也是病至太阴的表现。
“痛引少腹,入阴筋者”,吴谦注:“病脏结之人,若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新旧病合,痛引少腹,入阴筋者,其邪又进厥阴,乃属脏结之死证也”。
“胁下素有痞”是旧病,“痛引少腹,入阴筋”是新疾,新旧病合,吴谦先生认为是邪气进入厥阴,所以属于脏结的死证。
论中医痞证
论中医痞证在中医古籍书中以“痞”相关的病名有胸痞、痞气、痞疾、痞硬、痞胀、痞结、痞塞、痞满、痞痢、痞块、胃痞,等[1]。
标签:痞证;中医分型;探讨痞通否,在中医古典书籍中最早见于《内经·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备化之纪,气协天休,德流四政,五化齐修。
……其病否”。
“卑监之纪,是谓减化。
……其病流满否塞”。
《伤寒论》中云:“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诸病源侯论》:“痞者,心下满也”。
现将中医常见的痞证分述如下。
1根据部位痞证分为11胸痞胸位于上焦,胸中满塞不通之意。
《症因脉治·胸痛论》:“若胸中满塞而不痛,又名胸痞”。
《杂病源流犀烛·胸膈脊背乳病源流》:“大约胸满不痛者为痞,满而痛者为结胸”。
《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也主之”。
古代医家把胸中难治的一类病症叫结胸,病轻的为痞。
如《伤寒六书》:“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
又注云: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轻于结胸者,心下满而不痛,按之则儒。
是其虚邪留滞,故但满而不痛也,唯枳、桔最良。
危急的一类称为脏结。
《伤寒六书》:“脏结者,脏气闭结而不复流布也。
外证如结胸状,但欲食,腹满如故,下利,舌上白苔者为异。
其脉寸浮关沉紧,痛引阴筋,脐腹胀痛者,难治也”。
胸痞位于胸中上焦,为无痛之痞。
12痞气痞气是中医最常见的病症。
《难经·五十四难》:“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以冬壬癸日得之”。
《济生方》卷四:“痞气之状,留于胃脘,大如复杯,痞塞不通,是为脾积。
诊其脉微大而长,其色黄,其病饥则减,饱则见,腹满呕泄,足肿肉削。
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
”治宜痞气丸、乌头丸,或大七气汤下红丸子等方。
张仲景谓:“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
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痞气从部位上看位于中焦胃脘部[2]。
浅谈痞证的病机及证治
浅谈痞证的病机及证治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浅谈痞证的病机及证治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痞证这一病证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篇中多称该病为“否”、“心下否”、“否满”等。
“否”字原意为天地不交、上下不通,如《周易》中的否卦为上乾下坤,本义为“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
《丹溪心法》亦解释“否”即为“痞”,意为“不通泰也”。
由此可见,“痞”意为上下不通,气机不畅,气滞而成痞。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文中指出了痞证的病位在心下,症状以满而不痛,按之濡软为主。
并创制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等方剂以指导临床诊治。
然而对于“心下”的具体部位以及痞证的病机,历代医家观点不尽相同。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1 发病部位对于“心下”所指的部位,常见的有三种观点。
《素问·五常政大论》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多次提到“痞”这一病症,如“备化之纪,气协天休,德流四政,五化齐修,其气平,其性顺,……其病否。
”此处的“痞”并不能称为一种病,而是指痞满这一症状。
王冰对此注解曰“土性拥碍。
”张志聪注:“脾病于中,而上下之气不交也。
”高士宗注:“其病否塞,土气不升也。
”均认为“痞证”是指中焦气机壅塞所导致的疾病,因脾胃位于中焦,因此古代医家多认为其病位在中焦脾胃。
现代医家对痞证的发病部位有了新的见解。
如李玲[1]等认为心下应位于心脏之下、胃脘之上的某个部位。
因《伤寒论》第157条中提出“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因此有学者依此认为“心下”与“胃”的部位并不相同。
此外,蒋健[2]则认为本病由情志不遂导致肝气郁结而产生,可分上焦胸痞、中焦胃痞、下焦腹满。
痞证的中医治疗方案
一、概述痞证,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胸膈痞满,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医认为痞证多由脾胃虚弱、气滞血瘀、痰湿内阻等原因引起。
中医治疗痞证以调和脾胃、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燥湿化痰为主。
以下为痞证的中医治疗方案。
二、病因病机1. 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虚弱,则运化失司,水湿内生,导致痞满。
2. 气滞血瘀: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导致血瘀,进而影响脾胃功能,出现痞满。
3. 痰湿内阻: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致湿邪内生,痰湿内阻,影响脾胃运化,出现痞满。
4. 肝胆湿热:肝胆湿热,横逆犯胃,导致脾胃气机不畅,出现痞满。
三、中医治疗方案1. 调和脾胃(1)中药治疗:选用健脾益气、和胃降逆的中药,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
若脾胃虚寒,可加附子、干姜等温中散寒之品;若脾胃湿热,可加黄芩、黄连等清热燥湿之品。
(2)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等穴位,采用补法,以调和脾胃,改善痞满症状。
2. 疏肝理气(1)中药治疗:选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中药,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若肝郁气滞,可加香附、川芎等行气活血之品;若肝胆湿热,可加茵陈、栀子等清热利湿之品。
(2)针灸治疗:选取肝俞、胆俞、期门、太冲等穴位,采用泻法,以疏肝理气,改善痞满症状。
3. 活血化瘀(1)中药治疗:选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中药,如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
若气滞血瘀,可加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若瘀血阻滞,可加三棱、莪术等破血逐瘀之品。
(2)针灸治疗:选取膈俞、血海、三阴交等穴位,采用泻法,以活血化瘀,改善痞满症状。
4. 燥湿化痰(1)中药治疗:选用燥湿化痰、健脾利湿的中药,如二陈汤、平胃散等。
若湿痰内阻,可加半夏、陈皮等燥湿化痰之品;若脾胃虚弱,可加白术、茯苓等健脾利湿之品。
(2)针灸治疗:选取肺俞、脾俞、胃俞等穴位,采用泻法,以燥湿化痰,改善痞满症状。
四、注意事项1. 调整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痞证类证、火逆证、太阳病欲愈候
-痞证类证、火逆证、太阳病欲愈候————————————————————————————————作者:————————————————————————————————日期:ﻩ第36讲痞证类证、火逆证、太阳病欲愈候大家好,我们上课。
太阳病篇已经接近了尾声。
我们上次课主要讲的心下痞证,特别是上次课重点讲了《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和《甘草泻心汤》证。
作为这三个泻心汤证,它的主证是中焦气机壅滞,表现了心下痞,或者心下痞硬而满,或者心下痞硬为主要症状。
向上有胃热气逆的呕吐,干噫食臭,或者干呕心烦不得安。
向下有脾寒气陷的下利,肠鸣,腹中雷鸣,下利如数十行,谷不化等等,这样一组证候。
《伤寒论》作为一个辨证论治的书的话,就需要和心下痞证相类似的一些证候进行鉴别。
我们上次课的最后谈到了治利四法,为什么在这里要讲治利四法呢?因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这三个汤证都有下利的表现,所以需要把下利的证候在这里做鉴别。
我们谈的治利四法,也就是上次课谈到的第159条,泻心汤可以用于治疗下利,什么样的下利呢?中焦气机升降失调,脾寒气陷的下利。
《理中汤》可以治疗下利,治疗什么下利呢?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紊乱,寒湿下注的下利。
泻心汤治疗下利是通过燮理升降来达到治利的目的的;理中汤一类的方子治疗下利是通过温中补虚来达到治利的目的的;《赤石脂禹粮汤》可以治疗下利,治疗的是下焦滑脱,关门不固的下利,是通过涩肠固脱来达到治疗下利的目的的;最后谈到了用利尿的方法来治疗下利,这主要是水走大肠而出现了下利不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利小便的方式,使水走前阴,下利的证候就可能得到治愈。
我们上次课最后所举的治利四法(中的后三法)实际上是和泻心汤证相鉴别的,我们把它们归属于心下痞证的类似证。
心下痞证是以心下痞为主证的。
还有一些方证在它的病程中,可以兼见心下痞,这个时候我们也要和心下痞证相鉴别。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接着往下讲的条文。
讲座痞证辨证(一)
讲座痞证辨证(一)
痞证里面的内容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因为临床运用非常的多,包括了热痞,寒热错杂痞,痰气痞,这些是有方有证的,而且有独到的疗效,对于痞证的证候特点,我们要熟悉。
水痞证是五苓散证临床运用的一个扩展,我们要了解。
这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这个痞,说文解字说是一个形声词,满加个心,应该读闷,从心,从满,水满为满,气满为闷,因为讲到这个胸膈部位主要是气,痞的内容非常多,这么多描述,说文解字讲的“痞,痛也”,腹内结滞而痛,但是我们《伤寒论》里面讲的痞,应该说重点不在痛,当然也包括痞气、痞疾、痞硬、痞胀、痞结、痞塞、痞满,甚至描述一些地痞、恶棍也是用痞。
其实这个痞的含义在《伤寒论》里面有四个,第一症状,心下痞;第二病名,痞下面分热痞,寒痞,痞是个病名;第三肿块,腹内肿块,刚才讲的脏结证,胁下有痞块,这个痞块是肿块。
第四病机,气机的瘀积,闭塞不通。
那么在《伤寒论》里面痞证就是讲闭塞不通,主证是病人自觉感受,有点闭塞不通的感觉,按压是柔软不痛的,这跟说文解字有点差别。
说文解字讲痞痛,《伤寒论》里面讲“按之自如,但气痞耳”,按之是软的。
这个痞证的形成从《伤寒论》来讲很多是强调外邪,表证,表寒证的误治,误用了攻下法,不是里面真的有实邪。
我们现在发现跟我们的饮食情志关系比较大,我们在病因方面做一些补充。
在《伤寒论》里面,痞证分为热痞,寒热错杂痞,作为痞证的本证,也是最常见的,是重点。
但是还有后面的水痞,痰痞,下焦滑脱痞,有痞表现但是不是病的主诉,所以把它作为类证鉴别。
有这个症状表现而已,但是不是病的首发,也是病人描述的最重要的,最痛苦的一个症状。
责编 | 李奕诗袁颢瑜
审核 | 李赛美。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35讲—痞证及其类证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35讲—痞证及其类证大家好,我们上课。
上次课主要讲了半夏泻心汤证。
半夏泻心汤证,是胃气虚,又受痰邪的干扰,然后使中焦斡旋失司,气机壅滞于中焦,而见到了心下痞这样的主证。
同时又有胃热气逆的呕吐,又有脾寒气陷的下利,治疗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和中降逆,消痞。
半夏泻心汤这张方子,由七个药所组成,在组方上很有特色,它既有辛开、苦降、甘调并用,也有黄芩、黄连来清上热,干姜、甘草来温下寒,半夏化痰而降逆止呕,还有人参、甘草、大枣来调和中州,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方子。
今天我们在临床上广泛的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的胃肠炎。
这张方子属于和解剂之一,所以张仲景要求煮后去滓再煎。
那么煮后去滓再煎,到底它有什么样的科学意义和价值?现在在临床上还研究得不够,因为没有更多的人去对照,比方说,这组病人,我是用煮后去滓再煎的方法来服药,那组病人,我是用一般的煮服方法来服药,然后进行对照。
由于这个对照组的设计和临床操作起来比较难,因为它疾病的轻和重不同,所以就难以统计。
但是有人就柴胡汤中的柴胡作了试验观察,小柴胡汤是要求煮后去滓再煎的,小柴胡汤中的柴胡,具有解热作用的主要是柴胡皂甙。
柴胡皂甙具有A、B、C、D 四种皂甙,其中有两种解热作用好,有两种解热作用差。
这种含量哪个多,哪个少,是可以在药液中测定的。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在煮了一遍后,把药渣滓去掉,测定一下它具有解热作用的柴胡皂甙的含量;然后把药汤加热浓缩以后,再去测定具有解热作用的柴胡皂甙的含量,发现解热作用差的那两种柴胡皂甙,就转化成了解热作用好的那两种柴胡皂甙,也就是说煮后去滓再煎,对小柴胡汤中的柴胡来说,可以提高它的解热作用。
这仅仅是实验研究证实了煮后去滓再煎的一个侧面,一个药物中的几种成分,说明它是有依据的,有科学道理的。
所以我们今天在临床上,如果病人的条件许可的话,对和解剂采取传统的煮后去滓再煎的话,可能对疗效有所帮助。
我们说,在伤寒论中,煮、渍、煎、熬、烊,烊化的烊,阿胶不是烊化吗,他用的都很严格,尤其是煮和煎,用的很严格。
《伤寒论》痞证理论与应用课件
(三) 热痞证——2. 附子泻心汤证
8
临床应用举例
二、咳血(空洞型肺结核) ——黄耀人医案: 柯某,男,48岁,1962年5月21日入院。有 与肺结核患者长期接触史,去春咳嗽,咯少 量血。今年3月间,咳吐脓血痰,经X光透视, 诊断为“空洞型肺结核。诊见面色苍黄,两 颧微赤,舌苔粗白微黄,溺白便秘,痰出白 腻而带腥臭,发音微嘶。脉弦滑数,右手特 大,甚则滑动搏指。
9
入院5小时出血约500m1,当即灌服童便及十灰 散,继与肃肺保金豁痰止血之剂。血止后觉胸中热 痛,怔忡盗汗,音低而嘶。又进养阴清肺、咸寒降 火宁心方5剂,仍大量出血,且较第一次更剧。经 急救止血后,尚频频咳痰带血,脉洪数滑动,胸痛 心烦,改投苦寒泻火方: 大黄15克,黄芩9克,黄连12克,生栀子12克。 连服12剂,血止,咳息,胸痛平,脉转缓滑,于6 月11日出院。追访两月余,未见再出血,X光透 视,病灶已愈合。(福建中医药1964;<6>: 23)
16
按语:高血压眩晕,多属阳亢风动之候, 今人常以平肝潜阳息风法治之,虽能奏效 一时,但终不能获其痊愈。因心主血属火, 肝藏血属木,心火盛则肝火旺,肝火旺则 阳亢而风动。治疗与其平肝息风,莫如清 泻血中之火热,火热得清,则阳平风灭。 故对阳亢风动之眩晕证,但见阳盛化热之 症状,即用本方每取卓效。
泻热消痞
大黄黄连泻心汤
4
(三) 热痞证
[原文]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 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 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164)
伤寒(病发于阴) 下后复汗 解表则愈 恶寒 按之濡 邪热壅塞心下气机阻 滞兼表寒证不解
心下痞
当先解表,不可攻痞
痞证
可控制,但过数天后复又发作,如此反复,患者痛苦不
堪,乃求诊于中医。
病案讨论
诊其脉症:呕吐胃内容物或痰涎,甚则饮水即吐,或呕 吐绿色胆液,胃脘疼痛,食后腹胀,大便稀溏,日行1 ~2次,厌油,精神差,小便清,心烦难寐,口干不欲
饮,无畏寒发热。查纤维胃镜、B 超(肝胆脾) 、钡餐、
头颅CT 等均无异常。
条文讲解
病机:胃气重虚、热壅气滞 治法:和胃补中,消痞止利 方药:甘草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中重用炙甘草用量)
病案讨论
刘××,女,23岁。 现病史:病者初则口腔有两处如针尖大小的溃疡,并未 介意,用维生素药,辅以绿豆汤等清胃药食等,能够缓 解。在1个月前口腔有多处溃疡,且阴户大阴唇处亦有
水痞证
[原文]: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
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
利者,五苓散主之。(156)
痞证误下后下利的辨证
[原文]: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
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
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
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
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小便。(159)
舒平、酵母片、黄连素等药物治疗,终未收效。
查体:望其体形矮胖,肝功能正常,谷丙转氨酶略高,在
150~180单位之间。舌苔白润微黄,脉沉而有力,右关略
虚。
病案讨论
证属半夏泻心汤证。治以补益脾胃,调理寒热。方 用半夏泻心汤方:党参9g,清半夏9g,干姜4.5g,炙 甘草4.5g,黄芩9g,黄连3g,大枣4枚(擘)。水煎服 ,早晚分服,日1剂。
条文讲解
病机:邪热壅盛于胸胃,气机不畅 方药: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黄芩、黄连)
▲痞证----概念病机症状简介
▲痞证----概念病机症状简介
一、前言:
经常被患者问到:医生,我这段时间总感觉胃脘部、腹部胀满不舒服,有一种堵得慌的感觉,肚儿又不痛,有时候还要想吐又吐不出来,大便还稀,咋个回事喃?
我:哦,这不就是中医所说的典型的痞证嘛!
二、那么到底什么是痞证?为什么会有这种症状?
1、痞证----也叫心下痞证,是指以心下痞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证候。
心下痞也就是上腹部、胃脘部,位于中焦。
痞者,塞也,是患者自觉堵塞胀满不通的自觉症状。
心下位于人体的半上半下,心火的下焦(心脏的功能:心主火),肾水的上奉(肾脏的功能:肾主水);肺气的肃降,肝气的展发;胃气的降浊,脾气的升清,都要通过这个位置。
2、中焦胃气----对人体的阴阳、气血、水火、气机的升降有主动的调节、促进和控制作用,我们把中焦的这一作用,叫做中焦的斡旋作用;也把中焦叫做半上半下之枢,或者是升降之枢。
3、病因----当中焦胃气虚,或者由于邪气的干扰,或者既有胃气虚又有邪气的干扰,就会导致中焦斡旋失司,升降之枢机不利,导致气机壅滞于中焦,因此就出现了心下痞这一主证。
4、症状----而心下痞的主要不舒服表现:就是自觉上腹部或者胃脘部胀满堵塞不通,这是心下痞的主要临床表现;也是患者就诊的原因。
5、影响----如果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升降紊乱,上热下寒,就会伴有诸如干呕、发热、拉肚子、大便溏薄、嗳气伴有食物的酸馊腐败气味、腹中肠鸣等伴随症状。
浅析《伤寒论》中“痞证”的相关类型
浅析《伤寒论》中“痞证”的相关类型“痞”是患者自觉胃脘部满闷痞塞、扪之濡软不痛的一类证候。
可由太阳病失治误治,致使无形热邪结于心下,气机壅滞,可形成热痞。
证见心下痞、按之濡,心烦、口渴,苔黄,脉关上浮。
治宜泄热消痞,方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若病兼表阳虚,见恶风,自汗者,又当泻热消痞与扶阳固表同时并举,予附子泻心汤。
若太阳病误下,胃虚热陷,亦可致痞。
胃虚热壅、寒热中阻则心上痞塞;升降失常,浊阴不降则呕,清阳不升则下利。
治宜和中降逆,泄热消痞,用半夏泻心汤。
若兼干噫食臭、腹中雷鸣等食水停滞证,又宜和胃消痞、散水消滞并举,于半夏泻心汤内减干姜之量加生姜(即生姜泻心汤)主之。
若中气大虚,痞利俱甚,出现“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者,又当补中和胃,降逆消痞,于半夏泻心汤中重用甘草(即甘草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中关于痞证的论述有五,但归纳起来,只有热宿及寒热错杂痞两大类型。
热陷胃中、邪热壅滞者为热病,治宜攻邪为主;胃虚热邪内陷、寒热中阻者为寒热错杂痞,治宜补泄兼施。
热痞证用大黄的道理太阳病误下后,邪热乘势陷入中焦,使胃气壅滞,遂发热痞。
治热痞而用大黄,其因有二:1.大黄苦寒,气味俱厚,气厚则轻扬宣泄,味厚则重浊泻下。
泻心汤中的大黄用法是以麻沸汤(即开水)渍泡绞汁,这样就能专取其气,即可充分利用其轻清宣泄之功,又可远其推墙倒璧之力,因而用治无形热聚气壅的病证,则恰到好处。
2.泻心汤中的芩、连守而不走,但有清热之功,而无开结之力,与大黄相伍,则清热消痞兼而有之,用治热痞,十分合拍。
吴又可说:“黄连味苦而性滞,寒而气燥,与大黄均为寒药,大黄走而不守,黄连守而不走,一燥一润,一通一塞。
”这样,相须相济,相辅相成,而痞证可愈。
热痞兼表证及热痞兼表阳虚证区别:论中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凡恶寒发热同时出现者,为表未解;恶寒而不发热,且有汗出者,为表阳虚。
痞证的分类及治疗探讨
胃一 食 管 反 流 、 易 激 综 合 征 , 性 肠 梗 阻 、 轻 肠 假 胃
瘫 、 年 性 便 秘 等 消 化 道 的 功 能 性 疾 病 , 多 器 质 老 许 性 疾 病 的 发 生 也 与 动 力 障 碍 有 关 。 胃 肠 动 力 障 碍
是 以 胃 排 空 延 迟 和 小 肠 推 进 减 慢 为 特 征 的 一 组 病
下 ) 就 会 发 生 动 力 障 碍 性 疾 病 如 功 能 性 消 化 不 良、 ,
平 胃散 , 苓 白 术 散 , 中 白 术 、 蔻 仁 除 湿运 脾 最 参 其 白
好 ; 食 而逆 , 湿而 逆病 在 胃 , 气 受阻 而不 降 , 因 因 胃 治 逆 与 治 滞 无 大 异 , 食 治 湿 之 中 配 降 逆 和 胃 苏 治 梗 、 覆 花 之 属 即 可 。 脾 胃 病 单 纯 滞 与 逆 调 整 尚 旋
者 纳 运 相 合、 降得 宜 是前 提 , 湿 相济 是 特 性。 升 燥
调 气 当 有 别 , 胃气 机 的 病 变 形 式 多 在 虚 、 、 、 脾 陷 滞 逆 , 中虚 与 陷 始 终 为 因 果 关 系 , 与 逆 则 既 可 单 其 滞 独 存 在 , 可 作 为虚 的结 果 。 脾 胃病 “ 则 阳 明 , 也 实 虚 则 太 阴 ” 虚 与 陷 病 偏 于 脾 , 脾 升 脾 为 主 : 与 逆 , 补 滞 病 偏 于 胃 , 胃 降 胃为 要 。 单 纯 虚 者 运 化 减 慢 , 和 化 源 不 足 , 呆 食 少 , 怠 无 力 , 用 四 君 子 汤 , 苓 纳 倦 药 参
症 , l 其 I 症状 以上 腹饱 胀或 疼痛 、 食 、 心 、 缶床 厌 恶 过 度 嗳 气 、 流 、 心 、 吐 、 胀 、 秘 等 为 主 要 表 反 烧 呕 腹 便 现 , 医 则认 为是 脾 胃升 降 失 常 , 机 阻 滞 所 致 , 中 气 胃 不 纳 降 , 滞 于 胃 则 不 消 , 机 不 降 反 为 逆 , 腹 饱 谷 气 上 胀 、 痛 、 气 、 心 、 流 频 作 , 不 通 降 , 不 传 疼 嗳 恶 反 胃 肠 导 , 粕 滞 于 肠 , 腹 部 胀 满 、 痛 、 秘 ; 不 升 糟 则 疼 便 脾
痞证
3.甘草泻心汤证(胃虚痞利俱甚证) (原文158)
误治:医反下之 主证: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肠胃阳虚, 伤 寒 中 风 寒水下迫,无腐熟之功
腹中雷鸣----水阻气击
心下痞硬而满----表邪内陷,聚于心下 干呕-----胃虚气逆 心烦不得安----火热上炎 再误治:复下之----其痞益甚
11
2.附子泻心汤证(热痞兼表阳虚证 )
(原文155 )
证:以下痞---热壅胃滞 病有 恶寒汗出---表阳不足阳
讨论 :
• • • • • “痞“含义: 一指症状 二指病名 三指腹内肿块 四指病机
• 3.半夏泻心汤证 • 【原文】 149条 •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 而以它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 湯;此雖已下之,不爲逆,必蒸蒸而振, 却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鞕痛者,此 爲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 此爲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 【提要】辨柴胡汤证误下后的三种转归及 证治。
• 【原文】 154条 •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 連瀉心湯主之。 • 【提要】热痞的证治。
6
(二)热痞证 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原154)
患 者 证候:心下痞---热聚胃脘,痞塞不舒 按之濡---无形邪热,壅滞心下,不硬不痛
脉:关上浮----关主中焦,浮为阳盛
治疗:大黄黄连泻心汤---泻热消痞
误 下 后 变 为 结 胸
心下满---表邪内陷,水热互结于心下
硬满---水热结实,硬满疼痛 诊断---此为结胸
治疗---大陷胸汤
误 下 后 变 为 痞 证
满而不痛----误下邪陷,寒热滞于心下而不痛 论断---此为痞 治疗 柴胡不中与之 宜半夏泻心汤----除热散寒,消痞调中
【精】热痞寒热错杂痞痰气痞水痞[][]黄
3.甘草泻心汤证
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结胸心下痞》:“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增入生姜也。
3剂后大便甚长,矢天转多。
小柴胡汤VS半夏泻心汤
【方歌】三两姜参炙草芩 ,一连痞证呕多寻。 心烦,心下硬痛,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痛,不大便,日晡所小有潮热
❖ 3)下后如胸中有水气,阳热陷入与水气相结
组成
❖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黄连一 两 大枣十二枚(擘)
【方歌】汗余痞证四生姜, 芩草人参三两行 一两干姜枣十二,一连半夏半升量。
方解
❖ 钱天来《伤寒厥源集.结胸心下痞》:“生姜泻心汤, 即半夏泻心汤增入生姜也。半夏泻心,本所以治但 满不痛之虚痞也。此则汗后外邪已解,虽非误下之 变,而中气虚寒,阳和不布,三焦不能宣化,津液 不得流行,尤甚于但满而不痛,故加生姜以宣 之。……盖生姜辛而能散,温而能走,故以为宣扬 开发之主,流通其郁滞阴浊之气,鼓动其传化转运 之机。……故以干姜半夏温中蠲饮足矣,减用干姜 至一两者,以生姜四两故也。又以人参、炙甘草补 助正气,使气盛流行,然后能宣通布散也。黄芩、 黄连、大枣之用,一如半夏泻心汤之制而已。
心下痞硬
气滞内结
仲景采用以方预变,非以药试人
【原文】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
去渣重煎
❖ 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 ❖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
覆代赭汤
2.生姜泻心汤证
❖ 【原文】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 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 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157)
❖ 1)少阳病不能用汗、吐、下三法,误下易生 变证
2)柴胡汤证未变,正气经误下受损,药后 “战汗”而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实这个想法我并不太赞成。为什么?汉代的人参所用的人参不是我们今天的东北长白山的人参,更不是高丽参。那个时候,东北这个地区,还不属于汉代所管,张仲景不可能用进口的人参。张仲景用的是什么人参呢?用的是上党地区的五加科的一种植物。上党地区就是今天的长治了,山西晋东南地区,在汉代,晋东南地区有五加科的人参,也有桔梗科的党参,人参和党参不是一个科属的。五加科的人参和今天长白山的人参作用有什么不同呢?上党地区的五加科的人参作用介乎于现在的人参和西洋参之间,既有比较好的补气的作用,也有较好的补津液的作用。所以在白虎加人参汤的适应证中,热那么盛,热盛耗津,热盛耗气,出现了大烦渴不解,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口渴那么厉害,热那么盛,它仍然要用人参,它绝不是我们今天的东北的人参。要是东北的人参它还不助热啊?所以他用的是上党地区的属于五加科的那个品种。这个品种它的功效我刚刚说过,它介于人参和西洋参之间,既有补气的作用,又有很好的养阴生津的效果。非常遗憾的是,上党人参已经绝种了。
生姜泻心汤和半夏泻心汤的适应症,在病机上,在主证上非常相似,只不过它兼有水气,而且在临床辨证上我们可以见到舌胖、舌苔水滑、小便少、水肿这些兼有水邪的征兆,所以有时候在用生姜泻心汤的时候,光靠生姜来消水邪是不够的,常常要加茯苓。
下面我们看158条,甘草泻心汤证。“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这个证候,是胃气虚,又有客热上扰。所谓客热,是外来的热邪,由于这两个因素,胃气虚,客热上扰,导致了中焦斡旋失司,枢机不利,出现的主证是“心下痞硬而满”。中焦气机壅滞以后,上面出现了什么情况呢?胃热气逆,本来已经形成了,再加上客热上扰,所以就出现了干呕心烦。干呕是胃热上逆,心烦是客热上扰,不得安。既有呕吐又有心烦他能够安宁吗?干呕心烦不得安,这是上面的症状。
第35讲 痞证及其类证
大家好,我们上课。
上次课主要讲了半夏泻心汤证。
半夏泻心汤证,是胃气虚,又受痰邪的干扰,然后使中焦斡旋失司,气机壅滞于中焦,而见到了心下痞这样的主证。同时又有胃热气逆的呕吐,又有脾寒气陷的下利,治疗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和中降逆,消痞。
半夏泻心汤这张方子,由七个药所组成,在组方上很有特色,它既有辛开、苦降、甘调并用,也有黄芩、黄连来清上热,干姜、甘草来温下寒,半夏化痰而降逆止呕,还有人参、甘草、大枣来调和中州,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方子。今天我们在临床上广泛的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的胃肠炎。
甘草泻心汤以甘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君,甘草是补气的,有和胃补中,消痞止利的作用。甘草泻心汤中的甘草由原来的半夏泻心汤中的三两增加一两,加到四两,来提高它补中气的作用。剩下的药和半夏泻心汤是一样的。
非常遗憾的是,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中这个方子没有人参。可是在《金匮要略》的甘草泻心汤里,是有人参的,所以我们认为这是《宋版伤寒论》它所依据的那个本子,应当是把人参丢了。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林亿他们在校这一条的时候他就有一个注释,说这个应当有人参,原底本没有,所以我们也没有随便敢把它加进去。为什么应当有人参,因为在这三个方证中,本证是胃气最虚的,下利最重的,因此用人参,用甘草来补中气之虚。治疗这种下利,这是应当的。许多注家都这么认为。所以我们在临床上,用甘草泻心汤的时候,应该用人参。当然也有个别注家说,这是张仲景的一方二法。什么叫一方二法呢?都是甘草泻心汤,如果客热上扰明显的就不要用人参了,这就是例子,有明显的客热上扰。如果客热上扰不太明显的就要用人参补气。这是后世有些人认为。
这是我提醒大家要注意的。
所以一本书的语言特色,不仅提示了作者是什么地方的人,具有地方特色,也提示了这本书是什么时代的人抄写,或什么时代的人整理的。因为语言也有它的时代特色。
我们接着往下讲,看生姜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就是黑板上我所列的心下痞证的第四个,水气痞。
原文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这个病原来是个外感病,用过汗法之后,表证已经解除了,但是可能是汗法不太得当,伤了里气,伤了胃气,结果就导致了胃中不和。所以首先有胃气虚这样一个问题,再加上原文说“胁下有水气”,这实际是提示了有水邪的干扰。
胃气虚就容易导致中焦斡旋失司,枢机不利,“胁下有水气”提示了有水邪的干扰,再加上胃气虚,于是乎就出现了心下痞硬这样的主证。这个硬也是一个自觉症状,不是医生按着硬。因为仲景有几处说“心下痞,按之软”,“按之心下软,但气痞耳”,几次这样提,所以这个硬不是医生按着硬,而是病人自己觉得这个堵得太严重了,心下堵塞太严重了,这是个自觉症状。
因为到了晋朝以后,煮和煎的含义就逐渐混淆起来了。在《金匮要略》把煮改成煎字,这绝不是张仲景的本来面貌,那一定是晋朝的人在抄书的时候,觉得煮和煎没有什么差别,因此就把许多煮字换成了煎字。
所以我们在读《金匮要略》的时候,就不能对所有的《金匮要略》中的煎字,按照西汉杨雄《方言》中的“凡有汁而干谓之煎”这样来解释。
这仅仅是实验研究证实了煮后去滓再煎的一个侧面,一个药物中的几种成分,说明它是有依据的,有科学道理的。
所以我们今天在临床上,如果病人的条件许可的话,对和解剂采取传统的煮后去滓再煎的话,可能对疗效有所帮助。
我们说,在伤寒论中,煮、渍、煎、熬、烊,烊化的烊,阿胶不是烊化吗,他用的都很严格,尤其是煮和煎,用的很严格。但是在《金匮要略》里,用的就不严格了,加上药,加上水,该用煮字的时候,结果有多处他改成了煎字。这是怎么回事?
生姜泻心汤的药物组成是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把干姜由三两变成一两,干姜的量减少了,而另外又加了生姜四两。用生姜干什么?化饮消水。
后世有个五皮饮,其中就有生姜皮,但是在张仲景那个时候,生姜就有消饮化水的作用,并没有把皮和姜分开。我们今天又返本归真回到了张仲景的时代,生姜也不再分皮了,所以我们要消饮化水开生姜就行了,药房没有生姜皮。
下面的症状对于甘草泻心汤的适应证来说,脾虚最重,脾寒气陷,因此就出现了“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腹中雷鸣还是那个肠鸣音亢进,肠蠕动得太快,食物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就排出去了。
在《伤寒论》中,出现“谷不化”的,一个是我们现在讲的甘草泻心汤证,一个是我们今后要在少阴病篇中讲的,四逆汤证,通脉四逆汤证,白通汤证。少阴病出现下利清谷,完谷不化,那是因为肾阳虚衰,火不暖土,腐熟无权,那个病机我们以前说过。底下没有火,饭做不熟。
这张方子属于和解剂之一,所以张仲景要求煮后去滓再煎。那么煮后去滓再煎,到底它有什么样的科学意义和价值?现在在临床上还研究得不够,因为没有更多的人去对照,比方说,这组病人,我是用煮后去滓再煎的方法来服药,那组病人,我是用一般的煮服方法来服药,然后进行对照。由于这个对照组的设计和临床操作起来比较难,因为它疾病的轻和重不同,所以就难以统计。
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应当读“干(yi)食臭”,而应当读“干(ai)食臭”。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在这里应当读干(ai)食臭。食臭的臭当什么讲呢?臭本身当气味来讲。
实际上气味芳香的在古代也叫臭,古人有句话,叫“其臭如兰”,说芳香的味道象兰花一样。如果这个气味是秽浊的,也叫臭,那就是臭味了。在现代汉语里,遇到这个字,只是臭味而没有香味的意思。那么在这里的干噫食臭是指的什么呢?有两种情况,打嗝有饮食的气味,饮食味。比方说早晨说的油饼,到了中午打了个嗝,结果还是早晨油饼的味道,中午吃饭之前打个嗝,结果还是油饼的味道,你说他消化得好吗?
这个胁下有水气,是个病机的术语,当然,你也可以把肠鸣音亢进,看成是肠道有一些水液。既然是有水,在临床会应当见到小便少,或者轻度的水肿。后世医家就给它补充说,生姜泻心汤的适应证,可以见到小便少,可以见到轻度水肿,这正是有水气的表现,正因为如此,我们把它叫做水气痞。痰气痞是由于有痰邪又有气机壅滞所致的痞,水气痞是指由于有水邪又有气机的壅滞所导致的痞,治疗用生姜泻心汤,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上面的胃热气逆,它的表现是什么?干噫食臭。噫这个字,在古代汉语里有两个读音,如果做叹词读的话,应当读yi,我们读《蜀道难》的时候,“噫吁兮,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个噫就是这个字,这是作叹词的时候。如果作“饱食之息”的话,《说文解字》怎么解释它呢?饱食之息,就是吃饱饭了,特别是你喝了饮料,含有碳酸这种饮料,喝完了“咕噜”打个嗝,这个就叫噫(ai4),因此,“噫”同嗳气的“嗳”。
下面的症状,脾寒气陷,又兼水邪,所以他就出现了肠鸣,下利,原文怎么说的呢:“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这个腹中雷鸣听起来似乎有点夸张,可是那个肠鸣音亢进的人,肚子咕噜咕噜响,真有点隐隐约约象远处雷声的飘来。
有一次我在门诊看一个病人,他坐在那儿,我就隐隐约约听到雷声从什么地方飘来,我从窗户上一看,朗朗乾坤,我说哪儿打雷的,那个病人笑了,说“大夫,不是打雷,是我的肚子。”所以最初学《伤寒论》的时候,我觉得《伤寒论》的症状的描述,从来不夸张,我只是看到腹中雷鸣的时候,我觉得张仲景有点夸张。结果当遇到这上病人的时候,我才觉得,张仲景确实是听到肠鸣音的亢进,就象隐隐的雷声一样,所以这个肠鸣音,不是声音大得象雷声,而是咕隆隆象雷声。这是脾寒气陷,又兼有水邪浸渍胃肠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