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习文章】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导学案

合集下载

蒙娜丽莎的魅力导学案 鲁教版正式完美教案.doc

蒙娜丽莎的魅力导学案 鲁教版正式完美教案.doc

《蒙娜丽莎的魅力》导学案学习目标:•通过文本的学习,让我们走进绘画艺术的殿堂,用敏感的心灵去感受艺术的魅力。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味作者字里行间对达•芬奇高超的绘画技艺的赞颂之辞。

•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学习重点: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味艺术的多姿多彩,感受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

学习难点:学习作者多层次、多角度剖析名画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积累整合.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络予() 标识() 肖像() 应和() 瘦削()途释() 相契() 雾績() 面颊() 扌具着()衣褶() 摒弃() 轮廓() 怅惘() 虔诚() .解释下列词语摄魂制魄:微晦:相契:摒弃:、知识链接()了解作者: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琪传》《托尔斯泰传》;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等名著十五部;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

他生前写给儿子傅聪的信,在作家逝世后被编为《傅雷家书》。

他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

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年月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地走完了一生。

本文选自《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全书评述委曲精微、娓娓动听,实为艺术史著作中的佳作。

()达•芬奇简介:莱奥纳多•达•芬奇(一)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叫芬奇。

岁时能凭记忆在沙滩上画岀母亲的肖像,同时还能即席作词谱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场的人赞叹不已。

父亲安东尼奥律师认识到儿子的绘画才能,决定送他进佛罗伦萨艺术家委罗基奥工作室学习。

在那里,他不仅接受绘画、雕刻、建筑艺术的教育,还受到其他科学的影响。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导学案及练习答案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导学案及练习答案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导学案及练习答案《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导学案及练习答案《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导学案及练习答案一、课文导学【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倩qin影:美丽的身影。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旷kung世:当代没有能相比的。

亵xi渎d’:轻慢,不尊重。

焚琴煮鹤:比喻糟蹋艺术,做煞风景的事。

浮想联翩pin:很多想象或感情接连不断的涌出。

大喜过望:指结果超过了自己期望的,因此特别高兴。

后生可畏:指年轻人是新生力量,很有可能超过前人,因而值得敬畏。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沈致远是江苏溧阳人,1929年11月出生,六岁时就读于济南城东中学,初中就读于溧阳同济中学及县立中学,高中就读于上海,1948年5月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开除,1949年在溧阳参加工作。

1956年沈致远以调干身份考入浙江大学,1959年被选拔提前毕业,留校任教。

1980年沈致远由中国科学院派赴美国,在纽约理工大学任访问科学家。

1983年起在许多美国著名的大工业公司任高级工程师及研究科学家等职务,从事微波电子学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

1984年至1989年曾受聘为桥港工程学院兼职教授。

1990年受聘于杜邦公司中心研究院,先后担任研究员、院士等职务。

现任资深院士,负责高温超导体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沈致远在国际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四十多篇学术论文。

主要专业著作有:1979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微波技术》,为国内高等学校有关科系长期用作教材;1993年由美国出版的《高温超导微波电路》是该领域唯一的专著,并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及中国清华大学等校选作博士研究生教材。

沈致远在微波技术、微波应用及高温超导应用等领域中有多项发明,现握有十项美国专利。

近年来他致力于提倡科学文艺,1998年应邀在《文汇报》副刊《笔会》上开辟了《天趣园》专栏,专门发表他的科学散文及科学随笔。

沈致远时常说:自己上小学时的学习条件很差,生活很艰苦。

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 教案

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 教案

课题: 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课时: 1课时课型: 高中美术欣赏课授课对象: 高中二年级教材分析: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以一种鲜活的气息,改变着中世纪的程式化绘画。

虽然主题未变,但神已被人取代。

随着提倡科学、鼓吹理念思想的传播,新技术新技法在绘画上大量应用。

盛期出现了达.芬奇等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以巨人的身姿面世,作品中的创新随处可见。

本课通过对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的欣赏,让学生认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特征及人文思想。

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目标:(1)、掌握达芬奇的艺术生平。

(2)、欣赏名作《蒙娜丽莎》的作品特色,并能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去评价和联想。

2. 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实践的能力,协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理、主动和积极的参与心态;进而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对世界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其名作《蒙娜丽莎》的欣赏。

教学难点:神秘的、永远的微笑。

教学方法:1.教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与鼓励2.学法:归纳法、理解记忆、讨论教具准备: 教材(可借助多媒体教学系统,使用电脑课件)学具准备:教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2分钟)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以及清点学生出勤状况,稳定学生情绪,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入新课:(5分钟)有一幅绘画作品,五百年来不知迷倒过多少崇拜者,她似笑非笑的表情令许多艺术家着迷,曾经有很多的人站在这幅画前都产生过这样的疑问:她是在笑吗?她为什么微笑?该幅尺寸不大的作品〈77×53cm〉,花费了作者四年的时间精心创作而成,历经波折,留给后人无数的谜团。

现珍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内。

为该馆的镇馆之作,价值连城。

据记载,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一个皮货商的妻子,1503年达芬奇给她作画时,他才24岁。

为了消除她失去女儿的哀伤,唤起发自内心的微笑,达芬奇作画时请人来奏乐,或说笑话。

【知识学习】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导学案

【知识学习】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导学案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导学案一.课文导学【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倩qi„n影:美丽的身影。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旷ku„ng世:当代没有能相比的。

亵xiˆ渎d’:轻慢,不尊重。

焚琴煮鹤:比喻糟蹋艺术,做煞风景的事。

浮想联翩pin:很多想象或感情接连不断的涌出。

大喜过望:指结果超过了自己期望的,因此特别高兴。

后生可畏:指年轻人是新生力量,很有可能超过前人,因而值得敬畏。

二、相关背景:、关于作者:沈致远是江苏溧阳人,1929年11月出生,六岁时就读于济南城东中学,初中就读于溧阳同济中学及县立中学,高中就读于上海,1948年5月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开除,1949年在溧阳参加工作。

1956年沈致远以调干身份考入浙江大学,1959年被选拔提前毕业,留校任教。

1980年沈致远由中国科学院派赴美国,在纽约理工大学任访问科学家。

1983年起在许多美国著名的大工业公司任高级工程师及研究科学家等职务,从事微波电子学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

1984年至1989年曾受聘为桥港工程学院兼职教授。

1990年受聘于杜邦公司中心研究院,先后担任研究员、院士等职务。

现任资深院士,负责高温超导体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沈致远在国际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四十多篇学术论文。

主要专业著作有:1979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微波技术》,为国内高等学校有关科系长期用作教材;1993年由美国出版的《高温超导微波电路》是该领域唯一的专著,并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及中国清华大学等校选作博士研究生教材。

沈致远在微波技术、微波应用及高温超导应用等领域中有多项发明,现握有十项美国专利。

近年来他致力于提倡科学文艺,1998年应邀在《文汇报》副刊《笔会》上开辟了《天趣园》专栏,专门发表他的科学散文及科学随笔。

沈致远时常说:自己上小学时的学习条件很差,生活很艰苦。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教案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教案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教案教学目标了解《蒙娜丽莎》的神奇。

2发挥想象能力,初步感受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

3通过学习,树立酷爱科学,勇于探讨的品质。

教学重点培育丰硕的想象能力。

2鼓舞学生批判质疑,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培育学生勇于探讨的优秀品质。

学习内容整体感悟罗浮宫与美国纽约的多数会博物馆和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并称世界三大博物馆。

罗浮宫共收藏有世界各地的艺术品近40万,其中艺术珍品3万,更有被尊为罗浮三宝的三艺术品,它们是什么呢?成功女神、蒙娜丽莎、维纳斯。

《蒙娜丽莎》这幅画可谓众所周知,名望太响亮。

平均天天有两万多人,在为她特制的防弹玻璃橱窗前,被人潮挤来挤去,每人在她前面驻足的时刻不超过162秒,谁也没有机遇认真的多看她一眼……蒙娜丽莎究竟是靠什么魅力吸引无数的观赏者的呢?这种魅力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此刻让咱们来学习《蒙娜丽莎微笑揭秘》这篇,看看做者沈致远给咱们什么答案。

五百年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肖像画令无数艺术爱好者着迷,但也令学者困惑不解。

她那神秘的笑容后面到底隐藏着什么呢?不同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角度给其做了不同的说明。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确实是一篇探访艺术隐秘,用科学观点为艺术杰作揭秘的。

本文虽为“揭秘”,但写作的核心却不是落在揭秘的内容上。

一是有关蒙娜丽莎微笑之秘是个美学范围,列文斯通博士的揭秘也仅为一家之言,尚无确凿依据。

二是本文尽管为科普,可是又和咱们读到过的所有科普不一样:后者更多地偏重于传播科学和人文艺术的碰撞。

因此,在学习时应注意培育丰硕的想像力和斗胆探讨的精神。

全文能够分为如此三个部份:第一部份指出五百年来蒙娜丽莎神秘微笑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观赏者,引发人们各类猜想和议论。

蒙娜丽莎的微笑神秘的地方在于:当你注视她的面容时,先是看到微笑,继而似乎隐去,然后微笑从头显现,过一会再次神秘地隐去……也确实是说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就在于笑容的“时隐时现”“似有假设无”。

这种“时隐时现”、“似有假设无”的成效是因为达芬奇在创作《蒙娜丽莎》时采纳了“无界渐变着色法”,给观赏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六年级上册语文蒙娜丽莎的微笑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蒙娜丽莎的微笑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蒙娜丽莎的微笑》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蒙娜丽莎的微笑》,了解达芬奇及其作品《蒙娜丽莎》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学会欣赏世界著名画作,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艺术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达芬奇及其作品《蒙娜丽莎》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欣赏和评价《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展示《蒙娜丽莎》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PPT上的《蒙娜丽莎》图片,让学生自由发表对这幅画的感受。

2. 教师简要介绍达芬奇及其作品《蒙娜丽莎》。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阅读课文《蒙娜丽莎的微笑》,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欣赏与评价(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蒙娜丽莎》,从画面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学生发表自己对《蒙娜丽莎》的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四、创作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根据对《蒙娜丽莎》的欣赏,进行自己的绘画创作。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

2. 鼓励学生在课后欣赏更多的世界著名画作,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达芬奇及其作品《蒙娜丽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能够欣赏和评价《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

在创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绘画才华。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画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课堂互动(1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幅世界著名画作进行欣赏和分析,讨论其艺术价值。

2. 小组代表发言:每组选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所选画作及其艺术价值。

3. 全班讨论: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对各组选出的画作进行讨论,比较其与《蒙娜丽莎》的异同。

七、艺术鉴赏(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分析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如何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

幼儿园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教案

幼儿园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教案

幼儿园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教案标题:探索幼儿园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教案导言: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品之一,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达·芬奇的杰作。

尽管该画作常常被认为是高级艺术和成人对待的对象,但我们可以通过将其引入幼儿园教育中,帮助孩子们培养审美意识、情感表达和观察技能。

本文将提供一份幼儿园教案,以蒙娜丽莎为主题,旨在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教案:一、引入(通过观察和讨论创造兴趣)1. 制作一幅蒙娜丽莎的简化版本海报,并将其展示在教室中心位置。

2. 鼓励幼儿围绕海报进行观察和讨论,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 引导问题:你看到了什么?这幅画有什么特别之处?- 鼓励孩子质疑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二、背景介绍(通过故事传达艺术背后的故事)1. 准备一本适合幼儿听故事的书,介绍关于蒙娜丽莎的故事,如《探险家蒙娜丽莎》。

2. 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强调蒙娜丽莎的微笑和神秘性,并解释画作的历史意义。

三、创意表达(通过艺术活动培养审美意识和创造力)1. 提供绘画材料和纸张,鼓励幼儿自由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蒙娜丽莎式微笑画。

- 引导问题:你的微笑画有什么特点?你希望表达什么情感?2. 倾听和鼓励孩子描述他们的艺术作品,以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四、角色扮演(通过戏剧活动加深理解和表达)1. 在角色扮演区域准备一些简单的衣物和配饰,供幼儿模仿蒙娜丽莎和其他画廊参观者。

- 提示:提供一面“画廊墙”,幼儿可以在上面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

2. 引导幼儿扮演蒙娜丽莎和参观者的角色,并鼓励他们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传达情感。

五、总结回顾(通过反思加深理解)1. 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幼儿回顾并分享他们在学习蒙娜丽莎教案中的经历和想法。

- 引导问题:你对蒙娜丽莎有了什么新的了解?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为什么?2. 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强调每个孩子的参与和努力。

观点和理解:通过将蒙娜丽莎引入幼儿园教育中,我们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培养审美意识和创造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蒙娜丽莎的魅力》导学学案

《蒙娜丽莎的魅力》导学学案

《蒙娜丽莎的魅力》导学学案学习目标.通过文本的学习,让我们走进绘画艺术的殿堂,用敏感的心灵去感受艺术的魅力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味作者字里行间对达•芬奇高超的绘画技艺的赞颂之辞。

3.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学习过程一.作者简介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琪传》《托尔斯泰传》;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等名著十五部;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

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本文选自《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全书评述委曲精微、娓娓动听,实为艺术史著作中的佳作。

二.达•芬奇介绍列奥纳多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叫芬奇,岁时能凭记忆在沙滩上画出母亲的肖像,同时还能即席作词谱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场的人赞叹不已。

父亲安东尼奥律师认识到儿子的绘画才能,决定送他进佛罗伦萨艺术家委罗基奥工作室学习。

在那里,他不仅接受绘画、雕刻、建筑艺术的教育,还受到其他科学的影响。

他在31岁那年写信给米兰大公鲁多维柯•斯弗查,在信中列举了自己的各种才能,最后他还表示可为大公的父亲塑造一座骑马像,成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型雕像。

大师41岁时完成这一巨作的土制塑像,因没有足够的铜铸造而使巨作终未完成。

大公对他的天才和辛勤劳动酬谢不是金币,而是金言玉语,这使芬奇十分不安,大公为了安慰他,请他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幅画,这就是《最后的晚餐》。

如果说《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那么芬奇在1岁时自米兰重返佛罗伦萨而作的《蒙娜丽莎》则无愧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肖像画。

鄂教版语文七上《蒙娜丽莎微笑揭秘》word教学设计

鄂教版语文七上《蒙娜丽莎微笑揭秘》word教学设计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教学设计【教学构想】五百年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肖像画令无数艺术爱好者着迷,但也令学者困惑不解。

她那神秘的笑容后面到底隐藏着什么呢?不同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角度给其做了不同的解释。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就是一篇探寻艺术奥秘,用科学观点为艺术杰作揭秘的文章。

本文虽为“揭秘”,但教学的核心却不能落在揭秘的内容上。

在设计本文教学时应围绕单元编写意图,紧扣“探秘与发现”,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朋胆探究精神,把这堂课设计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入门课,不需要学生对本文字斟句酌,也不需要学生彻底地了解本文提出的“神秘微笑”这个美学命题,只是想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能够唤起学生一定的审美欲望,丰富学生一定的审美体验,激发他们探究未知的兴趣。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知识与能力了解《蒙娜丽莎的》的神奇。

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课文所提供的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

2.收集整理《蒙娜丽莎》的资料,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将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想象能力,初步感受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

2.通过这节课学习,树立热爱科学,敢于探究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2.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品质。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课前搜集与《蒙娜丽莎》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回忆小学课文《画鸡蛋》,了解达·芬奇其人及其艺术成就,特别是他的名画《蒙娜丽莎》,人们对它怀着极大兴趣。

【说明:从熟悉课文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入文本。

】二、学生朗读课文,落实基础1.自由朗读(要求用符号在不认识的字或读不准的字旁边做记号,然后查字典正音)2.抽查朗读(检查落实,如:倩影,叹为观止,亵读,焚琴煮鹤,旷世,拊掌)。

幼儿园美术教育:蒙娜丽莎的微笑教案

幼儿园美术教育:蒙娜丽莎的微笑教案

幼儿园美术教育:蒙娜丽莎的微笑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美术教育:蒙娜丽莎的微笑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世界著名艺术品蒙娜丽莎,知道她的微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笑容之一。

2. 培养幼儿绘画技能,能够模仿并绘制蒙娜丽莎的微笑。

3. 培养幼儿创造力,鼓励他们在画蒙娜丽莎的时候添加自己的创意。

教学准备:1. 蒙娜丽莎的图片和介绍。

2. 画笔、颜料、画纸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介绍蒙娜丽莎老师介绍蒙娜丽莎这幅著名的绘画作品。

可以介绍蒙娜丽莎画像的创作背景、作者等相关信息,让孩子们对这幅画有更深入的认识。

Step 2:欣赏蒙娜丽莎老师展示蒙娜丽莎的图片,让孩子们自由欣赏、观察。

可以让孩子们发表感受、想法、疑问等。

Step 3:绘画蒙娜丽莎的微笑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些点和线,让孩子们模仿着画出蒙娜丽莎的微笑。

起初可以给孩子们多一些时间练习,让他们熟悉该怎样画微笑的轮廓。

Step 4:添加自己的创意老师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地添加创意元素到自己的画作中。

例如增加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鲜花、草地等,让他们的画作更具有个性。

Step 5:评价成果老师评价孩子的画作,并鼓励他们自己评价自己的成果、表现。

可以表扬孩子的优点,同时也要引导孩子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教学延伸:1. 让孩子们买回家自己用家里的彩笔或颜料给蒙娜丽莎的微笑画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 老师可以介绍其他世界著名艺术品,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艺术。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认识了著名艺术品蒙娜丽莎,了解了她的微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笑容之一。

同时,孩子们通过模仿绘画,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能,也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

后面的教学环节也让孩子们习得了更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蒙娜丽莎导学案

蒙娜丽莎导学案

《蒙娜丽莎的魅力》导学案预习学案一.作家作品简介1.介绍傅雷傅雷(1908~1966),著名翻译家。

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

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

他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

1957年被打成“右派”,但仍坚持自己的立场。

“文革”中因不堪忍受污辱,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冤自尽。

2.介绍达·芬奇及《蒙娜丽莎》达·芬奇是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多项领域博学者,其同时是建筑师、解剖学者、艺术家、工程师、数学家、发明家,他无穷的好奇与创意使得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艺术家,而且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

他与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幅享誉世界的绘画杰作。

这幅画作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世人的追捧,诠释、评论不计其数。

1503年达•芬奇开始创作《蒙娜丽莎》,1507年《蒙娜丽莎》创作完成。

《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一幅肖像画,也可称得上是人类艺术史上最受珍视、知名度最高的一件艺术品。

艺术经典中的这类人物都是精彩而深奥的谜,他们身上暗含着种种隐喻,多义而模糊,宽泛而深邃,几乎使后人永远解读不尽,永难盖棺论定,最终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注定它要长久地被不可尽数的诠释和话题包围追逐着。

仅截至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上就已有200多部研究这幅画作的专著问世,法国、英国、西班牙竟有38名学者年复一年地专事探讨其神秘之微笑;在巴黎卢浮宫《蒙娜丽莎》的跟前,永远驻足着最多流连不去的人群,他们聚集一处的朝拜往往要造成馆内的严重通道阻塞,平均每年它会吸引来数以百万计的参观人潮,由于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摩肩接踵,曾使画作跟前的地毯都被踏秃了毛。

蒙娜丽莎导学案

蒙娜丽莎导学案

《蒙娜丽莎》导学案搜集有关达•芬奇和《蒙娜丽莎》的相关资料。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学习提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首先应读阅读提示,根据阅读提示解决问题:我觉得应该解决如下问题:1、我能读熟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1)、给下列词语注音肖像微抿矜持恬静沐浴璀璨(2)、通过自读全文,我知道课文讲了这样一件事:(3)、我有几点疑问想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4)、我搜集的相关资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挑战自我如果你学有余力,可以尝试完成以下内容。

把你的思考批注在课本上。

1、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选一个你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批注在书上。

2、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我来盘点:Α、本课难以识记的生字是,我采用的方法是:。

Β、我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是:课题扩充法( ),段意合并法( ),重点突出法( )句子摘录法( ),重点罗列法( )。

С、我搜集资料的方法是:上网( )、读书( )、咨询别人( )没有搜集( )(三)合作探究学法提示:边读边想象,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写了什么,再抓住重点句子和段落理解内容。

幼儿园蒙娜丽莎的微笑教案

幼儿园蒙娜丽莎的微笑教案

幼儿园蒙娜丽莎的微笑教案教学主题:蒙娜丽莎的微笑适合年龄:幼儿园教学目标:1. 认识蒙娜丽莎这幅著名的艺术作品,并了解艺术作品的基本信息。

2. 培养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认知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表现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介绍今天的学习主题:“蒙娜丽莎的微笑”。

2. 分享一幅画作,让孩子们观察并猜测画作的名称。

3. 提问:“这幅画作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引导幼儿开始探究蒙娜丽莎。

二、教学主体(30分钟)1. 了解蒙娜丽莎的基本信息(1)展示蒙娜丽莎的照片,让孩子们观察、描述和回答一些问题。

(2)介绍蒙娜丽莎画作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创作年代、大小、材料等。

2. 学习蒙娜丽莎的微笑(1)观察蒙娜丽莎的微笑,比较孩子们的笑容和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什么不同。

(2)让孩子们模仿蒙娜丽莎的微笑,了解微笑的表现形式。

(3)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创造,设计出自己最美的微笑。

3. 创作属于自己的蒙娜丽莎(1)提供简单的素材,让孩子们进行创造,设计自己的蒙娜丽莎。

(2)分享自己的设计作品,让孩子们了解不同的创意。

三、总结(5分钟)1. 回顾蒙娜丽莎的画作和特点,询问孩子们的感受和收获。

2. 引导孩子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资源:1. 蒙娜丽莎的画作图片。

2. 素材:画纸、颜料、笔、剪刀等。

教学评价:1.观察孩子对画作的认知和观察能力。

2. 观察孩子自主创造和表现的能力。

3. 老师点评和孩子互评。

教学拓展:1. 家庭作业:要求家长带孩子去美术馆或博物馆,结合亲身体验,了解更多蒙娜丽莎的信息。

2. 制作3D的蒙娜丽莎面具,让孩子们深入了解艺术作品的空间魅力。

3. 设计并画出属于自己的“微笑系列”画作,激发孩子的艺术热情和创新精神。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教学设计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教学设计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教学目标1. 了解《蒙娜丽莎》的神奇。

2. 发挥想象能力,初步感受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

3. 通过学习,树立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1. 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2. 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优秀品质。

学习内容整体感悟罗浮宫与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和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并称世界三大博物馆。

罗浮宫共收藏有世界各地的艺术品近40万件,其中艺术珍品3万件,更有被尊为罗浮三宝的三件艺术品,它们是什么呢?胜利女神、蒙娜丽莎、维纳斯。

《蒙娜丽莎》这幅画可谓家喻户晓,名气太响亮。

平均每天有两万多人,在为她特制的防弹玻璃橱窗前,被人潮挤来挤去,每人在她前面驻足的时间不超过1.62秒,谁也没有机会仔细的多看她一眼……蒙娜丽莎究竟是靠什么魅力吸引无数的观赏者的呢?这种魅力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现在让我们来学习《蒙娜丽莎微笑揭秘》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沈致远给我们什么答案。

五百年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肖像画令无数艺术爱好者着迷,但也令学者困惑不解。

她那神秘的笑容后面到底隐藏着什么呢?不同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角度给其做了不同的解释。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就是一篇探寻艺术奥秘,用科学观点为艺术杰作揭秘的文章。

本文虽为“揭秘”,但写作的核心却不是落在揭秘的内容上。

一是有关蒙娜丽莎微笑之秘是个美学范畴,列文斯通博士的揭秘也仅为一家之言,尚无确凿依据。

二是本文虽然为科普文章,但是又和我们读到过的所有科普文章不一样:后者更多地侧重于传播科学和人文艺术的碰撞。

因此,在学习时应注意培养丰富的想像力和大胆探究的精神。

全文可以分为这样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指出五百年来蒙娜丽莎神秘微笑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观赏者,引起人们种种猜测和议论。

蒙娜丽莎的微笑神秘之处在于:当你注视她的面容时,先是看到微笑,继而似乎隐去,然后微笑重新出现,过一会再次神秘地隐去……也就是说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就在于笑容的“时隐时现”“似有若无”。

六年级上册语文蒙娜丽莎的微笑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蒙娜丽莎的微笑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蒙娜丽莎的微笑》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难点:1. 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2. 如何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准备:1. 课文:《蒙娜丽莎的微笑》2. 相关艺术作品图片或视频3. 讨论问题清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蒙娜丽莎的微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 学生分享对这幅画的初印象和感受。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蒙娜丽莎的微笑》。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讨论与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蒙娜丽莎会微笑?她的微笑背后有什么故事?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欣赏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展示其他达芬奇的画作,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2. 学生分享对其他画作的欣赏和评价。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学生分享对蒙娜丽莎微笑的理解和感受。

二、深入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蒙娜丽莎微笑的意义,提出问题,如: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反映了什么文化背景?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分享对其他画作的欣赏和分析。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总结和反思。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蒙娜丽莎的微笑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蒙娜丽莎的微笑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蒙娜丽莎的微笑》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蒙娜丽莎的微笑》,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及内容。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品情感。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教学准备:1. 课文《蒙娜丽莎的微笑》及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蒙娜丽莎的微笑,引发学生对微笑的思考。

2. 学生分享对微笑的感受,教师总结并导入课文。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及内容。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讨蒙娜丽莎微笑的内涵。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作品欣赏(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感受作品情感。

2. 学生分享欣赏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拓展活动(5分钟)1. 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蒙娜丽莎微笑。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设计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七、情感体验(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微笑的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点评并总结。

八、课后作业(家庭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内容。

六年级上册语文蒙娜丽莎的微笑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蒙娜丽莎的微笑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蒙娜丽莎的微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背景,了解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的故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艺术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背景,了解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的故事。

2. 教学难点:(1)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2)培养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蒙娜丽莎的微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简要介绍达·芬奇和蒙娜丽莎的微笑,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学习工具,自主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讲解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通过讨论,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5. 课堂实践(1)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提高朗读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蒙娜丽莎之约导学案(精选3篇)

蒙娜丽莎之约导学案(精选3篇)

蒙娜丽莎之约导学案(精选3篇)蒙娜丽莎之约导学案篇1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对比画面,了解课文中详细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把发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一、基础闯关1、我会写。

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我对这些词语把握地坚固。

2、我会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上三四遍,我能把握本课的生词,我知道生此中简单读错的词有:3、我能通过工具书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a、交涉b、耐人寻味c、转瞬即逝d、灿烂4、为了更好地了解蒙娜丽莎名画的魅力,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我觉得有价值的,想与大家共享5、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事情?6、观赏了这幅画后,我的初步感受是。

二、迎难而上1、默读课文,从哪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请取出笔划出来,在边上写写感受。

2.品读感悟,你最喜爱蒙娜丽莎那一部分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把内心的宠爱和赞美之情读出来。

三、精读示导,品悟重点句段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读第5段,你能概括地说说这段写了什么吗?详细描写画像内容的还有哪些语段呢?其中哪些段落是本文的重点呢?三、沟通探究问题1、好,我们就来看这部分。

谁愿与大家沟通一下你划出的详细描写画像内容的语句呢?刚才同学们在自学中已经将这部分反复朗读了好多遍,谁来告知大家在刚才的品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为什么这些描写如此传神?请同学们再次品读5-7段详细描写画像的语句,将最能吸引你的一部分的描写标记出来,想想这部分描写好在哪儿?3.细致、生动地描写蒙娜丽莎微笑的词有哪些?4.你知道"矜持'什么意思吗?5.一个简洁的微笑,却从中解读到这么简单的情感,这是为什么呢?6、体会写法:这样绽开想象去写有什么好处?下面就请同学们对比插图,再读描写微笑的这个语段,体会加上和去掉这部分想象的文字有什么区分?谁情愿通过自己的朗读,让我们感受蒙娜丽莎微笑的美呢?从古至今,可以说没有一幅人物肖像画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让世人如此地津津乐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导学案一.课文导学【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倩qi„n影:美丽的身影。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旷ku„ng世:当代没有能相比的。

亵xiˆ渎d’:轻慢,不尊重。

焚琴煮鹤:比喻糟蹋艺术,做煞风景的事。

浮想联翩pin:很多想象或感情接连不断的涌出。

大喜过望:指结果超过了自己期望的,因此特别高兴。

后生可畏:指年轻人是新生力量,很有可能超过前人,因而值得敬畏。

二、相关背景:、关于作者:沈致远是江苏溧阳人,1929年11月出生,六岁时就读于济南城东中学,初中就读于溧阳同济中学及县立中学,高中就读于上海,1948年5月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开除,1949年在溧阳参加工作。

1956年沈致远以调干身份考入浙江大学,1959年被选拔提前毕业,留校任教。

1980年沈致远由中国科学院派赴美国,在纽约理工大学任访问科学家。

1983年起在许多美国著名的大工业公司任高级工程师及研究科学家等职务,从事微波电子学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

1984年至1989年曾受聘为桥港工程学院兼职教授。

1990年受聘于杜邦公司中心研究院,先后担任研究员、院士等职务。

现任资深院士,负责高温超导体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沈致远在国际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四十多篇学术论文。

主要专业著作有:1979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微波技术》,为国内高等学校有关科系长期用作教材;1993年由美国出版的《高温超导微波电路》是该领域唯一的专著,并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及中国清华大学等校选作博士研究生教材。

沈致远在微波技术、微波应用及高温超导应用等领域中有多项发明,现握有十项美国专利。

近年来他致力于提倡科学文艺,1998年应邀在《文汇报》副刊《笔会》上开辟了《天趣园》专栏,专门发表他的科学散文及科学随笔。

沈致远时常说:自己上小学时的学习条件很差,生活很艰苦。

我们住的是50人左右上下铺的大房间,吃的很少见荤。

冬天如果没有太阳,毛笔就冻上不能写字了。

但是同学们学习仍很专心,很认真,都深感学习不易,也有很强烈的将来能够“报国”的责任感。

而那时的老师大都是城市中很有水平的人。

总的看来自己在工作中作出了一点成绩,主要是年轻时受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经历的艰苦环境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再是学习和生活中老师的引导和严格要求及管理,没有这些是谈不上成就的。

比较起来,现在的条件是好多了,我还在工作岗位上担负着较重的任务,我会一方面把工作搞好,一方面把年轻的同志培养好,使他们的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希望他们超过我,作出更大的贡献。

2、相关知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誉满全球,同时引来各式各样的说法和评价。

我们根据瓦萨利的记载,可以确定,画中人为佛罗伦萨银行家佛朗斯柯•捷列•佐贡多的妻子丽莎。

她出生于1479年,芬奇为她画像时间是1503年,正是丽莎24至27岁的时候。

画中人的主要神情是“微笑”,世人称之为“神秘的微笑。

”蒙娜丽莎勾起了芬奇对生母阿尔别拉的回忆。

有一次,大师深情地向少妇倾诉了自己的身世,似乎从丽莎的身影中看到生母的形象,当讲到母亲在24岁就死去时,他的声里“我也是24岁,我使你想起了她。

”充满怜悯和悲痛,丽莎说:丽莎成了阿尔别拉的神秘化身。

因此,大师在画丽莎时,是用真诚而纯洁的情感去描绘的,他用对母亲和情人的双重情感来尽情描绘此人的肖像。

不仅如此,他还把她作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作为人类世界的欢乐和光明来描绘,他要把自己的美感和体验,用画笔传达给所有的人。

文艺复兴的到来使神从神坛上走下来,成为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人。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为这一新时代的标志而载入史册。

“蒙娜丽莎”那神奇而专注的目光,那柔润而微红的面颊,那由内心牵动着的双唇,那含蓄、模棱两可的微笑,总让人琢磨不透……其实,达•芬奇笔下的这一使人难忘的“微笑”已不是具体的佐贡多夫人的表情了,而是一种具有抽象意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的,是“蒙娜丽莎”所有的,是达•芬奇所有的,也是我们大家所共同拥有的人性特质的某种精微的东西。

也许,这就是《蒙娜丽莎》巨大魅力的所在。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继承了希腊古典主义庄重、典雅、均衡、稳定和富有理想化、理性化的表现规范;但它又进一步突破了希腊古典艺术在人本特质上的局限,为使后来的艺术更进一步走向现实,走向客观,走向更深层,更内在,更微妙的表现树立了楷模。

(引自“飞天文学网”)【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本文通过写美国科学家列文斯通用科学的观点揭示蒙娜丽莎时隐时现的微笑之谜的经过,告诉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离不开科学,探寻艺术奥秘的道路曲折而漫长。

二、脉络本文针对500年来困惑人们的难题,作出了探讨与猜测。

开篇先交待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之处,再对其成因进行各种猜测。

全文共12小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蒙娜丽莎的微笑引起了人们的猜测和议论。

第二部分人们对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进行了种种猜测。

第1层概述人们对微笑之谜的猜想。

第2层列文斯通对微笑之谜的猜想。

第三部分人们对是否有必要揭开微笑之谜的不同看法。

三、写作方法语言优美。

本文是一篇探究“美”的科学散文,在行文中,读者能感受到的,除了科学美、艺术美之外,还有语言美。

首先,文言语言的使用为增色不少。

例如:“岂不大煞风景”,“在天之灵闻之,当跌足长叹曰……”,“当拊掌赞之曰……”这些语句都简洁而准确的表达出人物的心意。

此外,还巧妙地使用典故、化用诗句。

例如典故“焚琴煮鹤”很恰当的表现出对艺术神秘之美的层层解剖之后的索然无味。

四、重难点导析蒙娜丽莎的微笑给我们的观感是“先是看到微笑,继而似乎隐去,然后微笑重新出现,过一会再次神秘地隐去”,这种神秘的微笑是如何产生的呢?达•芬奇是怎样捕捉到蒙娜丽莎如此美丽又神秘的表情的呢?为何别的画家没有模仿达•芬奇这样绘画呢?文中描述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采用的是“无界渐变着色法”,意思是朦胧似烟凭想象,对此我们如何理解?哈佛大学脑神经科学家玛格丽特•列文斯通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人类视觉系统的本性所致,列文斯通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有人不赞成蒙娜丽莎的微笑揭秘?有人认为揭开蒙娜丽莎微笑的奥秘符合达•芬奇的意愿,这又是如何看的?作者在文中是赞成揭秘还是不赞成揭秘呢?第个问题:至今还是一个谜,目前还无法得到让所有的人都信服的答案,但这个问题已激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课文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引出列文斯通的研究,同时引出人们对艺术的讨论。

第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可以算解开了蒙娜丽莎微笑之谜。

根据课文内容来看,列文斯通是从生理学上去解密,用科学的观点对达•芬奇的创作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事实上,达•芬奇的确“对物理学、生理学和医学感兴趣,研究人体颇有心得,作出过许多贡献”,这些兴趣对他捕捉蒙娜丽莎的微笑一定是有帮助的。

第个问题:别的画家可能因为无法解开蒙娜丽莎微笑之谜,也做不到列文斯通所说的“在画嘴时不看嘴”,不具备达•芬奇的艺术才能。

第个问题:什么叫朦胧?在艺术作品中,朦胧实质上就是一种含蓄,是不把意思明白说出,而含在艺术作品之中。

要解读这样的艺术作品必须通过意象进行想象。

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对艺术家而言,“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就是想象”。

作家、画家的思想是通过形象说出来的,读者、观众欣赏这样的艺术品也应该透过朦胧表象进入作者、画家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进而获得自我欣赏的愉悦感。

没有想象就没有蒙娜丽莎的朦胧,没有朦胧也就没有难解之谜第个问题:微笑的忽隐忽现是由于眼睛注视的部位不同所造成的。

“人眼的视网膜具有两个不同的区域……从而显示出笑容u4‘列文斯通用电脑将蒙娜丽莎的面部进行了图像处理……原来是人们的视线在画面上游移所致。

”第个问题:艺术的魅力本身就在于它具有朦胧美和神秘美,如果把这种朦胧和神秘作直白的解说,就失去了艺术的魅力,也亵渎了艺术大师的杰作。

第个问题:有人对揭谜持肯定态度,显然是对达•芬奇才能的赞美,也是对达•芬奇胸怀的肯定。

【练习解答】一、列文斯通博士利用人类视觉系统理论知识,通过不同角度反复观看名画,感觉名画获得感受,并采用电脑图像处理得出结论,认为蒙娜丽莎微笑时隐时现是由于人类视觉系统的本性所致,是眼睛注视的部位不同所造成的,也是人们的视线在画面上游移所致。

二、设计这道题主要是引起学生欣赏名画的兴趣,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优良品质,讨论此题不一定要有一个准确结论,只求对问题有研究的兴趣。

【类文品读】生活的颜色我们通常所见到的各种颜色,实际上就是物体反射光的颜色。

光是一种电磁波,照射到物体上后,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被物体反射。

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质地,光线照射后,其吸收、反射能力各不相同,因而显示出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颜色。

因此,我们感觉的颜色,主要取决于物体光波反射率和光源的光谱。

太阳发出的白光,是由红、橙、黄、绿、青、紫6种标准颜色组成的。

光照到物体上后,被反射的光色就成为物体的颜色。

[:学_科_网]颜色可以给人进、退、凹、凸、远、近的不同感觉,这种感觉就称之为距离感。

颜色具有膨胀感和收缩感,也就是说,如果物体表面具有的某种颜色,能使人看上去增加了体量,该颜色属于膨胀色;反之,缩小了物体的体量,该颜色就属于收缩色。

颜色是有重量的。

如果你不信,不妨做这样一个实验:你可以将同样重量的两份物体分装于两个盒子内,再将一个盒子用白纸包封,另一个用红纸包封,这时你再用手掂量掂量,你一定会觉得那只用红纸包封的盒子要重一些。

英国的戴尔教授在14年前,首先发现颜色本身具有重量。

他经过多种复杂的实验后得出这一结论,即各种不同的颜色在人们的大脑中,都代表一定的重量。

他还将颜色按重量从大到小排列为如下顺序:红、蓝、绿、橙、黄、白。

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某一具体波长的能,我们的神经末梢,即感觉器官完全可以接收到这种能。

根据这一发现,科学家们认为,人的皮肤往往会吸收其喜爱的颜色,而拒绝其讨厌的颜色。

因此,如果你选用皮肤所喜爱的颜色,就会对身心健康有益;相反地,则易引起精神紧张或患上各种疾病。

例如,室内的颜色就左右着人的身体状态。

如果在一间没有窗户,壁纸及家具完全都是红色的房间里度过两个小时,就会感觉像过了4个小时一般;在全蓝色的房间里,则会感到仅过了1个小时。

而且,人的体温也会囚室内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