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读与写[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一、引言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着民族的智慧与精神。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本文试图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与价值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领略古人的智慧,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
2.传承民族文化。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学生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育民族精神。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如爱国主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汲取民族精神的营养,培养良好的品质。
三、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1.教学方法单一。
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教学内容枯燥。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诗词的背诵和默写,忽视了诗词的意境和内涵,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流于表面。
3.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古诗词教学评价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应试心理。
四、古诗词教学策略探讨1.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应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注重诗词意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品味诗词的意境,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感受诗词的魅力。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诗词创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完善评价体系。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表现。
谈古诗教学中随文练笔[论文]
谈古诗教学中的随文练笔古诗教学中的随文练笔,即在古诗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写作因素,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使读写相得益彰。
古诗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高尚的审美价值和潜在的育人功能。
古诗文用词准确、凝炼,充分体现了意境美——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语言美——语言凝炼、生动形象,常常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再现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和艺术的美;音乐美——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形态美——是指古诗的形式美与形象美。
在古诗学习中,可以抓住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景,感悟诗情,体会诗境,开展与古诗教学密切联系的仿写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直译——语言训练的好途径古诗最讲究凝练,要求用极为有限的词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思想感情。
因此,词序的倒装、词语甚至句子成份的省略在古诗中比比皆是,所以有的古诗句与句、词与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初看起来显得难以理解,整个诗篇所描写的意境就更加难以领悟了。
教学时可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逐个弄清字、词、句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然后,要求学生用现代语言,通过口头描述或书面练笔,比较准确地把诗句译出来,进而贯通全诗内容。
毫无疑问,这对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很有益处的。
二、插图——细致观察的好凭借即对诗中的插图进行描写。
在教材中,许多古诗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这些插图除了有直观理解、形象教育、激趣诱情、美感熏陶等功能外,还是进行古诗写作练笔的极好材料。
例如学习《过故人庄》,教师在教学伊始利用课件出示古诗的插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然后把画上的内容,如这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等细致描绘出来,最后再写一写。
这种练笔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补白——想象思维的好手段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
小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
古诗词作文教学论文
古诗词作文教学论文一、研读诗词,学习修辞诵读古诗词,不仅可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增加文化积淀,提升语文素养,而且对于学生改进作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有很大的作用。
仔细研读古诗词,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常用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随处可见,而且运用得更为恰当。
1.比喻: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用“珍珠”比喻露珠,不仅形象地道出其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
2.拟人: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3.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壮观的瀑布从高处急冲而下,真让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夸张的手法道出了庐山瀑布向下倾泻的磅礴气势,现在人们常常用这两句诗来描写瀑布的壮观景色。
4.对偶: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5.设问: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除上述修辞外,还有反复、排比、互文、借代等,真可谓博大精深。
只要我们潜心研读,一定会受益无穷。
二、引经据典,增强魅力要想提升作文语言的魅力,一靠生动形象,二靠文化特色。
如果语言既有形式上的生动形象,又有内容上的文化内涵,就能一下使文章变得厚重起来。
因此,在作文中正确、巧妙地运用一些经典的东西,会使文章更具魅力。
如在痛苦中执著,我们可以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迷惘中追求,我们可以说“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豁然开朗,喜获丰收时,我们可以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又如写到春播可引用诗句“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写到萤火虫可引用诗句“轻罗小扇扑流萤”;写到荷花可引用诗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到秋天的枫叶时可引用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如果觉得经典古诗词难以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改动,表达效果更佳:市场上看到两位妇女较劲,一学生这样表达“黑云翻墨未遮山,‘唾沫’满天落脸盘”;弟弟年龄小,却是万分“奸诈”,一学生慨叹“老妈呀老妈,您老人家真是‘不识老弟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一家中’”;考试前夕,一学生这样改动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古诗教学的读与写
古诗教学的读与写古诗文博大精深,它蕴藏着先人的智慧和理想,传承着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
在古诗学习中,可以抓住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景,感悟诗情,体会诗境,开展与古诗教学密切联系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兴趣:学习古诗的动力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如何让学生对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它?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应该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愉快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
我们可以让学生每天都接触一下古诗。
在这一方面我认为我们学校就做的比较好,每天的语文课上课铃声响了以后,就会安排学生背一到两首古诗,这样日积月累,学生不仅积累了很多古诗,而且还会对它们慢慢产生兴趣。
除了有良好的环境氛围以外,教师在教古诗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学古诗的兴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导入课文的时候,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我在教《登鹳雀楼》这首诗时,我先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一个地方游玩。
”紧接着运用多媒体,播放鹳雀楼的图画,并配以音乐,在音乐声中让学生自己去领略这优美的景色,紧接着我说道“唐代有位名叫王之涣的著名诗人,也来过这里,并且还写了一首诗,你们想知道他写了些什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说到这,就已经激起学生想读这首诗的兴趣了,为下面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于是趁机引出新课。
二、诵读:领悟古诗的主要方式自古以来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可见读的重要性。
古诗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文学体裁,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当时的内心世界,并且古诗都是韵文,句式整齐,音韵优美,语言精练,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也比较喜欢背诵。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避免过多的讲解,而应让学生反复的诵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味诗人当时的心情。
关于古诗词的议论文
古诗词的议论文关于古诗词的议论文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特别是在作文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议论文,议论文的样式有社论、评论、读后感等。
如何写议论文才能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的议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词的议论文篇1在中国数千年的灿烂辉煌的古典文学长河中,诗歌无疑是最璀璨瑰丽的一颗明珠。
其涉及的社会生活之广泛、深入,对国家民族影响之深远、巨大,恐怕是世界其他民族所无法睥睨的。
它为后世的我们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可资借鉴学习的知识,其中不乏作文之道。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宋代陆游告诫自己儿子的肺腑之言。
无论作诗、写文章,若要笔底生花、文采斐然,没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社会阅历,是行不通的。
他还明确地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这更是对自己文学创作活动的生动总结。
想写什么事情,想抒什么情感,想议什么问题,缺乏实践的态度,没有设身处地的思考、研究过程,纸上谈兵,常常只会打擦边球。
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宋朝陈与义的这两句诗,形象反映了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捕捉灵感?著名作家莫言说,我始终保持着一个好习惯,就是随身总带着一个小本和一支笔,随时把想到的、见到的可写的东西记下来。
是呀,常常积累,时时做有准备的头脑,何须等到“安排句法”时的苦思冥想呢?朱熹也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现实生活的积累是灵感不竭的源泉,是创作活动的土壤。
要随时积累,做一个勤于观察、善于准备的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有了好的材料、好的题旨,还须有好的语言来表达。
炼字的功夫,一向为中国文人注重,更有甚者“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如此煞费苦心,怎不令人感动!那么炼字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不是生僻怪诞的才叫好?元好问说得好:“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能表达写作意趣的,即是最好的字眼。
教学论文古诗词赏析5篇
教学论文古诗词赏析5篇第一篇:教学论文古诗词赏析学科:初中语文题目:如何教学生应对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的阅读赏析作者:株洲湘渌实验学校刘新内容提要:株洲中考语文卷从2009年开始,加进了对课外古诗词的阅读赏析,一般设有两个小题目,分值为3-4分。
如果学生平时不加以训练,要想在中考中较好地完成这两个阅读赏析题,获得满分,有些难度。
我个人认为教给学生阅读赏析的方法是突破古诗词阅读赏析的重要途径。
本人采取的方法是第一步课前打下阅读赏析古诗词的知识基础;第二步是课中掌握阅读赏析古诗词的赏析方法。
关键词: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方法从2009年开始,株洲市初中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卷中增加了一道题: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
设计有两个小题(通常是第27、28小题),分值为3-4分。
记得2009年担任初三语文教学的我收到这个中考信息时,可“急坏”了,因为我们平时忽视了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对古诗词的教学只注重了学生的背诵和默写,“赏析”这一块做的工作很少。
怎么办?在那些复习的日子里,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我试着摸索着为学生补上这一课,这一补还真有成效,以致到现在我都沿用了以下的训练方法教学生阅读赏析古诗词,送走了又几届初三学生,他们也在中考语文中取得了好的成绩。
我的训练方法是:第一步课前帮助学生打下古诗词阅读赏析的知识基础我每教一届学生都会从初一起逐渐输入学生脑子里作为初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初浅的诗歌知识。
如:1、诗歌的种类:①写景诗②咏物诗③咏史诗2、诗歌的语言:①清新②平淡③绚丽④明朗⑤含蓄⑥简洁3、诗歌的形象:①叙事诗塑造的是人物形象;②抒情诗,往往是作者自己;③其它的诗描写景和物。
4、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情感和诗歌中描述的图象的有机结合。
5、思想内容:①主题思想②作者感情③社会意义④作品情调诗歌的特点6、抒情方式:①借景抒情②借物抒情③寓情于景④直接抒情7、表现手法:①托物言志②对比烘托③借用典故④虚实结合⑤善用象征8、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复……,要求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和效果即可。
如何利用古诗进行读写绘教学(五篇范文)
如何利用古诗进行读写绘教学(五篇范文)第一篇:如何利用古诗进行读写绘教学如何利用古诗进行读写绘教学南充市三原实验学校丁香今天早读,我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了《日有所诵》二年级第七单元的儿歌。
这些儿歌浅显易懂,读来朗朗上口,仅用了二十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五首儿歌的诵读,大多数的孩子还能背下来,我觉得他们真的很了不起!其中,《遗爱寺》这首诗写得特别好,因为它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整首诗通过临溪弄石、绕寺寻花,聆听鸟鸣和流水声,描绘出了遗爱寺的盎然生机,勾勒出了遗爱寺优美动人的风景,孩子们对这首诗也非常喜欢,所以我就利用上午第一节课重点指导孩子学习了这首古诗,没想到收到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学习古诗。
首先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孩子们读好这首诗,再借助注释和学生质疑我帮着解答的方式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引导孩子们一边读一边思考古诗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发挥孩子们的想像把这些景描述出来,最后再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想像画面。
二、给古诗配画。
学习了古诗,孩子们的脑海里都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遗爱寺那优美动人的风景已经印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加上低段的孩子都喜欢画画,于是我就请孩子们给古诗配画,孩子们都非常高兴,拿起笔就开始画了,十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
虽然不够精美,但是都画出了他们脑海里的画面,挺生动、挺形象的。
三、给画配文字。
古诗这么美,孩子们的画也这么漂亮,我鼓励孩子们给自己的图画配上文字,回家展示给家人看,读给家人听,让家人也跟着孩子一起去游览遗爱寺。
孩子们兴趣盎然,二十分钟就写出了一篇篇好文章。
2017.3.2 附学生习作:游遗爱寺(杨蕙宁)这周星期四,老师带着我们去游览遗爱寺。
最壮观的是那座寺庙,里面有很多菩萨,还有很多人去拜佛,为家人祈福。
寺庙周围还有许多鲜花,有红的、黄的、蓝的、粉的……像一群五颜六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美丽极了!寺庙旁边还有一条小溪呢!溪水哗啦啦的流着,就像在演奏一首首美妙动听的乐曲。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共3篇)【教学论文】
第1篇:小学语文古诗课堂古诗教学策略再思考在小学阶段,学生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不断的接触外来汉语的学习。
因为,认识其它事物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学习与表达基本功,学生积极地参与意识能够得到激发。
因此,再遇到新鲜事物才会表现出良好的语言功底,增强自身的语言理解技巧。
因此,通过创新学习模式教授小学生语文古诗课程,可以激发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性,提升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
首先,应该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主动性,这也是开展互动与交流的良好开端。
例如,进行基础语文古诗阅读教学时,不能遵循传统的古诗课教学理念,除了读就是读写,授课教师过多进行说教式授课,即授课教师讲课学生被动学习,这只是一种效果不好的方式,一味的记或者是死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得到激发,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课堂互动交流的氛围。
这样的教学模式进程中,学生的言听计从表现良好,课堂参与效果却很差,这根本没有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真正提高。
一、以心得交流为契机,增强课堂的实效性不能单纯的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作为学校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方式。
因为,小学生语文古诗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交流主动性,从识字方面的浅显学习再到古诗阅读分析能力的转化,古诗阅读的时效性要得到体现,也是实现学生自主发挥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例如,对于以下问题:低年级出现学习跟不上,理解能力欠佳、较高年级学生不能抓住诗词重点和诗词传递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课程结束没有相应的读书心得或者是古诗学习无重点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从课堂上的交流来获得。
但是,他们往往都是被动的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比如,授课教师可以给出这样一个课后作业,如收集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的古诗词。
将学生通过大脑涌现出来的看到过的大量诗词进行总结,并进行合理的分析。
对一首诗词的理解应该让学生逐渐的认识到诗中关键词的作用。
二、创新性培养方法,规范思维互动方式语文古诗课程学习的标准就是对语言理解能力的提升,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独立的阅读古诗并思考和理解古诗思想感情的能力。
论文《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3篇(最新)
古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
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读她、懂她、爱她。
而古诗词作为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那么如何才能带领学生发现诗词的趣味呢?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读好这些有趣的诗词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和对策。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问题的分析及思考1.只以背诵为单一教学目标,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标指出:指导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专家学者们精挑细选的,语句凝练,内涵广袤。
但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依然只以背诵为单一教学目标,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记忆,而忽略了感受诗歌的意象、韵律之美。
这样的教学,学生虽能够背诵古诗,但从长远来看,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何在,古诗词的精华又如何能吸引学生呢?2.只注重诗文意思的理解,没有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长久以来,大部分教师常常在古诗文教学中陷入一种误区,认为重难点仅仅就是让学生领悟诗文的大意,而忘了去发觉和探究诗人的内心世界。
比如杜甫的《绝句》,这是一首欢快的写景诗,而杜甫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特殊时期,加上他仕途不顺,经历战乱流离,他的诗大多“沉郁顿挫”。
《绝句》这首诗折射出作者欢快愉悦的心情,似乎同他以往的诗作很不一样。
原来这首诗写在安史之乱平定,杜甫回到成都草堂之后,此时他的心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的春景,不禁欣然提笔,一挥而就。
单看这首诗,我们可能只会关注其中的色彩之美,有动有静,对仗工整,但同时这首诗中还包含了收集整理杜甫在历经战乱之后对国家、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可见,在古诗词教学中,如果教师的目光仅仅指向于理解诗意,而不关心诗人的创作背景与内心世界,那么古诗词教学将会是苍白无力的,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也会是干涩无味的。
古诗教学论文
浅谈古诗的教学我国的古诗是文学体裁中最美的,古诗教学也应该是语文教学中最美的。
如何让这美真正得到应用,这都是我们语文教师在一直研究的问题。
在古诗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运用音乐、朗读等形式来指导学生来学古诗。
但我觉得学完之后总让人有一种失落的感觉,因为这些好看的形式是可以表现古诗的美,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现诗的意境美,但如果一味地只是让课堂只有好看的层次上,不能给教学起到辅助作用,也是可能使学生对古诗造成误解。
作为一名刚上任的语文教师。
我认为,学古诗是让学生知、情、意让学生来领悟古代文化精髓,我想这才能达到这种美的境界。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古诗,以达到乐于教与乐于学的效果呢?我认为有几点:一、指导诗的朗读古诗之美首先在于她的音律美,古诗的押韵,平仄让人读起来是朗朗上口,优美动听。
所以学古诗少不了是朗读,朗读的不应该只是停在各种形式的范读,配乐读,表演读等层次上。
而是要理解诗意基础上,进一步来体会诗的语言美,这种美才让人陶醉的朗诵。
在教学上,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要体会诗人借石灰来抒写那种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忠诚卓绝的意志和节操。
让学生感受诗人怎样利用石灰来赞颂人的。
同学们可以通过石灰是出自深山,是经过千锤万凿才出深山,对于烈火的焚烧,也是看作很平常的事。
所以在学生朗读的时候也是活灵活现的。
带着托物言志来朗读,使学生感受诗人表达的情感,也通过想象把古诗自然地并有感情朗读出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所用之妙,只有真正领悟古诗语言的精妙,才能发自内心而美美的朗读。
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时,要让学生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想象的奇妙,才能朗诵出李白诗中的气概。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古诗朗读要有一定的深度,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语言的魅力,才会喜爱古诗,才能真正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古典诗词课堂教学要读写结合
古典诗词课堂教学要读写结合-中学语文论文古典诗词课堂教学要读写结合魏美中国古典诗词诸如《船泊瓜洲》(王安石)、《长相思》(纳兰性德)等,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时,将学生的习作训练渗透于学生的古典诗词诵读、理解、默写等过程之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和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要追问阅读的程度。
”(叶圣陶语)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探寻古典诗词阅读与写作的链接点,引导学生进行相得益彰的古典诗词读写结合呢?一、全新演绎:改写文本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古典诗词《清平乐·村居》(辛弃疾),不仅采用白描的形式叙写了一个以“农家乐”为主题的故事,还用人物速写的手法勾勒了这家农户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醉里吴音相媚好”的“谁家翁媪”、“锄豆溪东”汗如雨下的“大儿”、在自家庭院“正织鸡笼”的“中儿”,“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等。
教学这首古典诗词文本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诵读、理解、默写等学习内容之后,还应该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的主旨、内容、环境描写等,让学生在深入感知这首词的主旨、内容、环境描写等的基础上,以全新的文学样式再度演绎课文:将这首词改写成400字左右的写人记事的记叙文。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减少学生改写这首词的难度,改写前,我们必须对学生做如下多方面的具体指导:(1)用第三人称写;(2)合理想象词中人物翁媪、大儿、中儿、小儿等的年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3)合理想象词中人物的生活环境和劳动场景等。
如此,学生在改写前,必定细细思量这首词的内容和主旨;改写后,学生不仅能加深理解和记忆这首词,还能由此初步学会写作记叙文的具体方法:必须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同时还要辅之以相应的环境描写、人物外貌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等。
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5篇)
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5篇)学校古诗词教学论文(5篇)学校古诗词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一、提高老师自身教学力量老师的专业水平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古诗词鉴赏对老师的专业力量更是非常依靠。
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老师由于自身古诗词鉴赏力量不足,讲解的内容只停留在诗歌表层意识,没有达成对古诗词的完整解读。
例如,部分老师在讲解古诗时只是简洁的概括一下、创作时间和创作背景,然后照着教参上诗歌的翻译进行讲解。
既没有做到对诗歌的深化讲解,也不利于同学理解诗歌内容和意义。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需加以重视,支配充分的课程时间。
此外,老师要多多进行诗歌方面的讨论、学习,如参与古诗论坛和诗词讲座等,不断累积学问和阅历,提高自身的诗歌鉴赏力量。
二、老师优化教学方式(一)多次诵读,体会情感朗读是学校生深化理解诗词内容,加深对诗词印象的重要手段。
在新课标的要求中也提到要让学校生通过反复朗读,积累美词美句,从而提高对诗歌的鉴赏力量。
因此,老师要重视古诗词朗读学习,结合实际状况和同学特征,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穿插朗读教学。
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首新诗的开头,可以先让全体同学齐声朗读,这样既可以让同学快速进入新诗的学习氛围中,又能在开头将同学发音不准、字词读错、平仄音不分等问题找出来订正。
而后,老师在课上进行一次示范朗读,老师要把握诗词情感,旨在将诗歌的美感传达给同学,进而让同学体会到诗歌的节奏之美、韵律之妙。
最终,在老师讲解完新词后,可以抽取同学进行个别朗读,指导同学在把握生词和情感上的综合理解,把握正确的朗读力量。
但无论哪一种朗读方法,都要让同学读有所得,让同学把握朗读的各种技巧。
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同学不仅能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氛围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对意境的讲解关心学校生理解诗词意境可以说是诗词教学中最为困难的一步,但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老师通过指导,让同学感受到诗词中的意境美感,不仅是同学理解诗词的必要步骤,同时也是充分调动同学乐观性,提高同学对诗词爱好的重要做法。
语文教材古诗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材古诗文教学论文1.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教学现状1.1重视知识积累,轻视情感体验。
在小学古诗文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只重视串讲,逐字逐句的把句子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单纯的词语解释。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也毫无意境可言,还让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
比如,我们把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直接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就是“我们一会抬头看天上的月亮,一会低头想想我们的家乡”,这句脍炙人口的诗词中表现的那份淡淡的思乡之情就不复存在。
读起来毫无美感可言,味同嚼蜡。
总之,在诗词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的朗诵诗词,不要刻意的逐字逐句的去理解,诗词的言外之意就需要学生自己去慢慢的体会和思考。
1.2教师引导过多,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古诗词表现了作者的个性魅力,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但是在传统的古诗文教育课堂上,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的时候主要依赖课本,没有进行及时的知识扩展。
在教学中,基本都是教师为主导地位,学生是从属地位。
教师在进行问题的提问的时候,就会看到这样的情形,教师心中其实有正确的答案,但是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差强人意,于是教师就开始慢慢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向学生透漏自己的思想,希望让学生往正确答案的标准上靠拢。
教师本应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结果教师却成了教学的主宰和中心。
比如,在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个诗句的时候,不一定就要引导学生认为这句是是赞美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在没有了自由理解诗词的权力之后,就开始死记硬背答案,渐渐的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教学现状的突破2.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现”。
在古诗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做为教学的主导者,只有把握好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按照教学大纲来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阅读诗词,独立思考,质疑解疑,分析讨论,真正实现对话,不断帮助学生去“发现”。
古诗教学论文
古诗教学论文古诗教学读是基础,悟是关键,要以读为本,重在悟情、传情。
从这个意义上讲,古诗教学就是读悟教学,就是知识的理解,情感的共鸣,审美的感悟。
读悟的基本思路应是读感——文感——情感——美感。
因此诗的强烈情感是可以借助想象来感受诗的意境的。
利用景物绘画,配音诵读或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引导学生联想诗中描写的画面,情景,结合实际感悟“阅读与写法”,从而使学生更真切的感受诗歌的意境,更深层的完成教学。
1、古诗教学与诵读结合。
精彩的朗读如甘露沁人心脾,固然能使文章更生动、更精彩。
使学生获得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之深层的体验。
我在低年级古诗教学时,采取“吟古诗,悟诗情”,让学生在读中积累,在诵读中寻求古诗的意韵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首先让学生读准字音。
自己用声情并茂的配乐吟诵,让学生闭上眼睛静听,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思维空间,把学生带入诗境。
接着再让学生扮演诗人的角色,配上音乐,反复吟诵,读出诗的韵律。
如:在教学《咏鹅》这首诗歌时,通过看插图,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教育。
这首诗学生早都会背,但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我是这样做的:(1)、听录音,感悟诗的节拍。
(播放古诗画景,配乐朗读)引导学生一边拍手打拍子一边诵读古诗(2)、请同学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
(播放古诗画景,配乐朗读,学生评议)(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仔细地想象大白鹅游水唱歌的场面,看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连放数遍录音)。
(4)、播放课件,展示动态画面《白鹅戏水图》,巩固感知,想象的成果。
(5)、多种形式的读、背。
(领读、跟读、诵读、赛读等)这样做教师既把握住了格律诗的特点,做到了胸藏锦绣。
(6)、经常开展古诗诵读比赛,把学习过的古诗配上合适的乐曲,在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开展竞赛活动,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才华,还激励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古诗词教学初中语文论文
古诗词教学初中语文论文古诗词教学初中语文论文古诗词的学习需要学生去体会诗词的内在含义与情感,往往一个词就能包含作者的深情,“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小小的“绿”字就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把颜色变成一个动作,让静态的风景变得活泼起来,这种用词的美感,意境的美感,含蓄又无穷,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发现。
1.1用想象复原诗词的意境之美诗词的意境凝聚在诗词字句之中,一句之中就有无限的遐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诗词的时候展开合理的想象,在想象之中复原诗词的意境与情景,体会在那种情景之下的体会。
以《天净沙》为例,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结合在一起想象那副夕阳西下的情景,残阳映照着地面,几只乌鸦在苍老的树木上停歇,远处流水围绕着破败的人家,作者坐在消瘦的马匹上在长远的道路上行走着,只要能够想象出这一片落寞萧条的景象就不难体会出马致远当时那份苍凉与断肠的情感。
1.2推敲字句领悟诗词的凝练诗词的凝练,在遣词造句上表达的淋漓极致,每一个字眼都需要学生们细细的品味,诗词是需要玩味的。
这一阶段的学习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找到诗词中的好词妙句,把最好的诗句摘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为什么写的好,哪里写的好。
还是以《将进酒》为例,教师可以让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最妙的一句诗,然后每个人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大家一起评选出最好的诗句让大家一起学习与玩味,比方说有人觉得“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大家就可以感悟一下这句诗所包含的格局,让同学再提出几个证据看看李白说的是否是对的。
1.3结合生活体会诗词情感诗词的情感丰富而且让人动容,但是初中生的情感经历较少,必须要教师帮助学生去结合自身的生活去体会作者在诗词中所饱含的感情。
诗词的情感极具代表性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
诗词的美感与她的历史作用不仅仅需要学生们去体会,去朗读,也需要同学们去思考。
2.1比较不同作者的写作特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诗词的整体认识,让同学比较不同风格的作者他们作品的差异。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优秀11篇)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优秀11篇)小学语文古诗词篇一【小学一年级】上册:《静夜思》李白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
②挑:捉。
③促织:俗称蟋蟀。
④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论文《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5篇范文
论文《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5篇范文第一篇:论文《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浅谈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孝昌县农庄小学胡晓凤摘要: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语文古诗文教学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
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呢?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及其重要地位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
它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淌的是祖先们沉重的生活;它抒情真挚、感人肺腑,道不能道之景,抒难抒之情;它写景自然、怡人耳目,引人遥看“西岭千秋雪”,注目“万里送秋雁”,听得“十里蛙鸣”,闻到“十里荷香”。
故而,古诗词当之无愧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
加强古诗词习诵,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原则1、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语文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一段明确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的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就表明,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要以阅读和记诵为主,强调要有一个对古诗文阅读记诵的“过程”。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
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的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
在低年级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
初读古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正确流利。
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有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论文4篇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论文4篇第一篇一、正确认知古诗词对于高中语文学习的积极意义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诗词是伟大的民族瑰宝。
古诗词映射了灿烂文明的古代文化,古诗词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厚的意境,延续流传到今天。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精神。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语文科目都以其丰富的内涵,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古诗词是人文精神发展的代表。
我国的古诗词能够千古流传,是因为古诗词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时代变迁的影像。
《诗经》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楚辞》印证着人文理念的升级。
古诗词是灵魂的沉淀,是文化的积累。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可以从根本上塑造学生的人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古诗词对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闪光之处。
二、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精神与审美追求古诗词教学中的核心手法就是培养学生的精神享受。
语文是思想的集合,语文在思想内涵上,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性的光辉。
例如李白的诗浪漫而宽阔,杜甫的诗蕴含了人间真情的浓厚,陆游的诗展示着家国情怀。
古诗词会从一个又一个角度,提高学生对于精神世界的认识,从个性层次上突出审美的追求。
我国的教育重视爱国主义思想,重视人性的善良与生命的价值。
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语句的凝练,迸发出情感的诉求,融入到情感的世界中。
这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学生自身素养的重要体现。
三、运用朗诵促进语句的理解朗诵是学习古诗词最为恰当的方法。
古诗词优美的旋律,朗朗上口的词语,会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目光。
通过朗诵能够逐渐深入到诗词的核心。
教师在课堂上运行朗诵的方法,能够引导学生体会出诗词所要表达的含义。
例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的是喜悦的情绪,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的情感是忧思。
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表达的是悲壮,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的心胸,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凄婉哀伤。
古诗文诵读教学论文
古诗文诵读教学论文概要:古诗文诵读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实践证明:本文七种诵读方法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记忆,对于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质起了重要作用。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二是学生平时积累掌握古诗词诵读的一些基本方法,熟悉所学诗词的节奏特点,自画章节符号和重音记号,选择恰当的音调、停顿表现出鲜明的节奏和诗人的情感。
平时留意多欣赏一些电台的古诗诵读,摆脱机械背诵的陈旧方式。
一、多形式诵读教师的范读是很重要的,给学生的感染是多方面的,要求学生熟读成诵,教师必须首先做到。
教师范读,要让学生体会从声调、节奏、重音上说出为什么要那样读,让学生真正从理解的角度去模仿,力求有创造性,要有新意,鼓励超越教师。
在诵读方式上可根据诗词的内容采取对读、轮读、分角色读、伴读、齐读等多种形式。
如《寻隐者不遇》可分角色诵读,曹植的七步诗可采用对读的形式。
带哲理性的警句可要全班高声齐读,如《梅花》后二句。
二、情境式诵读我国古代大学问家朱熹说:“不入情,所读之文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教师利用音、像、物等教学媒体创设所教诗词的情境,加上富有情感地描述、解说,把学生引入其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在内容上要使学生入其境、感其情、撼其心。
如教三年级的《春江晓景》一诗,学生在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教师用书画作品出示“桃花”“蒌蒿芦芽”的景物;并且边播放《二泉映月》二胡名曲,边启发学生边看、边听、边吟诗、边想像,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那些美丽的画面?学生入情入境,就自然会感受到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古诗文诵读方法论文
古诗文诵读方法论文
古诗文诵读方法初探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古诗文的教学与古诗文文化的传承,总目标也要求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并首次对小学阶段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篇数作了明确的规定。
那么,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诗文朗读教学呢?笔者做了一下尝试:
一、是熟读成诵法
我引导让学生多读,而且教育学生可以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读多了,自然成诵。
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运用电教手段,指导练习朗读
古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
再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对诗的含义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会。
而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则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在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
如我在教完《望庐山瀑布》后,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跟着录音练读。
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教学的读与写
古诗文博大精深,它蕴藏着先人的智慧和理想,传承着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
在古诗学习中,可以抓住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景,感悟诗情,体会诗境,开展与古诗教学密切联系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兴趣:学习古诗的动力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如何让学生对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它?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应该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愉快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
我们可以让学生每天都接触一下古诗。
在这一方面我认为我们学校就做的比较好,每天的语文课上课铃声响了以后,就会安排学生背一到两首古诗,这样日积月累,学生不仅积累了很多古诗,而且还会对它们慢慢产生兴趣。
除了有良好的环境氛围以外,教师在教古诗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学古诗的兴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导入课文的时候,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我在教《登鹳雀楼》这首诗时,我先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一个地方游玩。
”紧接着运用多媒体,播放鹳雀楼的图画,并配以音乐,在音乐声中让学生自己去领略这优美的景色,紧接着我说道“唐代有位
名叫王之涣的著名诗人,也来过这里,并且还写了一首诗,你们想知道他写了些什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说到这,就已经激起学生想读这首诗的兴趣了,为下面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于是趁机引出新课。
二、诵读:领悟古诗的主要方式
自古以来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可见读的重要性。
古诗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文学体裁,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当时的内心世界,并且古诗都是韵文,句式整齐,音韵优美,语言精练,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也比较喜欢背诵。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避免过多的讲解,而应让学生反复的诵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味诗人当时的心情。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小学生的求知欲非常强,记忆力也处于黄金阶段,记忆力比理解力要强得多。
让学生先读,然后会背诵,这样对于诗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了,正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然而在读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和语调。
有的论者认为,“在领会作品的涵义和价值之前,接受者应该先欣赏它的情感和语调方面。
整个接受过程都是在语调背景上并在其催化作用下进行的。
接受者可以感受到它的艺术提示作用。
”(鲍列夫)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运用恰当的语调带领学生朗读,体味诗味。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朗读形式,例如分小组朗读、配乐朗读等等,甚至可以适当地模仿古人读诗时的样子,配以适当的动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陶冶他们的情操。
三、想象:读写结合的重要手段
想象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件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想象力的创造物,欣赏者的艺术接受活动也必须有一定的想象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古诗教学时,教师同样需要引导学生去想象,展开联想,联系生活经验和各种阅历去分析、理解、判断、推理,深入领悟诗的情境美、形象美、内蕴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愉悦,提高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去引导学生想象,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一定的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我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诗时,运用多媒体先让学生观看鹳雀楼以及周围景象的图片。
夕阳西下,波涛滚滚的黄河一望无际,然后让学生想象自己当时就站在那里,就是诗人王之涣,身临其境,看到这么壮美的景象,会说些什么呢?会怎么想呢?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另外,对于有一定描述性、情节性的古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作品所给的内容展开想象,让他们眼前似乎就浮现出一幅幅诗中所描写的画面。
例如《赠汪伦》一诗,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读,然后加上自己的补充,引导学生想象作品所描写的场景:小船飘荡在水面上,诗人登上了小船就要离去,而好友汪伦却没有来相送。
诗人这时不免有点失望。
突然,岸边传来熟悉的歌声。
诗人惊喜,发出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也没有汪伦对我的感情深啊!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就不难理解李白与汪伦之间感情之深了。
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按
照古诗所给定的内容展开想象时,也可以有所生发,有所添加,在想象中增添某些独特的感受。
而对于表达情境不明确的一些古诗,教师则可以以此为引子,引导学生自由想象。
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诗,教师可以根据这首诗所揭示的道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发挥想象,这样就可以加深他们对诗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改写:综合训练的最佳方法
改写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
在古诗教学中,适时地引导学生完成一篇主旨与诗文相同,或内容与诗文相同,但体裁、人称等截然不同的习作,完成对诗文的改写,用一种创新的形式对诗文进行诠释。
小学课文中入选的古诗,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结晶。
让学生通过想象描绘出全诗或部分诗句的优美意境,是融理解、想象、表达、创造于一体的最佳方法,是学生写作综合能力的训练。
改写常见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1)角色换位改写。
就是把自己设想为古诗中的人物或相关的人物,设身处地去处理文中的事情。
如《秋思》就可让学生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以张籍为主人公自述”的小故事。
(2)文体变换改写。
就是把古诗改写成一段现代文。
例如《小池》一诗,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夏日荷花池的风景画,我们可以根据古诗去想象,然后写成一段话。
《山行》《锄禾》等都能进行这
样的练笔。
还可以将叙事诗改写成小故事,将写景诗改写成散文。
如把《寻隐者不遇》改写成一则小故事,要求展开合理想象,写出当时的情境,要按一定的顺序,内容具体,语言通顺。
改写时,教师要激发想象;是什么人问童子?在什么地方问?可能问了些什么?童子是怎样回答的?当时山上是什么情况?找到了吗,为什么?……这样,学生的思维空间便得到拓展,读写结合,一举两得。
(责任编辑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