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哈尔滨城市广场景观环境艺术研究

合集下载

城市广场水景景观设计概念解读

城市广场水景景观设计概念解读

城市广场水景景观设计概念解读城市广场水景是城市公共空间水景的一种类型,它与其它水景一样,以水为基本构成要素与其它要素一起形成城市的水景。

城市是人类文化汇聚的焦点,是个十分复杂的组织,任何城市都是社会的、生态的和形体的整体。

如同城市,任何一个构成城市的要素同样是众多因素的集合体。

如此看来,城市广场水景的产生、形成也同样包含着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经济的、生态的众多方面,那么,研究城市广场水景景观设计,就是研究一种关系,主体人与客体水景的关系、客体水景与客体广场之间的关系。

于是,笔者将城市广场水景的概念总结为:处于城市广场中的,由人工或自然水体构成的景观,具有反映城市活力、文化内涵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功能。

城市广场水景与城市广场的关系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是最能反映都市文明和气氛的开放空间。

城市广场水景景观设计它通过各种景观要素的集合形成完整的空间形态、功能。

如果我们把水景作为实体要素放置于城市的广场中间,可以发现,任何广场与水景形体都具有格式塔J自理学中“图形与背景”(Figure and Ground)的关系,水景是图形,广场空间则是背景(图2.6)。

从这一角度去分析水景,实际上是想通过增加、减少或变化整个空间的几何形体来掌握空间中的种种联系。

旨在时刻建立一种不同尺度的、形态的与广场空间有密切关联的水景要素和美的环境。

图2.6格式塔以理学中“图底关系”就此来看,水景的形态就要符合一定的形式美的规律——与广场的和谐关系:主从与重点、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这些关系无论是在形态上还是水景景观设计主题上的建立都要从广场的整体统一性出发。

水体在广场中的形态是通过边界的围合而形成的,围合可以是通过硬质材料、也可以通过自然元素围合以及它与其它要素结合成的水景都是需要通过广场的承载来实现。

因此,以广场为“背景”探讨水景不仅在于它确是广场中的一个设计要素(水景不同于广场中的其它小品要素,它是完全“根植”于广场上的),而且它还与广场有着隐性的“对话”关系(因为广场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而水景既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水本身具有文化性)。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广场建筑环境分析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广场建筑环境分析
马天牧 ,刘科伟 ,王 际雄 。
( 1 . 造价协会 绥中办事处 ,辽宁 绥 中 1 2 5 2 0 0 ;2 . 绥 中县 国家建设项 目审计 中心 ,辽宁 绥 中 1 2 5 2 0 0 ; 3 . 辽宁工程技术 大学 ,辽 宁 阜新 1 2 3 0 0 0 )
摘要: 本 文通过对建筑环境视 觉原理 的学 习研究 ,从索菲亚广场 、主体建筑 以及室 内空间界面 、色彩 等方面进行视觉解读 。分析它具有视觉 因素 ,以及通过视 觉信 息传达给人的语言意义 。

索 菲 亚 教 尤 其 吸 引 人 仃 j 的 线 、如
3、 4、 网 5


6 - 8 m的 水 系 与 周边 的鳞 次 栉 比的 商业 街 形 成 了 迭 水 景 观 ,像 一 朵 盛 开 鲜 花 的 花

蕊, 众多 化瓣 中独 自散 发芬 芳 。广场 刷 边过
l 的欧 洲 典 风格 ,与 教堂 格调 棚 呼应 ,如

力 入r f 处 整 合 周 边 地 下 商 业 街 入 H,
形成 大的空问网络 ,问或有亭廊不时地隔断
线 ,使 得观 赏点 和景 观点 不 断转 化而 处处 成
和宣传哈尔滨独特的建筑文化。如今 ,经过 5 次大规模 的改建 ,圣索菲亚教堂及广场已经成
为 占地 2 . 2 万 、建筑面积 5 0 0 0 m 2 、灯饰亮化 及景观绿化一应俱全 的全 国著名旅游景点。欧 陆风格的教堂建筑在周边街道林立商铺的聚拢 下如一颗璀璨明珠 ,映照着人与环境 的 自 然和 谐 ,体现出商业与建筑文化美妙依托 。
设 了一座 随军 教 堂 。同年 ,将 其改 建 为一 座全
菲亚教堂广场 已经成为一个公益性 的休 闲、娱 乐和 观光 广场 ,成为 一座 巨大 的 “ 会 客厅 ” 。 人们徜徉在广场 中,或漫步或休憩或观赏或轻 声漫语 ,广场中的夏季旱喷泉冬季雪喷泉辅以

哈尔滨中央大街,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街道

哈尔滨中央大街,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街道

中央大街位于具有"东方小 巴黎"之称的音乐之都黑龙 江省哈尔滨市,是目前亚洲 最大最长的步行街。 始建于 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 1925年改称为沿袭至今的" 中央大街"。在西方建筑史 上历经数百年形成的各类建 筑风格汇聚大街之中,使得 中央大街成为当时远东地区 最为著名的街道。老哈尔滨 的独特建筑文化及哈尔滨人 的欧式生活,都在这里明显 地体现。哈尔滨中央大街北 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 经纬街,全长1450米,宽 21.34米。
• 其实在做攻略的时候一直以来对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情有独钟, 不过第三天真的有点懒,一看沙面离上下九很近,想请不如偶遇, 不妨去转转,其实在网上看照片的时候,沙面真的一点也引不起 我的兴趣,原因很简单,太平淡了。
• • 我们从沙面的最东面开始逛的,也就是靠近文化公园哪个口,就
是一些老建筑的保留,可能民国时期的一些领事馆银行都在这个 区域,主街一条笔直的道,一眼望到头,也不是很长,感觉就是 一个公园吧,和一些网红的景点街拍。
• 中央大街之于哈尔滨,那绝对就是滨江道之于天津,南京路步行街之 于上海。这里也是最能体现哈尔滨的地方,簸箕青砖和二层洋瓦,正 街的繁华和侧街的杂草都代表着这个城市是高速发展的鱼鳞大楼和几 十年不曾变化的危房的结合。步行街上很多大型的冰雕和雪雕,每个 都可萌啦。接地气的曲小姐最爱的当然还是财神爷~火树银花的大街。 去中央大街一定要吃一根马迭尔冰棍,除了马迭尔冰棍,两个重度明 信片爱好者当然也要打卡邮局。
• 每个大城市都有一条步行街。 • 这条街在上海叫南京路,在北京叫王府井,在成都叫春熙路…在
哈尔滨叫中央大街。 • 中央大街上有很多俄罗斯小商品店、俄式西餐厅、秋林里道斯等
等。 • 伴手礼可以选择这里的红肠和大列巴。 • 没错,这里还有传说中一美金一块的地砖。 • 吃一根马迭尔冰棍是必体验项目,推荐原味和榛子味儿。真的很

环境艺术设计技术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手法

环境艺术设计技术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手法

环境艺术设计技术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手法环境艺术设计技术是一门将艺术与环境相结合的学科,通过创造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将公共空间转化为具有艺术性的场所。

环境艺术设计技术有着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手法,旨在营造一种具有美感、功能性和可持续性的环境。

一种常见的环境艺术设计技术是景观艺术。

景观艺术通过对自然环境进行设计和改造,创造出具有独特特色的景观空间。

在景观艺术中,设计师运用各种植物、水体和地形等元素,结合色彩、材质和光线等因素,将自然与艺术相融合。

比如,在一个城市广场中,设计师可以运用绿植、水池和雕塑等元素,打造出一个绿意盎然、艺术氛围浓厚的休闲空间。

另一种常见的环境艺术设计技术是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是通过使用多种材料和技术手法,将艺术品悬挂、展示或安装在公共空间中,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感知体验。

装置艺术常常结合环境特点和社会问题,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和思考,引发共鸣和思考。

比如,在一个城市的街头巷尾,设计师可以运用金属、塑料等材料,创作一个巨大的装置艺术品,既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又能通过形式和材质传达出一种特定的主题或思想。

此外,环境艺术设计技术还可以通过声音和光影等手法来进行艺术表现。

声音艺术通过运用音乐、自然声音和声音装置等方式,使环境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设计师可以在公共空间中设置音响设备,播放具有和谐或激昂旋律的音乐,使人们在环境中融入一种美妙的声音氛围。

光影艺术则是通过设计照明和光影效果,为环境增添戏剧性和神秘感。

设计师可以使用灯光、投影和反射等技术,将建筑物或景观投射出美丽的光影效果,营造出独特的夜间场景。

在环境艺术设计技术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法是可持续设计。

可持续设计强调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考虑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因素。

设计师应当在选择材料、设计结构和运用技术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

比如,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选择可再生材料、节能设备和雨水收集系统等,以减少能源浪费和碳排放。

哈尔滨市城市环境设计调研报告1

哈尔滨市城市环境设计调研报告1

哈尔滨市城市环境设计调研报告组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小组分工: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简介:本小组以“时间轴”的顺序对于兆麟公园、斯大林公园、群力体育公园进行调研分析。

兆麟公园:始建于1906年,公园的兴建经了四个发展时期,初建命名为“董事会公园”,后改为“特别市公园”,解放后更名为“道里公园”。

一九四六年三月九日,李兆麟将军安葬于此,后经黑龙江省政府命名为“兆麟公园”。

哈尔滨兆麟公园坐落在繁华的市中心地带,周围大厦林立,与美丽的松花江隔道相望,公园占地面积8.4公顷,是哈尔滨人休闲度假的圣地,气势磅礴“冰灯游园会”更是吸引来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

一、交通流线分析兆麟公园主入口的交通引导功能较弱;城市公园入口是交通序列的第一要素,是交通系统的第一阶段,是游人由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过渡的开端,也是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的结尾,具有强烈的交通组织功能。

对于汽车时代的今天,兆麟公园的交通引导功能明显不足。

随著时代的变迁,人们对美感和空间的进一步追求,兆麟公园的入口设计显然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

再次,因为城市公园是一个复杂的场所,他既要服务于公园,也要服务于城市,充当一个过渡的空间,兆麟公园与城市的过渡性较弱,不能使游人享受到由此及彼的一种放松感,容易造成游览过程中心理的突变。

兆麟公园的设计是延中轴进行的,主入口、桥梁、山体、纪念碑基本成一条直线,这也符合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思路,入口、山体、桥梁等构筑物、纪念碑共同组成了一组高低起伏的有机形式。

因此在这里主入口发挥的起引的作用。

主入口坐落在森林街,而不是其他街道,并不只是因为与后部纪念碑相呼应,还因为森林街可以东西向无限延伸,,而南北方向的两条街道却没有,从而满足了主入口的利用尺度,极大的增加了公园的交通流动性。

二、周边环境分析兆麟公园周边大致有四部分主要的区域、上方橙色的区域临近江边主要是商业区与住宅区的结合,左边蓝色的区域临近中央大街,有许多商业建筑以及饭店酒店,主要以商业区为主,右侧绿色区域以学校、住宅为主,还有许多的单位,主要以办公区和住宅区为主,下方的三个颜色区域以学校、政府机构为主,主要以办公区和商业区为主。

环境艺术设计公共空间的相关文献

环境艺术设计公共空间的相关文献

环境艺术设计公共空间的相关文献引言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场所,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环境艺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艺术的手法来提升公共空间的美观和功能性,使之成为城市的亮点。

本文将对环境艺术设计公共空间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以期探讨环境艺术设计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和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1.增加美感环境艺术设计可以通过对公共空间进行艺术装饰,使之更加美观。

例如,在公园中增添雕塑或景观装置,可以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提高空间的审美价值。

而在城市的建筑立面上进行艺术绘画,可以为城市增添独特的艺术氛围,提升城市形象。

2.增强功能性环境艺术设计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和创意构思,使公共空间具有更好的功能性。

例如,在广场设计中,合理设置座椅、绿化和活动区域,可以提供人们休憩和交流的场所。

而在社区公园的规划中,适宜的游乐设施和运动场地可以为居民提供健身和娱乐的场所。

3.增进社会互动环境艺术设计可以通过创意的元素和互动性,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例如,在公共广场设置艺术装置或互动雕塑,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鼓励他们进行互动,增进社会凝聚力。

而在公共图书馆的设计中,合理设置阅读角落和交流区域,可以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并促进知识的分享和交流。

环境艺术设计在不同公共空间中的应用1.城市广场城市广场是城市的重要节点和人们集聚的场所,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广场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师可以通过布局和材料选择来打造独特的广场形象,例如选择具有文化特色的地面铺装、设置艺术雕塑或喷泉等。

这些设计元素的融入,能够为城市广场增添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之成为城市的地标。

2.社区公园社区公园是人们休闲和交流的场所,环境艺术设计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绿化景观和艺术装饰的结合,设计师可以为社区公园营造出宜人的环境,例如通过选择具有四季景观的植物和合理设置雕塑等元素,使得居民在公园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并且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

投稿城市意象重塑——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片区环境改造的设计

投稿城市意象重塑——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片区环境改造的设计

图1 博物馆广场区位 城市意象的重塑——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片区环境改造设计摘要:博物馆广场,是哈尔滨城市建设的源头,是展现哈尔滨形象的主要门户。

随着广场片区环境的更替变化、人群行为活动的多样选择,该片区的城市意象越来越模糊。

文章采用实态调查的方法,从历史特色演变、主体背景环境、第二街廓、视点与尺度、有效视廊、整体印象感知等多方面展开,通过实地调研、市民的“照片辨认”、“认知草图”表达等,研究哈尔滨博物馆广场片区的主要环境特征,分析其城市意象缺失的主要原因。

依据建立城市形象性的三个条件:识别性、结构、意义,从环境外形特征、空间关系、视觉条件、中心标志物、历史印记等方面入手,提出重塑该片区“城市意象”的主要设计对策,旨在提升该片区的环境活力,建设哈尔滨的崭新门户形象和特色历史街区。

关键词:博物馆广场片区;环境改造;城市意象;重塑1 引言现代城市留给人们最直接、最感性的认识莫过于城市的意象。

而所谓城市意象, 是指由于周围环境对人们的影响而使人们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 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也是人们头脑中的“主观环境”。

它所表现出的城市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特点,是一个城市客观形象的缩影,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最重要标志。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各类活动的“发生器”和“容器”,同时也是人们精神体验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场所,其品质直接决定着城市意象的展示。

博物馆广场片区作为哈尔滨最主要的商业、文化、娱乐中心之一,是人们享受城市生活、体认城市风情、彰显城市个性、领略城市魅力的重要公共场所。

同时博物馆广场作为城市传统十字轴线的交点(见图1),其丰富的文化积淀承载了哈尔滨的历史与记忆。

因此,强化该片区的形态印记,提高该片区的空间品质,是塑造哈尔滨城市意象,展现哈尔滨特色形象的重要环节。

2 博物馆广场简介哈尔滨博物馆广场原称喇嘛台广场,始建于 1900 年, 位于哈尔滨市的最高点,是连接市内六条道路呈不规则圆形的放射状广场。

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结合环境美学和艺术设计的学科,旨在通过创造可视化的环境景观,提升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和审美体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的美感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旨在探讨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环境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与策略。

首先,本论文将从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出发,介绍环境美学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环境美学是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其目标是通过改善环境的审美品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城市环境中,环境美学的理论可以应用于空间布局、景观设计、艺术装置等方面,为城市提供更加具有艺术感和美感的环境。

其次,本论文将就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环境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通过对现有实例的分析,可以发现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应用于城市公园、广场、道路等各种城市空间中,以创造出具有艺术效果和美感的环境氛围。

例如,通过艺术装置的设计,可以在城市公园中打造出独特的艺术景观,吸引市民游客的注意力;在城市广场中,通过雕塑、喷泉等艺术元素的引入,可以增加广场的艺术氛围和人气;在城市道路中,通过道路景观的设计,可以提升行人的步行体验和随处可见的艺术感。

最后,本论文将探讨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方法与策略。

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环境特征、观众需求、社会文化背景等,以及如何合理地运用艺术元素,达到环境美学的目标。

例如,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色彩,创造出与环境相协调的艺术装置;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运用适当的植物、水景等元素,打造出具有艺术感和生态意义的景观。

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可以为城市环境的美化和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法和策略,可以创造出更加具有艺术感和美感的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哈尔滨索菲亚广场扩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哈尔滨索菲亚广场扩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编制起止时间:2003.6—2003.8项目负责人:王小舟主要参加人:蔡海鹏 张兵 张菁王川 周伟索菲亚广场地处哈尔滨市中心区,此次规划设计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广场北部街区的扩建设计,规划面积3.2ha,二是面向广场街道立面的改造与整治,共计10.9ha。

一、资源及优势分析1、历史资源地块内最大的历史资源就是广场上的主体建筑索菲亚教堂。

作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该教堂在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地段周边的街区也汇聚了大量日式、欧式风格的保护类建筑。

这个地块是城市历史资源的集中汇聚地。

2、区位广场地处城市中心商业区道里区带,与中央大街、火车站、兆麟公园的距离均不超过600米,是中心地区的中心地带。

二、现状问题分析1、功能广场周边大型商场林立,缺乏同历史文化氛围相匹配的使用功能。

2、交通现状交通负荷较大,人车混行加剧了这种状况,缺乏具有安全感和舒适感的步行空间。

3、尺度广场周边建筑体量庞大,如占据了整个街区的新哈一百、高达22层的曼哈顿酒店以及合并了三个街区的中央广场,这些已经造成了对传统街坊式肌理的严重破坏。

三、设计要点考虑到索菲亚广场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此次规划设计并未局限于规划范围,而是将其扩大到道里区乃至哈尔滨市范围内逐层进行研究。

索菲亚广场夜景鸟瞰图1、功能定位——历史内涵现代文化特色商业在宏观层面上,索菲亚广场的定位不是孤立的,应作为以中央大街为主轴的道里区历史、文化、商业、旅游功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来综合研究。

广场应利用其历史优势成为现代文化活动的载体。

它既是哈尔滨夏季博览会等国际性大型文化活动的首选地,同时也是市民赖以休息的庭园。

它的商业应以历史和文化为依托,发展相应的旅游观光和特色商业,绝不能成为全国各地大型商场汇聚地。

2、交通组织在这个层面上,注意同周边地区,尤其是中央大街建立有机的联系。

交通组织上强化道路分工,创造具有安全感和舒适度的步行空间。

具体分为:(1)步行系统将透笼街局部改造为步行,与西十四街连通,同中央大街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步行系统。

寒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以哈尔滨索菲亚广场为例

寒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以哈尔滨索菲亚广场为例

设计与理论090 /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寒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以哈尔滨索菲亚广场为例STUDY ON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OF URBAN SQUARE IN COLD REGION—A CASE STUDY OF HARBIN SOPHIA SQUARE长春工业大学 林慧颖 李金玉广场,本文中的城市广场主要是指休闲娱乐广场。

2寒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2.1寒地气候因素对于寒地城市来说,影响居民外出活动的主要原因就是寒地城市的室外持续低温,并存在降雪量大的问题,且寒地气温低的同时通常伴有风速较大的北风,若缺少围合等遮挡物的阻拦,风速会更强。

2.2寒地社会因素近年来,中国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寒地城市增建的大量广场缺少理论指导,并且文化精神匮乏,从而导致寒地广场利用率低。

2.3寒地经济因素我国北部的寒地城市在经济发展上明显不敌南方的温暖城市,并且寒地城市由于资金和环境等方面的约束导致广场的规划建设方面还相对较为欠缺。

2.4寒地人文因素在寒地城市广场建设的大背景下,不同人群对广场的需求存在差异,合理的广场景观设计需要对当地人们生活习惯进行调查,并将它体现在广场的细节处理上,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广场的吸引力。

3 寒地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方法3.1结合空间特征的设计3.1.1广场的空间尺度设计寒地城市广场与普通城市广场的空间尺度标准存在差异。

寒地广场的设计宜小不宜大,应从构成上减少寒地冬季气候的影响,并形成多个小广场连续成群的效果[3]。

通过对比多个寒地城市的特点和广场尺度适宜性,笔者认为寒地城市广场的适宜规模是面积小于6hm²,最大尺度不应超过11hm²。

3.1.2广场的围合设计寒地广场风速较大气温较低,围合可以起到防风御寒的重要作用,并且会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减弱寒风侵袭。

寒地广场的围合物通常有建筑物、植物、道路或者自然地形等。

哈尔滨城市广场底界面造型设计研究

哈尔滨城市广场底界面造型设计研究

哈尔滨城市广场底界面造型设计研究发表时间:2013-01-06T16:54:56.81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10月供稿作者:赵立恒沈明君[导读] 广场底界面色彩设计应尊重城市历史,切不可将广场的色彩与周围建筑色彩相脱节,形成孤岛式的广场。

赵立恒黑龙江东方学院建筑工程学部 150086沈明君黑龙江东方学院教务处, 150086摘要:本论文从广场底界面造型设计角度展开研究,分别从实体塑造、空间构成、材质设计和色彩运用四大方面展开讨论,揭示了哈尔滨城市广场底界面造型设计的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底界面;城市广场;造型;哈尔滨Harbin city square bottom interface design researchZhao LihengEast University of Heilongjiang 150086 Department of building engineeringShen MingjunDean's office of East University of Heilongjiang, 150086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the square bottom interface design perspectives, separately from the physical shape, space composition, material design and color application four aspects discussed, revealing the Harbin city square bottom interface design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Key words: bottom interface; city square; modeling; Harbin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其生活的城市的环境建设。

哈尔滨城市住区广场的声环境研究

哈尔滨城市住区广场的声环境研究
2 O 1 3 N o 区广场 的声环境研究
2 5 9
些其他人不注意的声音 , 例如手机铃声 。人们对于 声 音 的喜好 也来 源 于 已有 的经 验 与记 忆 , 不一 定 是 在 广场 上真 实 听到 的。也就 是联 想声 、 记忆 声 , 是 在 广 场声 环境设 计 中可 以利用 的要 素 。
儿童嬉闹声的吸引。对 于视线被 占用 的人而言, 与 人 的 交流方 式就 成 了听与 被听 。 在 广场 上 , 听 的方 式 会 更 多地 发 生 。在 打 毛 衣 的人 、 在看 报纸 的人 , 他们 对外 界 的感 知在 听觉 。还 有 当视 线被 阻 隔时 , 听也就 上升 到第一 位 。 以听 觉兴 趣 中心 为主 体 的设 计 , 可 以超越 现 有 的实体 空 间范 畴 , 更 自由地 提 供 诱 发 广场 活 动 声 的 场所更 具人 性 化 。一 片 活动 展 开 的 开 阔场 地 , 只 要 有 声音 的介 入 , 无需其他 , 就 可 引 发 活动 声 , 吸 引 人 的停 留 。以听觉 兴趣 中心 为 主 体 的设 计 , 跨 越 了 区 域 和视 线 , 吸 引人 们延 长 在 广 场 活 动 的 时问 。在 户 外 区域逗 留的 时间 越长 , 朋 友或 邻 居 相 见并 交 谈 的 机会 就越 多 , 从 而引发 更 多的活 动 的展 开 。 3 . 5 动静 分 区 , 满足 不 同个体 的声心 理尺 度 把“ 安 静空 间 ” 和“ 热 闹空 间” 合 理分 区 , 以满 足 不 同行 为个 体 的声 环 境 要 求 。并 充 分 考 虑 其 问 的“ 缓 冲空 间 ” , 使人们各取所需 , 既 可 以在 宁 静 的 氛 围 中享 受 阳光 , 轻松 交 谈 , 放松心情 , 也 可 以满 足 人们 在热 闹 的氛 围 中通 过各 种 活 动 来娱 乐 身 心 , 感 受 活力 的不 同要求 。 另外 , 背 景音乐 不是 所有人 都 能接受 的 , 个 人对 音乐 的喜 好不 同 , 应 慎 重设 置 。一 方 面是 音量 的考 虑, 另一方 面是 时 间的控 制 。

浅析哈尔滨新艺术建筑装饰纹样

浅析哈尔滨新艺术建筑装饰纹样

浅析哈尔滨新艺术建筑装饰纹样【摘要】本文从历史背景、特点、传承和发展、应用以及艺术价值等方面浅析了哈尔滨新艺术建筑装饰纹样。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这种装饰纹样在哈尔滨地区的重要性和影响。

本文还探讨了这种装饰纹样的艺术特点和传统,并指出了它在当代的应用和价值。

哈尔滨新艺术建筑装饰纹样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还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种装饰纹样所承载的历史和美学意义。

【关键词】新艺术建筑装饰纹样、哈尔滨、历史背景、特点、传承、发展、应用、艺术价值结论1. 引言1.1 引言哈尔滨新艺术建筑装饰纹样是中国现代建筑装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新艺术风格的独特韵味,也承载着哈尔滨历史文化的瑰宝。

通过对哈尔滨新艺术建筑装饰纹样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建筑艺术特点,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和应用。

新艺术建筑装饰纹样的历史背景是多元而丰富的,它融合了西方现代主义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点。

哈尔滨这座城市作为东北地区的文化中心,吸引了众多建筑师和设计师前来创作,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艺术气息。

在哈尔滨新艺术建筑装饰纹样中,我们可以看到明亮的色彩、丰富的造型和独特的线条,这些都展现了建筑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这种装饰纹样不仅令建筑更具艺术感和时尚感,也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通过对哈尔滨新艺术建筑装饰纹样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它不仅是一种装饰手法,更是对建筑艺术和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2. 正文2.1 新艺术建筑装饰纹样的历史背景新艺术建筑装饰纹样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当时新艺术运动兴起,推动了建筑装饰纹样的创新和发展。

新艺术建筑装饰纹样强调自然主题,倡导简洁、流畅的线条和图案,反对过度华丽繁复的装饰。

这种风格迅速传播至全球各地,包括哈尔滨。

刍议生态城市广场文化符号设计——哈尔滨阿城区市民广场设计理念

刍议生态城市广场文化符号设计——哈尔滨阿城区市民广场设计理念

出能够体现城市文化特色的文化符号,才能充分将文化符号融入进 尽量保证雕塑的朴素生动 , 不易过重的进行渲染 。 城市广场的设计中, 达到向公众传播城市历史文化信息的目的。 5 . 2突 出重 点
3城市广 场设 计的 意义
在城市广场的 十中,必须要通过辅助 - 十 来起到烘托重 的作 用。 海东青作为哈尔滨阿城区的文化符号, 通过翼I 1 吐 雅塑的环绕与辅助 , 城市广场作为展现城市形象、 体现城市魅力的主要媒介 , 其设计 在市 民广场 的中心地殷得到了充 暗 体现。 展翅翱翔的海东青不 叉 仅代 的新颖 以及蕴含的意义 , 都会通过独特的设计向公众群体展示 出来 。 表了哈尔滨阿城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也体现了现代哈尔滨 ^ 积极向 城市广场不仅为民众休闲提供 了场所,更多的还是为了展现城市的 上、 展翅高飞的冲劲, 向世 ^ 、 展现出 艺 满活力与魅力的哈尔滨。 文化历史。 城市的历史文化主要是通过文化符号进行传承 , 所以需要 提炼出合适的文化符号作为标志 ,并将其运用于城市广场的设计当 6结 语
刍议生态城 市广场文化符号设计
— —
哈尔滨 阿城 区市 民广场设计理念
( 沈 阳建筑大学
郑 翔 云 辽宁沈 阳
1 0 0 1 6 8 )

要: 文化符 号 作为 文化 传 承 的重要 体 现 , 目前 广 泛
的应 用 于现 代城 市广场 的设 计 当中。哈 尔滨阿城 区人 民广场
设计 主要 是 为 了体 现城 市 的历 史文 化与 文化 意境 。 通 过雕 塑 的形 式让 人们 能 够 直观 的 感受 到哈 尔滨 阿城 区的 文化 历 史
4提炼 独特 的文化 符号
4 . 1地 域 文化 内涵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功能及设计趋势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功能及设计趋势

其中中心广场面积 6 万平方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 4 洪山广场卫星图
洪山广场从东至西分为三部分: 即以纪念为主的董必武纪念广场—中心广场,
以活动为主的下沉式广场, 以休闲为主的音乐喷泉休闲广场。 广场保留了原董必武铜
像和 105 株雪松。高 4 米的董必武铜像坐落于广场东侧,纪念台周围 56 个雕花栏象
征 56 个民族,铜像背后 105 株雪松,寓意铜像树立时董老诞辰 105 周年;广场新种
4、随着改开放的进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现代生活模式的改变,人 们已经从吃饱、穿暖向吃好、玩好、穿好、住好等方面发展。人们需要更多的室外空 间和优秀的城市广场来满足他们新的要求。因此我国城市空间的品质急需相应提高。 2.2 发展状况
我国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a、50-70 年代新建的一些广场,大多以政治生活为中心,由于对主体—使用者的 考虑不周, 加上周围建筑功能的变更或城市道路的改变而进行改建, 改建后的广场从 空间比例、空间层次、道路关系、铺地、小品及绿化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成为市民 喜爱的,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 b、80 年代以后新建的一些广场,由于社会生活重心转移,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场 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从以前单一的政治生活为中心发展到多元并存: ①以商业活动 为中心、②以政治象征为中心、③以社会生活为中心。由于设计人员较好的把握了空
产的保护和能够表现出古老街道特征的各种元素的保护, 从传统的历史建筑到街巷格
局和尺度,甚至到招牌、壁灯等都精心地组织到新的环境中,其目的在于保持历史文
化的情趣。如巴黎香树丽台大街。
②突出城市广场的环境艺术特征,提供舒适的休息设施,精心的组织绿地、水面
和硬地, 建立各种适宜尺度的人性化设施和方便市民生活的各种街头小店商亭 (如雕

硬质景现在哈尔滨市居住区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撂究

硬质景现在哈尔滨市居住区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撂究

1.3综合型硬质景观除应用型和装饰型的硬质景观外,还有同时具有这2种特点的综合型硬质景观。

这类具有综合功能的硬质景观体现了形式与功能的协调统一,如景观小品中具有美感的定制灯具、洗手池,兼具景观功能的休息坐凳。

装饰小品中的人造假山、花廊花架、喷泉小溪等,既是观赏美景的对象,也是人们休憩游玩的好去处。

综合型硬质景观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同样被广泛地设计应用。

2哈尔滨市居住小区硬质景观应用现状2.1居住区形象大门处哈尔滨市大部分居住小区均为封闭式自管小区,小区一般在各个方向均设立出入门岗,但是,居住小区的形象大门多与城市干道连接,其硬质铺装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居住小区的形象以及居民对小区整体的认可与满意程度,但是,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入住超过5年以上的小区,其形象大门周边的硬质铺装大多易出现碎裂和塌陷,与干道相接处出现拱起和碎裂,且损坏程度较为严重。

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道路设计标准不当。

小区道路一般是根据区内车辆特点设计的,车流量和轴载较城市干道小,而在出入口外常有不进入小区的车辆停靠,使车流量较内部高,同时干道上错车或掉头等原因,也会使其受到重车的碾压,造成道路超负荷运图1动漫人物雕塑景观1图2动漫人物雕塑景观2硬质景观在哈尔滨市居住区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探究毕晓露(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工程处150000)随着我国北方城市的迅猛发展,城市居民对其居住的小区、公共活动场所的园林绿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园林绿化、美化、彩化已经成为了城市居民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硬质景观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设计的优劣,利用的好坏,越来越受到设计者与施工者以及使用者的高度重视。

目前,硬质景观无论是从设计、选料、铺装、后期养护管理,都在不断的创新与探索中。

哈尔滨市作为北方旅游及生活极具特色的城市之一,其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硬质景观部分也从人文地理、行为心理以及生态科学等层面被设计与研究者们挖掘出更丰富的内涵。

结合哈尔滨市部分居住区硬质景观设计、使用与应用,来初步探讨只有设计者、施工技术员及后期养护管理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出结合国际潮流与地域文化特色的铺装景观。

解读哈尔滨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建筑物

解读哈尔滨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建筑物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建筑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建筑
红博广场中央大街代表建筑图片
新艺术运动对哈尔滨城市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它独特的方式深刻地改变了哈尔滨的城市面貌, 影响了哈尔滨的文化内涵。 首先,提一个中国近代建筑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这些新建筑大多是由于外国殖 民者对中国殖民化的产物,但是就其本身来讲是先进的。相对于中国原有的农业文明 的建筑,这些新建筑是工业文明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发展。同样, 中东铁路的建造者们在创建哈尔滨时,用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奠定了城市的风格, 把哈尔滨带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其次,哈尔滨离中国的文化中心比较远。这个边远地区对旧的传统比较淡薄。而 且,哈尔滨在修筑中东铁路时还没有形成城市,只是一个小渔村。因此中国传统文化 理念积淀不深,很容易接受外来的东西。这样一来,新艺术运动没有遇到在欧洲各国 受到的阻力,顺理成章地快速流行起来。这种风格和其他风格如古典主义、巴洛克风 格、折衷主义等共同奠定了哈尔滨城市多元化的风貌特征。 最后,新艺术风格的建筑在哈尔滨深受当地中国居民和外国移民,尤其是格罗斯 移民的喜爱。这些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丰富了哈尔滨的新艺术运动,同时也丰 富了城市的人文景观。突现出了哈尔滨文化的多样性。
小型的居住建筑
• 这是一幢充满温馨活泼的花园住宅,与相隔不远的联 发街1号住宅堪称“姊妹”楼,是目前哈尔滨保存较 好的一座中东铁路高级住宅官邸。 这座百年老建筑数易其主,多次扩建修缮,虽饱经沧 桑,但其玲珑优雅的风姿依存。使用面积约340平方 米,地上部分为两层,地下室一层,楼梯间局部三层, 顶部为四面开敞的小阁楼。建筑整体尺度适中,亲切 宜人的不规则造型,婀娜多姿,小巧玲珑。多变的花 窗、楼顶和楼侧的凉亭阳台构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美, 突出反映了哈尔滨新艺术运动的建筑风格。 这座建筑堪称哈尔滨居住建筑的杰作。平面布局灵活, 体形高低错落。它不同于西欧新艺术运动之处,就是 打破运用铸铁作为丰富曲线的作法,而是以木材创造 柔润的曲线,造型生动而圆润。烟囱的形象极似竖起 的大拇指,富于装饰效果与个性。室内火墙表面饰以 铸铁的浅浮雕花;壁炉表面贴赭色釉面砖,并饰以花 状曲线,十分生动精美。建筑入口的右侧是一个四梯 段盘旋而上的木制楼梯,洒满阳光之时,橘黄色的木 制栏杆和木楼板熠熠生辉,令人温馨而陶醉。小型新 艺术运动的突出贡献——铁件的使用。楼梯、栏杆、 阳台、的金属构件或模仿植物形态,或用简洁的几何 线条。阁楼屋顶极富特点,造型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 生活气息。 •

城市广场景观规划设计(开题报告完整版)

城市广场景观规划设计(开题报告完整版)
在广场规划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使用上升式广场及下沉式广场,因其符合现代发展的社会现状,用地紧张已成为越来越值得关注的问题。上升式广场因其与地面形成多重空间,可以增加空间的利用。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或三元素):
(一) 景观环境形象/景观美学;
(二) 环境生态绿化/景观生态学;
(三) 大众群体行为心理/景观行为学。
创新点:广场设计以壮锦纹样为素材,整体布局匀称、大气,道路简洁明了,少了曲折蜿蜒的小路,减少了不必要的路程,同时也为时间充足的人准备了观景用的生态走廊可以放松心情,享受生活。在广场中安排一个上升式建筑增加了广场的商业性及娱乐性,更好地服务大众。
六、主要参考文献:
[1]文增著.城市广场设计[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1
整个广场的景观设计是在保留和尊重原始地形、地貌及数目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规划,创造自然怡人的广场景观。在景点布局上,以壮锦纹样为创作源泉,突出当地的民俗特色,结合理性的景区规划,从布局、空间组织、植物配置到景观小品充分发挥了广场设计的风格和特色,同时满足了现代人对生活质量、居住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
规划设计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坚持社会、经济、生态、地域、历史性的原则,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营造出节约型的生态绿化景观。在该环境空间的形成过程中,设计紧紧扣住各功能区之间微妙的错位关系,产生有序而富于变化的场地机理及空间形态,整个环境景观构思由此展开。
栏目要求采用宋体小四号字、18磅行距打印;3、“指导教师签名”及“日期”要求手写体。(可另附页)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在城市中的作用日益明显,随着城市中商业用房及居民用房占地越来越多,而作为休闲空间的用地则越来越少,人们需要一个空间来放松心情,调整状态。然而对于寸土寸金的现状来说,在占用有限资源来创建城市广场的时候,也不能忘记考虑节约土地面积的问题。选择上升式广场增加空间的利用,同时其形式打破了传统广场封闭的感觉,创造了多功能、多景观、多层次、多情趣的“多元化”空间环境。

城市广场中的景观照明特征与设计运用探讨

城市广场中的景观照明特征与设计运用探讨

明 , 要 用 绿 色 舒 适 的 照 明 产 品 。广 场 的 暗 处 和 亮 处 要 பைடு நூலகம் 比 分 既要考虑 白天的特 征 , 又要通过形 形色色的方式将两者或多者
明 、 度柔和 , 要使用 眩光等影 响视觉 的光污染 产品 。 文 之 间没有关 系的因素重新组合安排 ,形成新 的视觉 焦点 ,让夜 光 不 本
为市政广场 、交通广场 、纪念性广场 、休 闲娱乐 广场 、商 业中 心广场等… 广场的 照明设计主要是根据城市 的不同功能需要 , 。
二 、城市广场夜景照明的创意和设计原则
城 市公共广场 由于规划建设 的 E的各 不相 同 , 以照明设 l 所
通 过植物 、水景 、雕塑建筑 、广场地面铺装等媒 介 ,利用 灯光 计原则就应各具特 点。夜景照 明既要满足其建设 目的 , 要体 还 多彩绚丽的效果 ,打造出温馨和谐 的广场 环境。广场 的照明设 现 城 市 人 文 理 念 ,营 造 出 非 常 好 的 艺 术 效 果 ,或 别具 一格 的表 计 主要是通过光线 的虚虚实实 、若 隐若 现、动静 的变化 ,依靠 现形式 ,具 有某种的精神境界 。所以 ,城市广场 的夜 间照明设 灯具 及不同光源 的各 自特 点 ,形成光的海洋 ,使城市广场在夜 计首先要考虑功能 因素 ,若是放弃 了这一 因素 ,广场 的设计理
通 过 对 城 市 广 场 景 观 照 明 设 计 的研 究 , 出 了 只 有 贯 彻 “ 人 晚 的 广 场 展 现 出 与 白天 不 同 的 景 观 效 果 , 游 人 感 受 到 不 同 的 得 以 让
为 中心 ” 的设计理念 , 才能 实现广场 夜景设计 的人性 化和艺 术 环境氛 围和艺术效果 。
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哈尔滨城市广场景观环境艺术研究作者:于娟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11期摘要: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职能空间,提供人们集散、交通、集会、仪式、游憩、商业活动和文化交流的场所这一概念贯穿着文明的历史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可谓是城市的“会客厅”和“起居室”。

罗伯特.詹森在《城市广场的梦想》一书中指出:“我对自己创造的城市空间经常感到失望,是因为我们期望他们会与锡耶纳或巴塞罗那那样的城市空间一样经典,但却不一定是我们所得到的。

本文主要论述哈尔滨城市广场的定义、类型、以及存在的不合理的设计。

关键词:景观环境;艺术研究;城市广场一城市广场的定义(1)广场的语言定义欧洲语言当中的“广场”一词要追溯到古希腊词“platia”,它当时意味着“宽阔的路”;德语的广场“platz”一词指城镇中建筑物前或建筑物之间的大面积空地,也可指自然界中的开阔场地;中文广场语意指面积广阔的场地,广,广阔也,地,则场地也,(仅限物质层面,缺少人文内涵)。

(2)学术性定义二战以后,城市广场的研究无论是从物质空间层面还是社会学层面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维多诺韦茨描述:“无论是何种形式和尺度,无论是封闭还是开放的空间,广场始终是由人创在的并以某种形式为人的交流服务的场所”。

根据J.B.jacson,1985年的观点,广场是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静态休闲活动的城市空间形式。

凯文林奇认为“广场位于一些高度化区域的核心部位,被有意识的作为活动的焦点。

(3)笔者给广场的定义是一个主要为硬质铺装的,汽车不得进入的户外公共空间。

其主要功能是漫步、闲坐、用餐或观察周围世界。

与人行道不同的是,它是一处具有自我领域的空间,而不是一个用于路过的空间。

当然可能会有树木、花草和地被植物的存在,但占主导地位的是硬质地面。

广场往往位于城市的节点上,是城市景观风貌和气候的重要体现,是城市景观形象的标志和亮点,是城市文明和地域文化的象征,也是城市形象评价的重要参照点。

二当代背景下的哈尔滨城市广场的类型(1)城市中心区城市广场的类型近些年,哈尔滨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步伐也快了起来,新的城市空间布局在新经济条件下发生了结构性调整。

市民的社会生活方式对户外公共空间和交往空间有了新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在市区户外空间里休闲,户外活动也丰富多样,城市广场以及户外空间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街道广场(中央大街步行街)街道广场是道路人行系统的组成部分,为行人提供休息、杂谈、等候的场所;街道广场一般设置休息座椅、花坛、种植树木、形成一定的绿化空间;街道广场还设置喷泉、雕塑等公共艺术品以增加场所的文化韵味。

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步行街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

1925年改称为沿袭至今的“中央大街”,现在发展成为哈尔滨市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

当车辆禁止通行时,它就有可能扮演广场的角色,即变成一处人们可以漫步、坐下来吃东西以及观察身边活动的场所,步行商业中心经常位于老城区,有几个连续的街区构成,完全或主要用于步行。

风格各异的西六道街、西七道街、中央商城、车辆厂住宅楼前等四处休闲广场,构成了中央大街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城市新风景。

(3)建筑广场(索菲亚建筑艺术广场)索菲亚广场位于美丽的松花江南岸,占地5万平方米,以其独特的建筑景观、欧域风情闻名于海内外。

区内标志性建筑——索菲亚教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07年,曾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规模宏大,雄伟壮观。

广场与建筑位于同一地块内,是建筑物后退形成的开敞空间;建筑广场是建筑物和道路相互联系的过度空间,中心休闲广场、建筑艺术广场均为景区内敞开式文化广场,夏日绿草茵茵、花团锦簇.音乐喷泉翩翩起舞、景区内镭射厅、信息港、影吧、淄旱冰及啤酒广场、冷饮广场等休闲娱乐项目和服务配套设施齐全。

通过室外雕塑、花坛、喷泉、标牌、引导交通、进行方向暗示和空间隔离作用。

目前,索菲亚广场占地0.8万平方米,周边被哈一百、曼哈顿商厦、中艺商厦、金太阳商厦等建筑紧紧包围。

教堂观赏空间严重不足、周边人流集散空间紧缺、静态停车矛盾突出、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周边环境脏、乱、差。

作为哈市重要旅游景观的索菲亚教堂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交通广场(哈尔滨火车站及哈西客运站站前广场)交通广场是交通节点,以疏散、组织、引导交通流量,转换交通方式为主要功能的广场;广场紧靠交通枢纽车站,与本站的出入口相接,通过垂直、水平的交通工具,疏导人流。

注意人车分离,合理组织人流,物流和车流的动线,最大限度地保障乘客安全与便捷;交通广场一般要附设一定数量的机动车停车场地,并配置座椅、餐厅、小卖部、书刊报纸零售处,银行自动取款机等设施,为人们提供生活的便利。

该工程可使进出旅客在一个地点实现火车、地铁、公交、出租、公路客运五种交通方式的换乘,东广场也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站前广场之一。

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结合,形成立体式的新模式。

新站在设计上弥补了老火车站的欠缺(5)历史性广场(博物馆建筑广场)博物馆广场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地处哈尔滨市最繁华的中心城区,是哈尔滨市区主轴线--东西大直街和红军街的交汇处。

博物馆广场在20世纪初叫做“中心广场”,是以圣·尼古拉教堂为中心的不规则放射性广场,是哈尔滨城市建设开始的源头。

有“哈尔滨客厅”的美誉。

由于历史原因,哈尔滨市地标建筑圣·尼古拉教堂及周边一些有价值的老旧建筑的被强行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建成了一批现代建筑(黑龙江省电力大厦),广场周边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出现了新老建筑不和谐的建筑如今,空间环境质量差,文化气息匮乏等诸多问题,前不久省电力大厦拆除了,计划将重现老广场的原貌。

由于多方面原因,使博物馆广场在近期的发展变化出现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交通混乱;第二,缺少绿化;第三,缺乏有吸引力的逗留活动场所;第四,由于近年来广场中破坏性的建设活动,造成景观混乱和空间秩序的失衡。

(6)纪念性广场(防洪纪念塔广场)纪念性广场常常是历史上通过重要事件留下痕迹的地方,或许作为一种集体记忆的场所。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松花江南岸,是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

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的特大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

哈尔滨市政府于1958年建立此塔,以志纪念,从此便成为东北第二大城市哈尔滨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但是周围过多的高层建筑破坏了广场的天际线。

三哈尔滨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建议(1)问题与改进建议1)植物配置广场的绿化是个现代广场设计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是哈尔滨的绿化设计差强人意。

由于缺少树木,一些游客在夏天不得不打着遮阳伞。

根据广场的性质、功能、规模和周围环境进行广场绿化设计;公共活动广场周围宜栽种高大乔木,集中成片绿地不小于总面积的25%,并且宜设置成为开场绿地,植物配置通透疏朗;车站、码头、机场的集散式广场,集中成片绿地不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0%,纪念性广场的绿化应该有利于衬托主体纪念物;广场绿地不仅具有空间隔离、美化景观、遮阳避尘等多种功能,还应该在综合考虑广场的功能空间关系、游人路线和视线的基础上,形成多层次、视觉性强、好管理的绿化空间。

但是哈尔滨广场的植物配置品种单一,空间组织单调,在今后的设计中应利用多样化的种植来提高并丰富使用者对于颜色、光线、地形坡度、气味、声音和质地变化的感受;在视线、树荫、维护方面考虑植物长成时的最终高度和体量;利用树木来遮蔽邻近的建筑墙体,如有需要,可以让阳光照到建筑物窗前。

2)休闲座椅哈尔滨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四季分明,特殊的气候类型对座椅材质的选择就更加重要,可以选择那些座位看起来很暖活的材料,在设计时优先考虑木质长椅,尽量避免那些感觉生冷(混凝土、金属、石头),或是那些坐在上面可能损坏衣服的材料。

但是从现有的这些广场来看,广场并没有很好的满足这些要求而且也没有满足各种类型的休息者的要求;座椅的布置在午间有灿烂阳光的地方,和温度很高的地方缺少遮蔽;在增加广场整体作为容量的时候,辅助座位(眺台、座强、允许做在上面的护墙)并没有很好的融入广场设计之中,当休息人数较少时,会使人们坐在座椅休息时产生恐惧感;哈尔滨的城市广场在设计时可以使座位的排列呈线性(长椅、台阶、边沿),环形或者朝向外部,以允许人们可以同陌生人挨得很近进行交流,同时不必进行视线接触;座椅位置的选择也很重要,应该可以允许人们在阳光和背阴之间进行选择。

(2)地面铺装好的地铺会提高广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但哈尔滨的地铺设计并不是完善,差强人意。

哈尔滨夏季多雨,冬季多雪,所以地铺的功能性事关重要,夏季排水不通畅,冬季不防滑,没有做到因地制宜。

在设计时应考虑主要的交通路线是否符合广场使用者“所希望的路线”;如果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人,那些限制步行的地方是否用上了卵石或大的硕石,是否利用了铺装变化来标明人行道向广场的过渡,同时又不妨碍人们的进入。

(3)公厕公厕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情况。

城市广场是相对集中的场所,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一种形式,因此公厕的设计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调查发现,哈尔滨的公厕建设数量远远不达标,市民不满主要是找不到活卫生不达标,所以只能到附近的商场或快餐店,希望在今后的城市建设和规划设计中,能够注意这个问题。

(4)环境艺术小品设计景物包括雕塑、柱、碑、水景等,是广场空间景观的节点,其设计的成败关系到广场品质的高低;环境小品既包括独立的小型艺术品,也包括经过艺术处理,具有特色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报刊亭、电话亭、垃圾桶等)。

近些年随着哈尔滨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景观小品的设计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着,景观与环境小品能够设定统一的主题,符合广场的氛围风格的统一和变化;在位置的选择上也能考虑人的走动路线和空间的组织,但部分仍还随意摆放,没有很好的与绿化设施组合,无法形成形成趣味性空间。

(5)通用设计概念通用设计在哈尔滨还没有普及,而且无障碍设计也不是很完善,在通用设计国外已经列入了法典中,它的潜在目的在于使公共生活能涵盖更多的人群,它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设计方式,满足残疾人的需求不再仅是涉及基础坡道,基于“所有人利用度”的概念,入口、标识、场地设施等等开始得到整体的考虑,之前,多为残疾人设计反映的是一种“孤立但平等”的思想,强调精心考虑过的设计不仅应满足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同时能为其他所有人使用。

四小结城市广场也是城市里最具人性的场所,因此它能聚集社会里各个阶层的人,促进社会的融合。

城市广场是一段历史,它记载着一种城市文明的进程;城市广场是一种传统,它影响了整个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广场是一种空间,它蕴藏着城市生活的精华;城市广场始终处于一种运动状态,它的构成、它的特征、它的属性以及它的角色都在不断地变化和转换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