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急性胃肠炎)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的中医护理常规专家讲座
泄泻的中医护理常规
第11页
泄泻的中医护理常规
• 4.肝气郁滞证:①对患者多加疏 导,防止不良刺激。②腹痛泄泻 显著时,可针刺中脘、天枢、 足三里、脾俞、肝俞、行间 等,以疏肝健脾。
•
肝俞:第9胸椎棘突
下,旁开1.5寸。
脾俞:第11胸椎棘突
下,旁开1.5寸。
行间:足背侧,大拇趾、
二趾合缝后方赤 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
第12页
泄泻的中医护理常规
• 5.脾气虚弱证:①注意保暖,勿受 凉,必要时采取腹部热敷法。② 观察大便时间、粪便情况、伴发 症状、诱发原因、与寒热饮食关 系,以明确诊疗。③出现受寒泄 泻者可服用生姜加红糖水。也可 针刺天枢、合谷、阳陵泉,调整 胃肠功效,到达止泻目标。④亦 可神阙隔姜灸,祛寒消痛止泻。
• 6.肾阳亏虚证:患者喜暖恶寒,病 室应温暖向阳,通风良好。多加 衣被,必要时以热水袋保暖。因 常五更登厕,必须注意防寒,以 免受凉。
第13页
泄泻的中医护理常规
饮食护理
1)饮食清淡、易消化、少渣、 高热量、富有营养流质或半流 质,多吃热粥。 2)确保水分摄入,遵医嘱口 服电解质平衡液。 3)忌肥肉、乳制品、粗粮及 辛辣、生冷、刺激油炸、多纤 维食物,戒烟酒。
泄泻中医辨证论治
泄泻中医辨证论治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七.泄泻
泄泻是因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古人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但临床所见,难以截然分开,一般合而论之。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等消化系统疾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及脏腑虚损等均可导致泄泻的发生。六淫之邪侵袭人体,最易困遏脾阳,影响脾的运化,水谷相杂而下,导致肠胃功能失调,引起泄泻;凡饱食过量,宿滞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恣食生冷,寒湿交阻,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均可致脾胃运化失健,传导失职,升降失常,而发生泄泻;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导致肝脾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形成泄泻;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受限,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夹而下,遂成泄泻;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禀赋虚弱,先天肾阳不足,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泄泻的病位在肠,病变脏腑在脾胃,病理因素主要是湿。脾病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病机关键。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因湿盛而致脾病,病属实证;慢性久泄则以脾虚为主,因脾虚而生湿浊,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身疲肢冷,多属虚证。
泄泻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泄泻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泄泻系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脾失健运,大肠传导失司,湿盛内阻,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范围】
西医学中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食物中毒、过敏性结肠炎、肠结核等以泄泻为主要表现者,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外感湿邪,或汗出入水,或坐卧湿地,则寒湿内侵,困遏脾阳,脾失健运,或感受暑湿、湿热之邪,壅遏脾胃,下迫大肠,均可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小肠泌别失司,大肠传导功能紊乱,以致清浊不分,相杂而下,并入大肠而发为本病。
2.饮食因素进食腐烂、变质、污染的食物,使脾胃受伤,或贪吃过量,食滞不化,宿食内停,损伤脾气,或恣食膏粱肥甘厚味,饮酒无度及嗜食辛辣香燥之物,致湿热蕴积于脾胃、肠道,或恣啖生冷瓜果等食品,寒食交阻,寒气客于胃肠,以上因素均可使脾运失职,升降失调,肠道泌别、传导失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本病。
3.情志因素肝为刚脏,性喜冲和条达,若忧郁忿怒,精神焦虑紧张,易致肝气郁结,木郁不达,横逆乘脾犯胃;或思虑过度,脾气受伤,土虚木贼,均可使气机升降失调,肠道功能失常,清浊不分,相杂而下,形成本病。
4.脏腑虚衰调摄失宜,或久病之后,或年老体弱,均可导致脾胃虚弱,脾失升
运,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水谷不能腐熟,运化失常,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内停,阻碍气机,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走大肠遂成本病。
二、病机
1.发病外邪致病和饮食因素引起的泄泻多起病急,呈急性发病,而情志因素和脏腑虚衰引起的泄泻多起病缓,呈慢性发病。
泄泻中医临床路径
泄泻(急性肠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部分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肠炎的门诊患者
一、泄泻(急性肠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泄泻(TCDS码:BNP1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肠炎(ICD编码:K52.905 )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ZYYXH/T29-2008和《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ZY/T001.1-94 ))进行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 进行诊断。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泄泻(急性肠炎)协作组制定的“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断方案”、中医内科学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病证部分》(ZYYXH/T4-49-2008)。
泄泻(急性肠炎)临床常见证候:
寒湿证
湿热证
食滞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泄泻(急性肠炎)协作组制定的“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断方案”、中医内科学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病证部分》
(ZYYXH/T4-49-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泄泻(急性肠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泄泻(急性肠炎)的患者。
2.以下情况不进入本路径
(1 )入院前已接受治疗且症状明显缓解患者;
(2)痢疾、伤寒、霍乱以及其他法定传染病;
(3)严重免疫抑制,如恶性肿瘤、艾滋病患者等及需要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患者;
中医如何治疗4型急性胃肠炎
中医如何治疗4型急性胃肠炎
症状:呕吐清水,泄泻清稀,腹鸣腹痛,头重身痛,或兼寒热。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处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组成:藿香、紫苏、白朮、白芷、茯苓、半夏、桔梗、厚朴、大腹皮、陈皮、生姜。2、食滞型
症状:恶心呕吐,嗳腐吞酸,脘腹痞满,纳呆腹泻,便物檅臭,腹痛肠鸣,泻则痛减。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呕。
处方:保和丸加味。
组成:炒山楂、焦神曲、炒麦芽、制半夏、陈皮、连翘、茯苓、莱菔子、藿香、竹茹。3、暑湿型
症状:呕吐酸腐,恶心嗳气,脘腹胀闷,腹痛即泻,肛门灼热,大便黄褐檅臭,心烦口渴,小便黄赤。
治法:清暑利湿,辟檅和中。
处方:连朴饮。
组成:黄连、藿香、豆豉、山栀、半夏、芦根、藿香、佩兰、滑石、竹茹。
4、虚脱型
症状:吐泻频频,面色苍白,大汗淋离,四肢厥冷,腹痛喜按。
治法:温中化浊,回阳救逆。
处方:四逆汤合附子理中汤。
组成:人参、白朮、干姜、附子、甘草、肉桂、炙黄耆、藿香、半夏、茯苓。
由于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最易使外界檅浊之气得以趁虚而入,外界寒热暑湿之邪困脾,则中气不运,也易导致饮食内伤,但脾胃虚弱,中阳被遏是发病的根本。如果起病急骤,猝然发作,上吐下泻,腹痛或不痛,即可认为中医所说的霍乱,可分为寒霍乱、热霍乱、干霍乱,是重症须严密观察治疗。
泄泻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泄泻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定义
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
释义
泄——泄漏之意,大便溏薄,时作时止,病势较缓
泻——倾泻之意,大便直下,如水倾注,清稀如水而势急
但临床上所见泄泻,往往时急时缓,难于截然分开,故合而论之。
《内经》有“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汉唐方书多包括在“下利”之内,唐宋以后才统称“泄泻”。
分类
1.以发病脏腑分类和命名者——胃泄、脾泄、肾泄、大肠泄
2.以泄泻的症状分类和定名——飧泄(泻下完谷不化)、溏泄(溏垢污浊)、鹜泄(澄澈清冷)、濡泄(泻下水多者)、滑泄(久泻不禁者)
3.以发病的病因分类和定名者——暑泄、食泄、酒泄、疫泄、气泄等
历史沿革
1.《内经》认为其病因有外感与风、寒、湿、热之不同,并夏季多发。其发病与饮食失调、气候失宜有密切关系。病位在大、小肠
因于风——“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素问·阴阳应
象大论》)
因于寒——“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举痛论》)因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因于湿——“湿盛成濡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金贵要略·呕吐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泄泻有实热与虚寒两大类,并提出了有效的方剂:寒利——葛根汤;热利——葛根芩连汤;实滞——大承气汤;虚利——四逆汤。
3.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认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也可导致泄泻:“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
本草纲目中药验方---8.急性胃肠炎
本草纲目中药验方---8.急性胃肠炎
8.急性胃肠炎
本病以频繁的上吐下泻,腹痛为特征。属于中医学中“呕吐”,“泄泻”,“霍乱”的范围。多见于夏秋季节。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两类证型:
脾胃寒湿证脾胃湿热证
脾胃寒湿证突然发病,呕吐清水,泻下清稀粪便,气不甚臭,腹部冷痛,喜按,喜温,喜热饮,胸膈痞闷,或见畏寒肢冷,舌苔白腻,脉濡。治宜芳香化浊,散寒燥湿。
· 单验方·
方一香薷10克,厚朴10克,白扁豆15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二灶心土30克,香附15克,藿香3克,生姜2片,葱头2枚。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三蚕砂30--6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 食疗方·
方一生姜10克,茶叶15克。水煎服。
方二白扁豆末,每服12克,温开水送服,每日3--4次。
· 外治方·
方一大蒜适量,连皮放热灰中煨热,去皮捣烂,用油纱布2层包裹,敷肚脐。局部有烧灼感时去掉,每日1次。
方二胡椒9克。研为细末,填满肚脐,外用胶布或暧脐膏固定,隔日更换1次。
方三白胡椒2份,肉桂1份,丁香1份。共研为细末,每次取药粉1次。据报道,治疗150例,95%的患者,均在用药1--2次后治愈。
脾胃湿热证突然发病,频繁呕吐,腹泻,吐物酸痛,腹泻黄色水样大便,或带粘液,气甚臭,肛门灼热,腹痛,心烦,口渴,小便黄,或伴有发热,舌苔黄腻,脉数。治宜清热利湿,调理肠胃。
· 单验方·
方一黄连3克,香薷8克,厚朴6克,白扁豆15克。水煎2次,混事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方二苦参4.5克。水煎服,每日2次,或用苦参粉,装入胶囊,每次服0.5克(干粉),每日4次,连服1--2天。
治肠炎(泄泻)妙方9首
治肠炎(泄泻)妙方9首
1加味戊己汤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歌诀】加味戊己吴茱萸,黄连赤芍瓦楞子,
泻肝和胃止泄泻,火郁热泻用之良。
【组成】黄连9克,吴茱萸3克,赤芍15克,煅瓦楞子30克(先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泻肝和胃。
【方解】方用黄连泄火降胃,使火热不致迫便下行;吴茱萸温肝解郁,合黄连能健胃制酸;芍药平肝以和脾止泻;煅瓦楞子制酸并能止泻。合而用之,共奏泻肝,和胃,止泻之功。
【主治】功能性腹泻(火郁热泻型),症见腹痛泄泻(以情绪波动时为甚)、痛一阵、泻一阵、肛门灼热、吐酸烧心、胃脘嘈杂、甚则可见下利完谷、舌绛无苔、脉弦数。
【附记】本方可以与痛泻要方配合使用,二方同以治肝为主,一以健脾,一以和胃,如肝盛病伤脾胃,则以二方合用为宜。若泻下黏稠不爽,可改本方为大柴胡汤加瓦楞子(煅)30克治之。
【加减】印氏经过数十年临床之反复实践,现本方已作为其临床常用的“抓主症”之方。凡见痛泻而同时胃酸过多者,率皆用此,效果良好。
2辟瘟丹
【来源】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歌诀】辟瘟丹术乌连羌,芎辛紫独藁荆防,
甘芷附麻姜松桂,皂奈麝芍用麻黄。
【组成】茅术500克,白术250克,台乌药250克,草乌125克,黄连250克,羌活250克,川芎125克,细辛125克,紫草125克,独活125克,防风125克,甘草125克,藁本125克,白芷125
克,香附125克,荆芥125克,天麻125克,官桂125克,甘松125克,干姜125克,山奈125克,麻黄125克,牙皂125克,麝香125克,芍药125克。
泄泻中医辨证论治
七。泄泻
泄泻是因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古人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但临床所见,难以截然分开,一般合而论之.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等消化系统疾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及脏腑虚损等均可导致泄泻的发生.六淫之邪侵袭人体,最易困遏脾阳,影响脾的运化,水谷相杂而下,导致肠胃功能失调,引起泄泻;凡饱食过量,宿滞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恣食生冷,寒湿交阻,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均可致脾胃运化失健,传导失职,升降失常,而发生泄泻;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导致肝脾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形成泄泻;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受限,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夹而下,遂成泄泻;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禀赋虚弱,先天肾阳不足,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泄泻的病位在肠,病变脏腑在脾胃,病理因素主要是湿。脾病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病机关键。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因湿盛而致脾
病,病属实证;慢性久泄则以脾虚为主,因脾虚而生湿浊,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身疲肢冷,多属虚证。
急性胃肠炎中医病历首次病程记录
急性胃肠炎中医病历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男,扬州人,23岁,因“腹泻、呕吐一天”入院。患者昨日食用烧烤后开始出现脐周阵发性疼痛,腹泻黄色稀水便,无粘液,无脓血便,无里急后重,腹泻三次,恶心且呕吐胃内容物四次,非喷射样,伴畏寒、发热,无反酸、嗳气,无乏力,无厌油腻感。
无胸闷、气急,无咳嗽、咳痰。无头痛,头晕。在我院门诊予以“喜炎平”治疗一天,自行服用“安乃近”,效果欠佳,为进一步治疗收住院。病来神志清、精神萎,饮食少,小便正常。
入院xx:
T:39.0℃(腋温)P:76次/分R:18次/分BP:
神志清、精神萎,发育正常、营养欠佳,自主体位,查体合作。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眼睑无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无压痛,两肺呼吸运动对称,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两肺呼吸音清,无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脏相对浊音界正常,心率7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腹壁静脉无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脐周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肝、肾区无叩击痛,腹部鼓音区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0次/分,无振水音及血管杂音。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
粪常规:
正常。
腹泻的中西医治疗
(三)发生机制:
▪ 按病理生理分类包括分泌性的腹泻、渗透性腹泻、渗出性腹泻、动力性腹泻和吸收不良性的 腹泻。
▪ 1. 分泌性腹泻: ▪ ( 1 )病因: ▪ ①由胃肠黏膜分泌过多的液体所引起。 ▪ ②霍乱弧菌外毒素引起的大量水样腹泻即属于典型的分泌性腹泻。 ▪ ③产毒素的大肠杆菌感染、某些胃肠道内分泌肿瘤如胃泌素瘤所致的腹泻也属分泌性腹泻。 ▪ ( 2 )特点: ▪ ①肠黏膜组织学基本正常。 ▪ ②肠液与血浆渗透压相同。 ▪ ③粪呈水样,量大,无脓血或脂肪过多。 ▪ ④禁食不减少或加重腹泻。
▪ 2. 渗透性腹泻: ▪ ( 1 )病因: ▪ ①是由肠内容物渗透压增高,阻碍肠内水分与电解质的吸收而引起。 ▪ ②先天性乳糖酶缺乏:饮牛奶或奶制品后,未消化的乳糖聚积在肠腔,引起腹泻。服用盐类
泻剂或甘露醇等引起的腹泻亦属此型。 ▪ ( 2 )特点: ▪ ①禁食或停药后腹泻停止。 ▪ ②粪中可含有未经消化或吸收的食物或药物。
热,身热烦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 ( 2 )治法:清热利湿。 ▪ ( 3 )代表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 (幻灯 39 )图片展示的是湿热泄泻型腹泻患者其舌质红,苔黄腻。
▪ 3. 食滞肠胃 ▪ ( 1 )症状:腹痛肠鸣,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腹痛痞满,不思饮食。舌苔厚垢浊或
泄泻(急性胃肠炎)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ZYYXH/T29-2008)和《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
(ZY/T001.1-94))进行诊断。
(1)起病急,泻下急迫而量多。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以上,便质稀溏或成水样便,大便量增加。
(3)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进行诊断。
(1)有暴饮暴食或吃不洁腐败变质食物史。
(2)急性起病,大便次数每日3次以上;大便呈稀便、水样便,可伴有粘液或混有血液,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等。
(3)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4)体征不明显,可有上腹及脐周压痛,肠鸣音多亢进。
(5)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镜检可有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粪便培养可呈阳性。
(二)证候诊断
1.寒湿证:大便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或伴有胃脘疼痛,得暖则舒,呕吐物带有酸水,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2.湿热证: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或伴有胸闷欲呕,嗳气泛酸,身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3.食滞证:泻下稀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腹痛肠鸣,泻后痛减;呕吐物多为酸腐食物,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苔垢腻,脉滑。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中药口服汤剂、中成药
泄泻中医健康指导
泄泻的中医健康指导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
急性肠炎患者
急性肠炎是由于食进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如过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胃肠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其病理表现为胃肠道粘膜的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有时伴有出血及糜烂。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恶心、呕吐、腹泻是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症状。
慢性肠炎患者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饮食宜忌:
1、饮食宜清淡,细软,易于消化。多采用粥、汤等物及煮、炖烩之法。谷物干果之类,以磨粉后再加工为好,煎、炸、烙之品,均不宜用。
2、忌食生准不易消化的食物。
3、腹泻病人多次拉肚子,常容易耗伤津液,故宜多饮淡盐、糖水以补充津液,尤其是儿童更为需要。
4、腹泻早期,如果拉肚子严重,可暂时禁食,饮以淡米汤、淡果汁、面汤等。当病情好转时,可进食少油、少渣半流食,如挂面、稀粥、面片等。拉肚子停止
后,可逐渐增加一些蛋羹、瘦肉末、菜泥,直至软饭等。
5、伤食泻,宜控制饮食,必要时禁食。
泄泻中医诊疗专题方案
泄泻中医诊断方案
【病名】
中医病名:泄泻
西医病名:相称于西医旳急慢性肠炎、肠吸取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等。
【诊断】
(一)中医诊断原则:以腹泻为主症者,辨病泄泻。
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忽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二)西医诊断原则:
1.腹痛、腹泻,一日多次至 10 余次,呈黄色水样便,一般无粘液脓血,腹痛多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可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
2.可有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等体征。
3.便常规、便培养、纤维肠镜检查、X线腹平片、肠道钡剂检查有助确诊。
【治疗方案】
一.中医综合治疗措施:
(一)中医辨病论治
(1)实证:
①寒湿证:
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主方:藿香正气散。
②湿热证:
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切,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
③伤食证:
证候:腹部疼痛拒按,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后不畅,胸脘痞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而数,或见沉弦。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
④肝气乘脾:
证候:时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恼怒、紧张等情绪波动而致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中医治疗急性肠炎的方法
中医治疗急性肠炎的方法
急性肠炎是现如今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情况,这种情况可能会给我们自身带来很大的疼痛感,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我们自身不规律饮食导致的,我们日常一定要养成定时吃饭的好习惯,多吃一些有营养价值的东西,为大家普及一下中医治疗急性肠炎的方法吧。
中医学没有急性肠炎的病名,根据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呕吐、腹痛、泄泻、霍乱、绞肠痧、脱证等病证范畴。其病因有感受时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脏腑虚弱等,但主要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和胃肠功能失调。
(1)感受时邪
夏秋之交,暑湿蒸腾,若调摄失宜,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或因贪凉露宿,寒湿入浸,寒邪秽气,郁遏中焦,使脾胃受损,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发为本病。
(2)饮食所伤
饮食过量,停滞不化;或恣食肥甘,湿热内蕴;或误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致运化失职,水谷精华不能吸收,反停为湿滞,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吐泻交作,而发本病。
(3)情志失调
脾气素虚,或原有食滞,或本有湿阻,但未致发病,复因情志失调,忧郁恼怒,精神紧张,以致肝失疏泄,横逆乘脾犯胃,脾胃受制,运化失常而成本病。正如《景岳全书·泄泻》篇所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
中医治疗急性肠炎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一个非常不错
的治愈效果,可有效地帮助我们缓解疼痛,而且不会对我们自身产生任何的副作用伤害,尽量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少吃一些带有刺激性味儿的食物,辛辣的食物一定要少吃。
《中医治疗泄泻》的病案分析
《中医治疗泄泻》的病案分析
病例介绍:
患者,男,43岁,腹痛,腹泻反复发作2年。泻后痛减,夹杂脓血,血色鲜红,结肠镜检查
提示肛门以上多发性溃疡病灶,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曾于多家医院就诊,服用美沙拉嗪等
药物病情控制尚可,但每遇饮食不慎或过于疲劳即复发。刻诊: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口苦,里急后重,舌红、苔薄白腻,脉弦细滑。辩证为肝脾不调,湿热蕴结,治疗以疏肝健脾,清
热化湿。处方:半夏10克,黄芩10克,黄连5克,木香5克,白术15克,山药15克,白
芍15克,防风10克,炮姜5克,大黄炭10克,地榆炭10克,元胡10克,仙鹤草30克,
白头翁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14剂。二诊:服药后,腹痛里急后重已除,仍有便溏,偶
有脓血,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滑,前方去大黄炭,元胡,14剂,水煎服。三诊:脓血
便未见,大便溏薄,神疲乏力明显,前方去黄芩,防风,炮姜,地榆,加炒黄芩,厚朴,炒
防风。三诊方加减服用两个月,未见腹痛腹泻和脓血便,嘱服香砂六君丸两个月以善其后。
随访未见复发。
按:该案患者主症为腹痛腹泻,脓血便,综合四诊,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证,肝郁气滞,
湿热内滞为标,脾胃虚弱为本,因初诊脓血便严重,故在疏肝健脾,清热化湿之法中加入大
黄炭,地榆炭等炭类药以止血;三诊血已止,湿热渐除,而虚像渐显,故去白头翁及诸炭药,而加党参益气健脾,药后诸症皆平,又以香砂六君丸健脾益气善后,邪尽正复,故不易复发。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泄泻”,“久痢”等范畴,先天
不足,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是主要发病原因,病位在肠,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ZYYXH/T29-2008)和《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ZY/T001.1-94))进行诊断。
(1)起病急,泻下急迫而量多。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以上,便质稀溏或成水样便,大便量增加。
(3)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进行诊断。
(1)有暴饮暴食或吃不洁腐败变质食物史。
(2)急性起病,大便次数每日3次以上;大便呈稀便、水样便,可伴有粘液或混有血液,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等。
(3)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4)体征不明显,可有上腹及脐周压痛,肠鸣音多亢进。
(5)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镜检可有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粪便培养可呈阳性。
(二)证候诊断
1.寒湿证:大便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或伴有胃脘疼痛,得暖则舒,呕吐物带有酸水,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2.湿热证: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或伴有胸闷欲呕,嗳气泛酸,身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3.食滞证:泻下稀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腹痛肠鸣,泻后痛减;呕吐物多为酸腐食物,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苔垢腻,脉滑。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中药口服汤剂、中成药
1.寒湿证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推荐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法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藿香、炙甘草、生姜、大枣等。
中成药:藿香正气丸(口服液)、理中丸、玄胡止痛片等。
2.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
推荐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葛根、黄连、黄芩、茯苓、绵茵陈、厚朴、银花、甘草等。
中成药:保济丸(口服液)、葛根芩连片、炎可宁片等。
3.食滞证
治法:消食导滞。
推荐方药:(1)保和丸加减(食积较重)。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枳实、厚朴等。(2)枳实导滞丸加减(积滞较重)。大黄、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等。
中成药:保和丸、枳实消痞丸、金佛止痛片等。
(二)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可根据病情,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和(或)凉血止痢作用的中药注射液,如喜炎平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等。
(三)针灸治疗
1.体针
(1)腹泻:选取足三里、天枢、神阙、中脘等穴位,可使用平补平泻法。
(2)腹痛:选取足三里、中脘、天枢、三阴交、太冲等穴位,其中太冲用泻法,其余穴位用平补平泻法。
(3)呕吐:选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其中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其余穴位用泻法。
2.平衡针:可选取胃痛穴、腹痛穴。
(1)胃痛穴:定位:此穴位于口角下一寸或下颌正中点旁开3厘米(1.5寸)。取穴原则:男左女右取穴。手法:滞针手法。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2)腹痛穴:定位:此穴位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取穴原则:病变定位时采用交叉取穴。病变非定位时,采取男左女右取穴。视病情危重,采取双侧同时取穴。手法:上下提插可捻转滞针。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3.腹针:选取中脘、下脘、上风湿点(双侧)。留针20分钟。
4.灸法:寒湿证选中脘、上脘温中止呕。
(四)其他疗法
1.中药外敷
(1)吴茱萸热奄包:吴茱萸200g加热,热度为患者皮肤可以接受为准,用治疗巾包裹后,外敷腹部,以寒湿证患者为宜。
(2)四黄水蜜外敷:大黄、黄连、黄柏、黄芩各200g,研细末过筛备用,用时取适量加蜂蜜调制成饼状,外敷腹部,以湿热证或食滞证患者为宜。
2.中药穴位贴敷
(1)寒湿证:苍术、白术各20g,吴茱萸5g,赤石脂l5g,石榴皮20g,丁香5g,肉桂5g。上药晒干研细末过筛备用,取药粉1g,用生姜汁调成糊状,纳脐中,纱布固定,夜贴晨取,1次/d,3d为1个疗程。
(2)湿热证:用黄连5g、苦参10g、茯苓15g。上三味药粉碎为极细末,和匀取1g用醋调成药饼,贴敷在神阙穴上,纱布固定,每次贴敷约8h,1次/d,3d为1个疗程。
3.刮痧疗法
取位:患者采取仰卧位。
操作步骤:术者在患者的下脘、石门、天枢、天突穴位上,将手指用清水湿润,五指弯曲,用食指与中指的第二指节对准穴位,将皮肤挟起,然后松开。这样一起一落,反复进行,每点挟撮6-8次,直至被挟处成为橄榄状之紫红色充血斑为度。每日2次。
(五)内科基础治疗
必要时可予对症处理,剧烈吐泻者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六)健康指导
1.生活起居: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保证睡眠。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避免腹部受凉,注意保暖,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护理,做好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大便次数、色、质、量的变化,及时发现及处理并发症,如脱水、酸中毒、休克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
2.饮食调护
(1)疾病初期:在起病后 8~12 小时内,患者可吃流质食物,如大米粥、藕粉,鸡蛋面糊,细挂面,烩薄面片等。如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还应适当给病人多喝一些汤水,如米汁、菜汤、果汁、淡盐开水等,以补充体内水,维生素和电解质。
(2)疾病好转期:可给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营养丰富地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大米粥,细面条,蒸蛋羹,咸饼干等。宜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进食4~5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的糖,因这些食物进入肠道后容易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腹痛,增加患者痛苦。另外,牛奶中含有较多地脂肪,脂肪有润滑肠道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加重肠道负担,对病情不利。
(3)疾病恢复期:避免油腻,生冷不洁,及酒、浓茶,咖啡等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3.情志调摄:保持心情愉悦,避免不良情绪刺激。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本病的性质,减轻身体痛苦和精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