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大气圈
多发 多发 地区 季节 江淮 春末 地区 夏初
成因 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 力敌
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防治措施
阴雨连绵 降水多时——排水; ——降水多 “空梅”天气——引水灌 “空梅”天气 溉 ——干旱 天气酷热少雨,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 抗旱任务艰巨 成可能缓解旱情
伏 旱
长江 7月 中下 游地 区 东南 夏秋 沿海
大 气 与天气、气候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大气的物质组成: 干洁空气 、 水汽 、 尘埃 。
2、大气的垂直分层,从外到内: 散逸 层; 热 层( 电离 层,O); 中间 层( 高空对流 层); 平流 层(臭氧层); 对流 层(地面辐射)。
3、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一氧化二氮 、甲烷 、氟里昂 、臭氧
热带雨林 气候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 气候 亚热带季风 气候
赤道附近
南北纬 10 º 20 º 南北纬20º -30º 大陆内部、西岸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南北纬30 º 40º 大陆 西 岸 南北纬 25º 35º 大陆东 岸
终年 高温多雨
终年 高温 , 有明显干湿季 终年 高温少雨 终年高温 有明显的旱雨季 夏季 高温少雨 冬季 温和多雨 夏季 高温多雨 冬季 低温少雨
图13
6、锋面雨带的季节性移动
4、5月份,雨带停在 华南 地区, 6、7月份雨带停在 江淮 地区,
7、8月份,雨带停在 华北 地区、 东北 地区。
雨带在前,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后。 南方雨季来得早、去得晚,雨期长。
强冷空气迅速 大风、雨雪、 入侵 冻害时间长, 范围广
地膜覆盖等
加强警报 做好防寒准备 营造防护林 退耕还林还草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学案 第二课时
【寄语:同学们,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就要拼搏,才会有成功的可能,让我们期待着!】地理好望角学案第14期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学案第二课时三、大气运动大气运动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的上升和下沉;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风。
(一)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表的冷热不均1、热力环流的形成:(如图)A地受热较多,温度高,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密度减小,导致A地形成相对的低压,而A地的上空由于空气不断流入,密度变大,形成相对的高压;B、C两地受热少,温度较低,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密度变大,B、C两地形成相对的高压,而对应的高空密度减小,形成相对的低压。
这样近地面的空气从气压较高的B、C两地流向气压较低的A地,高空空气则从气压较高的A地流向气压较低的B、C两地,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小结:地面的冷热不均→气流上升或下沉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2、气压高低的判断规律(1)同一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水平方向上,气体由高压流向低压;(2)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形成低压(气流上升),气温低的地方形成高压(气流下沉)(3)同一等压面上气压值相等。
(4)高压、低压只是相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
(5)气压高低的判断:先判断水平方向——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后判断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6)等压面判定法:“高高低低”等压面向高处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向低处凹陷的地方是低压;3、热力环流的应用:1)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近地面空气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如下图a);夜晚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如下图b)。
2)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下图a);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下图b)3)城市风:(城市的热岛效应)形成原因:因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燃烧,汽车尾气排放等,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引起空气在城市中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在郊区,气温低,形成高压,气流下沉,形成高压,这样就形成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由此形成城市风。
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二节 (第二部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西风带
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北半球)
400N
大 洋
大
甲
陆
大 洋
30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0N——400N的大陆西岸(甲地),夏季受北 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冬季,西风带南移。(北半球)
西 风 带 大 洋
大
400N
大 洋
300N
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陆
300N——400N的大陆西岸(甲地),冬季受南 移的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
冬季,东北信风带南移。(北半球)
东 北 信 风 带
甲
0 0N 甲地,冬季受南移的东北信风带控制,进入干季
东北信风带
赤 道 低 气 压 带
东南信风带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世界气候分布图.swf
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形成全年高温,有明 显干湿季之分的热带草原气候
极低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形成全年寒冷干燥的极地气候
(4)西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大陆的东岸和西岸,大洋的东岸和西岸
大 陆
大
大
甲
洋
乙
陆
甲地位于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 乙地位于大陆的西岸,大洋的东岸
大陆的东岸和西岸,大洋的东岸和西岸
大 洋
大
大
甲
陆
乙
洋
甲地位于大陆的西岸,大洋的东岸; 乙地位于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
南 北 半 球 的 暖 冷 气 流 从 北 方 来
20°S 60°N
40°S 40°N
陆地
60°S 20°N
2.2大气的组成及受热过程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电 离 层
特点: 密度很小。 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1、从臭氧、二氧化 碳和水汽的吸收作 用,可知大气吸收 具有什么特性? 氧原子吸收紫外线 (选择性) 2、为什么大气直 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能量是很少的?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 CO2、水汽吸收红外线 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 收得很少,大部分 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 面 到地面)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地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反射
大气上界
云层、尘埃 空气分子散射
大气吸收
Co2 水汽
o3 o原子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低层大气热量主要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
太 阳 辐 射 太 阳 辐 射
大气上界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大 温
大气逆辐射
面 “大气还大地”
地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市二中高一地理组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1、组成:
N2(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O2(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CO(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 2 O3(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 水汽和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重要物质)
低 层 大 气
干洁空气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2、结构 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
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特点: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5.举例
寒潮 北方夏季暴雨 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 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 摆动的锋。
暖气团 冷气团
江淮准静止锋 昆明准静止锋 华南准静止锋
天山准静止锋
七、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
1、区别与联系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亚速尔 高压
冬
太
亚欧大陆
夏平
海陆的热力 性质差异
洋
印度低压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冬 夏
夏威夷 高压
30°N
海陆的热力 性质差异
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 性位置移动
0°
例题: 读亚洲7月季风图: (1)图中季风A的风向 是西南 _____季风,B的风 向是 _____季风。 东南 (2)图中季风A和季风B 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 B 差异形成的是_____ , 东亚 地区) 这类季风在____( 最为典型。 (3)受图中季风影响的地区,夏季降水丰沛,特别 有利于粮食作物中_____ 水稻 的生长。由于季风的强弱 变化很大,使得该地区_____ 水旱 灾害频繁,对该作物 的生长威胁很大。
低压与气旋
低
北半球逆时针
以阴雨天气为主
高压与反气旋
高
北半球顺时针
以晴朗天气为主
气旋(低压)
北半球 气旋:北逆南顺辐合上升
单位:百帕
南半球
低
气压梯度力 风向
低
气旋——阴雨天气
反气旋(高压)
北半球 反气旋:北顺南逆辐散下沉 南半球
高
单位:hPa 气压梯度力 风向
高
反气旋——晴朗天气
5、案例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2课时)——热力环流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节课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思想指导下,依据心理学与教育学上的有关思想以及相关理论,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充分开发教学资源、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学生思维的综合性,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以学论教,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大气环境的基础知识,大气中热量和水汽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
只有掌握了本节内容才能理解全球性大气环流,了解各类天气系统的特点,防御自然灾害,并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大气环境。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了垂直运动;从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气压差异,在水平气压差异引起空气做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组成了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课标要求】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等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市教学内容建议“绘制并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本节要实现形成性目标,因为热力环流是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所以说本节学习是为实现其他课程目标做的知识铺垫。
【素养目标】1.人地协调观: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2.综合思维:综合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和过程,会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生活现象。
3.区域认知:认知地理现象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表现。
4.地理实践力:培养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地理实践能力;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生产、服务生活。
【学习重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
【学习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分组合作探究为主,导、议、讲、练相结合等。
【教学手段】教师自制实验道具、野外实践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提供大气运动的相关资料;(2)指导学生进行准备工作;(3)进行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导学案。
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的空 气环流。
把空间气压值相 同的各点组合而 成的面叫做等压 面。
等压面
B
A
C
思考:实际生活中经常见到
热力环流有哪些形式?
海陆风
山谷风
城市风
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大气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
大气水平运动 风
(hPa)
995
特点: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 1000 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1005 A
1010
水平气压梯度力
不同受力情况下的风向
1.若只受一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 大气运动的方向——理想状况 。
1002 1004 1006 风向
(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
等压线
1008
风向 :垂直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2.在二个力作用下,大气运动(北半球高空)的方向。
最 后 风 向 与 等 压 线 平 行
3.在三个力作用下,大气运动(近地面)的方向。
最 后 风 向 与 等 压 线 斜 交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
地转偏向力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摩擦力
风向与等压线有 一交角
总结归纳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垂直运动 上升气流 分类—— 下沉气流 水平运动——风
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第2课时: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
主讲教师:赵恒德
临沭一中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
本原因,理解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 力的作用下风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培养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的能力;提高绘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激 发自己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通过对山谷风等 问题的探讨,树立破除迷信,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大气受热过程
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②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点2、能力目标:通过图表的绘制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
3、情感目标: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大气受热过程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不断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大量森林被砍伐,从而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②大气中臭氧总量的减少:随着冰箱、空调的广泛使用,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使大气中的臭氧总量减少。
垂直分层(1)垂直分层的依据: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将大气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2)各层特点二、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
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对流层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
(2)反射:无选择性。
反射量的多少与云层厚度、云量多少有关。
(3)散射:有选择性。
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波长较短的蓝色、紫色光最易被散射,所以天空呈现蔚蓝色。
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是可见光部分。
2.大气的保温效应①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后,温度增高,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向外辐射。
②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差,但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因此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能量被保留在大气中,使大气增温,所以地面是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大气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长波辐射,其中的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被地面吸收,补偿了地面的热量损失,起到保温作用。
三、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及风1、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1)大气的运动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理课件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大气
摩擦力
与等压线成一 夹角
思考题:
A 995 1000
1005 1010(百帕) B
北半球
在上图所示的气压场中,A、B 两地风向如何?何处风力较大?为什么?
课堂练习: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C )
A.地球自转偏向力
B.摩擦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地面冷热不均
2.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 述正确的是 ( A) A.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B.风力大小与摩擦力无关 C.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与风向无关 D.地转偏向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总是垂 直的
思考:
•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 受哪种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这 种风向在什么地方存在? • 试说明风的形成过程及其风在不同力的作用 下风向的变化情况?
气压梯度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大小 ----取决于气压梯度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 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1024 1016 1008
F2
V F1
A
。
海 拔 升 高 气 压 降 低
N
M
等压面
1006
1008 1010
B
A
C
热
海 拔 升 高 气 压 降 低
力
环
流
形
成
的
原) (百帕
1006
理
1008
1010
若 A、B、C 三地(如左上图)受热均匀,则
B
A
C
①三地气温相同; ②三地气压相同; ③三地气压随高度递减的规律相同; ④三地上空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气压相等,等压面为互 相平行的水平面。
A
B
高中地理课件2.2.1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二
思考讨论 对流层的高度在不同纬度地区和不同季节有何差异? 提示:对流层的高度有纬度差异和季节变化。低纬度地区较高,高 纬度地区较低;同一地区,夏季高于冬季。
一二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1.两大热源 (1)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 (2)直接来源:B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 (1)地面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大气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方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题2】 2017年4月12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锡纳朋火山
(1)吸收作用: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
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
线。而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得很少,绝大部分可透
过大气射到地面。
(2)反射作用:受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
弱较明显。如下图。
云层、尘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探究一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原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能大量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 将热量保存在大气层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返还给地 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 作用。探究一ຫໍສະໝຸດ 探究二(2)过程:
探究一
探究二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探究二
(3)散射作用: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
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
其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如下图。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易错辨析(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和散射作用都有选择性, 而反射作用无选择性。 (2)大气逆辐射的方向和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 (3)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教案 鲁教版必修1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背景情境导入在“神舟”七号飞船降至100千米高度时,返回舱进行姿态调整。
在距地面约80千米时,返回舱再入稠密大气层。
进入黑障区后,通信中断。
约距地面40千米高度时,出黑障区,通信恢复。
什么叫稠密大气层?什么叫黑障区?稠密大气层是指对高速飞行物体产生较大阻力的大气层,一般距地表100~120千米以下,该层大气密度较大。
稠密大气层之外称为外层空间,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它一直可以延伸到3000千米左右,这一层也被称为稀薄大气层。
稠密大气层之外一般称“天”,之内就是“空”。
在稠密大气层内飞行的就是航空飞行器,在外层空间飞行的就是航天飞行器。
当返回舱大约以每秒8千米的速度进入稠密大气层时,返回舱与周围空气发生剧烈摩擦,使返回舱周围气体分子呈黏滞状态,温度不易散发,形成一个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区,返回舱变成一个火红的流星,周围的气体和返回舱表面材料的分子被分解和电离,形成等离子鞘套电磁屏蔽。
因为等离子体能吸收和反射电磁波,会使返回舱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衰减,甚至中断,雷达也无法发现它的踪迹,这个区域因此被称为“黑障区”。
黑障区范围取决于进入大气层的物体的外形、材料、再入速度、无线电频率和功率等。
如果无线电频率选择合适,也可以避免黑障现象。
返回舱在下降到距地面大约40千米时,返回舱升力控制系统开始起作用,速度也有所放慢,黑障现象就会消失。
问题:大气层与人类的关系怎样? 教材内容详析知识点一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知识背景 近地面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
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增加而逐渐降低,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受热多,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所及高度大,对流层顶高;高纬地区受热少,对流较弱,所及高度小,对流层顶低。
同一地区,对流层高度夏季大于冬季。
大气的组成中,二氧化碳、臭氧、水汽等成分不仅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而且对人类生命及其生存环境有重大作用;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对大气成分产生影响,从而改善或者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如:燃烧矿物燃料→CO 2增加→温室效应,制冷工业发展→氟氯烃含量增加→破坏O3层,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地 面 辐 射
答:夜晚多云,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所以气温较晴天高。
答: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 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问:月球白天气温可高达127 ℃,夜间可降至 -183 ℃, 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这是什么原因呢?
太 阳 辐 射
太 阳 辐 射
太 阳 辐 射 太 阳 辐 射
吸收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蓝天:空气分子散射蓝光所致
太 阳 辐 射
问: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要低些?
太 阳 辐 射
太 阳 辐 射
太 阳 辐 射
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 答:多云的白天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少,所以气温较晴天低。
问:为什么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要温暖些?
高 层 大 气
平O O 3 3 流 层 对流层
50km
O3 O3
12km
利于 飞机 飞行
下冷上暖,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气流平稳,利于飞机飞行。
平流层利于飞机飞行
大气的垂直分层
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 对 流 层 平 流 层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流层
电离层80 ~ 500km 50km
12km
月 面 辐 射
大气上界 太 阳 辐 射
月球表面
地球表面
答:地球表面有大气层而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
针对性练习
1.图示箭头中,表示低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2.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热量损失的箭头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
)。
三、大气的运动
: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2课时)
2.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 空气__ __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_______ 空气的_______运动(风)。
高一学案: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2课时) 编号: 主备人: 审核人: 学校: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运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热力环流等现象;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
【学习过程】知识点4:热力环流自主梳理交流展示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
互动探究读教材中P 38图2—2—6“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高低与温度、高度的变化有什么关系?2.图中A 处的近地面与高空哪里气压高?为什么?3.图中A 、B 、C 三地在什么情况下等压面呈现水平分布状态?4.图中气流在垂直方向上为什么由低压流向高压?图中气流在水平方向上为什么由高压流向低压?迁移应用完成《同步导学》P 29同步导练第2题和第4题。
知识点5: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自主梳理 热力环流 1.成因:由于地面 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3.常见的热力环流: 、 。
力与大气水平 运动(风)的关系1.水平气压梯度力:由 指向 ,垂直于 。
2.地转偏向力:与 垂直,北半球 偏,南半球 偏。
交流展示1分别绘制北半球、南半球高空的风向,并标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2.分别绘制北半球、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并标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互动探究读教材中P 39图2—2—9“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和2—2—10“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和等压线有何关系?2.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和等压线有何关系?此风向在哪几个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它们之间有何关系?迁移应用完成《同步导学》P 29同步导练第3题。
巩固练习完成《同步导学》P 29当堂导测第1、2、3、4题。
• 北半球 530百帕 522百帕 514百帕 • 南半球 514百帕 522百帕 530百帕 • 北半球1020百帕 1012百帕 1004百帕 • 南半球 1004百帕 1012百帕 1020百帕高三学案:第三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编号: 主备人: 审核人:学校: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了解地转偏向规律及影响;掌握晨昏线及其判读方法;掌握日期确定和时间计算的方法。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2)
必修一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2)【学习目标】掌握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课前预习】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少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热力环流:⑴原因:。
⑵形成:近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空气的水平运动。
要求:图上标上冷热、气压高低、画上垂直和水平气流运动方向、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
注意:①、高压、低压是的比较。
而在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始终越低。
②、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多阴雨天气;近地面气温低、气压高、多晴朗天气(3)应用:(1)判定气温: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等压面上凸),近地面气温高。
(2)判定陆地(海洋)、城市(郊区)冬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是海洋夏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是陆地城市,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3、常见的热力环流(1)、城市风:城市风是指在大范围气流运动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而引起城市与郊区之间的大气环流,即空气在城区上升,在郊区下沉,而四周较冷的空气又流向城区,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一个小型的局地环流,称为城市风。
城市风对城市空气的污染产生扩散、稀释作用,同时加剧了城市污染向农村的扩散。
①、城市热岛的成因:ⅰ人口稠密、交通繁忙、工业活动发达且集中,“废热”排放量大ⅱ高楼林立,空气流动不畅,影响散热ⅲ地表组成物质比热熔小,增温快ⅳ城市绿地、湖泊面积小 ②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ⅰ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
ⅱ将卫星城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ⅲ在市区和郊区之间植树造林,起到净化和增湿作用。
(2)、山谷风:白天山顶的气温高于谷地,在山顶和谷地间形成热力环流,近地面的风向是由山谷刮向山顶的;到了夜晚山顶的热量散失的快,山顶气温低于山谷,热力环流的方向改变,近地面风向由山顶刮向山谷。
2.2第3课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学案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学习目标】(1)知道大气环流的含义及其作用。
(2)能绘制说明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3)理解气压带风带位置的移动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重点难点】全球性大气环流是本单元重要的内容。
本节重点是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各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是本节的难点。
【自主探究】什么是大气环流?它有哪些作用?用文字说明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合作探究】[探究活动1][绘图说明]绘出三圈环流、标注风、压带名称及风向90 气压带性质热力冷高压60 动力冷性低压30 动力暖性高压0 热力热低压30 动力暖性高压60 动力冷性低压热力冷高压绘三圈环流:90°S 60° 30° 0° 30° 60° 90°N[探究活动2][读图说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移动的原因:A 的日期为B 的日期为C 的日期为 移动的规律:就半球而言: 全球而言:[探究活动3][阅读分析]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为什么北半球海陆分布对大陆的影响比南半球显著?(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北半球却呈块状)[读图说明] 季风环流概念: 形成原因: (1)重要原因:[探究活动4]被切断的气压带 大气活动中心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大西洋 一月气压七月气压【基础巩固】1.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 )A.温度比赤道附近地区低,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B.温度比赤道地区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C.赤道上空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能前进,在30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形成D.从高纬度来的冷空气在30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形成 2.关于中纬西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北半球为西南风 ②南半球为西南风 ③在中纬西风影响下降水较少 ④中纬西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3.下列哪个气压带控制下的天气通常是多雨的( )A.赤道低压带B.极地高气压带C.极地东风带 D .信风带 4.下列节气中地球上气压带风带位置最北的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5.地球上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规律是( )①夏季北移 ②冬季南移 ③夏季向高纬度方向移动 ④冬季向低纬度方向移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天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和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 )(2)季风环流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冬季风 源地 西伯利亚、蒙古 西伯利亚、蒙古 风向 性质夏季风 源地 副热带太平洋 赤道附近印度洋 风向 性质成因分布地区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亚洲印度半岛和我国西南地区A.亚洲低压副热带高压带B.印度低压副极地低压带C.亚洲高压副极地低压带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热带高压带7.形成季风的最主要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C.反气旋的影响D.气旋的影响8.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成的是A.东亚的东南季风B.东亚的西北季风C.南亚的东北季风D.南亚的西南季风9.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B.高气压带均由冷空气冷却下沉而成C.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北风D.赤道低气压带南邻东北信风带10.形成大气环流的主要因素是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天气与气候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一课时)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的要求本课将重点安排在对读图技能的训练,以及人地协调观念的树立等方面。
读图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无论是了解大气的组成还是大气的垂直分布,还是大气的受热过程都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感性知识入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各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各层大气气温分布特点以及大气运动状况、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人类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以及各层大气的特点;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道理2.能力目标: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训练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原理四、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可借助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与大气的受热过程、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导入]探究1:读P36图2-2-1回答问题;(学生回答较多的是飞机飞到了云的上面。
教师设问为什么下面由云雨而上面没有呢?)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与大气的受热过程、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地理《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 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地球生命的 保护伞”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凝结核,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固体杂质
大 气 的 垂 直 分 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
分层 高度(km) 对流 层 平流 层 高层 大气 特点 与人类关系
大气的垂直分层
分层 高度(km) 特点 与人类关系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 收得很少,大部分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 到地达面) 红外线
地
面
2、大气的保温作用
读“大气的保温作用”图,思考下列问题: 1、地面辐射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它是长波 辐射? 2、为什么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3、大气辐射是如何形成的?
图1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地球上最主要的
能量来源是—— 太阳辐射
大气是如何吸收太阳辐射的?
1、大气对 流 层
思考:1、从臭氧、 二氧化碳和水汽的 吸收作用,可知大 气吸收具有什么特 性? (具有选择性) 2、为什么大气直 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能量是很少的?
最密切
对流 平均厚度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 12 低;空气对流运动显 层 平流 12—50 层
著;天气复杂多变。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 利于高空飞行; 加;空气水平运动为 保护地球生命。 主;天气晴朗。
高层 50—大气 空气密度小;有若干 对无线电通信 能反射无线短波的电 有重要作用。 大气 上界
离层。
1.干洁空气体积百分比中,占第一、第 二位的依次是 A A.氮、氧 B.氧、氮 C.氢、氧 D.氧、氢 2.大气中,氮的主要作用是 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B.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C.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D.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 削弱
射向宇宙空间
大 气 吸 收 大 气 增 温
大气上界
到 达 地 面
地面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想一想: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什么? 地 面 增 温 根本来源是什么? 太阳辐射是大气的根本热源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问题探究二】
太阳和地面哪个直接传递给大气的 热量多?为什么?
不影响风 减小风速 向
B 例1、在北半球等压线图中,近地面风向是-----A 高空风向是-------1010
A C
B
D
1005百帕
例2:画出AB 两点的风向,比较AB两点风力的大小
风向
A
B
同一水平面上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课前检测
1、形成风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2、南北半球高空和近地面风向如何画?
问题探究四
你可以绘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吗?
1005hpa A 1010hpa
B A
D
低
C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问题探究三
比较下面三图的气压梯度大小:
1008(hpa) 1004(hpa) 1004(hpa) 1010 1010 1010
A
B 答案:C >B >A
C
(2)高空的风向(北半球)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句中的“巴山夜雨” 是怎样形成的? 你会解释开始的那个故事了吗?
谷顶
谷顶
谷底
夜晚:山风
课堂总结
大 气 的 热 力 环 流
1、形成
能量来源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热 力 环 流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
海陆之间的 地的天气和
高低纬
之间、
热量 气候
和水汽的分布,并对各 产生重要的影响。
问题探究一: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 地球不自转、不公转
低压
极地高压带
高压90N
60N
30N
高压
低压
赤道低压带
0
单 圈 环 流
问题探究二:假设地表是均匀、不公转。
极锋
10 6 5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 3 2 1
8 7
副热带高气压带
4
三 圈 环 流
赤道低 气压 带
在学案上完成北半球三圈环流。
三圈环流:
地表均一、地球不公转
高纬环流
10 6
5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环流
9 3 7
8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低纬环流
2 1
4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问题探究三:记忆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名称,探究 其间的风带的风向如何形成,在学案上画一画。
亚欧大陆 1月份 北太平洋 被切断的 气压带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副极地低 (蒙古高压) 气压带 副热带 7月份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高气压带 (印度低压) 2、南半球气压带分布情况,由于南半球海洋 面积大,因此气压带基本仍然呈带状分布
问题探究二:
1月和7月的亚欧大陆和北太平洋地区气 压分布状况对东亚和南亚地区季风的产 生有着怎样的影响?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问题探究一】 射向地球的太阳辐射首先到达大气 层,但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 量很少。为什么?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选择性)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O吸收紫外线 O3大量吸收紫外线 CO2、水汽吸收红外线
地 面
紫 外 区
可 见 光 区
红 外 区
2、大气的受热过程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热力环流在自然界中的现象
城市风 海陆风(课本插图) 山谷风
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
气 流 上 升
热
B
郊区
A
市区
B 郊 区A
1、据图分析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 2、若在郊区A地建设卫星城或建有大气污染工厂,是 否合理?为什么?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应采取什么对策?
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局部热力环流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 反之越长。因此,相对于太阳辐射来 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太阳辐射 为短波辐射。 近地面大气大量吸收地面产生的长波 辐射。(为什么?)
2、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大气 削弱
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大 气 吸 收 大 气 增 温 大 气 辐 射 大
气 逆 辐 射
摩擦力
1015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风向:风向总与等压线斜交。
形成风的几种作用力的比较:
三种力 水平气 压梯度 力 地转偏 向力
摩擦力
力的方向 对风向影 对风速 响 影响
垂直于等压线, 决定风向 由高压指向低 压
决定风速
与风向垂直, 影响风向 不影响 风速 南左北右 南左北右 与风向相反
山谷或盆地地区 多夜雨
山谷风
海陆风
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陆
海
陆
问题探究一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把司马 懿困在葫芦谷(陕西西安以西秦岭山脉中的祁 山之中)中用火攻,眼看火烧到紧要关头,天 上突降大雨,救了司马懿的命。诸葛亮感叹: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是天助司 马懿吗?
谷顶
谷顶
谷底
谷顶
谷顶
谷底
问题探究二
【问题探究四】
北方深秋的夜晚,农民经常燃烧秸秆,形成 人造烟雾,思考这样做的理由。
燃烧秸秆产生大量的CO2,能增强 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结构整合
大气削弱作用
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 太阳辐射 地面 宇 大气辐射 宙 大气 空 间 地面辐射
课前检测
• • • • 1、大气分层从低到高。 2、各层大气的特点。 3、大气的受热过程。 4、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是哪个环节的作 用。
副高、极高
高压——晴 低压——阴雨
阴雨天: 赤低、副低 干冷:
暖湿:
信风、极地东风 西风
风从高纬吹向低纬——干冷 风从低纬吹向高纬——暖湿
1月
亚洲(蒙古)高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阿留申低压
60N
低压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7月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大 西 洋
亚洲(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太 平 洋
30N
小结:1、北半球气压带被切断情况
课前检测
• 1、“向斜成山”和“背斜成谷”的 原因。 • 2、地下水在 构造中找,石油、 天然气在 构造中找,在 构造中开凿隧道,修公路、铁路或水 库应避开 。 • 3、说出形成各种地貌的外力作用
深圳松岗中学 何彬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圈的组成 (1)低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2)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
低 高 低
空 气 越 来 越 稀 薄 密 度 逐 渐 减 小
高空
1008hpa
1016hpa
,
1024hpa
地面 高
低
受热
B
高
冷却
C
冷却
A
试描述热力环流形成步骤
地面冷热不均(根本原因) 大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 流向低压)
高空
1008hpa
低
高
低
课程标准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新课导入
大气最简单的运动形式是:
完成海陆间热力环流图
今天我们要了解全球性的大气运动
四、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自主学习]大气环流的概念、意义
1、概念:地球上
动。
大范围
、有规律的大气运
2、意义:大气环流能够调节
【问题探究三】
解释玻璃温室、大棚保温的原理
玻璃温室 大气作用 ----保温作用
地 面 辐 射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问题探究四】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 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温又比晴天高?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和大气逆 辐射的保温作用
【问题探究五】在晚秋和寒冬,为什 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 射的热量散失多,近地面气温很低,容易 出现霜冻
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平常所说的风)
同 一 地 点 , 海 拔 越 高 , 气 压 越 低 。
a2
3000米
P a1>P a2
a1
1、热力环流
(1)等压面
海拔
200m 等压面 100m 气压 1000hpa
1005hpa
0m
1010hpa
地表受热均匀
所有的高压、低压都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
大气上界
到 达 地 面
射向地面
地面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想一想: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什么? 地 面 增 温 根本来源是什么? 太阳辐射是大气的根本热源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昼夜温差比 地球表面昼夜温差大得多。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想一想: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通过哪 个环节实现的? 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从而对地面具有保 温作用,也就是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效 应。
700hpa 800hpa 900hpa
2、原理 高空
低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