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重于言传--18

合集下载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是一种行为示范和榜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他人的行为和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身教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对于家庭教育来说,身教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孩子从小就是通过父母的行为来学习、模仿和成长的。

身教是一种直接而有力的教育方式,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本文将从身教的定义、作用以及重要性这三个方面进行浅析,以期引起人们对身教的关注和重视。

我们来理解一下身教的含义。

身教是指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示范、引导和影响他人的行为和思想。

相比于言传,身教更具有直接和有效的影响力。

因为人的行为往往比言语更能打动人心,而他人更容易被自己的行为所感染、所模仿、所学习。

父母在孩子面前说一套做一套,言传不符,很难让孩子产生真正的尊敬和信任,但如果父母能身体力行、诚实守信,孩子则更容易从中感受到正能量和健康的教育。

我们来谈谈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更是至关重要。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父母言传身教不一致,那么孩子的成长环境就会变得混乱不堪。

父母要懂得用自己的行为示范来影响孩子,做到身教重于言传。

同样,老师作为学生的榜样,身教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言行一致的老师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身教不仅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重要,在社会教育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社会上的各种榜样人物和典范形象,都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对他人产生影响和教育。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曾在《父母课堂》看到过一篇文章,文中介绍一位叫刘一凡的小学生骑自行车刮花了停在路边的小汽车,向妈妈坦白错误时,妈妈给他一句话:男子汉要诚实、有担当。

之后刘一凡给车主留纸条,写下自己的过错和联系方式。

车主感动于刘一凡的诚实有担当,不但没要他的赔偿,还给他深切的祝福。

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地反响。

专家认为,从自己做起,是教育孩子诚实做人的最好方法。

而我认为,不仅是诚实做人,在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都应该以身作则,做好的榜样,因为身教更重于言传。

下面就这个观点简单谈谈。

一、诚实守信、说到做到。

《曾子杀猪》的故事家喻户晓,曾子为兑现对儿子的承诺而杀了家里仅有的那头猪,可谓是对孩子守信的典范。

平时,我对孩子的要求,觉得不合理的就要坚决拒绝,只要是答应了孩子的事,不管事情大小,那就必须做到。

现阶段儿子对于玩电脑是最为热衷,我说平时玩电脑会影响学习和视力,只有双休日时可以玩一个小时。

他就知道上学的时间是不可能玩电脑的,再不敢提,只在周六日规定的时间内玩得过瘾。

二、孝敬老人,从小事做起父母在言行方面应为孩子做出孝敬长辈的表率,尊重老人,关心体贴老人。

我们不跟老人住在一处,周末常带儿子回奶奶、婆婆家探望他们,带好吃的东西送给老人,为老人做一些家务琐事,唠唠家常。

这样,既能尽自己的孝道,又能以一言一行打动孩子纯真的心,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颗爱的种子,孩子体贴父母、尊敬长辈的意识就会渐渐形成。

三、阅读要从自己做起许多家长抱怨孩子的学习习惯差,不爱读书,成绩不佳,可自己却整天沉迷于麻将台,忙碌于各种应酬。

与其为孩子不愿意阅读而烦恼甚至喋喋不休,不如自己先做一个乐阅读、爱阅读的家长。

家长阅读才知道怎样带着孩子去阅读,对孩子说某本书中的人和物能积极呼应,能与孩子交流故事中的某一个感人的情节,推荐孩子去读哪些书籍,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快乐,家长如此,还担心孩子不爱读书吗?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父母在日常的行为习惯,枝末细节做出好的榜样,孩子就会潜移默化,形成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尊老爱幼等良好的品质,比起单纯的说教,有着更大的作用,所以说身教更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道出了“身教”的力量。

在对一个人的教育中,身教是极为重要的,它是言教心教的基础,又是言教、心教的体现。

首先,从我们的家庭教育来说。

如果我们承认父母乃子女一生中之第一任老师的话,那么,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言传身教便尤其重要。

决定人之一生的诸如价值取向、人格魅力、创造精神等等,无不在家庭教育中获取最基本的养分。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孩子所学习的很多东西都是跟自己的父母学会的。

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学习不够,就总是说得很多。

说了又发现孩子好像没有专心的按自己说得去做,于是很着急。

其实父母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只要自己注意自己的行为,孩子是可以跟自己学会的:因为言传胜过身教。

在很多时候,大家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孩子在学校因为和同学发生了矛盾,老师把家长请到学校来协助处理,打人的孩子的家长来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劈头盖脸的给孩子一顿打一顿骂,然后再用相同的语言说到:“我在家里是怎么教你的,让你别和同学打架,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

而被打的孩子的家长呢,就会说:“你怎么那么笨了,别人打你你不知道还手吗…”,在家长这样的教育之下,孩子该怎么做,怎么学。

我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家长身上都能看到一些孩子身上的毛病,那就只能说这些是孩子在家长身上学到的,一些坏毛病,可能家长都没意识到是从自己身上学的。

在我接触到的学生中,很爱打架的孩子的父母肯定有一个是脾气暴躁的,孩子在家里被家长以暴力征服,他在潜意识中就觉得,凡事都可以用暴力来解决。

托乐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

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影响的结果。

”其次,我们说一下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我们当老师的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言传身教,即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教育孩子。

身教重于言传教师演讲稿

身教重于言传教师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重要的教育话题——“身教重于言传”。

古人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真谛,即教育者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身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身教重于言传的重要性。

一、身教是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的基石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其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身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古人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

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言传身教失衡,就会让学生产生困惑,甚至产生对教师的信任危机。

因此,身教是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的基石。

二、身教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身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教师可以以身作则,关爱学生,关心集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这样,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也会学会关爱他人、关心集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身教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身教与言传相辅相成,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身教,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师的一举一动,如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耐心的讲解等,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身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四、身教有助于促进教师自身成长身教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自身素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努力改进,不断提升自己。

这种自我提升的过程,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身教重于言传,这是一句老话,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强调的是“言传”,即口头上的教导,而忽略了“身教”,即自己的行为和榜样的重要性。

事实上,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力,更能够影响人。

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中,身教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本文,我们将深入浅出的分析身教的重要性,以帮助更多的人意识到身教的力量。

身教比言传更具有说服力。

作为人类社会中最早的教育形式,家庭教育中的身教作用就尤为明显。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通过观察家长的行为来学习自己的行为方式。

如果家长说一套做一套,那么孩子自然也无法建立起对家长言传的信任。

而如果家长能够用自己的行为来展示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接受这种方式,并且在未来的生活中也会主动去模仿。

身教更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人,这一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教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作为学生们的引导者和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如果老师富有责任感,有激情,有耐心和智慧,并将这些品质融入自己的日常言行中,那么学生们自然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反之,如果老师无法做到身教行为符合言传的教育理念,那么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就会大大降低,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身教不仅具有说服力,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身教比言传更加真实。

在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中,言传往往容易受到各种情绪、语言和环境的影响,导致其真实性受到质疑。

身教则是直接的行为表现,无法伪装,无法假装,它是最真实的展现。

当我们用身教来影响他人的时候,我们能够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让人在不经意间感受到正确的价值和行为方式。

没有人喜欢别人的言传空洞,不管是家长、老师还是领导,都会更加喜欢那些能够言传并茂,更能用行为来证明自己价值的人。

就拿在工作环境中为例,一个喜欢迟到、爱推诿责任的领导,他要求员工要严格遵守公司的规定,要求员工必须勤奋努力,必须对工作和客户负责。

身教重于言传作文

身教重于言传作文

身教重于言传作文
以身教重于言传。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信“以身教重于言传”的教育理念。

在我看来,教育不仅
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行为和品德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榜样和引导。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始终秉持着这一理念,努力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我的影响下成长为有品德、有责任感的人。

作为一名老师,我深知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因此,我时
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好榜样,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学生。

在课堂上,我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展现出自己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我会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我的用心和付出。

我会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鼓励,让他们在我的关怀下茁壮成长。

除了在课堂上做好榜样外,我还会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用自己的行动来
影响学生。

我会积极参与学校的志愿活动,带领学生参与公益事业,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意义。

我会和学生一起参加各种比赛和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我相信,只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才能让他们真正受到教育的熏陶,成为有品德、有责任感的人。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始终坚持“以身教重于言传”的理念,努力做到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学生。

我相信,只有做一个好榜样,才能真正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我的影响下茁壮成长。

我会继续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我的教育下成长为有品德、有责任感的人。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作者:韦金芳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3年第03期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古人早有定义,两千多年前韩愈就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人民教师,主要的职责是教给学生一些做人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使学生掌握一些生活技能;解答学生的疑问,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要育人。

可是现在由于传统的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的缺陷,许多教师被考试指挥棒牵着鼻子走,只注重于课堂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结果造就了一些“高分低能”或“高分低德”的“人才”。

在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教师不经意间培养了一些能力低下、道德败坏的学生,这是教育的失败,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反省。

教师为了追求教学质量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忽视了对学生“传道”,这对整个社会发展来说是得不偿失甚至是有害的。

因此,作为一个致力于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应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为社会培养真正高素质的人才。

一、教师崇高的道德修养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征服力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唯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

品德高尚的人,在学生面前如一座高山、如一棵大树、如一座丰碑,使人敬仰,让人钦佩,令人折服。

一个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德服人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否则一切苦口婆心都会因失去事实依据而缺少说服力。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

”如果一个教师教育学生不要迟到早退,而自己却经常迟到早退;要求学生不要乱扔垃圾,可自己却随地乱扔垃圾,你说学生能听你的吗?想要学生怎么样,自己就要先作出表率,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说服学生,用自己的涵养去熏陶学生,让学生在你崇高的道德修养面前感觉到如果自己做了什么不合理的事是一种错误和耻辱,挺不起腰抬不起头,从而有意识地去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认识。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清代著名学者王夫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身教重于言传。

”拿来细细品味,方知为师为长自我修养责任之重。

我们常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而何尝又不是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呢!为师者,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如何做人。

一、知识《师说》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强调老师的职责在于为学生“授道”“解惑”,而当代教育学则比较推崇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引路人的身份出现,然而,不管是授道还是引路都是交给学生技能或者知识,我们都要用充沛的知识“武装”自己,深入浅出的将知识点讲给学生。

这些知识就是他们日后长大了,工作生活的力量之源啊。

那如何才能做好这一项呢?“交给学生一桶水,老师就必须有十桶水”这是关于老师知识库存要求最通俗的一句话。

当好老师,就要首先做到精,精通自己任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方可登台授课,切记,自己都是模棱两可状态时去教学生,这样教出来的效果多半是自己和学生都晕了。

其次是博,博览群书,一个博览群书的老师出口成章,不仅因为博览可以做到对自己的课深层次了解,更重要的是这是对学生的一个很好的示范,小学生都有崇拜心理,当你的博览吸引了他,那么他自己就会因为模仿养成课下看书的好习惯。

二、做人我是教数学的,粉笔下写出的不仅仅是数字、符号、图形,更有做人的道理。

比如在讲到图形时,我会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圆、三角形、正方形了,它们在我们生活中各自发挥了不同的作用,那么你认为如果给这三个图形发奖,你认为应该发给谁?也许有的学生说喜欢圆的团圆,或许有人喜欢正方形的方正不阿,亦会有人喜欢喜欢三角形的稳定,但只是偏向某一图形,这时我就会引领学生感悟。

三个图形在我们生活中缺一不可,各有所长,假如我们只是偏激的喜欢某一个,一竿子把其他打到,那我们的生活就会发生混乱,比如把车轮造成正方形车子就会停止转动。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做人应该谦逊,不可偏激,要懂得团结合作。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身教重于言传是一种育人理念,强调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和教育他人。

它强调了言传不如身教的重要性,即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塑造他人的价值观、品德和行为习惯。

身教重于言传的理念不仅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身教重于言传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人的学习动力。

在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只有通过自身良好的言行举止,才能够给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如果教师只是空谈理论,而自己不去践行,那么学生很难被说服和感染。

相反,当教师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时,学生会更加认真地听和跟随教师的教导,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力。

身教重于言传可以更好地提升个人的影响力。

一个人如果只是嘴上说得天花乱坠,而自己没有实际行动去支撑,那么他的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

相反,当一个人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他人时,他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增加。

因为身教不仅能够打动人心,也能够给人带来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一个领导如果只是口头上提倡廉政,而自己却贪污腐败,那么他的言传就难以起到作用。

相反,如果一个领导能够以身作则,敢于表明自己的错误,并且通过改正错误来给别人树立榜样,那么他的影响力将会更加显著。

身教重于言传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人的优良品质。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是通过他所看到、所听到、所经历的事情来形成的。

所以,当一个人身体力行,做出正确的行为示范时,他往往能够引导和激发他人学习和模仿。

相反,当一个人嘴上说得再好,但是自己却不能做到,他的言传就很难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个家长如果只是要求孩子守规矩,而自己却经常不遵守规矩,那么孩子是很难被说服和感染的。

如果家长自己先遵守规矩,做到榜样的作用,那么孩子就会更加容易接受和模仿。

育儿路上身教重于言传

育儿路上身教重于言传

【家庭教育】育儿路上身教重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如果爸爸妈妈希望明明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就应该以身作则,给明明一个示范的榜样。

不希望明明做的事情,那么爸爸妈妈口己就先不要去做:希望明明怎么样,那么爸爸妈妈就要先从口身做起。

身教重于言传,并不是要摒弃言传,与其苦心婆心地唠叨,不如做出个榜样给明明看吧!【物归原处的习惯】用完的东西、玩完的玩具,什么地方拿的,都要送回到什么地方去,想必这是每位爸爸妈妈都希望小朋友有的好习惯。

对丁•明明來说,口从开始玩玩具、看书的第一天起(6周大吧),每夭晚上爸爸都会带着小朋友一起收玩具、整理图书,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而平时的生活呢,不管妈妈带着小朋友做什么,做完后,所使用的工具,一定还会带着明明物归原处。

【放弃电视來看书】爸爸口小是伴着电视长大的,没有电视感觉生活就无法继续,直接影响到学习和休息,因此非常不希望明明也有这个坏习惯。

丁•是这也是爸爸和妈妈在小朋友出生之前的决定,放弃电视來看书,至少在小朋友三岁前都这样。

也是鉴于此,家中的电视成了摆设品,口从明明出生以来,近三年的时间里,只打开了屈指可数的几次,家庭时光都用來读书了,哪怕明明不愿意看书、想玩玩具,爸爸妈妈也还是会坐在沙发上口己看书,相信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力量,明明口小就是个非常喜欢看书和听故事的小朋友。

【树立不挑食榜样】每每吃饭之时,爸爸妈妈都要苦口婆心地说,“明明不能挑食,扌兆食不是好孩子,不挑食的小朋友身体才棒棒;与其这么辛苦地唠叨,不如爸爸妈妈(尤其是爸爸)先做出榜样吧!摆上餐桌的饭菜都要吃,不喜欢吃可以少吃:而J1对丁每种食物、每样菜品,不可以挑三拣四、只挑选口己喜欢的东西、而挑出或剩下不喜欢的食物。

【从尊重孩子做起】如果想要明明是个尊重他人的小朋友,那么爸爸妈妈先从尊重明明做起吧!只有明明受到尊重了,那么小朋友才会有样学样地去尊重他人,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女口:给明明口己选择的权利、不将妈妈的观点强加于明明、尊重明明的隐私、在外人面前给足明明面子等等。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身教是指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榜样来影响他人,传递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与之相对的是言传,即通过口头或文字的方式传递教导。

身教重于言传,意味着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塑造对方的观念和品德,这种方式更为有效和深入。

身教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方式。

人们往往更容易受到行动的影响,而不是纸上谈兵的言语。

当一个人的言行一致,他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能够自然地渗透到他的行为中,这样的身教会给人一种真实可信的感觉。

相比之下,单纯的口头教育可能会被对方看作只是一种空洞的说教,难以产生真正的影响力。

身教能够激发他人的模仿和学习欲望。

人类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往往会对他人的行为产生模仿的冲动。

当一个人以身作则,并展现出积极的品德和行为,他的行动往往会成为他人的学习对象。

尤其是在教育和家庭环境中,家长、老师等权威人物的身教对于孩子的影响更为重要。

他们的行为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塑造孩子的成长路线。

身教能够深入人心,引导他人的正确认知和价值观。

一个人的言行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人的认知和价值观。

当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展现出正确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这种行为往往能够深入人心,引起他人的思考和认同。

相比之下,纸面上的教导,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深入人心。

通过身教,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理念的内涵,从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方式。

身教能够传递更多的信息和情感。

言传往往只能传达出一部分信息和情感,而身教能够通过行为和表情等更多的途径传达出更为丰富的信息和情感。

一个人的微笑、关怀和耐心,往往能够传递出爱、尊重和关爱的情感。

这样的身教能够更直接地打动他人的内心,引发他们的共鸣和感悟。

相比之下,言传往往无法给人带来实实在在的感受。

身教重于言教最经典十首诗句

身教重于言教最经典十首诗句

身教重于言教最经典十首诗句
以下是 9 条相关诗句及运用例子:
1. “言传身教良师意,身体力行学子模。

”就像孔子教导学生那般,以身作则,这不是最好的教育吗?比如孔子平日里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弟子们呀!
2. “以身作则行为范,胜过千言万语传。

”不是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吗?家长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在给孩子做示范啊!
3. “行动才是真教诲,言语再多也枉然。

”想想看,那些光会嘴上说却不做的人,能教出优秀的孩子吗?就像只喊口号却不行动的人一样不靠谱呀!
4. “以身为则润无声,言传岂如身教真。

”老师们在讲台上的一举一动,可比空洞的说教有力多了,难道不是吗?就如同春雨滋润大地那般自然。

5. “身教如灯照前路,言教哪比此光明。

”优秀的父母就像一盏明灯,为孩子照亮前行的道路,这可比讲一堆大道理强多了呀!
6. “行为示范力量大,言语教导显单薄。

”运动员们用自己的拼搏精神激励着我们,这可比空泛地鼓励有力量多了,不是吗?
7. “亲身示范是良策,空口白话有何用。

”工作中的前辈用自己的实际工作来引导后辈,比光说不练强太多了吧!
8. “身教之威胜言语,无声却能引前行。

”那些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的英雄们,他们的行动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让人敬佩,不是吗?
9. “实际行动才是真,言教不过耳边风。

”真正能影响人的,永远是自己看到的行动,而不是那些不切实际的话语啊!
结论:身教确实比言教重要太多了!只有通过实际行动的示范,才能真正让他人受到深刻的影响和感染。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说:“身教重于言传。

〞以教师为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会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自身魅力的塑造。

塑造人格魅力。

人格是指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开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师生沟通,是教师用自己的人格去构建学生的人格。

师生在知、情、志诸方面浑然一体,教师不仅系统地传授知识,而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用自己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师生心心相印,才能进入一个内心相融的精神世界。

此时,师生的活动是几乎同步的,其教学活动不是师生一般的共同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而是教师用自己的理念塑造学生的世界观、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把自己的思维方式渐变为学生的思维方式的过程,最终使学生的认识服从于自己对教材的领悟和再创造。

学生喜欢那些热爱教育工作、富有献身精神的教师,这些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愿意为它投入毕生的精力,并能随时随地感染着他们的学生。

学生喜欢那些关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这里的平等更多地表达在人格层面上。

学生更喜欢那些做人、做事、做学问都以身作那么的教师。

学生所喜欢的这些教师无疑是具有德行美的,是拥有师德魅力的。

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会赢得学生的敬佩、信服、信赖,引发学生亲切的心理感受。

这种影响力对学生的影响和鼓励作用是巨大而持久的。

目前的教学观念已经从传统的“一言堂〞教学转变为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的教学模式,而教师魅力那么是这一教学模式转变的核心环节之一。

古代著名学者韩愈这样诠释教师这个职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所谓传道,即教师要首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从而让学生对老师信服,进而接受老师的知识和观念。

谈谈教师在培养教育学生中的身教重于言传

谈谈教师在培养教育学生中的身教重于言传

谈谈教师在培养教育学生中的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

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是通过什么方式去做,才能产生收效的?总体来说,当是言传和身教这两种方式。

所谓“言传”,就是说教师通过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语言,将人类社会长期以来所积累起的科学文化知识、生产劳动经验、人们的思想及行为规范、道德情操等等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

所谓“身教”呢?就是教师通过自身的模范行为,率先垂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言传,使学生逐步掌握到分门别类的文化科学知识,也使学生逐步地提高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思想认识。

然而,教师同时对学生施以身教,其作用又更为重要。

自古以来,人们一向崇敬的至贤至圣的大教育家孔子对“身教”之重要性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之话。

十七世纪的卓越的唯物论者兼教育思想家王夫之亦认为“主教为本,躬身为起化之源”,其意是说教师的躬身是陶冶学生的根本,是不言之教。

在当今我国《教师法》里,也特别强调了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

这就说明,教师本身的示范,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言传重要,身教更重要;这就是说明,由于教师职业的特点,也就决定有此一说。

1 教师的品德与行为具有行为示范性的作用我们知道,教师总是以一个活生生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时候,其自身亦作为了周围世界的一个重要成分而参与到学生的认识过程中。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1. 引言1.1 引言身教重于言传,这是一句家喻户晓的道理。

在我们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感受到身教的力量。

一句话或许能够瞬间激起共鸣,但更多时候是身教所展现出的坚定与力量,深深地影响着他人的心灵。

在教育孩子、指导下属、引领群体的过程中,身教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身教不仅体现在言行举止上,更多的是透过态度和行为,向他人传递价值观和人生观。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悄悄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在学习和工作中,身教的力量也同样显现。

领导者的身教能够激发团队的斗志和创造力,使团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他人的身教对我们的影响,一句鼓励的话语或是一次无私的帮助,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真诚和温暖。

身教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对他人的影响力,做一个用心的榜样。

只有通过自身的身教,才能让他人真正感受到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身教重于言传,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真诚和关爱引导他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 正文2.1 身教对于孩子的影响身教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他们往往会认为父母是自己的楷模,因此父母的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十分深远。

父母的行为举止直接塑造了孩子的性格和品德。

如果父母经常撒谎或言行不一,孩子容易学会欺骗和虚伪;相反,如果父母诚实正直,孩子也会受到启发,形成正确的处世态度。

父母的善良和同情心会激发孩子的同理心和善良品质,使其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社会。

父母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目标设定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父母注重学习,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孩子也会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相反,如果父母懒散敷衍,孩子可能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丧失进取心。

父母的身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只有父母自己身心健康、言行一致,才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

们 甘之如饴 , 从 中受教 , 并 心服 口服 ; 而对于不 良品行 , 他们 同样也会 唾弃怨恶 ,并会 因失望而产生逆反心理 。 许 多问题学生都 是 因为教 师在教育 过程 中言行粗暴 而
造成 的。 教师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上 , 事无 巨细 , 凡事都 要 注意 自己的言行 , 以身作则 , 自己做好 了, 然后 才能以 自己为标准 去要 求学生 , 去 尊重学 生 , 让学 生有一个 学 习的准则 、 学习的榜样 。 这样 比空 口说教要来得实在些 , 学生也更 易于接受 , 我们教育 的 目的才能真正达成 。 两千多年前 的韩愈 , 就对教师 的职责作 了最好 的解 说, 他把 “ 传道” 放在 了教育 的首位 , 这与 现代教育 的根 本—— 素质教育 是相契合 的。作为一个人 民教师 , 不应 只为个人 利益去追求 高的教学 质量而忽 视 了对学 生 的
高 的道德修养 面前 感觉到 如果 自己做 了什 么不合 理 的 事是 一种错误 和耻辱 , 挺不起 腰抬不 起头 , 从而有 意识
地去约束 自己的行 为 , 提 高 自己的认识 。 教师的威望 , 对 学生 是一种无 形的约束 , 任何一个 人 , 在 德高望 重 的长
者面前都会心存敬畏。 作为教师 , 要时刻谨 记 : 自己就是 学生学 习的典 范 ,有什 么样 的教 师就有 什么样 的学生 , 教 师在学 生面前要 注意 自己的形象 , 以崇高 的道德修养
的道德修 养 ; 传 授给学 生文化知识 , 使 学生掌握 一些 生 活技能 ; 解答学生的疑问 ,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 教师的职 责不仅是教 书 , 更 要育人 。可是现在 由于传统 的考试 制 度与评价制度 的缺陷 , 许 多教师被考试指挥棒牵着鼻 子 走 ,只注重 于课 堂教学 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 结果造就 了一些 “ 高分低能” 或“ 高分低德 ” 的“ 人才” 。 在

身教重于言教

身教重于言教

身教重于言教“身教”重于“言教”《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领导者本身正直,即使不下命令,也能正常行政;若自己行为不端,纵然三令五申,部属也不会听从。

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言传身教,是带兵育人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增强教育管理效果的重要方法。

做好管理教育工作,重在身教,也难在身教。

正因其难,以“言教”代替“身教”、“只动口不动手”的现象就并非鲜见。

有的带兵人讲起理论来头头是道,实际行动却对不上号。

有的要求战士这个“不准”那个“严禁”,自己却经常越线违规。

有的台上义正严辞,说得明白,台下却牢骚满腹,做得糊涂,等等,久而久之便造成了“兵难带”“兵难教”“兵难管”等问题。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优秀带兵人房萍在怀有身孕,医生劝其静养,领导让其休息时,她却说:“我是连队主官,只有身在一线,盯在现场,心里才踏实。

”她时时处处率先垂范,以“训练苦于战士、要求严于战士、标准高于战士”的精神状态,感染激励着每名官兵,把人格魅力化为无声的“号令”。

正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

事实也告诉我们,战士对干部总是听其言,观其行的,带兵人只有坚持“台上说得好,台下做得更好”,敢于叫响:“看我的,跟我上”,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士兵,感召部属,才能搏得信任、嬴得口碑、受到拥护,真正使战士心服口服。

当然,“身教”重于“言教”是相对的,不能孤立地看待,重“身教”并不是否定“言教”。

只注重言教,做不到以身作则,缺乏说服力;而只注重身教,忽视言教,同样开展工作不好。

“言教”是“身教”的语言形式, “身教”是“言教”的有力佐证,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管理教育工作才会取得最佳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教重于言传
早在两千多前,孔子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

”说的就是身教重于言传的道理。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做学生的表率。

众所周知,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患有盲、聋、哑三种疾病,日常生活都难以自理,但她最终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的痛苦和艰难战胜了命运,成为一名著名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受到世人的敬仰?她是如何战胜病魔从黑暗无声的世界里走出来的呢?没有莎莉文老师的悉心照料和帮助她是难以成功的。

就是这位老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身教承担起打开黑暗无声大门的重任。

如果不是莎莉文老师握着凯勒的手让她去抚摸感受外界的事物,让她的手按住自己的喉咙,感受每一个字的发音振动,又怎么会有后来的海伦呢。

这就是身教所起的作用,是言传所无法企及的教育力量呀,所以身教往往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然而有些时候,我们教师做的却不够好,我时常发现,在学校林荫道上会有学生指指点点,议论某某老师在草坪上走;在升旗仪式结束后,会听到学生会说哪几位老师在讲话;走出老师办公室,学生会偷偷议论哪位老师在开下流玩笑……可见学生时刻都在关注着老师,老师的言行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加里宁说过:“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种严格的监督。

”但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却只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是教育学生的大忌。

所以,我们教师的言行都必须为学生起一个表率作用,只有这样,精神文明的风气才能在我校开出灿烂的花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以免引起学生的效仿,无意中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一天我正去教室看学生,王浩走向我说:“老师,今天我看到刘娟
在折月季花。

”“不会吧?她还能在学校里破坏绿化!”我有些怀疑的地朝着前来通报的学生质问。

然后去教室找到刘娟探问:“刘娟,你做过违规的事了吗”? “我……没有……”我看她结结巴巴的,看来是做贼心虚啊,便引导她说,不要紧,做错了就承认,以后不再违反还是好同学。

她泯着嘴,把头低得低低的,脸上的肌肉开始有些绷紧,怯怯地说:“我看到李老师摘了一支月季花,觉得很好,我就……”“哦……不可能吧……”听到这如针的话语,我一下子愣住了,无言以对。

没什么破解之法啦,我只要草草收场,让她下次注意些便了事了。

我想,孩子的心目中一定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

然而,不该做的事情她却做了,而且当我询问她的时候,她最后的护身符居然
是“看到自己的老师摘花”,没想到,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在此时他的行为却成了孩子强词夺理的杀手锏啦,真是可悲啊!
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榜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工作中,我们都爱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来教育学生。

可到头来,我们有些教师自己却做着“只需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王行为。

试问:学生遇到这样的老师,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吗?我想,这是我们教师在无意中,影响了我们的学生,我们大人对有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事情到了非得做不可的地步之时,完全可以避开孩子们的视线,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校园成长环境。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榜样,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阳光。

“品德养成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对教师的人格魅力而引发的感染力有一种不自主的屈从作用。

尤其是教师的无私关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一种澄澈明净的美好心境。

教师的行为的教育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切不可只把它作为口头上的标榜,而应该从细节中去实践。

我们的前副总理李岚清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老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

”老师
丰富的情感投入是教书育人的不竭动力。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作教师的基本准则。

所以我在工作中努力让自己践行那句话:“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而“身教重于言传”更是每一位教师应该铭记在心的法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