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数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设计的基础性课程。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高级数学和相关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建模能力。

通过对数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提供坚实的数学基础。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1. 数集与函数(30学时)1.1 数集的基本概念与操作1.2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1.3 基本初等函数及其图像和性质1.4 函数的运算与逆函数1.5 复合函数与反函数1.6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2. 极限与连续(40学时)2.1 数列极限与数列的收敛性2.2 函数极限的概念与性质2.3 极限运算法则2.4 无穷小与无穷大2.5 连续函数与间断点2.6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3. 导数与微分(40学时)3.1 函数的导数与导数的简单运算 3.2 高阶导数与高阶导数的运算 3.3 微分的概念与微分近似计算 3.4 函数的凹凸性与拐点3.5 高阶导数的应用4. 积分与不定积分(40学时)4.1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4.2 基本积分公式与换元积分法4.3 定积分概念与性质4.4 定积分的计算方法与应用4.5 反常积分的概念与判敛4.6 反常积分的计算方法与应用5. 微分方程(40学时)5.1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分类5.2 一阶微分方程的常微分方程解法5.3 高阶微分方程的解法5.4 微分方程的应用四、教学方法与要求1.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实践和独立思考。

教师将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习要求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互动,完成课后作业,并及时批改和讲解。

数学课教学大纲

数学课教学大纲

数学课教学大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教学大纲也在逐步完善和调整。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数学课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教学目标数学课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使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建立数学模型,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数学课教学也应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数学课教学内容应包括数与式、函数与方程、几何与三角、统计与概率等几个主要部分。

其中,数与式是数学的基础,包括数的概念与性质、运算律等;函数与方程则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内容;几何与三角则涉及形状、空间和角度的理解和计算;统计与概率则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的重要内容。

三、教学方法数学课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践、讨论和探究等。

讲授方法主要用于传授基础概念和知识;实践方法则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讨论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思辨能力;探究方法则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数学课教学评价是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反馈和总结。

评价方式应综合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包括笔试、口试、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

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价和改进能力。

五、教材选择教材的选择应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材内容要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教材的编写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六、教学资源数学课教学需要依托一定的教学资源。

学校应为数学教师提供相关教学设备和软件,如计算器、数学软件等。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如教学视频、数学游戏等。

七、教师角色教师在数学课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应起到引导者和指导者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1到6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1到6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1到6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一、简介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教学大纲旨在概述1到6年级数学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以确保学生在这一学科中获得全面而有效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包括数的认知、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进他们对数学的深层次理解和探索。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他们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数与数的比较与排序- 了解自然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完成简单的比较和排序任务。

- 掌握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能够比较并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2. 基本的运算-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包括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 学习乘法和除法的概念与基本运算规则,并能进行简单的乘除运算。

- 理解运算符的优先级,能够运用运算符进行复合运算。

3. 分数和小数- 掌握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 了解小数的概念和使用方法,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 几何形状与测量- 认识和描述各种几何形状,包括直线、曲线、多边形等。

- 掌握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计算。

5. 数据统计与概率- 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够制作简单的数据统计图表。

- 了解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概率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直观教学、互动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3.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评估方式1. 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活动中的合作表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估。

2. 设计形式多样的评估方式,包括笔试、口试、项目作业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

《经济数学基础》教学大纲

《经济数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审核表《经济数学基础》教学大纲学时数:198 学分:适用专业:财经类、土建类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经济数学基础》是财务会计与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

它是为培养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高职高专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微积分、概率统计和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增强学生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经济问题的初步能力。

并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继课程和今后工作需要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 对极限的思想和方法有初步认识,对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有限与无限等辩证关系有初步的了解,初步掌握微积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建立变量的思想,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受到运用变量数学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初步训练。

2. 初步认识概率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性的学科,初步掌握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方法。

3. 初步熟悉线性代数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以及运算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函数、极限和连续(1)理解函数概念,复合函数,分段函数,反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周期性;(2)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及其性质;(3)掌握极限的定义,左右极限,无穷大量、无穷小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两个重要极限;(4)掌握连续函数的定义和四则运算,间断点;(5)理解需求与供给函数的概念,会用函数关系描述经济问题(成本函数、收益函数、利润函数、复利公式);(6)掌握无穷小的比较;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会判断间断点的类型、求连续函数和分段函数的极限。

2. 导数与微分(1)理解导数定义,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曲线的切线方程;(2)熟练掌握导数基本公式和运算法则,熟练掌握复合函数求导法、隐函数求导法;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二阶导数;(3)理解微分概念,会求函数的微分;(4)了解边际及弹性的概念,熟练掌握边际函数和需求弹性的求法;(5)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方法,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知道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掌握极值点的判别方法,会求函数的极值;熟练掌握求经济问题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

数学教学大纲范本(最新)

数学教学大纲范本(最新)

数学教学大纲范本(最新)数学教学大纲范本以下是一个数学教学大纲的范本,供参考:一、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基础知识:数学基础知识的介绍,包括数、代数、几何、三角、微积分等。

2.数学分析:包括函数、极限、连续、导数、微积分等。

3.线性代数:包括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等。

4.概率统计:包括概率、期望、方差、协方差等。

5.离散数学:包括集合、函数、图论等。

6.数学建模:包括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建模方法等。

7.数学应用:包括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掌握数学分析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1.课堂讲解:通过讲解数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模式。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分析的方法。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

4.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5.教师指导:通过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作业: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3.测验:通过学生的测验成绩,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4.期末考试:通过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北师版数学教学大纲北师版数学教学大纲是指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指导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文件。

该大纲共分为15个部分,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建议、课程评价等。

北师版数学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上,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课程内容上,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强调数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课程实施建议上,强调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课程评价上,强调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完整版(最新)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完整版(最新)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完整版(最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完整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完整版)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高中数学课程目标是建立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的探索和创造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1.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与代数、几何与三角、概率统计、离散数学等内容。

基本技能:包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2.数学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数学抽象思维:包括数学概念、公式、方法和理论的概括、分析和综合,以及通过数学模型来理解现实世界的能力。

数学推理能力:包括逻辑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以得出合理的结论。

3.综合素养数学建模:能够用数学的思维和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解释观察到的数学现象。

问题解决:能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以及评估和优化解决方案。

数据分析:能够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根据数据进行决策。

创新思维:能够应用数学知识,发挥创新思维,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想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1.数学必修课程包括四个模块:数与代数、几何与三角、概率统计、离散数学。

2.每个模块的学习时间为一年,每个模块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如下:数与代数:学习数的概念、运算性质、代数方程和不等式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几何与三角:学习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几何证明等。

概率统计:学习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抽样分析、概率分布、回归分析等。

离散数学:学习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图论等。

3.学生需要修满必修课程的4个模块,共计2个学分。

4.必修课程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选修课程1.选修课程包括多个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

2024年初中数学最新教学大纲【整理】

2024年初中数学最新教学大纲【整理】

2024年初中数学最新教学大纲【整理】一、前言为了适应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我们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2024年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

本大纲旨在明确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要求,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指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会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数与代数1. 实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及其运算。

2. 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3. 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及其应用。

4. 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第二部分:几何1. 平面几何: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相交线、三角形的性质,四边形的性质,圆的性质。

2. 空间几何:平面、直线、球、柱、锥的性质。

3. 几何变换:平移、旋转、对称、相似、全等。

第三部分:统计与概率1. 统计: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

2. 概率: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合作能力。

4.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价方法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

2. 终结性评价:定期进行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 教辅: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全面解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全国版)

全面解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全国版)

全面解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全国版)1. 引言本文档旨在全面解读全国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为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详细的教学指导。

通过本文档,您将深入了解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

2. 教学目标全国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了以下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

3. 教学内容全国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涵盖了以下内容:- 数与代数:包括整数、分数、小数、方程等;- 空间与图形:包括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测量等;- 统计与概率: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概率等;- 综合与应用:包括数学故事、数学日记、数学实践等。

4. 教学方法全国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倡导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数学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游戏化学习:运用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兴趣。

5. 评价体系全国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建立了以下评价体系:-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态度、方法、合作等;-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6. 教学资源全国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课件、教学视频等。

这些资源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便捷,同时也方便家长和学生进行家庭教育。

7. 实施建议为了更好地实施全国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教师要深入理解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少儿数学教学大纲(最新)

少儿数学教学大纲(最新)

少儿数学教学大纲(最新)少儿数学教学大纲以下是少儿数学教学的参考大纲: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基础数学知识:学习数字的认读,建立基本的数概念。

2.运算能力: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并逐步提高到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

3.几何图形知识: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基本图形的认识和度量。

4.数据分析能力:掌握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如分类、排序和比较等。

5.应用题解决能力:学会运用数学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数字的认识和运算,这是数学学习的基石。

2.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度量,需要建立空间概念和几何直觉。

3.数据分析方法和应用题解决能力的提高,需要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数学。

2.生活化教学: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孩子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4.合作学习:组织小组活动,让孩子在合作中学习和成长。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阶段性评价,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问题。

2.终结性评价:在教学结束后进行总结性评价,检测孩子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3.反馈调整: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班儿童数学教学大纲小班儿童数学教学大纲应由教育部制定,以下为部分内容: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概念、理论和公式。

2.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

3.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和智力水平。

二、教学内容:1.数的概念:掌握“数”的定义,了解“数”的形成过程和作用,知道数的顺序、大小和性质,学会手口一致的指算数。

2.数的运算:掌握数的加、减运算,学会口算和估算。

3.几何图形: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区别,会正确识别几何图形。

《基础代数学》教学大纲

《基础代数学》教学大纲

《基础代数学》教学大纲(2018年)一、概况1.开课学院(系)和学科:数学科学学院2.课程代码:3.课程名称:《基础代数学》4.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每周4学时,第1周-第16周)5. 开课时间:第1学期6.预修课程:数学分析、解析几何、初等数论、线性代数、近世代数、群表示论、拓扑学7.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基础代数学讲义, 章璞,吴泉水(2)Basic Algebra II, Nathan Jacobson, W.H.Freman and Company, 1982(3) A course in Homological Algebras, P. J. Hilton and U. Stammbach, GTM 4, Springer, Printed in Beijing, China,(4) 群与代数表示引论,冯克勤、章璞、李尚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二、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是数学学院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

它不是为代数方向研究生设置专业课程,更不是本科生课程“抽象代数”的重复或补充。

它为数学科学学院各方向研究生提供基本的公共的现代代数学的理论、思想、方法、和工具。

因此选择的内容兼顾普适性、基础性和重要性。

过于专门化的理论或细节不是这门课的任务。

因为本科阶段已开设“群表示论”课程,研究生阶段也会开设“表示论”和“交换代数”,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环与代数上的模论,范畴论,和同调代数。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第1章模论(28学时)以模范畴为载体,强调强调代数学研究的一般观点和思路1 环和代数上的模(4)根据学生的情况,回顾一下环. 定义域上代数,给出域上代数的基本例子:多项式代数,矩阵代数,四元数代数等. 有限域上有限维可除代数是域(Wedderburn定理);实数域上有限维可除代数的Frobenius定理. 说明域上代数的平行于环的基本性质.模的定义与例子;强调作用的思想和意义;几类研究对象在模概念下的统一:域上向量空间,Abel群,带有线性变换的向量空间,环和代数本身作成的正则模等.指出环上模和代数上模的区别及平行性;指出左模和右模的区别及平行性;指出模和表示这两个概念的等价性。

基础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全国版)

基础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全国版)

基础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全国版)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个全国性的统一标准,确保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而均衡的发展。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与计数- 自然数的认识与排序- 计数方法和技巧- 位置与方向的概念2. 数的运算- 加法与减法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乘法与除法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运算法则与技巧3. 数的应用-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图表的制作与解读- 问题解决与推理能力的培养4. 几何与形状- 点、线、面的认识与基本性质- 直线、曲线、封闭曲线的区分与认识- 平面图形的分类、认识与性质5. 量的认识与运用- 长度、面积、体积的认识与比较- 时间、重量、温度等量的认识与运用- 使用标准度量单位进行测量和换算6. 数据的统计与概率-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图表表示与分析- 简单概率的认识与计算教学方法- 结合教材和教具,通过实物、图表等具象化形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与发现,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运用游戏、小组合作等活动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和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能力教学评价- 通过日常观察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问题- 定期进行小测验和作业,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适时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评估学生的整体成绩和能力发展教学资源- 教材:采用全国统一编写的小学数学教材- 教具:适当选择数学教具,辅助教学- 多媒体资源:运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辅助考核与评价- 学生的成绩评价以综合考核为主,包括日常表现、小测验、作业和阶段性评价等- 评价内容涵盖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方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参考文献- 全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数学课程标准- 全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数学教育研究文献资料- 数学教育教学案例集- 小学数学教学参考书籍和工具书。

基础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全国版)

基础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全国版)

基础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全国版)一、前言本教学大纲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制的,旨在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教学指导。

本大纲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小学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数学技能,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应用。

1. 数与代数1.1 数的认识:整数、小数、分数、负数等基本概念及其运算。

1.2 代数:简单的代数表达式、方程和不等式。

2. 几何2.1 平面几何:点、线、面的基本概念,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性质和分类,图形的变换。

2.2 空间几何:立体图形的认识和分类,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性质。

3. 统计与概率3.1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3.2 概率:事件的分类、概率的求法。

4. 综合与应用4.1 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2 数学广角:涉及数学历史、数学文化、数学游戏等内容,丰富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5. 评价激励: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版数学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

新版数学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

新版数学教学大纲(最新完整版)数学史和数学文化教学大纲数学史和数学文化教学大纲是指教授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的课程大纲。

以下是数学史和数学文化教学大纲的参考模板:课程名称:数学史和数学文化授课教师:__X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了解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授课内容:本课程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史概述:介绍数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数学、中世纪数学、现代数学等阶段。

2.初等数学:介绍初等数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包括算术、几何、代数等内容。

3.高等数学:介绍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内容。

4.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介绍数学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包括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医学等。

5.数学文化:介绍数学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包括数学的审美价值、科学价值、人文价值等。

授课工具:本课程将使用多媒体课件、互联网资源、图书资料等工具进行授课。

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综合评价。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蘑菇数学教学大纲以下是蘑菇数学教学大纲的相关信息:课程名称:蘑菇数学IanWellington和JoannaFowler编著课程代码:MQ00000学分:3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授课教师:李老师上课时间:周二14:30-17:00,周四13:30-16:00上课地点:数理学院101教室大纲内容: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信息、教学大纲、考核方式、任课教师、教学日历及课程安排等内容。

具体内容如下:1.课程性质:该课程是一门专业限选课,适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学习。

2.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代码、授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信息。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至6年级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至6年级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至6年级一、引言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小学生从小学习数学,我们制定了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至6年级的内容安排和教学目标。

二、一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一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主要包括数字、加减法、形状和空间等内容。

其中,数字部分主要教授数字的认识、数字的读写、数字之间的比较等基础知识;加减法部分主要教授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进行练习;形状和空间部分主要教授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和使用。

三、二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二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在一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主要包括数的认识与应用、加减法运算、长度、容量和重量等内容。

数的认识与应用部分主要教授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以及数的应用;加减法运算部分主要教授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长度、容量和重量部分主要教授长度的比较、容量的认识和重量的认识。

四、三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三年级数学教学大纲进一步拓展了数的认识与应用、运算、有理数和时间等内容。

数的认识与应用部分主要教授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以及数的应用;运算部分主要教授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乘法的认识和运算;有理数部分主要教授正整数和零的认识和运算;时间部分主要教授时、分的认识和读法。

五、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继续拓展了运算、分数、图形与空间和数据统计等内容。

运算部分主要教授小数的认识和运算;分数部分主要教授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认识与运算;图形与空间部分主要教授平行线、图形的对称和图形的变换;数据统计部分主要教授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

六、五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五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继续拓展了运算、小数、有理数和几何等内容。

运算部分主要教授多位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小数部分主要教授小数的认识和运算;有理数部分主要教授负数的认识和运算;几何部分主要教授角的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以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性质。

初中教学大纲数学

初中教学大纲数学

初中教学大纲数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已经成为了一门必修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科目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初中教学大纲对数学课程进行了全面规划和要求。

本文将针对初中教学大纲数学部分进行详细阐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数学教学目标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探究,培养自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同时,教学大纲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中。

二、数学教学内容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包括数与量、图形、函数、方程与不等式、数据与图表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逐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大纲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增加数学的趣味性。

三、数学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教学大纲提出了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和合作解决问题,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

此外,教学大纲还推崇教师发问式教学,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数学教学评价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等。

评价方法可以包括日常测验、作业评价、小组合作评价等多种形式。

通过综合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数学教学资源为了更好地支持数学教学,初中教学大纲还提出了数学教学资源的要求。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教学软件等。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需要选择与教育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材,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教具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为教学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直观深入的了解。

经济数学基础教学大纲

经济数学基础教学大纲

经济数学基础教学大纲引言:经济数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通过运用数学的方法和工具来分析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经济数学基础教学旨在培养经济学学生的数学建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从事经济领域的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本大纲将为经济数学基础教育提供一个详细的教学框架,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数学分析工具和基本理论,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和应用数学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论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经济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范围。

2.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矩阵运算、向量空间和线性方程组。

3.熟悉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导数、微分、积分和微分方程。

4.了解概率论和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包括概率分布、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

5.能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并能够以数学模型和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经济分析。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线性代数1.1 线性方程组和矩阵运算1.2 向量空间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3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2.微积分2.1 函数和极限的基本概念2.2 导数和微分的定义和计算2.3 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2.4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和解法3.概率论与统计学3.1 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3.2 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3.3 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4 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介绍各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理论。

2.实例分析:通过实际经济问题的案例分析,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习题训练:提供大量习题和练习,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5.小组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项目的贡献度。

数学教学大纲

数学教学大纲

《数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传授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基础课。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初具数学素养,善于思考、善于解决实际问题,辅助专业课解决计算的问题,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小学到初中所学的基础知识(数与式、面积、体积、整除、余数等)(2)掌握实际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路线、电话号码、彩票、抽样、选举等)(3)了解市场营销中的增长率及理财问题中倍增期、半衰期(4)初步具有教学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由以下内容组成:数与式;数字问题;常见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面积和体积问题;行程和工程问题;计数问题的实际应用;增长率;运筹学;其他问题包括牛吃草,植树水管,鸡兔同笼,分油等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数与式教学要求(1)掌握数的分类,会判断各类数(2)掌握代数式、等式、指数式、对数式、不等式的概念及运算。

教学内容(一)数的发展史1、实数:自然数、整数、分数、有理数、无理数2、复数(二)式1、代数式2、等式3、指数式4、根式5、对数式6、不等式第二章数字问题教学要求(1)了解一些有变化规律的数字求和问题(2)了解整除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教学内容(一)和数问题1、简单和数问题2、较复杂和数问题(二)整除问题1、简单整除问题2、较复杂整除问题3、余数问题(三)平均数问题1、简单平均数问题2、较复杂平均数问题第三章面积和体积问题教学要求(1)了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扇形、弓形、圆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2)了解正方体、长方体、不规则体的体积(3)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教学内容(一)面积1、几何体的认识2、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3、三角形的面积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5、梯形的面积6、圆面积7、扇形、弓形、圆环的面积8、不规则图形的面积9、圆柱、圆锥和圆台的侧面积(二)体积1、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2、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三)测量1、解三角形2、测量第四章行程和工程问题教学要求(1)会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2)会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3)了解较复杂的工程问题教学内容(一)行程问题1、相遇问题2、相离问题3、追及问题4、较复杂的行程问题举例5、自由落体与平抛物体的运动(二)工程问题1、较简单的工程问题2、较复杂的工程问题第五章计数的实际应用教学要求(1)掌握路线问题,电话号码问题,比赛问题的解决方法(2)了解排列与组合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应用数学基础课程代码:00000314课程类别:必修课基础部二00八年六月《应用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五年一贯制各专业编写单位:基础部学时数:354 审核人: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本课程适用于初中毕业的五年制高等职业学生。

通过授课使学生学会怎样将实际问题转化、归结为数学问题,正确熟悉数学概念、学习数学严密的逻辑推理,学习正确使用数学方法和数学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掌握数学的基本思想,原理,能用数学的方法,观点去熟悉和掌握其它学科以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掌握数学建模的思想,以及概率的基本知识。

《基础数学》是五年制高等职业的一门必修公共课。

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日益广泛。

因此,数学是提高文化素质,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基础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数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在初中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初等数学、微积分学及相关专业所必须的工程数学。

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实用性和发展性三方面需求的和谐的统一。

1、知识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有关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基础知识;(2)、形成能够按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运算、数据处理、制表、作图和使用基本计算工具的基本技能;(3)、培养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推理,能运用数学概念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进行正确思维的品质和能力;(4)、培养会根据法则和公式正确地进行运算数据处理且熟悉运算的原理,能够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求并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的运算能力;(5)、培养能够想象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从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简单的基本的图形,能根据条件画出简图会形象地揭示问题本质的空间想象能力;(6)、培养会把相关学科生活或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予以解决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7)、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思想和良好的个人品质。

2、技能目标针对五年制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的特点,在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在初中数学基础上,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代数,三角和几何基础知识,即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简单实际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按照五年制学生的基础,注意和初中学生课程的衔接,贯彻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兼顾与专业课的衔接,确定教学内容。

二、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是初中《数学》,是其它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课。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章集合逻辑关系理论教学内容:1、集合;2、几种不等式的解法;3、逻辑关系;具体要求:1、理解集合的概念;2、掌握列举法、描述法两种常用的集合表示法;3、理解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及记号、空集的意义;4、理解子集、真子集以及集合相等的概念;5、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6、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代数解法;7、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第二章函数理论教学内容:1、映射与函数;2、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3、反函数;具体要求:1、熟悉映射与函数的定义,熟悉函数的简单性质。

2、掌握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的定义及性质;3、了解反函数的定义及求法;第三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理论教学内容:1、分数指数幂与幂函数;2、指数函数;3、对数;4、对数函数;具体要求:1、熟悉分数指数幂与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对数函数的概念;2、掌握分数指数幂与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对数函数的基本性质;3、掌握分数指数幂与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对数函数的图像及画法;第四章三角函数理论教学内容:1、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4、正弦、余弦、正切的简化公式;5、加法定理及其推论;6、三角函数的周期性;7、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8、正弦型函数的图像;9、反三角函数;10、解斜三角形及其应用具体要求:1、理解六类三角函数的定义;2、掌握六类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3、了解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及画法;4、了解反三角函数的图像及画法;第五章平面向量理论教学内容:1、平面向量的概念;2、向量的线性运算;3、向量的坐标运算;4、向量的数量积;具体要求:1、熟悉向量的定义及性质;2、了解在向量的计算、化简、证明时,可根据任意向量的坐标表示、中点公式、位置向量的坐标线性运算、向量相等与平行的坐标关系等,准确的画出向量的图形,然后结合图形分析解决;3、熟悉判定向量平行与垂直的关系的多种方法;第六章复数理论教学内容:1、复数的概念;2、复数的四则运算;3、复数的三角形式与指数形式;具体要求:1、了解复数的定义及复数的几何表示;2、熟悉复数的四则运算;3、掌握复数的三角形式的乘法与除法;第七章空间图形理论教学内容:1、平面;2、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3、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4、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5、简单的空间几何体;具体要求:1、熟悉平面的概念,了解空间图形直观图的含意,掌握三条公理及其推论;2、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熟悉斜线、斜线足、斜线长、射影的概念;3、熟悉平行、相交、异面三种关系,熟悉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公垂线的概念;4、掌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及其推理,掌握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及其推理;熟悉二面角的定义和二面角平面角的定义;5、熟悉多面体的定义,面、棱、顶点、对角线等概念,熟悉旋转体的概念;第八章直线与二次曲线理论教学内容:1、曲线与方程;2、直线方程;3、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4、圆;5、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具体要求:1、理解曲线与方程的概念,掌握求曲线的一般方程与步骤;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3、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斜截式、一般式,理解各种形式下的直线方程的适用条件;4、理解圆的定义;5、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及坐标轴的平移公式;6、理解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它们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与画法;7、了解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光学性质;第九章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理论教学内容:1、极坐标;2、参数方程;具体要求:1、理解极坐标系的有关概念;2、掌握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及常用用法;3、理解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概念;4、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5、掌握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常用方法;第十章数列理论教学内容:1、数列;2、等差数列;3、等比数列;4、数列的极限;具体要求:1、了解数列的分类,掌握数列的定义、数列的项的概念,掌握通项公式的概念;2、了解公差对等差数列的影响,等差数列的应用,熟悉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掌握等差数列的中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两种不同形式;3、了解公比对等比数列的影响,等比数列的应用,熟悉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掌握等比数列的中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两种不同形式;4、了解求和符号的意义,掌握三个常见的幂和函数公式,熟悉数列极限的定义,掌握数列极限得四则运算法则,掌握去穷等比数列及求和公式;第十一章函数的极限理论教学内容:1、初等函数;2、函数的极限;3、无穷小与无穷大;4、两个重要极限;5、初等函数的连续性;*6、二分法;具体要求:1、了解函数及相关概念,熟悉基本初等函数的表达式、定义域、图形及性质,掌握初等函数的概念,及符合函数的概念和结构;2、熟悉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掌握极限的六种形式;3、掌握无穷下、无穷大的概念,了解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了解函数极限与无穷小的关系;4、掌握两个重要极限的结构特性,会熟悉运用它们求某些极限;5、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熟悉函数在区间上连续的概念,掌握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定义,掌握初等函数在定义区间内连续的结论;6、了解二分法的有关概念;第十二章导数与微分理论教学内容:1、导数的概念;2、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3、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4、隐函数的求导法则;5、二阶导数;6、由参数方程表示的函数的导数;7、微分;*8、曲率;*9、用切线法求方程的近似根;具体要求:1、了解函数可导必连续,连续不一定可导的关系,掌握导数是差商的极限,是函数的变化率,导数的几何意义;2、掌握函数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3、掌握复合函数的导数为函数中间变量的导数乘以中间变量对自变量的导数;4、了解隐函数的求导实质为符合函数的求导;5、掌握二阶导数是导函数的导数,了解高阶导数是由低到高的逐阶求导;6、了解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导数为变量y对x参数方程的导数之商;7、了解微分在近似计算上的应用,熟悉某点微分的几何意义为改点切线的纵坐标的增量,熟悉微分为函数的增量加高阶无穷小;8、了解曲率的概念,了解用切线法求方程的近似根;第十三章导数的应用理论教学内容:1、拉格朗日中值定理;2、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3、函数的极值与最值;4、曲线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5、函数图像的描绘;6、最值问题应用举例;具体要求:1、了解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联系函数的局部性质与整体性质的“桥梁”,掌握定理的条件、结论,定理的几何意义及定理的两个推论;2、了解函数单调区间的意义,了解函数单调区间的分界点的意义,掌握函数单调性的概念,熟悉并能证明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3、掌握函数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概念,了解函数极大值和极小值点的意义,掌握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和极值存在的第一、第二充分条件;4、掌握曲线凹凸的意义,拐点的意义,了解渐近线的意义;5、了解函数的各种性态和极值、凹凸性和拐点、渐进线在描绘图像中的作用;6、了解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实际应用,掌握用导数求解最大值、最小值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第十四章积分理论教学内容:1、定积分的概念;2、牛顿—莱布尼茨公式;3、基本积分公式及运算性质;4、换元积分法;5、分部积分法;6、数值积分法;7、无限区间上的广义积分;具体要求:1、掌握定积分的定义、几何意义,定积分的性质1、2、3、5,了解性质4;2、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概念,掌握原函数、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与导数的互逆关系;3、熟练掌握13个基本积分公式和不定积分的两个运算性质,了解积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掌握不定积分的第一类换元法,了解不定积分的第二换元法,了解定积分的换元法及其简单应用;5、掌握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分布积分公式,熟悉常见类型的分部积分公式中如何选取u;6、了解梯形法,抛物线法的基本思想和误差公式,掌握辛普森公式,熟悉无限区间上的广义积分的定义;第十五章积分的应用理论教学内容:1、微分方程的初步;2、定积分在几何上的应用;3、定积分在物理上的应用;具体要求:1、熟悉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阶、微分方程的通解、特解的概念,掌握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的特点及求解步骤;2、熟悉微元的概念、思想,掌握面积、体积微元公式;3、了解变力作功微元的意义,压力微元公式,掌握连续函数在闭区间上的平均值公式;第十六章排列组合与概率初步理论教学内容:1、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2、排列;3、组合;4、二项式定理;5、随机事件的概率;6、事件间的关系;7、概率的加法公式;8、乘法公式、贝努力概型;具体要求:1、熟悉加法、乘法原理;2、熟悉元素不允许重复排列的定义,选排列、全排列的概念,掌握排列数公式、阶乘的计算,掌握元素允许重复的排列数的公式;3、了解组合数的两个性质,熟悉组合的定义,排列与组合的区别,掌握组合数公式及变形公式,掌握排列、组合简单应用题的解法;4、掌握二项式定理及有关概念,通项公式,了解二项式系数的性质;5、掌握随机现象,随机事件的概念,基本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和古典定义;6、掌握事件的包含和等价关系,事件的并、交运算,事件的互不相容关系,互逆事件的概念;7、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求逆事件概率的公式;8、熟悉条件概率的含义,掌握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掌握乘法公式,熟悉事件间相互独立的含义,掌握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了解事件间相互独立的一些结论,掌握贝努力概型的概念和公式;第十七章二元函数微分学理论教学内容:1、空间直角坐标系;2、空间向量;3、空间平面与直线的方程;4、曲面及其方程;5、常见二次曲面及其方程;6、二元函数的基本概念;7、偏导数与全微分;8、链式法则;9、二元函数的极值;*10、方向导数与梯度;具体要求:1、熟悉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掌握距离公式;2、掌握向量的几何,坐标表示方法熟悉向量,向量的模和单位向量的概念,熟悉数量积的概念和意义;3、熟悉平面方程的意义,了解平面方程的两种形式,熟悉直线方程的意义,了解直线方程的两种形式;4、了解曲面、球面、柱面、旋转曲面方程的概念;5、了解球面、锥面、椭圆抛物面方程方程的特点;6、熟悉二元函数的意义,了解二元函数极限、连续、的意义;7、了解可微的充分条件掌握偏导数的意义了解偏导数的几何意义熟悉全微分的意义;8、掌握复合函数微分的法则、熟悉全导数的公式;9、熟悉二元函数极值的意义,掌握极值应用的方法,了解条件极值的意义;第十八章二元函数积分学理论教学内容:1、二重积分的概念与简单性质;2、二重积分的计算;3、二重积分的应用;具体要求:1、熟悉二重积分的意义,熟悉二重积分的简单性质;2、掌握平面区域化为不等式组的方法,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法,掌握平面区域化为极坐标系中不等式组的方法,熟悉二重积分在极坐标系中的计算法;3、了解曲面面积的概念知道曲面面积的计算公式;第十九章无穷级数理论教学内容:1、数项级数;2、幂级数;3、麦克老林级数;4、幂级数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5、傅里叶级数;*6、正弦级数和余弦级数;具体要求:1、熟悉无穷级数收敛和发散以及和的概念,掌握正项级数的审敛法,了解交错项级数的审敛法了解绝对收敛、条件收敛的概念;2、熟悉幂级数及其收敛域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