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
2.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结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结果的一般步骤。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加减法,那么你们能不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解决问题。
2.理解问题师:请同学们看黑板,这里有一个问题:小华有10个苹果,他给了小明3个,小华还剩几个苹果?师:谁能告诉我,这个问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生:要求我们算出小华还剩几个苹果。
师:对,这个问题要求我们算出小华还剩几个苹果。
那么,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呢?生:我们需要知道小华原来有多少个苹果,给了小明多少个苹果。
师:很好,这两个信息就是解决问题的条件。
同学们,你们能在题目中找到这两个条件吗?生:能。
师:请同学们用笔圈出这两个条件。
3.分析问题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条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生:我们可以用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对,我们可以用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谁来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列式?生:我们应该写成10-3=?师:很好,同学们,这个式子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4.解决问题师:现在,请同学们用你们的方法,算出小华还剩几个苹果。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来说说你的答案?生:小华还剩7个苹果。
师:很好,同学们,我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5.检验结果师:同学们,我们解决了问题,但是我们还需要检验一下我们的答案是否正确。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检验呢?生:我们可以把答案代入原题,看是否满足条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解决问题》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并用加减法列出算式,求解问题。
此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并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解决稍微复杂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列错算式、计算错误等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问题,并用加减法列出算式求解。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解决稍微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问题,用加减法求解。
同时,通过游戏和分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生活情境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理解问题。
2.准备相关游戏的道具和材料。
3.准备分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指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生活情境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并提出问题。
例如:图片中有3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让学生思考并用加法求解。
2.呈现(10分钟)呈现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用加法求解。
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列式和计算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3.操练(10分钟)通过游戏和练习,让学生巩固加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设计一个“算式接龙”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加法。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让学生用加法解决。
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列式求解,并进行讲解和指导。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包括:识别问题中的关键信息,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解决问题,以及运用数学语言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1. 识别问题中的关键信息。
2. 灵活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解决问题。
3. 运用数学语言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问题情境。
2. 学生准备纸笔,用于记录解题过程。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 新课:教师讲解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识别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3. 练习:教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识别关键信息和灵活运用基本运算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1. 解决问题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学内容5.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
2. 学生完成后,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识别关键信息,灵活运用基本运算,并运用数学语言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或技能。
在本课时中,教学难点包括识别问题中的关键信息、灵活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解决问题以及运用数学语言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4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4 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4 第3课时解决问题》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对加减法的意义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将加减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及运用。
2.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正确运用加减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练习题及答案。
3.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2个苹果和3个香蕉,问:一共有几个水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加减法解决。
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苹果,请问小明一共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加减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如:完成一些填空题、选择题等。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尝试用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如:每组分配一些糖果,要求每组的糖果数量相同。
5.拓展(5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更有挑战性的问题,如:购物问题、分物品问题等。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3课时解决问题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册次:下学校:教师:课题解决问题(P42例3)课型新授课计划学时 1教学内容分析例3是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和表内乘法(二)中的解决问题相对应。
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需要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
承前启后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数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从多余信息中选择有效信息,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深化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4.与二年级上册所学的类似知识相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继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重点:会选择有效信息用除法解决如单价、数量、总价关系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稍微复杂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化解措施创设情景、点拨指导、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归纳总结。
教学设计思路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5分钟)1.口算。
48÷6=8 4×6=2463÷9=7 35÷5=756÷8=7 8×7=5654÷9=6 24÷6=42.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解决问题。
(1)2张纸可以做8个纸鹤,平均每张纸可以做多少个纸鹤?8÷2=4(个)(2)4个人要做20个灯笼,平均每人要做几个灯笼?20÷4=5(个)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20分钟)1.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交流信息。
2.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
3.组织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解决问题》,内容围绕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四单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案、PPT、教学视频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6.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解决问题》2. 主体内容: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关键词和核心知识点为主线,进行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思考题: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2. 学生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不足之处,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解决问题》,主要围绕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大纲,针对人教版教材中的相关章节进行讲解。
教学内容将涵盖基础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如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单位换算、以及基本的几何图形认知。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并对长度、面积、重量等基本单位进行换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
教学难点1. 对乘除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2. 单位换算的规则和方法。
3. 几何图形的认知和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学教材和练习册。
2. 加减乘除运算卡片。
3. 长度、面积、重量单位换算工具。
4. 几何图形模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本课时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加减乘除运算的规则和方法,通过例题演示和练习巩固知识。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地展示加减乘除运算的步骤和单位换算的规则,同时配以相关的几何图形模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严格按照人教版教材的要求进行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加法和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计算游戏。这个游戏将演示加法和减法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计算游戏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数学故事》系列图书中的加减法故事章节,通过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游戏与谜题》中与加减法相关的游戏和谜题,提升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兴趣。
-《生活中的数学》科普书籍中的相关章节,介绍加法和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数学期刊或杂志中关于加减法教学的最新研究文章,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2.减法:数量的减少
二、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购物时的价格计算
2.食材分配问题
三、进位和退位的计算方法
1.进位:相加超过10,向更高位进1
2.退位:个位不够减,向更高位借1当10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运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第4章第3节“解决问题”。
本节主要围绕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情境,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理解问题情境、运用加减乘除基本运算、分析数量关系、逻辑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策略的选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面对问题时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
如何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运用逻辑推理和创造性思维也是教学难点。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实物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结合PPT课件,讲解问题情境的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3. 例题解析:通过几个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5.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二年级下册数学4.3 解决问题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学过程5. 典型例题6. 练习题目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3. 思考题: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八、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难点的解决情况等,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数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2.将除法扩展到连续量之中去,深化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3.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从多余信息中选择有效信息,继续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选择有效信息用除法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过程】一、简单谈话,直切主题教师:同学们,这两天我们一直在研究除法问题,今天我们就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师板书:解决问题。
二、借鉴以往学习经验,经历解决问题步骤1.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例3图。
教师:看一看,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教师板书:知道了什么?(2)学生独立审读题目后交流得到的信息。
教师:谁来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教师:“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这句话什么意思?预设:学生能够根据图意说清玩具熊、地球仪、皮球的单价,并能发现要解决的问题是“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也就是56元钱都要用来买地球仪,一共能买几个?教师注意学生语言叙述得是否准确与完整。
(3)根据问题提取有用信息。
教师:看到这幅图,同学们知道了一只玩具熊6元,一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还知道了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需要哪些信息?你是怎样想的?预设:学生能够从问题出发,知道要买的是地球仪,所以需要“一个地球仪8元”这条信息。
2.分析解答。
(1)独立思考。
教师:这个问题怎样解答呢?请你在练习纸上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可以写一写、画一画、算一算。
教师板书:怎样解答?学生活动,教师巡察,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并选取典型案例。
(2)小组交流。
新人教新课标版二年级下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42页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2——6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得能力。
教学重点: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教学难点: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练习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1、创设情境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明明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明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明明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明明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
玩具熊6元1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1个。
汽车的价钱被遮住了。
要帮助明明求出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小组交流汇报:需要知道地球仪的价钱,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钱)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1)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预设: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
这属于平均分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
如何列式计算呢?56÷8,想七八五十六,商是7。
3、独立思考,验证结果。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我们做得正确吗?你怎么知道的?(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7 8=56元,所以是对的。
)师:很好,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4、想一想,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师:谁愿意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小汽车辆数的?小组内2人合作,一问一答,其他小组成员看一看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错误的相互改正,看谁提出的问题多,谁发现的问题多。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第0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找出解题思路。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适时给予提示和鼓励。
4.各小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一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个运用100以内加减法的情境题,要求学生在课后与家长共同完成,并将解题过程和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4.家长协助学生收集身边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5.完成一份关于本节课学习心得的反思报告,内容包括:本节课的收获、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以及对自己的评价。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关注学生的解题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互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教师针对普遍性问题进行讲解,强化重点、难点。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数形结合的方法。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练习。
1.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
2.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
3.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经过一年多的数学学习后,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他们能够熟练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初步掌握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并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但在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此外,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仍有待提高。因此,本章节教学应注重以下方面: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学习如何利用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然后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从而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 如何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讨论。
2. 学生准备纸、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然后进行计算。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如何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2. 教师出示一些例题,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并讲解解题思路。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四、小组讨论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讨论。
2.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
五、总结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找出数量关系和选择运算方法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1. 找出数量关系2. 选择运算方法3. 进行计算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选择一个实际问题,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课后反思:本课时主要学习了如何利用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通过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从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找出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同时,我也注重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4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4 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
难点1.让学生切实理解“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2.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4》第3课时;2.教具:纸张、铅笔、计算器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讲解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2.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
二、学习新课1.老师呈现本节课题目:《4》第3课时解决问题;2.老师讲解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强调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3.老师提出数学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4.学生展示各自的解决方法,老师引导讨论各种解决方法的优缺点。
三、巩固拓展1.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分组合作,找出多种解决方法;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并讨论各自的解决方法,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3.老师进行总结,通过讨论不同解决方法的优缺点,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
四、课堂小结1.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2.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3.鼓励学生课后多实践、多总结,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2.设计一个小问题,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并写下解决思路;3.复习反思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1.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方案;2.总结学生学习情况,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本节课《4 第3课时解决问题》的教案,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名师教案
《解决问题》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2页例3相关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九。
《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指出“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例3是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问题情境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中的购物情境,通过购物活动,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渗透总价、单价、数量的数量关系,依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问题。
用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包含两种现实情境模型:一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求一份是多少;另一种是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
“想一想”和例3分别为学生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数学模型,能够更形象深入的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分析问题有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基本方法。
分析法从问题入手,基本句式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两条信息?”再追溯到已知信息。
综合法从已知信息入手,基本句式是“由这两条信息可以求出什么?”再追溯到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核心能力教材呈现了超市柜台玩具小熊、地球仪、皮球的单价,问:“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首先让学生找到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再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接着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即知道总价与单价,求数量,属于平均分中的包含情况。
最后通过乘法验算,进一步感受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1.在合作探究、解决例3的问题中,会分析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初步感受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
(五)学习难点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解决问题》名师教学课件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预习任务8元/个 7元/个 5元/个(1)买6支钢笔,一共要花多少钱?(2)小冬带40元钱,买5个转笔刀,够吗?(二)课堂设计1.导入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亮亮想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亮亮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玩具,你们愿意帮助他吗?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情境图。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四单元的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人教新课标教材,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二章第四节“解决问题”,具体是涉及到11道例题和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具以及学生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今天的课程,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讲解例题:接着我会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并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观点。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小组讨论:然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问题。
我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经验。
六、板书设计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适时地进行板书,将解题的步骤和关键点展示给学生。
七、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将包括教材中的练习题和一些类似的题目,以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尝试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这就是我今天要教学的内容。
我希望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
一、情景引入情景引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思考。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能够理解问题并正确提取问题的关键信息进行计算。
–能够用文字或图形表示解决问题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积极与他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毅力,勇于面对挑战。
二、教学重点•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并提取问题的关键信息。
三、教学难点•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综合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一组简单的生活问题,让学生讨论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2. 概念讲解•介绍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类型。
•提醒学生关注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如数量、计算方式等。
3. 练习1.例题一:老师给了学生一道题目:“小明有5只苹果,他吃了3只,那么他现在还剩几只?”请学生尝试并讨论解决方法。
2.例题二:师生共喝了10瓶水,老师喝了3瓶,那么学生喝了几瓶?3.例题三:一些苹果,第一天卖了3个,第二天卖了2个,剩下5个,问原来有几个?4. 拓展练习老师出示更多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分组尝试解决,并分享解决思路。
5. 总结归纳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检测出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并互相核对答案。
六、作业布置完成课堂练习中未完成的题目,或设计自己的生活问题并用加减法解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学生表现如何?解决问题时是否理解问题的关键信息?是否能运用加法和减法正确解题?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下一节课教学策略。
以上教案是针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数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2.将除法扩展到连续量之中去,深化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3.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从多余信息中选择有效信息,继续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选择有效信息用除法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过程】一、简单谈话,直切主题教师:同学们,这两天我们一直在研究除法问题,今天我们就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师板书: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_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二、借鉴以往学习经验,经历解决问题步骤1.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例3图。
教师:看一看,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教师板书:知道了什么?(2)学生独立审读题目后交流得到的信息。
教师:谁来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教师:“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这句话什么意思?预设:学生能够根据图意说清玩具熊、地球仪、皮球的单价,并能发现要解决的问题是“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也就是56元钱都要用来买地球仪,一共能买几个?教师注意学生语言叙述得是否准确与完整。
(3)根据问题提取有用信息。
教师:看到这幅图,同学们知道了一只玩具熊6元,一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还知道了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需要哪些信息?你是怎样想的?预设:学生能够从问题出发,知道要买的是地球仪,所以需要“一个地球仪8元”这条信息。
2.分析解答。
(1)独立思考。
教师:这个问题怎样解答呢?请你在练习纸上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可以写一写、画一画、算一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选择有效的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拓展提升
1.将下面的8个数分别填入相应的算式中。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2 3 4 5 6 7 8 9
示例:
2.我们班一共63人,老师想把这些人分成值日小组,你有什么建议?
示例:63÷7=9(人)分成7个小组,每组9人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应用以前学习的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九第3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