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第四章 城市社会结构

合集下载

4第四章 社会的构成

4第四章 社会的构成

二、公社社会




是指多数社会关系都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 系基础上的社会区域共同体。如家庭、宗族、氏 族。 1、血缘关系 是指人的先天联系,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初就已经 存在,因而通常认为,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社会联 系,不过社会的发展不断赋予它以新的内容。 种族——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而作的区分,使之 具有某种相同遗传身体特制的人中分支。 氏族——是原始社会中有血缘关系联系起来的的 社会集体或社会基本单位。
2、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论述: 第一,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 加,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 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 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交往,因此,人 们之间的最基本、决定其他一切的关系是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一切关系的基 础和本质。

三、社会的要素
1、人口要素 人口数量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的总数。一个社会 的人口与人的出生、成长、衰老和死亡密切联系在一起, 人口数量可以通过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得 到反映。 人口质量是指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包括思想素质、 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是支配人们行为的意识状 态,文化素质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身体素质是 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 人口结构也称人口构成。是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 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人口结构 涉及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阶层、职 业、宗教信仰等。可以划分为人口自然结构、人口社会结 构、人口地域结构三大类型。

《城市社会学》课件

《城市社会学》课件

城市化的概念与进程
总结词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伴随着城市人口规模和地域范围的 不断扩大。
详细描述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表现为乡村人口流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以及城市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城市化进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 展水平、政策导向、自然条件等。
城市化的动力与模式
条件。
城市功能分区
分析城市中不同区域的 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
城市空间布局
探讨城市空间布局的特 点、演变过程及其影响
因素。
城市规划与设计
介绍城市规划的理念、 原则和方法,以及城市
设计的要素和技巧。
城市社会分层与流动
01
02
03
04
社会分层理论
介绍不同的社会分层理论,如 功能主义、冲突论等。
社会阶层结构
VS
城市文化的发展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文化 也在不断演变。新的文化元素不断融入, 原有的文化元素也在不断更新和重构,推 动城市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
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 响
城市文化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牌价值, 还能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促进城 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详细描述
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 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问题逐渐凸显。早期的城市社会 学者主要关注城市人口统计、城市社区组织和城市社会 问题等方面。随着学科的发展,城市社会学逐渐形成了 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并开始深入探究城市发展的 内在机制和规律。如今,城市社会学已经成为一个成熟 的学科领域,为城市治理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和实践指导。

城市社会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城市社会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城市社会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一、城市的定义和特征

城市是人类聚居、生产、文化交流活动的中心,是由大量人口和相对密集的住房、商业、

行政、文化设施等构成的一个地域性集聚体。在城市社会学中,城市有以下几个特征:

1. 人口密集:城市通常具有较高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在一起,形成相对密集的聚居区。

2. 经济活动集中:城市是经济活动的集中地,包括商业、工业、服务业等。

3. 社会分工明确:城市中的人们从事的职业分工清晰,职业多样化。

4. 文化多样性:城市生活中的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样,涵盖各种艺术、娱乐、宗教等方面。

二、城市发展与变迁

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的形成通常与地理条件、交通要道、资源丰富等因素有关。城

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规模会逐渐扩大,城市功能也会不断丰富和完善。

2. 城市的变迁:城市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城市也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而发

生变化。城市的新旧变迁主要包括城市功能的变迁、城市空间的重构、城市社会结构的变

化等。

三、城市结构

1.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内部的组织结构、交通网络、土地利用等。城市

的空间结构通常体现为CBD(中央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等。

2. 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社会结构是指城市中各种社会群体的分布和生活状态。城市社会结

构通常包括社会阶层、职业分工、人口结构等。

四、城市功能

1. 经济功能: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主要包括商业、工业、金融、物流等。

2. 文化功能:城市是文化交流的中心,集聚了各种文化、艺术、娱乐、教育等资源。

3. 政治功能:城市是政治权力的中心,包括政府机构、行政管理、政治决策等。

城社会学重点

城社会学重点

城市社会学复习

第13章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

1.城市社区的分类与基本特征

(1)传统社区:以城市旧城区的老街坊为主,多具有较长历史,其中很多居民在城市居住了数十年,比较有地方特色和传统特色。

(2)公房社区:新中国成立以后,由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统一规划建设的社区类型,居民多以单位住房分配的形式获得住房使用权。

(3)商品房社区:改革开放以后,以房地产开发为主题形成的社区,住房通过市场交易获得,可以个人直接购买也可以单位购买后分给个人。

(4)边缘社区:属于由农村向城市演替的社区,是最为活跃也是最为混乱的社区。

2.社区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1)目标:通过规划的实施,改善社区治理结构、优化物质和文化生活环境,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及增进社区成员互动,从而促进社区

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原则:

a.可操作性和持续滚动原则

b.以人为本原则

c.地域性原则

d.规模效益原则

e.系统性原则

第12章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编制

1.社会人口分析

(1)人口规模: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而言,未来社会人口规模可能出现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用地和各类设施的供给规模。常用方法包括时间预测法、因果预

测法和定性预测法等

(2)人口结构:社会人口在年龄、性别、就业和家庭等方面构成的不同,将带来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对城市公共资源需求的差异,因此需要在规划中对以上特点进

行分析

(3)人口流动:随之我国户籍制度的放开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中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和内部人口迁移现象的加速,既折射出城市资源和机会的空间分布差

异对于人口流动的重要影响机制,又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社会空间的分异现象,

城市社会学第四章城市社会结构

城市社会学第四章城市社会结构
3、复杂性——建构城市结构的社会关系可分为血 缘、血亲、地缘、业缘、趣缘等多样性纽带。
4、异质性——由社会分工合作差异形成职业结构, 由文化教育差异形成人口文化结构,以及收入 差异形成社会经济地位结构等。
三、城市社会结构的制约因素与功能 (一)城市社会结构的制约因素 1、城市经济、特别是产业结构,制约城市社会结构如职业
公元元年
1—2万人 公元1860年 11.8亿 人
20—30万 公元1900年 16.2亿


(一)世界人口规模的演变
300万人 公元1930年 20亿人
3000万人 2亿人
公元1950年 公元1960年
25.2亿 人
30亿人
公元1650年 5.45亿人 公元1976年 40亿人
公元1750年 7.3亿人 公元1988年 50亿人
结构、收入结构、居住结构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等; 2、城市科技发展制约城市文化教育结构、人口结构等; 3、城市文化教育发展制约城市居民的文化结构以及城市性
等; 4、城市社会体制和社会政策制约城市社会结构的建构与变
迁等。 (二)城市社会结构的功能 1、城市社会结构是市民利益系统,是城市社会资源配置格
局;与市民参与社会行动的积极性程度 正相关。 2、城市社会结构表明城市社会组织化程度,各种利益群体 通过组织的集体行动,直接制约城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 化活动。 3、城市社会结构是城市社会秩序状况,是社会控制和管理 的基础,也是制定、实施社会制度与政策的基础。

城市社会学洞悉城市中的社会结构

城市社会学洞悉城市中的社会结构

城市社会学洞悉城市中的社会结构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多样的社会结构。

城市社会学致力于研究城市中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形

成与演变。通过深入洞察城市中的社会结构,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城

市发展与变迁的内在规律,对城市的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和指导。

一、城市社会结构的概念与特征

城市社会结构是指城市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所呈现出的有序组

织形态。它由居民之间的联系、角色与地位、社会群体的形成与分布

等要素构建而成。城市社会结构具有以下特征:

1. 多元性:城市作为人口密集区,聚集了来自不同地域、背景和文

化的人群。这种多元性导致了城市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分层性:城市中存在着职业阶层、经济地位、文化教育水平等不

同的社会分层。不同的社会层级在城市中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和不平等。

3. 群体性:城市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群体聚集区,不同的人群

根据共同的利益和身份特征形成了各种社会群体,如家庭、社区、同

好团体等。

4. 动态性: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系统,城市社会结构会

随着城市发展的演变而调整和重构。

二、城市社会结构的组成要素

城市社会结构的形成与运作涉及多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以下是城市

社会结构的主要组成要素:

1. 人口结构:城市人口的数量、组成和分布是城市社会结构的重要

组成部分。不同人口群体的年龄、性别、职业和教育水平等差异会影

响城市社会结构的形态。

2. 经济结构: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出结构对城市社会结构产生深远

的影响。不同的经济活动和行业会引起不同职业群体的聚集和分布。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城市社会学/ Urban Sociology

课程代码:05234019

课程类型:复合/选修

总学时数:40(理论学时:32 实验或实践学时:8 )

学分:2.5

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地理学、乡村规划等

开课单位:建工学院

适用专业: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城市规划需要解决的城市问题根源之一是城市社会问题。从国际城市规划学

科发展潮流看,规划理论与方法、社会经济分析、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规划分

析技术与方法以及市政建筑工程等成为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五大支柱学科。城市

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五大支柱学科的多个方面。课程

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区位的生态分布、城市社区的

结构与功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城市化以及城市社会的组织、管

理和规划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进行理论学习,使学生能够

系统地熟悉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运用至规划实践中,并参与全国课程作业评优

竞赛。

二、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

牢固掌握: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社区理论及实证、城市社会组织、城市社

会心理

一般理解:现代相关理论、城市起源与发展、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规划管理

一般了解:城市地理学相关知识、城市规划理论、社会学调研方法

1 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课内6学时+课外2学时)

了解滕尼斯、迪尔凯姆、齐美尔、韦伯等人的传统理论,掌握“城市性”概

念及相关理论背景。

教学重点与难点: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城市性”概念及相关理论背景。

城市社会学-04-都市性

城市社会学-04-都市性






(15)经济史学方面关于“农业(agriculture)”和 “非农业(non-agriculture)”两种经济类型的划分。 (16)历史学中关于“原始的(primitive)”和“文 明的(civilized)”社会类型划分。 (17)社会角色理论中关于“先赋的(ascribed)”和 “自致的(achieved)”两种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类型 的划分。 (18)不发达与发达、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东方 传统与西方传统、黄色农业文明和蓝色海洋文明等各种 划分。 (19)经济学家刘易斯:传统部门——资本主义部 门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施炜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l989 年。 ) 。
12



《共产党宣言》:“资本主义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 工业化和资本主义: ——创建巨大的城市,城市人口增长,居民脱离乡村生活的愚 昧状态,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农民从属于资 产阶级,东方从属于西方。 ——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使之集中,最终 走向政治权力的集中。 ——造成城乡分离(古代社会已完成)、城乡差别、城乡对立 城市性(Urbanism)——城市的本性、基本特征:
14

( 20 ) 贝 尔 ( 1973 ) : “ 后 工 业 社 会 ” ; 麦 克 卢 汉 (1965):“地球村”;奈斯比特(1982):“信息社会”。 (21)安瑟尼.理查蒙德 (Richmond,1969) 对社区、社会、 后社会的比较(徐奇、莱瑞.赖恩[Larry Lyon]、邓福贞[Furjen Deng],《社 区社会学》,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P.28-29):

城市社会学------第四章 (修改)

城市社会学------第四章 (修改)

生态学家的观点是“适者生存”。 资源——社区资源有限——竞争 不可避免——竞争导致均衡。 最重要的资源是“区位” (Position)。 竞争必然表现为区位的竞争,社 区结构作为竞争的结果必然会反映物种 在区位上的关系。
2.帕克:竞争是人类社区得以形成的基本 原则。 (1)“在竞争中,社区调整其成员的数量 和质量,并在相互斗争中的群体中形成一种均 衡”(帕克)。 (2)区位竞争 人类社会中,使自己在竞争中取胜的方法 之一就是占据有利的区位。 在具有连贯性、未被自然或人为分割的地 域中,有利的区位就中心位置。
A.商业中心区(CBD) B.过渡地带(Zone of transition):过渡带混 合了商业、轻工业及住 宅土地利用 . C.工人住宅区 (Working-class residential zone) D.中产阶级住宅区 (Middle-class residential zone) E.通勤带(Commuter zone)
三、达尔文的综合视角
继承了上面所说的和谐和竞争的思想。 1.大自然是个网络,里面充满了和谐、依存; 2.每个物种及每个物种中的每个份子都在大自 然占着一个位置(office); 3.物种间及物种内的每一个份子为争夺位置激 烈冲突;竞争有积极功能;(物竞天择,适者 生存) 4.位置少,物种的成员过多,并不必然导致冲 突,还会导致物种分工,从而适应环境。
帕克呼吁,人类生态学应该认真考虑 人类社会竞争受习惯和文化制约这一事 实。 人类社区是由人口、器物(物质文 化)、信仰(精神文化)、栖息地的自 然资源四个要素构成,四个要素间的互 动关系随时随地影响着社区的生物性均 衡和社会性均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新马尔萨斯主义
• 贫困与失业是人口增殖的速度超过了资本增长速度 的必然结果 。 • “道德节制”的范围扩大到进行以人工避孕方法为 特征的节制生育。 (三)现代马尔萨斯主义 • 福格特《生存之路》(1948年) • 埃利希 《人口爆炸》(1968年) • 泰勒 《世界末日》(1970年) • 米多斯《增长的极限》(1971年):“零增长” • 布朗《粮食危机》(1996) 由于人口增长过速而造成了所谓的“粮食危 机”、“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等,使发展中 国家陷于贫穷和匮乏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于自拔, 而且对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三、城市社会结构的制约因素与功能 (一)城市社会结构的制约因素 1、城市经济、特别是产业结构,制约城市社会结构如职业 结构、收入结构、居住结构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等; 2、城市科技发展制约城市文化教育结构、人口结构等; 3、城市文化教育发展制约城市居民的文化结构以及城市性 等; 4、城市社会体制和社会政策制约城市社会结构的建构与变 迁等。 (二)城市社会结构的功能 1、城市社会结构是市民利益系统,是城市社会资源配置格 局;与市民参与社会行动的积极性程度 正相关。 2、城市社会结构表明城市社会组织化程度,各种利益群体 通过组织的集体行动,直接制约城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 化活动。 3、城市社会结构是城市社会秩序状况,是社会控制和管理 的基础,也是制定、实施社会制度与政策的基础。
人口年龄结构的标准数值 各大洲不同海拔人口占全洲人口比重
人口年龄结构 类 型
年轻型 成年型 年老型 大洲
老年人口系数
少年儿童人口 系数
40%以上 30—40% 30%以下
老少比
年龄中位数
5%以下 5—10% 10%以上 海拔高度(米) 200米以下 200 — 500
15%以下 15—30% 30%以上
7.2 11.7 20.8 7.9 22.8 8.4 11.6
0.5 4.9 13.8 4.1 4.7 0.9 4.4
2.5 6.8 4 4.2 2.3
0.9 2 3.8 11 1.5
300 650 750 700 580 350 725
如果地球人口降到100人, 你将会看到这样的情形:
57% பைடு நூலகம்洲人
二、城市社会结构的特点 1、开放性——城市的集中与开放、聚集与扩散、 是城市系统的运行特点;城市规模愈大、专业 性愈强、现代化程度愈高,则愈开放。 2、流动性——社会流动规模大、程度高、方向多 样等,可以分为结构性流动与非结构性流动、 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等。 3、复杂性——建构城市结构的社会关系可分为血 缘、血亲、地缘、业缘、趣缘等多样性纽带。 4、异质性——由社会分工合作差异形成职业结构, 由文化教育差异形成人口文化结构,以及收入 差异形成社会经济地位结构等。
世界与中国人口规模的演变
二、人口结构的类型
1、人口的自然结构 • ①性别结构——出生率 、结婚率、生育观念 • ②年龄结构——人口发展速度和类型以及抚养比、老年化 2、人口的地域结构 • ①人口的自然地理结构——人口流动 • ②人口的行政区域结构——选举、社会管理 • ③人口的城乡结构——户籍、居住、城市化 3、人口的社会经济结构 • ①人口的阶级结构——阶层结构 • ②人口的民族结构——民族区域规划与社会经济政策 • ③人口的宗教结构——信仰文化分布 • ④人口的教育程度结构——教育、文化政策 • ⑤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婚育、子女教育 • ⑥劳动力资源结构——劳动力市场 • ⑦在业人口的行业结构——行业就业 • ⑧在业人口的职业结构——职业分层
第一节 城市人口结构
一、城市人口结构的特点 1、密集性——城市人口数量多、密度大。 2、流动性——城市人口流动频繁、迅速。 3、异质性——城市人口差异大、专业性强。 4、增长性——城市人口增长是自然增长与 机械增长的结合。
时间 公元前100万 年 公元前10万 年 公元前1.5万 年 公元前3000 年 公元元年 公元1650年 公元1750年 公元1800年 公元1830年
21% 欧洲人
14% 美洲人 (北美洲 、 南美洲)
8% 非洲人
三、人口迁移类型
人口迁移根据迁移目的与动机的不同、性质不 同、迁移活动的空间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社会组织情况不同可以分为——自发性迁移与 计划性迁移; 根据移民迁往居住区定居时间长短可以分为——临 时性迁移、季节性迁移、周期性迁移与永久性迁移。 根据迁移空间可以分为——城乡流动型和区域间流 动型 区域间流动型可以分为——国内移民和国际移民 国际移民又可以分为——永久性国际移民和非永久 性国际移民。
人口 1—2万人 20—30万 人 300万人 3000万人 2亿人 5.45亿人 7.3亿人 9.1亿人 10亿人
时间 公元1860年 公元1900年 公元1930年 公元1950年 公元1960年 公元1976年 公元1988年 公元2000年
人口 11.8亿 人 16.2亿 人
时 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元年 公元250年 公元750年 公元900年 公元1100年 公元1280年
20岁以下 20——|30岁 30岁以上 大陆平 均海拔
500— 1000
1000— 1500
1500— 2000
2000 以上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州 六大洲平均
68.8 56.5 32.5 46.9 42.3 72.9 56.2
23.5 23.5 24.1 33.3 15 17.8 24
人 口 2100万 6000万 2000万 6000万 3500万 8000万 6000万 1亿 1.9亿 2.8亿 4.3亿
(一)世界人口规模的演变
20亿人 25.2亿 人 30亿人 40亿人 50亿人 62.5亿 人
公元1500年 公元1750年 公元1800年 公元1900年
公元1950年
5.5亿
• • •
• •
四、人口理论
(一)马尔萨斯人口论 1、人口增殖力必须与生产资料的增加保持平衡。 失业、贫困是“人口法则” 的必然结果,并且 是限制人口过度增长所必需的。 2、实行“救贫法” 反而会使贫穷人口得以继续 增加,是供养贫民以创造贫民。 3、“人口法则”使社会改革、实现社会平等来解 决失业和贫困得主张必然趋于失败。 4、只要财产安全和婚姻制度存在,社会的不平等 状况必然会随之而来,私有制是必然的,合理 的。 办法:战争与灾难的“积极的抑制”与晚婚、节 婚的“道德的抑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