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药研究进展_刁娟娟

合集下载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呼吸器官正常功能的各种疾病,包括肺部感染、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一、中医药的历史和理论基础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认为,呼吸系统疾病是由于人体气血失调、气机不畅等导致的。

根据中医理论,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机调节,可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并起到抗炎、消炎、支气管扩张等作用。

二、中医药在呼吸系统感染中的应用研究1. 中药汤剂的应用中医药常用的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方法之一是中药汤剂。

通过中药的药性和功效,可以发挥抗炎、杀菌等作用,减轻病情。

例如,炙甘草汤在肺炎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治愈率。

2. 中草药的外用治疗除了内用中药汤剂,中草药在呼吸系统感染的外用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黄芩、连翘等中草药可以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喉痛。

将中草药煎煮后,用于漱口可以起到舒缓症状的作用。

三、中医药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药中常用于哮喘治疗的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机,缓解哮喘症状。

针灸疗法无创、无副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哮喘的日常治疗中。

2. 中成药的使用中成药也是哮喘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慢性稳定型哮喘患者,可以使用中成药来延缓疾病进展,减轻症状。

例如,麦味地黄丸可以起到润肺止咳、补肺养阴的作用。

四、中医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的健康。

中医药在COPD的治疗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1. 中药颗粒的应用中药颗粒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用治疗药物。

通过调整患者的血液指标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中药颗粒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2. 中医推拿疗法中医推拿疗法也常用于COPD的治疗中。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标题: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摘要: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传统中医药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治疗理论。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治疗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了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

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传统中医药作为我国特有的医学体系之一,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和治疗方法。

本章将介绍目前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亟待解决的研究问题。

2. 研究方法与方案本章将介绍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应用及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与方案,包括文献综述、临床观察、实验研究等,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与对比。

3. 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本章将分析并呈现近年来关于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数据。

将对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并对其中一些重点领域进行深入讨论。

4. 结论与讨论本章将对数据分析与结果进行总结,并从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对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全面评价。

同时,讨论中医药的优势与劣势,探讨其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发展趋势与问题。

结论: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已取得重要成果,尤其在一些常见病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然而,中医药在科研与临床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研究者应加强对中医药治疗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此外,多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可能是未来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发展方向。

本文综述了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并结合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对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和局限性进行了全面评价。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疗效。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对中医药治疗机理的深入研究,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和推广。

本文将系统介绍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一、中医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COPD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 COPD 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一项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 COPD 主要采用中药、针灸和中医药熏蒸等方法。

其中,中药方剂如十全大补汤等被广泛运用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缓解症状。

而针灸则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味,促进体内气血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此外,中医药熏蒸也被证明能够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减轻炎症反应。

二、中医药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是气管收缩、呼吸困难和喘息等症状。

中医药在治疗哮喘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哮喘主要使用中药和针灸疗法。

中药方剂如玄参麦冬汤、百部止喘汤等被广泛用于缓解哮喘发作并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而针灸则通过刺激穴位,平衡气血,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三、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且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

传统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较为有限,但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

一些中医药研究表明,中药如三七、鳖甲等具有抗肿瘤作用,并能够增强放化疗的疗效。

此外,中医药还可在减轻治疗副作用和改善生存质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目前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缺乏统一的研究方法、不足的临床证据和缺乏规范的治疗指南等。

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治疗,还需要深入开展更多的研究,并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和实践,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进展分析

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进展分析

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进展分析摘要:急性上呼道感染又称为感冒,是发生在咽部、鼻腔及喉部的急性炎性疾病,该种疾病主要由病毒引起,常见于儿童,使其出现局部症状及全身症状。

临床常采用药物方式加以治疗,西药选择较多,但无统一标准,且西药副作用多,临床研究得知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能根据患者的症状对症下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下面总结急性上呼道感染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的情况,望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指导。

关键词:急性上呼道感染;中西药结合;治疗;进展急性上呼道感染好发于老幼体弱、免疫力低下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受凉、淋雨、气温突变及疲劳过度等因素会使得患者免疫力下降,使得病毒及细菌有机可趁,进而诱发疾病。

患者出现鼻、咽部炎性反应及全身症状,引发各种病症,如普通感冒、咽炎、扁桃体发炎及喉炎等[1]。

疾病主要由病毒引起,占90%,病毒感染后使得患者上呼吸道抵抗力下降,细菌侵入,从而引发感染[2]。

全年皆可发生,尤其是冬春二季,是高发疾病,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及流涕等临床症状,使其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及工作。

西医是其主要的治疗范式,但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加以治疗[3]。

中医将疾病列为“感冒”、“伤风”及“伤寒”的范畴,在治疗此类疾病上有数千年的历史,形成一套完善的治疗体系,对于患者的症状改善起到积极的效果,且并发症少,更加安全[4]。

临床研究得知,中西医联合治疗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症状,缩小患者痛苦,促使疾病得以早日康复。

1风热犯表证主症为发热、恶风及少汗等,次症为咽痛、流脓涕、面色红赤、咳嗽及口干等,患者舌红,苔薄黄。

治疗的根本在于辛凉解表。

钱丹等[5]学者将60例急性上呼道感染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利巴韦林分散片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双黄连口服液,观察患儿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

黄连口服液其有效成分为黄岑甙,具有抗菌,解热的功效,现代药理学认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能起到良好的抑制效果,还能增强细胞的免疫,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且不易使得细菌产生耐药性。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中医药在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其药物特性、治疗原理以及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一、中医药的药物特性中医药在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的药物主要包括中药和中草药。

中药以温热、辛散、宣肺、理气等特性为主,适合用于治疗风寒、风热等引起的感冒、咳嗽等症状。

中草药则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嗽、化痰止咳等特性为主,适合用于治疗喉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二、中医药的治疗原理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原理主要包括疏风解表、宣肺开窍、清热化痰、润燥止咳等。

当感染发生时,中医药可以通过疏风解表的方式抑制病毒或细菌的复制和扩散,减轻感染症状。

同时,中医药还可以通过宣肺开窍的方式改善气道通畅度,促进痰液的排出,从而缓解咳嗽和呼吸困难。

此外,清热化痰和润燥止咳的方法可以减少炎症反应,降低痰液的黏稠度,提高呼吸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三、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1. 中医药在治疗感冒中的应用研究感冒是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常见类型,中医药在治疗感冒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根据病毒类型和症状特点的不同,医生可以采取不同的中药方剂,如发热型感冒可以选用清热解毒的中药,而风寒型感冒则可以选用辛散发散的中药,以达到疏风解表的目的。

2. 中医药在治疗咳嗽中的应用研究咳嗽是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常见症状,中医药在治疗咳嗽方面也有独特的应用研究。

例如,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肺脏和止咳平喘的药物特性,缓解咳嗽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结合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选择合适的中药或中草药进行治疗。

3. 中医药在治疗支气管炎中的应用研究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中的一种严重疾病,中医药在治疗支气管炎方面也有较深入的应用研究。

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通过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特性,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痰液排出,从而缓解病情并促进康复。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寒束表证的临床研究_张葆青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寒束表证的临床研究_张葆青

舌象
淡红,苔薄白 舌质红,薄黄 /黄厚腻苔
脉象

浮紧 / 浮数 / 滑数
指纹 淡红隐隐,不显于风关 红、紫红,显于风关
2 用药方案 2. 1 风寒束表证试验组
治法: 辛温解表。药物: 午时茶颗粒( 湖北午时药 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Z42020134 ) 。药用: 苍术,柴 胡,羌 活,防 风,白 芷,川 芎,广 藿 香,前 胡,连 翘,陈皮,山 楂,枳 实,麦 芽 ( 炒) ,甘 草,桔 梗,六 神 曲 ( 炒) ,紫 苏 叶,厚 朴,红 茶。用 法 用 量: 2 ~ 3 岁,1 /3 袋; 3 ~ 7 岁,1 /2 袋; 7 ~ 12 岁,1 袋。每日 2 次,温开水 冲服。 2. 2 对照组
( 1) 即刻退热作用: 首次给药后 2 小时体温下降 达 0. 5℃ ,即具有即刻退热作用。( 2) 体温恢复正常时 间: 首次给药后至体温恢复正常,且此后 24h 内不再复 升的时间。
如果合并退热对症处理,则评价退热作用时作无 效病例处理。 4 统计分析方法
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 SPSS 16. 0 软件进行数据处 理。描述性统计分析,定性指标以频数,百分率或构成 比描述; 定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描述,以 x珋± s 形式表 示。推断性统计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秩和 检验; 计量资料( 如年龄、体温、证候积分和等) 满足正 态分布者采用成组 t 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者采用秩 和检验。统计结果以 P < 0. 05 为有统计学意义,P < 0. 01 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5 统计结果 5. 1 两组病情分级比较
5. 3 两组治疗前后总疗效比较 见表 4。 采用秩和检验评价两种治疗方法对风寒束表证总
疗效的影响。经检验,Mann - WhitneyU 统计量为 435. 500、WilcoxonW 统计量为 870. 500,两法的检验统计量 Z = - 0. 452,P = 0. 651 > 0.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风寒束表证的总疗效相当。 5. 4 两组风寒束表证退热时间比较 5. 4. 1 即刻退热时间比较 见表 5。 5. 4. 2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见表 6。 5. 5 两组临床证候消失情况比较

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研究进展中药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方面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为了探究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变化,笔者通过总结归纳和分析中药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临床应用进展、及作用机理,进一步阐述了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优势,用以指导临床医师的安全合理用药。

标签:上呼吸道感染;中药治疗;高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而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热是内科门诊的常见病。

多由于季节变换,气温骤变或过度劳累等原因而发病。

中医将本病归为”感冒”、”湿病”等范畴。

臨床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

中医药在治疗这一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有独到之处。

而西医目前对病毒所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尚无特效药物,临床通常采用西药、物理降温(冰帽、冰敷、酒精擦浴)等方法降温。

降温效果不理想时,往往多种方法同时使用,容易造成体温控制不当,降温过快、出汗过多而导致虚脱等不良后果[1]。

故应发挥中医药优势,予以中药治疗。

1 中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机制由于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

一般情况下,该类上呼吸道感染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2]。

中医认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外感热病、感冒等病范畴,在证候上以风热为主,故以温热病辨证,多是卫分证,卫气同病等证。

其病机特点是风热时毒外侵,内舍肺系,引起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喷嚏等一系列上呼吸道症状,中医治疗当以清热解毒为主。

病毒感染性高热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临床上均可表现为持续高热,热毒炽盛是本病基本的病理特征。

药理研究证明。

大青叶、银花、大黄等多种中药均具有抗病毒作用,体外和在体实验均表现抗流感病毒和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作用显著[3]。

中医学从整体入手,调节机体免疫力,中医药有双向调节作用,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病毒。

达到治疗目的。

2 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方法2.1中药配方药指几种及以上中草药必须经过煎熬或自己制作后才能使用,即非现成能使用的中药。

中药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方面的研究进展

中药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方面的研究进展
用药。
【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 中药 作用机理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u p p e r r e s p i r a t o r y t r a c t i n f e c t i o n p r o g r e s s e s L i u Z h i qi n g . D ̄o n g C o a l Gr o u p Ge n e r a l Ho s p h a l , Da t o n g , S h a n x i 0 3 7 0 0 3
感病毒 、 埃可 病毒以及 疱疹 病毒 , 并且能 防止病毒复制 , 减少 病
毒发生细胞病变 的可能性 。同时, 金银花还可对细胞外的柯 萨
病, 由于 呼吸道解剖结构和免疫力低等特点 , 婴幼儿多发 。 上 感 可表现为急性鼻炎 、 急性咽炎 、 急性 扁桃体炎等 , 约有 9 0 %由病 毒引起 , 主要有流感病毒 ( 甲、 乙、 丙) 、 副流感 病毒 、 呼吸道合胞 病 毒等。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 之后发生 , 以溶 血性链
■ 围 囤
中药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方面的研究进展
刘 志 清
( 大同煤矿集团总医院, 山西 大 同 0 3 7 0 0 3 )
【 摘要】 中药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简称上感) 方面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为了 探究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
变化 , 笔 者通过 总结、 归纳和分析 中药在 治疗上感方面的实验研 究进展 、 临床应 用进展及作用机理 . 进 一步 阐述 了中药治疗上感的优 势。 并且 同时对单方和复方 中药治疗上感的研 究作一概述 , 用以指 导临床 医师的安全合理

中成药辨证治疗腺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中成药辨证治疗腺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中成药辨证治疗腺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刁娟娟;李燕宁;张葆青;袭雷鸣;劳慧敏【期刊名称】《中成药》【年(卷),期】2013(035)005【摘要】目的对腺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状况及上市中成药辨证治疗方案进行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1年1月济南、沈阳、南京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辨证分型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抗病毒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上市中成药辨证治疗方案治疗,3d一疗程,检测腺病毒并观察上市中成药辨证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结果 1 090例病例中腺病毒感染率为11.31%,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均易感,秋季感染居多,南京和济南较沈阳腺病毒感染率高,腺病毒阳性者无证型分布规律.结论腺病毒感染为小儿急性上感的常见病毒,其感染率与季节、地域相关,中成药辨证治疗优势显著.【总页数】4页(P918-921)【作者】刁娟娟;李燕宁;张葆青;袭雷鸣;劳慧敏【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山东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7【相关文献】1.中成药辨证治疗小儿鼻病毒急性上感的临床研究 [J], 刁娟娟;李燕宁;邢向晖;张桂菊;周朋2.中成药辨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J], 吴涤心;曾晓红3.探讨应用中成药辨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J], 唐晓辉4.探讨应用中成药辨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J], 唐晓辉5.探讨应用中成药辨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J], 唐晓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分型下的病毒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分型下的病毒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分型下的病毒学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I)甚至包括了新冠病毒等病原体所致的呼吸道疾病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

中医在传统疾病分类中常常将不同发病原因和病机、症状进行总合称为证,针对证的不同决定了治疗药物和方法的选择。

本研究将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分型的学说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的病毒学研究,探讨AURI 的中医辨证分型与不同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分型;病毒学研究【研究背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常见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鼻塞、流涕等。

传统医学研究中,AURI 按照其临床表现,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燥热感冒、痰湿感冒等不同类型,这些类型在中医中被称为不同的辨证。

如何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表现,精准地进行中医辨证分类,是临床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针对不同类型的AURI,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风寒感冒,常常采用辛温解表的方法;对于风热感冒,常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对于痰湿感冒,常采用理气化湿的方法。

而新冠病毒等病毒感染所导致的AURI,则还需要结合一些现代医学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AURI 的中医辨证分型与不同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研究内容】1. 综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概念和病因学2. 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AURI 的病因学和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3. 综述不同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4. 探讨不同病毒感染所导致的AURI 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意见。

【研究意义】1. 为中医辨证论治AURI 提供科学依据。

2. 为中西医结合诊治AURI 提供理论基础。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副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调查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副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调查
南 京 中 医药 大学 学报 2 0 1 3年 3月 第 2 9卷第 2期
J O E  ̄ ̄ 4 L N A N J I N OU N I V 2  ̄r l YG FT O MV d . 2 9 N o . 2 ^ d 2 0 1 3 — 1 3 5 一
小 儿 急性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副 流 感 病 毒 感 染 的 临床 调 查
药 辨 证 分 型 治疗 研 究 。方 法 收 集 2 0 0 9年 4月一 2 O 1 1 年 1月 济 南 、 沈阳 、 南京地 区急性上感 患儿 1 0 9 0例 , 脱 落及 剔 除 后 共
余 9 7 3 例, 辨 证 分 型后 进 行 中心 分 层 + 区 间随 机 分 成 2组 , 对照组( 4 8 7 例) 使 用利 巴韦林 , 治疗组 ( 4 8 6例 ) 应 用 上 市 中成 药辨 证 治 疗 方 案 治疗 , 3 d为 1个 疗 程 , 检 测 副 流 感 病 毒 并 观 察 上 市 中 成 药 辨证 治 疗 效 果 及 相 关 因素 。结 果 副 流 感 病毒 感 染 率 为
关键词 : 中成 药 ; 副流 感病 毒 ; 急 性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中图号 : R2 7 2 . 6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绵 号 : 1 6 7 2 —0 4 8 2 ( 2 0 1 3 ) O 2 一O 1 3 5 一 O 3
Cl i ni c a l I nv e s t i g a t i o n i nt o Chi l d r e n' s Ac u t e Upp e r Re s p i r at o r y Tr a c t I nf e c t i o n b y Pa r a i nf lu e n多发 , 南京 和 济 南较 沈 阳 感 染 率 高 。 副 流 感 病 毒 感 染 不 局 限 于 单 一 证 型 。 结 论 副 流 感 病 毒 感 染 为 小 儿 急 性 上 感的常见病毒 , 其感染率与季节 、 地城相关 , 中成 药辨 证 治 疗 方 案 稳 定 可行 。

中成药辨证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19例

中成药辨证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19例

中成药辨证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19例
刁娟娟;李燕宁;张葆青;贾广媛;吴金勇;袭雷鸣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2013(0)1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状况及中成药辨证治疗的疗效。

方法: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 019例全部监测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并应用西药和中成药辨证治疗观察。

结果:1 019例患儿中合胞病毒总检出
率为14.37%,腺病毒总检出率为12.75%,鼻病毒总检出率为8.96%,副流感病毒总
检出率为5.99%。

治疗结果显示中成药治疗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疗效优于西药。

结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率大,中成药辨证治疗方案疗效优于利巴韦林
治疗。

【总页数】2页(P11-12)
【关键词】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成药;辨证治疗
【作者】刁娟娟;李燕宁;张葆青;贾广媛;吴金勇;袭雷鸣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9
【相关文献】
1.中成药辨证应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J], 赵国丽
2.探讨中成药辨证应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J], 许晨
3.中成药辨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J], 吴涤心;曾晓红
4.探讨应用中成药辨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J], 唐晓辉
5.探讨中成药辨证应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J], 赵晓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传统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医学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中医药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特点是反复发作、病情缓慢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根据中医理论,慢性支气管炎多由外邪入侵、脾肺气虚、痰湿阻滞等因素引起。

中医药治疗主要通过调整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减少痰湿积聚等方面进行。

例如,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桔梗汤、麻杏石甘汤等,这些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化湿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症状。

二、中医药在哮喘治疗方面的应用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等。

中医药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两个方面。

中药治疗哮喘的主要原则是调整人体的气血平衡,缓解炎症反应。

中药方剂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比较常用的有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等。

这些方剂具有清热化痰、散寒止咳的作用,能够缓解哮喘症状,减少患者的发作次数。

针灸治疗哮喘是中医药治疗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调节患者的气血循环,平衡患者的体内能量,可以达到缓解哮喘症状的效果。

针灸治疗哮喘的常用穴位有足三里、息白等。

三、中医药在肺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传统中医药在肺炎治疗方面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中医药治疗肺炎的主要原则是通过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来缓解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中医药治疗肺炎的常用方剂有麻杏石甘汤、银翘散等。

这些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作用,能够有效减轻肺炎患者的症状,缩短疾病恢复的时间。

此外,中医药治疗肺炎还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例如,患者可以食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补益肺胃的食物,如梨、莲子等。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与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与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与研究进展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而传统的中医药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一、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的医疗方式,凭借其独特的理论和疗效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医药注重“整体观察”,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中医药将呼吸系统疾病看作是人体气机紊乱的结果,并通过调整气机平衡来治疗疾病。

其次,中医药重视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这点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尤为重要,不同病因、病理过程和发展阶段的疾病需要相应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再次,中医药以草药为主要治疗手段。

许多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如麻黄、连翘、紫菀等。

这些中草药在释放药效的同时,也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的进展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探索其治疗机制和效果。

他们通过临床观察、实验研究和现代技术手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中医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许多临床试验证实,中医药在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与西医药物相比,中医药的副作用更小。

此外,实验研究揭示了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一些治疗机制。

例如,中药复方麻杏石甘汤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等途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同时,中医药中的一些活性成分也被研究人员应用于新药的开发,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另外,现代技术的应用为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研究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

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

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作者:施翠娟来源:《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8年第01期资料与方法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内科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等。

西医认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各种病毒和细菌引起的,尤以病毒引起为常见,占90%以上,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撒奇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中医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感冒,是由感受风邪引起的。

临床表现的西医分型:①一般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以鼻炎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其表现为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可伴咽痛,一般无发热或全身症状。

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②咽炎和喉炎:以咽部发痒、灼热感、声嘶、说话困难以及咳嗽时疼痛为主要表现。

③疱疹性咽峡炎:明显咽痛,发热,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和浅表性溃疡,周围有红晕。

④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引起,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以及结合膜明显充血,常发生在夏季,游泳中传播。

⑤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多由溶血型链球菌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气温可达39℃以上。

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压痛。

临床表现的中医分型:①风寒束表:恶寒重,发热轻,鼻塞声重,流清涕。

②风热犯肺:身热较重,有汗,咽喉乳蛾红肿,疼痛流黄涕。

③暑湿略表:头昏重胀痛,胸闷泛恶。

西医治疗方法:①对症处理:做到休息、忌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治疗可用药如快克、速效感冒片、新康泰克、泰诺感冒片、日夜百服宁和黑白感冒片等。

②抗病毒药:如可用病毒唑、病毒灵等药。

③如有细菌感染,可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临床路径研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临床路径研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临床路径研究摘要:目的: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的中医治疗路径进行研究与探讨。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被分为80例,让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扑伪麻片;在治疗组患者中,风寒感冒型患者服用中药免煎剂—麻黄荆防合剂,风热感冒型患者服用中药免煎剂-桑菊银翘合剂,寒湿感冒型患者服用中成药—藿香正气水,湿热感冒型患者服用中药中成药—清热化湿口服液,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产生的总有效率达到95.0%,对照组产生的总有效率仅为75.0%,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体温恢复方面,治疗3天后,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情况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并非必用药物,使用中成药或中药免煎颗粒的治疗方案,效果更好。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治疗,临床研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称感冒,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咽、喉部或鼻腔急性感染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因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其中病因为病毒感染的更为常见,临床症状为发热、流涕、咳嗽、鼻塞、头痛、头晕、喷嚏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咽部不适、扁桃体肿大,有的患者甚至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喉部充血等症状[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风疫病毒、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麻疫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它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当环境或气候条件快速剧烈改变时,会流行性的爆发。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被分为80例,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的中医治疗路径进行研究与探讨,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被分为80例,在治疗组患者中,有风寒感冒型患者20例,风热感冒型患者20例,寒湿感冒型患者20例,湿热感冒型患者20例,年龄范围为21岁~69岁,平均年龄为37.3岁;对照组患者80例,年龄范围为22岁~74岁,平均年龄为36.6岁,经过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体重、排除标准、临床症状、就诊时间及血常规检查结果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两组实验资料具有可比性。

李燕宁教授运用中成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经验

李燕宁教授运用中成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经验

李燕宁教授运用中成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经验刁娟娟;周朋;吴金勇;李燕宁【摘要】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肺系疾患,其病原以病毒感染居多.中成药具有服用方便、疗效好、用量少、副反应较小、易买易得等优点,故采用中成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为儿科临床经常采用的治疗手段.李燕宁教授强调中成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应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注重先证而治,并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强弱、气候地域差异及兼夹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灵活决定用量及配伍组合,效果显著.【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年(卷),期】2011(003)003【总页数】2页(P226-227)【关键词】中成药;名医经验;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作者】刁娟娟;周朋;吴金勇;李燕宁【作者单位】250011,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50355,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儿科教研室;250355,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儿科教研室;250011,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2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肺系疾患,发病率居肺系疾病首位,是儿科门诊量最大的病种,容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夹证。

90%以上由病毒引起[1],治疗以西医对症处理及中医药辨证治疗为主。

因小儿服用汤药困难,中成药服用方便,易买易得,故采用中成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为儿科临床经常采用的治疗手段。

应用中药、中成药都应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遵循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不懂得辨证施治就会出现错误用药,耽误诊治。

李燕宁教授从事中医儿科近三十年,针对普遍存在的中成药滥用状况,多次进行学术讲座普及中成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

具体总结阐述如下。

1 分清寒热辨证用药中医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遵循八纲辨证且首重寒热,然后根据所辨证候确定治疗原则和方药。

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以疏风解表为原则,随证加减。

对于辨证要点,李燕宁教授总结了如下歌诀。

(1)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清涕,咽稍红;(2)风热感冒:恶寒轻,发热重,汗出口渴,咽肿痛;(3)表寒里热:恶寒重,发热重,体痛咽痛,舌红赤;(4)暑湿感冒:热不等,舌苔腻,食少头痛,身困重;(5)体虚感冒:易汗出,时畏寒,反复感冒,虚症兼;(6)时行感冒:起病急,症状重,头痛目赤,肌酸痛。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案: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呼吸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目前,西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药物副作用、治疗效果有限等。

相比之下,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

研究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分析,揭示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中药组方及其治疗机制,并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库(如PubMed、中国知网等)以及相关期刊,获取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文献。

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 实验设计: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呼吸系统疾病模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等。

将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应用中医药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

进行一定时期的疗程观察。

3. 数据采集:记录实验对象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症状变化,如咳嗽、气短、咳痰等指标,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如肺功能、炎症指标等。

4.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等。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各项指标上的差异,判断中医药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疗效。

三、数据采集与分析数据采集:在实验过程中,定期记录实验对象的相关症状和生理指标。

具体方法包括临床观察、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等。

数据分析:统计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依据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等。

四、研究创新和发展此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仅对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挖掘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机制,并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4第14卷 第9期 2012 年 9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4 No. 9 Sep .,201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肺系疾病,简称“上感”,中医称之为“感冒”,临床以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痛、咽不适等症状为主,病变局限于咽喉部位之上,可由多种病原体引发,病毒感染是公认的重要致病病因。

由于小儿肺脏娇嫩,卫外不固,脾常不足,肾常虚,先后天之本易受损,故肺卫易受侵患病,故感冒的发病率一直高居肺系疾病之首,千百年来影响着小儿的健康。

中医药治疗有着2000多年的经验积累,具有个体化辨证治疗的优势,符合当今社会的循证医学发展趋势,社会应用广泛。

本病与中医古籍中的多种病证密切相关,如“感冒”、“中风”、“伤风”、“伤寒”、“冒暑”、“伤风发热”、“伤风咳嗽”等文献中均有涉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及诊疗方药,相关论述在秦汉至明清的众多医学古籍中均可辑出。

从宋代开始出现“感冒”的提法,如宋代杨士瀛在《仁斋小儿方论・伤寒》参苏饮方下有:“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疼,咳嗽声重,涕唾稠黏”[1],在人参枳实汤方下亦有“治感冒嗽喘,胸满痰滞”[1],提出了“感冒”的称谓。

明清时期的中医古籍文献中开始大量运用感冒的病名。

病名演变非一日之功,然其诊治方药资料早已颇具规模。

下面就感冒的中医药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1 感冒的中医辨证分型演变感冒的中医证型较多,可以采用的辨证方法也较纷杂,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气血阴阳辨证从古至今都有采用。

概而言之,大抵临证时宜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为总纲,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查色按脉,先别阴阳”,执简驭凡,方能不乱方向。

其实证多见于风寒、风热、湿热、寒湿证型,风寒感冒宜结合六经辨证,风热感冒宜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湿热或者寒湿感冒宜结合三焦辨证,虚证多见于气虚感冒和阴虚感冒,宜结合脏腑气血阴阳辨证。

从古至今地域、气候、饮食、季节、体质诸方面都出现了显著的变化,故感冒虽然实证多,但感冒的证型逐步出现实证减少,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型渐多,风寒证减少,风热、湿热、寒湿证渐多,合并兼夹证尤其是夹滞证临证时逐步增多的特点。

另外,体质学说在中医药理论中逐步发展起来。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时代,体质理论已经初步形成。

其中,《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等诸篇是世界医学史最早对体质类型进行观察、总结并作出分类的重要文献。

如篇中云:“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

《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在《内经》基础上,结合各自的临床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医体质学。

他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药研究进展刁娟娟,李燕宁(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山东 济南 250011)摘 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药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经文献分析及临床观察,发现随气候及小儿体质变化,其辨证规律和中药施治出现相应演变,同时逐渐增多的中成药治疗在应用及制剂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转变中医药研究思路促进传承。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药;辨证施治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2) 09- 0154- 03收稿日期:2012-03-22作者简介:刁娟娟(1973-),女,吉林延吉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10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李燕宁(1957-),男,山东济南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ProgressDIAO Juan-juan,LI Yan-ning(Department of Pediatrics,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11,Shandong,China)Abstract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s the most common pediatric respiratory disease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iterature and clinical observation,found with the climate and pediatric physical changes in the rul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and the corresponding evolution,while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in applications and preparations of problems,need chang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research train of thought to promote the heritage.Key words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14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临床常见的体质病理状态及其特点进行分类。

如:东汉的医圣张仲景根据临床的观察提出了强人、羸人、盛人、虚弱家、阳气重、其人本虚等多种体质特征,表述分析了不同的体质差异和用药区别。

体质的研究和演变决定了疾病的种类和特征变化,结合体质学说进行中医药研究更能体现同病异治的辨证思想。

中医儿科学中有小儿体禀“纯阳”及“稚阴稚阳”两种学说,其纯阳学说非指小儿阳盛阴衰或者有阳无阴,而是指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因阳主生发,故曰纯阳;稚阴稚阳乃指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从脏腑器官精血津液到功能都是幼稚不完善的。

这两种学说均说明了小儿的体质生理特点,由此引发出小儿的病理特点是发病容易,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所以小儿患感冒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较之成人有很大不同,具有独特的病理特点,容易合并夹痰夹滞夹惊之兼夹证。

但是从目前小儿的营养状况、活动量、穿衣盖被等方面出发,小儿有常食膏粱厚味精细之品、活动量减少、厚衣暖被的常态,故而常有积、热内生,或者气滞湿停之患,故常见小儿风热感冒、表寒里热感冒、湿热感冒合并夹滞证、夹痰证、夹惊证较古代明显增多,其中尤其夹滞证临床多见于城市儿童,将养过厚是重要因素,是故现代小儿体质较古代有明显的变化,导致了证型出现了演变。

2 感冒的中药辨证论治演变感冒病位在肺卫,其基本病机是外邪影响肺卫功能失调,导致卫表不和,肺失宣肃,尤以卫表不和为主要方面。

卫表不和,故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全身不适等症;肺失宣肃,故见鼻塞、流涕、喷嚏、喉痒、咽痛等症。

感冒由外邪客于肌表引起,应遵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意,采用辛散解表的法则,祛除外邪,邪去则正安,感冒亦愈。

解表之法应根据所感外邪寒热暑湿的不同,而分别选用辛温、辛凉、清暑解表法。

正如《幼科释谜・感冒》云:“当其感冒,浅在肌肤,表之则散,发之则祛,病斯痊矣。

”[2]因伤寒论时期,感受风寒多见,寒症多发,故其时的代表著作《伤寒论》中多见感冒采用麻黄汤、桂枝汤等辛温解表方药治疗,辛温解表类中药在治疗感冒病症中应用广泛,其后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条件改善,热证逐渐增多,随着宋代儿科之圣钱乙力主寒凉的学术地位的建立和温病学的兴起,形成了治疗小儿病症寒凉一派,寒温争鸣促进了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明清开始治疗小儿感冒多用银翘散、桑菊饮等辛凉解表方药治疗。

纵然寒温争鸣,不可偏离辨证论治的基本中医药原则,欲求佳效则不宜有派别偏执,故而明代儿科大家万全在《片玉心书》中言:“温补凉泻,各附所宜”[3],一语中的。

然小儿感冒易于寒从热化,或热为寒闭,形成寒热夹杂证,单用辛凉药汗出不透,单用辛温药助热化火,故现今常以辛凉辛温药并用,代表人物如蒲辅周老先生善用辛温辛凉并用,常于辛凉方中加用葱白辛温散邪。

又因为小儿感冒经常容易出现三夹证,夹痰、夹滞、夹惊,故古今治疗感冒的方剂中常因此要添加理气化痰、消食导滞、镇肝熄风之品,以期标本同治,不同之处在于现今加用理气化痰、消食导滞之品远较镇肝熄风之品为多,盖因西医学治疗惊厥起效速度较中医学具有优势,故此一项在中医药中逐步萎缩,且金石重坠、性味偏颇之品今已甚少应用,此与医疗环境有关。

近50年来我国学者在中药抗流感病毒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工作,结果表明中医药对病毒性疾患、特别是流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麻黄、桂枝、板蓝根、大青叶、虎杖、双花、连翘、黄芩、牛蒡子、贯众、柴胡、鱼腥草、羌活、射干、七叶一枝花等中药,对流感病毒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辛温辛凉药物均有。

这种细微的研究对药物制剂或许有帮助,但是用西医理论阐释中医起效机制必定是一条死胡同,因中药的定义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的,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点,所以人们把它称为“中药”。

所以把握好中医辨证论治的根本,才能应用好寒热温凉的中药,起到效如桴鼓的作用。

3 感冒的中成药应用演变感冒因其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其方药研究文献也颇丰富,应用了千百年的感冒中成药数量众多。

但受年代历史条件制约,古时市售中成药剂型局限于膏剂、丹剂、丸剂、散剂,如今中成药剂型又出现了口服液、水丸、颗粒剂、泡腾片、酊剂、栓剂、针剂等多种剂型。

剂型的演变改变了服药的口感、溶解度、疗效、浓缩度、给药途径,丰富并发展了感冒的治疗手段,促进了中医药治疗感冒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但是目前中成药治疗感冒存在治疗误区,因为不了解中成药的应用也需要遵循辨证论治的基本用药原则,国内存在大量滥用、不合理应用中成药治疗感冒的情况,造成中医药资源的浪费,对群众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对中医发展不利。

存在具体问题如下:(1)非辨证用药:不辨寒热、虚实、表里滥用中成药,如风寒感冒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风热感冒用通宣理肺丸治疗,将清开灵作为治疗感冒药物灵丹妙药治疗鼻塞流涕症状,这种现象在民间、药店、综合性医院和西医院均可见到;(2)不辨地域用药:如午时茶颗粒因其有大量祛湿之品故在南方湿多之地效果好,九味羌活颗粒因其有大量辛温散寒之品在北方寒冷地域效果佳,地理气候的差别决定了有些中成药也具有地域性;(3)不辨体质用药:素体阴虚体质滥用藿香正气散,素体气虚体质滥用大苦大寒重剂,都会导致攻邪伤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