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讨
模块7讨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
模块7讨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定义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最优化。
1、盲目整合没选择没目标的整合。
2、整合质量不高表象上的整合。
3、抛弃传统整合完全取代教师的整合。
4、取悦于视觉感官的整合。
如一些最常规的化学实验,单靠信息技术是代替不了教师带领学生做的。
而一些做了效果不明显的化学现象可以用信息技术来展现。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七演示文稿
下页
本模块核心概念: 本模块核心概念: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 •工具 工具 •资源 资源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 •问题 问题 •策略 策略
下页
•单元综合教学 单元综合教学
返回
核心概念: 信息技术 核心概念: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 ), ,简称IT), 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 总称。 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 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 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 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 )。主要包 )。 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活动1 活动1 下页 返回
活动1 活动 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2步: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5-10 ' ) 步 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功能: 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功能: • 资源获取、加工、利用 资源获取、加工、 • 知识创建、展示、演示 知识创建、展示、 • 情境创设和实验模拟 • 交流、通讯、协作 交流、通讯、 • 练习、测试、评估 练习、测试、
下页
返回
核心概念: 课程整合 核心概念:
⑴广义课程整合 广义课程整合 从广义上讲,课程整合是指将两种、 从广义上讲,课程整合是指将两种、 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到课程整体中去, 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到课程整体中去, 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 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 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 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点滴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点滴谈大悟县东新中学徐响平摘要:明确信息技术的内涵,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法,认识整合的重要性,是作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
在计算机技术成为信息技术核心的今天,应用计算机技术,提高教学手段,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课程整合整合误区一个完全不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要说是课堂教学的改革,那是不先进的,起码不是优秀的改革者。
但是,课堂教学要是依赖于计算机技术也是不现实和不客观的。
因此,研究和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一个优秀教师应该作到的。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但是如果认为计算机技术就是信息技术,一堂课使用了课件或多媒体手段就是课程整合,这是不全面的和不准确的,只有正确认识了信息技术、整合、课程整合,才能将信息技术很好地与课程整合,让信息技术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服务,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结合本人的学习、实践,现将本人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如下点滴探讨:一、信息技术、整合、课程整合的内涵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⑴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
⑵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⑶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
⑷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键盘上,思绪如同跳跃的音符,在心中回荡。
作为一名有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深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
我将用意识流的方式,分享我对这一主题的认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如同一条波澜壮阔的河流,从最初的涓涓细流,到如今的汹涌澎湃。
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了教育领域。
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想象一下,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通过一台台电脑、一部部手机,连接起广阔的网络世界。
这里,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有生动的教学手段,有实时互动的交流平台。
信息技术为课程整合提供了无限可能。
一、课程整合的认识1.教育观念的转变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
而课程整合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信息。
因此,教师的角色也从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协助者。
2.教学模式的创新课程整合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
而在课程整合的课堂中,学生可以主动参与,通过讨论、实践、探究等方式,掌握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3.教学资源的丰富课程整合使教学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大量的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
这些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育公平的实现课程整合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
在传统教育中,由于地域、经济等因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而课程整合后,网络教育资源可以跨越地域限制,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课程整合的实践1.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在课程整合中,要将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词的意境;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
2.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课程整合的核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假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它为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拓宽了课程设计的范围,使得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的化特征。
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促进师生信息意识的形成;促进课程结构的变革;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它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信息技术整合追求的目的应该是教育教学方面的目的,信息技术应该在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为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拓宽了课程设计的范围。
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使得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2.可以帮助教师教学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所谓信息素养是指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
4.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由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使得传统的认知工具得到了充实,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进行更有效的学习。
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十分高效和准确的学习评测系统,学生可以不断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各种问题,为不断进步打下基础。
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过程之中可以为培养创新能力营造理想的环境。
第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理论基础有力支持着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第二,基于计算机的课件开发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第三,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对形象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第四,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可以对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6.作为整合多学科的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促进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可以作为整合多学科的工具。
研究现状: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研究思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研究思路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黄宇星课题应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基础~以教学设计为依据~探求一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路。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是课程编制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把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教材的组织以及环境的构建统一起来~使之围绕这三方面的要求形成有序运行的系统。
(何克抗) 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要达到行为结果具体详细的描述新课程教学提出的目标:教学是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目标整合的过程。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前人总结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们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开展与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包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探究和创新能力等。
过程与方法:对一门学科而言~过程表征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应以人为教育对象~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体验~才是可持续的有远见的。
综上所述~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的~从而构成了一个三位一体的完整目标体系~并将三位一体目标的实现~统一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
即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掌握更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格、健康的心理素质与体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模块高中语文必修模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选修模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文文学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教育则是人类文明的根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独特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思路。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普通课程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方式和更丰富的课外活动。
第一节:概念与特点1.1 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和设施,将技术与传统课程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过程。
这种融合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丰富课外活动和拓展学生视野。
1.2 特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互动性。
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生动、灵活,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解决“传道授业解惑”等教学难题。
(2)实用性。
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更具实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生活中的各种技能和知识。
(3)跨界性。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校对课程进行跨界整合,开创出不同领域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新教学模式。
(4)全面性。
信息技术整合了多种媒体手段,使课程教学更全面,在视听、信息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第二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应用在各种学科、各种类型的教学中,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具体的应用方式。
2.1 网络课堂网络课堂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重要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堂随时随地地学习课程内容,同时也可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网络课堂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教学成本,提高教师资源的利用率。
2.2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在课程教学中受到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配合多媒体资源: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把课件做得生动、有趣,这对学生的学习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在线测评在线测评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传统的课程评测方式创新变革,实现学生考试以及反馈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利用在线测评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辅导,但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其对学生隐私保护问题。
2.4 视频播放利用网络或本地的视频资源来为课程补充短片、电影、纪录片等的播放。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与几点建议(精)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与几点建议1. 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教育中。
教育是信息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在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便是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设计相结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全过程之中,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管理和实施。
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课程,提高课程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课程的全面发展。
2. 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个建议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非简单地使用技术工具来代替传统的教学形式,而应该是将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相融合,形成一种更加科学、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
下面几个建议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这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1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各种可能性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通过开拓思路,多探索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各种可能性来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
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录音、录像、PPT等多媒体技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讲解、演示和实验中,以创造更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2.2 重视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和管理的支持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也需要教师注重教学过程和管理。
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在线评估、展示和反馈学生的作业和成绩等,以便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
2.3 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和学生参与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度,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在线课程资料,引导学生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思考和创造力。
2.4 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主学习的机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信息技术资源和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模块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例《Season》点评
模块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例《Season》点评在《season》中,教师比较科学合理地运用了以信息化手段为主的多种教学手段,实现了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令我受益匪浅。
我认为本节课做得好的方面如下:⑴在本节课中,教师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多样的学习活动,如自编自演故事、同桌交流会话、角色扮演等,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活泼的语言学习环境。
不仅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协作交流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进行表达的能力。
⑵王老师使用了语音室,体现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科的实际,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使用相应的技术辅助教学。
完全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六大优化策略相符合。
⑶在Step 1 :Warming up阶段,Free talk 为学生提供一张新年和圣诞节的图画,Revision 出示一张服装店的图画,这利用了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⑷Step 2:Presentation用猜谜的形式学习新单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⑸Step 3播放歌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巩固新学单词。
⑹在教完单词后,王老师引导学生练习了两段对话,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降低了教学难度,符合小学生接受能力循序渐进的特点。
⑺每次学生两两对话,之前王老师尽量T-S示范,利用了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降低了对话的难度,增强学生表演对话的自信心。
⑻步骤清晰完整,讲练结合,重难点突出。
下面是本人认为值得商榷的地方:⑴spring , summer, fall (autumn ) , winter这几个单词是生词,可在教读音之前就点名学生读,如spring和winter两个单词是生词,可老师在呈现图片后马上叫学生读,然后又带领全体同学多遍朗读,给人以作秀的感觉。
⑵王老师用全英语组织教学,可是好像没有考虑学生听力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已经在教育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可以被用来提高学习体验,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信息技术的出现,使教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而它日益增长的作用和重要性也成为了时代的需求。
在现今的信息时代中,课程整合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代教育的热点话题,为教育领域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本文旨在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意义、困难与挑战,并阐述如何趋利避害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和意义1.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为学校提供了更为灵活自由的学习模式,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异地互动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多种形式,例如:在线课堂、网络直播、视频及图文资料的在线浏览等,教学范围更加开放,对于课程内容的联系和实际对应能力也更加方便。
2.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提高学习质量。
它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软件功能,从而增强学习的效果。
通过交互式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互动交流,学生能够利用多种休闲娱乐、游戏等方式进行互动学习,通过学习游戏中的知识点,将学习效果用到更深层次的内化,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现有的困难与挑战1.师资力量和教学经验的短缺对于很多学校来说,缺乏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经验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部分老师不了解信息技术工具和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增强信息技术教育理念以及掌握相应的技能。
2.安全问题仍需注重为了防止信息技术被滥用,教育人员必须时刻警惕安全问题。
学校必须制定信息技术使用的标准和行为准则,同时需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确保教学中安全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限由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特殊性,学生需要有较强的自律能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模块七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之我见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南屏镇中心学校吴金菊[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实施的主要途径就是完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课程整合,本文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角度出发,从目的、原则和策略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进程中,信息技术不仅普及到社会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还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走进了校园,无声地改变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为适应当前教育发展趋势,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要注重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使学校教育朝着创新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就实际的教学工作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所谓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1、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优化教学过程,将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
2、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全面、扎实的把握信息文化基础,具备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并能在虚拟的环境中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意识。
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北师大版:模块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讨
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北师大版模块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讨课前思考在模块6 中,我们了解了教学实施的基本流程、环境条件及其特点,掌握了教学实施计划的设计方法;并学习了使用软件工具来批改电子文稿作业、统计处理教学信息,利用通信工具进行信息沟通与反馈等。
现在,请大家以小组结对的方式,结合你们的教学实施计划等学习作品,交流模块 6 中的学习心得及存在的问题。
课程目标本模块将向学员介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不同定义和理论内涵,并通过案例研讨使学员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见表现方式,以及整合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之后,学员将应用这些知识改进在模块 4 、模块5 中的教学设计成果。
活动 1 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标:能够解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和内涵;识别技术整合于课程的常见表现方式。
活动 2 研讨技术整合的问题与策略目标:能够归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见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活动 3 提升教学设计的整合水平目标:能够运用整合策略修改以前的教案,提升教学设计质量。
核心概念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工具;资源;教学模式;问题;策略;单元综合教学。
活动概览□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讨技术整合的问题与策略□提升教学设计的整合水平学习作品本模块主要学习作品:□两个“影子”案例对比表□整合问题研讨记录表□改进技术整合有效性的策略表□改进后的教学设计成果活动 1 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两个“影子”案例对比表活动 2 研讨技术整合的问题与策略□整合问题研讨记录表□问题现象与对策表活动 3 提升教学设计的整合水平□改进技术整合有效性的策略表□改进后的教学设计成果学习时间本模块建议学习时间:4小时活动 1 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80分钟)□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15分钟)□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25分钟)□研讨技术整合于课程的表现方式(40分钟)活动 2 研讨技术整合的问题与策略(70分钟)□发现课程整合的常见问题(15分钟)□总结课程整合的常见问题(10分钟)□探讨课程整合的优化策略(30分钟)□分享课程整合的优化策略(15分钟)活动 3 提升教学设计的整合水平(80分钟)□提升教学设计的质量(45分钟)□分享教学设计成果(20分钟)□研讨单元综合教学设计(15分钟)活动 1 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1步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15分钟) 说明在这一步骤中,主讲教师将向学员讲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各种定义。
信息技术及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及思考.doc
信息技术及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及思考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与思考枣阳市吴店镇实验小学张兴秀【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
课程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一思想全面渗透于新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科目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政策之中。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因此,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为适应新的课改要求,教学改革必须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可见,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目的,既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这次课程改革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及现实意义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和教学结构进行整体构建,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达到改善其教与学的效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会带来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和课程评价的变革,是改革传统教学弊端的重要举措。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化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新世纪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的最为深刻的变革,这一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态和学习方式的变化,更将对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
模块七讨论:探讨整合问题
目前,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看到是多媒体的使用主要还是由教师操作、演示为主,教师成了操作者,学生成了观众,计算机的使用仍然是以单向交流为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尚未能真正的形成。
同时,教学课件所展示的教学流程过于程式化,灵活易用方面往往不尽人意,对课堂教学中产生的突发问题教师往往显得束手无策。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必须保证中学语文教学按照自身学科性质、功能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明确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只是起到了一个加速器的作用、引导者的作用。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而有之的学科,通过语文教学,既要使学生具备使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要使学生能够通过揣摩、体会作品的语言,领悟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并通过语文学习逐步培养起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康向上的品质人格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必须保证中学语文教学按照自身学科性质、功能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要明确多媒体计算机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本身。
(一)化抽象为具象把一些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文字内容转换成具象的可欣赏的画面,帮助学生领悟这些文字所塑造的形象、解释的内涵。
比如在教授《繁星》时,用多媒体演示有关星空的图片,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氛围和空间;如《故宫博物院》一文,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与故宫博物院有关的视频、图片资料,使学生对我国故宫博物院有一个具体的感性认识,进而对课文中提到有一定深度的内容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
在讲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播放电影《水浒》,学生将电影文学和小说文本相比较,对理解小说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在“具象”运用上,教师要运用得恰到好处,不能让过多过滥的图片、视频资料刺激学生的感官,反而扼杀了学生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如许多古诗文的教学我们就应该通过反复吟诵和想象去把握其意境,如果教师过多的展示精美的图片,只能使古诗文中的韵味消失殆尽。
(二)师生互动合作教师利用主控台和学生交流。
通过计算机共享,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选取教师信息库中的不同内容学习,教师也可利用主控台随意和某个学生或全体学生进行交流,采用这种形式,就是把师生交流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了起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一、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深入渗透至社会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亦不例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方法和资源,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进行有机融合。
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是成为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数字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评价的科学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从理论层面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整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导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也应运而生,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实践层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整合模式和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各级教育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
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如教师信息素养不足、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模式单一等。
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结经验和教训,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向更高层次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应该积极拥抱这一变革,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培养具有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更为课程内容的丰富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点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
这种整合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些关键要点。
一、明确整合目标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前,首先要明确整合的目标。
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是为了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升教学效果?亦或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并将其有效地融入到课程当中。
比如,在数学课程中,如果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那么可以利用三维建模软件或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几何图形的空间结构;如果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那么可以运用电子表格软件,让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二、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信息技术工具种类繁多,包括多媒体软件、在线学习平台、教育游戏、智能教育设备等等。
在选择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的特点、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
对于小学生来说,生动有趣的教育游戏和简单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可能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对于中学生,在线学习平台和专业的学科软件可能更有助于他们深入学习和拓展知识。
此外,还要考虑信息技术工具的易用性和稳定性。
如果工具操作复杂,容易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教学进度,还可能打击师生使用的积极性。
三、优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的融入不能简单地将其叠加在课程上,而是要对整个教学设计进行优化。
这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安排以及教学评价的设计等方面。
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线索,串联起各个知识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如,在历史课程中,可以通过制作时间轴的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清晰地展示出来。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是指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的意义、方法和实施过程。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
首先,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互动和合作机会,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再次,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学习机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融入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2. 网络教学:利用互联网和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实现远程教学和自主学习。
3. 电子教材:将传统纸质教材转化为电子教材,利用电子书、电子课件等形式进行教学,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4. 虚拟实验:利用虚拟实验软件和设备,模拟真实实验环境,提供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5. 游戏化学习:利用游戏化学习平台和游戏化学习设计,将学习过程变成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过程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以下是一般的实施过程:1. 教师培训:学校需要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
2. 教学设计: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学习活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21
案例7-6 CCTV-2“开心辞典”节目的启发
在CCTV-2“开心辞典”节目中,主持人会向竞答者提出一系列 问题,竞答者除了自己回答问题之外,还可以寻找有限的帮助:1、 观众投票;2、电话求助;3、“专家”戏说(由演员模仿专家戏说典 故) 有一次,一位来自上海的女孩成功回答了许多问题,但还是遇到 三个问题自己无从作答,聪明的她通过适当的求助获得了成功。 问题1:歌曲“敖包相会”中的“敖包”代表什么?求助策略: 请观众用表决器投票,然后尊重多数观众的应答。 问题2:小孩的乳牙有几颗?打电话请教舅舅(因为舅舅是牙科 医生)。 问题3:乌纱帽是哪个朝代出现的?求助策略:请扮演专家的演 员戏说。
– 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扬州炒饭,不是盖交饭 – 整合不只是演示工具,还包括效能/认知工具、 环境、媒体、资源等多种整合应用方式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31
专家归纳:技术有效整合的策略
细节决定成败,确保技术整合有效性:
– 技术的时效性:技术的使用是否在学科教学有 效时效之内,而非学科之外; – 技术的可靠性:教学中所使用的信息技术,是 否可靠,是否易用、是否易得; – 技术的适度性:在学科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时, 是否适度、有节制,而非喧宾夺主;
请研读案例7-1 (P146) 、案例7-2 (P147) 、 案例7-3 (P147) ,思考这三个案例中信息 技术起到了什么作用?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19
第3步:研讨技术整合于课程的表现方式
研读案例7-4 (P148)和7-5 (P149) ,分析对比信 息技术在这两个案例中分别起着什么作用?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20
情境创设 知识表征 交流合作
第3步:研讨技术整合于课程的表现方式
表7-1 两个“影子”案例对比表
信息技术的作用
案例7-4 (国内)
案例7-5 (国外)
有(课件等) 有(字、词、影子等) 无
有(自然环境等) 有(影子、软件等) 有(小老师等) 探究型教学设计
其他(若有,请具体列举)授导型教学设计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活动安排
02
活动1 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步骤: 1. 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2. 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3. 研讨技术整合于课程的表现方式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03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 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 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 的学习中 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
室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12
① 资源获取、加工、利用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13
② 知识创建、展示、演示
老师用概念图表示知识:———水循环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14
② 知识创建、展示、演示
学生用思维导图表示对知识的理解: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15
③ 情境创设和实验模拟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16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22
案例7-6 CCTV-2“开心辞典”节目的启发
节目的启示,引入多元角色,利用多种技术支持 多向互动的活动模式。 观众
问题 主持人
答案 竟答人 亲友
“专家”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23
第3步:研讨技术整合于课程的表现方式
进行策划创意(课后作业) 策划一种多元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美国《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0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针对学生的整合目标:
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如: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度 理解和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文化。如:培养学生应用 信息技术的能力、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与批判能力以及处理 并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如:指导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 利用数字化资源和学习工具,进行探究学习;利用网络通 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与学习;利用信息加工 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时间和创造性学习。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针对教师的整合目标:
革新课程内容。 扩充课程资源。 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改进教学评价手段。 发展教师的信息素养。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11
第2步: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功能: ① 资源获取、加工、利用 ② 知识创建、展示、演示 ③ 情境创设和实验模拟 ④ 交流、通讯、协作 ⑤ 练习、测试、评估
在第一阶段, 人们将计算机看作是一种独特的对象, 和物理、化学一样,专门开设一门计算机课程, 旨在 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素养; 在第二阶段, 人们要求计算机能辅助学校的传统教学, 教学演示或个别化教学, 或者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管理, 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现有的教学效果; 在第三阶段,人们要求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课程改革,使 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模式、甚至连学校结构 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不同的阶段,技术投入与学生学习投入是不同的
07
狭义与广义的“课程整合”
狭义的课程整合:考虑到各门原分列课程之间的 有机联系,将这些课程综合化。如:数学与物理、 语文和音乐的整合。
广义的课程整合: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操作内 容 (例子、练习等 )、学习的手段等要素互相渗透、 互相补充。如:综合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实践 互相渗透和补充很自然时就没有必要提“整合”
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 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 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04
第1步: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0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
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包括: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 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 构建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最优化。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课程整合是指在学术性知识的日程学习过程中, 利用技术来支持、加强学和教的过程。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教师制导 说教型教学 单学科、脱离情境的固定 模块 个体学习(独立,竞争) 教师作为知识布施者 匀质分组(按能力) 事实性知识与离散技能的 评价
35
整合对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1)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把课程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 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 (2)充分利用全球性的,可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作为课程教学 的素材资源; (3)利用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与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直接作为学 习对象,供学生进行评议、分析、讨论。 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 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 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
式的根本性变革。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05
第1步: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 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 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 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 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 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 有力的学习工具。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24
第3步:研讨技术整合于课程的表现方式
学习中的互动教学模式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25
教学模式
何克抗教授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 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 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祝智庭教授认为:“教学模式是教学系统诸要素 之间互动关系的结构性表示,从传统意义上按要 素之间关系可分为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中心以及 知识为中心。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技术要 素的介入使传统教学互动关系发生了变革,形成 了教师-学生之间的民主关系,学生-学生之间的 协作关系,学生-知识之间的探究关系。”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06
什么是“课程整合”?
整合是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
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的过程。 从理论上讲,课程整合意味着对课程设置、课程 教育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用整 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 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积极探求课程整合的新模式,新方法、新 途径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32
专家建议:
有效整合的线索
– 核 心 目 标:为学科教学效果而服务 – 知识关注点:促进知识的理解 – 行动关注点:提供交互的机会 – 情感关注点:增强情感的投入
知识 学科 目标 情感
行动
成功的关践 的切入点。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36
整合对学习的基本要求
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 能满足个体需要的; 学习是在以课程知识为主线、围绕某个 问题或主题为中心而展开的; 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 间是协商的、合作的; 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