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学基础 第六章 病因 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学基础(6病因)

中医学基础(6病因)
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饮食调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制定 合理的饮食计划,以满足营养
需求并促进康复。
心理调适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 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调整 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
划。
THANKS
感谢观看
结石的形成与饮食不当、情志内伤等因 素有关,导致湿热内生,煎熬日久形成
结石。
结石可引起多种疾病,如胆结石、肾结 石、胃结石等,治疗时需根据不同部位
和性质采取相应的排石或碎石方法。
05
其他病因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中医学中被称为“胎病”,认为某些疾病与遗传有关,如先天性缺陷、遗传性疾 病等。
中医学认为,父母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会遗传给下一代,影响胎儿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影响其 健康。
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治疗
根据病因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 治疗方案,采用中药、针灸、推
拿等中医疗法进行治疗。
02
外感病因
六淫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变化,当人体正气不足, 抵抗力下降时,六淫可成为致病因素,导致外感病症。
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秋季多燥病, 冬季多寒病。
长期缺乏运动导致身体机 能衰退,血液循环不畅, 引发多种疾病。
房事过度
性生活过度频繁导致肾虚、 腰膝酸软等症状,影响身 体健康。
04
病理产物性病因
痰饮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停滞,积聚无 法排出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痰饮的形成与肺、脾、肾等脏腑 功能失调有关,尤其是脾阳不足, 水湿运化无力,导致水液停滞形

《中医第六章病因》PPT课件

《中医第六章病因》PPT课件

2
寒邪 的性 质和 致病 特点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 寒性收引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致病特点
寒证、伤阳证 主要病症
伤寒:恶寒、无汗
中寒:脘腹冷痛、呕吐腹泻 伴有形寒怕冷,四肢不温
寒性凝滞
致病特点
气血运行迟滞甚则 凝结不通产生疼痛
主要病症
伤寒:头身疼痛 寒痹:关节冷痛
中寒:脘腹冷痛
性 质
寒性收引

糜烂、牙龈肿痛、
耳内肿痛流脓。
火热入营血
临床症状

轻者



重者
心神不宁而 心烦、失眠
狂躁不安, 神昏、谵语
临床症状

热极

生风


迫血

妄行
高热神昏、 四肢抽搐、 两目上视
吐血、便血 、尿血、皮 肤发斑
易致疮疡 临床症状
热入营血 腐蚀血肉
疮疡以局部红 肿热痛为特征
(六) 暑 邪
1、暑邪的基本概念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一方面, 情志活动由脏腑精气应答在外
在环境因素的作用所产生,脏腑精气是内脏活
动产生的内在生理学基础。
另一方面,外在环境的变化过于强烈,情
志过激或持续不解,又可导致脏腑阴阳的功能
失常,气血运行失调。
三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直接伤及内脏

影响脏腑气机


多发为情志病证

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思则气结肝气上逆影响脾胃急躁易怒头痛头胀面红目赤嗳气呕吐腹胀腹泻食欲不振怒则气上吐血呕血甚则昏厥主要病症主要病症主要病症心气涣散心悸失眠精神不能集中喜笑不休妄言妄动主要病症主要病症脾气郁结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思则气结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主要病症主要病症心气郁结声低息微气短乏力精神萎靡不振甚则失魂落惊惶失措心悸失眠甚惊恐不安语无伦次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ppt课件
3 食类偏嗜: 专食或厌食某类食品 损伤脾胃、湿热痰浊
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36
第五节:劳逸失度
一、过劳 1、劳力过度 2、劳神过度 3、房劳过度 二、过逸
过度安闲、缺乏劳动锻炼
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37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一、过劳 1、劳力过度
损耗机体之气:少气懒言、精神疲惫、形体消瘦 2、劳神过度
特点: 内伤病因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其直接损伤内 脏精气,可引起多种情志病和身心疾病。
ppt课件
25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七情的基本概念
概念: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 志活动。
七情的生理:正常的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七种 不同的情志反应。
ppt课件
26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七情的表现形式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一、饮食不节
1、过饥:营养不足、气血亏虚、正气虚弱 2、过饱:食伤脾胃、宿食积滞、郁而化热(痢疾、
痔疮) 3、饮食规律失常:脾胃虚弱 二、饮食不洁 1、饮食变质 2、饮食污染 3、寄生虫
ppt课件
35
三、饮食偏嗜
1 偏寒偏热 偏寒:损伤脾阳、脾胃虚寒 偏热:损伤脾阴、胃热 2 五味偏嗜 酸、苦、甘、辛、咸 五味伤五脏
4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目前常用中医病因分类
1.六淫:外感病因 2.疠气:外感病因 3.七情内伤 4.饮食失宜 5.劳逸失度 6.病理产物:痰饮、瘀血、 结石。 7.其他病因:外伤、胎传等。
ppt课件
5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
第一节:六 淫
概述: 六淫为外感病因之一,气候变化或抵抗力低下 时引起外感病发生。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病因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病因课件
外伤:金刃、创伤、跌仆;水火烫伤 病理产物:瘀血;痰饮
第一节 外感病因
六淫
一、关于六淫的概念
1.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气候,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2.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 统称。
二、六淫产生的因素
1、气候太过或不及 2、气候剧烈地转变,超越了机体抵抗力 3、非其时而有其气 4、个体差异
伤津耗气 迫津外泄,汗出、渴饮、便结、尿少等;气随津耗, 少气懒言、肢倦乏力等
生风动血 生风:热极生风而现高热、神昏、抽搐等。
动血:迫血妄行而现各种出血
易致肿疡 腐蚀血肉,发为痈疽疮疡,以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易扰心神 火扰心神则心烦失眠,狂躁谵语等
疠气
一、疠气的概念
指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 病邪。

饮:浓度小,质地清稀
三、痰饮的形成
饮食不节 七情内伤 外感六淫 五脏亏虚
脏腑气化失司 肺脾肾为要
肺不行水
脾失运化
肝失疏泄 肾不主水
水湿停聚 痰饮
心阳不振
三焦水道失司
膀胱气化失常
四、痰饮的致病特点

1.阻碍经络气血——经络阻滞

2.阻滞脏腑气机——脏腑升降失常

3.影响水液代谢——水湿停聚


4.易于蒙蔽神明——蒙蔽清窍
怒为肝志 怒伤肝,怒则气上 飧泄腹痛,薄厥吐血,胸胁胀满,嗳气叹息等
忧为肺志 忧伤肺,忧则气郁 少气,音低,息微,咳嗽,胸满,气粗等
思为脾志 思伤脾,思则气结 食少倦怠,肌肉瘦削,胸腹痞满,腹胀便溏等
悲为肺志 悲伤肺,悲则气消 抽吸饮泣,意志消沉,精神错乱等
恐为肾志 恐伤肾,恐则气下 肢厥精遗,二便失禁,心烦失眠等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病因


• 风邪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它邪多依附于 风邪而致病。如风寒、风热、风湿、风寒
湿、风燥、风痰等。

• 风邪致病广泛
侵犯部位较广,引起多种疾病。如伤风、漏 风、肠风、白殿风、油风
病案1
男,13岁。2002-10-07初诊。
初诊:全身浮肿10d,发热2d,抽搐3次。患儿10d
前因受凉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此后患儿自颜面开始
六气太过或不及

或非其时而有其气

b.气候变化过于急骤
如:暴寒暴热
c.人体正气虚弱,不能适应气候 变化
导致发病 即为六淫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1.外感性

2.季节性
3.地域性

4.相兼性 ①依风相合 ②同类相兼
5.转化性
概念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 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
2、病程的缠绵性——如湿温、湿疹、湿痹 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性质及致病特点
四、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
湿邪为病,多侵袭人体的下部。如水肿、湿疹等 病以下肢多见。另常见二便异常,女子带下异常。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素问·太阴阳明论》
湿邪性质
致病特征
阻遏气机 气机运行阻滞,升降失常,表现为身困胸闷,
燥 便干结等。

性质及致病特点
《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胜则干”
艽 12g,木瓜 15g,五加皮 15g,忍冬
藤 15g,土茯苓20g,防己 10g,萆薢
15g,7剂。
病案2
主症:大便脓血、肛门灼热。次症:身热腹痛、
大便臭垢、里急后重、口苦口臭、纳呆胃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病因

治疗小议
“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 泄之”。湿为土气,苦、热皆能燥湿,淡能渗湿。 酸从木化,木能制土,故佐以酸,使酸而非淡,则味 厚滋腻,非所宜也。湿热之湿,以苦燥之;湿濡之 肿,以淡泄之。 实脾饮出自《严氏济生方》,用于治疗阳虚水泛 之证。方剂组成: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 果仁、大腹子、附子、茯苓、干姜、甘草。方 中厚朴、草果等属苦温之品,功善燥湿。茯苓、 白术淡而利窍,木瓜酸而微温,味酸从木制土以 胜湿
精品课件
病案2
患者李某,女,43岁,2005年4月12日来诊,自诉全
身关节游走性疼痛1年余,近来日益加重,关节疼痛时

有针刺感,怕风,双膝关节尤甚,下肢无力,上楼困 难,口微渴,纳可,大便三日一行,偏干,小便平,
月经量少,舌质红,苔薄,脉细弦。

辨证为行痹, 治宜养血祛风, 通络蠲痹。
处方: 防风10g,羌独活各10g,当归10g,川芎10g, 白芍15g,甘草6g,威灵仙15g,乌梢蛇10g, 薏苡 仁20g,鸡血藤30g,海风藤15g,寻骨风10g,7剂。

论治。
精品课件
性质及致病特点
四. 风为百病之长

• 风邪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它邪多依附于
风邪而致病。如风寒、风热、风湿、风寒
湿、风燥、风痰等。

• 风邪致病广泛
侵犯部位较广,引起多种疾病。如伤风、漏 风、肠风、白殿风、油风
精品课件
病案1
男,13岁。2002-10-07初诊。
初诊:全身浮肿10d,发热2d,抽搐3次。患儿10d
有明显动摇症状,如眩晕、震颤、 抽搐等
为百病 易与它邪相合,为外邪致 易合它邪兼夹致病,如风寒、风

中医基础理论ppt——第六章 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ppt——第六章 病因

湿 邪
病案2
主症:大便脓血、肛门灼热。次症:身热腹 痛、大便臭垢、里急后重、口苦口臭、纳 呆胃痞、小便短赤、苔黄厚腻,脉象滑数。 诊断:凡具备主症加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 断为本病脾胃虚弱、大肠湿热证。 辨证:脾虚失运、湿热内蕴。 治法:健脾助运、清化湿热。 方药:自拟清化溃结汤。 药物:白头翁15g,红藤30g,黄连10g,广木 香10g,虎杖15g,焦四仙各10g, 六一散20g, 生黄芪20g,生苡米15g,生白术10g。
湿 邪 性 质
致 病 特 征
阻遏气机
湿为阴邪 损伤阳气
气机运行阻滞,升降失常,表现为身困胸闷, 脘痞泄泻等
易伤人体阳气,尤易损伤脾阳
沉重重着
湿性重浊 秽浊垢腻 粘腻性 湿性粘滞
症状有沉重特性,如四肢沉重等
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 症状的粘滞性,如二便粘腻不爽、分泌物粘滞 等
停滞性 湿性趋下 下行 性
1.风性开泄—易使腠理疏泄开张—汗出、恶风
风 邪
2.风邪
轻扬外散 易袭阳位 向上向外
头面 清阳受阻 头痛、鼻塞 肌表 肌腠开泄 汗出、恶风 阳经 经脉失养 口眼歪斜
面部水肿:
性质及致病特点
二.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邪
善行 行无定处 病位游移不定 如行痹之游走性关节疼痛

数变 多变 起病急,变化快 如风疹之发病急骤,变化迅速 风温(流脑)初起仅见发热、恶寒等肺卫表证,, 但可迅速入里而见高热、神昏、惊厥等热闭 心包等危重证候。
1、症状的黏腻性——分泌物及排泄物涩滞 不畅。如:痢疾大便排泄不爽;淋证小便涩 滞不畅。 2、病程的缠绵性——如湿温、湿疹、湿痹 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性质及致病特点
四、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
2017/8/19 5
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
一是直接询问发病的原因,即详细询问发病经过 及有关情况(是否感受外邪、有无情志因素及外
伤、有无接触传染因素等),从而推断病因; 二是辨证求因,即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 过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分析来推求致病因 素,这种方法又叫做“审证求因”。
2017/8/19
2017/8/19
3
概 述
病因——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又称致病因 素。(又称为病原古做“病源”)
病因学说——研究各种病因的概念、形成、性 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症临床表现的学说。
2017/8/19
4
病因学说的发展
1、《内经》理论形成时期,主要运用了三部分 类法及阴阳分类法。 2、东汉·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千般疢 难,不越三条”的分类法。 3、梁· 陶弘景《肘后百一方》的“三因论”。 4、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病证方论》“三因学 说”。 5、目前则主要根据病邪的来源及致病特点,可 将病因三大类或四大类。
2017/8/19
19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 ②湿性重浊,易下趋、袭阴位 ; ③湿性黏滞,易兼他邪 ;
2017/8/19
20
(5)暑邪
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 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暑为夏季主气,乃火热所 化。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 立秋之前(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暑邪 纯属外邪,只有外感,没有内生。故有“暑属外邪,并 无内暑”之说。
2017/8/19 9
2、六淫产生的因素
(1)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太过或不及;非其时 而有其气;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机体适应范 围。 (2)机体适应能力低下。

第六章病因病机PPT课件

第六章病因病机PPT课件
第六章 病因病机
第一节 病因
主讲:吴平
教学目标 :
掌握:
外感六淫、七情内伤的概念 外感六淫、七情内伤致病因素的特点
熟悉:
痰饮、瘀血致病因素的概念及特点
了解:
疫疬及其他致病因素的概念及特点
概述:
病因:指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发疾病的原因。
外感病因: 发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了六淫、疠气等。
1、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② 善行数变: ③ 风性主动: ④ 风为百病之长: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阳邪:空气流动形成了风,若空气停止流动,
那么风也不存在了。
风性开泄:是指风邪侵犯人体易使腠理疏泄而
开张。
易袭阳位:风邪侵犯人体时常常会以头面部、
肌表、腰背等阳位为主。
火易伤津耗气:
热邪伤人,一方面迫津外泄,另一方面消灼煎熬 阴津,从而耗伤人体的阴液,故火邪致病除热象 显著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 赤,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的症状。加之气可随津 液的外泄而耗散,故还可见到气虚体倦乏力的症 状。
火易生风动血:
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热盛时可使肝阳亢奋,进而 引起肝风内动。此肝风因热甚而起,故又称“热 极生风”。临床表现为高热,四肢抽搐,两目上 视,角弓反张等。 火热之邪不仅易引起热极生风,还易于影响血液 的运行。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但火热之邪侵 犯血脉,轻则可扩张血脉,加速血行,甚则可灼 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各种出血的病症。如吐 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月经过多, 崩漏等。
火易致肿疡:
火邪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可发为疮疡痈肿 。如痤疮,痔疮,痈疽等。
二、疫疠
(一)含义:
疫,即传染之意;疠,有极为毒烈之意。疫疠是 指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外感致病因素。 又有“瘟疫”,“疫毒”,“戾气”,“毒气” 之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部位气道平滑肌发育差,气道平滑肌收缩不是引 起喘息的主要原因。
❖ 病毒感染---小气道、细支气管炎性细胞浸润、上皮 细胞坏死脱落、黏液分泌增多、管璧水肿---气管内 径变窄---喘息;同时Th2反应占优势或Th2细胞分泌
增强---引起暂时性气道高反应(AHR)
病毒感染导致气道高反应(AHR)的时间:一次 急性RSV感染----AHR约6~8周。
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上皮
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 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
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行气流受
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气促 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 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二.儿童喘息性疾病的病因
胞内菌感染----AHR8周~3个月甚至半年。
四.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各种表型
❖ 美国Martinez教授领导的一个儿童呼吸 疾病课题组(CRS)从80年代开始对1200例小 儿进行了长达23年的前展性研究,是对儿童哮 喘及喘息性疾病具有里程碑性意义,对儿童喘 息表型的描述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我 国最新版儿童哮喘防治指南(2008年版)已采 用。
❖ 80%以上的哮喘患儿起始于3岁以前,如 何在学龄前喘息患儿中有效地识别出哮喘很
困难。喘息儿童如具有以下特点时高度提示 哮喘诊断:1)多于每月一次的频繁发作性喘 息;2)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3)非病毒 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4)喘息症状持 续至3岁以后。
❖ 儿童喘息性疾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 是一种特异质性疾病。
❖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2岁以前最常
见的喘息性疾病。(感染性喘息)
❖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 时期最常见的喘息性
疾病。(过敏性喘息)
❖ 喘息样支气管炎(感染性喘息) ❖ 感染性喘息30﹪发展为哮喘
❖ 哮喘定义: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 胞(嗜酸性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
息)发病主要与患儿早期的急性呼吸道病毒 感染有关,特别是RSV病毒感染。表现为病 毒感染后反复喘息,患儿本人无过敏症,也
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症状可持续至学 龄期。2岁以下小儿喘息发作通常与RSV感染 有关,2岁以上儿童多与其他病毒感染有关。 早期的RSV感染可引起日后的过敏,部分患 儿发展为哮喘。
❖ 1.婴幼儿暂时性喘息(也称早期一过性喘息)
主要是因为这些孩子出生时气道发育不良、 肺功能低下所致。多见于早产儿,母亲怀孕 时吸烟者。表现为3岁前有过1次以上的喘息, 到3岁以后就无喘息。因喘息主要是由环境因 素导致的支气管肺发育延迟所致,随年龄成 长3岁后肺发育逐渐成熟,喘息也逐渐消失。
❖ 2.病毒感染相关性喘息(非过敏性持续性喘
临床表现为惊慌失措、心悸、失眠、 惊恐不安、语无伦次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提示 答案
返回
六淫
返回
七情
返回
风邪
返回
湿邪
返回

返回
寒邪
返回
儿童喘息性疾病诊治进展
南靖县医院儿科
一.概述
❖ 喘息是气流通过气道狭窄部位形成涡流, 引起气道壁振动而产生的声音。1/3儿童至少 有过一次喘息史。
❖ 近年深入研究发现,儿童喘息性疾病虽 有类似的症状和体征,但病因和临床特点并 不相同。

饮食不洁
食物偏嗜
寒热偏嗜


五味偏嗜


食类偏嗜
偏寒
偏热 嗜酒成癖
返回
第二题
表现为气血凝滞,头身疼痛
第一题
第五题
第三题
第四题
提示
答案
返回
第三题
该致病因素临床表现为湿疹、湿痹、病程 多较长或反复发作
第二题
第四题
第五题
提示
答案
返回
第四题
表现为小便混浊,大便溏泄
第二题
第三题
第五题
提示
答案
返回
第五题
中医学基础 第六章 病因 课件
病因的概念
病因指破坏人体相对平衡 状态而引发疾病的各种原因。 即“病邪”。
病因的分类
饮食失宜
小贴士 一、合理的饮食 二、适量的运动 三、充足的睡眠
课堂互动
时间;2016年10月21日
地点;2302
参与人;除PPT讲解者外所有人
游戏方式;有击鼓传花方式选择第一个回答者, 若回答正确,则由其选择下一个题目及回答者; 若回答错误或者不回答,则由其指定下一个回 答者,以此类推,四人后,终止答题,并由最 后一个答题者选择下一题目,指定答题者,游 戏重新开始。(所有答案皆在PPT和书中)
❖ 3.细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如胞内菌感染
❖ CP感染——小婴儿、老年人喘息
❖ MP感染——学龄前、学龄儿喘息;MP感染
还可引起痉咳,称类百日咳样综合征。
❖ 4.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功能低下是婴幼儿 期暂时性喘息的主要原因。合并感染时更易 喘息。
❖ 5.其他:先天性喉喘鸣、支气管异物、胃食 道反流也可引起喘息。
❖ 3.过敏性喘息(迟发性喘息/哮喘)表现为反
复咳喘发作,在夜间或晨起明显,一般有特 应征背景(个人过敏性疾病和/或父母有哮喘 病史),往往伴有湿疹,哮喘症状常迁延持 续至青春期。其本质是气道的过敏性炎症。
目前认为,喘息发作的频度并不能作为喘
息类型诊断的必要条件,哮喘有首次发作, 毛细支气管炎也可以有多次发作。
三.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 1.哮喘是Th细胞为主导的免疫反应,是以肥 大细胞和嗜酸细胞参与为主的气道慢性过敏
性炎症。
❖ 过敏原刺激---细胞及炎性介质参与---气道高 反应(AHR)持续增高---再遇刺激因素
❖ ---小气道平滑肌收缩引起广泛气道狭窄---哮 喘发作。
❖ 2.病毒感染相关性喘息是以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 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病变部位主要在细支气管,
第一题
该致病因素善行而数变、病位游走不 定、症状变化多端且以春季为多见。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提示
答案
讨论题
火邪和燥热的异同?
对比异同
联系;本质均为阳盛,均为外感六淫, 致病基本相同。
区别;热邪致病多表现为全身弥漫性 发热;
火邪致病多表现为某些局部症状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谢谢观看
一、过饥
(二)、过饱
❖ 1.过敏:仍是哮喘的最主要病因;各种过敏原 刺激引起气道慢性过敏性炎症。
❖ 室内过敏原:螨虫、真菌、蟑螂、居家装修、 宠物、玩具等;
❖ 室外过敏原:各种花粉、:以呼吸道合抱病毒(RSV)最 常见,其次有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 毒、鼻病毒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