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合集下载

苏轼《八声甘州》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轼《八声甘州》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轼《八声甘州》原文翻译及赏析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译文]有情的风卷来万里潮水,却又无情地将潮水送回。

[出自]北宋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廖子》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释:“参寥子”,即僧人道潜,以精深的道义和清新的文笔为人推崇,是苏轼平生交谊甚深的一位方外友人。

公元1091年,苏轼应召赴京后,寄赠他这首词。

西兴:即西陵,在钱塘江南,今杭州市对岸,萧山县治之西。

相得:相投合。

"西州路"三句:据《晋书o谢安传》,太山人羊昙素为谢安所重。

谢安过西州门病死之后,羊昙"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

"此处是说自己要实现谢公之志,要参寥子不要像羊昙一样痛哭于西州路。

译文1:钱塘江的大潮仿佛是随着大风的感情变化而涨落,潮来潮去似乎没有眷恋,已然不记得有多少次,看到残阳照射中的钱塘大潮了。

也不用思古论今,转眼间物是人非,不必替古人担心,也不必为现实忧虑。

有谁能像我这样呢,泯灭机心,无意功名,淡泊宁静。

记得西湖之畔,我们一同游春,山峰青翠,烟雾迷茫。

你我相知颇深,很少有人能够相提并论。

我希望他年能够与你重返浙东,一同归隐山林,但愿不违背这美好的愿望。

放心吧,我一定不会像谢安那样雅志相违,使你失望的。

译文2:有情的风卷来万里潮水,却又无情地将潮水送回。

问讯钱塘江上,那西兴江边,曾几度映照夕阳的余晖?不必去思量古事今世,俯仰间昔人俱往物是人非。

谁能像我东坡老翁,老来忘机恬静无为。

记得西湖西岸,正值春山景色佳美,晴日碧空阴雨烟霏。

料想诗人情趣投合,如你我者终属稀少。

约定将来还东海,但愿谢公归隐素志莫相违,期君勿似羊昙,西州路上为我悲。

句解: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有情的风不远万里,把海潮卷来;转瞬之间,又无情地送潮而归。

初中语文宋词讲解之《八声甘州》

初中语文宋词讲解之《八声甘州》

初中语文宋词讲解之《八声甘州》导读:初中语文宋词讲解之《八声甘州》《八声甘州》年代:宋作者: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2]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3]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4]苒苒物华休。

[5]惟水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6]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7]想佳人妆楼颙望,[8]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9]争知我,[10]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1]作品赏析【注释】[1]唐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

因属边地乐曲,故以甘州为名。

《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而成的慢词。

因全词前后共八韵,故名八声。

又名《潇潇雨》、《宴瑶沁池》等。

《词谱》以柳永为正体。

九十七字,平韵。

[2]潇潇:形容雨声急骤。

[3]凄紧:一作“凄惨”。

[4]是处:到处,处处。

红衰翠减:红花绿叶,凋残零落。

李商隐《赠荷花》:“翠减红衰愁煞人”。

翠:一作“绿”。

[5]苒苒:茂盛的样子。

一说,同“冉冉”,犹言“渐渐”。

物华:美好的景物。

[6]渺邈:遥远。

[7]淹留:久留。

[8]顒望:凝望。

一作“长望”。

[9]天际识归舟:语出谢朓《之宣城郡出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10]争:怎。

⑾恁:如此,这般。

[11]凝愁:凝结不解的深愁。

这首望乡词通篇贯串一个“望”字,作者的羁旅之愁,飘泊之恨,尽从“望”中透出。

上片是登楼凝望中所见,无论风光、景物、气氛,都笼罩着悲凉的秋意,触动着抒情主人公的归思。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在深秋萧瑟廖廓的景象中表现游子的客中情怀,连鄙薄柳词的苏轼也以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宋赵令畤《侯鲭录》引。

《能改齐漫录》作晁补之语)。

下片是望中所思,从自已的望乡想到意中人的望归:她不但“归楼颙望”,甚至还“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望穿秋水之际,对自已的迟迟不归已生怨恨。

如此着笔,便把本来的独望变成了双方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见出两地同心,俱为情苦。

中考文言文《八声甘州》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八声甘州》全文详细翻译

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考文言文《八声甘州》全文详细翻译本文是关于中考文言文《八声甘州》全文详细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八声甘州
作者:柳永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郎。

凄凉的霜风逐渐地迫近,关隘、山河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楼上。

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

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女,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柳永八声甘州详细解析

柳永八声甘州详细解析

柳永八声甘州详细解析【原创版】目录1.柳永八声甘州的背景和意义2.八声甘州的词牌特点3.柳永的写作风格和成就4.柳永八声甘州的艺术价值5.八声甘州的影响和传承正文柳永八声甘州详细解析柳永,北宋著名词人,被誉为“词坛破格的奇才”。

他的词作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善于运用俚词俗语,表现出真挚的感情。

柳永的词作中,以《八声甘州》最为著名,被誉为“绝艳之作”。

一、柳永八声甘州的背景和意义《八声甘州》是柳永创作的一首抒情长词,词牌名为“八声甘州”,取自唐代甘州边塞曲。

该词以潇潇暮雨洒江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秋景象。

词中表达了柳永对故乡的思念、对佳人的牵挂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寄托了词人无尽的离愁别绪。

二、八声甘州的词牌特点八声甘州词牌来源于唐代,原为边塞曲,具有豪放、激昂的特点。

后经过柳永等人的创作,逐渐演变为以描写离愁别绪、表现婉约柔情的词牌。

柳永的《八声甘州》以优美的词句、细腻的情感,使该词牌更具婉约柔美的风格。

三、柳永的写作风格和成就柳永的词作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善于运用俚词俗语,表现出真挚的感情。

他的词风优美、细腻、含蓄,以描写自然风光和表现人物感情见长。

柳永的词作,既有豪放激昂的边塞曲风,又有柔美婉约的江南水乡意蕴。

其中,《八声甘州》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绝艳之作”。

四、柳永八声甘州的艺术价值《八声甘州》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词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描绘,如“潇潇暮雨洒江天”、“长江水无语东流”等,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其次,词中表现了词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对佳人的牵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情感价值。

最后,柳永的词句优美、细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五、八声甘州的影响和传承柳永的《八声甘州》对后世影响深远,许多文人墨客对这首词赞誉有加。

同时,《八声甘州》也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广泛传颂和传承。

八声甘州-辛弃疾-诗文赏析

八声甘州-辛弃疾-诗文赏析

八声甘州-辛弃疾-诗文赏析1. 八声甘州概述《八声甘州》是辛弃疾的一首咏史七绝,全诗共七句,每句七个字,共四十九个字。

诗中描绘了南唐灭亡的景象,以及辛弃疾悲愤神慨的情感。

该诗以绝句的形式表现出辛弃疾对祖国沦亡的忧愤和对英烈英名的永远怀念。

这首诗长期流传至今,不但成为辛弃疾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的标志之一。

2. 诗歌赏析(1)八调歌头“八调歌头”即歌谣开头,是诗歌形式的一种。

辛弃疾的《八声甘州》中,“绿肥红瘦”四个字是歌头。

绿色代表着春天的新绿,红瘦代表秋天的萧索。

这两种颜色的对比,反映了兴盛繁华和衰落败亡的对比,预示了下文的主题。

(2)写景手法辛弃疾的《八声甘州》最先描写了南唐繁华城市的景象。

他写道:“绿肥红瘦,极目黄山小。

” 诗中反映了南唐时的欣欣向荣,写出了城市风貌的繁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这一朝代的灭亡,城市风貌迅速衰落,一片萧条。

此外,辛弃疾还通过描绘自然风光突显城市沦陷之悲哀。

他用“极目黄山小,闾阎扑地魂”,反映了南唐繁盛城市面临的真实窘境,黄山作为一座大山,被辛辣地嘲讽为“小”,而且城市上空弥漫着浓郁的“闾阎鬼怪”。

(3)歌颂英烈辛弃疾在《八声甘州》的结尾以“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梦中见此图。

”来描述自己对南唐的留恋之情。

此外,诗的最后一句“且共仙人论此事,一醉累月不知昼。

”也意味深长,是对南唐的悼念和为国家发展而献身的英雄饮泣婉约的抒情。

3.《八声甘州》是辛弃疾词艺故事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历史和文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首诗无疑为后人提供了一个真实且行动的历史视角。

它描绘的境况简单明了,达到了“雕虫小技,不如闲庭信步”的境界。

在辛弃疾作品的词歌中,他以其宏伟的思想和灿烂的才华,将历史尘封中的英雄描绘的栩栩如生,用本真的情感为他们铸成了浴火重生的铜雕。

这是我们现在仍爱他的原因,因为他的词能够让我们看到我们的祖先,而辛氏所慨叹的那些不值得留恋的东西,从我们今天来看,依然存在。

八声甘州(柳永)

八声甘州(柳永)

伤。那为什么还长年漂泊在外呢?
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 际识归舟。
推已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 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这是更深 • 设想佳人思念游子,登高盼归,转换角度,推 一层写法,由单向思念写为双向思念,情感更深 已及人,以侧笔渲染羁旅之苦。 沉,从表达手法上显得文笔更曲折,引人玩味, “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望、误、识——传神 • 谢眺曾有诗句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 树。”柳永加上“误几回”,焦灼情感较原诗 传情,凝练真切地勾画出妻子的情感变化(盼夫 更强烈。 时的焦急—误认时的惊喜—觉察后的失望) • 温庭筠《梦江南》云:“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 洲。”也可以移来理解佳人长望之情状。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 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 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佳人, 正在妆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 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 时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
羁旅漂泊、抒发感慨。 秋色的萧瑟凄凉。 气势磅礴,境界开阔。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为对方设想自己,抒发怀人之情,以增
添一层曲折。
“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 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
善于用“领字”生发句意: •“对”字领起,
•“渐”字承上启下。
•“望”字兴起思乡之情,
•又以“叹”字转到自身处境,
•最后从“想”字生发出对方,并对 照自己。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 起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以“对“字领 起,写清秋暮雨,清澈如洗。“潇潇”、“洒”不仅状秋 雨之动势,且描绘出秋雨之声。“洗”写秋雨之结果,无 不间接传达出一种笼罩全篇的凄凉的气氛,着力展开了一 幅雨后暮景图。 • 虽然雨后的黄昏天高气清,悲愁却随之袭上心头。

诗词赏析: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诗词赏析: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诗词赏析: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宋代: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阑一作:栏)译文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

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

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

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注释潇潇:风雨之声。

一番洗清秋:一番风雨,洗出一个凄清的。

霜风凄紧:秋风凄凉紧迫。

霜风,秋风。

凄紧,一作“凄惨”。

是处红衰翠减:到处花草凋零。

是处,到处。

红,翠,指代花草树木。

语出《赠》诗:“翠减红衰愁*。

”苒(rǎn)苒:渐渐。

渺邈:遥远。

淹留:久留。

颙(yóng)望:抬头远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语出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

”争:怎。

恁(nèn):如此。

凝愁:忧愁凝结不解赏析此词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

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

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

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

“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

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

八声甘州-辛弃疾-诗文赏析

八声甘州-辛弃疾-诗文赏析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出自集子《稼轩长短句》。

此词上阕聊聊数语,约略叙述了李广的事迹,下片专写作者自己的感慨。

词人借李广故事,申诉自己无端落职、赋闲家居的不平,表达对当权派倾轧忠良的不满,同时抒写自己虽遭打击而意志不衰的壮士怀抱,是典型的借古人酒杯、浇胸中块磊之作。

全词将史事典故、前人诗句与自己的感慨情绪化为一体,鲜明地体现了辛词善于用典的特色。

➢作品原文八声甘州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谭笑过残年。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生平不详。

晁楚老:《上饶县志》卷二十三《寓贤》:“晁谦之字恭祖,澶州人,渡江亲族离散,极力収恤,因居信州。

仕宋,官敷文阁直学士,卒葬铅山鹅湖,子孙因家焉。

”按:晁楚老始未详,疑即谦之之后人也。

⑵解雕鞍:卸下精美的马鞍,指下马。

⑶桃李无言: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略云:“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

广骑曰:“故李将军。

”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诸广之军吏与士卒,或取封侯,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与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

登高望远,想念故乡,但故乡却远在千里之 外而不可见,可见之物,皆为换起情思之物, 或物皆着我思乡之情,点明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深深地反问自己,到底为什么事情留在异乡 这么长时间?是落拓江湖、是流离市井、是 科场奔波、是糊口生活,感情充满无奈。
想佳人,妆楼颙(yóng)望,误几回、天际 识归舟。 屈原《山鬼》:“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 兮不得闲。”
周汝昌::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 望极天涯的境界。尔时,天色已晚,暮雨潇 潇,洒遍江天,千里无际。时节既入素秋,本 已气肃天清,明净如水,却又加此一番秋雨,更是 纤埃微雾,尽皆浣尽,一澄如洗。上来二句一韵, 已有 “雨”字,有“洒”字,有“洗”字。 三个上声,但一循声高诵,已觉振爽异常! 素秋清矣,再加净洗,清至极处——而此处 多少凄冷之感亦暗暗生焉。仅此开头二句, 便令人吟味无尽。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 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 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 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 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 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 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 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八声甘州: 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 池》。唐玄宗时教坊大曲名,来自西域。 王灼《碧鸡漫志》:“《伊州》、《甘 州》、《凉州》,皆自龟兹致。” 全词共八韵,故称“八声”。双调九十 七字,《西域记》云:“龟兹国土制曲, 《伊州》《甘州》《梁州》等曲翻入中 国。”
物华:自然景物 南朝梁 柳恽 《赠吴均》:“离念已郁陶,物 华复如此。” 杜甫 《曲江陪郑南史饮》:“自知白发非春 事,且尽芳樽恋物华。” 由苍莽悲壮转为细致沉思,由仰观远望而至 俯察,处处都是一片凋零的景象。

柳永《八声甘州》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柳永《八声甘州》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柳永《八声甘州》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八声甘州宋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 [50] ,残照当楼 [51] 。

是处红衰翠减 [52] ,苒苒物华休 [53] 。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 [54] ,归思难收 [55] 。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56] 。

想佳人、妆楼颙望 [57]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58] 、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59] 。

注释:[50]关河:本指函谷关和黄河,后泛指山河。

[51]残照当楼:夕阳照在楼上。

当,正对着。

[52]是处:到处。

[53]“苒苒”句:美好的景物逐渐凋伤。

苒苒,同渐渐。

物华,美好的景物。

[54]渺邈:遥远。

[55]归思(sì):想念家乡的思绪。

[56]淹留:久久滞留。

[57]颙望:昂头远望。

颙(yóng),颙颙之省,景仰貌。

[58]争知:怎知。

[59]恁:如此。

译文: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

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

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

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着佳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思念着我,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评析:此词气概豪宕,一股莽苍之气,流注其中,不徒以婉约见长。

上片凌云健笔,一气贯注,纯是写景之赋笔,却不觉得单调,而是如一幅浩渺的泼墨山水画卷。

因是晚秋衰败之景,故色彩之调配偏于暗淡、凄冷,便于烘托下片的情致。

所可注意者,是词人高明的镜头转换手段。

“洒江天”而“一番洗清秋”的暮雨,是骤蓦的镜头。

“渐”字所领三句,是带着苍凉感的慢镜头。

“是处”二句是广角镜头,传达的是节候转移、万卉凋伤的衰境。

古诗八声甘州·把江山好处付公来翻译赏析

古诗八声甘州·把江山好处付公来翻译赏析

古诗八声甘州·把江山好处付公来翻译赏析《八声甘州·把江山好处付公来》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

其古诗全文如下:把江山好处付公来,金陵帝王州。

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

只用平时尊俎,弹压万貔貅。

依旧钧天梦,玉殿东头。

看取黄金横带,是明年准拟,丞相封侯。

有红梅新唱,香阵卷温柔。

且华堂、通宵一醉,待从今、更数八千秋。

公知否,邦人香火,夜半才收。

【前言】《八声甘州·把江山好处付公来》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

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此词的一大特色。

【注释】(1)金陵帝王州:南朝谢朓《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2)燕子:唐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貔貅,指军队。

金带围,指芍药,是得宰相的征兆。

(4)钧天梦:《史记·赵世家》:“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医扁鹊视之,出。

……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

’”(5)尊俎:古代装酒与装肉的器皿。

【翻译】把大好江山之处留给先生,这座六朝古都、充满王气的金陵。

料想今年的燕子,应该还认得出来,王导、谢安这些风流宰相的余风。

先生只需要用太平时祭祀的礼器,就能弹压几万的军队。

在玉殿东头,依然有一场好梦。

来取得芍药金带围,封侯的时日也就不远了。

有新唱的《落江梅》曲调,梅花的香气如阵温柔地卷过来。

在华堂上,通宵醉饮,从今以后,更数八千年。

先生又知不知道,国人祭祀的香火,要夜半才收。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柳永八声甘州详细解析

柳永八声甘州详细解析

柳永八声甘州详细解析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作以婉约清新、意境深远而著名。

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的《八声甘州》了。

本文将详细解析柳永的这首词作,解读其内涵、艺术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背景介绍柳永的《八声甘州》是宋代五代时期的一部作品,共分八个段落。

此词以柳永流徙甘州时的心情为主线,抒发了他离乡背井、远离亲人和爱情的苍凉之情。

整首词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寄托了他对家乡的留恋和思念。

二、内涵解读《八声甘州》以柳永在甘州流亡的苦涩心情为表现主题,通过纵横交错的意象和绵密的描写揭示了诗人思乡情怀的深刻内涵。

在词的开头,柳永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述了自己被贬到甘州的凄凉遭遇,以及对亲人和故乡的无边思念之情。

接着,他以双关的手法借花为喻,表达了对美好往事的回忆,更突出了离别带来的痛苦。

在第三段,柳永通过描写甘州的凄凉景象,展现了他与日俱增的伤感。

他借用了甘州地理环境和气候的特点,将词的氛围推向了高潮,使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痛楚。

接下来,柳永以婉转委婉的笔法写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并以自然景物的比喻,表达了对亲人的祝福和盼望。

他将词意和艺术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整个作品更具感染力。

最后,词的结尾处,柳永以充满感情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了离乡之苦以及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

通过描绘流亡生活的隐喻,他把自己对家乡的眷恋深深烙印在读者的心中。

三、艺术特点1. 婉约清新:柳永的《八声甘州》是婉约派文学的经典之作。

他用含蓄而细腻的语言,描绘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对亲情、爱情和家乡的眷恋之情。

整首词洋溢着深情苦楚之美,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2. 意境深远:《八声甘州》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以及抒情的笔触,使整个作品在展示离乡苦痛的同时,又蕴含了世间万物的生与死、离与别。

词中的甘州地理环境、气候和花鸟景物都将意境推向了极致。

3. 对后世的影响:柳永的《八声甘州》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瑰宝,它被广为传诵,影响深远。

张炎《八声甘州》赏析及译文

张炎《八声甘州》赏析及译文

张炎《八声甘州》赏析及译文【原文】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

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

赋此曲,并寄赵学舟。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

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

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

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

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注】:唐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

因属边地乐曲,故以甘州为名。

《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而成的慢词。

因全词前后共八韵,故名八声。

又名《潇潇雨》、《宴瑶沁池》等。

公元1290年,张炎和友沈尧道应召为元政府写金字《藏经》。

翌年,回归南方。

之后词人在越州居住,和沈尧道及赵学舟都有词往来,这首词即作于此时。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

”以“记”字领起,气势较为开阔、笔力劲峭。

写他前年冬季赴北写经的旧事,展现了一幅冲风踏雪的北国羁旅图。

北风凛冽,寒气袭人,三两个“南人”在那枯林古道上艰难行进。

“此意悠悠”此句虽简,然则写出他内心无限的忧思。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旧事重提之后,续写北地回归之光景。

江表,指江南。

西州,古城名,在今南京西。

此两句谓自己虽已回到南方故土,屈辱经历也过去,仍只能老泪洒落、无欢可言。

南归以后,自己与尧道分处杭、越,音讯久未通。

“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点出为何不致书问候。

并非不想题诗赠友,但实在是提不起任何兴致来。

因西风吹打而飘散的片片红叶上,似乎处处都写满了“亡国”两字。

不忍在上题诗,怕引起浓浓愁情。

请老友给予谅解。

开头这两韵五句,其意境苍凉阔大,有“唐人悲歌”之慨。

着实为全词增添了一点“北国型”的“壮美”之感。

“短梦依然江表,……落叶都愁。

”随即音调多么缠绵低回。

这是作者善于“一气旋折”的高妙本领。

“载取白云归去”则从眼前的离别写起。

故人之访,给作者多少欢乐、慰藉和温暖。

故人又要回去。

面对此景,作者当然又会感慨生悲。

辛弃疾《八声甘州》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八声甘州》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八声甘州》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八声甘州》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①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②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③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④落托封侯事,岁晚田间。

⑤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往南山?。

⑥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

⑦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⑧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释】①《李广传》:《史记》有《李将军列传》,《汉书》有《李广传》。

李广(?—前119),西汉名将。

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东)人。

善骑射。

文帝十四年(前166)从军击匈奴,以战功为郎、骑常侍。

景帝、武帝时,历任北方诸边郡太守。

前后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英名远播,匈奴称其为“飞将军”。

武帝元狩四年(前119)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中途迷路,未能如期到达集结地,当受军法处分,他不愿受辱,遂自刭死。

寐:入睡。

因念:于是想起。

晁楚老、杨民瞻:皆作者友人,生平不详。

②长亭:古代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便建有长亭、短亭,供行人歇息。

解雕鞍:卸下华贵的马鞍。

谓驻马止宿。

③灞 (ba爸)陵:即“霸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在今西安东。

尉:军官。

此指灞陵警卫军士的头目。

桃李无言:《史记》、《汉书》本传赞语谓李广虽不善言辞,但忠实诚信,颇为士大夫所爱重,正如谚语所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按传载李广罢将军职为庶人时,尝夜出饮酒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醺醺地呵止李广,不许通行。

李广的随从说:“(这是)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广只好止宿亭下。

以上五句即纪其事。

④“射虎”二句:传载李广尝出猎,见草中石,误以为虎,引弓射之,箭镞竟嵌入石中。

⑤落托:冷落、失意。

按传载李广尝谓人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常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不在人后),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

八声甘州吴文英原文翻译赏析

八声甘州吴文英原文翻译赏析

八声甘州吴文英原文翻译赏析八声甘州吴文英翻译赏析,这是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所创作的一首怀古词,借吴越争霸的往事以写其满眼兴亡、一腔悲慨之感。

原文: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吴文英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

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

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

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

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

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字词解释:1.八声甘州:词牌名。

唐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

《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的。

因全词前后片共八韵,故名八声。

慢词,与《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词不同。

《词语》以柳永词为正体。

九十七字,前片四十六字,后片五十一宇,前后片各九句四平韵。

亦有在起句增一韵的。

前片起句、第三句,后片第二句、第四句,多用领句字。

另有九十五字、九十六字、九十八字体,是变格。

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

2.灵岩:又名石鼓山,在苏州市西南的木渎镇西北。

山顶有灵岩寺,相传为吴王夫差所建馆娃宫遗址。

3.庾幕:幕府僚属的美称。

此指苏州仓台幕府。

4.长星:彗星。

5.苍崖云树:青山丛林。

6.名娃金屋:此指西施,为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

金屋,用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故事。

《汉武故事》载汉武帝为胶东王时,曾对其姑母说:"若得阿娇,当作金屋贮之也。

"借指吴王在灵岩山上为西施修建的馆娃宫。

7.残霸:指吴王夫差,他曾先后破越败齐,争霸中原,后为越王勾践所败,身死国灭,霸业有始无终。

8.箭径:即采香径。

《苏州府志》:"采香径在香山之旁,小溪也。

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水采香。

今自灵岩山望之,一水直如矣,故俗名箭径。

"9.酸风射眼:寒风吹得眼睛发痛。

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魏官牵牛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句意。

柳永《八声甘州》翻译赏析

柳永《八声甘州》翻译赏析

柳永《八声甘州》翻译赏析柳永《八声甘州》翻译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柳永《八声甘州》翻译赏析相关内容。

《八声甘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永。

其古诗全文如下: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前言】《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此词抒写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

上片描绘了雨后清秋的傍晚,关河冷落夕阳斜照的凄凉之景;下片抒写词人久客他乡急切思念归家之情。

全词语浅而情深,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写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从而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注释】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写眼前的.景象。

潇潇暮雨在辽阔江天飘洒,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清朗寒凉。

潇潇,下雨声。

一说雨势急骤的样子。

一作“萧萧”,义同。

清秋,清冷的秋景。

霜风:指秋风。

凄紧:凄凉紧迫。

关河:关塞与河流,此指山河。

残照:落日余光。

当,对。

是处:到处。

红衰翠减:指花叶凋零。

红,代指花。

翠,代指绿叶。

此句为借代用法。

苒苒:同“荏苒”,形容时光消逝,渐渐(过去)的意思。

物华:美好的景物。

休:这里是衰残的意思。

渺邈:远貌,渺茫遥远。

一作“渺渺”,义同。

归思: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思。

淹留:长期停留。

佳人:美女。

古诗文中常用代指自己所怀念的对象。

颙望:抬头凝望。

颙,一作“长”。

误几回: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只当作心上人的归舟。

语意出温庭钧《望江南》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上片着意于凄冷秋景的渲染,借以表达词人内心的忧愁 和苦闷。 ①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面对着傍晚潇潇的秋雨洒在秋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秋 景变得格外晴朗。“对”字领起,把词人自己形象写进 画里。 潇潇,雨落之声 洒,雨势 江天,雨洒之广 清 秋,清凉的秋天 “洗”字用的巧,不仅照应了“潇潇”而且点出了“洒” 的效果,洗却尘土,天气格外晴朗。原本“秋”是不能 洗的。词人意念上以为秋清皆因雨洗,使人更感形象真 切,而雨后秋空清朗状,如在目前,故“洗清秋”构思 新颖。 总:第一句写出秋雨的声势,时间,背景。展现出一片 凄冷、昏暗、迷茫、阔大的景色

层次内容分析2
下片:——抒发羁旅思乡之情。(感情曲折) 1.“不忍登高临远,„„”三句,以是对上片写景的总结,以“不忍”二字罩住, 点出远望秋景勾起的感情——不可遏制的思乡之情,因此这四个 字是打通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贯穿线索。 2.“叹年来踪迹,„„”补写思乡之意出自羁旅之苦。表现了仕 途失恋的寂寞和感伤。 3.“想佳人„„”转换角度,推已及人,以侧笔渲染羁旅之苦。 (自然联想到故乡的妻子。) 4.“争知我„„”再归结到自己,以“倚阑干”遥应开头,以一 个“愁”字倒贯全篇,抒通情景



词的上片,以层层铺倒的手法,描绘登高所见之景。 词以一“对”字领起,先描写清秋江天之寂寥;继以霜风、关河、残照 之景,再作气氛渲染; “红衰翠减”,更见一片萧飒; 江水无语,又可谓言外有意,寄托了词人青春不再、人生如寄的感伤。 写景中无不浸染了词人浓重的离情。
重难点问题2
4、体会这首词下片抒情曲折的特点,简要说明由写作 者自己进而转写佳人的方法对抒发离愁所起的作用。 词的上片写自己,下片转写佳人,由己推彼,写佳人妆 楼眺望,想念词人,使感情波澜起伏,层次多变。将思 归之念,佳人眺望合在一起,尽诉情思,从而把羁旅之 思,思乡不归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5、说明“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两句的内涵。 此二句表面看是写景,实则是景中寓情。以流水东逝比 喻时间的流逝,寄寓作者年华虚度、功名无就的痛苦。 写流水无情,反托词人的痛苦心情。暗示江水东流,山 高路远,引发出邈远的思乡念人之情。

《八声甘州》柳永

《八声甘州》柳永
清秋——清冷的秋景 渐——逐渐 残照当楼——落日的余光照在楼上。当:面对。 是处红衰翠减——到处是花叶凋零。 是处:到处。 苒苒物华休——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休:衰残。 不忍登高临远——“临”,从高处往低处看,这里有强调所登地位高。 渺邈——渺茫遥远。 淹留——长期停留。 颙望——抬头凝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正常词序为“几回误识天际归舟” 争知我、倚栏干处——“争”,怎。 正恁凝愁——“恁”行役之苦的具体情感内容。
这是柳永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名作。词人倾吐了萍踪飘泊的坎坷经 历,表现了因事业无成而产生的内心矛盾苦闷。
2、找出贯串全词的句子。
“登高临远”贯串全词。
3、具体分析上片描写秋景所用的铺叙手法,理出抒情层次。
词的上片,以层层铺倒的手法,描绘登高所见之景。 词以一“对”字领起,先描写清秋江天之寂寥;继以霜风、关河、 残照之景,再作气氛渲染;“红衰翠减”,更见一片萧飒;江水无语, 又可谓言外有意,寄托了词人青春不再、人生如寄的感伤。写景中无 不浸染了词人浓重的离情。
《八声甘州》
柳永
本词是柳永的名作之一,有描景有抒情,情感抒发 得细腻婉转,因而千古以来广为传颂。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他的词多写都市繁华景象或青楼歌妓 生活,特别善于表达羁旅行役之苦,扩大了词的题材,他 还大量制作慢词,对我国词体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柳 词以铺叙见长,雅俗共赏。有《乐章集》。
题解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唐坊大曲名,后用为 词调。全词共有八小段音乐组成,所以叫八声,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秋风


黄花 梧桐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结论:酒是“愁”的象 征

1、雁声凄惨。 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 ——李清照《一剪梅》(亡夫之痛) 3、北雁南北,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 (国破家亡之苦)
巧用叠词,写出了女词人当时孤单凄凉 无助的心境。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作
孤苦无依 若有所失 寂寞冷清 凄凉惨淡
环境 感受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二、缘词造景,解读愁情
请找出表现词 人别样愁情的句 子并做赏析。
间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 雁 酒
为了写愁, 词人主选了 哪些意象?
黄花 梧桐
李清照因为那首著名的 《声声慢》被人们所铭记, 由此她被当作了愁的化身。 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 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 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 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 的女性只有她一人。 《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 —梁衡
一般愁字别样情 半世漂泊感生平
——品李清照《声声慢》
鉴赏探讨
用一个字概括本文的内容
感 悟 意 境 :
3、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细 雨 梧 桐 到 黄 昏
三、为何生愁?入境品读
揭开词人“愁” 之面纱,再次 品读词作。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痛 伤 苦 天上人间 半壁江山 形影相吊 各半 沦陷 孀晚 悲 恨 愁 美满姻缘 偏安一隅 漫漫余生 难全 用奸 难捱
情(词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 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创作 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亡国之痛、
孀居之悲、
沦落之苦
易安的黄花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 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 花温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2004年高考作文节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 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 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
妇时期的生活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 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 乡,表现思夫、思国、思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艺术特色
一、层层铺叙,情景相生。 • 首句总写秋景,“江天”二字,为下面铺叙景物,提供 了空阔无垠的总背景,“潇潇”写秋雨之声,“洒”写 秋雨之态,无不间接传达出一种笼罩全篇的凄凉潇凉的 气氛。 • 下面承“清秋”之意。着力展开了一幅雨后暮景,“渐 霜风”三句,有三层意思,无不景中有情。(秋风肃杀 是一层,再加秋风横扫关河,使人难忍,又是一层,更 况夕阳西沉,独立楼头,情何以堪,又是一层)。 • 在对景物加倍渲染中,一种游子的飘零之感,已隐然可 见,以下写花叶摇落,以江水东流,暗寓时间悠悠,隐 蓄着凄清落寞,惆怅的人生感伤。
一、分组品读
• 朗读提示: 1、联系词人生活遭遇来品读 2、抓住词中抒情性句子来品 读 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 读
4、抓住词中描绘的画面来品 读 5、可对比前期的作品来读
一· 怎样入愁?品读语言:
这十四个叠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外部环境冷清寂寞 内心无可奈何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意境)

淡酒 急风 景(意象)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李清照大事记:
•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 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 中焚为灰烬。 •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 1130年: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 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 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 命。 •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 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 1151-1156年: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 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 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 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2、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3、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 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本是自己望乡、怀远、思归,却从 对面写“佳人”盼自己回去。本是自己 倚阑凝愁,却说“佳人”不知自己的愁 苦。“佳人”怀念自己本是虚写,却还 有具体的细节,仿佛确有其事。倚阑凝 愁,本是实情,却用“争知我”领起, 又化实为虚,显得十分空灵。虚实相济、 推已及人,以侧笔渲染羁旅之苦。
词中哪一句最能最能表 现词人的心绪?(即词 眼)

怎样入愁? 缘愁选景? 为何生愁?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 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 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 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 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分析上片:
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时间、天气、作者所见所感入 手) 时间——暮秋、傍晚(“暮雨”、“清秋残照”) 天气——雨、风(潇潇、霜风凄惨) 所感——霜风凄惨 所见——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红衰翠减、 物华已休、江水东流
苏轼一向看不起柳永,然而对这三句,却大加赞赏,认 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为什么?
艺术特色
二、以委婉曲折的笔法达难达之情。 下片,即景抒情,以直抒胸臆的手法,正面 抒写离愁,后又转换角度,由行者(自己), 想居者(佳人),侧重虚写,侧面表现自己 的思归不得的惆怅,最后又想象以反问方式 向佳人吐相思之苦。词人以极为自然的转换 手法,从自己和对方两头着笔,感情曲折, 把游子飘泊归乡不得的凄苦情怀,表达了淋 漓尽致。
主旨
词人倾吐了萍踪飘泊的坎坷经历,表 现了因事业无成而生的内心矛盾与苦闷。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中下层士子典 型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情绪。
▲由此,能否给这幅图片起个名字?
参考答案:秋江雨景图
既然怀乡之情如此的迫切和强烈,那究 竟为何淹留? 柳永在另一首词《戚氏》中写到“未名 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念利 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从 前的读书人,在没有取得功名之前,要进京 赶考,考中当上官,也要在他乡任职。长期 考不取,就要留京继续再考,或者游谒地方 长官,以谋衣食。这当中,是包含了许多生 活经历的酸甜苦辣在内的。问“何事苦淹 留”,而不作回答,不过是因为没有功成名 就不愿说出罢了。补写思乡之意出自羁旅之 苦。表现了仕途失恋的寂寞和感伤。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
花盛 乐景哀情 花衰 以花喻人 反衬
正衬

凄 苦 忧 愁
梧桐细雨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 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1、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2、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