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火烧云》课堂实录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火烧云》课堂实录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火烧云》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66c485d7aef8941ea76e05f5.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火烧云》课堂实录(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师:夕阳、明月、火烧云……是美丽的。
曾经有多少位作家、诗人用最美的语言描绘过它们。
火烧云这一景象使多少人陶醉过。
现代女作家萧红用最生动、最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瑰丽情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火烧云》。
(板书:火烧云)(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师:什么叫“火烧云”?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进行读书。
)师:什么叫“火烧云”呢?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就是火烧云。
师:你读书很认真,找得很准确。
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生:我认为“烧”这个动词用得好。
师:为什么?不必急于回答,先来看看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边看边体会。
(课件展示:在烈火中燃烧的云从西边逐渐烧到东边,最后一片片呼呼燃烧着的火焰弥漫了大半个天。
)师: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生:我体会到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生: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
我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
生:我还感受到了火烧云上来时,像铺开了一幅巨大的瑰丽绸缎,天空中完全是红颜色的,美丽极了。
师: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师:那么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顺序记叙的。
(板书: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三)读中感悟,积累运用1、学习“火烧云上来了”师: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自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火烧云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1)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火烧云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1)](https://img.taocdn.com/s3/m/6c824689fd0a79563c1e7271.png)
一、导入1.师:同学们,大自然里有许多奇异的景象,那种神奇常常令人们惊叹不已。
现在咱们就来欣赏一组图片。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景色吗?(生:火烧云)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刚才看到火烧云的图片,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预设生:高兴、激动、喜悦......)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火烧云的什么?2.检查字词的学习。
师:课件出示两组词语第一组:模糊一模一样模:多音字指生读。
及时评价。
第二组:紫檀色笑盈盈威武一位小老师领读,全班跟读。
师评价。
(1)出示词语“威武”,指导书写。
三、精读课文,感受变化。
1.课文主要写了火烧云的什么?师:课文主要写了火烧云的什么? (预设1:颜色预设2:形状预设3颜色和形状......)板书:颜色形状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一自然段是写颜色的变化,哪些自然段是写形状的变化呢?指生回答。
2.学习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1)师: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呢?指生朗读第3自然段。
师生评价朗读情况,再指生读,教师范读,反复体会感悟。
引导学生找出火烧云有哪些颜色。
(2)PPT出示颜色的词语,生齐读。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呢?生说分类,师总结。
(3)师生配乐朗读第3自然段,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
师:火烧云仅仅有这些颜色吗?(提醒学生在文中找依据)(4)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说说其他的颜色。
(5)感受火烧云颜色变化之快。
提示学生注意排比句“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指生朗读,指导朗读。
3.指导背诵。
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定两分钟时间学生尝试背诵,检查、评价。
4.播放火烧云的小视频。
学生直观感受火烧云的神奇变化,谈感受。
5.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1)学生默读4-6自然段,用“______”划出火烧云的形状。
(2)指生朗读第4、5、6自然段,感受形状变化。
《火烧云》教学实录
![《火烧云》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92cf120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7.png)
火烧云教学实录介绍在气象学中,火烧云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云层现象,它通常出现在日落或日出时天空的西北部,外形像火苗般的云彩。
本文将为你介绍如何通过教学实录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火烧云的形成原理以及观察方法。
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实录,学生将了解到以下知识:1.火烧云的形成原理;2.火烧云的观察方法;3.火烧云对天气变化的指示作用;4.如何科学观察火烧云。
准备工作在进行火烧云的教学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1.天气预报;2.望远镜;3.相机;4.笔和笔记本。
过程1. 火烧云的形成原理让学生首先了解火烧云的形成原理,通过介绍大气环流与风向对火烧云的形成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能够理解火烧云的形成原理。
并且说明火烧云只出现在天气晴好的时候,有时还和空气湿度和温度有关。
2. 火烧云的观察方法告诉学生火烧云通常出现在日出和日落时,位置在天空的西北部。
可以通过望远镜或相机来观察火烧云,甚至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
注意观察时不能直视太阳,最好在望远镜或相机中观察。
3. 火烧云对天气变化的指示作用通过火烧云与天气变化的联系,学生将真实了解到火烧云有对气象的影响,并且让学生了解火烧云的许多形态以及所代表的意义。
我们建议学生在观察火烧云的时候,同时查看相关的气象预报,以增进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认识。
4. 科学观察火烧云为了能够更好地观察火烧云,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选择观察火烧云的时间,最好在天气晴好的时候,这样火烧云会更加明显;2.选择观察火烧云的地点,最好能够远离电线杆等干扰因素;3.带上望远镜和相机,以便更好地观察和记录。
结论通过本次教学实录,我们让学生充分了解了火烧云的形成原理、观察方法、其对天气变化的指示作用,以及如何科学观察火烧云。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更多有关天气科学的知识,并且增强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学习愿望。
部编版《24、火烧云》课堂教学实录
![部编版《24、火烧云》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1b95a2636c175f0e7cd1378f.png)
②形状变化除了多以外,还特别快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忽然”“过了两三秒钟”“一转眼”“接着”“正在”。(相机变红词语)
3.想象:天空中还可能出现什么?什么样子的?是怎样变化的?
课件出示:就在这时,天空中又来了( )
4.请你用一个词概括火烧云的形状。(课件出示)
5.试背课文。(结合表格,背诵课文)
6.小结方法:抓住事物的颜色、形状、变化等特点,再上恰当的形容词,就能把事物的特点说清楚。
四、学习最后一自然
1.个别朗读。(课件出示文段)
2.学习词语:恍恍惚惚(由于事物变化快而看不真切、看不清楚。)
文章中哪句话可解释“恍恍惚惚”,齐读。这句话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多。(补充板书: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部编版《24、火烧云》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课题
24、《火烧云》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
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
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两个特点。
补充:火烧云的相关资料(课件出示)
早晨或傍晚,太阳光是斜射的,它通过空气层的路程比较长,受散射影响被减弱得很厉害。减弱得最多的是紫色光,减弱得最少的是红色、橙色光,这些减弱后的彩色阳光,照射在天空中、云层上,就形成了鲜艳夺目的火烧云。
板书设计
火烧云
变化(多):红彤彤 金灿灿……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白 百合色……
1.边朗读边体会这些词的作用。
四、导学第一段。
《火烧云》课堂实录
![《火烧云》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e4ce1ece43323968001c923d.png)
魏
第4页共5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生:五光十色。 生:绚丽多彩。 生:色彩斑斓。 生:五彩缤纷。 师:真会用词。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 〔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魏
第5页共5页
美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样子改变的瑰丽情景。这节
片呼呼燃烧着的火焰充满了大半个天。〕
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火烧云》。〔板书:火烧云〕
师: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
〔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生:我体会到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师:什么叫“火烧云”?打开课本,用自己喜爱的读书方式读一读
---------------------------
2、学习“火烧云的颜色改变”
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
师: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改变?自己读三~六自然段,边读
别用“像 一样的 _____色。”这句话描述一下?
边思索。〔学生自由朗读〕
生:“葡萄灰”就是像葡萄一样的灰色。
师:我们可以带着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师:火烧云的颜色改变不仅快,而且还很——
生:惊喜的语气。
生:〔齐答〕多。〔板书:多〕
师:可以。
师:都有哪些颜色?
生:带着赞美的语气读。
生: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还有红通通、金灿灿、
师:好!带着感情自己读读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生: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师:我们一起读,边读边感受霞光的美。〔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魏
第1页共5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天空中完全是红颜色的,秀丽极了。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实录 《火烧云》课堂实录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实录 《火烧云》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31c98b8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d.png)
《火烧云》课堂实录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有观察过日出或日落的云霞吗?你们知道这些云霞叫什么吗?——(火烧云)。
那我们现一起来欣赏一组绚丽多姿的火烧云照片。
2、你们觉得火烧云怎么样?3、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看看作家萧红是怎样通过文字把绚丽多姿的火烧云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板书课题)(2分)二、出示自学导航,小组合作探讨。
(5分)1、会读课文的生字。
2、课文中有一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什么叫火烧云?3、课文中写了火烧云的哪些内容?4、这些变化有哪些特点?三、抓住特点,品读想像(一)、什么叫火烧云?(5分)1、课文中有一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将这种云称为火烧云,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把这句话找出来,并画上“_____”。
2、学生读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 红彤彤的, 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自由读读这句话,看谁能把它找出来?生:烧。
师:那你能说说为什么吗?生:生动、形象。
师:是呀,这一个“烧”字与后面“着了火”相对应,既让人有种动态感,又写出了火烧云的气势。
因此,我们在朗读时,请你来说说,你会怎样读好这个“烧”。
4、指导感情朗读。
(突出"烧"字,重读"一直")(二)、感受霞光美。
(3分)过渡:火烧云上来了,作者从哪几个内容描写了火烧云:(霞光、颜色、形状)。
我们先来感受一下霞光的美。
1、师:火烧云有时出现在早晨,有时出现在傍晚,课文中是写什么时候的火烧云?2、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霞光使地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紧接着引导学生指名分别读句子。
3、这霞光让我感受到它的(美)(三)、品味火烧云的颜色美。
(8分)师:这一烧,除了天空的霞光使地面发生了变化之外,火烧云还有哪些也发生了变化呢?(板书:颜色、形状)我们感受了霞光的美,那火烧云的颜色又有哪些特点呢?生:颜色、形状。
师:好。
《火烧云》教学片段实录(优秀模板12套)
![《火烧云》教学片段实录(优秀模板12套)](https://img.taocdn.com/s3/m/2a2bca3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8.png)
《火烧云》教学片段实录(优秀模板12套)《火烧云》教学片段实录1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上册第2课。
这篇课文选自本教材的第一单元,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写景,让学生注意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欣赏大自然中那些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象”。
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板书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餐过后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
全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内容丰富,富于变化;语言富有韵律美,清新动人。
文中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分领略了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
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形态多变的神奇。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4、想象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
三、说教法: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
这也是我在本课中努力实现的教学思想。
教学《火烧云》这篇课文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火烧云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学习如何表达,着重训练学生的语感。
根据这个要求和课文的特点,主要采取了以下3种教法:一、在读中感悟,个性化朗读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委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快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火烧云课堂实录
![火烧云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6821362c551810a6f52486f0.png)
《火烧云》课堂实录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表达方式及思想情感进行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二、课堂实录(一)谈话引入师:今天,我们学习第10课《火烧云》。
昨天大家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你已经读过几遍?你对文中的火烧云有了哪些了解,能介绍给在座的这么多老师听吗?生甲:火烧云是一种自然现象。
生乙:火烧云是日出或日落时天空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云霞。
师:谁知道文中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生甲:晚饭过后。
生乙:夏天的傍晚。
师:你怎么知道是“夏天傍晚”?生乙:课文第一自然段写“旁边走来一个乘凉的人”,从“乘凉”可以看出是在夏天。
师:了不起,怪不得人们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前些天盛老师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
我想来又想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火烧云》这篇课文的其中一段整整读了10遍,但问题好像还是没有圆满解决。
你们想知道是个什么问题吗?生齐答:想。
师:我暂时不告诉你们,请你们先自由地、大声地、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先想想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然后再猜猜困惑老师的会是一个什么问题?看谁有水平,既读得懂,又猜得准。
(二)话题聚焦师:读了第1自然段,你明白了这一节主要在写什么?生甲:晚饭过后,天空使地面发生了变化。
生乙:火烧云使地面上物体的颜色发生了奇特的变化。
师:真了不起,读了课文后能把这么长的一段话概括得这样简要,那谁再来具体地说说地面上的那些东西变了?怎么变的?注意说完整。
(学生对照课文,逐一说出物体颜色的变化。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火烧云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3)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火烧云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3)](https://img.taocdn.com/s3/m/600820f56137ee06eff9183f.png)
一、导入大自然是一位魔术师,今天我们就来观赏一下他在天空中的一场魔术表演《火烧云》(板书火烧云)欣赏火烧云图片,齐读火烧云的科学常识。
二、初读感知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学生思考。
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并在课文中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指名说。
PPT:火烧云上来了。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师:火烧云上来后,周围的事物在瞬间就更改了这么多颜色。
当你看到周围的事物在瞬间变换了多种颜色,会是怎样的心情?(兴奋,激动)师:那就读出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来。
生:齐读第一段。
3、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火烧云”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在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到这句话了吗?(生说后课件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1)请生个别读这句话。
(2)(课件出示)看着美丽的火烧云图片,再次读读这句话。
(3)学生齐读。
4、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去描写火烧云的变化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的第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小组讨论。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
做填空题。
师:同学们,火烧云不仅以它的颜色之多震撼了我们,还以它的形状变化之快吸引人们的目光。
作者具体写了哪几种形状?指名说(马、大狗、狮子)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我们也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绚丽多姿、瞬息万变)火烧云的形状真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显得更美了。
师:火烧云的颜色绚丽多彩,变化极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那么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指名学生朗读第4—6自然段。
刚才请同学们朗读了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这一部分课文,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b2ad721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a.png)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时间:2021年9月1日上午9:00-10:00地点: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主讲教师:李老师主题:《火烧云》李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火烧云》。
谁能告诉我,什么是火烧云?小明同学:老师,我知道,火烧云是指云层某些部分由于日出或日落而呈现出像火一样的颜色。
李老师:很好,小明同学的回答非常准确。
接下来我们来听一下《火烧云》这篇课文。
(李老师开始朗读课文)(《火烧云》课文)李老师:同学们,你们听懂这篇课文了吗?全班同学:听懂了。
李老师:那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篇课文。
作者在这篇课文中采用了什么手法?小红同学:老师,我觉得作者用了“比喻”。
李老师:非常好,小红同学,可以告诉我们,作者用了哪些比喻?小红同学:作者用了“像一块红炭”、“像一片点燃的热炭”等几个比喻。
李老师:非常好,小红同学的思维非常敏捷。
这篇课文通过比喻的手法,生动描绘了火烧云的美丽与壮观。
作者用了一些形容词来描绘火烧云,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形容词?小明同学:像“漂亮的”、“美丽的”、“壮观的”等。
李老师:不错,小明同学的回答也非常准确。
这些形容词使得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火烧云的美丽壮观。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这篇课文,读出我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全班同学开始读课文)(读完课文后)李老师:很好,同学们读得非常好。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好词好句,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次再见。
(全班同学跟着李老师说“再见”)【总结】通过《火烧云》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对火烧云的特点和美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好词好句、好的修辞手法。
李老师通过提问和让学生读课文的形式,激发了学生们对课文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们的语文水平。
精选《火烧云》课堂实录四篇
![精选《火烧云》课堂实录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3c6fcf10661ed9ac51f309.png)
中国语文2019年会首届教学大赛”活动中薛老师讲授了一节《火烧云》,看着视频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一、课前导入师:背心颜色很鲜亮,这是什么颜色?生:黄色。
师:你能说得奇妙一些吗?生:梨黄色。
师:这是金黄色不是梨黄色,是太阳色。
所以你们要跟其他班小朋友说你们班穿的是太阳色的背心。
为什么太阳色是最好的呢?生:太阳非常美丽,跟我们衣服差不多。
生:太阳带给我们温暖,有了它我们人类才能接着活下去。
师开玩笑:所以我们穿着这个是为了活下去。
师:太阳色是阳光,所以我们每个小朋友心中要有阳光。
太阳色脸上是要有表情,什么样的表情?太阳的表情。
师:知道我姓什么吗?生:一开始大家上课非常紧张,知道您是薛老师来给我们上课,大家特别兴奋。
生:因为我问我妈妈,今天上课的是什么老师,我妈妈说你是全国数一数二的老师。
师:你妈妈怎么知道?生:我妈妈是这个学校的老师。
师:你们看,妈妈是老师就比别人知道的多。
生:当我知道教我们的老师是全国排行榜第一的老师,我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师:小朋友,谢谢你哦。
这是你的排行榜,现在还没有排行榜。
既然大家认识我了,就一起来上课。
师:大家先来读一下课题吧。
生:《火烧云》师:什么叫火烧云呢?当一个事物不知道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查字典或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上是怎么说火烧云的?生:日落或日出时出现在天边的红霞。
师:再念得响一点。
生读,齐读。
师:说得很明白很清楚,日落时的红霞叫——晚霞。
日出时的红霞叫——朝霞。
师:因为朝霞和晚霞是五彩缤纷的,所以又叫——生:火烧云。
师:你老是想那个火烧云干什么?叫什么?生:彩霞。
师:朝霞、晚霞、彩霞这是字典上给我们解释的火烧云。
但是自爱萧红写的《呼兰河传》中是怎么说火烧云的?谁来读?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指三名生读、齐读)师:《呼兰河传》中的说法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说法有什么不一样?生:用了夸张。
师:哪夸张?生:着了火。
师:那是夸张还是打比方?好像天空着了火,云好像火,所以是比喻。
《火烧云》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火烧云》第一课时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d8a6704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8.png)
《火烧云》第一课时课堂实录洪春幸一、出示课题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读课题《火烧云》。
看到这三个字,在你的脑海里马上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生:一片红色的云——师:那是火烧的颜色生:一大片云在跳跃——师:那跳动的是火苗,那是火烧的样子,那是不断变化的云生:各种颜色的云——师:主要是什么颜色?——师:看,这就是——火烧云。
带着我们的惊叹,一起读课题——生:火烧云师:这篇课文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萧红的作品,萧红用她的文笔带给我们是一片怎样的火烧云呢?我们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想一想: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是火烧云?2、认读生字新词紫檀色高寿红彤彤恍恍惚惚一模一样模糊3、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是火烧云。
你找到的是哪一句话?生:天空中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反复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生:读师:把你想象的画面,用你的声音读出来,我们来听听,你想象中最精彩的是什么?生:重读“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师:你想象中的画面是多么巨大,一直烧到了东边——你们也有这样巨大的画面吗?一起读——生:齐读师:你想象中的画面有不同吗?谁愿意再来读——生:重读“天空着了火”——师:你想象中的画面是那么热烈,好像是天空着了火——你们的想象中也有这样热烈的画面吗?一起读——生:齐读师:(出示图片)这就是天空的云——生: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师:这就好像是——生:天空着了火。
师:我们一起读——生:齐读师:我们看,天空的云多红啊,真是红云——满天,满天——红云。
这句话中,我们如果换一个字,把“烧”换成“红”,你们说行不行?自己读读,比较比较。
生:……师:是啊,“烧”不仅写出了火烧云的红,还写出了火烧云的红不是一般的红,是红的特别热烈,更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那红色就想火焰一样不断的变化。
一个“烧”字那么简单,那么朴素,却是那么传神——这就是萧红的文笔——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火烧云》课堂实录
![《火烧云》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4c01d45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a.png)
《火烧云》课堂实录2018年12月15日上午,我参加了一场由学校组织的关于《火烧云》的课堂实录活动。
本次活动由广西师范大学的教授主持,来自多个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实录。
《火烧云》是一部由贺绿汀编剧、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传统家庭和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家庭故事。
这部电影在影视艺术和国家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次课堂实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活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部电影。
课堂开始,教授给我们介绍了《火烧云》的背景和主题。
他告诉我们,这部电影反映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家庭关系的变化,以及女性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境和变迁。
教授还讲述了电影中人物的特点和故事情节,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故事背后的主题和意义。
随后,教授请一位来自广西师范大学的学生上台分析电影的视觉效果和电影语言的运用。
这位学生详细地解释了电影中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如何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
她凭借着自己的独到见解,激发了我们对电影的好奇心,提高了我们对电影的艺术鉴赏能力。
接下来,教授请两位来自中学的教师分享了他们对电影的看法。
他们都认为《火烧云》的故事主题很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呈现出女性角色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和传统文化的冲突。
他们的分析启迪了我们对电影的思考,让我们得到了更全面的理解。
在结束部分,教授与现场的观众进行了交流。
他问我们观众们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和观点。
我坦率地说,这部电影是我第一次看到,但我认为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演员的表演也非常真实。
教授对我的观点很赞赏,并希望我们观众可以通过此次实录,更好地理解这部电影及其所表达的思想。
总的来说,这次《火烧云》的课堂实录活动是一次非常丰富的教育体验。
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这部电影的背景和内涵,使我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和理解都更深入。
同时,这次活动也展现了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学习的乐趣和广泛性。
《火烧云》教学实录范例
![《火烧云》教学实录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91bdc162a300a6c30d229f51.png)
《火烧云》教学实录范例《火烧云》教学实录(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师:夕阳、明月、火烧云……是美丽的。
曾经有多少位作家、诗人用最美的语言描绘过它们。
火烧云这一景象使多少人陶醉过。
现代女作家萧红用最生动、最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瑰丽情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火烧云》。
(板书:火烧云)(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师:什么叫“火烧云”?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进行读书。
) 师:什么叫“火烧云”呢?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就是火烧云。
师:你读书很认真,找得很准确。
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生:我认为“烧”这个动词用得好。
师:为什么?不必急于回答,先来看看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边看边体会。
(课件展示:在烈火中燃烧的云从西边逐渐烧到东边,最后一片片呼呼燃烧着的火焰弥漫了大半个天。
)师: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生:我体会到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生: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
我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
生:我还感受到了火烧云上来时,像铺开了一幅巨大的瑰丽绸缎,天空中完全是红颜色的,美丽极了。
师: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师:那么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顺序记叙的。
(板书: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三)读中感悟,积累运用1、学习“火烧云上来了”师: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自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火烧云》教学实录(通用12篇)
![《火烧云》教学实录(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25892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5.png)
《火烧云》教学实录(通用12篇)《火烧云》篇1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都看到过云,(板书:云),但你们看到过“火烧云”吗?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同学们摇头或哑然。
)。
其实,同学们是见过“火烧云”的,只是没注意而已,谁能根据字面的意思推测一下,什么是“火烧云”呢?生:就是云彩被火烧着了。
师:说得真好!云彩在哪儿?生:天空中。
师:天空中有火吗?生:没有。
师:正常情况下天空中虽然没有火,但同学们却常常会说“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大地”。
也就是说,太阳发出的光比火的温度还要高,只是它离我们较远,我们觉得没有火烤那么热而已。
某些傍晚,部分阳光透过云层,射出彩色的光芒形成霞光,而没有穿透云层的阳光使得云层的颜色呈现不同的色彩,形成了火烧云。
二、朗读课文,自学探究。
师:文章中有一句写“火烧云”“烧”的特点的句子,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把这句话找出来。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你说得真好!这句话就是解释什么是“火烧云”的。
请同学们把这句话齐读一遍。
读完后,再自由朗读全文。
文章中有一句话明确地写出了“火烧云”变化多的特点,读完后,请同学们找出这句话,并画下来。
李西: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师:(指导重读“极”)孩子,你看得真准!不过,你能不能再读读这句话,把最能代表火烧云变化多的那个字重读。
李西:重读。
(读完后,其他同学一起读一遍)师:同学之所以都找对了老师的问题,是因为你们读书爱动脑筋的结果。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文章从两个方面写出了火烧云“变化极多”的特点。
我看同学们读完文章后能不能概括出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火烧云变化极多的特点?李传睿:颜色变化极多。
李成坤:形状变化极多。
师:你们两个真聪明!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学习颜色变化多的部分。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画出不懂的地方。
生:读课文。
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是半灰半百合色?”师:谁见过“百合”,是什么颜色的?贾克钰:我见过。
2.火烧云(课堂实录)(2)
![2.火烧云(课堂实录)(2)](https://img.taocdn.com/s3/m/4d39fad60029bd64793e2c5a.png)
2.《火烧云》课堂实录(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师:夕阳、明月、火烧云……是美丽的。
曾经有多少位作家、诗人用最美的语言描绘过它们。
火烧云这一景象使多少人陶醉过。
现代女作家萧红用最生动、最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瑰丽情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火烧云》。
(板书:火烧云)(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师:什么叫“火烧云”?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进行读书。
)师:什么叫“火烧云”呢?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就是火烧云。
师:你读书很认真,找得很准确。
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生:我认为“烧”这个动词用得好。
师:为什么?不必急于回答,先来看看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边看边体会。
(课件展示:在烈火中燃烧的云从西边逐渐烧到东边,最后一片片呼呼燃烧着的火焰弥漫了大半个天。
)师: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生:我体会到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生: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
我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
生:我还感受到了火烧云上来时,像铺开了一幅巨大的瑰丽绸缎,天空中完全是红颜色的,美丽极了。
师: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师:那么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顺序记叙的。
(板书: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三)读中感悟,积累运用1.学习“火烧云上来了”师: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自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学生读)师: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生:是傍晚时候的。
火烧云课堂实录新
![火烧云课堂实录新](https://img.taocdn.com/s3/m/9e3d30590b4e767f5acfceba.png)
《火烧云》课堂实录一、导入师:想必是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火烧云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那么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
二、复习:1.复习字词师:同学们请看,一片片火烧云已经飘到了我们的课堂,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下面就跟着老师的指挥棒开火车来读一读。
(一生读,其他学生跟读两遍)2.复习主要内容师:片片火烧云同学们牢记心中,那么你们还记得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火烧云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吗?生1:描写了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和火烧云的变化。
生2:还描写了火烧云下去是的样子。
这两名同学找的非常准确,概括很全面。
(板书: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三、学习目标上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掌握得非常棒,老师给你们一个大赞,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
2.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并展开想象力。
3.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四、读中感悟,积累运用1、学习“火烧云上来了”师: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请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到后先说给前后座同学听听。
师:谁来说一说?生1:我是从“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这句话知道了,火烧云是傍晚时候的。
师:谁还有不同意见?生2:老师我认为是夏季傍晚时候的火烧云。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生2:我从“晚饭过后”体会到这是傍晚时的火烧云,从“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体会到这是夏季的火烧云。
你读得太认真了,说得这么具体!(课件出示一副霞光照到大地上的美丽图画。
)师:同学们请看,夏季傍晚的火烧云景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生3:夏季傍晚的火烧云,简直是太美啦!生4:火烧云真伟大,把大地打扮得这么漂亮。
生5:火烧云就像一位神奇的画师,把整个天空涂抹得五彩缤纷。
师:霞光照到大地上,使地上的人和物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从侧面渲染了火烧云的“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火烧云》课堂实录(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师:夕阳、明月、火烧云……是美丽的。
曾经有多少位作家、诗人用最美的语言描绘过它们。
火烧云这一景象使多少人陶醉过。
现代女作家萧红用最生动、最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瑰丽情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火烧云》。
(板书:火烧云)(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师:什么叫“火烧云”?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进行读书。
)师:什么叫“火烧云”呢?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就是火烧云。
师:你读书很认真,找得很准确。
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生:我认为“烧”这个动词用得好。
师:为什么?不必急于回答,先来看看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边看边体会。
(课件展示:在烈火中燃烧的云从西边逐渐烧到东边,最后一片片呼呼燃烧着的火焰弥漫了大半个天。
)师: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生:我体会到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生: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
我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
生:我还感受到了火烧云上来时,像铺开了一幅巨大的瑰丽绸缎,天空中完全是红颜色的,美丽极了。
师: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师:那么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顺序记叙的。
(板书: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三)读中感悟,积累运用1、学习“火烧云上来了”师: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自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学生读)师: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生:是傍晚时候的。
师: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课文里讲的是什么季节傍晚时候的火烧云?(学生自由读)生:是夏季傍晚时候的火烧云。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生:我从“晚饭过后”体会到这是傍晚时的火烧云,从“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体会到这是夏季的火烧云。
师:你真会读书!(课件出示一副霞光照到大地上的美丽图画。
)师:夏季傍晚的火烧云景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生:夏季傍晚的火烧云,简直是太美啦!生:火烧云真伟大,把大地打扮得这么漂亮。
生:火烧云就像一位神奇的画师,把整个天空涂抹得五彩缤纷。
师:霞光照到大地上,使地上的人和物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从侧面渲染了火烧云的“红”。
霞光这么美,火烧云就更美了。
师:我们可以带着怎样的语气去读呢?生:惊喜的语气。
师:可以。
生:带着赞美的语气读。
师:好!带着感情自己读读这段话。
(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师:我们一起读,边读边感受霞光的美。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2、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师: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自己读三~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学生自由朗读)生:写了火烧云的颜色,还写了它的形状。
(板书:颜色、形状)师: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生:火烧云颜色变化特别快。
(板书:快)师: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生:我从“一会儿”这个词体会到的。
师: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不仅快,而且还很——生:(齐答)多。
(板书:多)师:都有哪些颜色?生: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还有红通通、金灿灿、生: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一样的_____色。
”这句话描述一下?生:“葡萄灰”就是像葡萄一样的灰色。
生:“梨黄”,像梨一样的黄色。
生:“茄子紫”,像茄子一样的紫色。
师: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生: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师:你们看,这些颜色多漂亮啊!(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录像。
)师: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
生:苹果绿。
生:桃红。
生:玫瑰紫。
生:石榴红。
生:杏黄。
生:秋叶黄。
师:说的真好。
生:黄瓜绿。
生:草莓红。
生:橘黄。
生:橄榄绿。
生:柠檬黄。
生:西瓜绿。
生:我觉得这个词语不好。
因为西瓜的皮有的地方是深绿色,有的地方是浅绿纹,一个词语它不能代表两种颜色呀。
师:说的有道理。
那你能不能说一个更好的?生:冬瓜绿。
师:真好!(还有同学举手)你接着说。
生:枣红。
生:香蕉黄。
生:草绿。
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生:五颜六色。
师:概括得好!生:五彩缤纷。
生:绚丽多彩。
生:色彩斑斓。
生:五光十色。
师:真会用词。
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师:感情很充沛。
凭借段落结构,自己试着背一背。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段落结构。
)(学生自由背)师:谁愿意带着感情给大家背一背?(全班同学举手)既然这么多的同学都愿意背,那么我们一起背诵这一段话。
(学生有感情地齐背第三自然段)3、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师:读读四~六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自由读)生: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很多。
师:火烧云的形状像什么?生:像马、狗、狮子。
师:形状变化除了多以外,还有什么特点?生:特别快。
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生:从“一会儿”、“忽然”体会到的。
生:还有“过了两三秒钟”、“一转眼”、“接着”师:说的很好。
还有补充吗?生:还有“正在”这个词语。
师:补充的很准确。
你们知道吗?作者在描写马的样子时,描绘得真是精彩,一起来欣赏。
(课件出示)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马是跪着的。
师: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读)生:第二句话中少了“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再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书上为什么选用第一句?(自由读)生:因为第一句作者把马写得非常温顺,可爱,恳请主人骑上它的背,它才高兴似的。
生:我觉得书上选用第一句是因为它很具体,把马跪在那想干什么写了出来。
第二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意思。
师:同学们很会思考,说的很精彩。
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生:“马是跪着的”是看到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是想到的。
师:很好,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的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
再来读四~六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的写作方法。
(自由读)师: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
我们先读第四自然段,怎样读呢?我来提问题,你们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咱们一起读书。
师: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什么?——(板书:出现)生:(接读)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一匹马,师:(插问)它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样子)生:(接读)马头向南,……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插问)它是怎样变化的?——(板书:变化)生:(接读)过了两三秒钟,……尾巴可不见了。
师:(插问)消失了吗?——(板书:消失)生:(接读)看的人……变模糊了。
(写狗和狮子的两个自然段,教师也这样引读。
)师:(手指板书)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生: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来写的。
师:说的对。
作者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叙述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这种写法很值得大家学习啊!师:学习到这,老师有个突发的灵感,电脑里有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录像,想请大家给录像配音,有兴趣吗?(生齐答:有)配音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记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内容,再根据画面充满激情地讲解。
我们先试着一起背诵一下四~六自然段,好吗?(课件出示四~六自然段的段落结构)(学生有感情齐背)师:谁愿意当配音演员?(学生兴趣浓厚,纷纷举手)请三位同学分别为“马”、“狗”、“狮子”这三部分内容配音。
(课件播放录像,并配上悠扬的乐曲)(教师指名三位同学为录像配音)师:太精彩了!(教师带头鼓掌)下面我们一起为录像配音,好吗?(学生兴趣高涨,齐声答:好)(学生充满激情地给录像配音)师:真不错!说不定10年后,我们班还真能出一位著名配音演员呢。
师: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多。
生:变化多端。
生:变化莫测。
生:千变万化。
生:绚丽多姿。
生:千姿百态。
生:瞬息万变。
师:真好!老师捕捉了一组火烧云变化的镜头,我请同学一起来欣赏。
(课件展示一组火烧云变化的图片)师:想象一下,它们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状,并按照它的“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同桌同学互相说一段话,一会儿我们集体交流。
(同桌同学一起练习说话)师:我们一起来交流,谁愿意先发言?生:(学生手指屏幕)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一座座山峰,高低不平,连绵起伏,犹如珠穆朗玛峰一样雄伟、壮观。
可一眨眼的工夫,就离我们远去了,而且越去越远。
(学生鼓掌)生:(学生手指屏幕)这时又跑来了一只大花猫,猫的身上全是彩色的斑点。
我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点点。
它趴在空中,好像在撒娇,想让人抱一抱它。
(学生沉思)师:当它看见那边出现了一只小老鼠,猛地跑了过去,猫和小老鼠都看不清了。
(学生:大笑)(还有学生举手)你接着说。
生:快看啊,不知从哪里钻出了一群小猴子,那些小猴子的脸红红的,眼睛圆圆的,跳来跳去,仿佛运动员在认真地跳鞍马。
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变成了一只小兔。
生:小兔是躺着的,看上去就像躺在沙发上一样悠闲。
过了两三秒钟,小兔站起来了,伸了伸懒腰。
这时,小兔的四肢变得更长了,变得模糊了。
生:再看那边,一条“巨龙”腾空而起,还在空中不停地舞动着。
只见那条“巨龙”张着大嘴,鼻子翘着老高,一双铜铃般的圆眼,放射出紫色的光,还挺神气呢!可我还没有尽情欣赏,“巨龙”就赶回“龙宫”去了……(鼓掌)师:你们的想象太丰富了,说的真棒!4、学习“火烧云下去了”师: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从第7自然段找一句话来回答。
、生:读“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四)回归整体,激发情感师:学完了这篇课文,能不能说一句赞美火烧云的话呢?生:火烧云真是太美丽啦!生:火烧云不但绚丽多彩,而且变幻莫测。
生:我爱火烧云,它给我的想象插上了翅膀。
(五)质疑问难,妙在延伸师:现在大家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如果有,马上提出来?生:为什么火烧云颜色变化这么多?生:为什么火烧云只出现在早晨或傍晚?生:火烧云上来时,为什么地上的人和小动物的颜色发生变化呢?师:你们提出的问题很好,有的连老师一时也回答不上来。
怎么办呢?《变幻的天空》一书介绍了有关火烧云的知识,下课可以请教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