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创新同筑三中发展路凝心聚力共圆四星晋级梦-句容第三中学

合集下载

2009年镇江市中学生思想政治(品德)

2009年镇江市中学生思想政治(品德)

2009年镇江市中学生思想政治(品德)
小论文竞赛获奖情况公示
各辖市(区)教研室,市属各中学(职高):
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促使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室于本学期开展了镇江市中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小论文竞赛,经过专家组评选,产生了大市各奖次,现将获奖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09年5月27日——2009年6月6日。

对获奖情况如有异议,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形式向我室反映。

(联系电话:85380260、82286998)
(一)初中组
(二)高中组
(三)职高组。

放飞明天的雄鹰——江苏省句容市第三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

放飞明天的雄鹰——江苏省句容市第三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

头人 1人 , 2 镇江市骨干教I 2 人, ) 4 句容市 i ] i
配置物理 、 化学 、 生物实验室 , 专用教
级骨 干教 师6 人 。 6 学校结合 日 益发展的
地段、 葛仙湖公园北侧 、 清河畔, 玉 学 室和多媒体教室 , 按江苏省二级图书馆 教 育形势, 开展主题鲜 明、 形式多样的 标准建设图书楼一幢 , 书充裕 , 藏 各类 培训活动, 以学历提高 、 技能培训 、 主题
学校已成为句容市初 中毕业生报考 句容市 第三 中学, 使得学校的办学条件 普通高中的重要选择, 已真正 成为句容 更 显 优 越。
教育的一张名片。 学校先后获得 “ 江苏 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江苏省德 育先进学校”、“ 江苏省贯彻体 卫两个 《 条例》 先进单位”、“ 江苏省园林式单
生活场所齐 全, 设备完善 。 学生活动场 胶田径场地, 室内风雨场地10m2有篮 35 , 球场1 , 片 校园布局合理 , 教学 区、 生活 区、 运动区和办公 区相互 分开 , 形成各
自区块 , 0 9 秋 季 玉 清 中学 整 体 搬 迁 20 年
2 名教师参加出国教育考察 , 0 人次 3 有20
●精良的师资队伍
学校紧紧依托人事制度改革, 狠抓 队伍建设 , 造就 了一批爱岗敬业 、 为人 师表 的优秀教师群体 。 校长 、 党总支书
高质量的三星级学 校以后, 进一步集聚
办学优势 , 整合教育资源, 积极创建成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办成镇江市名校。 通 过提炼与升华 , 学校已逐步形成三大办
位”、“ 江苏 省心理健康教育优 秀实验 记刘德海同志, 句容市名誉校长 , 曾获江 学特色 , 即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 教师培 学校 ”、“ 江苏省五四红旗 团委”、“ 镇 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个人, 0 有2 多 养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

句容三中分数线是多少2023

句容三中分数线是多少2023
教育政策的变化可能会涉及到考试科目的调整、考试内容的变化、录 取批次的划分及比例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变化都可能直接影响到学生 的招生录取情况,从而影响到分数线的高低。在关注句容三中 2023 年 分数线的也需要持续关注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动向,以便更准确地预测 未来的分数线变化趋势。
七、学校招生计划对 2023 年分数线的影响 学校招生计划是另一个可能对 2023 年分数线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学 校根据自身的教学资源情况、教学设施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制定 了相应的招生计划。招生计划涉及到各个批次的招生人数、招生专业、 总体招生规模等方面,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对分数线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结论 句容三中 2023 年的分数线受教育政策、学校招生计划和教育教学质量 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关注分数线的变化只是 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分数线只是一个参考, 学生和家长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学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 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即是本文对于句容三中 2023 年分数线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给关 心这个话题的人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六、教育政策因素对 2023 年 分数线的影响
如果句容三中在 2023 年决定调整某个批次的招生规模或者某个专业的 招生人数,那么相应批次的分数线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如果某个 专业的招生人数减少,那么对应的分数线可能会上升;反之则可能下 降。了解学校的招生计划对于预测分数线变化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八、教育教学质量对 2023 年分数线的影响 不可否认,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是决定学生分数线高低的关键因素 之一。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 能,提高学业水平,从而有助于提高分数线。相反,如果学校的教学 质量不够稳定或者存在问题,那么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可能会受到影 响,分数线也有可能受到相应的影响。

句容市第三中学2018暑期校本培训

句容市第三中学2018暑期校本培训

句容市第三中学-----2019年暑期校本培训计划为进一步适合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切实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19年句容市第三中学教师暑期校本培训计划》实施如下: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促动学校发展的突出位置,以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自主发展的良好格局,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通过培训使教师进一步提升师德修养、文化素养,增强专业技能,持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科研水平。

四、培训对象全校各学科任课教师。

五、培训时间7月1日—7日; 8月18日—25日;五、培训内容1、师德培训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8修订版)和《教师十不准》等规定,在校内展开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的师德修养,坚持依法施教。

使全体教师牢固树立“以爱岗敬业为荣,以有偿家教为耻”,“以关爱学生为荣,以体罚学生为耻”的观点,坚决杜绝以教谋私、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行为,每个教师必须撰写一篇学习心得或论文打印一份上交,电子文档上传至学校网站。

2、学习新课标,品味新理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必须持续地学习新课程,有机地、灵活地探求新的教育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我们不但要系统地掌握基本的教育规律和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还必须学习教育科研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通过教育科研活动,持续取得新课程理念知识,探索教育科学新领域,为推动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每位教师必须分学科撰写学习新课标的体会一篇,体会学习方式的变革,体会“育人为中心”的思想变革、体会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

希望通过新课程改革改变学生的态度,能让学生在他们的课堂上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

革故鼎新谋求新发展 务实求真促进新跨越

革故鼎新谋求新发展  务实求真促进新跨越

革故鼎新谋求新发展务实求真亟待新跨越——高阳中学2010年度行政领导班子述职报告一年来,我们紧密围绕县委、县府、县教委教育工作部署和要求,以创建常规管理示范学校为抓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努力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抓好服务师生水平,在“打造优质初中,发展特色高中”的道路上做了一些实事,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推进内涵提升学校升格高完中以来,一直面临着布局发展和质量提高的矛盾。

为此,新领导班子上任后,深入调研,召开专题会4场,走访师生数百人,特别是在升格三周年发展座谈会上,广泛征求了发展意见,找出制约因素,理清发展思路,形成发展共识,谋求平稳发展,结合学校实际,提出“打造优质初中,发展特色高中”办学目标,以创建“五个校园”为契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修缮“三比三不比”文化墙1块,建成20米长文化宣传廊,专题宣传展板26块,专题黑板报96期,校刊《平湖之声》出版4期,宣传横幅200余张,师生书画作品展4期,师生美术墙画66幅。

二、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第一前提,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加强队伍建设,完善《高阳中学行政领导蹲点联系年级考核方案》,实施中层干部季度述职,开展自评、民评、考评结合,推选中层赴云中学习,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管理水平,一年来,领导分管工作多次受上级表彰,推选行政领导为市县骨干教师5名,管理论文发表3篇,本人也有幸荣获云阳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同时,通过创新师训模式,实施高初中毕业班教师月考制度,青蓝工程,骨干示范,云中跟班学习,评比表彰“五模范”教师,激发教师活力,今年,我校有15人评为“第三批骨干教师”,程杰老师推荐为“2010感动云阳十大人物”,黄丹等部分教师参加市县级赛课、演讲比赛获市级2等奖1次,县级2、3等奖各2人次,教师撰写论文并参加市级基础教育大赛,获一等奖4篇,二等奖14篇,三等奖17篇,英语组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大赛,获二等奖5人,三等奖6人,团委指导学生付茜茜参加重庆市第25届科技大赛,喜获一等奖。

跨学段教研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

跨学段教研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

跨学段教研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发布时间:2022-06-02T07:16:23.86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60期作者:吕佩[导读] 思政课程的立德树人总目标是不变的,因此,推动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

江苏省句容市第三中学212400摘要: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各学段思政课内容存在断层、重复的现象,导致思政课难以起到重要的教书育人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各学段教师进行跨学段教研教学,要求思政教师必须先要有一体化建设的意识,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政一体化教学能力,从而为促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做出贡献。

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使得思政教育层层递进,螺旋上升,这也为学校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关键词:跨学段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含义与意义所谓思政课一体化,就是根据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总要求对各个学段的思政课进行整体规划、科学设置,明确各个学段思政课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提高各个学段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思政教师队伍发展的一体化、其他学科教学与思政课程紧密的联系性,以及统筹各个学段思政课教学评价的合理性,为新时代教育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构建科学的思政教育培养体系,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各学段思政课程设置中,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是《道德与法治》,高中课程是《思想政治》,大学思政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课程教材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的,但是每个学段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联系保证知识的连贯性,现在的大中小学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教学沟通,另外有些内容会重复出现在各学段的思政课上,这无疑影响了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

无论处在哪个学段,思政课程的立德树人总目标是不变的,因此,推动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

中学化学教学中新课改之新理念的应用

中学化学教学中新课改之新理念的应用
使 学生从 氯的结构 、性质 、实验室制法 ( 用途) ,迁移 到其他 识的相互联 系,学会研究 问题 的方法。例如 ,在学习 “ 环境 卤素 单质 知识 点的学 习 ,从而 使学 生逐渐 明白 ,学习 元素 保护 ”一节 时,先要求学生利用 互联网 、图书馆 等渠道收集 化合物知 识的一般方法 。 横 向联想 ,就是使 学生 的思 维开 阔 、灵活 。发展 横 向 联 想 ,是培养 学 生发 散性 思维 的重要 手段 ,它 可 以使 学 生 运 用对 比方法 ,从化 学概念 、原 理 、实验 、变化 等 的相 互 有关环境污 染、环境保护方 面的资料 ,走访 当地环保部 门、 气象 台和一些 工厂 ,了解 当地环 境问题 。然后 由学生来讲解 自己通过各种 途径 了解到 的有 关环境污染和环 境保护方面 的

1 . 由灌输 式 教学 转 向互动 交往 式 教学 。传 统 的教学 方 式,教师较多地把 引导学生寻找现 成的结果 、现成 的认证 、

研 究新理念 ,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 . 知识 由点到线 ,培养 学生 横 向联想 。一个 新 内容或 现成 的答案 等视 为 教学过 程 的主要 任务 , 因此必 须 “ 满 堂 新概 念 的 引入 ,会 使学 生 的 思 维产 生 一种 新 鲜 感 、好 奇 灌” ,学生机械性 地接受 。而符合 薪课 程理念 的教 学方式应 心 ,此 时应积 极 地诱 导学 生进行 思维 转移 。例 如 ,学 习了
想 ,活跃 了学 生的 思维 ,提高 了 学生 的思维 积极 性和 灵活 性 。然而 要激 发起 学生 的思维 兴趣 ,仅 仅在 横 向上产 生联 想 是 不够 的 ,还要积 极 引导学 生 向纵 向深入 ,使 所学 的知 识不 断深 化 、丰富和 完 善 。针 对 一些 问题 ,解答 时要 更多 地启 发 、诱导 ,提 出值得 思考 的 问题 ,从而 调动 他们 的积 极性 , 向纵深 方面进 行联 想 。纵 向思 维的 发展 ,可 以从下 面 两 个方 面进行 引 导和培 养 。

唐云龙校长的报告总结

唐云龙校长的报告总结

唐云龙校长的报告总结【谈理念】“永争第一”,让每个孩子树立拼搏的目标校长唐云龙的办公桌上,常年摆满了厚厚的书籍,采访当天,唐校长正在翻阅一本介绍美国高中发展思路的《重塑高中》。

他笑着说,保持学习的习惯是教育人必备的素养,“只有不断吸纳更多的经验,才能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争先的信念。

”追求卓越,永争第一——这是二十九中的价值追求,采访过程中,这一理念也被唐校长多次提及。

他表示,不论是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师队伍的建设还是学生评价体系的创新,学校的一切工作其实都是围绕着这一目标来展开。

“每一名学生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唯一’,我们应当尊重。

但生命的成长表明,生命不能因为‘唯一′就止步不前。

”唐校长引用《中庸》中的“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进一步解释道,“争取第一指的是生命的成长,而绝不是狭义理解的‘第一名’。

我们主张基于‘唯一′争取‘第一’。

要让每一名学生在学会面对客观竞争的基础上,为人生注入目标、方向和动力。

”2018年高考,二十九中的陶雨晴和赵凡两位学生分别以415和406的总分包揽南京市高考文科前两名,并分别被北大和复旦录取。

两位学子作为典型代表为二十九中“永争第一”的理念做了最好的注解。

“正是有了‘卓然独立’的人格和‘越而胜己’的信念,二十九中学生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

唐校长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2018届还有被C9高校录取的21名同学,被985高校录取的80余名同学,被211高校录取的270余名同学,也同样得益于此。

”【谈方法】拔尖人才创新培养拓宽成才的底面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育的基本概念就是学生的可塑性。

”唐校长打了一个比喻:“教育种下去的每一颗种子,你不知道哪一颗会生根发芽,也不知道它将会在哪个时间生根发芽,更不知道它会在哪个学生身上生根发芽。

所以教育人要做的就是不断播种,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可能。

”记者了解到,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特点,二十九中高中设置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班(拔创班)、基地班等多种班型,为每一名孩子的发展提供平台。

群策群力创四星,一心一意谋发展

群策群力创四星,一心一意谋发展

群策群力创四星,一心一意谋发展——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总结一、创新理念,凝聚力量,为优质特色引领方向学校以“公道教育幸福师生”办学理念引领方向,凝聚人心,经过多年传承积淀,形成了“民主、务实、和谐、进取”的公中精神。

在新形势下,学校集中广大教师智慧,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坚守教育良知,鼓舞斗志、凝聚力量。

学校教育优质特色卓有成效,办学成果突出。

今年,正值公道中学建校六十周年,在2013年高考荣获扬州市三星级高中高考特殊贡献奖、2014年、2015年连续两次荣获扬州市高考质量先进单位基础上,2016年高考成绩打破生源决定论,再创历史新高。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就邗江教育工作进行座谈调研交流,沈文涛校长等因邀参加座谈会。

2013年扬州市高中美术学科教研基地落户在公道中学,2014年度考核优秀,2015年学校成功申报江苏省高中美术教育课程基地,2016年顺利接受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复检。

在2016年3月,学校创建四星级高中的基建工程正式奠基,目前新建教学楼已经顺利封顶,学校创建四星级工作的改扩建工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到今年秋学期公道中学硬件设施建设将有巨大变化——新学期师生办公、学习条件将有明显改善。

四星级高中创建有关软件材料正在准备中,今年9月将进行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的申报。

邗江区钱峰区长、朱跃龙副区长、洪扬副区长、区教育局何云峰局长、公道镇党委书记赵同生等领导先后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学校四星级创建及六十周年校庆工作。

二、目标完成:1、事业发展:从2005年起,我校首次实现“本科过百”到2013年本科上线人数达321人,上线率达到60%;2014年本科上线人数达349人,上线率达到68.2%;2015年本科上线人数达342人,上线率达到近70%;2015年本科上线人数达342人,上线率达到近70%;2016年本科上线人数达338人,上线率达到达70.1%,其中文化类公办本科171人,刷新了公中的历史。

句容市第三中学校本培训三年规划

句容市第三中学校本培训三年规划

句容市第三中学校本培训三年规划(2015—2018)一、现状分析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357人,专任教师304人,本科学历达标率100%,专任教师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287人,其中高级教师84人,中级教师203人,中、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4.4%。

有特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后备人员2人,“313”科技骨干2名,镇江市学科带头人2名,镇江市骨干教师15名,句容市学科带头人5名,句容市骨干教师56名。

有研究生学历(含在读研究生42人)7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4.9%。

近年来我校坚持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一批青年教师在教学比武、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中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我校教育改革创新的生力军,广大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也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我校也加大了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建立了校园网,部分教师已基本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这为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

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缺乏长远规划及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整体不高,省教育家培养对象1人、句容市“313”科技骨干2人、句容市第三批特级后备1人,第六批镇江市学科带头人2人,第四批句容市学科带头人5人,第六批镇江市骨干15人,所占比例太低,引领效果不显著;许多教师理论素养还不高,教育观念自我更新的能力还不强,课程意识比较薄弱,课程开发和教学创新的能力不强,很难适应当前的课程改革;部分教师信息意识不强,信息素养不高,不能自觉、熟练地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等等。

因此,必须切实加强以校为本的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努力培养一支理念新、技术精、素质硬的骨干队伍。

二、指导思想我校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将以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为指针,以教育局、进修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为指导,积极贯彻以人为本和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认真落实自主、互动、共享的校本培训理念;以课程改革为契入点,努力营造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积极创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全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句容市第三中学校本研修计划

句容市第三中学校本研修计划

句容市第三中学校本研修计划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围绕课程改革,扎实有序地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校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

以学校管理工作、教育教学中存有的实际问题作为突破口,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堂教学改革为主抓手,使校本研修成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从而为学校长远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二、研修目标1、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校计划精神,持续提升学校研训工作的质量和教师自主发展意识。

2、以自我反思、集体备课、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创新校本研修的模式,开拓校本研修之路,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校本研修途径、健全校本研修机制。

3、以增强师德修养为核心,以提升教育教学实践水平、创新水平为重点,努力铸就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优,教学技能全,教学基本功硬,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水平、适合新世纪课程改革需求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和人力保障。

4、通过调查研究,立足实际,切实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具体问题,聚焦课堂,努力实现课改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促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通过探索研究型教师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协助经验型的骨干教师突破发展瓶颈,为他们转变为具有较高素质的研究型教师奠定基础。

探讨高效率地构建研究型教师群体的方法与途径,使校本研修更深入、更全面地展开下去。

三、研修机制(一)决策层面1、针对学校教师的现状、学校教育教学中存有的问题和学校发展所面临的矛盾等作深入分析和研究,结合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制定校本研修研修规划,协助每一位教师制定好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

2、营造支持性的学习气氛,在考评、奖惩上体现激励为主,鼓励教师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参与研修的行动,逐步使学习成为每位教师的自发、自主、自觉的行为;强化教研组的学习研究功能,使教研组成为集校本教研和校本学习为一体的基本团队;建立多元、立体、交叉的合作团队或合作伙伴(跨学科课题组、外聘专家与骨干教师的科研合作等)。

凝聚人心谋发展,全心全意创三星

凝聚人心谋发展,全心全意创三星

凝聚人心谋发展,全心全意创三星凝聚人心谋发展,全心全意创三星——睢宁县双沟中学创建三星级高中纪实创办于1953年的睢宁县双沟中学,坐落在徐州市观音工业园区,地处观音机场与104国道交汇处,与宁宿徐高速相连,是徐州市五大物流中心之一。

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初建时为双轨初中,定名为“睢宁县双沟镇初级中学”,1968年增设高中班,1982年发展为双轨初中、四轨高中,共计18个班级的完全中学。

现今的双沟中学是1995年异地兴建的全日制农村完全中学。

目前高中十轨,初中两轨,共有三十六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00人。

或许是源于800年彭祖遗风的熏陶,这里的白莲藕远近驰名,各种小吃口味鲜美,南北过客,络绎不绝,无不称赞,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的名片。

不仅如此,更令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是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依然英姿勃发、桃李天下,为当地经济建设培育各种人才的睢宁县双沟中学。

50余年沧海桑田,勤劳质朴,敢想敢为的双中人凭着韧性和干劲,创下了属于双中人的一片蓝天,成为苏鲁豫皖交界处一所响当当的现代化示范学校。

多年来,睢宁县双沟中学立足校情,高瞻远瞩,开拓进取,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完善,逐步形成了“传承文明,厚德博学,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树立“建成苏北地区有影响、有特色、有实力、有内涵的适合农村学子成长成才的三星级高中”的办学目标,以“勤奋、守纪、求实、创新”为校风,以“求严、求细、求实、求活”为教风,以“好学、善思、灵活、踏实”为学风,以培养健康的劳动者和社会有用人才为终极目标。

最近几年来,学校自筹资金一千多万元,使学校的硬件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达到了徐州市合格中学的要求,1998年,经徐州市教育主管部门验收,成为农村首批合格高中之一。

学校先后被评为“徐州市安全文明学校”,“徐州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徐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徐州市平安校园先进单位”,“睢宁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睢宁县平安校园”,“睢宁县绿色学校”,“百佳校园”等。

句容第三中学2009-2010学团委工作总结

句容第三中学2009-2010学团委工作总结

句容市第三中学2018年度团委工作总结2018年度,市三中校团委在句容团市委、校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挖掘典型、打造特色,活跃校团委氛围,调动工作积极性、科学性,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工作,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引领,领航青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工作,积极打造校团委特色工作。

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强化组织领导、倾听群众呼声学校高度重视团委工作,校党总支书记直接分管校团委工作,共青团干部听取青年团员的呼声与心声,不断将学生中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带至行政会上供大会研讨决策,进一步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学校设有专门的团委工作室,配备专项资金,统领学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工作。

学校团委工作纳入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每年制订详实的团委工作目标,要求高度重视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关怀“三困生”(家境贫困、学习困难、心理困扰),积极干预、有效引导,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增强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虚功实做、难事长做,努力使广大青少年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生信念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

下阶段,校团委还将继续通过召开座谈会、个体访谈等形式,倾听青年心声,凝聚青年智慧,有针对性地与各班团干部、团支书、普通团员进行交流;征求团员青年对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督导各基层团组织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今后我校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团员教育、提升队伍素质2018年度,校团委继续响应镇江团市委“六个一”项目建设,打造班级“团队角”和“新团员入团宣誓台”,加强团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团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切实做好团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做好团队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年来,校团委加强了对团干部的培训,使团干部在团委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行了新一届学生会的组建工作。

如何巧用历史细节打造高效课堂

如何巧用历史细节打造高效课堂

如何巧用历史细节打造高效课堂陈苗苗(句容市第三中学,江苏句容212400) 摘 要:典型而关键的历史细节能让课堂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关键在于如何将历史细节教学与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本文从学生兴趣、课堂氛围、价值观、历史智慧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利用历史细节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历史细节;高效课堂;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9-061-1 一、运用细节导入新课,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万事贵乎始”,对一节课来说也是如此。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可见,富有创意的新课导入十分重要。

适当运用细节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是一个不错的导入方法。

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了“徙木立信”这个成语,学生七嘴八舌地念着,有活泼的学生大声念了出来,我说:“必须是徙木立信,不是徒木立信奥。

”学生一起大笑起来。

我接着说:“这个成语语文课上大家都学过了,但是你们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吗?”学生都用期望的眼光看着我,探究的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接下来顺利地开始商鞅变法这课的学习。

在这个案例中,首先学生知道“徙木立信”这个成语,其次确实很多学生容易把“徙”“徒”这两个字混淆,用熟悉的细节导入学生易于接受,其次又指出了他们常犯的错误,学生一下子就与教师产生共鸣。

二、运用细节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构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历史课堂中,教师有必要把生动详实的细节展现给学生,营造历史氛围,如历史人物的特写、历史情节的补充、历史场景的渲染、紧张的戏剧冲突等精彩细节,尤其要重视历史和学生社会经验相关联的细节,这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走进历史,融入历史。

例如,在学习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蒙昧中的觉醒》这课内容时,一方面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西方的思想家,距今有2000多年,学生们有很大的距离感;另一方面由于是纯理论性的,学生不感兴趣,觉得不就是“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这些吗?有鉴于此,我运用细节进行人物特写,首先我投影苏克拉底肖像图片,配以旁白“苏格拉底生就有着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矮小的身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务实创新同筑三中发展路凝心聚力共圆四星晋级梦——句容市第三中学四星级普通高中创建工作汇报刘德海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今天是我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我们荣幸地迎来了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评估组专家的现场考察指导。

首先,我谨代表学校2779名师生员工对各位专家、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校发展的各位领导表示真诚的感谢!下面我就学校省四星级高中创建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学校概况我校坐落在省级句容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地段,葛仙湖公园北侧,玉清河穿校而过,环境优美,景色怡人。

学校创办于1992年,1996年增设高中部,成为全日制完全中学。

2000年以高分通过省重点高中评估验收,2004年转评为省首批三星级高中。

2009年,初中部整体搬迁。

2013年8月,初中部建制独立,更名为“句容市崇明中学”,至此,句容三中成为独立设置的普通高中。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96699平方米(145亩)。

有52个教学班,2394名在校生,385名在编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306人。

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257人,其中高级教师81人。

学校践行“以人为本,培养有正气、有底气、有生气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秉承“求真务实、团结拼搏、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和优良传统,大力实施“质量立校、文化兴校、师资强校、特色亮校”四大工程,以“和谐进取”的精神文化为引领,不断超越自我,勇攀新高。

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地”、“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被誉为“句容教育大地上的一朵奇葩”。

二创建工作及主要业绩一、凝心聚力,扎实推动创建工作2004年学校转评三星后,创成四星高中就成了三中师生执着追求的梦想。

但受句容高中布局调整、学校规模扩张,以及初高中无法分设等因素制约,一时未能如愿。

2011年,学校制定新一轮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用三年时间创成四星级高中的奋斗目标,全面启动了晋星工程。

晋星工作得到了句容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市委市政府将我校创建四星高中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列入《句容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摆上了市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市委市政府领导,镇江市及句容市教育局领导多次到学校进行专题调研和现场指导。

近三年,市政府结合城区教育布局调整,解决了我校初高中分设难题,先后投入1500多万元,为学校四星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

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极大地鼓舞了师生的创建热情,坚定了学校的创建信心。

全校师生在学校发展愿景激励下,热情高涨,精神饱满,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人人争优”的浓厚的创建氛围。

二、突破瓶颈,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对照四星级高中办学条件标准,学校正视不足,直面困难,加大投入,积极提升装备水平,优化育人环境,对教学设施设备和校园环境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

——提升装备水平:重点加强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教室设施设备的添置与更新,每个教室都安装了交互式触摸一体机。

新建了数字化实验室和微格教室。

高标准建设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未成年人发展中心”。

改建了风雨操场。

在原有一块400米塑胶标准田径场之外,又抢抓“省田径场塑胶化工程”机遇,改建了一块200米塑胶田径场。

加强校园数字化建设,重视校园网站建设、管理和使用,提升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2014年,学校网站被评为“镇江市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

学校坚持建设与使用并重,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教学装备,能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强力助推课程建设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优化校园环境:调整校舍布局,使图书馆、实验室、教学楼相对独立又彼此勾连,更加方便师生,利于教学。

进行了道路黑色化改造。

高起点规划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程。

学校广泛发动,凝聚师生创建热情和智慧,精心设计,全面打造“励志园”、“慧心园”、“漱玉轩”等文化景点,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彰显学校“和谐进取”的精神文化追求,凸显心育特色。

经过全面改造升级,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处处呈现园林特色,洋溢文化气息,体现出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

校园被师生称为“绿色花园”、“精神家园”、“成长乐园”。

三、强基固本,倾力打造师资队伍教师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

学校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以制度为保障,合力推进强基工程,致力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提升教师道德素养:学校把铸就高尚师德作为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签订“师德承诺书”,建立学生、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师德监督评价体系,对违反师德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规范师德行为。

通过开展师德主题教育、师德模范评选、师德演讲征文比赛等活动,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教师的行为习惯。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创新教师培养模式,通过目标激励、自主研修,科研推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校际联动等方式,多渠道培养,分层次推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 目标激励:学校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校本培训计划。

教师全员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在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方面确立明晰的阶段性、递进式的发展目标,激发教师成长内驱。

2. 科研推动:学校以“科研强师师资强校”为发展要务,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倡导既关注学科前沿,又贴近教学实际,积极开展以“案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活动,积累、分析鲜活的教学案例;开展“以问题生成课题”的“草根化”课题研究,开展“互动生成式”、“诊断反思式”集体备课活动,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3. 分层推进:重视青年教师培养,积极实施“青蓝工程”。

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和师徒结对计划。

注重发挥现有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通过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教学对外开放、省内名师进课堂、教坛新秀评选、优秀结对师徒评选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重视名师培养,积极实施“名师工程”。

学校与省教师培训中心、省教育学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合作,共建“教师发展基地学校”。

从本校的镇江市骨干教师中遴选11名教师作为名师培养对象,在全省范围聘请一流专家,为其量身定制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进行高层次、个性化的培养,帮助他们突破“高原期”,进入高位发展阶段。

几年来,学校优秀教师群体不断壮大,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

镇江市教育局领导多次称赞三中教师:“特别能吃苦,特别肯钻研,特别讲奉献,特别善协作”。

学校现有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1人,“313”工程科技骨干2人,镇江市骨干教师27人,镇江市教坛新秀6人,句容市骨干教师55人,句容市教坛新秀41人。

具有研究生学历(含研究生在读)54人。

近三年,有51人获句容市级以上师德模范、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2014年,蔡晓伟老师被评为“镇江市十佳教师”。

有25名教师在省级教学竞赛中获奖,44名教师在镇江市级教学竞赛中获奖。

目前,学校共承担镇江市级以上课题62个,其中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7个,镇江市级课题53个,承担句容市级《高效课堂实践研究》课题66个。

三年来,学校共有250篇论文在省级及以上报刊发表,567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论文竞赛中获奖(其中省级以上获奖207篇)。

四、优化机制着力提升管理水平近几年来,我校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不断探索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改革,着眼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结合、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协调、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并举,积极构建规范、民主、人文化的管理体系。

——明确职责,创新管理机制:学校在完善校长负责制、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制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的基础上,建立职能处室与年级组条块结合,互通互融的管理模式,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各团队协调配合的扁平化管理。

近几年来,围绕学校发展规划,建立目标管理体系,健全各部门各岗位管理职责,细化工作规范。

与绩效考核挂钩,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师生发展多元评价体系。

形成了职责分明、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的学校管理机制。

——民主管理,提升管理效益:学校实行党总支领导下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行政会议集体议事制度,民主讨论决策重大事项;每年定期召开教代会、学代会,倾听民意,聚集民智。

坚持实行校务公开;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评议学校工作;重视团委、学生会组织建设,发挥其自主管理以及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

——柔性管理凸显人文关怀:学校建立教职工关爱制度,关心教职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重要节日向教职工送祝福,及时向困难教师送温暖;建立工作安排事先约谈制度,争取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举办迎新联欢会、青年教师集体婚礼,开展教职工体艺风采展示活动,丰富教职工精神生活。

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开展“一对一扶贫帮困”、志愿导学活动,帮扶贫困生,转化“学困生”,为师生积极营造和谐进取的工作和学习氛围。

五、以生为本深入实施课程改革近几年,学校修订完善了《句容市第三中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配套的新课程开发、更新、管理、评价制度,保障课程建设的深入实施。

——基于校本实际,提高国家课程的执行能力: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

推行行政班与教学班结合、班主任制与导师制结合的班级教学管理模式,体育选项教学、研究性学习,另外包括校本选修课、学生社团活动,均遵循“学生自选、年级统一时间、走班授课”原则。

学校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出具有学校特色,符合本校学生认知基础的“十五字”(低起点、小容量、勤练习、常循环、抓实在)教学要求。

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按照“三年统筹、分步实施、按需调整”的整体思路,制定学科三年教学计划和要求。

进一步完善导学制,优化教学案,并逐年推出升级版。

各学科教学案自成体系,结构完整,实用性强,成为提高课堂效益的主要依托和同类学校学习的典范,得到了镇江市教研室的充分肯定。

在2014年镇江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镇江市教研室朱春晓主任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给我们的启示”为题,介绍了我校的做法和成效。

——顺应学生所需,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学校切合学生实际,积极开发与国家课程协调的具有乡土气息、人文情怀的校本课程。

先后开发了《心际沐歌》《民国那些大师那些文章》《茅山道教文化简说》等53门校本课程,其中《红楼寻梦》、《高中生写作文法指要》等近20门校本课程已成为学校的核心选修课程。

学校被评为“江苏省语文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学校”、“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高中生写作文法指要》荣获江苏省校本课程评比三等奖。

地理学科组被评为“全国地理教学先进单位”。

——转变教学方式提高高效课堂的实施能力:学校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