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题卷(彩色版附答案)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题卷(彩色版附答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题卷(彩色版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沙漠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生物圈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蝗虫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3.下列各项中,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块农田B.一条河流C.海洋中的鱼类D.一片草原4.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会合拢,这体现的是()A.生长和繁殖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遗传和变异D.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5.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这说明()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改造环境D.环境影响生物6.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7.秋天时,某公园里落羽杉叶片颜色会出现由绿变红(如图)。
这一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温度B.水分C.土壤D.空气8.成百上千只蚂蚁生活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家庭”成员之间有分工合作,井然有序。
蚂蚁的这种关系属于()A.合作B.捕食C.竞争D.寄生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与此相关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A.螳螂→蝉→黄雀B.植物→蝉→螳螂→黄雀C.蝉→螳螂→黄雀D.阳光→植物→蝉→黄雀10.“武汉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人人有责。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使用一次性筷子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C.乘坐电动车低碳绿色出行D.节假日互赠电子贺卡11.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要使每条食物链中的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产量最高,把能量集中引向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食物链是()A.A→B→C→E B.A→B→D C.A→D D.A→B→C 1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5小题)1.下列有关“草→兔→鹰”这条食物链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只有草是生产者B.只有鹰是消费者C.只有兔是消费者D.这些生物都是消费者2.在某池塘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那么A、B、C三者之间的关系()A. A=B=C B. A=B+C C. A>B+C D. A<B+C3.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①蝴蝶①珊瑚虫①黑木耳①智能机器人①青苔①流星A. 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4.根据形态结构特点,我们可以把调查的鲫鱼归为()A.淡水类生物B.水生生物C.可食用生物D.动物5.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蟹等归为一类,而将松、松鼠、云雀、玫瑰、喜鹊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是按照什么方法归类的()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B.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数量D.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6.乌贼能喷出墨汁,逃避敌害,这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生物改变环境7.在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时,下列四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看到自己喜欢的花就摘B.边观察,边记录C.爬到树上掏鸟窝D.看到自己不喜欢的生物就躲开8.探究生物学问题时,在确定了探究课题后,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研究者()A.发现的现象B.观察的结果C.提出的假设D.得出的结论9.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沙漠中的骆驼排尿少B.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C.蚯蚓能疏松土壤D.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10.下列对假设的合理解释是()A.问题就是假设B.假设是对问题答案的一种设想C.假设一定能得到实验结果的支持D.实验结论就是假设1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①作出假设;①表达交流;①制定计划;①实施计划;①得出结论.A. ①①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①①1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统一整体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C.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D.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13.如图表示一个常见的食物网,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有的食物链包括5个环节C.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不可能减少D.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1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同时环境又能影响生物的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C.峨眉山上的所有生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影响生物的生物因素15.下列选项,不会造成食物链缩短的是()A.稻田养鱼B.开垦草原C.砍伐森林D.围湖造田16.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B.沙漠生态系统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针叶林生态系统17.按照生活环境对下列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属于水生生物的是()①鲫鱼 ①羊 ①麻雀 ①狗 ①水绵 ①玉米 ①鸡 ①鲤鱼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18.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不依赖人C.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稳定性就越强D.农田生态系统是一种自然生态系统19.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下列关于“人与自然”的态度,正确的是()A.人类应该去征服自然B.人类应该对自然听之任之C.人类应该去改造自然D.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20.某研究小组在通山县太平山附近发现一棵有着“植物大熊猫”美称的野生红豆杉(部分影像如图),树龄360余年.为掌握该县野生红豆杉分布状况,研究小组继续到其他乡镇进行考察、走访.这种生物研究方法是()A.调查法B.观察法C.测量法D.收集和分析资料法2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22.素有“地球之肺”和“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23.下列哪个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A.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24.下列关于生物圈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圈,必须禁止开发和利用一切野生资源B.生物圈是我们生活的唯一家园,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C.生物圈有一定调节能力,人类的活动能加速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起更好的保护作用D.生物圈①号的实验说明人类有能力建造一个适宜人类生活的新生物圈25.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兴趣小组用已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A . 2组,温度、消毒棉球B . 2组,温度、空气C . 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D . 2组,温度、细菌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26.八月初头,小麦黄了,早晨村西边的田埂上,几棵向日葵迎着太阳,微笑的打着招呼,村东边的大池塘里,菱角开着金黄的小花,星星点点的,漂在水面上,夹在青青的水草中间,老远看去,这些小小的花朵,连成黄乎乎的一片,远远的山岭,像云烟似的,贴在蓝色的天边,屋檐下,燕子啾啾地叫着,一会儿又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寻找吃的东西,接着又将寻来的食物喂给嗷嗷待哺的小燕子,小明则欢快地追着燕子跑来跑去,累得满头大汗.(1)上文提到了哪些生物?(2)文中提到了很多生命现象,请指出来,并说出每种生命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什么? (3)你是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27.请将下列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与具体事例之间的对应关系连结起来2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生物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的底部、__________的大部和__________的表面.其中地球上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__________.29.森林与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其中__________ 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30.请把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用线条连起来.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及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营养关系而形成食物链.A、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此项说法正确.B、消费者不仅有鹰,还有兔,此项说法错误;C、兔和鹰都是消费者,此项说法错误;D、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不是消费者,此项说法错误.2.【答案】C【解析】假设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生态系统的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则A、B、C三者的关系是A>B+C,因为A中的能量还有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没有被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3.【答案】B【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①生物能进行呼吸;①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①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①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①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①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①蝴蝶、①珊瑚虫、①黑木耳、①青苔,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①智能机器人、①流星,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4.【答案】D【解析】A、根据形态结构特点,不可以把调查的鲫鱼归为淡水类生物,A错误.B、根据形态结构特点,不可以把调查的鲫鱼归为水生生物,B错误.C、根据形态结构特点,不可以把调查的鲫鱼归为可食用生物,C错误.D、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以把调查的鲫鱼归为动物,D正确.5.【答案】D【解析】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由题意可知,鲫鱼、金鱼、水草、荷花、蟹等生物都生活在水中,属于水生生物;而松、松鼠、云雀、玫瑰、喜鹊等生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属于陆生生物.可见,他们是按照生活环境进行分类的.选项D符合题意.6.【答案】A【解析】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进行的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包括身体的运动、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气味的释放、各种叫声等.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或者对本族群中其他个体发出警戒而发生的任何一种能减少来自其他动物伤害的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乌贼遇到天敌难以脱身时会释放墨汁,是为了掩护自己逃跑,因此属于防御行为,这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7.【答案】B【解析】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 8.【答案】C【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等步骤.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题干中探究生物学问题时,在确定了探究课题后,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研究者提出的假设.9.【答案】C【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A、骆驼能生活在荒漠,排尿少,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A错误;B、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是海豹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B错误;C、蚯蚓能疏松土壤,体现了蚯蚓(生物因素)影响了非生物土壤的结构,C正确;D、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是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一种适应,D错误.10.【答案】B【解析】A、提出问题是指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表述这些问题;问题是问句,假设是陈述句,A错误;B、假设是对问题答案的一种设想,如果某种假设成立,该实验的结果支持假设,B正确;C、假设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的可能的答案或尝试性回答,C错误;D、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结果就是假设是错误的,D错误.11.【答案】B【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12.【答案】B【解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在生物圈中既有高大的山脉,也有低洼的海洋,因此这三个圈层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生物就生活在这三个圈层中,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13.【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来表示,而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A.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鹰,草→鼠→蛇→鹰,草→兔→鹰,草→鼠→狐,草→兔→狐,A错误.B.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包括四个环节,B错误.C.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C错误.D.营养级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就是最长的食物链:草→鼠→蛇→鹰,D正确.14.【答案】C【解析】A、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A说法正确;B、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B说法正确;C、峨眉山上的所有生物不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因为生态系统不但包括生物成分,还包括非生物成分.C错误;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属于捕食关系,是生物对生物的影响,D说法正确.15.【答案】A【解析】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再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使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减少,因此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食物链的缩短,如围湖造田、开垦草原、砍伐森林等.而稻田里养鱼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16.【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在四个选项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最强,能够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17.【答案】A【解析】按照生活环境,生物可以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陆生生物是指在陆地上生活的生物,水生生物是指在水中生活的生物.如①鲫鱼①水绵①鲤鱼,而像①羊①麻雀①狗①玉米①鸡生活在陆地上属于陆生生物.18.【答案】A【解析】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作业(含答案解析) (150)
初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作业(含答案解析)8一、单选题1.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A.生长发育B.新陈代谢C.繁殖D.遗传变异【答案】B【解析】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2.我国戈壁大沙漠中植物稀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温度C.空气D.水【答案】D【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详解】水影响植物的分布,主要是因为:第一水是构成植物体的主要成分。
第二水是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物质。
沙漠干旱缺水,植物种类稀少,植株矮小,对此起决定作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在一片阴湿的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蚯蚓、蜘蛛、蚂蚁、老鼠等动物,它们构成()A.生物群B.动物群C.生态系统D.食物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如题中叙述的,在一片湿润的土地上,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
蚯蚓属于分解者,腐木中有植物、动物、真菌等生物,还有腐烂木头(温度等水、无机盐、光)等非生物部分,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
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A.食肉动物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答案】B【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部分,这是因为只有生产者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为其身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也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者,B正确。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_测试题(带答案)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 测试题(本试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60分钟。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表格内相应位置)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1.以下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 B、珊瑚 C、生物书 D、细菌 2.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生命特征的表现( )A 、蜻蜓点水B 、种子萌发C 、森林着火D 、人的呼吸3.下列哪些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 ( ) A 、向日葵 B 、青蛙 C 、烟草花叶病毒 D 、酵母菌4.动物学家用望远镜观察鸟类在树上筑巢,并将鸟的行为作详细的记录。
这种研究生物行为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描写记录法 5.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能自由运动 B、能制造有机物 C、都由细胞构成 D、能生长和繁殖 6.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7.有一同学把两条鲜活的鲫鱼中的一条的尾鳍剪掉,放入水中,观察两条鱼的运动状况。
从中分析鱼的尾鳍的作用。
这种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探究实验法 D、反证法 8.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相同生理功能的是( )A、人吃饭 B、给汽车加油 C、小鸡破壳而出 D、蘑菇由小长大 9.对观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观察只能用眼睛,因为“眼见为实”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 C、需要较长时间观察时,要有计划、有耐心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10.生物圈的范围为( )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1.在生物圈的各个圈层中,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考号: 班级: 姓名: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无法确定12.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C、A与B的总和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它蝗虫13.以下哪项不是仙人掌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A、阳光B、水分C、空气D、有机物14.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A、森林中的所有树木B、湖泊中的所有生物C、地球上的所有人类D、地球及生物15.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值得骄傲的时刻,我国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了,这是我国第四次载人飞行。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卷(带解析)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1.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B.热带雨林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2.在生态系统的组成中,人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劳动者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句诗体现出()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环境影响生物4.2013年9月8日,日本东京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但日本福岛核泄露事故造成日本近海含放射性物质铯的阴影仍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条日本近海食物链中,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A.鲱鱼B.浮游动物C.硅藻D.鳕鱼5.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生物与环境相适应6.下列物种属于生物的是()①草②煮熟的鱼③珊瑚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⑧家鸽A.②⑤⑥⑦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⑧D.①⑤⑦⑧7.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说明()A.生物能改变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D.生物能影响环境8.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同时环境又能影响生物的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C.我市通川区莲花湖及湖内的所有生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D.“黄花之乡”渠县境内的所有黄花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9.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哪项能够说明生物适应环境()A.蚁穴溃堤B.青蛙冬眠C.蚯蚓松土D.大树底下好乘凉10.生物与环境紧密相关.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B.秋天树木纷纷落叶,这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峨秀湖属于农田生态系统D.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11.下列生态系统上空的空气湿度最高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12.小红同学在学习小组讨论生物的特征时,列举了以下实例.其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需要营养13.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有一个圈层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这个圈层是()A.大气圈的底部B.水圈的大部C.岩石圈的表面D.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14.下列对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中有一条食物链:蝉→螳螂→黄雀→蛇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当环境受到污染时,蛇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少15.当调查的范围较大,不能逐个调查时,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A.例子B.代表C.样品D.样本16.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是()①水②空气③温度④光⑤其他鼠妇A.①②B.②③C . ②③④D . ①②③④⑤17.在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其体内有机物汞残留量如下表所示,这些生物组成的食物链是( )A . D→B→C→E→AB . D→E→B→C→AC . A→C→E→B→D D . A→E→C→B→D18.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表达交流;④制定计划;⑤实施计划;⑥得出结论. A . ①②③④⑤⑥B . ①②④⑤⑥③C . ①②④③⑤⑥D . ①②④⑤③⑥ 19.在“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食物链中,个体数量最少的动物应该是( )A . 食草昆虫B . 昆虫C . 蛇D . 鹰20.植物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生态系统类型是( )A . 草原生态系统B .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C . 海洋生态系统D . 农田生态系统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21.生态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鼠类和食鼠动物的生物数量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后,得到如图所示的生物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植物属于_________,鼠类属于_________.除了图中表示出来的成分外,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有_________和非生物环境.(2)图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_________,它们相互交错形成的网状联系称为_________.(3)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当草原鼠类数量由A 发展到B 时,植物的数量会_________,从而限制鼠群数量的继续增长;同时,食鼠动物的数量会_________,使鼠群数量由B 变化到C ,从而使草原植被逐渐得到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4)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去分析,图示三类生物中,储存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储存能量最少的是_________.22.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世界上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那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生活着种类繁多的生物.热带雨林不仅为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贮存在植物体内,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因而被称为“地球的肺”.热带雨林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宝贵的自然遗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热带雨林实施了毁灭性的野蛮开发.随着推土机、斧头、锯子的推进,热带雨林大片地倒下,虽然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热带雨林对于生物圈的重要价值,但是有人仍然为了眼前利益,继续大肆砍伐热带雨林,如果再不采取保护措施,用不了50年,热带雨林就会全部消失(1)为什么把热带雨林称为“地球的肺”?(2)热带雨林除了有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作用外,还有哪些作用?(3)现在,热带雨林正以很快的速度消失,其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请你谈谈如何保护热带雨林.23.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制订合理的,有时候调查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做为,整个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和,有时要用方法进行统计.24.某研究小组对一数千人学校的学生进行校园环境满意度的调查.其中对校园绿化质量和空气质量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如下:(1)该研究小组采用的是(填“抽样调查法”或“普查法”).调查表明学生对绿化质量的满意率达到了%,(填“高”或“低”或“等”)于对空气质量的满意率.(2)图1中纵坐标y代表.(3)请在图2中按图示要求补充完善学生对空气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25.下图是三幅生态系统图:(1)请你依次写出它们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类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_生物和生物圈测试卷(附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卷一单选1、下列特征,不属于...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是()A.都有应激性B.都能繁殖后代C.都由细胞构成D.都能进行新陈代谢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光B、水C、温度D、湿度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农田B、一块草地C、生物圈D、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的分布受环境制约C、环境对生物无影响D、生物在适应环境及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影响着生物5.下列不是生物特征的是()。
A.能进行呼吸B.会活动C.能生长繁殖D.能对刺激发生反应6.列各组中,属于非生命的是()。
A.蝴蝶B.细菌和病毒C.树和草D.水和石头7.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使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多种方法并用8.下列各项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A. 食草动物B. 阳光C. 空气D. 温度9.一块农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A. 阳光B. 温度C. 田间杂草D. 水分10.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是由( )决定的。
A. 土壤类型B. 温度C. 湿度D. 以上三项均是11哪种现象不是生命现象()A.夏季炎热,人出汗了 B.铁在潮湿环境中生锈了C.秋季植物落叶了 D.用手触摸含羞草,展开的叶片会合拢12.下列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A.人 B.杨树 C.蘑菇 D.艾滋病病毒13.一般卧室里不能摆放过多的植物过夜,这是因为( )A.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 B.植物要生长C.植物会释放过多的氧气 D.植物要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14.荒漠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是因为那儿缺少( )A.水 B.温度 C.阳光 D.空气15.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 )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分工关系16.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是(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躲避敌害17.在海面150米以下的水层中,几乎找不到藻类植物,其主要的环境因素是(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1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的生存是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的B.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 C.生物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D.生物与环境是有关系的,生物的生存是受环境主宰的19.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C.食物链和食物网 D.全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0.蚯蚓一般营穴居生活,但夏季雨后蚯蚓在地面上活动,原因是()A.土壤中蚯蚓缺乏食物 B.蚯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C.喜欢雨后晒太阳 D.承受不了土壤的压力二.填空1.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答案: A
八、 解析: 农田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其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自动调剂能力差,很容易被破坏。
(3)鹰和蛇的关系有_______。
(4)图中①和②,能够代表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是_______。
(5)若该草原为了杀灭害虫,喷洒了一种含有机汞的农药,则一段时间后体内残留有机汞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
(6)若下图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那么在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实验分析:
本实验的变量为________。像该实验这样,除了一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___实验。
30. “生物圈Ⅱ号”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你以为咱们应该如何爱惜咱们的生物圈?
答案解析部份(共有 30 道题的解析及答案)
一、选择题
一、C
二、 解析: 生态系统的调剂能力,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成份的阻碍,结构越复杂,成份越多,自动调剂能力越强,农田生态系统结构简单,成份少,自动调剂能力弱。
答案: C
24、 解析: 人类要熟悉到环保的重要性,大力爱惜环境,停止破坏环境的活动,才能爱惜生物一起的家园生物圈。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2六、 (1)4 (2)绿色植物 分解者(3)太阳 (4)增加 减少(5)狼
(6)绿色植物→蝗虫→鸟→狐狸→狼 绿色植物
【解析】
试题分析:(1)(2)(6)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产者,所以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该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本条食物链的最高消费者结束,图中的食物链有:绿色植物→蝗虫→鸟→狐狸→狼,绿色植物→田鼠→狐狸→狼,绿色植物→野兔→狐狸→狼,绿色植物→野兔→狼,共四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蝗虫→鸟→狐狸→狼;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我把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成分2.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②用肺呼吸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⑤皮肤裸露A. ①②④⑤B. ①②③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B. 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C.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生产者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草原生态系统B. 生物圈C. 海洋生态系统5.下列哪项是影响水稻的生物因素()A. 水B. 阳光C. 温度D. 害虫6.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一个池塘B. 一块草地C. 生物圈D. 森林里所有的树7.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海洋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生物圈8.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A. 消费者B. 生产者C. 分解者D. 三者都是9.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 生物适应环境B. 生物的分布受环境制约C. 环境对生物无影响D. 生物在适应环境及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影响着生物10.生长在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这属于()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D.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1.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A. 湿地生态系统B. 森林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湖泊生态系统12.在某丘陵地带,影响龙眼树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 空气B. 草C. 温度D. 水1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 阳光B. 水分C. 湿度D. 温度14.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15.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 绿色植物B. 动物C. 植物和动物D. 植物、细菌和真菌16.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环境B. 生物圈的各组成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在一起C. 生物圈包含所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D. 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17.在海面150米以下的水层中,几乎找不到藻类植物,影响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 光B. 温度C. 水D. 空气18.在某一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19.如果农田中的杂草过多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农作物与杂草之间有()A. 合作关系B. 竞争关系C. 捕食关系D. 寄生关系20.观察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①与图②的主要区别是图①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B. 图③也是一个细胞,它有细胞壁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 图①②③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 图④中生物营寄生生活,它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遗传物质21.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里的“青山”主要是指良好的A. 森林生态系统B. 农田生态系统C. 草原生态系统D. 湿地生态系统22.“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是()A. 阳光B. 空气C. 温度D. 水分23.下列现象中属于生长和繁殖的是()A. 蘑菇从小长到大B. 人遇到狼群时感到害怕C. 植物落叶D. 人体排汗24.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 水稻和稗草B. 猫和老鼠C. 人和猪D. 蚂蚁和蚱蜢25.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作业习题(含答案解析)(138)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作业习题(含答案解析)34一、单选题1.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食草昆虫→老虎→山羊B.食虫鸟→草→老鹰C.草→蚱蜢→食虫鸟→蛇→老鹰D.狐→老鹰→食虫鸟→蚱蜢→草【答案】C【分析】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特点是:一般3至5个环节;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一般位于第二环节的是植食性动物;位于其它环节的是肉食性动物。
【详解】A.起点是草,属于生产者,终点是山羊,属于消费者,但此选项中各生物间不存在食物关系,如:老虎不吃昆虫;山羊不吃老虎,错误。
B.食物链的起点应该是生产者,但此链条不是,错误。
C.该选项符合食物链的定义,起点是草,为生产者,终点是老鹰为消费者,正确。
D.食物链的起点是狐,属于消费者,不是生产者,终点是草为植物,属于生产者,错误。
故选C。
【点睛】掌握食物链的特点和书写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在生态系统中,正确的食物链是()A.阳光→草→牛→虎B.玉米→鼠→细菌C.蛇→蛙→昆虫D.草→兔→鹰【答案】D【解析】【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错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细菌属于分解者,B错误;蛇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C错误;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D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3.如图是我县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B.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C.农作物是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D.有害物质积累最多的动物是鸟和蛇【答案】B【解析】【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题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4分)。
1.生命神奇而美丽,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生石花开花 B.珊瑚礁长高 C.种子萌发 D.青蛙抱对2.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下列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 ( ) A.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 B.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C.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 D.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一基本特征? ( )A.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生长和繁殖 D.能进行呼吸4.“人的皮肤每天都会出汗,汗液有咸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以下哪一特征 (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具有生长和繁殖现象5.下表中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及其实例,不正确的是 ( )6.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边观察边记录 B.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C.观察时要积极思考 D.只有用肉眼观察到的情形才是真实的7.沙漠中绝大部分是不毛之地,有的地方却出现了绿洲,这说明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 )A.温度 B.水 C.阳光 D.空气8.迎春花在春天里绽放,菊花在秋风中盛开。
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土壤9.有研究表明:提取健康人粪便中的微生物,注入病人的肠道内,可以快速治愈长期腹泻的病人。
由此可以推测,肠道微生物与人的关系是 ( )A.共生 B.竞争 C.寄生 D.捕食10.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杂草和水稻 B.工蜂和蜂王 C.猫和老鼠 D.人和艾滋病病毒1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草→兔→鹰→细菌可构成一条食物链C.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基本维持原状,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几种生物的捕食关系中,植物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12.关于谚语、俗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说明植物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B.“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蕴含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13.下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B.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D.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14.下列实例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植物 B.一条河流中的所有动物C.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D.一个湖泊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哪一项能称做一个生态系统?()A. 凤凰谷景区的所有植物B. 通玄公园里的所有生物C. 鹦鹉山风景区D. 石湖里的所有鱼【答案】C【解析】 A 、凤凰谷景区的所有植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A错误B、通玄公园里的所有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错误C 、鹦鹉山风景区既包括了风景区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C正确D、石湖里的所有鱼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错误2.我市的苍梧绿园始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428亩是江苏省最大的城市生态绿地下列关于苍梧绿园的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統的是()A. 苍梧绿园中所有的植物B. 苍梧绿园中所有的动物C. 苍梧绿园中所有的微生物D. 苍梧绿园中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答案】D【解析】A、苍梧绿园中所有的植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B、苍梧绿园中所有的动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C、苍梧绿园中所有的微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微生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D、苍梧绿园中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即包括了苍梧绿园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符合题意3.地衣(一种植物)能在岩石表面生长,并能使岩石不断风化这说明()A.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直接联系B.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有关C. 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D. 生物的生存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答案】C【解析】地衣是真菌和某些单细胞藻类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共生体真菌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供给藻类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供给真菌地衣能在岩石表面生长表明地衣适应岩石的生活环境地衣分泌有机酸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再加上自然风化作用坚硬的岩石表面出现了许多小颗粒最终形成了土壤表明地衣生物能影响环境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知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 土壤里、池水中的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分解者C.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D. 地球上的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答案】C【解析】A、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 A正确B、土壤里、池水中的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分解者 B正确C、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自养)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营养方式为异养)分解者(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 C错误D、地球上的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D正确5.对下列诗文或谚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解释错误的是()A.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D. 将门虎子﹣﹣生物的变异现象【答案】D【解析】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正确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意思是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正确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生物顽强的生命力和生命周期说明生物体具有生长、发育和繁殖下一代的能力正确D、“将门虎子”表达生物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遗传错误6.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B. 猫头鹰体内能量的最终来源来自于草C. 不同食物链中猫头鹰的营养级不同D.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图中蛇体内汞的含量最高【答案】C【解析】解 A.图中食物链有草→鼠→蛇→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鸟→猫头鹰共4条食物链 A错误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因此猫头鹰体内能量的最终来源来自于太阳能 B错误C.在食物链“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鸟→猫头鹰”中猫头鹰属于第四营养级在“草→鼠→猫头鹰草→鸟→猫头鹰”中猫头鹰属于第三营养级因此不同食物链中猫头鹰的营养级不同 C正确D.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猫头鹰因此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猫头鹰体内汞的含量最高 D错误故选 C7.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回答问题18﹣20实验中作为对照实验的是()A. 裸地B. 草地C. 灌木丛【答案】A【解析】对照实验中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因此实验装置中起对照作用的是裸地8.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系统多样下列生态系统稳定性最强的是()A. 湿地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荒漠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解 A.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植物种类虽然多但比森林生态系统的少因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弱 A不符合题意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较少食物网结构较简单因此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弱 B不符合题意C.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因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强 C符合题意D.荒漠生态系统气候干旱植物种类稀少主要是耐干旱的植物动物种类更少因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很弱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9.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B. 我们可以模拟地球生物圈的条件建造供人类长期居住的生物圈Ⅱ号C. 生物圈的厚度大约是20千米是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D.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但人类的活动也会对它有影响【答案】B【解析】10.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生物圈B.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C. 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千米的范围内D.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基本条件【答案】D【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A错误B、生物圈包括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B错误C、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在生物圈内但是绝大多数生物的生活范围比较集中大多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的范围内 C错误D、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D正确11.如图甲、乙分别为张华、李玉两位同学设计的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两个实验装置有关分析科学的是()A. 甲装置探究的实验变量是水分B. 乙装置探究的实验变量是光照C. 乙装置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D. 甲装置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答案】A【解析】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甲实验装置形成了干燥和湿润的两种环境实验变量是水分乙实验装置形成的实验变量有两个一个是水分另一个是光照这样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是由变量引起的因此选项A正确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落花入土后可以作为肥料为植物提供()A. 氧气B. 无机盐C. 有机物D. 水【答案】B【解析】解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落花落到地上以后会被腐生细菌和真菌分解分解后二氧化碳进入大气水和无机盐就进入到土壤无机盐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使植物长的更好这就是更护花故选 B13.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地球上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总和B. 包括大气圈、水圈以及岩石圈C. 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D. 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答案】B【解析】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故选 B14.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首先是生物物种和数量上的稳定.生物物种越多生态系统越()A. 调节能力小B. 不稳定C. 稳定D. 联系不大【答案】C【解析】解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永久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会被破坏而失去平衡动、植物的数量也不会相等植物的数量总是多于草食动物的数量草食动物的数量总是多于肉食动物的数量.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越强生物物种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故选 C.15.下列各项中能表示一条正确的食物链的是()A. 阳光→草→昆虫→食虫鸟B. 蘑菇→野兔→狼C. 草→昆虫→食虫鸟→蛇D. 昆虫→食虫鸟→蛇→猫头鹰【答案】C【解析】A、阳光是非生物成分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A错误B、蘑菇属于分解者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B错误C、“草→昆虫→食虫鸟→蛇” 该食物链正确表达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 C正确D、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 D错误16.小明要测定奶奶家花生种子的发芽率他从一堆花生米中随机拿出10粒进行实验小明用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是()A. 探究法B. 实验法C. 观察法D. 调查法【答案】D【解析】解 A.探究法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A不合题意B.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充分地控制实验的环境创设一定的实验条件科学地选择研究对象以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B不合题意C.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不合题意D.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所以题目中的方法应是调查法 D符合题意故选 D17.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一片森林B. 一片草原C. 生物圈D. 一片海洋【答案】C【解析】解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自我调节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 C18.关于生态平衡的正确理解是()A. 生态平衡是指各种生物之间的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和非生物无关B. 生态平衡一定要有人类的参与和调控C. 生态平衡就是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不变D. 生态平衡是个动态平衡【答案】D【解析】解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不是生物数量的恒定不变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植物的数量不仅比草食动物多而且还要维持一定的比例.A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和非生物有关如阳光、温度、水分等 A错误B、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不一定要有人类的参与和调控 B错误C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不是生物数量的恒定不变故生态系统一旦平衡就不会改变错误 C错误.D、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 D.19.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是()A. 生石花、仙人掌、猎豹B. 金鱼、珊瑚礁、水杉C. 机器人、鹦鹉、含羞草D. 钟乳石、竹笋、蜻蜓【答案】A【解析】选项中的A生石花、仙人掌、猎豹 B中金鱼、水杉 C中鹦鹉、含羞草 D中竹笋、蜻蜓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BCD中的珊瑚礁、机器人、钟乳石都不具备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20.下面所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项是()①草②家鸽③珊瑚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机器人⑦蘑菇A. ①②⑤⑦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⑥D. ②⑤⑥⑦【答案】A【解析】③珊瑚、④钟乳石、⑥机器人、①流星④恐龙蛋化石都不具生物的基本特征它们不属于生物①草属于植物②家鸽、⑤冬眠的蛇属于动物⑦蘑菇属于真菌它们都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21.(1)该食物网有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________21.(2)在此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21.(3)在此生态系统中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21.(4)在此生态系统中蛇的数量减少那么鼠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 在一般情况下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我们把这样的平衡称为________ 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21.(5)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必不可缺少的成分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1)5, 草→鼠→蛇→鹰【解析】解(1)由图可知该食物网有五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是草→鼠→蛇→鹰【答案】(2)太阳能【解析】(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都来自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答案】(3)捕食和竞争【解析】(3)蛇和鹰都捕食鼠是竞争关系蛇捕食鹰是捕食关系所以蛇和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答案】(4)先增多后减少, 生态平衡, 自我调节【解析】(4)在此生态系统中蛇的数量减少由于天敌减少鼠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增多但是由于鼠大量繁殖后缺乏食物鼠的数量又会下降在一般情况下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我们把这样的平衡称为生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答案】(5)非生物成分, 分解者【解析】(5)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构成图中只包含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还需要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22.(1)该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22.(2)在该食物网中兔和鼠之间是_________关系22.(3)在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图中没有标出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2.(4)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22.(5)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总是相对稳定的22.(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解析】解(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有五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狐草→兔→鹰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答案】(2)竞争【解析】(2)在该食物网中兔和鼠都吃草是竞争关系【答案】(3)非生物部分, 分解者【解析】(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和无机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图中草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为消费者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答案】(4)太阳能【解析】(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答案】(5)数量, 比例【解析】(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答案】(6)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解析】(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
初一七年级人教版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
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B.空气C.温度D.阳光2.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破坏了生态平衡。
A.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B.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3.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指 ( )A.农民B.农作物C.耕地D.耕牛4.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原。
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阳光B.水分C.温度D.海拔高度5. 2003 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飞船成功飞向太空,你认为杨利伟携带的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是 ( )A.食物、氧气、水B.食物、氧气、水、保暖衣服C .食物、氧气、香烟D.食物、饮料、啤酒6.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然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 )A.温带草原B.热带雨林C.北方针叶林D.南方阔叶林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8.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①草②煮熟的鱼③珊瑚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⑧家鸽A.①⑤⑦⑧B.①③④⑧C.②③④⑥D.②⑤⑥⑦9.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在池塘中有一个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则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A.浮游生物B.水蚤C.鱼D.鱼鹰10.在下列各项中,与动物捕食有相同生理功能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B.排除体内的废物C.给汽车加油D.树苗长大11.以下不属于生物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的是( )A.呼吸B.出汗C.排大便D.落叶12.下列现象中,不是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A.酸雨B.竹子开花C.温室效应D.水土流失13.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B.鱼的体型为梭型C.牦牛的绒很保暖D.孔雀开屏14.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B.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里所有的动物D.一块草地15.在一个池塘里,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生物,草鱼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 能进行呼吸B. 能够进行生长C. 生活需要营养D.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下列是草履虫结构示意图的是()A. B.C. D.3.关于科学探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调查分为普查和抽样调查,调查长沙市初一年级学生身高情况必须用普查法B. 对校园生物种类进行调查时,对所看到的生物只记录不熟悉的,对于熟悉的可不记录C. 观察时一定要借助仪器,要不观察就没有那么细致、全面D.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带着问题去观察,并且对观察到的内容要如实记录4.下面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B.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我国历次人口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与下列哪一项相同()A. 探究蚂蚁的通讯B. 观察叶片的结构C.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D. 森林资源的清查6.某校学生在进行生物学实验的过程中,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A. 随意将实验用具带出实验室B. 将实验废弃物倒入指定的废液缸中C. 不在实验室中食用实验材料D. 实验结束后仔细整理实验用具7.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明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明亮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A. B.C. D.8.暑假间某小组同学对庐山花径景点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
他们将柳杉、马尾松、桃树等归为一类,而将猕猴、小负、蝉等归为另一类,他们是按照什么方法归类的()A. 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B. 按照生物的用途C.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D. 按照生物的数量9.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的蝗虫来说,它的环境是指()A. 除这只蝗虫外的其他蝗虫、其他生物和非生物B. 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C. 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D. 除蝗虫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10.下列各句中,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A.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11.下列生物之间不是共生关系的是()A. 大肠杆菌与人B. 根瘤菌与大豆C. 地表中的真菌与藻类D. 苏云金杆菌与昆虫12.荔枝在闽南地区果大肉甜,而在闽西北地区却不易结果。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练习及答案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①杨树②蘑菇③珊瑚④珊瑚虫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A.①②④⑤B.①③④C.②③④⑥D.②⑤⑥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态系统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A.绿色植物B.吃植物的动物C.空气和土壤D.阳光4.下列哪种生命现象揭示的生物特征不同于其他三种()A.一粒种子长成幼苗B. 蝌蚪长成青蛙C.蘑菇长大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称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岩石圈是人类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不仅限于岩石圈6.海洋深处没有绿色植物生存,主要是因为缺少()A.阳光B.温度C.水分D.土壤7.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沂河中鲤鱼生活的生态因素()A.河中的水B.河水的温度C.水中的其他生物D.河岸上吃草的牛8.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中,把鼠妇置于一半较暗另一半较明亮的环境中。
下列曲线能表示明亮环境中鼠妇个数变化趋势的是()9.下列选项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河中所有的鱼B.蒙山上所有的植物C.一个城市D.一群鸟10.“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与豆苗之间的关系是()A.合作B.竞争C.捕食D.寄生11.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阳光→草→食草籽鸟→鹰→细菌、真菌B磨菇→野兔→狐C.草→食草籽鸟→鹰→细菌、真菌D.草→蚱蜢→食虫鸟→蛇→鹰12.下列诗句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13.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则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1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的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食草动物15.下列构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A.黄雀和蝉B.蚜虫和瓢虫C.树和蝉D.蘑菇和野兔16.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A.确定调查的目的和对象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选取样本抽样调查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17.下列是几位同学针对食物链“草→食草昆虫→食虫鸟”发表的各自的见解,不正确的是()A.草属于生产者B.食草昆虫和食虫鸟都是消费者C.保护食虫鸟对人类有益D.多条食物链就可构成生态系统18.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19.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因为它们能()A.释放氧气B.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C.使生物患病死亡D.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20.下列措施中,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的是()A.减少生物的种类B.减少生产者的数量C.增加生物的种类D.增加消费者的数量2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A.生产者B. 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成分22.某有毒物质随食物链“植物→昆虫→青蛙→蛇→老鹰”积累。
七年级(上)生物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上)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卷七年级(上)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卷七年级(上)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珊瑚B.珊瑚虫C.珊瑚礁D.机器人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一基本特征?()A.需要营养B.能生长和繁殖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能进行呼吸3.人的出汗、排尿、呼气反映了生物()A.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B.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需要营养D.能生长和繁殖.()A.子女与父亲不同B.人手被针刺后缩回C.母鸡下蛋D.大豆由小长大5.同学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
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A. B. C. D.6.在调查校园内生物的过程中,不正确的做法是A.事先设计好调查表B.将喜欢的生物如实记录,其它忽略C.不要伤害校园内生物D.注意个人安全,小组同学集体活动7.抽样调查时要选取的样本是()A.调查对象中的一个B.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C.全部调查对象D.以上三项都对8.小丽在调査了校园及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后,把荷花、浮萍、金鱼、青蛙归为一类,把菊花、国槐、猫、蝗虫归为一类。
她归类的依据是A.形态结构B.生活环境C.经济价值D.亲缘关系9.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能进行呼吸B.能够进行生长C.受水分的影响D.能对外界的剌激作出反应10.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状,主要是为了适应下列环境中的()A.缺日光B.缺空气C.缺水D.温度太低11.两种具有相同生活习性的生物生活在一起时,他们之间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捕食B.寄生C.共生D.竞争1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B.时间C.地点D.湿度13.如果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选择以下哪组最为恰当()A. B.C. D.14.进入黑暗环境中,猫的瞳孔会显著变大,有利于发现猎物,该事例可以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D.环境影响生物15.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沂河中鲤鱼生活的生态因素()A.河中的水B.河水的温度C.水中的其他生物D.河岸上吃草的牛16.屎壳郎可以收集动物的粪便,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表(每题1分,共25分)1、除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A、含羞草B、蘑菇C、细菌D、病毒2、属于生物根本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B、生物都须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C、生物都能生长繁殖D、生物都能进展光合作用3、“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响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的生活须要养分D、生物能进展呼吸4、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①蝴蝶②珊瑚③黑木耳④智能机器人⑤青苔⑥流星A、①③⑤B、①②③⑤C、②④⑥D、④⑥5、人出汗和排尿,与植物哪种生命活动具有一样的作用()A、传播种子B、传播花粉C、植物开花D、植物落叶6、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句诗描绘了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A、光B、温度C、水D、空气7、下列食物链不正确的是()A、青虫山雀雀鹰B、牧草野兔狐狸B、水草小虾黑鱼 D、草蝗虫山雀雀鹰8、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水稻和杂草B、猫和老鼠C、人和猪D、蚂蚁和蚱蜢9、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农田B、一块草地C、生物圈D、一条河中全部的鱼10、下列生物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A、草B、吃虫鸟C、细菌D、猪11、下列调查过程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A、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的路途B、见到宠爱的植物要采集起来C、留意平安,与组内的同学一起行动D、记录时要实事求是12、海洋中的生物大局部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中,主要是因为150米以下的水域中缺少()A、氧气B、阳光C、养分物质D、生存空间13、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展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鸭子、蟹等生物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生物归为一类。
则他们归类的标准是()A 依据生物的形态构造特点B 依据生物的用处C 依据生物的数量D 依据生物的生活环境14、自动调整实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A、热带雨林B、北方针叶林C、温带落叶林D、热带草原15、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更相适应的现象是()A、蛾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留鸟的迁徙D、山顶的旗形树16、“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A、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B、过滤空气和净化空气C、降低噪音和调整气候D、保持水土和修养水源17、目前餐桌上流行的养分丰富的各种菌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A、消费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局部18、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分、阳光、空气,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A、生态平衡B、生态系统C、生态因素D、环境因素19、在宽阔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A、草B、野鼠C、牛羊D、狼20、某地农夫大量捕获青蛙,导致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4分)。
生命神奇而美丽,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生石花开花B.珊瑚确长高C.种子萌发D.青蛙抱对2.对外界刺激作岀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下列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A.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B.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C.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D.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一基本特征?()A.需要营养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生长和繁殖D.能进行呼吸4.“人的皮肤每天都会出汗,汗液有咸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以下哪一特征()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能排岀身体内产生的废物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具有生长和繁殖现象5.下表中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及其实例,不正确的是()6.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边观察边记录B.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C.观察时要积极思考D.只有用肉眼观察到的情形才是真实的7.沙漠中绝大部分是不毛之地,有的地方却出现了绿洲,这说明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植物的分布()A.温度B.水C.阳光D.空气8.迎春花在春天里绽放,菊花在秋风中盛开。
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A.光照B.水分C.温度D. 土壤9.有研究表明:提取健康人粪便中的微生物,注入病人的肠道内,可以快速治愈长期腹泻的病人。
由此可以推测,肠道微生物与人的关系是()A.共生B.竞争C.寄生D.捕食10.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杂草和水稻B.工蜂和蜂王C.猫和老鼠D.人和艾滋病病毒11.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 草一兔一鹰一细菌可构成一条食物链C. 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基本维持原状,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泄的自我调节能力D. 在''螳螂捕蝉,黄卷在后”这几种生物的捕食关系中,植物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12. 关于谚语、俗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说明植物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B.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蕴含的食物链是:蝉一螳螂一黃雀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13. 下图是一种农出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一昆虫一鸭 B. 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左的太阳能D. 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 于分解者B. 一条河流中的所有动物D. 一个湖泊中的所有生物及英生存环境15.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
(3)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属于
。
(4)猫吃老鼠属于
。
15、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生产者是
。
(2)鼠、兔、蛇、狐、鹰都是动物,统称为
者。
(3)图中有 条食物链。
(4)如果狐大量减少,那么鼠和兔将
会
。
(5)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种成分没有画出来它
是
者。
3、作出假设、实施计划
4、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5、生物、非生物、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
6.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水土保持)
7.生物圈 8.分解者 9 生产者 10.对照
11.食物网 物质 能量 12.相对稳定 自动调节
13.适应 影响
14. (1)生物能进行繁殖
(2)生物能进行生长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表(每题 1 分,共 25 分)
1、除
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
A、含羞草
B、蘑菇
C、细菌
D、病毒
2、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 B、生物都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
C、生物都能生长繁殖 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A、传播种子 B、传播花粉 C、植物开花 D、植物落叶
6、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
句诗描述了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7、下列食物链不正确的是
()
A、青虫 山雀 雀鹰
B、牧草
野兔
狐狸
B、水草 小虾 黑鱼
D、草 蝗虫 山雀 雀鹰
种现象的原因是人类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
A、生态系统 B、食物链 C、食物网 D、生存环境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X,每题 0.5 分,共 5 分)
1.能够运动的物体一定是生物。
()
2. “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
()
3. 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
2
4.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的,这说明生态系
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13、鲸是哺乳动物,但是它的体型却像鱼,四肢变为鳍状,这说明生物能 ______
环境;茂密的森林中,空气远比喧闹的城市清洁、新鲜、湿润,这说明生物的生活
能_______ 环境。
14.下面是猫和老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这些现象分别体现了生物的哪种共同特征。
(1)猫生小猫属于
B、见到喜爱的植物要采集起来
C、注意安全,与组内的同学一起行动 D、记录时要实事求是
12、 海洋中的生物大部分生活在距海平面 150 米内的水层中,主要是因为 150 米以
1
下的水域中缺少
()
A、氧气
B、阳光
C、营养物质
D、生存空间
13、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鸭子、蟹等生物
8、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水稻和杂草 B、猫和老鼠 C、人和猪 D、蚂蚁和蚱蜢
9、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农田 B、一块草地 C、生物圈 D、一条河中所有的鱼
10、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草B、吃虫鸟
C、细菌
D、猪
11、下列调查过程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的路线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D C B A B
二、 判断题
1. X 2. √ 3. X 4. √ 5.X 6. √ 7. X 8. √ 9.
X 10. √
三、连线题
①④-A ②③-C ⑤-B
四、填空题
1、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2、光、温度、水、空气
3、“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进行呼吸
4、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①蝴蝶 ②珊瑚 ③黑木耳 ④智能机器人 ⑤青苔 ⑥流星
A、① ③ ⑤ B、① ② ③ ⑤ C、② ④ ⑥ D、④⑥
5、人出汗和排尿,与植物哪种生命活动具有相同的作用
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生物归为一类。则他们归类的标准是( )
A 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 按照生物的用途
C 按照生物的数量
D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14、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A、热带雨林 B、北方针叶林 C、温带落叶林 D、热带草原
15、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6)如果受到 DDT 污染,体内 DDT 含量最高的
生物是
和
。
(7)写出其中最长一条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答案 D C A A D B A A D A B B D
(3)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15(1)草 (2)消费 (3)5 (4)急剧增加 (5)分解
(6)狐、鹰
(7)草→鼠→ 蛇→鹰
5
。
9.植物能够利用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
10.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
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实验。
3
11.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生态
系统中的
和
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2.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
()
5.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
6.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干扰超过了一定限度,生态系统
就可能受到破坏。
()
7..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很强。
()
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诗描写的是草原生态系统。 ( )
9.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5、生态系统由 ______ ___ 和 ________ ____ 两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包
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6.草原生态系统在
和
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7.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8.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因此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18、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分、阳光、空气,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
它们共同组成
()
A、生态平衡 B、生态系统 C、生态因素 D、环境因素
19、在辽阔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
A、草
B、野鼠
C、牛羊
D、狼
20、某地农民大量捕捉青蛙,导致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造成这
()
A、蛾夜间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候鸟的迁徙 D、山顶的旗形树
16、“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
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
()
A、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
B、过滤空气和净化空气
C、降低噪音和调节气候
D、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
17、目前餐桌上流行的营养丰富的各种菌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2、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_______ 、____ 、__ __ 、_____ 等。
3、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 ,那么,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提出问题、
_ 、制定计划、
___ 、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4,人出汗,呼气和排尿,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___ __________ ________ 。
()
10. 绿色植物也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
三、将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用线连接起来(每题 1 分,共 5 分)
①猫捉老鼠
A,捕食关系
②蚂蚁协力搬家
③海葵和寄居蟹
B.竞争关系
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⑤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和水分
C.合作关系
四、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20 分)
1、生物圈包括 ___________ 的底部,_________ 大部,____________ 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