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霸权

合集下载

简述文化霸权主义

简述文化霸权主义

举例说明文化霸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实质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变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文化领域的突出反映。

它是指在文化交汇过程中,一些西方经济强国以一种不平等的态度,不考虑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按照自己的标准,强行推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一厢情愿”的向不发达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或文化输出,将文化入侵作为实施霸权的手段,对其他国家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企图搞“文化一体化”,久而久之,使经济上弱势的国家最终丧失其文化主权以致国家主权,成为其和平演变的对象。

如果说老牌帝国主义主要是用火炮征服世界,奴役弱小国家人民的话,那么如今的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帝国主义正凭借文化渗透不动声色地征服各国人民的心,使得人民自觉地服从超级大国的霸权。

用亨廷顿的话来说就是,"西方,特别是一贯富有使命感的美国,认为非西方国家的人民应当认同西方的民主、自由市场、权力有限的政府、人权、个人主义和法制的价值观念,并将这些价值观念纳入他们的体制"。

下面从外交活动、对外信息传播、广告宣传、教育文化交流活动等方面举例说明文化霸权主义的概念:一、外交活动方面:美国从20世纪末对军事战略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调整,但其称霸世界的基本目标是不变的。

1999年1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宣布恢复“星球大战”计划;1999年5月27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了增加防务预算的决定;1999年4月"面向21世纪的北约新战略"概念终于正式出台,使北约成为美国推行全球霸权、实行新干涉主义、新遏制主义战略的最重要工具;这一系列看似一件件分散的孤立的事件,背后隐藏着的却是同样的深刻背景,这就是美国在世纪之交加紧推行的称霸全球的总战略。

2007年4月1日,在我海南岛东南104公里海域上空,美国EP3侦察机撞毁我国一架战斗机,该架战斗机飞行员王伟被迫跳伞后牺牲。

随后未经中方允许,美国间谍飞机侵入我领空并降落在海南岛领水军用机场。

“文化霸权“——葛兰西意识形态批判思想

“文化霸权“——葛兰西意识形态批判思想

断生命与死亡的联系,劳动者永远失去了回馈剥削者生命的意识,因此资本对劳动就具有永久的权力。

另一方面资本把它的合理性建立在保存生命、驱逐死亡上,统治秩序通过掌握死亡而掌握生命,把生命完全安置在资本的再生产中。

这就使资本对社会所实行的是一种象征暴力,因此只有通过象征性的颠覆才能真正反抗社会的统治。

这种颠覆就是意外死亡,为什么只有意外死亡才能起到这种作用呢?因为,任何自然死亡,如老死、病死等,社会都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如养老金、治疗等,可以说社会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对自然死亡回馈了相应的物品,所以社会并不亏欠什么,自然死亡被系统本身所吸收,不具备系统无法解释的意义。

只有意外死亡具有颠覆系统的意义,一方面,意外死亡作为一个事件、一个对社会的挑战,社会无法给它以回馈,已经死亡了,各种物质对它没有意义,死后再多的物质补偿也不能与死亡事件相等同,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交换的节奏不同。

社会只有用死亡才能回馈意外死亡本身,这是社会无法做到的,因此意外死亡打开了系统崩溃的缺口。

另一方面,死亡在现代社会成为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它是所有意义、所有激情消失的分界点。

只有意外的死亡重新成为集体的事务,成为全体的焦点,唤起了人们的激情。

原始社会没有“自然”的死亡,他们通过仪式把死亡变成公共的、集体的事务,死亡成为另一种社会关系的建立。

这种死亡的仪式有点类似于藏传佛教中的活佛转世制度,只不过在原始社会中每个人都必须有象征性的死亡后,才有社会意义上的出生。

正是通过这种仪式,“人们从随机的、不可逆的自然死亡,过渡到一种馈赠与接受的死亡,因此这是可以在社会交换中逆转的、可以在交换中‘溶解’的死亡。

与此同时,生死的对立消失了:生死也可以通过象征可逆性的形式相互交换。

”[!"]现代社会不仅没有吸收死亡的有效仪式,而且驱逐了死亡,因此我们只有把意外死亡当作象征性事件来体验。

死亡作为对现代社会的颠覆,是波德里亚所说的唯一对符号社会起作用的反抗手段,也是波德里亚用象征交换原则来批判现代社会的逻辑结论。

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霸权主义的含义:文化霸权,由葛兰西提出的。

是指除了以暴力来维护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之外,还必须具有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由此导致被统治者在心里观念上的顺从和满足于现状,而这种领导职能建立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共同信仰之上,也就是建立在统一的意识形态上。

文化霸权理论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和热点问题。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强调了文化自身的功能,更进一步地说是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或称“文化领导权”、“领导权”,是指处于主导地位的文化群体,通过非正规权力机构所产生的控制力量,多表现在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上。

葛兰西指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先进的具有较高民主程度的资本主义社会,其统治方式已不再是通过暴力,而是通过宣传,通过其在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领导地位,让广大的人民接受他们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或世界观来达到其统治的目的。

(一)、文化霸权主义三个理论层面:1 、市民社会葛兰西笔下的“市民社会”是指民间社会组织的集合体,是创建新的意识形态和散布统治阶级思想的“公共领域”,是复杂的意识形态、文化关系的总和。

它是由“政党、工会、教会、学校、学术文化团体和各种新闻媒介构成的,它作为宣传和劝说性的机构代表的是舆论”,众所周知,市民社会是整个国家和政治社会的基础。

2、统治权和领导权葛兰西认为,一个社会集团的霸权地位表现在“政治统治权”和“文化领导权”两方面,而文化领导权起着比政治统治权更为根本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的社会里,统治与被统治的争斗并不是简单地显现为赤裸的反抗和压迫。

统治阶级除了依靠暴力来维持社会的秩序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必须通过意识形态的领导来争取被统治者的自发同意和拥护,从而使得统治合法化。

文化霸权所给予我们的不是一种静止的或静态的统治模式,而是一种动态的统治方式,一切都正在进行中,是统治与反抗之间的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的平衡,或如葛兰西所说的“运动中的平衡”。

3、有机知识分子阶层葛兰西认为,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导权的行使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日本文化霸权渗透的现象解析以动漫媒介为例

日本文化霸权渗透的现象解析以动漫媒介为例

三、数值分析方法
基于FLAC3D和振动台试验数据,我们提出了一种数值分析方法,以实现对液 化场地桩基动力反应的精确模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液化场地模型:利用FLAC3D建立液化场地的三维模型,并考虑地质 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
2、施加边界条件:在模型边界上施加适当的约束条件,以模拟振动台试验 中的边界条件。
2.行为方式的影响:受到日本动漫中角色行为的影响,部分年轻观众可能模 仿动漫中的暴力行为,导致现实生活中的暴力事件增加。此外,动漫中的过度美 化战争和民族主义情绪也可能使年轻观众对历史事件产生误解,影响他们的价值 判断和行为决策。
五、对策
面对日本次演示化霸权渗透的现象,我们需要采取多方面的对策。以下提出 几个建议:
3.意识形态的灌输:日本动漫作品经常蕴含着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色 彩,宣扬日本民族的优越性和扩张野心。这些作品容易激发观众的民族情绪,不 利于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影响
日本次演示化霸权渗透对年轻群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下从价值观和行为 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价值观的塑造:日本动漫中的女性角色往往被刻画成顺从、依赖男性的人 物,这容易使年轻女性认同并内化这些价值观。同时,动漫中的暴力元素也容易 使年轻观众误以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这些价值观不利于年轻人的健康 成长和社会和谐。
谢谢观看
四、妖怪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妖怪文化也在不断传承和发展。现代创作者在继承传 统妖怪形象的同时,也不断创造新的妖怪形象。例如,《进击的巨人》中的巨人、 《鬼灭之刃》中的鬼等,都是现代创作者的创作成果。这些新的妖怪形象,既保 留了传统妖怪的特点,又融入了现代元素,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什么是文化霸权,它是如何形成的?

什么是文化霸权,它是如何形成的?

什么是文化霸权,它是如何形成的?文化霸权是指某些国家、地区或民族对其他国家、地区或民族施加文化影响和支配的现象。

它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我们来介绍其中几个方面。

一、历史的原因文化霸权的形成与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过去的历史中,欧洲等地的发达国家通过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手段,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输出,其后果是被殖民地的文化被忽视、压制和摧毁。

这些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被视为相对的真理,强加于被殖民者之上。

因此,在历史上,文化霸权也被称为文化帝国主义。

二、经济的影响另一个造成文化霸权的因素是经济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些大国和跨国企业的文化输出和市场支配也会导致文化霸权的形成。

例如,美国电影产业的崛起和强势的传媒公司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全球的文化格局,并通过其商品主义的文化传播方式,塑造了一种消费主义文化。

三、教育的传承教育也是文化霸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西方国家的教育体系在发展过程中,拥有更长的历史和经验,因此比其他国家更容易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

这一点可以从教材、学术期刊等文化传播渠道上及时体现。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的教育体系过于强调国家利益和民族主义,从而后果是国际化和文化多样性收到了损害。

四、文化自信的提升文化霸权并不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不仅能够更好地借鉴和消化西方文化,还能让自身的文化更好地突显和发展。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并加速其对外输出,才能在全球化进程中形成有影响力的国际文化。

五、双向的文化交流双向的文化交流也是避免文化霸权形成的关键。

实现双向交流的途径有很多,例如走出去的文化传播、引进来的文化汇聚、跨国的文化合作等。

通过双向交流,可以让各种文化得到充分的交融和升华,从而避免了文化霸权的单向输出和统治。

综上所述,文化霸权并不是处于一种永恒不变的状态,而是受到历史、经济、教育、文化自信和双向交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的结果。

通过理解文化霸权的本质及其形成原因,并采取适当的对策,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国际文化平等和多样性的权利。

什么是文化霸权,它如何影响文化多样性?

什么是文化霸权,它如何影响文化多样性?

什么是文化霸权,它如何影响文化多样性?文化霸权是指某个文化具有支配权和主导地位,而其他文化则受到压制和边缘化的现象。

这种霸权是建立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基础之上,表现为某个国家、民族、种族、宗教等文化的垄断和支配。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文化受到了歧视、忽视和排斥,最终导致文化多样性的受损。

为什么文化霸权会影响文化多样性?1. 压制与边缘化文化霸权往往会导致某些文化被忽视和边缘化,甚至被认为是“不合法”的文化。

例如,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少数族裔、宗教信仰者和性少数群体的文化和价值观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受到了打压和排斥。

这种压制和边缘化会使得这些文化受到伤害和破坏,文化多样性也因此遭到了侵蚀。

2. 统一化文化霸权往往会导致某个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其他文化则被边缘化或消失。

这种文化的统一化会使人们失去了传统的文化特色和认同感,导致文化多样性逐渐减少。

此外,统一化也会导致文化创新和文化创意的降低,从而对文化多样性带来不利影响。

3. 偏见和歧视文化霸权往往伴随着对其他文化的偏见和歧视。

例如,在西方文化霸权的影响下,许多非西方的文化被贬低和看轻,被认为是“落后”、“野蛮”、“非文明”等等。

这种偏见和歧视会影响人们对其他文化的认知和态度,最终导致文化多样性的受损。

4. 文化认同危机文化霸权往往会导致人们的文化认同危机。

在文化霸权的影响下,人们可能会失去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认同感,转而追求所谓的“主流文化”,从而导致文化多样性的流失。

面对文化霸权的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办?1. 尊重文化多样性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文化和文化差异,平等地对待所有的文化和群体。

我们还应该推崇“文化交流”和“文化共享”的理念,鼓励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2. 学习其他文化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其他文化,了解其他文化背后的思想、信仰、价值观等等。

我们还应该拓宽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态度面对文化多样性。

第七章 文化霸权理论PPT课件

第七章 文化霸权理论PPT课件
(3)、“召唤机制”与意识形态对主体的控制。 附:华裔学者周蕾运用“召唤理论”解读《孩子王》《男性自恋与国
家民族文化——陈凯歌〈孩子王〉中的主体性》。 3、意识形态的再发现——霍尔的表征主义理论。 霍尔的“建构主义”的意识形态观。
4、汤普森与意识形态的运行模式图
(1)大众媒介与意识形态
(3)意识形态运行图
意识形态的运行模式
一般模式 一些典型的象征建构谋略
合法 统一化 分散化 具体化
转移、美化 标准化、统一化象征 分化、排他 自然化、永恒化
阅读书目:
1、阿尔杜塞:《保卫马克思》 2、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3、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 4、汤林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 5、斯图亚特·霍尔:《表征》 6、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7、霍尔:《意识形态与传播理论》(我没有看过) 8、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台北。
论点一:现代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分析必须把大众传 播的性质与影响放在核心位置。
论点二:大众传播的发展大大扩大了意识形态在现 代社会中运作的范围。
论点三:我们不能只通过分析传媒机构的组织特征 或传媒信息的特点分析大众传播的意识形态性质; 传媒信息也必须联系它们被接受它们的人所取用 时的具体背景和过程加以分析。
2、内容——“动态的统治”
霸权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一个政治阶级的霸权是 指那个阶级成功地说服了社会其他阶层接受它自 己的道德、政治和文化价值标准。
3、 核心——争夺文化的领导权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自然不是对上层建筑作用的简
单肯定,葛兰西对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进行了重 新建构。他把资产阶级上层建筑分为:市民社会, 政治社会和国家。文化霸权强调不同阶层争夺领 导权。 4、文化霸权、知识分子和大众 葛兰西在讨论文化霸权的时候,特别强调了“知 识分子”的作用,当然,这里我们首先要了解什 么是知识分子。关于知识分子我们知道是比较困 难的东西,譬如有人区分普遍是知识分子和特殊 知识分子,萨义德的专门知识分子和公共知识分 子。

什么是文化霸权主义

什么是文化霸权主义

什么是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霸权主义是指一种文化上的控制或压迫形式,其中一种文化被认为是主导、优越或普遍适用的,而其他文化则被边缘化、排斥或压制。

这种现象通常由政治、经济或社会力量产生,其目的是通过强制性或隐性手段,将特定文化的价值观、观念和习俗强加于其他文化之上。

文化霸权主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现:
文化输出和传播:某些国家或文化集团通过媒体、电影、音乐、文学等形式大量输出自己的文化产品,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文化则受到边缘化。

标准化和同质化:一些国际性标准、规范和价值观被强加于其他文化之上,导致文化同质化和异化,使得多样性和独特性受到威胁。

文化侵略和剥夺:在全球化进程中,一些主导文化可能通过经济、政治或军事手段强行推动其文化和意识形态,剥夺其他文化的发展空间和自主权。

文化消费主义:以消费文化为核心的生活方式被大肆宣传和推广,使得一些地方性文化和传统习俗受到冲击和侵蚀,导致文化同质化和
失去多样性。

文化霸权主义的存在可能导致文化认同危机、文化冲突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平等对话,确保各种文化都能够自由发展和相互尊重。

什么是文化霸权?如何看待它?

什么是文化霸权?如何看待它?

什么是文化霸权?如何看待它?文化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手段,它涉及到人们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

而文化霸权就是某一文化群体通过政治、经济、社会等手段强制将自己的文化理念、价值观推行到其他群体中并取代其他文化。

下面是对文化霸权的一些解读和对待方式。

1. 什么是文化霸权?文化霸权指的是在某个特定的文化领域中,某一种大势文化和观念能够强势主导和压制其他多样性文化,由一部分懂得运用话语权和资本的人主导,给予其他文化群体带有侵略性或者歧视性的标签和评价。

文化霸权的传播途径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日常生活甚至是社会价值观。

2. 如何看待文化霸权?在国际化现代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文化霸权大量存在,我们可以站在以下几个角度,对待文化霸权:(1)认识到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性,保障多样性文化的平等地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都应该被认可和尊重,并且不应该因为一部分人的、一部分地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碰撞而漠视和压制自己的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促进,保障每一个文化的平等地位。

(2)加强文化自我认知和文化教育加强文化自我认知和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认知水平,让我们更为深刻而理性地了解多元性文化的存在和价值。

通过全方位的文化教育,我们可以开放的现代视野与全球多元性文化进行对话,使得文化既保持独特性,又与时俱进。

(3)消除文化歧视文化歧视是文化霸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我们应该认识到各种文化的平等和尊重,消除文化歧视现象。

只有真正实现多元性文化的平等与和谐,才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3. 总结文化是人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的总和,文化多样性不是简单的条条框框,而是解放思想的需求。

文化霸权导致文化多样性被压制和减少,开放的视野与全球多元性文化的对话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提高文化自我认知,维护多元性文化的平等和尊重,消除文化歧视现象,全方位地促进文化多元性和文化的和谐发展。

什么是文化霸权?

什么是文化霸权?

什么是文化霸权?文化霸权是指一种文化体系以及这种文化体系所代表的价值、信仰、思想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占主导地位的状态,它能够对其他文化产生影响和压制。

文化霸权通常是由于某个国家或者某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比其他国家和地区要发达,因此该地区的文化体系会被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吸收和模仿,最终形成文化霸权。

文化霸权的特征有哪些?1. 统一性与普遍性:文化霸权所代表的文化体系通常具有普遍性和全面性,包含众多的元素以及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其所表现的价值观、思想以及信仰等均会深入到其他地区,并影响其他文化。

2. 超越性:文化霸权常常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其所传递的艺术、文学、音乐等文化元素通常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品质。

3. 可塑性:文化霸权不断地发展与演变,它的内容、形式和意义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异,但其核心的内涵和基本的价值观则一直保持着不变。

文化霸权的影响有哪些?1. 蚕食其他文化的根基:文化霸权强大的传播力度,常常会将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和信仰引进其他的文化领域,这样就会逐步取代其他文化的传统,使其失去存在的土壤和基础。

2. 造成文化失衡:文化霸权会使得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成为主流,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则会被边缘化或忽略,最终造成文化失衡的情况。

3. 侵蚀地区文化:在文化霸权的影响下,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会受到猛烈的冲击和夷平。

为了迎合文化霸权,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会努力改变自己原有的文化价值观和思想,最终侵蚀和瓦解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如何应对文化霸权?1. 党和国家应该注重中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尤其是在国际交往中要注意在文化方面的自我表达,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让世界更加了解和认识中国。

2. 加强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

同时,应该注重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让本土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 大众也应该注重对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增强文化自信,避免盲目追求其他文化,应该重视自己的本土文化传承。

文化霸权 的名词解释

文化霸权 的名词解释

文化霸权的名词解释文化霸权:对于国际媒体、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的控制和主导地位,以及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影响力。

引言:文化一直是人类交流和认同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霸权成为了一个热议的话题。

本文将对文化霸权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讨论。

一、定义和起源文化霸权一词最早被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

它指的是由全球媒体和文化产业中的少数发达国家主导,并对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操控和控制的现象。

这种霸权地位主要源自于发达国家拥有强大的经济能力和技术实力,以及媒体的全球传播网络的控制。

二、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1. 市场占有率:发达国家的娱乐产业占据着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

好莱坞电影、美国音乐、韩流风靡全球,成为国际文化产业的代表。

2. 语言优势: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普及,因此英语文化也占据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和听众。

3. 文化价值标准:西方文化被视为世界的标准,而其他文化被认为是“非主流”的。

4. 媒体影响力:全球媒体巨头的垄断地位使得他们能够塑造和传播特定的文化价值和观点,从而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三、文化霸权的影响1. 同化和依赖:在文化霸权的影响下,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逐渐消失或被替代,人们趋向于接受和模仿发达国家的文化。

2. 文化冲突:由于文化霸权的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之间产生了冲突和对抗。

文化自豪感和身份认同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3. 文化多样性的消亡:发达国家的文化主导地位使得其他国家的文化无法得到充分的呈现和传播,导致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

四、文化霸权应对之策1. 加强文化自信:各国应该保护和弘扬本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坚持文化独立性。

2. 提倡多元文化:鼓励各国互相交流和学习,充分展示各自的文化特色,构建一个文化多元的世界。

3. 发展本土文化产业:加强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自身在全球文化市场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4. 打破媒体壁垒:鼓励跨国合作和文化交流,打破媒体巨头的垄断地位,促进全球媒体的多元化发展。

美国文化霸权与国家文化安全

美国文化霸权与国家文化安全

文化产业垄断
03
美国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显著优势,许多国家和地区的
文化产业受到打压和排挤。
02
美国文化霸权的手段与影响
文化输出与传播
电影、电视节目和音乐
美国的文化产品如电影、电视节目和音乐等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影响力,通过这些媒介,美国向全球输出和传播自己的 价值观和文化。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
国际竞争力。
03
保障社会稳定
国家文化安全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减少社会矛盾和文
化冲突。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要性
01
抵御外来文化渗透
02
保护本国文化独立性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外来文化对 本土文化的渗透日益加强,维护国家 文化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民族自尊和 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文化 安全是保护本国文化独立性的必要手 段。
《美国文化霸权与国家文化安全》
2023-10-26
目录
• 美国文化霸权的形成与背景 • 美国文化霸权的手段与影响 • 国家文化安全的内涵与重要性 • 美国文化霸权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 应对美国文化霸权的策略与建议 •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
01
美国文化霸权的形成与背景
定义与概念
文化霸权
指某一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对全球或区域文化产生显著 影响,通过控制和传播文化产品、观念、价值观等手段,达 到塑造和巩固自身地位的目的。
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为本土文化产业注入 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促进创新发展
推动本土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意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培育新的 文化产业增长点。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增进国际了解

(完整word版)文化霸权

(完整word版)文化霸权

文化霸权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系指一个阶级主宰另一个阶级的意识型态及文化,通过控制文化内容和建立重要习俗以统一意见来达到支配目的.目录文化霸权的来源文化霸权的考证第一次使用“文化霸权”文化霸权的实质文化霸权理论的意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对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批评文化霸权的来源文化霸权,或称“文化领导权”、“领导权”,其希腊文和拉丁文分别是egemon和egemonia。

雷蒙德·威廉斯在《关键词》(Keywords)中,从词源学角度考察了“文化霸权”这一概念的产生与发展.威廉斯指出,文化霸权这个词最初来自希腊文,指来自于别的国家的统治者,到了十九世纪之后,它才被广泛用来指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政治支配或控制。

而到了葛兰西手里,这个词又有了新的含义,被用来描述社会各个阶级之间的支配关系。

但这种支配或统治关系并不局限于直接的政治控制,而是试图成为更为普遍性的支配,包括特定的观看世界、人类特性及关系的方式。

由此,领导权不仅表达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且渗透进了大众的意识之中,被从属阶级或大众接受为“正常现实”或“常识”。

文化霸权的考证根据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的概念是由普列汉诺夫在一八八三至一八八四年间作为推翻沙皇制度的策略的一部分而首次提出的,涉及到无产阶级在联合其他团体,如资产阶级、农民和想推翻沙皇的知识分子时所应有的文化领导权。

后来列宁在《怎么办?》和《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中,使用了“文化领导权”这一概念,指出无产者不要避开资产阶级革命,不要把革命中的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份,又以宣传员的身份,既以鼓动员的身份,又以组织者的身份“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领导社会各个阶级去争取推翻沙皇统治的胜利。

强调对大众的宣传参与,也强调不放弃对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权,列宁的这一认识对文化霸权概念的演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只有到了葛兰西,文化霸权才真正作为一个概念被提了出来,并形成了葛兰西最富影响的文化霸权理论。

什么是文化霸权?

什么是文化霸权?

什么是文化霸权?文化霸权是一个源于西方文化体系,将其文化标准强加于其他文化以及其它文化系统,形成一种强大的、潜移默化的文化占领现象。

这种现象存在于各个领域,包括艺术、文学、思想、习俗等各种方面。

本文将以有序列表的方式详细解读文化霸权现象。

一、文化霸权的起源文化霸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欧洲的殖民时代。

当时,欧洲国家通过海外扩张和殖民主义手段,将欧洲文化和价值观强行传播到其他地区。

因此,西方文化逐渐占领了全球文化市场的主导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霸权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对其他文化造成了很大影响。

二、文化霸权的特征文化霸权是由几种核心特征所组成的:1. 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体系,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指的是西方文化的确能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其它文化却很难进入发达国家的文化市场。

西方文化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一个广泛包容性的概念,它包括了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的所有文化和价值观念。

2. 大多数控制文化市场权力的机构和组织都是由西方世界掌权,这些机构适用的标准和规则,自然也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它们会自然而然地偏向于西方的审美标准和文化特征。

3. 文化霸权依赖于科技和市场机制的支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机制在文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严重。

这有利于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其他的文化却很难进入到发达国家的市场。

三、文化霸权的影响文化霸权给世界既带来了利益,又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具体如下:1. 文化霸权使多样性和自由表现方式日益受到限制,一些不符合西方审美标准的文化被束之高阁,缺失了自己的表达平台。

2. 在开发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很多文化的特质和内涵被消失,因为其它文化标准被削弱,失去了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这过程不仅限于商业化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在文化交流和文化传媒上存在。

3. 文化霸权不断通过大众传媒渗透到年轻人心中,逐渐形成一种认为西方文化更高尚、优越的价值观,使得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迷恋西方文化,这样偏向于西方文化的审美和价值观念,使得年轻一代的认知和思想也日益向西方模式靠拢。

文化霸权:后殖民批评策略研究

文化霸权:后殖民批评策略研究

文化霸权:后殖民批评策略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霸权成为了一个备受的话题。

文化霸权是指某一种文化或者价值观由于其强势地位而被其他文化或者价值观被迫接受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当今世界中非常普遍,因此对于它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后殖民批评策略则是一种对于文化霸权现象进行分析和批评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围绕文化霸权和后殖民批评策略研究展开讨论,以期对于这种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

文化霸权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

在古罗马时期,罗马文明就是一种文化霸权,它通过军事和政治手段传播了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

同样,在近代历史上,西方国家也通过殖民扩张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文化霸权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它不再仅仅依靠军事和政治手段,而是通过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传播。

文化霸权在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都有表现形式。

在文化领域,文化霸权表现为对于其他文化的压制和排斥。

例如,某些西方国家将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视为普世价值,并试图将其强加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在政治领域,文化霸权表现为对于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的否定和批判。

在经济领域,文化霸权表现为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和资源的掠夺和侵占。

后殖民批评策略是一种对于文化霸权现象进行分析和批评的理论和方法。

它认为,文化霸权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是与殖民主义密切相关的。

在当今世界中,虽然殖民主义已经结束,但是它的影响仍然存在,并且表现在各个领域中。

因此,后殖民批评策略的主要任务是揭示这种影响,并寻求一种独立自主的文化和价值观,以摆脱文化霸权的控制。

后殖民批评策略在文化霸权研究中的适用性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后殖民批评策略可以深入分析文化霸权现象的本质和根源。

它不仅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还这种现象背后的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

通过对于这些因素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霸权的本质和危害。

后殖民批评策略可以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以研究和解决文化霸权现象。

文化霸权

文化霸权

文化霸权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的世界上,时时感受着并亲身参与着某种“文化力”的相互作用。

这个文化的世界是历史地形成的多样性的存在,是多种文化共存的世界。

不同的历史发展造成了各种文化之间现实的差别,每种文化都整合为一定的实力并表现出这种力的强度。

因此,在不同文化的相互作用中,势均力敌极为罕见,更常见的则是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区分。

从理论上讲,我们可能更倾向于认为各种文化都有平等存在和发展的权利。

但理论上的平等不能消除事实上的不平等,文化世界中领导权或霸权的存在与作用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

既然是现实,首先就必须认真面对,进而才能积极应对。

这种面对和应对不能仅仅停留在事实层面上,就事论事,穷于应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于文化领导权或文化霸权的理论研究,是文化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西方学者,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些值得重视的理论观点。

中国学术界需要在充分借鉴西方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当代世界文化领导权或文化霸权的理论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更自觉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中使中华文化现代化。

对于文化霸权,本文主要从以下四点展开:1.葛兰西及其文化霸权理论2.宏观视角:大众传播与文化研究3.微观视角:文化研究中的理论与范式4.问题讨论在文化霸权一章中本章共有七篇文章,这七篇文章的共同点是:试图解释通过媒介实现的文化统治过程应该怎样加以概念化和理解的问题。

在本章的讲解中我们会从宏观层面对文化研究中的文化霸权和研究方法、大众传播与文化研究、民粹主义与普通文化这三篇文章进行分析;在微观方面对文化分析、文化研究:两种范式、通俗文化与“葛兰西转向”、“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媒介研究中被压抑者的回归这四篇文章进行分析。

首先,对这七篇文章进行简单的梳理:第一篇对本章进行了总体的介绍,并详细讲解了什么是文化研究。

第二篇文章选自雷蒙德·威廉斯的《漫长的革命》,是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对文化作了三个相互联系的定义,其中之一预见了斯图亚特·霍尔的立场,并一致认为,媒介不应该被作为“产生效果的文化"来研究,而应该作为社会价值观和意义的指示物、作为解释和评价文化意义的文本来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中的文化霸权
一、在向信息社会过渡阶段 ,互联网的发展已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 要方式,这种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渠道,使全球化、“地球村 ”成为 可能。
————互联网中的文化霸权
二、互联网成文化入侵重要途径 文化入侵的目的:一是经济 利益,从销售文化产品中获取丰 厚利润;二是政治利益,推广自 己民族的文化和国家意识形态, 支撑本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一些文化入侵完全是潜移默 化的,甚至是相当隐蔽的,西方 国家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文化载体, 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机会,推行其 价值观、政治理念、文化理念, 进行着一种“隐性”的文化侵略。
文化霸权的理论内容 统治权和领导权
葛兰西认为,一个社会集团的霸权地位表现在 “政治统治权”和 “文化领导权”两方面,文化领导权起着比政治统治权更为根本 的作用。 政治统治权:统治阶级依靠军队、警察、法庭等组成的暴力工具 在政治活动领域进行统治的权力。 文化领导权:在文化伦理和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主导权。 文化霸权:所给予我们的就不是一种静止的或静态的统治模式, 而是一种动态的统治方式,一切都正在进行中,是统治与反抗之 间的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的平衡,或如葛兰西所说的“运动中的 平衡”。
文化霸权溯源
1883—1884 年 普列汉诺夫 首次提出“文化领导权”概念。 文化霸权,或称“文化领导权”、“领导权”,其希腊文和拉 丁文分别是egemon和egemonia。雷蒙德·威廉斯在《关键词》( Keywords)中,从词源学角度考察了“文化霸权”这一概念的产生 与发展。威廉斯指出,文化霸权这个词最初来自希腊文,指来自于 别的国家的统治者,到了十九世纪之后,它才被广泛用来指一个国 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政治支配或控制。而到了葛兰西手里,这个词又 有了新的含义,被用来描述社会各个阶级之间的支配关系。但这种 支配或统治关系并不局限于直接的政治控制,而是试图成为更为普 遍性的支配,包括特定的观看世界、人类特性及关系的方式。由此 ,领导权不仅表达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且渗透进了大众的意识之中 ,被从属阶级或大众接受为“正常现实”或“常识”。
四、互联网加速文化颠覆
在价值观层面上,网络传 播对民族文化形成冲击进而对 文化主权形成挑战。互联网将 西方的全球化模式传递到世界 各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体 化以及所谓的民主、自由、平 等、法治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价 值观等意识形态通过网络向欠 发达地区倾销。
thanks
————美国电视剧中的文化霸权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美剧的传播不再受到任何限制,原汁原味的美 剧以其广泛的题材、紧凑的情节、幽默诙谐的格调吸引着成千上万 的爱好者,但同时也为文化霸权主义的扩张开辟了新的道路。 美剧通过其新颖的题材,引人入胜的情节,将西方的意识形态渗 透到我国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他们的言语、行为、心理、 价值观念等方面。
研究文化霸权意义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对文化研究,尤其是大众文化研究具 有重要意义,它为大众文化提供了一个整合框架,开拓了大众文 化领域,使我们以双重视点去看待大众文化,即既不把大众文化 看作是麻醉剂,是腐蚀愚弄大众的工具(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 也不是对大众文化一味地欢呼欢迎(文化民粹主义的观点),而 是把它看作一个冲突的场所,是国家意识形态与大众相互斗争、 相互协商和谈判的场所,这样就能更为丰富和深入地帮助我们去 理解大众文化,为我们理解大众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领导权的争夺上,葛兰西认为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场“阵地战”,而在这其中,知识分子,尤 其是“有机知识分子”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美国电影中的文化霸权
————美国电影中的文化霸权
美国的电影生产总量只占世界电影产量的 6%—7%,却占据了 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 全球正在放映的电影有85%来自美国好莱坞,好莱坞影视业在 海外市场的年收入达30多亿美元; 美国电影市场上外国电影的份额不足3%。
————美国电影中的文化霸权
————美国电视剧中的文化霸权
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
意识形态本身在诸如性别、种族和阶 级等领域里形成了一种抽象和区分的系统, 意识形态将诸群体分化和隔离为支配/从 属和优越/低劣等的群体,制造种种为统 治权力和统治精英的利益服务的等级制。
————美国电视剧中的文化霸权
话语权的影响

语言是一种文化的符号,是文化 传播与发展的重要介质之一。英语文 化势力借助互联网的渗透,使英语迅 速成为网上霸权语言。英文在网络和 软件上的“语言霸权”,不可避免地 会将英语国家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 等传输到非英语国家。
文化霸权的实质
文化霸权首要的不是一个争夺“领导”的问题,而是一个争夺领 导“权”的问题,是你的领导能否被接受,能否合法化的问题。因此 统治阶级或统治集团要获得统治的合法权,就需要通过赢得被统治人 民的同意,通过被统治阶级的自愿的赞同来获得,而不是通过压制或 暴力来获得。但要赢得大众的同意并不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其中 就必然需要双方的谈判,而有谈判也就有让步或折衷平衡的问题,由 此文化霸权的争夺并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简单的灌输和强加,是双方 谈判或协商的结果。这样,文化霸权所给予我们的就不是一种静止的 或静态的统治模式,而是一种动态的统治方式,一切都正在进行中, 是统治与反抗之间的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的平衡,或如葛兰西所说的 “运动中的平衡”。
————广告传播中的文化霸权
跨文化广告传播——在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之间进行的广告 传播活动,即跨国公司在进行广告全球化传播的过程中,针对不同文 化环境给予广告传播的影响,寻求应对途径,以实现营销目标的策略 性活动。
跨国公司广告提供的不仅仅是商品信息和服务娱乐,也隐 含着广告输出国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最终对受众国所在社 会的精神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
文化霸权解析
阿不热西提· 吐逊
2014210047
文化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文化是一种社会 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 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 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y Anderson)的考证,文化领导权的概 念是由普列汉诺夫在1883年至1884年间作为推翻沙皇制度的策略 的一部分而首次提出的,涉及到无产阶级在联合其他团体,如资产 阶级、农民和想推翻沙皇的知识分子时所应有的文化领导权。后来 列宁在《怎么办?》和《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中, 使用了“文化领导权”这一概念,指出无产者不要避开资产阶级革 命,不要把革命中的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份, 又以宣传员的身份,既以鼓动员的身份,又以组织者的身份“到居 民的一切阶级中去”,领导社会各个阶级去争取推翻沙皇统治的胜 利。强调对大众的宣传参与,也强调不放弃对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 权,列宁的这一认识对文化霸权概念的演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 只有到了葛兰西,文化霸权才真正作为一个概念被提了出来,并形 成了葛兰西最富影响的文化霸权理论。 1926年葛兰西在《南方问题的一些情况》中,第一次明确使用 了“文化霸权”这一概念。 葛兰西指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先进的具有较高民主 程度的资本主义社会,其统治方式已不再是通过暴力,而是通过宣 传,通过其在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领导地位,让广大的人民接受他们 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或世界观来达到其统治的目的。
好莱坞电影是美国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们通 常以其优美的地域风光、华丽的特技、恢弘的场面、诱人的主流价 值观深深吸引和打动了国外观众。一方面,观众深受电影的影响 , 下意识地认为美国文化优于自己的文化且认同、追随这一文化;另 一方面,美国电影中所宣扬的主流价值观也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 因此,美国文化借助电影这一工具得以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广义的文化 (Culture)
指人类的实践方式及成果的总称,是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 切物质、精神成果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 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 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 活制度、 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 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 方面内容。
狭义的文化 (culture)
是与物质领域相对的精神领域的东西,专指精神生产能力与精 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 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什么是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霸权,由葛兰西提出的。是指通知这除以来暴力来维护 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之外,还必须具有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 由此导致被统治者在心里观念上的顺从和满足于现状,而这种 领导职能建立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共同信仰之上,也就是建 立在统一的意识形态上。 也可以说是指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凭借自己经济政治等 优势,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 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的思想。 文化霸权主义实质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变 种,是霸权主 义和强权政治在文化领域的突出反映。
实例:美国
• 电视方面,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与制作,每 年向别国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个小时。 • 其他媒体方面,美国的跨国公司在广播业和报业领域控制了全 世界的信息流动。美国耗巨资建立起庞大的对外新闻宣传机构 和媒体。 • 随着全球商业媒体市场的出现,传媒业发生了重新组合。控制 全球媒体新系统的是30至40家大型跨国公司。 •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了庞大的文化产业,其文化 的影响遍及世界各地。
————互联网中的文化霸权
三、互联网引发的文 化殖 民与文化霸权 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的精神根基,它蕴含 着一国的历史文化、风俗 人情、价值信仰和精神支 柱,一旦失去了语言或者 失去了对语言的感情,那 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 母体就会异化,这将导致 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灾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