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化学(鲁科版)大一轮复习 第1章 认识化学科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突破全国卷专题讲座一课件鲁科版
编后语
听课对同学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听得好好,直接关系到大家最终的学习成绩。如何听好课,同学们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一、听要点。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要点就是老师们在备课中准备的讲课大纲。许多老师在讲课正式开始之前会告诉大家,同学们对此要格外注意。例如在学习物理 课“力的三要素”这一节时,老师会先列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就是一堂课的要点。把这三点认真听好了,这节课就基本掌握了。
命题点六 化学键数目 常考物质有金刚石(1 mol 金刚石中含 2 mol C—C 键)、白磷 (1 mol P4 分子中含 6 mol P—P 键)、SiO2(1 mol SiO2 分子中含 4 mol Si—O 键)、烷烃[1 mol 烷烃(CnH2n+1)分子中含(3n+ 1)mol 共价键]、CnH2n(1 mol CnH2n 分子中含 3n mol 共用电子 对)、苯分子中不含 C—C 键和 C===C 键。
命题点二 物质聚集状态 在标准状况下,常见的无机物如 HF、SO3、H2O、Br2 等为 非气态;有机物中,碳原子数为 4 以内的烃为气态,且烃的 衍生物中 CH3Cl、HCHO 为气态。特别需要记住的是 NO2 会部分转化为 N2O4,则无法准确计算其分子数。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标准状况下,22.4 L 苯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 ) (2)常温常压下,11.2 L CCl4 所含有的原子数为 2.5NA。( × ) (3)标准状况下,18 g H2O 所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NA。( √ ) (4)标准状况下,11.2 L NO2 所含的分子数为 0.5NA。( × )
四、听方法。
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老师讲课的结论而且要认真关注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语文课学习汉字,一般都是遵循着“形”、“音”、“义”的 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行 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法; 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知识概要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知识概要(一) 走进化学科学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1)化学是具有创造性、实用性的科学(3)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实验法: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性质的方法。
分类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物性。
比较法: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金属钠与水反应总结:2Na + 2H2O == 2NaOH + H2↑钠与氧气反应以上实验说明,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的轻、软金属。
是一种活泼金属。
[补充知识]钠的氧化物的性质:钠有两种氧化物,氧化钠(Na2O)和过氧化钠(Na2O2)。
其中,氧化钠为白色固体,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
过氧化钠(Na2O2)的性质:2Na2O2 + 2H2O == 4NaOH + O2↑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氧化钠的性质:Na2O+ H2O ==2NaOH(2)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人们对物质性质的研究就是一种科学探究的过程。
其一般程序:①通常首先要观察物质的外观,了解物质的存大状态、颜色、气味等;②其次,要通过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有关性质。
进行实验时,往往要对物质性质进行预测,设计并实施实验来验证所做的预测;③然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与预测一致的性质,并对实验中出现的特殊现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总之,在研究过程中,预测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以及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对实验结论进行整合,都是非常重要环节。
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可表示为。
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不仅能溶于水,还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1章 专题集锦训练课件 鲁科版
24 g
1 mol 22.4 L(标况)
精品
4
C专题 集锦 专题 化学计算中常见的几种数学思想
(2)使用差量法的注意事项 ①所选用差值要与有关物质的数值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②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都要正确地使用。 (3)差量法的类型及应用 ①质量中常见的几种数学思想
取一定量的 CuO 粉末与 0.5 L 稀硫 酸充分反应后,将一根 56 g 铁棒插入上述溶液 中,至铁棒质量不再变 化时,铁棒增重 0.24 g, 并收集到 224 mL 气体 (标准状况)。求此 CuO 粉末的质量。
解析:
由题意可知,CuO粉末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 硫酸过量。引起铁棒质量变化时涉及下列两个 反应: ①Fe+H2SO4===FeSO4+H2↑ Δm1 ②Fe+CuSO4===FeSO4+Cu Δm2 其中①反应使铁棒质量减少,②反应使铁棒质 量增加,两者的代数和为0.24 g。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专题集锦训练
精品
1
C 目录 ONTENTS
1 专题集锦 2 专题训练 3 微课助学
精品
2
C 目录 ONTENTS
1 专题集锦 2 专题训练 3 微课助学
精品
3
C专题 集锦 专题 化学计算中常见的几种数学思想
一、差量法
(1)差量法的应用原理
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
=8 g。
【答案】 8 g
精品
7
C专题 集锦
二、极值法 (1)极值法的含义 极值法是采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模糊问题的解题技巧。它是将题 设构造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依据有关化学知识确定所需反应物或 生成物的量值,进行判断分析,求得结果。故也称为极端假设法。 (2)极值法解题的基本思路: ①把可逆反应假设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完全反应。 ②把混合物假设成纯净物。 ③把平行反应分别假设成单一反应。 (3)极值法解题的关键 紧扣题设的可能趋势,选好极端假设的落点。
高考化学(鲁科版)大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高考真题重
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0.012 kg 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B.1 mol H2O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C.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D.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 mol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解析:1 mol H2O中含有2 mol H和1 mol O,B项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C 项错误;水的摩尔质量为18 g·mol-1,与取用水的量无关,D项错误。
答案:A2.在标准状况下,如果2.8 L氧气含有n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A.n8 B.n16C.8n D.4n解析:n(O2)=V/V m=2.8 L/22.4 L·mol-1=18mol,则N(O)=n(O)×N A=2×1/8×N A=n,则N A=4n。
答案:D3.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盛有H2,B容器中盛有NH3,若使它们所含的原子数相等,则两个容器的体积之比是()A.2∶1 B.1∶5C.2∶3 D.5∶1解析:设二者都含有4 mol原子,则H2为2 mol、NH3为1 mol,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体积比也为2∶1。
答案:A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氧单质一定含有2N A个氧原子B.含4 mol Si—O键的石英晶体中含氧原子数为4N AC.6.8液态KHSO4中含有0.05N A个阳离子D.1 mol H3O+中含质子数为10N A解析:A项,氧单质指代不明确,可能是O2或O3;B项,1 mol SiO2含4 mol Si—O键,故含4 mol Si—O键的石英晶体中含有2 mol O;D项,1 mol H3O+含有的质子为11 mol5.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若N A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N A②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a mol③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mol-1④a g该硫原子所含有的电子数为16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1 mol硫原子的质量为aN A g,则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N A,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为aN A g·mol-1,①③正确;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 gaN A g·mol-1=maN A mol,②错;a g该硫原子即一个硫原子,所含电子数为16,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
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1讲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 鲁科版
3.一定量碳酸氢钠与过氧化钠的混合物在密闭体系中充分加热后,排出 气体,测出固体残留物中有两种成分,则该固体组成中一定含有( B )
A.NaHCO3、Na2CO3
C.Na2O2、Na2CO3
B.NaOH、Na2CO3
D.Na2O2、NaOH
4.(2015· 东北三校联考)某课外小组欲测定过氧化钠与碳酸钠混合物中
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被空气氧化。( NH3。( ) )
)
(9)(2014年北京理综改编)Na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 (10)(2012年福建理综改编)Na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 答案:(1)× (2)× (9)× (10)√ (3)× (4)× (5)√ (6)× (7)× (8)×
2.(2012 年北京理综)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B )
Na2O2
A.切开的金属 Na 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 2Na+O2 B.向 AgCl 悬浊液中滴加 Na2S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 2AgCl+S
2-
Ag2S↓+2Cl
-
C.Na2O2 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 2Na2O2+2CO2 2Na2CO3+O2
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准确称量a g样品,下列后续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 是( A ) A.隔绝空气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m1 g B.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并蒸干,称量剩余固体质量m2 g C.与足量水反应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V1 L干燥气体 D.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V2 L干燥气体
1 1 ,等于生成氧气的量,Δ V=V(O2)= V 2 2
高考化学(鲁科版)大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高考真题重
1.(极值法)常温下,向20 L的真空容器中通入a mol H2S和b mol SO2(a和b都是正整数,且a≤5,b≤5)。
反应完全后,容器内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是() A.24.5 g/L B.14.4 g/LC.8 g/L D.5.19 g/L解析:若容器内充入的全是H2S,则气体的最大密度是5 mol×34 g/mol20 L=8.5 g/L。
若容器内充入的全是SO2,则气体的最大密度是5 mol×64 g/mol20 L=16 g/L。
因为2H2S(g)+SO2(g)===2H2O(l)+3S(s),则只有H2S与SO2反应后SO2有剩余时,气体才可能达到最大密度。
取a的最小值a=1,取b的最大值b=5,反应后剩余的气体是SO2,且n(SO2)剩余最多,即4.5 mol,ρ(SO2)=4.5 mol×64 g/mol20 L=14.4 g/L。
答案:B2.(极值法)向两种碳酸盐组成的4.1 g混合物中,加足量盐酸,微热,生成的C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则该混合物可能的组成是()A.NaHCO3与MgCO3B.CaCO3与Ca(HCO3)2C.Na2CO3与NaHCO3D.Ba(HCO3)2与NaHCO3解析:设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 g·mol-1,每1 mol混合物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为x。
则4.1 gM g·mol-1×x=1.12 L22.4L·mol-1,可得出Mx=82。
又知A、B、C、D中各物质的Mx的值分别为A(84与84)、B(100与81)、C(106与84)、D(129.5与84)。
由平均值原理,显然只有B符合(81<82<100)。
答案:B3.(双选)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 2.8 L(标准状况),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A.2 g B.4 gC.8 g D.10 g解析:由n(H2)=2.8 L22.4 L·mol-1=0.125 mol知,生成0.125 mol H2需金属的质量分别为m(Zn)=65 g·mol-1×0.125 mol=8.125 g,m(Mg)=24 g·-1×0.125 mol=3 g,m(Al)=2×27 g·mol-1×0.125 mol/3=2.25 g,由平均值原理:m(最小)<m(混)<m(最大),即2.25g<m(混)<8.125 g,故选择B、C。
化学: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复习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复习本章重要知识点2.通过练习题巩固本章内容学习重点、难点:钠、氯气的性质,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学习过程一、走进化学科学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观察法:实验法:。
分类法:比较法:。
三.通过对Na、Na2O、Na2O2、Cl2等具体物质的研究,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一般程序。
可归纳为:观其色态,闻其气味;类比迁移,预测性质;设计实验,察其变化;分析归纳,究其原因;书写报告,反思提高。
b5E2RGbCAP1.钠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钠是活泼金属,其原子中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成为Na+。
它可以与水、酸、非金属单质、盐溶液等发生反应。
p1EanqFDPw2.Na2O、Na2O2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氯是活泼非金属,其原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成为Cl-。
氯气能与水、金属单质、某些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
DXDiTa9E3d观察并小心闻其气味阳光直射处[实验步骤]1.算——通过计算确定所需要的固体药品的质量或液体药品的体积。
2.量——用托盘天平<精确到0.1g)称量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可精确到0.1mL)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RTCrpUDGiT 3.溶——在烧杯中将固体溶质溶解或将液体溶质稀释<取水的体积约为需配溶液体积的1/2)。
溶解或稀释时可使用玻璃棒搅拌。
注意若是稀释浓硫酸时,一定是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注入蒸馏水中而不能将顺序搞反,同时要及时搅拌散热。
5PCzVD7HxA4.冷——将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
5.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
6.洗——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
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jLBHrnAILg 7.定——即定容,把蒸馏水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当液面距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I~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视线要保持水平)。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 钠及其化合物 鲁科版
解析:选 C。钠比铜要活泼,将一小块 Na 投入 CuSO4 溶液 中,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再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C 错误。
(2018·最新改编题)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
烧杯中,既有气体产生,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
①MgSO4 溶液 ②NaHCO3 溶液 ③Na2SO4 溶液
1.金属钠与可溶性盐溶液反应的思维模板
2.金属钠与溶液反应现象分析的思维模板 (1)共性:因为钠与水的反应属于剧烈的置换反应,故钠与溶 液反应有共同的现象产生。①浮:钠浮在液面上;②熔:钠 熔化成光亮的小球;③游:在液面上不停地游动直至反应完; ④响:反应中不停地发出“嘶嘶”的响声。 (2)差异性:与酸及能形成弱碱的金属盐溶液反应时,由于溶 液中 H+浓度较大,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剧烈,最后钠可能在 液面上发生燃烧;与盐溶液反应时,还可能会生成沉淀(如难 溶碱)、其他气体(NH3)等。
④饱和澄清石灰水 ⑤Ca(HCO3)2 溶液 ⑥FeCl3 溶液
⑦NH4Cl 溶液
A.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⑦
C.①④⑤⑥
D.全部
[解析] 金属钠先与水发生反应:2Na+2H2O===2NaOH+ H2↑,①中 Mg2++2OH-===Mg(OH)2↓;②中 NaHCO3+ NaOH===Na2CO3 + H2O , 生 成 的 Na2CO3 溶 解 度 大 于 NaHCO3,故不会产生沉淀;③中 Na2SO4 与 NaOH 不反应, 没有沉淀生成;④中反应消耗水,溶液温度升高,Ca(OH)2 的溶解度降低,析出 Ca(OH)2 沉淀;⑤中 Ca2++HCO- 3 + OH-===CaCO3↓+H2O;⑥中 Fe3++3OH-===Fe(OH)3↓; ⑦中只产生气体,没有沉淀生成。 [答案] C
高考化学(鲁科版)大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高考真题重组):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word文档9份
1.下列各项中的“黄色”,不属于因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是()A.将钠在石棉网上加热熔化,冷却后得到淡黄色固体B.在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反应后得到黄色溶液C.久置的碘化钾溶液呈黄色D.食盐在无色的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解析: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答案:D2.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A.②⑤B.①②③C.①④⑤D.④⑤解析:金属钠熔点低,放在燃烧匙里加热,先熔化为光亮的小球,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燃烧后生成浅黄色的Na2O2。
答案:C3.下列各反应中,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A.Na和O2B.NaOH和CO2C.NaHCO3和NaOH D.Na2CO3和HCl解析:A项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不同;B项CO2的用量不同,生成物不同;D项,Na2CO3溶液与盐酸的加入顺序不同,生成物不同。
答案:C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B.含N A个Na+的Na2O溶解于1 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C.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D.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3N A答案:D5.(双选)在一定条件下,使CO和O2的混合气体26 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14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CO的质量比可能是( ) A .4∶9 B .1∶1 C .7∶6D .6∶7解析:由反应2CO +O 2=====点燃2CO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可推得CO +Na 2O 2===Na 2CO 3,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为与O 2反应的CO 的质量。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讲义: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必修1(鲁科版)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1.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的基础上认识物质和制备物质的一门科学。
2.了解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了解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化学发展的趋势。
3.认识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知识清单一、化学科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1.化学科学。
化学科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研究对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
研究层次:原子、分子水平。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和保持化学性质的微粒分别是什么?答案: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学科特征。
(1)创造性的体现:制造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物质、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新物质,基本能够按照人类社会需求进行设计和制备,改造和支配自然界,创造一个新的物质世界。
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2)实用性的体现:合成氨技术、新药物的研制、材料的开发、环境保护、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1.古代化学实践活动: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造酒类等。
2.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年代科学家重大发现或成就作用1661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续上表)1771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发展的基础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3.辉煌的现代化学时代。
(1)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如放射性元素的发现、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高分子化学的创立、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研究以及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2)出现了各种分析技术,如X射线、原子吸收光谱、紫外和红外光谱、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
(3)带动了生命科学等相关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一单元 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填字母,下
同)。
A.氢化铷溶于水显酸性
B.氢化铷中氢离子被还原为氢气
C.氢化铷与水反应时,水是还原剂
D.氢化铷中氢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
(4)现有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合金50 g,当它与足量水反应时,放出标准
状况下的氢气22.4 L,这种碱金属可能是
A.Li
B.Na C.K
D.Cs
。
答案 (1)五 ⅠA
(2)①③④
(3)D
(4)AB
解析 (2)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②错误;Na、Rb同主族,
根据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知,Rb的金属性比Na强,故①③④正确。
(3)由反应RbH+H2O==RbOH+H2↑可知,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
0价,水是氧化剂,而Rb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RbH是还原
溶液
+8NaCl
气体生成
Na2O2+Na2SO3+H2O==Na2SO4+2NaOH
-
Na2O2+H2S==S↓+2NaOH
溶液变浑浊
Na2SO3
溶液
氢硫酸
试剂
反应原理
酚酞
与H2O反应生成NaOH,Na2O2的强氧化
意识地加入特定金属元素,使焰火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B.Na2SO4与NaOH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只有金属单质灼烧时火焰才有颜色
答案 B
解析某些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也有颜色,如H2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单质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A项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 钠及其化合物检测 鲁科版-鲁科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 钠及其化合物[基础知识自查]1.钠的性质(1)物理性质:ρ=0.97 g/cm 3,比水的密度小、比煤油的密度大,质软,熔点为97.81 ℃,沸点为882.9 ℃。
(2)化学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①与非金属反应⎩⎪⎨⎪⎧O 2⎩⎪⎨⎪⎧常温:4Na +O 2===2Na 2O 点燃:2Na +O 2=====点燃Na 2O 2Cl 2:2Na +Cl 2=====点燃2NaCl②与H 2O 反应:2Na +2H 2O===2NaOH +H 2↑。
③与乙醇反应:2Na +2C 2H 5OH ―→2C 2H 5ONa +H 2↑。
④与酸(HCl)反应:2Na +2HCl===2NaCl +H 2↑。
⑤与盐(CuSO 4)溶液反应:2Na +2H 2O===2NaOH +H 2↑,CuSO 4+2NaOH===Cu(OH)2↓+Na 2SO 4。
2.钠的保存与用途(1)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2)用途:制Na 2O 2,Na -K 合金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制高压钠灯,冶炼某些金属如4Na +TiCl 4=====熔融4NaCl +Ti(g)。
3.Na 与H 2O(含酚酞)的实验探究4.焰色反应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定义作焰色反应,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火焰颜色Na:黄色,K:紫色(观察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1.判断正误(1)金属钠着火时,应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2)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N A。
( )(3)将钠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的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 )(4)钠露置在空气中表面形成的氧化层能够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
( )(5)钠与CuSO4溶液的反应:2Na+Cu2+===Cu↓+2Na+。
( )(6)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 A个电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章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课件鲁科版
(3)应用 ①用于检测某种金属元素是否存在。 ②添加到烟花中,使焰火更加绚丽多彩。 (4)常见元素的焰色 Na——_黄__色___;K——_紫__色__ (透过蓝色钴玻璃)。
答案
[深度归纳] 1.钠与水、酸反应的实质都是与H+的反应。 2.钠与溶液反应的思维模板 (1)金属钠与酸溶液的反应 钠首先与酸反应,且反应比在纯水中剧烈,当酸反应彻底后,再与 水反应。 (2)金属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因钠先与水反应,然后 再考虑生成的NaOH是否能与盐进一步发生复分解反应。 注意:钠与乙醇反应,钠块先沉在液面下,后上下浮动、能看到钠 块表面冒出气泡,钠块并不能熔化成小球。
[应用体验]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a与O2反应的产物可能是Na2O也可能是Na2O2。( ) (2)Na与酸液、盐溶液反应,均先与H2O反应。( ) (3)Na投入CuCl2溶液中,溶液有红色固体生成。( ) (4)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沙土灭火。( ) (5)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 H2↑。( )
答案
氢硫酸 酚酞溶液 品红溶液
溶液变浑浊 Na2O2+H2S===_S_↓_+__2_N_a_O__H___
溶液先变红后 与水反应生成 NaOH,Na2O2 的强氧
退色
化性使之退色
溶液红色退去 Na2O2 的强氧化性使之退色
答案
[深度归纳] Na2O2与CO2、H2O的有关定量关系 (1)气体物质的量或体积关系 若CO2、水蒸气(或两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2O2,气体体积的减少量 是原气体体积的12,等于生成氧气的量,即ΔV=V(O2)=12V(原气体)。 (2)固体质量关系 相当于固体(Na2O2)只吸收了CO2中的“CO”、H2O(g)中的“H2”;可 以看作发生相应的反应:Na2O2+CO===Na2CO3、Na2O2+H2=== 2NaOH(实际上两反应不能发生)。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单元 认识化学科学课件 鲁科
是分类创 造 比性较 科 学 , 它 的 特 征 是
模型
假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1讲 钠及其化合物
•考 向
互
(3)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为__观__察____物质的外观
动 →___预__测___物质的性质→通过__实__验____来验证所预测的性
探 究
若不能请说出原因及正确的灭火方法。
[答案] 提示:钠是活泼的金属,燃烧时生成的 Na2O2 能与 H2O、CO2 反应生成氧气,使火势加剧,并且钠可以与 H2O 反应生成氢气;钠着火,通常用沙子掩埋。
返回目录
第1讲 钠及其化合物
•
考
向 【触摸高考】 高考选项正误判断
互 动 探
1.[2012·北京卷] 切开的金属 Na 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吗?
[答案] 提示:不正确。由于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加 入硫酸铜溶液中,首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 再与硫酸铜反应。故出现的现象为:Na 剧烈反应溶解,产 生蓝色絮状沉淀,有无色气泡产生。
返回目录
第1讲 钠及其化合物
•考
向
变式题 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
互 动
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________。
等。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返回目录
第1讲 钠及其化合物
•考
向 互
[解析] D 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使石蕊变蓝。钠与
动 水的反应本质是钠与 H+的反应,所以钠先与盐酸中的 H+
探 反应。钠在水蒸气中反应产生的是氢气,尽管温度高且反应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科学》复习讲解
n= V Vm
• 5、适用范围:所有气体(包括混合气体) • 6、条件: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
注意哦!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
即STP,指温度为 0℃,压强为 101kPa的状况
[注意]
★ 气体摩尔体积是一个带有单位的物理量。
点燃
H2 +Cl2 ==== 2HCl
2P
+3Cl2
点燃
====
2PCl3
安静燃烧,产生苍白色火 焰,瓶口有白雾
点燃
2P +5Cl2 ==== 2PCl5
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Cl2溶于水:
• Cl2 + H2O = HCl + HClO
• 新制氯水: 三分子:Cl2 , H2O, HClO 四离子: H+, Cl- , ClO- , OH-(极少量)
低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
例2:观察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步骤】
(1)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 (2)用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
表面的煤油吸干,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 钠(黄豆粒大小),观察钠块的切面。 (3)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 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观察现象
(因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C 3. B(离子)= B(溶质)× 离子个数
特别注意:
1.有些物质溶于水后,能够与水反应生成
新物质。这时,溶质一般指新物质。 eg:Na,Na2O,Na2O2, 溶于水均能得到NaOH, 溶质是NaOH。
2.含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后,其溶质不是
指含结晶水的物质。 eg: 将1mol 胆矾(CuSO4 • 5H2O)溶于水形 成1L溶液,其浓度为1mol/L,溶质为CuSO4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4·高考江苏卷)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解析:氯水中含有“三分四离”[Cl2、HClO、H2O、H+、Cl-、ClO-、OH-(少)],含Cl2,溶液呈浅黄绿色,A项正确;含Cl-,加入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B项正确;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说明有H+,C项正确;氯水中Cl2也可以将Fe2+氧化为Fe3+,D项错误。
答案:D
2.(2014·高考江苏卷)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解析:MnO2和浓HCl反应制取Cl2需要加热,A项错误;除Cl2中的HCl应用饱和食盐水,B项错误;将MnCl2溶液蒸干无法得到MnCl2·4H2O,D项错误。
答案:C
3.(2012·山东高考卷)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个电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NaClO属于盐,为强电解质,A项错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B项正确;HCl属于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电解NaCl溶液的阴极反应式为2H++2e-===H2↑,产生标准状况下22.4 L H2,理论上需要转移2N A个电子,D项错误。
答案:B
4.(2013·高考广东卷)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1) 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
①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________。
②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设计实验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
限选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①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见下图),并作相应标注。
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②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甲、乙两种原电池中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2)的材料中应选________作阳极。
解析:运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制备的原理及方法、非金属性的比较、电化学原理(原电池和电解池)等知识分析。
(1)①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时采取向上排空气法,又因为氯气有毒,所以在收集装置后要有尾气处理装置(NaOH溶液);②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溶液中溶解的Cl2也具有氧化性;③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强弱,可以通过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来判断,即把溴化钠溶液加入到盛有新制氯水以及四氯化碳的试管中,然后振荡,静置后可发现溶液出现分层现象,下层溶液变为橙色(说明生成了溴单质),从而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Br2。
(2)①因为电子的流向是从左到右,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原电池:左侧烧杯内盛放ZnSO4溶液,电极用锌片(或左侧烧杯内盛放FeSO4溶液,电极用铁片),右侧烧杯内盛放CuSO4溶液,电极用铜片,即可实现Zn+CuSO4===ZnSO4+Cu(或Fe +CuSO4===Cu+FeSO4);②由所给的电极材料可知,当铜片作电极时,铜片一定是正极,则负极是活泼的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电极逐渐溶解,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③以锌片和铜片作电极为例,如果不用盐桥,则除
了发生原电池反应外还发生锌和铜离子的直接的置换反应,会使部分化学能以热能的形式转化掉,而盐桥的使用可以避免锌和铜离子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提高电池效率。
(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知被保护的金属作阴极,即铁片作阴极,锌片作阳极。
答案:(1)①C②HClO、Cl2、ClO-③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溴化钠溶液,振荡使其充分反应,发现溶液出现分层现象,下层溶液变为橙色
(2)①
②电极逐溶解,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③甲负极不和铜离子接触,避免了铜离子直接与负极发生反应而使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3)锌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