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贾红萍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7(9)20
【摘要】目的对心内科患者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从而探讨分级护理方式对于防跌倒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2017年3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心内科患者,从中随机抽取80名.试验组选取40名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方式,对照组中的40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经过1个月后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跌倒率低于对照组,防跌倒的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内科患者进行跌到风险分级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跌倒率.
【总页数】2页(P259-260)
【作者】贾红萍
【作者单位】淮安市淮安医院心内科,江苏淮安 223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
【相关文献】
1.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J], 鲍婧
2.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J], 孙冬梅
3.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效果 [J], 韩敬娜;宋赛赛;尚宝璐
4.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J], 刘君;刘洋莉
5.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J], 苏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引言部分介绍了背景信息和研究目的。

正文包括跌倒风险评估方法、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措施、实施效果评价、心内科患者特殊情况和应用场景。

结论部分强调了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提高心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跌倒风险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心内科患者、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管理、评估、措施、实施效果、特殊情况、应用场景、重要性、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跌倒在心内科患者中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由于心脏疾病使患者容易疲劳、晕眩等症状,增加了他们的跌倒风险。

而心内科患者一旦发生跌倒,容易导致严重后果,如骨折、内伤等。

如何有效地预防心内科患者的跌倒成为了重要课题。

目前,跌倒风险分级护理逐渐被引入到心内科患者的护理管理中。

这种护理模式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和风险因素,对其进行精细化的评估和管理,从而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跌倒风险。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跌倒风险分级护理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评估工具的选择、护理措施的实施等。

本文旨在探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效果和局限性,为提高心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估其对患者的安全和健康的影响。

通过对跌倒风险评估方法、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措施以及实施效果的研究和分析,旨在为心内科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护理方案,降低他们发生跌倒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心内科患者的特殊情况对于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实际应用效果。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更科学和有效的管理策略,为心内科患者提供更安全、舒适和贴心的护理服务。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加深对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效果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效果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效果目的:探究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10例。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55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不仅进行常规护理,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跌倒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在跌倒事件的发生几率上,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

结论:在心内科护理当中,对跌倒风险分级的护理方法进行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发生跌倒事件的几率,对护患关系进行改善,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标签: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心内科;防跌倒管理;护理满意度心内科是各大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所收治的患者基本都具有病情危重、年龄大等特点,部分患者还存在行动不便的情况,较容易发生跌倒事件,跌倒后会引发软组织损伤或骨折,严重者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基于此,本文选择了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10例,包括了58例男性患者和52例女性患者。

年龄在49~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5±3.8)岁;住院时间为7~35d,平均(14.5±2.7)d。

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当中均纳入55例患者。

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并不具有明显的差异(P>O.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包括告知注意事项、用药护理、输液护理等。

观察组患者在基于常规护理之上,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具体如下:参照《坠床以及跌倒危险因子评分法》对心内科的跌倒风险进行评估、分级;评分范围为1~35分。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实践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实践

180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实践肖春燕 马泱玲目的:本文分析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心内科在2019年接收的200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分级护理组,每组100例患者,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防跌倒护理,分级护理组患者接受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跌倒率、防跌倒态度得分、防跌倒知识得分。

结果:分级护理组患者的跌倒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防跌倒态度得分、防跌倒知识得分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

结论: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患者跌倒,同时提高患者对防跌倒知识的了解程度,改善患者的防跌倒态度。

跌倒属于常见的临床护理安全事故,其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发生概率较高,这是因为心内科患者具有年龄较大、活动受限、病情较为严重等特点,一旦患者发生跌倒事故,不但会影响正常治疗,还会损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此,护理人员需要针对心内科患者采取一定的防跌倒管理方式,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则是其中效果最为显著的一种护理模式。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选择我院心内科在2019年接收的200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分级护理组,每组100例患者。

常规护理组有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8.21±3.62)岁;分级护理组有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4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8.24±3.39)岁。

1.2 实验方法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防跌倒护理,分级护理组患者接受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具体如下。

1.2.1 跌倒风险分级在心内科患者入院6小时之内,护理人员需要完成对患者的跌倒风险分级,分级依据是《跌倒危险评定量表》,共涉及7个条目,有患者年龄、用药史、跌倒史等,分数在1~35分之间。

分数≤6分的患者,被归为低跌倒风险级别中;分数在6~13分的患者,被归为中跌倒风险级别中;分数>13分的患者,被归为高跌倒风险级别中。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鲍婧(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CCU病房,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 要 目的探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作用。

方法将2011年4月~2012年3月收治我心内科住院的病人作为实验组,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与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病人作对照,比较两组跌倒人次、护理的满意度,再进行实验组自身前后防跌倒知识、态度的得分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跌倒人次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出院时的防跌倒知识和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入院时。

结论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可减少心内科住院患者的跌倒次数,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防跌倒知识和态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跌倒 风险 分级护理 Key words Falling Risk Graded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1,R473.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975(2012)21-1958-02 作者简介:鲍婧(1981-),女,哈尔滨,本科,护师,从事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 跌倒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安全问题,心内科住院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平均年龄大,跌倒的后果更加严重,不仅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而且也影响到医院的工作和形象。

据报道上[1],由跌倒造成的死亡已经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死因的第一位,直接的医疗费用在50亿元以。

因此,加强心内科住院患者的防跌倒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院心内科于2011年4月~2012年4月试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防止住院患者跌倒,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2011年4月~2012年3月,对收治我科的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共1 638位患者,其中男975例,女663例,年龄(68.7±8.96)岁。

对照组: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1 564位患者,其中男895例,女669例,平均年龄(69.2±7.34)岁。

风险分级护理措施在心内科病人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风险分级护理措施在心内科病人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风险分级护理措施在心内科病人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风险分级护理措施在心内科病人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心内科病人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中41例分为对照组,剩余41例分为实验组。

在防跌倒管理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风险分级护理措施,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跌倒率。

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跌倒率分别为4.88%和21.95%,实验组患者的跌倒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12%,明显低于对照组70.73%的护理满意度(P<0.05)。

结论采用风险分级护理措施进行心内科病人的防跌倒管理工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跌倒情况,改善护患关系,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风险分级护理措施;心内科;病人防跌倒管理;应用效果心内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心绞痛、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的治疗为该科室的主要内容。

由于上述疾病的发病人群大多为中老年人群,行动不便,在加上病情较为严重,在治疗期间容易发生跌倒现象,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

因此,采用有效的方式开展病人防跌倒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本次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风险分级护理措施在心内科病人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将详细情况作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心内科病人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中41例分为对照组,剩余41例分为实验组。

其中男患者46名,女患者35名,年龄区间49-78岁,平均年龄为(58.6±4.6) 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用做对比实验。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在防跌倒管理工作中给予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输液护理等常规护理方式。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探究发表时间:2017-05-17T16:09:13.5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作者:柏海兰[导读]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能有效降低心内科患者的跌倒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四川省汶川县人民医院四川阿坝 623000)【摘要】目的:探究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82例心内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结果:观察组跌倒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能有效降低心内科患者的跌倒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心内科;防跌倒管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062-03【Abstract】Purpos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alling risk grading nursing on the management of fall prevention in cardiologypatients.Methods 82 cases of cardiolog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41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of routine nursing method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implement the risk of falling risk care.Results Observe group fall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Falls fall risk car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all rate of cardiac medicine patients,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Key words】Fall risk classification nursing;Cardiology; Anti-fall management心内科,全称心血管内科,指医院内科为治疗心血管疾病所设立的临床科室,其治疗范围主要包括: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心律不齐、早搏、心理衰竭、心律失常、猝死、高血压及心绞痛等[1]。

探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作用

探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作用

探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作用【摘要】目的:研究在心内科患者的防跌倒管理当中,对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2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3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防跌倒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几率,以及防跌倒知识及态度得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发生跌倒事件的几率上少于对照组患者,在知识及态度评分上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心内科患者的防跌倒管理当中,对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方法进行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应用心内科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心内科患者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病情危重等方面,患者大多年龄偏大,自身行动较为不便,因此在住院期间,有可能会发生跌倒等情况。

所以,对于心内科患者的提倡护理管理来说,防跌倒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传统的防跌倒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较为有限,而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模式,则能够取得更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2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患者103例,年龄在53~72岁,平均年龄为(61.8±2.4)岁;对照组患者103例,年龄在51~75岁,平均年龄为(63.7±3.1)岁。

另组患者均患有心内科疾病,同时不存在相关的禁忌症。

两组患者在病程、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防跌倒管理方式进行护理,①将标志物设置在患者主要活动区域,提醒患者注意防跌倒。

②确保清洁、干燥的地面,将无关障碍物清除,并进行妥善的防滑处理,保证患者的通行安全。

③将日常生活用品合理防止,方便患者的取用。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我院心内科收治的90例患者,对比组45例为常规护理措施,探析组45例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比不同方案的护理价值。

结果:护理后,探析组护理满意度以及跌倒率高(低)于对比组(P<0.05)。

结论:通过对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其跌倒率,还能够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心内科;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的一种状态。

由于心内科住院患者都是年龄较大而且病情较为严重的,大部分的患者都合并脑卒中、心律失常等基础疾病,这样就更加大心内科患者出现跌倒的风险,如果患者跌倒,那么后果就会很严重,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而且严重的也会危及生命安全,也会对医院的整体形象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1]。

近些年,我国老年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跌倒,所以,对心内科患者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就对防跌倒管理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2]。

因此,本文对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1基本资料与护理对策1.1基本资料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心内科收治的90例患者,通过分组后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比组45例为常规护理措施,探析组45例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对比组患者年龄60岁至78岁,平均年龄(69.03±0.11)岁,男性23例,女性22例;探析组患者年龄61岁至79岁,平均年龄(69.28±0.34)岁,男性25例,女性20例;各组基本数据开展综合性分析与比对,无差异(P>0.05)。

1.2护理方案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为患者讲解住院的基本情况,并在巡视中注意观察跌倒危险因素,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住院病人防跌倒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住院病人防跌倒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住院病人防跌倒管理中的作用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科住院病人在使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后的效能。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2-2016.2收入的102例心内科住院病人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51例采用日常护理作为对照组,另51例在上述基础上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作为观察组。

结果: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病人(98.04%)比对照组(82.35%)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跌倒发生率(1.96%)比对照组(21.57%)显著降低(P<0.05)。

结论:对心内科住院病人在使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后能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病人发生跌倒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使用。

关键词:心内科;住院病人;防跌倒管理;跌倒风险分级护理随着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医院内老年住院病人人数不断增多,在住院期间如何保证病人安全问题已成为现今医护人员需要着重注意的护理重点。

老年住院病人跌倒现象普遍发生,病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甚至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1],老年病人出现跌倒的概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对心内科住院病人而言,跌倒是最为常见的安全问题,老年住院病人的特点为病情较重、慢性疾病多、恢复缓慢、调理时间过长等,此类特点导致病人的住院时间过长,发生跌倒的概率上升,一旦发生跌倒带来的后果可能会超过疾病本身,同时对护理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加重护理工作量及难度。

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5.2-2016.2收入的102例心内科住院病人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51例观察组病人男女比例为28/23例,年龄47-78岁,平均(59.54±5.37)岁;51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7/24例,年龄50-79岁,平均(61.12±6.38)岁。

组间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日常护理措施,定时监测生命体征:(1)进行防跌倒宣教;(2)嘱病人家属照顾好病人,防止病人发生跌倒;(3)护理人员及时巡视,一旦发现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及时解除。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卫生产业HEALTH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卫生经营管理[作者简介]刘君(1986-),女,四川眉山人,本科,护师,研究方向:心血管护理。

心内科,全称心血管内科,指医院内科为治疗心血管疾病所设立的临床科室,其治疗范围主要包括: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心律不齐、早搏、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高血压及心绞痛等。

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心内科病患中老年患者数量居于首位,其中有较大部分老年患者同时合并有脑卒中、心律失常、高血压或者是糖尿病等诸如此类的基础疾病,此类疾病本身就能够增加心内科患者出现跌倒情况的风险,造成机体伤害,因此需要做好其防跌倒管理工作[1]。

该研究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现分析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该院收治的80例心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80例心内科患者分为护理A 组与护理B 组两组各40例,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患者知情同意,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存在可比性,见表1。

纳入标准:无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受损;无听力、视力障碍;依从性较好。

排除标准:研究者判断生存期<6个月或其他原因不能完成该研究者。

具有精神意识障碍的患者。

中途退出/DOI:10.16659/ki.1672-5654.2020.11.094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刘君1,刘洋莉21.西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000;2.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637000[摘要]目的探究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该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心内科患者展开对照研究,将其分为护理A 组(跌倒风险分级护理)与护理B 组(常规护理)各4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对护理效果的影响。

结果护理A 组跌倒率(2.50%)与护理B 组(17.50%)相比显著较低(P <0.05),护理A 组满意度(97.50%)与护理B 组(77.50%)相比显著较高(P <0.05),护理A 组在护理后的在HAMA、HAMD 评分上显著比护理B 组低(P <0.05)。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目的分析在心内科患者的防跌倒管理中应用风险分级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09月~2015年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2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26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对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对比。

结果对照组发生跌倒18例,跌倒发生率为14.29%,实验组发生跌倒2例,跌倒发生率为1.29%,实验组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1.75%,低于实验组的9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心内科患者实施风险分级护理,有利于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标签: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应用心内科收治的患者平均年龄比较大,病情也比较严重,一旦发生跌倒,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差生严重的危害,还会对医院的声誉及公信力产生不利的影响。

据相关研究表明[1],对心内科患者实施风险分级护理对于防跌倒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探讨在心内科患者的防跌倒管理中应用风险分级护理的效果,本文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25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09月~2015年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2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26例。

对照组男78例,女48例;年龄59~87岁,平均年龄(65.46±7.56)岁。

实验组男76例,女50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66.31±7.24)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包括:(1)为新入院的患者介绍医院的基础设施、病房环境;(2)通过向患者及其家属分发防跌倒知识的相关资料、组织预防跌倒知识宣传活动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宣传教育;(3)在清洁区域放置黄色警示牌;(4)保持病房通道畅通、地面干燥;(5)护理人员定期对病房进行巡视,一旦发现跌倒危险因素立即予以处理。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胡奇艳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胡奇艳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胡奇艳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8年1月2018到5年我院收治的心内科存在跌倒风险的患者,随机抽取8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然后根据患者住院床号的奇偶性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跌倒率以及风险意识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跌倒率对比,实验组患者跌倒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风险意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风险意识评分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P<0.05)。

结论: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使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同时,也能够使患者的风险管理意识得提高,该种护理方式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跌倒风险分级;心内科;防跌倒[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118-02通常心内科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其行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因此,心内科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相对较高。

跌倒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安全问题,为了使心内科患者住院安全得到提高,应对患者实施跌倒风险分级管理,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心内科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住院安全性。

尤其针对心内科患者跌倒不仅能够使患者病情加重,增加医疗成本,同时,还能够产生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不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

因此,本文主要对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下文将对探究结果进行详细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到5年收治的80例心内科有跌倒风险的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将患者住院床号的奇偶性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

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在4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87±3.12)岁,冠心病18例,心肌炎12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年龄在46-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45±2.64)岁,冠心病19例,心肌炎13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疾病类型、年龄差异性不显著,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评价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5年1月,医院正式在心内科开展跌倒风险分级护理,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分析跌倒发生影响因素,制定三级风险,患者入院时,进行一次全面的跌倒风险等级评价,针对不同的护理风险采取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对于高风险者,在护理单上标注,护士在开展日常护理时,穿插相应宣教内容。

结果:2015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发生率0.48%(4/550)低于2014年5.04%(26/5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可有效降低跌倒风险。

关键词: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心内科;护理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服务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

跌倒是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危害较大,轻则引起疼痛、皮肤损伤,重则可致死亡,美国一项调查显示跌倒已成为老年人第6位死因,是老年人住院、猝死的常见原因[1]。

住院跌倒可直接导致路径变异,增加医疗负担。

跌倒发生机制较复杂,有效的识别风险因素,进行登记护理,有助于提高预防护理效果。

2015年1月,医院正式在心内科开展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医院心内科年收治患者8000~8000例,其中住院患者500~600例,主要疾病为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1.2方法1.2.1 风险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分析跌倒发生影响因素。

跌倒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①滑倒,多发生在卫生间等固定场所,夜间、晨间多见;②情绪不稳;③绊倒,多发生在房间内,多为桌椅、床绊倒,少数为他人绊倒;④个人原因及不自主的跌倒,多见于无法明显病因的眩晕、注意力不集中、在院内快速行走等;⑤踩空或坐空;⑥健康原因,如有咳嗽症状、合并肺炎,咳嗽不顺导致脑供氧不足,引起昏厥导致跌倒。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林菊芬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林菊芬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林菊芬发表时间:2017-10-31T11:33:14.2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6期作者:林菊芬[导读] 概而言之,通过行跌倒分级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几率,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对于防跌倒认知程度。

(云南省石林县人民医院云南石林 652200)【摘要】目的:探讨对心内科患者跌倒管理中行跌到风险分级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6年8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28例心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分级组,各164例。

常规组行跌到风险传统护理,分级组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跌倒发生率以及有关跌倒知识认知评分和态度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分级组跌倒发生率2例(1.22%)显著低于常规组16例(9.76%),分级组的知识评分、态度评分以及平均总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心内科患者行跌倒分级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提高患者对于防跌倒知识和态度的评分,同时,还能够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241-02 跌倒事件是住院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风险问题,由于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平均年龄普遍较大,一旦发生跌倒事件将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还将会影响到医院机构的整体形象和护理工作[1]。

临床报道显示,由于跌倒所造成的死亡事件,已经成为我国>65岁老年人群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心内科住院患者的跌倒管理力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同时,还能够确保住院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探究,将2016年8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28例心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分级组,各164例。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实际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1月间我院心内科患者中92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参照组(n=46)和探究组(n=46),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实施后跌倒人次。

结果:探究组住院期间跌倒人数少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心内科患者的护理,运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方案能够更迅速的了解患者情况,便于护理措施的落实,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心内科是内科中重要的分支,收治的患者疾病种类繁多且病情不一,根据患者实际发病原因的大相径庭,疾病类型又可细分为多个[1]。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各项功能与青年人士存在差异,容易发生一系列的跌倒,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较为严重者可能会危及自身身体健康[2]。

由此可见,中老年人在住院期间的防跌倒管理极为重要,为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健康的同时还能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

此次探究着重分析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作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92例,采用盲选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探究组。

参照组:实施常规心内科护理方式;对探究组患者实施基于常规心内科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模式,其中男性53例,均龄(61.79±9.79)岁,女性38例,均龄(60.13±10.7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无遗传疾病史;②语言组织能健全,且能主动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的患者;③行动能力健在。

排除标准:肢体不健全,需要借助一定辅助工具行走的患者。

1.2方法参照组:实施心内科常规护理。

探究组: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①对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在患者办理入院后,对患者伤情进行检查和判定,由科室内多名医生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并分级,分值1-12,数值越低则表明患者风险更低:低度风险(1-3分)、中度风险(4-6分)、高度风险(7-12分)[3]。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运用于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临床应用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运用于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临床应用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运用于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临床应用摘要】目的:观察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运用于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以140例我院心内科自2013年08月至2017年04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对照组(70例)、观察组(70例)后,两组均采取常规放跌倒护理,观察组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比较两组防跌倒管理效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跌倒次数[(0.70±0.04)次]与跌倒率(38.57%)均高于观察组[(0.29±0.02)次、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可降低心内科患者跌倒风险,故值得应用。

【关键词】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心内科;防跌倒管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2-0291-01心内科病患中老年患者数量居于首位,并且其中有较大部分老年患者同时合并有脑卒中、心律失常、高血压或者是糖尿病等诸如此类的基础疾病,此类疾病本身就能够增加心内科患者出现跌倒情况的风险,造成机体伤害,因此需要做好其防跌倒管理工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140例我院心内科2013年8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作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均70例,对照组女36例,男34例,年龄32~79(49.73±7.05)岁,病程1.5~2.5(2.1±0.3)年,疾病类型:高血压29例,心律失常7例,糖尿病35例,冠心病2例;观察组女35例,男35例,年龄36~79(49.46±7.26)岁, 病程1.5~2.7(1.9±0.6)年,疾病类型:高血压26例,心律失常9例,糖尿病32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

两组心内科住院患者在基础资料上并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有对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防跌倒护理法,主要措施包括介绍病区环境和相关设施,及时开展防跌倒知识宣传,保持病区地面清洁干燥、通行畅通,放置地面光滑黄色警示牌,做好日常巡视,及时发现并排除可致跌倒的危险因素。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调查对象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期间心内科收治的40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20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防跌倒管理,观察组接受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统计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心内科患者跌倒防控效果更好,其能够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值得推广实践。

关键词: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心内科;防跌倒管理心内科主要是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一个科室,大多为中老年患者,由于其其年龄较大、身体机能后退,导致其日常活动中很容易出现跌倒现象,不仅影响其病情恢复,还有可能会引起医患纠纷,因此,需要在心内科患者护理中给予防跌倒管理。

然而,常规防跌倒管理仅仅是在病房设置方面给予一定的防护,其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对于跌倒风险较高的患者群体,故本文以我院心内科收治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防跌倒管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心内科2021年1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抽取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9,年龄为49~76(62.47±5.31)岁,疾病类型分别为冠心病8例、心律失常6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心肌病1例。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3:7,年龄为48~75(61.93±5.46)岁,疾病类型分别为冠心病9例、心律失常5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心肌病2例。

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文件,排除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肢体功能异常及资料不完整患者。

患者组间资料数据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样常规防跌倒管理,主要是根据患者年龄、活动能力等情况完善病房设施,放置一些适用于心内科患者的轮椅、桌椅、床档以及卫生间设施等,例如采用坐式马桶等,适当提高床档,增加床档、轮椅和桌椅的稳定性,卫生间放置扶手和防滑设施,以方便患者日常生活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宣守凤李宝珠
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6年第08期
【摘要】目的:探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7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跌倒风险护理,观察组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为2.35%,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为11.76%,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
【关键词】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心内科;防跌倒管理
为了探究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70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在对照组中,男性45例,女性4014例,年龄52-77岁,平均
(59.5±8.4)岁;在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是43例和42例,年龄512-80岁,平均
(61.2±7.3)岁。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跌倒风险护理,观察组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掌握,评估每一位患者的跌倒风险,将跌倒风险分为三个等级,即I级,主要是指患者可能发生跌倒事件,但是概率较低,II级主要是指患者比较容易发生跌倒事件,概率较高,III级主要是指患者特别容易发生跌倒事件[1-2]。

其次,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等级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I级患者来说,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容易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以及跌倒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危险的地方设置黄色的警示标志,方患者避开危险因素;对于II级患者来说,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的活动范围之内设置防跌倒的标志物,将可能导致患者跌倒的因素消除,降低跌倒发生的概率。

同时,患者在独立活动时,护理人员需要和家属进行监护和陪同,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辅助工具,以免患者跌倒;对于III级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在患者的活动范围之内设置红色标志物,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的一切活动都需要看护和陪同,让患者处于严密监护的状态下,防止发生跌倒事件。

1.3观察项目主要观察两组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对比跌倒发生率。

另外,还观察两组患者自我保护评分、防跌倒知识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各指标的评分以10分为满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跌倒情况对比分析在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之下,观察组患者当中有2例患者发生了跌倒事件,发生率为2.35%,而对照组当中有10例患者发生了跌倒事件,发生率为11.76%,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
2.2两组患者护理的各指标评分结果对比分析
3讨论
对于心内科的患者,由于病情比较严重,并且年龄普遍较大,发生跌倒事件的概率相应比较高,一旦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特别容易出现骨折、软组织损伤等情况,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对患者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3]。

有研究证明,对心内科患者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率。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就是指在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按照跌倒风险的程度分为不同的等级,然后根据各个等级患者的不同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和干预,以提高护理干预的有效性[4]。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之下,观察组患者当中有2例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为2.35%,而对照组跌倒事件发生率为11.76%,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
综上所述,对于心内科住院患者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概率,提高患者的防跌倒知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鲍婧.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58-1959.
[2]盛文姣,罗仕兰.跌到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z1):350-351.
[3]樊玥蕾.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5):91-92.
[4]王平,李明珠.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在风湿科防跌倒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医学,2015,9(11):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