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载力及基础验算
地基承载力及基础验算

铁塔独立基础配筋及地基承载力验算计算书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fa =fak + ηb * γ* (b - 3) + ηd * γm * (d - (基础规范式)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190kPa;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b =;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d=;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γ=18kN/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m =m;基础底面宽度b =;基础埋置深度d =当b <3m 时,取b =3mfa =190+*18*+**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基本资料基础短柱顶承受的轴向压力设计值F=基础底板承受的对角线方向弯矩设计值M=·m基础底面宽度(长度) b =l=4300mm基础根部高度H =600mm柱截面高度(宽度)hc =bc =800mm基础宽高比柱与基础交接处宽高比:(b - hc) / 2H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fc =mm,ft =mm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300N/mm;纵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边缘的距离as=35mm纵筋的最小配筋率ρmin =%荷载效应的综合分项系数γz =基础自重及基础上的土重基础混凝土的容重γc =25kN/m;基础顶面以上土的重度γs =m,Gk =Vc * γc + (A - bc * hc) * ds * γs =基础自重及其上的土重的基本组合值G =γG * Gk =kN基础底面控制内力F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柱底轴向力值(kN);Mxk、My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弯矩值(kN·m);F、Mx、My --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竖向力、弯矩设计值(kN、kN·m);F =γz * Fk、Mx =γz * Mxk、My =γz * MykFk =;Mxk'=Myk'=·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轴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 =(Fk + Gk) / A (基础规范式)pk =+/ =<fa =,满足要求!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边缘处的最大、最小压力值pkmax =(Fk + Gk) / A + Mk / W (基础规范式)pkmin =(Fk + Gk) / A - Mk / W (基础规范式)双向偏心荷载作用下pkmax =(Fk + Gk) / A + Mxk / Wx + Myk / Wy (高耸规范式)pkmin =(Fk + Gk) / A - Mxk / Wx - Myk / Wy (高耸规范式)基础底面抵抗矩Wx =Wy =b * l * l / 6 =**6 =pkmax =+/+ 2* =pkmin =+/ 2* =由于pkmin< 0,基础底面已经部分脱开地基土。
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承载力计算5.2.1 基础底面的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轴心荷载作用时p k≤ƒa (5.2.1-1)式中:p 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kPa);ƒ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2. 当偏心荷载作用时,除符合式(5.2.1-1)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式规定:p kmax≤1.2ƒa (5.2.1-2)式中:p kmax——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kPa)。
5.2.2 基础底面的压力,可按下列公式确定:1. 当轴心荷载作用时p k=(F k+G k)/A (5.2.2-1)式中:F 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G 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kN);A——基础底面面积(m2)。
2. 当偏心荷载作用时p kmax=[(F k+G k)/A]+(M k/W) (5. 2.2-2)p kmin=[(F k+G k)/A]-(M k/W) (5. 2.2-3)式中:M 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矩值(kN·m);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m3);p kmin——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小压力值(kPa)。
3. 当基础底面形状为矩形且偏心距e>b/6时(图5.2.2),p kmax应按下式计算:p kmax=[2(F k+G k)]/3la (5. 2.2-4)式中:l——垂直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m);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m)。
图5.2.2 偏心荷载(e>b/6)下基底压力计算示意b-力矩作用方向基础底面边长5.2.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5.2.4 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ƒa=ƒak+ηbγ(b-3)+ηdγm(d-0.5) (5.2.4)式中:ƒ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ƒ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按本规范第5. 2.3条的原则确定;ηb、ηd——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基底下土的类别查表5.2.4取值;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kN/m3),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础底面宽度小于3m时按3m取值,大于6m时按6m取值;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取有效重度;d——基础埋置深度(m),宜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主变就位地基承载力验算

主变就位地基承载力验算一、概述主变就位地基承载力验算是为了保证主变在正常运行时不会发生沉降或破坏,需要对主变就位地基的承载力进行验算。
承载力验算需要考虑地基土的性质、主变的重量、地基的面积等因素,以确保地基可以承受主变的重量和运行时产生的振动等影响。
二、地基土的性质地基土是指主变就位时所处位置下方的土壤。
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这些特性对于地基承载力具有很大影响。
常见的地基土包括砂土、黏土、粉状土和岩石等。
1. 砂土砂土是由颗粒较大、颗粒间隙较大且排列松散的颗粒组成,其透水性能较好。
在进行承载力验算时,需要考虑砂土中颗粒间隙较大,容易造成沉降和侧移等问题。
2. 黏土黏土是由颗粒较小且排列紧密的颗粒组成,其透水性能差。
在进行承载力验算时,需要考虑黏土中颗粒排列紧密,容易造成塑性变形和渗透问题。
3. 粉状土粉状土是介于砂土和黏土之间的一种土壤类型,其颗粒大小介于砂和黏土之间。
在进行承载力验算时,需要考虑粉状土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
4. 岩石岩石是一种坚硬的天然物质,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进行承载力验算时,需要考虑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主变的重量主变是一种重型设备,其重量对地基承载力具有很大影响。
主变的重量可以通过测量或查阅相关资料来确定。
四、地基面积地基面积是指主变就位时所处位置下方的地面面积。
地基面积对地基承载力具有很大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或估算。
五、承载力计算方法1. 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松弛系数法、平衡法、极限平衡法等。
其中松弛系数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Q = A × Nc × γ + B × Nq × γ + 0.5 × H × Nγ × γ其中,Q为基础承载力,A、B、H分别为地基面积、基础底面积和基础高度,Nc、Nq、Nγ分别为土壤的承载力系数。
2. 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包括弹性沉降计算法、孔隙水压力法等。
桥梁工程地基与基础的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检测

铸铁板、混凝土板或钢筋混凝土板,常用的是加肋钢板。 无论选用什么样材质的承压板,都要求承压板具有足够 的刚度、板底平整光滑、板的尺寸中心和传力重心一致、 搬运和安装方便,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
承压板的形状有圆形和方形的两种,也有根据试验 的具体要求采用矩形承压板。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称为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公路桥涵地基 与基础设计规范》中称为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1.现场原位测试法: •堆载进行荷载试验; •标准贯入实验; •动力及静力触探等;
2.按理论公式计算: 用公式计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是否满足,再结合建筑物对沉 降的要求确定地基允许承载力
(1)对于软土、新近沉积土和人工填土,或用载荷试验 确定黄土湿陷性时,承压板尺寸不应小于0.50 ㎡ ;
(2)对于一般粘性土地基,常用0.25-0.5 ㎡的承压板; (3)对于碎石类土,承压板直径(或宽度)应为最大碎 石直径的10~20倍; (4)对于岩石类土或均质密实土,如老粘土或密实砂土 ,以0.10 ㎡为宜.
加载方式一般采用分级维持荷载沉降相对稳定法(通常 称为慢速法);有地区经验时,也可采用分级加荷沉降非稳 定法(通常称为快速法)或等沉降速率法。
加荷等级宜取10~12级,并不应小于8级。最大加载量 不应小于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的2倍,荷载的量测精度应控制 在最大加载量的±1%以内。
第一级荷载(包括设备自重)宜接近挖除土柱的自重, 其相应沉降不计。对软土地基每级荷载增量10-25kPa;对一 般粘性土和中密砂土地基25-50kPa;对坚硬粘性土、密实砂 土和碎石土50-100kPa。
基础工程(第二版)2-3地基承载力确定与验算--68页

得,或者由抗剪强度指标 c 、 的设计值 cd、 d直接代入极
限荷载公式求得。
0S R
2021/3/1
cd
ck
c
;
d
k
15
六、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1) 地基承载力的定义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荷 载,通常把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称 为极限荷载或极限承载力(kPa)。
2021/3/1
16
(a) 按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地基的载荷试验是在现场试坑中设计基底标高处的
天然土层上设置载荷板,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面 积不应小于0.25m2,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m2;试验基坑 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并应保持试验 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根据平板载荷试验所得到 的p-s曲线,可分三种情况确定地基承载力:
受水平力较大的建筑物(如挡土墙),除验算沉降外, 还需进行沿地基与基础接触面的滑动、沿地基内部滑动和 沿基础边缘倾覆等方面的验算。
地基基础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荷载,按 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取各自最不利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 应组合进行设计,最不利组合和对应的抗力限值如下:
(1)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 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采用正常使 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抗震设防时,应计入 地震效应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 桩承载力特征值。
(4) 在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 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 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 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 项系数。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建筑基础验算方法

建筑基础验算方法建筑基础的验算可重要啦。
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你得确定这地基够结实,房子才不会倒。
咱先说一下地基承载力的验算。
这就好比看这块地能承受多重的东西。
你得知道地基土的类型,是软土还是硬土呢?要是软乎乎的土,那它能承受的重量肯定就比硬土要少。
一般会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来确定土的一些参数,像土的承载能力特征值。
然后把建筑的重量,包括房子本身的重量还有可能住在里面的人的重量、家具啥的重量,都换算成作用在地基上的压力,看看这个压力有没有超过地基土能承受的能力。
要是超过了,那可不行,地基就会下沉,房子就会歪歪扭扭的,像个喝醉了酒的大汉。
再说说基础的沉降验算。
你想象一下,房子盖在地上,要是慢慢地陷下去,那多可怕呀。
基础沉降就是看这个基础在建筑物的重量作用下,会往下沉多少。
不同的基础类型沉降情况也不一样哦。
比如说浅基础,像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它们的沉降计算会考虑土的压缩性等因素。
如果是桩基础呢,那又有一套不同的计算方法,要考虑桩的承载能力、桩身的强度还有桩和土之间的相互作用。
沉降量要是太大,房子可能会出现裂缝,就像脸上长皱纹一样,可不好看啦,而且还不安全呢。
还有基础的稳定性验算。
这就像是看这个基础会不会被推倒。
要是房子建在山坡上,或者遇到大风、地震这些情况,基础得能稳稳地站在那儿。
对于一些比较高的建筑或者在特殊地形的建筑,这个稳定性验算就特别重要。
要考虑各种力的作用,像水平力,风一吹过来就会给房子一个水平方向的力,地震的时候也会有水平力作用在基础上。
基础要是设计得不好,就像个弱不禁风的小瘦子,一下子就被推倒了。
总之呢,建筑基础的验算就是要确保房子的基础像个强壮的大力士,能稳稳地支撑起整个建筑,让咱们住在房子里安安心心的,不用担心房子突然出问题。
这可都是工程师们精心计算的结果,就像厨师精心烹饪一道美食一样,每一个步骤都很关键呢。
基础工程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基础工程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我跟你说啊,这基础工程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可真是个麻烦事儿,但又特别重要,就像人的脚一样,脚要是不结实,这人站都站不稳,房子也是这个理儿。
我到那个工地上啊,看到那些工程师,一个个眼睛都熬得通红。
有个小年轻,头发乱得像个鸡窝,眼睛里满是血丝,还在那拿着本子写写算算。
他瞅着那图纸,嘴里嘟囔着:“这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到底够不够呢?”那环境啊,到处都是灰扑扑的,机器轰隆隆地响着。
旁边还有几个工人在那休息,叼着烟,好奇地看着小年轻在那忙乎。
有个工人就大声喊:“小伙子,你这算得咋样了?这地基可不能出岔子啊。
”小年轻头也不抬地说:“叔,这可得慢慢算呢,这持力层要是承载不了,房子可就危险了。
”我凑过去看,那本子上密密麻麻全是数字。
小年轻一边算一边跟我解释:“您看啊,这持力层就像土地里的大力士,它得能撑得住上面房子的重量。
要是它力气不够,房子就会往下陷,那可就全完了。
这验算啊,就得把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什么土的类型啊,房子的重量啊,还有以后可能增加的重量啥的。
”我一听就头疼,这么复杂呢。
小年轻却越说越来劲:“这就跟做菜似的,各种调料得放合适了,这地基的各种数据也得算准了。
有时候差一点,那结果就差老多了。
”然后他又开始在那捣鼓那些仪器,那仪器我都叫不上名来。
他小心翼翼地摆弄着,嘴里还念叨着:“可不能出错啊,这数据错一点,这房子就可能变成危房。
”我就在那想啊,我们平常住在房子里,哪能想到盖房子之前还有这么多事儿呢。
就这么个地基承载力的验算,背后得费多少人的心血啊。
这小年轻,虽然看着狼狈,但在我眼里就像个英雄似的,在那跟看不见的危险做斗争呢。
地基承载力及基础验算

铁塔独立基础配筋及地基承载力验算计算书1、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1、1 计算公式: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fa =fak + ηb * γ* (b - 3) + ηd * γm * (d - 0、5) (基础规范式5、2、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190kPa; 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b =0、3;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d=1、6;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γ=18kN/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m =18、0kN/m;基础底面宽度b =4、3m;基础埋置深度d =4、0m当b <3m 时,取b =3m1、1、2 fa =190+0、3*18*(4、3-3)+1、6*18、0*(4-0、5) =297、8kP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297、8kPa1、2 基本资料1、2、1 基础短柱顶承受的轴向压力设计值F=87、4kN1、2、2 基础底板承受的对角线方向弯矩设计值M=1685、6kN·m1、2、3 基础底面宽度(长度) b =l=4300mm基础根部高度H =600mm1、2、4 柱截面高度(宽度) hc =bc =800mm1、2、5 基础宽高比柱与基础交接处宽高比: (b - hc) / 2H =2、91、2、6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fc =11、9N/mm, ft =1、27N/mm1、2、7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300N/mm; 纵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边缘的距离as=35mm1、2、8 纵筋的最小配筋率ρmin =0、15%1、2、9 荷载效应的综合分项系数γz =1、31、2、10 基础自重及基础上的土重基础混凝土的容重γc =25kN/m;基础顶面以上土的重度γs =18、0kN/m, Gk =Vc * γc + (A - bc * hc) * ds * γs =1427、4kN基础自重及其上的土重的基本组合值G =γG * Gk =1926、9 kN1、3 基础底面控制内力F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柱底轴向力值(kN);Mxk、My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弯矩值(kN·m);F、Mx、My --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竖向力、弯矩设计值(kN、kN·m);F =γz * Fk、Mx =γz * Mxk、My =γz * Myk1、3、1 Fk =67、2kN; Mxk'=Myk'=916、8kN·m;1、4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轴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 =(Fk + Gk) / A (基础规范式5、2、2-1)pk =(67、2+1427、4)/18、5 =80、8kPa <fa =297、8kPa,满足要求!1、5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边缘处的最大、最小压力值pkmax =(Fk + Gk) / A + Mk / W (基础规范式5、2、2-2)pkmin =(Fk + Gk) / A - Mk / W (基础规范式5、2、2-3)双向偏心荷载作用下pkmax =(Fk + Gk) / A + Mxk / Wx + Myk / Wy (高耸规范式7、2、2-4)pkmin =(Fk + Gk) / A - Mxk / Wx - Myk / Wy (高耸规范式7、2、2-5)基础底面抵抗矩Wx =Wy =b * l * l / 6 =4、3*4、3*4、3/6 =13、251mpkmax =(67、2+1427、4)/18、49+ 2*916、8/13、3 =219、2kPapkmin =(67、2+1427、4)/18、49- 2*916、8/13、3 =-57、5kPa1、5、1 由于pkmin< 0,基础底面已经部分脱开地基土。
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一.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1.野外鉴别法岩石承载力标准值f k(kpa)注:1.对于微风化的硬质岩石,其承载力取大于4000kpa时,应由试验确定;2.对于强风化的岩石,当与残积土难于区分时按土考虑。
碎石承载力标准值f k(kpa)注:1.表中数值适用于骨架颗粒空隙全部由中砂、粗砂或硬塑、坚硬状态的粘土或稍湿的粉土所充填的情况;2.当粗颗粒为中等风化或强风化时,可按其风化程度适当降低承载力,当颗粒间呈半胶结状时,可适当提高承载力;3.对于砾石、砾石土均按角砾查承载力。
2.物理力学指标法粉土承载力基本值f(kpa)注:1.有括号者仅供内插用;2.折算系数§=0。
粘性土承载力基本值f(kpa)注:1.有括号者仅供内插用;2.折算系数§=0.1。
沿海地区淤泥和淤泥质土承载力基本值f注:对于内陆淤涨和淤泥质土,可参照使用。
红粘土承载力基本值f注:1.本表仅适用于定义范围内的红粘土;2.折算系数§=0.4。
素填土承载力基本值f(kpa)注:本表只适用于堆填时间超过10年的粘性土,以及超过5年的粉土;所查承载需经修正计算。
3.标准贯入试验法砂土承载力标准值f k(kpa)注:1.砾砂不给承载力; 2.粉细砂按粉砂项给承载力;3.中粗砂按中砂项给承载力;4.细中砂按细砂项给承载力;5.粗砾砂按粗砂项给承载力;6.N63.5需修正后查承载力.粘性土承载力标准值f k(kpa)注:N63.5需经修正后查承载力。
花岗岩风化残积土承载力基本值f(kpa)注:花岗岩风化残积土的定名:2mm含量≥20%为砾质粘性土;2mm含量<20%为砂质粘性;2mm含量=0为粘性土二.标准贯入击数修正方法1.国标方法N=aN′2.公路方法当触探杆长度≤21m时按国标;当触探杆长度≥21m时按下式计算:N L=(0.784-0.004L)Ns式中:N L表示校正后的击数Ns表示实际击数L表示触探杆长度三.土的部分特征参考值注:括号内为海南地区经验值粘性土的内摩擦角φ(度)和粘聚力c(kpa)参考值四.土的分类粉土密实度和湿度分类粘性土状态分类五.工程降水方法聚乙烯(PE)简介1.1聚乙烯化学名称:聚乙烯英文名称:polyethylene,简称PE结构式:聚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
混凝土地基承载力标准计算

混凝土地基承载力标准计算一、前言混凝土地基承载力标准计算是建筑工程施工前必要的一项工作,它是建筑物稳定性的保证,也是建筑物结构安全的保障。
本文将从计算方法、标准规范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
二、计算方法1. 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1) 考虑地基压实和地基强度条件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为:Q = A × Nc × Sc + B × Nq × Sq + 0.5 × γ × B × Nγ × Sγ其中,Q为基础承载力,A为基础底面积,B为基础底面周长,Nc、Nq、Nγ为相应的地基系数,Sc、Sq、Sγ为相应的基础承载力系数,γ为土的重度。
(2) 不考虑地基压实和地基强度条件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为:Q = A × S其中,Q为基础承载力,A为基础底面积,S为基础承载力系数。
2. 深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深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与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相似,但需要考虑钻孔的影响。
深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为:Q = A × Nc × Sc + B × Nq × Sq + 0.5 × γ × B × Nγ× Sγ - Q1其中,Q1为钻孔的承载力。
三、标准规范1. 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该标准适用于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了地基设计的基本原则、地基设计的分类、地基设计的选型、地基设计的计算、地基设计的验算、地基设计的施工、地基设计的检验等方面的内容。
2. JGJ94-2008《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该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验收,规定了混凝土结构的验收的基本原则、验收的分类、验收的要求、验收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3. JGJ79-2012《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该标准适用于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定了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分类、地基与基础设计的选型、地基与基础设计的计算、地基与基础设计的验算、地基与基础设计的施工、地基与基础设计的检验等方面的内容。
地基承载力及基础验算

铁塔独立基础配筋及地基承载力验算计算书之马矢奏春创作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1.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1.1 计算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fa = fak + ηb * γ * (b - 3) + ηd * γm * (d - 0.5) (基础规范式 5.2.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 = 190kPa;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b = 0.3;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d=1.6;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γ=18kN/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基础底面宽度 b = 4.3m;当 b < 3m 时,取 b = 3m1.2 基本资料·m1.2.3 基础底面宽度(长度) b = l= 4300mm基础根部高度 H = 600mm1.2.4 柱截面高度(宽度) hc = bc =800mm1.2.5 基础宽高比1.2.7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300N/mm;纵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边沿的距离 as=35mm1.2.8 纵筋的最小配筋率ρmin = 0.15%1.2.9 荷载效应的综合分项系数γ1.2.10 基础自重及基础上的土重基础混凝土的容重γc = 25kN/m;基础顶面以上土的重度γs = 18.0kN/m,Gk = Vc * γc + (A - bc * hc) * ds * γ基础自重及其上的土重的基本组合值 G =γG * Gk =1926.9 kN1.3 基础底面控制内力Fk --------- 相应于荷载效应尺度组合时,柱底轴向力值(kN);Mxk、Myk --- 相应于荷载效应尺度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弯矩值(kN·m);F、Mx、My --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竖向力、弯矩设计值(kN、kN·m);F =γz * Fk、 Mx =γz * Mxk、 My =γz * Myk ·m;1.4 相应于荷载效应尺度组合时,轴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 = (Fk + Gk) / A (基础规范式 5.2.2-1)pk =(67.2+1427.4)/18.5 =80.8kPa <fa =297.8kPa,满足要求!1.5 相应于荷载效应尺度组合时,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边沿处的最大、最小压力值pkmax = (Fk + Gk) / A + Mk / W (基础规范式5.2.2-2)pkmin = (Fk + Gk) / A - Mk / W (基础规范式5.2.2-3)双向偏心荷载作用下pkmax = (Fk + Gk) / A + Mxk / Wx + Myk / Wy (高耸规范式 7.2.2-4)pkmin = (Fk + Gk) / A - Mxk / Wx - Myk / Wy (高耸规范式 7.2.2-5)1.5.1 由于pkmin< 0,基础底面已经部分脱开地基土。
有粘结强度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验算

1.41 0.80 3.10 1.80 1.10 1.90 0.89 6.51 4.60 8.40
压缩模量 (Mpa)
30.00 25.00 30.00 7.60 13.50 28.00 40.00 40.00 32.00 45.00
§(地基模量放大倍 数)
1.46 1.46 1.46 1.46 1.46 1.46 1.46 1.00 1.00 1.00
Ra'≤
Ra''≤
36.44
292.17 77.75 47.52 92.52 97.86
777.15
235.62
1000.99
Ra ' f cu A p
4
1636.25
kN
Ra ''
fcu Ap 4 [1 m (d
0.5) ]
fspa
1001.48
kN
综合①、②、③取其中小值得
计算值Ra(KN)
复合地基压缩模 量
(Mpa) 43.93 36.61 43.93 11.13 19.77 41.00 58.57 40.00 32.00 45.00
承载力特征值
280.00 200.00 280.00 200.00 200.00 220.00 350.00 350.00 240.00 400.00
4圆砾 5-1粘土 5-2粘质粉土
5细砂 6卵石 6卵石 7细砂 8卵石 ⑥卵石
58.00
120.00 55.00 55.00 62.00 140.00 140.00 70.00 150.00 140.00
2400.00 2400.00
26.63
23.53 21.73 20.63 18.73 17.84 11.33 6.73 -1.67 桩长L(m)
地基承载力及基础验算

铁塔独立基础配筋及地基承载力验算计算书1.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1.1 计算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fa =fak + ηb * γ* (b - 3) + ηd * γm * (d - 0.5) (基础规范式5.2.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190kPa;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b =0.3;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d=1.6;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γ=18kN/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m =18.0kN/m;基础底面宽度b =4.3m;基础埋置深度d =4.0m当b <3m 时,取b =3m1.1.2 fa =190+0.3*18*(4.3-3)+1.6*18.0*(4-0.5) =297.8kP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297.8kPa1.2 基本资料1.2.1 基础短柱顶承受的轴向压力设计值F=87.4kN1.2.2 基础底板承受的对角线方向弯矩设计值M=1685.6kN·m1.2.3 基础底面宽度(长度) b =l=4300mm基础根部高度H =600mm1.2.4 柱截面高度(宽度)hc =bc =800mm1.2.5 基础宽高比柱与基础交接处宽高比:(b - hc) / 2H =2.91.2.6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fc =11.9N/mm,ft =1.27N/mm1.2.7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300N/mm;纵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边缘的距离as=35mm 1.2.8 纵筋的最小配筋率ρmin =0.15%1.2.9 荷载效应的综合分项系数γz =1.31.2.10 基础自重及基础上的土重基础混凝土的容重γc =25kN/m;基础顶面以上土的重度γs =18.0kN/m,Gk =Vc * γc + (A - bc * hc) * ds * γs =1427.4kN基础自重及其上的土重的基本组合值G =γG * Gk =1926.9 kN1.3 基础底面控制内力F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柱底轴向力值(kN);Mxk、My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弯矩值(kN·m);F、Mx、My --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竖向力、弯矩设计值(kN、kN·m);F =γz * Fk、Mx =γz * Mxk、My =γz * Myk1.3.1 Fk =67.2kN;Mxk'=Myk'=916.8kN·m;1.4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轴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 =(Fk + Gk) / A (基础规范式5.2.2-1)pk =(67.2+1427.4)/18.5 =80.8kPa <fa =297.8kPa,满足要求!1.5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边缘处的最大、最小压力值pkmax =(Fk + Gk) / A + Mk / W (基础规范式5.2.2-2)pkmin =(Fk + Gk) / A - Mk / W (基础规范式5.2.2-3)双向偏心荷载作用下pkmax =(Fk + Gk) / A + Mxk / Wx + Myk / Wy (高耸规范式7.2.2-4)pkmin =(Fk + Gk) / A - Mxk / Wx - Myk / Wy (高耸规范式7.2.2-5)基础底面抵抗矩Wx =Wy =b * l * l / 6 =4.3*4.3*4.3/6 =13.251mpkmax =(67.2+1427.4)/18.49+ 2*916.8/13.3 =219.2kPapkmin =(67.2+1427.4)/18.49- 2*916.8/13.3 =-57.5kPa1.5.1 由于pkmin< 0,基础底面已经部分脱开地基土。
塔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地基承载力验算一、地基承载力验算依据:1、根据地质报告基础持力层土层为黄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值为160KPa 。
2、根据塔吊使用说明中要求,塔吊基础选用5.6 m ×5.6 m ×1.35 m 固定支腿钢筋混凝土基础。
3、根据厂家提供使用说明书,塔吊附着式安装的参数如下:Fv:基础所受垂直力; Fh :基础所受水平力; M :基础所受倾覆力矩; e :偏心距,单位m 。
4、塔吊基础属于设备基础,吊臂在工作状态或风荷载的作用下使塔吊基础的受力不断发生变化。
根据《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92中第13页第4.6.3条中,固定式混凝土基础的抗倾翻稳定性验算要求,荷载的偏心距e 取不超过b/3。
二、地基承载力验算: (一)、工作状态下:1、基础所受垂直力Fv 为:640 KN2、基础自重:G =5.6×5.6×1.35×25=1058.4 KNPminPmax3、塔吊总重:F =Fv +G =640+1058.4=1698.4 KN4、力矩M /=M+Fh ×1.35=2210+53×1.35=2281.55 KN.m a 、当轴心荷载作用时:P=F/A= 1698.4/(5.6×5.6)=54.16 kPa <f=160kPa——满足要求 b 、当偏心荷载作用时:e =M //F =2281.55/1698.4=1.34<b/3=5.6/3=1.66(1.87) ——塔吊稳定性满足要求Pmax =F/A ×(1+6e/b)=1698.4/(5.6×5.6)×(1+6×1.34/5.6)=131.92 kPa <1.2f =192 kPa ——符合要求Pmin =F/A ×(1-6e/b)=1698.4/(5.6×5.6)×(1-6×1.34/5.6)=-23.29<0由于计算出的Pmin <0,此时基底接触压力将重新分布,按下式重新计算Pmax:——符合要求 (二)、非工作状态下:1、基础所受垂直力Fv 为:580 KN2、基础自重:G=5.6×5.6×1.35×25=1058.4 KN3、塔吊总重:F =Fv +G= 580+1058.4=1638.4 KN4、力矩M /=M+Fh ×1.35=3209+120×1.35=3371 KN.m a 、当轴心荷载作用时:P=F/A= 1638.4/(5.6×5.6)=52.24 kPa <f=160kPa ,2F 3b(b/2-e)Pmax = =2×1698.4 3×5.6×(5.6 / 2-1.34)=138.49 kPa <f=160kPa——满足要求 b 、当偏心荷载作用时:e =M //F =3371/1638.4=2.06<b/3=5.6/3=1.66(1.87) ——塔吊稳定性不能满足要求非工作状态下,塔吊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故需增加基础面积,现将基础尺寸增至6.6m ×6.6m ×1.35m 。
拌和站基础地基承载力计算

一.计算公式1 .地基承载力P/A=σ≤σ0P—储蓄罐重量KNA—基础作用于地基上有效面积mm2σ—土基受到的压应力MPaσ0—土基容许的应力MPa通过地质现场勘探并经过计算得出土基容许的应力σ0=110Kpa。
5 .基础承载力P/A=σ≤σ0P—储蓄罐单腿重量KNA—储蓄罐单腿有效面积mm2σ—基础受到的压应力MPaσ0—砼容许的应力MPa二、储料罐基础验算1.储料罐地基开挖及浇筑由于搅拌站粉料罐间距过近,无法设置独立基础,现场基础设置为条形基础,基础平面图及具体结构尺寸入下图所示。
水泥罐高23m,罐身长13m,直径为5.1m。
粉煤灰罐高23m,罐身长13m,直径为5.1m。
2.计算方案按照4*300t粉料罐和4*300+2*200粉料罐分别进行验算,储蓄罐重量通过条形基础作用于土层上,水泥罐体重量15t,最大水泥重量300t。
4个储蓄罐重量整体通过基础作用于土层上,水泥罐体重量4*15t,最大水泥重量4*300t,混凝土重量402.5t,集中力P=16625KN,水泥罐条形基础受力面积A=(9.63+6.96+6.87+4.34+2.98+3.73+3.64+7.97)*7/2=161.42 m²。
按最不利承载力计算示意见下图。
粉煤灰罐体重量12t,最大水泥重量200t,整体集中力P=3150*4+2120*2+5752.5=22592.5KN,储料罐条形基础受力面积A=(9.63+6.96+6.87+6.76+9.02+7.58+3.84+3.73+3.64+7.97)*7/2=231m ²。
按最不利承载力计算示意见下图。
3.储料罐基础验算过程3.1 地基承载力根据上面的1力学公式,已知4个水泥罐P=16625KN,计算面积A=161m²,P/A=16625KN/ 161.42m²=103 KPa ≤σ0=110KPa 4个水泥罐地基承载力满足承载要求。
支架砼基础(地基)承载力验算

支架砼基础(地基)承载力验算说明:以单幅桥梁为单位计算,由于支架打设基本处在路面标高位置,故不考虑风载因素。
一、恒荷载1、C50砼:250m3*2.3t/m3=5845KN2、钢筋:骨架500KN+钢束和其他125KN=625KN3、方木:按支架图(22.92*0.06*0.12*84+46*.1*.15*25)*6KN/m3=187KN4、模板:外模460m2+内模500m2=960m2*.12KN/ m2=120KN5、钢管架自重立杆:17.6/0.5*(25/0.6)*1.8m(平均长)*3.84kg/m=102kN纵向水平杆:25*3*(17.65/.5)*3.84kg/m=101KN横向水平杆:17.65*3*(25/.6)*3.84kg/m=85KN纵向斜撑杆:2*5*3*4*3.84 kg/m=5KN横向斜撑杆:2*2*5*4*3.84 kg/m=4KN各挡扣件总荷载:扣件数10000*15.4N/只=160KN14#槽钢通长布置:17.65/0.5*25*0.38KN/m=336KN合计恒荷载:7570KN二、施工荷载按桥梁施工手册一般规定,施工荷载可取1KN/ m2桥面积:25*17.65*1=445KN二项总荷载=8015KN支架基础(地基)承载力验算:1.基承载面积按桥面投影计取为25*17.65=445m22.经土路基压实处理>90%,浇筑C20厚15cm砼基础后强度和整体受压均大为提高,按每平方24KN受力计算总承载力为:445*24=10680KN故地基承载力满足连续梁的全部荷载支架的整体稳定性验算说明:当支架按规定要求构架,且不缺少必要的结构杆件,亦没有局部未形成稳定结构的情况下,它的工作主要受其失稳承载能力的控制。
由于计算时把整架稳定问题转化成对立柱的稳定性进行计算,故总体“整体(立柱)稳定性计算”扣件式钢管支架的整体(立柱)稳定性计算0.9N fc公式≤фA r¹m式中N—立杆验算截面处的轴心力设计值,其值为nN=1.2N Gk+1.4∑N qiki=1N Gk—脚手架自重标准值在立杆中产生的轴心力(KN);n∑N qik—n个可变荷载标准在立杆中产生的轴心力,一般情况下,i=1仅计算施工载载一项;A—立杆的计算截面面积(mm2);ф—轴向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λ=eο/I, eο=μh;h—步距(mm);fc—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KN/ mm2),fc=0.205 KN/ mm2是Q235钢钢材;r¹m—材料强度附加分项系数。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承载力的计算包括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fa=fak+ηbγ(b-3)+ηdγm(d-0.5)式中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 取值;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
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用旋喷桩处理的地基,应按复合地基计算。
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确定,也可按下式计算或结合当地情况与其土质相似工程的经验确定。
即:式中:`F_(SD,K)`为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A_E`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M^2`);`A_P`为桩的平均截面积(`M^2`);Β为桩间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可根据试验确定,在无试验资料时,可取0.2~0.6,当不考虑桩间软土的作用时,可取零;`R_(DK)`为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KN),可通过现场荷载试验确定,也可按下列两式计算,并取其中较小值:式中:`F_(CU,K)`为桩身试块(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KPA);Η为强度折减系数,可取0.35~0.50;N为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H_I`为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M);`Q_(SI)`为桩周第I层土的摩擦力标准值,可采用钻孔灌注桩侧壁摩擦力标准值(KPA)`Q_P`为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标准值(KPA),可按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的有关规定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塔独立基础配筋及地基承载力验算计算书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计算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fa =fak + ηb * γ* (b - 3) + ηd * γm * (d - (基础规范式)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190kPa;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b =;
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d=;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γ=18kN/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m =m;基础底面宽度b =;
基础埋置深度d =
当b <3m 时,取b =3m
fa =190+*18*+** =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
基本资料
基础短柱顶承受的轴向压力设计值F=
基础底板承受的对角线方向弯矩设计值M=·m
基础底面宽度(长度) b =l=4300mm
基础根部高度H =600mm
柱截面高度(宽度)hc =bc =800mm
基础宽高比
柱与基础交接处宽高比:(b - hc) / 2H =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fc =mm,ft =mm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300N/mm;纵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边缘的距离as=35mm 纵筋的最小配筋率ρmin =%
荷载效应的综合分项系数γz =
基础自重及基础上的土重
基础混凝土的容重γc =25kN/m;基础顶面以上土的重度γs =m,
Gk =Vc * γc + (A - bc * hc) * ds * γs =
基础自重及其上的土重的基本组合值G =γG * Gk =kN
基础底面控制内力
F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柱底轴向力值(kN);
Mxk、My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弯矩值(kN·m);
F、Mx、My --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竖向力、弯矩设计值(kN、kN·m);
F =γz * Fk、Mx =γz * Mxk、My =γz * Myk
Fk =;Mxk'=Myk'=·m;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轴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 =(Fk + Gk) / A (基础规范式)
pk =+/ =<fa =,满足要求!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边缘处的最大、最小压力值pkmax =(Fk + Gk) / A + Mk / W (基础规范式)
pkmin =(Fk + Gk) / A - Mk / W (基础规范式)
双向偏心荷载作用下
pkmax =(Fk + Gk) / A + Mxk / Wx + Myk / Wy (高耸规范式)
pkmin =(Fk + Gk) / A - Mxk / Wx - Myk / Wy (高耸规范式)
基础底面抵抗矩Wx =Wy =b * l * l / 6 =**6 =
pkmax =+/+ 2* =
pkmin =+/ 2* =
由于pkmin< 0,基础底面已经部分脱开地基土。
则有
pkmax =(Fk + Gk) / (3ax·ay) (高耸规范式)
ax·ay ≥(高耸规范式)
ax --------- 合力作用点至ex一侧基础边缘的距离,按b/2-ex 计算;
ay --------- 合力作用点至ey一侧基础边缘的距离,按l/2-ey 计算;
ex --------- x方向的偏心距(m),按Mkx/(Fk+Gk) 计算;
ey --------- y方向的偏心距(m),按Mky/(Fk+Gk) 计算;
ex = ey = ( + =
ax = ay = 2 - =
pkmax =+ / ( 3 ××) =
ax·ay =≥=
由于pkmax =≤=
地基承载力验算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Fl ≤* βhp * ft * am * Ho (基础规范式)
am =(at + ab) / 2 (基础规范式)
Fl =pj * Al (基础规范式)
基础底面地基净反力设计值
pmax =F / A + Mx / Wx + My / Wy=
X(Y) 方向
因b >hc + 2Ho,有:
Al =(b - hc + 2bc + 2Ho) * [(b - hc) / 2 - Ho]
=* =
am =(bc + ab) / 2 =+/2 =
Fl =pmax * Al =* =
*βhp*ft*amx*Ho =**** =<Fl =,
不满足设计要求。
★★★★★★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弯矩设计值
MⅠ按地基规范式计算:
MⅠ=a1 ^ 2 * [(2l + a') * (pmax + p - 2G / A) + (pmax - p) * l] / 12因基础长宽相等,MⅠ>MⅡ,此处可只计算MⅠ值
p =pmin + (pmax - pmin) * (b + hc) / 2b =+ =
MⅠ=
=·m
配筋计算
Mmax =·m,As =4398mm
实际配筋方式为:31φ14@140配筋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