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在泡沫模型的中国股市泡沫研究_郭华

合集下载

我国股市泡沫实证分析

我国股市泡沫实证分析

我国股市泡沫实证分析随着我国股市过热问题的讨论日趋激烈,我国证券市场泡沫问题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经济学家的唇枪舌剑、研究工作者的学术探讨、市场参与者的观点看法,将中国证券市场的泡沫问题正式提到了理论政策研究的高度。

股市泡沫问题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对决策者来讲,及时化解股市泡沫,能够避免其破灭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冲击;对投资者来讲,可以避免重大损失。

这就需要我们研究我国股市到底有没有泡沫,有多少泡沫。

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对我国股市泡沫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一、股市泡沫的涵义目前,经济学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股市泡沫的定义。

本文将股市泡沫定义为由金融投机所导致的股票价格上涨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并陡然下跌使股市泡沫破裂的状态。

必须说明的是:在现实股票市场中,我们不能把任何市场价格超过内在价值的情况都判定为出现了泡沫。

在内在价值附近的“纯粹”随机性偏离,不应当看成泡沫,只能称为“噪音”。

此种“纯粹”随机性扰动可以用均值为零的平稳随机过程来描述。

只有当这种偏离是实质性的,即非平稳型偏移时,才能将其称为泡沫。

二、股市泡沫合理范围的确定(一)股市泡沫合理范围的定义。

股市泡沫是一把双刃剑,泡沫适度则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泡沫过度甚至破灭则会对经济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应该把股市泡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一范围可称之为股市泡沫的合理范围。

在这一范围内,股市泡沫能够对实体经济有促进作用,并且能够长期持续发展,不至于破裂。

(二)股市泡沫合理范围的确定。

在现实的股票市场上,股票的市场价格往往高于其真实价格,从而决定了股票的价格具有了“虚拟”成分。

这是产生股市泡沫的根源。

从泡沫的定义,可以知道泡沫的度量公式为:Bt=It-It*。

其中,It为t 时刻股股票市场实际平均价格,It*为t时刻股票市场理论价值或者内在价值。

因此,研究股市泡沫的合理范围,就必须注重股票价格虚拟的合理范围。

本文认为,依据市盈率指标来说明股票价格虚拟的合理范围、股市泡沫产生的临界点以及股市泡沫存在的合理区间,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研究近年来,中国股票市场一直备受关注,并且经历了多次波动。

这让人们开始思考,中国股票市场中是否存在泡沫,以及泡沫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进行研究,探讨其潜在风险和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泡沫的定义。

泡沫是指某种资产价格在没有充分支撑的情况下,由于市场炒作、投机行为或盲目追逐而出现的过热状态。

股票市场中的泡沫通常会在价格超过其真实价值时出现,并在市场意识到该问题后出现猛烈的调整。

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形成有多种原因。

首先,市场情绪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不容小觑。

当投资者出现集体炒作或盲目追逐某只股票时,市场情绪会推动股票价格迅速攀升,超过其真实价值。

其次,流动性过剩也是泡沫形成的原因之一。

当银行信贷过度宽松时,大量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此外,政策因素也对股票市场的泡沫形成起到了一定作用,例如政府的股市刺激措施可能会引导投资者进行短期投机,从而推高股票价格。

泡沫对中国股票市场以及整个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泡沫破裂可能导致股票价格的暴跌,投资者的信心受到重创。

这将导致市场恐慌,进一步加剧股票价格下跌的力度。

其次,泡沫破裂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一旦股价大幅下跌,很多投资者将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将面临巨大的坏账风险。

最后,泡沫破裂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庞大,股市崩盘将引发信贷紧缩以及企业投资意愿的下降,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避免泡沫的出现及其潜在风险,中国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规范股票市场。

首先,加强监管和法律制度建设是必要的。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督,严防市场操纵和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也能够提高市场的有效性,减少投资者受市场情绪影响的可能性。

其次,加强投资者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课程,帮助投资者增强风险意识和理性投资能力。

最后,建设多层次和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也是规范股票市场的关键。

我国股市泡沫的若干探讨

我国股市泡沫的若干探讨

我国股市泡沫的若干探讨一、我国股市泡沫形成的原因(一)证券市场本身的系统特性是根源证券市场交易对象的虚拟化,使得市场上的各类投资者有自由去根据各自的需要去理解股票的价值。

证券市场进入门槛低,任何人只要想就可以进行证券的买卖,但证券市场的预测和操作需要投资者拥有丰富的证劵知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但在我国大部分得市场投资者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他们多数人只会盲目地跟风,宁愿听从一些小道消息也不学着去理解和分析市场信息。

这就给一些投机者有了可乘之机,一些机构和个人大量买入某只股票,从而造成该只股票价格虚高,其市场价值大大超过了实际价值,而人们被这样的虚假繁荣现象所迷惑开始疯狂跟进,使得股票价格与其实际价值相差越来越大,最终产生泡沫。

(二)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投资者自目追高的主要原因市场上资产价值所反映的价格就是市场上信息充分体现那一点的价格。

没有人可以比市场更提前知道资产价值本身的信息,市场是最完整最及时反映价格的场所。

但是,由于交易者获得信息渠道不同和市场硬件条件所限,每一个投资者不可能完全做到信息对称,正因为产生了不对称,每个投资者才会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交易,在自认为掌握最新最完全的信息下做出最符合自己的投资,这种投资在另外一方信息有差别的投资者眼中可能却是不赞同的。

正因为如此,市场才能保证其充分流动性。

(三)市场行政主导占据主导导致泡沫的存在在我国经济中,政府在股市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政府在既当选手又当裁判的情况下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政策干预的公正性就得不到保证,结果应该以辅助为主的行政手段取代了以价格为导向的市场机制。

这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使得投资者不能准确地看清市场动向,也给一些投机者有了可乘之机。

我国股市有为国有企业筹措资金的习惯,这就导致了我国股票市场新股上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选择,并没有把一些真正有市场前景,需要资金完善自己技术体系和品牌价值的企业作为上市的首选,而是证监会根据各地国有企业需求上市进行融资的总体需求,在结合股市具体的可容量来进行股市扩容。

中国股票市场泡沫测度及其合理性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泡沫测度及其合理性研究

摘要:基于剩余收益模型对1993~2006年年初A股市场泡沫进行了测度,并根据对美国股票市场泡沫分析结果,研究了中国A股市场泡沫合理性问题。

结果表明,长期以来中国A股市场的内在价值保持相对稳定,而股票价格却频繁大幅波动,且股票价格严重偏离内在价值,市场中的泡沫成分较多;股价指数及市盈率指标对股价泡沫大小的揭示能力非常有限;中国A股市场的泡沫多数属于超常泡沫,但自2001年开始的股市调整使市场中的泡沫得到有效释放,至2006年年初,市场泡沫已经回落到正常水平,2006年大牛市行情的启动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市场调整后投资价值的显现。

关键词:市场泡沫;剩余价值;内在价值;市盈率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回顾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作为生产社会化推动资本社会化和风险社会化产物不同的是,中国股票市场是政府行为与政策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制度供给不足、制度安排缺陷以及市场主体不成熟导致中国股票市场价格频繁、剧烈波动,股票价格大幅偏离内在价值,长期处于严重的泡沫化状态,股票市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投资者的理性行为和监管者的有效监管,而投资者理性行为和监管者有效监管的前提是对股市泡沫大小进行准确测度以及对股市泡沫合理性进行正确研判。

然而,长期以来对于中国股票市场泡沫如何测度以及股市泡沫是否处于合理范围却存在较大争议,2001年年初的股市大辩论即是最好例证。

因此,研究中国股市泡沫测度及其合理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中国股市泡沫测度方法而言,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遍运用的间接测度法,即通过股价指数、市盈率等与股市泡沫相关指标的计算或通过相关指标的数理统计特性,表征不同时点股市泡沫大小的比较关系。

全登华(2003)利用股票市场的周超额回报率数据,采用McQuenn和Thorley的持续期依赖性检验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泡沫进行研究。

屠孝敏(2003)将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加入到市盈率的计算中,据此对上海A股市场泡沫成分进行实证分析。

中国股票市场泡沫问题浅析

中国股票市场泡沫问题浅析

中国股票市场泡沫问题浅析1股市泡沫的概念所谓“泡沫”,通俗的明白得应该是在一定时期内某交易对象的价格高出其内在的价值部分的一种现象。

在《新帕尔格雷夫货币与金融大辞典》(1992)中,泡沫指在一个连续金融运作过程中,一种或一系列得资产价格的突然上升,随着最初的价格上升产生对远期价格连续上升的预期,从而吸引新的买者,总的来看在整个过程中,投机者感爱好的是买卖资产获得的收益,而不是资产本身的用途及其盈利能力[1]。

各国对泡沫定义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但各种不同的关于泡沫的表述却存在专门多共性方面,这些共同点差不多能够反映出泡沫的本质特点。

(1)泡沫存在泡沫载体资产(简称泡沫资产),且载体可在交易中增值;(2)泡沫资产常具有较低的供给弹性,当较短时期内存在迅速增加的需求压力时,供给难以足够灵活地变动来平稳需求增长;(3)泡沫资产受制于经济差不多面因素,具有内在价值;但内在价值通常不能直截了当观测到,需要依照各种经济差不多面因素采纳一定的方法进行估量推断;(4)泡沫资产价格围绕内在价值上下波动,泡沫资产价格对其内在价值显现大幅度偏离时泡沫产生,泡沫运行的最终结果是破灭,但泡沫破灭产生的经济后果不必定相同[2]。

2 股市泡沫形成的基础条件2.1 股市泡沫形成的物质性基础条件虚拟经济的不断进展是股市泡沫形成的物质性基础条件。

虚拟经济一样是相关于实体经济(RealEconomy)而言的。

国内外学者对虚拟经济的概念并未取得一致认识。

关于虚拟经济的种种争辩姑且不论,从各类对虚拟经济的定义看,每个定义都有一定的合理性,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虚拟经济的本质。

尽管定义角度不同,但都有共同之处,即虚拟经济是在实体经济基础上产生而且以虚拟资本为载体。

因此,能够认为,虚拟经济以虚拟资本运动为主体,是虚拟资本增长及其活动范畴不断扩大导致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动态变化过程。

虚拟经济的起点是虚拟资本,经济不断虚拟化是虚拟资本不断膨胀,信用规模不断扩大的必定结果。

对中国股市泡沫的检验与度量——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Kalman滤波方法

对中国股市泡沫的检验与度量——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Kalman滤波方法

样 的“ 泡 沫 ” 后 时代 背 景 下 , 综 合 借 鉴 国 内外 众 多研 究 成 果 的 基 础 上 , 用 状 态 空 间 模 型 和 卡 尔 曼 滤 波 方 法 对 2 0 - 2 0 在 运 0 7 08 年 的 沪 市 泡 沫 进 行 了度 量 并 刻 画 了股 市 泡 沫 的 运 行 趋 势 , 此 解 释 了股 市 大 幅 波 动 的 原 因 , 对 于保 持 证 券 市 场 的 平 稳 运 由 这
示 了股 票 实 际 价 格 与 理 论 价 格 比 值 的 自然 对 数 , 映 了 不 反 本文 的选取 20 0 7年 到 2 0 上 证 指 数 日收 盘 价 、 利 0 8年 红 同 时刻股票价 格 的泡 沫程 度 , 文 构 造 的这 两 个 变量 都 含 指 数 日收盘 价的 所有 数 据 , 据 来 源 为上 海 证券 交 易所 月 本 数


其 中 V ~ N( , , ~ N( , , 且 相 互 独 立 , 余 0 R) W 0 Q) 并 其
从 上 式 中 可 以看 出 A 表 示 股 票 理 论 价 格 取 自 然 对 数 符 号 分 别 表 示 相 应 的 矩 阵 。 p
后 的一阶差分 , 动态化地反 映 了股票 理论 价格 的 变化 ; g 表 2 数 据 平稳性 检 验
一 一
无时间趋势项 5 和 1 显著 水平 下临界 值分 别为 : 28 一 . 6和
3 4 . 4;
时 间趋 势 项 5 和 1 显 著 水 平 下 临 界 值 分 别 为 : 3 4 一 . 6和
3 9 . 8。
做 以免 发 生 设 定 错 误 , 而 得 到 : 从
行 和防 范化解金 融风险 , 具有理 论和现 实意义 。 都

我国股市理性泡沫的实证检验

我国股市理性泡沫的实证检验
维普资讯
第2 1卷
第 5期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Vo1 21. . NO. 5 Se p.2 0 0 7
2 00 7年 0 9月
J un lo n nUnv ri ( oilS in e ) o ra f Hu a ies y S ca ce cs t
了理 性 泡 沫 的 实证 检 验 , 用 观 察 性 证 据 (ncoa ei ne 进 行 了验 证 。研 究 发 现 , 国股 市 的 各 种 特 征 很 符 合 并 aedtl v e c) d 中
理 性 泡 沫模 型 的推 论 , 持 了 中 国股 市 理 性 泡 沫 的 存 在 性 。 而 中 国 股 市理 性 泡 沫 的 成 因有 其 制 度 上 的 特 殊 性 , 支 这 是 由我 国股 市 的特 殊 发 展 轨 迹 所 决 定 的 。
格偏 离其 一般 均衡价 格 时也不存 在套 利机 会 。而非

前 言
理性 泡 沫则认 为 投 资 者 的行 为 非 理性 , 市场 也 并 非
总是 有效 , 由于 不对称 信 息 、 代表 性启 发 以及强反 馈 泡沫 ( u be 是 指 资 产 价 格 相 对 于 其 基 本 面 b b l) (u d me tl 价 格 的偏 离 , 就 是 不 能 被 基 本 面 fn a na ) s 也 ( 现金 流 、 率 等 ) 解 释 的 资 产 价 格 部 分 ( r 如 利 所 Ga—
[ 键 词 ]理 性 泡 沫 ; 期依 赖 ; 察 性 证 据 关 久 观 [ 图 分 类 号 ]F 3 .1 中 8 0 9 [ 文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1 0 - 1 6 (0 7 0 — 0 6 — 0 0 8 7n lBu b e n Chi a’ t c a k t s o to a b l s o n SS o k M r e

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

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

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刘松(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020) 内容提要: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是评估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的依据。

而只有准确评估了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投资者和决策者才能正确认识股市泡沫问题。

本文首先对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做了综述,然后对目前最前沿的股票内在投资价值模型(基于帐面价值和剩余收益的F O 模型)做了改进,使之更具有实用价值。

接着利用改进后的F O 模型,测算了中国股市目前的内在投资价值以及中国股市泡沫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

计算表明,与2001年6月份股市高峰期相比,2004年底中国股市泡沫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都已大幅度下降。

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股票内在投资价值 股市泡沫 F O 模型* 本文系2004年11月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的 第四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 入选论文的修改稿。

作者感谢王战教授、张军教授、孙立坚教授等人的指导,感谢邵宇博士、陈灯塔博士、攀登博士等与会者的修改意见。

股市泡沫问题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对决策者来讲,及时化解股市泡沫,能够避免其破灭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冲击。

对投资者来讲,可以避免重大损失。

关于中国股市泡沫的争论由来已久,但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市泡沫的成因、股市泡沫破灭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对待股市泡沫等等问题上。

在这些研究中,没有重视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中国股市到底有多少泡沫(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

我们认为,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对中国股市泡沫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才能减少争论,管理层也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而要正确地测算股市的泡沫量,首先需要正确地评估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

因此,本文首先在第一节对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做了综述;接着第二节对目前最前沿的股票内在投资价值模型(基于帐面价值和剩余收益的F O 模型)做了改进,改进后的F O 模型更具有实用价值;第三节利用改进后的F O 模型,测算了中国股市目前的内在投资价值;第四节提出了测量股市泡沫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的指标,并具体计算了2001年6月底股市高峰时期以及2004年底中国股市泡沫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

股市泡沫_中国股市非理性泡沫的实证分析

股市泡沫_中国股市非理性泡沫的实证分析

股市泡沫_中国股市非理性泡沫的实证分析股票市场泡沫是指股票的价格持续偏离了其基础价值(Fundamental value)的过程,即股票价格脱离市场基础持续急剧上涨的过程或状态,又指股票价格高于市场决定的合理价格部分。

在西方资产价格泡沫理论中,股市泡沫分为理性泡沫(Rational bubbles)和非理性泡沫(Irrational bubbles)两类:理性泡沫理论基于市场有效性和经济主体理性假设,资产的价格由市场基础价值和理性泡沫成分构成,但是理性泡沫理论的假设条件过于理想化,现实中的中国股市并不是完全有效的,而且中国的投资者,尤其是散户,在很多时候表现得很不理性,所以使用理性泡沫理论来研究中国股市并不是十分合理的,从非理性泡沫理论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股市更具有现实意义。

非理性泡沫理论的基础是“金融噪声”理论。

该理论认为噪声交易者(Noise trader)的存在使得市场并不总是有效,而也并非完全,投资者的预期可能存在着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交易者的行为将偏离理性,在过高或者过低的价格上继续购买或者抛出股票导致泡沫或者反泡沫的产生。

很多学者从股票市场参与者的投资行为来解释其成因,比如:噪声交易者、羊群行为、正反馈理论等等。

非理性泡沫的形成及其迅速膨胀或收缩的特性具有高度的非线性以及复杂性特征,传统的金融数学工具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描述,这一领域的研究吸引了很多物理学家的关注,他们利用物理学的理论对金融市场规律进行了提取和抽象,在研究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本文将利用物理学家Didier Sornette等人提出的对数周期幂律模型对中国股市的非理性泡沫状况进行分析。

二、对数周期幂律模型(一)对数周期幂律模型原理对数周期幂律模型LPPL(Log-periodic Power Law)是一个关于泡沫和崩盘的理性预期模型。

模型中有以下几个假设:第一,交易者作决定时受他们“邻居”的决定的影响。

第二,交易者通过互相模仿可能在一瞬间达成全部统一的交易状态(卖出)。

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现象分析

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现象分析

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现象分析近年来,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现象备受关注。

这种现象并非新鲜事,早在2007年就曝出国内股市出现泡沫,而此后几年,股市波动剧烈,市场却并未形成真正的“牛市”。

而在去年底至今,股票市场一波高潮接着一波高潮,一度甚至被认为是一场基本面与逻辑大相径庭的疯狂行情。

那么,这些所谓的泡沫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首先,是投资者情绪过度炒作所导致的。

股票市场本质上是由股民构成的群体,而这个群体的行为显然会受到其情绪状态的影响。

当人们看到股价不断上涨时,面对眼前的这种繁荣景象,就可能会措手不及地跟着买进,从而推动股价更进一步。

这种投资者情绪的炒作行为往往会导致实际价值与股价的严重脱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估值泡沫”。

其次,是政策因素的影响。

在中国,政策性因素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尤其显著。

当政府有意推动股市或者协调股市时,包括投资者、市场机构在内的各方面主体纷纷响应,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说会有意无意地加大资金规模,并不断推高股价。

例如最近几年推动A股向国际化转型、同时吸引海外资本入场等系列措施推动市场走高,但如今当政策逆转时,一些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也正在加剧。

而在具体操作上,境内一些上市公司的估值已经高到不可等闲视之地步。

通过不断炒作股价,有的上市公司甚至出现了“净利润为负但市值超过上市公司债务总额”的现象,这样的公司显然不具有实际价值,但其市值却在不断飚升。

这种行为往往会对“价值投资”的实际资金投入造成阻碍,从而助长股市泡沫现象的进一步膨胀。

同时,炒作行为所带来的“次新股狂潮”,也是造成股市泡沫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现象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

在未来,除了正常的市场调控外,还有待投资者自身的理性认识与反思。

为有效遏制泡沫现象,需要股民摆正投资风险意识,保持理性冷静,才能有效防范市场风险,保护自身利益。

我国股市泡沫化现象及其影响分析

我国股市泡沫化现象及其影响分析

我国股市泡沫化现象及其影响分析随着我国股市的发展,股票投资成为越来越多人追逐财富增值的方式。

然而,在股市的繁荣之下,也隐藏着一种不容忽视的风险,那就是股市泡沫化现象。

本文将分析我国股市泡沫化现象及其对经济和投资者的影响,并探讨如何预防和化解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来探讨股市泡沫化现象的特点与原因。

股市泡沫化指的是股票价格高估,投资者对未来股市前景过度乐观,盲目跟风、追涨杀跌的行为普遍存在。

这种现象通常源于市场过度炒作、投资者心理波动以及政策扶持等多重因素。

一方面,市场过度炒作导致投资者对涨停股票采取投机性买入,进一步推高股票价格。

另一方面,投资者心理波动使得投资者过度乐观,忽视了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此外,政府的政策扶持也可能误导市场,引发过度投资,进而导致股市泡沫化。

然后,我们来探讨股市泡沫化现象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股市泡沫化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当股市泡沫破裂时,投资者可能出现恐慌抛售,引发股市崩盘,并可能蔓延至整个经济体系,导致金融风险的扩大。

其次,股市泡沫化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过度投资于股市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错位配置,进一步削弱实体经济的发展动力。

此外,股市泡沫化还可能导致投资者财产损失,降低他们的购买力和消费意愿,进而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负面冲击。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股市泡沫化现象对投资者的影响。

首先,股市泡沫化会使投资者面临较高的投资风险。

当股票价格高估时,投资者可能处于高位买入的风险,一旦泡沫破裂,有可能面临较大的亏损。

其次,股市泡沫化还可能导致投资者心理的浮动。

在股市繁荣时,投资者情绪普遍乐观,但一旦泡沫破裂,投资者可能感到挫败和失望,进而对股市失去信心。

此外,股市泡沫化还可能使投资者对风险的认知产生偏差,使得他们在其他资产中过度投资,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不稳定性。

最后,我们来探讨如何预防和化解股市泡沫化问题。

首先,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防范市场过度炒作和投机行为。

其次,投资者应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增强风险意识,不盲目追涨杀跌。

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

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

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随着中国股市的快速发展,股票市场泡沫问题成为广受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股市的泡沫问题,我们需要探讨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的股市实践中。

股票内在投资价值是指一支股票在真实价值基础上的价值估计。

它是根据股票所代表的公司的基本面指标、未来的盈利预期、行业竞争力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

内在价值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股票的价格会向其内在价值回归,如果股票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它被认为是被低估的;相反,如果股票价格高于其内在价值,就被认为是被高估的。

然而,在中国股市中,我们常常看到股票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形成泡沫。

泡沫现象往往源自市场投机行为、信息不对称以及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原因。

其中,投机行为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投机者追逐短期利益,通过购买高风险、高回报的股票获取暴利。

这种行为会导致市场价格偏离内在价值,形成泡沫。

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泡沫问题的重要因素。

一些投资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而其他人则无法获取。

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无法有效反映股票的真实价值,进而造成泡沫的形成。

此外,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也是泡沫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公司经营者只关注股票的短期涨跌,而忽视了公司的内在价值。

这种情况下,股票泡沫问题就会不断出现。

中国股市泡沫问题的根源在于投资者对内在价值的认知和评估存在一些失误。

首先,许多投资者过于关注短期的市场行情,而忽视了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价值。

他们过分追逐市场热点和投机机会,盲目跟风从而推高股票价格。

其次,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者往往只能凭借有限的信息作出决策,容易被市场的噪音所干扰。

再次,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使得公司管理层更加注重短期股价表现,忽视了长期价值的实现。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股票泡沫的形成和扩大。

为了解决中国股市的泡沫问题,首先需要加强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评估能力。

中国股市泡沫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股市泡沫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股市泡沫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中国股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且在某些时期表现出了明显的泡沫特性。

股市泡沫既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对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因此,探究股市泡沫和其形成原因,分析股市泡沫的演化和破灭,以及评估各种政策措施对股市泡沫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选取中国A股市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探究A股市场泡沫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并评估政策对股市泡沫的影响。

本研究拟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 事件研究法:选择一些重要的事件,如政策变化、财务数据披露等进行研究,以探究事件对股市泡沫的影响。

2. 模型分析法:通过建立投资者心理和市场效率等模型,分析股市泡沫形成和演化的原因。

3. 历史数据回顾法:通过回顾历史泡沫事件,如2007年和2015年的股市泡沫,分析泡沫演变的过程以及破灭的原因。

三、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得出以下成果:
1. 确认股市是否存在泡沫,分析泡沫存在的原因;
2. 探究股市泡沫的演化过程,分析泡沫的破灭原因,为政府制定措施提供参考;
3. 评估政策对泡沫的影响及合理性,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四、研究进度安排
1. 文献综述及准备工作:3个月。

2. 数据分析及模型构建:5个月。

3. 撰写论文及答辩准备:4个月。

五、可行性分析
本研究选定的研究对象A股市场,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相对容易,且相关文献较为丰富。

研究方法成熟,可行性较高。

基于滚动窗口单位根检测的我国a股市场定价泡沫问题的研究

基于滚动窗口单位根检测的我国a股市场定价泡沫问题的研究
在 20世纪 80年代前后,经济学家开始运用计量技术和假设检验的方式来确切定义和检测股市中 的泡沫。经济学家还先后提出了方差比检验方法(Shiller,1981;LeRoy& Porter,1981)、二步检验方法 (West,1987)、基于单位根 -协整的泡沫检验方法(Diba& Grossman,1988)、内在泡沫检验方法(Froot &Obstfeld,1991)和 supADF检验方法(Phillipsetal.2009,2011)。Shiller(1981)提出的方差比检验发 比过度波动检验法精确,不仅能够检测泡沫的存在,还能同时检测泡沫产生和破灭的时间。West(1987) 所使用的二 步 检 验 法 则 是 从 股 价 和 股 利 间 的 关 系 参 数 入 手 进 行 泡 沫 存 在 性 的 检 验。Blanchard& Watson(1982)研究发现资产价格泡沫的期望呈指数状发散增长,只进行差分运算无法将泡沫过程平稳 化,因此 West(1987)的二步法检验基本假设不合理。Diba&Grossman(1988)提出了单位根 -协整泡沫
本文期望在文献的基础上能够使用一种更符合中国市场现状,精确定位股票市场泡沫又不损失检 测效率的检测方法对于中国股票市场泡沫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般来说,投资品理性的价格预期可通过无套利定价模型计算出来,基本形式如下:
Pt=1(来自1+rtPt+1
+Dt+1)
(1)
其中 Pt为 t时期的股票除息价值;rt为 t时期的折现率,Dt+1为资产的现金分红。Campbell&Shiller
一、引 言
在上个世纪 30年代,美股泡沫破裂,股价暴跌,实体经济遭到了重创,导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 了持续两年的大萧条。美股破裂所导致的深刻的经济危机,经济学家开始关注经济系统中的“错误”。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指出经济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不是永远有效的。Hyman Minsky(1963)提出了“金融市场脆弱性假说”;Tobin(1981)提出了“银行系统脆弱性”理论;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科技类股票泡沫破裂之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第一次使用泡沫一词,并将其描述为市场 的“非理性繁荣”。

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与崩盘风险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与崩盘风险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与崩盘风险研究中国股票市场自进入9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迅速崛起,成为了世界上市值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金融市场的不断改革开放,股市投资逐渐成为了中国投资者首选的一种投资方式。

但是,不断出现的股市泡沫和崩盘风险也让投资者备受忧虑。

一、股市泡沫发展的过程股市泡沫是指股市价格出现明显脱离实际价值的现象。

在中国,股市泡沫的发展过程通常有以下特点:1.股市进入热潮阶段,股价不断上涨。

2.投资热情持续高涨,资金大量投入股市,推动股价上涨。

3.股市出现超买现象,部分投资者开始开始抛出手中的股票。

4.股市开始出现回落,但是投资者由于过度自信的心态,认为此时市场仍处于上升趋势中,继续进行买入操作。

5.最终股市价格脱离实际价值,出现暴跌,形成泡沫破灭。

二、中国股市经历的泡沫和崩盘的历史1.2007年中国股市崩盘2007年中国股市进入高峰时期,股市热潮席卷全国,股指不断飙升。

但是随着股市的不断飙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涌入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股票价格。

9月份,股市开始出现泡沫,部分投资者开始抛出手中的股票。

这个时间点已经出现了一些诈骗公司,他们在股市中制造了假消息,吸引大量投资者进入市场。

然后他们抛出手中的股票,进而诱导市场短线、杠杆资金追高,完成了赚钱的过程。

而这些投资者的操作,也导致了股市的大幅下跌,整个市场在短短两周时间内暴跌了60%以上。

2.2015年中国股市的疯狂201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段疯狂的阶段,股票价格飙升,大批股民参与。

其中,中国股市的"中国梦"指数上涨幅度更是惊人,在两个月之内涨幅高达69%。

但是,这一切却是一个泡沫的结果。

6月15日,中国股市经历了"黑色星期一",股指暴跌了7%,3000只股票跌停。

由于股市价格出现超高涨幅,随后就破灭了,市场遭受重大损失。

中国估计有近一半的股票市值在几个星期内被摧毁。

我国股市理性泡沫的实证检验

我国股市理性泡沫的实证检验

我国股市理性泡沫的实证检验
贺学会;陈东理
【期刊名称】《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1)005
【摘要】从理性泡沫的一般理论模型出发,主要采用久期依赖法(duration dependence)对上证综合指数进行了理性泡沫的实证检验,并用观察性证据(anecdotal evidence)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中国股市的各种特征很符合理性泡沫模型的推论,支持了中国股市理性泡沫的存在性.而中国股市理性泡沫的成因有其制度上的特殊性,这是由我国股市的特殊发展轨迹所决定的.
【总页数】6页(P62-67)
【作者】贺学会;陈东理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金融学院,湖南,长沙,410079;湖南大学,金融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91
【相关文献】
1.制度关联、广义内部人控制与股市泡沫——我国股市泡沫的制度分析 [J], 贾明德;王峰虎
2.我国ST股票价格泡沫问题研究--基于A股市场的实证检验 [J], 陈磊
3.沪深股市理性投机泡沫的实证检验分析 [J], 张晓蓉;徐剑刚
4.基于理论模型的我国股市非理性泡沫分析 [J], 姜瑞春
5.我国股市投机泡沫分析——基于非线性协调整关系的实证检验 [J], 崔畅;刘金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泡沫经济理论与模型研究》范文

《2024年泡沫经济理论与模型研究》范文

《泡沫经济理论与模型研究》篇一一、引言泡沫经济是一种经济现象,其特征是资产价格严重偏离其基本价值,并在短时间内快速上涨。

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多次出现,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泡沫经济的理论基础和模型,分析其形成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以期为防范和化解泡沫经济风险提供理论支持。

二、泡沫经济的理论基础泡沫经济是指一种资产价格(如房地产、股票等)过度上涨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是资产价格与基本面(如实际价值、经济环境等)的严重偏离。

泡沫经济理论主要基于市场非理性行为、信息不对称、过度投机等理论。

首先,市场非理性行为是导致泡沫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市场运行过程中,由于投资者情绪波动、过度乐观等因素,导致资产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

其次,信息不对称也会导致市场泡沫的出现。

当市场上信息传播不畅,导致投资者无法充分了解资产的实际价值时,就会产生资产价格偏离其真实价值的现象。

最后,过度投机行为也是导致泡沫经济的重要因素。

投机者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过度追逐热门资产,推动资产价格过快上涨。

三、泡沫经济的模型研究为了更好地研究泡沫经济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泡沫经济模型。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理性泡沫模型”和“非理性泡沫模型”。

1. 理性泡沫模型理性泡沫模型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市场是理性的,也存在导致资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力量。

这主要源于预期未来价格持续上涨所带来的长期资本收益预期。

然而,如果未来市场发生变化导致投资者调整预期或政府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等因素使得这一资本收益预期难以实现时,就会产生“理性泡沫”。

2. 非理性泡沫模型非理性泡沫模型则更侧重于市场非理性行为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该模型认为,在市场情绪波动、过度乐观等因素的驱动下,投资者对资产价格的预期脱离了基本面,导致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并形成泡沫。

当市场情绪发生逆转或信息逐渐透明时,泡沫就会破裂。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泡沫经济理论与模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泡沫经济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

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

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1. 引言股票市场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

然而,股票市场也存在着泡沫问题,即股价远高于企业内在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2. 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是指股票价格与企业内在价值之间的关系。

根据该理论,股票的价值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状况、市场竞争力等因素。

投资者应该根据企业的内在价值来决定是否购买或持有股票。

如果股票价格低于企业内在价值,那么股票被低估;如果股票价格高于企业内在价值,那么股票被高估。

3. 中国股市泡沫问题的背景近年来,中国股市多次出现泡沫问题。

泡沫问题的背后有多种原因,包括市场炒作、资金过度流入股市、监管不力等。

这些原因导致了股价的大幅上涨,远远超出了企业内在价值的范围。

最典型的例子是2015年中国股市暴涨暴跌的现象,许多投资者因此遭受巨大的损失。

4. 中国股市泡沫问题的影响股市泡沫问题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首先,股市泡沫破裂后,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导致市场信任度下降。

其次,许多投资者在股市泡沫破裂后亏损惨重,对股票市场失去兴趣。

最后,股市泡沫问题也对金融体系造成了冲击,存在系统性风险。

5. 导致中国股市泡沫问题的原因股市泡沫问题的原因复杂多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5.1 市场炒作市场炒作是导致股市泡沫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投机者通过大规模购买股票,带动股价上涨,然后再大量抛售以获取巨额利润。

这种行为导致了市场的人为泡沫。

5.2 资金过度流入股市中国政府通过放宽融资渠道等措施,鼓励投资者将资金投入股市。

然而,这种资金过度流入股市的情况导致了市场的过热,股价大幅上涨。

5.3 监管不力在中国股市泡沫问题中,监管机构的角色不可忽视。

监管机构未能及时识别和干预市场异常行为,也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遏制股价的过度上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内在泡沫模型的中国股市泡沫研究 郭 华 申秋兰山西大学 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摘 要:基于2005年到2010年上证红利指数和编制上证红利指数的50只成分股分红数据,使用内在泡沫模型以及ADF单位根检验对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内在泡沫以及泡沫中是否含有非理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2005年到2010年这6年的时间里,中国股市存在两个显著的泡沫期,分别是2006年7月到2008年2月和2009年2月到2009年12月,而且泡沫具有内在性的特征以及非理性的成分。

关键词:股市泡沫;上证红利指数;内在泡沫模型;非理性泡沫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25(2011)06-0026-14一、引言关于泡沫的描述始于400多年前的荷兰“郁金香狂热”,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密西西比泡沫、南海泡沫,这些泡沫的产生、膨胀以及破灭让当时的社会和人们经历了泡沫带来的狂热与灾难。

20世纪上半叶的经济大萧条让人类感受到了世界末日般的灾难,其破坏性丝毫不亚于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21世纪初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这场由房地产泡沫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让全球经济又一次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关于泡沫的研究是在人类经历的数次大大小小的由泡沫引起的经济危机中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

理论界最常提到两类泡沫,一类是股票市场泡沫,另一类是房地产市场泡沫。

二者的出现和破灭对实体经济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比如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由于20多年前的股市和房市泡沫破灭导致其经济持续下滑,在2010年年底滑落到第三位,泡沫破灭带来的危害可见一斑。

以股票市场为主的金融市场对国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把研究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股票泡沫、或者说是股市泡沫的研究当中。

收稿日期:2011-09-11作者简介:郭华(1985-),男,山西长治人,山西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申秋兰(1987-),女,湖南邵阳人,山西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基于内在泡沫模型的中国股市泡沫研究 伴随着泡沫的产生,有关泡沫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泡沫理论经历了从理性泡沫研究到非理性泡沫研究的发展过程。

其中,理性泡沫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的Hahn(1966)[1]和Samuelson(1967)[2]的研究,他们在被称为“完全预见模型”(Perfectforesight models)中发现,在完备的期货市场(能够扩展到无限期)尚未建立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市场力量都不可能保证经济不产生泡沫以及泡沫破裂。

随后,Flood andGarber(1980)[3]第一次将理性预期模型作为检验泡沫存在性问题的理论模型,Blan-chard and Watson(1982)[4]同样从泡沫理性预期模型出发,将股市泡沫分成理性泡沫和非理性泡沫两类,同时,他们还建立了一个动态预测模型来分析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并且以泡沫理性预期模型为出发点,使用概率统计的方法研究理性泡沫问题,在无均衡套利的前提下,计算出理性泡沫解。

关于泡沫的理性预期模型虽然非常精妙,但它的结论与现实仍然相去甚远,而且,尚不存在具有很强说服力的泡沫理性预期模型解释资产价格变化的计量经济证据,再者,泡沫理性预期模型过多地依靠外在变量的变动来解释现实中的泡沫,而忽略了内在性因素的作用。

因此,理性泡沫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于是,Froot and Obstfeld(1991)[5]提出了内在泡沫模型,内在泡沫是一类特殊的理性泡沫,这种泡沫的变化只取决于股票的基本面因素(比如股利因素),与其他外在变量无关,这使得理性泡沫理论又重现生机。

Evans(1991)[6]在修正了泡沫理性预期模型之后,提出了周期性破裂泡沫的概念。

Lux and Sornette(2002)[7]认为外在理性泡沫很难与一些特定的金融数据相一致,所以他们扩展了Blanchard andWatson的公式,在无均衡套利和随机性原则的假定下,建立了关于理性泡沫更为一般的模型。

Balke and Wohar(2009)[8]从Bayesian的视角,使用贝叶斯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Bayesian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methods),把对数化的股价与股利比分解为市场基本面部分和泡沫部分,前者取决于未来股利增长预期和期望收益,而后者则是基于马尔科夫转换模型,这就为理性泡沫的研究扩展了角度和研究方向。

Al-Anaswah and Wilfling(2011)[9]基于马尔可夫转换过程的状态空间模型,研究发现实际股价泡沫中有明显的马尔科夫转换结构,二人实证研究得出的泡沫期与其他学者得出股票泡沫期相同。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关于理性泡沫的研究日臻完善成熟。

相对于理性泡沫研究,非理性泡沫理论则是基于非理性人或者说是有限理性人假设,Black(1986)[10]首先将噪声的概念引入泡沫理论当中,把市场有效性和噪声的研究结合起来。

Shiller(1990)[11]提出了时尚模型,该模型得出股票价格很容易受到时尚潮流和社会动态的影响,投资者之间的高度关联很可能会导致泡沫的产生。

随后,又出现了Barberis,Shleifer and Vishny(1998)[12]的投资者情绪模型(BSV模型)、Daniel,Hirshleifer and Subrahmanyam(1998)[13]提出的DHS模型、Hong and Stein(1999)[14]提出的统一理论模型(HS模型)等等针对投资者行为研究的模型。

Griffin,Harris and Topaloglu(2006)[15]研究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散户与机构的交易行为,发现互联网泡沫是由双方共同造成的,到了后期由于机构撤资,而散户继续购买,导致最后的泡沫破灭。

在此期间,随着行为金融学、信息经济学、金融物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丰富了非理性泡沫的内容,也指引着非理性泡沫理论向更为接近现实的方向发展。

当非理性泡沫的研究逐渐增多时,人们渐渐地发现只有将理性泡沫与非理性研究结合在一起,才会找到最能令人信服的泡沫解释和答案。

相比于国外的股市泡沫研究,国内的股市泡沫研究开始的就要晚很多。

随着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开市,中国的股票市场悄然走过了20个寒暑,而股市泡沫的研究也有了十多年的历史。

最早的泡沫实证研究要追溯到周爱民(1998)[16]提出的动态自回归检验,并结合Shiller超常易变性检验对中国上海、深圳和香港三地的股市是否存在泡沫及泡沫的大小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种对股市泡沫的检验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之后,潘国陵(2000)[17]通过描述股票泡沫的生成、膨胀和破裂的过程及机理,分析了消除股票泡沫的具体手段和方法,并对上海、深圳股市中的泡沫进行了实际的测算,发现沪、深两地股票具有明显的“同涨齐跌”的政策市特点。

刘熀松(2005)[18]修正了Felthama and Ohlson提出的股票内在投资价值模型,即基于账面价值与剩余收益的F-O模型,然后根据修正过的F-O模型检验中国股市是否存在泡沫。

戴晓凤和邹伟(2005)[19]使用动态自回归检验方法来检验中国股市泡沫,得出中国股市长期存在泡沫,而且泡沫水平通常是随着股价指数的上涨而上升,进而检验得出泡沫中存在非理性的部分。

周爱民和刘勇(2009)[20]研究得出深圳股市存在理性泡沫,并具有板块特征。

罗茜和陶亚民(2009)[21]使用FED模型(联邦模型)得到股市收益率与债券市场收益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市盈率可以对股市泡沫做出有效预警。

周爱民,汪孟海和李振东等(2010)[22]基于三分状态MDL方法度量中国股市泡沫,得到中国股市泡沫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分别是1996年3月到1997年5月,2000年和2006年6月到2007年9月。

国内的非理性泡沫研究在泡沫研究一开始就紧紧抓住时机,很快地把国外先进的非理性泡沫思想和方法引入国内泡沫的研究当中,所以非理性泡沫的研究也就和理性泡沫研究时间上相差不多。

戴园晨(2001)[23]从非理性的角度分析并得出:由于中国股市中信息的不充分性与不对称性,造成了大量非理性主体的出现,这些非理性主体不能对股市投资价值进行客观地、科学地评估,同时市场上已有的金融产品种类有限,只能盲目追逐股票价差,庄家的炒作也是导致中国股市泡沫的产生及破裂的原因之一。

刘昌黎(2007)[24]分析了2006年中国股市出现强劲牛市的情况,发现全民炒股热和上班族炒股是推动股市泡沫走向崩溃的两大因素,并且提出了建立地方性证券市场和严肃8小时工作时间等相关证券管理措施。

孙永权和余力(2007)[25]使用修正了的BGG模型(金融加速子模型)来检验中国股市泡沫的动因,并指出中国股市泡沫的主要原因是制度性因素。

陈国进、张贻军和王景(2009)[26]基于动态剩余收益估值模型估计中国股市的基本价值进而估计股市的泡沫水平和波动性,并总结得出再售期权与通货膨胀是导致中国股市出现泡沫的重要因素,其中再售期权更加具有解释作用,这一结论与中国股市存在严重的异质信念和尚未开放卖空交易的特征相吻合。

潘越、戴亦一和陈梅婷(2011)[27]分析得出,基金经理的投资经验对其投资股票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基金经理代表的是机构投资者,同时透过机构投资者投资经验的新视角,证实了“机构投资者并不是天生的市场稳定器”的理论假说。

总体上来讲,国内的研究相对而言要滞后于国外的研究,有些是在国外的方法研究基础上经过修正,放到国内市场使用,最终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论,为投资者与监管者提供了投资和监管的有效依据,更好地促进中国股市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于理性泡沫检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间接检验和直接检验。

间接检验是指在检验过程中不设定泡沫的具体过程,从股价和股利的分布特征入手来对泡沫进行检验。

而直接检验则是利用经济运行的实际数据,检验特定形式的理性泡沫的显著性,并据此判断经济是否存在该形式的理性泡沫。

现阶段的研究当中,可以对两种理性泡沫进行直接检验:一是确定性理性泡沫,二是内在性理性泡沫。

内在理性泡沫理论是由Flood and Obstfeld(1991)提出的,认为股票内在泡沫只源于股票的基本面,不同于先前研究中的外在理性泡沫。

国内之前的研究也提及了内在泡沫理论,但由于当时国内股市的发展时间短,而且大部分的上市公司不发放或者少发放股利,因此,股利因素在股市泡沫研究当中涉及很少,或者是被其他变量替换。

2005年1月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正式使用上证红利指数,该指数挑选在上交所上市的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50只股票作为成分股,以反映上海证券市场高红利股票的整体状况和走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