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戈— 未来不能没有马克思——《读书》杂志中的马克思形象
马克思与黑格尔“差异”观的思想对话
马克思与黑格尔“差异”观的思想对话
付天睿;郗戈
【期刊名称】《理论视野》
【年(卷),期】2022()7
【摘要】“差异”观是探究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史关联的重要角度。
在理论对象的构建中,黑格尔通过对劳动与市民社会的阐发,将个体间、个体与整体间的差异理解为伦理自身完成过程中需被扬弃的概念中介,而马克思则将差异问题从概念领域转换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现实差异领域。
在方法论中,黑格尔以概念与定在的统一将抽象与具体的差异进行了思辨调和,而马克思则明确了抽象与具体在现实层面的结构性差异,并将从抽象上升而来的思维具体综合为具体总体。
在从传统哲学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转换中,马克思使理论对象与方法中体现出的差异超越了逻辑学认识论语境,历史地特定化为社会结构中的现实差异。
这一基于差异观的思想对话为探究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史关系提供新问题和新视角。
【总页数】7页(P24-30)
【作者】付天睿;郗戈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0
【相关文献】
1.批判与重构r——论为什么要在当代中国语境中重新展开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思想对话
2.马克思早期思想中异化理论的经济学转向——兼论马克思和黑格尔国家观的异同
3.浅论黑格尔市民社会观与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差异
4.黑格尔劳动观的合理内核和马克思对它的批判改造——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研究札记
5.视角差异中批判话语的合法性——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所作批判的重新认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郗戈— 哲学的非形而上学化——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观的变革意义
哲学的非形而上学化——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观的变革意义郗 戈内容提要 本文试图通过“背景还原”的方法具体地历史地揭示马克思哲学观中所蕴涵的“非形而上学化”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与传统观点相区别,形成对于马克思哲学观的变革意义的全新理解。
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哲学观是黑格尔之后西方哲学非形而上学化的整体进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路径和环节,虽然其自身具有不可避免的“二重性特征”,但仍然对后世西方哲学的转型与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 哲学观 哲学对象 哲学的功能 哲学本质 非形而上学化一 自笛卡尔以降,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理论基石和基本框架。
马克思以主客体关系为前提,其哲学观在以下三个方面推进了“哲学的非形而上学化”进程。
首先,马克思推进了主体范畴的非形而上学化进程。
笛卡尔把主体当作与物质对立的“自我”实体,黑格尔把主体绝对化为脱离个体人的“精神”实体,作为形而上学的核心范畴、基础规范和统一性原则。
实体性“主体”的鲜明特征就在于其抽象性和超历史性。
康德以非实体性的“先验统觉”代替实体性的“主体”,仍然停留在形而上学的场域之内。
与他们不同,马克思把“主体”概念还原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之中,把主体的状态还原到现实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具体的历史境域之中,从而把主体理解为在现实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下,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具有现实社会意识的个人 。
通过实践概念,马克思既保留了“主体性”哲学的全部理论能量,又拓展了它前所未有的社会性、历史性和创造性意义。
从这一点来看,马克思对20世纪西方哲学“主体的退隐”和“小写的人”的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启迪作用。
其次,马克思推进了“客体”范畴的非形而上学化进程。
持二元论和唯物主义立场的形而上学家普遍地把客体看作“物质性的实体”,这一传统从亚里士多德一直延续到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
与他们不同,马克思以现实的主体性活动即实践为基点,把物质存在主要地理解为主客体关系结构中的一端,理解为主体对象性活动的前提、对象、资料和产物:客体进入了主体活动的结构中而构成其现实的要素。
“中外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研讨会综述
作者: 郗戈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现代哲学
页码: 125-128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3期
主题词: 马克思主义研究;研讨会综述;比较视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河南科技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邓小平理论研究
摘要:2011年4月16日至19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全国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全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联合主办、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主题为“中外比较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全国理论研讨会,在河南洛阳召开。
来自全国党校系统、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围绕会议主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深入讨论。
不朽的马克思下集观后感
不朽的马克思下集观后感看了下集,我心里那叫一个澎湃!感觉就像被一股强大的力量给击中了,这力量让我对马克思的认识更深、更透,也更亲切。
片子里展现的那些画面和故事,就像是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马克思,这个名字以前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书本上的一个符号,一个遥远的伟人。
但这次观看,让我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真实的人。
其中有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马克思为了研究经济理论,经常在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里埋头苦读。
那图书馆里的书啊,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都数不清。
可马克思呢,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探索者,每天早早地来到那里,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然后就一头扎进书的海洋里。
他的桌上堆满了各种书籍和笔记,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整个世界都只有他和那些文字。
他读书可不是随便翻翻,而是逐字逐句地琢磨,不停地思考、批注。
有时候,为了搞清楚一个概念,他会查阅好几本书,反复对比、推敲。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他在那个图书馆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那磨损的地砖仿佛都在诉说着他的坚持和努力。
他生活过得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贫困。
家里常常是捉襟见肘,孩子们的衣服打着补丁,吃的也很简单。
但即便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马克思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他的妻子燕妮一直默默地支持着他,陪着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我就在想啊,这得是多大的信念和热爱,才能让一个人如此执着,如此不顾一切地去追求真理?马克思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伟人,他是一个有温度、有情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普通人。
但他又不是普通的普通人,他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和勇气,有着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看着片子里马克思的经历,我不禁联想到了自己的生活。
我们现在的条件可比马克思那时候好多了,有舒适的环境,有丰富的资源,可我们有时候还会抱怨这、抱怨那,遇到一点困难就想退缩。
和马克思相比,我们真的应该感到惭愧。
马克思的理论,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
资本主义的矛盾本质(中):资本逻辑(作者:郗戈)
然社会资源、社会关系、活劳动。。。
❖ 总体化趋势:资本—“社会总体”:双向运动 1.资本日益膨胀为“社会总体”; 2.社会总体日益被资本所吞噬、支配
❖ 总体化趋势完成——“资本”与“社会总体”同一 ❖ 外就是内,无内无外,内外界限模糊 ❖ 马克思:“普照的光”、“特殊的以太”
列宁《哲学笔记》(1895-1916)的重大发现
❖ 1915年,《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的纲要》 ❖ 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
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 解决这一问题。 ❖ 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 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一门科学,这 种唯物主义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并发展 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
❖ 关系逆转:表面上主-奴关系,实质上奴-主关系 ❖ 浮士德越来越不能掌控魔鬼的力量,反倒被魔鬼掌控。 ❖ 神的救赎?神死了!怎么办?现代的困境。
❖ 问题在于:浮士德和魔鬼分别是谁?——破解谜底。。。。
❖ 《共产党宣言》:“魔法师”与“魔鬼”的二重 奏
❖ ❖ “现在,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资产阶级的
划局的推土机,人类推到纳威人的家园树。
❖ 浮士德与魔鬼的契约:矛盾裂变、悖论
❖ 契约的实质:力量、知识、技术、权力 —交换—灵魂、良心、道德 ❖ 浮士德:启蒙者,解放者,要求“进步”,“发展”,创造“新世
界” ❖ 既是拯救者,又是杀人者。既是创造者,又是破坏者。通过不断的、
猛烈地、颠覆性地破环传统世界来创造(现代世界)。 ❖ 为什么?魔鬼威力,掌控知识和力量(培根),呼唤根本性变革。
未来,不能没有他们
未来,不能没有他们
易伍林
【期刊名称】《海峡科学》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近年来颇受社会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尽管许多城市主管部门都在承诺着手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但实际上却收效甚微.本文试图从社会学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易伍林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1
【相关文献】
1.未来不能没有马克思——《读书》杂志中的马克思形象 [J], 郗戈
2.未来不能没有马克思——《读书》杂志中的马克思形象 [J], 郗戈;
3.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J], 徐方(摄影)
4.“什么样的苦都吃了,什么样的累都受了。
所以,今天没有不能吃的苦,没有不能承受的累。
”——唐兴忠 [J],
5.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我眼中的未来教育 [J], 余定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与个人:马克思的“双重结构主体”理论
作者: 郗戈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北京100871
出版物刊名: 湖南社会科学
页码: 5-8页
主题词: 社会主体;个人主体;自我生产;相互生产
摘要:马克思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以实践为核心观点的主体哲学,而主体概念正是其关键环节。
马克思的主体概念并不是关于某种单纯要素的简单概念,而是内在地包含着多种要素及其矛盾关系的复杂概念。
其基本内容是:作为“宏观主体”的社会与作为“微观主体”的个人,通过各自的“自我生产”活动和二者之间的“相互生产”活动,彼此嵌套,相互结合,形成了严整的、动态的、有机的“双重结构”整体。
只有在实践观点、生产范畴、辨证方法,以及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历史视野的基础上,才能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主体概念,客观地阐发其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
郗戈 资本逻辑与现代性的矛盾本质
西方现代性思想家主要从观念、文化和心理层面来理解现代性的矛盾,与此不同,马克思主要通过资本逻辑来看待现代性的矛盾本质。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居于现代性矛盾的核心,从内部规定着现代性矛盾的本质。
现代性在其生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展现出四重规定性:“理性”是现代性的精神和制度原则,“文明”则标识出了现代性的实质内容,“进步”构成了现代性的历史向度,而“发展”则是现代性的价值依归。
资本逻辑也正是从这四个方面决定了现代性的矛盾本质:资本逻辑诱发理性的自我分裂,策动文明进程的逆转,造成社会进步的巨大代价,引发人的发展的根本悖论。
一、资本逻辑与理性的自我分裂理性是现代社会的精神和制度原则,而理性正是资本逻辑在精神和制度层面的具体表现和实现手段。
资本构成了社会生活理性化进程的原动力,资本逻辑规定着社会生活理性化进程的内在理路。
理性作为现代生活的制度和精神原则,首先表现为生活和制度领域的理性化进程,而这一进程并非某种自然发生的神秘过程,它恰恰根植于社会的现实需要,导源于资本的合理化的增殖欲望。
资本作为自为存在的交换价值,其自我增殖的本性要求不断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因而表现为“力图超越自己界限的一种无限制的和无止境的欲望”[1]297。
资本的这种增殖欲望并非是一种非理性的冲动,而是展现为“合理化了的欲望”:“资本的自行增殖———剩余价值的创造———是资本家的决定性的、占统治地位的和包罗一切的目的;资本家活动的绝对欲望和内容,实际上只是货币贮藏者的合理化了的欲望和目的”[2]。
在这里,资本增殖所要求的“合理性”,主要是指一种“经济的合理性”:通过精确严格的计算和规划(成本核算、时间规划等),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成本的大量节省,从而以一定的资本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提高剩余价值率。
资本逻辑所推动的这种合理的计算原则,即计算理性,贯穿在现代社会之中,成为了整个社会生活的主轴。
按照韦伯的分析,资本主义主要是对非理性的财富欲、奢侈欲的抑制或缓解,“资本主义确实等同于靠持续的、理性的、资本主义方式的企业活动来追求利润并且是不断再生的利润”[3]。
郗戈 自由、平等与所有权:《资本论》与近代政治哲学传统
DOI:10.15894/11-3040/a.2015.02.006
国内外当前研究中的各种争论,都凸显了马 克思与西 方 政 治 哲 学 的 关 系 问 题。 一 方 面,当 代 西方自由主义者对马克思思想提出了各种批评, 认为其理论根据不稳、价值规范不明; 另一方面, 西方学者又 将 马 克 思 与 启 蒙 主 义 相 混 同,对 马 克 思思想作了自由主义解释。这些新动向都亟需我 们辨析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特别是启蒙主 义、自由主义的关系,阐明马克思主义扬弃和超越 启蒙主义、自由主义的立场与路径。
西方近代政治哲学传统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 自由的内涵、根基与界限。统而言之,关于这一问 题的思想史 经 历 了 启 蒙 主 义、启 蒙 局 限 之 反 思 与 启蒙视野之超越三个发展环节。《资本论》的自由 思想根植于 这 一 思 想 历 程,并 超 越 了 启 蒙 主 义 的 自由观,阐明了现实自由的历史发展趋势。
生发展的思想前提。近代政治哲学中居于主流的 是启蒙主义 政 治 哲 学,而 理 解 启 蒙 主 义 政 治 哲 学 与《资本论》之关系问题的关键是“自由”、“平等” 和“所有权”这三大基本概念。马克思的政治经济 学批判正是 从 自 由、平 等 和 所 有 权 这 三 个 关 键 概 念来透视、扬 弃 和 超 越 启 蒙 主 义 政 治 哲 学 的。 他 认为,自由、平 等、所 有 权 这 三 者 不 能 抽 象 地 理 解 为“自然”、“天赋”的普遍“权利”,而是必须历史 地理解为根植于资本主义社会总体之中而表达了 特定现实内 涵、实 现 了 特 定 社 会 支 配 的 意 识 形 态 观念。首先,在剖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基础上, 他看到了启蒙主义政治哲学的自由、平等、所有权 三大观念赖以维系的商品经 济、市 场 经 济 基 础: “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 的界限以内 进 行 的,这 个 领 域 确 实 是 天 赋 人 权 的 真正伊甸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我眼中的马克思
马克思一生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改造社会,造福人类的伟大理想。当他学业结束回到家乡时受到母亲的不理解(研究“对生计毫无益处”的哲学),一气之下的母亲竟然没有分给马克思的那份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马克思不得不推迟婚期,这时他前往波恩教学的愿望也因为反动势力的猖獗而搁浅。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因此退缩,他继续发表思维锐利的文章,作为犀利的武器攻击专制政府,年仅二十四岁的他就接管了《莱茵报》的主编。这段日子他的妻子燕妮一直在默默支持着她。“马克思一生遭到无数次专制政府或者共和政府的无情驱逐,……他对此都毫不在意,只有在万不得已才给予回敬……而我敢大胆的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过一个私敌”。这句出自马克思一生最忠实的朋友恩格斯的中肯评价概括了他这忙碌而充满意义的一生的憎恶观。
——马克思
为了大二的马哲课程,还有我个人的对于这样一位伟人的崇敬,我找来了梅林的马克思传,以及一本上海书店出版社的《马克思画传》。书不长,有很多图片资料,然而,却从马克思小时候娓娓道来,一直到他逝世。全书的语言和黑白的图片资料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回忆忧伤。在作者的眼中,马克思不仅是一位全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导师,更是一位就在我们身边的朋友,有着我们普通人的快乐与痛苦。
正是他这忙碌的一生,全部精力为人类谋福利的一生,在艰难的环境下,痛苦的处境中,写出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这样宝贵的著作,留下了马克思主义这样的精神财富。在他最困苦的时候,都始终没有放弃。但是当我读到他的妻子,燕妮去世时马克思的巨大精神上的打击时,禁不住合上了书本,不忍卒读,马克思在燕妮的信中说到“诚然,世界上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副容颜,她的每一线索,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生命中最强烈最美好的回忆?”
2. 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实践-社会关系(作者:郗戈)
5 有关水杯的戏剧: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特征 有关水杯的戏剧:
故事1 故事1:花园里的争论
很久很久以前。男孩A和男孩B 来到一个花园。 很久很久以前。男孩A和男孩B,来到一个花园。 来来来,我们讨论哲学吧。 A: 来来来,我们讨论哲学吧。 B:好! 世界是物质的。 A:世界是物质的。 挑剔地):什么是物质? ):什么是物质 B(挑剔地):什么是物质? 骄傲地):物质就是独立于我们的意识, ):物质就是独立于我们的意识 A(骄傲地):物质就是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但能够被我们的意 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B(较真儿地):为什么“世界是物质的” ?理由是什么? 较真儿地):为什么“世界是物质的” 理由是什么? ):为什么 你看这花花草草,这树,这石头,这水,你能看到, A: 你看这花花草草,这树,这石头,这水,你能看到,能摸到 就证明他们是存在的。世界是物质的。 ,就证明他们是存在的。世界是物质的。 好吧,即使我承认它们是存在的, B:好吧,即使我承认它们是存在的,但仍然不能肯定它们是物 质的。 质的。 坚定地):它们存在,它们就是物质, ):它们存在 A(坚定地):它们存在,它们就是物质,存在的东西就是物质 这是真理! 。这是真理!
问:精神活动算不算实践?教育! 精神活动算不算实践?教育!
各种不同类型实践构成了“实践体系” 各种不同类型实践构成了“实践体系” ——整体性结构系统 整体性结构系统
小结:为什么马克思新世界观基本观点是“实践观点” 小结:为什么马克思新世界观基本观点是“实践观点” ?
观照: “观”——观照:灯塔照耀 观照
第 二 讲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公邮: 公邮:rucmarx@ 密码: 密码:marxism
网盘) (左侧菜单:文件中心—网盘) 左侧菜单:文件中心 网盘
《不朽的马克思》之《马克思主义》读后感
《不朽的马克思》之《马克思主义》读后感卡尔.马克思一一古往今来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为人民和世界奉献了一生,这位伟大人物的名字以及他的学说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他还被世人评选为“千年风云人物”,可见。
他给后人留下的是无法估量的财富,世人才会给予他这么高的评价。
我觉得这项荣誉马克思是当之无愧的,他生前的战友左尔格这样评价他:“他的一切功绩是不需要立碑行传的。
”证实他业绩的不是青铜白石,而是来自世界各个角落响应他不朽的战斗号召一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无数工人阶级队伍。
《马克思主义》,在那里我们能够追寻到他的足迹,从点点滴滴的文字河流中,阅读它就好像在与一位伟人对话,整个人都被深深的感动和震撼了。
它带领我们去了解马克思的生活,他的一生就是他思想形成的一生,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一同感受马克思这个人。
把他当成朋友,和他展开对话,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去理解他,进而理解他的思想。
我相信只要你试图面对、解释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那么,你就无法绕开马克思,并且通过研习他的思想说不定就能带你走出事物的泥沼。
这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一生从事人类解放事业,并积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忘我投入。
对友谊的珍爱,对亲情的眷恋,无一不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他的伟大不在于他是为自己,而是为整个人类事业孜孜不倦的工作。
这本书使我对马克思的整个人生经历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认知,对他的一些生活细节、生活习惯也了解的更多,这对于我理解马克思的学说有很大的帮助。
1818年5月5日这一天马克思来到了人间,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卡尔.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摩泽尔河畔一个山清水秀的文化古城特里尔城,这座城市很早享受到了法国大革命带来的成果,所以憎恶封建压迫、崇尚自由平等的精神在那里的人们心里深深地扎了根。
而且受家庭文化的熏陶和宽松的家庭氛围影响,马克思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
慢慢地。
马克思在踏入社会以后就看清了社会现实,看清了富有与贫穷的巨大差别,看清了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
2025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部编版必修下册
第五单元检测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11月28日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日。
恩格斯的名字是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面对全球化时代更为困难的逆境和难题,我们是多么须要向这位毕生致力于资本批判和对人的解放之路进行探究的“当代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马克思语)请教,他是一位多么值得我们深刻牢记和隆重纪念的伟人!资本批判的困难性在于,不仅要厘清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和现实机制,更须要从理论上勾画和建构起资本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力气“布展”的逻辑及其“抽象—具体”体系。
这是最为艰难的思想创建,也正因如此,《资本论》的写作成为马克思毕生最重要的工作。
缺憾的是,尽管完成了《资本论》大部分初稿,并于1867年出版了第一卷,但直到1883年去世,马克思也没有完成其次、三卷的定稿工作,这也就意味着他对资本逻辑和体系结构的揭示并未完整地呈现出来,而这一工作是由恩格斯来完成的。
恩格斯以毕生无私的付出,资助马克思的生活,协作和帮助马克思的工作,晚年又以近乎双目失明的代价整理亡友的手稿。
诚如列宁所说:“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情的一切最动人的传闻。
”资本批判并不是纯粹的理论建构,更须要将其转化为变革资本社会的实践。
但变革资本社会并非轻而易举,相反,它充溢艰难和坎坷。
为此,恩格斯特殊重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方式和途径问题。
他与马克思超越一般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深刻之处在于,基于对无产阶级变更自身命运、变革资本社会历史阅历的总结,认为这种人的解放不是生命个体的短期行为,而是一场漫长的社会运动。
在这一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目标与手段之间、总体与局部之间、长远与短期之间并不是干脆对应的,而是犬牙交织,充溢了冲突,致使革命之路极不平坦。
为此,恩格斯晚年特殊留意到,“在抽象的意义上是正确的”理论,假如干脆引入实践之中,“在大多数状况下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
韩毓海著
中信出版社
2014-3
在《五百年来谁著史》力作之后,韩毓海以不同于当代主流经济学家的全
新视角诠释100多年前马克思经典著作,并以此剖析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经济
金融现象。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在一部风靡北大、清华的马克思课讲义
的基础上润色而成,从现代资本与金融革命的问题出发,结合中国及世界社会
政治与经济革命的漫长历史,重新叙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探寻中国千年兴衰的动因,并就当今世界经济危机、中国金融改革进行了
发人深省的思考。
作者用平实、生动、略带犀利的笔触,援引马克思著作中的
精彩部分,充分解读了马克思对当今世界社会发展趋势以及经济危机的成功预
测和判断。
针对马克思的《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三部作品,引导读者沿着马克思的足迹解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货币、债务、道德、信用等问题,指出马克思的现实指导意义――要看懂并解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就要回归马克思。
郗戈 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与现代性的“内在超越”问题
马克思主要是通过资本主义批判来审视现代性问题,力图抓住现代性的内在发展逻辑,并展开对资本主义的内在批判,寻求现代性的内在超越。
正是基于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和现代性的内在超越立场,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才能同时开启现代性的继承、批判与超越的三重理论视域。
一、马克思思想视野中的“现代性”马克思很少使用“现代性”这一术语。
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使用了“现代性”一词。
在谈论“政治解放”时,马克思指出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二元分裂,并揭示出政治民主制与基督教之间的联系:“基督教的幻象、幻梦和基本要求,即人的主权——不过人是作为一种不同于现实人的、异己的存在物——在民主制中,却是感性的现实性、现代性、世俗准则。
”显然,马克思是在与“世俗性”近似的意义上来使用“现代性”一词的,以此来表明现代民主制的世俗性原则与传统基督教的神圣性原则之间的差异。
[1](P179)尽管马克思很少使用“现代性”这一术语,但对现代社会的总体性质即现代性本身做过深入考察和具体研究,阐发了具有实质内容和鲜明特征的现代性思想。
马克思频繁使用的“现代社会”、“资产阶级社会”、“资产阶级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等术语,其实就是他对现代性的指称。
在马克思的文本中,“现代社会”、“资产阶级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是可以互相替换的同义语:“‘现代社会’就是存在于一切文明国度中的资本主义社会”。
[2](P313)并且,马克思还明确指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作为一个“时代”、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而开始的大致时间和标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与现代性的“内在超越”问题郗戈摘要:马克思主要是通过资本主义来透视现代性问题的,他的现代性思想与资本主义批判紧密相关。
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看作现代性赖以存在、发展的一种社会形式即“资本主义现代性”。
但这并不是指现代性就等同于资本主义,而是说,资本主义制度是现代性的一种特定的发展形式或实现方式。
在资本主义现代性之外,还可能存在“社会主义现代性”等其他类型的现代性发展形式。
马克思传读后感共
马克思传读后感共《马克思传》读后感《马克思传》是作者鲍克斯纳晚年所写的一部传记,全书共分为两卷,分别介绍了马克思从出生到去世的经历和思想发展。
作为一名政治学专业的学生,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和其所具有的巨大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第一卷主要介绍了马克思的青少年时期。
作为一名德国犹太人,马克思成长于一个斯巴达式的家庭,家庭的封建传统和社会的动荡都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投身于新思想的探索中,拒绝了家庭和德国知识界的传统思想,开始走上革命之路。
在人生的早期,马克思接触到了许多先进的思想,他不断深化自己的思想,发展了从历史唯心主义到唯物史观的转化。
第二卷则主要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和亚洲的传播和影响。
在马克思去世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到欧洲和俄罗斯等地区,并成为了巨大的社会思潮。
许多人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理念而献身革命事业,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
无论是关于人类社会演进的发展规律还是对于产业和财富的分配理论,马克思都以真理的面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关于社会、人类、世界的广阔画卷。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对于认识社会,改变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
此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还有很多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分配的公平和社会的稳定,让人们更好地认识社会,决策者也能够更好地做出决策。
同样的,马克思主义也提供了巨大的思想智力支持,尤其在产业发展和全球治理问题上。
历史事实也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很多发展中国家采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模式,在经济、文化、政治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总之,《马克思传》是一本具有巨大价值的书籍。
关于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的经历,在这本书中得到了精确地再现。
同时,阅读这本书也让我更好地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对自己未来的思想研究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郗戈- 资本、权力与现代性:马克思与福柯的思想对话
31资本、权力与现代性:马克思与福柯的思想对话*郗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862(2010)12-0013-08福柯是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最为深刻的代表者之一。
在当代境遇中开启马克思与福柯的思想对话,有助于我们吸收福柯的合理创见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
开启马克思与福柯的思想对话并非牵强附会,而是有坚实的学理基础。
福柯与马克思思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福柯鲜明地继承并拓展了马克思的思想视野与理论观点。
第一,福柯借用和继承了马克思的许多思想资源。
他承认,“我经常会引用马克思的概念、句子和文章,……我引用马克思,但我不说明,不加引号,……物理学家在研究物理时感到有必要引用牛顿或爱因斯坦吗?”[1]显然,这种“不带引号的马克思”活在福柯的文本中,融入了他思考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的思想视域与理论方法。
第二,福柯坚持将马克思思想从教条主义的僵化传统中解放出来,重新激活其精神生命,拓展其思想视野和研究领域。
他曾坦陈:“我所希望的……不是修复,不是回复一个真正的马克思,而是通过有把握的阐释一举解放马克思,以便破除被党派如此长期地封闭、贩运和挥舞着马克思的教条。
”[2]在福柯看来,对马克思的教条主义“愚忠”恰恰是对马克思的“最令人感动的背叛”。
在社会批判的问题意识上,“福柯非常‘忠实于’马克思最初的直觉,他用一种‘对政治理性的批判’补充并扩大了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3]开启马克思与福柯的思想对话,也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有具体的实现途径的。
这种思想对话应当围绕现代性问题的专题探讨而展开。
在现代性的诊断方式、诊断过程、诊断结果与治疗方案等多个层面,马克思思想与福柯思想都具有广阔的对话空间,两者的思想差异也在对话过程中同时被具体展示出来了。
开启马克思与福柯的思想对话,尤其要激发两种思想的理论内核之间的交锋与碰撞。
说到底,就是要在现代性问题域中厘清资本与权力的关系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知识界好谈马克思,谈论的方式也不断地因时而变。
而这种流变的具体环节、特定阶段和实际进程又成为映显学术与时代之间深层互动过程的一个不可多得的“镜像”。
因而,梳理和检省《读书》自1979年创刊以来二十八年的马克思论说,实属一项非常有趣而又意义重大的工作。
那么,《读书》作者们二十八年以来究竟是如何理解和诠释马克思的呢?他们究竟给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或多幅)马克思的思想肖像呢?这种思想肖像又在何种意义上正是他们的“群体自画像”呢?概而言之,《读书》的作者们对马克思所做的诠释工作大致经历了下述三个阶段性的变化———第一个阶段从1979年到80年代中期,作者们主要从马克思与意识形态的亲和性上来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形象,马克思仍然保持着他的“传统形象”。
第二个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马克思被“边缘化”了,关于马克思的论说在《读书》文章中不再占据主流。
第三个阶段从80年代末开始特别是从90年代中期以来,马克思获得了“新形象”,作者们从多种远离意识形态的多种学理视角出发,开始了重新诠释马克思的积极尝试,马克思的形象逐步地被塑造为承载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公共知识分子的典型;而这一塑造过程又是富于当代性和现实感的,它恰恰就是作者们在当下境域中的“自我塑造”过程,通过把马克思塑造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为自己标识出了必须承担的责任、必须具备的品质和必须传承的理想与精神。
第一阶段的核心人物是:作为“革命导师”和“真理化身”的马克思。
应“解放思想”的时代要求,《读书》杂志于1979年创刊之际便围绕着“读书无禁区”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而在要求“读书解禁”“解放内部书”的呼声中,马克思也相应地被当作绝对意义上的“权威学者”来加以引证和探讨。
例如仲民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书评》(1979年第1期)和《马克思恩格斯写的序跋》(1979年第2期)、金海民的《马克思的笔记》(1979年第8期)和《历经沧桑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私人藏书》(1980年第6期)等,都直接把马克思看作学者的典范、读书人的楷模,或明或暗地要求当时的读者们在阅读、研究和写作方式上向马克思学习。
作为“学术楷模”,马克思甚至直接被用来向读者推介好书,例如:王象的《马克思很喜欢的一本书(摩尔根的《古代社会》)》(1979年第6期)等等,都有以马克思的“绝对认可”为标记向读者推介书籍的用意。
在《读书》创刊初期的几年中,马克思是绝对意义上的“读书权威”,是《读书》的大多数作者和读者心目中的学术标尺,是绝对真理的化身和象征。
引用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著述不仅是文章“在思想上正确”的标志,而且还是它“在学术上具有科学性”的标志。
为什么大家都把马克思著作当作“真理的化身”呢?这显然是因为:《读书》初期仍然停留在原有的、以“图解政治”为宗旨的学术研究模式中塑造马克思的思想形象。
如果细读1979年至80年代最初几年的《读书》文章,就会发现,与“读书无禁区”同时并行、同样火热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以至后来的“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讨论)这样一个问题。
很明显,后者绝不是一个纯粹学理上的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意识形态问题。
所谓“读书无禁区”,当然是在正确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去无禁区地读书。
因而,在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力的支持下,马克思理所当然地会成为《读书》所树立的“第一号学术楷模”,成为知识人的典范和真理的持有者。
未来不能没有马克思———《读书》杂志中的马克思形象郗戈(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摘要:《读书》作者们对马克思所做的诠释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性的变化:马克思的思想形象分别被意识形态化、边缘化和知识分子化。
目前《读书》中马克思论说的主流是:马克思的形象逐步地被塑造为承载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公共知识分子的典型;而这一塑造过程又恰恰是作者们的“自我塑造”过程。
《读书》杂志在马克思思想的诠释和研究方面基本上保持了与国内学术界的同步发展,在某些方面———如对马克思思想的批判精神和超越维度的强调———甚至稍有领先,开一代风气之先。
关键词:《读书》杂志;马克思形象;公共知识分子;自我塑造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07)03-0016-04收稿日期:2007-03-07作者简介:郗戈(1981-),男,陕西商洛人,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06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现代性问题。
第28卷第3期2007年5月云梦学刊JournalofYunmengVol.28,No.3May.2007第3期作为“革命导师”、意识形态化了的马克思,显然是《读书》所塑造的“权威学者”马克思的精神内核。
《读书》最初几年的主要讨论和主要文章,都是在政治化的马克思或者马克思主义这一绝对原则指导下展开运作的。
以马克思来图解政治,或者说,对马克思思想和著作进行纯粹政治性的诠释,其后果显然是对马克思进行了一层又一层的意识形态涂抹,从而把他变成了一个可以随处标贴的意识形态符码,这样,其本身的思想精髓和学理意蕴却在无形中被不断翻新的政论言谈深深地遮蔽了。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在意识形态化诠释的主流之下,仍有另一股“潜流”在隐约中显现出来:部分学者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从纯粹学理的角度探讨研究马克思的思想和著作。
例如上文所述的金海民的两篇文章,如果仅从文章内容而不是从当时实际的思想环境来考虑的话,都可以视为9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学术热潮的一些最早的“先声”;而李以洪的《人的太阳必然升起》(1981年第2期)等文章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问题和恢复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的观点,以及杨适的《应当借鉴的一个重要方面(读两本关于青年马克思的书有感)》(1983年第3期)集中研读青年马克思著作的做法,也都可以视作重新从“本来面目”上诠释马克思的积极尝试。
第二阶段草草退场的是被“冷落”和“边缘化”的马克思。
上述各种重新诠释马克思的积极尝试,在《读书》后来的发展中似乎并没有像学界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那样被连贯的传承和发展下去:80年代中期之后的几年中,曾经在《读书》上纵横捭阖、显赫一时的马克思,突发性的“退隐”了。
从1984年张钟朴、雪苇和周继旨的数篇分别谈论马克思的《资本论》手稿、《资本论》和科技思想的文章之后,马克思(至少是马克思思想专论)便在《读书》上不动声色地消失了!1985年第12期上的一个“座谈会侧记”《马克斯・韦伯:一位思想家的肖像》标识除了世界性的“韦伯热”在中国“再热一把”的可能性。
虽然,国内韦伯研究一开始就是在“马克思-韦伯”的比较语境(特别引起学者们关注的是这二者的共同问题: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中来引介和谈论韦伯的,但是,一个实质性的变化开始发生了:学者们开始逐渐离开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术语而被吸引到韦伯的立场、观点和术语上去。
正如甘阳所言,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虽然打破了“马克思神话”,但却立即走进了另一个神话:“韦伯神话”。
[1]而在哲学思想领域,马克思退隐之后所遗留下的“思想真空”,被多种西方思潮如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德精神分析学说、后现代主义、尼采直至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等竞相占据,呈一派鼎沸繁荣之势……第三阶段的新主角是被重新塑造为“公共知识分子”的马克思。
这一阶段大致开始于1989年下半年,《读书》从第7-8期开始,特辟了“学习马列著作专栏”,从列宁主义学起,一直学到1990年上半年回复到马克思方告一段落。
这一专栏的突出强调列宁主义的哲学党性原则,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基本上属于政治教育和思想宣传性质的文章,与此前《读书》探究学理的一贯风格不同,使人容易联想起《读书》创刊时期的思想氛围。
而惟独李文的一篇《回到马克思(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手记)》(1990年第3期),算是一个恰到好处的结尾,呼应了学术界日益强烈的要求纯粹学理地研究马克思的潮流。
90年代初西方“现代性”话语的大量引介以及国内相关讨论的逐步兴起,为学理地同时也是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思想———特别是其批判性的和超越性的内涵———提供了一个契机。
早在80年代末,《读书》作者就依靠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多种观点开始重视和理解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例如徐均尧《知识分子和现代社会(从葛兰西到新左派的思考)》(1988年第9期)就提出了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活动的积极作用,并且把这种批判理解为知识分子的必要因素。
而真正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潮流则开始于90年代中期以后,《读书》作者们在积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左派思想以及西方现代性论说等双重话语资源之后,对马克思形象的重新诠释和塑造才大规模地步上“正轨”。
总体来看,这种努力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部分作者开始对马克思的重要著作、核心概念、基本原理进行细致研究和重新考辨,并进一步提出了“重新理解马克思”的问题。
例如,卞悟的《拒绝“原始积累”》(1998年第1期)一文就对人们耳熟能详的马克思概念中译名进行了重新考辨,提出了颠覆性的意见。
而辜正坤的《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1999年第8期)和王若水的《“异化”这个译名》(2000年第7期)两篇文章,围绕着马克思的关键术语“异化”的理解和翻译问题展开了细致严谨且饶有兴味的争辩。
而且,作者们并未停留于基本概念的讨论,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破除各种误解成见和僵化模式,开始了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各种积极尝试。
例如,曹卫东在《从“公私分明”到“大公无私”》(1998年第6期)一文中,引介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学说的同时,还满怀正义感地为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式辩护:他十分公允地指出,所谓“经济决定论”纯粹是强加在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身上的“不负责任的误解”。
林杉的《<社会科学与现代>:有关“哲学基本问题”》(1998年第7期)一文,强烈质疑苏联的教科书体系,要求破除把“唯物”“唯心”绝对化的僵化理解模式,从而重新理解马克思以至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作者们在引介和讨论西方思想家,特别是现当代思想家时,普遍注意到他们与马克思的相似性和可比较性,从中凸现出马克思作为西方现当代思想的重要来源这一不可忽视的理论地位。
在哲学问题的讨论中,一些作者对马克思与西方哲学传统的关系提出了较为新颖的理解。
例如,张汝伦的《实践哲学的意义》(1997年第5期)试图从西方哲学的整体的“实践化”趋势以及中西方实践哲学会通的可能性中凸现马克思思想的独特价值。
在他此后发表的《黑格尔与现代国家》(2001年第10期)一文中,他更进一步地把马克思和黑格尔的现代性批判置放在同一个问题框架中来加以思郗戈:未来不能没有马克思17云梦学刊2007年索,以期发现二者在本质上的内在关联。
相比而言,作者们更为关注的是马克思与西方现当代思想之间的密切关联性,此类文章比较多见,而且有时会在一段时期非常集中:1997年第6期上刊载的两篇介绍福柯的文章:旷新年的《从界外思想》和张弘的《心仪福柯》都特别强调了福柯与马克思的相似性与共通性,前文侧重于二者相似的怀疑批判精神,后文则侧重于二者具有传承关系的“社会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