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课例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乘与除》优秀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乘与除》优秀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乘与除》优秀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乘与除》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单元内容包括乘法口诀、表内乘法、除法的性质、表内除法、倍数和约数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乘除法运算,并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在乘除法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乘除法概念的理解、运算速度和准确性等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会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难点:乘除法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乘除法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乘除法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激励评价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数学游戏等。

3.练习题: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引出乘除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理解个位数和十位数的概念。

2.能够用个位数和十位数组成一个两位数。

3.掌握用个位数和十位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
1.理解个位数和十位数的概念。

2.能够用个位数和十位数组成一个两位数。

3.掌握用个位数和十位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材和练习册。

教具: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卡片、小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师生问答:请学生回顾一下上节课学到的内容。

2.师生互动:教师展示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卡片,请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二、讲授新知(15分钟)
1.教师出示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卡片,师生一起探讨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含义。

2.教师出示个位数和十位数的卡片,请学生自由组合出两位数并说出其名称。

并进行复数个练习。

3.教师板书:“两位数由十位数和个位数组成,可以用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和来表示。

”并进行示范。

4.教师出示小黑板,演示个位数和十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师生共同解答问题。

三、练习巩固(20分钟)
1.学生个别回答:出示小黑板,徐陆老师先念出一个两位数,然后学生上台将其分解
为十位数和个位数。

2.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分发练习册,学生完成练习册的相应练习。

3.学生展示:学生依次上台将两位数进行分解,并解答问题。

四、课堂总结(5分钟)
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概念、用十位数和个位数组成两位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字0-100之间的整数的读法和写法;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数量感和对数学的兴趣;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数字0-100之间的读法和写法;2. 数字的数量感;3. 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课时:数字0-20的认识和掌握1. 导入:通过观察图片和物品,帮助学生迅速认识数字0-20;2. 操练:学生跟着教师口头指令完成指定的数字写法和读法;3. 练:学生独立完成练册上的相关题。

第二课时:数字20-40的认识和掌握1. 导入:复上节课所学的数字0-20;2. 操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通过抛掷骰子等方式认识并掌握数字20-40;3. 练:学生独立完成练册上的相关题。

第三课时:数字40-60的认识和掌握1. 导入:复上节课所学的数字20-40;2. 操练:以数字贴纸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拼出数字40-60;3. 练:学生独立完成练册上的相关题。

第四课时:数字60-100的认识和掌握1. 导入:复上节课所学的数字40-60;2. 操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通过抛掷骰子等方式认识并掌握数字60-100;3. 练:学生独立完成练册上的相关题。

第五课时:数字的比较和排序1. 导入:通过观察图片和物品,引导学生进行数字的比较和排序;2. 操练:学生按照教师的指示,将一组数字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3. 练:学生独立完成练册上的相关题。

四、教学评价1. 考察学生对数字的认知能力;2. 考察学生对数字的写法和读法的掌握程度;3. 考察学生运用数字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4. 考察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以上为《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内容和安排,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四单元丰收了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四单元丰收了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新课导入环节,我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丰收了”这一主题。
1.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小兔子收南瓜的故事。小兔子种的南瓜丰收了,它需要把南瓜运回家。在运南瓜的过程中,小兔子遇到了各种数学问题,如加减法运算。
1.知识讲解:讲解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包括进位、退位、借位等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2.操作演示:利用教具或多媒体,展示加减法运算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运算方法。
3.学生尝试:鼓励学生尝试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并分享计算过程和心得。
4.总结规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出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在第四单元“丰收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初步等知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本章节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愿意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丰收场景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
2.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出算式。
3.汇报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章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具体如下: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比较以及分数的应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了解分数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对于分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需要被激发和维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分数的基本概念,能够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比较方法。

2.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分数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解决。

3.学具:准备一些分数卡片,方便学生进行比较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生活情境,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蛋糕的分配情况,从而引出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分数的基本概念,如分数的定义、分数的表示方法等。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分数的比较练习,使用分数卡片进行实际的比较操作。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较分数的方法,并给予反馈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分数等。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1学情分析:在学习“三位数和三位数的连续进位相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和两位数进位相加,对列竖式进位相加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进位激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教材第38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进行验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学会合作学习,乐于与别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验算的方法。

难点:理解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教学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先估一估,再笔算下列各题。

238+91= 659+306=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我们学习了不连续进位的加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接着完成有关湿地生物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

例3、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请看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例3)我知道了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呢?自己尝试算一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一下?求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就是把野生植物的种类数与野生动物的种类数相加,算式是445+298。

我们可以用竖式来计算,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结果是:我们可以用口算,把298看作300,这样445+300=745;刚才多加了2,所以再减2,745—2=743。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与除》(大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与除》(大单元教学设计)
C.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一些实时的互动练习和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D.实物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棒、计数器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乘除法运算。
E.数学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和提高乘除法知识。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3.拓展题目:对学生的拓展题目进行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如:思路不清晰、计算方法不正确等,给出改进建议和正确的解答方法。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后,我设计了一些反思活动,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让学生完成了一份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体验。其次,我在课堂上观察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以及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三年级的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对数学非常感兴趣,愿意主动探索和学习;而有的学生则可能对数学学科兴趣不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的差异也比较明显,有的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算能力较强,能够快速掌握新知识;而有的学生则可能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算能力较弱,需要更多的练习和辅导。在学习风格方面,有的学生喜欢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实物来进行学习,有的学生则喜欢通过口头讲解和例题来进行学习。
E.总结环节:通过学生汇报和教师点评,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巩固。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A.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乘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律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B.视频:播放一些与乘除法相关的趣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 第四单元 乘与除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  第四单元 乘与除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第四单元乘与除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的教学设计及课件,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和除法的相关知识。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解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张包含乘法和除法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乘法和除法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图片中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2. 概念讲解通过幻灯片呈现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的运算。

3. 运算方法讲解通过示范和解释,讲解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

重点讲解乘法口诀表的运用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练习。

4.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巩固他们对乘法和除法的掌握程度。

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性质的练习,如口算比赛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5. 应用题解决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乘法和除法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每天早上骑自行车去学校,一共骑了5天,每天骑行的路程相同,一共骑了30公里,问每天骑行的路程是多少公里?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

四、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含乘法和除法的概念讲解、运算方法讲解、练习题和应用题等内容。

2. 教学素材:包括乘法和除法的图片、乘法口诀表等。

五、课堂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应用题解决,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1.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1.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1.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1.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于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处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情况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不知道如何处理余数,对除法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克服这些困难,掌握笔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处理余数,对除法的意义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分组合作法等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包括纸笔、计算器等。

3.教学环境: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时找零钱,引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笔算练习,每组选择一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题目进行计算,并展示计算过程。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解,纠正错误。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 第四单元 乘与除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  第四单元 乘与除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第四单元乘与除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难点:乘法和除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

2. 教具:课件、小黑板、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给学生出一道口算题,看谁能最快解答出来。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课件和教学卡片展示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对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和运算方法进行简单明了的讲解。

3. 习题练习(2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巩固对乘法和除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可以使用课件展示习题,或者在小黑板上书写。

4. 拓展活动(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拓展活动,让学生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给学生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

5.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乘法和除法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收集学生完成的习题,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批改和评价。

3. 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对乘法和除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课件设计】第四单元乘与除一、导入- 通过一个小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给学生出一道口算题,看谁能最快解答出来。

二、概念讲解- 通过课件和教学卡片展示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对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和运算方法进行简单明了的讲解。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减法(一)》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减法(一)》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减法(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主要讲解减法运算。

本课时第3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减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可能会受到加法的影响,对减法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减法的运算规律,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进行减法运算的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简单减法计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学生进行减法运算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减法,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计算器、小棒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减法概念。

如:“有一天,小猴子摘了10个桃子,吃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桃子?”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如:“23 - 10 = ?”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减法运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如:“减法接力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苹果?”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减法的应用场景,如购物、烹饪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并进行实际操作。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10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10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10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10篇)优秀的四年级上册备课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搭配同学们,我想向你们打听件事,你们知道食堂今天为我们准备了什么饭菜吗课件出示“菜谱一”,为了营养均衡,我准备吃一荤一素两样菜,谁能帮我搭配一下。

板书课题《配菜》。

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星期三的菜谱)①一个荤菜一个素菜,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②老师小结2、(出示星期五的菜谱)①星期五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你是怎样想的④与学生共同总结这类题的解决方法。

三、实践应用1、参观动物园。

2、搭配服装。

四、全课总结体验成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篇2教学反思: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2.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

1、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3、小组长取出信封里的纸片,这些纸片是干什么的5、互相说一说测量的结果,由小组长把这些结果记录下来。

d读作:平方分米读作: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板书设计小组实验、讨论解决方案。

2、用手比划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3、想象7公顷 7平方千米的大小。

1、完成书第52页第4题,第53页第6、7题。

问:怎样数才能数正确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板书设计:课题练习课课时五 (30)1.谈自己的收获。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单
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 掌握数0的数学意义及其表示方法。

- 能够正确读、用、写数0,了解数0的位置。

- 能够利用数0进行相减运算。

- 了解数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0个物体或用数字0进行介绍,引起学生对数0的注意。

2. 研究:教师介绍数0的概念和数学意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感受数0的存在。

3.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数0的读写练,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读、用、写数0。

4. 实例演练:给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0进行相减运算。

5. 拓展应用:通过与日常生活结合,让学生意识到数0的实际应用,并鼓励他们举一些例子加深理解。

6. 小结:对本节课研究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检查学生对数0的掌握情况。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练题目,要求学生巩固数0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资源
- 数字卡片(0)
- 实物(例如,书本等)
教学评估
-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数0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 学生完成的练题目。

参考资料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分析整体教学)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分析整体教学)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万以内加减法运算问题,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分享心得。
2.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典型题目,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探讨解题方法。
3.小组竞赛:组织小组间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4.成果展示:每组选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其他组给予评价和反馈。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等。
3.培养学生遇到困难时不放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
4.培养学生具备团结互助的品质,懂得分享与合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运算仍需进一步巩固。学生在此阶段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学情: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针对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实物展示、互动游戏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逐步引导他们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万以内加减法运算。
b.提高练习:针对优秀生,设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题目,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难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变式训练:通过变换题目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万以内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加减法的概念和符号2.具备基本数学计算能力3.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数学加减法的符号和方法2.教学难点:应用数学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归纳、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1. 教学内容1.加法的概念和符号2.减法的概念和符号3.实际问题的加减法解决方法2. 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内容: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并通过相关的琐碎的比较,成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1.加法的概念和符号2.减法的概念和符号3.实际问题的加减法解决方法(3)练习1.练习12.练习2(4)体现解决实际问题1.收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2.教师为学生讲解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5)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掌握加减法的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情景教学法”,“示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情景体验中快速掌握加减法知识。

4. 教学评价本节课将通过小组讨论,批评和自我评价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

如果有发现学生的某些地方不足,路线会及时提供帮助。

四、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2.回家完成作业:加法、减法练习题五、教学资源准备1.教师教案2.学生教材3.学生练习本六、教学后记本节课教学内容较为基础,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每位学生都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知识,保证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方便以后的学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9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9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9.加减法验算练习三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掌握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加减法验算的练习,包括对加减法算式的验算,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验算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验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计算器、黑板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加减法算式,引导学生回顾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2. 新课:通过PPT讲解加减法验算的原理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验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应用: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验算的方法进行解决。

六、板书设计1. 加减法验算的原理和方法2. 加减法验算的步骤3. 加减法验算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运用加减法验算的方法进行解决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展示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加减法验算的方法和步骤,并通过练习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对加减法验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练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内容加减法验算的原理和方法加减法验算的原理基于数学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法的验算可以通过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或者将加数分成几部分再相加来实现。

例如,对于算式 3 + 7,可以通过交换加数的位置得到 7 + 3,或者将 3 分成 2 和 1,然后分别与 7 相加得到 9 和 8,再将这两个结果相加得到 17,与原算式的结果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效=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效
学生根据图中出示的数学信息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果冻可以装几包?一盒有几个果冻?可以装几盒?一共有几片梨糕?梨糕一共可以装几包?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会出现一步或两步的,当出现两步的问题后,及时板书或幻灯片呈现,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还能不能再提一个两步的问题?如果学生开始的问题中,没有出现两步的,那么教师就要及时帮助学生分析信息,要求提两步的问题。
情境图用幻灯片呈现,首先向学生介绍果蔬会的相关资料(举办时间、地点、展览内容等),在此基础上呈现数学信息,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小记者在果蔬会举行期间到果品加工厂采访的情境。通过与厂方对话了解了果汁、果脯及葡萄酒的生产情况,引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入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的学习,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情景图呈现的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有:4分钟生产果汁428瓶,2小时生产果脯204千克,3分钟生产420瓶干红葡萄酒。6分钟生产662瓶干白葡萄酒。
作业
设置
课前作业:知识铺垫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与估算
课中作业:自主练课后作业:自主练习3、6、7、8和聪明小屋。
课前作业:知识铺垫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与笔算。
课中作业:自主练习:1、3题
正规作业设计在练习中完成。
课后作业:自主练习第7题。
课前作业:知识铺垫能口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与本节联系较大的。
教学第二个红点问题时,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笔算。在第一个红点问题的基础上有些学生会正确计算,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其它一些情况,把学生尝试的结果出示,深入讨论“十位上的0除以2,要在十位上写0的道理”。同时比较所列竖式,让学生学会选择简便写法。
教学两个绿点问题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来学习,通过自学与讨论掌握算法。注意两点:一要结合实际问题理清算理——末尾为什么要添上0;二要注意通过估算对结果进行判断。
情境图采用模拟采访的形式出示,暂不出现文字信息,待学生采访后出示,既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模拟采访中体会到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问题
策略
有了前面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这一单元的基础,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会很自然的提出以下问题:平均每个新品种展出了多少箱?平均每天接待了多少名客商?平均每天签订了多少吨的销售合同?去年平均每个大葡萄园产多少吨的葡萄?这位叔叔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去年平均每个大葡萄园产多少吨的葡萄?大枣可以装几箱?在学生提出“去年平均每个大葡萄园产多少吨的葡萄?”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所给出的数据,及时质疑让学生发现“718÷9”不能正好除完,所以应在问题中加上“大约”两字。在学生提出“这位叔叔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这个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1小时行驶的路程也就是叔叔行驶的速度”,进而让学生提出:“叔叔行驶的速度是多少?”这一问题。在解决此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建立“速度=路程÷时间”的基本数学模型。
对自主练习的处理
对应练习:自主练习1、2、4、5题,其中第5题商的位数的判断方法要进行重点引导。
其它剩余练习都设计为课后作业,在练习课中处理。
对应练习:自主练习1、3题
其它剩余练习都在练习课中完成。其中第7题先在练习课前完成,布置为课后作业。
对应练习:自主练习1、2、3题
4、5、8、9、10、11题布置为课后作业,并与其它一些练习一起在练习课中完成。
本单元的知识点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和含有除法的(包括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技能点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建立解决问题模型的能力。教学重点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中,学生已掌握了有关的计算方法,特别是探索的思路已比较清楚。因此本单元在知识的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经验,不再细分繁琐的知识点,给学生留有更大的探索空间,便于学生利用迁移规律探索新知与解决问题,也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情境图借助教师介绍窗一果蔬会展出的产品,引入果品加工的环节,直接观察信息窗,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采访”的意识。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两位小记者在果品包装车间,了解包装情况的场面。两幅图分别呈现了果冻和梨糕的包装流水线。通过对话提供数学信息。拟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引入对连除和先加再除(包括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情景图呈现的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有: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有两堆梨糕,一堆320片,一堆520片,4片梨糕装一包。
知识
链接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简单的两、三位数除法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
信息窗
信息窗1
信息窗2
信息窗3
教学
目标
教学重难点
情境图的整体把握
果蔬博览会是一项新兴的国际会议,教材以采访的形式展开对知识的学习,拉近了素材与孩子的距离,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情景图呈现的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有:8个新品种共184箱,5天接待了345名客商,签订了460吨的销售合同,9个大葡萄园去年产葡萄718吨,司机432千米行驶了6小时,每箱净重5千克共425千克。
因为数学信息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提出以下数学问题:
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果汁?
平均每小时生产果脯多少千克?
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
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建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之间关系的基本数学模型。
工作总量=工效×工作时间
例题处理完毕,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总结,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明白在计算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不够商1,就商0的道理。
第二个红点问题你会计算下列各题吗?在二年级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就能说出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所以可以改为绿点问题处理,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并自已计算出来就可以了。第一个红点问题是本节课中重点要处理与解决的问题。在教学时要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交流理清思路,然后列出算式,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引入连除运算后,要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的意义,并结合分步算式理解综合算式的运算左右顺序;对于算式960÷(2×4)的计算,要联系题目的现实情况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明确运算顺序。
4、商末尾有0并且末尾有余数的除法4、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两三位数
除以一位数
5、连除和除乘a÷b÷c和a÷(b×c)1、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同一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
3、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6、除加(a+b)÷c
7、除减(a-b)÷c和a÷(b-c)
8、估算利用估算巧断笔算结果的对错
学习
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含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知道混合运算的顺序。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细心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课例设计方案
修改人:实验小学绿色部分为本人修改内容2012年8月
单元
知识
简析
本单元选取烟台“国际果蔬博览会”这一现实素材,呈现两个小记者在国际果蔬博览会期间进行采访的连续场景,借助采访,出示信息,提出问题,展开学习。本单元设有三个信息窗: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借助小记者对果农采访所获信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进而探索解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信息窗2——采访果品加工厂,小记者通过与厂方对话,了解到果汁、果脯及葡萄酒的生产情况,提出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信息窗3——采访果品包装车间,通过了解果冻和梨糕的包装情况,提出两步计算问题,学习连除和先加再除(包括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第二个红点问题已经在第二单元的自主练习一的4题与5题中当例题重点讲解了,这里仍需关注“路程、速度、时间”关系数学模型的建立。
红点绿点问题的教学顺序与课本同步,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也有0的要重点讲。在教学第一个红点问题时,先让学生估算,明确商比100多,是三位数,再笔算。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笔算方法(可借助小棒摆一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交流过程中抓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十位上的2除以4,商不够1个十,怎么办?”明确用0占位的道理。
本信息窗渗透了数形结合、比较、化归、迁移的思想方法。教学时,采用观察、操作、尝试、交流、总结、归纳的方法。(1)充分利用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2)列出算式,在操作中理解算理,尝试计算。(3)交流算法,总结算理
本信息窗渗透了比较、有序思考的思想。教学时采用观察、尝试、交流、总结、归纳的方法。通过观察信息窗引导学生列出混合运算的算式。结合每一步的意义,明确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例题的处理
红点绿点问题的教学顺序与课本同步,学习第一个红点问题时,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对于计算方法,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判断商的大致范围,再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笔算的方法,之后用估算的方式检验商的正确性。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思考:为什么要看前两位?商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通过讨论,理解算理,学会算法。理解过程中借助小棒、方块图进行。教学绿点问题,放手让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估算方法自己完成,同时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