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随堂精品练习:第19课时动能 动能定理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选题辑课练动能和动能定理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选题辑课练动能和动能定理

课练15 动能和动能定理1.(2020·浙江模拟)如图所示,足球从草皮上的①位置被踢出后落在草皮上③位置,空中到达的最高点为②位置,则( )A .②位置足球动能等于0B .①位置到③位置过程只有重力做功C .①位置到②位置的过程足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D .②位置到③位置过程足球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合力做的功 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足球由②到③过程中具有水平位移,则说明足球在②位置存在速度,故A 错误;由图可知,①到②的水平位移大于②到③的水平位移,则说明足球受到空气阻力,故B 错误;因存在阻力做功,故①位置到②位置的过程足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和内能,故C 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可得,②位置到③位置过程足球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合力做的功,故D 正确.2.(2020·江西模拟)(多选)质量为m 的物块在水平恒力F 的推动下,从山坡(粗糙)底部的A 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至高为h 的破顶B 处.到达B 处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 ,A 、B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s ,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物块运动过程中( )A .重力所做的功是mghB .合外力对物块做的功是12mv 2C .推力对物块做的功是12mv 2+mghD .阻力对物块做的功是12mv 2+mgh -Fs答案:BD解析:重力所做的功是W G =-mgh ,选项A 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块做的功是W 合=W F -mgh +W f =12mv 2,选项B 正确;W F =mgh -W f +12mv 2,选项C 错误;W F =Fs =mgh -W f +12mv 2,则W f =mgh +12mv 2-Fs ,选项D 正确.3.(2020·天津五区县联考)(多选)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光滑圆环,半径为R ,圆心为O ,B 为最低点,C 为最高点,圆环左下方开一个小口与光滑斜面相切于A 点,∠AOB=37°,小球从斜面上某一点由静止释放,经A 点进入圆轨道,不计小球由D 到A 的机械能损失,(sin37°=0.6,cos37°=0.8)则要保证运动过程中小球不离开轨道,小球释放的位置到A 点的距离可能是( )A .RB .2RC .3RD .4R 答案:AD解析:若使小球恰能经过最高点C ,则mg =m v 2C R ,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2R)=12mv 2C ,解得h =52R ,小球释放的位置到A 点的距离是x=h -R1-cos37°sin37°;若使小球恰能经过与圆心O 等高的一点,则释放的高度h′=R ,此时小球释放的位置到A 点的距离是x′=h′-R1-cos37°sin37°=43R ;要保证运动过程中小球不离开轨道,小球释放的位置到A 点的距离应满足:x≥236R 或x′≤43R ,A 、D 正确.4.(2020·辽宁铁岭协作体联考)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MON ,OM 水平,ON 竖直且光滑,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的两小球A 和B 分别套在OM 和ON 杆上,B 球的质量为2 kg ,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此时OA =0.3 m ,OB =0.4 m ,改变水平力F 的大小,使A 球向右加速运动,已知A 球向右运动0.1 m 时速度大小为3 m/s ,则在此过程中绳对B 球的拉力所做的功为(g 取10 m/s 2)( )A .11 JB .16 JC .18 JD .9 J 答案:C解析:A 球向右运动0.1 m 时,由几何关系得,B 上升距离h =0.4 m -0.52-0.42m =0.1 m ,此时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tanθ=34,则得cosθ=45,sinθ=35,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可知v B sinθ=v A cosθ,可得v B =4 m/s ;以B 球为研究对象,由动能定理得W F -mgh =12mv 2B ,代入数据解得W F =18 J ,即绳对B 球的拉力所做的功为18 J .故选C.5.(2020·吉林省实验中学二模)(多选)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两处分别固定A 、B 两枚钉子,A 、B之间的距离为12l ,A 、B 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A 处的钉子系一根长为l 的细线,细线的另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将细线拉直,让小球的初始位置在P 点处,P 点与A 点处于同一高度,小球由静止释放,细线与B 处钉子接触后,小球继续下降.取B 点为参考平面,重力加速度为g ,当小球运动到B 点正下方的Q 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的速率为2glB .小球的动能为12mgl(sinθ+1)C .重力对小球的功率为0D .小球对绳的拉力为3mg 答案:BC解析:小球从P 点到Q 点,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为12mgl(sinθ+1),根据动能定理有W G =W kQ -E kP ,所以小球在Q 点的动能为12mgl(sinθ+1),选项B 正确;由12mgl(sinθ+1)=12mv 2可得v =gl sinθ+1,选项A 错误;在Q 点小球速度方向是水平的,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0,选项C 正确;根据F -mg =mv2l 2,解得F =mg(2sinθ+3),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选项D 错误.6.(多选)如图所示,斜面AB 和水平面BC 是由同一板材上截下的两段,在B 处用小圆弧连接.将小铁块(可视为质点)从A 处由静止释放后,它沿斜面向下滑行,进入平面,最终静止于P 处.若从该板材上再截下一段,搁置在A 、P 之间,构成一个新的斜面,再将铁块放回A 处,并轻推一下使之沿新斜面向下滑动.关于此情况下铁块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铁块一定能够到达P 点B .铁块的初速度必须足够大才能到达P 点C .铁块能否到达P 点与铁块质量有关D .铁块能否到达P 点与铁块质量无关 答案:AD解析:设A 距离水平面BC 的高度为h ,小铁块与该板材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AB 的倾角为α,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有mgh -μmgs 1cosα-μmgs 2=0,整理得mgh -μmg(s 1cosα+s 2)=0,而s 1cosα+s 2等于OP 的长度,即h -μOP =0,与斜面的倾角无关,故小铁块一定能够到达P 点,且与铁块的质量无关.故A 、D 正确.7.已知一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运动.某时刻在传送带适当的位置放上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块(如图甲所示),以此时为t =0时刻记录了小物块之后在传送带上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取沿传送带向上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其中|v 1|>v 2).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g 取10 m/s 2,则( )A .0~t 1内,物块对传送带做正功B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C .0~t 2内,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为W =12mv 22-12mv 21D .系统产生的热量大小一定大于物块动能的变化量大小 答案:D解析:由图知,物块先向下运动后向上运动,则知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应沿顺时针.0~t 1内,物块对传送带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则物块对传送带做负功,故A 错误;在t 1~t 2内,物块向上加速运动,则有μmgcosθ>mgsinθ,得μ>tanθ, 故B 错误;0~t 2内,由v —t 图线与t 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可知,物块的总位移沿斜面向下,高度下降,重力对物块做正功,设为W G ,根据动能定理得W +W G =12mv 22-12mv 21,则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W≠12mv 22-12mv 21,故C 错误;物块的重力势能减小量和动能减小量都转化为系统产生的内能,则由能量守恒定律知,系统产生的热量大小一定大于物块动能的变化量大小,故D 正确.8.(多选)如图甲所示,物体以一定初速度从倾角α=37°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 m .选择地面为参考平面,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 随高度h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m/s 2,sin37°=0.6,cos37°=0.8.)则( )A .物体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 =10 m/s 2B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C .物体的质量m =0.67 kgD .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E k =10 J 答案:AD解析:物体到达最高点时,机械能为E =E p =mgh ,由图知E p =30 J ,得m =E gh =3010×3kg =1 kg ,故C 错误;物体上升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少,减少的机械能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ΔE=-μmgcosαhsinα,得μ=0.5,故B 错误;物体上升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α+μmgcosα=ma ,得a =gsinα+μgcosα=10×0.6 m/s 2+0.5×10×0.8 m/s 2=10 m/s 2,故A 正确;由图象可知,物体上升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W =30 J -50 J =-20 J ,在整个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2W =E k -E k0,则有E k =E k0+2W =50 J +2×(-20) J =10 J ,故D 正确.9.(多选)如图所示,小车上有固定支架,支架上用细线拴一个小球,线长为l(小球可看成质点),小车与小球一起以速度v 0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运动.当小车突然碰到矮墙后车立即停止运动,此后小球升高的最大高度可能是(线未被拉断,不计空气阻力)( )A .大于v 202gB .小于v 202gC .等于v 202gD .等于2l答案:BCD解析:如果小球的速度不能使小球做圆周运动,且小球升高竖直高度小于l 时,由机械能守恒可得12mv 2=mgh ,所以最大高度是v 202g,所以A 错误、C 正确;如果小球升高竖直高度大于l 小于2l 时,由于小球在最大高度处动能不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最大高度小于v 202g,所以B 正确;如果小球的速度能使小球做圆周运动,那么最大高度就是圆周运动的直径2l ,所以D 正确.10.(多选)中国航母“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这将极大提高我们中国海军的整体作战实力.如图所示是“歼-15飞机”在航母“辽宁舰”上的起降示意图.已知“歼-15飞机”的质量为m ,它的发动机额定功率恒定,起飞前在航母上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为恒力.“歼-15飞机”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开始沿航母做直线运动,到航母一端后起飞.设“歼-15飞机”经过时间t 运动了位移s 时,速度达到最大值v ,此时刚好离开航母起飞.则“歼-15飞机”发动机在航母上运动过程所做的功为( )A.mv 3t 2vt -sB.12mv 2C.12mv 2+mv 2s 2vt -sD.mv 2s 2vt -s 答案:AC解析:飞机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开始沿航母做直线运动,由动能定理得Pt -fs =12mv 2,速度达到最大值v 时,飞机所受合外力为零,即F =f ,所以P =fv ,解得P =mv 32vt -s ,代入得f =P v =mv22vt -s,所以飞机在航母上运动过程所做的功为W =Pt =mv 3t 2vt -s ,又因为Pt =fs +12mv 2=12mv 2+mv 2s2vt -s,所以选项A 、C 正确.11.如图所示,粗糙的斜面AB 下端与光滑的圆弧轨道BCD 相切于B ,整个装置竖直放置,C 是最低点,圆心角θ=37°,D 与圆心O 等高,圆弧轨道半径R =1 m ,斜面长L =4 m ,现有一个质量m =0.1 kg 的小物体P 从斜面AB 上端A 点无初速度下滑,物体P 与斜面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不计空气阻力,g =10 m/s 2,sin37°=0.6,cos37°=0.8,求:(1)物体P 第一次通过C 点时的速度大小v C ; (2)物体P 第一次通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物体P 第一次离开D 点后在空中做竖直上抛运动到最高点E ,接着从空中又返回到圆弧轨道和斜面,在这样多次反复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P 对C 点处轨道的最小压力.答案:(1)6 m/s (2)4.6 N (3)1.4 N解析:(1)物体P 从A 下滑经B 到C 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L·sin37°+mgR(1-cos37°)-μmgcos37°·L=12mv 2C -0,解得v C =6 m/s.(2)物体P 在C 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N -mg =m v 2CR,解得N =4.6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P 通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6 N.(3)物体P 最后在B 和与其等高的圆弧轨道上来回运动时,经C 点压力最小,由B 到C 由动能定理有mgR(1-cos37°)=12mv′2C ,解得v′C =2 m/s ,则N min =mg +m v ′2C R=1.4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P 对C 点处轨道的最小压力为1.4 N.12.小物块A 的质量为m ,物块与坡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水平面光滑,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 ,倾角为θ,物块从坡道进入水平滑道时,在底端O 点处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将轻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水平滑道M 处并固定在墙上,另一自由端恰位于坡道的底端O 点,如图所示.物块A 从坡顶由静止滑下,求:(1)物块滑到O 点时的速度大小;(2)弹簧为最大压缩量d 时的弹性势能; (3)物块A 被弹回到坡道上升的最大高度.答案:(1)2gh 1-μcotθ (2)mgh -μmghcotθ (3)1-μcotθh1+μcotθ解析:(1)由动能定理有mgh -μmghcotθ=12mv 2,得v =2gh 1-μcotθ.(2)在水平滑道上由能量守恒定律有12mv 2=E p ,得E p =mgh -μmghcotθ.(3)设物块A 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1,物块A 被弹回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有E p =μmgh 1cotθ+mgh 1,得h 1=1-μcotθh1+μcotθ.刷题加餐练刷高考真题——找规律1.(2020·新课标全国卷Ⅱ,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 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v 216gB.v 28gC.v 24gD.v 22g 答案:B解析:设小物块的质量为m ,滑到轨道上端时的速度为v 1.小物块上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12mv2=12mv 21+2mgR① 小物块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做平抛运动,设水平位移为x ,下落时间为t ,有2R =12gt 2②x =v 1t③联立①②③式整理得x 2= ⎝ ⎛⎭⎪⎫v 22g 2-⎝⎛⎭⎪⎫4R -v 22g 2可得x 有最大值v 22g ,对应的轨道半径R =v28g.故选B.2.(2020·新课标全国卷Ⅱ,(多选)如图,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M 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N 点.已知在M 、N 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OMN<π2.在小球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 )A .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 .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C .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D .小球到达N 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 、N 两点的重力势能差 答案:BCD解析:小球在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压缩量先增大,后减小,到某一位置时,弹簧处于原长,再继续向下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弹簧又伸长.弹簧的弹力方向与小球速度的方向的夹角先大于90°,再小于90°,最后又大于90°,因此弹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最后又做负功,A 项错误;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当弹簧的弹力为零时,小球的加速度也等于重力加速度,B 项正确;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与小球的速度方向垂直,这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C 项正确;由于在M 、N 两点处,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即弹簧的形变量相等,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小球从M 点到N 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做功为零,重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增量,即小球到达N 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 、N 两点的重力势能差,D 项正确.3.(2020·四川卷,6)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 900 J ,他克服阻力做功100 J .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A .动能增加了1 900 JB .动能增加了2 000 JC .重力势能减小了1 900 JD .重力势能减小了2 000 J 答案:C解析:由动能定理可知,ΔE k =1 900 J -100 J =1 800 J ,故A 、B 均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重力做的功,故C 正确、D 错.4.(2020·浙江卷,18)(多选)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 ,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 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sin37°=0.6,cos37°=0.8).则( )A .动摩擦因数μ=67B .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2gh7C .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D .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35g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力的关系问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由题意根据动能定理有,2mgh -W f =0,即2mgh -μmgcos45°·hsin45°-μmgcos37°·h sin37°=0,得动摩擦因数μ=67,则A 项正确;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f =2mgh ,则C 项错误;载人滑草车在上下两段的加速度分别为a 1=g(sin45°-μcos45°)=214g ,a 2=g(sin37°-μcos37°)=-335g ,则载人滑草车在上下两段滑道上分别做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则在上段底端时达到最大速度v ,由运动学公式有2a 1·h sin45°=v 2,得v =2a 1·hsin45°=27gh ,故B 项正确,D 项错误.刷仿真模拟——明趋向5.(2020·山东潍坊模拟)如图所示,固定斜面AE 分成等长四部分AB 、BC 、CD 、DE ,小物块与AB 、CD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与BC 、DE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且μ1=2μ2.当物块以速度v 0从A 点沿斜面向上滑动时,刚好能到达E 点.当物块以速度v 02从A 点沿斜面向上滑动时,则能到达的最高点( )A .刚好为B 点 B .刚好为C 点C .介于A 、B 之间D .介于B 、C 之间 答案:C解析:设斜面的倾角为θ,AB =BC =CD =DE =s ,μ1=2μ2=2μ,则μ2=μ,物块以速度v 0上滑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sinθ·4s-μmgcosθ·2s-2μmgcosθ·2s=0-12mv 20,则12mv 20=4mgssinθ+6μmgscosθ,当初速度为v 02时,12m(v 02)2=14×12mv 20=mgssinθ+32μmgscosθ<mgssinθ+2μmgscosθ,则物块能到达的最高点在B 点以下,即A 、B 之间某点,故选C.6.(2020·广西玉林模拟)有两个物体a 和b ,其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且m a >m b ,它们的初动能相同,若a 和b 分别受到不变的阻力F a 和F b 的作用,经过相同的时间停下来,它们的位移分别为s a 和s b ,则( )A .F a <F b 且s a >s bB .F a >F b 且s a >s bC .F a >F b 且s a <s bD .F a <F b 且s a <s b 答案:C解析: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 ,初动能为E k ,所受的阻力为F ,通过的位移为s ,物体的速度与动能的关系为E k =12mv 2,得v =2E k m ,由s =v +02t 得,s =E k2mt ,由题意可知物体a 、b 运动时间和初动能相同,则质量越大,位移越小,m a >m b ,所以s a <s b ;由动能定理得,-Fs =0-E k ,因初动能相同,F 与s 成反比,则F a >F b ,故选C.7.(2020·湖北名校联考)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高H =12 m 处的A 点由静止沿光滑的轨道AB 滑下,进入半径为r =4 m 的竖直圆环,圆环内轨道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当滑块到达圆环顶点C 时,滑块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滑块继续沿CFB 滑下,进入光滑轨道BD ,且到达高度为h的D 点时速度为零,则h 的值可能为(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 )A .8 mB .9 mC .10 mD .11 m 答案:B解析:滑块到达圆环顶点C 时对轨道压力为零,则mg =m v 2Cr,得速度v C =gr ,滑块在BEC 段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1=mg(H -2r)-12mv 2C =mg(H -52r),滑块在CFB 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2满足0<W 2<W 1,从C到D ,12mv 2C -W 2=mg(h -2r),代入得8 m<h<10 m ,B 正确.刷最新原创——抓重点8.(多选)如图是某缓冲装置,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直杆相连,直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恒为f ,直杆质量不可忽略.一质量为m 的小车以速度v 0撞击弹簧,最终以速度v 弹回.直杆足够长,且直杆与槽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则( )A .小车被弹回时速度v 一定小于v 0B .直杆在槽内移动的距离等于1f ⎝ ⎛⎭⎪⎫12mv 20-12mv 2C .直杆在槽内向右运动时,小车与直杆始终保持相对静止D .弹簧的弹力可能大于直杆与槽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答案:BD解析:小车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弹簧的形变量若始终小于fk时,直杆和槽间无相对运动,小车被弹回时速度v 一定等于v 0;若形变量大于fk时,杆和槽间出现相对运动,克服摩擦力做功,小车的动能减小,所以小车被弹回时速度v 一定小于v 0,A 错误;对整个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fs =ΔE k ,直杆在槽内移动的距离s =1f ⎝ ⎛⎭⎪⎫12mv 20-12mv 2,B 正确;直杆在槽内向右运动时,开始小车速度比杆的大,所以不可能与直杆始终保持相对静止,C 错误;当弹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直杆开始运动,此时小车的速度大于直杆的速度,弹簧进一步被压缩,弹簧的弱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D 正确.9.(多选)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 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实验测得x 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10 m/s 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根据图象可求出( )A .物体的初速率为3 m/sB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C .取不同的倾角θ,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 的最小值为1.44 mD .当θ=45°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停在斜面上 答案:BC解析:由题图乙可知,当夹角θ=0°时,位移为2.40 m ,而当夹角为90°时,位移为1.80 m ,则由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可知v 20=2gh ,解得v 0=2gh =6 m/s ,故A 错误;当夹角为0°时,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x=12mv 20,解得μ=0.75,故B 正确;-mgxsinθ-μmgxcosθ=0-12mv 20,解得x =v 202g sinθ+μcosθ=1810sinθ+34cosθ(m)=1810×54sin θ+α(m),当θ+α=90°时,sin(θ+α)=1,此时位移最小,x =1.44 m ,故C 正确;若θ=45°时,物体受到重力的分力为mgsin45°=22mg ,摩擦力f =μmgcos45°=328mg ,故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会下滑,故D 错误. 刷易错易误——排难点易错点1 不熟悉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0.(2020·广东佛山一中段考)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为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W =12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B .W>12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C .W =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 .W<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答案:C解析:在N 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N -mg =m v 2NR,解得v N =3gR ,对质点从开始下落至到达N 点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2R-W =12mv 2N -0,解得W =12mgR.由于质点在PN 段的速度大于质点在NQ 段的速度,所以质点在NQ 段受到的支持力小于PN 段受到的支持力,则质点在NQ 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小于在PN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小球在NQ 段运动时由动能定理得-mgR -W′=12mv 2Q -12mv 2N ,因为W′<12mgR ,可知v Q >0,所以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故C 正确,A 、B 、D 错误.易错点2 不能确定物体受力方向及物体运动的具体形式11.(多选)(2020·陕西渭南模拟)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以速度v 0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从零时刻起,对该物体施加一水平恒力F ,经过时间t ,物体的速度减小到最小值35v 0,此后速度不断增大.则( )A .水平恒力F 大小为2mv 05tB .水平恒力作用2t 时间,物体速度大小为v 0C .在t 时间内,水平恒力做的功为-825mv 2D .若水平恒力大小为2F ,方向不变,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仍为35v 0答案:BCD解析:由物体速度减小到最小值35v 0,可知恒力F 的方向与速度v 0的方向间的夹角为钝角,将v 0沿F的方向和垂直于F 的方向进行分解,可知垂直于F 方向的速度大小v x =35v 0,平行于F 方向的速度大小v y=45v 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m v y t =4mv 05t ,A 错误;水平恒力作用2t 时间,垂直于F 方向的速度大小v x =35v 0不变,平行于F 方向的速度大小v y =45v 0,物体速度大小为v 0,B 正确;在t 时间内,水平恒力做的功为W =12mv 2x -12mv 20=-825mv 20,C 正确;若水平恒力大小为2F ,方向不变,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仍为35v 0,D 正确. 刷综合大题——提能力 12.(2020·河北邢台质检)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为0.4 m 处,水平固定一根长直光滑杆,在杆上P 点固定一定滑轮,滑轮可绕水平轴无摩擦转动,在P 点的右边,杆上套有一质量m =2 kg 的小球A.半径R =0.3 m 的光滑半圆形细轨道,竖直地固定在地面上,其圆心O 在P 点的正下方,在轨道上套有一质量也为m =2 kg 的小球B.用一条不可伸长的柔软细绳,通过定滑轮将两小球连接起来.杆和半圆形轨道在同一竖直面内,两小球均可看做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的影响,g 取10 m/s 2.现给小球A 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55 N .求:(1)把小球B 从地面拉到P 点正下方C 点过程中,力F 做的功;(2)把小球B 从地面拉到P 点正下方C 点过程中,重力对小球B 做的功; (3)把小球B 从地面拉到P 点正下方C 点时,小球A 速度的大小; (4)把小球B 从地面拉到P 点正下方C 点时,小球B 速度的大小; (5)小球B 被拉到离地多高时与小球A 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1)22 J (2)-6 J (3)0 (4)4 m/s (5)0.225 m解析:(1)小球B 被拉到C 点过程中,已知拉力为恒力, 则拉力做功为:W F =Fx 又x =PB -PC据勾股定理可知PB =0.5 m ,而PC =0.1 m , 解得W F =22 J(2)小球B 被拉到C 点过程中,重力对小球B 做负功,则 W G =-mgR =-6 J(3)小球B 被拉到C 点时,B 球沿绳方向速度为0,则此时A 球的速度也为0; (4)小球B 被拉到C 点时,据动能定理有:W F +W G =12mv 2解得:v=4 m/s(5)当绳与轨道相切时两球速度相等,由相似三角形知识得,PO R =R h所以h=0.3×0.30.4m=0.225 m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绘了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动能与动能定理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动能与动能定理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动能与动能定理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1.以下图,质量 m=3kg 的小物块以初速度秽v0=4m/s 水平向右抛出,恰巧从 A 点沿着圆弧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

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 3.75m,B 点是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 BD 光滑连结, A 与圆心 D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 MN 是一段粗糙的水平轨道,小物块与MN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轨道其余部分圆滑。

最右边是一个半径为 r =0.4m 的半圆弧轨道, C 点是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半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BD 在 D点光滑连结。

已知重力加快度g=10m/s 2, sin37°=0.6, cos37°=0.8。

(1)求小物块经过 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若 MN 的长度为 L0=6m,求小物块经过 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若小物块恰巧能经过 C 点,求 MN 的长度 L。

【答案】( 1) 62N( 2) 60N( 3)10m【分析】【详解】(1)物块做平抛运动到 A 点时,依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v0 v A cos37v04 m / s5m / s解得: v Acos370.8小物块经过 A 点运动到 B 点,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mv A2mg R Rcos371mv B222小物块经过 B 点时,有:F NB mg m vB2R解得:F NB mg 32cos37m v B262NR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62N(2)小物块由 B 点运动到 C 点,依据动能定理有:mgL0mg 2r1mv C21mv B222在 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C mg m v C2r代入数据解得: F NC60N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经过 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60N(3)小物块恰巧能经过 C 点时,依据mg mvC22r解得:v C 2gr100.4m / s 2m / s小物块从 B 点运动到 C 点的过程,依据动能定理有:mgL mg 2r 1mv C221mv B2 22代入数据解得:L=10m2.以下图,在倾角为θ=30°m的的固定斜面上固定一块与斜面垂直的圆滑挡板,质量为半圆柱体 A 紧靠挡板放在斜面上,质量为2m 的圆柱体 B 放在 A 上并靠在挡板上静止。

2020版高考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19动能定理

2020版高考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19动能定理

课后限时作业19 动能定理时间:45分钟1.(多选)质量不等,但有相同动能的两个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直至停止,则( BD )A .质量大的物体滑行的距离大B .质量小的物体滑行的距离大C .它们滑行的距离一样大D .它们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一样多解析:由动能定理得-μmgs =-E k ,所以s =E kμmg ,知质量小的物体滑行距离大,选项A 、C 错误,B 正确;克服摩擦力做功W f =E k 相同,选项D 正确.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与水平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与转轴相距R ,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当转速增至某一值时,物块即将在转台上滑动,此时转台已开始匀速转动,在这一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是(假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D )A .0B .2μmgRC .2πμmgRD.μmgR2解析:物块即将在转台上滑动但还未滑动时,转台对物块的最大静摩擦力恰好提供向心力,设此时物块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v ,则有μmg =m v 2R .在物块由静止到获得速度v 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不做功,只有摩擦力对物块做功,由动能定理得W=12m v2-0.联立解得W=12μmgR.故选项D正确.3.如图所示,质量为0.1 kg的小物块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滑行4 m 后以3.0 m/s的速度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桌面高0.45 m,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D)A.小物块的初速度是5 m/sB.小物块的水平射程为1.2 mC.小物块在桌面上克服摩擦力做8 J的功D.小物块落地时的动能为0.9 J解析:小物块在桌面上克服摩擦力做功W f=μmgL=2 J,选项C错误;在水平桌面上滑行时,由动能定理得-W f=12m v2-12m v20,解得v0=7 m/s,选项A错误;小物块飞离桌面后做平抛运动,有x=v t、h=12gt2,解得x=0.9 m,选项B错误;设小物块落地时动能为E k,由动能定理得mgh=E k-12m v2,解得E k=0.9 J,选项D正确.4.有两个物体a和b,其质量分别为m a和m b,且m a>m b,它们的初动能相同,若a和b分别受到不变的阻力F a和F b的作用,经过相同的时间停下来,它们的位移分别为s a和s b,则(C) A.F a<F b,s a>s b B.F a>F b,s a>s bC.F a>F b,s a<s b D.F a<F b,s a<s b解析: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初动能为E k,所受的阻力为F,通过的位移为s,物体的速度与动能的关系为E k=12m v2,得v=2E km,由s=v+02t得,s=E k2m t,由题意可知物体a、b运动时间和初动能相同,则质量越大,位移越小,因m a>m b,所以s a<s b;由动能定理得,-Fs=0-E k,因初动能相同,F与s成反比,则F a>F b,故选项C正确.5.如图所示,小物块与水平轨道、倾斜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小物块从倾角为θ1的轨道上高度为h的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至B点时速度为v1.现将倾斜轨道的倾角调至为θ2,仍将物块从轨道上高度为h的A点静止释放,运动至B点时速度为v2.已知θ2<θ1,不计物块在轨道接触处的机械能损失.则(C)A.v1<v2B.v1>v2C.v1=v2D.由于不知道θ1、θ2的具体数值,v1、v2关系无法判定解析:物体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做负功,重力做正功,由动能定理可得mgh-μmg cosθ·hsinθ-μmgx BD=12m v2,即mgh-μmg·htanθ-μmgx BD=12m v2,因为htanθ=x CD,所以mgh-μmgx BC=12m v2,故到达B点的速度与倾斜轨道的倾角无关,所以v1=v2,故选项C正确.6.质量m=10 kg的物体只在变力F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F随坐标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物体从坐标原点处由静止出发,则物体运动到x=16 m处时的速度大小为(C)A.3 m/s B.4 m/sC.2 2 m/s D.17 m/s解析:F-x图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F所做的功,则这段过程中,外力做功为W=12×(4+8)×10 J-12×4×10 J=40 J,根据动能定理得W=12m v2,解得v=2Wm=2×4010m/s=2 2 m/s,故C正确,A、B、D错误.7.(多选)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O点正上方的A、B两点同时水平抛出两个相同小球,它们最后都落到地面上的C点,则两球(AC)A.不可能同时落地B.落在C点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同C.落在C点的速度大小可能相同D.落在C点的重力的瞬时功率可能相同解析: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h=12gt2可知高度不同,所以运动时间一定不同,故A正确;平抛运动轨迹为抛物线,速度方向为该点的切线方向,分别从A、B两点抛出的小球轨迹不同,在C点的切线方向也不同,所以落地时方向不可能相同,故B错误;由动能定理得mgh =12m v 2-12m v 20,落地速度为v =v 20+2gh ,则知落在C 点的速度大小可能相同,故C 正确;落在C 点时重力的功率P =mg v y =mg 2gh ,由于是两个相同的小球,而下落的高度不同,所以重力的功率不相同,故D 错误.8. (多选)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物体.物体在A 处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手托住物体使它从A 处缓慢下降,到达B 处时,手和物体自然分开,此过程中,物体克服手的支持力所做的功为W .不考虑空气阻力.已知弹簧形变量为Δx 时,弹簧获得的弹性势能为12k (Δx )2,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 .物体重力势能减少量一定小于WB .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一定等于WC .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量为WD .若将物体从A 处由静止释放,则物体到达B 处时的动能为W 解析:物体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要克服弹簧弹力做功W 弹力,根据动能定理知mgh -W -W弹力=0,故物体重力势能减少量一定大于W ,故选项A 错误;到达B 处时,由平衡条件知kh =mg ,即mgh -W =12kh 2=12mgh ,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一定等于W ,选项B 正确;物体克服手的支持力所做的功为W ,机械能减少W ,故选项C 错误;物体从静止下落到B 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12kh 2=E k ,而12kh 2=12mgh ,可知E k =12mgh =W ,故选项D 正确. 9.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高H =12 m 处的A 点由静止沿光滑的轨道AB 滑下,进入半径为r =4 m 的竖直圆环,圆环内轨道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当滑块到达圆环顶点C 时,滑块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滑块继续沿CFB 滑下,进入光滑轨道BD ,且到达高度为h 的D 点时速度为零,则h 的值可能为(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10 m/s 2)( B )A .8 mB .9 mC .10 mD .11 m解析:滑块到达圆环顶点C 时对轨道压力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 v 2Cr ,得速度v C =gr ,设滑块在BEC 段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1,由动能定理得mg (H -2r )-W 1=12m v 2C ,则W 1=mg (H -2r )-12m v 2C =mg ⎝⎛⎭⎪⎫H -52r ,滑块在CFB 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2满足0<W 2<W 1,从C 到D ,由动能定理得-mg (h -2r )-W 2=-12m v 2C ,代入得8 m<h <10 m ,选项B 正确.10.(多选)质量为1 kg 的物体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受到一水平外力F 作用运动,如图甲所示,外力F 和物体克服摩擦力f 做的功W 与物体位移x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 为10 m/s 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D )A .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B .物体运动位移为13 mC .前3 m 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 2D .x =9 m 时,物体速度为3 2 m/s解析:由W f =fx 对应图乙中的b 可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 =2 N ,由f =μmg 可得μ=0.2,选项A 正确;由W F =Fx 对应图乙a 可知,前3 m 内,拉力F 1=5 N,3~9 m 内拉力F 2=2 N ,物体在前3 m 内的加速度a 1=F 1-fm =3 m/s 2,选项C 正确;由动能定理得W F -fx =12m v 2可得x =9 m 时,物体的速度为v =3 2 m/s ,选项D 正确;设物体运动的最大位移为x m ,由动能定理得W F -fx m =0,即物体的最大位移x m =W Ff =13.5 m ,选项B 错误.11.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 、B 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 ,三者半径均为R .C 的质量为m ,A 、B 的质量都为m2,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 ,使A 缓慢移动,直至C 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B 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1)未拉A时,C受到B作用力的大小F;(2)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μmin;(3)A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解析:(1)C受力平衡2F cos30°=mg解得F=33mg.(2)C恰好降到地面时,B受C压力的水平分力最大F x max=32mgB受地面的摩擦力f=μmg根据题意f min=F x max解得μmin=3 2.(3)C下降的高度h=(3-1)R,A的位移x=2(3-1)R,摩擦力做功的大小W f=fx=2(3-1)μmgR 根据动能定理W-W f+mgh=0-0解得W=(2μ-1)(3-1)mgR.答案:(1)33mg(2)32(3)(2μ-1)(3-1)mgR12.游乐场有一种滑雪游戏,其理想简化图如图甲所示,滑道由倾角为θ=30°的斜坡和水平滑道组成.小孩在距地面高h=10 m处由静止开始沿斜坡滑下,到达底端时恰好滑上水平滑道上放置的长为l =3 m木板(忽略木板厚度),此后小孩和木板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斜坡滑道与水平滑道平滑连接,速度由斜坡方向转为水平方向时大小不变,不计小孩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小孩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2)小孩脱离木板时的速度大小.解析:(1)对小孩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由题图乙可知,小孩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10 m/s.由动能定理可得mgh-μmg cosθ·hsinθ=12m v2解得μ=36.(2)由图乙知小孩在t=0.5 s时滑离木板,木板在0~0.5 s内的位移x木=1.5 m又x木+l=x人设小孩滑离木板的速度为v人,由平均速度公式x人=12(v+v人)t可得:v人=8 m/s.答案:(1)36(2)8 m/s感谢您的下载!快乐分享,知识无限!由Ruize收集整理!。

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19讲动能定理

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19讲动能定理

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19讲动能定理第19讲 动能定理1.一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轻绳悬挂于O 点,小球在水平力作用下从平稳位置P 点缓慢地移动到Q 点,如图所示.则力F 所做的功为( )A .mgL cos θB .Fl cos θC .mgL (1-cos θ)D .FL sin θ【解析】由动能定理可知W -mgL (1-cos θ)=0,因此W =mgL (1-cos θ),选C. 【答案】C2.如图所示,DO 是水平面,AB 是斜面,初速度为v 0的物体从D 点动身沿DBA 滑到顶点A 时速度刚好为零,假如斜面改为AC ,让该物体从D 点动身沿DCA 滑到A 点且速度刚好为零.则物体具有的初速度(已知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考虑拐角的阻碍)( )A .大于v 0B .等于v 0C .小于v 0D .决定于斜面的倾角【解析】物体沿DBA 滑到顶点A 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摩擦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可知:-mgh -W f =0-12mv 2W f =μmgL DB +μmgL BA cos α=μmgL OD ,同理可知沿DCA 运动时,W f ′=μmgL OD ,因此第二种情形的初速度也为v 0.【答案】B 3.质量不等、但有相同动能的两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直到停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质量大的物体滑行距离大B .质量小的物体滑行距离大C .质量大的物体滑行时刻长D .质量小的物体滑行时刻长【解析】物体的动能全部用来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有E k =μmgl ,因此l =E kμmg ,质量小,滑行距离大.而t =va =2E km μg ,质量小,滑行时刻长.【答案】BD4.在离地面高度为h 处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 的物体,抛出时的速度为v 0,当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v .用g 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A .mgh -12mv 2-12mv 20 B .-12mv 2-12mv 20-mgh C .mgh +12mv 20-12mv 2D .mgh +12mv 2-12mv 2【解析】空气阻力是变力,不能用功的定义求解.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的阻力,在整个过程中,重力做的功W G =mgh ,物体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W 1,依照动能定理有W G -W 1=12mv 2-12mv 20,整理得W 1=W G -12mv 2+12mv 20.【答案】C5.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若物体受水平力F 的作用从静止起通过位移s 时的动能为E 1,当物体受水平力2F 作用,从静止开始通过相同位移s ,它的动能为E 2,则( )A. E 2=E 1B. E 2=2E 1C. E 2>2E 1D. E 1<E 2<2E 1【解析】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通过位移s 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不变,由动能定理可得:水平力为F 时,(F -f )s =E 1 水平力为2F 时,(2F -f )s =E 2则E 2=2(F -f )s +fs =2E 1+fs >2E 1. 【答案】C6.一质量m =2.0 kg 的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37°的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传感器测出了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用运算机作出了小物块上滑过程的速度—时刻图线,如图甲所示.(取sin 37°=0.6,cos 37°=0.8,g =10 m/s 2)求:(1)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小物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解析】(1)由小物块上滑过程的速度—时刻图线可知:a =v t -v 0t =-8.0 m/s 2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8.0 m/s 2. (2)如图乙所示,小物块受重力mg 、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 作用,沿斜面建立直角坐标系,有:-mg sin 37°-f =-maF N -mg cos 37°=0,f =μF N 代入数据解得:μ=0.25.(3)设物块冲上斜面所能达到的最高点与斜面底端的距离为s ,物块返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E k .沿斜面运动全过程中依照动能定理,有:-2μmgs cos 37°=E k -12mv 20又s =v 0+v t 2t解得:E k =32 J.【答案】(1)8.0 m/s 2 (2)0.25 (3)32 J7.构建和谐型、节约型社会深得民心,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动充电式电动车确实是专门好的例子,电动车的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在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自行车自动滑行时,自行车就能够连通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现有某人骑车以500 J 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第一次关闭自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①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线②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 )A .200 JB .250 JC .300 JD .500 J【解析】设自行车与路面的摩擦阻力为F f ,由图可知,关闭自动充电装置时,由动能定理得:0-E k0=-F f ·x 1,可得F f =50 N ,启动自充电装置后,自行车向前滑行时用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F f x 2=300 J ,设克服电磁阻力做的功为W ′,由动能定理得:-W ′-W =0-E k0,可得W ′=200 J.【答案】A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在水平恒力F 推动下,从山坡(粗糙)底部A 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高为h 的坡顶B ,获得速度为v ,AB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x ,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mghB .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是12mv 2C .推力对小车做的功是12mv 2+mgh D .阻力对小车做的功是12mv 2+mgh -Fx【解析】小车克服重力做的功W =Gh =mgh ,A 选项正确;由动能定理知小车受到的合力做的功等于小车动能的增加,W 合=ΔE k =12mv 2,B 选项正确;由动能定理有:W 合=W 推+W 重+W 阻=12mv 2,因此推力做的功W 推=12mv 2-W 阻-W 重=12mv 2+mgh -W 阻,C 选项错误;阻力对小车做的功W 阻=12mv 2-W 推-W 重=12mv 2+mgh -Fx ,D 选项正确.【答案】ABD9.如图所示,一个滑雪运动员从左侧斜坡距离坡底8 m 处自由滑下,当下滑到距离坡底s 1处时,动能和势能相等(以坡底为参考平面);到坡底后运动员又靠惯性冲上斜坡(不计通过坡底时的机械能缺失),当上滑到距离坡底s 2处时,运动员的动能和势能又相等,上滑的最大距离为4 m .关于那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擦力对运动员所做的功等于运动员动能的变化B .重力和摩擦力对运动员所做的总功等于运动员动能的变化C .s 1<4 m ,s 2>2 mD .s 1>4 m ,s 2<2 m【解析】依照动能定理知重力和摩擦力做的总功等于运动员动能的变化,B 项正确;下滑过程中,重力做正功,假设没有摩擦力,在中点动能与重力势能应相等;由于摩擦力做负功,因此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的点在中点下面;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一半,但没有全部转化为势能,故动能和势能相等的点在中点的上方,因此C 项正确.【答案】BC10.如图所示,ABCD 为一竖直平面的轨道,其中BC 水平,A 点比BC 高出H =10 m ,BC 长1 m ,AB 和CD 轨道光滑.一质量为1 kg 的物体从A 点以4 m/s 的速度开始运动,通过BC 后滑到高出C 点h =10.3 m 的D 点速度为零.求:(取g =10 m/s 2)(1)物体与BC 轨道的动摩擦因数. (2)物体第5次通过B 点时的速度. (3)物体最后停止的位置(距B 点).【解析】(1)分析从A 到D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 (h -H )-μmgs BC =0-12mv 21解得:μ=0.5.(2)物体第5次通过B 点时,物体在BC 上滑动了4次,由动能定理得: mgH -μmg ·4s BC =12mv 22-12mv 21 解得:v 2=411 m/s≈13.3 m/s. (3)分析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H -μmgs =0-12mv 21解得:s =21.6 m因此物体在轨道上来回了20次后,还有1.6 m ,故离B 的距离为:d =2 m -1.6 m =0.4 m.【答案】(1)0.5 (2)13.3 m/s (3)0.4 m11.图示是游乐园内某种过山车的示意图.图中半径分别为R 1=2.0 m 和R 2=8.0 m 的两个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倾角θ=37°的斜轨道面上的A 、B 两点.已知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 、D 均与P 点平齐,圆形轨道与斜轨道之间平滑连接.现使小车(可视为质点)从P 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6,g =10 m/s 2,sin 37°=0.6,cos 37°=0.8.(1)若小车恰好能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 ,则它在P 点的初速度应为多大?(2)若小车在P 点的初速度为15 m/s ,则小车能否安全通过两个圆形轨道?试通过分析论证之.【解析】(1)设小车通过C 点时的临界速度为v 1,则:mg =mv 21R 1设P 、A 两点间的距离为L 1,由几何关系可得:L 1=R 11+cos θsin θ小车从P 运动到C ,依照动能定理,有: -μmgL 1cos θ=12mv 21-12mv 20解得:v 0=6 m/s.(2)设P 、B 两点间的距离为L 2,由几何关系可得:L 2=R 21+cos θsin θ设小车能安全通过这两个圆形轨道,在D 点的临界速度为v 2,则:mg =mv 22R 2设D 点临界速度对应的P 点的初速度为v 0′,小车从P 运动到D ,依照动能定理,有: -μmgL 2cos θ=12mv 22-12mv 0′2解得:v 0′=12 m/s因为v 0=12 m/s<15 m/s ,因此小车能安全通过两个圆形轨道. 【答案】(1)6 m/s (2)能安全通过两个圆形轨道。

配套K1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随堂练习 动能 动能定理 新人教版

配套K1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随堂练习 动能 动能定理 新人教版

动能 动能定理1.一个25 kg 的小孩从高度为3.0 m 的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2.0m/s.取g =10 m/s 2,关于力对小孩做的功,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A .合外力做功50 JB .阻力做功500 JC .重力做功500 JD .支持力做功50 J解析:重力做功W G =mgh =25×10×3 J=750 J ,C 错;小孩所受支持力方向上的位移为零,故支持力做的功为零,D 错;合外力做的功W 合=E k -0,即W 合=12mv 2=12×25×22J=50 J ,A 项正确;W G -W 阻=E k -0,故W 阻=mgh -12mv 2=750 J -50 J =700 J ,B 项错误. 答案:A 2.图5-2-9如图5-2-9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在水平恒力F 推动下,从山坡(粗糙)底部A 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高为h 的坡顶B ,获得速度为v ,AB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s ,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mghB .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是12mv 2C .推力对小车做的功是12mv 2+mghD .阻力对小车做的功是12mv 2+mgh -Fs解析:小车克服重力做功W =Gh =mgh ,A 选项正确;由动能定理小车受到的合力做的功等于小车动能的增加,W 合=ΔE k =12mv 2,B 选项正确;由动能定理,W 合=W 推+W 重+W 阻=12mv 2,所以推力做的功W 推=12mv 2-W 阻-W 重=12mv 2+mgh -W 阻,C 选项错误;阻力对小车做的功W 阻=12mv 2-W 推-W 重=12mv 2+mgh -Fs ,D 选项正确.答案:ABD 3.图5-2-10如图5-2-10所示,在抗洪救灾中,一架直升机通过绳索,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起一个漂在水面上的木箱,使其由水面开始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若考虑空气阻力而不考虑空气浮力,则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力F所做功减去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量B.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量C.力F、重力、阻力,三者合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动能的增量D.力F和阻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机械能的增量解析:对木箱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由动能定理:W F-mgh-WF f=ΔE k故C对.由上式得:W F-WF f=ΔE k+mgh,即W F-WF f=ΔE k+ΔE p=ΔE.故A错D对.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关系知B对,故B、C、D对.答案:BCD4.图5-2-11如图5-2-11甲所示,一质量为m=1 kg的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点,从t=0时刻开始,物块在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水平力F的作用下向右运动,第3 s末物块运动到B点且速度刚好为0,第5 s末物块刚好回到A点,已知物块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求:(1)A、B间的距离;(2)水平力F在5 s时间内对物块所做的功.解析:(1)由图乙可知在3~5 s内物块在水平恒力作用下由B点匀加速运动到A点,设加速度为a ,A 、B 间的距离为s ,则有F -μmg =ma ,a =F -μmg m =4-0.2×1×101m/s 2=2 m/s 2,s =12at 2=4 m.(2)设整个过程中水平力所做功为W F ,物块回到A 点时的速度为v A ,由动能定理得:W F -2μmgs =12mv 2A ,v 2A =2as ,W F =2μmgs +mas =24 J.答案:(1)4 m (2)24 J 5.图5-2-12如图5-2-12所示,AB 是倾角为θ的粗糙直轨道,BCD 是光滑的圆弧轨道,AB 恰好在B 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 .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从直轨道上的P 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轨道间做往返运动.已知P 点与圆弧的圆心O 等高,物体与轨道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1)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 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 (2)最终当物体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E 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3)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释放点距B 点的距离L ′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1)因为摩擦始终对物体做负功,所以物体最终在圆心角为2θ的圆弧上往复运动.对整体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 ·cos θ-μmg cos θ·s =0,所以总路程为s =Rμ.(2)对B →E 过程mgR (1-cos θ)=12mv 2E ①F N -mg =mv 2ER②由①②得对轨道压力:F N =(3-2cos θ)mg .(3)设物体刚好到D 点,则mg =mv 2DR③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 ′sin θ-μmg cos θ·L ′-mgR (1+cos θ)=12mv 2D ④由③④得应满足条件:L ′=3+2cos θ2(sin θ-μcos θ)·R .答案:(1)R μ (2)(3-2cos θ)mg (3)3+2cos θ2(sin θ-μcos θ)·R1.质量不等,但有相同动能的两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直到停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质量大的物体滑行距离大B .质量小的物体滑行距离大C .质量大的物体滑行时间长D .质量小的物体滑行时间长解析:物体的动能全部用来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有E k =μmgl ⇒l =E kμmg,质量小,滑行距离大.而t =va = 2E kmμg,质量小,滑行时间长. 答案:BD2.一个木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个水平飞来的子弹射入此木块并深入2 cm 而相对于木块静止,同时间内木块被带动前移了1 cm ,则子弹损失的动能、木块获得动能以及子弹和木块共同损失的动能三者之比为( )A .3∶1∶2B .3∶2∶1C .2∶1∶3D .2∶3∶1解析:设子弹深入木块深度为d ,木块移动s ,则子弹对地位移为d +s ;设子弹与木块的相互作用力为f ,由动能定理,子弹损失的动能等于子弹克服木块阻力所做的功,即ΔE 1=f (d +s ),木块所获得的动能等于子弹对木块作用力所做的功,即ΔE 2=fs ,子弹和木块共同损失的动能为ΔE 3=ΔE 1-ΔE 2=fd ,即三者之比为(d +s )∶s ∶d =3∶1∶2. 答案:A3.(2010·江门模拟)起重机将物体由静止举高h 时,物体的速度为v ,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 .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和势能的增量B .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C .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势能的增量D .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大于物体势能的增量解析:根据动能定理W F -W G =mv 2/2,W G =mgh ,所以W F =mv 2/2+mgh ,A 正确,B 、C 错误;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D 错误. 答案:A4.小球由地面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地面为零势能面.在上升至离地高度h 处,小球的动能是势能的2倍,在下落至离地高度h 处,小球的势能是动能的2倍,则h 等于( )A.H9B.2H 9C.3H9D.4H9解析:设小球上升离地高度h 时,速度为v 1,地面上抛时速度为v 0,下落至离地面高度h 处速度为v 2,设空气阻力为f上升阶段:-mgH -fH =-12mv 20,-mgh -fh =12mv 21-12mv 2又2mgh =12mv 21下降阶段:mg (H -h )-f (H -h )=12mv 22,mgh =2×12mv 22由上式联立得:h =49H .答案:D 5.图5-2-13如图5-2-13所示,一轻弹簧直立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从距离弹簧上端B 点h 高处的A 点自由下落,在C 点处小球速度达到最大.x 0表示B 、C 两点之间的距离;E k 表示小球在C 处的动能.若改变高度h ,则下列表示x 0随h 变化的图象和E k 随h 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解析:由题意“在C 点处小球速度达到最大”,可知C 点是平衡位置,小球受到的重力与弹力平衡,该位置与h 无关,B 项正确;根据动能定理有mg (h +x 0)-E p =12mv 2C =E k ,其中x 0与弹性势能E p 为常数,可判断出C 项正确. 答案:BC 6.图5-2-14如图5-2-14所示,在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的顶端a 点,质量为m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圆弧最低点b 滑上粗糙水平面,圆弧轨道在b 点与水平轨道平滑相接,物块最终滑至c 点停止.若圆弧轨道半径为R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滑到b 点时的速度为gRB .物块滑到b 点时对b 点的压力是3mgC .c 点与b 点的距离为RμD .整个过程中物块机械能损失了mgR解析:物块滑到b 点时,mgR =12mv 2-0,v =2gR ,A 不正确.在b 点,F N -mg =m v2R ,F N=3mg ,B 正确.从a 点到c 点,机械能损失了mgR ,D 正确.mgR -μmgs =0-0,s =Rμ,C 正确. 答案:BCD 7.图5-2-15如图5-2-15所示,一块长木板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 上放一物体A ,现以恒定的外力拉B ,由于A ,B 间摩擦力的作用,A 将在B 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 和B 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 A .外力F 做的功等于A 和B 动能的增量 B .B 对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 的动能的增量 C .A 对B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 对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D .外力F 对B 做的功等于B 的动能的增量与B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解析: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B 对A 的摩擦力,对A 物体运用动能定理,则有B 对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 的动能的增量,即B 对.A 对B 的摩擦力与B 对A 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A 在B 上滑动,A ,B 对地的位移不等,故二者做功不等,C 错.对B 物体应用动能定理,W F -W f =ΔE k B ,即W F =ΔE k B +W f ,就是外力F 对B 做的功等于B 的动能增量与B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D 对.由前述讨论知B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与A 的动能增量(等于B 对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不等,故A 错. 答案:BD 8.图5-2-16构建和谐型、节约型社会深得民心,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就是很好的一例,电动车的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当在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自行车自动滑行时,自行车就可以连通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现有某人骑车以500 J 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第一次关闭自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5-2-16①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②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 ) A .200 JB .250 JC .300 JD .500 J解析:设自行车与路面的摩擦阻力为F f ,由图可知,关闭自动充电装置时,由动能定理得:0-E k 0=-F f ·x 1,可得F f =50 N ,启动自充电装置后,自行车向前滑行时用于克服摩擦做功为:W =F f x 2=300 J ,设克服电磁阻力做功为W ′,由动能定理得:-W ′-W =0-E k 0,可得W ′=200 J. 答案:A 9.图5-2-17如图5-2-17,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F 拉位于粗糙斜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B .F 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C .木箱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D .F 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解析:木箱加速上滑的过程中,拉力F 做正功,重力和摩擦力做负功.支持力不做功,由动能定理得:W F -W G -W f =12mv 2-0.即W F =W G +W f +12mv 2.A 、B 错误,又因克服重力做功W G 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所以W F =ΔE p +ΔE k +W f ,故D 正确,又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知C 也正确. 答案:CD10.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活动中,为转移被困群众动用了直升飞机.设被救人员的质量m =80 kg ,所用吊绳的拉力最大值F m =1 200 N ,所用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P m =12 kW ,为尽快吊起被困群众,操作人员采取的办法是,先让吊绳以最大的拉力工作一段时间,而后电动机又以最大功率工作,被救人员上升h =90 m 时恰好达到最大速度(g 取10 m/s 2),试求:(1)被救人员刚到达机舱时的速度; (2)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解析:(1)第一阶段绳以最大拉力拉着被救人员匀加速上升,当电动机达到最大功率时,功率保持不变,被救人员变加速上升,速度增大,拉力减小,当拉力与重力相等时速度达到最大.由P m =F T v m =mgv m 得v m =P m mg =12×10380×10 m/s =15 m/s(2)a 1=F m -mg m =1 200-80×1080m/s 2=5 m/s 2匀加速阶段的末速度v 1=P m F m =12×1031 200 m/s =10 m/s ,时间t 1=v 1a 1=105 s =2 s上升的高度h 1=v 12t 1=102×2 m=10 m对于以最大功率上升过程,由动能定理得:P m t 2-mg (h -h 1)=12mv 2m -12mv 21代入数据解得t 2=5.75 s ,所以此过程所用总时间为t =t 1+t 2=(2+5.75) s =7.75 s. 答案:(1)15 m/s (2)7.75 s 11.图5-2-18如图5-2-18所示,质量m =0.5 kg 的小球从距离地面高H =5 m 处自由下落,到达地面时恰能沿凹陷于地面的半圆形槽壁运动,半圆形槽的半径R =0.4 m ,小球到达槽最低点时速率恰好为10 m/s ,并继续沿槽壁运动直到从槽左端边缘飞出且沿竖直方向上升、下落,如此反复几次,设摩擦力大小恒定不变,取g =10 m/s 2,求: (1)小球第一次飞出半圆形槽上升到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 为多少? (2)小球最多能飞出槽外几次?解析:(1)在小球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设小球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 f ,由动能定理得:mg (H +R )-W f =12mv 2-0从小球下落到第一次飞出半圆形槽上升到距水平地面h 高度的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得mg (H -h )-2W f =0-0联立解得:h =v 2g -H -2R =10210m -5 m -2×0.4 m=4.2 m.(2)设小球最多能飞出槽外n 次,则由动能定理得:mgH -2nW f =0-0 解得:n =mgH 2W f =mgH 2⎣⎢⎡⎦⎥⎤mg (H +R )-12mv 2=gH 2g (H +R )-v 2=6.25 故小球最多能飞出槽外6次. 答案:(1)4.2 m (2)6次 12.图5-2-19如图5-2-19甲所示,一竖直平面内的轨道由粗糙斜面AD 和光滑圆轨道DCE 组成,AD 与DCE 相切于D 点,C 为圆轨道的最低点,将一小物块置于轨道ADC 上离地面高为H 处由静止下滑,用力传感器测出其经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 N ,改变H 的大小,可测出相应的F N 的大小,F N 随H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折线PQI 所示(PQ 与QI 两直线相连接于Q 点),QI 反向延长交纵轴于F 点(0,5.8 N),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 (1)小物块的质量m ;(2)圆轨道的半径及轨道DC 所对应的圆心角θ.(可用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表示) (3)小物块与斜面AD 间的动摩擦因数μ.解析:(1)如果物块只在圆轨道上运动,则由动能定理得mgH =12mv 2解得v =2gH ;由向心力公式F N -mg =m v 2R ,得F N =m v 2R +mg =2mgRH +mg ;结合PQ 曲线可知mg =5得m =0.5 kg.(2)由图象可知2mgR=10得R =1 m .显然当H =0.2 m 对应图中的D 点,所以cos θ=1-0.21=0.8,θ=37°.(3)如果物块由斜面上滑下,由动能定理得:mgH -μmg cos θ(H -0.2)sin θ=12mv 2解得mv 2=2mgH -83μmg (H -0.2)由向心力公式F N -mg =m v 2R 得F N =m v 2R +mg =2mg -83μmgR H +1.63μmg +mg结合QI 曲线知1.63μmg +mg =5.8,解得μ=0.3.答案:(1)0.5 kg (2)37° (3)0.3。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 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含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 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含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1.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滑块,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斜面的末端处与水平传送带相接(滑块经过此位置滑上皮带时无能量损失),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0=3m/s,长为L=1.4m,今将水平力撤去,当滑块滑到传送带右端C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g=10m/s2.求(1)水平作用力F的大小;(2)滑块开始下滑的高度h;(3)在第(2)问中若滑块滑上传送带时速度大于3m/s,求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答案】(1)(2)0.1 m或0.8 m (3)0.5 J【解析】【分析】【详解】解:(1)滑块受到水平推力F、重力mg和支持力F N处于平衡,如图所示:水平推力①解得:②(2)设滑块从高为h处下滑,到达斜面底端速度为v下滑过程由机械能守恒有:,解得:③若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则滑块在带上由于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加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④解得:⑤若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则滑块由于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⑥解得:⑦(3)设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t ,则t 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s =v 0t 由机械能守恒有:⑧⑨滑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位移⑩ 相对滑动生成的热量⑪⑫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平台AB 与竖直光滑半圆轨道AC 平滑连接,C 点切线水平,长为L =4m 的粗糙水平传送带BD 与平台无缝对接。

质量分别为m 1=0.3kg 和m 2=1kg 两个小物体中间有一被压缩的轻质弹簧,用细绳将它们连接。

已知传送带以v 0=1.5m/s 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小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0.15.某时剪断细绳,小物体m 1向左运动,m 2向右运动速度大小为v 2=3m/s ,g 取10m/s 2.求:(1)剪断细绳前弹簧的弹性势能E p(2)从小物体m 2滑上传送带到第一次滑离传送带的过程中,为了维持传送带匀速运动,电动机需对传送带多提供的电能E(3)为了让小物体m 1从C 点水平飞出后落至AB 平面的水平位移最大,竖直光滑半圆轨道AC 的半径R 和小物体m 1平抛的最大水平位移x 的大小。

动能和动能定理(解析版)--高一物理专题练习(内容+练习)

动能和动能定理(解析版)--高一物理专题练习(内容+练习)

动能和动能定理--高一物理专题练习(内容+练习)一、动能的表达式1.表达式:E k=12m v2.2.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国际单位为焦耳,符号为J.3.标矢性: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二、动能定理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2.表达式:W=12m v22-12m v12.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W即为合力做的功,它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3.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况,也适用于变力做功的情况;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三.对动能定理的理解(1)在一个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或者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2)W与ΔE k的关系:合外力做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①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即W>0,ΔE k>0,表明物体的动能增大;②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即W<0,ΔE k<0,表明物体的动能减小;如果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动能发生变化,速度一定发生变化;而速度变化动能不一定变化,比如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做功.③如果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则动能不变.(3)物体动能的改变可由合外力做功来度量.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小物块在水平向右恒力1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经时间t撤去1F,同时在小物块上施加水平向左的恒力2F,再经2t物块回到出发点,此时小物块的动能为k E,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2145F F =B .12F F =C .1F 做的功为k49E D .2F 做功的为kE 【答案】C【解析】AB .设第一阶段的加速度为1a ,第二阶段的加速度为2a ,从静止出发到回到出发点对两个阶段列方程22112112422a t a t t a t ⎛⎫=-⋅- ⎪⎝⎭解得1254a 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154F F =故AB 错误;CD .由于12:4:5F F =所以二者做功之比为12:4:5W W =二者做功之和等于k E ,所以1F 做的功为k 49E ,2F 做的功为k 59E ,故C 正确,D 错误。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动能和动能定理练习一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动能和动能定理练习一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动能和动能定理练习一1、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关系如图K21-2所示,已知在第1 s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A.从第1 s末到第3 s末合外力做功为4WB.从第3 s末到第5 s末合外力做功为-2WC.从第5 s末到第7 s末合外力做功为WD.从第3 s末到第4 s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2、如图4所示,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1与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发生一段位移, F1对物体做功4J, F2对物体做功3J,则力F1与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 )A. 7JB. 1JC. 5JD. 3.5J3、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静止物体,在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移动距离s,做的功为W,如拉力改为F2,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0°,使物体移动距离2s时做功也是W,则F1和F2的大小之比为( )A.2∶1 B.∶1 C.3∶1 D.∶14、今年我国西南地区出现罕见的干旱,在一次向云层竖直发射溴化银炮弹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过程中,已知炮弹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率成正比,则下列说法正解的是( )A、炮弹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负功B、炮弹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于炮弹下落时的加速度C、炮弹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D、炮弹下落的过程中炮弹所受的空气阻力做正功5、如图A-1所示,站在汽车上的人用手推车的力为F,脚对车向后的摩擦力为Fμ,关于F、Fμ做功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当车匀速运动时,F、Fμ做功的代数和为零B.当车加速运动时,F、Fμ做功的代数和为正功C.当车减速运动时,F、Fμ做功的代数和为负功D.不管车做何种运动,F、Fμ的总功率都为零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缓慢地移到Q点,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拉力F做的功为 ( ).A.mgLcos θ B.mgL(1-cos θ)C.FLsin θ D.FLcos θ7、某人在高h处抛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速度为v,该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A.-mgh B. C.mgh +D.mgh8、一个物体在三个共点力 F1、F2、F3 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训练 动能 动能定理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训练  动能 动能定理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优化训练动能动能定理一、单选题1.“歼-20”飞机在航母甲板上降落后,在勾住阻拦索减速滑行的过程中,阻拦索对“歼-20”做功和“歼-20”动能变化的情况分别是()A. 做负动,动能减少B. 做负功,动能增加C. 做正功,动能减少D. 做正功,动能增加2.在离地面高为h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物块,抛出时的速度为v0,当它落到地面时速度为v,用g 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A. B.C. D.3.如图所示,一小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滑动,最后停在水平地面上。

斜面和地面平滑连接,且物块与斜面、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常数。

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与水平位移x关系的图象是()A. B. C. D.4.如图所示,倾角为的传送带以速度v1=2m/s顺时针匀速转动。

将一物块以v2=8m/s的速度从传送带的底端滑上传送带。

已知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传送带足够长,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物块向上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B. 小物块向上运动的时间为1. 6sC. 小物块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为3mD. 小物块最终将随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5.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小球A、B、C位于同一高度h处,A做自由落体运动,B沿光滑斜面由静止滑下,C做平抛运动,在每个小球落地的瞬间,其重力的功率分别为P A、P B、P C。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P A=P C>P BB. P A=P B>P CC. P A=P B=P CD. P A>P C>P B6.如图甲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沿光滑足够长的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其动能与运动位移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则对该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表示小球所受合力的大小B. 表示小球的质量C. 表示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D. 表示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大小7.如图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一个轨道,AB段为圆弧,半径为R,水平放置的BC段长度为R.一小物块质量为m,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它从轨道顶端A由静止下滑时,恰好运动到C点静止,那么物块在AB段克服的摩擦力做的功为()A. μmgRB. mgR(1-μ)C. πμmgRD. mgR8.如图所示,一物体分别沿aO、bO轨道由静止滑下至底端,物体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9动能和动能定理讲含解析1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9动能和动能定理讲含解析1

专题19 动能和动能定理(讲)1.从近几年高考来看,关于功和功率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与电流及电磁感应相结合命题.2.功和能的关系一直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涉及这部分内容的考题不但题型全、分量重,而且还经常有压轴题,考查最多的是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且多数题目是与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以及电磁学等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试题.3.动能定理及能量守恒定律仍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高考题注重与生产、生活、科技相结合,将对相关知识的考查放在一些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情境中去,能力要求不会降低.1.掌握动能的概念,会求动能的变化量.2.掌握动能定理,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熟练应用.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2.表达式:E k =21mv 2. 3.物理意义:动能是状态量,是标量(填“矢量”或“标量”).二、动能定理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2.表达式:W =21mv 22-21mv 21=E k2-E k1. 3.物理意义: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4.适用条件(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阶段作用.考点一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及简单应用1.从两个方面理解动能定理(1)动能定理公式中体现的三个关系:①数量关系:即合外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求合外力的功,进而求得某一力的功.②单位关系,等式两侧物理量的国际单位都是焦耳.③因果关系:合外力的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2)动能定理叙述中所说的“外力”,即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也可以是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2.应用动能定理的注意事项(1)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的,一般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2)应用动能定理时,必须明确各力做功的正、负.(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关键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准确的受力分析及运动过程分析,并画出物体运动过程的草图,借助草图理解物理过程和各量关系.★重点归纳★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1)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的做功情况:(3)明确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状态的动能E k1和E k2;(4)列动能定理的方程W 合=E k2-E k1及其他必要的解题方程,进行求解.2.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时应注意的问题(1)所求的变力的功不一定为总功,故所求的变力的功不一定等于ΔE k .(2)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对应物体动能的变化,而不是对应物体的动能.(3)若有多个力做功时,必须明确各力做功的正负,待求的变力的功若为负功,可以设克服该力做功为W ,则表达式中应用-W ;也可以设变力的功为W ,则字母W 本身含有负号.★典型案例★如图,长为L 的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 的小球,另一端有固定转轴O .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P 为圆周轨道的最高点.若小球通过圆周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gL 29,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球不能到达P 点B .小球到达P 点时的速度小于gLC .小球能到达P 点,但在P 点不会受到轻杆的弹力D .小球能到达P 点,且在P 点受到轻杆向下的弹力【答案】B【名师点睛】搞清向心力的来源,综合牛顿第二定律找速度与力的关系,动能定理联系两个点的速度关系.★针对练习1★将质量为m 的物体在高空中以速率υ水平向右抛出,由于风力作用,经过时间t 后,物体下落一段高度,速率仍为υ,方向与初速度相反,如图所示.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下列关于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风力对物体不做功B .风力对物体做的功(绝对值)为222t mg C .风力对物体做的功(绝对值)小于222t mg D .由于风力方向未知,不能判断风力做功情况【答案】C【解析】对物体从开始抛出到速度再次等于v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可知:2211+022G W W W mv mv -=-=风阻,可知风力对物体做功且不为零,选项A 错误;因为2221122G W mgh mg gt mg t ==⋅=,可知风力对物体做的功(绝对值)小于222t mg ,选项C 正确;故选C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动能定理的应用问题;解题时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的物理过程,知道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然后对整个物理过程列出动能定理进行判断;此题立意新颖,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练习2★如图所示,一物体以6m/s 的初速度从A 点沿AB 圆弧下滑到B 点,速率仍为6m/s ,若物体以5m/s 的初速度从A 点沿同一路线滑到B 点,则到B 点时的速率是: ( )A .大于5m/sB .等于5m/sC .小于5m/sD .不能确定【答案】A 【名师点睛】根据动能定理判断,重力做功和摩擦力做功之和等于物体从A 到B 过程中动能的变化,由于在第二种情况下物体下滑的速度减小,物体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减小,即减小了物体与圆弧轨道间的弹力,因此摩擦力也减小,克服摩擦力做功减小,根据动能定理判断物体动能的变化大于0,即末动能将大于初动能.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物体速度大小的变化,通过圆周运动规律确定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的变化,再根据动能定理求解即可。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动能和动能定理含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动能和动能定理含解析

如图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一轨道BC段长为R.一物块质量为](多选)如图所示,斜面体由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为两材料在边水平放置,让小物块无初速度地从C滑到D,然后将](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钢索拉着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则在这一过程中( )+mgH内,物块对传送带一直做负功.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内,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为12mv 22-12mv 21 .系统产生的热量一定比物块动能的减少量大从地面拉到P点的正下方C处时力F做的功为20 J 点正下方C处时的速度为0被拉到与滑块A速度大小相等时,离地面高度为0.225 m 从地面拉到P的正下方C处时,小球B的机械能增加了如图所示,长为L=内质点的动能增加内质点的机械能一直增加时质点的机械能大于t=5 s时质点的机械能9.[2019·山东省潍坊模拟](多选) 如图所示,一根细绳的上端系在O点,下端系一重球B,放在粗糙的斜面体A上.现用水平推力F向右推斜面体使之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一段距离(细绳尚未到达平行于斜面的位置).在此过程中( ) A.B做匀速圆周运动B.摩擦力对重球B做正功C.水平推力F和重球B对A做的功的大小相等D.A对重球B所做的功与重球B对A所做的功大小相等答案:BC解析:B的线速度大小是变化的,故不是匀速圆周运动,故A错误;如图,画出球B受到的支持力N,摩擦力f以及球在该位置时运动的切线的方向,由图可知,斜面对B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与B的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所以摩擦力对重球B做正功,故B正确;A 匀速运动,动能不变,根据动能定理知水平推力F和重球B对A做的功的大小相等,故C 正确;斜面对B的弹力和B对斜面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斜面在弹力方向上的位移等于B在弹力方向上的位移,所以A对重球B的弹力所做的功与重球B对A 弹力所做的功大小相等,一正一负,由于B与A间存在相对运动,A的位移与B的位移不相等,所以A对重球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与重球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大小不相等,所以A 对重球B所做的总功与重球B对A所做的总功大小不相等,故D错误.10.[2019·江西省南昌调研](多选)如图所示,一小球(可视为质点)从H=12 m高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弯曲轨道AB进入半径R=4 m的竖直圆环内侧,且与圆环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当到达圆环顶点C时,刚好对轨道压力为零;然后沿CB圆弧滑下,进入光滑弧形轨道BD,到达高度为h的D点时速度为零,则h的值可能为( )A.10 m B.9.5 mC.8.5 m D.8 m答案:BC解析:设小球质量为m,以B点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面,由题给条件“当到达圆环顶点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的关系如图所示,设物块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最大值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质量为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处的速度为零,AC=h,此为过程Ⅰ;若圆环在圆环刚开始下滑时,圆环受到的合力向下,设弹簧原长为环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弹簧弹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弹簧弹力-F cosθ-μF=ma,水平方向有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在圆心处连接有力传感器,用来测量绳子上的拉力,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空气阻力随速度减小而减小.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如图所示,足球从草皮上的①位置被踢出后落在草皮上③位置,)质量为m的物块在水平恒力的坡顶B处.到达B处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不计空气阻力,则物块运动过程中多选)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光滑圆环,半径为圆环左下方开一个小口与光滑斜面相切于小球从斜面上某一点由静止释放,经A 点进入圆轨道,不计小球由R -sin37°=此时小球释放的位置到R-sin37°=距离应满足:x ≥236R 或xBC 是由同一板材上截下的两段,处由静止释放后,它沿斜面向下滑行,进入平面,最终静止于,小铁块与该板材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mgs1cosα-μmgs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并始终保持以速度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直杆相连,内移动,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恒为f,直杆质量不可忽略.一质量为3 m/s.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为1.44 m =45°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停在斜面上gθ(m)θ5 4θ(m)=90°时,+α)=,此时位移最小,=1.44正确;若=45°时,物体受到重力的分力为、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点时的速度大小v 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点后在空中做竖直上抛运动到最高点gh-μ(2)(3)-μh 1+θ由动能定理有-μmghgh-μ.在水平滑道上由能量守恒定律有.=-μh 1+θ.。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 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及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 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及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 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木板质量M =1 kg ,长度L =3.5 m ,木板右侧有一竖直固定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轨道半径R =1 m ,最低点P 的切线与木板上表面相平.质量m =2 kg 的小滑块位于木板的左端,与木板一起向右滑动,并以0v 39m /s 的速度与圆弧轨道相碰,木板碰到轨道后立即停止,滑块沿木板冲上圆弧轨道,后又返回到木板上,最终滑离木板.已知滑块与木板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g 取10 m/s 2.求: (1)滑块对P 点压力的大小;(2)滑块返回木板上时,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3)滑块从返回木板到滑离木板所用的时间.【答案】(1)70 N (2)1 m/s 2 (3)1 s 【解析】 【分析】 【详解】(1)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μ1mgL =12mv 2-1220mv 解得:v =5 m/s在P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 =m 2v r解得:F =70 N由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对P 点的压力大小是70 N (2)滑块对木板的摩擦力F f 1=μ1mg =4 N 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 F f 2=μ2(M +m )g =3 N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1-F f 2=Ma a =12f f F F M-=1 m/s 2(3)滑块滑上圆弧轨道运动的过程机械能守恒,故滑块再次滑上木板的速度等于v =5 m/s 对滑块有:(x +L )=vt -12μ1gt 2 对木板有:x =12at 2解得:t =1 s 或t =73s(不合题意,舍去) 故本题答案是: (1)70 N (2)1 m/s 2 (3)1 s 【点睛】分析受力找到运动状态,结合运动学公式求解即可.2.儿童乐园里的弹珠游戏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可以锻炼儿童的眼手合一能力。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19 动能和动能定理(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19 动能和动能定理(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专题19 动能和动能定理【总分为:11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一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绳子系一小球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假设绳子拉力为F ,在小球经过14圆周的时间内,F 所做的功为: 〔 〕 A .0B.12RF C .RF D.2RF【答案】A 【名师点睛】物体在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合外力不做功,题中由绳子的拉力提供向心力。

2.如下列图,竖直平面内有一粗糙半圆形轨道,B 、C 与圆心O 等高。

一小球从B 点上方A 处由静止释放,经过半圆形轨道由C 点飞出,到达最高点D 后回落,第二次经过半圆形轨道后达到最高点E(图中未标出),A 、D 高度差为h ,D 、E 高度差为h ′如此: 〔 〕A .h <h ′ B.h =h ′C .h >h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据题意,由于半圆形轨道是粗糙的,小球在轨道内运动是受到摩擦力,使小球的机械能减小;从A 运动到D 的过程中据动能定理有:0f mgh w -=,f w f L N μ--==,2(cos )v N mg m rμθ=+,由此可知速度越大,如此摩擦力做功越多;从D 到E 过程中,据动能定理有:''0f mgh w -=,因为'f f w w <,所以'h h >,应当选项C 正确。

【名师点睛】此题分析的关键是根据动能定理建立关系式:0f mgh w -=,由于摩擦力做负功,小球机械能减小,小球上升的高度减小;要比拟h 和'h 大小,只需要比拟f w 和'f w 的大小;由于小球在轨道里速度减小,摩擦力在减小,所以就可以比拟:'h h 。

高考物理总复习课时作业十九动能动能定理及其应用(2021年整理)

高考物理总复习课时作业十九动能动能定理及其应用(2021年整理)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课时作业十九动能动能定理及其应用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课时作业十九动能动能定理及其应用)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课时作业十九动能动能定理及其应用的全部内容。

课时作业十九动能动能定理及其应用(限时:45分钟)(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1.(多选)一人站在电梯中,当电梯匀加速上升时( )A.人处于超重状态B.人对电梯的压力大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C.电梯对人做的功等于人增加的动能D.电梯对人做的功等于人增加的机械能2.在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把三个小球分别沿水平、斜向上、斜向下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在同一水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 )A.一样大 B.水平抛的最大C.斜向上抛的最大 D.斜向下抛的最大3.在2017年伦敦世锦赛中,中国选手巩立姣以19.94 m夺冠.运动员在比赛时掷铅球的分解动作如图所示,若铅球出手时速度大小约为10 m/s,铅球质量为5 kg,则她在掷铅球过程中对球做的功约为()第3题图A.25 J B.250 J C.70 J D.270 J第4题图4.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t=4 s时停下,其v。

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等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B.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等于零C.t=2 s时刻拉力的瞬时功率在整个过程中最大D.t=1 s到t=3 s这段时间内拉力不做功第5题图5.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如图放置,三点POQ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 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A.W=错误!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B.W>错误!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C.W=错误!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W<错误!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6.甲、乙两木块仅在摩擦力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滑动,已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它们运动的动能-位移(E k­x)关系如图所示,则两木块运动的速度-时间(v。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动能动能定理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动能动能定理

滑轮摩擦和空气阻力会对实验结 果产生影响,需进行修正。
实验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如操作 不当、读数误差等也会对实验结 果产生影响,需进行规范操作和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实验结论与意义探讨
01
02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数 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 得出在恒力作用下物体 动能的变化量与合外力 所做的功相等的结论, 从而验证了动能定理的 正确性。
要点二
设物体发生的总位移为x,则在整 个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Fx - fx_{总} = 0$,解得$x_{总} = frac{3Ft^{2}}{2m}$。
电磁学中动能定理应用举例
• 题目: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 中,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用 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当小球静止时细线 与竖直方向夹角θ=37°。现给小球一个垂 直于悬线的初速度,使小球恰好在竖直平 面内做圆周运动。试问
03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在复习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寻求 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建议。
教师点评及建议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自我评 价报告给予点评和建议,肯 定学生的努力和成绩,指出 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相
应的帮助和指导。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 况和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和 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
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T + mgcostheta - qEsintheta = mfrac{v_{A}^{2}}{l}$ 。由题意可知,T=0,联立解得$v_{B} = sqrt{5gl}$。
综合问题中动能定理应用举例
题目: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 气阻力。t秒末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是( )
输标02入题
A. $frac{1}{2}mg^{2}t^{2}$ B. mg^{2}t C. $frac{1}{2}mgt^{2}$ D. mgt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9动能和动能定理(练)(含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9动能和动能定理(练)(含解析)

专题19 动能和动能定理(练)1.(多选)一小物体从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后,返回到斜面底端,已知小物块的初动能为E ,它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为v ,克服摩擦力做功为E /2。

若小物块冲上斜面的初动能为2E ,则: ( )A .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EB .返回斜面底端的动能为3E /2C .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2vD .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2v【答案】AC【名师点睛】(1)冲上斜面和返回到斜面底端两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功相等;(2)初动能增大后,上升的高度也随之变大,可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上升的位移,进而表示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3)对两次运动分别运用动能定理即可求解.该题考查了动能定理的直接应用,注意以不同的初动能冲上斜面时,运动的位移不同,摩擦力做的功也不同.2.(多选)如图所示,放置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曲杆AB ,是按照从高度为h 处以初速度v 0平抛的运动轨迹制成的,A 端为抛出点,B 端为落地点.现将一小球套于其上,由静止开始从轨道A 端滑下.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当小球到达轨道B 端时: ( )A .小球的速率为gh 2B .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v 0C .小球的速率为gh v 220+D .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ghv ghv 22200+ 【答案】AD【解析】由于杆AB 光滑,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重力mg 和杆的弹力N 作用,又由于弹力N 始终与小球运动的速度相垂直,因此一直不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21mv 2-0,解得小球到达轨道B 端时的速率为v =gh 2,故选项A 正确、;选项C 错误;由于杆AB 是按照从高度为h 处以初速度v 0平抛的运动轨迹制成的,不妨假设B 端的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θ,当物体以初速度v 0平抛运动至B 端时,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21mv 2-21mv 02,解得:v′=gh v 220+,根据几何关系有:cos θ='0v v =ghv v 2200+,所以小球沿杆到达轨道B 端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v x =v cos θ=ghv ghv 22200+,故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 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及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 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及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1.如图所示,圆弧轨道AB是在竖直平面内的14圆周,B点离地面的高度h=0.8m,该处切线是水平的,一质量为m=200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自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不计小球与轨道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小球从B点水平飞出,最后落到水平地面上的D 点.已知小物块落地点D到C点的距离为x=4m,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1)圆弧轨道的半径(2)小球滑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答案】(1)圆弧轨道的半径是5m.(2)小球滑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6N,方向竖直向下.【解析】(1)小球由B到D做平抛运动,有:h=12gt2x=v B t解得:10410/220.8Bgv x m sh==⨯=⨯A到B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12mv B2-0解得轨道半径R=5m(2)在B点,由向心力公式得:2Bv N mg mR -=解得:N=6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轨道的压力N=N=6N,方向竖直向下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要分析小球的运动过程,把握每个过程和状态的物理规律,掌握圆周运动靠径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运用运动的分解法进行研究平抛运动.2.如图所示,粗糙水平桌面上有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A点,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B 点。

水平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轨道MNP,其形状为半径R=1.0m的圆环剪去了左上角120°的圆弧,MN为其竖直直径,P点到桌面的竖直距离是h=2.4m。

用质量为m=0.2kg的物块将弹簧由B点缓慢压缩至C点后由静止释放,弹簧在C点时储存的弹性势能E p =3.2J ,物块飞离桌面后恰好P 点沿切线落入圆轨道。

已知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重力加速度g 值取10m/s 2,不计空气阻力,求∶(1)物块通过P 点的速度大小;(2)物块经过轨道最高点M 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C 、D 两点间的距离;【答案】(1)8m/s ;(2)4.8N ;(3)2m 【解析】 【分析】 【详解】(1)通过P 点时,由几何关系可知,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o ,则22y v gh =osin 60y v v=整理可得,物块通过P 点的速度8m/s v =(2)从P 到M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211=(1cos60)+22o M mv mgR mv + 在最高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MN mv F mg R+= 整理得4.8N N F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4.8N (3)从D 到P 物块做平抛运动,因此o cos 604m/s D v v ==从C 到D 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212p D E mgx mv μ=+C 、D 两点间的距离2m x =3.某游乐场拟推出一个新型滑草娱乐项目,简化模型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时 动能 动能定理1.一个25 kg 的小孩从高度为3.0 m 的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2.0 m/s.取g =10 m/s 2,关于力对小孩做的功,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A .合外力做功50 JB .阻力做功500 JC .重力做功500 JD .支持力做功50 J解析:重力做功W G =mgh =25×10×3 J=750 J ,C 错;小孩所受支持力方向上的位移为零,故支持力做的功为零,D 错;合外力做的功W 合=E k -0,即W 合=12mv 2=12×25×22 J =50 J ,A 项正确;W G -W 阻=E k -0,故W 阻=mgh -12mv 2=750 J -50 J =700 J ,B 项错误. 答案:A 2.图5-2-9如图5-2-9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在水平恒力F 推动下,从山坡(粗糙)底部A 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高为h 的坡顶B ,获得速度为v ,AB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s ,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mghB .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是12mv 2 C .推力对小车做的功是12mv 2+mgh D .阻力对小车做的功是12mv 2+mgh -Fs 解析:小车克服重力做功W =Gh =mgh ,A 选项正确;由动能定理小车受到的合力做的功等于小车动能的增加,W 合=ΔE k =12mv 2,B 选项正确;由动能定理,W 合=W 推+W 重+W 阻=12mv 2,所以推力做的功W 推=12mv 2-W 阻-W 重=12mv 2+mgh -W 阻,C 选项错误;阻力对小车做的功W 阻=12mv 2-W 推-W 重=12mv 2+mgh -Fs ,D 选项正确. 答案:ABD3.图5-2-10如图5-2-10所示,在抗洪救灾中,一架直升机通过绳索,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起一个漂在水面上的木箱,使其由水面开始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若考虑空气阻力而不考虑空气浮力,则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力F所做功减去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量B.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量C.力F、重力、阻力,三者合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动能的增量D.力F和阻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机械能的增量解析:对木箱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由动能定理:W F-mgh-WF f=ΔE k故C对.由上式得:W F-WF f=ΔE k+mgh,即W F-WF f=ΔE k+ΔE p=ΔE.故A错D对.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关系知B对,故B、C、D对.答案:BCD4.图5-2-11如图5-2-11甲所示,一质量为m=1 kg的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点,从t=0时刻开始,物块在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水平力F的作用下向右运动,第3 s末物块运动到B点且速度刚好为0,第5 s末物块刚好回到A点,已知物块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求:(1)A、B间的距离;(2)水平力F在5 s时间内对物块所做的功.解析:(1)由图乙可知在3~5 s内物块在水平恒力作用下由B点匀加速运动到A点,设加速度为a ,A 、B 间的距离为s ,则有F -μmg =ma ,a =F -μmg m =4-0.2×1×101m/s 2=2 m/s 2,s =12at 2=4 m.(2)设整个过程中水平力所做功为W F ,物块回到A 点时的速度为v A ,由动能定理得:W F -2μmgs =12mv 2A ,v 2A =2as ,W F =2μmgs +mas =24 J. 答案:(1)4 m (2)24 J 5.图5-2-12如图5-2-12所示,AB 是倾角为θ的粗糙直轨道,BCD 是光滑的圆弧轨道,AB 恰好在B 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 .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从直轨道上的P 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轨道间做往返运动.已知P 点与圆弧的圆心O 等高,物体与轨道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1)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 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2)最终当物体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E 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3)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释放点距B 点的距离L ′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1)因为摩擦始终对物体做负功,所以物体最终在圆心角为2θ的圆弧上往复运动. 对整体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 ·cos θ-μmg cos θ·s =0,所以总路程为s =R μ. (2)对B →E 过程mgR (1-cos θ)=12mv 2E ① F N -mg =mv 2E R ② 由①②得对轨道压力:F N =(3-2cos θ)mg .(3)设物体刚好到D 点,则mg =mv 2D R③ 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 ′sin θ-μmg cos θ·L ′-mgR (1+cos θ)=12mv 2D ④ 由③④得应满足条件:L ′=3+2cos θ2(sin θ-μcos θ)·R . 答案:(1)R μ (2)(3-2cos θ)mg (3)3+2cos θ2(sin θ-μcos θ)·R1.质量不等,但有相同动能的两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直到停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质量大的物体滑行距离大B .质量小的物体滑行距离大C .质量大的物体滑行时间长D .质量小的物体滑行时间长解析:物体的动能全部用来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有E k =μmgl ⇒l =E k μmg,质量小,滑行距离大.而t =v a =2E km μg,质量小,滑行时间长. 答案:BD2.一个木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个水平飞来的子弹射入此木块并深入 2 cm 而相对于木块静止,同时间内木块被带动前移了1 cm ,则子弹损失的动能、木块获得动能以及子弹和木块共同损失的动能三者之比为( )A .3∶1∶2B .3∶2∶1C .2∶1∶3D .2∶3∶1 解析:设子弹深入木块深度为d ,木块移动s ,则子弹对地位移为d +s ;设子弹与木块的相互作用力为f ,由动能定理,子弹损失的动能等于子弹克服木块阻力所做的功,即ΔE 1=f (d +s ),木块所获得的动能等于子弹对木块作用力所做的功,即ΔE 2=fs ,子弹和木块共同损失的动能为ΔE 3=ΔE 1-ΔE 2=fd ,即三者之比为(d +s )∶s ∶d =3∶1∶2. 答案:A3.(2010·江门模拟)起重机将物体由静止举高h 时,物体的速度为v ,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 .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和势能的增量B .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C .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势能的增量D .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大于物体势能的增量解析:根据动能定理W F -W G =mv 2/2,W G =mgh ,所以W F =mv 2/2+mgh ,A 正确,B 、C 错误;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D 错误.答案:A4.小球由地面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地面为零势能面.在上升至离地高度h 处,小球的动能是势能的2倍,在下落至离地高度h 处,小球的势能是动能的2倍,则h 等于( )A.H 9B.2H 9C.3H 9D.4H 9解析:设小球上升离地高度h 时,速度为v 1,地面上抛时速度为v 0,下落至离地面高度h 处速度为v 2,设空气阻力为f上升阶段:-mgH -fH =-12mv 20,-mgh -fh =12mv 21-12mv 20 又2mgh =12mv 21 下降阶段:mg (H -h )-f (H -h )=12mv 22,mgh =2×12mv 22 由上式联立得:h =49H . 答案:D 5.图5-2-13如图5-2-13所示,一轻弹簧直立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从距离弹簧上端B 点h 高处的A 点自由下落,在C 点处小球速度达到最大.x 0表示B 、C 两点之间的距离;E k 表示小球在C 处的动能.若改变高度h ,则下列表示x 0随h 变化的图象和E k 随h 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解析:由题意“在C 点处小球速度达到最大”,可知C 点是平衡位置,小球受到的重力与弹力平衡,该位置与h 无关,B 项正确;根据动能定理有mg (h +x 0)-E p =12mv 2C =E k ,其中x 0与弹性势能E p 为常数,可判断出C 项正确.答案:BC 6.图5-2-14如图5-2-14所示,在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的顶端a 点,质量为m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圆弧最低点b 滑上粗糙水平面,圆弧轨道在b 点与水平轨道平滑相接,物块最终滑至c 点停止.若圆弧轨道半径为R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滑到b 点时的速度为gRB .物块滑到b 点时对b 点的压力是3mgC .c 点与b 点的距离为R μD .整个过程中物块机械能损失了mgR解析:物块滑到b 点时,mgR =12mv 2-0,v =2gR ,A 不正确.在b 点,F N -mg =m v 2R,F N =3mg ,B 正确.从a 点到c 点,机械能损失了mgR ,D 正确.mgR -μmgs =0-0,s =R μ,C 正确.答案:BCD 7.图5-2-15如图5-2-15所示,一块长木板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 上放一物体A ,现以恒定的外力拉B ,由于A ,B 间摩擦力的作用,A 将在B 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 和B 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A .外力F 做的功等于A 和B 动能的增量B .B 对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 的动能的增量C .A 对B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 对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D .外力F 对B 做的功等于B 的动能的增量与B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解析: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B 对A 的摩擦力,对A 物体运用动能定理,则有B 对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 的动能的增量,即B 对.A 对B 的摩擦力与B 对A 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A 在B 上滑动,A ,B 对地的位移不等,故二者做功不等,C 错.对B 物体应用动能定理,W F -W f =ΔE k B ,即W F =ΔE k B +W f ,就是外力F 对B 做的功等于B 的动能增量与B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D 对.由前述讨论知B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与A 的动能增量(等于B 对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不等,故A 错. 答案:BD 8.图5-2-16构建和谐型、节约型社会深得民心,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就是很好的一例,电动车的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当在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自行车自动滑行时,自行车就可以连通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现有某人骑车以500 J 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第一次关闭自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5-2-16①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②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 )A .200 JB .250 JC .300 JD .500 J解析:设自行车与路面的摩擦阻力为F f ,由图可知,关闭自动充电装置时,由动能定理得:0-E k 0=-F f ·x 1,可得F f =50 N ,启动自充电装置后,自行车向前滑行时用于克服摩擦做功为:W =F f x 2=300 J ,设克服电磁阻力做功为W ′,由动能定理得:-W ′-W =0-E k 0,可得W ′=200 J.答案:A 9.图5-2-17如图5-2-17,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F 拉位于粗糙斜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B .F 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C .木箱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D .F 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解析:木箱加速上滑的过程中,拉力F 做正功,重力和摩擦力做负功.支持力不做功,由动能定理得:W F -W G -W f =12mv 2-0.即W F =W G +W f +12mv 2.A 、B 错误,又因克服重力做功W G 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所以W F =ΔE p +ΔE k +W f ,故D 正确,又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知C 也正确.答案:CD10.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活动中,为转移被困群众动用了直升飞机.设被救人员的质量m =80 kg ,所用吊绳的拉力最大值F m =1 200 N ,所用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P m =12 kW ,为尽快吊起被困群众,操作人员采取的办法是,先让吊绳以最大的拉力工作一段时间,而后电动机又以最大功率工作,被救人员上升h =90 m 时恰好达到最大速度(g取10 m/s 2),试求:(1)被救人员刚到达机舱时的速度;(2)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解析:(1)第一阶段绳以最大拉力拉着被救人员匀加速上升,当电动机达到最大功率时,功率保持不变,被救人员变加速上升,速度增大,拉力减小,当拉力与重力相等时速度达到最大.由P m =F T v m =mgv m 得v m =P m mg =12×10380×10m/s =15 m/s (2)a 1=F m -mg m =1 200-80×1080m/s 2=5 m/s 2 匀加速阶段的末速度v 1=P m F m =12×1031 200 m/s =10 m/s ,时间t 1=v 1a 1=105s =2 s 上升的高度h 1=v 12t 1=102×2 m=10 m 对于以最大功率上升过程,由动能定理得:P m t 2-mg (h -h 1)=12mv 2m -12mv 21代入数据解得t 2=5.75 s ,所以此过程所用总时间为t =t 1+t 2=(2+5.75) s =7.75 s. 答案:(1)15 m/s (2)7.75 s 11.图5-2-18如图5-2-18所示,质量m =0.5 kg 的小球从距离地面高H =5 m 处自由下落,到达地面时恰能沿凹陷于地面的半圆形槽壁运动,半圆形槽的半径R =0.4 m ,小球到达槽最低点时速率恰好为10 m/s ,并继续沿槽壁运动直到从槽左端边缘飞出且沿竖直方向上升、下落,如此反复几次,设摩擦力大小恒定不变,取g =10 m/s 2,求:(1)小球第一次飞出半圆形槽上升到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 为多少?(2)小球最多能飞出槽外几次?解析:(1)在小球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设小球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 f ,由动能定理得: mg (H +R )-W f =12mv 2-0从小球下落到第一次飞出半圆形槽上升到距水平地面h 高度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 (H -h )-2W f =0-0联立解得:h =v 2g -H -2R =10210 m -5 m -2×0.4 m=4.2 m. (2)设小球最多能飞出槽外n 次,则由动能定理得:mgH -2nW f =0-0解得:n =mgH 2W f =mgH 2⎣⎢⎡⎦⎥⎤mg (H +R )-12mv 2=gH 2g (H +R )-v 2=6.25 故小球最多能飞出槽外6次.答案:(1)4.2 m (2)6次12.图5-2-19如图5-2-19甲所示,一竖直平面内的轨道由粗糙斜面AD 和光滑圆轨道DCE 组成,AD与DCE 相切于D 点,C 为圆轨道的最低点,将一小物块置于轨道ADC 上离地面高为H 处由静止下滑,用力传感器测出其经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 N ,改变H 的大小,可测出相应的F N 的大小,F N 随H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折线PQI 所示(PQ 与QI 两直线相连接于Q 点),QI 反向延长交纵轴于F 点(0,5.8 N),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1)小物块的质量m ;(2)圆轨道的半径及轨道DC 所对应的圆心角θ.(可用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表示)(3)小物块与斜面AD 间的动摩擦因数μ.解析:(1)如果物块只在圆轨道上运动,则由动能定理得mgH =12mv 2解得v =2gH ; 由向心力公式F N -mg =m v 2R ,得F N =m v 2R +mg =2mg RH +mg ; 结合PQ 曲线可知mg =5得m =0.5 kg.(2)由图象可知2mg R=10得R =1 m .显然当H =0.2 m 对应图中的D 点, 所以cos θ=1-0.21=0.8,θ=37°. (3)如果物块由斜面上滑下,由动能定理得:mgH -μmg cos θ(H -0.2)sin θ=12mv 2 解得mv 2=2mgH -83μmg (H -0.2) 由向心力公式F N -mg =m v 2R 得F N =m v 2R +mg =2mg -83μmg R H +1.63μmg +mg 结合QI 曲线知1.63μmg +mg =5.8,解得μ=0.3. 答案:(1)0.5 kg (2)37° (3)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