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思考

合集下载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思考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思考

各 得其所 而 又 和 谐 相 处 的社 会 ” 并 明确 了构 建社 , 会 主义 和 谐 社 会 的 主要 内容 。 胡 锦 涛 指 出 : 我 们 “ 所 要 建设 的社 会 主 义 和谐 社 会 应该 是 民 主法 治 、 公 平正 义 、 信友 爱 、 满 活力 、 定有 序 、 与 自然和 诚 充 安 人
谐相 处 的社 会 。 … 是 对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谐 社 会 ” 这
内涵的科 学论 述 , 为构 建社 会 主义 和谐 社 会 指 明 了 方 向 。从政 治学 的角 度 , 和谐 社 会 的 内 涵应 主要包 括 :1 社 会 的运 行 基本 上 是 有序 、 理 、 定 的 , () 合 稳 有 较强 的利益 表达 机制 和制 度 安 排 , 同利 益群 体 的 不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的高度 , 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 主 义和谐 社 会 的任 务 , 强调 形 成 “ 体 人 民各 尽 所 能 、 全
【 收稿 日期 】20 -11 0 6 —6 0 [ 作者简 介]李慧勇(9 3 ) 男, 17 . , 内蒙古 包头市人 , 内蒙古大学公共 管理 学院讲 师。
和 谐 社 会 的 现 实途 径 。
[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和谐社会;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民族政治关系; 民族政治文化 【 中图分类号]D6 【 1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1 6320)3 08 5 0 - 2(060- 5- 07 0 0
“ 建社 会 主义 和谐 社 会 ” 我 们 党 从 全 面 建 构 是 设小康 社会 、 开创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义 事 业新 局 面 的 全局 提 出的新命 题 , 对 我 国社 会 主 义 现代 化 建 设 是 认识 的新 发展 , 现 了全 国各族 人 民 的根 本 利 益 和 体 共 同愿 望 。民族地 区构建 和谐 社会 是构 建社 会 主义 和谐社 会 的重 要 组成部分 。 新 中 国成立 后 , 中国共 产 党 根据 我 国 历史 和现 实 的民族 格局 和民 族关 系 , 立 了民族 区域 自治 制 确 度 和发展 平等 团结 互 助 的社 会 主义 民族 关 系 、 进 促 各 民族共 同繁荣 的民族政 策 。这 为 民族地 区构 建 和 谐 社会奠 定 了坚 实 的政 治 基 础 。但 是 , 民族 自身 受 发展、 民族政 治形 态 和 民族 政 治关 系等 多 种 因素 的 影响 , 内地 相 比 , 与 民族 地 区构 建 和谐 社 会 , 临 着 面 独特 的矛盾 和 障碍 。在准确 把握社 会 主义 和谐社 会 科学 内涵 的基础 上 , 极探 讨 民族 地 区 构 建 和谐 社 积 会 的特殊 性 , 针对 民族 地 区 的特点 , 并 探求 民族 地 区 构 建和谐 社会 的现实 途径 。

少数民族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少数民族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少数民族对社会和谐的影响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少数民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丰富了整个社会,为社会和谐的构建做出了贡献。

本文将探讨少数民族对社会和谐的影响,并从教育、经济和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讨论。

教育领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少数民族对教育的推进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多元文化的存在促进了教育的多元发展。

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语言,这促使教育系统提供多种教育方式和内容,以满足不同民族学生的需求。

其次,少数民族也为教育带来了多元化的观念与方式。

他们的传统价值观和教育理念对于整个社会都有启发和借鉴的意义。

例如,藏族强调“慈悲为怀”,这种思想对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互助精神非常重要。

通过多元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共融,我们能够培养出更有宽容、理解和包容的新一代,这对于社会和谐是至关重要的。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对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通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工艺技术,这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当地政府和企业积极支持和鼓励少数民族的民族产业发展,推动当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例如,云南的哈尼族是染布工艺的传承者,他们的传统染布技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往往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集聚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通过经济的共同繁荣,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得以加强,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于整个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丰富多样,反映了他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互助的精神。

这些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不仅促进了文化创新和发展,也为社会的和谐构建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例如,哈尼族的梯田文化、藏族的唐卡绘画等都是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瑰宝。

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仅为少数民族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保留了古代智慧和价值观,丰富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内涵。

关于促进科学发展学习心得3篇

关于促进科学发展学习心得3篇

关于促进科学发展学习心得 (2)关于促进科学发展学习心得 (2)精选3篇(一)促进科学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学习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首先,我们要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科学是一门探索未知的学科,很多科学发现都是基于科学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驱动的。

只有对科学抱有浓厚的兴趣,我们才能主动去学习科学知识,跟随科学家们的思路去发现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其次,我们要注重实践和实验。

科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和实验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原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参与实验和科学项目,亲自动手去操作实验设备,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从而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我们要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科学的发展依靠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我们需要学会分析和推理,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多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我们要加强科学交流和合作。

科学是一项集体活动,需要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和研究者共同合作,交流经验和思想。

我们要主动参与科学研究和讨论会,与其他学者和同学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我们能够拓宽视野,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推动科学的共同发展。

关于促进科学发展学习心得 (2)精选3篇(二)促进科学发展是一门重要的学问,通过学习这门学问,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认识到科学发展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

不仅需要科学家的努力,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个层面的支持和参与。

其次,我学到了科学发展需要坚持创新和实践。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科学发展并不单单是理论的堆砌,更需要不断地实践和验证。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出真正的科学结论,推动科学的进步。

此外,我还学到了科学发展需要注重沟通和分享。

在现代科学中,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非常重要。

通过与其他科学家的交流和合作,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想法,加快科学的发展。

民族事务委员会加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

民族事务委员会加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

民族事务委员会加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近年来,我国加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民族事务委员会积极发挥作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民族地区科技创新的支持与引导。

本文将从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三个方面,探讨民族事务委员会加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的举措。

一、政策支持民族事务委员会在加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首先,委员会积极引导民族地区加强科技资源的整合,鼓励推动跨领域、跨地区的科技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其次,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加大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减免创新企业的税费负担等,以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益。

此外,委员会还建立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扶持机制,为民族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人才培养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民族事务委员会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对于民族地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因此加大了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首先,委员会支持民族地区建立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条件,吸引更多的优秀科研人员。

其次,委员会加大对民族地区人才培训的投入,开展各类培训项目,提升科技创新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此外,委员会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人才交流,促进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提升人才的视野与境界。

三、科技合作科技合作是民族地区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民族事务委员会积极推动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科技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

委员会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跨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民族地区科技创新中的难题和瓶颈。

此外,委员会还积极引导民族地区与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拓展科技创新的国际视野,提高民族地区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之,民族事务委员会加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民族团结如何促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民族团结如何促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民族团结如何促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而民族团结作为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促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族团结能够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这是科技创新得以蓬勃发展的基础。

当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帮助,社会就会减少矛盾和冲突,人们能够安心地投入到创新工作中。

在一个稳定的社会里,科研人员不必担忧外部环境的干扰,可以专心致志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各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知识体系,民族团结使得这些丰富的文化和知识能够相互交流与融合。

不同民族的智慧相互碰撞,能够激发创新的灵感。

比如,某些民族在传统医学、手工艺、生态保护等方面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和知识。

通过民族团结带来的交流与合作,这些传统知识可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科技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个团结的民族大家庭能够汇聚更广泛的人才资源。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人才,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展现出独特的才华。

民族团结能够打破地域、民族的界限,让这些人才能够汇聚在一起,共同为科技创新的目标而努力。

不同背景的人才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多元化的创新团队,提升创新的能力和效率。

民族团结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公平。

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当各民族都能平等地接受良好的教育,就能够为科技创新培养更多的后备力量。

在团结的氛围中,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教育经验,共同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教育资源也能够更加公平地分配到各个民族地区,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民族团结还能够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得国家在科技投入方面能够形成强大的合力。

当整个国家团结一致,共同追求科技创新的目标时,就能够集中资源进行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关。

例如,在航天、高铁、5G 等领域,国家能够调动各方力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科技的重大突破。

此外,民族团结有助于建立广泛的合作网络。

论科学发展与民族复兴

论科学发展与民族复兴

论科学发展与民族复兴一、论科学发展是民族复兴之基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当今世界市场的环境下,创新、发展、应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各国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科学发展成为保障国家民族复兴的基础。

二、论科学创新是民族复兴的动力科学研究一直是国家公认的创新动力之一。

对于中国来说,强劲扎实的科研创新将给民族提供广泛的利益,以及实现中国的未来的发展与安全。

当然也有逆向操作,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军事技术的不断前进也反映了社会结构的日趋复杂,让人们不得不思考实现民族复兴的难题。

三、论科技转型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科技转型是实现社会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深入推进新技术的应用,考虑中长期发展,具备重大战略分量,对实现民族复兴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通过加强科技转型,能使国家权利进一步得到巩固,民族权益得到弘扬。

四、论科技骨干是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科技骨干是推动科学技术前进的关键动力,是自身潜力开发的关键,是国家实现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石。

科技骨干具备自主创新意识,在自主创新、开发和应用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有时候科研人员的意识观念,应当与国家战略思想相一致,协调合作与协力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

五、论国际合作是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推进科学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加强国际合作,面向世界,共同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开展更广泛领域的合作,实现共赢局面。

同时,这也有利于不同 país追求共同发展目标、相互借鉴、分享知识、减少科技分歧,共同推动世界各国民族复兴。

案例一:中国盾构机领先于世界中国的盾构机技术一直以来都具有强劲的实力,其到2018年已经在全球占有4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不断的技术创新与更新,已经使得中国的盾构机已经达到被全球认可的水平。

而其也成为了中国在建设高速铁路、地铁及城市等个领域建设的重要保障,也为中国赢得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科技战略所赋予的竞争优势。

科学发展如何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科学发展如何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科学发展如何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在当今社会,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学发展作为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和方式,对于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发展能够促进区域均衡发展,首先体现在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方面。

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引导,可以使各区域根据自身特点发展适合的产业。

比如,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资源型产业,同时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避免过度开采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一些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地区,可以发展物流、商贸等产业;而科技实力较强的地区,则可以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产业。

通过这种差异化的产业布局,各区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减少区域之间的产业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

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科学发展的理念下,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科技投入和创新支持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引导科研机构和高校在这些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加强对当地企业的科技创新扶持,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

例如,通过提供研发资金、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科技创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从而提升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科学发展还注重基础设施的均衡建设。

基础设施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方面。

加强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打破区域发展的瓶颈,促进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比如,修建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改善交通条件,能够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商品和人员的流通;完善通信网络,能够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为当地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加大能源和水利设施建设,能够保障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为区域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基础设施,缩小区域之间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为区域均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

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

和谐社会的 根本途径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加快 经济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民族问题的 根本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 收稿日期] 06 0 — 9 20 — 4 2 [ 作者简介]朱天奎,宁夏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45 ・
维普资讯
挥自身优势,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概括起来 ,就是民 是要让各族人民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和睦相处、和衷 宜, 有特色, 有创新。今后要继续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 有利的条件,奠定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

供制度保障。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旅游等产业;在提高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 体现了 坚持国家的完整统一与少数民族 自 主管理本 民 族内部
维普资讯
墨 堡 堂堕 整
政 治 学 与 公 井 一 理

对 族 区 建 谐c 硇 点A 民 地 构 和 i 几 i 【 会 iR
朱 天 奎
( 宁夏行政学 院,银川 7(2 ) 51 1 0
[ 摘
要 ]构建 民族地 区的和谐社会是新 时期做好 民族 工作 的重要 内容 。充分认 识 当前 民族 问题 和
任务 的完成 。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提出了各民族共 同团结奋斗、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社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在民族地区也普
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
二、加 快改革和发展是民 族地区构建
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全国及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相当大的 差距。20 年,民族自治地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 O4 均数的6.%,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数的 7.%; 74 1 4 民族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4. 万,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 256 人口21万的4%,远高于民族地区人 口在全国总人 口中的 60 8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思考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思考
谭振 义 ‘
( 中南 民族 大学 , 湖北

武汉人 与 自然和谐 关系的基础上 。 出了民旋地区在人 与 自然关 膏特别是 贵潦环境 问 I 蠹 指 I
题上所面临的严J 势, 出只有 坚持 可持 】发展战略 , 唆形 提 I 蠹 才能加快民旋地区经济社套 和谐发展 。 实现贵潦 节妁 、 环境友好
胁人类 的生存 。
型社会。
关键词: 民族地 区; 可持 续发展 ; 和谐社会 中圈分类 号: 9 C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7 8 20 )2— 0 2— 3 17 06 l0 6 0 0 7 0
胡 锦涛 总书记 指 出 :我 们所 要建 设 的社 会主 谐 、 动整个 社 会 走 上 生 产 发展 、 活富裕 、 态 “ 推 生 生 义和谐 社会 。 该是 民 主 法 治 、 平 正 义 、 信 友 良好 的文 明发 展道 路 。十六 届三 中全会 进一 步 指 应 公 诚 爱 、 满活力 、 定 有 序 、 与 自然 和谐 相 处 的社 出 : 充 安 人 要在 搞好 五个 统筹 的 同时 , 立 全 面 、 调 、 树 协 可 会 。 这 是我们 党对 社会 主义 和谐 社会 本质 内容 和 持 续发 展 的 科 学 发 展 观 。胡 锦 涛 总 书记 在 2 0 ” 04 基本 特征所 作 的科 学 概述 。其 中 , 与 自然 的和 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又强 人 谐是 和谐社会 构 建 的一 个 重 要 方 面 , 民族 地 区在 调 指 出 : 树立 和落实 科学 发展 观 , 必须 着力 提 高经 和谐社会构建进程 中, 应如何处理好人 与 自然的 济增 长 的 质 量 和 效 益 , 力 实 现 速 度 和 结 构 、 努 质 矛盾 。 消除人 与 自然 的不 和谐 因素 , 现资 源节 约 量 、 实 效益 相统一 , 济发展 和人 口、 源 、 境 相协 经 资 环 型、 环境 友好 型 社会 ?本 文 认 为 坚 持 可 持 续 发 展 调 , 断保护 和 增 强 发 展 的可 持 续性 。可 持 续 发 不 是协调人 与 自然 的 矛 盾 、 建 和 谐 民族 地 区 的必 展 是我 国经济 社会 全面发 展 的基 本 战略 。 构 然选择 。 人 与 自然 的和 谐就 是指生 产 发展 、 活富 裕 、 生 生 态 良好 , 成和 谐 社 会 建设 的 一 个重 要 任 务 和 构 可持续 发展 是 指既满 足 现代 人 的需 求 又不 损 目标 。实现人 与 自然的和 谐实 际上 就 是要 处理 好 害后 代人 满足 需求 能 力 的 发 展 , 调 发 展 要 具 有 人 与资 源 、 强 环境 之 间的关 系 , 人类 自身 的需 求 与 使 持久性 和 连续 性 , 经 济社 会 发 展 与 资 源 、 境 、 资 源 、 境的 承 载 能 力 相协 调 。 人类 的生 存 与 发 使 环 环 生态 的承 载能 力相 适 应 , 当代 人 的需 要 和 子 孙 展同 自 使 然资源状况 、 环境的承受能力休戚相关 , 无 后代人 的需 要相 统一 。可 持续 发 展 是在 人类 社 会 论是 可再 生资源 还 是不可 再生 资源 其 开发利 用 都 面 临资源短 缺 、 境 污 染 、 口膨 胀 、 战 争 和 恐 是有限的, 环 人 核 对它们 的过度开发利用就会 出现资源 怖 主义 等 困境 和 危 机 的 情 况下 , 2 于 O世 纪 8 O年 短缺 , 至产生 资源 或能 源危机 , 响 经济社 会 可 甚 影 代提 出的一 种新 发 展 观 , 实 质 是 要 求 人们 改 变 持续 发 展 , 其 危及 人类 的生存 与发 展 。相 反 , 只有 适 传统 的发 展思维 和模 式 , 确 处理 好 人 与经 济 、 正 社 度开 发 、 理利 用 自然资 源 , 合 努力 做 到 人与 自然 的 会、 资源 、 环境 的关 系 。实 施 可 持 续 发 展 战略 , 是 我们 党和政府 总结 我 国建 设 的历 史 经验 、 吸取 世 界工业 化 国家 的教 训 , 不断认 识 和 把 握经 济 、 会 社 发展规律作 出的重 大抉择。19 94年我 国政府 发 表《 中国 2 世 纪议 程>, 国际社 会作 出了实施 可 1 对 持续发 展战 略举 措 的庄 严承 诺 , 的 十五 大 、 六 党 十 大, 都确 认 了可持 续 发展 战 略 是 实 现 我 国 现代 化 宏伟 蓝 图的关 键 措 施 之 一 。十 六 大 报 告 指 出 : 必 须把 可持 续发 展 战 略 放 在 十分 突 出 的位 置 , 面 全 建设 小康 社会 的 目标之 一就 是要 使 生 态环 境得 到 改善 ,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促进人与 自然的和

浅谈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

浅谈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

浅谈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建设一个富强、和谐的中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中国梦。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民族和谐至关重要,和谐的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又是中华各民族的福祉和美好愿景,营造和谐的民族关系,既符合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是各民族为之奋斗的共同任务。

一、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民族的和谐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没有民族的和衷共济,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

和谐的民族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内容,又是其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民族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基本特征是统一的,只有实现民族和谐,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一)有助于实现民族地区的全面和谐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并不是单单依靠某一个民族就能完成的,需要各民族团结、互助,发挥集体的创造力和能动性。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主要在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着差距,这不仅不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总体性发展。

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把各族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有利于先进地区帮助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从外部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此外,民族地区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具备资源、资金、科学技术等条件。

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把汉族的人力、物力、财力、先进技术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结合起来,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二)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各项政治权利得到保障人民的团结,领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都是以各民族的和谐发展为基础的。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党和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

少数民族发展对社会和谐稳定的贡献

少数民族发展对社会和谐稳定的贡献

少数民族发展对社会和谐稳定的贡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少数民族是构成我国社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少数民族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少数民族发展对社会和谐稳定的贡献,并从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少数民族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经济稳定有重要影响。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往往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资源被充分挖掘和利用,为国家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西南地区的藏族和彝族地区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人民脱贫致富,也为整个国家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平衡发展。

其次,少数民族的发展对于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宗教和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的发展保护了这些独特的文化传统,为整个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增添了丰富性。

同时,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同,带动了社会的文化繁荣。

例如,典型的少数民族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已经成为全国共同的文化符号,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共同的精神纽带。

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社会各群体之间增加了了解和认同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此外,少数民族的发展也为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社会资源。

随着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和壮大,他们在教育、医疗、艺术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少数民族的优秀人才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新的思想、技术和艺术表现,促进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例如,少数民族出身的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员等,在各自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的成功不仅激励了少数民族青年的学习和进取,也为整个社会注入了正能量,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最后,少数民族的发展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追求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历来强调平等、公正和包容的价值观,少数民族的发展是实现这些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之一。

关于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摘要: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使得各民族能够和睦相处。

党和国家在新世纪初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这对我们如何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我们新时期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视角。

关键词:民族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增强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保障,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重大任务。

“从根本上说,民族工作的的宗旨和追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要求完全一致。

”[1]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必须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

[2]1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建构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民族地区困难和问题的关键。

因此,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旋律,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制定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力度,着力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当前,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是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更低层次”,要赶上发达民族和地区,减少乃至消除差距,就必须做出最大的努力,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

有贫困就不会有稳定,没有稳定就无和谐可言。

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民族地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思考

民族地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思考

正确认识当前少数 民族地区检察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在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的
大原则下 , 着力培育符合少数 民族地区特点的服务观念和协作精神 , 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
展、 科学发展 , 正确把握检察工作发展的大方向、 大格局。 其次, 正确把握党 的执政规律、 社会发展规
律、 司法规律 和检察工作规律 , 将检察工作融人到维护社会稳定 、 民族团结 、 社会发展的大格局 中谋 《 青海检 察》 2 0 1 3 年第 1 期
为地方 工作 大局 服务 。 ( 四) 政 治建检 , 素 质 强检 , 加 强 民族 地 区检 察 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基础性 的系统工程 , 要始终把统一检察干警思想 , 提高制度执行力 , 增强检察机关公信力 , 激发干警热情和调动工作积极性 , 作为当前民族地区基层检察队伍建设亟须 解决的问题 。 “ 政治建检” 是检察队伍建设的基础。 首先 , 要加强学习政治理论 , 提高政治素养 , 坚定 政治信念 ,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
青海检察
调查研究
划与定位 , 正确处理好检察工作重点与地方工作重心、 检察职能与服务功能、 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
相互配合与相互监督等四大关系。再次 , 民族地区检察机关应当正视不足 , 以实事求是 的态度认识 和把握 自身的不足 , 以创新思维面对各种新情况、 新问题 , 以创新思维面对检察机关 的科学发展 , 以 创新思维着力构建符合民族地区检察工作实际的工作机制 。 ( 二) 立足 实际, 提 高认识 , 积极 宣传普及法律 , 严厉打击民族地 区各类刑事犯罪
度 的不 断加 大 , 柴 达木 循环 经 济试 验 区和统 筹城 乡一 体 化示范 区建 设步 伐 的不 断加 快 , 涉及 土 地草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文明和谐心得体会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文明和谐心得体会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文明和谐心得体会首先,重视文化交流与合作。

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但都应该尊重和包容他人的文化差异。

通过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相互学习,加深了解,形成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氛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思维,而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推动文明交流的开展。

只有通过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才能更好地构建人类文明的和谐。

其次,推动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世界和平与发展密切关联,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基础。

我们应该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平衡与环保意识。

通过绿色发展的思维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可以确保人类文明的长期健康发展。

只有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推动构建人类文明的和谐。

再次,加强国际合作与互利共赢。

面对全球性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自应对。

我们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树立互利共赢的观念,摒弃以往的零和游戏思维,实行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只有实现互利共赢,才能真正推动构建人类文明的和谐。

最后,注重教育与人才培养。

教育是推动人类文明与和谐发展的关键。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有责任感和全球视野的人才。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道德观念,使他们成为具有全球意识的公民。

同时,教育也应该注重普及与平等,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

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推动构建人类文明的和谐。

通过以上几点心得,我认识到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文明的和谐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努力。

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通过积极的行动和参与,为全球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

广西建设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思考

广西建设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思考



广 西 建 设 民族 地 区 科 学 发 展 示 范 区 的 紧 迫
湄公 河 次 区域 合 作 、中越 “ 廊 一 圈 ”合 作 、泛 珠 i 两
性 和 重 要 性
角合 作 、西 南合 作 等 多 区域 合 作 的交 汇 点 。立 足 北 部
湾 、服 务 “ 南 ”( 南 、华南 和 中南 ) 三 西 、沟 通东 中 西 、 面 向 东 南亚 ,充分 发挥 连 接 多 区域 的重 要 通 道 、交 流 桥 梁 和 合作 平 台作 用 ,以 开放 合 作 促 开 发 建设 ,努 力 建 成 中 国一 东 盟 开 放 合作 的 物 流 基 地 、商 贸基 地 、加 t 制 造 基 地 和 信 息 交 流 中 心 ,必将 使 广 西 建设 成 为带 动 、支 撑 西 部 大 开 发 的 战 略 高 地 和 开放 度 高 、辐射 力 强 、经 济 繁 荣 、社 会 和谐 、生 态 良好 的 重 要 国 际 区 域 经济合作区。 ( )广 西 建 设 民族 地 区 科 学 发 展 示 范 区 ,是 各 i 民族 共 同繁 荣 发 展 的 内在 要 求
断 壮 大 全 区综 合 经 济 实 力 ,着 力 提 高 民族 地 区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和 少 数 民 族 人 口生 活 水 平 ,才 能 更 好 地 体 现 社
广西建设 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示范 区的思考
口 贾 晔 ,赵 静 南宁 502 ) 301
(. 1 广西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 ; _ 共广西壮族 自 2中 治区党委党校 , 广西

要 :把 广 西建 设成 为 西部 民族 地 区科 学发 展 的 示范 区,是 中央 发挥 广 西 “ 四个模 范”作 用 、进 一 步提 升 广

关于搞好民族团结和加快民族发展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搞好民族团结和加快民族发展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搞好民族团结和加快民族发展的几点思考(精)关于搞好民族团结和加快民族发展的几点思考一、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挥制度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关键的是要贯彻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

要加大民族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各民族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遵守执行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要从广西民族地区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贯彻落实自治法。

要强化对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明确监督主体,使《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广西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和国家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各项优惠政策,使广西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真正得到实惠。

进一步完善配套性法规,建立和完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切实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和合法权益,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使之更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强制性,使民族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要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本身进行不断地充实、调整和完善,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真正发挥出来,为巩固和发展广西和谐民族关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重要的是要把各项民族政策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要学习钻研国家现有的各项民族政策,把各项民族政策用好、用足。

要综合运用好更要充分运用好国家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发展、文化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西部大开发、扶贫政策等方面对民族地区实行的优惠政策,推动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要加快制定自治区配套政策,着重在建设、财政补贴、资源开发等方面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要与时俱进,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积极争取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要发挥制度的优越性,优先大力扶持民族自治县、民族乡以及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使少数民族切实感受到和政府的关怀,共享发展成果。

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思考

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思考
况, 达到了资 源循环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
我们要注意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坚决贯彻国务院关于 深化改革, 严格土地管理的 决定, 实行严格的 土地管理制度, 既
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又要做到依法批地、 依法用地、 依法管地,
岭东片由传统林业的 主产区, 逐渐调按以小水电 开发和开发
座。 森林的蓄水量增加, 降雨量加大 , 水土保持好, 气候温暖湿
地。 在加快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时,防 止和克服不切实际地扩大
城区 框架, 大量占用农田的 现象。 注意加大空心城区, 废弃砖瓦 窑场和改造倒闭企业废弃土地整治, 整合闲 置土地, 做好土地存
润, 杉、 竹、 松、 杂、 药材等林种生长繁茂岭西两大片划分,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岭西片由传 统农业的主产区, 逐渐调整为以优质涛自烟、返季蔬菜、无公害
和改善生 态环境, 发展循环 经济,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这是我国 重新审视人与自 然关系后做出的 理性选择 。 民族地区 一定要从国
蔬菜和庭院 经济为主;同 时, 还鼓励外向型经济、民营 经济和劳
发展; 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向机制创 新和科技进步的转变。 近三
年来该地区每年人均纯收入以 8 lo元向上递增。岭西片 24 o 9
江华瑶族自 治县人均耕地少、 土地资源非常宝贵, 必须十分
珍惜每一寸土地。 在推进工业化、 城镇化和小城镇开发的进程中,
个自 然村, 大多数的农户建起了沼气池, 改变农村卫生 和污染状
林业产值增加。这些土生土长、因地制宜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凸现了岭东片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向 依靠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
上转变。 20 年止, 到 04 基本 遏制了 岭东片 区 林 返贫现象 日 趋严

边疆多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思考

边疆多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思考

边 疆 多 民 族 地 区构 建 社 会 主 义和 谐 社 会 的 全 过 程 。
新疆 是 伊 斯 兰 教 影 响 深 而且 多 宗 教 并 存 的地 区 , 伊 斯 兰 教 、 教 、 督 教 、 主 教 、 教 、 正 教 有 佛 基 天 道 东
会主 义和谐 社会 的基本 工作 。
性 , 民族发展 和 民族交 往受 到破坏 。 使
建 设 一 个 全 体 人 民 各 尽 其 能 、 得 其 所 而 又 和 各 谐 相 处 的 社 会 , 新 疆 首 先 就 要 妥 善 解 决 好 民族 问 在
题 。克服 民族 间发 展 上 的不 平 衡状 态 , 进 各 民族 促 经 济发展 和文 化繁荣 , 极 引导 民族意识 健康 发展 , 积 促 进 各 民 族 之 间 在 平 等 、 助 、 作 和 共 同 进 步 基 础 互 合 上 的 社 会 主 义 新 型 民 族 关 系 的 发 展 。 这 始 终 是 我 区
维普资讯
●新疆改革 与发展
边多族区建谐会若思 疆民地构和社的干考
戢 广 南
摘 要 高举 各 民族 大 团 结 的旗 帜 , 断做 好 民族 工 作 ; 极 引 导 宗教 与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相 适 应 ; 快 发 展 步 不 积 加
伐 , 进 经 济 社 会 全 面协 调 可 持 续 发 展 , 构建 和 谐 社 会 提 供 物 质 基 础 ; 护 稳 定 大 局 ,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促 为 维 为


成为 国际政 治 中的热 点问题 。这对 民族地 区部 分人
群 也 会 产 f 影 响 。 在 民 族 关 系 问 题 上 , 民 族 主 义 _ - 1 = 大 和 地 方 民族 主 义 倾 向都 可 能 存 在 。 民 族 意 识 在 推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就可能忽 略了对项 目的科学 考察 和论证 ,在承接产
然灾害能力弱 的特点 , 大力开展农 田水利基本建设 , 从 业转移 时将一些 早 已被淘 汰的项 目引入 民族 地 区 , 一 根本上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 时轰轰烈烈 , 却严重浪 费了资源 , 破坏 了环境 。因此 民 别是要进一步落实好 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 ,达到既能 族地 区必须用超前思维和科学发展 的战略眼光 ,冷 静 治理水 土流失保护好环境 ,又能从 中解决退耕后农 民 对待 、 科学考察外来 的投资和项 目。既扎实抓好投资促 生存发展 的 目的,实现 民族地 区农 村经济 可持续 发展 进保增 长 , 又要坚决杜绝高污染企业 的进入 , 防止一 时
畅、 信息不灵 , 经济社会事业欠 发达 , 往往又是水 能 、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变“ 但 大而全 , 小而全” 的传统经 矿产等资源富集 的地方。多年来 , 由于受观念 、 资金 、 人 营模式 , 走农 业现代化 、 标准化和 品牌化 的绿色农业发 才、 交通地理条件等 因素 的制约 , 整个 民族地 区的经 济 展道路 。同时 , 以抓工业的理念 来管理农业 , 变土地为
因发展 总体滞后 , 森林植 被和荒山草坡资源丰富 , 雨量 是 在新建工业项 目的论证和选择上 ,要具有科学发 展 充足 , 气候湿润 , 物种独特 , 农产 品生产历史 悠久 , 业 的眼光 , 农 注重项 目的科技含量和环保影响度。民族地 区 和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大。因此 , 一要争取和利用好国家 工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 处于急待发展振兴的阶段 。有 的扶持政策 , 针对农业生产水平低 , 持续发展 和抵御 自
识, 注重其先进性 和科学性 。民族地 区工业产品科技含 以城 乡环境综合整治 为契机 , 展移风易 俗活动 于信 息不 畅通 , 艺技术 陈旧 。 倡导科 学 、 明 、 工 文 健康 的生活 方式 。有针对 性地加强 群 要坚持改造传 统工业 ,努 力选用 同类 产 品中最先 进 的 众精 神 文 明建 设 , 科学 、 明 、 用 文 健康 的生 活 习惯和 生
和改善生态环境 的双赢 。二要充分发挥 民族地 区的农 具有经 济效 益而长远 影响生 态环境 的项 目上 马。二是
[ 日 2 1—3 l 收稿 期1 00一 】 0
[ 作者简介】 左文 良, , 男 中共 马边彝族 自治县县委书记 、 县人大常委会 主任 。
8 6
Ma 2 l rOO V 12 N0l D. 1
《 中共乐 山市委党校学报 》新论 ) (
J L LO H A T H O FL S A U II A O T E FCP O  ̄A FT EP R YS O L0 E I NM N C P LC MM T EO ., C t C
在工艺技术 、 息手段等方 面 的采用 上 , 信 要具备超前 意 设 , 解决 民族地 区缺 医少药和群众看病难 的问题 。三 是
设备技术 , 采用最 前沿 的信 息化管理 手段来装备企业 , 活方 式引导群众 ,不断改变其落 后的观念 和生产生 活
增强企业的科技含量 。三是在对企业 的管理上 , 要树立 方式 , 分享改 革开放 和整个现代文 明的成果 。 先进 的经营管理 理念 , 使企 业 与市 场渠道 畅通 , 不断提

于最大地发挥农业科技效能 。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 和

民族地 区推 动 科 学发 展 首 先 要加 快 发 展
渠 道加强农 民技能培训 , 使每户家庭有一个 明白人 , 掌
加农 民收入 。
( ) 一 充分利 用民族地 区资 源丰 富的优 势 , 加快 农 握 1 2门实用 技术 , 进劳动力 的有序转移 , 至 促 切实增
升 企 业 的 市 场 竞 争 力 。 面 对 经 济 全 球 化 和 日益 竞 争 的 ( ) 分 利 用 和 发 挥 好 民族 区域 自治 优 势 大 四 充 加
发展 力 度
国际 国内经 济环境 , 树立 先进 的管理和经 营理 念 , 加强 来 的战略 ,努力 向东部 发达地 区学习先进 的企业管理 经验 , 大胆引进管理人才为 己所用 。 ( )充分利用 西部 太开发和 贫 困地 区扶持 政策 , 二
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东部发达地 区。根据党 的十七 大 第一车 间 ,变农 民为工人 ,促进农村劳 动力 的就地转
精神 的要求 , 应时代和形势发展 的需要 , 顺 民族地 区的 化。四要搞好农 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 , 转移农村剩余劳 最终要靠 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在科学发展观 的指导下 ,走推动科 动力。农 业产 品的增值和农业产业化的形成 , 学发展 , 促进社会 和谐 的道路 , 才能跟上时代 的要求和 农 业科技的推广运用 。提高农 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有助 发展的步伐。
业和 工 业 经 济发 展
1 . 采取有效措施 , 切实解决 “ 三农” 问题。民族地 区
2 . 走符合 民族地 区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 民族地
大部分县域经济以农 业经济为主 ,总体上呈现农业生 区水 能 、 矿产 、 森林等 资源丰 富, 须结合本 地资源 在 必
产水平低 、 抗灾能力差 、 产品单一 、 效益低下的特点。但 工业经济 的发展上大做文章 , 走新 型工业化 的道路。一
民族地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思考
2 1 3月 00年 第 1卷 第 l 2 期
民地推 币发促社币的考 族 区 动斗 展 进 会口 思 学 谐
左 文 良
( 中共 马边彝族 自治县委
四川 马边
64 0 ) 16 0
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不管是种植业 ,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 阶段党 和国家事 业特 色优势 , 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是我国经济社 还是养殖业 ,都要坚定地走 出一条 民族地 区农业经济 会发展的重要方针 。民族地 区大多地处边远 、交 通不 的特 色之路 。三要突 出优势产业 ,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