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生态安全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

合集下载

浅析山东潍坊农业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山东潍坊农业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山东潍坊农业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山东省潍坊市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农业基地,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业资源。

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化进程加大,潍坊农业环境保护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从农业环境问题的现状出发,浅析潍坊农业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潍坊农业环境问题的现状潍坊农业环境中存在着氮磷含量过高的问题。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田土壤中的氮磷含量逐渐超标,这一问题已经成为潍坊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矛盾之一。

氮磷的过量使用不仅会造成土壤污染,还会给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带来一系列问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潍坊农田面积广阔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和农业废弃物等都成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影响了农田土壤和水质的环境质量。

特别是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潍坊农田土壤退化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由于长期的过度耕种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加上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潍坊的土壤质量逐渐下降,退化现象日益严重。

土壤的退化不仅会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还会减少土壤的肥力和水分储备,对农业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潍坊农业环境中的生态平衡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田被城市化和工业用地取代,导致潍坊的生态平衡遭受了严重破坏。

立体化的农田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导致了大量的生态资源损失,加剧了土地的退化和资源的浪费。

针对潍坊农业环境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积极推进农业生态化、产业化和绿色发展,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提高农田土壤的保肥护壤能力,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发展。

完善农业生产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的农业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对农药和化肥使用的管理,推广绿色、有机的种植方式,促进农产品生产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生态足迹投入-产出模型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生态足迹投入-产出模型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生态足迹投入-产出模型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人类发展进程的加快,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资源的供给量却在不断减少。

为了构建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必须进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是衡量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压力的一种指标。

它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群体(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所需的生态资源及其所需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与该群体所拥有的生态资源及其所能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不平衡关系。

在生态足迹模型中,人类活动所占据的空间被称为“生态足迹”,而地球提供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则被称为“生态承载力”。

山东省作为中国东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发展比较集中的省份,其生态足迹问题也十分突出。

研究山东省的生态足迹投入-产出模型,可以深入了解山东省生态足迹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趋势,为该省未来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和决策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构建基于生态足迹投入-产出模型的山东省生态足迹研究框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确定研究指标体系。

基于生态足迹的概念和测算方法,综合考虑山东省生态足迹的多维度特征,建立适合本省特点的生态足迹指标体系。

2. 构建生态足迹投入-产出模型。

通过对影响生态足迹的相关因素进行整合和分类,建立山东省生态足迹投入-产出模型,对不同领域的生态投入和产出进行测算和分析。

3. 分析生态承载力。

结合模型计算和分析结果,分析山东省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并判断生态承载力是否满足实际生态需求。

4. 评估可持续性。

基于模型测算结果,对山东省的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进行综合评估,为实现该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本研究采用分析法、统计法和模拟法等多种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山东省生态足迹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建立和优化,为该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和决策咨询。

三、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确立适合山东省特点的生态足迹指标体系,为后续的生态足迹测算提供指导和支持。

生态足迹理论研究进展及实践综述:述评及反思

生态足迹理论研究进展及实践综述:述评及反思

生态足迹理论研究进展及实践综述内容摘要:本文对生态足迹的概念、理论背景、模型、计算方法及近期研究实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该模型的特点,并指出其不足。

关键词: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研究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国际上提出了一些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发展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如“驱动力-状态-响应”指标、“人文发展指标”、“国家财富指标体系”、“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的晴雨表”等(王书华等,2002)。

这些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及模型已经在评价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与验证。

其中,生态足迹方法主要衡量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和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所消耗的能源所提供的支持,是近20 年来定量测量可持续发展领域最重要的进展。

生态足迹概念最早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s W 于1992 年提出,之后他和Wackernagel M 对这一概念不断完善,又提出了生态足迹理论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

该方法因其理论基础科学完善、指标体系简洁统一、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而得到广泛流行和关注,成为以上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概念、模型和计算方法(一)概念Catton 在1986 年提出承载力和人力负荷概念:一个环境的承载能力是其最大持续支持的资源负载。

其后主流经济学普遍认为贸易和技术可以扩大生态承载力,因此忽视了承载力的可持续性,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承载力不能支持持续快速增长的人口的情况已经进展大量出现。

Rees W 认为,主流(新古典)模型忽视了生态结构和功能,不能妥善解决以上问题,经济发展本身就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集,一个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和它具有一定距离其他城市的资源生产力及负面影响,基于这一理念,他提出了生态足迹理论。

他和Wackernagel M 对生态足迹概念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定义,认为生态足迹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给定人口的消费负荷”“⋯⋯用生产性土地面积来度量一个确定人口或经济规模的资源消费和废物吸收水平的账户工具”。

浅析山东潍坊农业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山东潍坊农业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山东潍坊农业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山东潍坊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但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该地区的环境质量逐渐恶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山东潍坊农业环保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分析1. 水污染问题山东潍坊地区的水源主要是山东半岛的潍河和母亲河,这两条河流都遭受了严重的污染。

主要的污染源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排放等,这些物质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农作物和渔业资源造成毒害,从而严重威胁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在山东潍坊地区,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化肥、农药和其它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在长期的使用中渗透到土壤中并积累,从而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此外,地下水污染也会通过土壤的渗透影响土地的质量。

这些问题都会直接伤害植物和动物的健康,同时也会影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 生态系统受损问题农业生产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森林和草地的过度开垦、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土壤盐碱化等方面。

这些问题会导致当地的生态系统失调,从而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二、对策分析1. 强化排污治理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山东潍坊地区应该加强公共水环境建设,并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污标准,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基地等排放的废水达到国家要求。

同时,政府还应该推进废水资源化利用,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金矿。

2. 推广科学施肥为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农民需要养成科学施肥的习惯,科学地应用化肥、农药和有机肥料,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和地区的生态平衡。

同时,政府还应鼓励农民采取秸秆还田、轮作休耕、深耕、种草等措施,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育水平。

3. 加强生态修复为了解决生态系统受损问题,政府应注重森林和草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修复工作。

同时,还应鼓励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结论根据上述分析,山东潍坊的农业环保问题确实存在,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调查报告美丽潍坊

调查报告美丽潍坊

调查报告美丽潍坊调查报告:美丽潍坊潍坊,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近年来,潍坊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美丽的景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篇调查报告将介绍潍坊的美丽之处,并探讨其吸引力的原因。

一、自然风光潍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壮丽的风景。

首先是潍坊的海岸线,长达120多公里,拥有美丽的海滩和清澈的海水。

每年夏季,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潍坊的海滩,享受阳光、沙滩和海浪的乐趣。

此外,潍坊还有许多湖泊和山脉,如昌乐湖、青山湖和卧龙山等,这些自然景观给潍坊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二、历史文化潍坊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

例如,潍坊的孔庙是中国最大的孔庙之一,是纪念孔子的重要场所。

每年的孔庙庙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居民前来观赏传统表演和品尝美食。

此外,潍坊还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街区,如潍坊古城和卧龙古街,这些地方保留了潍坊的历史风貌,让人们感受到悠久的历史。

三、特色美食潍坊的美食文化也是其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潍坊以其独特的菜系和美味的食物而闻名。

例如,潍坊的大虾是当地的特色菜之一,它以鲜美的口感和独特的烹饪方式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此外,潍坊还有许多其他美食,如潍坊烧饼、潍坊肉丸和潍坊烤鱼等。

这些美食代表了潍坊的独特口味和饮食文化,吸引了许多食客前来品尝。

四、旅游设施潍坊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

这里有许多高品质的酒店、度假村和民宿,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此外,潍坊还有许多旅游景点和娱乐设施,如主题公园、水上乐园和温泉度假村等,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选择。

潍坊的交通也非常便利,有高速公路、火车站和机场,方便游客前往和离开。

五、社会环境最后,潍坊的社会环境也是其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潍坊是一个安全、友好和宜居的城市,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温暖和亲切。

潍坊的居民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潍坊的社会秩序良好,治安状况较好,游客可以放心地在这里旅游和居住。

城市生态学白浪河案例

城市生态学白浪河案例

2)水体质量较好。白浪 河水源补给主要是通过 水库的渗透、下流及雨 水;同时周边没有大规 模的工业污水排放。
2)生物多样性低。现状 植被覆盖率低,主要为 毛白杨、垂柳、芦苇等, 2)维护生态平衡,加强 常见动物如鱼类及鸟类 湿地生态建设不仅是履 等密度及多样性较低。 行国际湿地公约的要求, 更是国家构建和谐社会、 3)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 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 湿地作为绿色基础设施 雨污合流;部分水域长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 满芦苇和杂草,河道淤 设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 塞;河道中存在着大量 选择。 的农户自垦鱼塘,水体 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
方案特色
方案特色二:人性之河 以人为本——生态理念、文化理念和产业理念的出发点是人本理念根据不同 功能区的需要细腻地设计人性化的休闲、生活、交流、学习、思考、漫步、 晨练等方面的布局和场所强化人与环境、人与人的沟通与亲近强调人在场所 空间的精神体验,包括沿河木栈道、交流空间、街舞舞台、划板车动感地带 等。 精神感化——湿地内水草丛生、白鹭低飞、蛙鸣一片、游鱼翔底,湿地景物 的美让人心静神宁,它浓缩为符号变成人们心中的诗、歌、画。激发出与生 俱来的对自然的情感依赖和内心的精神感悟。 比如古诗“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即描写了芦苇、芦荻、芦竹等芦花飞 雪的美妙景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刺鸣“、“杨柳荫中雨静跃, 菰蒲深处鸟争鸣”等描写了湿地生物的和谐美景。城市湿地景观让人们在游 览中体验,认识中感悟。
方案特色
方案特色四:文化之河 湿地文化——湿地文化是一种场所精神,其涵义与城市历史、传统、文化、 民族等一系列主题密切相关,因此城市湿地景观常保存着很多的历史渊源和 文脉痕迹,有时还保留了一些文化遗产,成为湿地的场所特征和历史文脉: A、原始时期的渔猎文化 B、湿地河道用于交通功能的航运文化 C、湿地内的农田斑块就是千百年来的耕种劳作形成的农耕文化。 建筑文化——以保护文物建筑传统文化符号反映真实的历史信息为主要目的。 基本要求是:改善基础设施修复古城墙原貌适当配置商业休闲空间及设施提 升旅游价值。结合潍坊本土历史、民俗、名人、传说等文化内涵和古典符号 结合国际化的现代园林与建筑表现手法来体现不同的文化风格。 现代文化——将现代城市生活和市井商业文化纳入文化体系,滨水文化商业 建筑与绿地广场统一设计,城市精神面貌鲜活而生动。编织文化休闲网络, 以景观绿地为空间载体,通过步行交通系统将单个景点编织成网络。城市文 化内涵的挖掘与景观设计及休闲活动融合,如将风筝文化抽象和艺术化地应 用于雕塑、小品、铺装设计中,鼓励游人和市民的参与和体验。

对如何做好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探讨——以潍坊市为例

对如何做好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探讨——以潍坊市为例

对如何做好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探讨——以潍坊市为例摘要:地质环境是国土资源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是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关注。

潍坊市存在着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海咸水入侵等多种地质环境问题,在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潍坊市;地质环境;监测引言: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百姓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已经成为一项各级领导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要工作。

但是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工作中常常存在着监测预警手段单一、防治队伍缺乏专业性、地方政府经费投入不足、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淡薄、地灾治理和搬迁避让工程推进难度大等突出问题。

在这方面潍坊市吃透上级文件精神,及时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利用人防+技防方式,积攒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做法,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1.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内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范演练工作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决策部署,以切实提升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的临灾避险能力和防灾减灾意识,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防灾减灾救灾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全面提升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在汛期地质灾害处置过程中的应急测绘技术支撑能力和专家保障能力为目的。

在青州,临朐等地质灾害易发区,以地质灾害隐患点突遭强降雨为,工作人员巡查发现极可能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灾害易发区现场滞留人员未能及时撤离为基本场景,实行桌面推演、技术实操和想定作业,从发现险情、报告警情、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群众安全转移、信息上报、应急测绘、应急通讯、专家现场研判等情况分模块进行了推演和演练,真实模拟地质灾害突发应急演练处置情况。

通过演练,检验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县、镇、村三级的临灾避险能力,检验了防治专家和技术支撑队伍能力,同时也发现和纠正了存在的薄弱环节,为领导救灾指挥决策提供精准的科学依据,演练达到了预期效果。

应用生态足迹法对山东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分析

应用生态足迹法对山东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分析

应用生态足迹法对山东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分析作者:孙伟来源:《消费导刊》2015年第12期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观,要将这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变成可操作的发展模式,就必须定量测度发展的可持续性状态。

这一研究领域也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评价和监测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程度,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的基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依据。

目前国际上现有的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指标及其计算方法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1)以系统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构建的指标体系;(2)基于环境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3)具体的生物物理衡量指标。

山东省是我国东部沿海较发达的省份,是城市化较为快速的区域,但自然资源供给比较紧张。

本研究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于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定量地测度其可持续发展的程度,用以探索东部地区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

一、生态足迹理论与计算公式(一)生态足迹理论简述生态足迹分析法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和其博士生Wackernagel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它是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生态足迹:“一只负载着人类与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的巨脚踏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

随后William和Wackernagel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定义:“一个国家范围内给定人口的消费负荷,用生产性土地面积来度量一个确定人口或经济规模的资源消费和废物吸收水平的账户工具”;“在特定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供养特定数量的人口所消费的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陆地和水域的功能用地的总面积”。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生态足迹分析用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来代替人类对自然资本的占用,既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资本的占用,又反映了人类消费对自然产生的影响,为国家和区域间进行比较提供了一个简便、通用的便利手段。

(二)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生态足迹分析法基于两个基本事实:(1)人类可以确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2)这些资源和废弃物能转换成相应的具有生产力和生物量的生物生产性土地或水域。

生态足迹法及应用案例

生态足迹法及应用案例

技术资料4:生态足迹法及应用案例一、生态足迹法生态足迹EF (eco logical foot print )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从生态学角度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

生态足迹衡量在一定的人口与经济规模条件下,人类消耗了多少用于延续其发展的自然资源,并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归纳成一个数字,即人类活动排他性占有的生物生产土地。

一个已知人口(个人、城市或国家)的生态足迹,即是生产相应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消纳这些人口产生的所有废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面积(包括陆地和水域)。

将生态足迹同国家或区域范围内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面积相比较,能够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否处于当地的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之内。

生态足迹对于可持续性的衡量是一种“强”可持续性的测量手段。

当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即出现“生态赤字”;当其大于生态足迹时,则产生“生态盈余”。

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要满足现有水平的消费需求,该地区要么从地区之外进口所欠缺的资源以平衡生态足迹,要么通过消耗自身的自然资本来弥补收入供给流量的不足。

根据生产力大小的差异,生态足迹分析法将地球表面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分为6大类进行核算:1)化石能源用地,用来补偿因化石能源消耗而损失的自然资本存量而应储备的土地;2)耕地,生物生产性土地中的生产力最大的一类土地;3)牧草地,即适于发展畜牧业的土地;4)林地,指可产出木材产品的人造林或天然林;5)建筑用地,包括各类人居设施及道路所占用的土地;6)水域,包括可以提供生物产出的淡水水域和海洋。

生态足迹的计算步骤如下:1. 计算各种消费项目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足迹分量Ai的计算公式为A i = C i/Yi = (P i + I i - E i ) / (Y i x N ),式中:i为消费项目的类型,A i为第i种消费项目折算的人均生态足迹分量(hm2 /人),C i为第i种消费项目的人均消费量,丫i为生物生产土地生产第i种消费项目的世界年均产量(kg /hm2),P i、I i、E i分别为第i 种消费项目的年生产量、年进口量和年出口量,N为人口数。

森林城市生态潍坊征文2500字

森林城市生态潍坊征文2500字

森林城市生态潍坊征文森林城市生态潍坊征文2500字【第一篇】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的存在,我们要保护好水资源。

星期四下午一放学,我就和几个同学一溜烟儿跑回家。

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吃完晚饭后立即集合到月河边上去。

在路上,我们进行了分工,分别负责采访工作、记录工作。

乍眼一看:“哇!好漂亮呀!”可是细细地望望河面,垃圾成群呀!我非常吃惊。

那些形容河水清澈的美妙语句根本就没办法拿来形容这条河了,小伙伴抓起了他的手机,“咯吱——咯吱——”把这条满是杂物的河流照了下来。

我从书包中把本子拿了出来,我首先走到一位老爷爷那里,我望了望他手里的鱼竿,问道:“老爷爷,您来这钓鱼您觉得合适吗?”“不合适也没办法呀,附近可只有这么一条河流,你看看,水被污染成这样,咳!有脸见人吗?”说完,那位老爷爷无奈的叹了口气,又开始钓鱼了。

接着,小伙伴又找到了一位大约年近六十的老伯伯,老伯伯听了小伙伴的话,知道我们是来调查关于水污染的,兴奋至极,打开了话匣子:“你看看月河,游客可都要来这参观,这岂不是损坏家乡形象吗?真是的!有的小青年不知道要保护自己家乡的脸面,还乱往里面扔杂物,品德太差,没素质!现在你们学校好了,知道要从小孩子开始教育。

小同学呀,看看这,快发动你的同学也来这里看看,让他们真正懂得要保护水环境。

”这些严峻形势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人们赖以生存的河流、湖泊正面临着越来越多污染的威胁。

只有杜绝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或者减少其数量,河流湖泊中原有的污染物才会随水流走、逐渐减少。

因此,防治河流湖泊污染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控制污染源。

我们知道,河流湖泊污染来源是工业废水和城乡生活污水。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对废水排放等各方面,都作了严格的限制和规定。

我查阅了资料:一个正常人,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能维持七天的生命;在失去水的情况下,能维持三天的生命。

所以说,水对我们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要让我们活的健健康康的,就得喝充满矿物质正常的天然好水。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特色及对策研究-以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为例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特色及对策研究-以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为例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特色及对策研究-以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为例2.潍坊市生态环境局青州分局山东省潍坊市,261057摘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践行生态文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园区生态化建设水平,对潍坊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特色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实际调研,从创建特色及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等方面展开论述,为下步工作提供参考。

一、园区基本情况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于2012年启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2013年通过了山东省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论证。

2015年11月,获批为山东省生态工业园区,同时通过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预验收。

2020年12月21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科学技术部三部委正式批准潍坊经济开发区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二、生态工业园区创建经验及特色经济区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按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转型发展的思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推动节能减排,构建生态产业链网,完善园区发展机制体制和保障措施。

近几年,统筹推进开发区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产业方向更加明晰,按照“聚焦前沿、沿链聚合、打造生态、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加快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两个主导产业,培育数字经济、城市家具两个新兴产业,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一)创立链式农业新模式,为工农业协同发展提供样板围绕食品加工产业,前端延伸到田间地头,后端发展深加工,同时大力推进研发、物流、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了链式农业新模式,带动了工业、农业的协同发展,促进了农民就业,对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下农业转型发展、农民增收具有示范价值和意义。

东篱田园综合体围绕实现“三生同步”、“三产融合”和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发展格局,通过精品农业示范、乡村旅游开发、乡村生态治理,将工农业有机结合,形成主导产业加工物流与农业+文化、农业+教育、农业+旅游、农业+康养等并重发展的“农业+N”主导产业链,推动食品加工产业由单纯的加工向生产-加工-循环农业-生态旅游的产业综合体转变,辐射带动l了13个村融合发展。

浅议潍坊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成因及治理经验

浅议潍坊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成因及治理经验

近年来,随着城市及其周边环境污染预防与控制能力的不断提升,城市污染源已得到有效控制,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短板。

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开展较晚,基础较为薄弱,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任务艰巨。

同时,农业生产的客观存在、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导致农村地区难以完全消纳自身产生的污染物,农村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恢复功能较弱。

因此,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完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成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乡村生态宜居宜业建设的具体行动,对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潍坊市委、市政府发布《潍坊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重点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厕所革命等工作任务。

1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类型1.1农村生活污染根据潍坊市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市常住人口中,农村人口334.0619万人,占总人口的35.59%,庞大的农村居住人口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

潍坊市共有行政村7173个,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超4400t 。

农村生活污染主要包括村民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废水。

1)从当前潍坊市农村地区垃圾的构成来看,生活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占比分别为86.4%和76.7%,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其中塑料制品、泡沫、橡胶制品、玻璃及废旧家电等难降解的垃圾占比超过1/3。

同时,多数农村地区的垃圾回收处理站和环保基础设施较少、转运效率不高,导致大量固体废弃物堆积在村庄周围,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及土地污染。

2)农村厨房污水、洗涤区域污水及厕所污水是生活废水的主要来源。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生活废水收集、污水固液分离、雨污分流处理系统建设滞后,农村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衔接不到位。

如2019年以前,潍坊市约50%的村庄未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导致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在路边、房前屋后的河塘沟渠内或直接渗入地下,造成农村水体污染和土地污染[1]。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的潍坊市生态安全评价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的潍坊市生态安全评价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的潍坊市生态安全评价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客观的对区域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不仅有利于人们及时了解环境状况,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利于预测未来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对制定区域的科学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总面积达16140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

对潍坊市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有利于潍坊市的生态城市建设,为潍坊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DPSIR)为基础,建立了潍坊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了1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37个具体的评价指标。

其中,5个准则层分别对应DPSIR模型中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37个评价指标包括了GDP年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GDP 能耗、单位GDP水耗、COD排放强度、年降水量、森林覆盖率、城市化水平、第三产业占GDP比、建城区绿化率等等。

采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即分别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将两者的计算结果优化组合,得出潍坊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

应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各指标的生态安全评价值,从而得出目标层潍坊市生态安全的评价值。

研究得出:1)目标层潍坊市生态安全的评价值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010年评价值最高,为0.1015,这说明潍坊市的生态城市建设效果显著,环境保护措施合理有效,环境质量不断改善;2)在驱动力因子中,GDP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两项主要指标,其权重分别为0.2800和0.2257。

由此可见,合理的GDP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控制驱动力因子关键。

从评价值来看,从2005年-2010年驱动力的评价值一直处于波动的状态,这是符合潍坊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

必须严格控制GDP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这样才能保证驱动力因子在合理范围内;3)压力因子是潍坊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重要因子,反应了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其权重达到了0.2649。

森林城市生态潍坊作文800字

森林城市生态潍坊作文800字

森林城市生态潍坊作文800字潍坊是山东省的一个城市,坐落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潍坊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被誉为“森林城市”。

森林城市的概念是指通过人工植被的引进和合理布局,形成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质量。

潍坊在发展森林城市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潍坊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工作。

每年都有上百万棵树木在潍坊市的城市和周边地区进行种植,以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这些树木不仅美化了城市景观,还为城市提供了新鲜空气和氧气。

潍坊建设了许多城市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这些公园和保护区不仅保护了潍坊的自然生态环境,还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

潍坊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改造和升级城市的工业设施和交通系统,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和能源的消耗。

森林城市的建设给潍坊带来了诸多好处。

森林城市能够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质量。

潍坊的空气质量在全国范围内是较好的,这得益于潍坊大量的植树造林工作和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

森林城市能够提供更多的生态福利。

潍坊建设了大量的城市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居民提供了接近自然的场所,增加了居民的精神和身体的健康。

森林城市能够改善城市的气候环境。

树木的生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释放出氧气,净化了城市的空气。

森林城市的建设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土地资源有限。

潍坊是一个工商业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很难找到大片的空地用于植树造林。

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用地,这使得潍坊的绿化面积很难得到保护和扩大。

其次是人们的意识问题。

虽然潍坊已经在推广环保理念和节能减排意识,但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还有待提升。

潍坊的经济发展也给森林城市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需要得到合理的解决。

在未来,希望潍坊能够进一步加大森林城市的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改善居民的生态环境质量。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法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分析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法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分析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法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分析黄凤华,李维德(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生物信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摘要 传统生态足迹方法自提出以来已广泛应用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但其改进方法能值生态足迹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运用还很少。

简要介绍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和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模型,并运用这两种方法对山东省2002~2006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与对比分析。

在此基础上测算了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两个指标: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生态协调系数,计算结果均呈下降趋势,表明山东省对各种土地的需求越来越不平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山东省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通过对比研究,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相比,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更能真实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状况。

关键词 能值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生态协调系数;山东省;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17-08186-04A n a ly s is o f S u s ta in a b le D e v e lopm e n t in Sh a n do n g Pro v in c eB a s e d on Em e rg e t ic E c o lo g ic a l F o o tp rin t M e th o d HUANG F en g -h u a e t a l (In stitu te o f B io lo gy In fo rm a tion o f S ch oo l o f M a th em a tics an d S ta tis tics ,L an zh ou U n ive rs ity ,L an zh ou ,G an su 730000)A b s tra c tC on ven tion a l eco log ica l foo tp r i n t m ode l h a s been w i de ly u sed inth e stu dy o f su sta i n ab le deve lopm en t ,bu t its m od ified m ode l based one m e rgy an a ly sis is ra re ly u sed.T h e con v en tion a l e co log ica l foo tp r i n t m ode l an d em erg e tic eco log ica l foo tp rin t m ode l w e re in trodu ced .B a sed onth e se tw o m ode ls ,th e eco lo g ica l foo tp r i n ts o f S h an don g prov in ce from2002to 2006w e re ca lcu la ted an d an a lyzed .T h e eco log ica l fo o tp r in t dive rsity inde x H an d th e co rre-spon d in g type s o f eco log ica lD S w e re a lso ca lcu la ted.T h ey w e re th e ind ics to m ea su re re g ion a l su sta i n ab ility.T h e declin in g resu lts o f Han d D S in d ica ted th a t th e dem an d o f six m a in ca te go ries o f b io log ica l produ ctive a reas w as beco m in g m o re an d m o re u nba lan ced an d th e eco lo g ica l de ficit is beco m in g large r.T h e re se archind ica ted th a t th e deve lopm en t o f S h an don g w a s n o t su sta i n ab le.C om pa red w ithth e con ven tion a l e co log ica l foo tp rin t ,th e ca lcu la tion resu lts o f em erg e tic eco lo g ica l foo tp r i n t m ode l g ave a m o re re a lis tic re flec tion o f th e en v ironm en ta l situ a tion s o f th e e co -econ o m ic sy stem s .K e y w o rd s Em e rge tic eco lo g ica l foo tp rin t ;E co log ica l foo tp rin t d iv er sity ;E co lo g ica l co o rd in a tion coe ffic ien t ;S h an don g P rov in ce ;S u s ta in able de ve lop-m en t作者简介 黄凤华(1984-),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学生态学。

推荐-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论文生态足迹模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安全分析 精品

推荐-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论文生态足迹模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安全分析 精品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论文生态足迹模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安全分析———以福州市为例摘要生态足迹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方法,可定量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采用多源数据,以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评价人类活动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

分别计算了流域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以及万元GDP 生态足迹,并分析其生态安全。

结果表明生态足迹不断增加,且渐高于当地的生态承载力,呈现赤字,同时生态压力处于不安全状况,生态经济协调性差,生态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说明现有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面临考验,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承受力不相协调。

对此,提出了有利于该区生态、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生态恢复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生态安全;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引言自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在1987年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以来,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方法一直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之一[1, 2]。

在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s和其博士生Wackernagel等的共同努力下于1992年提出生态足迹模型[3]。

该理论建立简明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来测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以反映区域的资源利用状况是否在生态承载力的范围之内。

这种方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生态足迹模型不断发展,由单一时间尺度向连续时间序列拓展,由单一年份全球平均产量拓展为多种实际产量,从综合法转变为综合法与组分法并存[1, 2]。

本文以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利用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等对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足迹进行分析,进而探讨经济技术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演变与生态足迹随时间变化关系,并提出其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对策,以期改善环境,实现生态文明,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区概况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是全国首批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历史悠久的马尾港就在区内。

潍坊土壤侵蚀的案例

潍坊土壤侵蚀的案例

潍坊土壤侵蚀的案例1.概述潍坊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东北部,是一个农业大市。

然而,这个地区却面临着严重的土壤侵蚀问题。

土壤侵蚀不仅导致农田的减产和农作物品质的下降,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本文将以潍坊土壤侵蚀为案例,深入探讨土壤侵蚀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2.背景2.1 地理环境潍坊市位于中国东部,地势起伏较大,土壤类型复杂多样。

在这个地区,大片农田被广泛耕种,农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

2.2 气候条件潍坊市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然而,正是这种气候条件,为土壤侵蚀问题埋下了祸根。

3.主要原因3.1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导致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潍坊市,大规模的农田耕作导致土壤裸露,使得雨水直接冲刷并带走了土壤中的养分和有机物质。

3.2 暴雨和山洪潍坊市的气候特点决定了其频繁暴雨和山洪的发生。

大量的降雨使得土壤表面流失的速度加快,同时山洪的冲击力也会进一步破坏土壤结构,加剧土壤侵蚀的程度。

3.3 不合理的农业经营方式在潍坊市,农民长期以来倾向于追求高产量,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广泛使用化肥和农药。

这种做法不仅加速了土壤的退化,还破坏了土壤中的生态平衡,使得土壤更容易受到侵蚀。

4.影响4.1 农田减产土壤侵蚀不仅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和有机质流失,还破坏了土壤结构,使土壤变得贫瘠。

这导致农田的产量下降,耕地的利用率降低,给农民的收入带来了严重影响。

4.2 环境污染土壤侵蚀带走了土壤中的农药和化肥等污染物,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被带入河流和地下水中,从而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生态系统的健康。

4.3 生态平衡破坏土壤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土壤侵蚀会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小型动植物群落,对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威胁。

失去了健康的土壤,农业生态系统将变得不稳定,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粮食安全。

5.应对措施5.1 植被恢复植被是土壤保持的有效手段,可减少水土流失和保护土壤。

建立防风林、河道两岸植被覆盖等措施,不仅可以抵御风蚀和水蚀,还可以提供氮肥和保水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评价 中得 到广泛 的应用 ,其理论 方法 和计算 模型得 到 系统 实 际 能够 提 供 的标 准 生 产 型 土 地 面 积 , 计 算 公 式 为 : 其
E = a i iX Yi J= 12 3 6 C X ( , ,人 )
式 中 为 人均 生态承载 力 ( / ) a 为人均生物 矗 , .

生 态 足 迹 的 概 念 与 计 算 模 型
生态 足 迹 最 早 是 由加 拿 大 生 态 经 济 学 家W la e s i m R e 等 产 量 ;P lJ 为第 种 消费项 目的年生产 量 ;N为 总人 口数 ;
在 19 9 2年提出并由其学生 W c e n g 1 a k r a e 完善。生态足迹模 , 为 均 衡 因 子 。 型 自提 出以来 引起 了强烈的反 响,很 多国 内外学 者对其 理
出 了相 应 的对 策 。

生 态生 产 性 面积 。 其 计 算模 型为 :
E = A= F ∑ ∑ / x )=2An =2,6 ( N( 1, j l, y i, ; , A) 3 3
式 中 : 为 人均 生 态足 迹 ( ) , 为 消 费 项 目的
类型; 为生物生态面积类型 :A. 为第 种消费项 目折算 的 人均 占有 的生物生态面积; 为第 种 消费项 目的世 界年均
中图分类号:x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5 0( 0 7 6 0 9 — 2 8 7 4 2 0 )0 — 0 9 0 0
潍 坊 市 位 于 山 东 半 岛 中 部 , 是 山 东 半 岛城 市 群 八 个 城 本假 设:一是人 类能够估 计 自身消费 的大 多数资源 、能源 市 之 一 , 是 以 海 洋 化 工 、 机 械 、 食 品 加 工 为 主 导 的 综 合 及其 所产生 的废 弃物数量 。二 是这 些资源和废 弃物流 能够 性 制 造 业 基 地 , 同 时 又 是 连 接 山东 半 岛 和 L 东 中西 部地 区 折算成生产和消纳这些资源和废弃物流的生物生产性面积或 【 J 的 交 通 枢 纽 , 其 发 展 状 况 对 半 岛城 市 群 的 影 响 意 义 重 大 。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受 传 统 粗 放 式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的 影 响 ,对 生 态 环 境 造 成 了严 重 的破 坏 和污 染 , 持 续 发展 问题 已成 为潍 坊 可 市 面 临 的 重 大 问题 。 本 文 采 用 生 态 足 迹 的 方法 定 量 分 析 了 潍 坊 市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状 况 , 为 潍 坊 市 生 态 不 安 全 的 现 状 提
具有 不可替代 的地 位 ,而 且对应着 生态系统 的资源供给 和 的 界 值 。 1、生态足迹 的计 算模型 生态足迹是任何 已知人口或 区域所消费的所 有资源和吸 生物生产 性面积是指具有一定生态生产 能力的土地及 水体, 地
纳这些人 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 的生物 生产 性面积 。 物 资源 消 费分 为农 产 品 、动 物产 品 、林 产 品等 ,各 大类
维普资讯
山东 省 农业 管 理 干部 学 院 学报
2 0 芷 07
第 2 卷 第 6 3 期
基于生态足迹的生态安全 研究
一 一
以 山 东省 潍 坊 市 为 例
刘 宁 宁 ,尹春 荣
( 山东师范大学人 口 ・ 资源与环境学院 ,山东 济南 2 0 1 5 0 4) 摘要 : 本文以潍坊 市 2 0 年相关的统计资料为依据 ,计算 出 2 0 年潍坊市人均生态赤字 1 5 8 m 结果表明 05 04 . 1 h 4 3 潍坊市居民对 自然的影 响 已超 出 了生 态环境的承载力,处 于生态 不安全的状态。文章分析 了产生生态赤字 的原 因, 并提 出 了改变生态不安全状 态的几点建议 。 关键词:潍坊 市;生 态足迹 ;生 态承 载力;生态赤字;生 态安全

个 地区可持 续发展状 态 的界值 ,也是 评价生态安 全与否
二 、潍 坊 市 2 0 0 4年 生 态 足 迹 的 计 算 1 、潍 坊 市 2 0 0 4年 生 态 足 迹 中生 物 资 源 账 户 根 据 《 坊 市 统 计 年 鉴 ( 》 的 统 计 数 据 , 生 潍 2005)
有 一 些 细 分 类 。2 0 0 4年 潍 坊 市 人 口为 :根 据 生 态 足 迹 的计 主 要 包 括 6 种 类 型 : 化 石 能 源 地 、 可 耕 地 、 森 林 、 牧 草 算公式计算 出 2 0 0 4年生物 资源 消费项 目的人均生态足迹 ,
、建筑 用地和 水域 。生态足迹 的计 算方法基于 两个基 见表 l: 两部 分 ,前者 指生产 所消 费资源 而需要 的生物
生产土地 的面积 。生态足迹 中这两 部分不仅在 经济 系统 中 环境 净化两种 不 同的生态 系统服 务功 能。
生产土地 的面积 ,后者指 吸纳所产 生的废弃 物需要 的生物 生 产 面 积 , . 均 衡 因子 , ,为
论 、 方 法 作 了 大 量 研 究 , 并 已 在 一 些 国家 和 地 区 的 可 持 续 迅 速 地 发 展 和 完 善 。 生态 足 迹 可 以 分 为 资源 生 态 足 迹 和 能
2、生 态承载 力的计算 模 型
生 态 承 载 力 指 生 态 系 统 能 够 提 供 的 生 态 基 础 , 是 生 态
作者简介 :刘宁宁 ( ) 男 , 山东潍坊人 ,山东师范大学人 口、 资源与环境 学院硕 士研 究生。 1 3 , 9 一 8

9 9
维普资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