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化范式研究现状综述

合集下载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综述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综述
错误地声 明一个未发生 的事 件是他 以前见过 的时 ,错误记忆 要因素为关联性 , 它是成功 引发 出错误记忆 的关键变量 。
现象就发 生了。随着对记忆研究的深入 , 一些研究者对 这种错
目前为研究者普遍采用 的D ee R e ie— c D 肿0【简 es— o dgrM — e 【 (

种 观点认 为 , 由于记忆 痕迹的衰退 , 或记忆 的内在匮乏 , 误 Bodel 认知失败问卷》c O 。 r hn a 的《 (F ) H Ⅲ an e n 区分 了直接测验事 实记忆实验和事件记忆 的测
导信息可能损坏了最初 的记忆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干扰分开来 ,而将后来 的事 验( 记忆 问卷 )及依赖于参与者的 自我报告 的测验( , 元记 忆问 件认 定为是信息 的真实来源 , 干扰来 自于对来源的错误归 因。 卷) 。指 出大多数评估 日常记忆性能的问卷是主观的或是元记
维普资讯
第2 3卷 第 9期 20 0 6年 9月
辽 宁教育行政 学院学报
J un lo io ig E u ain lAd nit t nI siue o r a fLa nn d c t a mi sr i n ttt o ao
V0. 3 NO 9 1 2 . S p2 0 e 0 6
背景词对测验词的影响依赖于背景 传统记忆研究 程序 , 将错误记忆 的操 作性定义定义为 , 被试对 呈现时间条件。结 果发现 ,
没学过 的测验词在匹配 从未 呈现 过的单词 的记忆 .认为个体是通过 内隐的暗示引发 词 的呈现时间长短。呈现 时间较短 时 ,
的错误记忆 。 背: 比在不 匹配背景下 更有可能 被给 出“ 景下 旧的” 应 ; 呈 反 而
与对 单词 的错误记忆 所关注的内容不 同,ot 的研究标 忆类型 , Lfs u 虽然此类调查范 同具有广泛性 和一般性 , 问卷效度 但 志着 错误 记忆 研究 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后来这种方法被 有待进一步验征 , 而且各研究者 由于研究 目的和出发点不 同 , 称为误导信息 干扰 范式 ( i n r ai f c aa i 。该范 编制问卷的维度也存在差异 。B n m dr m s f m t ne et rdg io o i p m) aa 和c w e研讨指 出, 日常 式的一般 程序为 : 先让 被试 观看关于某 事件的录像或幻灯片 , 记忆现象的问卷研究 永远 不能替代实验室研究所探讨 的记忆 然后 向其 提供含 有误 导信息 的关于该 事 件 的其 他描述 或 问 的普通和潜 在的原理。然而调查一个范 围的 日常记忆 现象 的 题, 在一段时 间间隔后 , 要求被试 根据记忆 回答一些 问题 , 最 方法可以同时提供给我f  ̄ f-者存 在共 同的过程证据 ,而这些 l 后对 被试 回答 的准确性和 自信水 平进行分析 。研究集 中在 干 证据正是我 们 目前所 缺少 的。此类 研究丰富 了关于人类 记忆

意识研究的实验范式

意识研究的实验范式

意识研究的实验范式1.引言1.1 概述意识研究的实验范式可被视为一种科学方法,用于研究和探索意识现象的本质和属性。

随着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对意识的理解和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实验范式是一种特定的方法或手段,通过其可以精确地观察和测量意识现象,并为科学家提供了更多理解意识的途径。

概括来说,实验范式是一套确定和标准化的程序,包括实验的设计、操作和测量方法。

它们旨在提供一种可重复和可操作的方法,以确保在研究者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比较和交流。

在意识研究中,实验范式可以用于探索和分析各种意识现象,例如感知、注意力、记忆和意识内容。

通过使用实验范式,研究者可以对特定的意识过程进行精确的操控和观察,以便揭示潜在的机制和规律。

不同的实验范式可以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意识。

例如,一些实验范式可能通过测量被试者的行为反应,从而推断他们的意识状态。

而其他实验范式可能使用神经成像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或脑电图(EEG),来直接观察和测量大脑活动与意识之间的关联。

总之,意识研究的实验范式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使研究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意识现象。

通过使用标准的实验范式,研究者可以进行可重复和可比较的研究,从而促进对意识的深入认识。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验范式,并讨论它们在意识研究中的应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讨论: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中,我们将概述意识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性,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概括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在正文部分,将具体介绍两个实验范式。

首先,我们将详细阐述实验范式1,并分别介绍该范式的要点1和要点2。

接着,我们将转向实验范式2,并详细描述该范式的要点1和要点2。

通过对这两个实验范式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意识研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回顾文章中介绍的实验范式。

同时,我们还将展望意识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可能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受众【无意识:受众研究中被忽视的不可忽视空间】

受众【无意识:受众研究中被忽视的不可忽视空间】

受众【无意识:受众研究中被忽视的不可忽视空间】到底人们在多大程度上能清醒地意识到或能主动地控制其消费行为背后的动因?在过去数十年的受众研究中,尽管对无意识作用存在的可能性有所关注,但至今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纯认知过程研究范式。

根据一些代表性的综述报告来看①,消费者购买决策仍然是当前受众研究的主要内容,而所使用的研究范式则是典型的认知取向。

这种取向认为个体的消费决策与购买行为往往是深思熟虑、精细计划的结果,人们或者会集中注意、精细加工各类媒体中的劝导信息,或者对信息置若罔闻。

于是,在相关研究中,被试需要集中注意于所呈现的信息、并有目的地进行加工,然后报告出他们所清醒意识到的态度或信念。

虽然所得研究结果有时可能与现实情况明显相差甚远,但学者们仍然乐此不疲。

结果是,不仅个体的无意识过程被忽视,同时,对当代心理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也被拒于门外,甚至对消费抉择中可能存在的直接动机因素也一并置之不理。

其实,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研究领域中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发展理应对受众研究产生影响:其一是无意识在心理与行为现象中所扮演的重要而稳定的角色;其二是无意识记忆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其三是个体的需要与目标达成在行为反应中所起的中介作用。

但因为受众研究一直受困于纯认知过程研究范式,这些新的发展至今并没有对受众研究带来多少影响。

然而,事实上,在任何时候,消费者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无意识心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极有必要对心理学中有关无意识研究的进展进行简单梳理,总结其对受众行为的启示,也可为今后相关的受众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扩大对受众无意识动机的研究心理学领域对社会行为中无意识动机的研究已有重要进展,例如,研究发现②,个体的评价往往在刺激呈现或事件发生的瞬间便会快速、自动地形成;归因过程也主要是以自动、无意识的方式进行的;社交活动中的行为大多也是通过社会知觉机制自动产生的。

最引人关注的是,通过对心理概念,如睿智、有礼、权力、合作、成功的一次性被动激活就能获得无意识心理对行为的影响。

跨学科学习研究综述

跨学科学习研究综述

希望能给广大读者以借鉴。

跨学科学习研究综述郑梅“跨学科学习”的含义较为丰富,为便于开展实践,我校以发展学生的跨学科理解力为抓手,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向理解力发展的跨学科学习实践研究”。

为此,本文对教育教学中的“理解”和“跨学科学习”两个关键词进行综述。

一、关于“理解”的研究现状1.教育教学中的“理解”释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理解”的释义是“懂,了解”[1]。

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理解”是通过有效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来明智、恰当地整理事实和技巧的能力。

[2]哈佛大学大卫·珀金斯认为,“理解”就是“能灵活地表达和表现自己所知的”[3],它是教育真正的核心目标,当我们说一个人“理解”某事,是指他已把信息储存于头脑中,并随时取用。

美国教育专家威金斯和麦克泰格认为,“理解”既有动词意义,也有名词意义。

动词的“理解”就是能够智慧而有效地使用知识和技能。

名词的“理解”是努力去理解(动词)的成功结果——对一个不明显的观点的最终掌握,对许多无关联(可能看起来不重要)的知识元素的有意义推断。

[4]张华教授认为,所谓“理解”(understanding),是把学科知识运用于真实情境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5]23所谓“跨学科理解”,就是运用各个学科的观念与方法解决问题、形成解释、创造产品。

[6]9基于此,我校“指向理解力发展的高中生跨学科学习的实践研究”中的“理解力”主要指与我们生活的世界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跨学科理解,其基本维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深刻见解,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是否体现了物理、化学、数学等不同学科的素养;(2)行动,即是否采取了有效的专业行动、社会行动等;(3)伦理道德,即行动过程是否促使学生变得更有道德【摘要】通过文献资料研究,结合学校跨学科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实践,介绍了教育教学中“理解”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维度,“跨学科学习”的历史源起、基本特征和课程形态,总结归纳了高中跨学科学习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下阶段研究的方向与建议。

论文研究类型有哪几种分类

论文研究类型有哪几种分类

论文研究类型有哪几种分类引言在学术研究领域中,论文是学者们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类研究类型的论文也相继涌现,分类体系逐渐完善。

本文将探讨论文研究类型的分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论文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文献综述型论文文献综述型论文是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和总结的一种研究类型。

它可以对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性的描述,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文献综述型论文的主要贡献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综合性框架。

这类论文通常包含了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查阅、综合和分析,要求作者具备全面的文献检索和信息整理能力。

理论研究型论文理论研究型论文侧重于对某一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往往需要借助形式化的逻辑和推理来解释和阐述理论观点。

这类论文的目标是推动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理论研究型论文通常包含对相关理论和概念的定义、范式模型的构建和推导,以及对理论结果的讨论和验证。

实证研究型论文实证研究型论文是通过实证分析和统计检验,验证或反驳某一研究假设或命题的研究类型。

实证研究通常基于数据收集和定量分析,旨在揭示事实和现象之间的关系。

这类论文常见于社会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领域。

实证研究型论文包含研究问题的定义和假设、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的描述,以及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应用研究型论文应用研究型论文侧重于将学术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实际挑战并产生实际价值。

这类论文通常要求作者具备对特定领域的了解,并能结合相关理论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实践验证。

应用研究型论文的典型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

实践性论文实践性论文是一种基于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的论文类型,旨在总结和分享作者在某一具体领域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这类论文通常借鉴了相关理论和方法,但更重要的是着重于实际操作和经验总结,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方案的探索。

错误记忆的理论和研究范式综述

错误记忆的理论和研究范式综述

错误记忆的理论和研究范式综述作者:罗丹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07期摘要错误记忆是记忆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者经过对错误记忆的长期研究,形成了许多解释其产生机制的理论,如内隐激活反应假设、模糊痕迹理论、来源监测理论等。

它主要的研究范式包括DRM范式、范畴联想范式、无意识知觉范式和KK范式等。

关键词错误记忆研究范式理论解释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1错误记忆的概念错误记忆指人们对过去经历过的事件的报告与事实之间发生严重偏离的现象。

最早对错误记忆进行研究的是Baartltt,他发现人们的记忆具有重构的特点,人们会自动填充记忆中缺失的部分。

但错误记忆在当时尚未得到重视。

后来有研究者发现错误记忆也能够体现记忆的本质信息,因此错误记忆的研究才得到重视。

广义上的错误记忆指的是一切记忆的错误或扭曲现象,也叫做记忆的不准确。

而狭义的错误记忆指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现的。

如在实验室情境下,研究者通过运用一定程序诱导被试将一些并未呈现的词或发生的事报告为见过或是经历过。

在此基础上,人们根据实验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事件的错误记忆,指被试将没有真实发生的事情报告为发生或是亲身经历过。

另一类是基于词语的错误记忆,指在实验中被试将那些并未呈现过的词语判断为出现过或者学习过。

2错误记忆的理论解释2.1内隐激活反应假设经过对错误记忆的长期研究,形成了不同理论来解释它产生的机制。

最早的内隐激活反应假设由Underwood于1965年提出,它指在学习具有语义关联的项目时,对学习项目的联想会无意识的激活对具有较高关联性的未学习项目(关键词)的表征,从而产生对关键词的错误回忆和再认。

内隐激活反应假设能对DRM范式中,在测试阶段对关键词的错误再认现象进行解释,但缺陷是没有对激活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记忆的激活过程主要有两种:自动的、无意识的,或是有意识的。

无意识激活指在学习项目时未对关键词进行明确思考,在测验阶段无意识的将关键词归为学习过的项目。

Stroop效应研究的新进展理论、范式及影响因素

Stroop效应研究的新进展理论、范式及影响因素

Stroop效应研究的新进展理论、范式及影响因素一、本文概述1、简述Stroop效应的定义与背景Stroop效应,又被称为斯特鲁普效应或色词干扰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John Ridley Stroop在1935年发现。

该效应主要描述的是当文字的含义与其颜色不一致时,人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识别文字的颜色,相较于文字含义与颜色一致的情况。

这种延迟现象主要是由于大脑在处理信息时,文字的含义往往首先被自动读取,从而干扰了对颜色的判断。

背景方面,Stroop效应的研究起源于对认知过程中信息处理的探索。

在心理学领域,它常被用作研究选择性注意、自动化加工和认知控制等认知过程的重要工具。

由于Stroop效应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存在,例如在交通信号灯、广告设计和阅读理解等领域,因此其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随着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快速发展,Stroop效应的研究已经深入到神经机制层面,为我们理解人类认知过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然而,尽管已有大量研究,但关于Stroop效应的某些方面,如影响因素和个体差异等,仍需进一步探讨。

因此,对Stroop效应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人类认知过程,也有助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概述Stroop效应研究的重要性Stroop效应,又被称为斯特鲁普效应或颜色-词干扰效应,是一种经典的心理学现象,表现为当词的印刷颜色与其意义所指的颜色不人们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命名字的颜色,而不是直接读出字的意义。

自1935年John Ridley Stroop首次发现这一现象以来,它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和语言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

随着研究的深入,Stroop效应不仅为我们揭示了人类信息处理的复杂机制,还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广泛的用途,如评估认知障碍、研究语言与认知的交互等。

在理论层面,Stroop效应研究对于理解人类认知过程具有重要价值。

它提供了关于注意、记忆、语言处理等多个认知功能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

意识的本质及其研究现状

意识的本质及其研究现状

意识的本质及其研究现状意识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常常被理解为是主观体验和自我意识的存在状态。

在现代心理学中,意识被视为一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包含感知、思考、记忆、情绪等诸多因素。

而对于意识的本质和研究现状,虽然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争议及未知之处。

意识的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作为哲学和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难题而备受关注的。

早期哲学家多将意识视为一种中介物,或是超越个体的存在。

如笛卡尔主张“我思故我在”,认为意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存在,是人类最为本质的特征之一。

但是,笛卡尔在思维与身体的关系上的论断获得了许多反对者,认为这种分裂的观点不符合现实的认知现象。

也有一些现代哲学家将意识反思为一种象征行为,是对那些常常被视为言语或行为的思维活动的扩展或转换。

在现代心理学中,意识的本质较多地被理解为与神经活动与生理机制有关的心理进程。

例如,感知、思考、情感等,这些心理活动都经过神经系统的加工和处理,以形成意识体验。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大脑中特定区域的活动与意识相关联,该区域常被称为意识中心。

这表明了意识与生理神经机制之间密切的联系。

意识的研究现状意识是一个复杂而深层的心理过程,其研究方法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科学家们通常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探寻意识的本质和机制。

其中包括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的研究。

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脑成像技术(如fMRI、PET 等)和电生理学技术(如EEG、MEG等)来研究大脑区域与意识状态之间的关系。

这些方法能够研究不同认知任务时脑区的活动差异,以推测不同神经网络在意识过程中的作用。

认知神经科学旨在研究意识的神经基础,以及不同的认知过程和控制过程对意识的贡献。

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类意识体验的主观性和意识现象的分析描述,在理论和实验研究中探索了意识的不同方面,例如注意力、记忆和语言。

哲学在意识研究中也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从本体论的视角探讨意识的本身和本质,从形而上学的视角探讨意识的存在问题。

无意识思维效应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无意识思维效应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 t h e b o t t o m— u p — v e r s u s — t o p — d o w n p i r n c i p l e ) 。 : 意识思
悟” 或“ 灵感” 现 象 实验 范 式化 ; 其二 , 系 统 地 提 出 了
无意 识思 维理 论 。
D i j k s t e r h u i s 的无意识 思维研 究范 式分两 阶段 …: ( 1 ) 向被试 呈 现复 杂 问题 ( 靶 问题 ) 信 息 。例 如 , 四栋
效 应 的研 究 困境 开启 新 的视 角 。
关键词 : 无 意识 思 维 ; 无意识思维效应 ; 调节变量 ; 内部 因素
1 引 言
由于 在 “ 无 意识 思 维 ” 的 时段 内 . 并 无 明显 的意
识 思 维介 入 , 但 难题 却得 以解决 。对此 , D i j k s t e r h u i s 提 出六项 原则 以解释 无 意识 思维 的加工 机 制 [ 3 3 : ( 1 )
公寓 信息 。 每 栋有 1 2个 特性 , 分 正性 ( 如: 面 积很 大 、
地点很 好 ) 与 负性 ( 如: 房东 不友 善 ) 两类 。 其 中, 一 栋 较好是创 造性领域 常有 的“ 顿悟 ” 或“ 灵感 ” 现象 。 D i j k s t e r h u i s的重 要 贡献 在 于 两点 : 其一 , 把 日常 “ 顿
感 的思维 过 程 。 无 意识 思维 效应 就是 在复 杂决 策时 .
无 意 识思 维 比意识 思 维更优 的现象 2 ] 。( 2 ) 容量 原则 ( t h e c a p a c i t y p r i n c i p l e ) ,即意 识 思 维 的容 量 有 限 , 因此 往往 只 能加 工有 限维 度 的简单 问题 ,而无 意识 思维 容量 无 限 , 可 以 同时加 工多 维复 杂 问题 。因此 , 无 意 识思 维理 论认 为 , 意识 思维 适于 简单 问题决 策 , 无意识思维适于复杂决策 。( 3 )上 行 与 下 行 原 则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综述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综述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综述作者:李盼盼邹慧婷来源:《教育界》2012年第12期【摘要】文章概括评价了当前错误记忆的几种研究范式,主要包括基于实验室情境的对单词和事件研究的错误记忆研究范式和基于日常生活错误记忆研究的想象膨胀范式。

【关键词】集中联想无意识知觉误导信息想象对错误记忆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词和对事件的错误记忆研究,但近期,众多研究者将研究的关注于一个新的错误记忆的研究领域——想象膨胀。

与DRM范式相比,想象膨胀有更高的生态学效度。

一、对单词的错误记忆研究范式(一)联想研究范式集中联想范式也称DRM范式,该范式的经典实验过程包括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学习阶段让被试学习某些具有关联性的词,这些词称为学习词,它们与一个关联词(也称关键诱饵)相关联。

关键诱饵在学习阶段不出现,在测验阶段让被试进行自由回忆,结果被试表现出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回忆或错误再认。

此项研究将学习—自由回忆扩展为学习—回忆—再认,并最终形成DRM研究范式。

在DRM范式中存在的一個基本观点是:人类的记忆是有关联的,如果两个事件有语义相关,那么加工一个事件的同时就会激活另一个事件。

Hintzman(1988)向被试呈现一个包含熟悉名词的多种类别的词表,每个类别中含有1个、3个或5个范例,在学习中随机呈现。

在随后的再认测验中发现,被试对于学过范例的再认要高于对未学过的相关范例的错误再认,但正确和错误再认均随着学习过程中同一类别范例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Seamon等(2000)在其研究中将同一类别中的各个范例按照从高频到低频排列,同时考察了对图片和单词的错误记忆,结果发现被试对高频范例的错误再认要高于低频范例。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形式的学习当,被试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一个类别的多个范例后,都可以错误地再认出未呈现过的类别范例。

(二)无意识知觉研究范式Jacoby和 Whitehouse (1989)使用特定的实验程序观察到了在无意识知觉影响下发生的错误再认现象。

福克纳研究综述

福克纳研究综述

国内福克纳研究综述廖白玲摘要: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具创造性、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我国的福克纳研究起步较晚,但从70年代末以来逐渐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果,近期更掀起一阵‚福学‛热潮。

本文试图探讨福克纳作品及相关资料在中国的译介情况,分析中国各个时期福克纳研究的特点,并就现阶段的不足之处提出商榷。

关键词:国内;福克纳研究;综述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以其悲壮恢宏的‚约克纳帕塌法‛世系小说向人们展现了处在新旧更替时期美国南方社会沉重的历史画卷。

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新颖的艺术风格,国外研究者们对他的兴趣长盛不衰。

我国的福克纳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迅速升温,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发表。

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历年来福克纳研究的成果予以梳理,无疑能够促使福克纳研究走向深入。

一就笔者所掌握的资料看,我国对福克纳的介绍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1936年翻译界的老前辈赵家璧先生在一本中国早期研究美国现代小说的专著里,以单独的一章评介了福克纳;另有30年代《现代杂志》刊发的短篇《伊莱》,及50年代《译文杂志》登载的《胜利》和《拖死狗》;此外袁可嘉在其1964年所撰写的《美英意识流小说述评》一文中也论及了福克纳和他的作品。

然总体而言,此间中国对福克纳的译介可谓凤毛麟角。

直到70年代末福克纳的译介和研究工作才真正在我国展开。

1979年《文艺报》发表了李文俊撰写的论文‚从海洋到闪烁的海洋——战后的美国文学‛。

该文对福克纳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使这位‚留恋已逝的历史…在艺术上刻意求工,尝试各种表现方式‛[1]的美国现代主义经典作家再次走进国人尘封的记忆中。

稍后袁可嘉在‚略论西方现代派文学‛一文中以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为例,说明现代派文学在章法结构上具有变化突兀或多层次的特点。

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也于70年代末由《外国文艺》介绍到中国。

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了由李文俊编选的《福克纳评论集》,该文集收入了国外著名学者对福克纳的研究性论文,以及福克纳自己谈生活、艺术与创作的第一手资料。

范式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范式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组长:王晓阳组员:张凤、曾丝丝、温春艳、熊姣、吴慧范式、研究范式、分析范式一、范式1含义范式的英文“Paradigm”一词源自于古希腊文“Paradeiknunai”,其原意是“共同显示”(show side by side)之意,15世纪转为拉丁文“Paradeigma”,由此引申出范式、规范(norm)、模式(pattern)和范例(exemplar)等含义。

范式是用以识别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approach)的,所以提出了范式。

科学研究中所指的“范式”是由美国哲学家、科学史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托马斯·S.库恩(Kuhn,1959)率先在《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一文中使用的一个术语①。

在库恩看来,通常意义上的范式是“一个时代提供给社会参考的、在典型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方面被普遍认识的科学成就”。

范式是由从事某一特定学科研究的科学家们在这一学科领域内共有的世界观、共识和基本观点构成的。

2代表人物在管理学理论研究中,意大利管理学家乔万尼·多西(Dosi,1982)最先提出了“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的概念。

在乔万尼·多西看来,“一种技术范式可以被定义为一种‘观点’”,一系列程序,以及一种关于“相关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特定知识。

多西(1988)认为,技术变革模式相对有序的特征通常是用技术知识范式积累的本质来解释的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H.伊戈尔·安索夫(Ansoff,1987)指出:“范式是关于研究对象的假设和事实的理论体系。

”[8]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教授肯尼斯·D.贝利(Bailey,1994)认为,范式“这个词用在社会科学中就是指观察社会世界的一种视野和参考框架,它由一整套概念和假设所组成”。

[9]美国堪萨斯大学战略管理学助理教授文森特·L.巴克和管理咨询顾问马克·A.穆恩(Barker和Mone,1994)认为,范式“是一套明确的或不明确的规则或规定,它界定了人们的思考和行动范围以及如何在有关领域中获得成功”,并又指出“所谓的成功是指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体论研究综述

本体论研究综述

本体论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本体论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和深入探讨。

本体论作为哲学的一个核心分支,关注于研究存在、实体、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基本问题。

通过回顾和分析本体论的历史发展、主要观点以及当前的研究动态,本文力求呈现本体论研究的全貌和最新进展。

在本体论的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和不同流派的哲学家提出了各自独特的本体论观点。

古典哲学家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存在和实体的理解,为后来的本体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哲学家则试图通过新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传统本体论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本体论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

我们将回顾本体论的历史发展,探讨各个时期本体论观点的演变和变革。

我们将分析不同哲学家对于存在、实体和本质的理解,以及他们如何构建各自的本体论体系。

我们还将关注当前本体论研究的前沿动态,探讨新兴理论和方法对于本体论研究的影响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本体论研究框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本体论的基本问题和最新进展。

我们也希望本文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对于本体论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推动本体论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二、本体论的哲学基础本体论,作为哲学的一个核心领域,其哲学基础深厚且多元。

从古至今,哲学家们对于本体论的理解和研究,始终离不开对存在、本质、实在等基本问题的探讨。

这些基本问题构成了本体论研究的核心,也为本体论的哲学基础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提出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可以说是本体论哲学基础的初步形成。

柏拉图认为,真实的世界是理念的世界,而我们所感知到的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

亚里士多德则强调实体的存在,认为实体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是存在的本质。

进入中世纪,经院哲学对本体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奥古斯丁、阿奎那等哲学家,在继承古希腊哲学的基础上,引入了神学的视角,将上帝作为存在的最高本体,认为上帝是世界的本质和根源。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哲学的变革,本体论的哲学基础也经历了重大的转变。

内隐记忆的概念反思 研究范式及研究进展

内隐记忆的概念反思 研究范式及研究进展

此外,内隐记忆的研究还涉及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人群的特点。例如,儿童的 内隐记忆发展特点、老年人的内隐记忆衰退模式以及特殊群体如自闭症儿童和 成人的内隐记忆表现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人类记忆系统的本质和个 体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与展望
本次演示对内隐记忆的概念反思、研究范式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 内隐记忆作为人类记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 践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内隐记忆的本质 和作用机制,完善研究方法和技术,拓展其应用领域。
二、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
1、研究方法
内隐记忆的研究主要采用间接测验法、阈下知觉法和启动法等研究范式。间接 测验法是通过个体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来推断其内隐记忆状况。例如,在单词 配对任务中,快速准确地配对出与目标词相关的词,可以反映个体的内隐记忆 水平。阈下知觉法是通过呈现低于意识阈限的刺激,探讨个体在无意识状态下 的记忆效应。启动法则是通过先前的经验影响后续的行为表现,从而推断内隐 记忆的存在。
一、内隐记忆的概念反思
内隐记忆是指个体在无意识状态下表现出的记忆效应。它与外显记忆相对,外 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状态下可以进行的有意识回忆和认知。内隐记忆主要体现在 自动化加工、无意识保持和印象形成等方面。尽管个体无法有意识地回忆以往 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却能影响个体的行为、情感和认知。
内隐记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了人类记忆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内 隐记忆的存在使得人类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快速、自动地处理大量信息,而无需 耗费过多的认知资源。此外,内隐记忆在人类技能学习、习惯养成和情绪调节 等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启动法作为一种相对简单易行的方法,在研究内隐记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启动效应可能受到实验条件和被试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稳定性和 可推广性有待进一步探讨。三、内隐记忆的研究进展

关于意识形态研究的综述

关于意识形态研究的综述

关于意识形态研究的综述作者:董文玲来源:《大观》2017年第09期摘要:有关“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人类研究的历史相对较短,只有200年的历史,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特拉西在18世纪90年代法国大革命期间最早使用和研究此概念的,直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也开始对此进行研究和系统阐述,到20世纪50年代又出现了有关“意识形态终结”理论的研讨,直至今天人们也没有停下对“意识形态”有关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有关“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人类研究的历史相对较短,只有200年的历史,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特拉西在18世纪90年代法国大革命期间最早使用和研究此概念的,此后一些学者也相继对“意识形态”进行研究。

直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也开始对此进行研究和系统阐述,到20世纪50年代又出现了有关“意识形态终结”理论的研讨,直至今天人们也没有停下对“意识形态”有关问题的研究。

“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也主要是从“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发展;以及“意识形态”的功能和特点、遇到的困境和采取的对策和研究的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和发展(一)“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意识形态(ideology)一词起源于希腊文的idea和logos(拉丁文),意思是关于观念的理论,是最早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德斯杜特.德.特拉西提出并使用的。

在他的《意识形态概论》一书提到的意识形态主要是区别于感觉的理性认识和观念的理论,特拉西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考察人的感觉,他认为人的感觉是一切人的思想和认识活动的基础。

而特拉西把意识形态看作是“观念科学”时又认为这种观念是以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感觉经验为基础的,是区别于宗教的幻想和扭曲意识的一种观念。

正如鲍曼所说“意识形态是关于科学的唯一科学,或者,关于社会的科学只能是意识形态”[1](二)“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意识形态自出现之日起就在哲学界产生巨大的分歧,哲学家和学者们对其评价褒贬不一。

无意识思维研究的争论及展望

无意识思维研究的争论及展望


试会分 别进 入到三组 不同的决定条件。一组被试被要求立 即
题 ,当然 ,无意识也就 自然而然站 在意识 的对 面而被关 注。 关于无意识概念 的起源 ,我们 可以从柏拉 图关于人类精神世 界的 “ 分法” 中找到萌芽 ,但真正从科学角度首次提 无 意识 概念 的乃 是莱 布尼茨 ( 1 7 0 4年 ) 。直 到 2 0世纪 初 ,精 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将无意识纳入到 了心理学 的研究 之 中,并 由此开创 了无意识心理研究 的新纪元 。在认知心理 学兴起之前 , 关于无意识 的研究大都停 留在哲学的思辨层面 , 认知心理学之后 ,研究者们更多 的采用实验控制考察无意识
工 呢?对此 D i j k s t e r h u i s 通过 总结他 人和 自己的一系 列实验 得到 了构成无意识思维理论 的六条原理 ,分别揭示 了无 意识 思维的一系列特征 , 而这六 条原理 中最核心 的就是容量原理 。 意识加 工的有 限容量 已经被 广泛的证 明。Mi l l e r 很早就通 过
( 二 )对 无 意 识 思 维 效应 的 解释
D i j k s t e r h u i s 认 为人类有两种不 同的思维模式——意识思
内隐学 习 、内隐记忆现象 的发现掀起 了无意识加工研究 的热 潮 。时至 2 1 世纪 ,荷 兰学 者 D i j k s t e r h u i s 将无意识 加工应用 于决策 和判 断领域 ,并在一系列实验 的基础上提 出了无意识 思维理论 ,其基本 的内涵就是 当面 临复杂 的决定 问题 时 ,深 思熟虑并不 能达 到最好 的决定效果 ,相反 当我们将注 意从 当 前 的决定任务 中转移 开去 ,暂 时将决定 问题 “ 放一放 ”之后 的决定效果会更好 ,即复杂 问题决策 中的无 意识思维结果要 优 于意识思维 。

网络行为研究现状_一个文献综述

网络行为研究现状_一个文献综述

网络行为研究现状_一个文献综述网络行为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消遣、社交交流的重要平台。

然而,网络行为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行为形态,其对个体和社会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和复杂。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网络行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对网络行为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总结和归纳相关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涉及的主要领域1.网络心理学:网络行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行为形态,其背后涉及到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备受重视。

心理学者通过对网络用户进行访谈和调查,探索了网络使用的动机和心理需求、网络依赖症的成因和预防等问题。

2.网络社会学:网络行为发生在一个虚拟的社交空间,对于网络社会学家来说,研究网络行为就是研究人们在虚拟社交场景中的社会关系和互动,包括网络社交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网络社交支持的影响等。

3.网络经济学:互联网的兴起给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网络经济学家关注的是人们在网络上的消费行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影响等问题。

4.网络法学:随着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地位,一系列的网络法律问题亟待解决。

网络法学关注网络行为与法律的关系,涉及到的问题包括网络安全、网络隐私、网络侵权等。

5.网络教育学: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教育模式的变革。

网络教育学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效果、网络学习者的行为特征和学习动机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1.网络行为的动机和心理需求:研究表明,人们使用网络的动机和心理需求与他们的个人特征密切相关。

一些人使用网络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一些人则是为了社交交流和娱乐消遣。

网络行为的动机和心理需求对个体的网络依赖程度和行为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2.网络依赖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依赖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心理问题。

网络依赖症与人的个体特征、家庭和社会环境有关,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反应抑制研究综述

反应抑制研究综述

反应抑制研究综述作者:王润惠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12期[摘要]反应抑制作为执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反应抑制的概念、理论、研究范式、涉及脑区及相关研究等方面对反应抑制进行全面综述。

[关键词]执行功能反应抑制[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130-02一、基本概念(一)执行功能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简称EF)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一个定义混乱的概念。

执行功能也称为执行控制、认知控制或者中央执行功能[1],该功能主要负责调控其他的认知过程,使认知系统更加优化,从而使人的行为更加协调有序、具有目的性,执行功能调节有限的注意资源去完成心理任务,是对思想和动作进行意识控制的心理过程,是人类认知系统中最高级的认知活动。

对执行功能的研究最初来源于对额叶皮层损伤病人的研究,额叶是大脑最高级的部分,目前的研究表明产生执行功能的脑区主要是额叶皮层和其他皮层及皮层下脑区,如果前额叶皮层受到损伤,那么会导致许多神经心理的缺陷,具体表现为学业成绩较低,社会责任感降低等现象。

(二)抑制控制对不适当行为模式的监控与抑制对人类的生存适应十分重要[2],过滤无关信息对于目的性行为的实施和适应环境十分关键。

抑制控制能力能够使人适应任务变化的要求做出正确的行为决策,控制注意、想法、行为、内部倾向性和外部诱惑,使个体不受自身本能冲动驱使。

然而抑制控制并不是一个界定清晰的概念,当前学术界对抑制控制的概念使用也较为混乱,综合不同的观点,本研究认为抑制控制就是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对于优势的、自动化的反应和干扰信息进行抑制,既抑制对优势刺激的行为反应,也抑制对优势刺激的注意偏向,从而使有限的认知资源服务于其他更重要的目的,该种抑制通常指的是对优势反应或习惯性行为的抑制。

二、反应抑制的相关理论反应抑制作为执行功能的和核心子成分,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由此产生了大量不同的理论对其进行论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自我控制理论、敏感强化理论和认知情绪模型。

荣格集体无意识文献综述

荣格集体无意识文献综述

荣格集体无意识文献综述【摘要】卡尔·格式塔夫·荣格,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于他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理论并创立了分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的理论博大精深,为心理学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对于集体无意识的探索研究,荣格投入了自己的毕生心血。

【关键字】荣格集体无意识原型原始意象本能卡尔·格式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是瑞士精神病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者,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之一【1】。

有人认为“他独树一帜的心理学理论及类型理论赢得了当时乃至今天世人的普遍认同和赞誉,从而成为了与弗洛伊德比肩而立的世界级心理学大师”【2】.荣格的贡献是极其重要的,这已是毋庸质疑的了。

“荣格以‘集体无意识’概念和原型理论奠定了他在20世纪人文科学中的杰出地位,其理论概念和观点已被广泛应用,且影响极大【3】”。

一、集体无意识的提出荣格在弗洛伊德个体“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集体无意识”这一概念【4】。

无意识现象是存在的,它不仅为精神分析所证明,也作为心理学概念被人们所接受。

对无意识的研究,并不始于荣格,也不始于弗洛伊德。

从历史上说,在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谈到人的记忆时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及过无意识问题;后来莱布尼兹在对统觉、微觉的探讨中,实际触及到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问题;19世纪赫尔巴特提出“意识阈”的概念,并对无意识冲破意识阈上升为意识的状态进行了分析;飞希纳用海上冰山来比喻人的心理现象的隐与现,已经露出类似弗洛伊德关于意识领域结构分析的端倪。

到了弗洛伊德,深入揭示了人的精神结构,提出了意识的几个不同层次的观点,使得无意识不再仅仅被视为一种偶然出现的心理现象,而视为人的心灵世界中一个未被发现的新天地,从而把无意识的研究真正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并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在东方,不管是中国哲学中的道、释、禅,还是印度的瑜伽,都程度不同、形式不同的触及到类似无意识的问题,对此荣格特别地予以关注【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20, 10(6), 719-723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0 in Hans. /journal/aphttps:///10.12677/ap.2020.106088A Review of Current Study of ‘‘Blinding’’ParadigmsJiawu CaiFaculty of Psychology,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Received: Apr. 30th, 2020; accepted: Jun. 2nd, 2020; published: Jun. 9th, 2020AbstractThe blinding paradigm refers to the non-invasive psychophysical method that destroys the indi-vidual’s ability to perceive the object, and is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various unconscious effects, which is a paradigm tool for studying consciousness and unconsciousness phenomena. Common blinding paradigms include backward masking, interocular competition, continuous flicker sup-pression and so on, which apply one or more unconscious effects; the basic mechanisms of these paradigms are different; the level of unconscious processing under these blinding paradigms presents hierarchical distribution; and the study of blinding paradigm differences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unconscious processing processes.KeywordsBlinding Paradigm, Unconscious Effect, Unconscious Processing Processes无意识化范式研究现状综述蔡佳武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天津收稿日期:2020年4月30日;录用日期:2020年6月2日;发布日期:2020年6月9日摘要无意识化范式是指破坏个体对客体感知能力的非侵入性的心理物理方法,是基于多种无意识化效应总结发展出的,用于研究意识与无意识现象的范式工具。

常见的无意识化范式有后向掩蔽、双眼竞争、持续闪烁抑制等,这些范式应用了一种或多种无意识化效应,范式机制原理各不相同,在这些无意识化范式蔡佳武下的无意识加工水平呈现层级分布,无意识化范式差异的研究为意识和无意识加工过程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

关键词无意识化范式,无意识化效应,无意识加工过程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无意识化范式概述研究意识与无意识的实验,必须考虑的操作就是“无意识化”。

所谓“无意识化”,即破坏被试对某类刺激感知的能力,或是刺激表达某类信息的能力。

一般来说可以从刺激信号的传输途径的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可以直接干扰破坏刺激的输入,最简单直接的办法是短时呈现,也可以在目标周围布置干扰物,或是在目标前或后布置干扰物,这两种方法分别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降低了信噪比,使得被掩蔽刺激难以从其他干扰刺激中区别出来,破坏刺激的编码;二是可以从自上而下的反馈输出的角度进行破坏,客体替代掩蔽(object-substitution masking)就是很好的一种方法,通过最初始的视觉输入和视觉更新后的再确认之间的不一致,产生一种空白替代的效果,导致掩蔽了初始刺激输入。

由于客体替代掩蔽并没有主动破坏输入降低信噪比,而是通过不一致的后反馈导致原刺激存在的信念改变。

因此不同的无意识化范式,依据其不同的无意识化机制,所能掩蔽掉的刺激信息也会有差异,进而无意识化刺激信息这一过程的神经机制也会有所不同。

近年来关于无意识神经机制的探讨日益增多,却很少涉及不同范式间产生的无意识之间的神经机制差异,这是研究意识和无意识神经相关物所必须先解决的问题,无意识和意识的神经相关物是刺激本身自下而上,掩蔽水平,信息水平以及大脑先验自上而下水平的变量所共同决定的。

因此,只有弄清不同“盲化”范式不同的掩蔽层级,才能准确定位意识与无意识的神经相关物。

2. 无意识化效应分类堆积效应(Crowding effect) (Chakravarthi & Cavanagh, 2009)指的是目标周围布置很多与目标特征类似的干扰刺激,并且空间上极为接近,这样对目标的感知觉水平就会降低(Michael, Hesselmann, Kiefer, & Niedeggen, 2011)。

拥挤的一种普遍解释是,拥挤是由于视觉皮层区域的外围接受区域内,目标和侧翼的特征在空间上的整合或集中而产生的,很多掩蔽范式会同时利用这个效应来加强掩蔽效果。

这个效应的本质就是降低了空间信噪比,配合其他时间上的前后干扰就可以很好地破坏被试对刺激的觉知。

格式塔转换效应(Gestalt switching effect)(Blake & Logothetis, 2002)的来源是两可图形。

当一个两可图形两种知觉意识相竞争,并在某种图形已占优势的条件下,另一个就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

双眼竞争效应(Interocular competition effect):含双眼竞争抑制(Binocular-rivalry suppression)(Lin & He, 2009)、单闪烁双眼抑制(Single-flash interocular flash suppression)、双眼交换闪烁抑制(Interocular flick-er-swap rivalry)以及双眼交换抑制(Binocular-switch suppression) (Arnold, Law, & Wallis, 2008)。

适应效应(Adaptation effects)(Motoyoshi, 2010)例如Troxler消退,是一种适应效应引起的无意识现象。

彩色闪光融合(Chromatic flicker fusion)指的是红色光和绿色光以极高的速率转换,从而产生的是一种黄色的色光的一种现象。

当一红色颜色图案(例如面孔)在一个绿色背景下,和同一面孔的绿色图案在一个蔡佳武红色背景下,连续而快速地转换时,就会出现黄色的色光。

这样就使得这个图案不可见。

经颅磁(TMS)是指使用经颅磁的方法刺激某些视觉相关皮质,使得无法觉知或是识别刺激的一种方法。

通道(瞬时–持续)间掩蔽需要结合刺激的短时呈现,以及呈现前或后或前后的持续干扰,来实现对刺激的不可见操作。

单单短时呈现,之后出现掩蔽图案称之为向前掩蔽(Forward masking);单单短时呈现,前加持续干扰图片,称之为向后掩蔽(Backward masking);短时呈现前后均有掩蔽图案,称之为“三明治”掩蔽(Sandwish masking) (Harris, Wu, & Woldorff, 2011);还有运动导致的掩蔽(Motion-induced blindness),特定闪光掩蔽(Specific flash suppression)和全局闪光掩蔽(Generalized flash suppression),偏对比掩蔽(Metacontrast masking)(Breitmeyer & Ganz, 1976)。

这类掩蔽是最常用的方法,通常认为这种掩蔽效应是由于刺激输入掌管瞬时通路的大细胞和保持通路的小细胞互相影响导致的。

客体替代掩蔽(Object-substitution masking)是一种高水平无意识化掩蔽范式。

客体替代掩蔽的掩蔽条件和非掩蔽的条件的划分是基于四个在目标物外的掩蔽黑点。

通常在目标物周围有一个或几个分心物,所有图片外均有四个黑点来表示位置,同样刺激图片需要短时呈现,基于内容物的不同,呈现时间在20到50毫秒不等,非掩蔽条件的设置为掩蔽黑点与目标图片同时呈现同时消失,而掩蔽条件为目标与掩蔽黑点同时出现,但在目标物消失后,黑点继续呈现不动,持续时间超过80~250 ms,这样就会使得被试认为这四个点之中是没有图片的,这样即便最初呈现图片的时间和未掩蔽条件下是一样短,被试仍然可以看清未掩蔽条件下的目标,而对掩蔽过的目标的感知会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掩蔽条件下,仍然不能将其完全看作无觉知条件,这种方法也只是破坏了被试的对刺激的感知,但被试到底有没有看到目标刺激,还需要被试的主观报告作为标准。

总而言之,客体替代掩蔽是一种通过视觉更新,后视觉信息反馈覆盖前视觉输入,以此来实现对前面视觉刺激进行掩蔽的方法。

这种掩蔽方式干扰的是高级通路反馈的过程,而对物理刺激编码前馈没有任何降低信噪比的干扰。

结合双眼竞争范式和瞬时持续掩蔽指的是将双眼竞争和其它短时呈现掩蔽相结合的范式。

例如三明治掩蔽和双眼竞争相结合,使用面孔作为实验材料,三明治掩蔽可以降低刺激输入至早期视皮质的信噪比,而双眼竞争则可以干扰面孔识别皮质区的识别过程,这样既可以区分出无意识形成的时间进程,也可以将两者的相关皮质区区分开来。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增强了无意识化的效果,达到知觉但未通达的意识状态。

又例如持续闪烁抑制(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 (Fogelson, Kohler, Miller, Granger, & Tse, 2014)则是一种更加强并且持久的抑制手段,它可以将刺激放入阈下几秒钟之久,其基本的过程为:单眼呈现目标刺激,另一只主视眼呈现一个低频率高对比的动态画面,作为干扰图片,被试在头几秒时对于非主视眼的目标物是无觉察的状态,而一段时间的适应后,非主视眼的东西会越来越清晰,直至看清,这个范式的优点在于:一是单眼呈现完整的刺激,保证一通路毫无噪音污染,因此可以进行无意识感受域以及无意识习得的研究;二是无意识状态持续时间长,在进行意识相关物研究时,更容易获取状态信息;三是可以直接探索影响无意识向意识转变的因素和转变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