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限制性因素分析
自然保护区发展的限制因素
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的限制因素摘要:自然保护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的结果。
各国建立自然保护区既是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条件情况而决定的,同时也是国际上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上相互协作的结果。
所谓的自然保护区就是生物物种的“贮藏库”,保留和挽救了大量濒危动植物,也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物质来源。
自然保护区更是进行自然保护和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研究生态系统和环境变化的规律以及稀有特种动物的繁殖驯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自然保护区是向人类进行自然保护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某些自然保护区还为人类旅游提供了相应的条件。
自然保护区保留了非常完整的没有受污染的生态系统,为人类保留了自然环境的“本质”,用来衡量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好坏,促进改变利用方式。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现状1.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数量上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根据国家环保局2010年环境年报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达到2531个,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2%。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达到323个,并有26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生物圈自然保护网”,30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虽然我国早期的自然保护区大多是以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为主。
但是近年来,发展了一批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高山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地质地貌等类型的保护区,让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45%的天然湿地,85%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特别是65%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野外种群,都依靠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
3.我国自然保护区遍布全国目前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程度不同、数量不等的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有些省份保护区数已超过50个,如海南,云南,广西等省(区):在面积上,好几个省份的都超过了1万平方公里,如广西、云南、新疆等省(区),其中新疆自治区的保护区面积更是超过了10万平方公里。
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
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保护区域。
在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与此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问题。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矛盾。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会导致土地使用权和资源利益的重新分配。
一些农民可能会因为保护区的建立而丧失耕地和采矿权益,导致他们的利益受损。
由于保护区的限制,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许多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的经济主要依赖于资源开发和农业生产,而保护区的建立可能会限制这些活动,对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压力。
保护区的管理和监控需要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来说是一个挑战。
为了解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协调发展。
应该重视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参与和共享利益。
保护区的建立应该与周边社区的发展相结合,使周边社区能够分享保护区的利益。
应该加强保护区的管理和监控技术支持。
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保护区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平衡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利益。
还应该加强与周边社区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起长效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决策共商,增加双方的互信和理解。
要注重保护区建设与周边社区的产业发展和就业机会的结合。
通过引进适合周边社区的产业和发展项目,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增加人们对保护区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基层反映:自然保护区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基层反映:自然保护区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对于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推动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不规范、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恶化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发展。
首先,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
一方面,由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职责涉及多个部门,导致管理权责不清,协作不畅,出现多头管理的情况。
另一方面,由于自然保护区的空间较大,监测和巡逻力量不足,常常出现违法乱建、非法捕猎等现象。
因此,应当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大巡逻执法力量的投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障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
其次,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不平衡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保护区相对较多,而北方地区的自然保护区相对较少,甚至存在“空白区”。
这导致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得不到充分重视,且这些地区往往具有较为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物种。
因此,有必要加大北方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力度,优化保护区的布局,做到南北统筹发展,确保我国各地区的生态环境都能得到有效保护。
此外,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还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自然保护区周边的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如污染排放、非法采矿等,严重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
另一方面,一些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受到外来物种入侵等威胁,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因此,应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经济活动的监管,控制污染排放,制定相应的保护区规划,控制外来物种入侵,并加强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于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最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需要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需要依靠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而目前我国在自然保护区科研和技术支持方面仍存在不足。
因此,应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提升技术水平,推动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发展。
南宁市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南宁市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南宁市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城市。
在自然保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南宁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南宁市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的存在1. 缺乏意识和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南宁市民对自然资源保护意识的覆盖率不高,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很多人存在短期行为主义,只关注眼前利益。
南宁市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监管不到位。
2. 生态破坏严重:南宁市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开发和建设活动过度侵占生态用地,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受到破坏。
南宁市的水资源也受到过度开采和污染的影响。
3. 自然保护区管理薄弱:南宁市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
自然保护区内存在非法猎捕、采挖和伐木等行为,一些珍稀动植物的数量和活动空间受到威胁。
二、对策的探讨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南宁市政府应该加强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资源保护的认识。
可以通过举办环保主题宣传活动、加大对自然保护知识的普及等方式,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2.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南宁市政府应该制定更为严格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其执行的力度。
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提高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限制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南宁市政府应该加强对土地开发的管理,限制不合理的土地开发活动。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南宁市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南宁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南宁市政府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限制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
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们在保护野生动植物、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往往导致周边社区的资源紧缺、生计问题和环境压力等问题,因此,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是必要的。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然保护区造成了资源匮乏。
自然保护区禁止了周边居民的采伐、捕捞、狩猎等生计活动,使他们失去了原本的生活来源;同时,由于自然保护区采取了大面积的封禁措施,导致周边居民的土地利用面积变小,农作物种植和养殖等生计活动受到限制。
其次,自然保护区给周边社区带来了环境负担。
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必须得到保护,因此,野外火灾和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必须尽可能减少。
但是,这意味着采取了一系列的管控措施,包括禁止开山、禁止堆放垃圾等。
这些措施在某些情况下会影响周边社区的环境,比如禁止建设污水处理厂可能会导致水体污染。
此外,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不规范容易导致骚扰和破坏。
自然保护区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区,管理者要对资源进行保护和保管,不能容忍社会上一些捕捉、盗猎和破坏活动,但是,在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活动方面还存在不足。
因此,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之间需要协调发展。
应在以下方面展开工作:第一,加强沟通与联动机制。
针对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发现的问题,应该建立更为广泛的联动机制和沟通机制。
同时,应该利用科技手段,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方知情、互相支持,共同协商和维护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的利益。
第二,制定合理的产业转移计划。
对于因自然保护区禁止生计活动而失去收入来源的周边社区,应该考虑实施产业转移计划,协助他们找到新的生存方式。
这需要严格的规划、调研、评估和监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经营模式。
第三,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
应采用多种方式,包括利用传统文化、物理展示、网络媒体等,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的研究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的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的破坏日益严重,因此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但是,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从社区居民对自然保护区的认知、自然保护区对周边社区的影响、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合作等方面来探讨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
一、社区居民对自然保护区的认知社区居民是自然保护区的第一位旅游者和参观者,他们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着社区的生态旅游产业和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接待量。
调查显示,在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居民中,只有少数人对自然保护区有比较准确的认知,甚至还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为了提高社区居民对自然保护区的认知程度,需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宣传教育工作。
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演讲、发放宣传手册、举办活动等方式来提高社区居民对自然保护区的认知程度。
同时,还可以与周边的学校开展合作,通过将自然保护区的知识纳入到教育内容中来提高青少年的认知程度。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周边社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周边社区的活动也会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合作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可以为周边社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自然保护区还可以提供生态保护的岗位,为周边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同时,周边社区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也会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例如,水污染、土壤污染、垃圾、施工噪音等问题。
为了保证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不受到污染,可以通过加强监管、制定保护计划、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来保护自然环境。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的合作关系十分重要,只有实现合作,才能够确保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同时也为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保护分析计划和管理措施,实现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之间的互动合作。
结论。
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
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的自然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压力和威胁。
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践中,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却常常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一方面,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往往会影响到周边社区的生产生活;周边社区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也会对自然保护区造成损害。
如何实现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对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找促进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可以为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成果也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揭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探讨促进双方协调发展的路径。
通过对案例分析和政策建议,旨在为保护区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自然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关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保护区与社区的协调发展可以有效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障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协调发展可以促进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业和当地社区经济的发展,增加保护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良性互动和协作还有利于增强当地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文明素质,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研究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不仅对于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价值。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而设立的特定区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维护的重要基地。
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如资源保护不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这些问题威胁着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结合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从立法保护、管理体制、科学监测、公众参与和社区发展等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以期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1.资源保护不力自然保护区内存在着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但由于部分地区的资源保护不力,导致野生动植物面临破坏和灭绝的危险。
一些非法采伐、滥捕滥猎等行为严重影响着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
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是保护动植物资源的重要基础,但由于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一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过度开发、污染等现象严重威胁着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3.管理体制需要完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主要是由国家、省、市、县一级的自然保护管理机构组成,但由于各级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不畅,导致自然保护区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管理责任不清、管理效率低下等。
二、可持续发展建议1.加强立法保护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应加强相关立法工作。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自然保护区管理和资源利用行为,增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2.完善管理体制应完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加强各级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加强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3.加强科学监测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科学监测工作,建立全面、系统的监测网络和监测体系,掌握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挑战与对策研究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它们对于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提供生态服务、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自然保护区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寻找有效的对策。
一、自然保护区管理面临的挑战1、资金短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土地购置、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科研监测等方面。
但由于财政预算有限,许多保护区常常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导致保护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2、人员不足与专业素养欠缺保护区管理需要具备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多领域知识的专业人员。
然而,现实中保护区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且部分人员专业素养不高,难以应对复杂的保护任务。
3、周边社区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居民往往依赖自然资源为生,如采伐、放牧、采药等。
这种依赖与保护区的保护目标产生冲突,如何平衡社区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一个难题。
4、法律法规不完善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漏洞和不足,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违法成本低,难以有效遏制破坏行为。
5、土地权属不清部分自然保护区存在土地权属不明确的问题,这给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容易引发利益纠纷。
6、旅游开发的压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
但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游客过多导致的生态干扰、旅游设施建设对栖息地的破坏等。
7、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如干旱、洪涝、森林火灾等,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增加了保护的难度。
二、应对自然保护区管理挑战的对策1、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增加对自然保护区的财政支持,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工作,通过设立基金、接受捐赠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2、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待遇,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投身保护事业。
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
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摘要】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现状、周边社区关系、协调发展模式的分析,探讨了促进社区参与保护区建设的途径,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通过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政策建议,总结研究成果,为保护区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为揭示保护区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关系,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
本文力求通过研究为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社区、协调发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问题解决、政策建议、研究总结、发展趋势、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背景是当前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自然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的现状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自然保护区发展过程中,与之相邻的周边社区常常存在利益冲突和资源竞争的问题,导致保护区和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紧张。
开展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对于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自然保护区存在着管理不到位、监督不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而周边社区则面临着资源匮乏、生活困难等挑战。
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加强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开展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探讨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总结有效的协调发展模式和相关政策建议,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分析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双方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平衡的形成和维护。
也可以有效解决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双赢的局面。
自然保护区管理面临哪些困境
自然保护区管理面临哪些困境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然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资金短缺是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难题。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维护、科研监测以及人员培训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但目前,许多保护区的资金来源有限,主要依赖政府拨款,社会资金的投入相对较少。
这导致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比如道路、通讯、监测设备等不完善,难以满足保护工作的实际需求。
同时,资金不足也限制了科研工作的开展,无法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和物种进行深入研究,难以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策略。
管理体制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些自然保护区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情况。
例如,林业、环保、农业等多个部门都可能参与管理,导致权力分散,协调困难,工作效率低下。
而且,不同部门之间的管理标准和目标可能存在差异,在政策执行上容易出现冲突和矛盾,影响了保护工作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人员不足且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是又一困境。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需要具备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
但现实中,许多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数量有限,难以承担繁重的保护任务。
同时,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保护工作需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土地权属问题也给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带来了困扰。
在一些地区,自然保护区内的土地权属复杂,存在着集体土地、国有土地以及个人承包土地等多种形式。
由于土地权属不清,在实施保护措施时,容易引发与当地居民的矛盾和纠纷。
例如,限制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可能会导致他们的经济利益受损,从而对保护工作产生抵触情绪。
社区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是不容忽视的。
自然保护区周边的社区居民往往依赖自然资源为生,如采药、放牧、伐木等。
而自然保护区的设立限制了他们的传统生产方式,导致部分居民生活困难。
浅谈崇左市自然保护区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谈崇左市自然保护区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发布时间:2022-09-13T07:12:32.074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9期30卷作者:任永胜[导读] 近年来,广西崇左市采取措施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地保护了桂西南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任永胜崇左市广西西大明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532114摘要:近年来,广西崇左市采取措施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地保护了桂西南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筑牢祖国南疆生态安全屏障。
但也存在管理能力建设不均衡、机构建设不全,人员配备不完善等问题。
本文浅析崇左市自然保护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自然保护区高效管理。
关键词:崇左市;自然保护区;建议对策1.崇左市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广西崇左市地处我国35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的“桂西南山地区”和广西三大植物特有现象中心的“桂西南石灰岩植物特有现象中心”区域,是连接亚洲大陆和中南半岛生物交流的重要通道,生物地理区位独特,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
全市分布有自然保护区7处,其中:国家级3处,自治区级4处,面积14.74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52%。
近年来,崇左市切实抓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地保护了桂西南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筑牢祖国南疆生态安全屏障。
2.崇左市自然保护区存在的困难问题2.1 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不均衡。
总体上我市各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工作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水平最高,其后依次是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这体现在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的各个方面,如日常管理制度、保护目标与管理计划的制定、人事激励与人员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与设备使用等。
应进一步争取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我市自然保护区事业的支持,推动我市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2.2 机构建设不全,人员配备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不够健全,管理人员不足,业务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当前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不均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机构建设好于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
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特定区域,它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域,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保护区的存在也给周边社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资源利用、生计方式和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影响。
研究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问题,对于解决保护区与社区之间的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现状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总数居全球之首,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4%,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
这些自然保护区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也给周边社区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和影响。
首先是资源利用方面,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使得周边社区的资源利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包括林木、水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给周边社区的生计方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是生态环境方面,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使得周边社区的环境保护和改善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且一些周边社区的发展与自然保护区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加剧。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观念落后与意识形态的差异。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与管理往往受到地方政府和居民的反对,由于地方政府和居民的观念落后,对于自然保护区的理解和支持不够,导致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阻力。
其次是资源利益的矛盾。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得自然资源利用的方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而一些周边社区的生计方式和经济来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而且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忽视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导致了资源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要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对策。
首先是提高社会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支持度,加强自然保护区宣传与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增强社会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支持度。
民族地区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民生问题研究——以广西为例
LiXi g un n q
Ab t a t I i v r mp r n a d e t e r lt n h p c r cl ewe n n tr e ev n e p e s sr c : t s ey i o t t o h n l h ea o s i o r t b t e a u e r s r e a d p o l ’ a t i e y
・
l4・ 6
广西 民族研 究
21 0 2年第 1 ( 期 总第 17期 ) 0
浅析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
浅析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特定区域,在这些区域内,人类的干扰被严格限制,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自然保护区周围的社区发展和自然资源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进行浅析。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对于当地社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通常会限制当地社区的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
因为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所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当地社区通常会面临着严格的限制,比如禁止开采矿产资源、限制农业活动、限制建设等。
这些限制可能会对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依赖自然资源开发的社区来说。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也可以为当地社区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可以为当地社区创造生态旅游业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机会。
游客可以在自然保护区内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自然保护区也可以为当地社区提供相关的生态旅游服务和商品,从而为当地带来经济收益。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也可以为当地社区提供生态补偿,比如通过生态补偿金的形式来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给当地社区带来一定的经济好处。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设立的,因此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可以有效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破坏。
这对于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也可以促进当地社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利用。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然资源的完整性,并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收益。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监测成本较高,而当地社区通常缺乏相关的经费和技术支持,导致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监测存在很大的困难。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可能会限制当地社区的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从而导致当地社区的生计问题。
广西西大明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隆安片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广西西大明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隆安片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
经过多年的调研、区划及专家评审,2018年6月,广西西大明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经崇左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成立,2020年8月,保护区隆安片区管理站也已挂牌,隆安片保护区的各项保护和管理工作也渐入规范化。
然而,隆安片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存在问题;解决对策自然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是人类生存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过分地依赖和利用大量的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为保护珍稀物种、生物多样性、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西西大明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隆安片区管理站刚刚成立不久,在管理和保护等方面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及时发掘并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保护区概况广西西大明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隆安片区管理站,于2020年8月挂牌,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原隆安县礼智林场加挂管理站牌子)。
内设机构有党政办公室、生产经营股、计财股、森林资源保护股、森林防火办公室5个职能科室。
核定机构编制44人,目前在职在编职工3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人,中级职称4人。
隆安片保护区面积139305亩,共分为两个片区,西北部的石山片区面积82420.5亩,主要位于布泉乡;东南部的土山片区面积56884.5亩,主要涉及屏山乡和礼智林场的万岭分场。
保护区与崇左市江州区及大新县接壤,县内跨屏山、布泉两个乡八个行政村。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常年气温21.4C,降雨量1200-1400mm。
保护区地表水发达,主要有那板河和上孟溪,是下琴水库和新安水库的主要源头,也是屏山乡绿水江的重要水源补给区,与罗兴江合流至右江。
浅析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
浅析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是息息相关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而划定的特定地区,是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自然资源保护则是指对自然界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永续管理,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过程。
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在于,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需要维持自然资源的丰富和可持续利用,而自然资源保护也应当兼顾自然保护区社区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对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进行浅析。
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需要依靠自然资源的丰富。
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地处偏远地区,社区内居民在生活、生产等方面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高。
他们需要依赖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畜牧养殖以及木材取火和房屋建设等。
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离不开这些自然资源的支持,因此必须保护好这些资源,保持其数量和质量。
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影响着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
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为了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需要改变传统的资源开采方式,提倡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方式。
推广生态农业,提倡耕作方式的变革,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引导游客走进自然保护区,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并且在旅游过程中宣传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这些改变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提高自然保护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在于社区需要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来改善生活条件。
作为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社区发展必须遵循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自然保护区社区的发展活动也可能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
社区发展可能要求对自然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这就要求社区和管理者需要意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重要性,做好保护自然资源的工作。
建设新的工厂、开发矿产资源、修建道路等,可能对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造成破坏,并影响自然资源的保护。
广西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广西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广西,这片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生态环境的土地,是中国南方的一颗璀璨明珠。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广西的环境保护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问题。
首先,工业污染是广西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挑战。
广西的工业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
一些工厂的废气、废水和废渣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对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特别是一些小型企业,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环保设施简陋,污染治理能力薄弱,给周边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其次,农业面源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同时也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
此外,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和污水,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些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和污水缺乏有效的收集和处理设施,随意倾倒和排放,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再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广西的环境带来了新的压力。
城市建设和扩张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城市交通拥堵,汽车尾气排放增加,加剧了大气污染。
同时,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能力不足,使得垃圾围城的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当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政府应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环保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对于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要进行产业升级或淘汰,推动工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对于农业面源污染,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如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建立健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通过沼气池、堆肥等方式实现粪便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系统,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的研究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的研究一、引言自然保护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区域。
它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环境保护措施,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自然环境的平衡。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的有力保障。
自然保护区并非孤立存在,它与周边社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对于保护区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展开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 利益共生。
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为周边社区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通过开发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等方式,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周边社区也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供了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支持。
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得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的利益得以共生。
2. 生态影响。
自然保护区的存在对周边社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维护和修复工作不仅提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也改善了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周边社区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也会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需要双方共同协调和管理。
3. 文化传承。
自然保护区是当地自然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和弘扬对于周边社区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区内的原生植物、动物以及文化遗产都是周边社区宝贵的文化资源,它们对于当地民俗风情、历史传承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存在问题1. 利益分配不均。
在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互动过程中,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
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往往会带动周边社区的经济增长,但是这些经济收益并不一定能够真正惠及当地居民。
一些当地居民可能因为资源受限导致生计难题,存在利益不均衡的问题。
2. 生态冲突。
周边社区的生产生活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自然保护区的严格保护措施也可能影响到周边社区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I Xi n g q u n , WEN J u n
( B u s i n e s s s e h o o I o f G u a n g x i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n i n g 5 3 0 0 0 5, G u a n , C h i n a )
缺、 社 区 自然禀赋 欠佳和社 区与外界 关 系不顺制约 了 自然保 护 区周边社 区发展 ; 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区可利 用资源、 政府
行 为和保护 区留给社 区的生存 空间等与居 民对保护 区的 态度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提 出通过有 效劳
务输 出、 发展地 方农业 经和减 少社 区居 民对限制社 区发展 因素的 负面感知 可有效 改善保 护 区周边 民生
i s s u b j e c t t o l a c k i n g o f o w n c o n d i t i o n s , n a t u r a l e n d o w m e n t s a n d t h e c o m m u n i t y r e l a t i o n s w i t h t h e o u t s i d e . T h e r e
问题 。
关键词 :自然保护 区; 社 区; 发展 ; 限制性 因素
中 图分类号 : x 3 6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3 — 6 0 7 5 ( 2 0 1 3 ) 0 4 — 0 0 4 4 — 0 5
Th e De v e l o p me n t Re s t r i c t i v e F a c t o r a n a l y s i s o n S u r r o u n d i n g
me n t o f l o c a l a g r i c u l t u r e,a nd r e d u c i n g t h e n e g a t i v e p e r c e p t i o n o f c o mmu n i t y r e s i d e n t s t o i mp r o v e t h e p e o p l e’ S
Ab s t r a c t :A s u r v e y o n 1 1 d e v e l o p me n t r e s t r i c t i v e f a c t o r s wa s c o n d u c t e d t o s u r r o u n d i n g c o mmu n i t y r e s i de n t s o f L o n g h u s h a n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a n d Yi n d i a n s h a n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i n g u a n g x i , u s i n g c o r r e l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a n d t wo i n d e ・ p e n d e n t s a mp l e s t - t e s t o f S P S S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s u ro u n d i n g c o mmu n i t y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i s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c o re l a t i o n o f c o mm u n i t y a v a i l a b l e r e s o u r c e s ,g o v e r n me n t b e h a v i o r ,t h e s u vi r v a l s p a c e l e t f b y n a -
t u r e r e s e r v e s b e t we e n t h e r e s i d e n t ’ S a t t i t u d e s t o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s . Pr o p o s e d b y e f f e c t i v e l a b o r e x or p t ,d e v e l o p —
李星群 , 文 军
( 广 西大 学商学院 , 南宁 5 3 0 0 0 5 )
摘 要: 通过 对广西龙虎 山和银殿 山两个 自然保护 区周边社 区居 民随机抽样 , 针对 l l 项 限制社 区发展
因素进行 了问卷调查 , 并采 用 S P S S相 关性和 两独 立样本 t 检 验 分析 , 结果显 示 : 社 区居 民 自身条件 欠
l i v e l i h o o d e f e c t i v e l y . Ke y wo r ds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s ; c o mmu ni t y; d e v e l o p me n t ; r e s t r i c t i v e f a c t o r s
第3 2卷 第4期
2 0 1 3年 I 1月
中 南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CENT RAL S 0UT H F ORES T I NVENT ORY AND PL气 NNI NG
V0 1 . 3 2 Nn 4 NO V . 2 01 3
广 西 自然保护 区周 边社 区发展 限制性 因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