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优课】2017历史一轮专题练2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选修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解析)-人教版高三选修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选修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解析)-人教版高三选修历史试题

选修学案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020·某某某某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材料:从一开始,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与希特勒为敌,但这些国家并没有插手战争初期事态的发展……1940年,希特勒迅猛善战的陆军和技术娴熟的空军可以继续东征西讨了。

希特勒的空军擅长闪击,水平一流。

巴黎的高层信心十足,他们根本不认为希特勒的军队会占领法国的土地,法国的大多数领导人认为,此次战争将是一战的重演,打的是防守和封锁,他们寄希望于面向德国的一条长长的防御工事……由于英国迟迟没有派兵支援,法国一开始只得孤军作战……1940年6月14日,正是撤离敦刻尔克的十天后,第一批德国士兵已经准备好挺进法国,法国的政府高层,不等他们驱车离开巴黎,他们的心便早已飞走。

倘若法国善于利用对地形的熟悉,抓住德国供给线漫长薄弱的软肋,再调动起爱国精神,法国便可以在崎岖的山脉里重整旗鼓,继续作战。

然而,失败的情绪还是占了上风。

6月17日,一位美国记者到达被德军占领的巴黎,他这样描述当时的氛围:“我感到,眼前的法国社会陷入了彻底的崩溃。

”五天之后,法国已经准备正式签署投降书。

6月22日下午稍晚时分,在法国的一片森林里,法国代表签署了停战协定,成了战争中第一个崩溃的某某国家……信心满满的希特勒独自作出决定,在1941年进攻苏联,他自信的认为用不上半年就能征服苏联……东京的日本领袖意识到,他们有了打败宿敌的大好机会,寒冬将近,打消了日本袭击苏联的念头……英美对日本的敌意越来越浓,这些都促使日本做出攻击赤道附近地区的决定。

——杰弗里·布莱内《20世纪简史:从无线电到柏林墙》(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分析法国沦陷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请分析法国沦陷后给二战带来的影响。

解析:(1)依据材料“希特勒迅猛善战的陆军和技术娴熟的空军可以继续东征西讨了。

希特勒的空军擅长闪击,水平一流”可知德军精良的装备和精心的作战计划;依据材料“他们寄希望于面向德国的一条长长的防御工事”可知法国军事思想的保守;依据所学可知国际上绥靖主义盛行以及法国国防观念的淡薄等。

高考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易错雷区,步步为赢】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2.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第28任总统,他所秉持的国际事务中的理想主张被后人称为“威尔逊主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非常有兴趣地观察到,从所有的地方,从所有的思想中,从所有的讨论中,都建议:现在必须有的不是实力均衡,不是一个反对另一个的强大的国家集团,而是建立一个单一的、压倒一切的强大的国家集团,它是世界和平的委托人。

——1918年12月28日威尔逊的演说(1)材料中提出什么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主张针对哪一国际问题?(2)结合史实,说明威尔逊的主张是否真正得以实现。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

材料二1945年9月发表的《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说,美国占领日本的最终目标是……使日本从属于美国。

同时,美国希望在远东成为自己合作者的是中国,把日本作为将来合作者的想法,无论在道德上和感情上都是不能接受的。

2017高考历史一轮温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版_2

2017高考历史一轮温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版_2

【优化方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温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8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集训即时演练岳麓版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于1932年10月提交的报告……否定日本人的入侵是合法的自卫手腕,谴责新满洲国是日本的傀儡政权。

可是,它没有命令日本撤军。

相反,这份报告提出如此一种解决办法: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

1933年2月25日,国联正式通过了这份报告,第二个月,日本退出了国联。

——《全世界通史》材料二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据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改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开罗宣言》(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国对李顿调查团及其报告都表示强烈不满的原因。

(2)结合时期背景分析材料二的历史意义。

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分析归纳。

第(2)问从增强中美英三国的合作、增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保护中国的统一和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等角度试探作答。

答案:(1)原因:把满洲变成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严峻危害了中国主权;满洲主权仍属于中国,与日本把满洲变成其殖民地的愿望相违背,损害了日本在满洲的既得利益。

(2)意义:三国增强了对日作战的合作,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使中国收回被日本窃取的领土,有利于中国的国家统一;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2.(2016·太原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许多方面看来,英美的紧密和有效的合作是这次战争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最为显著的成绩。

这在1936 年美国国会制订一项使那个国家不参加任何未来的欧洲战争的《中立法》时,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但到了1941年,这成了一个日趋真实的情形,而到了1942 年,则成为一个既定的事实了。

【精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精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专题二十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015河南三市调研,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美国公众关注于国内的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对国际事务普遍不感兴趣,这使国内早已存在的孤立主义势力乘机再次崛起。

……他们认为美国地大物博,与欧亚远隔重洋,是个安全的“世外桃源”,反对因为过问英法与德、意、日的争夺而卷入战争,主张退守美洲堡垒,置身于欧洲和世界事务之外。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材料二(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炉边谈话”)如果英国倒下去,轴心国家就会控制欧、亚、非和澳大利亚等各大洲以及各大洋——它们也就处于可以使用巨大陆海军力量进攻本半球的地位。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

……英国人民和他们的盟友们今天正在对这个非神圣同盟进行着一场积极战争。

我们自己未来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场战斗的结局。

……在我们援助不列颠的决心上是不会出现任何“狭路”的。

——《罗斯福选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对外实行“中立”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是什么?2.(2015河北邯郸一模,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参战以后,妇女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

战争期间有600 万以上的妇女首次参加工作,相当于过去的两倍。

1941—1945 年就业的美国妇女年龄普遍比以前就业的女性大,且多为已婚妇女。

这一时期的就业范围也空前广泛,不仅有秘书、打字员、档案管理员、速记员、中小学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等传统职务,而且原来被男性占据的国防工业也涌入高达200 万的妇女,增长了46%。

(她们)还亲自参加到战争中去,有很多妇女还在海外服役,足迹遍及欧、非以及太平洋战场,以她们的出色表现向世人显示了美国女兵的风采。

做女佣的黑人妇女的数字从72%下降到48%,在工厂劳动的黑人妇女的比例却增长到几乎19%。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考点1 第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考点1 第
问世并用于战争。 (4)20世纪以来,德国形成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浪潮。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成 为一战的导火线。 (2)一战爆发后,从马恩河战役到凡尔登战役进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3)一战以欧洲为主战场,主要形成了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 (4)索姆河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 (5)美国于1917年参战,苏俄因为爆发十月 革命,苏维埃政府坚决退 出帝国主义战争。 (6)1918年,德奥集团在协约国的总攻下失败,一战结束。第一次世 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 (1)1921年在美国主持下华盛顿会议召开,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四国 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2)《四国条约》是美国外交的胜利;《五国海军条约》是世界现代 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它标志着英国海军优势的 丧失;《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 的局面。 (3)华盛顿体系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关系, 埋下了日本侵华 和日美战争的祸根。
2.史料探史——巴黎和会上法国处置德国的态度 史料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 “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 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 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 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 探究 巴黎和会上如何处置德国,法国持怎样的态度?原因何在? 答案 态度: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 原因:普法战争的宿仇;一战后法国为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和企图独霸欧洲。
美国在19世纪末的扩张图
答案
2.重点讲解——华盛顿体系对中、日、美的影响 (1)使中国由一战时的日本独占变为多国共同控制,中国的民族危机依然 严重。 (2)暂时对日本起到约束作用,使其不敢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但它并 没有放弃称霸野心,埋下了更大的战争祸根。 (3)美国经济走向繁荣,在亚太地区势力大大扩展。

高考历史考点突破练习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解析)

高考历史考点突破练习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解析)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55分)1. ( 10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都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

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

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

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

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

我将愉快的参军。

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

”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

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

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

他认为,消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答案】(1)①反对一切战争;②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③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

(2)①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②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

【解析】(1)根据材料提到,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

……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

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2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AB卷 新人教版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2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AB卷 新人教版

【大高考】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2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AB卷新人教版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2016·课标全国Ⅲ,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

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

《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

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

“十四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

——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

解析背景和原因都需要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第(1)问背景,要从一战这个大背景下思考,美、欧、俄国三者状况。

第(2)问原因仍要结合当时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美国国内、国际两方面思考。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防止大战重演、重建战后秩序成为关注的焦点;苏俄政府发布《和平法令》产生很大反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2)过分理想化;列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战后和平的重建看法不同;美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主导世界;美国国会中意见分歧、反对力量强大。

2.(2013·课标全国Ⅱ,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

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一)反和平罪: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二)战争犯罪: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三)反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联。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解析讲课讲稿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解析讲课讲稿

.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

”导致这种“过时”的最主要原因是:A.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C.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D •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2. 1907年,欧洲各国在海牙召开了第二次和平大会,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尽可能 人道”的战争行为准则。

从以后十年的历史看,这样的“准则”所起的主要作用 是( )A 阻止战争的爆发B •承认了战争的合法性C.阻止了不人道的武器的研发 D •有力地宣传了人道主义3. 要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个直观的方法是阅读历史地图。

从右边这幅地图 中可以看出,德国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应当选择的战略是A. 速战速决,避免两线作战B .突袭对手,两面出击C •积极防御,打阵地战D .诱敌深入,打运动战4. 早在1887年,恩格斯就警告欧洲各国的统治者:如果你们开始跳一场最后的 大战舞,那么,在悲剧结束时你们必将垮台。

下列哪些国家的历史可以佐证这一 预言?① 德意志帝国 ②沙皇帝国 ③奥匈帝国 ④奥斯曼帝国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5.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

80多年 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 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 的领土、理念和自由”。

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 是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 .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6. 右图是英军在一战中首次使用的新式武器,号称“陆战之王”,请问这种新式武器采用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有① 煤炭的广泛使用 ②内燃机的发明与制造③炼钢技术的突破④石油的广泛运用⑤蒸汽机的改进与运用 ⑥炼铁技术的进步A.①②③ B .①③⑥ C .②③④ D .②④⑥7. “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2017年高考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历史专题练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时间:40分钟满分:90分)1.(2016·滨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课战云密布的欧洲(二)……(三)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四)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根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目录摘选材料二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

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向它们证明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

结果,它引起了一场激烈、持久的争论……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列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科技和思想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对其再补充两项,并说明补充理由。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材料二中《凡尔赛和约》对战争的责任是怎样认定的?这一认定是否公平?谈谈你的看法。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39年3月15日那个时候,世界上最感觉不到有什么迫在眉睫的威胁的地区是西半球,而西半球最高枕无忧的国家之一便是美国持有此类见解的美国人坚称参加一战的主要原因是:威尔逊总统的误入歧途的理想主义;欧洲(指协约国,主要指英国)的外交手腕——美国人历来认为在斗智方面美国一向处于劣势;以及美国制造商和银行家的不爱国的自私自利,他们投机取巧地支援并资助协约国,通过院外活动,诱使政府参战,以确保他们的债务人赢得胜利,从而保全他们的私人财富。

美国卷入战争的历史,经过这么一番改编所得出的结论便是:美国人民是因受骗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本是一场可以避免的灾难,防止不再重演这一可悲的历史的措施是能够而且应当采取的。

——[英]阿诺德·托因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1939年3月的世界》材料二1939年当欧洲战事正式爆发时,罗斯福通过广播向全体美国人民宣布了政府官方的中立立场。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考点过关练习卷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考点过关练习卷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选择题1.下图是反映美国2019年出兵伊拉克后的一幅漫画。

标题为“布什——力不能及”。

漫画中的“花”和“树”分别代表民主和反美风潮。

最能体现其寓意的是A.多国结成政治同盟,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B.多国反对美国对外推行西方民主和价值观C.美国向全球推行单边主义的政治企图受阻D.大国间的斗争不利于世界政治新秩序的建立【答案】C2.麦克阿瑟主导的对日改革,以1948年为界,前一阶段以激进为主,包括农地改革,解散财阀,刷新内政等一系列民主化措施;1948年后减缓了政治改革,转向经济复兴。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和苏联冷战冲突加剧B.战后经济急需恢复和发展C.中国新民主革命取得胜利D.配合马歇尔计划正常实施【答案】A3.二战后,中东经历了长期和频繁的战争与冲突,是世界最动荡的地区,被称为“火药库”。

2019年11月29日,联合国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电,表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早日实现中东全面、公正、和平作出不懈努力。

中东动乱的主要原因是A.巴勒斯坦问题B.教派冲突问题C.恐怖主义问题D.伊朗核问题【答案】A4.1941年,美国驻苏联大使戴维斯的回忆录《莫斯科行动》出版。

该书的一大特色就是为莫斯科“大清洗”辩解,而这不仅被美国华纳兄弟拍摄成宣传斯大林的同名影片,还受到了罗斯福的默许和高度重视。

这反映出美国A.借机学习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经验B.意欲借苏联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C.抑制法西斯寻求合作的宣传需要D.意图缓和与苏联的冷战对峙局势【答案】C5.1918年12月,当美国总统威尔逊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广大民众满怀热情地将他当作“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而同一时期,柏林、汉堡和布达佩斯都建立了苏维埃。

这反映出当时A.苏俄制度具有明显优势B.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已经瓦解C.意识形态之争尚未开始D.民众对构建社会新秩序充满期望【答案】D6.二战后,爱因斯坦在给日本某杂志的声明中指出:如果这些实验证明是成功了,那该是威胁人类的危险,可我当时却感到非采取这一步骤不可。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2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含解析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2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含解析

根据高考命题大数据软件分析,请重点关注基础巩固组3题,创新导向组3题.非选择题1。

(2016·湖北黄冈3月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5年初的波兰局势图(1)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描述1945年初波兰的局势。

(2)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二战结束后波兰的前景。

解析第(1)问,1945年初波兰的局势,结合苏德战场已经开始反攻,从图中可见,苏德仍然在波兰中部地区作战;波兰虽然得以复国,但实际控制地区减少.第(2)问,二战结束后波兰的前景,结合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指出波兰只是实现形式上独立,仍然成为苏联对抗西方国家的工具。

答案(1)局势:到1945年初,苏联已经将纳粹德国赶出苏联本土,并乘胜攻入德国占领的波兰东部地区;二战初期覆灭的波兰,在战争即将结束时得以复国,但只是控制领土西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区;纳粹德国仍然在波兰中部地区顽抗,但离全面溃败已经为时不远了。

(2)前景:二战结束后,纳粹德国完全退出波兰,波兰实现形式上独立。

但是,苏联势力会大规模渗透,深深影响波兰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成为苏联的附庸(仆从国)。

2.(2016·河北石家庄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53年入主白宫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及其国务卿杜勒斯,上台前猛烈攻击遏制战略,指责它使美国耗费了大量金钱,却不能取得应有的胜利。

他上台后便立即着手制定美国的新战略。

10月,艾森豪威尔批准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62号文件—-“国家安全基本政策",称为“新面貌”文件。

文件认为苏联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西方自由世界的敌视及对亚非拉国家的渗透和颠覆上。

“新面貌”战略坚持了艾森豪威尔的“大平衡”思想,提出“应付苏联对美国安全的威胁,在这样做的同时,避免严重削弱美国经济或损害我们的基本价值和制度"。

在缩减军费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军方的要求,文件强调“以进攻性打击力量实施大规模报复性破坏的能力”,要在核武器的数质量上都保持对苏联的优势。

大高考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2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新人教版

大高考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2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AB卷
学法大视野
突破一战爆发的原因、性质及影响 1.图示证史——一战前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矛盾
论从史出 上述图示表明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改变了各国力量对比情况,而力量上的变化又使后起的帝国主 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越来越尖锐。 为了击败主要对手,各国从自己切身利益出发,摒弃前嫌,寻
高考AB卷
学法大视野
3.图片证史——科技发明对一战的影响
论从史出 上面三幅图片表明一战过程中,飞机用于战争, 毒气战在战争中被采用,坦克等新式武器投入使用。反映了 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为战争奠定了物质与技术基础,也 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
高考AB卷
学法大视野
要点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背景
3.影响 (1)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远东和亚太地区的矛盾,使战后帝国 主义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2)该体系内部包含着种种矛盾,决定了该体系不可能长久地维护 世界和平。
高考AB卷
学法大视野
二、国际联盟 1.背景
(1)建立国际联盟是巴黎和会的一项重要议题。 (2)巴黎和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通过了国联盟约。 2.实质: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3.主要活动 (1)恢复战后欧洲经济。 (2)处理国际争端和裁军。 (3)加强国际合作,为促进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做了大量工作。 (4)20世纪30年代,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持姑息、纵容的态度。
高考AB卷
学法大视野
3.性质 (1)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两大集团都是为了夺取霸权和奴 役其他国家参战的。 (2)塞尔维亚、比利时抗击德奥侵略,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 质,但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过关检测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过关检测新人教版

选修过关检测(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017·济南训练)材料一战爆发以来,协约国一方兵力损失惨重,面临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

为了让更多的欧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到前线参战,英法将目光投向中国廉价又丰富的人力资源。

1917年中国宣布参战后,大批组织劳工输出,从1916年5月到一战结束的1918年11月,相继有十四万华工远赴欧洲。

按约定,赴欧华工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法招华工多被安排到军工、冶金、化工、建筑等行业。

英招华工则几乎全部被投放到前线,从事挖掘战壕、修筑工事、野战救护、掘埋尸体、清扫地雷、筑路架桥、解运粮草、装卸给养等工作。

在1917年8月中国对德宣战后,法招华工也开始被派往前线,负责运送弹药、修缮工事。

在欧洲战场上,华工超强的吃苦耐劳精神给西方人留下深刻印象,一份来自1918年英国陆军部报告评价中国劳工是所有外国劳工中最优秀的。

——摘编自杨程屹《中国劳工:被遗忘在欧洲的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大量招募华工的主要原因。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华工赴欧的历史影响。

(9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兵力损失惨重,面临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中国廉价又丰富的人力资源”“赴欧华工以工代兵,并不参战”等信息可直接概括。

第(2)问,从中国劳工所从事的劳动上去分析概括答案。

答案:(1)原因:协约国面临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中国人力资源廉价丰富;中国采用以工代兵形式参加协约国对德宣战。

(2)影响:缓解协约国的人力资源危机,支援了协约国后方的工业生产;为协约国前线的军事斗争提供了有力地服务保障;为中国赢得战胜国地位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本世纪之交,它(英国)开始封锁德意志并且于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只是由于内部的不团结,德国在1918年被打败了。

当我们的士兵在西线攻击英法联军的时候,俄国武装力量在东线的存在变得越加危险。

(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汇总

(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汇总

3.思想上: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此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
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5)地位。 ①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政治组织,为联合国的建立 奠定了基础。 ②从其宗旨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4.《非战公约》: (1)背景。 ①《洛迦诺公约》削弱法国地位,法国希望争取美国对 其安全提供某种保证。
②美国出于避免卷入欧洲纠纷和提高美国国际地位考
虑,决定缔结多边的非战公约。
(2)签订:1928年8月。美、德、法等15国在巴黎签订 《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 《非战公约》。 (3)内容: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的利益冲突。
②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确立了 美英同为海上第一强国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 面,重新确认了对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③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受到了限制。
④中国成为华盛顿体系的最大受害者。
3.国际联盟: (1)成立。 ①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里提出了建立国 联问题的建议。
【史料研析】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 英国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1914年之前曾说 到,他那一代预期“全世界的生活将会变得更为理性、 更为人道和更为民主……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让人类 变得更富裕……所有这一切都会和平的发生”。(然而) 第一次世界大战粉碎了这种梦想。 ——[美]谢尔曼等《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3)影响。 ①战争催生了新世界。 a.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 b.摧毁了四个帝国,出现了新型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c.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d.大战后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组时间:30分钟(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1.[2016·衡水二中周测]材料一下图为1941年流传于美国的海报《美国,睁开你的眼》。

画面中只有一个人的头部特写,他的眼睛被蒙住了,上面写着“一切照旧”,而画面背景中象征着法西斯的乌云已笼罩在了他的头上。

材料二1942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兵役法修正法案》,废止了其中关于禁止派兵赴西半球以外的规定。

到战争结束,美国陆军人数由战前的500万增加到1000万;海军由不足50万人增加到460万人,拥有的各类舰只由几千艘增加到91000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陆军航空队服役人数由30万增加到230万,作战飞机由1500架增加到70000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海报在美国流传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征兵政策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9分)答案(1)二战全面爆发;美国面临法西斯战争的威胁;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倾向严重,对战争威胁无动于衷。

(2)原因: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二战;《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影响: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增强;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战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奠定基础。

解析第(1)问,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知二战已经全面爆发,从材料一中的信息看,此时的美国面临着法西斯的威胁,但其并未意识到危险,联系此时美国对外政策的特点回答。

第(2)问,结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关知识回答“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参战对二战及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的影响角度回答。

2.[2016·枣强中学仿真]材料一二战后,以矜持著称的德国人,甚至会在田野里与野狗争夺一块发霉的马铃薯。

通往农村的火车车厢外,常常扒满了前去觅食的逃票乘客。

由于货币作用降低,买东西必须使用购货证,香烟成了抢手货,往往成为物物交换中的计量单位和不等值物品交换中的“找头”。

不少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对德国充满敌意,视其为不可救药者。

而煤的供应停止,没有电,使得许多企业、工厂、学校以及其他国家设施被迫临时关门。

德国进入真正的冬天。

——摘编自《德国的灾难》材料二欧根·科贡的《党卫队国家》一书,条理清楚地向读者揭示了党卫队的真相;雅斯贝斯的《罪责问题》一书,提出每个德国人都有道德罪行和抽象罪行,都应该进行深刻反思。

联邦德国成立后,阿登纳以政府总理的身份呼吁“德国人民有责任作道德和物质上的补偿”。

1970年,时任总理的勃兰特向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下跪,更是把忏悔文化推到了顶点。

战后初期,各地的小剧场、歌舞厅、报告厅等就开始涌现,仅柏林一地就有2000多个,大多没有暖气,饥肠辘辘的参与者在寒冷中听报告、看演出,乐在其中。

同时法兰克福取代莱比锡成为国家图书出版中心,各地图书馆大增,短期内数量就翻了一番。

——摘编自《战后德国经济复兴的原因》(1)依据材料一,如何理解“德国进入真正的冬天”。

(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人类应该如何避免战争再次发生。

(5分)答案(1)物资短缺;道德下滑;经济秩序混乱;周边国家敌视情绪严重;能源短缺,企业停产等。

(2)深刻反思战争;主动承担战争责任;摆脱狭隘民族主义;建立和平友善的民族文化;采取和平协商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解析第(1)问,由材料信息可知,二战后,德国物资奇缺,经济萧条,周边国家对其充满敌意,能源缺乏、企业停产等,据此回答。

第(2)问,由材料二信息可知,战后德国有识之士对战争进行了深刻反思,联邦德国政府主动承担战争责任,据此并结合战后德国为反思战争进行的努力以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知识回答。

3.[2016·衡水二中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日本在中韩两国,英国在中国拥有特殊的利益,各自的利益在受到侵害时,将采取必要的措施。

(2)日英双方为了保护以上的利益而和第三国开战的时候,另一国将保持中立。

(3)在上述情况下,如果交战中的第三国和其他一国或数国结成同盟进行参战的话,日英将协同作战,媾和也将根据同盟国相互间的协议进行。

——摘编自第一次英日同盟协约材料二在1921年召开的英帝国会议上,就英日同盟是否续约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表示:“日本是英国的旧友,在20年的同盟中,双方甚有所益。

当今英美关系极为和谐,我认为首先应该增强与美国的友好合作,其次也要维持同日本的亲善与合作。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在20年的同盟中,双方甚有所益”的理解。

(6分)(2)据材料二指出劳合·乔治对待美国、日本的态度,并结合国际背景分析原因。

(9分)答案(1)英国利用日本在远东牵制俄国,保障其在中国的利益;日本则借助英国力量加大在远东(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扩张。

(2)态度:首先与美合作,也不放弃与日结盟。

原因:一战后,英国实力削弱,对美国有经济依赖;美国实力上升,极力扩大在远东的势力;英国需要与日本合作抵制美国在远东的扩张。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日本在中韩两国,英国在中国拥有特殊的利益”并结合英日同盟对英、日两国的影响来回答。

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首先应该增强与美国的友好合作,其次也要维持同日本的亲善与合作”得出态度;原因结合当时英、美、日三国的实力变化和三国之间的关系作答。

4.[2016·武邑中学热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作为普遍裁军一个部分的禁用核武器的协议并不提供最后解决的办法,但它还是适合某些重要的目的。

……首先,东西方之间的任何协议,就消除紧张局势来说都是有益的。

其次,销毁热核武器,如果双方都有诚意去这样做了的,就会减轻对珍珠港式突然袭击的那种恐惧。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955年7月) 材料二几个世纪以来,许多伟人运用各种道德观念来分析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然而,非常奇怪的是……世界上数以百万的人们似乎在探索那些新的伦理上的指导方针,好像他们过去从来没用过,或者旧的已经没有用了……在各个地方,人们现在正在新的恐惧的阴影下生活。

因为可怕的、全球性的核浩劫的种种后果现在更加显而易见。

……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动荡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伦理,一种得以生存的伦理。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

(不得照抄原文)(6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以来,核战争没有爆发的主要原因。

(9分)答案(1)观点:东西方签署协议,禁用核武器,反对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2)日本遭受原子弹袭击的惨状;雅尔塔体系下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势均力敌;有识之士探索防止核战的途径,如呼吁新的伦理道德的创立;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监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人类共同利益的出现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禁用核武器”“销毁热核武器”可知是防止核扩散,反对核战争。

第(2)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反核人士的积极奔走、核战争的教训以及当今的经济发展等角度考虑。

能力组时间:30分钟(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5.[2016·衡水二中期中]材料20世纪初,民族主义已发展成为一种威胁欧洲安全的运动,其中有大塞尔维亚运动、泛斯拉夫运动、泛日耳曼运动、法国复仇运动及青年土耳其党革命。

……欧洲因而分裂成两大敌对集团,地区事件演变成国际纠纷。

1919年9月11日,美国威尔逊总统在圣路易发表演说:一战“是一场商业和工业的战争,而不是一场政治战争”。

中国之所以参加“一战”,是因为晚清以来,中国日益边缘化,精英们在新的国际体系下寻求国家认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历史机遇——若中国加入一方成为战胜国,必然有资格参加战后重新安排世界的和会,挽回半个世纪以来丧失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一战对中国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并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逐渐凸显。

中国战后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使部分精英对西方的失望情绪日增,转而效仿刚刚爆发了十月革命的俄国。

以俄为师,继续寻求国际化,几乎影响了后来中国六十年的政治走向。

——摘编自《一战全史》《中国与大战》等(1)根据材料,从原因方面,指出欧洲国家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参战的相似之处,并说明不同点。

(10分)(2)有学者说,一战是20世纪中国的一个转折点。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思潮方面归纳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

(5分)答案(1)相似之处:民族主义推动。

不同点:欧洲国家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争夺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霸权的矛盾激化。

中国参战因于半殖民地国家的地位和社会精英的推动。

(2)社会精英对西方制度失望;向欧美学习的政治思潮逐渐被以俄为师取代;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

(若答出“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的宣扬被中西文化互补的观念所替代”同等给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20世纪初,民族主义已发展成为一种威胁欧洲安全的运动”和“必然有资格参加战后重新安排世界的和会,挽回半个世纪以来丧失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等信息概括回答。

第二小问,结合欧洲国家和中国参加一战的目的、结果等回答。

第(2)问,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入手,联系一战后中国社会思潮的变化,从社会精英态度的转变、以俄为师和先进思想传播等方面回答。

6.[2016·枣强中学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

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国际联盟盟约》从1934年开始,意大利军队不断在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边境挑衅,导致流血冲突。

1935年1月3日,埃塞俄比亚向国际联盟理事会提出控诉。

……10月7日,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10月19日宣布对意大利进行经济和财政制裁。

……制裁的物品中没有包括石油。

……墨索里尼对希特勒说:“如果国际联盟把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我一周后只好退出埃塞俄比亚。

”——马世力《世界史纲》(1)据材料,概括国际联盟提出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

(9分)(2)试从成员国构成的角度,说明联合国为何更具“普遍性、广泛性”。

(6分)答案(1)原则:集体安全;经济制裁。

评价:国联虽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国联对意大利入侵行为的“制裁”有名无实来看,国联未能有效地遏制侵略,维护和平;国联受到英法等大国的操纵,成为其推行绥靖政策的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