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2015—2016学年)
2015-2016学年上海市黄浦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2015-2016学年上海市黄浦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B.C.D.2.的一个有理化因式是( )A.B.C.+D.﹣3.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ax2﹣2x+=0(a是已知数)B.3x2+2x﹣4=3x2C.5x2﹣2x=0 D.=14.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5.下列语句中哪个是命题( )A.联结A、B两点B.等角的余角相等吗?C.对顶角相等D.代数式(a≥0)叫二次根式6.如图,已知AB=AC,AD=BD=BC,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BAC=36°B.BD平分∠ABCC.若取BC边上的中点M,联结AM交BD于N,那么∠MNB=54°D.点N是BD的中点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7.计算:﹣=__________.8.如果有意义,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9.化简:(b>0)=__________.10.某种商品原价100元,经过两次降价后,该种商品的利润减少了36元,那么该商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11.将命题“同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为__________.12.若x=﹣1是方程x2﹣mx﹣3=0的一个根,则m的值为__________.13.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x2﹣4x﹣3=__________.14.若|b﹣1|与互为相反数,则(a+b)2015=__________.15.如图,已知点D,E是BC上的三等分点,△ADE是等边三角形,那么∠BAC的度数为__________.1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__________度.17.如图,AB⊥AC,AB=AC=cm,D为AC中点,CF∥AB,AF⊥BD,垂足为E.则CF=__________cm.18.已知等腰△ABC,AB=AC,∠C=30°,如果将△ABC绕着点B旋转,使点C正好落在直线AB上的点C′处,那么∠BC′C=__________度.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56分)19.计算:.20.解方程:(x+3)(x﹣1)﹣5=0.21.解方程:y﹣=﹣.22.用配方法解方程:2x2﹣4x+1=0.23.化简求值:当x=3,y=4时,求代数式+的值.2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2m﹣1)x+m+1=0(m为常数)有两个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25.如图,要建一个面积为150㎡的长方形养鸡场,为了节约材料,鸡场的一边靠着原有的一边墙,墙长为18m,另三边用篱笆围成.若篱笆长度为35m,且要求用完.问:(1)求鸡场的长和宽各为多少米?(2)若将题中条件“墙长为18米”换为“墙长为a米”,且增加条件“离墙9m开外鸡场一侧准备修条小路”,其他条件不变,则墙长a米至少要多少米?26.如图,在△ABC中,CD⊥AB于D,BE⊥AC于E,且AB=CG,AC=BF.(1)求证:△ABF≌△GCA;(2)求证:AG⊥AF.四、解答题27.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10厘米,BC=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1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3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全等?(2)若点Q以(1)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2015-2016学年上海市黄浦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B.C.D.【考点】最简二次根式.【专题】计算题;二次根式.【分析】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A、是最简二次根式,正确;B、=2,错误;C、=|a|b2,错误;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熟练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的一个有理化因式是( )A.B.C.+D.﹣【考点】分母有理化.【专题】计算题;二次根式.【分析】找出原式的一个有理化因式即可.【解答】解:的一个有理化因式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熟练掌握有理化因式的取法是解本题的关键.3.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ax2﹣2x+=0(a是已知数)B.3x2+2x﹣4=3x2C.5x2﹣2x=0 D.=1【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专题】计算题;一元二次方程及应用.【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5x2﹣2x=0是一元二次方程,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4.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考点】同类二次根式.【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可得答案.【解答】解:,A、,故A不正确;B、被开方数不同,故B不正确;C、,故C正确;D、,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先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比较被开方数.5.下列语句中哪个是命题( )A.联结A、B两点B.等角的余角相等吗?C.对顶角相等D.代数式(a≥0)叫二次根式【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根据命题的定义进行判断.【解答】解:A、不能判断其真假,不构成命题,故本选项错误;B、不能判断其真假,不构成命题,故本选项错误;C、是,因为能够判断真假,故本选项正确;D、代数式(a≥0)叫二次根式,是定义,不是命题,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是命题,一般有“是”,“不是”等判断词,比较简单.6.如图,已知AB=AC,AD=BD=BC,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BAC=36°B.BD平分∠ABCC.若取BC边上的中点M,联结AM交BD于N,那么∠MNB=54°D.点N是BD的中点【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C=∠BDC,∠BAC=∠ABD,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BDC=∠BAC+∠ABD=2∠BAC,推出∠ABC=∠C=2∠BA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列方程即可得到∠BAC=36°,故A正确;由∠ABD=∠BAC=36°,∠ABC==72°,即可得到BD平分∠ABC,故B正确;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BNM=54°,故C正确;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即可判断D错误,【解答】解:∵AB=AC,AD=BD=BC,∴∠ABC=∠C=∠BDC,∠BAC=∠ABD,∵∠BDC=∠BAC+∠ABD=2∠BAC,∴∠ABC=∠C=2∠BAC,∴∠BAC+∠ACB+∠ABC=∠BAC+2∠BAC+2∠BAC=180°,∴∠BAC=36°,故A正确;∴∠ABD=∠BAC=36°,∠ABC==72°,∴∠ABC=2∠ABD,∴BD平分∠ABC,故B正确;∵AB=AC,BM=CM,∴AM⊥BC,∴∠AMB=90°,∵∠DBC=36°,∴∠BNM=54°,故C正确;∵AM不平行于AC,BM=CM,∴BN≠DN,∴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7.计算:﹣=.【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二次根式.【分析】原式各项化简后,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4﹣3=,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8.如果有意义,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2a﹣1≥0,解得,a≥,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9.化简:(b>0)=.【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专题】计算题;二次根式.【分析】原式利用二次根式性质化简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0.某种商品原价100元,经过两次降价后,该种商品的利润减少了36元,那么该商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比是20%.【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增长率问题.【分析】设每次降价的百分比为x,第一次降价后价格变为100(1﹣x),第二次在第一次降价后的基础上再降,变为100(x﹣1)(x﹣1),从而列出方程,求出答案.【解答】解:设每次降价的百分比为x,根据题意得:100(x﹣1)2=100﹣36,解得:x1=1.8,x2=0.2.因x=1.8不合题意,故舍去,所以x=0.1.答:该商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比是20%.故答案为:20%.【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分析降价后的价格,要注意降价的基础,另外还要注意解的取舍.11.将命题“同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为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同角的补角相等”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据此即可写成所要求的形式.【解答】解:“同角的补角相等”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则将命题“同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为: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故答案是: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的叙述,正确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的关键.12.若x=﹣1是方程x2﹣mx﹣3=0的一个根,则m的值为2.【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分析】把x=﹣1代入已知方程可以得到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来求m的值.【解答】解:把x=﹣1代入方程x2﹣mx﹣3=0,得(﹣1)2﹣(﹣1)•m﹣3=0,解得m=2.故答案是: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就是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即用这个数代替未知数所得式子仍然成立.13.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x2﹣4x﹣3=(x﹣2+)(x﹣2﹣).【考点】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专题】计算题.【分析】令原式值为0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分解的结果.【解答】解:令x2﹣4x﹣3=0,解得:x==2±,则原式=(x﹣2+)(x﹣2﹣),故答案为:(x﹣2+)(x﹣2﹣).【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令原式值为0求出x的值是解本题的关键.14.若|b﹣1|与互为相反数,则(a+b)2015=﹣1.【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算式,求出a、b的值,根据乘方的意义计算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b﹣1=0,a+2=0,解得,a=﹣2,b=1,(a+b)2015=﹣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非负数的性质,掌握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已知点D,E是BC上的三等分点,△ADE是等边三角形,那么∠BAC的度数为120°.【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BAD=∠C=∠EAC=30°,进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E是BC的三等分点,且△ADE是等边三角形,∴BD=DE=EC=AD=AE,∠ADE=∠AED=60°,∴∠B=∠BAD=∠C=∠EAC=30°,∴∠BAC=180°﹣∠B﹣∠C=120°.故答案为:1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得出∠B=∠C的度数是解题关键.1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75度.【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180°求解.【解答】解:如图.∵∠3=60°,∠4=45°,∴∠1=∠5=180°﹣∠3﹣∠4=75°.故答案为:75.【点评】考查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17.如图,AB⊥AC,AB=AC=cm,D为AC中点,CF∥AB,AF⊥BD,垂足为E.则CF=cm.【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求出∠BAD=∠ACF=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D=∠CAF,根据ASA 推出△ABD≌△CD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CF即可.【解答】解:∵AB⊥AC,CF∥AB,∴CF⊥AC,∴∠BAD=∠ACF=90°,∵AF⊥BD,∴∠AEB=∠AED=90°,∴∠ABD+∠ADB=∠CAF+∠ADB=90°,∴∠BAD=∠CAF,在△ABD和△CAF中,,∴△ABD≌△CDF(ASA),∴AD=CF,∵AC=cm,D为AC中点,∴AD=AC=,∴CF=,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推出△ABD≌△CDF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18.已知等腰△ABC,AB=AC,∠C=30°,如果将△ABC绕着点B旋转,使点C正好落在直线AB上的点C′处,那么∠BC′C=15或75度.【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分成顺指针和逆时针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解答】解:当顺时针旋转时,C落在C'1的位置,∵B'1C=BC,∴∠BC'1C=∠BCC'1,又∵∠ABC=∠BC'1C+∠BCC'1=30°,∴∠BC'1C=15°;当逆时针旋转时,C落在C'2的位置,∵BC'2=BC,则∠BC'2C=∠BCC'2===75°.故答案是:15或75.【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到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是本题的关键.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56分)19.计算:.【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分析】分母有理化的同时,运用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解答】解:原式=2(+1)+3﹣2=2+2+3﹣2=2+3.【点评】同类二次根式是指几个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实质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根指数与被开方数不变.20.解方程:(x+3)(x﹣1)﹣5=0.【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分析】整理后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答】解:整理得:x2+2x﹣8=0,(x+4)(x﹣2)=0,x+4=0,x﹣2=0,x1=﹣4,x2=2,所以原方程的根是x1=﹣4,x2=2.【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能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21.解方程:y﹣=﹣.【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分析】先去分母,整理后求出b2﹣4ac的值,再代入公式求出即可.【解答】解y﹣=﹣,去分母,得6y﹣3(y2﹣1)=﹣2,整理,得3y2﹣6y﹣5=0,b2﹣4ac=(﹣6)2﹣4×3×(﹣5)=96,y=,y1=,y2=.【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22.用配方法解方程:2x2﹣4x+1=0.【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专题】配方法.【分析】此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要注意解题步骤的准确使用,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常数.【解答】解:原方程化为配方得即开方得∴,.【点评】配方法的一般步骤:(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23.化简求值:当x=3,y=4时,求代数式+的值.【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分析】首先对第一个式子的分子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第二个式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然后约分,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化简,然后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3++=2+4,当x=3,y=4时,原式=2+4=2+8.【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正确理解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对分子进行变形是关键.2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2m﹣1)x+m+1=0(m为常数)有两个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可知,△>0,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解答即可.【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2m﹣1)x+m+1=0有两个实数根,∴△=b2﹣4ac=[﹣(2m﹣1)]2﹣4(m﹣1)(m+1)=﹣4m+5>0,又∵(m﹣1)x2﹣(2m﹣1)x+m+1=0是一元二次方程,∴(m﹣1)≠0,故m的取值范围是m≤且m≠1.【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25.如图,要建一个面积为150㎡的长方形养鸡场,为了节约材料,鸡场的一边靠着原有的一边墙,墙长为18m,另三边用篱笆围成.若篱笆长度为35m,且要求用完.问:(1)求鸡场的长和宽各为多少米?(2)若将题中条件“墙长为18米”换为“墙长为a米”,且增加条件“离墙9m开外鸡场一侧准备修条小路”,其他条件不变,则墙长a米至少要多少米?【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1)设鸡场的宽为x米,平行于墙的边长为35﹣2x米,根据面积为150平方米,可列方程求解.(2)如果离墙9米开外准备修路,那么宽就要小于9米,可选定墙长为9米,由此进一步分析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1)设养鸡场靠墙的边长为x米,则平行于墙的边长为(35﹣2x)米,由题意得:(35﹣2x)x=150,即(2x﹣15)(x﹣10)=0,解得:x=7.5或x=10,当x=10时,35﹣2x=15<18,符合实际意义;当x=7.5时,35﹣2x=20>18,不符合实际意义,舍去.答:养鸡场的长是15米,宽是10米;(2))求出的平行于墙的一条边应小于墙长a;如果a大于等于20,则方程有两个解,如果a小于20,大于等于15,则有一个解,如果a 小于15,则无解.根据离墙9米开外准备修路,那么长不小于20米,即a≥20米,此时养鸡场的长至少为20米,宽为7.5米.【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运用,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得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26.如图,在△ABC中,CD⊥AB于D,BE⊥AC于E,且AB=CG,AC=BF.(1)求证:△ABF≌△GCA;(2)求证:AG⊥A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垂直定义得出∠BDC=∠GEC=90°,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BF=∠ACG,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推出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F=∠GAC,求出∠GAC+∠FAE=90°,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证明:(1)∵CD⊥AB,BE⊥AC,∴∠BDC=∠GEC=90°,∵∠DGB=∠EGC,∴∠ABF=∠ACG(等角的余角相等),在△ABF和△GCA中,,∴△ABF≌△GCA;(2)由(1)△ABF≌△GCA,∴∠F=∠GAC,∵BE⊥AC,∴∠AEB=∠F+∠FAE=90°,∴∠GAC+∠FAE=90°,∴AG⊥A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垂直定义的应用,能求出△ABF≌△GCA 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四、解答题27.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10厘米,BC=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1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3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全等?(2)若点Q以(1)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动点型.【分析】(1)①先求得BP=CQ=3,PC=BD=5,然后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得∠B=∠C,最后根据SAS即可证明;②因为V P≠V Q,所以BP≠CQ,又∠B=∠C,要使△BPD与△CQP全等,只能BP=CP=4,根据全等得出CQ=BD=5,然后根据运动速度求得运动时间,根据时间和CQ的长即可求得Q的运动速度;(2)因为V Q>V P,只能是点Q追上点P,即点Q比点P多走AB+AC的路程,据此列出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得.【解答】解:(1)①∵t=3(秒),∴BP=CQ=3(厘米)∵AB=10,D为AB中点,∴BD=5(厘米)又∵PC=BC﹣BP=8﹣3=5(厘米)∴PC=BD∵AB=AC,∴∠B=∠C,在△BPD与△CQP中,,∴△BPD≌△CQP(SAS),②∵V P≠V Q,∴BP≠CQ,又∵∠B=∠C,要使△BPD≌△CPQ,只能BP=CP=4,∵△BPD≌△CPQ,∴CQ=BD=5.∴点P的运动时间t==4(秒),此时V Q==1.25(厘米/秒).(2)因为V Q>V P,只能是点Q追上点P,即点Q比点P多走AB+AC的路程设经过x秒后P与Q第一次相遇,依题意得1.25x=x+2×10,解得x=80(秒),此时P运动了80×1=80(厘米),又∵△ABC的周长为28厘米,80=28×2+24,∴点P、Q在AB边上相遇,即经过了80秒,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边上相遇.【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解题的根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
八年级数学人教(上册)期中测试题
雷成德期中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导学号81830601】下列长度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 .2 cm ,3 cm ,5 cmB .7 cm ,4 cm ,2 cmC .3 cm ,4 cm ,8 cmD .3 cm ,3 cm ,4 cm2. 【导学号81830643】如图1,△ACB ≌△A′CB′,∠BCB′=30°,则∠ACA′的度数为( ) A .20° B .30° C .35° D .40°D E图1 图2 图3 图43. 【导学号81830600】如图2,A ,B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 = 52°,BD 是AE 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D ,则∠EBC 的度数为( )A .52°B .76°C .104°D .128°4. 【导学号81830962】图3所示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轴对称图形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 【导学号81830617】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一半,则它的边数是( )A .7B .6C .5D .46. 【导学号81830247】已知点P (3,-2)与点Q 关于x 轴对称,则点Q 的坐标为( )A .(3,2)B .(-3,-2)C .(-3,2)D .(3,-2)7. 【导学号81830598】如图4,在CD 上求一点P ,使它到OA ,OB 的距离相等,则点P 是( )A .线段CD 的中点B .OA 与OB 的中垂线的交点C .OA 与CD 的中垂线的交点 D .CD 与∠AOB 的平分线的交点8. 【导学号81830596】如图5,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D 和CD 的交点,若∠A=50°,则∠D 的度数是( )A .120°B .130°C .115°D .110°9. 【导学号81830608】如图6,在△ABC 和△A′B′C′中,AB=A′B′,∠B=∠B′,补充下列条件后仍不能判定△ABC ≌△A′B′C′,则补充的这个条件是( )A .BC=B′C′B .∠A=∠A′C .AC=A′C′D .∠C=∠C′图5 图6 图710. 【导学号81830592】 如图7,在△ABC 中,∠A =90°,∠C =30°,AD ⊥BC 于点D ,BE 是∠ABC 的平分线,且交AD 于点P.若AP =2,则AC 的长为( )A .2B .4C .6D .8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AB C A' B' C'11. 【导学号8183061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5 cm 和11 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_cm.12. 【导学号81830966】 在Rt △ABC 中,∠C=90º,∠B=60º,BC=3,则AB=___________.13. 【导学号81830612】如图8,在△ABC 中,AB=AC ,AD ⊥BC 于点D ,E ,F 分别为DB ,DC 的中点,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________对.F E D C B A图8 图9 图10 图1114. 【导学号81830887】把一张纸按图9所示折叠后,若得到∠AOB′=70°,则∠B′OG 的度数是 . 15. 【导学号81830614】如图10,BD 是∠ABC 的平分线,DE ⊥AB 于点E ,△ABC 的面积是30 cm 2,AB=18 cm ,BC=12 cm ,则DE= cm .16. 【导学号81830593】如图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0),B (0,4),作△BOC ,使△BOC 与△ABO 全等,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7. 【导学号81830595】(6分)如图12,AC 与BD 交于点O ,∠A=∠D ,AB=DC ,求证:△AOB ≌△DOC .64°42°1A B C DD C B A图12 图13 图14 18. 【导学号81830971】(7分)如图13,已知∠B=42°,∠A+10°=∠1,∠ACD=64°,求证AB ∥CD .19. 【导学号81830619】(8分)如图14,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ADC 的周长比△ABD 的周长多5 cm ,AB 与AC 的和为11 cm ,求AC 的长.20. 【导学号81830591】(10分)如图15,一艘轮船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沿正北方向航行,在A 处测得灯塔C 在北偏西30°方向上,轮船航行2小时后到达B 处,在B 处测得灯塔C 在北偏西60°方向上.当轮船到达灯塔C 的正东方向D 处时,又航行了多少海里?图15 图16 图1721. 【导学号81830339】(10分)如图16,校园里有两条路OA ,OB ,在交叉口附近有两块宣传牌C ,D ,学校准备在这里安装一盏路灯,要求灯柱的位置P 离两块宣传牌一样远,并且到两条路的距离也一样远,请你帮助画出灯柱的位置P ,并说明理由.22. 【导学号81830650】(11分)如图17,在Rt △ABC 中,∠BAC=90°,AC=2AB ,D 是AC 的中点,将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尺按图中所示放置,使三角尺的最长边的两个端点分别与A ,D 重合,E 为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连接BE ,EC.试猜想线段BE 与EC 的数量及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3. 【导学号81830964】(14分)在Rt △ABC 中,∠ACB=90°,∠A=30°,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B CDEDE⊥AB于点E.(1)如图18-①,连接EC,求证:△EBC是等边三角形;(2)如图18-②,N是线段AD上的点,以BN为一边,在BN的下方作∠BNG=60°,NG交DE的延长线于点G.延长BD至H,使DH=DN,连接NH.①在图18-②中,把图形补充完整;②求证:AD=DG-DN.①②图18(广东雷成德)(参考答案见答案页第2期)参考答案期中测试题一、1. D 2. B 3. C 4. C 5. B 6. A 7. D 8. C 9. C 10. C二、11. 27 12. 6 13. 4 14. 55° 15. 216. (−2,0)或(2,4)或(−2,4) 提示:如图1,点C 在x 轴负半轴上时,因为△BOC 与△ABO 全等,所以OC=OA=2.所以点C (−2,0);点C在第一象限时,因为△BOC 与△ABO 全等,所以BC=OA=2,OB=BO=4.所以点C (2,4);点C 在第二象限时,因为△BOC 与△OBA 全等,所以BC=OA=2,OB=BO=4,所以点C (−2,4).综上所述,点C 的坐标为(−2,0)或(2,4)或(−2,4).三、17. 证明:在△AOB 和△DOC 中,∠A =∠D ,∠AOB=∠DOC ,AB=DC ,所以△AOB ≌△DOC.18. 证明:因为∠B=42°,∠A+10°=∠1,∠B+∠A+∠1=180°,所以42°+∠A+10°+∠A=180°,则∠A =64° .又因为∠A CD=64°,所以∠A =∠A CD.所以AB ∥CD.19. 解:因为AD 是BC 边上的中线,所以D 为BC 的中点,CD=BD .因为△ADC 的周长﹣△ABD 的周长=5 cm ,所以AC ﹣AB=5 cm .又因为AB+AC=11 cm ,所以AC=8 cm ,即AC 的长是8 cm .20. 解:因为∠CAB =30°,∠CBD =60°,所以∠BCA =∠CAB =30°.所以AB =BC.所以BC =20×2=40(海里).因为∠CDB =90°,∠CBD =60°,所以∠DCB =30°.所以BD =12BC =20(海里). 21. 解:如图2所示,灯柱的位置P 在∠AOB 的平分线和线段CD 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理由:因为P 在∠AOB 的平分线上,所以到两条路的距离一样远.又因为P在线段CD 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P 到C 和D 的距离相等,符合题意.22. 解:BE=EC ,BE ⊥EC.因为AC=2AB ,D 是AC 的中点,所以AB=AD=DC.因为∠EAD=∠EDA=45° ,所以∠EAB=∠EDC=135°.因为EA=ED ,所以△EAB ≌△EDC.所以∠AEB=∠DEC ,EB=EC.所以∠BEC=∠AED=90°.所以BE ⊥EC.23. 解:(1)因为∠ACB=90°,∠A=30°,所以∠ABC=60°,BC=12AB. 因为BD 平分∠ABC ,所以∠DBC=∠DBA=∠A=30°.所以DA=DB.因为DE ⊥AB 于点E ,所以AE=BE=12AB.所以BC=BE. 又∠ABC=60°,所以△BCE 是等边三角形.(2)①如图3所示:②由(1),得DA=DB ,∠A=30°.图2 图1因为DE⊥AB于点E,所以∠2=∠3=60°.所以∠4=∠5=60°.所以△NDH是等边三角形.所以NH=ND,∠H=∠6=60°.所以∠H=∠2.因为∠BNG=60°,所以∠BNG+∠7=∠6+∠7,即∠DNG=∠HNB.在△DNG和△HNB中,∠2=∠H,∠DNG=∠HNB,DN=HN,所以△DNG≌△HNB(ASA).所以DG=HB. 因为HB=HD+DB=DN+AD,所以DG=DN+AD.所以AD=DG-DN.。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初二数学试卷(1)(新人教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初二数学试卷(100分钟)试卷满分:第Ⅰ卷30分 第Ⅱ卷70分 共100分第Ⅰ卷(机读卷 选择题3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多项式b a c ab 33812-的公因式是( ) A . 24ab B .abc 4- C .24ab - D .ab 42.如图,将两根钢条AA′,BB′ 的中点O 钉在一起,使AA′,BB′ 能绕点O 自由转动,就做成一个测量工具,测A′B′ 的长即等于内槽宽AB ,那么判定△OAB ≌△OA′B′的理由是( ).A .边角边B .角边角C .边边边D .斜边直角边3.若3x =-是分式方程312axx=-的解,则a 的值为( ) A. 95- B. 95 C. 59 D. 59-4. 如图,△ABC≌△CDA,∠BAC=85°,∠B=65°, 则∠CAD 度数为( )A. 30°B. 65°C. 40°D. 85°5.解分式方程12133x x x+-=,去分母后所得的方程是( ) A. 13(21)3x -+= B. 13(21)3x x -+= C. 13(21)9x x -+= D. 1639x x -+= 6.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 .11a ab b+=+B .11a ab b--=--C .221a b a b a b-=--D .()()221a b a b --=-+7. 如图,已知△ABC 的六个元素,则下列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 全等的图形是( )A .甲B .乙与丙C .丙D .乙DC A BE DCBA 8.下列分解因式错误..的是( ) A .222)(2y x y xy x -=+- B.322()x x x x x x -+=- C .)(22y x xy xy y x -=- D.))((22y x y x y x +-=- 9.某饭馆用320元钱到商场去购买“白猫”洗洁精,经过还价, 每瓶便宜0.5元,结果比用原价买多买了20瓶,求原价每瓶 多少元?设原价每瓶x 元,则可列出方程为( )A. 320320200.5x x -=-B. 3203200.520x x -=- C.320320200.5x x -=- D. 3203200.520x x -=- 10. 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右图, ∠B =∠C = 90︒, E 是BC 的中点, DE 平分∠ADC, ∠CED = 35︒, 则∠EAB 的度数是 ( ) A .65︒ B .55︒ C .45︒ D .35︒第Ⅱ卷 (非机读卷 共7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8个小题,共16分)11.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新学科,这 就是“纳米技术”,已知52个纳米的长度为0.000000052米,用科 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为__ 米 12.计算:=÷-----322324)()2(b a c b a13.能使分式122--x x x 的值为零的所有x 的值是14. 如图,已知AB ⊥BD , AB ∥ED ,AB =ED ,要 证明ΔABC ≌ΔEDC ,若以“SAS”为依据, 还要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_;若添加条件AC =EC ,则可以用______方法判定全等. 15.关于x 的方程211x a x +=-的解是正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16.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确定△ABC 的大小和形状的是 ①AB =3,BC =4,AC =5 ②AB =4,BC =3,∠A =30º ③∠A =60º,∠B =45º,AB =4 ④∠C =90º,AB =6,AC =5 17. 当n=_ ___ 时,x 2+(n+3)x +25是完全平方式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1,2),B (6,5), C (5,2),存在点E ,使△ACE 和△ACB 全等,写出所有满足条件 的E 点的坐标E D CBA三、计算题(其中19题,每小题4分;20、21题每题5分,共18分) 19.分解因式:(1)92-x (2)y xy y x 442+-20.先化简再求值:xx x x x x x 1)121(22÷+---+,其中3x =.21.解方程: 512552x x x+=--四、列方程解应用题(本题5分)22.八年级学生去距学校10km 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20min 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
2015-2016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015.12.1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四个交通标志中,轴对称图形是( )A.B. C.D.2.七边形的外角和为( )A.1260°B.900°C.360°D.180°3.如图,∠1=∠2,3=∠4,OE=O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A.1对B.2对C.3对D.4对3题图 4题图4.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等于( )A.72°B.60°C.50°D.58°5.如图,△ABC中,∠B=60°,AB=AC,BC=3,则△ABC的周长为( ) A.9 B.8 C.6 D.125题图 7题图 8题图6.三角形中,到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A.三条高线的交点B.三条中线的交点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7.如图,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 O连在一起,使AA′、BB′能绕着点O 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由三角形全等可知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OA′B′的理由是( )A.SAS B.ASA C.SSS D.AAS8.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AB=8cm,AC=6cm,则S△ABD :S△ACD=( )A.3:4 B.4:3 C.16:9 D.9:169.如图,在Rt△ACB中,∠ACB=90°,∠A=25°,D是AB上一点.将Rt△ABC 沿CD折叠,使B点落在AC边上的B′处,则∠ADB′等于( )A.25°B.30°C.35°D.40°9题图 10题图10.如图,AB⊥BC,BE⊥AC,∠1=∠2,AD=AB,则( )A.∠1=∠EFD B.BE=EC C.BF=DF=CD D.FD∥B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80°,则它的顶角是__________.12.已知:如图,∠ACB=∠BDA=90°,要使△ACB≌△BDA,请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12题图 14题图 15题图13.在活动课上,小红已有两根长为4cm,8cm的小木棒,现打算拼一个等腰三角形,则小红应取的第三根小木棒长是__________cm.14.如图:△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__.15.某轮船由西向东航行,在A处测得小岛P的方位是北偏东75°,又继续航行7海里后,在B处测得小岛P的方位是北偏东60°,则此时轮船与小岛P的距离BP=__________海里.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2),B(5,5),C(5,2),存在点E,使△ACE和△ACB全等,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E点的坐标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92分)17.如图,∠B=∠D,∠BAC=∠DAC,求证:△ABC≌△ADC.18.如图,CD平分∠ACB,DE∥BC,∠AED=80°,求∠EDC的度数.19.已知:如图:∠AOB.求作:∠AOB的平分线OC.(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0.如图,写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 1 C1的各顶点坐标,并在图中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21.求出下列图形中的x值.22.如图,△ABC,∠C=90°,∠ABC=60°,BD平分∠ABC,若AD=8,求CD的长.23.如图,CD⊥DB于D,AB⊥DB于B,CD=EB,AB=ED.求证:CE⊥AE.24.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D∥EB,AC=BE,AD=BC,CF平分∠DCE.试探索CF与D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5.(14分)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在AC上,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BD=DE.(1)若点D是AC的中点,如图1,求证:AD=CE.(2)若点D不是AC的中点,如图2,试判断AD与C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提示:过点D作DF∥BC,交AB于点F.)(3)若点D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2)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如果成立,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一、选择题1.故选C.2.故选C.3.故选:B.4.故选:D.5.故选A.6.故选D.7.故选:A.8.故选:B.9.故选D.10.故选D.二、填空题11.20°.12.AC=BD或BC=AD或∠ABC=∠BAD或∠CAB=∠DBA.13.8.14.19.15.7.16.(1,5)或(1,﹣1)或(5,﹣1).三、解答题17.证明:在△BAC和△DAC中,,∴△BAC≌△DAC(AAS).18.解:∵DE∥BC,∠AED=80°,∴∠ACB=∠AED=8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D平分∠ACB,∴∠BCD=∠ACB=40°,∵DE∥BC,∴∠EDC=∠BCD=4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9.解:作法:①以点O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OA、OB于两点M、N;②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MN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C;③作射线OC.20.解:△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的各顶点坐标分别为:A 1(﹣3,﹣2),B1(﹣4,3),C1(﹣1,1),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21.解:∵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2)×180°=540,∴90°x°+(x﹣10)°+x°+(x+20)°=540°,解得:x=110°.22.解:∵∠C=90°,∠ABC=60°,∴∠A=30°,∵BD平分∠ABC,∴∠ABD=∠CBD=30°,∴∠A=∠ABD,∴∠DB=AD=8,∵∠C=90°,∠CBD=30°,∴CD=DB,∴CD=4.23.解:∵CD⊥DE,AB⊥DB,∴∠D=∠B=90°,在△EDC和△ABE中∵,∴△EDC≌△ABE(SAS),∴∠CED=∠A,∵∠B=90°,∴∠A+∠AEB=90°,∴∠CED+∠AEB=90°,∴∠CEA=90°,∴CE⊥AE.24.解:CF⊥DE,CF平分DE,理由是:∵AD∥BE,∴∠A=∠B,在△ACD和△BEC中,∴△ACD≌△BEC(SAS),∴DC=CE,∵CF平分∠DCE,∴CF⊥DE,CF平分DE(三线合一).25.(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AB=AC=BC,∵D为AC中点,∴∠DBC=30°,AD=DC,∵BD=DE,∵∠ACB=∠E+∠CDE,∴∠CDE=30°=∠E,∴CD=CE,∵AD=DC,∴AD=CE;(2)成立,如图2,过D作DF∥BC,交AB于F,则∠ADF=∠ACB=60°,∵∠A=60°,∴△AFD是等边三角形,∴AD=DF=AF,∠AFD=60°,∴∠BFD=∠DCE=180°﹣60°=120°,∵DF∥BC,∴∠FDB=∠DBE=∠E,在△BFD和△DCE中∴△BFD≌△DCE,∴CE=DF=AD,即AD=CE.(3)(2)中的结论仍成立,如图3,过点D作DP∥BC,交AB的延长线于点P,∵△ABC是等边三角形,∴△APD也是等边三角形,∴AP=PD=AD,∠APD=∠ABC=∠ACB=∠PDC=60°,∵DB=DE,∴∠DBC=∠DEC,∵DP∥BC,∴∠PDB=∠CBD,在△BPD和△DCE中,∴△BPD≌△DCE,∴PD=CE,∴AD=CE.。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成功的花由汗水浇灌,艰苦的掘流出甘甜的泉,相信自己,放好心态向前冲。
祝你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成功!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学习用具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2.下列各组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6,8,10B.5,12,13C.9,40,41D.7,9,123.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和3,那么它的周长是( )A.9B.12C.15或12D.154.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哪个条件不能判定△ABM≌△CDN( )A.∠M=∠NB.AB=CDC.AM∥CND.AM=CN5.电子钟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实际时间是( )A.21:10B.10:21C.10:51D.12:016.如图,DE是△ABC中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如果BC=9cm,AB=11cm,则△EBC的周长为( )A.9cmB.11cmC.20cmD.31cm7.在等腰△ABC中,AB=AC,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7B.11C.7或11D.7或108.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点P1与点P关于OA对称,点P2与点P关于OB对称,则△P1OP2是( )A.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B.顶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9.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大小为50°,则其顶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10.如图,已知B、E、F、C在同一直线上,BF=CE,AF=DE,则添加条件__________,可以判断△ABF≌△DCE.11.如图,∠A=36°,∠DBC=36°,∠C=72°,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__个.12.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若AC=4,BC=3,则CD=__________.13.如图,由四个直角边分别为5和4的全等直角三角形拼成“赵爽弦图”,其中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_.14.若直角三角形中,一斜边比一直角边大2,且另一直角边长为6,则斜边为__________.15.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且CD=5,则点D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__.16.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C、D分别落在点C′、D′处,若∠AFE=65°,则∠C′EF=__________度.17.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1cm,D、E分别是AB、AC上的点,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且点A′在△ABC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cm.18.如图,把Rt△ABC(∠C=90°)折叠,使A、B两点重合,得到折痕ED,再沿BE折叠,C点恰好与D点重合,则∠A等于__________度.19.如图,∠ACB=90°,E、F为AB上的点,AE=AC,BC=BF,则∠ECF=__________.20.如图,△ABC中,AB=17,BC=10,CA=21,AM平分∠BAC,点D、E分别为AM、AB上的动点,则BD+DE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7小题,共52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作图时用铅笔)21.如图,已知直线l及其同侧两点A、B.(1)在直线l上求一点P,使到A、B两点距离之和最短;(2)在直线l上求一点O,使OA=OB.(请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并简要说明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2.如图,已知,EC=AC,∠BCE=∠DCA,∠A=∠E;求证:BC=DC.23.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C⊥D C,△ADC的面积为30cm2,DC=12cm,AB=3cm,BC=4cm,求△ABC的面积.24.等边△ABC和等边△ADE如图放置,且B、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接CD.求证:∠ACD=60°.25.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A,C、E分别是直线b、a上两点且BC⊥a,DE⊥b,点M、N是EC、DB的中点.求证:MN⊥BD.26.如图,已知AC平分∠BAD,CE⊥AB于E,CF⊥AD于F,且BC=CD.(1)求证:△BCE≌△DCF;(2)若AB=17,AD=9,求AE的长.27.如图,四边形ABCD,AD∥BC,∠B=90°,AD=6,AB=4,BC=9.(1)求CD的长为__________.(2)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边BC向点C运动,连接DP.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则当t为何值时,△PDC为等腰三角形?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学习用具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两边能够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各选项判断即可.【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故本选项正确;D、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属于基础题,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2.下列各组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6,8,10B.5,12,13C.9,40,41D.7,9,12【考点】勾股数.【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四个答案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62+82=102=100,∴能构成直角三角形;B、52+122=132=169,∴能构成直角三角形;C、92+402=412=1681,∴能构成直角三角形;D、∵72+92≠12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即若三角形的三边符合a2+b2=c2,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和3,那么它的周长是( )A.9B.12C.15或12D.15【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6和3,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当腰为3时,3+3=6,不能构成三角形,因此这种情况不成立.当腰为6时,6﹣3<6<6+3,能构成三角形;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6+6+3=1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题目从边的方面考查三角形,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求三角形的周长,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好习惯,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4.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哪个条件不能判定△ABM≌△CDN( )A.∠M=∠NB.AB=CDC.AM∥CND.AM=CN【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分别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加上∠M=∠N可利用ASA定理证明△ABM≌△CDN,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加上AB=CD可利用SAS定理证明△ABM≌△CDN,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加上AM∥CN可证明∠A=∠NCB,可利用ASA定理证明△ABM≌△CDN,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加上AM=CN不能证明△ABM≌△CDN,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5.电子钟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实际时间是( )A.21:10B.10:21C.10:51D.12:01【考点】镜面对称.【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分析可得题中所显示的图片与10:51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10:5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解决此类题应认真观察,注意技巧.6.如图,DE是△ABC中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如果BC=9cm,AB=11cm,则△EBC的周长为( )A.9cmB.11cmC.20cmD.31cm【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E=CE,故可得出AB=AE+BE=CE+BE,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DE是△ABC中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BC=9cm,AB=11cm,∴AE=CE,∴AB=AE+BE=CE+BE=11cm,∴△EBC的周长=BC+(CE+BE)=BC+AB=9+11=20c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2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知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在等腰△ABC中,AB=AC,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7B.11C.7或11D.7或1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分类讨论.【分析】题中给出了周长关系,要求底边长,首先应先想到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然后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验证答案.【解答】解: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腰长为y,则根据题意,得① 或②解方程组①得:,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此时能组成三角形;解方程组②得:,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此时能组成三角形,即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1或7;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相关计算.学生在解决本题时,有的同学会审题错误,以为15,12中包含着中线BD的长,从而无法解决问题,有的同学会忽略掉等腰三角形的分情况讨论而漏掉其中一种情况;注意:求出的结果要看看是否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故解决本题最好先画出图形再作答.8.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点P1与点P关于OA对称,点P2与点P关于OB对称,则△P1OP2是( )A.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B.顶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考点】轴对称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结合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求解.【解答】解:∵P为∠AOB内部一点,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分别为P1、P2,∴OP=OP1=OP2且∠P1OP2=2∠AOB=60°,∴故△P1OP2是等边三角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 分)9.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大小为50°,则其顶角的大小为50°或8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可知有两种情况(顶角是50°和底角是50°时),由等边对等角求出底角的度数,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顶角的度数.【解答】解:如图所示,△ABC中,AB=AC.有两种情况:①顶角∠A=50°;②当底角是50°时,∵AB=AC,∴∠B=∠C=50°,∵∠A+∠B+∠C=180°,∴∠A=180°﹣50°﹣50°=80°,∴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50°和80°.故答案为:50°和8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理解和掌握,能对有的问题正确地进行分类讨论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如图,已知B、E、F、C在同一直线上,BF=CE,AF=DE,则添加条件AB=DC(或∠AFB=∠DEC),可以判断△ABF≌△DC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开放型.【分析】已知两组边对应相等,可再加第三组边相等或已知两组边的夹角相等都可以.【解答】解:由条件可再添加AB=DC,在△ABF和△DCE中,,∴△ABF≌△DCE(SSS),也可添加∠AFB=∠DEC,在△ABF和△DCE中,,∴△ABF≌△DCE(SAS),故答案为:AB=DC(或∠AFB=∠DE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SAS、ASA、AAS和HL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A=36°,∠DBC=36°,∠C=72°,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3个.【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由已知条件,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求得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找寻,注意做到由易到难,不重不漏.【解答】解:∵∠C=72°,∠DBC=36°,∠A=36°,∴∠ABD=180°﹣72°﹣36°﹣36°=36°=∠A,∴AD=BD,△ADB是等腰三角形,∵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知∠BDC=180°﹣72°﹣36°=72°=∠C,∴BD=BC,△BDC是等腰三角形,∵∠C=∠ABC=72°,∴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故图中共3个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由已知条件利用相关的性质求得各个角的度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若AC=4,BC=3,则CD= .【考点】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长,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CD即可.【解答】解:∵AC=4,BC=3,∴AB=5,∵S△ABC= ×3×4= ×5×CD,∴CD=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及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13.如图,由四个直角边分别为5和4的全等直角三角形拼成“赵爽弦图”,其中阴影部分面积为1.【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分析】求出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即可得到面积.【解答】解:∵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分别是5和4,∴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为5﹣4=1,∴阴影部分面积为1×1=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赵爽弦图”,正方形的面积,熟悉“赵爽弦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差是解题的关键.14.若直角三角形中,一斜边比一直角边大2,且另一直角边长为6,则斜边为10.【考点】勾股定理.【专题】探究型.【分析】设一条直角边为a,则斜边为a+2,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的值即可.【解答】解:设一条直角边为a,则斜边为a+2,∵另一直角边长为6,∴(a+2)2=a2+62,解得a=8,∴a+2=8+2=10.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根据题意设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及直角边的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且CD=5,则点D到AB的距离为5.【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直接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过D点作DE⊥AB于点E,则DE即为所求,∵∠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CD=DE(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CD=5,∴DE=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知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 .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C、D分别落在点C′、D′处,若∠AFE=65°,则∠C′EF=65度.【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利用矩形ABCD可知,AD∥BC,所以∠FEC=∠AFE=65°,又因为沿EF折叠,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C的度数.【解答】解:∵AD∥BC∴∠FEC=∠AFE=65°又∵沿EF折叠∴∠C′EF=∠FEC=65°.【点评】本题利用了:①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②平行线的性质求解.17.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1cm,D、E分别是AB、AC上的点,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且点A′在△ABC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3cm.【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轴对称的性质.【分析】由题意得AE=A′E,AD=A′D,故阴影部分的周长可以转化为三角形ABC的周长.【解答】解: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所以AD=A′D,AE=A′E.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等于BC+BD+CE+A′D+A′E,=BC+BD+CE+AD+AE,=BC+AB+AC,=3cm.故答案为:3.【点评】折叠问题的实质是“轴对称”,解题关键是找出经轴对称变换所得的等量关系.18.如图,把Rt△ABC(∠C=90°)折叠,使A、B两点重合,得到折痕ED,再沿BE折叠,C点恰好与D点重合,则∠A等于30度.【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由折叠的性质知,AD=BD=BC,可求得sinA= ,所以可得∠A=30°.【解答】解: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D=BD=BC.∴sinA=BC:AB= ,∴∠A=30°.【点评】本题利用了:①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②正弦的概念.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ACB=90°,E、F为AB上的点,AE=AC,BC=BF,则∠ECF=45°.【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EC=∠ACE= ,∠BFC=∠BCF= ,从而利用F∠EC=∠BCF+∠ACE﹣∠ACB= + ﹣90°=45°求解.【解答】解:∵AE=AC,BC=BF,∴∠AEC=∠ACE= ,∠BFC=∠BCF= ,∴∠ECF=∠BCF+∠ACE﹣∠ACB= + ﹣90°=45°,故答案为:45°.【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中的等边对等角,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发现要求的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20.如图,△ABC中,AB=17,BC=10,CA=21,AM平分∠BAC,点D、E分别为AM、AB上的动点,则BD+DE的最小值是8.【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过B点作BF⊥AC于点F,BF与AM交于D点,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可知BD+DE的最小值是线段BF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组即可求解.【解答】解:过B点作BF⊥AC于点F,BF与AM交于D点.设AF=x,则CF=21﹣x,依题意有,解得, (负值舍去).故BD+DE的最小值是8.故答案为:8.【点评】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勾股定理和解方程组,理解BD+DE的最小值是AC边的高的长是解题的难点.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7小题,共52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作图时用铅笔)21.如图,已知直线l及其同侧两点A、B.(1)在直线l上求一点P,使到A、B两点距离之和最短;(2)在直线l上求一点O,使OA=OB.(请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并简要说明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1)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A′B交l于点P,则P为所求点;(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连接AB,在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即可;【解答】解:(1)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A′B交l于点P,点P即为所求的点;(2)连接AB,作AB的中垂线,交l于点O,点O即为所求的点.【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题目比较典型,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22.如图,已知,EC=AC,∠BCE=∠DCA,∠A=∠E;求证:BC=D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先求出∠ACB=∠ECD,再利用“角边角”证明△ABC和△EDC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证明即可.【解答】证明:∵∠BCE=∠DCA,∴∠BCE+∠ACE=∠DCA+∠ACE,即∠ACB=∠ECD,在△ABC和△EDC中,,∴△ABC≌△EDC(ASA),∴BC=D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求出相等的角∠ACB=∠ECD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23.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C⊥DC,△ADC的面积为30cm2,DC=12cm,AB=3cm,BC=4cm,求△ABC的面积.【考点】勾股定理.【分析】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出AC的长度,在△ABC中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可以得出是直角三角形.面积等于两直角边乘积的一半.【解答】解:在Rt△ACD中,S△ACD= AC•CD=30,∵DC=12cm,∴AC=5cm,∵AB2+BC2=25,AC2=52=25,∴AB2+BC2=AC2,∴S△ABC= AB.BC= ×3×4=6cm2.【点评】根据面积求出一直角边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出直角三角形,面积就可以求出了.24.等边△ABC和等边△ADE如图放置,且B、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接CD.求证:∠ACD=6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易证△ABE≌△ACD,即可得出∠B=∠ACD.【解答】证明:∵等边△ABC和等边△ADE,∴AB=AC,AE=AD,∠BAC=∠EAD=60°,∴∠BAC+∠CAE=∠DAE+∠CAE,即∠BAE=∠CAD,∴△ABE≌△ACD,∴∠B=∠ACD,∵∠B=60°,∴∠ACD=6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基础题,但也要细心.25.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A,C、E分别是直线b、a上两点且BC⊥a,DE⊥b,点M、N是EC、DB的中点.求证:MN⊥BD.【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DM= EC,BM= EC,从而得到DM=BM,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证明.【解答】证明:∵BC⊥a,DE⊥b,点M是EC的中点,∴DM= EC,BM= EC,∴DM=BM,∵点N是BD的中点,∴MN ⊥BD.【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6.如图,已知AC平分∠BAD,CE⊥AB于E,CF⊥AD于F,且BC=CD.(1)求证:△BCE≌△DCF;(2)若AB=17,AD=9,求AE的长.【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1)求出CE=CF,∠F=∠CEB=90°,根据HL证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2)求出DF=BE,证Rt△AFC≌ Rt△AEC,推出AF=AE,设DF=BE=x,得出方程17﹣x=9+x,求出x,即可求出答案.【解答】(1)证明:∵AC平分∠BAD,CE⊥AB,CF⊥AD,∴CE=C F,∠F=∠CEB=90°,在Rt△BCE与Rt△DCF中,,∴Rt△BCE≌Rt△DCF(HL);(2)解:∵Rt△BCE≌Rt△DCF,∴DF=BE,∵∠F=∠CEA=90°,∴在Rt△AFC和Rt△AEC中∴Rt△AFC≌Rt△AEC(HL),∴AF=AE,设DF=BE=x∵AB=17,AD=9,∴17﹣x=9+x解得:x=4∴AE=17﹣4=13.【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是SAS,ASA,AAS,SSS,HL.27.如图,四边形ABCD,AD∥BC,∠B=90°,AD=6,AB=4,BC=9.(1)求CD的长为5.(2)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边BC向点C运动,连接DP.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则当t为何值时,△PDC为等腰三角形?【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动点型.【分析】(1)过点D作DE⊥BC,垂足为E,先判断出四边形ABED是矩形,在Rt△DCE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CD的长;(2)过点D作DE⊥BC,垂足为E,由题意得PC=9﹣t,PE=6﹣t.再分CD=CP,CD=PD,PD=PC三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解:(1)过点D作DE⊥BC,垂足为E,∵AD∥BC,∠B=90°,∴四边形ABED是矩形,∴BE=AD=6,DE=AB=4,∴CE=BC﹣BE=9﹣6=3,在Rt△DCE中,CD= = =5.故答案为:5;(2)过点D作DE⊥BC,垂足为E,由题意得PC=9﹣t,PE=6﹣t.当CD=CP时,5=9﹣t,解得t=4;当CD=PD时,E为PC中点,∴6﹣t=3,∴t=3;当PD=PC时,PD2=PC2,∴(6﹣t)2+42=(9﹣t)2,解得t= .故t的值为t=3或4或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江汉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word版有答案)
江汉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估算7的值( ) A .在1和2之间B .在2和3之间C .在3和4之间D .在4和5之间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632=⨯B .532=+C .248=D .224=-3.已知矩形一边的长为5,另一边的长为4,则它的对角线的长为( ) A .3B .41C .4D .4124.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次根式的是( )A .43 B .3x C .30 D .a 27 5.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增加下列条件后,□ABCD 不一定是菱形的是( ) A .DC =BCB .AC ⊥BDC .AB =BDD .∠ADB =∠CDB6.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M 为边AD 的中点,延长MD 至点E ,使ME =MC ,以DE 为边作正方形DEFG ,点G 在边CD 上,则DG 的长为( ) A .13-B .53-C .15+D .15-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3∶4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 .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 .三边长度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 .三边长度之比为9∶40∶41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8.如图,把菱形ABCD 沿AH 折叠,使B 点落在BC 上的E 点处.若∠B =70°,则∠EDC 的大小为( ) A .10°B .15°C .20°D .30°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计算:818-=__________10.二次根式3-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条件是__________ 11.若实数x 、y 满足021=++-y x ,则x -y 的值为__________12.在□ABCD 中,∠A ∶∠B =3∶2,则∠D =__________度13.在Rt △ABC 中,∠C =90°,AC =3,AB =4,则BC 边的长是__________14.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较短的边长为12 cm ,则对角线的长为__________cm 15.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之比为3∶4,其周长为40 cm ,则菱形ABCD 的面积为____ 16.下列说法:① 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② 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④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其中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填正确的序号)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52分)17.(本题10分)计算:(1) b a 10253⨯ (2) ab b a ab a b 9323-+18.(本题10分)如图,某港口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远航”号、“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远航”号每小时航行16海里,“海天”号每小时航行12海里.它们离开港口一个半小时后相距30海里.如果知道“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能知道“海天”号沿哪个方向航行吗?19.(本题10分)如图,在□ABCD 中,O 是对角线AC 、BD 的交点,BE ⊥AC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求证:OE =OF20.(本题10分)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E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CE =CF ,BC =5,CF =3,BF =4,求证:DE ∥FC21.(本题10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AD ∥BC ,∠C =90°,P 是CD 上一点,BH ⊥AP 于H ,BH =BC =CD (1) 求证:∠ABP =45°(2) 若BC =20,PC =12,求AP 的长四、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22.如图,在Rt △ABC 中,∠B =90°,AB =3 cm ,AC =5 cm ,将△ABC 沿DE 折叠,使点C 与点A 重合,则AE 的长等于( ) A .4 cmB .23cm C .825cm D .27cm23.已知,如图,△ABC 中,∠A =90°,D 是AC 上一点,且∠ADB =2∠C ,P 是BC 上任一点,PE ⊥BD 于,PF ⊥AC 于F ,下列结论:① △DBC 是等腰三角形;② ∠C =30°;③ PE +PF =AB ;④ PE 2+AF 2=BP 2,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②B .①③④C .①④D .①②③④五、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24.(本题4分)在正方形ABCD 中,E 在BC 上,BE =2,CE =1,P 是BD 上的动点,则PE +PC 的最小值是25.(本题4分)如图,在△ABC 中,∠ABC =90°,BD 为AC 边上的中点,过点C 作CE ⊥BD 于点E ,过点A 作BD 的平行线,交CE 的延长线于点F ,在AF 的延长线上截去FG =BD ,连接BG 、DF .若AG =13,BG =5,则CF 的长为 六、解答题(共3题,共34分)26.(本题10分)已知△ABC 中,∠ACB =90°,D 是AB 的中点,∠EDF =90°(1) 如图1,若E 、F 分别在AC 、BC 边上,猜想AE 2、BF 2和EF 2之间有何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 若E 、F 分别在CA 、BC 的延长线上,请在图2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作证明)27.(本题12分)(1) 如图1,点P 是□ABCD 内的一点,分别过点B 、C 、D 作AP 的垂线BE 、CF 、DH ,垂足分别为E 、F 、H ,猜想BE 、CF 、DH 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证明(2) 如图2,若点P 在□ABCD 的外部,△APB 的面积为18,△APD 的面积为3,求△APC 的面积(3) 如图3,若点P 在□ABCD 的外部,增加条件:AB =BC ,∠APC =∠ABC =90°,设AP 、BP 分别与CD 相交于点M 、N .当DM =CN 时,PMCP = (请直接写出结论)28.(本题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 的两边OA 、OC 分别落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等腰Rt △ADE 的两个顶点D 、E 和正方形的顶点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1) 如图1,连接OD ,求证:△OAD ≌△BAE (2) 如图2,连接CD ,求证:BE -21DE =22CD(3) 如图3,当图1中的等腰Rt △ADE 的顶点D 与点B 重合时,点E 正好落在x 轴上,F 为线段OC 上一动点(不与O 、C 重合),G 为线段AF 的中点.若CG ⊥GK 交BE 于点K 时,请问∠KCG 的大小是否变化?若不变,请求其值,若改变,求出变化的范围江汉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BABC CDBB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2 10.x ≥3 11.3 12.72 13.714.2415.96 cm 216.①③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52分)17.解:(1) ab 230;(2) ab 2(可能要讨论a 、b 的符号哦) 18.解:西北方向(△PRQ 为直角三角形) 19.解:略 20.解:略21.解:(1) 过点B 作BE ⊥DA 于E∴四边形BCDE 为矩形 ∴BE =CD =BH∴Rt △BAE ≌Rt △BAH ,Rt △PBH ≌Rt △PBC (HL )∴∠ABP =21∠EBC =45° (2) 设AE =AH =x ,PH =PC =12 在ADP 中,AD 2+DP 2=AP 2 ∴(20-x )2=64+(x +12)2,x =5 ∴AP =5+12=17四、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22.C 23.B23.提示:第4个结论如图,AF =BG =BF五、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24.5 25.6六、解答题(共3题,共34分)26.解:(1) AE 2+BF 2=EF 2(中线倍长ED )(2) 仍然成立,如图27.解:(1) 过点C 作CM ⊥BE 于M∵∠DAH +∠CBM =180°-90°=90°,∠BCM +∠MBC =90° ∴∠DAH =∠MCB∴Rt △ADH ≌Rt △CBM (AAS ) ∴DH =BM ∴DH +CF =BE(2) 分别过点B 、C 、D 作AP 的垂线BE 、CF 、DH ,垂足分别为E 、F 、M 由(1)可知:DH +CF =BE ∴S △P AD +S △P AC =S △P AB ∴S △P AC =15(3) 连接AC 、BD 交于点O ,连接PO 由斜边中线得,OP =OA =OC =OB ∵∠AOB =90°∴∠OAP =∠OBP =∠OPA =∠OPB =22.5° ∵∠ADC =∠APC =90°由八字型可得,∠PCD =∠PAD =22.5°设PO 交DC 于E ,这样可以在△PCE 中解出各边∴122232242241)12(1)12(22+=+=-+=+-++=PM CP 28.解:(1) 略(2) 过点A 作AF ⊥DE 于F ,CG ⊥BE 于G ∴△BCG ≌△ABF (AAS ) ∴CG =BF ,BG =AF =DF ∴GD =BF∴△CG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E -21DE =BF =CG =22CD (3) 延长CG 、BA 交于点M∵点G 为AF 的中点 ∴△CGF ≌△MGA ∴GC =GM ∵GC ⊥CK ∴KC =KM过点K 作KP ⊥BM 于P ,KQ ⊥CB 于Q ∵BE 平分∠MBQ∴KP=KQ∴△KCQ≌△KMP∴∠CKQ=∠MKP∴∠CKM=90°∴△CK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KCG=45°为定值。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B )A • • a2=a6B・(^rb)3=a665C • a3^a2=a4D・a-}-a=a22•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如的点可能是(B )A •点、P B.点。
C.点 M D.点 NP Q M N0 1 2 3 4 5 63.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C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B•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 -如果两个角都是45。
,那么这两个角相等4 •若• 6=<16,那么*的值等于(D )A •—8 B. 8 C. -16 D. 165•下列多项式,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有(A )①x? +尸②—X2 +尸③—x2—y2©x2+Ay+护 @x2+2Q—护⑥一X?+4厂一4y2A・2个B・3彳、C・4个D・5个6•已知AABC^ADEF AB=2戏C=4若△DEF的周长为偶数,则EF的取值为(B )A・3 B・4C・5 D・3或4或57•当x=l时 px+b+1的值为一2,则(a+b —1)(1 一。
一巧的值为(A )A ・一 16 B. 一 8 C・ 8 D・ 168・★如图,在'ABC中,ZC=90°,,3平分ZB AC,DE丄AB于点E、则下列结论:①3 平分ZCDE;②ZBAC= ZBDE;③ZH平分ZADB;®BE+AC=.1B *其中正确的有论有_(填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分)17• (8分)计算:(1)^125-^/216-^121:解:原式=5-6- 11=一12.(2)(—2,b)2 • (6°6円一3夕);解:原式=4a4b2•6ab + (- 3b2) =[4X6— 3)]a4n b2n"2=-8a5b.⑶[(x+拧一 (xp)2]+R,:解:原式= [x2 + 2xy + y2-(x2-2xy + y?)]一2xy = (x2 + 2xy + y2-x2 + 2xy-护尸2巧= 4xy+2xy = 2 ・(4)(3x—i')2—(3x+2v)(3x—2v)・解:原式=(9*2 — 6xy + y2) — (9x2— 4y2) = 9x2— 6xy + y2— 9x2 + 4y2 = 一6xy + 5y2.18• (6分)若7。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方程2x + 3 = 7的解?A. x = 1B. x = 2C. x = 3D. x = 4答案:B2.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那么这个数可能是:A. 3B. -3C. 3或-3D. 以上都不对答案:C3.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那么这个数:A. 一定是正数B. 一定是负数C. 可以是正数或零D. 以上都不对答案:C4.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8,那么这个数是:A. 2C. 8D. -8答案:B5. 下列哪个选项是不等式3x - 5 > 7的解集?A. x > 4B. x < 4C. x > 2D. x < 2答案:A6. 计算 (-2)^3 的结果是:A. -8B. 8C. -6D. 6答案:A7. 一个角是90°,那么它的补角是:A. 90°B. 180°C. 270°D. 360°答案:B8. 一个数的倒数是1/2,那么这个数是:B. 1/2C. 1D. 0答案:A9.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4,那么这个数是:A. 16B. -16C. 4D. -4答案:A10.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A. 8B. -8C. 2D. -2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6,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42. 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20°,那么这个角是______。
答案:60°3.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以是______。
答案:±54.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27,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35. 一个数的倒数是1/3,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3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解方程:3x - 7 = 8。
答案:x = 52. 已知一个角是45°,求它的补角。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1)
八年级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2•如果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相同,那么这个数是()A. ± 1B. 1C. 0D. 0 和 13.下列说法:①用一张底片冲洗出来的 2张1寸相片是全等形;②所有的正五边形是全等形;③全等形的周长相等;④面积相等的图形一定是全等形•其中正确的是( )4.将一矩形纸片按如图方式折叠,BC 、BD 为折痕,折叠后 AB 与E B 与在同一条直线<X^X>D . 4个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③D .③上,则/ CBD 的度数 ( )A.大于90°B.等于90°C.小于90°D. 不能确定5.-81的平方根是()A . 9B-9C . 36.估计20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在(A . 2与3之间B . 3与4之间D . -3)C . 4与5之间D . 5与6之间7.如图1所示,将矩形纸片先沿虚线AB按箭头方向向右对折,接着将对折后的纸片沿虚线CD 向下对折,然后剪下一个小三角形,再将纸片打开,则打开后的展开图是当输入X 的值为-4时,则输出的结果为 _____________ . 1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
,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是 ___________ 一13. 如图,△ ABDACE,则AB 的对应边是 ______________ ,/ BAD 的对应角是 _____ .8.如图,在△ ABC 中,AB=AC ,/ A=36° , BD 、CE 分别是 △ ABC >△ BCD 的角平分线, 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A . 5个B . 4个C . 3个D . 2个二、填空题(每题 4分,共32分)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理数-的相反数是 _____ ,绝对值是 10. 在-3 , - <3 , — 1, ________________ 0这四个实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 ( )B B图A .B .C .D .14.如图,AD II BC, / ABC 的平分线 BP 与/ BAD 的平分线 AP 相交于点 P ,作 PE 丄 AB 于点E .若PE=2,则两平行线 AD 与BC 间的距离为 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点 P 在/ AOB 的内部,点 M 、N 分别是点P 关于直线 OA 、OB ?的对称点, 线段MN 交OA 、OB 于点E 、F ,若△ PEF 的周长是 20cm ,则线段 MN 的长是16.如图所示,• E =/F =90 , - B — C , AE 二 AF ,结论:① EM 二 FN :②CD =DN :③N FAN EAM :④厶ACN ABM •其中正确的有 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6分)17.计算(每小题5分,共10 分) (1) 1 . 0.81 - 3 -8496(2)血-2彳8-J (-16产(-£)(第 13题图) C(第 14题图)(第16题图)218. (6分)自由下落的物体的高度h (m)与下落时间t (s )的关系为h = 4.9 t •有一学生不慎让一个玻璃杯从19.6 m高的楼上自由下落,刚好另一学生站在与下落的玻璃杯同一直线的地面上,在玻璃杯下落的同时楼上的学生惊叫一声,这时楼下的学生能躲开吗(声音的速度为340 m / s)?19. (6分)已知:如图,D是厶ABC的边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 DE = FE, FC // AB.求证:AD=CF •20. (6分)如图,写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并作出与△ 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13!2 d i •* -3 -i -IO B (-11"!^ '1 2 3x hL21. (8分)认真观察下图4个图中阴影部分构成的图案,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这四个图案都具有的两个共同特征.特征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在下图中设计出你心中最美丽的图案,使它也具备你所写出的上述特征22. (8分)如图,两条公路AB, AC相交于点A,现要建个车站D,使得D到A村和B村的距离相等,并且到公路AB、AC的距离也相等.(1)请在图1中画出车站的位置.(2)若将A、B抽象为两个点,公路AC抽象为一条直线,请在直线AC上找一个点M , 使厶ABM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能找几个?请你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C论:AE图1 图223. (10分)在厶ABC 中,AB =CB , / ABC =90o, F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 上,且AE =CF •⑴ 求证:Rt △ ABE 也 Rt △ CBF ; (2) 若/ CAE =30o,求/ ACF 度数.24. ( 10分)数学课上,李老师出示了如下框中的题目, 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E 在AB 上, 点D 在CB 的延长线上,且ED=EC ,如图I 试确定线段AE 与DB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 I 理由•I D 十B‘C 1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小敏与同桌小聪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当点E 为AB 的中点时,如图1,确定线段AE 与DB 的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DB (填“〉”,或”“=”.第24题图1第24题图2(2 )特例启发,解答题目解:题目中,AE与DB的大小关系是:AE _ DB (填“〉”,或:”“=”.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E作EF//BC,交AC于点F .(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3 )拓展结论,设计新题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 = EC .若ABC的边长为1,AE =2,求CD的长(请你直接写出结果)一、选择题(24分)1. B2. C3. C4. B5. D6. C7. D8. A二、填空题(32分)9. <3^/3 ; 10. 0, -3 ; 11. 2 ; 12. 70° 40°或55° 55°; 13. AC , / CAE ;14. 4 ; 15. 20cm ;16.①③④.三、解答题(64分)117.(10 分)(1)原式=-0.9_(_2)7 .................................... 2 分61 9= 2亠7 ..................................... 4分6 103 、= 9 ............................................. 5 分20⑵原式=2 - .2 2 -16 (-2) ..................... 2 分4= 2 - • 2 ——32 ..................................... 4 分4= 34 -—V2 ................................................. 5 分418. (6分)解:根据题意得 4.9t2=19.6 ......................... 1分丄2 19.6 八t ....................... 2分4.9t =2 .................... 3 分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是19.6" 340、0.6(s) ..................... 4分因为0.6 v 2 ............................................. 5分答:楼下的学生能躲开。
金考卷数学答案八年级
金考卷数学答案八年级【篇一:八年级数学试卷】5-2016学年度考卷初二数学试卷6.小朱要到距家15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朱出发10分钟后,小朱的爸爸立即去追小朱,且在距离学校60米的地方追上了他.已知爸爸比小朱的速度快100米/分,求小朱的速度.若设小朱速度是x米/分,则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14401440??10x?100xa.b.1440x?1440x?100?10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c.1440x?1440x?100?10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d.1440第i卷(选择题)x?100?1440x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a.xxx2 b.x?1 c.2?y d.x? 8.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bd,de∥ac,若ac=4,2.已知11则四边形code的周长() a?b=2,则aba?b的值为()a.0.5b.﹣0.5c.2d.﹣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0,a)与点q(b,13)关于原点对称,则a+b的值为() a.33 b.﹣33 c.﹣7 d.74.若一次函数y=(m﹣3)x+5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 a.m>0 b.m<0 c.m>3 d.m<3x25.分式?4x?2的值为0,则()第1页共28页◎第2页共28页a.4b.6c.8d.1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10.如图,将正方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a的坐标为(1,y21222?1,②2x-5xy+y=0,③7x+1=0,④?0中一元12.方程:①2x?3x22二次方程是()a.①和②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③ 13.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2,ab=4,则bc的长为() a.4 b.12 c.24 d.283),则点c的坐标为() 14.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cd,ad=bcb.ab=cd,ab∥cd c.ab=cd,ad∥bc d.ab∥cd,ad∥bc15.某品牌服装原价173元,连续两次降价x%后售价价为127元,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173(1+x%)2=127 b.173(1-2x%)=127c.173(1-x%)2=127 d.127(1+x%)2=17316.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4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白球1个,黄球1个,红球2个,摸出一个球不放回,再摸出一个球,两次都摸到a.(﹣,1) b.(﹣1,)红球的概率是()a.1111c.(,1)d.(﹣3,﹣1) 2 b.3 c.6 d.817.如图,△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b于点d、f,be⊥df交11.如图所示,已知a(1),b2)为反比例函数y=x图象上的两()点,动点p(x,0)在x轴正半轴上运动,当线段ap与线段bp之差达到最大时,点p的坐标是()a.(12,0)b.(1,0)c.(32,0)d.(52,0)第3页共28页◎第4页共28页三个正方形,则x的值为()重叠无缝隙).若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和为14cm,四边形abcd2面积是11cm,则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周长的总和为()2a.5b.6c.7d.12219.关于x的方程x+2kx+k-1=0的根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k为任何实数,方程都没有实数根a.48cmb.36cmc.24cmd.18cmb.k为任何实数,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3.如图,菱形abcd中,ab=ac,点e、f分别为边ab、bc上的点,且ae=bf,c.k 为任何实数,方程都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根和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三种20.如图,在?abcd中,e是bc的中点,且∠aec=∠dce,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a.s124.一个数9的平方根是()△afd=2s△efb b.bf=2k分别为线段bc,cd,25.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bd上的任意一点,则pk+qk的最小值为()2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27 )a.2b.-2c.-4d.4第5页共28页◎第6页共28页28 ) a.1<2 b.2<<3 c.3<4 d.4<<529.在一定的条件下,若物体运动的路程s(米)与时间t(秒)的关系式a.y=-x+2 b.y=x+2 c.y=x-2 d.y=-x-2为s=5t2+2t,则当t=4秒时,该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34.点p在第四象限内,p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a.28米 b.48米 c.68米 d.88米的坐标()a.(3,-4)b.(-4,3)c.(-3,4)d.(4,-3) 35.在下列四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4,5,6 b.5,6,1036.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31.对x2-3x+2分解因式,结果为() a.x(x-3)+2b.(x-1)(x-2)a??9 bc.(x-1)(x+2)d.(x+1)(x-2)32.如图,已知∠1=∠2,ac=ad,增加下列条件:①ab=ae;②bc=ed;③∠c.?c=∠d;④∠b=∠e.其中能使△abc≌△aed的条件有()37.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a.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b.如果x2>0,那么x>0c.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 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38.为了推选一名同学参加学校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赛”,九(3)班组织了五轮班级选拔赛,在这五轮选拔赛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分都是95a.4个 b.3个 c.2个 d.1个分,甲的成绩的方差是0.3,乙的成绩的方差是0.8,根据以上数据,下列33.如图,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a,且与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交于点b,说法正确的是()则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a.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 b.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 c.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稳定d.无法确定甲、乙的成绩谁更稳定第7页共28页◎第8页共28页39.将△abc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 a.与原图形关于x轴对称b.与原图形关于y轴对称c.与原图形关于原点对称d.向y轴的负方向平移了一个单位40.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a.x<0b.x>0c.x<2 d.x>2 41.对于一次函数y=x+6,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函数值随自变量增大而增大d.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坐标是(0,6) 42.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图,则当输入的x为144时,输出的y是()a.12 b...43.小刚去距县城28千米的旅游点游玩,先乘车,后步行.全程共用了1小时,已知汽车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步行的速度每小时4千米,则小刚乘车路程和步行路程分别是()a.26千米,2千米b.27千米,1千米c.25千米,3千米d.24千米,4千米第9页共28页◎第10页共28页【篇二:2014-2015年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s=txt>八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abc和△def中,ab=de, ∠b=∠e,如果补充一个条件后不一定能使△abc≌△def,则补充的条件是()a、bc=efb、∠a=∠dc、ac=dfd、∠c=∠f 2、下列命题中正确个数为()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②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2个d、1个3、已知△abc≌△def,∠a=805、如右图,图中显示的是从镜子中看到背后墙上的电子钟读数,由此你可)a、10:05b、20:01c、20:10d、10:02a以推断这时的实际时间是(7、点p(1,-2)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p1,p1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p2,则p2的坐标为()a、(1,-2)b、(-1,2)c、(-1,-2)d、(-2,-1) 8、已知?x?2??=0,求yx的值()a、-1b、-2c、1d、29、如图,de是△abc中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如果bc=8cm,ab=10cm,则△ebc的周长为()a、16 cmb、18cmc、26cmd、28cm10、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点e、f是ad的三等分点,若△abc的面积为12cm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2cm 2b、4cm2c、6cm2aa2e 第9题图dcdc第10题图第14题图dc16、如图,a、b两村在一条小河的同一侧,要在河边建一水厂向两村供水.(1)若要使自来水厂到两村的距离相等,厂址p应选在哪个位置?(2)若要使自来水厂到两村的输水管用料最省,厂址q应选在哪个位置?请将上述两种情况下的自来水厂厂址标出,并保留作图痕迹.?b?a四、求下列x的值(8分)17、 27x3=-34318、 (3x-1)2=(-3)2五、解答题(5分)19、已知5+的小数部分为a,5-的小数部分为b,求 (a+b)2012的值。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期中综合素质调研检测数 学(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1—1213—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通常把自行车的车身设计为三角架结构,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 ( )A .对称性B .稳定性C .全等性D .以上说法都正确2. 下列各组数中,能组成三角形的一组是( )1,1,2B .1,2,4C .2,3,5D .2,3,43.若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称为一对“共边三角形”,则图中以BC 为 公共边的“共边三角形”有( )对。
A. 2 B. 3 C. 4 D. 54. 下列说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③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为( )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5.一副三角板有两个直角三角形,按如图的方式叠放在一起,则∠α的度数是( ) A. 165⁰B. 150⁰C. 135⁰D. 120⁰6. 下列四组条件中,可以判定△ABC 与△111C B A 全等的是( )A. ,,1111C A AC C B BC ==∠A=∠1AB. ,11B A AB = ∠C=∠1C =090C. ,11C A AC = ∠A=∠1A ∠B=∠1BD. ∠A=∠1A ∠B=∠1B ,∠C=∠1C7.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3332a a a =•B. 422x x x =+C.236a a a =÷D.6328)2(m m -=-8. 若,)()(22A b a b a +-=+则A 为 ( ) A.-2abB.2abC. 4abD. -4ab9. 已知43))((2--=+-x x n x m x ,则n m -的值为 ( ) A. 1B .3C. -2D . -310. 下列因式分解正解的是( )A. 2)()()(y x x y y y x x -=-+-B.)(2y x x x xy x +=++C. )2)(2(442-+=+-x x x xD.)4(42+-=+-x x x x11. 如图所示,点A 、B 分别是∠NOP 、∠MOP 平分线上的点,AB ⊥OP 于点E ,BC ⊥MN 于点C ,AD ⊥MN 于点D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AOB=90⁰ B. AD+BC=AB C. 点O 是CD 的中点 D. 图中与∠CBO 互余的角有两个12. 矩形ABCD 中,横向阴影部分是长方形,另一部分是平行四边形,依照图中标注的数据,图 中空白部分的面积为 ( ) A. 2c ac bc ab +-- B.2c ac ab bc ++-C.ab a bc b -+-22D. ac bc ab a -++2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相应题中的横线上)13. 正n 边形的一个外角是40⁰,则n 为 . 14. 已知方程{512=+=-a b b a 的解恰好是△ABC 的两边长,则△ABC 的第三边C 的取值范围是 .15. 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 是BC 、AD 、CE 的中点,且△ABC 的面积等于82cm ,则阴影S = . 16. 已知51=+x x ,则221xx +的值是 . 17. 如图所示,在△ABC 中,∠A=70⁰,∠B=50⁰,点D 、E 分别为AB ,AC 上的点,沿DE 折叠,使点A 落在BC 边上点F 处, 若△EFC 为直角三角形,则∠BDF= .18. 如图,∠ACD 是△ABC 的外角,∠ABC 的平分线与∠ACD 的平 分线交于点1A ,∠1A BC 的平分线与∠1A CD 的平分线交于点2A ,,∠BC A n 1-的平分线与∠CD A n 1-交于点n A ,的平分线交于点n A ,若∠A=θ,则∠=n A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 19.因式分解(每小题4分,共12分)(1))(9)(3a b b a -+- (2)m mx mx 1682+-(3)))((6-2+n n +7.20. 化简求值(每小题5分,共10分)(1)2215()()2()3(),5x y x y x y x y x y +--+--其中=-2,=(2)6423323(420126)(2),2,2a a b a b a b a a b ⎡⎤---+÷--=-=⎣⎦其中21.(5分)已知在△ABC 中,三边长分别为a ,b ,c 满足等式,0222222=--++bc ab c b a 请判断△ABC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期中测试题(八年级上册数学)
期中自我评估(本试卷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交通标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2022年金华)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 cm和8 cm,则第三边的长可以是()A. 2 cmB. 3 cmC. 6 cmD. 13 cm3. 如图1,已知△ABC≌△DEC,点E在AB边上,∠B=70°,则∠BCE的度数为()A. 30°B. 40°C. 45°D. 50°图14.若一个正多边形的各个内角都是140°,则这个正多边形是()A.正六边形B.正七边形C.正八边形D.正九边形5. 根据图2中给定的条件,全等的三角形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①②③④图26.若点A(a-2,3)和点B(-1,b+5)关于y轴对称,则点C(a,b)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7. 如图3,在△ABC中,AB=AC,以点B为圆心,BC的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C,E,再分别以点C,E为圆心,大于12CE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连接BF交AC于点D.若∠A=50°,则∠CBD的度数是()A. 25°B. 40°C. 50°D. 65°图3 图4 图5 图68.(2022年海南)如图4,直线m∥n,△ABC是等边三角形,顶点B在直线n上,直线m交AB于点E,交AC于点F,若∠1=140°,则∠2的度数是()A. 80°B. 100°C. 120°D. 140°9. 如图5,在2×2的方格纸中有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ABC,则与△ABC成轴对称且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共有()A. 3个B. 4个C. 5个D. 6个10.如图6,在△ABC中,P,Q分别是BC,AC上的点,作PR⊥AB,PS⊥AC,垂足分别是R,S.若AQ=PQ,PR=PS,有下列结论:①AS=AR;②QP∥AR;③△BRP≌△QSP;④AP垂直平分RS.其中正确的是()A.仅①②B.仅①②③C.仅①②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 如图7是某一水塘边的警示牌,牌面是五边形,这个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图7 图8 图912. 如图8,已知BE=DC,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BE≌△ACD.13.如图9,AD是△ABC的中线,G是AD上的一点,且AG=2GD,连接BG.若S△ABC=6,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4. 如图10,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折叠,若∠BDE =25°,那么∠BED =__________.图10 图11 图1215. 如图11,OP平分∠AOB,PM⊥OA于点M,点D在OB上,DH⊥OP于点H.若OD=4,OP=7,PM=3,则DH的长为.16. 如图12,点E在等边三角形ABC的边BC上,BE=12,DC⊥BC于点C,P是射线CD上一动点,F 是线段AB上一动点,当EP+PF的值最小时,BF=14,则AC的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17.(6分)如图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形如英文字母“V”的图形三个端点的坐标分别是A(2,3),B(1,0),C(0,3).(1)画出字母“V”的图形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2)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结合起来,你能从中看出什么英文字母?图1318.(6分)如图14,在四边形ABCD中,∠A=100°,∠D=140°,∠BCD的平分线CE交AB于点E.(1)若∠B=∠BCD,则∠B= °;(2)若CE∥AD,求∠B的度数.图1419.(8分)如图15,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B∥DE.老师说:再添加一个条件就可以使△ABC≌△DEF.下面是课堂上三个同学的发言,甲说:添加AC=DF;乙说:添加AC∥DF;丙说:添加BE=CF.(1)甲、乙、丙三个同学说法正确的是 .(2)请你从正确的说法中选择一种,并给出证明.图1520.(10分)如图16,在△ABC中,∠A=90°,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点E,交AC于点D.(1)若∠C=35°,求∠DBA的度数;(2)若△ABD的周长为30,AC=18,求AB的长.图1621.(10分)如图17,已知AB⊥AC,AD⊥AE,AB=AC,AD=AE.求证:(1)△ADB≌△AEC;(2)DB⊥EC.图1722.(12分)如图18,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1)AD与CE相等吗?为什么;(2)若∠BCD=75°,求∠ACE的度数;(3)若∠BCE=α,∠ACE=β,则α,β之间满足一定的数量关系,试说明这个结论.图1823.(14分)如图19,在△ABC中,AB=AC=10 cm,BC=8 cm,D为AB的中点,点P在线段BC上以3 cm/s的速度由点B向点C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点C向A点运动,并且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设点Q的运动时间是t s.(1)用含有t的式子表示PC=cm;(2)当△BPD与△CQP全等时,求点Q的运动速度;(3)若点Q以(2)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图19期中自我评估一、1. A 2. C 3. B 4. D 5. C 6. D 7. A 8. B 9. C 10. C二、11. 540°12.∠B=∠C或∠AEB=∠ADC13.2 14.130°15. 12 716. 20 解析:如图1,作点E关于直线CD的对称点G,过G作GF⊥AB于点F,交CD 于点P,此时EP+PF的值最小.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BC,∠B=60°.又∠BFG=90°,所以∠G=30°.所以BG=2BF=28.因为BE=12,所以CE=12EG=12×(28-12)=8.所以AC=BC=BE+EC=12+8=20.三、17. 解:(1)如图所示.(2)字母x.18.解:(1)60(2)因为CE∥AD,所以∠DCE+∠D=180°.所以∠DCE=180°-∠D=180°-140°=40°.因为CE平分∠BCD,所以∠BCD=2∠DCE=80°.所以∠B=360°-(100°+140°+80°)=40°.19. 解:(1)乙、丙(2)选择乙(答案不唯一).证明如下:因为AB∥DE,AC∥DF,所以∠B=∠DEC,∠F=∠ACB.在△ABC和△DEF中,∠ACB=∠F,∠B=∠DEF,AB=DE,所以△ABC≌△DEF(AAS).20.解:(1)因为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所以CD=BD.所以∠CBD=∠C=35°.因为∠A=90°,所以∠C+∠CBD+∠DBA=90°.所以∠DBA=90°-35°-35°=20°.(2)因为△ABD的周长为30,所以AB+AD+BD=AB+AD+CD=AB+AC=30.因为AC=18,所以AB=30-18=12.21.证明:(1)因为AB⊥AC,AD⊥AE,所以∠BAC=∠DAE=90°.所以∠BAC+∠BAE=∠DAE+∠BAE,即∠BAD=∠CAE.在△BAD与△CAE中,AB=AC,∠BAD=∠CAE,AD=AE,所以△ADB≌△AEC(SAS).(2)设BD和CE交于点F.因为△ADB≌△AEC,所以∠ACE=∠ABD.图1所以∠BFC=∠BAC=90°.所以DB⊥EC.22.(1)证明:AD=CE.理由如下:因为BD为△ABC的角平分线,所以∠ABD=∠CBE.在△ABD和△EBC中,BA=BE,∠ABD=∠CBE,BD=BC,所以△ABD≌△EBC(SAS).所以AD=CE.(2)解:因为BD=BC,所以∠BDC=∠BCD=75°.所以∠ADB=180°-75°=105°.由(1)知∠BCE=∠ADB=105°.所以∠ACE=105°-75°=30°.(3)解:同(2)可得∠BDC=∠BCD=α-β.因为△ABD≌△EBC,所以∠BAD=∠BEC.所以∠EBC=∠ABD=∠ACE=β.因为∠DBC+∠BDC+∠BCD=180°,所以β+(α-β)+(α-β)=180°.所以2α-β=180°.23.解:(1)(8-3t)(2)因为D为AB的中点,所以BD=12AB=5.因为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所以BP≠CQ.又∠B=∠C,所以△BPD≌△CPQ.所以BP=PC=4 cm,CQ=BD=5 cm.所以3t=4,解得t=4 3 .所以点Q的运动速度为5÷43=154cm/s.(3)设经过x秒后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根据题意,得154x=3x+2×10.解得x=803.所以点P共运动了803×3=80 cm.△ABC周长为10+10+8=28 cm.因为80=28×2+8+10+6,所以点P,Q在AB边上相遇.所以经过803s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边上相遇.。
初二上册数学期中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上册数学期中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做数学题目时,要根据已知条件一步步去推未知条件,见缝插针,步步紧逼,看一个条件写一个式子,先不要管有没有用,或许如今对做题没有关怀,写着写着就豁然开朗了。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初二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希望对你们有关怀!初二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以下标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应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把握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解答时要留意:推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查找对称轴,图形两部沿对称轴叠后可重合;推断中心对称图形是要查找对称中心,图形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2.在以下各组条件中,不能说明△ABC△△DEF的是( )A.AB=DE,△B=△E,△C=△FB.AC=DF,BC=EF,△A=△DC.AB=DE,△A=△D,△B=△ED.AB=DE,BC=EF,AC=D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结合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分别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AB=DE,△B=△E,△C=△F,可以利用AAS定理证明△ABC△△DEF,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AC=DF,BC=EF,△A=△D不能证明△ABC△△DEF,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AB=DE,△A=△D,△B=△E,可以利用ASA定理证明△ABC△△DEF,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AB=DE,BC=EF,AC=DF可以利用SSS定理证明△ABC△△DEF,故此选项不合题意;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留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需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需是两边的夹角.3.以下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4,5,6B.1.5,2,2.5C.2,3,4D.1,,3【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A、42+52=41≠62,不行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A选项错误;B、1.52+22=6.25=2.52,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B选项正确;C、22+32=13≠42,不行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C选项错误;D、12+( )2=3≠32,不行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D选项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假如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4.如图,在△ABC中,△C=90°,AC=BC,AD是△CAB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若AB=6cm,则△DEB的周长是( )A.5cmB.6cmC.7cmD.8cm【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C=DE,AC=AE,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AD是△CAB的角平分线,DE△AB,△C=90°,△DC=DE,AC=AE,△△DEB的周长=DE+BE+BD=BE+DC+BD=BE+BC=BE+AE=AB=6cm.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把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假如把△ABC的顶点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1格到达A′点,连接A′B,则线段A′B与线段AC的关系是( )A.垂直B.相等C.平分D.平分且垂直【考点】平移的性质;勾股定理.【专题】网格型.【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利用勾股定理结合网格结构即可推断线段A′B与线段AC的关系.【解答】解:如图,将点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1格到达A′点,连接A′B,与线段AC交于点O.△A′O=OB= ,AO=OC=2 ,△线段A′B与线段AC互相平分,又△△AOA′=45°+45°=90°,△A′B△AC,△线段A′B与线段AC互相垂直平分.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勾股定理,正确利用网格求边长长度及角度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在△ABC中△A=60°,BM△AC于点M,CN△AB于点N,P为BC边的中点,连接PM,PN,则以下结论:①PM=PN;②△PMN为等边三角形;下面推断正确是( )A.①正确B.②正确C.①②都正确D.①②都不正确【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推断①正确;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求出△ABM=△ACN=30°,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CN+△CBM=60°,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BPN+△CPM=120°,从而得到△MPN=60°,又由①得PM=PN,根据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推断②正确.【解答】解:①△BM△AC于点M,CN△AB于点N,P为BC边的中点,△PM= BC,PN= BC,△PM=PN,正确;②△△A=60°,BM△AC于点M,CN△AB于点N,△△ABM=△ACN=30°,在△ABC中,△BCN+△CBM△180°﹣60°﹣30°×2=60°,△点P是BC的中点,BM△AC,CN△AB,△PM=PN=PB=PC,△△BPN=2△BCN,△CPM=2△CBM,△△BPN+△CPM=2(△BCN+△CBM)=2×60°=120°,△△MPN=60°,△△PMN是等边三角形,正确;所以①②都正确.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娴熟把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一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8cm,腰长为5cm,则腰上的高为( )A.3cmB. cmC. cmD. cm【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作AD△BC于D,作CE△AB于E,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D,由勾股定理求出AD,由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即可求出腰上的高.【解答】解:如下列图:作AD△BC于D,作CE△AB于E,则△ADB=90°,△AB=AC,△BD= BC=4cm,△AD= = =3(cm),△△ABC的面积= AB•CE= BC•AD,△AB•CE=BC•AD,即5×CE=8×3,解得:CE= ,即腰上的高为;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娴熟把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D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如图,在△ABC中,AC=BC,△ACB=90°,AE平分△BAC交BC于E,BD△AE于D,DF△AC交AC的延长线于F,连接CD,给出四个结论:①△ADC=45°;②BD= AE;③AC+CE=AB;④AB﹣BC=2F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过E作EQ△AB于Q,作△ACN=△BCD,交AD于N,过D作DH△AB于H,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CE=EQ,DF=DH,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AQ,AF=AH,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求出BQ=QE,即可求出③;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CND=45°,证△ACN△△BCD,推出CD=CN,即可求出②①;证△DCF△△DBH,得到CF=BH,AF=AH,即可求出④.【解答】解:如图,过E作EQ△AB于Q,△△ACB=90°,AE平分△CAB,△CE=EQ,△△ACB=90°,AC=BC,△△CBA=△CAB=45°,△EQ△AB,△△EQA=△EQB=90°,由勾股定理得:AC=AQ,△△QEB=45°=△CBA,△EQ=BQ,△AB=AQ+BQ=AC+CE,△③正确;作△ACN=△BCD,交AD于N,△△CAD= △CAB=22.5°=△BAD,△△ABD=90°﹣22.5°=67.5°,△△DBC=67.5°﹣45°=22.5°=△CAD,△△DBC=△CAD,在△ACN和△BCD中,,△△ACN△△BCD,△CN=CD,AN=BD,△△ACN+△NCE=90°,△△NCB+△BCD=90°,△△CND=△CDA=45°,△△ACN=45°﹣22.5°=22.5°=△CAN,△AN=CN,△△NCE=△AEC=67.5°,△CN=NE,△CD=AN=EN= AE,△AN=BD,△BD= AE,△①正确,②正确;过D作DH△AB于H,△△FCD=△CAD+△CDA=67.5°,△DBA=90°﹣△DAB=67.5°,△△FCD=△DBA,△AE平分△CAB,DF△AC,DH△AB,△DF=DH,在△DCF和△DBH中,△△DCF△△DBH,△BH=CF,由勾股定理得:AF=AH,△ = = = =2,△AC+AB=2AF,AC+AB=2AC+2CF,AB﹣AC=2CF,△AC=CB,△AB﹣CB=2CF,△④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等学问点的理解和把握,能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2分,共22分.)9.如图,在△ABC与△ADC中,已知AD=AB,在不添加任何关心线的前提下,要使△ABC△△ADC,只需再添加的一个条件可以是DC=BC或△DAC=△BA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开放型.【分析】添加DC=BC,利用SSS即可得到两三角形全等;添加△DAC=△BAC,利用SAS即可得到两三角形全等.【解答】解:添加条件为DC=BC,在△ABC和△ADC中,,△△ABC△△ADC(SSS);若添加条件为△DAC=△BAC,在△ABC和△ADC中,,△△ABC△△ADC(SAS).故答案为:DC=BC或△DA C=△BAC【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娴熟把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此题的关键.10.如图,等腰△ABC中,AB=AC,△DBC=15°,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A的度数是50°.【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D=BD,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ABD,然后表示出△AB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可得△C=△ABC,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BD,△△A=△ABD,△△DBC=15°,△△ABC=△A+15°,△AB=AC,△△C=△ABC=△A+15°,△△A+△A+15°+△A+15°=180°,解得△A=50°.故答案为:50°.【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记性质并用△A表示出△ABC的另两个角,然后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若AD=6,DE=5,则CD的长等于8.【考点】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专题】计算题.【分析】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AC=2DE=10;然后在直角△ACD中,利用勾股定理来求线段CD的长度即可.【解答】解: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DE=5,△DE= AC=5,△AC=10.在直角△ACD中,△ADC=90°,AD=6,AC=10,则根据勾股定理,得CD= = =8.故答案是:8.【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AC的长度是解题的难点.12.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3cm,BC=4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则CD= cm.【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B=5,然后由翻折的性质得到AE=AC=3,CD=DE,则EB=2,设CD=EC=x,则BD=4﹣x,然后在Rt△DEB中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在Rt△ACB中,AB= =5,由翻折的性质可知:AE=AC=3,CD=DE,则BE=2.设CD=DE=x,则BD=4﹣x.Rt△DEB中,由勾股定理得:DB2=DE2+EB2,即(4﹣x)2=x2+22,解得:x= .△CD= .故答案为:cm.【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利用翻折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列出关于x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cm和4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0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题中没有指明哪边是底哪边是腰,则应当分两种状况进行分析.【解答】解:(1)当三边是2cm,2cm,4cm时,2+2=4cm,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应舍去;(2)当三边是2cm,4cm,4cm时,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此时周长是10cm;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0cm.故填10.【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确定要想到两种状况,分类进行商议,还应验证各种状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特殊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1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8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是80°或2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等腰三角形一内角为80°,没说明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有两种状况.【解答】解:(1)当80°角为顶角,顶角度数即为80°;(2)当80°为底角时,顶角=180°﹣2×80°=20°.故答案为:80°或20°.【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留意分状况进行商议,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1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与中线分别是5cm和6cm,则它的面积是30cm2.【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由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6cm,因此斜边是12cm,而高线已知,因此可以根据面积公式求出三角形的面积.【解答】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6cm,△斜边是12cm,△S△= ×5×12=30cm2△它的面积是30cm2.故填:30cm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16.△ABC中,点O是△ABC内一点且到△ABC三边的距离相等,△A=40°,则△BOC=110°.【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O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得到O是内心,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概念即可求出△BOC的度数.【解答】解:△O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O是内心,△AO,BO,CO都是角平分线,△△CBO=△ABO= △ABC,△BCO=△ACO= △ACB,△ABC+△ACB=180°﹣40°=140°,△OBC+△OCB=70°,△BOC=180°﹣70°=110°.故答案为:110°.【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的内心的性质,把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点P是△AOB内任意一点,OP=5cm,点M和点N分别是射线OA 和射线OB上的动点,PN+PM+MN的最小值是5cm,则△AOB的度数是30°.【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分别作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C、D,连接CD,分别交OA、OB于点M、N,连接OC、OD、PM、PN、MN,由对称的性质得出PM=CM,OP=OC,△COA=△POA;PN=DN,OP=OD,△DOB=△POB,得出△AOB= △COD,证出△OCD是等边三角形,得出△COD=60°,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分别作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C、D,连接CD,分别交OA、OB于点M、N,连接OC、OD、PM、PN、MN,如图所示:△点P关于OA的对称点为D,关于OB的对称点为C,△PM=DM,OP=OD,△DOA=△POA;△点P关于OB的对称点为C,△PN=CN,OP=OC,△COB=△POB,△OC=OP=OD,△AOB= △COD,△PN+PM+MN的最小值是5cm,△PM+PN+MN=5,△DM+CN+MN=5,即CD=5=OP,△OC=OD=CD,即△OCD是等边三角形,△△COD=60°,△△AOB=30°.故答案为:30°.【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最短路线问题、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娴熟把握轴对称的性质,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6°,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63°或27°.【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分类商议.【分析】分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状况,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它的底角的度数.【解答】解:在三角形ABC中,设AB=AC,BD△AC于D.①若是锐角三角形,△A=90°﹣36°=54°,底角=(180°﹣54°)÷2=63°;②若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BAC=36°+90°=126°,此时底角=(180°﹣126°)÷2=27°.所以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度数是63°或27°.故答案为:63°或2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理解和应用,此题的关键是娴熟把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9.如图,在△ABC中AB=17,AC=10,BC边上的高AD=8,则边BC的长为21.【考点】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在直角三角形AC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在直角三角形AB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由CD+BD求出BC的长即可.【解答】解:在Rt△ACD中,AC=10,AD=8,根据勾股定理得:CD= =6,在Rt△ABD中,AB=17,AD=8,根据勾股定理得:BD= =15,则BC=6+15=21,故答案为:21【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娴熟把握勾股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三、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4分)20.如图,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中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B′C′;(2)在直线l上找一点P(在答题纸上图中标出),使PB+PC的长最短,这个最短长度的平方值是13.【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分析】(1)分别找到各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可得△A′B′C′.(2)连接BC,则BC与l的交点即是点P的位置,求出PB+PC的值即可.【解答】解:(1)如下列图:.(2)如下列图:PB+PC=PB+PC=BC= = .则这个最短长度的平方值是13.【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作图及最短路线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轴对称的性质,难度一般.21.如图,已知△ABC,ACab. p=(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一条过点A的直线l,使得点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落在边AB上(不写作法,保存作图痕迹);(2)设直线l与边BC的交点为D,且△C=2△B,请你通过观看或测量,猜想线段AB、AC、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作图—冗杂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专题】作图题.【分析】(1)先作△BAC的平分线l,再过点C作CF△l交AB于F,则可得到点C和F点关于l对称,所以l为所作;(2)连结DF,如图,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到AF=AC,则AD垂直平分CF,所以DF=DC,则△DCF=△DFC,再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得△BDF=2△DCF,接着证明△B=2△BCF,于是得到△B=△BDF,则FB=FD=CD,则易得AB=AF+FB=AC+CD.【解答】解:(1)如图,直线l为所作;(2)AB=AC+CD.理由如下:连结DF,如图,△AD平分△BAC,AD△CF,△AF=AC,△AD垂直平分CF,△DF=DC,△△DCF=△DFC,△△BDF=△DCF+△DFC=2△DCF,△△AFC=△ACF,△△AFC=△B+△BCF,△△ACF=△B+△BCF,△△ACB=2△B,△2△B﹣△BCF=△B+△BCF,△△B=2△BCF,△△B=△BDF,△FB=FD,△FB=CD,△AB=AF+FB=AC+CD.【点评】此题考查了作图﹣冗杂作图:冗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识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冗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22.如图,E,F在BC上,BE=CF,AB=CD,AB△CD.求证:(1)△ABF△△DCE.(2)AF△D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由等式的性质就可以得出BF=CE,由平行线的性质就可以得出△B=△C,根据SAS就可以得出结论;(2)由△ABF△△DCE就可以得出△AFB=△DEC就可以得出结论.【解答】证明:△BE=CF,△BE+EF=CF+EF,△BF=CE.△AB△CD,△△B=△C .在△ABF和△DCE中,△△ABF△△DCE(SAS);(2)△△ABF△△DCE,△△AFB=△DEC,△AF△DE.【点评】此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的运用,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3.如图,某住宅小区在施工过程中留下了一块空地,已知AD=8米,CD=6米,△ADC=90°,AB=26米,BC=24米,小区为美化环境,欲在空地上铺草坪,已知草坪每平方米100元,试问用该草坪铺满这块空地共需花费多少元?【考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连接AC,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ACB=90°,求出区域的面积,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连结AC,如下列图:在Rt△ACD中,△ADC=90°,AD=4米,CD=3米,由勾股定理得:AC= =10(米),△AC2+BC2=102+242=676,AB2=262=676,△AC2+BC2=AB2,△△ACB=90°,△该区域面积S=S△ACB﹣S△ADC= ×10×24﹣×6×8=96(平方米),△铺满这块空地共需花费=96×100=9600元.【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区域的面积.24.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使得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的位置上.(1)折叠后,DC的对应线段是BC′,CF的对应线段是FC′;(2)若AB=8,DE=10,求CF的长度.【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1)根据翻折后的对应点确定出对应线段即可;(2)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E=6,从而得到AD=16,然后证明BE=BF=10,从而可求得FC=16﹣10=6.【解答】解:(1)△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的位置上,△DC的对应线段是BC′,CF的对应线段是FC′.故答案为:BC′;FC′.(2)由翻折的性质可知:DE=BE=10,△2=△BEF.△AD△BC,△△2=△1.△△1=△BEF.△BE=BF=10.在Rt△A BE中,由勾股定理得:AE= = =6,△AD=AE+ED=6+10=16.△CF=CB﹣BF=16﹣10=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证得BE=BF=10是解题的关键.25.勾股定理神秘而奇异,它的证法多样,其奇异各有不同,其中的“面积法”给了小聪以灵感,他惊喜的觉察,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1或图2摆放时,都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下面是小聪利用图1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1所示摆放,其中△DAB=90°,求证:a2+b2=c2 证明:连结DB,过点D作BC边上的高DF,则DF=EC=b﹣a△S四边形ADCB=S△ACD+S△ABC= b2+ ab.又△S四边形ADCB=S△ADB+S△DCB= c2+ a(b﹣a)△ b2+ ab= c2+ a(b﹣a)△a2+b2=c2请参照上述证法,利用图2完成下面的证明.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2所示摆放,其中△DAB=90°.求证:a2+b2=c2.【考点】勾股定理的证明.【分析】首先连结BD,过点B作DE边上的高BF,则BF=b﹣a,表示出S五边形ACBED,两者相等,整理即可得证.【解答】证明:连结BD,过点B作DE边上的高BF,则BF=b﹣a,△S五边形ACBED=S△ACB+S△ABE+S△ADE= ab+ b2+ ab,又△S五边形ACBED=S△ACB+S△ABD+S△BDE= ab+ c2+ a(b﹣a),△ ab+ b2+ ab= ab+ c2+ a(b﹣a),△a2+b2=c2.【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用两种方法表示出五边形ACBED的面积是解此题的关键.26.如图,△ABC中,△C=Rt△,AB=5cm,BC=3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 →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1)出发2秒后,求△ABP的周长.(2)问t为何值时,△BCP为等腰三角形?(3)另有一点Q,从点C开始,按C→B→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P、Q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t 为何值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计算题;动点型.【分析】(1)根据速度为每秒1cm,求出出发2秒后CP的长,然后就知AP 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得PB的长,最终即可求得周长.(2)因为AB与CB,由勾股定理得AC=4 因为AB为5cm,所以必需使AC=CB,或CB=AB,所以必需使AC或AB等于3,有两种状况,△BCP为等腰三角形.(3)分类商议:当P点在AC上,Q在AB上,则PC=t,BQ=2t﹣3,t+2t﹣3=6;当P点在AB上,Q在AC上,则AC=t﹣4,AQ=2t﹣8,t﹣4+2t﹣8=6.【解答】解:(1)如图1,由△C=90°,AB=5cm,BC=3cm,△AC=4,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出发2秒后,则CP=2,△△C=90°,△PB= = ,△△ABP的周长为:AP+PB+AB=2+5+ =7 .(2)①如图2,若P在边AC上时,BC=CP=3cm,此时用的时间为3s,△BCP为等腰三角形;②若P在AB边上时,有三种状况:i)如图3,若使BP=CB=3cm,此时AP=2cm,P运动的路程为2+4=6cm,所以用的时间为6s,△BCP为等腰三角形;ii)如图4,若CP=BC=3cm,过C作斜边AB的高,根据面积法求得高为2.4cm,作CD△AB于点D,在Rt△PCD中,PD = = =1.8,所以BP=2PD=3.6cm,所以P运动的路程为9﹣3.6=5.4cm,则用的时间为5.4s,△BCP为等腰三角形;△)如图5,若BP=CP,此时P应当为斜边AB的中点,P运动的路程为4+2.5=6.5cm则所用的时间为6.5s,△BCP为等腰三角形;综上所述,当t为3s、5.4s、6s、6.5s时,△BCP为等腰三角形(3)如图6,当P点在AC上,Q在AB上,则PC=t,BQ=2t﹣3,△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t+2t﹣3=3,△t=2;如图7,当P点在AB上,Q在AC上,则AP=t﹣4,AQ=2t﹣8,△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t﹣4+2t﹣8=6,△t=6,△当t为2或6秒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初二上册数学期中学问点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潍坊数学期中精选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上册潍坊数学期中精选试卷测试题(Word 版 含解析)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1.如图,在ABC 中,45ABC ∠=,AD ,BE 分别为BC ,AC 边上的高,连接DE ,过点D 作DF DE ⊥与点F ,G 为BE 中点,连接AF ,DG .(1)如图1,若点F 与点G 重合,求证:AF DF ⊥;(2)如图2,请写出AF 与DG 之间的关系并证明.【答案】(1)详见解析;(2)AF=2DG,且AF ⊥DG,证明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 利用条件先△DAE ≌△DBF,从而得出△F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证明△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2) 延长DG 至点M,使GM=DG,交AF 于点H,连接BM, 先证明△BGM ≌△EGD,再证明△BDM ≌△DAF 即可推出.【详解】解:(1)证明:设BE 与AD 交于点H..如图,∵AD,BE 分别为BC,AC 边上的高,∴∠BEA=∠ADB=90°.∵∠ABC=45°,∴△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BD.∵∠AHE=∠BHD,∴∠DAC=∠DBH.∵∠ADB=∠FDE=90°,∴∠ADE=∠BDF.∴△DAE ≌△DBF.∴BF=AE,DF=DE.∴△F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FE=45°.∵G为BE中点,∴BF=EF.∴AE=EF.∴△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FE=45°.∴∠AFD=90°,即AF⊥DF.(2)AF=2DG,且AF⊥DG.理由:延长DG至点M,使GM=DG,交AF于点H,连接BM,∵点G为BE的中点,BG=GE.∵∠BGM∠EGD,∴△BGM≌△EGD.∴∠MBE=∠FED=45°,BM=DE.∴∠MBE=∠EFD,BM=DF.∵∠DAC=∠DBE,∴∠MBD=∠MBE+∠DBE=45°+∠DBE.∵∠EFD=45°=∠DBE+∠BDF,∴∠BDF=45°-∠DBE.∵∠ADE=∠BDF,∴∠ADF=90°-∠BDF=45°+∠DBE=∠MBD.∵BD=AD,∴△BDM≌△DAF.∴DM=AF=2DG,∠FAD=∠BDM.∵∠BDM+∠MDA=90°,∴∠MDA+∠FAD=90°.∴∠AHD=90°.∴AF⊥DG.∴AF=2DG,且AF⊥DG【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关键在于灵活运用性质.2.如图,已知△ABC中,AB=AC=20cm,BC=16cm,点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6cm /s 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向A 点运动.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2)若点Q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P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答案】(1)①△BPD ≌△CQP ,理由见解析;②V 7.5Q =(厘米/秒);(2)点P 、Q 在AB 边上相遇,即经过了803秒,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 边上相遇. 【解析】【分析】(1)①先求出t=1时BP=BQ=6,再求出PC=10=BD ,再根据∠B =∠C 证得△BPD ≌△CQP ;②根据V P ≠V Q ,使△BPD 与△CQP 全等,所以CQ =BD =10,再利用点P 的时间即可得到点Q 的运动速度;(2)根据V Q >V P ,只能是点Q 追上点P ,即点Q 比点P 多走AB +AC 的路程,设运动x 秒,即可列出方程1562202x x ,解方程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1)①因为t =1(秒),所以BP =CQ =6(厘米)∵AB =20,D 为AB 中点,∴BD =10(厘米)又∵PC =BC ﹣BP =16﹣6=10(厘米)∴PC =BD∵AB =AC ,∴∠B =∠C ,在△BPD 与△CQP 中, BP CQ B C PC BD =⎧⎪∠=∠⎨⎪=⎩,∴△BPD≌△CQP(SAS),②因为V P≠V Q,所以BP≠CQ,又因为∠B=∠C,要使△BPD与△CQP全等,只能BP=CP=8,即△BPD≌△CPQ,故CQ=BD=10.所以点P、Q的运动时间84663BPt(秒),此时107.543QCQVt(厘米/秒).(2)因为V Q>V P,只能是点Q追上点P,即点Q比点P多走AB+AC的路程设经过x秒后P与Q第一次相遇,依题意得156220 2x x,解得x=803(秒)此时P运动了8061603(厘米)又因为△ABC的周长为56厘米,160=56×2+48,所以点P、Q在AB边上相遇,即经过了803秒,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边上相遇.【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三角形与动点相结合的解题方法,再证明三角形全等时注意顶点的对应关系是证明的关键.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分别交x轴,y轴于A(a,0),B(0,b),且满足a2+b2+4a﹣8b+20=0.(1)求a,b的值;(2)点P在直线AB的右侧;且∠APB=45°,①若点P在x轴上(图1),则点P的坐标为;②若△ABP为直角三角形,求P点的坐标.【答案】(1)a=﹣2,b=4;(2)①(4,0);②P点坐标为(4,2),(2,﹣2).【解析】【分析】(1)利用非负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2)①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②分两种情形:如图2中,若∠ABP=90°,过点P作PC⊥OB,垂足为C.如图3中,若∠BAP=90°,过点P作PD⊥OA,垂足为D.分别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详解】(1)∵a2+4a+4+b2﹣8b+16=0∴(a+2)2+(b﹣4)2=0∴a=﹣2,b=4.(2)①如图1中,∵∠APB=45°,∠POB=90°,∴OP=OB=4,∴P(4,0).故答案为(4,0).②∵a=﹣2,b=4∴OA=2OB=4又∵△ABP为直角三角形,∠APB=45°∴只有两种情况,∠ABP=90°或∠BAP=90°①如图2中,若∠ABP=90°,过点P作PC⊥OB,垂足为C.∴∠PCB=∠BOA=90°,又∵∠APB=45°,∴∠BAP=∠APB=45°,∴BA=BP,又∵∠ABO+∠OBP=∠OBP+∠BPC=90°,∴∠ABO=∠BPC,∴△ABO≌△BPC(AAS),∴PC=OB=4,BC=OA=2,∴OC=OB﹣BC=4﹣2=2,∴P(4,2).②如图3中,若∠BAP=90°,过点P作PD⊥OA,垂足为D.∴∠PDA=∠AOB=90°,又∵∠APB=45°,∴∠ABP=∠APB=45°,∴AP=AB,又∵∠BAD+∠DAP=90°,∠DPA+∠DAP=90°,∴∠BAD=∠DPA,∴△BAO≌△APP(AAS),∴PD=OA=2,AD=OB=4,∴OD=AD﹣0A=4﹣2=2,∴P(2,﹣2).综上述,P点坐标为(4,2),(2,﹣2).【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4.如图1,等腰△ABC中,AC=BC=42∠ACB=45˚,AO是BC边上的高,D为线段AO上一动点,以CD为一边在CD下方作等腰△CDE,使CD=CE且∠DCE=45˚,连结BE.(1) 求证:△ACD≌△BCE;(2) 如图2,在图1的基础上,延长BE至Q, P为BQ上一点,连结CP、CQ,若CP=CQ=5,求PQ的长.(3) 连接OE,直接写出线段OE的最小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PQ=6;(3)OE=42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SAS即可证得ACD BCE≌;()2首先过点C作CH BQ⊥于H,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45DAC∠=︒,则根据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即可求得PQ的长.()3OE BQ⊥时,OE取得最小值.试题解析:()1证明:∵△ABC与△DCE是等腰三角形,∴AC=BC,DC=EC,45ACB DCE∠=∠=,45ACD DCB ECB DCB∴∠+∠=∠+∠=,∴∠ACD=∠BCE;在△ACD和△BCE中,,AC BCACD BCEDC EC=⎧⎪∠=∠⎨⎪=⎩(SAS)ACD BCE∴≌;()2首先过点C作CH BQ⊥于H,(2)过点C 作CH ⊥BQ 于H ,∵△ABC 是等腰三角形,∠ACB=45˚,AO 是BC 边上的高,45DAC ∴∠=,ACD BCE ≌,45PBC DAC ∴∠=∠=,∴在Rt BHC 中,2242422CH BC =⨯=⨯=, 54PC CQ CH ===,,3PH QH ∴==,6.PQ ∴=()3OE BQ ⊥时,OE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42 2.OE =-5.如图,在ABC ∆中,ACB ∠为锐角,点D 为射线BC 上一动点,连接AD .以AD 为直角边且在AD 的上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F .(1)若AB AC =,90BAC ∠=︒①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与点B 不重合),试探讨CF 与BD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②当点D 在线段C 的延长线上时,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在图2中面出相应的图形并说明理由;(2)如图3,若AB AC ≠,90BAC ∠≠︒,45BCA ∠=︒,点D 在线段BC 上运动,试探究CF 与BD 的位置关系.【答案】(1)①CF ⊥BD ,证明见解析;②成立,理由见解析;(2)CF ⊥BD ,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①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CAF=∠BAD ,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CF 和△ABD 全等,②先求出∠CAF=∠BAD ,然后与①的思路相同求解即可;(2)过点A 作AE ⊥AC 交BC 于E ,可得△A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AE ,∠AED=45°,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CAF=∠EAD ,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CF 和△AED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CF=∠AED ,然后求出∠BCF=90°,从而得到CF ⊥BD .【详解】解:(1)①∵∠BAC=90°,△A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F+∠CAD=90°,∠BAD+∠ACD=90°,∴∠CAF=∠BAD,在△ACF和△ABD中,∵AB=AC,∠CAF=∠BAD,AD=AF,∴△ACF≌△ABD(SAS),∴CF=BD,∠ACF=∠ABD=45°,∵∠ACB=45°,∴∠FCB=90°,∴CF⊥BD;②成立,理由如下:如图2:∵∠CAB=∠DAF=90°,∴∠CAB+∠CAD=∠DAF+∠CAD,即∠CAF=∠BAD,在△ACF和△ABD中,∵AB=AC,∠CAF=∠BAD,AD=AF,∴△ACF≌△ABD(SAS),∴CF=BD,∠ACF=∠B,∵AB=AC,∠BAC=90°,∴∠B=∠ACB=45°,∴∠BCF=∠ACF+∠ACB=45°+45°=90°,∴CF⊥BD;(2)如图3,过点A作AE⊥AC交BC于E,∵∠BCA=45°,∴△A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AE,∠AED=45°,∵∠CAF+∠CAD=90°,∠EAD+∠CAD=90°,∴∠CAF=∠EAD,在△ACF和△AED中,∵AC=AE,∠CAF=∠EAD,AD=AF,∴△ACF≌△AED(SAS),∴∠ACF=∠AED=45°,∴∠BCF=∠ACF+∠BCA=45°+45°=90°,∴CF⊥BD.【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动点问题,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需要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进行综合运用.二、八年级数学轴对称解答题压轴题(难)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3),点B(﹣2,1).(1)请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构造图形求出AB的长;(2)若Rt△ABC中,点C在坐标轴上,请在备用图1中画出图形,找出所有的点C后不用计算写出你能写出的点C的坐标;(3)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且PA+PB最小?若存在,就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在备用图2中画出示意图).【答案】(1)AB=52)C2(0,7),C4(0,-4),C5(-1,0)、C6(1,0);(3)不存在这样的点P.【解析】【分析】(1)如图,连结AB,作B关于y轴的对称点D,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AB;(2)分别以A,B,C为直角顶点作图,然后直接得出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即可;(3)作AB的垂直平分线l3,则l3上的点满足PA=PB,作B关于x轴的对称点B′,连结AB′,即x轴上使得PA+PB最小的点,观察作图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如图,连结AB,作B关于y轴的对称点D,由已知可得,BD=4,AD=2.∴在Rt△ABD中,AB=25(2)如图,①以A为直角顶点,过A作l1⊥AB交x轴于C1,交y轴于C2.②以B为直角顶点,过B作l2⊥AB交x轴于C3,交y轴于C4.③以C为直角顶点,以AB为直径作圆交坐标轴于C5、C6、C7.(用三角板画找出也可)由图可知,C2(0,7),C4(0,-4),C5(-1,0)、C6(1,0).(3)不存在这样的点P.作AB的垂直平分线l3,则l3上的点满足PA=PB,作B关于x轴的对称点B′,连结AB′,由图可以看出两线交于第一象限.∴不存在这样的点P.【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中垂线和轴对称--路径最短问题的综合作图分析,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分类讨论,学会画好图形解决问题.7.如图,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D、△ACE拼在一起(图1).△ABD不动,(1)若将△ACE绕点A逆时针旋转,连接DE,M是DE的中点,连接MB、MC(图2),证明:MB=MC.(2)若将图1中的CE向上平移,∠CAE不变,连接DE,M是DE的中点,连接MB、MC (图3),判断并直接写出MB、MC的数量关系.(3)在(2)中,若∠CAE的大小改变(图4),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MB、MC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MB=MC.理由见解析;(3)MB=MC还成立,见解析.【解析】【分析】(1)连接AM,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AD=AE,AB=A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BAD=∠CAE,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MAD=∠MAE,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BM和△ACM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2)延长DB、AE相交于E′,延长EC交AD于F,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BD=BE′,然后求出MB∥AE′,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MBC=∠CAE,同理求出MC∥AD,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BCM=∠BAD,然后求出∠MBC=∠BCM,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证;(3)延长BM交CE于F,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MDB=∠MEF,∠MBD=∠MFE,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MDB和△ME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MB=MF,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证明即可.【详解】(1)如图(2),连接AM,由已知得△ABD≌△ACE,∴AD=AE,AB=AC,∠BAD=∠CAE.∵MD=ME,∴∠MAD=∠MAE,∴∠MAD-∠BAD=∠MAE-∠CAE,即∠BAM=∠CAM.在△ABM和△ACM中,AB=AC,∠BAM=∠CAM,AM=AM,∴△ABM≌△ACM(SAS),∴MB=MC.(2)MB=MC.理由如下:如图(3),延长CM交DB于F,延长BM到G,使得MG=BM,连接CG.∵CE∥BD,∴∠MEC=∠MDF,∠MCE=∠MFD.∵M是ED的中点,∴MD=ME.在△MCE和△MFD中,∠MCE=∠MFD,∠MEC=∠MDF,MD=ME,∴△MCE≌△MFD(AAS).∴MF=MC.∴在△MFB和△MCG中,MF=MC,∠FMB=∠CMG,BM=MG,∴△MFB≌△MCG(SAS).∴FB=GC,∠MFB=∠MCG,∴CG∥BD,即G、C、E在同一条直线上.∴∠GCB=90°.在△FBC和△GCB中,FB=GC,∠FBC=∠GCB,BC=CB,∴△FBC≌△GCB(SAS).∴FC=GB.∴MB=12GB=12FC=MC.(3)MB=MC还成立.如图(4),延长BM交CE于F,延长CM到G,使得MG=CM,连接BG.∵CE∥BD,∴∠MDB=∠MEF,∠MBD=∠MFE.又∵M是DE的中点,∴MD=ME.在△MDB和△MEF中,∠MDB=∠MEF,∠MBD=∠MFE,MD=ME,∴△MDB≌△MEF(AAS),∴MB=MF.∵CE∥BD,∴∠FCM=∠BGM.在△FCM和△BGM中,CM=MG,∠CMF=∠GMB,MF=MB,∴△FCM≌△BGM(SAS).∴CF=BG,∠FCM=∠BGM.∴CF//BG,即D、B、G在同一条直线上.在△CFB和△BGC中,CF=BG,∠FCB=∠GBC,CB=BC,∴△CFB≌△BGC(SAS).∴BF=CG.∴MC=12CG=12BF=MB.【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作辅助线构造出等腰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8.(1)问题发现.如图1,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 、D 、E 均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①求证:ADC BEC ∆∆≌.②求AEB ∠的度数.③线段AD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2)拓展探究.如图2,ACB ∆和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DCE ∠=∠=︒,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CM 为DCE ∆中DE 边上的高,连接BE .①请判断AEB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②线段CM 、AE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证明)【答案】(1)①详见解析;②60°;③AD BE =;(2)①90°;②2AE BE CM =+【解析】【分析】(1)易证∠ACD =∠BCE ,即可求证△ACD ≌△BCE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求得AD =BE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可求得∠AEB 的大小;(2)易证△ACD ≌△BCE ,可得∠ADC =∠BEC ,进而可以求得∠AEB =90°,即可求得DM =ME =CM ,即可解题.【详解】解:(1)①证明:∵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AC CB =,CD CE =,又∵60ACD DCB ECB DCB ∠+∠=∠+∠=︒,∴ACD ECB ∠=∠,∴()ADC BEC SAS ∆∆≌.②∵CDE ∆为等边三角形,∴60CDE ∠=︒.∵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180120ADC CDE ∠=︒-∠=︒,又∵ADC BEC ∆∆≌,∴120ADC BEC ∠=∠=︒,∴1206060AEB ∠=︒-︒=︒.③AD BE =ADC BEC ∆∆≌,∴AD BE =.故填:AD BE =;(2)①∵ACB ∆和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 CB =,CD CE =,又∵90ACB DCE ∠=∠=︒,∴ACD DCB ECB DCB ∠+∠=∠+∠,∴ACD ECB ∠=∠,在ACD ∆和BCE ∆中,AC CB ACD ECB CD CE =⎧⎪∠=∠⎨⎪=⎩,∴E ACD BC ∆∆≌,∴ADC BEC ∠∠=.∵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 ∴180********ADC BEC CDE ∠=∠=︒-∠=︒-︒=︒,∴1351354590AEB CED ∠=︒-∠=︒-︒=︒.②∵CDA CEB ∆∆≌,∴BE AD =.∵CD CE =,CM DE ⊥,∴DM ME =.又∵90DCE ∠=︒,∴2DE CM =,∴2AE AD DE BE CM =+=+.故填:①90°;②2AE BE CM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ACD ≌△BCE 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1,在△ABC 中,∠ACB =90°,AC =12BC ,点D 为BC 的中点,AB =DE ,BE ∥AC . (1)求证:△ABC ≌△DEB ;(2)连结AD 、AE 、CE ,如图2.①求证:CE 是∠ACB 的角平分线;②请判断△ABE是什么特殊形状的三角形,并说明理由.【答案】(1)详见解析;(2)①详见解析;②△ABE是等腰三角形,理由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AC//BE,∠ACB=90°可得∠DBE=90°,由AC=12BC,D是BC中点可得AC=BD,利用HL即可证明△ABC≌△DEB;(2)①由(1)得BE=BC,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E=45°,进而可得∠ACE=45°,即可得答案;②根据SAS可证明△ACE≌△DCE,可得AE=DE,由AB=DE可得AE=AB即可证明△ABE是等腰三角形.【详解】(1)∵∠ACB=90°,BE∥AC∴∠CBE=90°∴△ABC和△DEB都是直角三角形∵AC=12BC,点D为BC的中点∴AC=BD又∵AB=DE∴△ABC≌△DEB(H.L.)(2)①由(1)得:△ABC≌△DEB ∴BC=EB又∵∠CBE=90°∴∠BCE=45°∴∠ACE=90°-45°=45°∴∠BCE=∠ACE∴CE是∠ACB的角平分线②△ABE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在△ACE和△DCE中AC DCACE BCECE CE=⎧⎪∠=∠⎨⎪=⎩∴△ACE≌△DCE(SAS).∴AE=DE又∵AB=DE∴AE=AB∴△ABE是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熟练掌握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10.如果一个三角形能被一条线段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那么称这条线段为这个三角形的特异线,称这个三角形为特异三角形.(1)如图1,ABC∆是等腰锐角三角形,()AB AC AB BC=>,若ABC∠的角平分线BD交AC于点D,且BD是ABC∆的一条特异线,则BDC∠=度.(2)如图2,ABC∆中,2B C∠=∠,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BC于点E,求证:AE是ABC∆的一条特异线;(3)如图3,若ABC∆是特异三角形,30A∠=,B为钝角,不写过程,直接写出所有可能的B的度数.【答案】(1)72;(2)证明见解析;(3)∠B度数为:135°、112.5°或140°.【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得出∠C=∠ABC=∠BDC=2∠A,据此进一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通过证明△ABE与△AEC为等腰三角形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分当BD为特异线、AD为特异线以及CD为特异线三种情况分类讨论即可.【详解】(1)∵AB=AC,∴∠ABC=∠C,∵BD平分∠ABC,∴∠ABD=∠CBD=12∠ABC,∵BD是△ABC的一条特异线,∴△ABD与△BCD为等腰三角形,∴AD=BD=BC,∴∠A=∠ABD,∠C=∠BDC,∴∠ABC=∠C=∠BDC,∵∠BDC=∠A+∠ABD=2∠A,设∠A=x,则∠C=∠ABC=∠BDC=2x,在△ABC中,∠A+∠ABC+∠C=180°,即:x+2x+2x=180°,∴x=36°,∴∠BDC=72°,故答案为:72;(2)∵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EA=EC,∴△EAC为等腰三角形,∴∠EAC=∠C,∴∠AEB=∠EAC+∠C=2∠C,∵∠B=2∠C,∴∠AEB=∠B,∴△EAB为等腰三角形,∴AE是△ABC的一条特异线;(3)如图3,当BD是特异线时,如果AB=BD=DC,则∠ABC=∠ABD+∠DBC=120°+15°=135°;如果AD=AC,DB=DC,则∠ABC=∠ABD+∠DBC=75°+37.5°=112.5°;如果AD=DB,DC=DB,则∠ABC=∠ABD+∠DBC=30°+60°=90°,不符合题意,舍去;如图4,当AD是特异线时,AB=BD,AD=DC,则:∠ABC=180°−20°−20°=140°;当CD为特异线时,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度数为:135°、112.5°或1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三、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解答题压轴题(难)11.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准备了若干个如图1的三种纸片,A种纸片边长为a的正方形,B中纸片是边长为b的正方形,C种纸片是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并用A种纸片一张,B种纸片一张,C种纸片两张拼成如图2的大正方形.(1)请问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图2大正方形的面积.方法1:s =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2: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察图2,请你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222,,a b a b ab ++之间的等量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2)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如下问题:①已知:225,11a b a b +=+=,求ab 的值;②已知()()22202020195a a -+-=,则()()20202019a a --的值是____. 【答案】(1)()2a b +,222a ab b ++;(2)()2222a b a ab b +=++;(3)①7ab =,②2-【解析】【分析】(1)依据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到结论;(2)依据(1)中的代数式,即可得出(a+b )2,a 2+b 2,ab 之间的等量关系;(3)①依据a+b=5,可得(a+b )2=25,进而得出a 2+b 2+2ab=25,再根据a 2+b 2=11,即可得到ab=7;②设2020-a=x ,a-2019=y ,即可得到x+y=1,x 2+y 2=5,依据(x+y )2=x 2+2xy+y 2,即可得出xy=()222()2x y x y +-+=2-,进而得到()()20202019a a --=2-. 【详解】 解:(1)图2大正方形的面积=()2a b +,图2大正方形的面积=222a ab b ++故答案为:()2a b +,222a ab b ++;(2)由题可得()2a b +,22a b +,ab 之间的等量关系为:()2222a b a ab b +=++故答案为:()2222a b a ab b +=++;(3)①()()2222a b a b ab +-+=2251114ab ∴=-=7ab ∴=②设2020-a=x ,a-2019=y ,则x+y=1,∵()()22202020195a a -+-=,∴x 2+y 2=5,∵(x+y )2=x 2+2xy+y 2,∴xy=()222()2x y x y +-+=-2, 即()()202020192a 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2.在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约13世纪)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1261年)一书中,用下图的三角形解释二项和的乘方规律.杨辉在注释中提到,在他之前北宋数学家贾宪(1050年左右)也用过上述方法,因此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杨辉三角”或“贾宪三角”.杨辉三角两腰上的数都是1,其余每一个数为它上方(左右)两数的和.事实上,这个三角形给出了()n a b +(1,2,3,4,5,6)n =的展开式(按a 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的系数规律.例如,此三角形中第三行的3个数1,2,1,恰好对应着222()2a b a ab b +=++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第四行的4个数1,3,3,1,恰好对应着+=+++33223()33a b a a b ab b 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等等.请依据上面介绍的数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写出4()a b +的展开式;(2)利用整式的乘法验证你的结论.【答案】(1)++++432234a 4a b 6a b 4ab b ;(2)见解析【解析】【分析】(1)运用材料所提供的结论即可写出;(2)利用整式的乘法求解验证即可.【详解】(1)4322344()464a b a a b a b ab b +=++++,(2)方法一:()()()43a b a b a b +=+•+=()()322333a b a a b ab b ++++4322332234=33+33a a b a b ab a b a b ab b ++++++432234464a a b a b ab b =++++方法二:()()()422a b a b a b +=+•+=2222(2)(2)a ab b a ab b ++++=43223223223422422a a b a b a b a b ab a b ab b ++++++++= ++++432234a 4a b 6a b 4ab b .【点睛】解决阅读题的关键是读懂题目所给材料并理解,应用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解决问题.13.若一个正整数x 能表示成22a b -(,a b 是正整数,且a b >)的形式,则称这个数为“明礼崇德数”,a 与b 是x 的一个平方差分解. 例如:因为22532=-,所以5是“明礼崇德数”,3与2是5的平方差分解;再如:22222222()M x xy x xy y y x y y =+=++-=+-(,x y 是正整数),所以M 也是“明礼崇德数”,()x y +与y 是M 的一个平方差分解.(1)判断:9_______“明礼崇德数”(填“是”或“不是”);(2)已知2246N x y x y k =-+-+(,x y 是正整数,k 是常数,且1x y >+),要使N 是“明礼崇德数”,试求出符合条件的一个k 值,并说明理由;(3)对于一个三位数,如果满足十位数字是7,且个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大7,称这个三位数为“七喜数”.若m 既是“七喜数”,又是“明礼崇德数”,请求出m 的所有平方差分解.【答案】(1)是;(2)k=-5;(3)m=279,222794845=-,222792011=-.【解析】【分析】(1)根据9=52-42,确定9是“明礼崇德数”;(2)根据题意分析N 应是两个完全平方式的差,得到k=-5,将k=-5代入计算即可将N 平方差分解,得到答案;(3)确定“七喜数”m 的值,分别将其平方差分解即可.【详解】(1)∵9=52-42,∴9是“明礼崇德数”,故答案为:是;(2)当k=-5时,N 是“明礼崇德数”,∵当k=-5时,22465N x y x y =-+--,=224649x y x y -+-+-,=22(44)(69)x x y y ++-++,=22(2)(3)x y +-+,=(23)(23)x y x y ++++--=(5)(1)x y x y ++--.∵,x y 是正整数,且1x y >+,∴N 是正整数,符合题意,∴当k=-5时,N 是“明礼崇德数”;(3)由题意得:“七喜数”m=178或279,设m=22a b -=(a+b )(a-b ),当m=178时,∵178=2⨯89,∴892a b a b +=⎧⎨-=⎩,得45.543.5a b =⎧⎨=⎩(不合题意,舍去); 当m=279时,∵279=3⨯93=9⨯31,∴①933a b a b +=⎧⎨-=⎩,得4845a b =⎧⎨=⎩,∴222794845=-, ②319a b a b +=⎧⎨-=⎩,得2011a b =⎧⎨=⎩,∴222792011=-, ∴既是“七喜数”又是“明礼崇德数”的m 是279,222794845=-,222792011=-.【点睛】此题考查因式分解,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此题的前提,(3)是此题的难点,解题时需根据百位与个位数字的关系确定具体的数据,再根据“明礼崇德数”的要求进行平方差分解.14.阅读下列材料: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可以将多项式2(0)ax bx c a ++≠变形为2()a x m n ++的形式, 我们把这样的变形方法叫做多项式2ax bx c ++的配方法.运用多项式的配方法及平方差公式能对一些多项式进行分解因式.例如:21124x x ++=222111111()()2422x x ++-+ =21125()24x +- =115115()()2222x x +++-=(8)(3)x x ++ 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用多项式的配方法将281x x +-化成2()x m n ++的形式;(2)下面是某位同学用配方法及平方差公式把多项式2340x x --进行分解因式的解答过程:老师说,这位同学的解答过程中有错误,请你找出该同学解答中开始出现错误的地方,并用“ ”标画出来,然后写出完整的、正确的解答过程:(3)求证:x ,y 取任何实数时,多项式222416x y x y +--+的值总为正数.【答案】(1)2(4)17x +- ;(2)(5)(8)x x +-;(3)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配方法,可得答案;(2)根据配方法,可得平方差公式,再根据平方差公式,可得答案;(3)根据交换律、结合率,可得完全平方公式,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答案.试题解析:解:(1)281x x +-=2228441x x ++--=2(4)17x +-(2)2340x x --=222333()()40222x x -+-- =23169()24x -- =313313()()2222x x -+-- =(5)(8)x x +- (3)证明:222416x y x y +--+=22214411x x y y -++-++=22(1)(2)11x y -+-+∵2(1)x -≥0,2(2)y -≥0,∴22(1)(2)110x y -+-+>.∴x ,y 取任何实数时,多项式222416x y x y +--+的值总是正数.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利用完全平方公式:a 2±2ab +b 2=(a ±b )2配方是解题关键.15.阅读材料:要把多项式am+an+bm+bn 因式分解,可以先把它进行分组再因式分解:am+an+bm+bn=(am +an )+(bm +bn )=a (m +n )+b (m +n )=(a +b )(m +n ),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1)请用上述方法因式分解:x 2-y 2+x-y(2)已知四个实数a 、b 、c 、d 同时满足a 2+ac=12k ,b 2+bc=12k .c 2+ac=24k ,d 2+ad=24k ,且a ≠b ,c≠d ,k≠0①求a+b+c 的值;②请用含a 的代数式分别表示b 、c 、d【答案】(1)(x −y )(x +y +1);(2)①0a b c ++=;②3b a =-,2c a =,3d a =-【解析】【分析】(1)将x 2 - y 2分为一组,x-y 分为一组,前一组利用平方差公式化为(x+y)(x-y),再提取公因式即可求解.(2)①已知22a ac b bc +=+=12k ,可得220a b ac bc -+-=,将等号左边参照(1)因式分解,即可求解.②由a 2+ac=12k ,c 2+ac=24k 可得2(a 2+ac)= c 2+ac ,即可得出c=2a ,同理得出3b a =-,3d a =-【详解】(1)x 2-y 2+x-y = (x 2 -y 2)+(x-y)=(x+y)(x-y)+(x-y)=(x-y)(x+y+1)故答案为:(x-y)(x+y+1)(2)①22a ac b bc +=+=12k220a b ac bc -+-=()()0a b a b c -++=∵a b∴0a b c ++=②∵a 2+ac=12k ,c 2+ac=24k2(a 2+ac)= c 2+ac∴2a 2+ac- c 2=0得(2a-c)(a+c)=0∵a 2+ac=12k ≠0即a(a+c)≠0∴c=2a ,a 2=4k∵b 2+bc=12k∴b 2+2ba=3a 2则(a −b )(3a +b )=0∵a ≠b∴3b a =-同理可得d 2+ad=24k ,c 2+ac=24kd 2+ad=c 2+ac(d −c )(a +d +c )=0∵c d ≠∴0a d c ++=∴3d a =-故答案为:0a b c ++=;3b a =-,2c a =,3d a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进行因式分解.四、八年级数学分式解答题压轴题(难)16.某市为了做好“全国文明城市”验收工作,计划对市区S 米长的道路进行改造,现安排甲、乙两个工程队进行施工.(1)已知甲工程队改造360米的道路与乙工程队改造300米的道路所用时间相同.若甲工程队每天比乙工程队多改造30米,求甲、乙两工程队每天改造道路的长度各是多少米.(2)若甲工程队每天可以改造a 米道路,乙工程队每天可以改造b 米道路,(其中a b ).现在有两种施工改造方案: 方案一:前12S 米的道路由甲工程队改造,后12S 米的道路由乙工程队改造; 方案二:完成整个道路改造前一半时间由甲工程队改造,后一半时间由乙工程队改造. 根据上述描述,请你判断哪种改造方案所用时间少?并说明理由.【答案】(1)甲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180米,乙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150米;(2)方案二所用的时间少【解析】【分析】(1)设乙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x 米,根据“甲工程队改造360米的道路与乙工程队改造300米的道路所用时间相同”,列出分式方程,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分别表示出两种方案所用的时间,再作差比较大小,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设乙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x 米,则甲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30x +米, 根据题意,得:36030030x x=+, 解得:150x =,检验,当150x =时,()300x x +≠,∴原分式方程的解为:150x =,30180x +=,答:甲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180米,乙工程队每天道路的长度为150米;(2)设方案一所用时间为:111()222s s a b s t a b ab+=+=, 方案二所用时间为2t ,则221122t a t b s +=,22s t a b=+, ∴22()22()a b a b S S S ab a b ab a b +--=++, ∵a b ,00a b >>,,∴()20a b ->, ∴202a b S S ab a b+->+,即:12t t >, ∴方案二所用的时间少.【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以及分式的减法法则,找出等量关系,列分式方程,掌握分式的通分,是解题的关键.17.我们知道,假分数可以化为整数与真分数的和的形式,例如:76112333+==+. 在分式中,对于只含有一个字母的分式,当分子的次数大于或等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假分式”;当分子的次数小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真分式”. 例如:像33x x -+,23x x -,…这样的分式是假分式;像23x -,23x x -,…这样的分式是真分式. 类似的,假分式也可以化为整式与真分式的和(差)的形式. 例如:将分式2253x x x +-+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真分式的和(差)的形式. 方法一:解:由分母为3x +,可设225(3)()x x x x a b +-=+++则由22225(3)()33(3)(3)x x x x a b x ax x a b x a x a b +-=+++=++++=++++ 对于任意x ,上述等式均成立,∴3235a a b +=⎧⎨+=-⎩,解得12a b =-⎧⎨=-⎩∴225(3)(1)2(3)(1)22133333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这样,分式2253x x x +-+就被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真分式的和(差)的形式. 方法二:解:2225332(3)(3)2(3)32213333333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这样,分式2253x x x +-+就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真分式的和(差)的形式. (1)请仿照上面的方法,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将分式2731x x x ---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真分式的和(差)的形式;(2)已知整数x 使分式225112x x x +-+的值为整数,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x 的值. 【答案】(1)961x x ---;(2)x=-1或-3或11或-15. 【解析】【分析】 (1)先变形2731x x x ---=26691x x x x --+--,由“真分式”的定义,仿照例题即可得出结论;(2)先把分式化为真分式,再根据分式的值为整数确定整数x 的值.【详解】解:(1)2731x x x ---=26691x x x x --+-- =(1)6(1)91x x x x ----- =961x x ---; (2)225112x x x +-+= 2242132x x x x +++-+ =2(2)(2)132x x x x +++-+ =13212x x +-+, ∵x 是整数,225112x x x +-+也是整数, ∴x+2=1或x+2=-1或x+2=13或x+2=-13,∴x=-1或-3或11或-15.【点睛】本题考查了逆用整式和分式的加减法对分式进行变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真分式的定义对分子进行拆分.18.一个含有多个字母的式子中,如果任意交换两个字母的位置,式子的值都不变,这样的式子就叫做对称式.例如:a b c ++,abc ,22a b +,含有两个字母a ,b 的对称式的基本对称式是+a b 和ab ,像22a b +,(2)(2)a b ++等对称式都可以用+a b 和ab 表示,例如:222()2a b a b ab +=+-.请根据以上材料解决下列问题:(1)式子①22a b ,②22a b -,③11a b +中,属于对称式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2)已知2()()x a x b x mx n ++=++.①若m =-n =,求对称式b a a b+的值. ②若4n =-,直接写出对称式442211a b a b+++的最小值. 【答案】(1)①③.(2)①2.②172【解析】试题分析:(1)由对称式的定义对三个式子一一进行判断可得属于对称式的是①、③;(2)①将等号左边的式子展开, 由等号两边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对应相等可得a +b =m ,ab =n ,已知m 、n 的值,所以a +b 、ab 的值即求得,因为b a +a b =22a b ab +=()22a b ab ab +-,所以将a +b 、ab 的值整体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计算出结果即可;②421a a ++421b b+= a 2+21a +b 2+21b =(a +b )2-2ab ()2222a b ab a b+-+=m 2+8+2816m +=21716m +172,因为1716m 2≥0,所以1716m 2+172≥172,所以421a a ++421b b +的最小值是172. 试题解析:(1)∵a 2b 2=b 2a 2,∴a 2b 2是对称式,∵a 2-b 2≠b 2-a 2,∴a 2-b 2不是对称式, ∵1a +1b =1b +1a ,∴1a +1b是对称式, ∴①、③是对称式;(2)①∵(x +a )(x +b )=x 2+(a +b )x +ab =x 2+mx +n ,∴a +b =m ,ab =n ,∵m =-n, ∴b a +a b =22a b ab +=()22a b ab ab +-22--2;②421a a ++421b b+, =a 2+21a +b 2+21b, =(a +b )2-2ab +()2222a b ab a b +-,=m 2+8+2816m +, =21716m +172, ∵1716m 2≥0, ∴1716m 2+172≥172, ∴421a a ++421b b+的最小值是172. 点睛:本题关键在于理解对称式的定义,并利用分式的性质将分式变形求解.19.探索:(1)如果32311x m x x -=+++,则m=_______; (2)如果53522x m x x -=+++,则m=_________; 总结:如果ax b m a x c x c +=+++(其中a 、b 、c 为常数),则m=________; (3)利用上述结论解决:若代数式431x x --的值为整数,求满足条件的整数x 的值. 【答案】(1)-5;(2)-13 ; b -ac ;(3)0或2【解析】试题解析: ()323(1)55133.1111x x m x x x x -+-==-=+++++ 5.m ∴=-()535(2)1313255.2222x x m x x x x -+-==-=+++++ 13.m ∴=-总结:().ax b a x c b ac b ac m a a x c x c x c x c+++--==+=+++++ .m b ac ∴=-。
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15308)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一、精心选一选1、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2,则它的对角线长为()A .552B .251C .1051D .542.算术平方根比原数大的数是()A .正实数 B.负实数 C .大于0而小于1的数 D.不存在3.下列三角形中,不一定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三角形中有一边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B .三角形的三内角度数之比为1:2:3C .三角形中有一内角是300,且有一边是另一边的一半D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2n m,2mn 和22n m(m ﹥n ﹥0)。
4.将方程121yx中含的系数化为整数,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 .442y xB .442y x C.442y x D.442y x 5.a 为有理数,则a 是一个()A .有理数B .完全平方数C .完全平方数的相反数D .负的实数6.若把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都增加同样的长度,则新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7.如果21y x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21aybxby ax 的解,那么a,b 的值是()A .1ba B .1ba C .10ba D.10ba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和负无理数。
B .无理数是用根号形式表示的数。
C .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D .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9.化简b a 3(a <0,b >0)等于()A .aba B .abaC .aba D .aba 10.如果二元一次方程组ayxa y x 3的解是二元一次方程0753y x 的一个解,那么a 的值是( )A .3B .5C .7D .911、下面四组数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A 、1,2,5 B、3,5,4 C、5,12,13 D、1,3,7。
12、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是()A 、整数 B 、分数 C 、有理数 D 、无理数13.如果3251ba 与yx x ba141是同类项,则x ,y 的值是( )A .31yx B .22yx C .21yx D.32yx 14、如图2中,字母B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使式子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5 B.x≠5 C.x≥5 D.x≤52.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4 B. =﹣4 C. =×D.﹣=4.如图,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为a、b、c,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a2+b2=c2B.b2+c2=a2C.c2+a2=b2D.以上都不对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3cm,则第三条边长为()A.5cm B.4cm C. cm D.5cm 或cm6.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1.5,2,3 B.7,24,25 C.6,8,10 D.9,12,157.如图,在▱ABCD中,已知AD=5cm,AB=3cm,AE平分∠BAD交BC边于点E,则EC等于()A.1cm B.2cm C.3cm D.4cm8.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B.四条边都相等C.对角相等 D.邻角互补9.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D.都有可能1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4,将矩形沿AC折叠,点D落在点D′处,则重叠部分△AFC的面积为()A.6 B.8 C.10 D.12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1.如图,△ABC中,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且DE=7cm,则BC= cm.12.写出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13.比较大小:.(填“>、<、或=”)14.如果+(b﹣7)2=0,则的值为.15.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0m,另一棵高4m,两树相距8m.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尖飞到另一棵树的树尖,那么这只小鸟至少要飞行m.16.如图,一只蚂蚁从长为7cm、宽为5cm,高是9cm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那么它所走的最短路线的长是cm.17.若矩形的对角线长为8cm,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60°,则该矩形的面积为cm2.18.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则这个菱形的周长为.19.若两对角线长分别为4cm和6cm的菱形的面积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该正方形的边长为cm.20.如图,在矩形ABCD中,AD=4,AB=3,MN∥BC分别交AB、CD于点M、N,在MN上任取两点P、Q,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三.解答题(共50分)21.计算:(1)(﹣)2﹣+(2)(3﹣)﹣(+)22.已知a=3+,b=3﹣,分别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a2﹣b2(2)a2﹣2ab+b2.2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D=3,AB=4,BC=12,CD=13,试判断△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4.如图,折叠矩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EC的长.25.如图,E、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E=CF.求证: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26.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10,AD=8,AC⊥BC,求AC、OA以及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27.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M,N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E,F分别是线段BM,CM的中点.(1)求证:△ABM≌△DCM;(2)判断四边形MEN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当AD:AB= 时,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只写结论,不需证明).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使式子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5 B.x≠5 C.x≥5 D.x≤5【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式子有意义,∴x﹣5≥0,解得x≥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知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考点】最简二次根式.【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条件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 =,被开方数含分母,不是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含分母,不是最简二次根式;=2,被开方数中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最简二次根式的条件:(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或字母,因式是整式;(2)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可化为平方数或平方式的因数或因式.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4 B. =﹣4 C. =×D.﹣=【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分别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结合二次根式混合运算法则化简求出答案.【解答】解:A、()2=4,正确;B、=4,故此选项错误;C、=×,故此选项错误;D、﹣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以及二次根式的化简,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4.如图,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为a、b、c,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a2+b2=c2B.b2+c2=a2C.c2+a2=b2D.以上都不对【考点】勾股定理.【分析】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注意a是斜边长.【解答】解:∵∠A=90°,∴由勾股定理得:b2+c2=a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记勾股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3cm,则第三条边长为()A.5cm B.4cm C. cm D.5cm 或cm【考点】勾股定理.【分析】题中没有指明哪个是直角边哪个是斜边,故应该分情况进行分析.【解答】解:(1)当两边均为直角边时,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为5cm;(2)当4为斜边时,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为cm;故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应该为5cm或cm.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的运用,注意分情况进行分析.6.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1.5,2,3 B.7,24,25 C.6,8,10 D.9,12,15【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没有这种关系,这个就不是直角三角形.【解答】解:A、1.52+22≠3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正确;B、72+242=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错误;C、62+82=10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错误;D、92+122=1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7.如图,在▱ABCD中,已知AD=5cm,AB=3cm,AE平分∠BAD交BC边于点E,则EC等于()A.1cm B.2cm C.3cm D.4cm【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推导出等角,进而得到等腰三角形,推得AB=BE,所以根据AD、AB的值,求出EC的值.【解答】解:∵AD∥BC,∴∠DAE=∠BEA∵AE平分∠BAD∴∠BAE=∠DAE∴∠BAE=∠BEA∴BE=AB=3∵BC=AD=5∴EC=BC﹣BE=5﹣3=2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平行四边形中,当出现角平分线时,一般可构造等腰三角形,进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8.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B.四条边都相等C.对角相等 D.邻角互补【考点】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与平行四边形相比,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矩形四个角是直角,对角线相等.【解答】解:A、对角线互相平分是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两者都具有,故A不选;B、菱形四条边相等而矩形四条边不一定相等,只有矩形为正方形时才相等,故B符合题意;C、平行四边形对角都相等,故C不选;D、平行四边形邻角互补,故D不选.故选:B.【点评】考查菱形和矩形的基本性质.9.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D.都有可能【考点】多边形.【分析】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理由为: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得到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再利用对角线相等的菱形为正方形即可得证.【解答】解: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已知:四边形ABCD,AC⊥BD,OA=OC,OB=OD,AC=BD,求证: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证明:∵OA=OC,OB=OD,∴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C⊥BD,∴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AC=BD,∴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以及角平分线定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4,将矩形沿AC折叠,点D落在点D′处,则重叠部分△AFC 的面积为()A.6 B.8 C.10 D.12【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因为BC为AF边上的高,要求△AFC的面积,求得AF即可,求证△AFD′≌△CFB,得BF=D′F,设D′F=x,则在Rt△AFD′中,根据勾股定理求x,于是得到AF=AB﹣BF,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易证△AFD′≌△CFB,∴D′F=BF,设D′F=x,则AF=8﹣x,在Rt△AFD′中,(8﹣x)2=x2+42,解之得:x=3,∴AF=AB﹣FB=8﹣3=5,∴S△AFC=•AF•BC=1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勾股定理的正确运用,本题中设D′F=x,根据直角三角形AFD′中运用勾股定理求x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1.如图,△ABC中,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且DE=7cm,则BC= 14 cm.【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BC=2DE,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且DE=7cm,∴BC=2DE=14cm,故答案为:14.【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能熟记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12.写出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根据逆命题的定义可以写出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点评】本题考查命题与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逆命题的定义,可以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13.比较大小:<.(填“>、<、或=”)【考点】实数大小比较.【分析】先把两个实数平方,然后根据实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即可求解.【解答】解:∵()2=12,(3)2=18,而12<18,∴2<3.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的比较,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可以采用作差法、取近似值法、比较n次方的方法等.14.如果+(b﹣7)2=0,则的值为 3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首先利用偶次方的性质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而得出a,b的值,进而求出答案.【解答】解:∵ +(b﹣7)2=0,∴a=2,b=7,则==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正确得出a,b的值是解题关键.15.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0m,另一棵高4m,两树相距8m.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尖飞到另一棵树的树尖,那么这只小鸟至少要飞行10 m.【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小鸟沿着两棵树的树尖进行直线飞行,所行的路程最短,运用勾股定理可将两点之间的距离求出.【解答】解:两棵树的高度差为6m,间距为8m,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小鸟至少飞行的距离==10m.【点评】本题主要是将现实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求解.16.如图,一只蚂蚁从长为7cm、宽为5cm,高是9cm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那么它所走的最短路线的长是15 cm.【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长方体的展开图,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勾股定理,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如右图所示,点A到B的最短路径是: cm,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能画出图形的平面展开图.17.若矩形的对角线长为8cm,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60°,则该矩形的面积为cm2.【考点】矩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画出图形求解.【解答】解:∵ABCD为矩形∴OA=OC=OB=OD∵一个角是60°∴BC=OB=cm∴根据勾股定理==∴面积=BC•CD=4×=cm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18.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则这个菱形的周长为20 .【考点】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利用对角线的一半,根据勾股定理求出菱形的边长,再根据菱形的四条边相等求出周长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得AO=×8=4,BO=×6=3,∵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DA,AC⊥BD,∴△AOB是直角三角形,∴AB===5,∴此菱形的周长为:5×4=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利用勾股定理求出菱形的边长是解题的关键,同学们也要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①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②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19.若两对角线长分别为4cm和6cm的菱形的面积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该正方形的边长为2cm.【考点】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分析】已知对角线的长度,根据菱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计算菱形的面积,进一步开方求得正方形的边长即可.【解答】解:根据对角线的长可以求得菱形的面积,根据S=ab=×4×6=12cm2,∵菱形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相等,∴正方形的边长是=2cm.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面积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方法,本题中根据菱形对角线求得菱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在矩形ABCD中,AD=4,AB=3,MN∥BC分别交AB、CD于点M、N,在MN上任取两点P、Q,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6 .【考点】矩形的性质.【分析】用矩形的面积减去△ADQ和△BCP的面积求解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AD=BC=4.S阴影=S矩形ABCD﹣S△BPC﹣S△ADQ=AB•CB﹣BC•MB AD•AM=4×3﹣4×BM﹣×4×AM=12﹣2MB﹣2AM=12﹣2(MB+AM)=12﹣2×3=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将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为S矩形ABCD﹣S△﹣S△ADQ求解是解题的关键.BPC三.解答题(共50分)21.计算:(1)(﹣)2﹣+(2)(3﹣)﹣(+)【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先化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项即可解答本题;(2)根据去括号的法则去掉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1)(﹣)2﹣+=3﹣2+3=4;(2)(3﹣)﹣(+)==.【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2.已知a=3+,b=3﹣,分别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a2﹣b2(2)a2﹣2ab+b2.【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分析】(1)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后再代入计算;(2)利用完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后再代入计算.【解答】解:当a=3+,b=3﹣时,(1)a2﹣b2,=(a+b)(a﹣b),=(3+3﹣)(3+﹣3+),=6×2,=12;(2)a2﹣2ab+b2,=(a﹣b)2,=(3﹣3+)2,=(2)2,=8.【点评】本题是运用简便方法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D=3,AB=4,BC=12,CD=13,试判断△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BD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DBC=90°,所以:△BCD是直角三角形.【解答】解:△BCD是直角三角形,理由是:在△ABD中,∠A=90°,∴BD2=AD2+AB2=32+42=25,在△BCD中,BD2+BC2=52+122=169,CD2=132=169,∴BD2+BC2=CD2,∴∠DBC=90°∴△BCD是直角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熟练掌握定理的内容是关键,注意各自的条件和结论.24.如图,折叠矩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EC的长.【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DC=AB=8,AD=BC=10,∠B=∠D=∠C=9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F=AD=10,DE=EF,在Rt△ABF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F=6,则FC=4,设EC=x,则DE=EF=8﹣x,在Rt△EF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x2+42=(8﹣x)2,然后解方程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DC=AB=8,AD=BC=10,∠B=∠D=∠C=90°,∵折叠矩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AF=AD=10,DE=EF,在Rt△ABF中,BF===6,∴FC=BC﹣BF=4,设EC=x,则DE=8﹣x,EF=8﹣x,在Rt△EFC中,∵EC2+FC2=EF2,∴x2+42=(8﹣x)2,解得x=3,∴EC的长为3cm.【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也考查了勾股定理.25.如图,E、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E=CF.求证: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压轴题.【分析】首先连接BD,交AC于点O,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可求得OA=OC,OB=OD,又由AE=CF,可得OE=OF,然后根据对角线互相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解答】证明:连接BD,交AC于点O,∵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AE=CF,∴OA﹣AE=OC﹣CF,即OE=O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6.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10,AD=8,AC⊥BC,求AC、OA以及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求得BC=AD=8,又由AC⊥BC,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C 的长,然后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求得OA的长,继而求得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AD=8,∵AB=10,AC⊥BC,∴AC==6,∴OA=AC=3,∴S平行四边形ABCD=BC•AC=8×6=48.【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注意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27.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M,N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E,F分别是线段BM,CM的中点.(1)求证:△ABM≌△DCM;(2)判断四边形MEN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当AD:AB= 2:1 时,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只写结论,不需证明).【考点】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B=CD,∠A=∠D=90°,再根据M是AD的中点,可得AM=DM,然后再利用SAS证明△ABM≌△DCM;(2)四边形MENF是菱形.首先根据中位线的性质可证明NE∥MF,NE=MF,可得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ABM≌△DCM可得BM=CM进而得ME=MF,从而得到四边形MENF是菱形;(3)当AD:AB=2:1时,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证明∠EMF=90°根据有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得到结论.【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A=∠D=90°,又∵M是AD的中点,∴AM=DM.在△ABM和△DCM中,,∴△ABM≌△DCM(SAS).(2)解:四边形MENF是菱形.证明如下:∵E,F,N分别是BM,CM,CB的中点,∴NE∥MF,NE=MF.∴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由(1),得BM=CM,∴ME=MF.∴四边形MENF是菱形.(3)解:当AD:AB=2:1时,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理由:∵M为AD中点,∴AD=2AM.∵AD:AB=2:1,∴AM=AB.∵∠A=90,∴∠ABM=∠AMB=45°.同理∠DMC=45°,∴∠EMF=180°﹣45°﹣45°=90°.∵四边形MENF是菱形,∴菱形MENF是正方形.故答案为:2: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和正方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菱形和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教版⼋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教版初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2020独家原创试题)2020年的春节,对于所有⼈来说真的不⼀般.为了打好疫情攻坚战,医护⼈员在岗位上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我们每个⼈都能为打赢这场仗贡献⼀份⼒量.勤洗⼿,戴⼝罩,少聚会,积极配合防控⼯作,照顾好⾃⼰和家⼈,还有,说出⼀句简单的: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在“中国加油”这4个汉字中,不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个数为?()A.1B.2C.3D.42.(2019⼭东济宁邹城期中)如图,将△ABC的三个顶点坐标的横坐标都乘-1,并保持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C.将原图形沿x轴的负⽅向平移了1个单位D.将原图形沿y轴的负⽅向平移了1个单位3.已知等腰三⾓形的周长为17 cm,⼀边长为4 cm,则它的腰长为?()A.4 cmB.6.5 cmC.6.5 cm或9 cmD.4 cm或6.5 cm4.如图,已知∠1=∠2,下列添加的条件不能使△ADC≌△CBA的是?()?A.AB∥DCB.AB=CDC.AD=BCD.∠B=∠D5.如图,在△ABC中,∠C=90°,∠A=30°,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E=3CEB.AE=2CEC.AE=BDD.BC=2CE6.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边上⼀点,E点在AC边上,AD=AE,若∠BAD=24°,则∠EDC=?()A.24°B.20°C.15°D.12°7.如图,正五边形ABCDE中,直线l过点B,且l⊥ED,下列说法:①l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②∠BAC=36°;③正五边形ABCDE有五条对称轴.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8.如图,等腰△ABC中,AB=AC,∠A=36°.⽤尺规作图作出线段B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D=BDB.∠DBC=36°C.S△ABD=S△BCDD.△BCD的周长=AB+BC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AD,CD⊥AD,P是CD边上的动点,要使PA+PB的值最⼩,则点P应满⾜的条件是?()A.PB=PAB.PC=PDC.∠APB=90°D.∠BPC=∠APD10.如图,已知△ABC和△CDE都是等边三⾓形,且A、C、E三点共线.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接PQ.以下五个结论:①AD=BE;②∠AOB=60°;③AP=BQ;④△PCQ是等边三⾓形;⑤PQ∥AE.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5B.4C.3D.2⼆、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2019四川资阳中考)若正多边形的⼀个外⾓是6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内⾓和是 .12.图①是⼀张Rt△ABC纸⽚,如果⽤两张相同的这种纸⽚恰好能拼成⼀个正三⾓形,如图9②,那么在Rt△ABC中,BC=6,则AB= .13.如图,∠A=∠D,要使△ABC≌△DBC,还需要补充⼀个条件: (填⼀个即可).14.如图,在直⾓坐标系中,AD是Rt△OAB的⾓平分线,已知点D的坐标是(0,-4),AB的长是12,则△ABD的⾯积为 .15.我们规定:等腰三⾓形的顶⾓与⼀个底⾓度数的⽐值叫做等腰三⾓形的“特征值”,记作k.若k=2,则该等腰三⾓形的顶⾓为度.16.如图,已知△ABC关于直线y=1对称,C到AB的距离为2,AB 的长为6,则点A、点B的坐标分别为 .17.(2019江苏南通中考)如图,△ABC中,AB=BC,∠ABC=90°,F 为AB延长线上⼀点,点E在BC上,且AE=CF,若∠BAE=25°,则∠ACF=度.18.在△ABC中,AH是BC边上的⾼,若CH-BH=AB,∠ABH=70°,则∠BAC= .三、解答题(共66分)19.(6分)如图,学校要在两条⼩路OM和ON之间的S区域修建⼀处“英语⾓”,按照设计要求,英语⾓C到两栋教学楼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路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则英语⾓C 应修建在什么位置?请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尺规作图,保留痕迹)20.(6分)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A(-3,2),B(-4,-3),C(-1,-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写出点A1,B1,C1的坐标(直接写答案):A1 ;B1 ;C1 ;(3)△A1B1C1的⾯积为 ;(4)在y轴上画出点P,使PB+PC最⼩.21.(2019四川眉⼭中考)(7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点E是CD的中点,AE=BE.求证:∠D=∠C.22.(7分)如图,在△ABC中,AB=AC,BE平分∠ABC交AC于点E,过点E作EF∥BC交AB于点F,D是BC边上的中点,连接AD.(1)若∠BAD=55°,求∠C的度数;(2)猜想FB与F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3.(8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D为BC的中点,CE⊥AD于E,BF∥AC交CE的延长线于F.(1)求证:△ACD≌△CBF;(2)连接DF,求证:AB垂直平分DF.24.(10分)定义:如果⼀个三⾓形的⼀个内⾓等于另⼀个内⾓的两倍,则称这样的三⾓形为“倍⾓三⾓形”.(1)如图①,△ABC中,AB=AC,∠A=36°,求证:△ABC是倍⾓三⾓形;(2)如图②,△ABC的外⾓平分线AD与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延长CA到点E,使得AE=AB,若AB+AC=BD,请你找出图中的倍⾓三⾓形,并进⾏证明.25.(10分)数学课上,王⽼师出⽰了下⾯的题⽬:在△ABC中,点E 在AB上,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ED=EC,试确定线段AE与DB的⼤⼩关系.⼩明与同桌⼩聪讨论后,进⾏了如下解答. (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在等边三⾓形ABC中,当点E为AB的中点时,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ED=EC,如图①,确定线段AE 与DB的⼤⼩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 ;(2)特例启发,解答题⽬:王⽼师给出的题⽬中,AE与DB的⼤⼩关系是 .理由如下:如图②,过点E作EF∥BC,交AC于点F.(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26.(12分)如图,已知△ABC中,AB=AC=12厘⽶,BC=9厘⽶,点D 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1秒钟时,△BPD 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CPQ?(2)若点Q以②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的三边运动,求多长时间点P与点Q 第⼀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参考答案1. 答案 C “中国加油”这4个汉字中,不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汉字有“国”“加”“油”,共三个,故选C.2. 答案 B 将△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的横坐标都乘-1,纵坐标不变,则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y 轴对称,故选B.3. 答案 B 若4 cm 是腰长,则底边长为20-4-4=12(cm),∵4+4<12,不能组成三⾓形,∴舍去;若4 cm 是底边长,则腰长为?=6.5(cm).故它的腰长为6.5 cm.故选B.4. 答案 B A.由AB ∥CD ,可得∠DCA =∠CAB ,⼜因为∠1=∠2,AC =AC ,故能判定△ADC ≌△CBA ,故选项A 不符合题意;B.由AB =CD ,∠1=∠2,AC =AC ,不能判定△ADC ≌△CBA ,故选项B 符合题意;C.由AD =BC ,∠1=∠2,AC =AC ,能判定△ADC≌△CBA ,故选项C 不符合题意;D.由∠D =∠B ,∠1=∠2,AC =AC ,能判定△ADC ≌△CBA ,故选项D 不符合题意.故选B.5. 答案 B 连接BE ,∵DE 垂直平分AB ,∴AE =BE ,∴∠ABE =∠A =30°,∴∠CBE =∠ABC -∠ABE =30°.在Rt △BCE 中,BE =2CE ,∴AE =2CE ,17-42故选B.6.答案 D∵∠ADC是△ABD的外⾓,∴∠ADC=∠B+∠BAD=∠B+24°,∵∠AED是△CDE的外⾓,∴∠AED=∠C+∠EDC,∵AB=AC,AD=AE,∴∠B=∠C,∠ADE=∠AED,∴∠C+∠EDC=∠ADC-∠EDC=∠B+24°-∠EDC,解得∠EDC=12°.故选D7.答案 D∵正五边形ABCDE中,直线l过点B,且l⊥ED,∴l 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BAC=36°,∴①②正确;正五边形ABCDE有五条对称轴,③正确.故选D.8.答案 C∵等腰△ABC中,AB=AC,∠A=36°,∴∠ABC=∠ACB=72°,由作图痕迹可知BD平分∠ABC,∴∠A=∠ABD=∠DBC=36°,∴AD=BD,故A,B结论正确;∵AD≠CD,∴S△ABD=S△BCD 错误,故C结论错误;△BCD的周长=BC+CD+BD=BC+AC=BC+AB,故D结论正确.故选C.9.答案 D如图所⽰,作点A关于CD的对称点A',连接A'B,交CD于点P,连接AP,则PA+PB的最⼩值为A'B的长,点P即为所求.∵点A'与点A关于CD对称,∴∠APD=∠A'PD,∵∠BPC=∠A'PD,∴∠BPC=∠APD,故D符合题意.由图可知,选项A和选项B不成⽴,⽽C只有在PC=BC时才成⽴,故选项C不⼀定成⽴.故选D.10.答案 A①∵△ABC和△CDE为等边三⾓形,∴AC=BC,CD=CE,∠BCA=∠DCE=60°,∴∠ACD=∠BCE.在△ACD和△BCE中,AC=BC,∠ACD=∠BCE,CD=CE,∴△ACD≌△BCE(SAS),∴AD=BE,∠ADC=∠BEC,①正确.②∵∠ACB=∠DCE=60°,∴∠BCD=60°,∵△DCE是等边三⾓形,∴∠EDC=60°=∠BCD,∴BC∥DE,∴∠CBE=∠DEO,∴∠AOB=∠DAC+∠BEC=∠BEC+∠DEO=∠DEC=60°,②正确.④在△CDP和△CEQ中,∠ADC=∠BEC,CD=CE,∠DCP=∠ECQ,∴△CDP≌△CEQ(ASA).∴CP=CQ,∴∠CPQ=∠CQP=60°,△PCQ是等边三⾓形,④正确.⑤∵∠CPQ=∠CQP=60°,∴∠QPC=∠BCA,∴PQ∥AE,⑤正确.③同④得△ACP≌△BCQ(ASA),∴AP=BQ,③正确.故选A.11.答案720°解析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60°=6,则这个正多边形的内⾓和为(6-2)×180°=720°.12.答案 12解析由题意得AB=2BC=12.13.答案∠ABC=∠DBC或∠ACB=∠DCB解析∵∠A=∠D,BC=BC,∴当∠ABC=∠DBC或∠ACB=∠DCB时,△ABC≌△DBC(AAS),∴还需要补充⼀个条件为∠ABC=∠DBC或∠ACB=∠DCB. 14.答案24解析如图,作DE⊥AB于E,∵点D的坐标是(0,-4),∴OD=4, ∵AD是Rt△OAB的⾓平分线, 12∴DE=OD=4,∴S△ABD= ×12×4=24.15. 答案 90解析∵k =2,∴设该等腰三⾓形的顶⾓=2α,则底⾓=α,∴α+α+2α=180°,∴α=45°,∴该等腰三⾓形的顶⾓为90°.16. 答案 (2,-2),(2,4)解析由题意可得点A 、B 的连线与直线y =1垂直,且两点到直线y =1的距离相等,∵AB =6,∴A 、B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2和4,⼜∵C 到AB 的距离为2,∴A 、B 两点的横坐标都为2.∴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2),(2,4).17. 答案 70解析在Rt △ABE 与Rt △CBF 中,?∴Rt △ABE ≌Rt △CBF (HL).∴∠BAE =∠BCF =25°.∵AB =BC ,∠ABC =90°,∴∠ACB =45°,∴∠ACF =25°+45°=70°. 18. 答案 75°或35°解析当∠ABC 为锐⾓时,过点A 作AD =AB ,交BC 于点D ,如图1所⽰.,,AE CF AB BC =??=?∵AB =AD ,∴∠ADB =∠ABH =70°,BH =DH .∵CH -BH =AB ,∴AB +BH =CH ,⼜∵CH =CD +DH ,∴CD =AB =AD ,∴∠C =?∠ADB =35°,∴∠BAC =180°-∠ABH -∠C =75°.当∠ABC 为钝⾓时,作AH ⊥BC ,交CB 的延长线于H , 如图2所⽰.∵CH -BH =AB ,∴AB +BH =CH ,⼜∵BH +BC =CH ,∴AB =BC ,∴∠BAC =∠ACB = ∠ABH =35°.故∠BAC =75°或35°.图112图219. 解析如图所⽰,点C 即为英语⾓应修建的位置.20. 解析 (1)△A 1B 1C 1如图所⽰.(2)(3,2);(4,-3);(1,-1).(3)△A 1B 1C 1的⾯积=3×5- ×2×3-×1×5-×2×3=6.5.故填6.5.(4)如图所⽰,P 点即为所求.21. 证明∵AE =BE ,∴∠EAB =∠EBA ,∵AB ∥DC ,∴∠DEA =∠EAB ,∠CEB =∠EBA ,∴∠DEA =∠CEB ,∵点E 是CD 的中点,∴DE =CE.121212。
北师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汇集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 1.(1)在ABCD 中,∠A=44°,则∠B= ,∠C= 。
40cm , AB:BC=2:3, 则CD= , AD= 。
2.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3.化简∶32 = ,83= 。
4.一条线段AB 的长是3cm ,将它沿水平方向平移4cm 后,得到线段CD ,则CD 的长是 。
5. 如下左图所示,图形①经过 变化成图形②,图形②经过 变化成图形③,图形③经过 变化成图形④。
(填平移、旋转或轴对称)6.如上右图所示,有一圆柱,其高为12cm ,它的底面半径为3cm ,在圆柱下底面A 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得到上面B 处的食物,则蚂蚁经过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 cm 。
(π取3) 7. π-的绝对值是_______,2的相反数是_______,33的倒数是_______。
8. 5的平方根是_____,32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8的立方根是_____。
9.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6cm 和8cm ,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 cm ,面积是 cm 2。
10.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是18cm ,则正方形的边长是 。
11.若实数a 、b 满足,02)2(2=-+-a b a 则b+2a= 。
12.如下左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如果AB=5,AD=9,∠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E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则DF=____________。
① ② ③ ④13.有一块边长为24米的正方形绿地,如上右图所示,在绿地旁边B 处有健身器材,由于居住在A 处的居民践踏了绿地,小明想在A 处树立一个标牌“少走▇米,踏之何忍?”请你计算后帮小明在标牌的▇填上适当的数字为: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②无理数都是无理限小数; ③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④-2是4的一个平方根。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_可打印)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1.(1)在ABCD 中,∠A=44°,则∠B= ,∠C= 。
(2)若ABCD 的周长为40cm , AB:BC=2:3, 则CD= , AD= 。
2.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3.化简∶32 = ,83= 。
4.一条线段AB 的长是3cm ,将它沿水平方向平移4cm 后,得到线段CD ,则CD 的长是 。
5. 如下左图所示,图形①经过 变化成图形②,图形②经过 变化成图形③,图形③经过 变化成图形④。
(填平移、旋转或轴对称)6.如上右图所示,有一圆柱,其高为12cm ,它的底面半径为3cm ,在圆柱下底面A 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得到上面B 处的食物,则蚂蚁经过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 cm 。
(π取3) 7.π-的绝对值是_______,2的相反数是_______,33的倒数是_______。
8. 5的平方根是_____,32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8的立方根是_____。
9.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6cm 和8cm ,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 cm ,面积是 cm 2。
10.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是18cm ,则正方形的边长是 。
11.若实数a 、b 满足,02)2(2=-+-a b a 则b+2a= 。
12.如下左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如果AB=5,AD=9,∠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E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则DF=____________。
13.有一块边长为24米的正方形绿地,如上右图所示,在绿地旁边B 处有健身器材,由于居住在A 处的居民践踏了绿地,小明想在A 处树立一个标牌“少走▇米,踏之何忍?”请你计算后帮小明在标牌的▇填上适当的数字为: 。
① ② ③ ④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②无理数都是无理限小数; ③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④-2是4的一个平方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以下各组线段长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
1,2,4B。
2,4,6C。
4,6,8D。
5,6,123.△ABC中BC边上的高作法正确的是()A。
B。
C。
D。
4.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是()A。
三条边对应相等B。
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C。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D。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5.XXX同学在研究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后发现,只用两把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直尺就可以作出一个角的平分线。
如图: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B,另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A并且与第一把直尺交于点P,XXX说:“射线OP就是∠BOA的角平分线。
”他这样做的依据是()A。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B。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C。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D。
以上均不正确6.如图,XXX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她根据所学的知识很快就画了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红红画图的依据是()A。
SSSB。
SASC。
ASAD。
AAS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3倍,这个多边形是()A。
四边形B。
六边形C。
八边形D。
十边形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1,2)B。
(-1,2)C。
(2,1)D。
(-1,-2)9.如图所示,BE⊥AC,CF⊥AB,垂足分别是E,F,若BE=C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A。
1对B。
2对C。
3对D。
4对10.如图,将纸片△XXX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若∠1=80°,∠2=24°,则∠A为()A。
24°B。
28°C。
32°D。
36°11.如图,已知△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D与BE相交于点G,BE与AC相交于点F,AD与CE相交于点H,则下列结论:①△ACD≌△BCE;②∠AGB=60°;③BF=AH;④△CFH是等边三角形;⑤连CG,则∠XXX∠D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