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康复实训大纲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习》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习》教学大纲(理论、实验)内外科疾病康复实教学大纲(理论、实验)一、课程背景和目的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内外科疾病康复实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临床实践能力,并使其具备相关疾病康复领域的理论与实验知识。
二、教学内容1. 基础理论:- 内外科疾病康复的概念和原理- 康复评估与康复目标制定- 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康复效果评估与调整2. 实验内容:- 内外科疾病康复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仪器介绍- 康复实验技术的实践与应用- 康复效果的实验评估与数据分析三、教学目标1. 理论目标:让学生了解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掌握康复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的方法,能够评估和调整康复效果。
2. 实验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康复实验设备的能力,掌握康复实验技术的应用方法,能够进行康复效果的实验评估和数据分析。
3.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其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 授课讲解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基本理论知识- 讲解典型病例,并进行案例分析- 组织讨论,促进学生思维交流2. 实验教学:- 指导学生操作康复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操作-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五、教学评价1. 理论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和发言情况- 期中和期末理论考试2. 实验教学评价:- 实验操作和技术上的独立性- 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 实验成果的数据分析和解读六、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 期中和期末理论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 课堂参与和发言情况,占总评成绩的30%2. 实验考核:- 实验操作和技术上的独立性,占总评成绩的50% - 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占总评成绩的30% - 实验成果的数据分析和解读,占总评成绩的20%七、参考教材1. 《内科疾病康复实指南》2. 《外科疾病康复实手册》3. 《康复实验技术与方法》。
康复医学科实习大纲
康复医学科实习大纲目的要求通过毕业实习,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基本掌握能运用康复医学的基本技能,对康复医学科的常见病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正确的康复评定,并提出正确的治疗计划,写出完整的康复病历。
实习时间2周实习内容及病种(一)掌握实习病种的内容脑卒中1、目的要求掌握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熟悉脑卒中恢复的分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能独立、准确的评定及治疗病人。
2、实习内容:1)脑卒中的康复评定: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言语功能的评定,ADL评定。
2)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良肢位的摆放,预防并发症,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床上训练,坐起训练,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肢及手功能训练,作业治疗训练.脊髓损伤1、目的要求掌握脊髓损伤后期的康复治疗,熟悉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达到能够独立治疗病人。
2、实习内容:1)脊髓损伤康复评定:损伤水平的确定,损伤类型的分类,残存功能的评估,运动功能的评定,感觉功能评定,ADL评定。
2)脊髓损伤早期的康复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脊髓损伤后期的康复治疗:肌力训练,ROM训练,轮椅训练,步行训练.周围神经损伤1、目的要求掌握常见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熟悉周围神经损伤的评定,了解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和病理.2、实习内容:1)周围神经损伤的的病因和病理.2)周围神经损伤的评定:运动功能的评定,感觉功能评定,电诊断对病变程度和预后的评定。
3)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保持良肢位防止挛缩变形、被动活动和推拿防止肌萎缩.4)常见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尺神经、桡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腓神经等损伤.(二)了解实习病种的内容小儿脑性瘫痪1、目的要求:熟悉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了解小儿脑瘫的评定方法.2、实习内容:1)小儿脑瘫的评定:运动功能的评定,感觉功能评定,语言功能评定.2)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运动疗法(头部控制功能训练,上下肢功能训练,站立行走训练)、语言训练、作业治疗、推拿疗法。
康复治疗学实习大纲
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大纲山东中医药大学实习组织与管理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毕业实习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通过毕业实习,使所学的基础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掌握基本诊疗技术和临床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
二、实习组织领导学生在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实习医院的双重领导。
1、学校实习组织工作在教学副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主管,第一临床医学院具体执行,负责安排实习各方面工作,及时处理和解决实习中的一些问题,组织检查实习课程与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一临床医学院在学生实习期间深入实习医院,掌握实习情况。
教务处实习科、学院年级办公室、康复医学教研室和各实习医院在工作中应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实习生的管理工作。
2、实习医院实习医院受学校委托,对实习教学全面领导和统一安排。
(1)在医院分管院长领导下,由科教科制定专人负责实习工作,包括实习生的生活、实习安排、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及纪律考勤,并经常向学校通报学生的实习情况。
对违反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实习生,及时通知学校。
(2)定期检查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实习质量。
(3)按学校的实习计划和要求制定实习轮转表。
(4)对由于病、事假连续缺实习一周以上的实习生报到学校教务处,并共同研究是否需补实习及其方法。
3、实习科室实习科室是直接指导生产实习的教学组织,由科室主任、治疗师长负责领导,并组织全科医务人员共同关心和完成教学任务,科室应指定一名高年资治疗师,协助治疗师长管理此项工作。
具体任务是:(1)实习生初来或接班时,进行入科教育,负责介绍科室情况,包括组织领导,规章制度,职责范围并分配工作。
(2)根据实习计划要求,做好具体安排,指导实习进行,并经常检查实习大纲的完成情况,解决存在问题。
(3)严格检查实习生的工作及其完成情况,全面关心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掌握实习生的服务态度、劳动纪律等情况,开展表扬与批评,定期向领导汇报实习生情况。
康复评定学实验大纲-运动康复
康复评定学课程实验(实训、见习)教学大纲一、内容简介(300字以内包括编写依据、学时和学分、教学内容和目的等)本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是按照王玉龙主编的《康复功能评定学》教材设计。
是研究障碍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是康复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障碍学诊断的理论原则,建立诊断的临床思维程序;熟悉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掌握临床常用评定方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及其评定结果的临床意义;并熟练书写出完整、措辞准确、精炼的康复评定报告。
作为运动康复的专业课程,学时设置54学时,实验学18,2学分。
通过实验加深对康复评定学有关理论的理解;熟悉实验项目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操作的具体程序;实验数据记录规范,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形成规范的实验报告。
考核依据:实验报告考核办法: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按实验报告质量逐份评分(评分指标: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的明确性;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的规范性;结果讨论的科学性),作为平时成绩进入课程总成绩。
四、学时、学分及各部分分配本课程总教学学时为54学时,总学分为3学分,其中理论授课学时为36学时,实验学时为18学时。
五、具体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一:关节活动度测量实验目的:能够正确进行全身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实验内容:掌握:肩、肘、腕、前臂、手指、髋、膝、踝、脊柱等部位各运动方向的活动角度测量操作技术实验二:肌力评定实验目的:掌握徒手肌力检查方法及等速肌力测试仪的正确使用实验内容:掌握:等速肌力测定的方法、结果及意义熟悉:等速肌力测定的适用条件、注意事项了解:等速肌力测试的临床应用范围实验三:步态分析实验目的:掌握步态分析程序及方法实验内容:掌握:步态分析的方法及结果分析熟悉: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范围了解:导致异常步态的原因实验四:感觉功能检查实验目的:能够正确进行浅深复合感觉功能检查操作实验内容:掌握:感觉功能检查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熟悉:感觉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了解:深感觉、浅感觉实验五:肌张力评定实验目的:掌握全身主要肌群的肌张力评定方法实验内容:掌握:肌张力检查的方法熟悉:肌张力检查临床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了解:肌张力异常的原因实验六:平衡协调功能评定实验目的:掌握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方法及步骤实验内容:掌握:平衡协调功能评定的方法熟悉:平衡协调功能评定的临床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了解:衡协调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实验七:神经反射检查实验目的:能够正确进行神经反射及病理反射的检查实验内容:掌握:浅反射、深反射及病理反射检查的方法熟悉:浅反射、深反射及病理反射临床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了解:浅反射、深反射及病理反射异常的常见原因实验八:ADL评定实验目的:掌握常用ADL评定量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实验内容:掌握:用Bartherl指数量表及FIM量表评定ADL的方法熟悉:ADL评定量表的临床应用范围了解:ADL障碍的常见原因实验九:心电运动试验实验目的:掌握心电运动试验的步骤及临床意义实验内容:掌握:台阶实验、心电运动实验的步骤及评定方法熟悉:心电运动实验的临床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了解:心电运动试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执笔人:审核人:。
(完整版)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完整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康复医学英文名称:Rehabilitative Medicine课程代码:ZB32010995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总学时数:34学时;理论学时:26学时;实训学时:8学时;开课学期:6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必修学分:2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1.课程性质1.教学对象: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专业2.课程特点:康复医学是使功能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医学科学体系,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它与临床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本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
2.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医学生树立现代康复理念,了解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康复治疗,掌握临床常见病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能采用恰当的方法行床旁早期康复,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送诊康复,积极开展二级预防和选用矫形器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章节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康复医学概论康复医学相关基础康复医学评定康复治疗技术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骨关节病损的康复内脏疾病的康复其他常见疾病康复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12446512112410 合计26 8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讲授内容]1.掌握: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残疾的国际三级分类与我国五级分类要点2.熟悉:康复医学的对象、内容及工作方式;残疾的三级预防3.了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残疾的概念、形成重点:1.康复与康复医学定义、内涵 2.康复医学的组成与工作方式 3.康复服务的三种方式4.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5.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关系第二章:康复医学相关基础[讲授内容]1.掌握:运动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反应、运动对肌肉、骨代谢的影响;制动对机体的主要影响、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2.熟悉:神经损伤的反应、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可塑性3.了解:人体的力学杠杆、肌肉的收缩形式、影响神经再生的因素重点: 1.运动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反应、运动对肌肉、骨代谢的影响2.制动对机体的主要影响、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3.神经损伤的反应、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可塑性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讲授内容]1.掌握:康复评定的定义、目的、基本要求;关节活动范围测定时注意事项;手法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及注意事项常用的ADL评定方法:Barthel指数分级法及其意义2.熟悉:引起常见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3.了解:电诊断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重点:1.康复评定的目的.基本要求2.关节活动范围测定:测量工具.主要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测量时注意事项3.肌力测定:手法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及注意事项4.肌张力的定义.修订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 5.步态分析:正常行走的步行周期及引起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6.常用的ADL评定方法7、平衡的概念与分类8.生存质量的概念第四章康复治疗技术第一节物理治疗[讲授内容]1.掌握:运动疗法基本技术及临床应用。
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
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一、前言临床康复学是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的医学领域。
它强调康复过程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社工等。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以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临床康复学概述:介绍临床康复学的概念、目的、方法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康复评估:教授如何进行身体和心理功能的评估,包括观察、测试和量表等。
3、康复治疗技术:教授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康复治疗技术。
4、康复护理:教授如何在康复过程中提供护理,包括预防并发症、协助日常生活活动、心理支持等。
5、多学科合作:介绍如何与其他学科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康复计划。
6、康复设施和社区资源:了解不同类型的康复设施和社区资源,包括医院、康复中心、日间医院等。
7、康复目标和效果评估:教授如何设定和评估康复目标,包括短期和长期效果评估。
8、康复伦理和法律问题:探讨与康复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包括患者权利、医疗保密、医疗事故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临床康复学的概念和方法。
2、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到康复设施进行实践学习,接触不同类型的患者,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3、导师制度:为学生安排导师,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临床康复学的知识和技能。
4、跨学科学习:组织学生参加跨学科学习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学生和教师交流,加深对多学科合作的理解。
5、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文献、视频资源等,拓宽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评估方式1、书面测试:通过课堂测试、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临床康复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实践技能评估:在实践学习中,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评估,包括治疗技术、护理技能等。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评估学生对临床康复学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日志:要求学生记录学习过程和反思,以评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
康复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随着经济、科技进步,人口老化,自然灾害及战争(恐怖事件)无法防止消除,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
因而健康的概念,医学的模式,都已发生变化。
全面医学已将康复医学包括在内。
医学不仅要治病救命,而且要考虑存活后的身、心、社会、职业能力的尽可能恢复。
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
它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
康复医学所面临的人体各种功能障碍包括:运动功能、感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认知能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系统掌握总论部分、康复评定、各种常用康复治疗方法、各种常见病康复。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科。
二、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掌握理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评定及治疗技术、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
2.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应用于临床。
3.学会与有关临床科室协作为疾病的急性期、恢复早期、后期康复诊疗服务。
4.培养良好的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时数分配四、考核要求1.命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掌握好命题的广度和深度, 重点考察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情况, 兼顾综合分析和应用性较强的内容。
2.试题内容为本学科重点,即: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3.试题水平相当于教育目标所确定的预期水平。
4.试题提供的信息要准确,目标要求清楚。
5.试题类型及比例: 填空题20%, 选择题20%, 是非题20%, 名词解释l0%, 问答题20%, 病例分析10% 。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康复的定义、内容范围、概念及康复医学的定义、对象、范围;熟悉康复预防三层次、社区康复的基本概念、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临床医师与康复的关系。
课程内容一、康复、康复医学定义范围康复定义、内涵、康复服务方式。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康复医学教学大纲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康复医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康复医学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康复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标准化,制定康复医学教学大纲是至关重要的。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是指为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制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目标的文件。
它的目的是确保学生在康复医学领域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临床实践中成为合格的康复医生。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康复医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理解和应用康复原理的基础。
这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疾病对这些系统的影响。
2. 康复评估和诊断:康复医学的核心是评估和诊断患者的功能障碍和康复需求。
学生需要学习各种评估工具和技术,如功能评定、神经肌肉检查和康复评估量表等。
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满足每个患者的特定需求。
3. 康复治疗:康复医学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
他们还需要了解康复设备和辅助工具的使用,以及如何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4. 康复管理和预防:康复医学不仅仅是治疗患者,还包括管理和预防康复需求。
学生需要学习康复管理的基本原则,如康复团队的协作和康复计划的制定。
他们还需要了解康复的预防策略,以减少慢性病和功能障碍的发生。
5. 伦理和法律问题:康复医学涉及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因此学生需要学习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他们需要了解患者权利和机密性的保护,以及如何处理伦理和道德困境。
制定康复医学教学大纲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学生需求:教学大纲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制定。
学生的背景和目标可能不同,因此教学大纲应灵活适应不同的学生群体。
2. 临床实践需求:康复医学是实践导向的学科,因此教学大纲应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经验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临床康复实训大纲
临床康复实训大纲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临床康复实训。
1.2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实践性课程。
1.3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临床康复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临床康复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有关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技巧。
1.4 课程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1.5 学时安排本课程为64学时,包括理论授课和实践训练。
二、课程内容2.1 理论授课2.1.1 临床康复的基本概念介绍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临床康复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方法。
2.1.2 康复治疗方法和技巧介绍康复治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物理治疗、运动康复、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社会心理治疗等。
2.1.3 临床康复的常见疾病介绍临床康复常见疾病的原因、症状、康复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2.2 实践训练2.2.1 临床康复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康复治疗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在实践中培养临床康复的应用能力。
2.2.2 康复计划制定通过临床案例分析和诊断问卷调查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康复计划的制定过程和注意事项。
2.2.3 团队合作与管理通过团队活动和案例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康复团队的合作和管理技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考核方式3.1 日常表现日常表现主要考核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表现等方面。
3.2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综合性论文,对学生所学的临床康复实践进行和归纳。
3.3 实践操作考核要求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熟练掌握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制定康复计划并实施。
通过实践考核以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临床康复实践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实践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较全面地掌握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技巧,具备康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能力,并能够在团队中协作合作。
学生通过这些实践经验,提高了对临床康复的认识和理解,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康复医学实习大纲
康复医学实习大纲康复医学实习大纲一、实习目的康复医学实习是康复治疗专业学生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旨在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和专业素养,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成为一名合格康复治疗师做好准备。
二、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在实习前先进行一定时间的理论学习,了解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相关疾病的认识。
2. 实践操作:学生在实习期间将参与康复医学的实际工作,包括评估病人的康复需求、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记录病历等。
3. 临床观摩:学生将有机会观摩康复专家的临床操作和康复治疗过程,通过亲眼目睹专业人士的工作方式和技巧,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4. 学术研究:学生将有机会参与一定的学术研究项目,包括参与病例分析、文献综述和学术报告等,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
三、实习安排1. 实习时间:实习周期为一学期,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
2. 实习地点:在学校附属医院或合作的康复医院进行实习,学生将根据实习内容在不同科室轮转,包括神经康复科、骨伤科、康复医护科等。
3. 实习指导:每名学生将有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和学习进度,定期组织授课和讨论。
四、实习要求1. 完成实践任务:学生在实习期间要按时完成实践任务,包括参与病人康复治疗、制定康复计划、评估病人的康复效果等。
2. 学习态度端正: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虚心学习,积极参与康复工作,遵守医院相关规章制度,严格遵循医疗伦理和职业道德。
3. 观摩和交流:学生要积极参与临床观摩和学术研究活动,与专业人士交流,争取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技巧。
4. 报告和总结:学生在实习结束后要根据实习体会、案例分析等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经验和收获。
五、实习评价1. 实习指导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实习报告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技术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职业素养等。
2. 学生的实习成绩将计入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作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
《康复评定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康复评定技术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授课对象:三年制大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时:27学时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康复评定技术》人卫出版社主编:王玉龙《康复评定技术》实训见习指导书(自编)考核方式:实验课考核总分100分(其中实验报告占10%,课堂随机检测占20%,实践操作考试占70%),占期末总成绩30%。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康复评定技术》是研究功能障碍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康复治疗师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行动领域归纳,分析出其所需技能要求,通过实验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的康复评定方法,尤其是功能评估,熟练掌握康复评定的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学会如何采集、归纳、综合分析客观资料,为临床中实施的各种疗法奠定基础,也是保障临床康复治疗安全的前提。
二、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与要求《康复评定技术》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型一人体反射评定 2 验证性二人体形态评定 1 验证性三肌力评定 4 验证性四关节活动度评定 3 验证性五肌张力评定 1 见习六感觉功能评定 1 验证性七协调功能评定 1 验证性八平衡功能评定 1 验证性九步态分析 1 见习十肺功能评定 2 见习十一言语功能评定1 见习十二吞咽功能评定1 见习十三脑性瘫痪评定1 综合性十四截瘫评定3 综合性十五偏瘫评定2 综合性十六实践操作考核 2合计27一、人体反射评定【实验目的】学会反射发育中脊髓水平、脑干水平、中脑水平、大脑皮质水平四个阶段常用的反射评定技术操作。
【实验时数】2学时【实验内容】1.脊髓水平:交叉性伸展反射2.脑干水平: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联合反应3.中脑水平:调正反应、自动运动反应4.大脑皮质水平:仰卧位平衡反应;俯卧位平衡反应;膝手四点位平衡反应;坐位平衡反应;双膝立位平衡反应;三种跨步及跳跃反应【实验要求】必开【实验方法】在实训室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二、人体形态评定【实验目的】熟练掌握人体测量(肢体长度、围度)评定的操作方法。
《临床康复学》实践教学大纲
《临床康复学》实践教学大纲(供普通大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使用)课程名称:临床康复学课程代码:711007课程性质:专业课总学时数:90学时实践学时:28学时授课对象:普通专科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开课时段:第四学期编制单位:针推保健系康复教研室开课部门:针推保健系一、课程实践的目的与任务《临床康复学》是康复医学的专业课程,是前期专业课程的综合运用,直接指导着康复临床的开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教学方式除强调课堂讲授的重要性外,更应加强学生的实践及动手能力培养。
实践课是巩固理论学习的重要手段,更是掌握本门课程实践技能的主要途径,尤应从多方面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
通过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临床思维与分析能力,能综合运用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手段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系统康复评定与康复方案的制订与实施;通过实践活动使其能将临床康复学理论知识进一步与实践相结合,以巩固并提高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二、实践教学目的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是:1 .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训练技术并会熟练操作;2 .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技术,能对患者进行系统评定。
3 .通过实践,能综合运用几种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手段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康复方案的制订与实施;4 .通过实践,能识别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典型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5 .通过实践,了解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四、主要仪器设备1硬件:训练床、训练凳、运动垫、轮椅、软枕、倾斜垫、哑铃、平行杠、肋木、训练用阶梯、平衡垫、拐杖、巴氏球、X片读片灯、多媒体教室、实训室、电教片、康复评定量表等。
6 .软件:带教老师、实践教学指导用书、实训报告。
五、实践教学形式1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脑卒中、脑瘫、脊髓损伤)主要采取实训室操作和医院见习两种实践教学形式。
要求学生温习脑卒中、脑瘫、脊髓损伤的康复主要内容和方法,分小组进行角色模拟操作,结束后由“患者”和教师共同点评。
康复医学科实习大纲(2周).
康复医学科实习要点1. 必须重点掌握的病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缺血性、出血性)等;2. 以上病种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康复介入的最佳时机及目的;疾病的概念、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病理基础、分型、鉴别诊断、相应的影像学解剖学知识、治疗、预后;3. 重点技术:第一周观察、了解、学习,第二周在指导老师带教下操作:(1)技术:电疗(低、中、高频、TDP )、牵引、推拿、神经促通技术及关节松动技术;(2)掌握以上技术的作用机理;4. 康复评定:了解失语症、ADL 、平衡功能、徒手肌力、关节活动度、疼痛等评定;5.高压氧(1)了解治疗的病种;(2)了解治疗原理、禁忌症;5.病历书写:依照四川省卫生厅病历书写要求掌握;6.了解、熟悉住院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工作流程:搜集诊断依据(如病史、症状、查体、辅助检查结果、既往史、过敏史、家族史、个人史等等)→明确诊断(初步)→制定诊疗计划→处理医嘱→开出化验单→填写物理治疗单并给病人详细交待治疗流程→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及入院记录→住院期间保证每天和病人交流2-3次,并随时思考目前的诊断以及治疗是否循证,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仔细贴敷、记录、分析住院期间的检查单据,按照要求记录病情变化,书写病历→出院查体→与患者核对、计算物理治疗费用→填写出院证明书→填写院感→完善物理治疗单→完善病历7. 若有兴趣,可以任选一题通过查阅资料(http://192.1.1.8等)撰写一篇综述或读书报告。
实习安排表2006年6月27日——2006年7月091、在高压氧舱必须听从带教老师安排,切忌擅自操作仪器,主要了解治疗的病种、治疗原理、禁忌症即可;2、以上安排为在带教老师带教下处理完医嘱、病历后的所在岗位,带书实习,在操作间隙掌握机器工作原理等理论知识,掌握为止;3、在治疗室第一周观察、了解、在指导老师带教下操作,第二周在带教的监督下独立操作;4、手写病历自行安排时间、选择典型病历、采集病史及书写,7-06日交带教老师修改;5、要求掌握的病种根据所列举的重点内容在出科前自行查对,务须掌握,若有兴趣,可以任选一病通过查阅资料(http://192.1.1.8等)撰写一篇综述或读书报告。
《临床康复工程学》教学大纲(理论、实验)
《临床康复工程学》教学大纲Ⅰ、课程概况Ⅱ、课程简介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临床康复工程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工程的方法和手段使伤残者康复,促使其功能恢复,重建或代偿。
对由于脑血管意外和脊髓损伤,以及意外损伤造成的肢体伤残者,借助工程手段是主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康复方法。
因此,康复工程在康复医学中占的重要地位,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康复工程服务的主要手段是提供能帮助残疾人独立生活、学习、工作、回归社会、参与社会的产品,即康复工程产品或称残疾人用具。
残疾人用具从残疾人实际康复中提出问题,界定问题,提出设计,进行试制,临床试用,使用效果信息反馈,产品鉴定到批量投产,产品咨询,产品使用指导等,是个系统性工作。
为做好残疾人用具的服务工作需要康复工作者,特别是医生在康复工程技术人员的分工合作。
2.教学组织与方法:强化《临床康复工程学》理论课堂上的知识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的操作、案例分析、病例讨论等掌握矫形器制作方法,树立多动手观念,并将其运用到临床疾病康复治疗的实际工作中,为今后从事医学教学、科研、临床康复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矫形器选择、取模和穿脱的方法,患者残端的评价方法,处理的方法、熟悉假肢、矫形器的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穿戴方法。
3.教学保障:多媒体、模拟教学设备、各种运动康复实验设备及各级医院教学实际操作。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①选用教材: 《临床康复工程学》,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康复工程学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舒彬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康复工程学实训指导》,舒彬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②参考书目:康复工程学,刘夕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假肢与矫形器的临床应用,武继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假肢矫形器原理与应用,喻洪流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康复工程与生物机械学,金德文、张济川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创伤康复学,舒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版③教学网站:,等等。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大纲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科)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康复治疗师。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1、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
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2、在必备的文化知识基础上,掌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必需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业务要求:(1)具备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具备扎实的康复功能评定和康复治疗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具备残损、慢性病、老年病的康复治疗能力。
(4)具备常用的康复护理技能。
(5)具备一定的社区康复和康复宣传的能力。
(6)具备管理康复治疗室的能力。
(7)具有人际交往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制、入学程度和时间分配1、学制:三年2、入学程度:高中毕业生。
3、时间分配:时间分配表学年讲授、教学毕业考试入学教育军训假期机动合计实验实习实习毕业教育Ⅰ35 2 1 4 9 1 52 Ⅱ35 2 2 1 9 3 52 Ⅲ36 2 1 1 40 合计70 2 36 6 3 4 18 4 144 三、课程设置:公共课:总学时631学时占总学时3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54学时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学时体育70学时大学英语212学时计算机应用基础140学时就业指南17学时形势政策70学时大学语文34学时基础课总学时744学时占总学时36%医学物理学68学时功能解剖生理学136学时病理学54学时药理学54学时临床医学基础108学时临床疾病概要108学时骨科诊疗学54学时神经病学54学时康复医学概论108学时专业课总学时709学时占总学时34%康复评定学72学时康复心理学51学时中医学104学时理疗34学时物理疗法108学时作业疗法85学时言语疗法34学时假肢矫形器34学时传统康复疗法68学时临床康复学119学时四、军训第一学期安排4周军训时间五、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毕业实习36周。
《康复护理学》实训大纲
《康复护理技能综合》实训大纲大纲制定(修订)时间:2007年 4月课程名称:《康复护理技能综合》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护理学课程总学时: 27 学时实训(上机)计划学时:27 学时开课单位:护理学院一、大纲编写依据本书以教学大纲为基础 ,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 . 卫生部规划教材为依据进行编写。
本课程采取全部上实训课的形式,对学生技能进行强化,融会贯通,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掌握康复护理技术并进行综合运用。
二、实训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康复护理学技能综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训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康复护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临床实践做准备。
本实训课程涉及了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的理论知识,因而与康复医学、解剖学、生理学关系密切。
三、实训目的、性质和任务通过实训教学,加深学生对康复护理评定、康复治疗护理技术的理解,能根据具体疾病,熟练运用康复护理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临床综合应用能力。
要求学生在掌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生活质量(QOL)评定、疼痛、认知和心理功能评定、吞咽障碍评定、语言障碍评定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常用康复治疗护理技术,对脑卒中、脊髓损伤等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护理。
培养学生康复护理理念,运用康复护理技术指导临床护理以提高护理水平,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实践中更好地为残疾人(患者)提供较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四、实训基本要求(一)康复护理评定方法 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生活质量(QOL)评定【教学要求】1、掌握 Barthel指数的项目和评定标准2、熟悉生活质量评定的常用量表和评定方法【教学内容】1、讲解 ADL、 QOL的评定方法2、讲解 Barthel指数、SF-36量表的项目、内容和评分方法3、分组参照 Barthel指数评定标准进行两两评定4、分发 SF-36 量表进行填写5、结合 SF-36 计分方法计算各维度的分值6、讲解评定结果的分析,总结评定中的问题(二)康复护理评定方法 2——疼痛、认知和心理功能评定【教学要求】1、掌握目测类比法( VAS)在疼痛中的应用2、熟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的项目、内容和评分方法3、了解其他相关评定量表或方法【教学内容】1、讲解疼痛、认知功能和心理功能的评定方法2、讲解 VAS、 MMSE、 SAS、SDS的评分方法3、两两进行 VAS对疼痛的评定4、两两进行 MMSE的评定5、分发 SAS和 SDS表进行填写6、结合评分方法计算粗分和标准分7、总结评定结果的意义,解答评定中的问题(三)吞咽障碍的护理【教学目标】1、掌握吞咽动作的分期及障碍表现;吞咽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2、熟悉吞咽障碍临床检查法的应用;吞咽训练的注意事项3、了解口腔功能评估;饮水试验【教学内容】1、吞咽动作的分期及障碍表现2、吞咽障碍的评定方法( CED、口腔评估方法、饮水试验)3、吞咽障碍的基础训练4、吞咽障碍的直接训练5、吞咽训练的注意事项(四)语言障碍的护理【教学目标】1、掌握失语症的语言症状;失语症的鉴别诊断;失语症的治疗方法;构音障碍的分类;构音障碍的治疗2、熟悉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法的应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检查法的应用3、了解:汉语失语症成套测验;非语言交流方法的训练【教学内容】1、失语症的分类2、失语症的评定方法3、失语症的治疗目标和时机4、失语症的治疗形式和方法5、构音障碍的分类6、构音障碍的评定方法7、构音障碍的治疗原则和训练方法8、非语言交流方法的训练(五)运动疗法的护理【教学目标】1、掌握运动疗法定义;运动疗法基本原则、特点、分类2、熟悉运动疗法在康复中的应用3、了解运动疗法的常用设备【教学内容】1、介绍运动疗法的常用设备2、讲解示范后分组练习关节被动运动的训练3、讲解示范后分组练习平衡训练4、讲解示范后分组练习肌力训练(六)物理因子疗法的护理【教学目标】1、掌握物理因子疗法定义;物理因子疗法临床作用2、熟悉物理因子疗法适应证、禁忌证、分类;各物理因子疗法的定义3、了解各物理因子疗法的作用机理【教学内容】1、介绍物理因子疗法的常用设备2、讲解示范后分组练习低频、中频、高频电疗的操作3、讲解示范后分组练习冷疗等其他物理因子疗法的操作(七)作业疗法的护理【教学目标】1、掌握转移训练的要点、方式;偏瘫病人的进食训练、穿脱衣服的方式;掌握上下台阶的动作。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及全套教案讲稿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及全套教案讲稿一、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康复医学专业的教学提供指导,同时提供一套全面的教案讲稿,以帮助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
本教学大纲和教案讲稿将涵盖康复医学的基本原理、临床实践、研究方法和专业发展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康复医学的定义、历史和发展趋势;2. 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3. 了解康复医学的主要疾病和障碍类型;4. 掌握康复医学的评估和治疗方法;5. 熟悉康复医学的专业发展和研究进展。
三、教学内容1. 康复医学的定义和历史- 康复医学的概念和定义;- 康复医学的历史发展和里程碑事件。
2. 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康复医学的生理学基础;- 重要的康复医学概念和理论。
3. 康复医学的疾病和障碍类型- 常见的康复医学疾病和障碍类型;- 主要病因、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4. 康复医学的评估和治疗方法- 康复医学的评估方法和工具;- 康复医学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5. 康复医学的专业发展和研究进展- 康复医学的专业发展和职业机会;- 康复医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
四、教学方法本教学大纲和教案讲稿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讲座和演示;-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实践和实地考察。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包括学生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方面的评估,旨在全面评价学生对康复医学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参考资料- 《康复医学导论》;- 《康复医学教材》;- 相关学术期刊和研究文献。
以上是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及全套教案讲稿的概要内容,以供参考。
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案讲稿将根据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进一步编写和完善。
(完整版)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完整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康复医学英文名称:Rehabilitative Medicine课程代码:ZB32010995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总学时数:34学时;理论学时:26学时;实训学时:8学时;开课学期:6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必修学分:2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1.课程性质1.教学对象: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专业2.课程特点:康复医学是使功能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医学科学体系,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它与临床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本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
2.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医学生树立现代康复理念,了解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康复治疗,掌握临床常见病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能采用恰当的方法行床旁早期康复,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送诊康复,积极开展二级预防和选用矫形器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章节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康复医学概论康复医学相关基础康复医学评定康复治疗技术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骨关节病损的康复内脏疾病的康复其他常见疾病康复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12446512112410 合计26 8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讲授内容]1.掌握: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残疾的国际三级分类与我国五级分类要点2.熟悉:康复医学的对象、内容及工作方式;残疾的三级预防3.了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残疾的概念、形成重点:1.康复与康复医学定义、内涵 2.康复医学的组成与工作方式 3.康复服务的三种方式4.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5.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关系第二章:康复医学相关基础[讲授内容]1.掌握:运动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反应、运动对肌肉、骨代谢的影响;制动对机体的主要影响、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2.熟悉:神经损伤的反应、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可塑性3.了解:人体的力学杠杆、肌肉的收缩形式、影响神经再生的因素重点: 1.运动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反应、运动对肌肉、骨代谢的影响2.制动对机体的主要影响、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3.神经损伤的反应、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可塑性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讲授内容]1.掌握:康复评定的定义、目的、基本要求;关节活动范围测定时注意事项;手法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及注意事项常用的ADL评定方法:Barthel指数分级法及其意义2.熟悉:引起常见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3.了解:电诊断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重点:1.康复评定的目的.基本要求2.关节活动范围测定:测量工具.主要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测量时注意事项3.肌力测定:手法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及注意事项4.肌张力的定义.修订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 5.步态分析:正常行走的步行周期及引起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6.常用的ADL评定方法7、平衡的概念与分类8.生存质量的概念第四章康复治疗技术第一节物理治疗[讲授内容]1.掌握:运动疗法基本技术及临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康复学》实验教学大纲(试行)
一、课程实验简介
临床康复学是康复医学的专业技能课程,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治疗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的全
面素质、增强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使其成为面向各级康复诊疗机构第一线需要
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康复治疗专门人才。
通过实践教学(包括教学视频
观摩及实验室操作等),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常见疾病基本理论知识的理
解,强化其基本操作技能。
本实验教学大纲依据我院新修订的专业教学计划和培
养目标,并结合学院的实际教学条件和学生情况制订,适用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二、课程实验目的和要求
1.目的
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运用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训练技术;具备综合运用几种治疗技术对临床康复常
见疾病进行系统康复的能力。
2.要求
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康复治疗技术的掌握,能够自行设计治疗方案,自主操作,并熟悉实验报告的撰写,增强其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实验方式
每5~6人为一实验小组,在教师带领下,独立或协作完成要求的实验任务。
四、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总学时:20学时
《临床康复学》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课时实验形式实验类型备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6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二精神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三骨关节疾病的康复 6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四心肺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五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实验六其他疾病的康复 2 见习技能相关视频观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项目的内容和要求
实验一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一)偏瘫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波巴氏球、直立床、PT床、沙袋等
实验目的: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掌握偏瘫特点和康复治疗技术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和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案例示教。
3.学生分组练习。
4.答疑、总结
(二)脑瘫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波巴氏球、直立床、PT床、沙袋等
实验目的: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掌握脑瘫特点和康复治疗技术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和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案例示教。
3.学生分组练习。
4.答疑、总结
(三)截瘫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直立床、PT床、沙袋等
实验目的: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掌握截瘫特点和康复治疗技术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和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案例示教。
3.学生分组练习。
4.答疑、总结
实验二精神疾病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生活技能训练相关用具
实验目的: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掌握老年痴呆症、儿童孤独症等相关康复治疗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案例示教、分析讨论。
3.答疑、总结
实验三骨关节疾病的康复
(一)颈肩痛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牵引床、PT床、沙袋等
实验目的: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掌握肩周炎、颈椎病等相关康复治疗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分别示教。
3.学生分组练习。
4. 答疑、总结。
(二)下腰痛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腰椎牵引床、波巴氏球、直立床、PT床、沙袋等实验目的: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和相关康复治疗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分别示教。
3.学生分组练习。
4. 答疑、总结。
实验四心肺疾病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运动疗法室、心电运动平板、功率车、运动平板等实验目的:掌握冠心病、高血压病和COPD患者康复治疗计划制订及康复训练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和录像。
3.分组讨论、答疑、总结
实验五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运动疗法室相关设备
实验目的:掌握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康复治疗计划制订及康复训练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和录像。
3.分组讨论、答疑、总结。
实验六其他疾病的康复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运动疗法室相关设备
实验目的:熟悉烧伤、癌症患者康复治疗计划制订和康复训练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步骤:
1.讲解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2.观看相关视频和录像。
3.分组讨论、答疑、总结。
六、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实验课的考核内容分两部分: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
实验报告占30%,根据实验报告上交次数、书写是否认真及结论的准确性进行评分;实验操作占70%,根据出勤率,实验态度,操作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爱护仪器设施进行评分。
考核成绩按40%记入该课程结业成绩。
七、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1.使用教材
邓倩. 临床康复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教学参考书目
1)南登崑.康复医学.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卓大宏. 中国康复医学. 第2版.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关骅. 临床康复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