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

合集下载

第2章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第2章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第2章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为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的一项重要工作。

良好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本章将介绍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1.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互过程,学习者通过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思考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学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以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个体和社会活动中的交互与合作,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学设计应当创设情境,培养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构建学习者的主动学习环境。

3.任务型教学理论任务型教学理论主张学习者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教学设计应当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引导学习者进行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4.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习者具有多种智能,并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不同的智能,教学设计应当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优势智能,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5.情感教育理论情感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的情感体验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设计应当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促进学习者的情感发展。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1.目标导向教学设计应当以明确的教育目标为导向,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特点,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以实现教育目标为出发点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

2.问题导向教学设计应当以引发学习者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设计能够激发学习者的思维和创造力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习者进行探究和合作学习。

3.情境设计教学设计应当创设具有一定情境和背景的教学环境,使学习者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个性化设计教学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差异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特点:

(1)四个基本要素 (2)三个主要问题 (3)十个教学环节
2、ID2的代表性模式 ----“史密斯—雷根模式”
特点 (1)把教学分析与确定学生初始行为及特征 (2)开发教学策略 (3)对教学的修改未放到评价模块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具体条件下,为达 到预期目标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教学 策略主要体现在媒体的选择和课堂教学 结构的策划上。 进行学习评价


系统方法
结构方法、功能方法、历史方法
2、传播理论

传播过程的模式 传播过程的要素:传播过程研究的要素 也构成了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

3、教学理论

深受教学理论研究中要素主义趋向影响 更多更直接地从当代教学理论中吸取营 养,寻找科学依据

4、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认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学习理论的发展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 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1、ID1的代表性模式-----“肯普模式” 2、ID2的代表性模式----“史密斯—雷根模 式”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模型
1、ID1的代表性模式 ----“肯普模式”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计的模式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 系统科学理论 2、 学习理论 3、 教学理论 4、 教育传播理论
1、 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思想
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系统环境、 封闭与开放、系统的状态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 )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 )

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a、教学理论b、传播理论c、系统科学方法d、学习理论ABD2、下面哪种工具是网络下载工具()a、迅雷b、网络蚂蚁c、网际快车d、Emule ABC3、下面几个软件中,是图形图像处理工具的是()a、Photoshopb、暴风影音c、Acd Seed、画图ACD4、以下哪几种文件格式属于音频文件()a、wavb、mp3c、psdd、mid ABD5、下列关于逐帧动画的说法正确的是()a、逐帧动画是把一系列的图形或文字放置在一系列关键帧中形成的动画b、逐帧动画的制作比较简单和省时。

c、逐帧动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动画的每一帧都是关键帧。

d、逐帧动画对动画中图形对象的控制功能是最强大、最有效的。

ACD6、教师需要一些图片资源来辅助学生理解,那么以下可用的是()a、mpgb、jpgc、bmpd、gif BCD7、完成教学实施之后,进行教学反思时,不属于对教学资源反思的是()a、学生活动是否充分深入b、教学图片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c、所选音频朗诵是否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d、学生的协作程度AD8、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a、设计学习任务b、设计学习评价方案c、组织与安排学习活动d、设计网络学习环境ABCD9、下列哪几项属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a、资源的开发b、教学的设计c、资源的评价d、资源的应用ABCD10、利用搜索引擎检索相关教学资源,所得搜索结果通常由以下哪几部分构成():a、网站站名b、查询路径c、包含关键词的内容提要d、网址链接ABCD11、学习任务的来源可以是()a、对已有教材的重新开发b、对已有课程的重新开发c、真实生活,与生活相关事件d、当今世界上和历史上的重大问题ABCD12、张老师时常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文章,他非常希望这些文章能与他人分享。

为了能让访问者在网络中对自己博客中的文章进行方便的查找,您认为他应该怎样做?()a、给自己的博客设置一个漂亮的模板;b、给自己的日志添加详细的分类;c、给自己的博客添加大量的友情链接;d、在自己的日志标签项添加适当的关键词。

教学设计第二章 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课件

教学设计第二章 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课件
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②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④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4. 系统论 5. 教育传播理论
内容概要
一、系统论和传播学及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基础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第一节 系统论和传播学与教学设计
·系统论的起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贝塔朗菲;《一般系统,
2.系统分析方法 运用系统理论、以系统观点,运用适当策 略和步骤来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目标定位 ·建立模型 ·提出解决方案 ·方案的评估和筛选
(二)教学设计中的系统观
• 教学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系统
– 动态性与开放性
• 运用系统的方法处理教学问题
– 目标定位,建立模型,提出可行的解题方案, 评估和筛选最优方案。
线性单一过程,未包括反馈回路 -维纳的反馈控制论 -施拉姆的双向传播模型(P36图2-3)
(二)教学与设计中的传播观
·拉斯韦尔的“5W”模式及其传播过程要素 (P37图2-4)
·伯罗的SMCR传播过程模式( P37图2-5)
说明传播效果不是由传播过程某一要素决定,而 是由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揭示了各 要素间的动态联系。
➢ (4)运动技能(motor skills)的学习 运动技能——由有组织的、协调而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
活动。 书写、绘图,体育运动技能、生产劳动技能等
✓ (5)态度(attitude)的学习 态度——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影响着个人
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
加涅提出三类态度:(1)儿童对家庭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认 识;(2)对某种活动所伴随的积极的喜爱的情感;(3)有 关个人品德的某些方面。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定义和理论基础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的过程。

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原则。

在教育学中,教学设计被视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的具体操作步骤。

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

心理学研究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等心理活动,对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教学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原则是指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进行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

教学设计需要遵循启发式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学生主体地位原则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所期望达到的学习成果的描述,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教学目标需要根据学科的性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

教学内容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内容。

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要求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的性质来选择,可以包括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

教学活动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学生参与的活动。

教学活动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一是科学性,即教学设计需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科学地选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

二是系统性,即教学设计需要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考虑到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

三是灵活性,即教学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旨在为教学活动提供目标、方法、媒介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

教学设计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为好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帮助教师实现优质课堂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学科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信息技术、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综合应用。

一、学科教育理论支持教学设计学科教育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学科知识、教学内容的参照标准和规范。

教学活动是传递知识的过程,学科知识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通过学科教育理论,教学设计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

1.学科知识的整合:学科教育理论能够帮助教师完成学科知识的整合,从而准确地设计课程,把握授课内容的重点。

学科教育理论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科知识的结构与内在联系,发现学科知识中的核心概念、基本概念、定理、原理和规律等,以此来对教学设计的核心知识进行整合和分析。

只有在确立学科知识整体结构和内在联系之后,才能更好地对课程进行设计,达到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科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为教学活动提供教学方法的选择标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讨论法,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就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教学目标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而学科教育理论则可以为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提供基础,根据学科的知识特点等,选择出最适合教学目标、学生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的支持教学设计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问题解决活动,该过程涉及到众多的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教育心理测量、学习理论等内容,以及基础认知科学中的注意力、记忆、思维、语言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这些都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教育心理测量与学习理论的支持:教育心理测量与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教学设计需要建立在认知和学习的基础上。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ppt课件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ppt课件

2、局限
(1)夸大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知识学习 活动的特殊性。
(2)“任何科目……任何儿童”是不可能的。 (3)发现法运用范围有限。 (4)发现法耗时过多,不经济。 (5)发现法适合用于小学和中学低年级学生。
奥苏贝尔
(一)人物介绍:
David P. Ausubel(1918-),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教 育学家。
(二)主要观点:认知同化论、“先行组织者”教 学策略、“动机”理论
1、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1)机械学习:其实质是形成文字符号的表面联系,学生 不理解文字符号的实质,其心理过程是联想。
(2)有意义学习: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 知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 和非人为联系的过程。
2、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1)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 论的形式被学生接受的。
(2)发现学习(布鲁纳较为提倡) 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不
是现成地给予学生的,而是在学生内化之前, 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
3、认知同化论
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 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从自 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识最有联系的 旧知识,并且加以“固定”或者“归属”的一种 动态的过程。过程的结果导致原有的认知结构不 断地分化和整合,从而使得学习者能够获得新知 识或者清晰稳定的意识经验,原有的知识也在这 个同化过程中发生了意义的变化。
桑代克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饿猫打开迷箱的实验
桑代克关于学习的观点
学习的实质
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桑代克明确 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人的联结系统。”所谓联结,是 指某种情境(即刺激)仅能唤起某种反应,而不能引起其他 反应。

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摘要:学习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由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学习机制的解释各有不同,它们对教学设计也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关键字: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理论在近20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仅教学设计模式更加多样,其基础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其中学习理论就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那么,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学习理论有对教学设计有怎样的影响呢?1教学设计和学习理论的相关定义1.1教学设计在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中,由乌美娜主编的《教学设计》一书将教学设计定义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还有学者提出,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教学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1]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工作对象是由教学目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构成的教学系统;强调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可操作的桥梁。

1.2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智的心理学理论。

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也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描述或说明人类和动物学习的类型、过程,以及有效学习的条件。

学习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2.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又称刺激——反应(S—R)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

认为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

教育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教育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教育教学设计理论基础教育教学设计是一门关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学科。

它涉及到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估和反馈等方面。

教育教学设计旨在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学习体验,并促进他们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教育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和社会构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是教育教学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

它强调学习是一种响应外部刺激的行为,并通过强化和惩罚来增强或减弱这种行为。

行为主义教育教学设计的关键是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通过创造有序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行为主义教学设计中,教师通常以讲授、示范和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并通过反馈和奖励来强化他们的学习行为。

行为主义的优点是对学习过程的直接控制,容易评估学习结果,但缺点是过于机械和死板,忽视了学习的内在动机和个体差异。

认知学派是另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它关注学生的思维和知识结构,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构建性的过程,学生通过构建和重组知识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认知学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来促进他们的学习。

认知学派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批判思维能力,倡导学生参与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并提供充分的反馈和支持。

认知学派的优点是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深度理解,但缺点是课程设计和教学指导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社会构建主义学派也对教育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它强调学习是一种社会活动,通过与他人共同构建知识和理解来实现。

社会构建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倡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以及共享和交流想法和经验。

教师在社会构建主义学派中更多地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通过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来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

社会构建主义学派的优点是注重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但缺点是可能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综上所述,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和社会构建主义学派是教育教学设计的三个重要理论基础。

(完整版)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完整版)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第二节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一、教学设计概述对“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涵义的认识目前还未能达成普遍共识。

教学设计专家格斯塔弗森(K.L.Gustafson)指出,“教学设计”被用来描述包括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试验和修改及评定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它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立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一)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教学设计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激发、促进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帮助每个学生完成学习.它的主要特征有:1.教学的计划、开发、传播和评价建立在系统理论上;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5.研究的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教学媒体的选择;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组成部分;7.测定和分等依据学生达到预期标准的能力;(二)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教学设计的程序因设计任务及设计者的不同而呈现多种形式。

对整个教育系统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均适用的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程序。

他们把教学设计程序分为14个步骤。

1.分析需求、目的及其需要优先加以考虑的部分;2.分析资源和约束条件及可选择的传递系统;3.确定课程范围和顺序,设计传递系统;4.确定某一门课的结构和顺序;5.分析一门课的目标;6.确定行为目标;7.制定课堂教学计划;8.开发、选择教学材料和媒体;9.评定学生行为;10.教师方面的准备;11.形成性评价;12.现场试验及修改;13.总结性评价;14.系统的建立和推广。

以上程序分别在系统级、课程级和课堂级的水平上进行。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较为适用于课程、教学单元和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程序,如图示:上述程序中包含了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1.教学目标(我们期望学生学会什么?)2.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为达到预期目标,我们将如何进行这种学习?)3.教学评价(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二、教学设计的模式及其理论基础我们可将教学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即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及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第二讲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学习理论)

第二讲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学习理论)
14Fra bibliotek学习的概述
成人学习的特点 Adults are practical, focusing on the aspects of a lesson most useful to them in their work.
They may not be interested in knowledge for its own sake. Instructors must tell participants explicitly how the lesson will be useful to them on the job.
19
行为主义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学习观 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观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的学习观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习观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20
行为主义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学习观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 van Pavlov,1870—1932)是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 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并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 形成。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俄国,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为 基础的理论在心理学界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占统治地位。在美国,行为派的心理学家华生、斯 金纳等均接受到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
As do all learners, adults need to be shown respect. Instructors must acknowledge the wealth of experiences that adult participants bring to the classroom. These adults should be treated as equals in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and allowed to voice their opinions freely in class.

教育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教育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教育教学设计理论基础教育教学设计是指在教育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通过系统化的规划,科学化的组织和合理化的安排,达到教育教学目标的过程。

教育教学设计理论基础是指支撑教育教学设计的理论框架和原则,它是教育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对于教育教学设计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的研究。

根据学习理论,教育教学设计可以合理选择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层次的理解。

常见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2.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发展和心理过程。

在教育教学设计中,教育心理学提供了关于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等方面的理论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3.课程设计理论:课程设计理论研究了课程的设计原则、结构和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教育教学设计中的课程设计理论可以指导教师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确保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4.教学设计方法:教学设计方法是指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设计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常见的教学设计方法包括问题解决式教学、案例教学、构建主义教学等。

5.评价理论:评价理论研究了教育教学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在教育教学设计中,评价理论可以指导教师合理选择评价方式和内容,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综上所述,教育教学设计理论基础是教育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和科学基础,它涉及了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课程设计理论、教学设计方法和评价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了解和运用这些教育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内容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内容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内容第一篇: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内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内容(1)系统理论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对教学设计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任何系统都包括五个要素:人、物、过程、外部限制因素和可用资源,这五个要素间有三种联系形式:①过程的时间顺序;②各因素间数据或信息流程;③从一个系统中输入或输出的原材料(人或物)。

(2)传播理论信息传播是由信息源、信息内容、信息渠道与信息接受者为主要成分的系统。

进行信息传播,必须对信息进行编码,考虑信息的结构与顺序是否符合信息接受者的思维与心理顺序。

信息不能“超载”,过于密集的信息直接影响传递效果,增加负担。

而且不同信息的注意获得特性不同。

有些材料宜于以视觉方式呈现,有些则宜于用听觉方式呈现。

还可以运用多种暗示技巧来增强这种注意获得特性,更重要的是考虑信息接受者的特性(年龄、性别、偏好等),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等。

(3)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与教学设计。

概括地说,行为主义观点在教学设计中最基本应用是把可观察行为作为教学基础,提出用可观察行为动词界定各类教学目标(包括价值观与态度教学)并依此进行教学传递与评价。

认知理论与教学设计。

认知理论探讨学习者内部的认知活动,其中主要是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和认知建构学习理论。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把人类的学习过程看成是由一系列信息加工的转换过程,例如,加涅的信息加工的学习与记忆的8个阶段的学习模型。

认知建构学习理论是在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建构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指导意义是:建构过程要引导学生发现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不协调性,然后主动去改变它。

学习的认知建构发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在具体的情景中,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意义。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意义大都是在观念上,如何发挥人的潜能问题等。

(4)教学理论的概念模式教学理论的概念模式是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教学的概念模式分为三类:时间中心模式、学习者中心模式与任务中心模式。

教学设计师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师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师理论基础教学设计师是教育领域中的专业角色,负责设计和规划教学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学业成就。

作为教学设计师,理论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指导他们的教学实践,并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教学设计师的理论基础,并探讨如何将其应用于教学设计过程中。

一、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学习和教学过程的科学,它提供了教学设计师所需的深入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行为。

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为教学设计师提供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了学习的过程和机制,例如行为主义学说、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

教学设计师可以应用这些理论,了解学生如何学习以及如何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环境来促进学习。

2.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人类个体在生命周期中的变化和发展过程。

教学设计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阶段特征,以便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3. 动机理论:动机理论研究了个体参与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了解学生的动机因素可以帮助教学设计师设计激励学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教学设计理论基础教学设计理论基础是教学设计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教学设计理论基础: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它明确了教师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能力和知识水平。

教学设计师应该根据学科、学生特点和学习背景,制定具体和可测量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教学设计师用来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教学设计师应该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提高教学效果。

3. 评估方法:评估方法是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的工具和方式。

教学设计师应该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信息技术理论基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教学设计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工具。

教学设计(中学科学)——浙教版科学培训

教学设计(中学科学)——浙教版科学培训

(4)教学目标的编写 ①行为术语法 (ABCD,audience,behavior,condition,degree)
学习水平
可供选择的行为动词
了解
如说出、知道、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辨认、再认等。
理解
如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分、提供、把……转换、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
表格情势:
内容
收集数据的方法
学习者特征的描述
已有知识和技能
访谈、行为背景中的视察、前测
过程与方法
访谈、调查问卷、视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访谈、调查问卷、视察
焦虑水平
访谈、视察、问卷
一般认知发展水平
查阅文献或学习者的档案、视察
例:“力的合成”学习者分析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①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重力、摩擦力、拉力、支持力等,并能计算二力在一条直线上的协力;对多力作用于物体的生活实例也接触较多;有的学生在初中也学习了多力合成的定则,因此,对“力”已有较多感性认识。在前几节内容中,学生在初中原有基础上又深化学习了几种常见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从而具备了学习力的合成所需要的基本物理知识。此外,学生在数学中已经学习了直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为学习做好了相关知识的准备。但对于力的矢量合成的过程和方法,作为刚接触高中物理的绝大部分高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②认知能力:学生思维活跃,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较好;具有较强的分析、概括和归纳能力;能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③学习动机: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对于以教育技术支持物理问题解决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④学习风格:喜欢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自控能力较好,不易受外界影响,焦虑水平适中。

第二章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学习目标】●理解主要的学习心理学流派的观点;●对比分析各种学习心理学流派对教学设计的影响;●理解对教学设计有着重要影响的教学理论;●理解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及对教学设计的影响;●了解系统科学对教育技术的意义。

如何进行成功的教学设计?对教学设计的认识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观点。

梅瑞尔认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科学型的技术”。

在梅瑞尔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基础上,我妈认为: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以科学的方法为手段是教学设计成功的关键。

那么,什么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怎样依据这些理论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进行设计,以人类学习的心理机制为依据探索教学机制,建立教学理论与程序,以便能合理规划和安排教学全过程。

所以教学设计以有关人的心理机制的科学和教学科学为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想获得成功的教学设计,我们需要系统科学作为行为指导,系统科学是进行成功的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一节心理学与教学设计心理学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和动物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了解和探索人类自身心理和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是心理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意识、认知、情绪及智力、能力、人格和社会行为等心理现象。

19世纪末,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百多年来,心理学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形成了许多从不同角度研究心理与行为的学科。

基础学科包括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物(生理、生化、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应用学科更为广泛,包括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人工智能、管理心理学等。

心理学中的学习心理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比较大,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主流。

除此之外,心理学广阔的研究领域对教学设计有借鉴和支持作用,例如情绪、焦虑水平等都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因此把心里(科)学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贝罗传播模式
作业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与化学教学设计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技术与化学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 系统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 拉斯威尔传播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 海曼-弗朗克传播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 贝罗传播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 从以上给出的选题中选择一个合适你的理论写一篇3000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唐敏 2015.1.31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涉及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 论、设计理论、视听理论、认识论、教育 哲学
1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1.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1.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1.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 计
德国的鲍尔.海曼(P.Haimann)致力于教与学的相关研究,是德国 柏林学派的代表人之一以及“柏林教学论模式”的创始人。他提 出了影响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前提条件:意向、课题、 方法、媒体、人类心理学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他把教学媒体看 做是学习的外部条件,并将媒体称为教与学的材料。他十分重视 授课中教学媒体的使用,对于媒体的研究投入大量的研究,使柏 林学派把媒介从总体的教学方法中分离了出来。德国的另外一位 教育家赫尔马.弗朗克(H.Frank)很支持鲍尔.海曼的关于教学设计 的理论,弗朗克认为教学过程的“心理结构”和“社会结构”是 教学与教学设计的基础条件。他们俩提出了一个课堂教学系统的 六维空间结构模式,即“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如图:
1.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进行的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过程。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科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将其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效。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支持。

其中,教育学的理论和心理学的理论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基础。

在教育学理论方面,教学设计需要基于教育学的一些重要原则。

首先,教学设计应遵循教育的全面性原则,即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设计应呼应学校教育目标,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其次,教学设计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注重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教学设计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心理学的理论对于教学设计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学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启发理论,教学设计应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教学设计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智力类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

除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支持外,学科教育学的理论也对教学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科教育学主要研究特定学科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科教育学的理论,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学设计可以通过提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和推理证明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以下是一个教学设计示例。

假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结构和地质运动。

第章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第章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第章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要求制定的教学计划以及具体教学方案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本章主要介绍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

一、理论基础1.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体系。

教育学研究人类文化传承和个体发展的规律,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规律,教育技术学研究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教学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具体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并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学习者特点:学习者特点是指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与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基本方法2.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和互助来促进学习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合作和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帮助,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3.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以情境为基础,通过模拟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进行问题解决和决策,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批判性思维教学法:批判性思维教学法是一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5.创造性思维教学法:创造性思维教学法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启发式问题、组织创意思维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的概述
成人学习的特点

Adults are practical, focusing on the aspects of a lesson most useful to them in their work.

They may not be interested in knowledge for its own sake. Instructors must tell participants explicitly how the lesson will be useful to them on the job. Instructors must acknowledge the wealth of experiences that adult participants bring to the classroom. These adults should be treated as equals in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and allowed to voice their opinions freely in class.
学习的概述
成人学习的特点

Adults are goal-oriented. Upon enrolling in a course, they usually know what goal they want to attain.

They, therefore, appreciate an educational program that is organized and has clearly defined elements. Instructors must show participants how this class will help them attain their goals. This classification of gaols and course objectives must be done early in the course.
学习的概述
成人学习的特点

Adults are autonomous and self-directed.

They need to be free to direct themselves. Their teachers must actively involve adult participan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serve as facilitators for them. Specifically, they must get participants' perspectives about what topics to cover and let them work on projects that reflect their interests. They should allow the participants to assume responsibility for presentations and group leadership. They have to be sure to act as facilitators, guiding participants to their own knowledge rather than supplying them with facts. Finally, they must show participants how the class will help them reach their goals (e.g., via a personal goals sheet).
学习的概述
成人学习的特点

Adults have accumulated a foundation of life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that may include work-related activities,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and previous education.
行为主义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学习观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 van Pavlov,1870— 1932)是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 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是暂时神经 联系的形成,并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 形成。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俄国,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为基 础的理论在心理学界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占统治 地位。在美国,行为派的心理学家华生、斯金 纳等均接受到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
A—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现代教育媒体的理论和应用
基 本 理 论
现代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现代媒传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有关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几种观点
学习 理论 传播 理论 教学 理论 系统 理论 设计 理论 视听 理论 认识论 教育 哲学
单基础
双基础 三基础 四基础 五基础 六基础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ΠabΠoB, ИbaH ΠerpoBИч1849--1936)苏联生理学家, 苏联科学学院院士。1870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动物生理学。1875 年转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开始时研究血 液循环和消化功能,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 金。但其主要工作是关于高级活动的研究。他是用条件反射方法 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现 代唯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他发展了И.M.谢切诺夫 关于心理活动反射本性的学说,把反射解释为有机体与外部世界 相互作用的要素。他详细的研究了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神经机制 和条件反射活动发展与消退的规律性,论述了基本的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现象的扩散和集中及其相互诱导的规律,提出了神经 系统类型的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在苏联,它们被认为是 对心理学问题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深入研究的自然科学基础。他强 调了心理学摆脱唯心主义和内省主义的束缚。主要著作有《动物 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二十年经验:条件反射》和《大 脑两半球机能讲义》等。

They need to connect learning to this knowledge/experience base. To help them do so, they should draw out participants'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which is relevant to the topic. They must relate theories and concepts to the participants and recognize the value of experience in learning.

As do all learners, adults need to be shown respect.

学习的概述
成人学习的特点

Adults are relevancy-oriented.

They must see a reason for learning something. Learning has to be applicable to their work or other responsibilities to be of value to them. Therefore, instructors must identify objectives for adult participants before the course begins. This means, also, that theories and concepts must be related to a setting familiar to participants. This need can be fulfilled by letting participants choose projects that reflect their own interests.
学习的概述
学习的类型

根据学习目标的不同进行的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B.B loom)将教育目标分为 认知领域的目标、情感领域的目标和动作技能领域 的目标三大部分,每一领域的目标又从低到高分为 若干等级。其中认知领域的目标可以分为知识、理 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类。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Gagne)认为学生学习之后 要获得五种习得的能力即五种学习结果,它们是: 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3.认知策略;4.态度;5. 动作技能。
学习的概述

学习的一般概念 人类学习的特点 学生学习的特点 成人学习的特点 学习的类型
学习的概述
学习的一般概念



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 并由经验引起行为较持久的变化过程。 第一,学习不仅指学习后所表现的结果,如用 筷子吃饭,会骑自行车等,而且还包括从不会 用筷子到会用筷子、从不会骑自行车到会骑自 行车的行为变化的过程; 第二,所说的“行为”,既包括可观察的外显 行为,如读书、写字,也包括象思想、观点的 获得这样不能直接观察的内潜行为;

根据学习的结果的不同进行的分类

学习的概述
学习的类型

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进行的分类


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 和发现学习两种。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 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 学生接受。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 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 现而获得。 根据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不同,奥苏伯 尔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种。机械学习 是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 系;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 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