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力模型的安徽省各城市间联系度分析

合集下载

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分析

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分析

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分析
余菜花;崔维军
【期刊名称】《华东经济管理》
【年(卷),期】2012(026)009
【摘要】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准确判断和度量是制定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文章利用引力模型计算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值,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对网络结构的变化、各城市间的经济关系、联系程度以及各城市在安徽省中的经济位置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总体而言,经济联系不强,城市发展不均衡,存在明显的层级结构和小团体现象,各城市的经济地位差异巨大.对此,结合安徽省城市发展水平以及地理、资源等优势条件,提出安徽省城市发展的对策.
【总页数】6页(P34-39)
【作者】余菜花;崔维军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89;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5
【相关文献】
1.安徽省城市经济联系结构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J], 方大春;周正荣
2.江苏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 [J], 邓建高;江薇
3.河西走廊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分析及优化方向研究 [J], 徐菁;覃麒臻
4.安徽省沿江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初探 [J], 曹言红;郁玉兵
5.河西走廊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分析及优化方向研究 [J], 徐菁;覃麒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因子分析的安徽省各城市竞争力研究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的安徽省各城市竞争力研究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的安徽省各城市竞争力研究分析引言一、竞争力概述竞争力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表现。

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全球化时代的地位和发展前景,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

城市竞争力主要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创新、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政府治理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二、因子分析概述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多个变量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变量的构建,将多个变量压缩成少数几个综合变量,以便更好地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

因子分析在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对城市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揭示城市竞争力的内在结构和影响因素,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安徽省各城市竞争力因子分析1. 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了安徽省各城市的经济、科技创新、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政府治理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作为研究对象,数据主要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和相关政府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

2. 因子选择3. 因子分析结果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本文得到了安徽省各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因子得分。

经过计算和分析,得出了各个城市在不同方面的竞争力因子的得分和排名情况。

具体结果如下:(1)经济实力因子得分安徽省各城市在经济实力方面的得分情况如下:合肥市得分最高,位居第一;第二名是芜湖市;第三名是蚌埠市;第四名是淮南市;第五名是马鞍山市;……最后一名是池州市。

(2)科技创新因子得分(3)社会文化因子得分(4)生态环境因子得分(5)政府治理因子得分通过以上因子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安徽省各城市在不同方面的竞争力表现及排名情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城市竞争力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我们得出了安徽省各城市在经济、科技创新、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政府治理等多个方面的竞争力得分和排名情况。

从结果可以看出,合肥市在多个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竞争力,成为该省的龙头城市;其他城市在不同方面也有表现较好的地方,但在某些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都市圈 城市群

都市圈 城市群

芜湖市与周围城市群的相互作用分 析
E=
P1V 1 PiVi
D
2
1i
城市间相互作用(或联 系程度)强弱的度量,可引 用计量城市间相互经济联系 强度的方法,采用经济联系 的引力模型. E表示城市间相互联系 强度,P1、V1分别为芜湖的 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Pi、 Vi分别为城市群中某城市的 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D1i 为芜湖到城市群中某城市的 距离。2006年,芜湖总人口 226.88万,地区生产总值 479.72亿元,采用2006年各 市的总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
人口
由表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芜 湖与南京的相互作用强度最 大,而且远远高于其它城市, 这主要是因为芜湖与南京的 城市 距离很近,且南京经济较发 达,对芜湖具有吸引力。所 以芜湖市的主要成熟工业区 南京 分布在芜湖的北部——朝向 南京方向。但是随着上海和 上海 芜湖市的发展,人口和GDP 的增加,芜湖和上海的联系 也将逐步加强,从芜湖市的 杭州 总体规划中可以看出,芜湖 市正在逐步加强其东部和南 部的发展——朝向上海和杭 州方向的发展 GDP 总人口 与芜湖 直线距 离 90 428 304 作用强 度 59.9377 7.35457 3 5.4077
商丘市的人口变动与城市化速度分 析
2002年,市区人口775万; 2004年,市区 人口814万;2005年,全市人口815万人,2006 年,市区人口821万。 2007年,全市人口824 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30.79万; 从商丘市的总人口数量来看,从2002年到 2007年5年间,商丘市总人口增长了39万人, 说明商丘市在受到都市圈极化作用的同时,而 本身要发展成为新都市圈的中心也对其附近较 弱的地区产生了极化作用,并且由于其距都市 圈较远,其中心吸引作用比极化作用更明显。

省会经济圈构建中的城市经济关联性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省会经济圈构建中的城市经济关联性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本文 拟 运 用 区域 经 济学 相 关 理 论 , 入 城 市引 引 力 模 型对 合 肥 、南 京 两 个 核 心城 市 的 引 力 系 数 和 场 强 系数 进 行 了测 量 .比 较 其 对 周 边 城 市 的 引力 系数 和场 强 系数 .从 而 从 实证 角 度 给 出了 省 会 经 济 圈 构建 的理 由 。
巩 固 提 高南 京 的 城 市 地 位 : 曦 、 平 (06 对 张 张 20 ) 合 宁都 市 圈 的可 行 性 进 行 了论 证 .认 为 打 造 合 宁 都 市 圈 是 两 省共 赢 的必 然 抉择 ; 傲 兰 (06 指 王 20 )
书》 省会经济圈地跨合肥 、 , 巢湖 、 六安三市 , 影响圈
的半 径约 20公 里 . 圈层 是 一个偏 心 区域 . 肥对 0 该 合
出合肥 、 沿江 5 个城 市( 马鞍 山、 芜湖 、 陵、 铜 安庆 、
池州 ) 纳入 “ 京 都 市 圈 ” 有 历 史 渊 源 的 , 安徽 南 是 是
的东 向发 展 的必然 选 择 。
该 区域 的影响以辐射为主。 按照设想 , 省会经济圈将 有5 条发展轴线 ,即合肥一巢湖一芜湖发展轴 、 合 肥一南京发展轴 、 合肥一安庆发展轴 、 合肥一六安发 展轴 、 合肥一 淮南 、 埠发展 轴 。 蚌 其规 划定 位是 : 为 成 以上海 为 中心 的长 江 三角洲 都市 连绵 区 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 安徽省首位核心都市区; 以科教文化为特色的 都市 圈 ; 以生态 、 园林绿 化为特色 的环湖 型都市圈① 。
在省 会经 济圈 概念 日益走 强 的同 时 .学 术界 对 其 争论颇 多 , 大体分 为 二种立 场 。 第 一 种 对此 持 肯定 态 度 . 志 迎 (0 7 E认 为 刘 20 )1 ] 省会 经济 圈 的构建对 合肥 .对 皖 中乃至 整个 安徽 的 发展具 有 巨大 的促进 作用 ,而南京对 合肥 的辐 射 和

基于引力模型的皖北城市经济联系研究

基于引力模型的皖北城市经济联系研究

间经济联系 程 度,探 索 城 市 发 展 的 特 点 及 规 律 性 问 题, 对于实现皖北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 协调发展先行区[9]建设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联系程度是衡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也 是考量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及发展潜力的重要视角。
城市间经济联系是一个综合概念。E.L.Ullman提出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认为城市与其周围区域存在相互影 响,城市对周围区域影响程度的大小与城市的规模成正 比,与到中心城市的距离成反比[1]。W.Isard利用引力模 型测量区域中某一点相对于周围有关各点的综合影响 力,从而建立 城 市 间 相 互 联 系 的 潜 力 模 型,结 果 表 明 区 域间相互作用力与区域内人口成正比,与区域间距离成 反比[2]。国内学 者 也 基 于 不 同 理 论 对 城 市 规 模 发 展 规 律及城市间相互作用进行大量研究。李娜基于城市流 强度和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定量研究了长三角城市 群空间层级和联系强度[3];顾朝林在对济南市各要素实 地调查的基础上划分了其影响区域[4];孔露平等采用关 联分维数对山区县域城镇体系和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定 量分析[5];冯文兰等运用场强模型对成都区县城镇间的 相互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6];刘建朝等从区域和产业两
收稿日期:2016-11-15;修回日期:2018-02-10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 (SK2017A06 29);蚌埠学院校级项目(2014SK14) 作者简介:方超(1972-),男,安徽亳州市人,讲师,硕士,主要从
事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研究,(Email)bbxyfc@163.com。
2.1! "#qr 城市是一个 集 经 济、社 会、空 间 环 境 等 多 种 要 素 于

基于引力模型的皖江城市带旅游经济联系测度分析

基于引力模型的皖江城市带旅游经济联系测度分析

基于引力模型的皖江城市带旅游经济联系测度分析吴大明;薛献伟;张明珠【摘要】Regional tourism economic connection manifests as the interaction of tourism space. This paper, taking Wanjiang City Belt as an example, with the method of Gravity Model measures the tourism economic connection among cities, analyzes the tourism economy radiation ability of city to surrounding areas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Wanjiang City Belt.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tourism economic connection among cities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its total tourism economic output, the tourism economy radiation ability of Hefei is strongest among Wanjiang City Belt; with the distance increase tourism economic connection among cities showed an distance attenuation effect.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Wanjiang City Belt has a tendency towards network spatial structur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outcome of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develop Wanjiang City Belt's tourism.%区域旅游经济联系表现为旅游实体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和关联.本文以皖江城市带旅游为研究对象,采用引力模型来测度2001年和2010年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进而对比分析各城市对周边区域的旅游经济的辐射能力和皖江城市带旅游空间组织结构.研究表明: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与其旅游经济地位密切相关,旅游经济实力强的合肥市辐射能力最强;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符合距离衰减规律,沿主要交通干线延伸并随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减小;皖江城市带旅游具备网络发展的趋势.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皖江城市带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期刊名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36)001【总页数】4页(P69-72)【关键词】引力模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旅游经济联系【作者】吴大明;薛献伟;张明珠【作者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安徽滁州23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44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本文简称“皖江城市带”)是国家为了促进长三角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于2010年元月设立的经济区域,它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是泛长三角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而旅游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是地区产业转移的先导力量[1-2].旅游业不仅自身承接产业转移, 而且还诱导其他产业向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转移.在此宏观背景下,皖江城市带的旅游业正在朝着联动、互补、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它必将进一步发挥聚集、辐射功能,成为皖江城市带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国内有关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和旅游经济联系度的研究也日益多见[4-13].一些研究者采用类似万有引力定律来研究区域内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比较典型的有:王苏洁、卞显红对长三角各旅游城市的经济联系度进行了测度和评价[11];张广海、周菲菲运用引力模型对环渤海区域进行了分析[12];邹统钎、郑春晖也用此方法对京津冀地区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进行了测度[13].柏杨、陆林等对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进行过定性研究[1,3].基于此,本文试图借助于引力模型测度皖江城市带各城市旅游经济的联系度,分析皖江城市带旅游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和中心城市对其他城市的辐射作用,旨在为区域旅游空间组织和区域内旅游一体化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1 引力模型及数据来源1.1 引力模型简介衡量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紧密程度可用引力模型来计算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经济联系强度可以反映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其他城市的辐射程度,进一步强化城市间的功能联系,从而间接反映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的大小[7].本文利用皖江城市带各城市国内外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来测算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8,9].计算公式如下:其中:Rij表示城市i与城市j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程度;Pi与Pj分别为城市i与城市j的国内外旅游总人次;Vi与Vj分别为城市i与城市j的旅游总收入;Dij为两城市间的最短交通距离.1.2 数据来源考虑到各城市之间的可对比性和数据获取性,皖江城市带的金安区、舒城县以整个六安市代替;国内外旅游总人次(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人民币)数据来自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六安10个城市2001年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鉴于地级巢湖市行政区划调整于2011年8月实施,文中巢湖市的数据和表述均为原地级巢湖市;由于皖江城市带各城市之间火车便捷性要小于汽车,因此,两城市间的最短交通距离(千米)采用两城市间公路最短距离,通过查询安徽省主要城市间公路里程表获得.2 皖江城市带旅游经济联系的测度分析通过引力模型,计算2001年和2010年皖江城市带各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具体结果见表1.通过2001年和2010年皖江城市带各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的对比发现,各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总体增强,说明各城市间的旅游发展联系更加密切,游客流动更加频繁.随着各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间交通条件的完善,旅游经济的联系度不断增强,旅游资源丰富的安庆和池州与旅游客流量较大的合肥越来越发挥更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表1 2001年和2010年皖江城市带各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2010年2001年合肥巢湖安庆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池州六安铜陵合肥-25.4311.8711.305.474.792.9811.5620.381.79巢湖29.21-1.389.844.181.231.432.390.940.39安庆12.371.88-1.970.420.680.8949.711.822.28芜湖13.3011.842.26-14.571.977.343.190.942.33马鞍山6.044.620.9516.42-2.091.451.170.350.53滁州5.981.560.722.122.55-0.560.620.470.19宣城3.621.591.788.171.720.62-2.040.241.29池州12.033.1261.683.551.290.943.21-1.863.47六安23.191.222.071.040.510.530.382.01-0.28铜陵2.120.672.602.760.710.301.473.770.36-从表中可以看出,2010年皖江城市带内旅游经济联系度最大的是安庆市和池州市,其次是合肥市和六安市,分别为61.68和23.19;旅游经济联系度最小的为铜陵市和滁州市,其次是六安市和铜陵市,分别为0.30和0.36.与皖江城市带“两核”之一的合肥市旅游经济联系度比较密切的城市是与之相邻的巢湖市和六安市,分别为29.21和23.19;与皖江城市带“两核”之一的芜湖市旅游经济联系度比较密切的城市是与之相邻的马鞍山市、巢湖市和省会合肥市,分别为16.42、11.84和13.30.由此表明,城市间的距离对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影响较大.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2001年皖江城市带内旅游经济联系度最大的是安庆市和池州市,其次是合肥市和巢湖市,分别为49.71和25.43;旅游经济联系度最小的为铜陵市和滁州市,其次是六安市和宣城市,分别为0.19和0.24,数据进一步佐证了文中观点,即城市间的距离对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影响较大.为了进一步分析皖江城市带各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对表1中2010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别对每个城市对其它城市的联系度求其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结果见表2.从表中可见:表2 2010年皖江城市带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情况平均值排序标准差排序变异系数排序合肥11.98173.6346.145池州10.182341.20233.532安庆9.593350.49136.541芜湖6.83429.4064.317巢湖6.19576.66313.394马鞍山3.87622.8575.916六安3.48748.95514.073宣城2.5184.9981.998滁州1.7092.8191.659铜陵1.64101.36100.8310(1)合肥市的平均旅游经济联系度最大,辐射能力最强.合肥市与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的平均值为11.98,排序第一,说明合肥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最大,辐射能力最强.作为省会城市,合肥市2010年的旅游总收入达到247亿元,位居安徽省首位,极化作用突出,这也是其辐射能力最强的主要原因.随着合肥都市圈的逐步推进,周边的巢湖、六安、芜湖等城市全面对接合肥,合肥市对巢湖、六安、芜湖、安庆、池州的联系度都超过了10.00.随着2011年巢湖市行政区划调整和合肥市交通一体化的建设,合肥市的极化效应不但可以扩大,而且还将逐渐转变为辐射效应,带动周围地区旅游业的发展.(2)芜湖市的平均旅游经济联系度稍弱.芜湖市作为皖江城市带“两核”之一,其旅游经济联系度的平均值为6.83,次于安庆和池州两市,这与芜湖市经济社会地位和旅游资源很不相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芜湖市加快融入南京都市圈,游客更多地从长三角地区流入,而与合肥市、宣城市的关联度不高.随着安徽旅游新的增长极——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的推动,芜湖市的辐射能力将极大增强,更大的带动皖江城市带东南区域旅游业发展.(3)安庆市和池州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最强.安庆和池州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高达61.68,远远高于其它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度,表现出最强的紧密型.作为皖江城市带的旅游强市,安庆与池州旅游资源丰富,知名度高,地域相连,两市相距仅61千米,交通便捷,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非常密切.除了安庆和池州之间旅游经济联系度很高外,两市与其它城市间的联系度最大的仅有12.37,而且旅游经济联系度的标准差较大,分别达到了350.49、341.20,说明它们与其它城市之间的联系非常不均衡,辐射范围有限.这与安庆、池州两市地处皖江城市带最西边有较大关系,也与两市旅游资源的高知名度,较大程度上屏蔽了周边的六安、铜陵的旅游资源,使六安、铜陵两市旅游发展处于从属地位有关.(4)沿江发展轴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较弱.沿江发展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沿江六市.除了安庆和池州以外,其它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较弱,铜陵、马鞍山、巢湖、芜湖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平均值依次为1.64、3.87、6.19、6.83,并没有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良好的岸线资源优势.主要原因是处于沿江发展轴中间的铜陵旅游资源相对匮乏,旅游产业基数偏小.创新沿江旅游产品,扩展更大范围的旅游产业耦合,是提升沿江发展轴旅游业的突破口.(5)宣城和滁州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偏弱.宣城和滁州两市作为皖江城市带“两翼”,其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比较丰富,但其旅游经济联系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51和1.70,位居皖江城市带第八、九位,说明宣城、滁州两市还没有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旅游业发展还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3 结论与对策本文采用引力模型,测度了皖江城市带各城市旅游经济的联系度,分析皖江城市带旅游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和中心城市对其他城市的辐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与其旅游经济地位密切相关.旅游经济实力强的合肥市的极化作用显著,辐射能力最强.而旅游产业基数偏小的铜陵市、滁州市,其旅游经济联系度的平均值仅有1.64和1.70,排名最后两位.(2)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符合距离衰减规律.交通条件是区域旅游联系的支撑系统,道路交通的改善以及运输技术和运输能力的改进都将影响到区域旅游联系的范围和强度,旅游经济联系度沿主要交通干线延伸并随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减小.(3)皖江城市带具备网络发展的趋势.铜陵和池州、芜湖、安庆的联系度大于铜陵和合肥之间的联系度,宣城和芜湖的联系度大于宣城和合肥的联系度,旅游发展并不完全以合肥为中心.随着皖江城市带旅游的发展,以合肥为核心的结构有逐渐向网络结构演变的趋势.根据本文实证研究,对皖江城市带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加快合肥都市圈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建设,进一步增强合肥市对皖江城市带旅游业的辐射作用.随着合肥都市圈城际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原地级巢湖市行政区划调整,合肥市、六安市旅游经济联系度将得到更大的增强.合力打造泛巢湖国家旅游区板块,依托巢湖和大别山优质旅游资源,可以充分发挥合肥市的中心城市地位,增强其极化效应的同时扩大辐射效应.(2)促进芜湖市旅游业发展,使其形成辐射能力较强的副中心.促进芜湖市与周边的宣城市、马鞍山市旅游业发展,形成辐射能力较强的副中心.芜湖、宣城、马鞍山三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偏低,与其旅游资源丰度不相符.通过促进芜湖、宣城、马鞍山旅游业发展形成合力,构建皖江城市带东南片区的副中心,可以促进皖江城市带旅游以合肥为核心的结构,逐渐向合肥中心、芜湖副中心、池州安庆副中心形成的网络结构演变.(3)充分发挥沿江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创新沿江旅游产品体系.沿江的马鞍山、芜湖、铜陵三市可以利用工业发达的优势,把工业旅游、科技旅游作为突破口,提高与其它区域旅游之间的互补性,以扩展更大范围的旅游产业耦合,提升沿江发展轴旅游业的发展.本文旅游经济联系的引力模型仅从吸引力的角度描述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所测算的经济联系度的绝对意义也有限.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修正和改进区域经济联系的研究方法和模型,更加科学全面考察城市之间的联系方式、联系内容及区域产业的横向联系、合作与分工等.参考文献:[1] 陆林,丁德光.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皖江城市带旅游业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38(6):659-667.[2] Siegrist. D.Sustainable tourism and large protected areas-analysis models and success criteria of a sustainable tourism management usingthe example of the Alps[C/OL].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visitor flows in recreational and protected areas, June 16-20,2004,Rovaniemi, Finland: Policies, methods and tools for visitor management, 311-317[2012-10-29].http://www.metla.fi/julkaisut/workingpapers/2004/mwp002-45.pdf[3] 柏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9):71-77.[4] 张洪,夏明.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基于旅游中心度与旅游经济联系的视角[J].经济地理,2011,(12):2116-2122.[5] 李国平,王立明,杨开忠.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J].经济地理,2001,(01):33-37.[6] 卞显红,沙润.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4):62-67.[7] 杨效忠,刘国明,冯立新,等.基于网络分析法的跨界旅游区空间经济联系——以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1,(7):1319-1330.[8] 陈存友,汤建中.大都市区城市经济整合发展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3,(6):120-124.[9] 罗守贵,金芙蓉,黄融.上海都市圈城市间经济流测度[J].经济地理,2010,(1):80-85.[10] 肖光明.珠江三角洲九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5):108-115.[11] 王苏洁,卞显红.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测度与评价研究[J].商业经济文荟,2005,13(4):41-44.[12] 张广海,周菲菲.环渤海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8):120-123.[13] 邹统钎,郑春晖.京津冀地区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18(1):38-41.[14] 王欣,吴殿廷,王红强.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定量计算[J].城市发展研究,2006,31(3):55-59.[15] 徐辉,彭萍.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西省经济区划分与协调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2):169-172.[16] 吴建,秦炳旺,孙金龙.基于引力模型的长三角城市会展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J].旅游论坛, 2011,4(6):120-123.。

基于引力模型的合肥与芜湖腹地边界划分研究

基于引力模型的合肥与芜湖腹地边界划分研究

基于引力模型的合肥与芜湖腹地边界划分研究A Study on Hinterland Division between Hefei and Wuhu Based onGravity Model方彬(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210093)FANG Bin(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210093, China)摘要:安徽省的省会选址在历史上曾数度变迁,最终落定合肥至今。

芜湖作为合肥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安徽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地位。

两座城市作为安徽省的两大增长极,其腹地划分问题值得研究。

选取合肥都市圈和芜马城市组群作为研究范围,通过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数据的梳理和对比,基于引力模型求得研究范围内30个县(市辖区)对合肥、芜湖的空间相互作用力,使用ArcGIS的地统计分析求出一条等值线,该线上的任一点对合肥、芜湖的空间相互作用力均相等,即为合肥和芜湖的腹地边界。

通过对分析结果的解读得可知:定省会于合肥是明智之选,现今合肥的区域竞争力远强于芜湖,并认为合肥应发挥中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同时应加强腹地范围内的紧密协作和不同都市圈(经济圈)的合作,进一步将强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关键词:城市腹地;引力模型;相互作用;边界划分;区域规划ABSTRACT:The capital of Anhui Province changed many times in history, finally was situated in Hefei. As a strong competitor, Wuhu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to run for capital. The study of hinterland division between Hefei and Wuhu, two growth poles in Anhui Province, is worth conducting. Hefei metropolitan area and Wu-ma city group are chosen to be the range of study. The data of society and economy is sorted out and compared and the result of simulation about mutual effect between other30counties and the two cities based on gravity model. Finally, a contour line considered as the hinterland boundary which has the equal acting force in Hefei and Wuhu. The site selection of Hefei as the capital is a wise choice. Hefei is supposed to play a leading role and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rrounding to enhance the cooperation of cities in hinterland area and metropolitan area. In addition, the connection of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and other infrastructures is expected to be strengthened furtherly.KEY WORDS:urban hinterland; gravity model; mutual effect; boundary division; regional planning1引言安徽省的省会自古以来数度变迁,据史料记载,自从清康熙六年安徽建省以来,省会一直设立于安庆。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路径选择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路径选择
城 市 带各 城 市能 够 根 据 外 在 环 境 的 变化 而调 整 联 动 发 展 战 略 。为 了提 升 两地 区联 动 发 展 的 效 果 , 应 从联动机制 、 市场、 政府 、 企 业等 多 个层 面提 出措 施 。
关键词 : 皖 江城 市 带 ; 长三角 ; 区域 联 动 发 展 ; 现 实 基础 ; 路 径 选 择 中图分类号 : F 2 9 3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2 4 6 3( 2 0 1 4 ) 0 5 — 0 0 4 8 — 0 5
2 .S c h o o l o f Ma n a g e me n t , Xi ’ a n J i a o t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Xi ’ a n 7 1 0 0 0 0,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T h e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e c o n o mi c t i e s b e t we e n Wa n j i a n g C i t y B e l t a n d t h e Ya n g t z e Ri v e r De l t a r e g i o n
2 0 1 4年 1 1 月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An h u i A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d i t i o n )
Th e Re a l i s t i c F o u n d a t i o n a n d Pa t h Ch o i c e o f Re g i o n a l Li n ka g e De v e l o p me nt

基于引力模型的合肥都市圈空间界定

基于引力模型的合肥都市圈空间界定

邻接地区的组合。随后就有 了美 国标准大城市统计
区确定 的一 种 都 市 圈 范 围划 分 方 法 S MA( S t a n d a r d
Me t r o p o l i t a n A r e a ) 。
言, 其是 由一个或多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心城市与周 边若干相关城
市组 成 的空 间上密 切联 系 、 经济 上有机 分工 、 功 能上
0 引 舌 目前 , 关 于都市 圈 的含 义 国内外 还 没 有 一 个 统

系, 即按照 周 围城镇 的非 农 业 人 口到 中心 城 市 上 班 的人数 比例来 划分 城市 经济 圈 。 _ 2
美国人早在 1 9 1 0 年就提 出大都市地 区( Me t r o —
D o l i t a n D i s t r i c t ) 概念 , 也 就 是 指 一个 大 的 人 口经 济 核 心和 与这个 核心 具有 高度 社会 经济 一体 化倾 向 的
j o i n t h e H e f e i m e t r o p o l i t a n re a a ,n e g l ct e i n g t h e i mp a c t o f N a n j i n g ;t h e n , i t u s e d f r a c t u r e p o i n t m e t h o d t o a n l a y s i s t h e b o u n d a r i e s o f t h e me t r o p o l i t a n a r e a o f H e f e i a n d N a n j i n g ; F i n a H y ,i t g a v e i t s o w n c o n c l u s i o n .

基于因子分析的安徽省各城市竞争力研究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的安徽省各城市竞争力研究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的安徽省各城市竞争力研究分析一、引言竞争力是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各地方的竞争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地位。

对各地区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安徽省各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得出了相关结论,为安徽省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安徽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其地处长江下游、京杭大运河经济带的交汇处,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地缘优势不容忽视。

安徽省各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和经济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其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安徽省各城市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

因子分析是一种多指标的统计方法,通过将多个相关指标聚合在一起,得出一些综合的评价指标,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一个地区的竞争力水平。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收集了安徽省各城市的相关经济数据,包括GDP总量、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消费水平等一系列指标。

然后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将这些指标聚合在一起,得出各城市的竞争力综合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城市的竞争力进行排序和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本文得出了安徽省各城市的竞争力综合指标,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城市 | 竞争力综合指标 ||------|------------|| 合肥 | 0.85 || 蚌埠 | 0.72 || 芜湖 | 0.78 || 马鞍山 | 0.79 || 安庆 | 0.67 || 淮南 | 0.63 || 铜陵 | 0.70 || 池州 | 0.61 || 滁州 | 0.68 || 六安 | 0.66 || 宣城 | 0.71 || 黄山 | 0.75 || 亳州 | 0.64 |从上表可以看出,合肥市的竞争力综合指标最高,为0.85,地处省会优势明显,GDP 总量、人均GDP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基于引力模型的省域创新产出空间联系研究

基于引力模型的省域创新产出空间联系研究

屬’事討人厚学报2018年第1期国民经济基于引力模型的省域创新产出空间联系研究董必荣,赵好好,王敬勇,凌华(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江苏南京211815)[摘要]基于引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凝聚子群分析,对31个省(区、市)的创新产出空间联系进行 探究,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创新产出空间联系主要集中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带,呈现出严重的分布不均状况,具有 较强的区域集中性和空间依赖性;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作为区域创新产出引力较强的节点省(区、市),对周边区域的创新产出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总体来看,省域创新产出空间联系并没有形成贯穿东西南北的交叉网状 结构,中心省(区、市)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辐射范围有限。

基于此,提出加大区域创新投入、减少区域创新产出联 系的政策性障碍、营造区域创新产出联系的良好环境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省域新产出;空I'司联系;区域集巾性;空酿赖性;平衡资分配;创新联系;空空间聚;空间扩散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3114(2018)01 -0025 -10一、引言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備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拉动经济增长、提升综合竞争力的 重要动。

21世纪以来,中国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 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致力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谋求以创新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发展模式。

然而,中国地域辽阔,由于受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各区域的创新产出水平呈现出较大差异,且总体 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中国经济转型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随着区域经济联系和科学技术交流的加强,一个地区的创新信息会向外溢出或接收其他地区溢 出的创新信息,因此该地区的创新产出水平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创新资源投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 化环境等因素,还越来越多地受到周边其他地区创新溢出的影响。

有学者研究发现,区域创新产出联 系呈现出一定的空间依赖性,会受到地理区位和空间距离的影响[1_3]。

安徽省城市经济联系结构研究_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安徽省城市经济联系结构研究_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 18 —
2013 年 01 月 (第 27 卷第 01 期)
安徽省城市经济联系结构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Jan.,2013 (Vol.27,No.01)
本文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分别计算安徽省各地级市 在 2005 年、2008 年、2011 年三个时点的经济联系强度,然 后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 Ucinet 软件对不同时点的经济 联系强度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安徽省空间经济联系结构 特征,进而为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同时,通过 对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结构不同时点变化,探析行政区 划调整对安徽省城市结构是否产生影响。
引力的贡献是不同的 [8],基于这一差别的影响,需要引入参 数 k,修正后的引力模型为:
Rij = k(ij Pi × Vi Pj × Vj)/Dij2 , kij = Vi/(Vi + Vj) 其中,Rij是城市 i 对城市 j 的经济引力; k ij表示城市 i 对 Rij的贡献率;Pi和 Pj为两城市的人口指标;Vi、Vj为两城市的 经济指标,通常为 GDP 或者工业总产值;Dij为两城市距离。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和计算准确性,本文选用城市总人口和总
(二) 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分析是社会网络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其分析结
果为社会网络分析提供了关系数据来源。城市间经济经济联
系的万有引力模型的经典计算公式 [7] 为:
Pij = ( Pi × Vi Pj × Vj )/Dij2 其中,Pij是城市 i 对城市 j 的经济引力;Pi和 Pj为两城市 的人口指标;Vi、Vj 为两城市的经济指标,通常为 GDP 或者 工业总产值;Dij为两城市距离。 由于城市间经济引力的单向性和差异性,各城市对经济
(1. 复旦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2. 安徽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2)

城市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模型分析_龙青云

城市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模型分析_龙青云

2005年9月第16卷第5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nan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Sep 1,2005Vol 116No 15收稿日期:2005-06-15作者简介:龙青云(1963)),男,湖南衡阳人,衡阳市规划设计院工程师。

城市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模型分析龙青云(衡阳市规划设计院,湖南衡阳 421000)1摘 要2随着我国城镇化步骤的加快,城市间的人口往来也日益频繁起来。

经常性的人口往来可以加强城市间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

本文借助于物理学中万有引力定律来建立城市间的人口往来数量模型,并提出模型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期为城市规划提出有益的参考。

1关键词2人口往来;万有引力;城市群1中图分类号2X32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1008-939X (2005)05-048-02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间人口的流动也日益频繁起来。

城市间人口的经常性往来已成为城市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突出现象,它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因此,加强对中国城市间往来人口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指的城市间人口往来指的是由于工作或其他方面需要在城市间进行往返的人员,并不包含人口迁移等。

一、城市人口往来中的万有引力模型据相关统计显示,两城市间人员往来量与两城市的人口P 1,P 2有关,P 1,P 2越大,往来量越大;同时往来量也和城市间的距离d ij 有关,d ij 越大,往来量越小。

联系到著名的万有引力公式F=GM 1M 2r 2,它所阐述的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M 1,M 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而r 则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相似于这种万有引力公式中的阐述,对于一个区域中的城市而言,也会有这样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11最简单的应用即直接把两城市间的人口数量P 1、P 2以及作为质量M 1、M 2,两城市间的距离作为d 代入引力公式中来计算城市间的往来数量,其中G 可由统计数据得出,这样可以直接得出两城市间的人员往来量。

安徽省空间经济联系及省会经济辐射力分析

安徽省空间经济联系及省会经济辐射力分析

安徽省空间经济联系及省会经济辐射力分析
江璐璐;师谦友
【期刊名称】《地域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13(032)006
【摘要】以安徽省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节点分析、线路分析,结合引力模型测算安徽省与外部区域的经济联系作用量,确定其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分析合肥市的经济实力及其在安徽省所处的地位.研究表明:①安徽省经济联系的基本方向为向东与长三角的经济联系;②受相邻省区边缘大城市经济实力的影响,相邻省区大城市对安徽的经济辐射呈扇形分布,辐射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③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中心性和经济联系量突出,但经济实力仍有待提高.安徽若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须进一步提高合肥及其各级城市的经济实力,并加强与周边区域尤其是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
【总页数】5页(P39-43)
【作者】江璐璐;师谦友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02
【相关文献】
1.高速铁路对中国省会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影响 [J], 倪维秋;廖茂林
2.基于经济联系强度的蚌埠经济辐射能力研究 [J], 高彦文;殷仕淑;张云云;高子云
3.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分析 [J], 余菜花;崔维军
4.安徽省沿江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初探 [J], 曹言红;郁玉兵
5.大港口和省会城市经济辐射范围比较
——以泛珠三角地区为例 [J], 吴潇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省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安徽省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Vo 1 . 1 5。 No . 5
0c t . 2 O 1 3
文 章 编 号 :2 O 9 5 — 5 4 6 4 ( 2 0 1 3 ) O 5 一 O 6 o 3 一 O 5
安 徽 省 进 口贸易 影 响 因素 研 究
— —
基于 引力模 型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王 超 ,朱 晨 ,冯德 连
t h a t : e x p o r t t r a d e i s n o t t h e ma j o r mo me n t u m o f An h u i i mp o r t t r a d e ,n e i t h e r i s f o r e i g n
贸易量使用贸易引力模 型进行相关实证分析 , 得 出了两 国之 间 的贸易 总量 与其经 济 总量成 正 比关
系, 与两 国之 间 的距离 成反 比关 系这 一相 同观 点 。 L i n n e ma n / 。 3 在研 究 中发现 , 两 国 的双边 贸易 量还
文要 解决 两个 问题 : 其一 , 影响 安徽 省进 口贸易 的 主要 因素 是什 么 ; 其二 , 实证 检 验 时采用 何种 方法
d i r e c t i n v e s t me n t .W h e r e a s ,i t ’ S b i l a t e r a l t r a d e c O S t t h a t b e c o me s a n i mp o r t a n t f a c t o r wh i c h h i n d e r s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An h u i i mp o r t t r a d e . Ke y w o r d s :i mp o r t t r a d e ;g r a v i t y mo d e l ;p a n e l d a t a

中国三大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和等级结构的比较——基于综合引力模型的分析

中国三大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和等级结构的比较——基于综合引力模型的分析

中国三大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和等级结构的比较——基于综合引力模型的分析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

这些城市群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中国国内经济联系和等级结构产生了积极影响。

本论文将基于综合引力模型,对中国三大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和等级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一、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最早来源于物理学中经典物理学定理,用于描述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

后来,这个模型被应用到不同领域,如地理学、经济学等,用于描述各种物质之间的互动和迁移的规模。

在经济学领域,引力模型可以被用于评估和预测不同城市之间的贸易、迁移和旅游等相互作用。

引力模型的优点在于它简洁有效且易于计算。

二、中国三大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的分析1.数据来源和变量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19 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分析中所涉及的变量包括城市群内部GDP、人口、道路与交通运输、电子通讯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因素。

2.模型构建基于引力模型,我们可以用以下方程来描述各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强度:XMn=GDP_m*GDP_n*(1/distance_mn)*(Population_m*Population _n)^α*(Road_mn)^β*(Transport_mn)^γ*(Culture_mn)^θ其中,XMn 代表城市m 和城市n 之间的联系强度;GDP_m、GDP_n 分别代表城市m 和城市n 的GDP 总值;distance_mn 代表城市m 和城市n 之间的距离;Population_m、Population_n 代表城市m 和城市n 的人口数量;Road_mn 代表城市m 和n 之间的道路长度;Transport_mn 代表城市m 和n 之间的交通运输质量;Culture_mn 代表城市m 和n 之间的文化教育质量;α、β、γ和θ为回归系数。

3.研究结果及分析运用综合引力模型对中国三大城市群的经济联系进行回归,得到如下结果:1)北京城市群:XMn = exp (6.2581 + 2.9985 Ln(GDP_m) + 2.9827 Ln(GDP_n) - 0.4386 Ln(distance_mn) + 0.1473 Ln(Population_m) + 0.1382Ln(Population_n) + 0.1122 Ln(Road_mn) - 0.7005 Ln(Transport_mn) + 0.4781 Ln(Culture_mn))2)上海城市群:XMn = exp (7.9242 + 3.2514 Ln(GDP_m) + 3.2605 Ln(GDP_n) - 0.3833 Ln(distance_mn) + 0.1862 Ln(Population_m) + 0.1741Ln(Population_n) + 0.4167 Ln(Road_mn) - 0.4063 Ln(Transport_mn) + 0.3739 Ln(Culture_mn))3)广州城市群:XMn = exp (6.9237 + 2.9965 Ln(GDP_m) + 2.9855 Ln(GDP_n) - 0.5147 Ln(distance_mn) + 0.1439 Ln(Population_m) + 0.1342Ln(Population_n) + 0.1590 Ln(Road_mn) - 0.6852 Ln(Transport_mn) + 0.3015 Ln(Culture_mn))可以看到,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群的联系强度都与GDP 值呈正相关关系,人口数量、道路长度、文化教育质量等因素也对联系强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安徽省空间经济联系及省会经济辐射力分析

安徽省空间经济联系及省会经济辐射力分析
速 融人 国际 国 内经 济 大 循 环 , 不 断 提 高对 外 开 放 水 平 ”
进一步表明加强与外部 区域经济联 系对安 徽省未来经 济发展尤其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作用 。 1 . 2 数据 来源
数 据来 源 于 2 0 1 2年 安徽 、 湖北 、 江西 、 河南 、 山东 、 江
市体系空间相互作用研究 中, 建立 了城市体系空 间相互
作 用 的 理论 基 础 。 国 内对 区 域 间 经 济 联 系 的研 究 起
步较晚。牛 慧恩 等 、 孟 德友 等 、 苗 长虹 等 、 郑国
等 利 用 引力 模 型 对 区域 之 间 的经 济 联 系 进 行 了 量 化 分 析 。有关 安 徽 省 区 域 经 济 联 系 的 研 究 主 要 集 中 于 对 省内 及 皖 江城 市 带 的研 究 , 与 省 外其 他 区域 经 济联 系 的研 究 较少 , 且 仅 对 安 徽 与 江 浙 沪 之 间实 际存 在 的经 济 联 系做 了定 性 描 述 , 运 用 数理 模 型对 安 徽 省 与 外 部 区 域经 济 联 系 进行 定 量 的研 究 尚 未 发 现 。基 于此 ,
本研究运用节点分析 、 线路分析方法 , 结合引力模型 , 选
取 安 徽 省及 周 边 区域 为 研 究 对 象 , 通 过 区 域 间 经 济 联 系
强度的测算与 比较 , 分析周边 区域对安徽省 的经济辐射
以及 合 肥市 在 省 内 的辐 射 强 度 和 范 围 , 揭 示 城 市 间经 济 联 系 主 导方 向 , 旨在 明 确 经 济 发 展 的 空 间 导 向 , 促 进 区 域 间的 经济 联 系 与合 作 , 为 政 府 制 定 区域 发 展 战 略 提 供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城市吸引力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城市吸引力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9 3
改. 为此 , 本文 借用 贸 易引 力模 型 的思 想 , 构造 出了
业 的产 业 转移 过 程 中转 人 地对 转 出地 的吸 引 力 大
两地区产业转移城市吸引力的模型 , 修正的引力模 型可 以表 示 为 :
l n F = l n c t o + C t 1 l n Y + 2 l n D + 仅 3 l n I + 4 l n L + o l 5 l n R + 0 【 6 P ( 4 )
带 内城 市承 接 长三 角地 区产 业转 移 的吸 引力 大 小 。并 运 用 实证 分析 的 方法 测算 了影 响城 市吸 引力的 主要
因素 . 从 而为带 内城 市制定发展 战略提供 理 论依据 .
关 键词 :产 业转移 ; 皖 江城 市带 ; 引力模 型 中图分类 号 : F 1 2 7 ; F 2 6 0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 2 6 0 X( 2 0 1 5 ) 0 4 — 0 0 9 3 — 0 3
式 两边 同时取 自然对数 即可得 :
l n X = l n c  ̄ o + O t 1 l n Yj + o L 2 1 n Y j + 仅 3 l n Di i + a 4 1 n P i j ( 3 )
这就是 贸 易引力 模 型的线 性形式 . 要 将模 型 ( 3 ) 运用 于两 地 区产 业转移 城 市 吸引 力影 响 因素 的研 究 , 还 必 须对 模 型 ( 3 ) 进 行 适 当修
2 0 1 0 ) .
其中 B表示两 国间的贸易系数 , Y i 、 Y i 分别表
示 i 和i 国的 G D P , D i i 表示 的是 两 国间 的距离 . 该公 式表 明两 国间 的 贸易 量 与 两 国 的 G D P成 正 比 , 与 两 国间 的距离 成反 比. 要 想 得 到产 业转 移城 市 吸 引 力的模型 , 必须对模型( 1 ) 进行修正 , 使其更符合实 际. 修改后 的模 型可 用公 式表示 为 :

基于因子分析的安徽省各城市竞争力研究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的安徽省各城市竞争力研究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的安徽省各城市竞争力研究分析一、引言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它代表着一个地区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位置和实力。

对各城市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安徽省作为中国东部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才,同时也面临着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挑战。

对安徽省各城市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安徽省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安徽省各城市竞争力分析的理论框架竞争力研究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

本研究将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将各城市的竞争力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以揭示不同城市的竞争力特点和发展趋势。

1. 竞争力因子的选择竞争力因子通常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人才素质、城市环境和政府治理等多个方面。

在安徽省各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中,我们将选择GDP、固定资产投资、科技创新投入、高新技术产值、人均收入、人才引进、生态环境和政府治理等指标作为研究对象,以全面评价各城市的竞争力表现。

2. 因子分析方法1. 数据来源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的相关年度统计数据和安徽省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

这些数据涵盖了安徽省各城市在经济、科技、人才、环境和政府等方面的各项指标,为本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支撑。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采用SPSS等专业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我们将进行数据清洗和变量标准化处理,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后,我们将运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提取各城市的竞争力主要因子,以揭示各城市的竞争力特点和发展趋势。

3. 研究结果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我们得到了安徽省各城市在竞争力主要因子上的得分情况。

在经济实力方面,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得分较高,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在科技创新方面,合肥市得分最高,明显领先于其他城市;在人才素质方面,合肥市、芜湖市和安庆市表现最好;在城市环境方面,黄山市、宣城市和铜陵市得分较高;在政府治理方面,合肥市、芜湖市和阜阳市表现较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引力模型的安徽省各城市间联系度分析作者:唐颖
来源:《山东青年》2017年第05期
摘要:基于引力模型,对安徽省16个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首先利用中心职能指数和中心职能强度对16个城市的中心等级进行了划分;其次,利用引力模型测度了16个城市的经济联系量和经济联系隶属度;最后,从加强城市合作、提升区域整体实力的视角提出了安徽省发展策略。

关键词:引力模型;中心职能指数;联系测度
一、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主体外延扩张,城市群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产物。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封闭式的“单兵作战”愈发不能满足城市的持续高效发展,为了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间“抱团”发展逐渐成为城市增强自身实力的必然选择,通过区域合作或者说城市间的彼此借力,实现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对区域内城市而言,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因此,城市群是未来区域及城市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趋势。

鉴于城市联系或合作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国内学者对城市间联系做了众多研究,尤其是借助引力模型定量描述城市联系度,如郑良海等(2011)计算了关中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度;贾卓等(2013)通过对兰白城市群联系度的测度,分析了西部城市群的功能升级问题;高兴亮和殷为华(2015)基于引力模型探讨了山东省城市经济联系的格局演变等。

近年来,为了促进安徽省加速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如中部崛起计划、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规划及泛长三角经济圈等,安徽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力政策扶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从内部而言,安徽省以合肥市为区域核心,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着力培育合肥市的“内核”地位,进而通过合肥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因此,分析安徽省各城市间的联系程度,有利于把握区域内部的分工合作模式,从而为区域整体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政策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城市中心性
三、计算结果
(一)城市中心职能指数和城市中心职能强度
本文依据中心职能强度指数对安徽省内的16个城市做了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各方面优势明显,应作为一级中心城市,芜湖、安庆、马鞍山、蚌埠、阜阳、六安和滁州7市整体水平差异不大,应作为二级中心城市,宿州、宣城、淮南、淮北、铜陵和亳州6市形成了安徽经济发展的三级中心城市,池州和黄山2市则作为四级中心城市。

(二)城市经济联系量及经济联系隶属度
根据公式3和公式4,六安与合肥的经济联系隶属度最高,达到0.032,黄山与合肥的经济联系隶属度最低,仅为0.006。

四、对策建议
(一)优先发展合肥经济,培育安徽省经济增长极
为了加速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第一阶段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优先发展合肥经济,增强合肥市的区域核心地位,将合肥市确立为安徽省发展的动力源,第二阶段则通过合肥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安徽省其他地市协同发展。

首先,合肥市要利用好省会城市所带来的一系列优势,集聚省内资源、技术和人才,大力发展本市经济。

其次,合肥市要依托地缘优势及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明晰功能定位,扮演好自身在长三角都市圈中的角色;加强与长三角各城市的分工合作,形成有特色的产业体系,实现借力发展。

(二)壮大次级城市经济实力,形成城市良性竞争格局
首先,次级城市要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优化产业布局,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形成有本市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其次,要积极接收合肥市的核心辐射,承接合肥市产业转移,并结合自身特点,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合理分工,错位发展,与合肥市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

(三)积极探索城市间合作新模式,推进城市一体化发展
安徽各城市应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探索更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各城市彼此借力,互相支撑,实现城市协同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首先,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和区域贸易壁垒,突破地方保护主义,以经济发展为准则,成立专项经济协调组织,重新规划城市分工合作;其次,要完善城市间交通基础设施,构建城市间多元化交通网络,便利城市间经济联系和区域贸易,为城市间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流通提供畅通渠道。

[参考文献]
[1] 关晓光,刘柳.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J].城市问题,2014(11):21-26.
[2] 拓星星,汪建敏,王晓涛.基于引力模型的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间联系测度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5(11):113-117.
[3] 郑良海,邓晓兰,侯英.基于引力模型的关中城市间联系测度分析[J].人文地理,2011(2):80-84.
[4] 贾卓,陈兴鹏,袁媛.中国西部城市群城市间联系测度与功能升级研究——以兰白西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4):71-76.
[5] 高兴亮,殷为华.基于引力模型的山东省城市经济联系格局演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S1):458-461.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