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然地理 王建 南京师范大学共43页文档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圈层间的相互作用)
第3篇圈层间的相互作用一、名词解释1.喀斯特作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5年研]答:喀斯特作用是指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为主,以流水的机械侵蚀和重力崩塌为辅,共同对碳酸盐类岩石的破坏改造作用。
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存在可溶性的岩石和具有溶解力的流动的水。
2.风化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5年研][中科院2015年研][西南大学2012年研] 答:风化壳是地球表层岩石风化与剥蚀后,由残留在原地覆盖于母岩表层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
其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①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②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3.横向沙垄和纵向沙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研]答:(1)横向沙垄走向与合成起沙风向垂直或交角不小于60°,主要包括新月形沙垄、新月形沙垄链及复合新月形沙垄链三类。
(2)纵向沙垄是指走向与起沙风合成风向平行或夹角小于30°的沙垄,高十余米至一二百米,长数百米至数十千米,纵向上丘脊线时有起伏,横剖面大致对称,但其前端迎风坡与背风坡差别明显。
4.动力变质作用[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动力变质作用是指构造运动引起的定向压力使原岩碎裂、变形及一定程度的重结晶。
主要发生于断裂带,代表岩石有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等。
5.沉积建造[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沉积建造是沉积的岩石共生组合体,它表现为在岩石共生组合体内部不论在岩层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岩石和岩相都具有特定规律;这种共生规律性,决定于物质来源、古地理环境、沉积速率及沉积作用的能力平衡条件。
6.河流劫夺[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研] [西南林业大学2012年研]答:河流劫夺是指一条河流溯源侵蚀导致分水岭外移,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
被夺河上游改道,下游因失去源头成为断头河。
而被夺河原有谷地的一部分成为劫夺河与断头河的分水岭,即所谓的"风口"。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各圈层的组成、结构、运动与特征)
第2篇各圈层的组成、结构、运动与特征一、名词解释1.克拉克值答:克拉克值是指地壳元素丰度,是根据各种岩石的化学成分用加权平均法求得的,通常用重量百分数(%)或g/t表示。
由美国学者克拉克提出,并由此得名。
2.岩石答:岩石是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集合而成的地质体,。
岩石具有一定的结构构造,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遗骸或遗迹。
其中由可供开采的有用矿物组成的集合体称为矿石。
岩石按其成因主要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火成岩)、变质岩。
3.矿物答: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矿物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4.岩浆岩答:岩浆岩是上地幔的高温熔融岩浆沿岩石圈破裂带上升,侵入地壳甚至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
当岩浆沿着岩石圈破裂带上升而侵入到地壳中时,称为岩浆侵入活动,由此冷凝结晶而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当岩浆喷出地面时,称为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由此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称为火山岩或喷出岩。
5.沉积岩答: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可分为:先成岩石的破坏(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四个阶段。
6.变质岩答:变质岩是指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的岩石。
这种过程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7.层理答:层理是指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层状构造,即表现出来的成层性。
层理可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
8.基性岩答:基性岩是岩浆岩的一种,是指二氧化硅含量介于45~52%的岩石,主要由辉石、钙斜长石和少量橄榄石和角闪石组成,如辉长岩、玄武岩。
9.平行不整合答:平行不整合是指在沉积过程中,地壳运动使沉积区上升,受到剥蚀,沉积作用间断,后来又下沉接受沉积,使其间缺失部分地层,两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
第章 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现代自然地理学(第二版)
面面向向2211世世纪纪课课程程教教材材
TTeexxttbbooookkSSeerriieessffoorr2211sstt CCeennttuurryy
现代自然地理学(第二版) 王建 主编
二、剥蚀系统模式
国家精品课程
(a)0 Ma;(b) 15 Ma; (c) 30 Ma; (d) 45 Ma; (e)60 Ma
• 孔隙的连通性决定岩石的透水性,决定水的下渗与在岩石中 的流动,从而决定水的循环,尤其是地下水循环。
• 根据储水和透水的能力,可将岩土层分为含水层和隔水层。 • 含水层:岩层空隙中含水且能透水的岩层,如砂岩层、砾岩
层等;隔水层:不含水或含水但不透水的岩层,如黏土层、 泥岩或页岩层通常为隔水层。
现代自然地理学(第二版)
幼年期:水系尚未充分发育,河谷间分水地带宽广而平坦。 壮年期:地面起伏最大,地面最为破碎、崎岖。 老年期:地面由原来的高峰深谷变为低丘宽谷。
戴维斯的地貌循环理论的局限性:地面的剥蚀不完全发生在地面 上升以后,而是在地面的上升过程中就已经开始;对地面剥蚀导致的 地面均衡补偿上升没有考虑;地面稳定的时间不一定会足够的长,保 证地面的演化能够经历从幼年期到老年期的所有的阶段。
化作用、碳酸化作用等化学风化作用才能够发生; • 正是由于有了水,才有了生物,才有了生物风化作用; • 正是由于有了水的侵蚀作用,才使得新的岩石不断出露,岩石
的风化作用得以不断地进行; • 如果没有水的参与,风化剥蚀的效率将会大大地降低。
现代自然地理学(第二版)
面面向向2211世世纪纪课课程程教教材材
现代自然地理学(第二版)
面面向向2211世世纪纪课课程程教教材材
TTeexxttbbooookkSSeerriieessffoorr2211sstt CCeennttuurryy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第1章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未来地理学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答:地理学的发展以及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地理学的需求,对地理学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地理学家要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满足社会、经济提出的新的需求,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1)一个视野
即要具备全球的视野。
要善于从全球的角度,用世界的眼光来审视和研究地球表层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要把地球表层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和研究。
即使研究一个区域或者地方,也应该把区域和地方置于地球表层环境的整体框架下进行。
(2)两个基础
指要具备宽广的文理工融合的学科基础和厚实的地球系统科学专业基础。
(3)三种技术
指要熟练掌握地理观测、调查与信息获取的技术,地理实验与分析的技术,以及地理综合与集成的技术。
(4)四个观念
指要树立人地相互影响的观念、区域相互联系的观念、圈层相互作用的观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5)五种能力
指培养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能力,多视角观察和多维度分析的能力,多尺度分析
研究的能力,多种方法合理使用和集成的能力,应用地理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服务社会和经济的能力。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1、回归线2、分水岭3、石环4、山谷风5、副热带6、食物网7、气旋、反气旋8、土壤腐殖质层9、冻融作用 10、气压梯度力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40分)1、试述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生物学、水文学、大气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
2、简述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试述行星风带的成因机制。
4、试述地球表面干湿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5、画图并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路径。
6、简要说明碳在地球表层环境中的循环。
7、简述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8、简述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土壤发育的影响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计24分)1、试分析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及日地距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2、假如太平洋消失,亚洲的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3、假如没有青藏高原,中国的环境格局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计16分)1、全球的海洋年蒸发量为42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380立方千米;全球大陆年蒸发量为7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110立方千米。
如果不考虑土壤湿度的变化,试计算全球年入海径流量,并写出陆地水量平衡、海洋水量平衡和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2、在某一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兔子和狼两种动物,构成了灌丛草地——兔子——狼这样一个生物链。
假设这一灌丛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为每年210000千克,每只狼每年至少要吃350千克肉,并且狼只以兔子为食。
按照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这一灌丛草原系统最多能养活多少只狼卷1套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1回归线:一年中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的南北界线。
2分水岭:两个流域之间由地面最高点连接组成的山岭高地。
3、石环:由于融冻作用形成的由石块或者砾石组成的环状地貌。
4、山谷风:由于山坡与谷地受热与冷却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白天吹向山坡,夜晚吹向谷地的风。
5、副热带:位于热带两测由下沉气流控制的气候干燥的地带。
6、食物网: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7、气旋、反气旋:围绕着低压或者高压中心所形成的旋转着的气流系统叫做气旋或反气旋。
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答案
B、正北
C、正南
D、东南
正确答案: D
2
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自然地理学采用()的观点和方法()。
A、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
B、系统的、微观的、区域联系的
C、微观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
D、系统的、综合的、微观的
正确答案: A
3
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范围是()。
正确答案:×
5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近地面的气旋呈顺时针形状。()
正确答案:×
大气圈的物质输移、能量传输
1
一般来说,蒸发大于降水的是()。
A、赤道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副热带地区
D、高纬度地区
正确答案: C
2
关于山谷风,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山顶受热较多,风由山坡吹向山谷
3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
A、南森
B、奥特柳斯
C、霍姆斯
D、魏格纳
正确答案: D
4
火山喷发包括中心式喷发和裂隙式喷发。()
正确答案:√
5
节理,又称断层,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地层的断裂。()
正确答案:×
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
1
现阶段公认的板块运动的动力是()。
4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地理学的影响之一是,分析实验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地表环境的丁莲观测越来越广泛。
正确答案:×
5
人类经历了一个从依赖适应自然,到修饰改造自然,最后达到相互协调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理学学科的变化。()
正确答案:√
科学的、技术的、哲学的地理学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满分-考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1
使用方法:1.下载本文档,用打开2.按“”打开“查找”功能3.复制黏贴题目中的部分内容,就会自动跳转到那一题,就可以看到答案了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已完成 100.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
(1.0分)1.0 分A、南森B、奥特柳斯C、霍姆斯D、魏格纳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是向()偏。
(1.0分)1.0 分A、左B、右C、南D、北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3我国的径流带的变差系数最大的区域位于()地区。
(1.0分)1.0 分A、西南B、东南C、西北D、东北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自然地理学采用()的观点和方法()。
(1.0分)1.0 分A、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B、系统的、微观的、区域联系的C、D、系统的、综合的、微观的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5一般来说,与滑坡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1.0分)1.0 分A、岩石圈的结构B、岩石圈的性质C、降水的多少D、降水的成分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6自然地理学是()的核心学科。
(1.0分)1.0 分A、地球系统B、地球内部系统C、地球表层系统D、地球表层自然系统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72004年印度洋海啸中,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损失比印度和斯里兰卡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1.0分)1.0 分A、距离较远B、海拔较高C、受苏门答腊岛的遮挡D、大陆架较长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8生态系统中,存在流动的不包括()。
(1.0分)1.0 分A、物质B、能量C、信息D、9下列地区中细菌数量最多的是()。
(1.0分)1.0 分A、林地B、绿化公园C、街道D、百货商店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0北半球的岩石圈总体上是向()漂移的。
(1.0分)1.0 分A、东B、南C、西D、北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1下部是岩石,上方是沉积物的阶地类型是()。
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3及答案王建版
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3及答案王建版.第四节:水圈的变化趋第五节:生物圈的变化趋第六节:地球表层环境的变化趋第一节:环境规划概第二节:环境规划编第三节:环境管理及其特第四节:环境管理的任务与内第五节:环境管理的手第六节: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第一节:优化调控概第二节:优化调控原第三节:优化调控的途第四节:优化调控的方法与模退《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三一、概念解释(每题2分,共30分)1、赤道2、不整合3、泥石流4、海陆风5、林线6、地转偏向力7、信风带 8、土壤淀积层 9、喀斯特作用 10、大气辐散 11、对流层 12、常绿阔叶林 13、热量带 14、回归线 15、赤道辐合带二、简答题(只答要点)(每题4分,共计32分)举例说明生态系统是怎样维持其稳定性的。
、1.2、为什么位于高营养级上的生物取食空间范围要比低一级上的生物取食范围大?3、简述地外系统(宇宙环境)对地表环境的影响4、在水的相态转换过程中,能量是怎么传输的(说出传输的方向即可)?5、简述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6、土壤发育与地形、地貌之间有什么联系?7、从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释厄尔尼诺产生的原因8、简要说明植被在水分循环中的作用三、分析题(每题7分,共计21分)1、假如地球停止自转,地表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2、假如大气组分90%为二氧化碳、甲烷和水汽,那么地表环境将会是个什么样子?3、假如没有青藏高原,中国的环境格局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四、计算题(每题8.5分,共计17分)1、一内陆封闭湖泊,面积为100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0000平方千米。
流域平均年降水量为120毫米(以毛毛雨形式降落),平均年蒸发量为2100毫米,土壤下渗水量相当于20毫米的降水,假定流域降水全部流入湖泊(没有外流),不考虑人类用水,那么湖泊水位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变化幅度大约有多大?假如以暴雨形式降落,湖泊水位又会怎么变化?大致变化幅度为多少?(假设忽略湖泊的水平扩张)写出大气和地面的能量平衡方程2和图1、根据图2.图12图[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三答案套答案要点3卷.一、名词解释:穿越地心并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教材的配套题库 第一部分第4篇 自然地理学的应用——方法、原理与实例
第4篇自然地理学的应用——方法、原理与实例一、名词解释1.隐域性[兰州大学2013研]答:隐域性是指由地势起伏而导致水平地域结构发生异化的现象,又称非地带性。
受局部地形或土壤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隐域植被,可分布在不同的植被地带内,夹杂在显域植被中间,不形成独立的植被地带。
2.土壤肥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研]答: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
四大肥力因素有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
3.土壤潜在酸度[福建师范大学2013研]答:土壤潜在酸度是指胶体所吸附的H+和Al3+引起的酸度,常用mmol/100g土表示。
土壤的潜在酸度可分为代换性酸度和水解性酸度两类。
4.土壤微域分布[福建师范大学2012研]答:土壤的微域分布规律指在小地形影响下在短距离内土种、变种甚至土类和亚类既重复出现又依次更替的现象。
如在黑钙土地带的高地上,相应地见到淋溶黑钙土、黑钙土和碳酸盐黑钙土;在黑钙土地带低洼地上则出现盐化草甸土、盐渍土或盐化沼泽土。
5.土壤有机质[聊城大学2012研]答: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含碳的有机化合物。
它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6.冻土[西南林业大学2012研]答: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
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含有丰富的地下冰。
因此,冻土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
7.黄土与黑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研]答:黄土主要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在我国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
黄土颜色呈各种黄色调,以粉沙为主,结构疏松,富含碳酸岩类。
风成黄土具垂直节理,层理不明显,孔隙度大,湿陷性强,抗蚀性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
现代自然地理 王建 南京师范大学
四、人类过程
指由人类活动引发的使地表环境的组成、结构、特征和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由于人类活动的复杂性,人类过程既包含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又包含生物过程, 甚至还包括一些难以单独用上述三种过程描述的地表过程。人类过程不仅能够改 变地表的物质循环,而且能够改变地表的能量平衡;不仅能够改变地表的形态, 而且还能够改变地表的组成和结构;不仅能够改变地表环境变化的速率和幅度, 而且能够改变地表环境变化的方向和趋势。
• 为什么冬天大兴安岭冰天雪地,而海南却是热带风光? • 为什么有些地方森林茂密,而另外一些地方荒无生息?
自然地理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第 一 章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
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表层自然环境的区域特征、区域分异及 其发生发展过程与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 的 。或者说,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 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区域特征与 空间分布、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将研究地球系统的科学称之为地球系统科学。地球系统又可划分为地 球表层系统与地球内部系统 .地球表层系统又可划分为地表自然系统 与地表人文系统。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表自然系统的核心学科。
第 一 章
自然地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地球表层自然系统是由大气 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 作用而构成的。研究大气圈、水 圈、岩石圈、生物圈的核心学科 分别是大气科学、水文学、地质 学与生物学。自然地理学,包含 了这些学科的某些内容。从人类 环境科学的角度来看,自然地理 学是将这些内容有机地交叉、融 合在一起,将人类生存环境作为 一个完整的体系以及对各个区域 的环境组合进行研究的。也可以 说,自然地理学是大气科学、水 文学、地质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 科或边缘学科.
第 三 章
三、生物过程
2015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
2015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1以下对降水和气温不具有调节作用的是哪一项?•A、湖泊•B、水库•C、沼泽•D、岩石我的答案:D2地球上淡水的总量占所有水资源的()。
•A、9.931%•B、4.458%•C、2.762%•D、1.336%我的答案:C3属于地下喀斯特的是()•A、石芽•B、溶洞•C、溶沟•D、峰林我的答案:B4以下哪个地方地震比较少?•A、日本•B、智利•C、南京•D、汶川5下列哪位发现了大陆漂移:•A、麦哲伦•B、魏格纳•C、郑和•D、爱因斯坦我的答案:B6以下不是地质与地貌环境评估的途径的是:•A、海拔高度•B、地貌的起伏•C、地貌的部位位•D、地下组成我的答案:D7中国洪涝灾害最多的地区是哪里?•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东南沿海•D、西南地区我的答案:C8以下是土壤荒漠化的后果的是:•A、下渗增强•B、径流减弱•C、土壤湿润•D、土壤干燥9有助于保证都江堰枯水期也有足够的灌溉水量的是()。
•A、深淘滩•B、低作堰•C、宝瓶口•D、弯道环流我的答案:A10水的分布的改变会影响地球自转的速度,如果水更多的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地球的自转速度会:•A、变快•B、变慢•C、没变化•D、都不对我的答案:A11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是:•A、人地相互作用•B、利用环境•C、空间组成与结构•D、成因与变化过程我的答案:B12生态系统中各级净产量只有总产量的()•A、83%-60%•B、17%-44%•C、0.5•D、我的答案:B13我国东南地区潮湿而西北内陆干燥的气候是收到了()的影响。
•A、季风气候•B、海洋洋流•C、地球自转•D、地形差异我的答案:A14降水的类型不包括:•A、对流雨•B、地形雨•C、海啸雨•D、锋面雨我的答案:C15海洋年降水量有多少立方米?•A、七十五万立方米•B、六十五万立方米•C、五十五万立方米•D、四十五万立方米我的答案:D16液态水占总水量的()•A、0.9723•B、0.99•C、0.9785•D、我的答案:C17地壳最后的地区是哪儿?•A、平原•B、盆地•C、高原•D、海洋我的答案:C18岩石的破碎属于()风化•A、物理•B、化学•C、生物•D、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A19以下不属于平流层的特征的是哪一项?•A、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上升•B、天气现象复杂多变•C、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D、水汽、尘埃含量少我的答案:B20地理学不需要()学科基础。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考研笔记(第一章: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一、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重要考点详解1. 研究对象:-地形地貌: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如山脉、平原、河流、湖泊等,以及它们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气候:研究地球各地的气候类型、气候变化规律以及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水文:研究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水循环过程以及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土壤:研究地球表层的土壤类型、土壤特性以及土壤与植被、水文等的相互作用。
-植被:研究地球上的植被类型、植被分布规律以及植被与气候、土壤等的相互关系。
-动物:研究地球上的动物种类、分布规律以及动物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2. 研究内容:-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地貌类型和地貌演化过程,如山脉的形成、河流的侵蚀和沉积等。
-气候学:研究地球各地的气候类型、气候变化规律、气候系统和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水文学:研究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水循环过程、水文系统和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土壤学:研究地球表层的土壤类型、土壤特性、土壤形成过程和土壤与植被、水文等的相互作用。
-植被学:研究地球上的植被类型、植被分布规律、植被生态系统和植被与气候、土壤等的相互关系。
-动物学:研究地球上的动物种类、动物分布规律、动物生态系统和动物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
3. 研究目的:-揭示自然环境的规律:通过研究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揭示地球自然环境的规律性,为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提供科学依据。
-保护自然资源:通过研究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提出合理的资源管理和保护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预测和应对自然灾害:通过研究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掌握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和预测方法,提出减灾和应对措施,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地理教育和科普:通过研究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为地理教育和科普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公众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4. 研究意义:-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基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自然环境的规律,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基础性的科学知识。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自然地理学的应用——方法、原理与实例)
第4篇自然地理学的应用——方法、原理与实例一、名词解释1.自然综合体答:自然综合体是指在地球表层由彼此密切联系的各自然地理成分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统一整体。
包括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的各级单位,又称自然地域综合体。
2.地理系统答:地理系统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它是一个动态的多等级开放系统。
3.耗散结构答:耗散结构是指地理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它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与能量,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
4.旋回性答:旋回性是以不等长的时间间隔为重复周期的自然演化规律。
比较于周期性节律,这是更高一级、更为复杂的自然节律。
在自然界中,地质旋回和气候旋回是旋回性节律的典型范例。
5.地理节律答:地理节律是指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随时间的演化而表现出来的周期性规律。
地理节律来自地理现象的循环和振荡。
其表现反映了地理模拟和地理预测的可能性。
有叠加性、分级性、变异性三个特点。
6.反馈答:反馈是指信息反馈,即将输出又回输到原系统中去。
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
自然地理环境是具有复杂反馈回路的控制系统,因此它有自我调节能力。
7.自然环境的稳定性答:自然环境的稳定性是指周期性节律过程中,每一个节律重复,自然地理环境保持着稳定的空间结构,自然地理环境不断向前演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一段相当长的阶段内维持着相对的稳定状态。
8.土地答:土地是指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它具有一定范围和厚度并受自然规律制约和人类活动影响。
9.土地分级答:土地分级是指土地个体地段的划分和合并,即采用地域系统研究法区分出一些综合自然特征一致性和内部复杂性的程度有差别、级别不同和大小不等的个体土地地段。
10.土地分类答:土地分类是指对土地单位的类型划分。
有立地(相)的分类、土地单元(限区)的分类、土地系统(地方)的分类。
2016年 现代自然地理学 王建 考试答案
《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期末考试1冰缘环境中,对石头破坏较为严重的是()。
A、风化作用B、冻融作用C、冻土D、低温答案:B2关于夏季赤道地区的多雨带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更向北边偏移B、更向南边偏移C、最接近赤道D、随年份变化答案:A3自然地理学是()的核心学科。
A、地球系统B、地球内部系统C、地球表层系统D、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答案:D4根据板块运动的理论,可以做出预测的是()。
A、世界大陆的位置向东偏移B、东非大裂谷逐渐缩小C、欧亚与北美洲版块背向运动D、澳大利亚版块向东北方向漂移我的答案:D5.20世纪地理学的发展不包括()。
A、从经验的地理学走向实验和实证的地理学B、从定性描述的地理学逐步走向定量分析的地理学C、从区域性的地理学走向普遍性的地理学D、从站在地表看地表的地理学走向从地表以外来看地表的地理学答案:C6青藏高原在形成之前是()。
A、平原B、盆地C、海洋D、山脉答案:C7关于平衡岸湖,说法错误的是()。
A、形成主要是受到海水侵蚀的影响B、港湾的地方海水的冲击力集中于此,更容易被侵蚀C、海岸线平直的地区受侵蚀的影响较为平均D、海岸线最终会形成相对平直但微微弯曲的岸湖答案:B8地球气流的循环是()。
A、单圈环流B、二圈环流C、三圈环流D、四圈环流答案:C9在海洋深度达到3000米的时候,海水所覆盖的地球面积在()之间。
A、20%-30%B、30%-40%C、40%-50%D、50%-60%答案:C10土地分级中最小的单位是()。
A、相B、限区C、地方D、片区答案:A11根据戴维斯的理论,地面发育第一个阶段的特点是()。
A、地面起伏最大,地面最为破碎、崎岖B、地面由高峰深谷变为低丘宽谷C、水系尚未充费发育,河谷间分水地带宽广而平坦D、侵蚀作用下海拔降低,部分重新被海水淹没答案:C12下列地区中细菌数量最多的是()。
A、林地B、绿化公园C、街道D、百货商店答案:D13下列半球中,是压缩型半球的是()。
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主编)-复习资料.doc
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主编)-复习资料.d o c-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水循环: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重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的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
火成岩:火成岩以岩浆岩为主。
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
分类: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
沉积岩: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经过风化、剥蚀在原地或经搬运堆积下来,经过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类型:碎屑岩类,粘土岩类,生物化学岩类。
变质岩: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性质的变化过程总称为变质作用。
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变质岩。
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压力和化学因素。
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大气环流:在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表面性质以及地面摩擦的共同作用,使得大气圈内的空气产生了不同规模的三维运动。
季风: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改变的现象。
水系:河流沿途接纳支流,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
流域:每一条河流或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水这一集水区就是河流或水系的流域。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河漫滩:分布在河床两侧洪水时被淹没的平整地面。
河流阶地:由于地壳上升、气候变化或者基准面的变化,河流下切,原来的河漫滩高出一般洪水期水面,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
极向热传输:区域间的能量不平衡,导致由低纬区域向极低高纬区域方向的能量传输过程。
地域分异规律:指地球自然表层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
土壤剖面: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就是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是土壤成土过程物质发生淋溶、沉积、迁移和转化形成的。
《现代自然地理学》
第三章 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揭示了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在掌握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并掌握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运动的原因、大气运动的状况、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在天气和气候形成和变化中的作用、气候分异的规律性,正确理解和掌握大气、气候与人类的关系。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环流、水汽和二氧化碳的输送和转移、能量交换过程。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岩石风化与气候、岩石圈变动与气候、地貌与气候、沙尘暴与黄土沉积等大气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大气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特别是大气圈对岩石圈的作用在地质、地貌方面的表现。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通过实例论述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包括气候-海面-冰川-均衡,气候-水的分布-地球自转速度-构造运动或形变,构造运动-大气环流-水分循环,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冰川、冰缘地貌,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黄土地貌。
(二)学习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地理意义、地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地内系统对地表系统的影响。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深刻理解并掌握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与地球有关的天文现象的地理意义,从地内和地外两个方面掌握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岩石圈的组成、结构和运动状况,对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和构造地貌有全面的认识,并能正确理解和掌握人类与岩石圈的关系。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篇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一、名词解释1地理学答: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研究地球表层物质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系统在组成、结构、功能、空间特征和时间动态等方面相互作用与相互依存机理的科学,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2地理环境答:地理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地球表层环境。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经济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构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3自然地理环境答: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是地理环境的一部分。
4综合自然地理学答:综合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综合自然特征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有些学者认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就是自然地理学,即不包括部门自然地理学的狭义自然地理学;也有人将综合自然地理学称为景观地理学。
5LUCC答:LUCC是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与IHDP(全球变化人文计划)两大国际项目确立的共同核心计划,其目的在于提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系统与人类日益发展的生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
研究内容涉及“土地覆盖与全球环境”“土地利用与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人为原因及可能驱动力”等。
6经济环境答:经济环境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生产力实体具有二重性,从自然属性来评价,这种地域特征属于人为环境;从技术经济角度考察,这种地域属于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
7太阳系答:太阳系是指太阳以其巨大的引力维持的绕着它运动的一个天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