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地质基础》PPT课件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第四章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
美国: 曾组织专家研究储量为10亿吨一些大油田认为: (1)77%的剩余油遗留在注水未波及到的油层中; (2)23%残留在注入水扫过的油层中。
11
大庆油田统计: (1)40%存在于注采不完善的独立砂体; (2)40%存在于成片的差油层; (3)10%存在于井网未控制处; (4)10%存在于河道砂主体靠边部的变差部位。
A投产阶段
产 量
A
B
B稳产阶段
C递减阶段
D低产阶段
C
D
开采时间3
一次采油(天然能量) 二次采油(注水) 三次采油(注化学剂)
剩余油
4
残余油——
微观上是指在油层 条件下,当油的相 对渗透率为零时的 不可动油。
宏观上是指达到开 采经济极限时,仍 残存在油藏内的原 油。
油水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关系曲线图
15
井网不完善对剩余油的控制程度
•第一次部署的基础井网约能控制70%的储量, •第一次井网加密调整后储量综合利用只有76%~85%。 •后期调整挖潜十分重要。
16
•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透带或岩性尖 灭带
17
井间滞流区
高部位
断层夹角
辛47断块沙二111含油饱和度分布图
18
19
• (7)微构造控制剩余油
•(1)微构造概念:微构造是指在油气田(藏)构造背景上油层 本身的微细起伏变化所显示的局部构造特征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 第6章 油层对比
性特征较突出。在三级构造的局部范围具有稳定
性,稳定程度在50%一90%。在已确定油层组界
线的基础上,配合沉积旋回特征划分砂岩组和单
油层。岩性一般为钙质粉砂岩与灰绿色、深灰色
20泥20/7/岩27 组合。
11
在钻井剖面中,抓住标准层的电性特征是认准标准层的关键。 标准层的电性特征一般有两种表现方式:
区域地层对比:它是以大套地层,如界、系、统、组、段为研
究对象,根据古生物化石、岩石、重矿物、构造、地震等进行 地层的纵向划分和横向对比,又称“统层”。
油气层识别:可以用录井资料来综合判断油、气、水层,例如
根据油砂的含油级别或气测曲线显示进行判断;也可以用地球
物理202测0/7/2井7 资料来解释、判断油、气、水层。
2020/7/27
8
第 一 油 层 组
第 二 油 层 组
①号标准层为灰黑色泥岩和介形虫泥岩,为区域地层对比标准层。 ②号标准层为灰黑色泥岩层,层位稳定。 ③号20标20/准7/27层为20-30cm深灰色介形虫泥岩层,在三级构造内普遍存9在。
常见的标准层有两种情况:
(1)稳定沉积层。多形成于盆地均匀下沉、水域 最广的较深水相的沉积。特征:分布面积大,岩性、 厚度稳定,在时间上也是等时沉积。如陆相湖泊沉积 中的黑色页岩。
(1)单一电性特征:标准层在电测曲线上具明显特征,易与上下 邻层区别。如大庆油田葡 I组底灰色介形虫石灰岩或钙质粉砂 岩,在微电极曲线和2.5m底部梯度曲线上呈明显细长“尖峰” 。
油田开发地质学-第5章 地层温度与压力
首先求静液柱高度:H1、H2
pH Ho g
基准面
PH--静止压力,Pa; ρo--油的密度,kg/m3; H--静液柱高度,m。
H1=360
H2=410
1井折算压头=360-380=-20米
2井折算压头=410-470=-60米
-380m -470m
2、折算压力等压图的编制
---编图方法与油层静止压力等压图相同。
3号井原始压力值:该井钻开油气藏的气顶部分,因天然 气密度受温度和压力影响,该井原始压力值不能直接由油 气界面上的压力导出,可由近似公式 求出:
P P e(1.293104 dg H )
f
max
Pmax--气井井口最大关井压力; dg--天然气对空气的相对密度(0.8)
求出3号井的原始 油层压力 5.3MPa
原始油层压力分布主要受构造因素影响→
▲ 油层厚度均匀,压力等值线与构造等高线基本平行; ▲ 若两类等值线形态差异较大,必须检查原因--
地层厚度不均,或因测量、计算导致数据不准等。
⑵ 原始油层压力等压图的应用--主要有4个方面
① 通过等压图预测新井的原始油层压力
--便于在探井设计中确定新钻井的套管程序与钻井液密度。
g--重力加速度,9.8m/s2。
★ 1帕=1牛顿/米2(10达因/厘米2) 105 Pa ≈ 1atm
《油田开发基本知识》PPT课件
a
113
a
114
a
115
a
116
a
117
a
118
a
119
a
120
a
121
a
122
a
123
a
124
a
125
a
126
a
127
78
a
79
a
80
a
81
a
82
a
83
a
84
a
85
a
86
a
87
a
88
a
89
a
90
a
91
a
92
a
93
a
94
a
95
a
96
a
97
a
98
a
99
a
100
a
101
a
102
a
103
a
104
a
105
a
106
a
107
a
108
a
109
a
110
a
111
a
112
a
Fra Baidu bibliotek
1
a
2
a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 第1章 油 气 水性质-xie
第1节
一、概念:
石油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
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少量杂质组成的、以 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二、石油的化学组成
(一)元素组成 :C、H S 、O、N C:84%-87%;H:11%-14%
(二)化合物组成:烃类组成占97%-99%,少量非烃。
烃类组成: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非烃组成:含S、N、O等杂原子化合物。
(1)饱和烃(包括烷烃和环烷烃) (2)芳香烃
(3)非烃
(4)沥青质
13
3、组份
为了了解石油的性质曾广泛采用组分分析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石油中化合物的不同组份对有机溶剂 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的特性,将石油分 离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份。
石油
不溶
石油醚
吸附
可溶
硅胶
不吸附
沥青质
胶质
油质
23
6.溶解性 石油主要由各种烃类化合物组成,由于烃类难溶于水, 因此,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若以碳数相同的分子进行比较,溶解度烷烃<环烷烃<芳香 烃。 除甲烷外,各族烃类在水中的溶解度均随分子量增大而减 小。 外界条件对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有不同影响: (1)温度由150℃降低到25℃,石油的溶解度会降低 78~95%; (2)除烷烃中的气态馏分外,压力对烃类的溶解度影响 甚微; (3)水中无机组分含量和含盐量增加时,烃类的溶解度 会降低。 石油尽管难溶于水,但却易溶于许多有机溶剂,例如氯 仿、四氯化碳、苯、石油醚、醇等等。根据石油在有机溶剂 中的溶解性,有助于鉴定岩石中的石油含量及性质。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上、下)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
刘吉余主编黎文清主审石油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地球概述
1.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水圈的循环作用:(1)净化空气和大自然;(2)源源不断的制造淡水供给陆地;(3)通过河流将陆地表面的松散泥沙及溶解物送入海洋。
2.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和地幔的分解面试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是古登堡界面。
3.地球的物理性质:重力、密度、压力、地球的磁性、地球的弹性和塑性。
4.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在内热层中,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升高的温度数值。一般为0.98~
5.2℃,平均为2.5℃。
5.地温深度(地热增温级):在内热层中,温度每升高1℃所需加深的深度,以米表示。
6.地磁场由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三个地磁要素来表示。
7.固体潮:日月引力可以摄引地壳升降7~15cm,叫固体潮。
第二章、地质作用
8.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9.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能力引起的岩石圈甚至地球的物质成分、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发展的作用。
10.内力地质作用
(1)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升降运动
(2)岩浆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
(3)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混合变质作用
(4)地震作用:构造地震,火山地震,沦陷地震,其他诱发地震
11.地壳运动:由地球内动力作用引起的地壳或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动,称为地壳运动或者构造运动。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系指地壳或岩石圈沿地球半径方向或者垂直于大地水准面的方向发生的大规模的升降运动。升降运动可以引起海陆变迁、地势高低的改变、岩石的垂直位移以及层状岩石形成大型平缓弯曲。
《油田开发地质基础》课件
油田开发的工作流程
1
勘探与评价
确定油田的边界和储量,并评估开发潜力。
2
钻井与完井
使用钻机开采油井,并进行完井作业以确保油井的安全和可靠性。
3
生产与采收
通过注水、注汽和其他采收技术,将石油和天然气从油藏中采集出来。
油田开发中的挑战
1 技术挑战
油田开发需要解决地下复 杂环境中的技术难题。
2 环境挑战
油田的形成
古生物堆积
油田形成的第一步是古生物堆积,古代生物遗骸会通过各种地质作用沉积在地下。
成岩作用
经过压力和温度的作用,古生物遗骸逐渐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
运移与聚集
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气会在岩层中运移,最终聚集成油田。
油藏的分类
常规油藏
常规油藏是指油气储存在具有良好渗透性的岩石中, 如砂岩和石灰岩。
《油田开发地质基础》 PPT课件
本PPT课件将为您介绍油田开发地质基础知识,包括石油概述、油田的形成、 油藏的分类、地质勘探技术、油田开发的工作流程、油田开发中的挑战以及 油田开发的前景分析。
石油wenku.baidu.com述
石油是一种天然的有机物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它是地下深处由古代生物遗骸经过长时间的地 质作用形成的。
非常规油藏
非常规油藏是指储量较低或岩石渗透性较差的油田, 采油难度较大。
石油勘探开发基础知识-PPT课件-文档资料
石油勘探开发基础知识
石油勘探
一、石油勘探的基本方法
2、物探法 物探(地球物理勘探)法是根据地质学 和物理学的原理,利用电子学和信息论等许 多科学技术领域的新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较 新的勘探石油的方法。 由于物探法主要用于寻找地下可能的储 油构造,因此,它是一种间接找油方法。
石油勘探开发基础知识
前 过程
油气勘探
勘探开发 油气开发
言
重力、电磁勘探
地震勘探
钻井勘探 油气藏评价 油气藏开发 油气生产 油气集输
前 专业
言
物 探 钻井工程 测 井 石油地质 油藏工程 采油工程 地面工程 油气储运 经营管理
勘探开发
★ 石油与油藏基本知识
☆ 石油勘探 ☆ 钻井与完井 ☆ 油田开发
石油勘探开发基础知识
石 油
石油和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 要的能源,石油在世界能源中的比 例超过了50%。另外,石油也是十 分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 工产品达3000多种。因此,石油被 喻为“工业的血液”。
石油勘探开发基础知识
石油是什么
石油是一种复杂的天然有机物,主要由 被称为烃的化合物组成。 烃的主要分子成分是碳(C)和氢(H), 石油中的烃类主要是烷烃(分子式为CnH2n+2, 如甲烷CH4)。其中1~4个C的烷烃为气体 (天然气);5~16个C的烷烃为液体(石 油);17个以上C的烷烃为固体,如石蜡、沥 青等。
油田开发方案及原理PPT课件
实现油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采 收率,降低开发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油田开发历史与现状
历史
油田开发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放到精细的发展历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开发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现状
当前油田开发面临着资源品质下降、开发难度增加、环保要 求提高等挑战,需要不断创新技术和方法,提高开发效益和 可持续性。
注水注气方案设计及优化
01
注水方案设计
根据油藏动态和注水要求,制定注水方案,包括注水时机、注水方式、
注水量和注水压力等。
02
注气方案设计
对于适合注气的油田,设计注气方案,包括注气类型、注气量、注气方
式和注气时机等。
03
方案优化
通过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等手段,对注水注气方案进行优化,提高采收
率和经济效益。同时,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确保方案的科
油田开发方案及原理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油田开发概述 • 油藏地质特征与描述 • 油田开发方案设计与优化 • 采油工艺技术原理及应用 •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与预测 • 油田开发经济评价与决策支持
01 油田开发概述
CHAPTER
油田开发定义与目的
定义
油田开发是指通过地质勘探确定含油 区域后,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和经济评 价方法,对油田进行合理、高效、经 济的开发和生产的过程。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
1。地温剔度:
通常把常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时所升高得温度值称地温剔度。
2。地壳均衡作用:
这种地壳物质为适应重力作用,力求在深部的物质上达到平衡状态的现象。
3。地质作用:
由自然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过程。
4。矿物的解理:
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的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固有性质。
5。沉积相:
指沉积环境及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6。石油:
主要由烃类和少量非烃类构成的液态可燃矿物。
7。饱和蒸汽压:
将气体液化时所需施加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
8。临界温度:
单组分气体都有一特定的温度,高于此温度时不管加大压力都不能使该气体转化为液体。
9。干酪根:
指沉积物中所有无溶于非氧化性酸、碱及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10。生油窗:
在油气田进入热催化生油气阶段,干酪根受热迅速发生降解,一些杂原子件(N。S。O)键破裂形成挥发性气体散逸,同时生成大量烃类物质是主要的生油期。
11。(天然气)溶解系数:
当温度一定时,每增加1.01*105Pa压力所溶解在单位体积石油中的天然气量称为(天然气)溶解系数。
12。孔隙度(有效孔隙、绝对孔隙、剩余孔隙)
绝对孔隙度:Dt=·
有效孔隙度:相互流通的能够使流体通过的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残余孔隙度:·
13。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绝对渗透率、相对渗透率)
绝对渗透率:当单相流体通过岩石孔隙时,在流体在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的层流条件下,由达西定律得到的渗透率值为绝对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当多相流体通过岩石时,各向流体发生相对作用,则得某一相流体的渗透作用与单相流体不同,此时得到的每相流体的渗透率叫做有效渗透率。
4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第四章
二、二次运移的流动类型
渗 流——地层孔隙中流体在压差或势差作
用所发生的流动 浮力流——指油气在密度差作用下,在地层孔 隙水中的上浮 扩散流——流体在浓度差作用下所产生的分子
扩散
渗流:单相渗流和多相渗流,呈连续状流动
要求烃饱和度和相渗透率,可用流体势和达西公式来研究和定量计算
5、渗析作用
渗析作用是指在渗透压差作用下流体会通过半透 膜从盐度低向盐度高方向运移,直到浓度差消失为止
沙泥岩互层层组中泥岩孔隙度流压含盐分布特征
6、有机质的生烃作用
干酪根成熟后可生成大量油气和水。这些油气水的体积大大超 过原干酪根本身的体积,这些不断新生的流体进入孔隙后,必然不断排
挤孔隙已存在的流体,驱替原有流体向外排出。流体排出不畅时,也会
包括储集层内部、沿断层或不整合面、油气藏调整和破坏的再运移 主要内容:相态、动力和阻力、通道、时期、方向和距离 二次运移特点:运移通道粗,毛细管阻力小,流体压力较低,含盐度较低, 油气以游离相为主,气可呈水溶相,浮力为主要运移动力
一、二次运移的相态
主要相态:连续油相,连续气相
石油主要呈游离相,少量气溶相和水溶相
三、油气运移方式
——渗滤、扩散
1、渗滤:机械运动,整体流动,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由机械能
石油地质学PPT课件
之后,我国又陆续发现胜利、辽河等油田。
当前我国石油工业的战略是:稳定东部,开发西部
目前,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有望在2015年取代大庆成为中国第一 大油田,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油田也争取在2020年实现年产石油当量 4000万吨,跻身中国三大油田之列。
届时,中国三大油田:长庆油田、大庆油田、塔里木油田,西部就占
• 比重:20摄氏度时,一般介于0.75~1.00之间,比重大于0.90的为重 质石油,小于0.90的为轻质石油。
• 粘度:1泊=1达因的切力作用于液体流动速度为1厘米/秒移动1厘米每 平方厘米。石油是粘性流体。厘泊=1/100泊。 大庆油田的石油粘度为19~22厘泊。
• 荧光性: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荧光,是一种冷发光现象,常用于检测 岩芯是否含油。饱和烃不发光,芳香烃和非烃发光。轻质油发浅兰色, 含胶质多的石油一般发绿或黄色,含沥青多的石油发褐色荧光。
a
16
了两席。
大庆油田发现井 松基3井
松基3井
新中国最年轻
的国家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a来自百度文库
17
石油战线诞生出“铁人精神”
a
18
a
19
a
20
a
21
开拓新领域
a
22
大是 塔
的中 里
气国 木
源未 盆
盆来 地
地油 ,
油田开发地质学-第5章-地层温度与压力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油气藏驱动类型
第一节
地层压力
一、有关地层压力的概念
二、原始油层压力研究
三、目前油层压力
四、油层折算压力
五、异常地层压力研究
第一节 地层压力
一、有关地层压力的概念
★★
1、静水压力--指由静水柱造成的压力。
PH Hw g
★
PH--静水压力,Pa; ρW--水的密度,kg/m3; H--静水柱高度,m; g--重力加速度,9.8m/s2。
因此,实测不同海拔的原始地层压力
→ 作出压力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关系曲线(直线) → 对新钻井,只要准确测得深度,可根据关系曲线 查得该井的原始地层压力。
俄罗斯地台 某油田上泥盆统 油藏原始地层压
力与平均埋藏深
度关系曲线。
压力与深度关系曲线
(据B· A· 特哈斯托维,1975)
⑶ 计算法--对于新勘探或新开发油气藏
→ 油层的弹性能量就越大,
→ 排出的流体量也就越多。
第一节
地层压力
一、有关地层压力的概念
二、原始油层压力研究
三、目前油层压力
四、油层折算压力
五、异常地层压力研究
第一节 地层压力
三、目前油层压力 1、目前油层压力及其分布
⑴ 单井生产时油层静止压力的分布 ⑵ 多井生产时油层静止压力的分布
油气田开发概述分析ppt课件
地震反演是 一种储层预测 技术,利用地 表观测地震资 料,以钻井、 测井资料为约 束,对地下岩 层空间结构和 物理性质进行 成像,定量描 述油砂体分布 范围。
地质,测井,地 球物理资料和各种 解释结果或者概念 模型综合在一起生 成三维定量随机模 型,主要应用于油 藏静态描述
7
第一部分 油藏工程
2、计算地质储量
驱动方式的选择 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油田注水方式的选择 开发井网的部署
9
驱动方式选择
第一部分 油藏工程
采收率是衡量油田开发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极限内,在现代工艺技术条件下,从油藏中 能采出的石油量占地质储量的比率数。大庆油田的采收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一年的产量。
采收率:8~15%
3
油气田开发
三个阶段
开发早期建立 储藏概念模型
开发中期建立 储藏概念模型
开发中后期建立精 细储藏概念模型
油田 发现
油田 评价
早期 设计
油田 实施
监测
调整
三次采油
废弃
多次调整
油田开发不同阶段示意图
油田开发,就是依据详探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田,制定出合理的开发方 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作必要的调整,保持合理 开发,直到开发结束。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完整版)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
刘吉余主编黎文清主审石油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地球概述
1.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水圈的循环作用:(1)净化空气和大自然;(2)源源不断的制造淡水供给陆地;(3)通过河流将陆地表面的松散泥沙及溶解物送入海洋。
2.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和地幔的分解面试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是古登堡界面。
3.地球的物理性质:重力、密度、压力、地球的磁性、地球的弹性和塑性。
4.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在内热层中,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升高的温度数值。一般为0.98~
5.2℃,平均为2.5℃。
5.地温深度(地热增温级):在内热层中,温度每升高1℃所需加深的深度,以米表示。
6.地磁场由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三个地磁要素来表示。
7.固体潮:日月引力可以摄引地壳升降7~15cm,叫固体潮。
第二章、地质作用
8.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9.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能力引起的岩石圈甚至地球的物质成分、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发展的作用。
10.内力地质作用
11.地壳运动:由地球内动力作用引起的地壳或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动,称为地壳运动或者构造运动。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系指地壳或岩石圈沿地球半径方向或者垂直于大地水准面的方向发生的大规模的升降运动。升降运动可以引起海陆变迁、地势高低的改变、岩石的垂直位移以及层状岩石形成大型平缓弯曲。
水平运动是指地壳或者岩石圈沿着大地水准面的切线方向的运动,表现为大规模的水平位移,主要引起地壳的拉张(大洋中脊的扩张)、挤压(板块的消减、碰撞)、平移甚至旋转,从而使岩层发生弯曲和断裂,地形上则形成山脉和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