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能力 专题4.3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能力专题4.1种群的特征导学案必修3
第1节种群的特征目标导航学习要求1.列举种群的特征,并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2.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并尝试建立数学模型。
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4.阐明群落的演替。
知识网络课前导读学习准备一、种群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生物的全部个体。
二、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⑴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⑵调查方法:、。
2.出生率和死亡率⑴概念: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比率。
⑵意义: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的重要因素。
3.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的比率。
4.年龄结构⑴概念:一个种群中个体数目的比例。
⑵类型:、、。
⑶意义:可预测的变化趋势。
5。
性别比例:种群中的比例。
三、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做到。
常用的方法有:和。
破疑解难一、种群概念及其实质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一个种群中有不同年龄的个体;一个种群中可能有外表不同的个体;种群是宏观、群体水平上研究生物的基本单位,种群不等于个体简单累加,种群内个体之间通过特定关系构成一个整体,表现出个体不具备的特征;个体生命有限,而种群一般不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同一区域中往往生活着多个生物种群,不同的种群之间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群体;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1.实习原理: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在一般情况下,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是困难的。
常常用取样调查法来估计整个种群的种群密度。
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2.常用方法植物多采用“样方法”;动物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三、“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有关问题这种方法是在原形示范和具体指导下,让学生完成尝试、模仿性的操作。
2019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能力专题4.1种群的特征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1节种群的特征目标导航学习要求1.列举种群的特征,并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2.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并尝试建立数学模型。
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4.阐明群落的演替。
知识网络课前导读学习准备一、种群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生物的全部个体。
二、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⑴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⑵调查方法:、。
2.出生率和死亡率⑴概念: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比率。
⑵意义: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的重要因素。
3.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的比率。
4.年龄结构⑴概念:一个种群中个体数目的比例。
⑵类型:、、。
⑶意义:可预测的变化趋势。
5。
性别比例:种群中的比例。
三、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做到。
常用的方法有:和。
破疑解难一、种群概念及其实质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一个种群中有不同年龄的个体;一个种群中可能有外表不同的个体;种群是宏观、群体水平上研究生物的基本单位,种群不等于个体简单累加,种群内个体之间通过特定关系构成一个整体,表现出个体不具备的特征;个体生命有限,而种群一般不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同一区域中往往生活着多个生物种群,不同的种群之间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群体;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1.实习原理: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在一般情况下,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是困难的。
常常用取样调查法来估计整个种群的种群密度。
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2.常用方法植物多采用“样方法”;动物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三、“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有关问题这种方法是在原形示范和具体指导下,让学生完成尝试、模仿性的操作。
高中生物 4_3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3节群落的结构【自主学习】一、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概念:内聚集在中各种的集合。
2.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群;(2) 关系;(3)群落演替;(4)群落的结构;(5)各种群占据的位置;(6)群落的和边界3.基础: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1.物种组成(1)研究物种组成的意义:群落的物种组成是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即群落中数目的多少。
2.种间关系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寄生对寄主有一害,对寄生生物有利。
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竞争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如图b。
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激烈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注意:(2)两条曲线“交替消长”可能为竞争或捕食关系。
若两曲线最高点相同为竞争关系,不同为捕食。
(3)两曲线“一升一降”,则为寄生关系或竞争关系。
但竞争关系会导致物种灭绝,即下降曲线能降到零,而寄生关系一般不会淘汰物种。
概念辨析:(1)种内斗争与竞争的区别:种内斗争是种内关系,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竞争是种间关系,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2)捕食与竞争的区别: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和空间等而发生的斗争现象。
而且两种生物生活习性越相似,竞争就越激烈。
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强调的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1.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种分别占据了不同的。
包括结构和结构方面。
2.类型(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现象。
影响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影响动物的主要因素是森林植物从高到低依次为、、。
高中生物 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第三节群落的结构【课标点击】1、识别群落,说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学习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学习难点:从结构与功能上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自主探究】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总结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阅读课本71页内容,思考:1、什么是群落?2、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什么不同?3、研究群落有什么意义?结论:1、群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群落的物种结构1、群落的物种组成观察课本72页图4-8和图4-9,思考:这两个森林群落的主要差别?由此可得出何种结论?结论: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称为丰富度。
种间关系阅读课本72-73页剩余内容,回答:1、一个群落的物种是否是随机聚集在一起的?2、种间关系包括哪几种类型?各举例说明。
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间关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观察课本中的图4-11图4-12图4-13,思考:1、什么是群落的空间结构?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哪几个方面?结论:1、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和_______等方面。
【例题精析】XXXXX:〖例1〗大、小鲈鱼高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B、捕食、捕食、捕食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D、捕食、寄生、捕食解析:大、小鲈鱼高密度混养后,大鲈鱼将以小鲈鱼为食,这应属于种内斗争关系,而不应是种间捕食。
高中生物 4.3群落的结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课题: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学习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设定以下知识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区别不同的群落。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预习案通过阅读教材p71相关文字,完成(一)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集合,叫做群落。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丰富度:群落中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2.各种种间关系的对比数量坐标图以上生物相互的变化,导相似程度越大,竞争越激烈3.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植物的分层主要与有关动物的分层主要与有关水平结构:由于、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使群落存在水平结构,不同种群呈分布(三)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注意事项1.调查研究小动物时,常用进行采集与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3.尽可能多收集小动物。
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来收集。
4.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标本,应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探究案训练案1.大.小鲈鱼高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 B.捕食.捕食.捕食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 D.捕食.寄生.捕食2.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A.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C.森林中的生物有分层现象,草原上的没有分层现象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3.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A.所有的树木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C.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D.所有的生物4.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A.群落的物种组成B.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C.群落中生物个体的数目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5.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A.种群的密度B.适应的普遍性 C.群落的垂直结构D.群落的水平结构课题: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4节群落的演替【学习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设定以下知识目标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群落的结构(第一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课题:《群落的结构 》 第一课时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学习目标】1. 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 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重点难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 阅读教材P 71-73,完成下列问题。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1.群落: 内聚集在 中 的集合体。
2.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 组成、优势种群。
(2) 关系 (3)群落的 。
(4)群落的 结构。
(5)各种群的占据位置。
(6)群落的 范围 和边界。
3.基础: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 。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1、意义:是区别 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 ,即群落中 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 ,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三、种间关系1.捕食:(1)定义: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
(2) 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右图 。
其中物种_______是捕食者,_____是被捕食者,依据:在某一周期内,先增加者先减少,是被捕食者。
2.竞争 :(1)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 争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2)结果:竞争各物种相互______,或者一方占优势,另一方一方处于_____甚至灭亡. (3) 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上图 . 3.互利共生(1)定义: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________,彼此__________。
(2) 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上图 。
4.寄生:(1)定义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种生物(寄主)的_______或_______,摄取寄主的______以维持生活。
二、深入学习探究三:阅读教材,归纳出种间的各种关系注意:(1)两条曲线“同升同降”为互利共生关系。
(2)两条曲线“交替消长”可能为竞争或捕食关系。
若两曲线最高点相同为竞争关系,不同为捕食。
(3)两曲线“一升一降”,则为寄生关系或竞争关系。
但竞争关系会导致物种灭绝,即下降曲线能降到零,而寄生关系一般不会淘汰物种三、迁移运用1.下面的实例中,能构成群落的是A.亚马逊河流的热带雨林 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2.在一个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其中的全部鲫鱼叫做()A.生态系统 B.种群 C.种群密度 D.群落3.(2014全国卷Ⅱ,5)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C.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4.(2015年全国卷Ⅰ)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2019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3节 群落的结构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研究的问题3.基础: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种群。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1.作用: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海拔越高,物种丰富度越低。
三、种间关系1.常见种间关系的类型(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竞争⎩⎪⎨⎪⎧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 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2.实例(连线)种间关系实例 ①捕食Ⅰ.流感病毒与人 ②竞争Ⅱ.根瘤菌与大豆 ③寄生Ⅲ.草与兔 ④互利共生 Ⅳ牛与羊提示:①-Ⅲ ②—Ⅳ ③—Ⅰ ④—Ⅱ四、群落的空间结构1.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
2.类型1.土壤生物的特点及调查方法 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3.探究步骤准备——⎩⎪⎨⎪⎧(1)制作取样器(2)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情况 ↓取样——⎩⎪⎨⎪⎧(1)去表层落叶(2)取一定土壤样品(3)注明取样的时间和地点等↓采集小动物——⎩⎪⎨⎪⎧(1)常规方法:诱虫器取虫(2)简易方法:镊子或吸虫器取虫 ↓观察和分类——⎩⎪⎨⎪⎧(1)设计表格便于记录(2)借助动物图鉴查清名称(3)使用放大镜、实体镜观察↓ 统计和分析——⎩⎪⎨⎪⎧(1)统计丰富度(2)完成研究报告 [基础自测]1.判断对错(1)鄱阳湖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构成群落。
《种群和群落导学案》
《种群和群落》导学案一、导入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中非常重要的观点,它们揭示了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和互相干系。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进修种群和群落的定义、特征、互相干系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观点诠释1. 种群:指在一守时期内,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同一物种个体的总和。
种群具有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等特征。
2. 群落:指在某一地理区域内,不同种群之间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生物群体。
群落具有物种组成、结构、功能等特征。
三、种群和群落的特征1. 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量。
(2)种群分布: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方式。
(3)种群增长:种群在一守时间内个体数量的变化。
2. 群落的特征:(1)物种多样性:群落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比例。
(2)生态位: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生存位置和所占资源的利用方式。
(3)群落结构: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组成、分布和互相干系。
四、种群和群落的互相干系1. 种群与群落的干系:(1)种群是群落的组成单位,群落是种群的集合体。
(2)种群通过互相竞争、捕食、共生等互相作用影响群落结构和稳定性。
2. 种群内部的互相干系:(1)同一种群内个体之间存在竞争、合作等互相干系。
(2)种群内个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影响种群的发展和发展。
五、种群和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维持生态平衡:种群和群落的互相作用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2.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种群和群落参与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
3. 生态系统稳定性:种群和群落的多样性和互相依存性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六、教室练习1. 请诠释种群密度和种群分布的观点。
2. 举例说明种群内个体之间的互相作用。
3. 分析群落结构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七、拓展延伸1. 请结合实际生态环境,调查并分析一种动植物种群的密度和分布情况。
2. 选择一篇关于物种多样性的文章,分析其中提到的群落结构和生态位的观点。
3. 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种群密度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2019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4.3 群落的结构1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4.3群落的结构1
教学目标
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辨析群落的种间关系
重点
辨析群落的种间关系
难点
辨析群落的种间关系
教学过程
时间
设计意图
个人备课
一、检查预习
检查世纪金榜自主预习【50】完成情况。
二、导入新课
以问题探讨导入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
答案:A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和预习
预习群落的结构第2课时
3
1
30
6
4
1
检查预习情况,为讲解新课铺垫。
导入新课,口述学习目标
讲授分析,辨析群落的种间关系
当堂训练,检测知识运用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学生记忆相关知【规律方法】坐标图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判断方法
①看曲线上升和下降的先后关系:一般先上升或先下降的曲线代表被捕食者,另一条曲线代表捕食者。
②看曲线峰值的高低:一般曲线峰值高的是被捕食者,曲线峰值低的是捕食者。
③看个体的数量多少:一般被捕食者的个体比捕食者的小,所以被捕食者的数量相对较多。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___和___等。
(3)种内斗争≠竞争:种内斗争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发生的斗争,竞争是不同种生物之间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发生的斗争。
四、课堂训练
例: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三、推进新课
1、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3群落的结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3节群落的结构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群落的概念、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1.群落:(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特征: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物种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海拔越高,物种丰富度越低。
3.种间关系:连一连:将种间关系、特点、实例连起来。
二、群落的空间结构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群落的空间结构:(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2)形成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3)意义: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2.空间结构的类型:3.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方法:(2)实验步骤:(3)得出结论:①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物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
②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科学家研究了我国从东北到海南及从沿海到内陆的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发现越靠近热带及沿海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请分析影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
提示:温度和降水。
关键能力·合作学习知识点一种群与群落、种间关系的比较1.种群和群落的比较:比较项目种群群落研究对象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一定区域的所有种群组成单位生物个体(包括幼年、成年和老年个体)生物种群(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主要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和空间特征等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丰富度、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等关系群落以种群为基本单位,是各个种群的集合体特别提醒:①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群落则是不同种群之间通过种间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
高中生物 4.3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4.3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一、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自主学习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71-76内容。
认真思考下列问题:1、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有哪些差别?2、种间关系主要有哪几种类型?3、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10分钟后进行检测。
三:检测:1、群落的概念:同一内聚集在中种群的集合。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概念辨析:群落与种群:一个群落是由许多个生物种群构成的,群落不是种群的简单加和;群落有自己的结构特征。
(1)群落的组成及优势种群;(2)群落内各个之间的关系;(3)群落的演替情况;(4)群落的结构;(5)各种群占据的;(6)群落的和。
3、群落的物种组成(1)、物种组成是区别的重要特征。
(2)、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的多少称之为丰富度。
越靠近 ____ 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 _______ 。
4、种间关系:包括、、、。
5、群落的空间结构(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方面、(2)、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________现象、这种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对_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由于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____________和________条件,动物也有分层现象、(3)、影响草地植物水平结构的因素有:地形的变化、_________和盐碱度的差异、________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________的不同、以及________与动物的影响等、四、当堂训练1、下面的实例中,能构成群落的是A、亚马逊河流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2、适当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但种植过密反而减产。
用生态学观点进行的正确解释是A、过度密植导致害虫大量繁殖B、过度密植造成通风不良C、过度密植造成种内斗争激烈D、过度密植造成杂草生长旺盛3、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内斗争发生在种群内B、种间斗争发生在群落C、种群内会发生捕食关系D、群落内会发生共生关系4、一个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关系很复杂,其中主要的是A、共生关系B、寄生关系C、竞争关系D、食物关系5、大、小鲈鱼高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B、捕食、捕食、捕食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D、捕食、寄生、捕食6、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D、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7、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分化有利于A、生存竞争B、占据空间C、资源利用D、生物进化8、在某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C、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D、彼此间有直接可间接的营养关系9、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A、群落的物种组成B、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C、群落中生物个体的数目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10、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中的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是不同的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11、对某一群落中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种群之间的关系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前导读学习准备一、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1.概念:同一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的集合。
2.物种组成:群落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⑴丰富度:群落中树木的多少。
⑵特点:不同群落不同。
二、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结构1.种间关系⑴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如下图(填序号)。
⑵竞争:①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和等,如下图。
②结果:相互抑制或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
⑶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摄取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如下图。
⑷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如下图。
2.群落的结构⑴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现象。
⑵水平结构: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常呈分布。
破疑解难一、种群和群落的比较种群和群落都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
1.种群专指这个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之和,而群落则泛指生活在此区域内的所有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因此群落囊括了该区域的所有种群。
2.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群落的研究范围则是种间关系。
3.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特征;群力是生物种群组合成的更高层次的群体,具有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优势种、群落结构等基本特征。
二、群落结构的分析1.群落结构是指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2.群落的垂直结构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植物的分层分布与光照强度、温度有关。
森林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we逐渐减弱。
乔木层…………接受全光照灌木层…………接受全光照的10﹪草本层…………仅利用1﹪——5%的光照3.群落的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分步着不同的生物种群,有镶嵌分布的现象。
4.由“1”和“2”对群落垂直结构及水平结构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⑴生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与环境中光照强度、温度等因素有关,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⑵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理由。
5.生物群落的其他特点⑴生物群落具有物种的多样性;⑵具有一定的优势物种;⑶群落内不同种群之间具有典型的食物关系。
三、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如下图①。
如羊和狼;狼与兔;青蛙与昆虫等。
⑵竞争:①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如下图③。
如牛玉羊;农作物和杂草;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等。
②结果:相互抑制或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⑶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如下图④。
如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等。
⑷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如下图②。
如地衣;大豆于根瘤菌等。
四、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通过本探究活动,能够从种群的组成上描述群落的恶结构特征。
2.注意事项⑴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⑵尽可能多的收集小动物。
⑶同样营养土壤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⑷识别命名要准确。
3.得出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也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越复杂。
经典例题例1.下面的实例中,能构成群落的是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分析: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是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强调异种生物相互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属于种间关系,范畴要比种群大。
热带雨林和红松林包括多种生物,同时又无机自然环境,超出了生物群落的范畴。
而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由于物种单一,则只能称为种群。
污染后的共生菌落是由不同种的细菌构成的,可视为一个小的群落。
划定群落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划定地域范围,可大可小;(2)本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答案:C例2.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概率降低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鲈鱼种的维持C.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斗争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的保持时有利的D.自然界的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物种有利,但会使另一个物种消失分析:鸽群较大时,由于种内互助,被苍鹰捕食率会降低。
当鲈鱼出生率高时,鲈鱼会捕食鲈鱼的幼鱼,从而使鲈鱼的种群密度相对稳定,有利于鲈鱼种的维持。
猴群通过种内斗争建立了等级制度,获胜的能拥有充足的资源,从而有利于生存和繁衍。
物种间的捕食对捕食者有利,但对被捕食者来说也是有利的,因为被吃掉的往往是一些弱病群体,从而使生存者能够获得更队的生活资源。
答案:D实践探究一、选择题1.下列生物之间竞争最激烈的是A.蛙与昆虫B.狼与兔C.狮子与斑马D.野兔与鼠2.右图表示鹞鹰攻击不同鸽群时取得成功的概率,也能表示鸽群防御能力的大)①单独的鸽子比在鸽群中的鸽子被鹞鹰抓住的频率更小②鹞鹰攻击较大的鸽群时,不太容易成功③鹞鹰只攻击单独的鸽子④攻击成功的几率与鸽群的数量成反比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3.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4.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B.一个池塘中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5.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A.有效地避免竞争 B.合理地充分利用环境资源C.提高群落的光合作用产量 D.以上选项都正确二、简答题下图表示从南极(90o S)经过赤道(0o)到北极(90o N),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
试分析说明:⑴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变化是________。
这表明某个地区群落中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________。
⑵试推断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群落中物种数量会________。
达标测评一、选择题1.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A.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C.森林中有分层现象,草原上没有分层现象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2.在一个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其中的全部鲫鱼叫做A.生态系统 B.种群 C.种群密度 D.群落3.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4.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D.在生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5.下面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跳蛹和蝗虫 B.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C.一个湖里的全部鱼 D.一个池塘里的藻类、鱼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6.下面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C.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D.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二、简答题在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中,有一种雀鸟总是成群地在森林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在森林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栖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
(1)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关系,如血雉和昆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 煤山雀和橙红鹤的生活环境相同是________关系。
(2)在这个森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动物和植物外,还生活着______、______等微生物,微生物主要生活在_______里。
(3)下列哪项是一个种群A. 森林中的所有昆虫B. 森林中的所有血雉C. 森林中的所有苔藓D. 森林中的所有树木(4)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称为A. 群落的垂直结构B. 种群的垂直结构C. 群落的海拔结构D. 种群的海拔结构拓展延伸[提出问题] 土壤中动物类群的调查[探究过程]1.器材用具:不同地点、不同深度采取的土壤若干份、标本固定液、标本收集瓶、镊子、标签、细孔尼龙纱、培养皿、双筒解剖镜等。
2.活动过程:(1)土壤中少大型的动物用捉出,微小动物用筛出,装入有固定液的瓶中,贴上标签。
(2)将固定后的标本倒入培养皿中。
(3)在双筒解剖镜下观察,进行分类,将数据和种类记录在表中。
3.土壤中的生物是否能全部找出来?为什么?轻松阅读种群“爆炸”威力无穷地球上的生物几乎都具有很大的生殖潜力,如果这种升值潜力不受食物、空间、天敌和气候条件等的限制而任其发展的话,生物种群会在短期内达到惊人的数量。
据记载,在1936年的一次蝗虫大发生中,天空出现过一个宽5km的蝗虫群,这个蝗虫群以15km/h的飞行速度,整整飞了3d才飞过一个观测点。
蝗虫群所到之处遮天蔽日,天昏地暗。
当落到森林中的时候,树枝因受到蝗虫群的重压而发出断裂声。
类似事件虽然不经常发生,但也绝非罕见。
北极旅鼠每3—4年就要大发生一次,那时它们会把所有可吃的植物吃光,然后数以百万计的旅鼠开始成群结队地外迁。
它们铺天盖地而行,前面的旅鼠会填平小河、池塘,后面的旅鼠就会越过同伴的身体继续前进。
旅鼠“大军”所到之处,绿色的草地会被践踏成荒原。
它们一直奔向大海,最后全部葬身在大海的波涛之中。
少数没有外迁的旅鼠则以一年产仔7—8次,幼鼠已6周即可性成熟的惊人速度,迅速恢复自己的种群,只需经过3—4年的时间,种群的个体数量就又开始急剧增加起来。
生态学家常常把种群的这种超常繁殖叫做种群“爆炸”。
而害虫防治专家则把这种现象叫做“害虫大发生”。
第3节群落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