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小组青蒿素提取的成功

合集下载

屠呦呦教授及研究团队首先发现青蒿素论文

屠呦呦教授及研究团队首先发现青蒿素论文

屠呦呦教授及研究团队首先发现青蒿素论文•相关推荐屠呦呦教授及研究团队首先发现青蒿素论文现如今,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屠呦呦教授及研究团队首先发现青蒿素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分离提取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并证实其对鼠疟原虫有100%抑制率。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全国抗疟专业会议上报告该实验结果。

1972年11月8日屠呦呦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率先分离出有效单体青蒿素。

1973年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率先由临床人体试验证实青蒿素的抗疟作用。

1973年以后,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基础上,其他科研院所相继成功提取青蒿素,并发现青蒿素含量更高的青蒿产地。

1973年至1975年,在中药研究所协调组织下,各研究院所协同破析青蒿素结构。

1995年11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用x-衍射确认青蒿素化学结构。

1976年1月屠呦呦及生物物理所李鹏飞向中科院有机研究所通报青蒿素化学结构鉴定结果。

1977年,以屠哟呦为主要作者的文章“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在《科学通报》发表。

1977年,屠哟呦因率先发现青蒿素所作的贡献获中医中医研究院先进工作者奖状。

1978年11月召开全国会议通过屠呦呦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的青蒿素治疗疟疾科研成果鉴定。

1978年中央级科技报刊《光明日报》详细报道了屠呦呦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青蒿素的.经过。

1978年,屠呦呦及其领导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团队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状。

1979年,以屠呦呦为主要作者的文章《青蒿素的结构和反应》在《化学学报》发表。

1979年,《青蒿素》获《国家发明奖》。

1981年,屠呦呦在首届《青蒿素国际会议》上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报告。

1982年,屠呦呦以唯一的代表身份出席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领取唯一的发明奖章和奖状。

屠呦呦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以及最新进展

屠呦呦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以及最新进展
比青蒿素有更强的抗疟作用,它由青蒿 取罐达到所需压力温度后,开始循环萃取并计算萃取时间,含有青篙素的C02降压后进入分离罐,青篙素及杂质在分离罐分离析出,C02送入
压缩机循环使用,萃取物进行简单的分离精制既得到青篙素纯品。 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
素经硼氢化钾还原而获得。 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得基体物质的某些区域或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得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
青蒿素的提取
东晋葛洪 《肘后备急方》: ”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浸泡、绞汁?干嘛不用水煎呢?是否害怕水煎的高温或酶的作用,
破坏了青蒿的疗效?
60°C的乙醚冷浸法处理青蒿,然后将提取物注入染有鼠疟的小白鼠, 发现对鼠疟的抑制率一下子有了明显的提高。——证明低温提取是保 障青蒿疗效的一大关键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青蒿素具有水溶性差、热稳定性差的缺 点,制成片剂因其难溶性,生物利用度低, 且体内代谢快。而纳米青蒿素的水溶性好, 制成针剂后可进行静脉注射,将极大地提 高药效,减少用药量,扩大应用范围。
青蒿素由于存在近期复燃性高、在油中 和水中的溶解度低以及难以制成合适的剂 型等不足,需对其结构进行改造,以期在保 持青蒿素优良药理作用基础上开发新药, 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药效。而合成青蒿素衍 生物蒿甲醚、蒿乙醚、青蒿琥酯、双氧青 蒿素等克服了青蒿素复燃率高的弊病。
进一步改用低沸点溶剂处理青蒿,得到的提取物疗效更高更稳。 屠呦呦提取到191号(即191次实验)药物样品时,所做的动物实验,
惊人地显示出100%的抑制率。 青蒿药材含抗疟活性的部分是在新鲜的叶片里,而非根、茎部位;最
佳的采摘时节是青蒿即将开花的时刻。 屠呦呦又把青蒿提取物成功分离成中性和酸性两大部分。后者毒性大,

屠呦呦的故事-历经艰难终发现青蒿素_

屠呦呦的故事-历经艰难终发现青蒿素_

屠呦呦的故事:历经艰难终发现青蒿素青蒿素发现历程:用沸点只有34.6℃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1970年,课题组的主要精力还是开展对胡椒的深入研究,2—9月,先后送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测试胡椒等各种提取物和混合物样品120余个。

经效价测定,发现胡椒经分离提取后,不能提高效价;调节成分比例,虽能提高效价,但远不如氯喹。

1971年广州会议上,“523 ”中医中药工作只能上、不能下的目标被再次明确。

由此,屠呦呦课题组被充实到4人,“屠组长”的麾下,才算真正有了3个团队成员。

直至1971年9月初,筛选了100余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样品200余个。

他们期盼着能有所收获,但结果令人失望——筛选过的中药里,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高的也只有40%左右。

难道史书上记载不可信?难道实验方案不合理?难道在中医药这个宝库中就发掘不出宝来?一个氯喹不可超越,一个常山已到了尽头,真的就无路可走了吗?“重新埋下头去,看医书!”屠呦呦的执拗和坚持带动着大家。

从《神农本草经》到《圣济总录》再到《温病条辨》……厚厚的一摞医书被翻得书角微卷。

很长一段时间,青蒿这种不起眼的菊科植物,都不是最受关注的药物,直到有一天,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4.6℃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

这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温度正是青蒿素提取的关键。

青蒿在中国的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等典籍都有记载。

青蒿治疗疟疾则始于公元340年间的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之后宋《圣济总录》、元《丹溪心法》、明《普济方》等著作均有“青蒿汤”“青蒿丸”“青蒿散截疟”的记载。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除收录了前人的经验外,还载有治疗疟疾寒热的实践,清《温病条辨》《本草备要》,以及民间也有青蒿治疗疟疾的应用。

在反复研读文献过程中,《肘后备急方》关于青蒿的描述给了屠呦呦新的启迪。

在各种传说中,这个场景往往被描述为:在某一天的凌晨或者深夜,阅读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时,屠呦呦被灵感击中——那本古方上说:“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蒿草青青,呦呦晚鸣--关于屠呦呦的作文素材

蒿草青青,呦呦晚鸣--关于屠呦呦的作文素材

蒿草青青,呦呦晚鸣--关于屠呦呦的作文素材在经过多年的奋战后,屠呦呦的团队成功地从中药里提取出了青蒿素。

这个成果无疑是值得庆贺的,因为它标志着人类抗疟疾进入了新的纪元。

更加可喜的是,人们还从中提炼出了青蒿素的前体物,用这些物质就可以制作出更加有效的抗疟疾药。

屠呦呦不仅自己做到了,还推动全世界开始使用这种新的药品。

她让所有中国人都觉得非常自豪,也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为她的身上贴上了各种各样的头衔——“中国女英雄”、“诺贝尔奖获得者”、“全世界只有三个人获得此项殊荣”等等。

但其实,屠呦呦能够如此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其背后的艰辛又有谁知道呢?青蒿素这种中药提取物是屠呦呦带领团队研发出来的。

她从小便对中医有着极大的兴趣,特别钟情于《肘后备急方》。

而就在几年之前,中国却还没有这样的青蒿素。

屠呦呦的科研成果遭受到了很多西方国家的嘲笑,他们认为我们国家的青蒿素研究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根本配不上我们国家的这项研究成果。

然而屠呦呦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是坚持在研究中药里提取青蒿素。

因为她明白一点:要想攻克疟疾,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病源体,这样才能确保病人不会再被感染。

于是,她带领团队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对数万例疟疾患者的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了分析,终于在两百多种中药里成功地提取出了青蒿素。

为了研究这一物质,屠呦呦已经失去了太多东西。

就拿在三年的时间里,她带领团队对病人进行分析来说吧。

她放弃了假期休息时间,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实验当中。

一旦哪个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失误,那么这个病人将承担很大的风险。

每次当她遇到挫折时,她就告诉自己:我要成功,要活下去,我不能倒下!有句古话叫“宝剑锋从磨砺出”,也许正是因为在屠呦呦身上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她才会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功。

在采访的过程中,她从未向别人透露过自己真正的身份,只是把自己的事迹简单地概括成一句话:我只是个普通人,只不过运气比较好罢了。

屠呦呦说过这么一句话:“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年,揉烂了万遍。

提取青蒿素的故事

提取青蒿素的故事

提取青蒿素的故事
青蒿素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它的发现和提取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故事。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时中国的一位年轻的女科学家屠呦呦,带领她的团队,开始了一项寻找抗疟药物的研究。

他们从古老的中医文献中汲取灵感,筛选了大量的中草药,希望能找到对疟疾有疗效的药物。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他们终于在1971年发现了一种名为青蒿素的物质,它对疟疾具有很高的治疗效果。

然而,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并不容易,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必须经过多重的提取和纯化步骤,才能得到纯度较高的青蒿素。

提取过程中,屠呦呦和她的团队还面临了许多其他困难,例如设备不足、资金短缺、实验失败等等。

但是,他们从未放弃,他们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找到治疗疟疾的药物。

1973年,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成功地提取出了青蒿素,并证明了它对疟疾的治疗效果。

这个发现对于全球的疟疾患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他们的科研成果上,更体现在他们面对困难的态度和精神上。

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毅力、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我们的目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和困难,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勇气、有决心去迎接挑战,去克服困难,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

屠呦呦瑞典演讲全文:青蒿素是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

屠呦呦瑞典演讲全文:青蒿素是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

屠呦呦瑞典演讲全文:青蒿素是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应诺贝尔奖委员会邀请,屠呦呦于XX年12月7日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进行了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

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获奖人共聚一堂。

在日本科学家大村智、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分别发表演讲之后,85岁的屠呦呦身着蓝色套装,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走上讲台。

“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

”在演讲中,屠呦呦首先对诺贝尔奖评委会和诺贝尔基金会表示感谢。

随后,屠呦呦介绍了40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中,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屠呦呦介绍,中医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在中药青蒿。

又经过很多次失败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即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者冷却,然后再用解溶液去除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药品。

在1971年10月的实验中,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以1克每公斤体重的剂量,通过连续三天对病人口服给药,实现对疟疾抑制率100%。

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

在随后的临床研究中,对30例病人治疗全部显效。

研究者们于1972年12月开始对青蒿素的化学结构进行探索,与上海科学研究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合作,最终确定了青蒿素的立体结构,并于1977年在中国的《科学通报》上发表。

随后,经过不断改进,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持续获得成功,并引发国际关注。

“大家可能觉得这不过是一段普通药物发现的过程,但是当年在中国,从已有XX多年沿用历史的中药青蒿中发掘出青蒿素的历程却相当艰辛。

”屠呦呦在演讲中说,1969年,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参加全国“523抗疟研究项目”,屠呦呦被指定负责,并组建项目科研组,承担抗疟项目的研发,这个项目在当时属于保密的重点军工项目。

青蒿素的开发过程

青蒿素的开发过程

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一、背景青蒿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由中草药青蒿提取而来。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成功地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并证明了它对疟原虫的杀灭作用。

这一发现对全球抗击疟疾具有重要意义。

二、青蒿素的开发过程1. 静置提取法最初,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采用了传统的中药制备方法——静置提取法,将青蒿叶子放在水中浸泡,然后将浸泡液过滤并加入酸性溶液。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提取效率低下。

2. 反复萃取法为了提高提取效率,科学家们开始使用反复萃取法。

这种方法利用有机溶剂(如乙醚)将青蒿素从青蒿叶子中萃取出来。

然后通过挥发有机溶剂来得到纯净的青蒿素。

这种方法虽然效率更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生产成本高,有机溶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

3. 合成法为了解决生产成本高的问题,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合成青蒿素。

这种方法使用化学反应将原材料转化为青蒿素。

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大规模生产青蒿素,但合成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也存在潜在风险。

4. 半合成法综合考虑以上几种方法的优缺点,科学家们最终采用了半合成法。

这种方法结合了传统的静置提取法和现代化学技术。

首先通过静置提取法从青蒿叶子中提取出青蒿酸,并将其转化为二氢青蒿酸。

然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将二氢青蒿酸转化为纯净的青蒿素。

这种方法不仅效率高,而且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

三、结论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科学家们最终找到了一种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方法来制备青蒿素。

这种方法不仅为疟疾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药物,也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屠呦呦坚持不懈的例子简短一点

屠呦呦坚持不懈的例子简短一点

屠呦呦坚持不懈的例子简短一点
屠呦呦,中国著名的中医化学家,因其在研究青蒿素中发现并研制出青蒿素,并因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的例子是一个典型的坚持不懈的例子,让我们看看她是如何战胜一切困难,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的。

屠呦呦生于1930年,学医前已经是一名教师。

然而,她被中药的神奇之处所吸引,决定离开教师队伍转而投身于中医的研究。

坚持自己信仰,她不断地研究和挖掘,她对中药的了解越来越深刻。

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中,她发现了一种叫做“青蒿素”的中草药,可以治疗疟疾。

然而,青蒿素的提取出了上千次,每一次都失败了。

她并没有放弃,相反,她一遍又一遍地试验,总结,分析,更好地了解青蒿素提取的原理。

在1969年,她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她成功地从青蒿中提取出了纯净的青蒿素,这个颠覆了世界医学界逾三百年的突破性发现。

此项发现也被誉为人类历史上医学界的一大里程碑。

而在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颁奖仪式上,屠呦呦偷偷地掏出一张写有“生命不息,志不止”的小纸条,把这句话作为回答记者采访的问题。

屠呦呦的背后是一种为了追求真理不懈奋斗的精神,是一种坚韧不拔和永不放弃的信仰。

她不断尝试,反复实验,终于
成功地发现出一种新的药物,青蒿素;在这个过程中,她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不为难度所折服,不为挫折所打败。

屠呦呦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只要肯持之以恒,勇往直前,就能最终战胜一切困难。

无论在什么领域,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仰,无论多少困难,需要多少时间,我们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一番事业。

最后,让我们纪念这位伟大的中医学家,向她致敬!。

屠呦呦的发展思路:在天然产物中挖掘药用价值

屠呦呦的发展思路:在天然产物中挖掘药用价值

屠呦呦的发展思路:在天然产物中挖掘药用价值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是一位中国著名的药学家。

在她发展思路中,从天然产物中挖掘药用价值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屠呦呦早年考入浙江大学药学系,深入学习中药学和化学知识。

在大学期间,她非常关注中国传统药材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因此开始着手研究天然产物中的有效成分。

1955年,屠呦呦被派往一家中国科学院机构进行研究工作,此时,她开始了对青蒿素的研究。

青蒿素是一种天然草药提取物,被用于治疗疟疾。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药效远高于其它疟疾药物,并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最终成功地从青蒿草中提取出了青蒿素,为治疗疟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此后,屠呦呦不断探索和研究天然草药,通过化学分离、活性成分的提纯和组合等手段,开发出了多款针对疟疾、风湿病、红斑狼疮等疾病的药物,使许多患者得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屠呦呦在挖掘天然产物药用价值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中国古代与现代草药学的经验,尤其注重将传统草药治病的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同时,她也非常注重植物的生态治疗价值,深入探究在生态旅游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应用,广大消费者也根据她研究的药物,获得了更多健康受益。

总之,屠呦呦的发展思路是将古老的草药理论和现代的科技手段结合起来,挖掘天然产物中的药用价值,为现代医疗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同时,她坚持生态课程的重要性,推广了生态治疗,在全国的生态保护、生态旅游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屠呦呦作为中国著名的药学家,她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不仅在中国医疗领域产生了影响,也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和利用。

她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青蒿素研究屠呦呦早年在对传统药材的研究中,发现青蒿对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进一步研究青蒿素的成分和药效,她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对青蒿素的研究,并在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她利用复杂的化学方法从青蒿草中提取出了青蒿素,并进行了深入的药理学实验和临床试验。

这一研究成果,使屠呦呦荣获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为疟疾的治疗带来了质的飞跃。

青蒿素的故事

青蒿素的故事

青蒿素的故事
青蒿素,又称抗疟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疟疾。

它的故事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由一位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的努力和发现。

那时,疟疾是全球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感染,数十万人死亡。

屠呦呦是中国科学院罗辑思研究员,她决心找到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她花了多年的时间研究传统中草药,并最终在中国传统草药青蒿中发现了一种有效成分。

屠呦呦的研究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他们成立了一个科研团队开始系统地提取和研究青蒿素。

经过不断的实验和测试,屠呦呦团队最终成功地研发出了青蒿素的制剂,并进行了临床试验。

在实验中,青蒿素表现出惊人的疗效。

它能迅速降低疟原虫感染者的病情,缓解症状,并在短时间内使其康复。

这个重大发现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关注和赞赏。

1979年,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青蒿素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
权威医学期刊《科学》,这次发表使青蒿素以及屠呦呦的名字得到了全球的认可。

屠呦呦也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

随后,青蒿素被广泛用于治疗疟疾,以及其他一些疟疾不易治愈的寄生虫感染病。

青蒿素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更是中国科学家的奋斗史和创新精神的象征。

青蒿素的研究也带动了全球对疟疾的关注和防治工作的加强。

疟疾的发病率得到了显著的下降,疾病对人类的威胁大大减轻。

青蒿素的故事彰显了科学家的责任与使命感,也展现了科学发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青蒿素的成功是对人类健康的重要贡献,也是世界科学发展的一段里程碑。

中华名人小故事(屠呦呦的药学成就)

中华名人小故事(屠呦呦的药学成就)

中华名人小故事(屠呦呦的药学成就)
篇二十三:屠呦呦的药学成就
屠呦呦是中国著名的药学家和中药研究专家,她被誉为“中国青蒿素之母”。

屠呦呦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努力,提取了青蒿素,成功治愈了世界上最致命的疟疾。

屠呦呦在研究中药和传统药物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知识。

在20世纪70年代,疟疾在中国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疟疾患者数量高达数百万。

屠呦呦为治愈疟疾付出了巨大努力,她深入研究青蒿素的提取方法,并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了反复验证。

最终,屠呦呦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并证明了它对疟疾的疗效。

这项发现改变了疟疾的治疗方式,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屠呦呦的药学成就使她成为中国医药界的偶像和楷模。

屠呦呦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她的发现和努力为世界范围内的疟疾防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高考素材:屠呦呦

高考素材:屠呦呦

屠呦呦: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热点素材三维透视青蒿素的提取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中国在1967年就组织全国7省市开展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物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

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担任科技组组长。

屠呦呦和同事们通过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疟疾治疗有效果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试验,但没有发现有效结果。

直到第191次试验,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

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为了提取青蒿素,屠呦呦没日没夜泡在实验室里,满身都是酒精味。

为了验证青蒿素的疗效和安全,她以身试毒,弄坏了肝脏。

她的同事们也都愿意在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

在谈及青蒿素药物开发的过程时,屠呦呦说:“青蒿素的发现,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多年来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她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的。

”“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素材解读:“三无教授”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这个昔日里少为人知的任劳任怨、执着坚持、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一时名声大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其实,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并非偶然。

窥探屠呦呦数十年来的科研之路,她的敬业、奉献、坚持、合作,都为她今日获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她摘取世界大奖做了最好的注脚。

1、勤于钻研,敬业奉献。

对于“三无教授”屠呦呦荣获诺奖,不少人表示惊讶,不可思议。

然而,了解了屠呦呦的科研之路,这样的惊讶就可以悄然消失,这样的疑问自可以烟消云散。

屠呦呦的故事-历经艰难终发现青蒿素_

屠呦呦的故事-历经艰难终发现青蒿素_

屠呦呦的故事:历经艰难终发现青蒿素青蒿素发现历程:用沸点只有34.6℃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1970年,课题组的主要精力还是开展对胡椒的深入研究,2—9月,先后送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测试胡椒等各种提取物和混合物样品120余个。

经效价测定,发现胡椒经分离提取后,不能提高效价;调节成分比例,虽能提高效价,但远不如氯喹。

1971年广州会议上,“523”中医中药工作只能上、不能下的目标被再次明确。

由此,屠呦呦课题组被充实到4人,“屠组长”的麾下,才算真正有了3个团队成员。

直至1971年9月初,筛选了100余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样品200余个。

他们期盼着能有所收获,但结果令人失望——筛选过的中药里,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高的也只有40%左右。

难道史书上记载不可信?难道实验方案不合理?难道在中医药这个宝库中就发掘不出宝来?一个氯喹不可超越,一个常山已到了尽头,真的就无路可走了吗?“重新埋下头去,看医书!”屠呦呦的执拗和坚持带动着大家。

从《神农本草经》到《圣济总录》再到《温病条辨》……厚厚的一摞医书被翻得书角微卷。

很长一段时间,青蒿这种不起眼的菊科植物,都不是最受关注的药物,直到有一天,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4.6℃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

这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温度正是青蒿素提取的关键。

青蒿在中国的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等典籍都有记载。

青蒿治疗疟疾则始于公元340年间的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之后宋《圣济总录》、元《丹溪心法》、明《普济方》等著作均有“青蒿汤”“青蒿丸”“青蒿散截疟”的记载。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除收录了前人的经验外,还载有治疗疟疾寒热的实践,清《温病条辨》《本草备要》,以及民间也有青蒿治疗疟疾的应用。

在反复研读文献过程中,《肘后备急方》关于青蒿的描述给了屠呦呦新的启迪。

在各种传说中,这个场景往往被描述为:在某一天的凌晨或者深夜,阅读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时,屠呦呦被灵感击中——那本古方上说:“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青蒿素的发现及发展历程

青蒿素的发现及发展历程

青蒿素的发现及发展历程引言概述:青蒿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疟疾药物,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药物发现之一。

本文将介绍青蒿素的发现及其在疟疾治疗领域的发展历程。

一、青蒿素的发现1.1 青蒿素的起源青蒿素最早记录于公元340年的《神农本草经》,当时被用于治疗寒热疟疾。

1.2 青蒿素的再次发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中医药专家屠呦呦在对古代医书的研究中,再次发现了青蒿素的疗效,并开始深入研究。

1.3 青蒿素的提取与纯化屠呦呦团队通过对青蒿植物的提取与纯化工作,成功获得了高纯度的青蒿素。

二、青蒿素的药理作用2.1 抗疟疾作用青蒿素通过抑制疟原虫的生命周期,特别是对疟原虫红细胞内的寄居期疟原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2.2 抗炎作用青蒿素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疟疾患者的症状。

2.3 其他药理作用青蒿素还具有抗肿瘤、抗寄生虫、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三、青蒿素的临床应用3.1 青蒿素的抗疟疾应用青蒿素被用作疟疾的一线治疗药物,对疟疾的治疗效果显著,特别是对多药抗药性疟疾的疗效更好。

3.2 青蒿素联合疗法的应用为了减少疟疾对青蒿素的耐药性,青蒿素常与其他抗疟疾药物联合应用,形成青蒿素联合疗法。

3.3 青蒿素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除了抗疟疾治疗,青蒿素还被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如抗肿瘤、抗寄生虫和抗病毒等领域。

四、青蒿素的发展历程4.1 青蒿素的国际认可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使青蒿素得到了国际的广泛认可。

4.2 青蒿素的生产与供应随着青蒿素的广泛应用,其生产与供应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以满足全球疟疾防治的需求。

4.3 青蒿素的研究与创新青蒿素的研究与创新仍在进行中,包括青蒿素的合成改良、新型青蒿素衍生物的研发等,以提高其疗效和减少耐药性。

五、结论青蒿素的发现及发展历程是医学领域的一大突破,其在抗疟疾治疗领域的应用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青蒿素的研究与创新将进一步推动疟疾防治的发展,并为其他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青蒿素的发现及发展历程

青蒿素的发现及发展历程

青蒿素的发现及发展历程青蒿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物,被广泛用于疟疾的治疗和预防。

它的发现及发展历程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故事,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青蒿素的发现青蒿素最初是由中国中药青蒿(Artemisia annua)中提取出来的。

青蒿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植物,被用于治疗疟疾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在1960年代初,中国传统草药学家屠呦呦教授开始对青蒿进行研究。

她的研究团队通过提取青蒿的叶片,发现其中存在一种抗疟活性物质。

经过多年的努力,屠呦呦教授于1972年成功地从青蒿中提取出了这种物质,并命名为青蒿素。

二、青蒿素的药理作用青蒿素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疟活性的化合物。

它主要通过抑制疟原虫的生物合成和代谢过程来发挥抗疟作用。

青蒿素可以干扰疟原虫的DNA和RNA的合成,破坏其细胞膜结构,从而导致疟原虫的死亡。

此外,青蒿素还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疟疾患者的症状,并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疟能力。

三、青蒿素的临床应用青蒿素的发现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对抗疟药物的关注。

在1970年代末,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推广使用青蒿素来治疗疟疾。

青蒿素被证实是一种高效的抗疟药物,对抗疟疾的治疗和预防具有显著的疗效。

目前,青蒿素已经成为疟疾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疟疾的标准疗程中包含了青蒿素。

青蒿素可以通过口服、注射和静脉滴注等多种途径给药,具有快速起效、疗效持久和安全性高的特点。

四、青蒿素的发展历程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在青蒿素被发现之前,疟疾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喹啉类药物,但这些药物存在耐药性和副作用大的问题。

屠呦呦教授及其团队在青蒿素的研究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们首先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进行了大量的体外和动物实验。

在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活性后,他们进一步研究了青蒿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对于全球抗疟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不仅提高了疟疾的治疗效果,还减少了疟疾的传播和死亡率。

屠呦呦的成就故事

屠呦呦的成就故事

屠呦呦的成就故事
发现青蒿素
屠呦呦是世界上首位成功提取并研究青蒿素的科学家。

青蒿素是一种可以有效治疗疟疾的药物,对全球范围内的疟疾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屠呦呦在20世纪70年代末,通过质谱仪和色谱仪等先进科学技术,成功地提取和纯化了青蒿素,从而将其应用于疟疾的治疗和预防。

青蒿素疗法的推广
屠呦呦不仅在研究青蒿素的提取和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还积极推广了青蒿素在临床上的应用。

她与团队合作,开展了大规模临床试验,通过证实青蒿素的疗效和安全性,促进了青蒿素疗法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为疟疾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突破。

成立中国中医科学院寄生虫病医药研究所
屠呦呦还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下属成立了寄生虫病医药研究所,
致力于寄生虫病的研究和防治。

研究所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合作,在
寄生虫病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为控制和治疗寄生虫
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创新方案。

荣获诺贝尔奖
屠呦呦以其在中草药研究和寄生虫病领域的杰出贡献,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女科学家。

这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国际声誉。

总结一下,屠呦呦通过自己的才智和不懈努力,为人类的健康
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她的成就和故事激励着更多的科学家和研
究者,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解决全球性健康问题作出更大的努力。

> 注:以上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引用,请确认内容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屠呦呦的医学成就:成为世界药学的重要源头

屠呦呦的医学成就:成为世界药学的重要源头

屠呦呦的医学成就:成为世界药学的重要源头屠呦呦,中国科学家、药理学家,药学界的杰出人物。

屠呦呦以其对抗疟疾的重要发现而闻名于世界。

她创造了中药新的疗法,成为世界药学的重要源头,受到了世界药学界的广泛赞誉。

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在贫困的环境中成长。

在医学领域探索,她一直走过了坎坷的道路。

然而,她顽强的毅力,执著的追求,一步一步接近着成功。

1969年,为了找到一种抗疟疾药物,屠呦呦开始研究青蒿(一种中药植物)。

经过多年的努力,屠呦呦成功地分离出了青蒿素——这是一种有效的抗疟疾药物。

青蒿素是一种含有神奇功效的天然物质,具有广谱和快速的杀虫作用,用于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显着。

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不仅肯定了中医学的传统价值,也为世界药学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种抗疟疾药物的发现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医学成果,在短时间内大大减少了疟疾致死率。

除此之外,屠呦呦也为其他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她致力于农村地区的健康问题研究,探讨控制血吸虫病和其他寄生虫病,使全国农村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在1981年,屠呦呦与她的团队获得了第一个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荣誉。

在屠呦呦的努力下,青蒿素的治疗效果得到了认可和承认。

她的成就也得到了国际业界的高度称赞,包括药房巨头诺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医学科学院、达特茅斯医学院等机构的合作研究。

如今,青蒿素已成为疟疾治疗的主要药物,在全球范围内救治了数百万的生命。

屠呦呦的成就令人瞩目,她为全球的医药领域贡献了无数的成果,为人类健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她的创新精神、敏锐的洞察力和毅力为我们做出了重要的启示,要不断探索并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尤其是那些困扰着大多数人的疾病,这是她在医学界取得的宝贵价值。

屠呦呦博士是一位杰出的中国药学家及药理学家,被认为是中医传统价值得到世界公认的代表,也是世界药学界不可或缺的重要源头之一。

她做出过许多杰出的贡献,对传统草药的发掘、对疟疾研究的贡献等标志性工作,首先,屠呦呦贡献了青蒿素的发现。

青蒿素发现

青蒿素发现

青蒿素发现
青蒿素的发现与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的研究密切相关。

以下是青蒿素的发现历程:
1.屠呦呦的研究背景:
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正面临疟疾的大流行。

当时,疟疾是中国南方农村地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对人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2.青蒿素的发现:
1970年,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始研究青蒿素(Artemisinin)。

屠呦呦研究组通过对中草药青蒿(Artemisia annua)的提取和分离,最终从中发现了一种能够迅速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即青蒿素。

3.发现的重要性:
青蒿素被证明对疟疾的治疗非常有效,尤其是对恶性疟疾,具有快速、强效、低毒的特点。

这一发现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关注,并被认为是现代医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4.荣誉与奖励:
屠呦呦因为她在青蒿素的发现和研究中做出的卓越贡献,于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个奖项不仅是对屠呦呦个人的认可,也是对中国科学家在药物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的肯定。

青蒿素的发现对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杰出贡献,成为一种重要的抗疟药物。

它的研究和应用不仅挽救了许多生命,也为医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强调了中草药中可能蕴含着重要的药物资源。

高一语文屠呦呦课文表现的精神

高一语文屠呦呦课文表现的精神

高一语文屠呦呦课文表现的精神
高一语文屠呦呦课文表现的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坚韧不拔:屠呦呦在从事青蒿素研究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她始终不放弃,坚持不懈地继续实验,最终找到了有效的药物。

2. 严谨求实:屠呦呦对科学研究有非常严谨的态度,她对每个实验步骤都进行了仔细的验证和记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3. 创新精神:屠呦呦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最终成功地改进了青蒿素的提取方法。

4. 奉献精神:屠呦呦始终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她的研究和发现为治疗疟疾患者提供了有效的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5. 爱国精神:屠呦呦在接受采访时多次强调自己的爱国情怀,她表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是为了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体现了她的爱国精神。

总的来说,高一语文屠呦呦课文表现的精神是以坚韧不拔、严谨求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和爱国精神为主的多种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

青蒿素的发现及发展历程

青蒿素的发现及发展历程

青蒿素的发现及发展历程青蒿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疟疾的治疗和预防。

它的发现和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奇迹的故事。

青蒿素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湖北省的一位中药学家屠呦呦教授开始研究传统中药抗疟的潜力。

她对中国传统草药进行了广泛的筛选和研究,最终发现了一种叫做青蒿的植物具有抗疟的潜力。

屠呦呦教授的研究团队对青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从中提取出一种叫做青蒿素的有效成分。

他们发现青蒿素能够杀死疟原虫,并且对疟疾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然而,在青蒿素的发现之后,其发展历程并不顺利。

由于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复杂,提取和纯化过程非常困难,导致青蒿素的供应量非常有限。

此外,青蒿素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很快,使其药效难以维持。

这些问题使得青蒿素的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

然而,屠呦呦教授和她的团队没有放弃,他们继续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他们通过改进提取和纯化技术,成功提高了青蒿素的产量和纯度。

此外,他们还研究了青蒿素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找到了一种增强青蒿素疗效的方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青蒿素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青蒿素的制剂不断改进,包括青蒿素片剂、青蒿素注射液等,提高了青蒿素的稳定性和药效。

此外,青蒿素的合成方法也得到了改进,使得其生产成本降低,供应量大幅增加。

青蒿素的发现和发展不仅在抗疟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为其他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启示。

青蒿素的抗疟机制研究成果为其他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外,青蒿素的研究也促进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为传统草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起来,青蒿素的发现和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奇迹的故事。

从最初的发现到今天的广泛应用,青蒿素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

然而,通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创新,青蒿素终于成为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物,并为其他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青蒿素的发现和发展不仅改变了疟疾的治疗方式,还推动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结论 问责不能终于信号
尽管上海地铁方面第一时间就迅速致歉的 态度值得嘉许,但是,语言上的致歉尚不足以
消解这起悲剧。对公众来说,致歉之外的严厉 问责才是抚平伤痛、杜绝悲剧再次发生的 最好方式。
灾祸起于信号, 问责不能终于信号。
高考作文动态:
2011年作文形式延续了去年 的走势:
命题作文(七套)趋势平稳 新材料作文(十套)占大宗 话题作文(一套)逐渐边缘化
湖南娄底新化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当地旱涝灾害频发。 在今年五六月份长江中下游五省持续的旱情中,新化县水稻和经 济作物大面积受旱,四万多人和一万多头牲畜饮水困难,当地的 水利设施亟需投入。然而即便是这样,新化县的水利资金近日却 被克扣和挪用,挪用的资金变成了“景区建设”的捐款,用于修 建寺庙。 (9月26日中国广播网)
联现实 问责不能终于信号
如此,起于卡斯柯的信号问题,还仅仅是 一个公司的问题吗?
近些年来,地铁坍塌、线路运营故障、地 铁口扶梯逆行、直至地铁追尾……面对一个个 不断出现的地铁安全事故,上海10号线发生追 尾之后,还有多少安全事故能够经得住人为原 因的拷问?产品制造商的无良、管理者的疏 忽……这些绝大多数的人为因素,起于利益输 送过程中,忘却了公众的安全。
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全面理解材料:
1、分清材料的层次; 2、理清材料中的角色及其言行; 3、分析角色及其言行所表达的
意思 或价值取向;
课堂演练:运用横向立意法进行审题立意
一个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 愁眉不展。有一天。来了一位老人,问他:“年轻人, 干嘛不高兴?”青年回答:“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 这么穷?”“穷?我看你很富有嘛!”“这从何说起?” 青年问。老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假如我今天折 断你的一根手指,给你一千元,你干不干?”“不 干!”“假如我今天斩断你的手,给你一万元,你干不 干?”“不干!”假如让你变成八十岁的老翁,给你一 百万元,你干不干?”“不干!”“假如让你马上死掉, 给你一千万元,你干不干?”“不干!”“这就对了, 你身上的钱已经超过一千万了,你还不高兴吗?”老人 笑吟吟地走了了,留下青年在思考。
事故造成271人受伤,所幸没有 人员死亡。专家预计,事故可能与 列车信号系统有关。
车厢中有人让大家不要乱跑,蹲下来
列车车厢连接处变形、鼓起
乘客受伤
责任心缺失,会导致人人受害
王旭明 (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 上海地铁运营里程已跃居世界第一,北上广地铁
年均客流量跻身世界前十。问题是相应的软硬件我们 配备好了吗? 贾葭(资深媒体人。南方都市报专栏作家):
9月27日20时30分,上海市政源自新闻通气 会上,申通地铁董事长俞光耀鞠躬致歉
(挖根源) 问责不能终于信号
根据资料显示,早已进入地铁市场的卡斯柯,目前 已经成为国内地铁市场份额最多的产品。这家胎生于铁 道部系统的合资企业,已经一步步成长为中国地铁信号 市场的寡头,凭借铁道部的特殊地位,将垄断拓展到铁 路系统之外。 卡斯柯公司是上海地铁10号线信号系统提供商,这 笔达4300万欧元的交易是政府采购项目。卡斯柯同时还 为上海1、3、4、13号线、大连、长春、西安、深圳、 广州等地地铁提供系统。年初更是在北京一道签下北京6 号线1.6亿大单。 不难理解,政府采购外加行业垄断,极有可能导致 这样一个局面出现:公司提供的信号系统是如何进入运 行使用的,情况不明;招标过程是不是做到公开透明, 情况不明;此类系统的检测方、监测方,在检测、监测 过程中,有无将公众安全考虑进去,情况同样不明……
发现设备故障改为人工调度 还是追尾了(图)
一场“无法理解”的事故
2011、9、27上海地铁10号 线昨发生两车追尾事故,上海地铁 通过官方微博致歉,上海申通地铁 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光耀鞠躬致歉。 对于这次事故的发生,专家坦言 “无法理解”。有专家认为不排除 应急状态下处理不当等人为因素导 致,也有专家认为是信号系统出现 了严重故障。
时评类 写作六法
1、析材料 2、论危害 3、挖根源 4、提办法 5、联现实 6、作结论(作呼告)
尤美美 炫富惹祸
近日,贵州锦屏县副县长女儿尤异希被指购买
奢侈品并在微博上炫富。尤异希受访称所谓“炫富” 的包都是山寨货,自称每个月的生活费仅有800元, 非常节俭。 (9月26日《新京报》)
四川广安:洪灾停课学校3万余名学生 全部恢复行课 (9月26日)
课堂演练:
运用“由果析因法”进行审题立意。
某省一扶贫工作团,做了件扶贫 实事,向某个贫困山区赠送了一批 优良种羊。几个月后去了解情况, 村民们说,羊肉的味道很好,请再 送些来。
由果析因法 :
中心事件: 扶贫工作团向贫困山区赠送一批优质种羊。 结果: 村民说羊肉好吃再送些来 原因: 村民观念落后,素质不高; 扶贫工作治标不治
如果官方说10号线信号系统是被雷劈了,我其实 也能接受……虽然上海是多云天气。 刘尚希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追尾事故再一次表明公共管理的缺陷与岗位责任
的缺失。责任心缺失的社会将会导致各种风 险的扩散蔓延,人人受害。
追尾祸起信号 问责不能终于信号
昨日下午,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追尾事故, 造成二百余人受伤。尽管大多数乘客属于轻伤, 但有两个月前甬温线动车追尾惨剧的铺垫,地 铁发生追尾还是让公众倒吸一口凉气。甚至, 上海地铁在其官方微博上称,这天是上海地铁 运营有史以来最黯淡的一天。
本 立意: 增强人的素质是第一位的 ; 解决问题要标本兼
治,双管齐下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归结:
问责不能终于信号 (析材料)
追尾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地 铁专家初步判断,是信号系统出 了严重故障。但事关上海地铁10 号线因信号系统出现的惊险,绝 非昨日一例。
两个月前, 7月28日晚,在 地铁“开错方向”后,上海地铁 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了事故 系信号故障所致,但同时表示不 会发生追尾。不料,仅仅两个月 的时间,用数百位乘客的伤痛和 公众的惊心,反证了当时的担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