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现代新诗1沁园春长沙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 沁园春 长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四、行文脉络
一、阅读《沁园春 长沙》的上阕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1. [对应考点一] 在上阕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美
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这些意象都有什么特点?
诗歌的意象就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 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 意象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 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 ”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我们理解 诗歌形象,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捕捉“意”“象”的能 力是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
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鹰击.长空
“翔”字本形容鸟盘旋回飞的状态,用 鱼翔.浅底 来描写鱼在水中自如游动的神态,形象生
动。
提示:“层”字表现出树林的重重叠叠,“染”字则活 画出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的壮美景色。 “击”字 准确地描写了雄鹰展翅的迅猛有力、拍打翅膀的矫健以 及勇猛的雄姿。
4. [对应考点二]试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上阕。 提示:词的上阕,虽然也是一般的写秋,但这秋景却 全是诗人眼中之景,打上了诗人鲜明的情感烙印。无 论是树叶、经霜变红似染过的“万山”,还是湘江中 百舸争流的场面,或是搏击长空的雄鹰和水中自在来 往的游鱼等。(找出诗中景)这些景物不像古人眼中的 萧索悲凉的秋景,而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热烈、 喜人场面。(分析景的特点)因为诗人要抒发的是改天 换地的壮志豪情,这是一种乐观、昂扬向上的情绪。 本诗就是这样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知人论世, 把握诗歌情感)
人教版必修一 沁园春 长沙(第一课时) 教案
沁园春长沙
第一课时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诗歌。(准确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节奏等)
2.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词语,梳理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合作探究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学习心系天下的人生大境界。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关键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以及形成的独特意境,理解诗歌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对于诗词的词语的品味,对词人情感世界的把握。
【学情分析】
高中生正是价值观、人生理想的形成期,尤其是相对比较淳朴的上进的学生对毛泽东会十分感兴趣,对人生理想抱负也有自己的思索。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对理想抱负的思索,激发他们了解伟人心灵的兴趣;然后可以通过对于词语的品味,而完成诗词的欣赏。
【知识链接】
1.词牌由来: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2.写作背景: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途经长沙时,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本词实际上是毛泽东用词的体例所写的现代诗。
沁园春长沙 -高中语文说课稿
高中·《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一、说教材
首先,我来说一下教材,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1 阅读鉴赏部分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沁园春·长沙》是按照古典诗词的严整规律写成的,正如第一单元卷首语所说,“五四之后对外国诗歌的翻译和介绍,促进了中国新诗的发展。这里选录了毛泽东的一首词,正好可以与新诗进行比照。”
二、说学情
在分析完教材以后,我将简要分析一下学情:对于刚开始进入高中学习生涯的同学们来说,新诗相对比较陌生,而古诗词在小学初中已经接触了很多。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这首词,写于五四以后,用古典诗词的格律这个“旧瓶”,装的是新时期革命斗争的“新酒”,用这首词来与当时的新诗作比照,可谓是教材编者的匠心独运。
因此,《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既是承接了初中古典诗词的学习内容,也是为高中更加深入地学习如何鉴赏新诗作铺垫,让学生体会到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特点,帮助学生向更高层次的文学鉴赏水平进步。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 理解诗人写作风格,诗歌创作背景;掌握诗词格律;掌握准确的诗词朗读技巧。
2. 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会赏析诗歌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的新诗学习打下基础。
3. 通过意象的学习,发挥想象和联想,品味诗的意境,体味诗人在逆境寒秋中昂扬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根据以上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设定,结合学生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位如下:
教学重点:分析《沁园春·长沙》的结构。
1沁园春长沙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现代新诗
1 *沁园春长沙
一、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2题。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1. 在“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这两句中, 哪个词用得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
解析: 在这两句中, 最精练传神的动词、形容词往往成为这两句的“词眼”。“舒”字是这两句的“词眼” , 能把情与景融为一体。
答案: “舒”字用得最富有表现力。“舒”是舒展、开阔之意, 既写所
见舒展的天空, 又写词人所感, 横渡纵目, 内心舒展, 景和情在这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 读了这两句词有什么样的感受?从哪个字可以看出变化之快?
解析: 这两句词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速度之快。“飞”字能生动形象地表现这种情况, 围绕“飞”字分析即可。
答案:这两句词气势磅礴。“飞”字,既写出宏伟气势,又表现了建设速度之快。
二、语言运用
3. 毛泽东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有些
诗词至今脍炙人口。某班在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后举行
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主题活动,现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会。要求:①要引用毛泽东的诗词;②语言连贯且富有激情;③不少于50字。
解析:首先,要突出结束语的特点,要带有总结性;其次,要恰当地应用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以突出这次朗诵会的主题;最后,语言要连贯并富有激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同步课时作业(共12课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同步课时作业(共12课含答案)
课时作业 1 [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百舸孟轲沉疴枝柯 B.怅惘蚊帐苌弘伥鬼C.峥嵘狰狞挣扎风筝 D.寥廓城郭敦厚淳厚解析:A 项,“舸”读“�括А保�其余都读“kē”;B项,读音依次为
“chàn�馈薄�zhàn�馈薄�chán�馈薄�chān�馈保�C项,都读“zhēn�馈保�D项,读音依次为
“kuò”“��uō”“dūn”“chún”。答案:C 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挥斥(力量)方遒怅(失意)寥廓漫(满)江 B.浪遏(阻止)飞舟主(主宰)沉浮鹰击(搏击)长空 C.百侣(同伴) 激扬(激浊扬清) 万户侯(地位很高的人) D.击水(击打水) 峥嵘(不平凡) 岁月稠(多) 解析:A项,“挥斥”的意思是“奔放”。“怅”在这里表达由深思而引发的激昂慷慨的心绪。C项,“万户侯”在本词中指大军阀、大官僚。D项,“击水”的意思是“游泳”。答案: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沁园春•长沙》这首词
上阕主要是写景抒情,下阕主要是回忆往事,用诗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把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联系起来,从“谁主沉浮”的设问到“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再到“到中流击水”的壮志,鲜明地彰显出诗人少年时期的________,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把诗人心忧天下和人民的生
活处于________之中的情景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展现了人民无法做江山主人的悲哀,诗人在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语文 第1单元 第1课 1、沁园春长沙 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人教版语文必修1阅读鉴赏第一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新诗是五四前后出现的,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的,用白话写的,摆脱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的,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努力融化在民族风格中的一种新诗体。五四之后对外国诗歌的大量翻译和介绍,促进了中国新诗的发展。这里在第一课选录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正好可以与新诗进行比照。
2.学习本节内容要注意以下几点:反复朗读;分析意象;发挥想象;感受真情;陶冶性情;学写新诗。
【学情分析】
1. 学生对作者有一些了解,知道毛泽东不仅是军事家、政治家,共和国的缔造者,还是一位诗人和书法家。学生小学、初中学过较多的诗词,并学习了小学、初中课本选录的毛泽东诗词及评价毛泽东的诗词,对耳熟能详的毛泽东诗词名句有一定的认知。
2.学生了解并掌握了一些诵读、背诵诗文的方法,已初步养成诵读学习的习惯,背诵能力比较强,对诗词比较感兴趣。
3. 学生对词的格律特点有一些了解,掌握了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比如抓关键词、分析意象、分析情景交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更多的毛泽东诗词,欣赏他的狂草书法,体会这位诗人兼书法家的风采。
2. 引导学生了解词的格律特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3. 引导学生积累并整合小学、初中所学过的词以及小学、初中课本选录的毛泽东诗词及评价毛泽东的诗词,以及耳熟能详的毛泽东诗词名句,并尝试进行诗词创作。
4.背诵本词。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进行个性化诵读,可采用个别读、合作读或小组读,用普通话读或用方言读,男生读或女生读,派代表读或集体诵读,自谱自唱读等方式进行激情诵读,感受课文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养成诵读学习的习惯。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现代新诗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沁园春长沙
第一课时基础巩固
一、积累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B )
①嘉兴方面表示:此次他们将________引进的各类优秀人才“零门槛”“先落户后就业”、发放工资外津贴等优厚待遇。
②云南著名山水画家张向彤,坚持以传统笔墨写意丹青,他以儒、释、道文化抒写心胸,妙造山水文人________。
③《江帆楼阁图》的整个画面山势起伏, 江天________,很有气势。山石林木以曲折的细笔勾勒, 画树交叉取势, 变化多姿。
A.给予义气寥廓B.给予意气辽阔
C.给以义气寥廓D.给以意气辽阔
解析:给以:后面只能带抽象事物,不带接受的人。给予:后面可带接受的人。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意气:意志和气概、趣味和性情。寥廓:宇宙的广阔。辽阔:形容原野或水面非常广阔。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
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
....,心潮澎湃。
②备受瞩目的南昌市“年度教师”评选活动于近日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南师附小
教育集团的詹腼老师脱颖而出
....,成为本年度南昌市“年度教师”。
③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
....的青年小伙子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④新型播种机实现了“灭茬、旋耕”与深松施肥、精播一次性完成,减少了单独作业,
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还节约了农时,秸秆焚烧的难题也迎刃而解
....。
⑤张大爷对记者说:“现在有好多电影电视,都是讲述我年轻时代的故事,这总是能让我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1.教材分析:
《沁园春·长沙》是必修一第一单元(诗歌单元)的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古典诗歌,而其后两篇诗歌都是用白话写成的现代自由诗。虽然《沁园春·长沙》被列为略读课文,但编者将其放在第一单元之首篇,是有其用意的。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多是古典诗歌,对现代自由诗比较陌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在第一单元第一课安排《沁园春·长沙》,编者是要将其与新诗进行比照,让学生能初步了解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异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故而,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衔接过渡作用,其作用不容忽视。更何况其作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一代伟人毛泽东,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一首词,《沁园春·长沙》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由无产阶级掌控国家民族命运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学习这首诗应抓住词中壮景与豪情之间的关系进行品析。同时结合诗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特殊身份,及其心系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爱国思想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学情分析:
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他们虽然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学习了一些古典诗歌,对古典诗歌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是毕竟还是比较简单浅易。在他们的心中,古典诗歌还是比较神秘的,对学习创作诗歌更是有为难情绪,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热情,并进而能燃起他们创作诗歌的欲望,学习用诗的语言来表达他们丰富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 练习带感情诵读,提高诵读能力。
2. 体会诗歌通过绘“壮景”叙“壮事”抒豪情的艺术特色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 沁园春 长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完整版ppt
源自文库14
C.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 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 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D.占地 15 000 多平方米的西藏军区军史馆本月 6 号在拉萨 盛装开馆,重现 60 年来人民军队在雪域高原上的峥.嵘.岁.月.。
完整版ppt
C.挥斥方遒. 遒:强劲有力
D.粪.土.当年万户侯 粪土:视……如粪土
完整版ppt
13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 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 心潮澎湃。 B.辩论会上,小李旁征博引,滔滔不绝,时而用语巧妙, 时而义正词严,巧.言.令.色.,令现场听众叹服。
完整版ppt
11
2.下列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上阙 碣石 万户侯 层林尽染 B.绚丽 遒劲 竟自由 漫江碧透 C.粪土 萧瑟 岁月稠 鱼翔浅底 D.苍茫 磅礴 橘子洲 丰华正茂
完整版ppt
12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翔浅.底
浅:与“深”相对
B.谁主.沉浮 主:主宰
第一单元 现代新诗
完整版ppt
1
1 沁园春 长沙
基
能
础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1 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1教材分析:
《沁园春·长沙》是必修一第一单元(诗歌单元)的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古典诗歌,而其后两篇诗歌都是用白话写成的现代自由诗。虽然《沁园春·长沙》被列为略读课文,但编者将其放在第一单元之首篇,是有其用意的。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多是古典诗歌,对现代自由诗比较陌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在第一单元第一课安排《沁园春·长沙》,编者是要将其与新诗进行比照,让学生能初步了解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异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故而,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衔接过渡作用,其作用不容忽视。更何况其作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一代伟人毛泽东,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一首词,《沁园春·长沙》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由无产阶级掌控国家民族命运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学习这首诗应抓住词中壮景与豪情之间的关系进行品析。同时结合诗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特殊身份,及其心系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爱国思想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学情分析:
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他们虽然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学习了一些古典诗歌,对古典诗歌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是毕竟还是比较简单浅易。在他们的心中,古典诗歌还是比较神秘的,对学习创作诗歌更是有为难情绪,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热情,并进而能燃起他们创作诗歌的欲望,学习用诗的语言来表达他们丰富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练习带感情诵读,提高诵读能力。
2.体会诗歌通过绘“壮景”叙“壮事”抒豪情的艺术特色
第一单元现代新诗学生版 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第一单元现代新诗学生版学案设计(人
教版高一必修一)
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知识准备: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
一九二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
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
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
量进行疯狂的镇压。那么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
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面的力量,这些问题成为人们所关
注的焦点。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
的地方,一九二五年二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八
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
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
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
《雨巷》写作背景: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抗战爆发以后,诗风有较大转变。《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
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
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戴望舒写这首
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
蛰存、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一、说教材
《沁园春长沙》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是高中新诗单元中的第一篇基本篇目,属课内讲读课。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新诗属于文学作品,高中语文教材中新诗单元独此一个,无可避免地要担当起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和训练,初步培养学生对新诗的鉴赏能力的重任。
诗歌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形象是诗的本质。在分析诗词时,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底蕴,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来再现、丰富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这是欣赏诗歌的关键。
又因为《沁园春长沙》采用的是用古典词格写新时代内容的“旧瓶装新酒”的形式,语言是精炼的,往往一个词、一句话就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在教学时适宜用温故知新法,体会词中借景抒情的特点。据此,本课定下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新诗与现代诗歌的概念,了解什么叫做意象,初步进行诗歌鉴赏。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1.研究传统文化与诗歌意象间的关系,进而解读诗歌。
2.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体味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诗歌是通过意象来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感情的,体会意象是诗歌欣赏的重点;高一学生还没有形成通过联想、想象来体会诗歌意境的思维习惯,对意境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因此,本课确立“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借景抒情的特点”为教学重点。体会诗歌中宏大的意境
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首先,学习诗词要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氛围,以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诗词形成一种感性认识。在导人这一环节中,可以有意引入较多的有关秋景的诗句,与学生一起诵读、品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这个单元指导学生品味、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这里所选编的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这些诗作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错误》中闺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教学时用“情”这根红线来贯穿,学生必大有思想和情感的收获。
鉴赏诗歌有多种方法,如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要知人论世,注意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又要避免用时代背景去简单地印证作品的思想内容,不以特定的政治事件或诗人的政治遭遇与作品内容一一对应;要注意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要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等。当代翻译家辜正坤提出了中西诗歌鉴赏的十个角度: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作者角度、作品角度、读者角度、年龄角度、性别角度、社会文化角度、阐释者角度和译者角度,这可供教学时参考。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鉴赏这些诗歌,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方面。
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即使是叙事诗,也把抒发感情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是诗的国度,抒情诗极为发达,“情”是诗的内核。《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钟嵘《诗品》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情性,形诸舞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众多论述表明,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美学特征。感情是诗歌的内容,人们可以把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个剧本的内容复述得头头是道,但是,要复述一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却非常困难,你只能说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思想。感悟力差的读者,读一首稍微晦涩一点的诗,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可以说,诗歌的思想情感就相当于小说散文剧本叙写的内容。诗评家吕进说得好,诗歌内容是“诗中生活的大海蒸发出的纯净、美丽的云霞。读者从诗中所得到的是感情上的满足、启示与享受”。正因如此,教学这个单元的诗歌,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按课时
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按课时
第一单元【单元概览】本单元的四首诗歌分别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我们或许可以掀开中国现代新诗面纱的一角。著名学者谢冕说:“二十世纪的文化变革留给中国许多记忆,而新诗的从无到有的轰轰烈烈的行进,却是最激动人心的、永远值得纪念的事件。”我国诗歌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变革,从古体到近体,从乐府到小令,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基本的审美形式和内在思维是没有发生变革的。就在上个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现代新诗诞生了。它诞生于五四文化运动时期,诗人们可以在相当自由的诗形诗句中表述自我,关注社会民生,宣传民主科学。新诗是时代的需要,亦是时代的产物,在人们逐渐对新诗做了尝试、有了认识和思考后,人们也开始了关于新诗的艺术思考,所有这些都为之后漫长的新诗的发展和创新打下了基础。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气魄宏大、文采奇异,体现了诗人伟大崇高的思想境界,是诗人伟大心灵的回声。它虽然是一首旧体诗,但是以词的形式表现了新的社会内容和思想追求。戴望舒的诗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遗韵,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雨巷》就是这样。诗中描摹的雨巷、丁香、结着愁怨的姑娘等意象,一直是人们品读的重点;诗作所表达的情感复杂朦胧,也是人们探究赏析的兴趣所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充分体现了“新月派”“三美”的诗歌主张: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整首诗歌以和谐的旋律、匀称的结构和优美细腻的意象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从而传达出了人类固有的对逝去往事的怀念之情。大堰河,艾青,两个阶级的人,他们生命的轨迹交会在苦难的生活中。对乳母的感激依赖之情,对乳母苦难艰辛生活的同情和那发自心底的爱,在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用铺陈的手法尽情抒发和描摹出来了。这首诗形式上与前两首有着明显的不同,形式自由,参差错落,不大注重韵脚和字句的长短,从内容上看,尽可以当作艾青的自传诗来读。赏读现代诗歌,我们基本可以采取如下的步骤:初读,充满情感地朗读或者默读,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沁园春 长沙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王俊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特点。
2、掌握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特点。
2、掌握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一般指“五四”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刘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作家诗人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这样,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即使是隐微的内容,也会使它显露出来。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沁园春长沙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词的常识,掌握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和写作思路,揣摩词中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赏析诗词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青年毛泽东的伟人情怀,感受词人豪放雄奇的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现代新诗
1 *沁园春长沙
一、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2题。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在“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两句中,哪个词用得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
解析:在这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形容词往往成为这两句的“词眼”。“舒”字是这两句的“词眼”,能把情与景融为一体。
答案:“舒”字用得最富有表现力。“舒”是舒展、开阔之意,既写所见舒展的天空,又写词人所感,横渡纵目,内心舒展,景和情在这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读了这两句词有什么样的感受?从哪个字可以看出变化之快?
解析:这两句词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速度之快。“飞”字能生动形象地表现这种情况,围绕“飞”字分析即可。
答案:这两句词气势磅礴。“飞”字,既写出宏伟气势,又表现了建设速度之快。
二、语言运用
3.毛泽东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有些诗词至今脍炙人口。某班在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后举行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主题活动,现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会。要求:①要引用毛泽东的诗词;②语言连贯且富有激情;③不少于50字。
解析:首先,要突出结束语的特点,要带有总结性;其次,要恰当地应用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以突出这次朗诵会的主题;最后,语言要连贯并富有激情。
答案:(示例)毛泽东诗词是中国诗林中矗立的一棵参天大树,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鲲鹏击浪从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领略到了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雄伟气魄,“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谨记一代伟人的教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引力波也称重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运动,是时空曲率的扰动以行进波的形式向外传递的一种方式。形象地说,如果把时空比喻成大海,①。生物晃一下尾巴,②。同样的,天体如果产生对时空的扰动,也会产生一种波,③。
解析:这段文字是对引力波的介绍,第①处,前面说“如果把时空比喻成大海”,后面相应的关联词应是“那么”,前面使用比喻,后面也应是比喻,应是把天体比作海洋中的生物;第②处,前面说“生物晃一下尾巴”,后面应是产生的结果;第③处,后面应是对这种波的总说。
答案:①那么天体就像是海中的生物②就会产生向外传播的水波③这就是引力波
5.“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与“传统教学”有所不同。根据下图中提供的信息,请用一段文字概括说明“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的区别。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注:图中三角形里的内容是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六个目标。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看图,看清图表内容和意思,然后再组织语言。在本图中,“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在课堂与课外教学目标的顺序上正好相反,抓住这一点,结合图表上的文字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翻转课堂是将传统教学中课堂与课外的功能和顺序进行了倒置,即把识记、理解难度比较小的目标放在课外学习,而把应用、分析、评价和创新等难度比较大的目标放在课堂中进行。
三、创意微写作
6.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含下面三个词语,且不少于40字。要求:①描绘一种情景;②表达一种感悟。
“道路”“身影”“足迹”
写作提示:描绘情景时,道路、身影、足迹应是实的,构成一种“情景”,要用描写的手法;表达感悟时,“身影”是实的,道路、足迹应是虚的,这种感悟可以是人生方面的,也可以是社会方面的。使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写出感悟,比较适合用议论抒情来表达。
例文:
①清晨,大雨倾盆,泥泞的道路又湿又滑。一个身影在道路上挪动着,也许他未注意到大雨已经模糊了他的足迹。他在雨雾中渐渐远去,不知他的目的地是哪里。
②每个人都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在这条坎坷的路上留下你无数的身影,身影的下面有属于你的足迹,这足迹便记载了你写下的生动的故事。
四、知识讲堂
学会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沁园春·长沙》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如上阕记游,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通过描绘这些美景,抒发了词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表明他欲主宰大地的壮志。
学习运用这种表现手法作文,能使文章情与景高度融合,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景显、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运用时需注意以下五点:
(1)要有真情实感。
要感染读者,情感必须真实。虚情假意,矫揉造作,文章必定枯涩空洞,黯淡无光。
(2)把握抒情方向。
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只有一个感情基调,所抒之情必须统一在这个基调中。写景时,无论是选择角度,确立侧重点,还是文章的遣词造句,倾注的感情必须始终一致,否则就会破坏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
如《沁园春·长沙》整首词中都充满了积极乐观的豪情。
(3)选择合适的景物载体。
所选景物与所抒之情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而且景物的这些特点不仅体现在外观形象上,还应蕴含在精神实质中。
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树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是诗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的憧憬。
(4)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技巧。
为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在具体描摹景物时,可利用对比、衬托、象征、联想等表现手法,丰富景物的刻画点,拓宽景与情的沟通,加深景与情的融合。
(5)注重炼字炼意,化腐朽为神奇。
优美的写景往往是在语言的使用上下功夫,借助词语准确地写出景物的特征,营造绝妙的意境。
如《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通过“万、遍、尽、透、争、击、翔、竞”等词语将多种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景图,寄寓了诗人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