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复习】2016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构想 课件:第三部分第10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2
合集下载
【模块复习】2016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构想 课件:第二部分第9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
焦作期中下图是“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 例 1.2015· 区的生产联系图”生态产业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科技因素 B.原料因素 C.能源因素 D.市场因素 (2)图示生态产业园生产过程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解析:(1)读图可看出,秸秆焚烧只产生烟尘和灰烬,既不能 提供生活能源,又不能提高土壤肥力;作为饲料,可以为农田提供 粪肥,也可获取畜产,但不能提供生活能源;秸秆作为工业原料, 可获取工业产品,也可用来发电,但不能提高土壤肥力;作为沼气 原料,其沼渣、沼液可提高土壤肥力,沼气为生活提供生活能源。 ④方式符合题意。(2)在田间焚烧秸秆带来烟尘和灰烬,烟尘会引 起大气污染; 灰烬是无机物, 不能作为有机质还田, 造成资源浪费。 答案:(1)D (2)A
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1)关键 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人类社会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之间的 协调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关系 当代人与后代人 (2)保障 政府干预:开展环境教育,培养环境意识 公众参与:履行责任和义务,保护好生态环境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 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 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 展, 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考点二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特别提醒 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 项目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方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 粗放利用 式 利用 资源利用 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 多次利用,利用率高 废弃物处置 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排放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 物质反复循环流动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 结果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境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模块课件 湘教版
第十一页,共15页。
【答案】 东北(农作物春播秋收,一年一熟),适宜农作 物生长的时间较短。春播推迟7~10天,即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 7~10天;错过适宜的播种期,扰乱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节律。 所以,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质量会降低。
第十二页,共15页。
(2013·海南卷)我国干旱区某区域近30多年胡杨大量死亡, 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加强。下图显示该区 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地下水埋深的变化。
第一页,共15页。
第二页,共15页。
启迪 学生:作为学习湘教版的学生来说,我们选修内容 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高考 试卷要求三选一。那么,我们怎样学习该部分内容,在高考答 题时选择哪一道试题呢?怎样才能得高分呢?
名师:就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这两部分选修内容来说,内 容与学习方法上有许多相通之处,选学、复习之时可以选其一 本,这块内容学通、学透了,另一模块也就没什么问题。旅游 地理内容与自然灾害、环境保护差别大,学习、复习方法有一 定差异。
主要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益效率);发展节水 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跨流域调水,增长水资源供给。(其他 合理答案也可)
第十五页,共15页。
第三页,共15页。
1. 解答自然灾害、环境保护模块的试题,可参照下列基本 思维模板:
第四页,共15页。
2. 解答旅游地理模块的试题,可参照下列基本思维模板:
第五页,共15页。
(2013·海南卷)下图示意著名旅游目的地。
第六页,共15页。
分析该地游客数量最多,季节构成较均衡的原因。
【解题三步走】 一、严密审题,获取题目信息。
第九页,共15页。
(2013·新课标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 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013年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 7~10天。
【答案】 东北(农作物春播秋收,一年一熟),适宜农作 物生长的时间较短。春播推迟7~10天,即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 7~10天;错过适宜的播种期,扰乱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节律。 所以,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质量会降低。
第十二页,共15页。
(2013·海南卷)我国干旱区某区域近30多年胡杨大量死亡, 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加强。下图显示该区 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地下水埋深的变化。
第一页,共15页。
第二页,共15页。
启迪 学生:作为学习湘教版的学生来说,我们选修内容 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高考 试卷要求三选一。那么,我们怎样学习该部分内容,在高考答 题时选择哪一道试题呢?怎样才能得高分呢?
名师:就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这两部分选修内容来说,内 容与学习方法上有许多相通之处,选学、复习之时可以选其一 本,这块内容学通、学透了,另一模块也就没什么问题。旅游 地理内容与自然灾害、环境保护差别大,学习、复习方法有一 定差异。
主要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益效率);发展节水 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跨流域调水,增长水资源供给。(其他 合理答案也可)
第十五页,共15页。
第三页,共15页。
1. 解答自然灾害、环境保护模块的试题,可参照下列基本 思维模板:
第四页,共15页。
2. 解答旅游地理模块的试题,可参照下列基本思维模板:
第五页,共15页。
(2013·海南卷)下图示意著名旅游目的地。
第六页,共15页。
分析该地游客数量最多,季节构成较均衡的原因。
【解题三步走】 一、严密审题,获取题目信息。
第九页,共15页。
(2013·新课标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 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013年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 7~10天。
高考地理湘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单元整合优化提升3
第十一页,共22页。
③东南部局部地区为迎风坡,年降水量偏高,在600 mm以上。以上自然环境 因素对农业生产影响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类型及空间分布不同。由于降水量和 地形分布不同,农业生产类型也明显不同。北部降水量较高,平原耕地面积较 广,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农业生产以春小麦种植为主。中部、西部地形平坦, 但降水量较低,以畜牧业为主。沿河谷地区光热条件(tiáojiàn)好,昼夜温差 大,河水较为充足,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 中亚地区城市多数分布于地形平坦的河谷地区。这是因为该区绝大多数地方降 水量偏低,主要依靠河流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甲地购买了牧场,放养架子牛,同时准备在甲地建育肥厂,你是否赞成
Image
第二十二页,共22页。
第八页,共22页。
第九页,共22页。
例 1 (2015·上海地理)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 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 济合作的重要性。读图回答下题。 导学号 81650504
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 环境(dìlǐ huán jìnɡ)特 征及其对该地区人文地理环 境(dìlǐ huán jìnɡ)的影 响。
第十六页,共22页。
材料三 在大自流盆地,承压水透过钻井或天然泉眼等涌出地表,有些井 的水温很高,需经较长的明渠输往当地农田、牧场。地下水的矿化度(盐分)较 高,不宜直接(zhíjiē)用于农业灌溉,但可供牲畜饮用。地下水日平均涌水量达 13亿升。
材料四 甲地肉牛上市,要经两个阶段:Ⅰ.架子牛生长(小牛在本地天然草 场上生长),Ⅱ.在罗克汉普顿育肥:架子牛集中圈养,喂养粗饲料(牧草、秸秆) 和精饲料(粮食),同时对二者比例有精准的要求。架子牛育肥一般需2-5个月, 气温越低,牛的新陈代谢越慢,受蚊虫侵扰越少。罗克汉普顿市,有澳大利亚 “牛肉之都”之称,该地的牛肉销往世界各地。
③东南部局部地区为迎风坡,年降水量偏高,在600 mm以上。以上自然环境 因素对农业生产影响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类型及空间分布不同。由于降水量和 地形分布不同,农业生产类型也明显不同。北部降水量较高,平原耕地面积较 广,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农业生产以春小麦种植为主。中部、西部地形平坦, 但降水量较低,以畜牧业为主。沿河谷地区光热条件(tiáojiàn)好,昼夜温差 大,河水较为充足,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 中亚地区城市多数分布于地形平坦的河谷地区。这是因为该区绝大多数地方降 水量偏低,主要依靠河流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甲地购买了牧场,放养架子牛,同时准备在甲地建育肥厂,你是否赞成
Image
第二十二页,共22页。
第八页,共22页。
第九页,共22页。
例 1 (2015·上海地理)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 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 济合作的重要性。读图回答下题。 导学号 81650504
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 环境(dìlǐ huán jìnɡ)特 征及其对该地区人文地理环 境(dìlǐ huán jìnɡ)的影 响。
第十六页,共22页。
材料三 在大自流盆地,承压水透过钻井或天然泉眼等涌出地表,有些井 的水温很高,需经较长的明渠输往当地农田、牧场。地下水的矿化度(盐分)较 高,不宜直接(zhíjiē)用于农业灌溉,但可供牲畜饮用。地下水日平均涌水量达 13亿升。
材料四 甲地肉牛上市,要经两个阶段:Ⅰ.架子牛生长(小牛在本地天然草 场上生长),Ⅱ.在罗克汉普顿育肥:架子牛集中圈养,喂养粗饲料(牧草、秸秆) 和精饲料(粮食),同时对二者比例有精准的要求。架子牛育肥一般需2-5个月, 气温越低,牛的新陈代谢越慢,受蚊虫侵扰越少。罗克汉普顿市,有澳大利亚 “牛肉之都”之称,该地的牛肉销往世界各地。
【模块复习 师说】2016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构想 课件:第三部分第11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1
例 2 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 答(1)~(3)题。 (1) 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 ) 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 (2)流域产沙量 (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 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 方法,可行的是( )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地,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考点一 荒漠化及其成因 1.荒漠化的含义及类型
2.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
3.荒漠化的成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 结果。 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气候异常 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而人为因 素大大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这一过程的发展, 并且常常起着决定性的 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过度引水灌溉会形成土地 盐渍化,故①错误;已出现荒漠化的土地,根据实际要采取工程措 施或生物措施治理,全面实施植树造林是不正确的,故排除①、④ 说法。 答案:B
新课标全国卷Ⅱ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 例 1 2014· 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 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 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2)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 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章章末归纳整合课件 湘教版
[例] 读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从图示看( ) A.图①反映了石灰岩遭受侵蚀的过程 B.图②反映了高原受外力堆积升高过程 C.图③反映了海水对地貌形成起重要作用 D.图④阶段与桂林山水景观相吻合 (2)该高原地表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原因是( ) A.土层厚、植被多,蓄水能力强 B.水田面积过大 C.岩石裂隙发育,“漏水”严重 D.人口密集,用水量大
解答有关景观图问题时,要通过对图的内容解译和信息提取,从景观图 中找出标志性景观,调动和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 间的相互关系,使用地理术语对景观图进行描述,或者挖掘出景观图所 隐含的主干地理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具体思维模式如下:读图并找 出标志性景观→调运并挖掘景观图所隐含的主干知识→利用地理景观图 进行区域空间定位→分析景观图所在区域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 系→利用地理景观图判断、分析区域的环境特征→根据景观图分析其形 成原因→进一步判断相应的社会活动类型。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针叶林的面积扩大 ③海平面上升 ④阿尔卑斯山
雪线降低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解析:第(1)题,甲图中由南向北分布有荒漠带、草原带、针叶林 带、苔原带、冰原带,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自 然带最典型的分布地区应为亚欧大陆。第(2)题,自然带由甲图所示向 乙图所示的变化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荒漠面积扩大,自然带向北移 动,海平面上升,高山雪线上升等。
下面的甲图为某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现状图,乙图是该地区未来可能出现 的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甲图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图示地区可能是亚欧大陆 ②图示地区可能是美洲大陆 ③图示反映
高考地理湘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单元整合优化提升2
(3)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zhǔyào)自然地原势因起是伏_大_____地__质__条_件、复杂 __部__分__路__段__气__候、高__寒__,__冻__土__广__布_______部__分__路__段__沿__线_、沙_漠__广__布________________。
第九页,共17页。
No 软岩为主的区域,是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图示过程随着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的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和
含水率不断下降
Image
第十七页,共17页。
第十二页,共17页。
﹝举一反三(jǔ yī fǎn sān) 1﹞
(2016·山西 4 月质检)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水分 和空气两者的组成比例随外界气候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读“我国某 地 区 不 同 演 替 阶 段 下 的 植 物 群 落 与 特 征 变 化 图 ” , 完 成 (1) ~ (2) 题 。 导学号 81650458
第十一页,共17页。
第(4) 题,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我国境内,其水源补给主要是喜马拉 雅山脉的冰川融水和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第(5) 题,印度河流域发生的现象主 要是由于人类快速增长造成水资源利用(lìyòng)过度,水资源利用(lìyòng)不合 理,浪费水资源,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等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因而我国绿洲地 区发展过程中要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lìyòng)水资源, 节约用水,保护好生态环境。
第六页,共17页。
(3)水体:面积的减少可能(kěnéng)是由于围湖(湿)造田、过度引水或建设用 地占用等,会造成生态恶化、水旱灾害的增加;面积的增加可能(kěnéng)是由于 退耕还湖(湿)、湿地建设等,会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旱涝灾害。
第九页,共17页。
No 软岩为主的区域,是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图示过程随着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的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和
含水率不断下降
Image
第十七页,共17页。
第十二页,共17页。
﹝举一反三(jǔ yī fǎn sān) 1﹞
(2016·山西 4 月质检)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水分 和空气两者的组成比例随外界气候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读“我国某 地 区 不 同 演 替 阶 段 下 的 植 物 群 落 与 特 征 变 化 图 ” , 完 成 (1) ~ (2) 题 。 导学号 81650458
第十一页,共17页。
第(4) 题,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我国境内,其水源补给主要是喜马拉 雅山脉的冰川融水和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第(5) 题,印度河流域发生的现象主 要是由于人类快速增长造成水资源利用(lìyòng)过度,水资源利用(lìyòng)不合 理,浪费水资源,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等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因而我国绿洲地 区发展过程中要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lìyòng)水资源, 节约用水,保护好生态环境。
第六页,共17页。
(3)水体:面积的减少可能(kěnéng)是由于围湖(湿)造田、过度引水或建设用 地占用等,会造成生态恶化、水旱灾害的增加;面积的增加可能(kěnéng)是由于 退耕还湖(湿)、湿地建设等,会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旱涝灾害。
高考地理湘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第三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4讲
第十九页,共46页。
(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C )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B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xīshōu)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第二十页,共46页。
的天气 沿海的台风
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第二十七页,共46页。
例 2 (2016·山东淄博一模)下图甲、图乙分别为沿 MN、PQ 方向所做的海 平面气压分布图。N、0 两点在气压中心 M 的西南方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PQ 垂 直于 MN。据此完成(1)~(3)题。 导学号 81650264
第二十八页,共46页。
(1)M地的气流运动状况是( C )
A.辐散下沉
B.辐散上升
C.辐合上升
D.辐合下沉
(2)控制O地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 )
A.冷锋(lěngfēng)
B.暖锋
C.高压
D.高压脊
(3)若该天气系统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初,则O地的天气可能是( B )
A.连绵阴雨天气
B.强降水天气
C.沙尘暴天气
图表解读
第三十三页,共46页。
锋面气旋(qìxuán)图的判读(以北半球为例)
第三十四页,共46页。
近地面气旋往往(wǎngwǎng)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多见于温带 地区。现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其判读思路:
1.定槽线:图中为低气压,由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其 最大弯曲处的连线M、N处为槽线。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C )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B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xīshōu)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第二十页,共46页。
的天气 沿海的台风
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第二十七页,共46页。
例 2 (2016·山东淄博一模)下图甲、图乙分别为沿 MN、PQ 方向所做的海 平面气压分布图。N、0 两点在气压中心 M 的西南方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PQ 垂 直于 MN。据此完成(1)~(3)题。 导学号 81650264
第二十八页,共46页。
(1)M地的气流运动状况是( C )
A.辐散下沉
B.辐散上升
C.辐合上升
D.辐合下沉
(2)控制O地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 )
A.冷锋(lěngfēng)
B.暖锋
C.高压
D.高压脊
(3)若该天气系统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初,则O地的天气可能是( B )
A.连绵阴雨天气
B.强降水天气
C.沙尘暴天气
图表解读
第三十三页,共46页。
锋面气旋(qìxuán)图的判读(以北半球为例)
第三十四页,共46页。
近地面气旋往往(wǎngwǎng)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多见于温带 地区。现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其判读思路:
1.定槽线:图中为低气压,由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其 最大弯曲处的连线M、N处为槽线。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高考地理湘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单元整合优化提升4
经济开发区实施招商引资。如果广东省 某一纺织品出口企业欲到霍尔果斯市投 资建厂,请分析其可行的理由。
第十三页,共17页。
[解析]第(1)题,读图,伊犁河谷的地形,向西呈喇叭口状敞开,有利于来 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聚集。受地形强烈抬升,形成地形雨。该地位于西北干旱 区,河谷地区,汇集了山地降雨和高山冰雪融水,地表水比较丰富,与周围其 它地区相比,这里成了“西域湿岛”。第(2)题,根据图例,图中城市分布于山麓 冲积扇的沿河地带。因为图示地区是干旱区,降水稀少(xīshǎo),水源主要来自 于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山麓冲积扇的沿河地带水源较丰富,生产、生活用水 较便利,地形较平坦,成为城市发育的理想条件。第(3)题,新疆盛产棉花、羊 毛,发展纺织工业,接近原料产地。新疆靠近中亚消费市场,产品出口运输成 本低。该地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廉价,当地政府为吸引产业迁入,实行优惠 政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所以适宜建设发展纺织工业。
第十五页,共17页。
第十六页,共17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地 理。山脉与盆地相间分布,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上游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中下游洪涝灾害、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速冻食品占据 (zhànjù)了全国60%以上的市场,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解析]C地位于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地区,人口稠密,电能需求量
第六页,共17页。
特别提醒: 典型区域综合分析 结合(jiéhé)我国不同区域类型,按照自然特征→发展条件→区域发展→生 态环境问题的加剧进行分析。下面是就我国典型区域列表分析:
区域 类型
自然 特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双版纳
省级区域
省内区域
山脉与盆地相间分 热带季风气候,
布,气候干旱,沙 原始热带雨林,
第十三页,共17页。
[解析]第(1)题,读图,伊犁河谷的地形,向西呈喇叭口状敞开,有利于来 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聚集。受地形强烈抬升,形成地形雨。该地位于西北干旱 区,河谷地区,汇集了山地降雨和高山冰雪融水,地表水比较丰富,与周围其 它地区相比,这里成了“西域湿岛”。第(2)题,根据图例,图中城市分布于山麓 冲积扇的沿河地带。因为图示地区是干旱区,降水稀少(xīshǎo),水源主要来自 于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山麓冲积扇的沿河地带水源较丰富,生产、生活用水 较便利,地形较平坦,成为城市发育的理想条件。第(3)题,新疆盛产棉花、羊 毛,发展纺织工业,接近原料产地。新疆靠近中亚消费市场,产品出口运输成 本低。该地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廉价,当地政府为吸引产业迁入,实行优惠 政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所以适宜建设发展纺织工业。
第十五页,共17页。
第十六页,共17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地 理。山脉与盆地相间分布,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上游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中下游洪涝灾害、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速冻食品占据 (zhànjù)了全国60%以上的市场,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解析]C地位于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地区,人口稠密,电能需求量
第六页,共17页。
特别提醒: 典型区域综合分析 结合(jiéhé)我国不同区域类型,按照自然特征→发展条件→区域发展→生 态环境问题的加剧进行分析。下面是就我国典型区域列表分析:
区域 类型
自然 特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双版纳
省级区域
省内区域
山脉与盆地相间分 热带季风气候,
布,气候干旱,沙 原始热带雨林,
【模块复习 师说】2016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构想 课件:第三部分第11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5
充沛的水源与煤炭 充沛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沛,提 资源结合,促进了 的水 供了丰富的水源 鲁尔区化学工业的 源 发展 便捷 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 便捷的水陆交通为 的水 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莱茵河、鲁 鲁尔区原料的运入 陆交 尔河、利珀河及四条运河连成一体,都 和产品的运出提供 通 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 了条件 广阔 德国以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 促进了工业产品的 的市 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销售和工业的发展 场
对点训练 2 年的比重为 答(1)~(3)题。
2015· 河北联考我国某市一、二、三产业 1980 年为 年为 ,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
(1)该市最可能是( ) A.克拉玛依 B.阜新 C.重庆 D.无锡 (2)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 A.资源枯竭 B.产业转移 C.减轻污染 D.国家政策 (3)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 出了以下进一步发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 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 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旅游业 C.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发展汽车配套工业 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基础梳理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丰富的煤炭资源 1.区位优势 便捷的水陆交通条件 2.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核心工业部门有采煤、钢铁、 化学、机械制造等。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1.促进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减少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的 企业数量,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 2.产业布局采取平衡策略,提高效益。 3.治理环境污染。
(1)该区形成于第 ________ 二 次科技革命时期,其工业布局的类 型属 ___________ 按产品性质划分 )工业占绝对 煤铁复合体 型。它是 ________( 重 优势的综合性工业区。 丰富的煤炭资源 (2)该区成为世界著名工业区的主要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 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 和__________________ 。 石油 ,并以此 (3)20 世纪 50 年代后,该工业区又大量进口________ 化学 工业和________ 炼油 工业。 为基础,发展了________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课件 湘教版
选择题的解题本质就是去伪存真,舍弃不符合题目要求 思 的错误选项,找到符合题意的正确结论。解题时要把每 维 个选项与题干条件逐一对照,可先从自己最熟悉、最有 模 把握的选项开始,把一些较易判定、不合题意的选项排 板 除,缩小选择的范围,再从其余的选项中找出正确的选
项。
(2013·北京卷)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 )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
审设问,明确思维方向。 题目(1),核心词为“行驶 方向”,限定词为“路口 A”、“保证到科技馆的 距离最短”。要明确找最 短距离的计算方法。
题目(2),要求对GIS功能 主要应用有较全面、透彻 的了解。
二、严谨思维,整合信息推理。 结合设问和图像信息,调动大 脑储备信息,运用有效信息整 合解题思路,严密推导,探寻 结论。
三、规范表达,推出完美答案。
【答案】 (1)C (2)C (3)A
2.排除法解答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排除法是同学们在解答选择题时采用最频繁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就是在认真阅读、分析题干所给条件的基础 题 上,对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排除错误选项。 型 此即所谓的“去伪存真”。排除法适用于一些比较复杂 特 的选择题,如有的题目中列举的地理现象比较多,难以 点 直接进行判断,这时可以运用排除法。此外,对于同学 们感觉不太熟悉的题目,不太熟悉的选项,运用排除法 可提高正确率。
因是( )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项。
(2013·北京卷)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 )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
审设问,明确思维方向。 题目(1),核心词为“行驶 方向”,限定词为“路口 A”、“保证到科技馆的 距离最短”。要明确找最 短距离的计算方法。
题目(2),要求对GIS功能 主要应用有较全面、透彻 的了解。
二、严谨思维,整合信息推理。 结合设问和图像信息,调动大 脑储备信息,运用有效信息整 合解题思路,严密推导,探寻 结论。
三、规范表达,推出完美答案。
【答案】 (1)C (2)C (3)A
2.排除法解答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排除法是同学们在解答选择题时采用最频繁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就是在认真阅读、分析题干所给条件的基础 题 上,对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排除错误选项。 型 此即所谓的“去伪存真”。排除法适用于一些比较复杂 特 的选择题,如有的题目中列举的地理现象比较多,难以 点 直接进行判断,这时可以运用排除法。此外,对于同学 们感觉不太熟悉的题目,不太熟悉的选项,运用排除法 可提高正确率。
因是( )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高考地理湘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区域地理第三单元世界地理第讲
第七页,共50页。
思维导图
名师讲解
第八页,共50页。
考点(kǎo diǎn)一 七大洲、四大洋
1.大洲、大洋(dàyáng)分布 及分界线
(1)七大洲、四大洋(dàyáng) 分布
第九页,共50页。
(2)七大洲界线(jièxiàn)
界线类型
位置
亚洲—欧洲
A
亚洲—非洲
C
亚洲—北美洲
D
北美洲—南美洲 E
降水多(500~ 1000 mm)
成因
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 达
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 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 陆地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由 海洋吹向陆地
降水量较多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 (300~1000 mm)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特征 全年 少雨
夏季 多雨
常年 湿润
冬季 多雨
第二十二页,共50页。
(2)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B )
A.处在盛行(shèngxíng)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
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第三十二页,共50页。
[解析]第(1)题,甲地气温年较差小,要从影响甲地气温的太阳辐射因素分析, 具体思路如下:
第(2)题,5~8 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也随之北移,此时段 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稀少。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气流下沉;或受信风带控 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特征 全年 多雨 全年 少雨 夏季 多雨
全年 少雨
第二十一页,共50页。
位置
内陆
中纬 大陆 度 东岸
大陆 西岸 南北纬 30°~40°的 大陆西岸
【模块复习 师说】2016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构想 课件:第四部分第14章 中国地理1
4.主要山脉及其地理意义 山脉 图示 地理意义 南疆和北疆、暖温带和中温带、塔里木盆地 天山 和准噶尔盆地分界线。山脉北坡为迎风坡, 降水较多 阴山 昆仑 山 秦岭 内流区和外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和藏北高原、地势 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一月 0℃等温线;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暖温带和亚热带、湿润和半湿润、北方和南 方地区分界线
黄土 高原 云贵 高原
C
D
世界最广的黄土分布区; 旱作农业为主;能 水 土 流 失 严重 、 千沟万 源开发以煤炭为主 壑、支离破碎 “坝子”为农业区, 地势西高东低,地表崎 交通落后制约经济 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 发展;旅游资源丰 地貌发育 富; 少数民族分布广
2.四大盆地 地形 位置与范围 区 塔里 木盆 地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J
面积最大,海拔多在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是最重 200 米以下, 地势坦荡,要的商品粮基地; 油气、 煤 肥沃的黑土; 多沼泽地 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全国重要的商品棉、 油生产 海拔多在 50 米以下, 基地, 人口众多, 经济发达。 地势低平, 又称黄淮海 中低产田的改良是国土整 平原 治重点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 东西狭长;海拔很低; 地, “鱼米之乡”。 长江沿 河湖密布 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分
南岭
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华中和华南分界线 (东西走向) 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内流区和外流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地势二、三级阶梯, 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分界线;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势二、三级阶梯 分界线 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第二、 三级阶梯分界线
三、河流和湖泊 1.内、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地区 主要水文特征 季节性河流,河水主要来自 内流河 西北内陆 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夏汛明显 水量丰富,河水含沙量小, 东北地区 冬季结冰期长,汛期较短, 有春汛和夏汛 外 流 水量较小,河流含沙量大, 秦岭—淮河以北 河 冬季结冰期短,汛期较短 水量丰富,含沙量小,无结 秦岭—淮河以南 冰期,汛期长
【模块复习 师说】2016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构想 课件:第三部分第12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环境 监测
灾害 监测
对点训练 1 近几年, 新疆建设兵团在中科院的帮助下成功地 利用无人遥控直升机对所属农场的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防治, 大大 提高了其准确度和工作效率。据此回答(1)~(2)题。 (1)工程技术人员指挥无人遥控直升机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①RS ②GPS ③GI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新疆采用了卫星遥感技术,是因 为( ) ①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 发射和反射的波谱范围 广, 连续性强 ④卫星遥感智能化高, 在治虫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应用 主要功能 城市信息 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 管理与服 的各种信息 务 城市规划 进行城市与区域多目标的开发和规划 城市道路 显示有关道路的路况、 交通流量、 沿线环境 交通管理 等空间和属性信息 实时跟踪灾害发生、 发展过程, 对灾害进行 城市抗灾 快速分析、 评价和模拟, 辅助开展灾后的应 减灾 急和恢复工作 城市环境 环境规划与决策、监测、评价、预测与模拟 管理
4.工作过程
5.应用 (1)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 城市规划、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公安、水利、公共设备、商业 金融等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2)案例——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典型应用
城市规划和管理 基础设施管理 土地利用与管理 生态环境管理
二、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遥感技术 (1)工作原理:不同物体对电磁波发射、反射和吸收的特性不 同。 (2)概念: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 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 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3)优点: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 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 (4)系统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 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
【模块复习 师说】2016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构想 课件:第三部分第11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4
解析: 根据题干中“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农业主产区农 业结构战略调整”可知, 本题组考查区域农业生产问题及区域农业 发展战略。第(1)题,河套灌区存在的问题是土地盐碱化,人为原 因是不合理灌溉; 甘肃新疆存在的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与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等有关;东北平原由于重用轻养,导致黑土肥力下降;长 江流域的季风不稳定性(自然原因)导致水旱灾害频繁。第(2)题,我 国东北平原是我国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黄淮海平原的棉花生产优势 突出;华南地区主要是建设成为商品蔬菜出口基地。 答案:(1)C (2)A
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及影响 影响条件 具体内容 影响 中部平原地势开阔平 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 地形 坦、土壤肥沃 作和大规模经营 自然 大部分属于温带和亚 气候 宜于栽培多种农作物 条件 热带,水热条件好 五大湖、 密西西比河水 水源 有利于灌溉 源充足 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 社会 经济 经济基础好, 利于农业 经营和土地利用方式的 经济 基础 发展 转变, 对农业区域专门化 条件 起决定作用
位置
生产条件
美国东北部 气候湿冷,无霜期短,土壤较贫瘠,不适宜种植 和沿五大湖 谷物,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靠近东北部工 各州 业区,市场需求量大 美国中部和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 北部地区 较少,宜于小麦种植 乳畜带西南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无霜期较长,年降水量主产区”存在问题及其人为原因, 对应正确的是( ) A.河套灌区:土地盐碱化——过度农垦 B.甘肃新疆:土地荒漠化——降水减少 C.东北平原:黑土肥力下降——重用轻养 D.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季风气候 (2)关于下列农业主产区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东北平原主产区建设为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B.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建设成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C.华南主产区建设成商品棉基地 D.汾渭平原主产区建设成商品蔬菜出口基地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
南方和北方的主要差异
对点训练 2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 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1)~(2)题。
(1)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基础梳理 一、东、中、西差异 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2.东、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主要 东部地带 中、西部地带 方面 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 农业经济比重大,西部工 产业 对发达,工业以轻型或轻 业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 结构 重混合型产业为主 具有一定过渡性特征 进程快, 工业产值比重高, 外资企业、 中外合资企业、 进程相对滞后,工业产值 工业 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 比重低,以传统型工业为 化 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 主体 发展
解析:(1)由安徽地形特征来分析,西南部、南部的地形以山 地、丘陵为主,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平原地区为农产品主产区和城 市化地区, 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布面积一般大于城市化地区, 故图例 Ⅰ为城市化地区,图例Ⅱ为农产品主产区。(2)Ⅱ区为农产品主产 区,Ⅰ区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多为农村,我国人口迁移主 要由农村迁往城市,故 A 项正确;Ⅲ区为山地、丘陵地区,Ⅱ区 为平原地区, 平原地区铁路建设成本低; 商业网点密度平原地区大 于山地、丘陵地区,故 C 项错误;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化地区, 承接外省产业转移地区为Ⅰ区,故 D 项错误。 答案:(1)D (2)A
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 3.措施加快优势资源开பைடு நூலகம்,发展特色产业 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4.意义 (1)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 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 稳定与边疆安全。 (3)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与①地相比,④地粮食商品率低的原因是( A.自然条件差于①地 B.粮食单产低于①地 C.人均耕地少于①地 D.复种指数小于①地
)
解析:第(1)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四个地区中, 粮食商品率最高的是东北地区, 积温最多的是南方地区, 年降水量 最小的是西北地区,据此可以作出判断。第(2)题,考查不同地区 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④代表的粮食基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和 东北地区相比,南方地区热量充足、复种指数大、粮食单产高,但 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较少。 答案:(1)A (2)C
考点一 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及西部大开发 1.东、中、西三大地带差异
2.西部大开发 ①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有能力加大对西部地 区的支持力度;②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 巨大;③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有条件支持 有利条 和帮助西部地区; ④西部地区有了一定的物质基 件 础,积累了一些加快发展的经验;⑤西部地区劳 动力成本低,资源利用和市场开发潜力大;⑥西 部地区的人民有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
安徽卷2013 年 12 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 例 1.2014· 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 2020 年),从开发内容上将 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 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 分别是( ) 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Ⅱ、Ⅲ、Ⅰ D.Ⅲ、Ⅰ、Ⅱ (2)三类区域中( )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粮食基 地 粮食商 品率(%) 积温(℃) 年降水 量(mm) ① 45 2 500~3 400 450~550 ② 27 2 000~4 500 250~300 ③ 19 4 000~4 300 650~780 ④ 29 5 000~6 000 1 000~1 300
(1)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粮食基地分别位于我国( ) A.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南方地区 B.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 C.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南方地区
①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②交通等基础 不利因 设施落后, 经济基础薄弱; ③科技教育发展滞后, 素 劳动者素质不高,生产力水平低 ①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的基础; ②把生 重点措 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依据; ③把抓好产业结构 施 调整作为开发的关键; ④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开 发的动力
对点训练 1 读下表(①②③④代表我国四个粮食基地),完成 (1)~(2)题。
城市 水平高、城市分布密度大 水平低、城市分布密度小 化 对外 高 低 开放 程度
二、南方与北方 区域特征 限制因素 跨越暖温带、中温 带和寒温带;地形 水资源不足,黄 北 以平原高原为主; 土高原水土流 方 失严重 森林、煤炭、石油、 铁矿等资源丰富 界 秦岭—淮河一线 线 多山地丘陵,热量 丰富,水分充足, 洪涝灾害、环境 南 有色金属矿产、生 污染、山地丘陵 方 物资源、水力资源 区地形破碎 等相当丰富
发展方向 调整产业结构、 扩大对外开放、 改善生态环境
产业升级,推进 工业化和城市 化,治理污染
三、西部大开发 1.大开发范围:10+2+3(西部地带 10 个省区、内蒙古、广 西两个自治区, 湖南湘西、 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 3 个自治州也比照 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2.条件 (1)优势: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 潜力大。 (2)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2)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 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解析:第(1)题,从水资源总量可以推断出,甲代表南方地区, 水资源总量比北方大,南方地区降水量大,蒸发量也大;乙代表北 方地区,人口总数比南方少,主要原因是南方经济发达;北方地区 平原面积广, 耕地比重大。 第(2)题, 甲地区(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 北方油气资源比南方丰富; 南方地区能源供应不足, 需要从北方运 输大量煤炭;南水北调是为了缓解北方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答案:(1)D (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