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3的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习作3
习作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用几段通顺、连贯的话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
3.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位同学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很多的人、很多的景物、很多的新鲜事,这些都是习作的好材料。
说说你最近都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例文
1.刘常宁同学在小河边玩儿的时候,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于是就写了这篇习作。
大家读一读他的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2.学生自读例文。
3.从他的文章中,你知道他都看到了什么吗?
4.“蚂蚁、沙土、甲虫”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在他的笔下却是那么有情趣。
他为什么能把文章写得这么好呢?
(因为他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一双勤快的手。
)
5.说说他的文章哪里写得好。
三、激发兴趣
1.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很多可写的事,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都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回想一下,自己曾经看到过哪些美好的景物、事物等没能记下来。
2.以后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及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的好习惯。
3.学生习作。
4.进行评改。
四、修改习作
1.自己读一读,然后自己修改。
2.请同桌、小伙伴帮忙改一改。
3.老师通过例文指导学生进一步修改。
三年级语文下册 习作三教案 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习作三的要求,明确习作的主题和内容。
(2)学会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能够清晰、连贯地叙述事件。
(3)能够通过阅读习作,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帮助学生明确习作的内容和方向。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想象、联想等方法,丰富习作的内容,提高表达效果。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
2. 教学重点:理解习作要求,明确习作的主题和内容。
3.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能够清晰、连贯地叙述事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2)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1)讲解习作三的要求,明确习作的主题和内容。
(2)讲解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如何清晰、连贯地叙述事件。
3. 实践练习:(1)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独立写作。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修改。
(1)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课后作业1. 根据习作三的要求,完成一篇习作。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2.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习作的要求和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优秀习作,掌握写作方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习作3》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习作3》教学设计一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针对《习作3》这一节目,通过给出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人物描写”的敏感度,使其能够真正体会人物情感与内心变化,从而更好地写出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描述;2.增强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使其在语言表达上更加准确、地道、生动、有感染力;3.让学生学会通过对人物情感与行为的描写,从而促进学生对人类本质与行为特征的深刻理解。
三、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情感,准确把握情绪信息的流露方式;2.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艺术化描写与透视人物内心,在写作中获得业务与实际感受;3.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规范性、通顺性及生动性等要领。
四、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捕捉到人物身上的微妙线索,拓展他们的感知能力;2.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况与氛围,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3.如何针对孩子的素质特点,深度引导他们完成作文。
五、教学教具1.教材: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2.短篇小说阅读材料;六、教学过程1.呈现与导入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介绍本节学习的主题,并与学生沟通,探讨学习这个主题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图片、故事等方式吸引学生的目光、开启学生的思维。
2.情境营造将上课的时间和地点转化为一个有意义的学习场地,为学生展示人物的形象轮廓并模拟出课文中的情景,以激发学生情感与心智的共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题和人物。
3.引导读入教师简短地介绍课文的重点内容,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要素,同时引领学生用阅读的方式探索课文,从本质上了解不同人物的特点和内涵,加深学生对人物心理和情感的理解。
4.分析人物特点采用精确的动词和问答方式,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人物描写的特点和方法,从情感、行为等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尖锐的划分和分析。
教师还可以建立引导小组,以便于学生探讨、加深自己的理解。
2019新版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3教学设计教案
习作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用几段通顺、连贯的话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
3.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位同学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很多的人、很多的景物、很多的新鲜事,这些都是习作的好材料。
说说你最近都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例文
1.刘常宁同学在小河边玩儿的时候,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于是就写了这篇习作。
大家读一读他的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2.学生自读例文。
3.从他的文章中,你知道他都看到了什么吗?
4.“蚂蚁、沙土、甲虫”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在他的笔下却是那么有情趣。
他为什么能把文章写得这么好呢?
(因为他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一双勤快的手。
)
5.说说他的文章哪里写得好。
三、激发兴趣
1.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很多可写的事,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都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回想一下,自己曾经看到过哪些美好的景物、事物等没能记下来。
2.以后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及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的好习惯。
3.学生习作。
4.进行评改。
四、修改习作
1.自己读一读,然后自己修改。
2.请同桌、小伙伴帮忙改一改。
3.老师通过例文指导学生进一步修改。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作文三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曰课时教学流程3.小结:看来用一件具体事例来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会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
想一想:他是怎样把这件事说清楚的?(他把自己是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说清楚了,同时这件事与自己的特点相吻合)4.仔细思考:你们经历的哪件事最能表现自己的特点?和同学一起交流。
交流时要注意:把事情说清楚,这件事要与自己的特点相吻合。
5.创设情境:孩子们,学校兴趣小组要招收新成员了,你们愿意去报名吗?你想展现自己的哪些风采呢?要求:应聘人员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清楚自己的特长。
招聘人员认真听,看看前来应聘的同学是否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清楚自己的特长了,可以提问。
6.孩子们,通过我们的交流,是不是清楚怎样介绍自己了?有信心写好吗?最后老师还要提醒你:给你的文章加一个精彩的题目。
三、用我笔,写不同1.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片段。
2.范文导航我我叫XXX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我是一个“动静分明”的人,在学校,我文静腼腆,甚至有一点点胆小。
但在家里,我可就闲不住了。
我一会儿打打篮球,一会儿玩玩赛车,一会儿练练跆拳道。
有时,我还很调皮,简直就像一个胆大包天”的人。
(介绍人物的外貌入手,其次谈到性格以及爱好等特点。
)我有许多爱好:画画、与子、游泳和手工。
其中,我最喜欢游泳和画画了。
小区里的游泳池只有夏天才开放。
所以,我自从二年级学会游泳以后,除了上课和写作业,其它时间,都心心念念地想着游泳。
辛亏我每星期都画两张画,否则的话,我就会得“思游泳、想画画”病了。
我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缺点。
比如:我在上课的时候很少举手回答问题。
因为,我怕回接着教师以班上一名同学的发言为例,引导学生体会怎样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清楚自己的特点。
讨论出把这件事说清楚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的哪件事最能表现自己的特点。
之后创设应聘的答错,被同学们笑话呀。
我做事有一点点地拖拖拉拉。
不过,我的优点可就比缺点多得多了,我热爱劳动、尊敬师长、乐于帮助人……(生动的描写自己的爱好有很多,具体描写游泳和画画。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习作3》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习作3》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和理解作文的概念,能够写出简单的作文。
2. 能够了解作文要素,如主题、标题、开头、结尾等,能够正确运用。
3. 能够认识和理解作文的语言特点,如用语、修辞等,能够正确运用。
4. 能够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学生的中文写作热情。
教学重点:1. 了解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的语言特点。
2. 能够完成简单的作文写作任务。
教学难点:1. 能够写出表达清晰、条理清晰的作文。
2. 能够用比喻、想象、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加作文的艺术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讲解文本材料《习作3》。
2. 教师准备教育实践课程,如语言、写作比赛等。
3. 教师准备作文导引,如示范作文、指导写作、评价作文等。
教学过程:一、活动1:导入1. 听录音:引导学生观察一张椅子,以“椅子”为主题,听录音,回答问题。
2. 课文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听取学生的意见,展示作文《习作3》。
二、活动2:学习1. 明确主题:引导学生理解主题。
2. 学习要素:讲解作文的基本要素,如题目、主题、开头、结尾等。
3. 学习语言特点:讲解作文的语言特点,如用词、修辞等。
4. 作文实践:指导学生写作,如选主题、写标题、组织文章、修辞等。
三、活动3:评价1. 评价方法:让学生交作文,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制定评价标准,如主题明确、结构合理、语言清晰、修辞生动等。
3.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作文进行评分、分段讲解。
四、活动4:举办比赛1. 组织学生:选拔优秀作品,组织学生参加语言、作文比赛。
2. 撰写说明:组织学生撰写说明、报名表等。
3. 比赛主题:确定比赛主题,如我的家、我的假期等。
4. 发布成果:将学生优秀作品张贴在教室、学校公示栏等处,发挥学生的写作成果,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教学总结:在本次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作文的基本要素和语言特点,指导学生完成简单的作文写作任务。
通过课堂比赛,增强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3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3教学设计优秀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3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材简析例文是一个小学生刘常宁的习作《小草中的发觉》,小作者用一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发觉了草丛中可爱的小生命----正在造新房的蚂蚁和摆动长须的甲虫。
小作者通过细心观看,简练描述,展现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草丛。
本次习作确实是运用《小草中的发觉》这篇例文,引导学生充分融入生活,观看生活,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摄取鲜活的写作素材。
让学生学会观看,在观看中学会试探、学会发觉,同时引导学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细致地刻画生活中的发觉。
二.学情分析在习作方面,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缺乏观看的眼力和详尽的表达能力,有很多小孩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人、事、物,“视而不见、漠不关心”,小孩的好奇心是存在的,可什么缘故一描述起来,就只能说些大致的信息呢?这确实是有心没有心的问题了。
俗语说,会看的看门道,可不能看的看喧闹。
小孩们的好奇只留存于看喧闹的层面上,缺乏观看方式的指导与观看发觉的记录与积存。
老舍先生说:“要认真观看身旁的人,他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下来,养成一种适应,刮一阵风,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
因此,及时把日常生活中的观看、体验和感受写下来,贮进自己的“素材库”,如此就锻炼了学生的眼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就拥有了一双会观看发觉的眼睛,拥有了能说会写的表达能力,久而久之,作文确实是信手拈来的事了。
三.教学目标:1. 读懂例文,了解小作者是如何用自己的眼睛发觉小动物的,又是如何细致地写出它们的活动的。
2. 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细心观看,熟悉事物,并把自己的观看发觉记录下来,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 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觉认真细致地描述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4.结合例文和观看实践,激发学生探讨发觉的爱好,培育留意观看的适应,让他们充分感受探讨和发觉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例文引路,引导学生学会观看,发觉生活中的新事物或新现象,完成观看记录表的填写。
2019年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3教学设计
习作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用几段通顺、连贯的话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
3.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位同学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很多的人、很多的景物、很多的新鲜事,这些都是习作的好材料。
说说你最近都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例文
1.刘常宁同学在小河边玩儿的时候,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于是就写了这篇习作。
大家读一读他的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2.学生自读例文。
3.从他的文章中,你知道他都看到了什么吗?
4.“蚂蚁、沙土、甲虫”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在他的笔下却是那么有情趣。
他为什么能把文章写得这么好呢?
(因为他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一双勤快的手。
)
5.说说他的文章哪里写得好。
三、激发兴趣
1.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很多可写的事,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都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回想一下,自己曾经看到过哪些美好的景物、事物等没能记下来。
2.以后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及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的好习惯。
3.学生习作。
4.进行评改。
四、修改习作
1.自己读一读,然后自己修改。
2.请同桌、小伙伴帮忙改一改。
3.老师通过例文指导学生进一步修改。
2019新版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3教案
习作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用几段通顺、连贯的话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
3.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位同学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很多的人、很多的景物、很多的新鲜事,这些都是习作的好材料。
说说你最近都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例文
1.刘常宁同学在小河边玩儿的时候,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于是就写了这篇习作。
大家读一读他的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2.学生自读例文。
3.从他的文章中,你知道他都看到了什么吗?
4.“蚂蚁、沙土、甲虫”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在他的笔下却是那么有情趣。
他为什么能把文章写得这么好呢?
(因为他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一双勤快的手。
)
5.说说他的文章哪里写得好。
三、激发兴趣
1.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很多可写的事,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都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回想一下,自己曾经看到过哪些美好的景物、事物等没能记下来。
2.以后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及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的好习惯。
3.学生习作。
4.进行评改。
四、修改习作
1.自己读一读,然后自己修改。
2.请同桌、小伙伴帮忙改一改。
3.老师通过例文指导学生进一步修改。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苏教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写作。
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创造,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文字表达出来。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材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
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生活中的事物,通过想象和创造进行写作。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运用想象力进行写作。
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文字表达出来。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教学新课: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的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写作。
3.3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写作。
3.4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评价:对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4.2 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过程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使用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作为教材。
5.2 教学辅助材料:提供图片、图表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5.3 教学工具:使用黑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进行讲解和展示。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6.2 示范法:教师进行写作示范,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写作练习。
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和创造,提高写作水平。
【精品学习】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苏教版
习作三【习作要求】按照书信的格式给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把家里或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告诉他们。
写好后,自己把信寄出去。
【习作指导】写信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
写信要符合书信格式。
信的开头写称呼,要顶格写。
称呼后面加冒号。
信的正文另起一行,每段开头空两格。
要先写问候的话,再把要说的事情一件一件往下写,最好每件写一段。
正文写完了,要另起一行写上“祝你健康”等祝福的话。
最后写上名字和日期。
名字写在右下方,前面可以写上“弟”“妹”等称呼。
日期写在名字的下一行。
信写完了,还要写信封。
别忘了一定写上收信人和寄信人的邮政编码,把信封好,贴上邮票,信就可以寄出去了。
信封的左上方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要写得大一些。
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
教学课时:两课时同学们,最近我们收到了一些同学的来信,信中讲述了你们对近一段时间通过网络学习、电话学习、收看空中课堂等学习方式的感受和体会,有的同学还通过这封信表达了你们对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的敬意,对学校提供的这些学习条件的感谢,对老师的关心、惦念等,这些都让老师们很感动。
我们感到,同学们确实在不断成长、成熟,学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些同学对于书信的书写格式和要求还不够清楚,今天我们就对“如何写书信”进行一次辅导。
书信是常用的一种应用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书信,就是我们平常经常用的亲友之间联系工作,商量事情,交流情感,询问生活情况的书信;另一类是专用书信,例如介绍信,证明信,表扬信,感谢信,慰问信,贺信等。
今天我们只讲一般书信的写法。
书信有固定的格式,请看这封信:亲爱的奶奶:好久没给您写信了。
您近来身体好吗?叔叔、婶婶好吗?叔叔来信说,您经常念叨着我。
奶奶,我已经上四年级了,更懂事了。
昨天,爸爸不在家,妈妈下班回来忙着烧菜做饭,我见妈妈忙不过来,就帮妈妈洗菜、切菜。
妈妈夸我说:“我的小学长大了!”奶奶,您说我是不是长大了?冬天到了,爸爸妈妈要我告诉您,天冷要注意身体,穿得暖和些,下雪最好别出去。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习作3》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习作3》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真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2.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写出具有独立思想和感情的短文。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抓住事物的本质。
2.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的特点和本质,写出具有独立思想和感情的短文。
教学过程一、热身阶段(5分钟)1.引入话题:老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找到图片中的物品,并说出物品的特点和本质。
2.练习口语表达: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与同桌交流物品的特点和本质。
二、新课阶段(20分钟)1.教师为学生讲解并展示《习作3》的内容、形式和要求。
2.老师让学生站在操场上,观察校园内的景色,并让学生找到一样东西,独立思考并想出一个适当的写作主题。
3.反馈讨论: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和创意与同桌分享,老师从中选取一份来讲解4.模拟写作:老师通过模拟写作,向学生展示如何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写出富有个性的短文。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写作时间15分钟。
2.学生根据所写的成果向同桌展示,同桌进行点评。
四、总结归纳(10分钟)1.老师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写作中的收获和体会。
2.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强调观察事物的重要性,以及运用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写出具有个性和情感的短文,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学生们也应该总结归纳自己在写作中的收获和体会,并反思自己今后的写作方向和重点。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3》精品教案
习作3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用几段通顺、连贯的话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
3.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每位同学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很多的人、很多的景物、很多的新鲜事,这些都是习作的好材料。
说说你最近都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例文1.刘常宁同学在小河边玩儿的时候,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于是就写了这篇习作。
大家读一读他的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2.学生自读例文。
3.从他的文章中,你知道他都看到了什么吗?4.“蚂蚁、沙土、甲虫”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在他的笔下却是那么有情趣。
他为什么能把文章写得这么好呢?(因为他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一双勤快的手。
)5.说说他的文章哪里写得好。
三、激发兴趣1.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很多可写的事,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都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回想一下,自己曾经看到过哪些美好的景物、事物等没能记下来。
2.以后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及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的好习惯。
3.学生习作。
4.进行评改。
四、修改习作1.自己读一读,然后自己修改。
2.请同桌、小伙伴帮忙改一改。
3.老师通过例文指导学生进一步修改。
第三单元习作教学反思《习作3》是要求学生写生活中的新发现。
这篇文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题目写。
在新授时,我着力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关注生活,从生活中选择合适的材料,注意选择的材料及其角度的新颖性。
并指导学生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写好这件事。
记事要有重点,写具体。
一.教学效果:1、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较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足见兴趣的重要性。
这节课,试着改变教师一手包办的局面,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做老师来品评同龄人的作文,来批改同龄人的作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习作3
习作3【教学目标】1.开展“晒晒我的新发现”活动,走入大自然留心观察,把新奇有趣的发现记入小组循环观察日记,逐步养成留心观察,记录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2.借助例文,学习小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发现具体、生动地写下来的。
尝试把观察与联想相结合,在观察中展开合理想象,把自己感觉新奇有趣的地方写具体,做到文通句顺。
3.重点围绕是否“把自己的发现写得有意思”评价并修改自己的习作,编辑小组“我的新发现”手抄小报,展示交流。
【教学重难点】重点:1.开展“晒晒我的新发现”活动,走入大自然留心观察,把新奇有趣的发现记入小组循环观察日记,逐步养成留心观察,记录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2.尝试把观察与联想相结合,在观察中展开合理想象,把自己感觉新奇有趣的地方写具体,做到文通句顺。
难点:把观察与联想相结合,在观察中展开合理想象,把自己感觉新奇有趣的地方写具体,做到文通句顺。
【教学设计】1.习作指导前,从学生的生活切入教学,提前一周进行观察,给足时间让学生尝试学会观察,记录观察,交流观察,积累习作的素材。
2.借助观察记录卡与例文比较,在师生对话中推进学生感受小作者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自己的发现的,学习小作者善于观察并且能展开合理想象的好习惯。
3.习作后,在自主修改、师生共同修改的基础上,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如何把新发现表达出来。
同时渗透修改方法,让学生明白修改自己的习作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把修改习作落实到实处。
4.开展班级作文编辑活动,以黑板报的形式,展示学生习作,注重推进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写作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组织开展“晒晒我的新发现”观察活动,设计观察记录卡,提前一周发给学生。
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寻找新的发现。
可以走进树林、草丛、花园、麦田……,把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在观察记录表上,还可以画出自己的观察发现。
每一个小组准备一个循环日记本,循环使用,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新发现,并利用早读进行交流。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设计第一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设计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设计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次作文共分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例文”。
主要写小作者仔细观察看到的景物。
写得清楚、明白,充满同趣。
第二部分是“习作要点讨论”。
紧扣本次习作训练要点,对“例文”的有关写作方法)作了提示。
第三部分是“作业”。
先提出本次习作的要求,然后建议充分进行习作的交流。
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按顺序抓住重点把在观察所见景物写出来的。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领会写发现一要新,二要细。
3、按照“作业”要求,从观察到的景物中,选择两三次,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35】一、启发交流,导入新课1、交流平时生活中新发现的情况二、揭示要求,明确目标1、出示要求,思考:(1)、写什么?(2)、怎样写?三、学习例文,总结写法1、指名读,思考: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新发现?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2、默读,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把发现写具体的?(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3、小结:这篇例文通过小作者细致的描写小作者又抓住了“新”这个重点,使文章变得具体、生动、有趣。
所以,要写好这次作文,我们必须做到:细观察,抓重点。
(板书)四、迁移写法,循序练习1、口述。
①自由练说。
②同桌互说③指名说④师生共同评议2、写稿。
第二课时【36】一、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
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
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1、改病句。
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添词句。
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
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
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习作3》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习作3》教学设计二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做生活的有心人。
2、写出自己的发现,语句通顺,表达清楚。
3、展开联想,生动形象地介绍,比比谁写的发现最有趣。
4、鼓励学生为自己的作文画插图。
【教学重难点】重点:写出自己的发现,要把话说清楚,让人听明白。
难点:展开联想,生动形象地介绍自己的发现。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用课余时间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去观察、去发现。
2、学生准备画图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只要用心去观察生活,你时时处处都会有新的发现。
2、讨论:你在哪儿发现了什么?3、指名学生交流介绍自己的新发现。
二、例文引路1、刘常宁同学在小河边玩耍时,发现了话多让他喜欢的东西。
大家想知道吗?2、范读《小草中的发现》问:刘常宁同学发现了什么?(蚂蚁建新家、甲虫)3、引导发现:刘常宁同学是怎样写出我的发现的?①那土一粒粒的,像细细的沙。
②它是深褐色的,头上顶着两根长长的须,像电视机上的天线。
③它不停地动着,大概是想接收春天的信息吧!4、教师指导:他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还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写得真有意思。
三、自主交流,集体评议1、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要把话说清楚,可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并能适当地展开联想。
2、集体交流,互相评议:介绍语言是否清楚,表达是否准确、生动。
四、学生习作1、学生练习写稿,老师巡视指导。
2、同桌之间交换习作,互批互改,教师参与讨论。
五、配画插图1、为自己写的作文画张插图,一定会为作文增色不少。
2、把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参加我的发现信息发布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3的教案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了解小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小动物的,又是如何细致地写出它们的活动的。
(2)通过例文,激发学生发现和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一切感官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力求有新的发现。
(3)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写出来。
教学重点:
写出自己的发现,要把话说清楚,让人听明白。
教学难点:
展开联想,生动形象地介绍自己的发现。
教学用具:
(1)布置学生用课余时间在草丛、树林甚至泥土里去观察、去发现。
(2)学生准备画图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
(1)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只要用心观察生活,你时时处处都会有新的发现。
(2)在哪儿发现了什么?
(1)认真听老师讲述
(2)指名交流各自的新发现
(二)例文引路
(1)刘常宁同学在小河边玩耍时,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
大家想知道吗?(2)范读《小草中的发现》,读后问:刘常宁同学发现了什么?
(3)刘常宁同学是怎样写出“我”的发现的?
(4)小结:她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还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写得真有意思。
(5)自主交流: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发现,要把话说清楚,可以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并能适当地展开联想。
(1)产生兴趣
(2)认真听老师范读后指名回答:发现了蚂蚁建新家、甲虫。
(3)学生讨论: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的:
①那土一粒一粒的,像细细的沙。
②它是褐色的,头上顶着两根长长的须,像电视机上的天线。
③它不停地动着,大概是想接收春天的信息吧。
(4)认真听老师总结
(5)同桌互相说说后集体交流,互相评议:介绍语言是否清楚,表达是否准确、生动
(三)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1)学生练习习作
(2)巡视辅导自主修改: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地读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