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会计准则变迁制度经济学论文
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1-193-01摘要会计准则是关于会计活动或会计行为的规则,因而也是一种制度。
本文回顾了我国会计准则变迁历程,尝试利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会计准则的变迁进行系统研究。
最后,结合以上研究分析得出了对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启示。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变迁制度经济学20世纪90年代,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传入我国,其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颇有价值的方法,同时也对会计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会计研究的革命。
一、会计准则与制度会计准则是会计处理的原则、规范和程序。
会计准则提供了会计信息系统相互影响的框架,为会计信息系统设定人为的制约。
因此,会计准则作为制度的一部分是毫无疑问的,并可以将会计准则的变迁纳入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中,本文对其变迁的若干问题给出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二、我国会计准则变迁历程(一)会计准则的萌芽阶段(1978-1992年)1978年以前,我国企业是单一所有制形式,采用的是统收统支体制下的资金平衡会计模式。
1978年以后,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相继发布了《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外合资经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试行草案)》。
(二)会计准则的产生阶段(1992-2002年)1992年,会计制度进行全面改革。
在保留原来会计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参照《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的模式,推出了“两则两制”。
1992年,又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专门用于改组上市的企业。
1997年,关联交易准则产生,此后在原来“两则两制”的基础上又陆续发布了一系列企业会计准则。
(三)会计准则的发展阶段(2001-2005年)2000年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先在股份公司执行,2002年在所有外商投资企业执行,同时鼓励国有企业执行,到2005年底之前,国资委监管的所有中央企业全面执行。
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面, 革除了分部门、 分行业的会计制度 , 颁行了 部颁布了十三个行业统一 性的会计制度 , 并 十三个行业全国统一的会计 制度 , 形成了会计 陆续颁布制定了 1 7个会计准则 , 旨在促进会 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的局面。 计的国际协调 , 加速我国会计 的国际化。 3其他制度变迁对会计制度的影响 二、 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会计制度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一个 制度变迁源于经济资源不同所有者之间 重要组成部分 ,其制定 与实施效果与其他制 的利益冲突及其调整 ,其实质就是行 为主体 度的变迁 密切相关。我 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 为 了获 取 最 大 的潜 在 利 润 . 以高 效率 制度 取 经 济 的体 制转 变 ,引发 了资 源 配 置 方 式 的 变 代低效率制度的动态均衡与博弈过程 。会计 革, 这一 变 革 要 求 重新 界 定 产 权 , 立 和 完 善 建 制 度 作 为 资源 配 置 和产 权 界 定 的 一 种 产 生 、 现代企业 制度。 会计 制度作为减少不确定性, 传导信息的机制 ,是整个社会经济制度中的 降低交易费用的重要机 制,是一种典型的产 重要一环 ,它的变迁遵循 了制度变迁 由不均 权制度,其变迁也 同样会受到其他制度变迁 衡状态 向均衡状态转换的规律。这一过程直 的影 响 。 接表现为会 计制度变迁需求与供给 的变化 , ( ) 二 会计制度变迁供给的影 响因素 因此 , 过 对 其影 响 因素 的分 析 , 以 揭 示我 通 可 1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 国会计 制度 变迁 的动 因 。 宪法秩序通过对政体和基本经济制度的 ( ) 一 会计制度变迁需求的影响因素 规定来界定制度创新的方式和方向。 一方面 , 1科 技进 步 因素 . 宪法对政体和基本经 济制度 的详细规定可能 科技对改变制度安排的利益有普遍的影 会缩小制度安排的选 择空间; 另一方面 , 由宪 响。 科技进步能够降低交易费用 , 有效地改变 法赋予政府掌握国家的“ 力潜能 ” 暴 可能会产 收入流在要素所有者及各部 门之 间的分配 , 生“ 规模经济 ” 效应 , 降低交易费用和外部性。 有利于新制度的产生及其作用的发挥。 此外, 我国宪法及会计法 的修订 ,明确 了我 国从分 科 技 进 步还 能 提 供某 些 必 需 的物 质 条 件 而成 行业 、分部门的会计 制度到实行国家统一的 为新 制度实施的保证。我 国从 1 7 9 9年开始 会计制度的合法性 ,也决定 了政府在会计制 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企 业经营与管理日 度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趋完善 ,会计实务的 内容也 在不断扩充与丰 规范性行为准则也会影响制度变迁 的供 富, 会计理论 、 会计制度也在不断进步。科技 进步 引发了会计制度变迁的需求。 另一方面, 科技进步也 为会计制度变迁提供了一定的物 质条件。 更加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 更加便捷 的会计核算方式促使会计制度变迁从潜在的 需 求 向现 实 的需 求 转化 。
会计规则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论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
栏 目协 办: 湖南移动通信有 限公 司
维普资讯
on ce & Accountng i
I 财含 I
名 义 上 是 这 样 的 ) , 益 来 自企 业 的 所 得 税 , 效 率 后 收 低 和 交 易 成 本 也 阻 碍 了政 府 租 金 的 提 高 , 成 了 会 计 规 形
规 则 也 是 一 种 制 度 安 排 。 当 条 件 发 生 变 化
使 得 改 变 原 来 会 计 规 则 的 安 排 能 够 为 会 计
规 则 制 定 者 带 来 更 多 的 收 益 分 配 时 ,就 会
产 生 会 计 规 则 制 度 变 迁 的 动 力 。 在 政 府 的 宏 观 层 面 表 现 为 会 计 规 则 的增 加 和 修 订 ,
会 计 制 定权 划 分 为 一 般 通 用 的 会 计 规 则 制
则 , 且会 计 信 息 具 有 “ 济 后 果 ” 即会 计 而 经 , 信 息 将 影 响企 业 不 同 的 利 益 相 关 人 的 决 策
行 为 ,受 影 响 的决 策 行 为 反 过 来 又 会 影 响
利 益 在 利 益 相 关 方 之 间 的 分 配 。 然 , 计 显 会
利 最 优 考 虑 ,应 该 将 一 般 通 用 的 会 计 规 则
制定 权 授 予 政 府 ,将 剩 余 的 会 计 规 则 制 定
权授予 经营者。 二 、 国会 计 规 则 制 度 的 变迁 我
规 则 是 一 种 类 似 公 共 产 品 的 制 度 ,一 旦 被 提 供 出 来 ,任 何 的行 业 和 交 易 活 动 均 可 无 偿 引 用 ,制 度 安 排 外 的 团 体 也 可 以借 鉴 利 用 , 在 着 “ 便 车 ” 象 的成 本 。 存 搭 现 会 计 规 则 制 度 的 权 力 主 体 应 该 由 受 会 计 规 则 影 响 的利 益 相 关 方 来 担 任 ,包 括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度变迁分析
会计准则》 ,宣告了会计准则计划规则时代的终结 ,
市场 规则 时代 的开始 。尽 管上述 制度 和准则 并没 有 完全脱 离计划 经济 的色彩 , 以此为起 点 , 国会计 但 我
准则进 入一个 沿着市 场化方 向行进 的持 续改 革发 展
第2 4卷第 3 期
21 0 0年 O 6月
武 汉 商 业 服 务学 院学 报
J OURNAL OF W UHAN COMMERCI RVI AL SE CE COLI GE
Vo . 4 No 12 .3
Jn ue
2 0 01
我 国会计 准则 的制度变迁 分析 ※
一
完 全 由国家制定 。 如果经 济环境发 生 了改变 , 须改 则 革 以会计 准则 为主要手 段 的的核算规 范体 系 。 由此
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准则变迁发生在经济体制改革 和企 业制 度改革 之后 , 被动式 的变迁 。 是
二、 我国会 计准则 变迁 中存 在 的问题
、
我 国会计准 则变迁 的基本 特征分 析
间制约 机制 不健全 等 问题 。为此 , 须在 政 府重视 和规 范管 理 的前提 下 , 必 采取 切 实有效 的措施 , 继续 深化会
计 制度 改革。
关键 词 : 会计 准则 ; 制度 变迁 ; 强制性 变迁 ; 革 改
中 图分 类号 :2 3 F 3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0 — 2 7 2 1 )3 0 3 - 3 1 9 27(000— 06 0 0
改革开 放三 十多年 ,中国的经济体 制发 生 了根 本性 变革 ,与之相适 应 的会 计规 范体 系也在 不断 地 改革 和完善 之 中。92年颁 布 、9 3年实施 的《 业 19 19 企
会计制度演进的经济分析
会计制度演进的经济分析本文尝试利用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方法对会计制度演进开展经济分析。
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方法是制度经济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关于路径依赖理论、国家理论、社会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成果等开创性地超越了新古典经济学面临制度规律的解释难题。
不仅合理解释了制度变迁中动态化、非理性行为和集体行为等三大难题,而且发展成较为完善的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方法的一般理论框架。
会计制度自身也是一种经济制度,既然是一种经济制度,就很可能与其他经济制度一样可以利用制度供给与需求、制度均衡与非均衡以及制度变迁等一般制度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去分析会计制度演进过程。
在市场经济下,经济越发展,会计制度越重要。
会计制度演进对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会计制度都面临诸如哪些国家政策环境变化、经历了什么样的信息科技变革时代,面对什么样的金融创新风险,会计制度行为个人素质和组织团队效率如何改进以适应和推进经济环境发展变化等诸多难题和挑战。
对这些难题的解决,构成了会计制度的演进过程。
而会计制度的演进过程同如如何一种制度的演进过程一样,表现为打破一个均衡状态,进入非均衡状态,在不断演进发展中,达到下一个新的均衡状态,循环往复,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笔者力求采用制度变迁理论和历史分析方法对会计制度演进规律进行经济分析,围绕会计制度一直以来着重解决的资金筹集、资本结构决策和红利分配政策选择等会计制度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不同历史时期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会计制度演进趋势提出了一些思考,揭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等诸多因素对会计制度演进的重要影响。
本文重点对会计制度的经济思想进行系统分析,结合会计发展不同历史时期主要会计制度特性,对会计制度的演讲过程进行经济分析和历史分析。
基于前面提到的会计制度发展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市场经济因素影响而呈现不同特征;同时,对市场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以前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成熟等不同历史阶段研究会计制度的演进过程。
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两军丽 民 科 蕾 技
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李 晖
( 山东教 育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系, 山东 济南 20 0 ) 50 0
摘 要: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理解会计 准则的制定及其形成 比单纯描述会计规范更有说服力, 在会计 准则研 究方法中引入西方新制度经 济学的内涵会更有助于中国 色的会计准则理论与方法体 系的建设与发展。尝试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各种理论, 特 分析会计准则变迁的本质要求及 其特征。 从而对我 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及 变迁方向提 出建议。 关键词 : 会计准则; 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兴起于 7 年代后期。正如科斯所说 , 0 所谓新制度经济 变迁 , 并有向存量变迁的趋势。 学, 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 把制度作为—个重要的 在经济转轨中,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参考和引入了大量成熟市场 经济变量引入到经济学的研究之中, 并且把制度的分析纳人与经济分析 经济国家的会计制度或规范 , 同时将政府 自上而下的领导、 组织和协调与 的一般框架之内, 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功绩。 公众 自下而上的探索和试验相结合 , 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会计 会计准则是关于会计活动或会计行为的规则,这些规则实质上是各 人员在制度创新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最终达到会计制度改革的 目 。 标 实 种会计关系的制度化或规则化。会计准则约束的是会计方法选择, 进而言 践证明,这种强制性 中的诱致性在我 国会计准则制定和征求意见过程中 之, 还体现 了 一种利益关系。因此 . 可以把会计准则看作制度的一部分或 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并大大减少了 自 上而下的整体改革过程中由于信息 某种制度安排 , 并将会计准则的变迁纳入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 中, 对其变 不足可能出现的风险。 迁 的若干问题给出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 。会计准则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新 8 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渐进过渡的特点 , O 在过渡过程 制度经济学理论主要是交易费用理论 、 产权理论 、 制度变迁理论等。 中出现了双轨制的局面, 即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混存。 会计准则变迁 的这 l 会计准则变迁的本质要求 种初始条件 , 必然决定 了 国 汁准则呈现出增量式变迁的特征。 19 我 会 如 92 项制度的选择和创新( 制度变迁)是按照交易费用最低的原则来 年 6 2 , 月 5日, 财政部和国家经济体 制改革委员会联 合颁布的《 股份制试 进行的, 而会计准则作为制度 的一个方面 , 其选择和变迁也必然按照交易 点企业会计制度》就是首先适用于股份制企业的 , 了对计划经济体 , 实现 费用最低化来进行。交易费用最小的趋势是会计 准则变迁 的一个永恒趋 制下会计准则的 重大突破 。1 9 年发布的资产负债表 日 98 后事项 、 收人、 投 势。有了交易费用这个尺度. 不但可 以确定各种准则的优劣 , 而且可以根 资 、 建造合同以及会计政策 、 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等具体准则 。 据交易费用的高低预测准则演化的趋向。在假定 准则转变费用不高的前 都要求先在上市公 司施行 。 提下, 未来的准则选择一定是那些运行费用最低的准则安排。中国传统的 在根本上 , 这种增量渐进式变迁的特征是由其较低的交易成本所决 会计制度是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权现状相适应的,因为当时不存在什么 定的。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 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为适应经济转轨时 “ 有效市场” 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 , 。 “ 有效市场” 也在逐渐 期 的经济环境,我国的会计 准则变迁 与经济体制其他方面的增量渐进式 完善与发展 , 此时如果再按原有会计制度进行操作 , 势必会大大增加市场 改革相配套 , 有利于避免社会 的重大动荡 , 充分利用原有的政府管制资 交易费用。我国会计制度的每次大的变革都是交易费用理论应用的一个 源, 节省制度变迁成本。 典范 。可以预见 , 随着市场进一步完善 , 中国的会计准则将继续以交易费 随着各种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的试行 , 会计人员和有关各方对新制 用理论为依据进行制度安排和创新 , 这也是会计准则研究的一个立足点。 度的认识逐步加深 , 改革成本进一步降低 , 存量会计准则的变迁的时机也 2 对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日见成熟。 21 变迁主体分析 . 3 变迁方 向分析 从我国会计准则变迁 的历程可以看 出, 国会计准则变迁主要是政 我 制度变迁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交易费用最低 , 会计准则变迁同样也要 府强制推动的, 政府扮演了 制度供给者 的角色。 追求这一目标。 从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历史回顾中可以看出, 我国在制定 首先 。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搭便车” “ 问题是制度创新过程所固 和完善会计准则的过程中, 始终注意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因此 , 国 我 会计 有的问题. 加之不可能存 在有效的 “ 制度专利 ”因此如果政府不干预的 准则的变迁过程也就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 , 国际趋同的过程。“ 多年 话, 制度供给将会少于社会所需 , 造成制度供给不足。在我国, 政府不但拥 来 , 中国一贯高度重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和发展 , 也一直把它作为 有绝对的政治力量优势 , 而且还拥有很大的资源配置权力 , 能通过行政 、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一个基础和参考蓝本”所 以, , 我国会计准则以国际 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在不同程度上约束其他社会行为主体的行为。 此外 , 我 会计准则作为变迁 目 标能减少 制度变迁成本 ; 同时,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国在破除计划体制的同时, 市场体制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 不完全的计划 及其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正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张 , 得到越来越多国 和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相互并存。为了保障资源配置的效率 , 需要政府以 家和组织的关注 、 可和支持 , 认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乃至趋 制度包新衔接不完全的计划和市场 , f 以避免制度真空。 同, 能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减少交易成本。制度变迁成本和交易成本降低, 其次. 制度经济学在分析制度变迁过程时 , 将利益分配、 利益冲突及 是会计准则变迁的本质要求和方向, 因此 , 我国会计准则将国际会计准则 对利益冲突的解决作为这一过程的中,问题。因此, i , 在制度变迁中有可能 作为变迁 目 , 标 是符合理论要求的。 出现利益冲突。 一个能够带来资源配置改善的新制度安排 , 未必能使每个 参考文献 当事人的收益都有所增长。因此 。 制度经济学者认为 , 当新旧制度在资源 【】冯巧根. l 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准则研究中的应用Ⅲ. 财经理论与实践 。 配置方面孰优孰劣已经被确认的前提下,利益分配及冲突便决定与主宰 19 . 9 9 着制度变迁的过程和命运。 】滕晓东. 基于产权视角的会计准则研究 . 会计论坛 ,0 6 20. 给是由制度供给者的个别净效益决定的。在个人之间 自 愿合作的诱致性 [ 3 】宋献中, 小平. 谭 会计标准国际化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及其对我 国的启 制度变迁 中,一项正式的制度安排需要制度创新者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 示叨. 商业研究,03 20 . 力去组织和谈判 . 从而需要花费较多的制度创新成本。而“ 国家具有使其 [ 史 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分辛 J科教文汇, 0( 下) 4 伟. 】 斤1 1. 2 61 . 0 内部结构有序化的相应规则 , 并具有实施规则的强制力”使其可以比其 f , 5 】陈芳艳从 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研究, 0() J 1 2 62. O 他社会组织和个人 以低得多的费用实施制度安排。在中国转型期各种所 有制并存 , 各种社会利益之间也不可能完全一致 , 同样存在着各种不同的 利益要求 , 这就需要政府从公众 角度出发来协调 ; 另~方面, 在转型期的 ( 上接 2 5页 J —个鳞片处 , 由后向前剪至鳃盖, 这样既可以避开脊柱 , 又 中国, 既能代表 国有经济利益, 又能协调其他产权主体利益 的, 只能是政 正好暴露全部内脏器官。 最后, 鳃盖后 再从 缘向下剪到胸腹鳍稍前处, 腹 去掉 府。所有这些决定了在我国, 政府作为会计准则制定主体特殊的地位和权 壁, 完成解剖过程。 在解剖过程中, 剪刀应剪尖上翘, 剪柄下压 , 以免刀 尖碰坏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特征及解释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特征及解释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特征及解释:1. 重大改革: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会计制度逐渐与国际接轨,更加市场化和现代化。
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反映了中国经济制度的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早期的会计制度主要服务于计划经济,重点是统计国家经济数据。
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制度逐渐重视企业自主经营和市场竞争,注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比性。
3. 国际接轨: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与国际接轨有密切关系。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了适应国际经济规则,中国的会计制度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财务报告准则、会计信息披露、审计等方面的改革,使得中国的会计制度更加符合国际标准。
4. 提升透明度和规范性: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升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通过规范会计核算和报告,加强内外部监管,提升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和透明度,为企业的融资、投资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5. 加强监管和合规性: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也反映了对企业的监管和合规性要求的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对企业的监管和合规性要求日益严格,会计制度则成为保证企业合规的重要工具。
6. 面临的挑战: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会计处理方式差异,对新兴行业和金融领域的会计规范缺乏等。
此外,会计信息质量和可比性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总体来说,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呈现出逐步市场化、国际接轨、提升透明度和规范性的特征,旨在支持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发展。
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改进空间,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下的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研究(5篇)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下的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研究(5篇)第一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下的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研究【摘要】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正式公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这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尝试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历程、动因、会计准则变迁的方式进行尝试性解释,并探讨我国未来会计准则的变迁趋势。
【关键词】会计准则制度变迁回顾中国会计准则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与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渡相适应,会计准则在保持其相对稳定的同时进行了一些变更和改进。
它构成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新制度经济学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解为一个渐进的制度变迁。
本文拟以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来认识中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历程,分析其变迁的方式和影响其变迁的因素,探讨会计准则未来的变迁趋势。
一、制度、制度变迁的概念及“会计准则的制度观”(一)制度、制度变迁的概念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调整人类行为的规则。
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
理性人总是在技术条件给定的前提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无序或少序的经济环境必将加剧交易活动的不确定性,提高交易费用。
而制度提供一系列的规则约束规范了行为人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方式,确立竞争或合作的经济秩序,为人们的经济行为提供服务,从而减少交易活动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保护产权,促进经济增长。
制度变迁,就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
制度和制度变迁是由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冲突的解决过程和方式决定的,制度变迁是行为主体为了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寻求动态的制度均衡的过程。
(二)“会计准则的制度观”根据上述的概念,我们可以把会计准则理解为一项制度安排。
从规则的起源角度看,制度分为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会计准则属于外在制度的一种,所以研究制度的理论同样适合会计准则的研究。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特征及解释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特征及解释【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过程,包括其历史演变、特征、变迁原因、影响以及未来走向。
中国会计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传统农耕社会到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制度特征逐渐趋向规范化和国际化。
变迁原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增长。
这些变迁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社会治理和监管提供了有效手段。
未来,中国会计制度将继续与国际接轨,推动更加透明、可靠、规范的财务信息披露,以促进企业治理和资本市场发展。
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是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特征、解释、历史演变、原因、影响、未来走向、总结1. 引言1.1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特征及解释中国会计制度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经历了多次变迁。
这种变迁既受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也受到国内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其特征和解释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中国会计制度的历史演变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进程之一。
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中国会计制度在不断适应、整合国际会计准则的也在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会计制度的特征包括多元化、规范化、透明化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原因包括政策变化、国际环境、企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影响是深远的。
对于企业来说,新的会计制度可能会带来更多的规范和透明度;对于政府来说,新的会计制度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管控和监督。
未来,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方向可能会更加注重国际化、数字化等方面的发展。
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是一个持续且复杂的过程。
只有全面了解其特征和解释,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2. 正文2.1 中国会计制度的历史演变中国会计制度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在古代,中国的会计记录主要是依靠口头传统和简单的记账方式进行的。
中国会计制度经济学研究
中国会计制度经济学研究
本文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中国会计制度问题。
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家对有关具体经济制度的论述为直接理论基础,对中国会计制度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首先立足于经济与会计的发展关系,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与会计学的关系。
然后着重阐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会计制度演进、现代产权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
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经过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会计制度也相应地从计划经济型会计制度经过有计划商品经济型会计制度到现代市场经济型会计制度。
我国制定和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现了现代企业的产权关系,保护了所有者权益,也维护了其他产权主体的利益。
随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将会更好地反映和维护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最后阐述了我国公司治理模式与会计目标定位的关系。
在我国国有资本控股的公司中,由于国有股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应采用内部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并相应地确认受托责任性会计目标。
浅谈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
浅谈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作者:肖雪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2014年第12期摘要:文章阐述了我国自建国以来会计制度的时期,即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后及从1992年至今;分析了变迁的主体和动力,认为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具有渐进式、从量变到质变、有较强“路径依赖”的特征。
关键词:会计;制度;制度变迁1.关于制度变迁环境会计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会计制度的变迁,而会计制度环境的变化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去分析。
如北京工业大学的栾甫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静红等知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会计制度环境变迁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
综合国内理论界的众多观点,本文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将会计制度环境的变迁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期间:(一)1949年——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会计制度建设方面主要照搬前苏联,之后经历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治经济遭受了空前的浩劫,企业会计制度的变革最终失败。
(二)1978年——1992年。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快速发展,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
1978—1981年间,党和国家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到了1982—1992年,工作重心调整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在此期间,会计制度的变迁是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变迁相匹配的。
(三)1992年——现在。
1992年开始,中国进入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会计制度的变迁要适应会计制度环境的变迁,199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环境的改变导致了会计制度环境的改变。
这期间会计制度环境的变化,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的,显现出很多特征,使中国在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法律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经济运行规则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自2012年到现在,财政部相继出台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变迁的方向是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向企业会计靠拢,标志着非营利组织会计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国内外会计制度的演变与对比研究
国内外会计制度的演变与对比研究引言:会计制度是国家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各国会计制度也在不断演变和改革。
本文将对国内外会计制度的演变与对比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国内会计制度的演变1.1 早期会计制度的形成早期的中国会计制度受到封建经济体制的影响,主要用于财富和物资的统计和管理,没有明确的财务报告和会计准则。
直到20世纪初,随着西方会计理论的传入和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开始建立现代会计制度框架。
1.2 社会主义会计制度的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企业归国家所有。
此时会计制度强调对企业的宏观控制和计划指导作用,为国家决策提供财务信息。
1.3 市场经济导向下的会计制度改革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推进市场经济改革,会计制度改革也成为其中一部分。
此时会计准则和规定更多地向国际接轨,并引入了财务会计报告和管理会计制度。
二、国外会计制度的演变2.1 西方国家的会计制度发展2.1.1 英美国家会计制度英美国家的会计制度是现代会计制度的基石,初期也受到封建经济体制的影响。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体制的发展,英美国家建立了以所有者利益为核心的公司会计原则。
2.1.2 欧洲国家会计制度欧洲国家的会计制度呈现较大的差异,但多数国家会计制度比较统一。
其中,德国强调稳健性和透明度,法国注重公允价值和税务要求,北欧国家则重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
2.2 新兴市场国家的会计制度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崛起,会计制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些国家往往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结合自身国情进行改革。
例如,巴西、印度和中国等国将国际会计准则引入本国会计制度。
三、国内外会计制度的对比分析3.1 会计准则和规范的差异国内外会计制度在会计准则和规范上存在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通常更加注重公允价值和市场导向,而国内会计制度往往更强调单位利益和国家利益。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特征及解释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特征及解释【摘要】中国会计制度经历了多次变迁,从最初的单纯记录财务数据到如今的更加复杂和完善的制度体系。
本文从中国会计制度的历史演变、特征及变迁对会计的影响、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监管机制的加强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对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详细解释,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会计制度的发展脉络,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并分析现状与问题。
中国会计制度在国际化进程中也面临挑战和机遇,需要更加开放和透明,与国际接轨。
这对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特征、影响、信息披露、监管、发展趋势、国际化、现状、问题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复杂的过程,其演变过程受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会计制度主要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会计信息主要用于国家计划和统计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的会计制度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会计信息逐渐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政府政策、市场需求、国际经济环境等都对其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近年来加快了推进会计制度改革和规范化,不断完善会计法规和制度,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加强会计监管制度建设,推动会计国际化进程。
通过对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会计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特点,为今后的会计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拟从中国会计制度的历史演变、特征以及对中国会计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旨在为中国会计制度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2 研究目的中国会计制度变迁是一个复杂且有着深远影响的过程,本文通过对中国会计制度的历史演变、特征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探讨中国会计制度变迁背后的原因和动力,以及对中国会计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实现以下目的:1.探讨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揭示各时期背景下的制度变化及其原因;2.分析中国会计制度的特征,揭示其在不同阶段的制度特点和优势;3.研究制度变迁对中国会计产业的影响,分析其在行业发展、企业经营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讨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对中国会计产业的意义和影响;5.探究会计监管机制的加强对中国会计行业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管理会计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管理会计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近年来,以欧美为中心的管理会计变迁研究极为盛行。
所谓管理会计变迁研究,就是对管理会计体系中的理论与方法的形成、发展,以及其变更及终止的过程及原因所作的研究。
管理会计是环境的产物,它的变迁与企业的组织结构、文化意识、信息网络等具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结合制度的概念对管理会计变迁的理论框架与实务发展作一探讨。
一、从制度视角审视管理会计变迁的意义经济学家们将制度分为两类模式:一类是(按照诺斯的观点)外生给定的对人类行为的限制;另一类是在重复博弈均衡中内生的、自我执行的规则。
[4]有人认为,管理会计变迁环节应当区分为三种形式,即正式与非正式、激进的与渐进的、后退的与前进的。
[1]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审视管理会计变迁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
它由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部分组成。
制度视角的管理会计变迁显示,确认变迁环节的权威性对于组织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该项权威性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是显而易见的权威,即为导入管理会计系统这种新的组织规则而使用的层级式的权威或强有力的个人品格的权威;第二是特定的利害关系集团偏好的、通过组织或管理会计路径的惯例传导出的权威,并得到了灵活运用;第三是形成组织成员的行为及思考方式,并据此给组织带来稳定性,收集组织的信息,镶嵌于制度化路径之中的权威。
制度变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渐进式,另一种是激进式。
管理会计变迁作为一种渐进式的变迁,其好处是过渡平衡,波动小,但由此引起的许多问题一时难以解决,有时可能会成为阻碍管理会计发展的重大问题。
为此,有必要结合激进式变迁,对各种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或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寻求有效的革新策略。
此外,从管理会计变迁环节着眼,将那些难以摆脱路径依赖,偏重于以往的惯例,并对制度变迁产生阻碍的情况称之为后进的变迁;依据有效的手段来置换惯例的行为及过程,称之为进步的变迁。
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会 计准 则概 述
会 计准则 的出现是 和经 济发展有着 密切的关 系 , 尤其 是高 度 发达 的市场 经济 和资本 市场对 于会计 准则 的发展 起到 了极 大 的推动作用 。“ 般认 为 , 一 高度发达 的市场经济 , 导致财 务会 计 信息 的使 用者 和提供 者相互 独立 、 分离 , 他们 的利 益在一定 程度 上还存在着矛 盾 。财务 会计准则 的产 生 , 是为 了从根本 就 上协 调信息 的提供 者和 信息
【 中图分类 号 】 20 F3
【 文献标识码 l A
【 文章编 号 l 0426 (00 1—250 0— 782 1)2 07 —3 1
会计 学 的 发 展 与 经 济学 的 发 展 具 有 密 不 可 分 的关 系 。会 计 学最早并不是 作为单独 的学科存在 和发 展 , 而是在经济学 和管 理学的范畴 内得到研究 和发展。 0世纪初前后 精细化成 为科学 2 研究 的主流思想 ,9 8年查尔斯 ・ 10 斯普拉格 出版了《 账户原理 》 , 受 此书影 响《 会计 理论— —侧重 于公 司制企业 》 《 计学—— 、会 原理 与 问题 》 等著作 相继 出版 , 志着会计 学从 经济 学 中独立 标 出来 开始 独 立 发 展 。 6 代 , 到 经 验 主 义 思 想 的影 响经 验 在 O年 受 研究 成为经济学研 究的重要 形式 , 计学借鉴并 引入经验研究 会 的方 法使 得会计经 验研究得 到了快速 的发展 。此后 , 随着经济 学尤其是 财务 学的发展 , 实证会计研究逐渐兴起 。 总 的来说 , 计学 在发展 过程 中经历 了从 属于经 济学 、 会 从 经济 学 中分离 独立 发展 、 与经济学 再度 融合发 展 的各 个阶段 。 因此 , 使用 经济 学的方 法分 析会计 学 中的问题 , 失为一 个实 不 际可行 的研究 方法 。“ 会计 准则是指对会计信息 的加工 、 提供等 具 有 约 束 作 用 的 规 则 。 应 当是 制 度 的 一 个 部 分 ” 刘 峰 ,0 1 。 ( 2 0 ) 本 文 主要 关 注 于 使 用 制 度 经 济 学 的理 论 和 方 法 对 中 国会 计 准 则 进行研究 。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会计制度从建国以来,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
在这段时间里,伴随着曾经的危机和如今的逐渐繁荣,中国会计制度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其结构日益复杂,功能也逐步完善。
就其变迁的趋势而言,历经从简单到复杂,从混沌到有序,从初级到中高级的阶段,中国会计制度发展成拥有多元化的利益主体、有序的变迁机制、较低的交易费用以及严格的监管保护制度的体系。
就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历史经验而言,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依据经济对会计制度的需求,经济体制的变化成为会计制度发展的主要外在表现。
当原有的会计制度发展到一定时期、取得一定的进步后,其结构的不合理性就成为限制会计制度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此时,制度的平衡被打破,并产生较大的波动,这就要求改变和重组会计制度的结构要素,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会计制度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趋于复杂化和合理化。
本文主要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问题。
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家对有关具体经济制度变迁的论述为指导,以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制度博弈均衡理论为直接理论基础,以中国会计制度变迁为基本线索,对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环境、变迁主体、变迁成本及路径依赖等诸多因素进行梳理,并考察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对中国会计制度变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会计制度如何在制度变迁各因素的推动下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升级。
在此基础上,以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过程为对象,分别从宏观、微观以及制度这三个维度,以产权、交易费用、变迁路径以及博弈论为视角,考察其变迁的路径和机制。
通过对中国会计制度与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在内的西方发达会计制度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国会计制度历史发展的复杂演进中提炼出贯穿于会计制度结构之中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中国会计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变迁的历程描述与思考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变迁的历程描述与思考本文旨在探讨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变迁的历程,以及预算会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近40多年来,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变迁,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40多年来,预算会计制度的变迁,把我国从一个落后农业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多元经济体制,其变迁之路充满了艰辛。
1978年,中国对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那时,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政策,实行改革开放,这一改革也极大改变了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
1978年,我国实施了财政预算办法,标志着预算会计制度的变革正式启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预算会计制度也不断改革,从初级阶段的“四项基本原则”到中级阶段的“实施预算政策”,再到成熟阶段的“预算一体化改革”,一步步形成预算会计制度变更的完善体系。
预算会计制度变迁,丰富了我国财政体制,为政府决策和实施提供了有效现代机制。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预算会计制度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从纯粹的政府决策工具转变为重大社会问题的处理手段,从政府决策走向社会参与,从财务报酬走向社会支出,从宏观调整向精细化管理,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同时,预算会计制度变更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扮演着重要作用。
预算会计制度实施现代化机制,促进了财政审计效能,有效把握财政收支,改善了财务状况和财政管理水平,维护了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增强了政府的财政责任,防止财政滥用,满足社会的经济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变更,为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现代化的预算会计制度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未来,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预算会计制度的运行,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同时,深入推进预算会计一体化改革,建立健全财政资源配置机制,改善财政管理,以便更好的满足公共需求,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总之,近40年来,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变迁,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政府决策和实施提供了有效现代机制,更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会计准则变迁研究
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会计准则变迁研究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必需遵循的规范和指南,在财务会计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研究会计准则的变迁历程,探索会计准则的变迁规律,能够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展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路。
本文从演化经济学这一新的角度研究会计准则变迁,不仅丰富了会计准则理论研究,同时也有助于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和方向,以此制定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推动会计事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平稳持续发展。
本文以会计准则变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比较分析等规范研究方法,在回顾会计准则变迁和演化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主要对下列问题进行了研究:(1)通过对会计准则变迁历程进行梳理,提出演化经济学视角下会计准则变迁特征,进行演化经济学与会计准则变迁的契合度分析,并建立会计准则变迁的演化分析框架。
(2)运用演化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之一自组织理论,分析了会计准则变迁的前提条件、变迁动力和变迁路径。
(3)在运用自组织理论对会计准则变迁进行宏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演化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会计准则系统内部博弈参与人得益结构的改变引起会计准则变迁的过程。
(4)通过对会计准则变迁的自组织分析和演化博弈分析,从演化经济学视角提出未来我国会计准则理想的制定原则、制定主体和制定程序等。
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会计准则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突变性、曲折性和多值性等特征,会计准则变迁特征与演化经济学的“演化单位”、“创新行为”和“市场选择”核心三要素相契合,因此,可以运用演化经济学理论研究会计准则变迁过程。
(2)会计准则是一个不断自我调整和自我发展的自组织系统,会计准则的变迁即会计准则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过程,开放和非平衡是会计准则自组织演化的前提条件,竞争和合作是自组织演化的动力,会计准则系统内外的波动是自组织演化的原因,分岔和市场选择时自组织演化的路径。
(3)会计准则变迁与会计准则系统内部博弈参与人的得益结构密切相关,会计准则变迁的具体成因是准则系统内部关系人在遵循或不遵循现有会计准则情况下的收益和成本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通过对会计制度变迁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指出了我国会计制度变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避免路径依赖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会计制度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发生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变迁。
通过对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发现制度变迁的规律性,制定合理、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法规制度;另一方面,适应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要求,找准目标定位,推动我国会计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历史回顾
制度是一种“规范个人行为的规则”,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的总称。
广义的会计制度,是指规范会计行为的一系列法律规范、制度条例的总称;狭义的会计制度仅指以特定部门、特定行业的企业或所有的企业为对象,着重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使用和会计报表的格式与编制加以规定的规范性文件。
本文分析的是广义的会计制度,即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在内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大体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分部门、分行业的会计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建国初期,我国仿效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反映到会计工作中,就是确立了分行业、分部门、一统到底的会计制度,从账户名称、报表格式到成本核算方法等都高度统一。
文革时期,会计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处于停滞状态。
第二阶段(1979年—1992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在一定范围内的应用。
从1979年开始,我国恢复了被文革破坏的企业会计制度,国有企业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分行业、分部门、分所有制的统一会计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适时地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一些适应性变革。
1985年,财政部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1992年又制定颁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这些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通用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它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有益尝试。
第三阶段(1993年至今):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
1993年以来,我国实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制度模式。
一方面,面向会计的国际化发展要求,先后制定、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16个具体准则;另一方面,革除了分部门、分行业的会计制度,颁行了十三个行业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形成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的局面。
二、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制度变迁源于经济资源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调整,其实质就是行为主体为了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以高效率制度取代低效率制度的动态均衡与博弈过程。
会计制度作为资源配置和产权界定的一种产生、传导信息的机制,是整个社会经济制度中的重要一环,它的变迁遵循了制度变迁由不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转换的规律。
这一过程直接表现为会计制度变迁需求与供给的变化,因此,通过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揭示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会计制度变迁需求的影响因素
1.科技进步因素
科技对改变制度安排的利益有普遍的影响。
科技进步能够降低交易费用,有效地改变收入流在要素所有者及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有利于新制度的产生及其作用的发挥。
此外,科技进步还能提供某些必需的物质条件而成为新制度实施的保证。
我国从1979年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企业经营与管理日趋完善,会计实务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充与丰富,会计理论、会计制度也在不断进步。
科技进步引发了会计制度变迁的需求。
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也为会计制度变迁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
更加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更加便捷的会计核算方式促使会计制度变迁从潜在的需求向现实的需求转化。
2.市场规模因素
市场规模的变化能够改变特定制度安排的利益和费用。
搜集信息或排除非参与者的成本并不随着交易量同比例增长。
(戴维斯,诺斯,1971)也就是说,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固定成本可以通过很多的交易收回。
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市场规模的大小。
对外开放以来,外资企业的迅猛发展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会计制度,为此,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等,以满足这些企业对会计制度变迁的需求。
1992年,十四大以来,在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内资企业要求享有与外资企业同等的资源环境和竞争地位,企业对外经济交往要求缩小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的差距。
而分部门、分行业、分所有制的企业会计制度容易导致会计信息混乱、缺乏可比性,导致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和部门之间造成了利益分配上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扩大使利益分配愈加不公平,这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背离。
因此,1993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十三个行业统一性的会计制度,并陆续颁布制定了17个会计准则,旨在促进会计的国际协调,加速我国会计的国际化。
3.其他制度变迁对会计制度的影响
会计制度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与实施效果与其他制度的变迁密切相关。
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变,引发了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这一变革要求重新界定产权,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会计制度作为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的重要机制,是一种典型的产权制度,其变迁也同样会受到其他制度变迁的影响。
(二)会计制度变迁供给的影响因素
1.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
宪法秩序通过对政体和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来界定制度创新的方式和方向。
一方面,宪法对政体和基本经济制度的详细规定可能会缩小制度安排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由宪法赋予政府掌握国家的“暴力潜能”可能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交易费用和外部性。
我国宪法及会计法的修订,明确了我国从分行业、分部门的会计制度到实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合法性,也决定了政府在会计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规范性行为准则也会影响制度变迁的供给。
这一影响反映为特定社会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对制度安排的促进和制约。
制度安排应与文化准则相和谐。
否则,会因制度变迁成本的上升使一些制度安排难以推行或降低其实施效率。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正是由于规范性行为准则的影响。
在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过程中,在借鉴国际会计惯例、颁布会计准则的同时,充分保留了《企业会计制度》这一制度模式,这充分考虑了我国会计发展的历史与特点,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
2.制度变迁的成本
对新制度的供给能否成为现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高低。
制度变迁收益大于制度变迁成本是制度变迁的一项基本原则。
制度变迁的过程涉及清除旧制度、消除变迁阻力的成本,新制度的设计实施成本等多项内容。
这一原则决定了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是政府。
以政府为供给主体,可以利用行政权力,集中专家力量解决制度制定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保证会计制度权威性,还可以减少制定过程中的交易费用,缩短制定和实施过程。
3.科学知识的进步
社会科学知识和有关的商业、计划、法律、社会服务专业知识的进步,降低了制度发展的成本。
社会知识使制度绩效和制度创新得以增进,主要是通过成功先(下转第15页)(上接第13页)例的逐渐累积实现的。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为了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平稳过渡,我国采取了渐进的方式,从而有利于经验的累积和偏差的纠正。
会计制度的变迁亦是如此,新制度的实行是通过试点地区的成功先例向更大范围加以推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