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第2课时)

合集下载

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教案

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教案

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能熟练地进行有余数除法运算。

2.能够应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有余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有余数除法的算理理解。

2.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学生练习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简单介绍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2.提问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余数除法,那么你们知道如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吗?二、新课讲解1.讲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1)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定义:除法是一种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相同大小的部分的运算。

(2)讲解有余数除法的定义:当一个数不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我们称这个除法为有余数的除法。

(3)举例说明:如10÷3,商为3,余数为1,即10=3×3+1。

2.讲解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1)引导学生回顾除法运算的基本步骤:先求商,再求余数。

(2)讲解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从被除数中减去一个与除数相乘的数,直到差小于除数为止,这个差就是余数。

(3)举例说明:如10÷3,先从10中减去3,得到7,再减去3,得到4,减去3,得到1,此时差小于3,所以余数为1。

3.讲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举例说明:有5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分一个,还剩下一个苹果,求有几个小朋友?(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这是一个有余数除法的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数,使得这个数乘以小朋友的人数后加上1等于苹果的总数。

(3)讲解解题方法:设小朋友的人数为x,则有5÷x余1,即5=x×商+1。

通过解方程求解,得到x=4。

三、课堂练习(2)应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有10个橘子,每个小朋友分一个,还剩下一个橘子,求有几个小朋友?(1)已知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4余3,求这个数。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2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2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2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共有两课时。

主要内容为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一)”,以及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二)”。

其中,第1课时将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第2课时则着重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处理余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和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和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处理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有余数的除法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步骤。

3.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亲自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通过例题,引导学生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步骤,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计算方法。

5. 处理余数:讲解如何处理余数,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有余数的除法概念、除数是一位数和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步骤,以及处理余数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例题:23 ÷ 4 =答案:5 356 ÷ 7 =38 ÷ 9 =答案:56 ÷ 7 = 838 ÷ 9 = 4 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同时,我会设计一些拓展延伸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关注1. 情景引入:我选择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旨在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同时使他们能够更容易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有余数的除法2-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有余数的除法2-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有余数的除法2-苏教版1. 教学目标•理解商、余数、除数、被除数的含义•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策略•初步了解整数的概念和运算•发现除法与乘法的联系和区别2. 教学内容•商、余数、除数、被除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策略•整数的概念和运算•除法与乘法的联系和区别3. 教学步骤3.1 导入新知识1.引出关于商、余数的讨论:小明有15个糖果,要分6个人,每人能分到几个糖果?是否有多余的糖果?2.引出除法的概念:除法是一种运算,用除数去除被除数,商是除法运算的结果,余数是除法运算中的剩余部分。

3.了解有余数的除法:如果除法的结果不是整数,就会有余数。

3.2 讲解和演示1.用具体实例演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策略,如:小明有15个糖果,要分6个人,每人能分到几个糖果?是否有多余的糖果?2.讲解商、余数、除数、被除数的含义和默认顺序。

3.3 练习和巩固1.师生一起完成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练习,加深对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2.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有余数的除法题目,让他们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3.4 拓展延伸1.引入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探讨正整数、负整数、零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探究除法与乘法的联系和区别,如: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两者的结果既可相等也可不等。

4. 教学重点和难点4.1 教学重点•商、余数、除数、被除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策略4.2 教学难点•理解商和余数的概念和关系•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策略5.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掌握课上所学知识。

2.复习整数的相关概念和运算,扩充知识面。

3.思考一些实际问题,设计有余数的除法题目,自主解决问题。

6. 小结有余数的除法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学生数学能力的基础和关键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具体计算,加深理解且在题目设计中融入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掌握有余数的除法中体会到乐趣和成就感,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广南县北宁中心学校陆贵成学习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教材第60页例1及“做一做”。

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余数的意义,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书写方法。

2、通过分一分、摆一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抽象能力。

3. 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初步认识余数的意义,有余数的除法书写形式。

学习准备:小棒,塑料球,圆形盘子。

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

我爱动手,拼图我最棒。

同学们请看,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呢?你们也能用11根小棒来摆出这些图形吗?请你们按两人一组摆摆看,各能摆几个,是否用完,如果没有,还剩几根?再想想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动手操作,发现小棒都有剩余。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我探究,我快乐。

1、学习例1 。

(1)、出示例1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读题,根据题意用1个塑料球代替1 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6个草莓能摆几盘?是否摆完?(3)、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列除法算式:6 ÷ 2 = 3(盘)( ) () ( )能说说这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4)、每2个摆一盘,7个草莓能摆几盘?是否摆完?如果没有? 还剩几个?4.、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列除法算式: 7÷2=3(盘)……1(个)2、问题 :1. 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 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6 ÷ 2 = 3 (盘) 7÷2=3(盘)…… 1(个) 问题:比较一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小结:摆 3 盘,还剩1个,我们把剩下的个数叫余数,如上面的除法算式中的“1”就是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三、巩固练习,我来试试。

1、完成课本60页“做一做”第1、2题。

《同步导学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

《同步导学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

第二课时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1、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掌握试商的方法,理解并掌握除法的竖式计算,理解除法竖式中“商和除数的乘积”。

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重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知识导入课外活动时间到了,为了进一步掌握有余数的除法,小明和同学们正在进行摆小棒游戏。

游戏开始了,同学们按照小明的要求摆出了小棒,但是小明让同学们用除法的竖式来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同学们不知道怎样表示才好,到底他们的表现怎么样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看一下吧!知识讲解知识点一:用竖式来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例1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情况会这样?我发现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可以分成13÷4=3(组)……1(根),也就是说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可以分成3组,还剩下1根。

我知道13表示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4根分成一组;3表示13根小棒每4根一组,可以分成3组;1表示13根小棒每4根一组,可以分成3组后,还剩1根。

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1表示13根小棒每4根一组,可以分成3组后,还剩1根。

温馨提示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知识点二: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例2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情况会这样?我发现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可以分成16÷4=4(组),也就是说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可以分成4组,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我知道在计算16÷4时,应该用4的乘法口诀“四四十六”,我们会发现被除数减去除数和商的乘积后,结果为“0”,也就是说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正好分成4组,没有余数。

温馨提示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如果余数为0,则说明没有余数,正好可以分完。

例3 填空我发现在填空时,我们首先要进行试商,想:7与几相乘接近被除数43,并且小于43?根据乘法口诀“六七四十二”,所以商6。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教案:《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73页至第74页。

这部分内容包括有余数的除法运算,以及相关概念的解释,例如“除不尽”和“余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1.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

2. 学会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3. 能够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步骤,难点则是理解余数的概念以及如何在实际运算中处理余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PPT,包含动画和互动环节。

2. 实物苹果,用于举例说明。

3. 练习册和作业纸。

4. 彩笔,用于画图和标记。

五、教学过程2. 理论讲解:利用PPT展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步骤,并结合实物苹果的操作,让孩子们理解每一步的含义。

3. 例题讲解:我选取了几个代表性的例题,逐步讲解每一步的运算方法,特别是在处理余数时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立即给出了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孩子们动手计算,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小组讨论:我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分配物品、计算时间等。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简洁的板书,列出了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的步骤,并在旁边用苹果的图示来辅助说明。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完成练习册上的第15题。

2. 请家长协助,用家里的物品(如糖果、玩具等)进行一次有余数的除法分配,并记录下来。

答案:1. 练习册答案需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

2. 家庭作业答案多样,重点是孩子能够理解并应用有余数的除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讲解是否清晰,孩子们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概念。

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们,我会考虑提供额外的辅导。

拓展延伸部分,我计划邀请家长们参与,举办一个“除法应用日”,让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此加强家校合作,深化孩子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西南师大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优秀导学案

数学西南师大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优秀导学案
8÷5=□……□ 10÷3=□……□
3、想一想余数最大可填几?
( )÷7=6……( ) ( )÷5=7……( )




1、试一试,你能把分铅笔有剩余的其他情况,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10÷4=□(人)……□(枝)
10÷6=□ (人)……□(枝)
2、说出每道算式中的商和余数是多少,再读一读。
17÷3=5……2 25÷7=3……4
2、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每瓶插几枝?有剩余吗?学生自由回答。
4、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2÷3=4(枝)。
引导学生说出各个数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称及读法。
学习活动(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感受平均分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3、完成课堂活动P71(学生互动)
(1)、我说横式,你写竖式
(2)、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测评训练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2题。
(1)、直接写出答案。
(2)、卡片上最大能填几。




1、想想做做P74第3,4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先用小棍摆一摆,再填空。
8÷2=□ 8÷3=□……□
9÷2=□……□ 9÷3=□ 10÷2=□
3、每辆四轮驱动车需装3节电池,28节电池可以使( )辆四轮驱动车跑起来。还剩( )节电池。28÷3=□……□




小花猪和它的13个小伙伴要到河对岸参加森林运动会,白鹅大哥说:“我的船小,每次只能坐四个乘客。”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花猫和它的小伙伴要几次才能全部过河吗?

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导学案)

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3.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发现并理解“余数<除数”。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
1.口算。
8÷2= 35÷7= 81÷9=
24÷3= 49÷7= 9÷1=
2.先摆小棒,再解答。
拿出9根小棒,每4根一堆,可以放几堆?还剩几根?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知识。(板书课题)
1.快速口答。
2.动手摆一摆,再列式解答。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4)组织小组讨论,完成课室活动卡。
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余数等于除数行不行?余数比除数大行不行?
(1)动手操作并列式。
(2)汇报操作结果。
8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没有剩余。列式为8÷4=2(个)。
9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还剩1根小棒。列式为9÷4=2(个)……1(根)。
10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还剩2根小棒。列式为10÷4=2(个)……2(根)。
1.有21块糖果,平均分给8个孩子,还余几块?
21÷8=2(个)……5(块)
答:还余5块。
2.观察下面的算式,并填一填。
11÷3=3……2
12÷பைடு நூலகம்=4
13÷3=4……1
14÷3=4……2
15÷3=5
在有余数除法算式中余数比除数(小)。
3.解决问题。先猜一猜可能剩多少枝,再列式计算。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1、2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1、2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2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读法。

(2)学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能正确书写除法算式。

(3)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知道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2)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2.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表内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实例,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归纳总结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步骤。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解决实际问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体系。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有梯度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合作意识等方面。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批改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定期检测:通过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导学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课方案孙潇瑀教课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教材第60 页例 1 及 61 页例 2。

教课目的:1、经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育学生察看、剖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稳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经过察看、比较研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浸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觉数学和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课要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研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课难点: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课准备:课件、卡片。

教课过程:一、激趣导入。

我爱着手,拼图我最棒。

(一)揭露课题。

师:第一小火车开起来,哪组同学以为自己的小火车开得最快,最稳师:这组同学坐的最标准,我们先请这组同学来,其余同学要认真听,哪个小司机他的声音最宏亮,答得又快又准。

师:掌声送给他们,哪组同学还愿意来二、着手操作,研究意义(一)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师:今日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礼品,想知道是什么吗认真看大屏幕,红果子,黑点子,咬一口,甜丝丝,打一水果。

生:草莓师:瞧这草莓多美丽啊!老师想把它们分给今日上课表现最好的几名同学,你以为如何分公正呢生:均匀分(1)出示例1老师是想把颗草莓分给 1 名学生,应当如何分呢(2)生读题,小组内沟通你都知道了什么利用学具边说边摆,根题意用 1 个塑料球取代 1 个草莓,每 2 个摆一盘, 6 个草莓能摆几盘能否摆完(3)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能谈谈这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列除法算式:6÷2=3(盘)()()()(4)小组内谈谈 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6 个草莓,每2 个一盘,能够摆 3 盘。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在着手操作中感觉均匀分时会出现有节余的状况。

老才少了一草莓,那把些草莓每 2 个一名同学,7 个草莓能分几名同学:大家利用学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2课时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2课时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学习难点;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
教 具;小棒.
教 法:启发、讲解法.
学 法;动手操作、思考交流法.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 记 栏
一、导学目标
[一]、独立尝试[预习]
自学课本第第62-64页例3、例4和“做一做”以及练习十四1-3题.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
分一分,说一说.
①把10根小棒,每2根分一份.
2、教学例4;
43÷7=□……□
①问;如果用小棒来分,会怎么样?
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题的商呢?
②交流方法.
想;7和几相乘的积接近43,而且小于43.
③在计算时,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检测达标].
1、例4下面的“做一做”.
2、练习十四第1题.
图中是什么?求怎么分?
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目标]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
1、教学例3.[出示例3,请学生读题.]
①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会怎样?
②你会用算式表示吗?
③思考;除法如果用竖式怎样计算呢?
④课件或小黑板演示除法竖式计算.
问;你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⑤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会怎样?竖式怎么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2课时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课题;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课 型 ;新授探究课课 时;第2课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2-64页例3、例4和“做一做”以及练习十四1-3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教材第60页例1及61页例2。

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我爱动手,拼图我最棒。

(一)揭示课题。

师:首先小火车开起来,哪组同学认为自己的小火车开得最快,最稳?师:这组同学坐的最标准,我们先请这组同学来,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哪个小司机他的声音最洪亮,答得又快又准。

师:掌声送给他们,哪组同学还愿意来?二、动手操作,探究意义(一)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仔细看大屏幕,红果子,黑点子,咬一口,甜丝丝,打一水果。

生:草莓师:瞧这草莓多漂亮啊!老师想把它们分给今天上课表现最好的几名同学,你认为怎样分公平呢?生:平均分(1)出示例1老师是想把颗草莓分给1名学生,应该怎样分呢?(2)生读题,小组内交流你都知道了什么?利用学具边说边摆,根题意用1个塑料球代替1 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6个草莓能摆几盘?是否摆完?(3)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能说说这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列除法算式:6 ÷ 2 = 3(盘)( ) ( ) ( )(4)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老师刚才少摆了一颗草莓,那把这些草莓每2个给一名同学,7个草莓能分给几名同学?师:请大家利用学具边说边摆。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4—15页《余数和除法的关系》教学目标:1、经历按要求分小棒并用算式表示分的结果的过程,体会余数都比除数小。

2、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的道理,能正确写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在探索余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余数大小范围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数学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1、常规练习。

①读算式,并说一说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的意义。

35÷8=4 (3)43÷7=6 (1)65÷9=7 (2)②()里最大能填几。

4×()<9 5×()<43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来探索有余数除法中的一个规律。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1、动手操作:分小棒。

(学生动手操作,并做好记录。

)(1)把17根小棒按要求分一分,并写出算式。

①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②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③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④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2)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①17÷3=5(根)……2(根)②17÷4=4(根)……1(根)③17÷5=3(根)……2(根)④17÷6=2(根)……5(根)(3)拓展交流:还可以怎样分?2、探索发现规律:小组合作交流。

(1)引导学生比较各题的余数和除数,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①学生独立观察,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②全班汇报交流。

(2)提出问题:为什么剩下的根数都比分的份数少呢?(3)小结。

板书: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要比除数小。

3、算一算(1)组织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在方格里填得数。

6÷6 =1 12÷6=27÷6=1......113÷6=2 (1)8÷6=1......214÷6=2 (2)9÷6=1......315÷6=2 (3)10÷6=1......416÷6=2 (4)11÷6=1......517÷6=2 (5)(2)引导学生观察写出的算式,说一说发现了什么?(3)引导学生讨论:一个数除以6,它的余数可能是哪些数?最小的余数是几?最大的余数是几?【明确:因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所以一个数除以6的余数可能是1、2、3、4或5,最大的余数是5,最小余数1。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导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导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导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余数的概念;
2.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3.掌握带余数的算法;
4.能够完成相关的练习。

二、学习内容
1. 余数的概念
在除法中,如果被除数不是除数的整数倍,就会出现一个余数。

比如:4 ÷ 3,余数为1。

所谓“余数”,就是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时所剩下的那一部分。

2. 有余数的除法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需要用到带余数的算法。

这种算法可以让我们直观地看出除数、被除数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2.1 带余数的算法
将被除数按照除数的倍数进行分组,直到剩余的被除数小于除数为止。

每一组的余数都是一样的,即为最后的余数。

例如,对于20 ÷ 7,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带余数的计算:
7
------------
7 | 20
- 14
---
6
上面的计算中,我们首先将20分成了两组,每组为7。

剩下的6就是最后的
余数。

3. 练习题
1.4 ÷ 2 的余数是多少?
2.10 ÷ 3 的余数是多少?
3.27 ÷ 4 的余数是多少?
4.56 ÷ 8 的余数是多少?
5.24 ÷ 5 的余数是多少?
三、学习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余数的概念和有余数的除法,掌握了带余数的算法,完成了相关的练习。

希望同学们可以多加练习,熟练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人教版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课时为《有余数的除法(2)》,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学生将在前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2. 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有余数的除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除法算式卡片、有余数除法的示例图。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前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概念。

2. 新课导入:通过示例,引入本课的主题——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5. 应用练习: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2. 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示例。

七、作业设计1. 练习册相关习题。

2.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等。

3. 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如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兴趣等。

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1. 概念引入:通过直观的教具(如算式卡片、实物等),向学生展示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概念。

例如,使用算式卡片展示“7 ÷ 3 = 21”,其中“2”是商,“1”是余数。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余数是除法运算中剩余的部分。

2. 关系探索: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索,发现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6《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6《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除法算式卡片、小棒、计算器等。

2. 学具准备:学生用计算器、练习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方式,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举例说明。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引导学生独立计算,并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2)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比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和注意事项。

5. 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完成情况、学生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八、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2. 参考资料:《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等。

3. 网络资源:教育部门官方网站、数学教学网站等。

九、教学时间1课时十、教学地点教室十一、教学对象二年级下册学生十二、教学设计依据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第
2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语言描述、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体会事物间的普遍联系。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目标解析:
本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之上。

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操作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13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设疑自探。

(一)操作交流
.出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2.交流: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
3.尝试解决。

交流方法,体会意义。

.平均分小棒。

(1)指定一名学生在视频投影仪上摆,其余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了解分小棒的过程。

①一共摆多少根小棒?(13根)
②按几根圈一个圈?(4根圈一个圈)
③圈了几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几根?
(3)学生完整地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

2.列横式计算。

(1)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3÷4=3(组)……1(根)(2)引导学生说出13、4、3、1各表示什么意思?
(3)13÷4=3(组)……1(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三)比较发现,沟通联系。

比较分小棒的过程和列横式计算的过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二、解疑合探
(一)整体感知竖式的写法。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它的结果除了用摆、画、列横式表示,我们还可以写成除法的竖式。

2.出示除法竖式,引导学生观察。

3.思考后讨论。

(1)这个除法竖式中的每个数都有名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
学生可能会知道13叫被除数,4叫除数,3叫商,1叫余数。

(2)重点引导学生理解:12是4和3的积,也就是除数和商的积。

(二)借助直观理解竖式每个数的含义。


建立图形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三者之间的联系
师生共同对照平均分小棒的过程,一边分,一边口述,同时写出除法竖式。

2.沟通平均分小棒与竖式计算之间的关系
(1)教师板书:“”这个符号表示除号。

(2)继续板书:“”,被除数13表示有13根小棒,除
数4表示每4根一组。

“”表示什么意思?
(3)请学生按要求把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再重新分一分。

(4)结合分小棒师生交流,完成竖式的书写。

①结果是可以分成3组,3写在哪里?为什么写在个位?
②要分13根小棒,现在已经分掉了多少根?你是从哪里知道已经分掉了12根的?
这个“12”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它是怎样算出来的?
③我们在“12”的下方画一条横线表示按要求分了一次。

要平均分13根小棒,已经分了12根,还剩几根?
④这个“1”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它是怎样算出来的?
3.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的书写。

(1)小组内回忆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写除法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个数的含义。

(2)对比有余数除法的横式与竖式的异同点,说一说除法竖式的优点。

(3)揭示题,板书题。

(三)迁移类推学习表内除法的竖式。

.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学生分一分,并列出横式,教师板书16÷4=4(组)
2.
学生自主尝试,列竖式计算。

(指定学生板演)
3.比较交流。

(1)竖式中的两个16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各表示什么?
(2)这道题和刚才的题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分完后没有剩余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表示?
三、质疑再探
(一)本节中,你有什么收获?
(二)除法竖式和除法横式的写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呢?
四、运用拓展
1.完成教材第62~63页“做一做”。

汇报交流时引导学生对上下两题进行比较,说一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完成教材第64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讲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