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聚集原理与油气充注成藏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具有中等封盖强度: 足以封盖住与圈闭闭合高 度相同的油柱,但不足以封盖 住相同高度的气柱,在动平衡
三类圈闭油 气的溢出和 渗漏(据 Sales,1997)
过程中油和气分别从圈闭的底
部溢出。
3.控制油气在地下分布和差异聚集的根本因素
——圈闭的封盖强度与闭合高度之间的关系。
若封盖强度小于闭合高度:
连续发生的过程。
因此,烃源岩的主要生排烃期基本代表了油气
藏形成的主要时期 。
东营凹陷不同时期生、排烃量直方图
东营凹陷的烃源岩从沙二上开始少量排烃;洼陷中心的烃源
岩在东营期进入大量排烃期,继东营期之后由于地层抬升,排
烃作用一度中断,在馆陶末至明化镇时期又大量排烃,且规模 超过东营期,成为主要的排烃期。
从志留纪到石炭纪,埋藏深
度一直很浅;二叠纪末盆地上
升,不具备大量生油条件。直 到中生代以后,盆地才开始发
生强烈沉降,到白垩纪末期,
埋藏深度达3700m,达到主要生 油期 ,排出的油聚集在被三叠 系膏盐层所封闭的不整合面下 的剥蚀构造中,形成了储量丰 富的哈西-迈萨乌德油田。
哈西—迈萨乌德油田地区志留系生 油岩埋藏历史和烃类生成随地质时 代的变化
美国阿巴拉契亚盆地油藏与气 藏分布图(据A.I.Levorsen)
•含油气盆地中的油气宏观分布模式
“气心油环”模式:在盆地中 心低处的构造圈闭中充满着天然
气,而在高处的构造圈闭中却充
满着石油。
实际上,这两种模式的出现都 是正常的,出现的地质背景和条件 不同。将“气心油环”模式称为溢 出型油气差异聚集,“油心气环” 模式称为渗漏型(逸出型)油气差 异聚集。
圈闭中油气的聚集(据Roberts,1980)
2.排替作用过程
泥质盖层Pf相邻砂层:圈闭中的水难通过盖层。
油水界面: P油=P水; 向上:
压力 含水饱和度
因密度差,P油P水;


束 缚 水 油水接触面

形成向下的流体势 梯度。 油上移、向下排替 水直到束缚水饱和度, 止到充满圈闭。
深度

圈闭中油、水的压力及含水饱和度的垂向分布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2.流体历史分析方法
(2)储层流体包裹体法
包裹体:
胶结物和矿物形成时捕获介质中的成分,在
埋藏深度增大
伊水 利层 石水 停介 止质 生发 长生 变 化
古油水界面
今油水界面
两 期 成 藏
成长 藏期 作缓 用慢 的
油水界面
中侏罗统头屯 河组和西山窑组储 层伊利石同位素年 龄:盆参2井为9983Ma,盆4井为10491Ma。成藏期在晚 白垩世。 下侏罗统三工 河组和八道湾组: 盆参2井为74-64Ma, 盆4井为83-71Ma。 成藏期在白垩纪末 莫索湾隆起侏罗系砂岩自生伊利石(<0.1µm)同 以后。 位素地质年龄分布
3.控制油气在地下分布和差异聚集的根本因素
——圈闭的封盖强度与闭合高度之间的关系。
若封盖强度大于闭合高度:
具有剩余的封盖强度,油
和气都只能从圈闭底部溢出, 但不会从顶部盖层渗漏,且优 先聚集天然气。
三类圈闭油气的溢出和渗漏 (据Sales,1997)
3.控制油气在地下分布和差异聚集的根本因素
——圈闭的封盖强度与闭合高度之间的关系。
,并且一系列溢出点依次抬高的圈闭为同一储层的情况。 实际地质情况下,只有一些大型沉积盆地才有可能满足 这些条件。
2.渗漏型(逸出型)油气聚集
断层渗漏型油气差异聚集
从盆地中心到盆地边缘,随埋深变浅,依次出现油藏、 油气藏、气藏。
盆地中心 盆地边缘

油 油气运移方向 油气源 断层渗漏型油气差异聚集示意图
2.混合过程
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及充注过程的差异性
→流体分布非均质性→流体大混合→ 稳态 三种混合机制: 密度差异混合:圈闭中石油密度倒置→重力分异混合
浓度差异混合:圈闭中石油组分浓度差异→扩散混合
热对流混合:效率取决于浓度差、烃分子大小、储层物性
(三)油气在系列圈闭中的差异聚集
当盆地中存在多个水力学上相互连通的圈闭,且
3.渗滤作用+排替作用
上覆盖层为毛细管封闭时: 当储层中或底部S油达60%以上,水渗流停止。
上覆盖层为异常高压封闭:
水不能通过上覆盖层渗流,只向下排替。
油气聚集初期:水可通过 上覆亲水盖层渗流;油气聚集 一定程度后,水主要被油气排 替到圈闭下方。
油 水
含油水 水流方向 运移方向
(二)油气在圈闭中聚集的过程
聚集过程:充注过程、混合过程。连续过程。
1.油气充注
以浮力作用为动力的运移—渐进式充注,缓慢;
以异常高压为动力的运移—幕式充注,快速。
•最初进入最低排替压力 部分(高渗带) •不断向相对低孔低渗的
储层部分扩展,最后将整
个圈闭充满 。
•以石油波阵面方式充注油藏。
(二)油气在圈闭中聚集的过程
(2) 地壳运动:油气藏形成后,若上覆地层遭受
剥蚀,或埋深加大,引起油气藏内的温压条件变化,
饱和压力随之变化。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2.流体历史分析方法
化石记录:储层成岩矿物及其中流体包裹 体直接记录了沉积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和过程,作 为化石记录用于重塑油气藏形成和演化史。
(1)自生伊利石测年法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1.传统地质分析方法
(3)油藏饱和压力法
• 若A层油藏饱和压力Pb = 20MPa,Pb与 油藏当初形成时的地层压力Pd相等: • Pb = Pd =ρw g H 相当的地层埋藏深度 2040m
(设ρw =1×103 kg/m3 , g = 9.8m/s2) :
H = Pb / ρw g =20 ×106 / 103 ×9.8
俄罗斯地台斯大林格 勒区下石炭统斯大林 山层三个相联系的构 造圈闭中油气差异聚 集的情况(据张厚福 等,1999)
1.溢出型油气差异聚集
发育在区域均斜(单斜)背景上,溢出点依次增高的一 系列相互连通的圈闭。
离供油气区最近、 溢出点最低的圈闭 中形成纯气藏,稍 远的、溢出点较高 的圈闭形成油气藏 或纯油藏,距油源 区更远的、溢出点 更高的圈闭只含水。
现在
储集层 沉积时间
圈闭形成与油气聚集的时间关系(据A. I.Levorsen)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1.传统地质分析方法
(3)油藏饱和压力法
饱和压力:地层条件下,气体开始析离液体时的压力。 油气运聚过程中,气呈溶解状态饱含在油中, 油藏的地层压力与饱和压力相等。 与饱和压力相当的地层埋藏深度,其对应的地 质时代,即为油藏的形成时间。
论油气的运聚与成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谭丽娟
2015.4
第三部分
油气聚集原理与油气充注 成藏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谭丽娟
2015.4




油气聚集的动力学机制
油气在圈闭中的聚集过程
油气在系列圈闭中的差异聚集
三、油气聚集原理
(一)油气聚集的动力学机制
溢出型油气差异聚集示意图
影响溢出型油气差异聚集的地质因素
运移路径上有支流油气源;
温压变化:形成次生气顶,或原生气顶溶于油;
后期地壳运动:圈闭条件改变; 水压梯度及水运动方向。
2.渗漏型(逸出型)油气聚集
Gussow(1954)提出的油气差异聚集原理是假设圈闭
的盖层质量足够好、足以封盖住达到溢出点时油气柱高度
来自下倾方向的油气源充足时,油气在这一系列圈闭
中聚集,沿运移方向各圈闭中发生烃类相态及性质的
规律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油气差异聚集。
•含油气盆地中的油气宏观分布模式
在含油气盆地中,从盆地低部位或 中心向盆地边缘,圈闭中聚集的油气相
态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分布模式:
“油心气环”模式 “气心油环”模式 “油心气环”模式:石油占据盆 地中心构造较低的圈闭,天然气占 据盆地周围的最高位置的构造环。
= 2040m
• 从油藏顶面上推2040m到B层,即A层 油藏是B层开始沉积时形成的。
计算油藏形成时间示意图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1.传统地质分析方法
(3)油藏饱和压力法 •饱和压力法分析油藏形成时间的影响因素
(1) 原生气体:油气藏→油藏,饱和压力大于原
始状态,计算的油藏形成时间比实际时间晚。
2.渗漏型(逸出型)油气聚集
盖层渗漏型油气差异聚集
储集层渗透性变差 气 油 岩性遮挡
盖层渗漏型油气差异聚 集示意图
2.渗漏型(逸出型)油气聚集
盖层渗漏型油气差异聚集 若盖层质量不高,当圈闭中聚集的油气超过盖 层能封堵的最大油气柱时,部分油气突破盖层发生 渗漏并向上运移。 结果:轻的烃类占据高的层位,重的烃类在下部 层位。
圈闭发育史分析法
油藏饱和压力法
2.流体历史分析法
储层流体包裹体法 自生伊利石测年法
油气成藏是地质历史上的动态过程,岩石与油、气、水流体的相互 作用应该留下一定的成藏化石记录。储集层成岩矿物及其中的流体包 裹体直接记录了沉积盆地油气成藏的理化条件和过程,它们可作为油 气成藏化石记录用以重塑油气藏形成及演化史。
——主要对低分子的天然气起某种作用。
1.渗滤作用过程
(1)含烃的水或游离烃进入 圈闭后,因为一般亲水的、 毛细管封闭的盖层对水不起 封闭作用,水可以通过盖层 而继续运移。 (2)烃类则因盖层的毛细管 封闭而过滤下来在圈闭中聚 集。 (3)在水动力和浮力的作用 下,水和烃可以源源不断地 补充并最终导致在圈闭中形 成油气藏。
在相连通的一系列圈闭中油气差异聚集的情况示意图
•溢出型油气差异聚集实例 1
美国密歇根盆地志留系礁带中差异聚集
•溢出型油气差异聚集实例 2
澳大利亚 埃罗曼加 盆地中的 差异聚集
溢出型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
区域性长距离运移,储层区域性倾斜,岩相岩性稳定、渗透性好 系列圈闭的溢 出点依次增高。 油气源充足, 且来自储层下倾 方向。 储层充满水 且处于 静水 压力条件。
(二)油气在圈闭中聚集的过程 (三)油气在系列圈闭中的差异聚集
(一)油气聚集的动力学机制
油气聚集:油气在圈闭中排开孔隙水而积聚起来形成油 气藏的过程。
油气聚集的动力学机制
(1)势差或压差:浮力-水动力机制
——油气在圈闭中聚集的主要动力学机制。
包括:渗滤作用、排替作用。 (2)浓度差或盐度差:渗透力-扩散力机制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2.流体历史分析方法
(1)储层自生伊利石测年法 基本原理

储层中自生伊利石仅在富钾水介质环境下形成,
烃类进入储层后, 自生伊利石停止生长;

自生伊利石的最晚同位素年龄代表了烃类充注
储层的时间或略晚。
伊利石年龄减小
伊利石年龄减小
伊利石年龄减小
伊利石年龄减小
伊利石年龄减小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1.传统地质分析方法
(2)圈闭发育史分析法
圈闭形成的时间ຫໍສະໝຸດ Baidu --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
沉积埋藏史恢复 构造发展史恢复
构造发 育史与 油气聚 集关系 示意图
A圈闭形成时间晚,位置低—无效。
圈闭形成次序:1 → 2 → 3 → 4 → 5、6、7。
垂直距离-从储集层开始沉积到现在的时间间隔; 空白部分-储集层沉积后到形成圈闭以前的时间间隔; 红色宽度-充储集层沉积后,任何时间内形成圈闭的百分率。
封盖强度不足以封盖与
圈闭闭合高度相同的油柱,
油和气均从顶部盖层渗漏。
三类圈闭油气的溢出和渗漏(据 Sales,1997)
三类圈闭油气的溢出和渗漏(据Sales,1997)
三类圈闭的油气在横向上和垂向上的差异聚集(据Sales,1997)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烃源岩主要生、排烃期分析法
1.传统地质分析方法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1.传统地质分析方法
(1)烃源岩主要生、排烃期分析法
---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下限)
确定生油窗: ——主要生排烃期基 本代表了油气藏形成的主 要时期。
地质模型上的等TTI曲线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1.传统地质分析方法
(1)烃源岩主要生、排烃期分析法
在一些连续沉降而没有重大抬升沉积间断地质事 件发生的盆地中,若只发育一套烃源岩,烃源岩中 有机质的成熟演化是连续的,主要生排烃期可能只 有一期,随后的油气二次运移聚集应该看作是一个
(2)储层流体包裹体法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2.流体历史分析方法
•储层成岩作用与烃类流体运聚关系
胶结物和自生矿物形成是水-岩石作用的结果。烃类流
体注入储层,随着含油气饱和度增加,孔隙水流体与矿物
之间的反应受抑制(如储层中石英次生加大等)或中止(自
生伊利石、钾长石的钠长石化等)。 从油藏中油气层至水层的系列样品分析,根据胶结物 和自生矿物形成特征的差异可估计油气充填储层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