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80后集体缺席互联网

合集下载

是什么使我们告别了网吧时代?

是什么使我们告别了网吧时代?

是什么使我们告别了网吧时代?(组图)2002年“蓝极速”网吧的一场大火,使单体网吧遭受了长达十年的严查猛打。

然而,真正使人们告别网吧的不是政策,而是互联网向着移动终端的一次变革。

1995年,中国第一家网吧“3C+T”在上海成立,以网络咖啡屋的形式经营。

此后的10年间,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

图为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上海访问期间,参观位于陕西路的一家网吧。

90年代末,互联网悄然走入人们的视野。

由于当时的电脑价格偏高,大多数家庭没有购置电脑,网吧便成为了人们上网的主要场所。

图为2002年,北京的一家网吧。

网络游戏的盛行,吸引中国最早的一批忠实网友,网吧行业也随之步入黄金时代,成为人们新的休闲圣地。

图为2002年,北京一家二手商店内摆满了从网吧回收的二手电脑。

当时有一句响亮的口号叫“要想发,开网吧”。

除了上网和包夜费,网吧还靠卖游戏点卡和Q币赚钱。

规模稍大的网吧,一天收入可达数千元。

图为2005年,重庆市一网吧内人满为患,晚来的客人在排队等号。

网吧成为了年轻人接触世界的桥梁,也是许多80后学生必不可少的青春回忆。

图为2003年,四川一网吧内,几名学生在躲避记者的镜头由于缺乏监管,网吧内出现大量暴力、色情等内容,被喻为社会闲杂人等的集散地,关于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新闻也开始见诸报端。

图为2005年,福州一学生因迷恋上网而导致成绩下降,其家长一怒之下,向工商局举报了黑网吧。

图为2000年,山东,一僧人在网吧浏览佛教信息。

对于目前网络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他说了一句颇有禅意的话:“若僧有罪,罪不及僧众;若僧当罚,罚不在焚宫。

”网吧行业的转折发生在2002年6月16日。

当天凌晨,北京“蓝极速”网吧遭到四名中学生纵火。

起火时,网吧老板为防止客人逃走,把客人反锁在网吧内,导致25人死亡,其中一半是学生。

图为2005年,北京“海淀公共安全馆”向公众展示蓝极速网吧火灾的复原现场。

“蓝极速”事件震惊全国,各大、中、小学校由此开展起了浩浩汤汤的“远离网吧”教育活动。

互联网使人越来越疏远 辩论稿

互联网使人越来越疏远          辩论稿

今天我方要论证的观点是互联网,使人越来越疏远。

1.网络的出现,以及网络无可比拟的方便快捷,使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网络这一种交流方式,从而产生了一种惰性,人们就越来越习惯并渴望使用这种交流方式。

举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如今过节,走亲访友的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游离于千千万万部手机间的雷同短信。

难道这些所谓的祝福短信就真的能取代双方微笑时的和谐,拥抱时的亲切,热语家常时的感人场面吗?网络的优势使它开始盲目地扩张,进而占据了我们原本就很有限的精力,从而使我们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其他的交流方式,这样人与人间的情感体验就自然而然地少了。

由此推理,网络可是使人疏远的呀!我想对方的几位男同学不仅仅是想收到女友一条“我爱你”之类的短信吧,如果能收到一封带着女友香唇印的情书,是否会让你更魂牵梦绕,怦然心动呢?殊不知,网上的问候又怎么比得上回家给母亲刷刷筷洗洗碗揉揉肩呢。

如果网络上的交流真的能使亲人之间的感情更亲近,怎么会有“常回家看看这首歌”?2.互联网确实能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便利,但这样的交流真的能使人与人之间更亲近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互联网上的交流具有随意性,是浅层次的交流。

()相信大家都有这种体会:一些人在网上聊天时,聊的天花乱坠热情似火,可当哪天碰面之后,便只剩下了距离感与陌生感,所以说对方辩友所说的亲近又能从哪里看出来呢?在互联网上手势,眼神,表情,都没有,即使有也是隔着冷冰冰的屏幕,只有一行行的宋体字和批量下载的表情包,哪里会亲近呢?3. 请求汇款的虚假短信漫天飞舞,网络诈骗层出不穷,贴吧里污言秽语地谩骂到处可见,这都说明互联网里的并不都是真,善,美啊!不必负责的互联网什么都可以乱说,什么都可以乱写,怎能使人信任,使人亲近?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前缺乏人类理智约束的网络只能带给人们情感上的疏远。

借用诗人的话“天上的星星像地上的人群一样拥挤,地上的人群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疏远”。

近的是我们貌似亲热的表象,远的才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心灵!!所以本方坚定无比地认为“网络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产品经理互联网告别80后

产品经理互联网告别80后

互联网告别80后编辑导语: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一些互联网老产品开始退出,这些平台承载着那个时期互联网人的很多思想,但随着如今的发展局势,它们的容身之地早已受到威胁;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互联网产品的思考,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比猫扑关帖,向大众官宣死亡消息早9年,胡一帆已经猜到猫扑的结局。

他是猫扑最早一批的产品经理,也是猫扑深度用户。

1999年注册,2006年入职成为核心项目的领导,在2012年猫扑从北京搬到南宁前离职,“离开北京互联网核心圈,猫扑已经预告了死亡”,亲身经历了猫扑从繁荣到消亡的全部过程。

如果没有猫扑,胡一帆没办法想象自己会是什么样子;从大学接触猫扑开始,他的人生轨迹变了,“认识了新世界”,从没见过世面的农村娃,接触到最前沿的互联网流行文化;“结识了众多朋友”,基于共同的游戏爱好,他们相识、相交20年,他的社交网里,除了亲人和同学,朋友都来自于猫扑;“有高事业起点”,入职猫扑就是核心项目的高管,成为国内最早期产品经理,离职后顺势进入国内头部互联网大厂,事业轨迹直线向上。

最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的人生成长轨迹,跟随猫扑一起嵌进了中国互联网流行文化的历史历程。

胡一帆觉得骄傲,“猫扑称得上是国内大多数70后、80后心里,中国互联网流行文化的发源地,几乎集齐如今市面上所有知名游戏网站、游戏公司的创始人、高管,即便是在现在95后扎堆的B站,走红的鬼畜视频里都多多少少有猫扑当年的影子。

”可那又怎么样呢?当95后、00后成为互联网核心用户,70后、80后扎堆的互联网产品们不约而同被时光化成前浪,“北猫扑南天涯”走向落寞,红极一时的贴吧沉寂,虎扑活成“直男桃花源”,5500万的月活,在互联网产品中连腰部都算不上。

4月15日,猫扑发公告关闭发帖功能胡一帆无数次反思过猫扑的死亡原因,推及到大多数社区产品似乎也适用,“日益增长的用户规模和落后的产品设计之间存在矛盾。

”以至于平台信息过载严重,内容难流动,“用户想搜信息,搜不到,想跟人互动,互动不上,体验越来越差。

给80后丢脸了的文案

给80后丢脸了的文案

给80后丢脸了的一、引言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我们80后这一代人逐渐成为了过时的一群。

在新时代的浪潮下,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丢脸”,我们的文化吸引力和社会地位也逐渐被新一代所取代。

这篇文章将从多个方面探讨80后为何会丢脸,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二、社交网络的崛起1. 社交网络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网络应运而生。

Facebook、Instagram、微信朋友圈等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分享自己的生活、交流思想和感受。

然而,80后在这一领域却表现得迟钝和无力,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2. 社交网络的对比与80后相比,新一代对社交网络更加熟练和擅长。

他们善于通过社交网络表达自己,吸引他人的关注。

他们懂得如何运用社交网络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生活。

相比之下,80后在社交网络上显得笨拙和不自如,丧失了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

三、消费观念的变化1. 牌子意识的落后80后在消费观念上,往往还停留在以往的观念中。

我们更倾向于选择实用性较强的产品,而忽视了品牌的重要性。

与之相对,新一代的消费观念更加注重品牌和包装,他们更愿意花大价钱购买知名品牌的产品。

2. 老旧形象的维持80后在时尚潮流上也存在丢脸的问题。

我们的穿衣风格和形象与时代脱节,无法赶上时尚的潮流。

相比之下,新一代非常注重时尚和潮流,他们懂得如何通过时尚的穿搭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四、职业发展的滞后1. 教育观念的影响80后在职业发展上往往受到我们的教育观念的影响。

我们更倾向于稳定的工作和相对较少的冒险。

与之相反,新一代更加注重创新和个人追求,在职业选择上更加开放和大胆。

2. 技术的劣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新的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80后在技术方面的学习和应用上存在滞后的问题。

相比之下,新一代在技术方面更具优势,他们更加熟悉和擅长各种新技术的使用和应用。

五、应对之策1. 学习新技术面对新一代的竞争,80后需要主动学习和应用新技术。

互联网高龄裁员现象合理

互联网高龄裁员现象合理

互联网高龄裁员现象合理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针对互联网高龄裁员现象合理还是不合理的辩题,我方的观点是互联网高龄裁员现象合理。

开宗明义:互联网企业: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平台提供服务并因此获得收入的企业,具有快速性、创新性、迭代性的特点。

高龄:在互联网企业中,相较于其他员工年龄偏大。

如腾讯公开表示将对80-85年出生的,并且还没有成为高管的员工进行认真劝退。

裁员:用人单位对因年龄因素落后整体员工队伍的人解除劳动合同合理:合乎个体与整体发展规律,寻求整体与个体的同时提高今天我方判断的标准是,在互联网企业中对高龄人员进行裁员的行为是否合乎互联网企业和被裁员工的发展首先,对互联网企业来说,对高龄员工进行裁员,招纳进更为年轻的新鲜力量,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其一,年轻员工相较于高龄员工更加高效。

他们大多数是九零后,相较于八零后甚至七零后,在接受的教育和掌握的技术方面更贴近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对新技术的接纳度也更高,学习速度快、适应能力强是互联网企业年轻一代无可比拟的优势。

且没有繁重的家庭和生活负担,精力也更加充沛,个人成长速度快。

其二,价格也是互联网企业高龄裁员的考虑因素。

当今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在竞争环境下,互联网年轻从业者的个人水平也越来越高,且一般来说,刚入职的员工较有一定年龄资历的员工薪资低,因此优质低价的劳动力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其三,年轻的员工意味着年轻的企业氛围,能够给企业带来新观念、新技术、新动力等新鲜活力,更契合互联网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发展特点,有利于营造朝气蓬勃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更有利于互联网企业的发展。

其次,对被裁高龄员工来说,离开未尝不是更好的选择,对个人来说意味着更多、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

一方面,结束也是一种新的开始,离开企业可以作为一种促进和激励,给予高龄员工学习的动力,有利于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自我的完善。

另一方面,作为高龄员工,技术、精力、体力可能不再是他们的优势,中年职场人最大的优势转化为经验、人脉和资源。

90后鄙视80后的十大非主流理由

90后鄙视80后的十大非主流理由

90后鄙视80后的十大非主流理由从九十年代出生的90后与八十年代出生的80后之间,常常存在一种微妙的代沟和看法差异。

有时一些90后甚至会表现出对80后的鄙视之情。

接下来便列举了90后鄙视80后的十大非主流理由。

首先,90后认为80后对时尚的理解不够前卫,他们的穿着打扮显得有些过时。

80后往往还停留在上世纪的潮流风格上,无法跟上当今社会的时尚潮流。

其次,80后的消费观念相对保守,他们多数还持有节俭的理念,对于购物更注重性价比。

相比之下,90后更加追求品牌和个性化,更愿意为了自己的喜好花费更多金钱。

第三,80后在理解互联网和科技方面没有90后那么在行。

90后出生在信息互联网时代,对于新兴科技和互联网应用更加敏感和熟悉,而80后可能处于技术知识相对滞后的状态。

第四,80后在生活态度上有时显得过于稳健和谨慎,他们更愿意按部就班地在传统的生活模式中前进,而90后则更愿意冒险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职业选择。

第五,80后可能更加保守和传统,对于一些新奇的事物不太敢尝试,而90后则更加开放和乐于尝试各种新奇刺激的事情。

第六,80后的思维方式可能相对固化,他们较难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容易陷入自己的舒适圈中。

而90后则更加敢于挑战并试错,积极追求个人成长和发展。

第七,80后有时候显得有些迂腐和墨守成规,对于社会和人际关系处理方式相对传统,不够灵活。

而90后更加注重自由和个性,更愿意打破陈规,探索自己的生活方式。

第八,80后在工作中可能显得比较保守和不够敏锐,对于市场和行业的变化反应相对迟钝。

而90后更加注重创新和变革,更愿意接受挑战和改变。

第九,80后有时表现出对于娱乐和娱乐产品的兴趣偏窄,他们更喜欢在家中看电视或者看书,不够开放和多元化。

而90后更愿意尝试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和产品,追求多彩多姿的生活。

最后,80后在对待婚姻和家庭方面可能显得比较传统和守旧,更注重家庭责任和孝顺。

而90后更加注重个人自由和幸福感,更倾向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梦想。

80后是垮掉的一代

80后是垮掉的一代

80后是垮掉的一代八十后,指的是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人群。

他们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经历了社会的巨大变革和飞速发展。

然而,许多人认为80后是一代“垮掉”的人,他们有怎样的特点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就业、消费、家庭、人际关系和梦想等方面来分析80后的一些现状。

首先,从就业方面来看,80后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随着大学扩招的进行,高学历人才层出不穷,使得80后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冲击,许多行业都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困境。

因此,许多80后只能选择从事与自己专业不太相关的工作,甚至不得不接受低收入的工作,造成了“命悬一线”的就业状态。

其次,80后在消费方面也呈现出一些特点。

由于80后成长的时代背景不同,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也与前几代人不同。

他们更倾向于消费体验和品质,对品牌和时尚有着更高的追求。

同时,由于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稳定,许多80后也面临着消费过度和储蓄不足的问题,导致生活负担沉重。

在家庭方面,80后也遇到了许多挑战。

由于受到家庭成员和周围环境的影响,80后在恋爱、婚姻和生育方面的选择也与前几代人有所不同。

许多80后延迟结婚和生育,或者选择独身和不生育,这种现象在中国城市地区尤为突出。

同时,80后在照顾老人和子女方面也面临着压力,需要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取舍。

另外,80后的人际关系也值得关注。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人际关系的多样化,80后更注重朋友圈的扩大和交际的广泛。

然而,在人际交往中也存在着虚伪、疏远和孤独的问题,使得80后在寻找真挚友谊和爱情时感到困难。

最后,80后的梦想也在不断碰壁。

面对着社会的压力和现实的残酷,许多80后在追求理想和梦想的道路上遇到了各种阻碍。

他们不得不面对竞争激烈和机会稀缺的现实,使得梦想变得越来越遥远。

综上所述,80后是一代“垮掉”的人,面临着就业压力、消费困扰、家庭问题、人际困惑和梦想困难等多重挑战。

80后面临中年危机,失业被裁,基本上已经被时代所抛弃!

80后面临中年危机,失业被裁,基本上已经被时代所抛弃!

80后面临中年危机,失业被裁,基本上已经被时代所抛弃!今年因为疫情,生活面临了很多抉择,今日一条新闻引起我的触动,这两天没有更新视频和文章,因为我也在经历裁员,我也即将离开奉献了十几年青春的北京,我所在的行业是互联网行业,按理说是受疫情影响最小的行业,或者应该业绩增加才对,因为人们都居家隔离,用的最多的就是网络,也许是公司借口疫情,想把35岁以上的裁掉,恰巧我正处在35的中年危机年龄。

35岁,是人生才开始,还是人生的结束?35往往意味着一个重要的转折来临了,作为80后的你,有没有预感到危机的靠近:失业了我们该怎么办?几乎每一年公司为招进更有才能的职员,为公司注入新鲜的血液,都会进行裁员。

今年格外不同。

80后这一代,上有老下有小,他们不像90后那样没成家立业,做不到轻松自在,如果失业,他们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他们很担心自己的事业从此会不会一蹶不振。

来自亲人的安慰!正因如此,网上一直流传着一番话,说领导在公司里面,你可以随便骂80后,但不能骂90后。

80后他们这些员工有家有口,有房贷、有孩子,他们每天唯恐自己被裁员,肯定不会轻易辞职换工作。

但90后不一样,他们年轻机会多,身上也没有负担,想换什么工作就换,不满意就跳槽。

80后在职场中的确不如90后吃香了,甚至90后的工资都比80后的高了。

我们不得不承认,90后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

上班挤公交车!在互联网行业里,80后的身影渐渐在消失,基本上已经被时代所抛弃了,一听就让人觉得心酸。

“原来看不上的中年人,慢慢的变成了镜子中自己的模样' 原来议论别人中年危机,没想到几年后自己也是这样的命运,这就是给私企打工的结果?“80后”普遍对自己的工作很上心,也非常专一,即使对工作不满意,也不会轻易选择跳槽,除非是被逼急了,才不得已选择离职。

80后的确实是要赶紧转型提升了,技术人员危机意识一定要有。

”。

互联网行业的35岁危机真的存在吗

互联网行业的35岁危机真的存在吗

互联网行业的35岁危机真的存在吗?其实不存在。

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大批35岁以后下岗无工作的互联网人。

那些不幸被下岗的人,要么重新找到了工作,要么已经财务自由不需要工作。

那些说互联网是吃青春饭的人,大概忽略了,互联网本来就很青春,2000年左右才开始发展,第一批躬身入局的人如今四五十岁,李彦宏、马化腾还坚守在一线岗位,并没有被强制下岗。

现在你看到的大部分是年轻人,20年后你再看,就可以看到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了。

互联网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一般是年龄越大经验越丰富,懂得越多。

有人说互联网行业更新迭代快,需要学习能力强的年轻人。

学习能力一定和年龄成正比吗?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学习能力真的不如二十多岁的人吗?其实不是的。

学习是和自己的意愿成正比的,只要自己愿意学,是可以飞速进步的。

有的人抱有学习的心态,每天都会学习新东西,60岁依然像个20岁的青年;有的人没有学习的习惯,故步自封,20岁已然活成了60岁的样子。

2015年,35岁的王昱珩参加最强大脑,在“微观辨水”的项目中,520杯同质同量同水源的水被他一眼辨认出,一战成名,更是在中日对抗赛中为中国队拿下比分。

如果年龄可以代表学习力、脑力劳动的话,为什么不派年轻人去参加中日比赛?实际上,第一次中日对抗赛中最后两场的两个年轻人不敌对方,让我们输掉了比赛,十分遗憾。

所以,不要有年龄歧视,能干活就行。

是否能干活和年纪关系不大,和自己的积累、能力息息相关。

现在裁员大部分裁的是绩效不好的,你干的好留还留不住呢,为什么要裁?即使真的被裁了,绩效好的人出去也好找工作。

还有人说,每年进入互联网的人那么多,这个行业已经饱和了。

实际上,互联网正在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买衣服上淘宝,吃饭上美团,住酒店上携程,出门用滴滴,衣食住行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

正在蓬勃发展的新能源车,里面充满了各种智能设备,这些智能的背后都是程序员一行一行代码写出来的。

还有即将大面积推广的数字人民币,国家大力倡导的人工智能,都离不开程序员。

为什么互联网大佬都退了

为什么互联网大佬都退了

为什么互联网大佬都退了引言几年前我们还能在各大公开场合看到许多优秀的企业家,发表自己的宏图远志,比如说马云、刘强东等人。

然而近几年他们的消息却逐渐减少,难道是因为企业的发展不理想吗?他们为何选择隐退。

其实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互联网大佬的隐退也正式象征着另外一个时代的到来。

一、“退隐江湖”的企业家大环境的动荡推动着时代的交替,为进一步帮助企业发展,许多企业都在尝试着不同的领域,这就是求新求变的经营理念。

那么这种转型又与企业家们主动选择淡出群众视线,有什么关联呢?其实早在2018年的时候,就有人在相关平台上发出疑问:现在的互联网大佬们究竟会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退休呢?就在那一年,刘强东被媒体询问什么时候会退休,他的回答还是:我在65岁之前不会考虑退休这件事情。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2018年,发生了一系列不可控的事情,55岁的马云,41岁的黄峥和38岁的张一鸣都宣布自己将退出公司的董事会。

就连曾经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不会在65岁之前退休的刘强东,也在45岁宣布退出。

这些人带动了一个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为什么又在精力充沛的年龄,选择退出市场呢?这其中还有很多难以说出口的理由。

与马云和刘强东这些退隐市场的大佬相比,雷军是一直活跃在大众面前的,为什么他没有选择跟随这些互联网大佬的脚步呢?。

互联网大佬退出市场,也是因为时代发生了改变,大众强烈的反对资本,呼吁平等的市场,相关部门也一直在整顿互联网作风。

当初互联网企业虽然发展的如日中天,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他们也必须要早做打算。

其实那些宣布退出市场的互联网大佬们,早就已经选好了接班人,他们只需要站在接班人的身后稳定局面就好。

但是雷军至今没有选出能够接替自己的2号人物,所以这几年他一直孤军奋战,努力地提高公司的热度。

二、业务的转型部分第一代互联网集团的主要业务对象,已经从消费者转型到企业和相关部门,他们的热度也就达到了顶峰,不需要再刻意刷存在感。

只要集团有需求,他们才会进行宣传和营销。

互联网让人们失去了什么800字

互联网让人们失去了什么800字

互联网的影响:人们失去了什么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人们几乎都要依赖互联网来完成各种活动。

虽然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便利和乐趣,但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一些宝贵的东西。

首先,互联网让人们失去了专注力。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习惯了快速获取信息的方式,随时随地都可以浏览各种内容。

然而,这种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往往让人们变得浮躁,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于一件事情上。

许多人面对电子设备就会忍不住不断刷新社交媒体,看着无意义的信息,而忽视了真正需要思考和深度思考的问题。

其次,互联网让人们失去了真实的社交体验。

虽然互联网让人们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但与面对面的交流相比,互联网上的社交往往是虚拟的,缺乏真实的情感和交流。

人们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社交媒体来维持与他人的联系,而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技能和交流能力却在逐渐丧失。

经常长时间沉浸在虚拟社交世界中,人们的情感交流和体验也变得越发贫乏。

此外,互联网让人们失去了隐私和安全。

在互联网上,个人的隐私往往受到严重侵犯。

个人的信息可以被轻易获取和传播,导致个人隐私暴露于风险之中。

同时,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也时常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和不安全感。

最后,互联网让人们失去了沟通的艺术。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更多地倾向于通过简短的文字、符号和表情来进行沟通,而忽略了语言和表情在交流中的重要性。

互联网上的言论也往往缺乏深度和思考,导致沟通变得表面化和空洞化。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乐趣,但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一些宝贵的东西。

我们应该在利用互联网的便利的同时,保持理性和警惕,努力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培养专注力和交流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方式。

80后绝不是垮掉的一代-为何80后是垮掉的一代

80后绝不是垮掉的一代-为何80后是垮掉的一代

80后绝不是垮掉的一代:为何80后是垮掉的一代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在座的各位朋友以及选手中,有很多都是80后,不知你们怎样看这个问题?在我看来,这一句话是完全不对的,80后决不是垮掉的一代,而是为了祖国的建设,家乡的建设挺起脊梁的一代。

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人们所说的80后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

他们中间大多数人是共和国第一代走向社会的独生子女,是在改革开放的中国生长起来的一代人。

因特网的出现使他们从小就全方位的接受了世界各个方面的熏陶,同时过早的享受了经济文明带来的实惠以及它的副效应。

对比他们父辈们所受的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一时间“80后”成为他们这代人人格中表现出的自私、自负、软弱、没有社会责任感,不懂得感恩的代名词。

然而,汶川大地震中,人们在为无数年轻生命惋惜的同时看到更多的是我们的80后在震后废墟上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在救灾现场,在重建工地,在运送物资的路上,在抢救伤员的手术台旁,以及171直升飞机上无处没有80后的身影,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中绝大多数是我们的80后;更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在绥江的灾后重建、移民工作中,80后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他们积极向群众讲解政策、帮助移民搬家的场景。

特别是看到万永波他们在受伤的情况下表现出的乐观向上、勇敢自信,让所有的长辈们无不为之动容。

不知是地震唤醒了他们的良知,还是灾难激发出了他们的本性,又或者是绥江的未来给了他们希望,总之在这场灾难面前、在移民工作面前,他们的所作所为让世人刮目相看。

他们用事实雄辩地证明了80后不是垮掉的一代。

他们终于可以扬起的头向世人说出:80后永远是最棒的!让我们共同来祝福80后。

同时也喊一声:80后加油!新绥江定会在我们手中大放光彩.。

80后群体现状调查报告

80后群体现状调查报告

80后群体现状调查报告80后群体现状调查报告1、80后仍要“拼爹”,“拼妈”更重要调查发现,你爹爱读书,你也爱读书。

老爸教育水平大学以上的,小孩拿高收入的比例达到了半数。

老爸的职业和小孩的收入也成正相关联系。

调查发现,老爸是企事业负责人的,小孩的收入最高。

另外,一个高学历的妈妈对娃的影响也很重要,也就是说母亲学历越高,孩子越聪明。

大家都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这一点没错。

2、80后大都自我感觉良好在调查中,有超过4成的人从未换过工作,换过1-2次工作者近3成。

80后基本安于工作。

学者们也吓一跳,原来80后在就业观上一点都不离经叛道。

对工作的保守程度,简直可以用忠贞二字来形容。

当然以上排除互联网行业的从业人员,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在同一家公司超过2年以上的都算是时间长的了(苦笑)。

3、年收入超过30万算佼佼者调查显示,如果你是单身狗,年收入达到30万就能顺利挤top1的行列。

当然年纪越小,你越有傲娇的资本哦~但如果你是已婚人士,挤进top1的门槛大大提高,变成年收入65万!整体上,已婚人士比单身人士有钱(在80后这个区间内,收入基本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是的,从小到大,80后一代人对排名太熟悉了。

为了那些排名流了多少眼泪,伤了多少自尊。

看了这张表,更伤自尊....。

.还有一个真相大家必须了解,这些精英人士的配偶,一般也是精英。

多么痛的`领悟!关于收入,再补充一下。

排前三名的分别是“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

4、80后的婚姻现状婚前同居时间越长,对婚姻的满意度越高80后再次验证了“女大三,抱金砖”,但同时证明“大叔萝莉”的搭配不靠谱的说法。

80后的择偶观男选女:最看重生活习惯、性格和智商;最不看重政治背景、星座和血型。

女选男:最看重生活习惯、性格、智商;最不看重生辰八字、星座和血型。

80后女生大多赶在30岁结婚,男生则是31岁,30岁之后,高学历女生终于迎头赶上…在未婚的人群中,男女比是57比43,其中,有8%表示一生都不会结婚。

80后与网络文化

80后与网络文化

80后与网络文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网络文化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对于80后这一代人来说,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他们是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一代人,也是最早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与冲击的一代人。

本文将以80后这一代人为主要探究对象,探讨他们与网络文化的干系。

80后这一代人成长在一个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时代。

回顾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中国,互联网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

作为这个时代的亲历者,80后亲眼目睹了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众到大众的进步历程。

他们曾经逐渐从网吧上网、QQ漫谈开始,到如今的社交媒体、在线购物、在线教育等多种应用,网络文化已经完全融入到他们的平时生活中。

与互联网相伴而生的还有一系列的网络特色词汇和网络行为。

80后是这些词汇和行为的乐观拥戴者和使用者。

例如,“网友”一词在80后这一代人中非屡屡见,他们通过互联网结识了许多友人,这些友人可能来自于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各地。

在网络上,他们一起谈论话题、沟通阅历,建立起了独属于互联网时代的友谊。

另外,80后也是网络语言的创设者和传播者。

他们屡屡使用“666”、“6666”来形容赞美或充盈惊喜的事物,使用“撒花”来表示庆祝,使用“咸鱼翻身”来形容逆袭。

这些网络语言既是他们与其他网友进行沟通的工具,也是表达个人情绪和态度的方式。

除了成为网络文化的创设者和传播者,80后也是网络文化的受众和参与者。

互联网时代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便利和乐趣,他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得到各类信息,无论是新闻、音乐、电影仍是书籍,几乎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

此外,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购物,轻松地买到自己喜爱的商品。

网络娱乐也让他们可以在闲暇时间里玩游戏、看视频、听音乐,放松身心。

然而,互联网也给80后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起首是信息过载。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无论是正面的仍是负面的新闻信息,都让人难以区分真伪。

80后要学会区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信息素养,防止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70后、80后、90后网络参与行为的代际差异

70后、80后、90后网络参与行为的代际差异

2009
1.90
4.5
10.7
18.6
32.5
31.8
2010
1.90

27.3
2011
0.70
4.1
11.4
20.6
2012
1.80
4.4
12.4
21.6
2013
1.90
5.1
12.1
22.6
34.5
26.7
35.5
24.0
36.5
24.1
2014
2.40
5.5
12.3
中国青年研究 02/2019 66
典型研究
Dian Xing Yan Jiu
人士占0.3%;未受过教育的占0.2%,小学教育程度 的占4.3%,初中教育程度的占35.2%,高中教育程度 的占28.5%,职高/技校/中专/中师的占12.1%,大专教 育程度的占12.3%,本科教育程度的占7.4%,研究生 以上的占0.1%;平均年收入为30444元。
3.2
7.6
8.2
12.1
16.3
36.2
15.3
2.8
6.8
7.4
10.2
17.0
37.3
17.6
2003
0.80
3.0
6.4
7.6
12.1
17.2
34.1
18.8
2004
1.10
2.9
7.6
7.6
11.4
17.7
35.3
16.4
2005
0.80
2006
0.90
2.7
6.8
7.1
11.6
19.3

80后失去了成为互联网领袖的机会

80后失去了成为互联网领袖的机会

80后失去了成为互联网领袖的机会对于互联网以至中国商业而言,他们姗姗来迟。

他们已不太可能取代70和60年代的人成为主流商业规则的制定者或标志性人物。

为什么中国的80后里出不了扎克伯格和Lady Gaga?该给80后“松绑”了。

自从2006年一篇《生于80年代》的文章开始,80后这个名词流行并红火了整整四年。

这就像是同样在互联网火热了多年的另一个概念“Web2.0”,越被开发(炒作)就越有价值,各种利益冲撞和纠缠到一起。

于是,真相越来越难以看清,插科打诨甚至不可告人的就多了。

对于Web2.0,既有程炳皓那样的短期内把社交网络做成了,也有方兴东那样的被博客给忽悠而栽大了;既有腾讯那样的表面上不发言但实际上是集大成者的2.0鼻祖,也有新浪那样的硬生生把博客这种2.0做成1.0也成了;既有心平气和坐怀不乱而后坐地分金的风投,也有就冲着一个概念而损失惨重的“疯投”。

80后又何尝不是一样?这股大江大水里面,既有脑子算清醒的李想一类,炒作自己,提高知名度,趁机四处挖人打造团队,而后风光套现;也有脑子半清醒但马步不稳的高燃一类,炒作了高调了有了知名度,可被VC骂成“用公司资源包装自己”被赶出门庭。

既有脑子糊涂,就算有根基也给败了的郑立一类,顶不住压力,抗不住诱惑,被邪道拐了去;也有既无根基,脑子也半清醒的董思洋一类,趁80后火了,于是拼小命地给自己贴金自吹自擂,最后被媒体揪出来说是一个骗子。

80后里大是大非把握不住,心浮气躁,人不在少数。

所以给80后松绑,就是不要搞连坐。

高燃站不稳马步,不是所有80后都站不稳马步;郑立摔跤了,不是“80后偶像集体坍塌”。

戴志康鄙视传统教育方式,不意味着所有人不读大学创业都有戏;李想做汽车之家比做泡泡网更NB,不表示所有人的第二次都会比第一次更成功。

不过“松绑”的更重要意思,是不要把80后看得太高。

有个词叫“捧杀”,爱之足以害之。

就算屹立不倒的李想和戴志康,再加上近两年新浮出水面的刘松琳和汪海兵,也远未能成为这个时代主流商业的规则制定者或者标志性人物。

80后失语互联网与互联网的下个十年

80后失语互联网与互联网的下个十年

80后失语互联⽹与互联⽹的下个⼗年80后失语互联⽹与互联⽹的下个⼗年作者:磐⽯之⼼⼩沃转载沃上⽹-专注社区电⼦商务研究,最具特⾊得⽹民、企业上⽹第⼀门户,⽹址:互联⽹泡沫⼗周年之际,有必要写点什么。

下⼀个⼗年,中国互联⽹将会如何发展?互联⽹下⼀步发展的归宿是什么?web2.0发展⾄今,中国也只是出了⼏个Facebook模仿秀,基本⽆创新可⾔,80后们在中国互联⽹发展上集体失语,这与国外互联⽹的发展是完全不同的,其根本性原因是中国互联⽹有其⾃⼰的发展⽅式,同时这也是中国⽹民习惯和⽂化造成的。

以上⼏个问题的确⾮常的深奥,想⽤⼀篇⽂章或者⼏篇⽂章⼀⼀解答实在不易。

那么今天笔者就简要谈谈⾃⼰的看法,与各位读者探讨。

80后集体失语中国互联⽹的根源纵观当前互联⽹,马化腾、李彦宏、马云、丁磊、张朝阳、曹国伟、周鸿祎、陈⼀⾈、陈年、古永锵、李善友、陈天桥等分布于IM、门户、社交、游戏、视频⾏业的⼤佬们,他们均为70后,80后没有⼀个能够与这些⼈匹敌。

我们能够叫得上名字的80后互联⽹⼤佬,有李想、戴志康,⽽李想在泡泡⽹被澳洲电讯收购之后就专⼼去搞汽车之家了,⽽戴志康的discuz虽然还可以,但是也在遭遇SNS和微博客的冲击,同时CN域名⼀年减少⼏⼗万,这也在说明个⼈站长的黄⾦时代正在远去。

他们⼀直未能荣登互联⽹排头兵阵营。

这与国外Facebook、Youtube创始⼈均为80后有着很⼤的不同。

我们的web2.0为何不是80后主导的天下,反⽽是陈⼀⾈、程炳浩这些70后的天下呢?其实,⼀个很简单的道理,互联⽹塑造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特别是在中国。

我们不能说李想们的技术⽔平和远见⽐不上创业时期的马化腾,但是时势造英雄,1998年这个黄⾦时代已经⼀去不复返,⽽当前在互联⽹上拥有话语权的⼈也均是10年前就踏⼊互联⽹的⽼兵,他们有资本,有机会。

更何况我们中国互联⽹正在呈现出“寡头垄断”的态势,让其他新型web2.0公司⽆路可⾛。

70后80后90后网络参与行为的代际差异

70后80后90后网络参与行为的代际差异

70后80后90后网络参与行为的代际差异网络参与行为是当代社会中年轻人们经常进行的活动,而不同年代的人群可能有不同的参与方式和习惯。

70后、80后和90后是近几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群,他们在网络参与行为上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代际差异。

本文将探讨这些代际差异,并分析不同年代人群在网络参与行为上的特点和趋势。

70后是指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人们,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像80后和90后那样接触到互联网和智能手机。

因此,70后对网络参与行为的热情可能没有80后和90后那么高。

他们更倾向于使用电脑上网,进行一些简单的搜索、浏览和社交活动。

相较于80后和90后,70后对于在线购物和移动支付等新兴的网络行为可能接受程度稍低。

80后是在上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是第一批亲身经历互联网普及的人群。

80后对于网络参与行为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观点和感受。

除了社交媒体,80后还喜欢在各类网站上参与评论、讨论和互动,表达自己的看法。

相比于70后和90后,80后可能更注重网络世界中个人的言论和讨论,在网络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90后是成长在21世纪初的一代人,他们是数字原生代,对于互联网和科技产品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90后在网络上的参与行为更多地体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他们喜欢通过短视频、短篇文字和图片等形式表达自己,追求快速简洁的信息传递和获取方式。

90后对于各类新兴应用的接受度很高,他们可能更多地涉猎于在线直播、电商购物和虚拟社交等领域。

综上所述,70后、80后和90后在网络参与行为上存在着代际差异。

不同年代的人群在网络使用习惯、参与内容和平台选择等方面有所不同,这也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科技的不断革新,每个年代的人们都在网络世界中留下了独特而珍贵的足迹。

愿未来的每一代人都能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强大的工具,展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网络参与行为,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互联网的发展与挑战

互联网的发展与挑战

互联网的发展与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渠道,也为商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的发展与挑战,并分析其对个人、企业和社会的影响。

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ARPANET项目,当时是为了实现美国国防部的信息共享。

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网络,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设备。

互联网的发展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协议的制定。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重要的技术和应用,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

这些技术和应用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地获取各种信息,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进行在线购物和支付等。

二、互联网的挑战然而,互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人和企业的隐私和数据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威胁。

黑客攻击、网络诈骗和数据泄露等问题时有发生,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其次,互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了信息过载的问题。

互联网上的信息如洪水般涌来,人们很难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同时,虚假信息和谣言也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给人们的判断和决策带来了困扰。

另外,互联网的发展也对传统产业和就业形态带来了冲击。

一些传统行业面临着被互联网颠覆的风险,而一些新兴行业则迅速崛起。

这种转变给一些人带来了就业机会,但也给另一些人带来了失业和转岗的压力。

三、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对个人、企业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对个人而言,互联网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娱乐机会。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同时,互联网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内容,如在线游戏、音乐和视频等。

其次,对企业而言,互联网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商机。

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拓展销售渠道,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简述电子商务的四个发展阶段

简述电子商务的四个发展阶段

简述电子商务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非主流人群购买非主流产品。

非主流主要是指从高中毕业到刚工作两三年的年轻人。

互联网的第一个阶段一般就是刚毕业的孩子,淘一点二手货,买一点便宜货,他们的产品也是非主流产品,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2006、2007年。

为什么?因为中国在2000年以前,几乎没有互联网。

你去看看,今天看到的那些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它们的生日是一样的,它们都是1999年升起来的,换言之是2000年之前中国没有互联网。

中国互联网的人口不是大家通常意义上理解的80后。

因为80年出生的人在2000年已经21岁,他接触互联网绝大部分的是从工作开始,所以80后是工作在互联网的一代。

而1985年以后出生的人,才是真正中国的互联网一代。

当时我在阿里巴巴的时候,看到腾讯靠游戏这么挣钱,急的不得了,马云说你们急也没用,我们的未来的用户,现在还小,还在玩游戏,我们在前面挖一坑等他们,他们迟早会掉下来。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他们就掉下来了,去年四季度开始,阿里的整个利润,超过了腾讯。

这个结果不完全是因为马云,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你什么都不用做这个结局也会发生。

中国没有马云,电子商务也会成功,但是可能会多摸索几年。

真正决定的是图上的这个年龄结构,你早也不行,晚的话机会就没了。

在这2001年,上海有一家伟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叫8848,比现在的亚马逊都牛,因为它们当时就O2O了,可是这一切开始的都太早了,背后的人群还没有成长起来。

先去的一般都是先烈。

包括现在很多开始做移动互联网也因为不了解这张图行动得太早了。

这张图你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所以必须要顺势而为。

中国互联网人口结构的理解决定了你做的事情的布局和起步。

第二个阶段是主流人群偶尔上网去买非主流产品。

什么叫主流产品和非主流产品?你离开了它还能活的产品就是非主流产品,书不看最多没有知识,但真的不会饿死,衣服不穿有问题,东西不吃有问题,所以书是非主流产品,而衣服、食品是主流产品。

第三个阶段,非主流人群买主流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档来源:月光博客,特此声明!
技术的人就不多,所以也不存在抄袭什么的。 竞争加剧 技术的发展本来是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与用户服务体验, 但根据中国人喜欢拱模仿抄袭 的特点, 技术的发展反而让抄袭变得更加容易。 现在要复制一个网站只需要一周或者一个月, 所有只要有一家网站成功了,其它人都扑上去,然后大家都死了,最后利益者是有钱的或者 已经成功的网站。比如 Groupon 的成功让团购网站在中迅速发展了上千家,如果不是因为 众所周知的原因,笔者估计微博肯定不止现在的区区10余家而已。 门槛太高 10年前只要你会做网站,只要你自己有服务器,只要你不反党反革命,基本上你做任何 网站都没有人来找你, 甚至连黄色网站也大行其道, 2000年左右的时候使用一般的搜索引擎 就可以搜索到国内很多黄色网站。 但现在个人创业者要做一个网站门槛太高了,如果你想与用户交互搞一个 BBS 需要办 证,个人网站也要备案办证,还需要网站所有者去服务器所在地拍照存档。网站要是做电子 商务那就更不得了,需要更为复杂的证书。 种种门槛加剧了马太效应,让强者愈强弱者恒弱,互联网本来是平的,可是到了中国还 是被中国化了, 再平的互联网也被拱起来了了。 现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要么是有背景有后台 有底子的, 要么是在第一波创业浪潮下成功的, 要么是耍流氓做盗版钻空子然后把自己洗白 的,要说草根创业者成功的,几乎找不到例子。 版权问题 版权问题被笔者认为是制约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两个瓶颈之一, 10前会遇到版权么?当然 会有, 但是版权这种问题一定要有一个量才会出现, 当年的技术不足以让这么多人肆无忌惮 的抄袭与盗版。现在中国的 IT 行业不仅是版权问题,还有一些其它的一些对创新的保护, 包括一些已经在互联网上混出头的大公司也参与到其中。 四、结语 笔者期望有一天中国的互联网可以让80后90后崭露头角,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创业精神 有所传承, 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所有人都有公平公正的机会, 而不是只让有后台有底子走 灰色道路的人才有机会。 来源:涂雅投稿,原文链接,网站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涂雅并保留原文链接,否则网
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上只有70后,没有80后90后呢,按理80后现在已经到了30岁,也差 不多是建功立业的时候,可为什么会互联网上集体缺席呢?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鲜有8 0后,为什么? 一、年索引擎 公司。马云,1964年生, 1999年创建阿里巴巴, 时年35岁,现在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 王志东,1967年生,1998年创立新浪,时年31岁,现在新浪是中国四大门户之一。马化腾, 1971年生,1998年创立腾讯,时年27岁,现在腾讯是中四大门户之一,也是中国三个最具潜 力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丁磊,1971年生,1997年创立网易公司,时年26岁,现在网易是四大 门户之一…… 二、拷问 上述互联网的风云人物在创立现在的公司基本上都在30岁左右,3-5公司成功上市,然 后身家上亿。笔者搜遍目前有名的互联网公司,发现一个怪现象,他们中间几乎没有80后的 身影。 这是怎么一回事?80后为什么集体缺席中国互联网创业成功的阵营, 按照这帮人的创 业轨迹推断,80后现在最大的已经有30岁了,也应该在互联网上崭露头角了啊,难道真如九 斤老太所说的,一代不如一代了,还是另有原因? 三、为什么 没有人可以找出准确的答案,因为历史一去不返,我们无法校验答案的真实性,但我们 可以总结过去的教训,警醒现在的人们。实际上笔者在之前发曾发表过为什么中国出不了 F acebook 和 Twitter?以及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两个瓶颈也谈到过类似的问题,但上述两篇文章 都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没有80后出现在互联网上。 技术原因 上个世纪90年代正是中国的互联网蓬勃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当时从事互联网的人较 少,而且当时的技术也比较差,要做一个网站可不是现在这么容易的事。那时候网站的开发 非常困难,没有像现在.Net,Java 这些高级网页开发语言,连 ASP 也没有,基本上都是静 态页,后来出现的 CGI 也是很难搞的技术。所以那时候做网站天生就有技术壁垒,本来会
本文地址:/archives/2233.html
本文档来源:月光博客,特此声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