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怎样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历史教学怎样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通过历史课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全面完成中学历史任务目的的需要。与其他课程相比,历史教学在向学生进行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历史学科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涉及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吸收其中的政治教育的内容,把它转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根据初中历史教学特点,谈谈笔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思考与实践。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素有注重素质修养的传统,因此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必不可少,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仁爱。孔子在回答他的学生樊迟问时说:“仁者爱人。”指人与人之间要亲爱。孙中山提倡“博爱”,陶行知先生提倡“爱满天下”。具体地讲,就是要仁爱待人:同情、体谅、关心他人;宽容大度:能容人,有度量;诚恳磊落:为人真诚开明,光明磊落,做正人君子。
2、道义。这里的“道”是指社会准则,做人的原则和某些政治主张。“义”是提正义,是人们的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道义,就是坚持原则,坚持正义,合规中矩。它包括:志向高尚,为崇高的理想而百折不挠;以义取利,“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扶正祛邪,主持正义,同邪恶势力作斗争;清正廉洁,刚正不阿。
3、礼仪。礼仪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规范。我国是礼仪之邦,应大力提倡,继承好的传统。它要求学生做到:孝悌,“孝为德之本”;谦恭,谦虚谨慎,恭敬辞让;信用,“言必信,行必果”。
4、和睦。要教会学生善于自我控制,注意人格修养,不偏激,不走极端,以此来调适心态和人际关系,这在当今社会也是很有必要的。
历史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入方法
历史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入方法
介绍
历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将思政教育与历史教学有机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识。
方法
1. 选取有思想性的历史内容:在历史教学中,注重选取那些具有思想性和思辨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并从中汲取思想启迪和道德规范。
2. 扩展课堂教学: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辩论赛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思辨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结合现实问题:将历史事件与当代社会问题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历史的镜头去审视和思考现实问题。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革命遗址和历史文化景区等地,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历史的变迁。
5. 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历史教学内容和任务。通过开展历史研究、演讲比赛和历史文化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审美情趣。
总结
历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通过选取有思想性的历史内容、扩展课堂教学、结合现实问题、开展实践活动和注重个性化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
浅谈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浅谈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摘要】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历史教学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应着力探索提高德育教育实效的途径,挖掘历史中的道德因素,通过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处事,学会做人。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中学历史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一门重要课程,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通过历史学科的德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中学历史教学加强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首先是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对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对个人而言,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二是对国家和民族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要求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三是对世界和人类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认同性和开放性的历史意识。这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个
要求是最基本的、最基础的。
其次是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青少年接受思想教育不同于接受知识教育,往往存在逆反心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学生道德动机的社会性、现实性、时代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因此如何进行理论、实践、行为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是当务之急.
探究历史教学中思政教育的实施途径
探究历史教学中思政教育的实施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思政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学科,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下面将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思政教育的几种途径。
首先,充分利用历史教材和教学内容。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道德观念,教师可以通过精心挑选和解读,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和人物中汲取智慧和价值观念。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一些道德故事和历史事件进行结合,使学生在历史研究的同时获得对思政教育的深刻理解。
其次,注重历史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历史教学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开展讨论和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辨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培养其价值判断和道德思考的能力。
此外,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也是实施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教
师应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历
史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举办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思想的力量。
最后,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情感体验。历史教学应该与学
生的实际生活和现实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解
决当下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
们在历史研究中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实施历史教学中的思政教育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
和教学内容,注重思辨能力培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及注重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历史教学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文化基础教学。历史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也起着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作用。下面谈一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的做法及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激发高尚情感。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例如:在教学“瓦特改良蒸汽机”内容时,我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据说瓦特小时候看到水壶中水烧开后,蒸汽掀动壶盖这一现象受到启发,激发了探究欲望,最终促成他的伟大发明。”通过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有何感想?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触及心灵,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优秀品德,让学生形成学生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等良好思维习惯,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塑造了良好的品德和学习思维习惯。
二、联系生活实际,指引学生的道德行为
让历史贴近学生生活也是新课程中的一个新理念。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并最终走向社会。所以,教师讲授必须侧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要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国家、对社会负有责任感,对新生的事物抱有热情,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能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以此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例如在教学“百家争鸣”这段史实时,我让喜欢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思想的学生分别为一组,然后各组讨论运用自己的思想主张针对班级的学习、卫生、纪律等某一方面管理问题,为班级出谋划策。这样将学生生活实际与历史课程相联系,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理解运用了所学知识,又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积极情感。因此,实现了学生“由知导行”,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和德育效果。
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历史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在系统讲授基础历史知识过程中,做到精选、补充有益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形成的史实,通过具体史实,进行生动的伦理道德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教育;内容;方法
Talk about moral education education in history teaching
Li Gui lan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in imposing teaching on seeps through history , achieve being carefully chosen , supplement the historical facts benefiting socialism ethics morality Taoist temple formation, by concrete historical facts in should instruct basis history knowledge process in system,carry out vivid ethics moral education, moral sentiment fostering a student’s from childhood.
【Key words】History teaching; Morals charge education; Content; Method
1.历史课德育教育的内容
1.1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历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源泉。历史知识是爱国主义教育最具体最生动教材。通过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中华民族有勤劳、勇敢、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中华儿女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我国的科技成就,在明朝以前一直处在世界的前列。通过讲述祖国光辉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华、热爱祖国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浅析德育教育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浅析德育教育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历史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由于其以史明理的特点,在德育渗透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
一、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优越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既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形成了以杰出历史人物为脊梁,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为源泉和以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为特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文明。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产物。(杜威语)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1.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是既往的人类生活,是有人类的活动构成的,具有生动具体、真实可靠的特点。其具体表现在他有时、地、人、事,有纪有据,包罗万象丰富多姿。它不像文学,不允许有艺术的虚构,不饱含感情色彩;也不像哲学,没有抽象枯燥的理论说教,更不能歪曲和杜撰。
历史是一种以事实为训的哲学。因此,对处于正向抽象思维发展,而更多保留着形象思维习惯的学生来说,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知识进行德育教育,固然要比其他学科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并从中得到思想启迪。
2.容易挖掘德育因素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反映的是以往人类活动各个方面历程轨迹的集合。它既有人类长期生长、生活所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也有人类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积淀下来的文化知识,历史信息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多样的特点,赋予了历史学科在德育渗透方面的独特优势,即从丰富多样的历史内容中发掘提炼出丰富多彩的德育素材应用于思想教育。
3.容易选择榜样激励
榜样的激励引导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单纯地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说教,缺乏饱满的情感,显得苍白无力,如果遴选不同历史时期中涌现出的道德模范、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并因地制宜适时融会贯通,就能使德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丰富饱满,相得益彰,德育的感化教育就会春风化雨,形成自觉。无数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不仅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高尚品质情操,是人类教育和培养下一代的宝贵精神财富。杰出的历史人物不同于文学作品虚构的人物典型,他真实、具体、生动、形象,蕴藏着巨大的社会正能量,易于为学生所领悟和效仿,会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思想政
治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成为热门话题。高中历史教学是学生认识历史、培养爱国
主义情感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教学的渗
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爱国情感。本文将从渗透的概念、渗透的途径、渗透的内容等方
面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问题。
一、渗透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指的是通过历史课堂教学,向学生渗透正确的
思想道德观念和政治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政治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
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种渗透是在历史教学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要求贯
穿使历史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立德树人的过程。
二、渗透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教师是渗透的主体,要利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接受和
消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也需要共
同参与,形成合力,为高中历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提供保障。
三、渗透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历史是国家的过去,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师要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深刻了解自己国家的兴衰成败,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
浅谈历史学科中的德育教育途径
浅谈历史学科中的德育教育途径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其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必须重视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工作。笔者将从历史课堂教学和历史课外教学中简略的阐述在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标签:历史学科德育途径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这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话题,人们对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已经做了大量的探讨和阐述。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人才是德才兼备;现代教育方针,谓之德智体全面发展。说明“德”包括了思想与道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是要培养学生爱校、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更要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那么如何做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展述个人认识:
一、重视课堂教学,发掘历史学科课堂德育教育的内在功能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认真搞好课堂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比较法的教学,引导学生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与同一时期世界农业、手工业比较,认识到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先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习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时,引导学生总结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救国壮举,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根据中国国情做出的必然选择。重视课堂教学,发掘历史学科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在功能,利用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渗透
思 , 而 让 学 生 树 立 振 兴 中华 民族 、 奋 学 从 发 习 的 远 大 目标 。 如 讲 述 祖 国 “ 再 四大 发 明 ” 时 , 言 要 铿 锵 有 力 , 地 有 声 , 激 发 学 语 掷 以 生 对 祖 国传 统 文化 的 自豪 感 。 () 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 2运 历 史是 真 实 的 , 是 过 去 的 , 何 把 过 也 如 去 的 东 西 再 现 , 学 生 从 历 史 环 境 中去 感 让 悟 历史 , 华情 感 , 仅需要 教师的教授 , 升 不 同时 也离 不开一 些直 观 教学 。 图片 、 如 表 格 、 频 、 籍 , 条 件 的 话 还 可 以 参 观 历 视 书 有 史博 物 馆 和革 命 根 据 地 。 在 教 学 实 践 中 , 我 经 常 使 用 直 观 教 学 。 在 讲 述 秦 始 皇 建 立 如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时 , 向 学 生 展 示 了秦 始 皇 我 陵 的 视 频 和 一 尊 秦 始 皇 陵 陶 俑 , 于 使 学 便 生 进 入 当 时 的 历 史 环 境 中 ; 讲 述 五 四运 在 动 时 播 放 视 频 《 的 一 九 一 九 》 使 学 生 能 我 , 了 解 事 件 发 生 的 背 景 , 切 体 会 当 时 落 后 深 挨 打 之 下 的学 生 爱 国 热 情 等 。 () 用比较法进行价值评判 。 3运 “ 史 使 人 明 智 ”, 前 提 是 我 们 要 对 读 但 历 史 事 实 和 历 史 人 物 做 客 观 的 评 价 , 这 而 种 评 价 经 常 使 用 比 较 法 , 别 是 对 历 史 人 特 物 的 评价 。 评价 历 史 人物 的过 程 中 , 可 在 不 避 免 地 进 行 着 道 德 评 价 。 历 史 教 学 中 进 在 行 道 德 评 价 , 是 要 用 辩 证 的 历 史 唯 物 主 一 义 观 点 , 取 一 分 为 二 的 方 法 对 历 史 人 物 采 做 出恰 如 其 分 的 评 价 ; 是 要 选 取 正 面 的 二 历 史 人 物 和 反 面 的 历 史 人 物 , 学 生 在 鲜 使 明 的 对 比 中深 化 对 道 德 评 价 标 准 的 认 识 。 例 如 在 中 国近 代 史 上 , 对 外 国 列 强 对 中 面 华 民 族 的 侵 略 , 有一 批 前 仆 后 继 、 国捐 既 为 躯 的 民族 英 雄 , 邓 世 昌 ; 有 一 小 撮 贪 生 如 也 怕 死 、 降 求 荣 的 卖 国 贼 , 叶 志 超 。 爱 投 如 对 国者 和 卖 国贼 的 对 比评 价 可 以 提 高 道 德 评 价的水 平和效果 。 总 之 , 育 教 育是 一项 伟 大 的 工 程 , 德 是 个 深 刻 的 主 题 。 想 道 德 素 质 是 主 要 的 思 素 质 , 史是 当 代 人 的 财 富 。 中学 历 史 教 历 在 学 中贯 彻 道 德 教 育 , 符 合 历 史 学科 特 点 , 既 也 符 合 学 生 心 理 特 点 , 时 也 体 现 了 新 一 同 轮 课 程 改 革 的 目标 。 为 一 名 历 史 教 师 , 作 我 们 要 善 于 将 历 史榜 样 的行 为 规 范 和 学 生 现 实生 活 中的行为规范 有机地联 系起来 , 指 导 他 们 在 处 理 个 人 与 国家 、 体 、 母 、 集 父 同 学 、 友 的 关 系 以 及 在 自 己 的学 习 过 程 中 亲 学 会处事做 人。 从大处 着眼 , 处入手 , 要 小 培 养 教 育学 生 以 史 为鉴 , 明辨 是 非 , 善成 习 性 , 学 生 树 立 自尊 、 使 自信 、 自强 的 民 族精 神 , 中华 民族 自立 于 世 界 民族 之 林 , 为 实现
怎样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怎样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
中学历史教学在德育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历史教学,可
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激
发爱国情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历史人物的品德教育。中
学历史教学应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培养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教育不仅帮助学生掌
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的镜头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和道德
观念。中学历史教学需要注重德育教育,以培养有道德情感和爱国情
感的优秀学生。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德育教育、道德情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爱
国情感、中华传统文化、历史人物品德、渗透、相辅相成、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1. 引言
1.1 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中学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重要
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中学历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
进程,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
意识。历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历史教
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中学历史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
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中学历史
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2 德育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历史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像,是道德伦理观念的源头和见证者。通过历史
历史教学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作用
历史教学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作用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奠定基础,是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具体而言,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审美、劳动和心理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并促进其个性发展,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与此相对应,素质教育必须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教育,以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
有人说过,学生的身体不好是废品,智力不好是次品,而品德不好则是危险品,这种说法确实形象的表明了德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德育是使教育者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是以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道德规范为标准,通过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符合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的人的一种教育活动,德育素有“五育之首”之称,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德育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历史是进行优秀传统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中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有将近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许多美德,这些优秀传统和美德成为激励人们发奋进取、积极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美德,内容十分丰富,如春秋时期,孔子的“杀身成仁”,战国时期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岳飞的“精忠报国”,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近代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还有些英雄人物虽然没有留下豪言壮语,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却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为国捐躯的清朝爱国将领,广州大沙角大将陈连升、广州虎门水师提督陈化成,以及甲午中日战争
历史教学素质教育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根据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促进学生在科学思维、思想道德、情感意志、个性才能、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具有探索性新问题的能力,能有超出常规的,又能简捷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解决超出学生已掌握知识范围的新问题的能力,能创造出对社会有贡献的新发明的能力。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改变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深。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因为考试制度的原因,教学围绕着升学的指挥棒转,教师关心的是今年考试处什么类型的题,明年又可能出什么类型的题。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内容就不教给学生,教学进入机械模式。教师教学围绕升学指数,学生学习也形成功利性的,只要老师说是考试的内容,就拼命的死记硬背,从不松懈。如果老师说这部分内容今年不考,无论对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多重要,看都不会看一眼,这些思想观念是错误的。人们常说:忘记过去就意味这背叛。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历史知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看电影、电视、旅游观光、社会交际和与人谈话等。历史的教学目标就是: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精心设问,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了解过去,展望未来,建设未来。
二、树立历史教学的素质观
历史学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对外关系等。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历史是为了提高历史素质,了解祖国的过去,建设美好的明天,做祖国的合格建设人才。要求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学习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增强学生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感。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现思政教育的渗透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现思政教育的渗透
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历史教学是实现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将介绍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现思政教育的渗透。
1. 教材选择
选择符合思政教育要求的历史教材是实现渗透的第一步。教材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教材内容应当具有思想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背后的道义和哲理。
2. 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例如,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历史事件,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这些互动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3.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思政教育渗透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历史教学
内容设定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不仅仅了
解历史事件的事实,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中获取道德、伦理、人文等
方面的思考和启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他们表
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培养他们的主动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
4. 作业设计
在历史教学中,作业设计是巩固思政教育渗透效果的重要手段。作业可以设计成与思政教育相关的题目,让学生通过研究历史事件,思考其中的道德和价值问题。同时,作业可以要求学生撰写文章、
演讲等形式,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更重要的是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的背后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doc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作者:韦秋杰韦明兴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8期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主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通过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突出历史人物形象分析,调动历史情感,组织历史课外活动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历史教学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韦秋杰(1968- ),女,广西宜州人,河池学院政法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双语教学;韦明兴(1949- ),男,广西宜州人,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广西宜州 5463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187-01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主题,历史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2007年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成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说明国家对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十分重视。如何发挥历史教学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完善其道德人格,是值得历史教育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通过讲述生动、典型的史实,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以史育人,鉴古知今,历史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丰富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好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爱国主义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突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对世界文明影响的教育。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的国家。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在科技领域里走在世界的前列。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四大发明”,早在欧洲近代文明之前就被陆续传入了西方,成为“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伟大科技成果,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许许多多的“世界之最”,凝结着我们民族的智慧,显示出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德国天文学家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中声言: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一半以上源于中国。中国在现代农业、航运、石油、气象、音乐、十进制数学、纸币、高级火箭、枪炮、载人飞行、蒸汽机设计等领域创造了100个世界第一。可见,中国在历史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文明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历史教学中,讲述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介绍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文化,对增进学生对祖国的了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无疑是大有裨益
浅析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析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其中实现了德育与历史
教学的有效融合,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渗透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还可以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
生的道德情感、品质和行为规范。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浅析一下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载,其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但是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不可一味的感概历史的残酷和黑暗,更应该重点强调历史所蕴含的道德和人文精神。在教
学中国古代历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古代儒家思想和礼义道德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在
历史中感受到人文关怀与情感交融。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有利于培
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历史态度和情感,使其在对待历史问题时能够更加客观、理性和科学。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
养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让学生对历史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名人事迹产生浓厚的情感,使历史不再是一堆枯燥的事实,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在教学近现代历史时,教师
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那些曾经奋斗过的名人事迹,启发学生对抗侵略、保家卫国、爱国
爱民的精神与情感,培养其爱国爱民的情怀。通过历史教学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
史的厚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历史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主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通过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突出历史人物形象分析,调动历史情感,组织历史课外活动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历史教学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主题,历史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2007年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成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说明国家对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十分重视。如何发挥历史教学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完善其道德人格,是值得历史教育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通过讲述生动、典型的史实,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以史育人,鉴古知今,历史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丰富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好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爱国主义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突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对世界文明影响的教育。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的国家。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在科技领域里走在世界的前列。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四大发明”,早在欧洲近代文明之前就被陆续传入了西方,成为“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伟大科技成果,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许许多多的“世界之最”,凝结着我们民族的智慧,显示出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德国天文学家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中声言: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一半以上源于中国。中国在现代农业、航运、石油、气象、音乐、十进制数学、纸币、高级火箭、枪炮、载人飞行、蒸汽机设计等领域创造了100个世界第一。可见,中国在历史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文明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历史教学中,讲述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介绍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文化,对增进学生对祖国的了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其次,要突出讲述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的历史,讲述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
国人民不屈不挠赢得革命胜利的历史。通过对这些史实的生动讲述,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只有爱国,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自觉地把自身价值的实现和祖国民族的利益结合起来。
二、讲述中国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突出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学习历史,一是为人生,二是为社会。为人生就是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为社会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做一个顺应历史潮流的人。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告诉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处理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五千年的丰厚积淀,五千年文明史中形成的传统美德,不仅是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而且对世界尤其是对亚洲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东南亚许多地区仍然把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人民公认的道德尺度。在国内它也仍然成为我国国力发展的重要精神武器,是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材料。我国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和文学艺术家,以不同时代的不同风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道德传统,至今仍然不失为鼓舞炎黄子孙继续奋进的巨大力量。学生在如此浓厚的历史熏陶中,不仅通晓了历史知识,而且学会了做人,从而领悟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道理。
三、比较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人物,评价其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书美以彰善,记恶以垂戒。”历史上有仁人志士的嘉言懿行,也有奸宄之徒的丑行劣迹,它们对学生都可以起到“善可以法,恶可以戒”的教育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把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人物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让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化对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我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彪炳千古的优秀历史人物,他们光彩照人的思想品格为中华民族世代崇尚、传颂。然而,历史上也有耻辱千垂、身败名裂的奸臣败类。在历史教学中,将这些历史上流芳百世的人物与遗臭万年的奸佞相比较,区分高尚品德与卑劣品行,使学生在鲜明的对照中深化道德认识,分辨真假丑恶与真善美,从而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心灵上受到震撼,感情上得到升华,人格上得到完善,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化他们的思想道德信念,完善
他们的道德人格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列宁也说过:“如果没有情感,就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可见,道德情感在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道德需要和道德信念并产生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道德知识的教育,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内心体验,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历史教材编进的杰出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尽管是间接的、远离现实的,但他们作为社会道德标准的榜样而存在,则是具体生动的。尽管是以文字和图画为主要表现形式,但仍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在历史教学中,能从道德情感培养的角度,精心组织和加工教育内容,艺术地锤炼教育语言,潜心地酝酿教育情感,让受教育者通过感知众多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以及道德行为发生的道德情景,形成道德表象和观念,获得道德情绪的体验,形成道德概念。用自己已有的道德经验和价值观去比较思考和心理衡量,得到情感的认同和价值的认同,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此外,杰出历史人物的名言、名联也具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品德的育人功能。名人、名言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并且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比如韩非的“侈而惰者贫,力而俭者富”,鲍照的“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陶铸的“心底无私天地宽”等等,这些名言警语,既是进行道德知识教育的生动材料,又是培养道德情感的良好凭借。教育者善于借助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进行教育,对学生道德信念的内化和完善是相得益彰的。
五、开展历史课外活动,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水平
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增进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开辟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组织学生讲历史故事、写历史评论文章、阅读历史书刊、参观历史遗迹、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等活动,这些活动均有助于增进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优秀的文艺作品塑造的道德形象往往可以强烈地震撼人的心灵,唤起人的良知,对中国青少年一代道德成长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日益增多,能够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日益扩大,历史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历史故事片和历史纪录片;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一些典型的文学作品给学生阅读,这些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历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在当今对外开放的环境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影响,人们的道德境界纷繁复杂,有的甚至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背离。历史教学工作者要帮助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