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时跟踪训练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4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1.有一位思想家,具有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大胆地挑战正统思想。
在其著作《藏书》中,赞扬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对历史人物做出了不与传统见解苟合的评价。
这位思想家是( )B.黄宗羲A.李贽D.王夫之C.顾炎武【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语句“离经叛道”“大胆地挑战正统思想”“《藏书》”等信息可知这位思想家是李贽。
【答案】A 2.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这一观点的社会根源是( )B.西学东渐的影响A.专制统治的腐朽D.言论自由的推动C.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专制统治的腐朽是政治方面的原因,故A项错误;西学东渐为思想方面的原因,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属于社会根源,故C项正确;言论自由并未出现在明清之际,故D项错误。
【答案】C 3.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来限制君权的思想主张出现于( )【导学号:71640007】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C.隋唐时期D.明末清初【解析】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答案】 D4.顾炎武主张:“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将其概括为(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解析】梁启超将材料中“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答案】 A5.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
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解析】题干反映了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能够从明朝灭亡、汉族亡国中反思君主专制之害,并进一步提出限制君权的各种设想。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习 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A.抗清斗争高涨B.社会相对安定C.西方思想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明清时期产生的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答案:D2.《焚书·何心隐论》说道:“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此话主要反映了作者( )A.遵循学以致用 B.倡导婚姻自主C.挑战正统思想 D.鼓吹专制集权解析: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映了明朝思想家李贽对传统的儒家正统思想的批判。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项。
答案:C3.下列思想家与其主张相匹配的是( )A.老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董仲舒——“存天理,灭人欲”C.朱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解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是孔子的思想观点,“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观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的思想观点,故A、B、C三项对应不正确;“天下为主,君为客”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是黄宗羲的观点。
答案:D4.“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解析:“明道”“救世” 体现了为学力求解决关于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这符合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
答案:D5.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则已矣”,“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
他所说的“器”指的是(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人们的感知器官C.科学实验的仪器 D.万物发展的规律解析:王夫之是一位唯物思想家,他所说的“器”指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道”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意识。
答案:A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夫私者,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材料二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2019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跟踪检测 人民
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跟踪检测人民版必修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看反映了( )A.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B.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C.地主阶级改革派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D.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朝的灭亡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解析:选A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变化的反映,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看反映的是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项。
2.五四时期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
明末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
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
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解析:选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孟子的主张;“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为顾炎武的主张;“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为朱熹的主张;B项表明反对盲从孔子,B项符合题意。
3.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
《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
《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颠倒千万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
李贽通过这些著作( ) A.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B.大力宣传民主思想C.极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D.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解析:选A 李贽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与题干中“颠倒千万之是非”、“与世不相入”相符。
4.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写道:“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知能演练学业达标 新人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知能演练学业达标新人教版必修3[随堂巩固]1.(2015·海南省普通高中会考)有一位思想家,具有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大胆地挑战正统思想。
在其著作《藏书》中,赞扬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对历史人物做出了不与传统见解苟合的评价。
这位思想家是( )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中“离经叛道”和“《藏书》”的信息,可知该思想家是李贽,故选A项。
2.(2014·江苏学考)“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
”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 A.朱熹B.程颐C.王阳明D.黄宗羲解析:选D。
由题干中的关键词“启蒙哲人”可知为中国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黄宗羲。
3.(2016·四川遂宁高二测试)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了起来B.抨击君主专制制度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质疑孔子的权威性解析:选B。
“将人性与天理对立了起来”是南宋朱熹的思想,故A项错误;黄宗羲从明朝灭亡的教训出发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而清代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所以《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故B项正确;“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并不是《明夷待访录》的内容,故C项错误;质疑孔子权威性的是李贽,故D项错误。
4.(2015·北京学考)如果要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的起源,应当查阅的是( )A.李贽的《焚书》B.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C.顾炎武的《日知录》D.王夫之的《船山遗书》解析:选C。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来源。
2021学年高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必修3
课时作业4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训练点1李贽的离经叛道1.冯元仲称赞李贽“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
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
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B )A.民为贵,君为轻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水则载舟,水则覆舟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解析:A项是孟子的主张,C项是荀子的主张,D项是程颐的主张,李贽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所以选B。
2.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答:“绝对不能。
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与其对立( A )解析:李贽是我国古代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反对迷信孔子为“天生圣人”,反对封建道义,主张寡妇再嫁,肯定妇女的地位。
可见他的思想和程颐的思想明显对立。
3.李贽一方面对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内容进行猛烈抨击,但同时自己又花了十几年的心血著成《藏书》一书,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
这体现了李贽( C )A.对儒家经典猛烈抨击B.对科举制度的否定C.未能冲破传统的束缚D.希望得到后人认可解析:根据材料“对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内容进行猛烈抨击”可知,李贽反对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科场当以选士”可知,李贽并不反对科举考试,故B项错误;材料“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表明李贽在批判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的同时,又希望自己的学说成为科举的内容,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可知,李贽并不仅仅希望得到后人的认可,故D 项错误。
4.下表是中国古代某学者阅读《论语》所做的评语,与其观点最接近的是( B )《论语》卷一经文评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年谱,后人心诀。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作业3含
第一单元第四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D ) A.抗清斗争高涨B.社会相对安定C.西方思想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 明清时期产生的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2.李贽自称“异端”,主要是因为他( A )A.鞭挞理学的道德观念B.否定儒家思想C.否定孔孟学说D.否定封建专制制度[解析] 李贽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从而抨击了理学的道德观念。
据此本题选A项。
B、C两项中“否定”一说错误;李贽并未批判君主专制,也就谈不上否定封建专制制度,D项错。
3.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非同寻常的时期。
而黄宗羲在明清思想史上,非预期地“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刘述先)。
这个“新”时代( A ) A.开始出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B.民主启蒙思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C.彻底结束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开始倡导“自由”“平等”思想[解析] A项开始出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这一说法符合史实。
以黄宗羲的思想为代表的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对思想界的影响主要在于对后世的启迪和启蒙、对君主专制统治的冲击。
B项民主启蒙思想只是在少数知识分子中间传播,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彻底结束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这一说法是错误的;D项开始倡导“自由”“平等”思想说法错误,黄宗羲在根本上没有突破封建体制,虽然反对君主专制,但没有提出新的社会蓝图。
故本题应选A项。
4.顾炎武曾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说明他主张( A )A.经世致用B.为政以德C.心即理也D.独尊儒术[解析] 由题干材料信息来看,其体现了顾炎武治学要“明道”“救世”,要研究实际可用的学问。
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30
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测试题 2019.91,明清时期,思想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指A.理学发展为心学 B.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出现C.西学东渐 D.拜金逐利思想盛行2,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对文字狱的抗争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A.黄宗羲、顾炎武、李贽 B.王阳明、黄宗羲、王夫之C.黄宗羲、顾炎武、朱熹 D.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4,在经世致用的思想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是A.土地赋税制度的改革 B.整顿吏治C.司法制度的改革 D.工商皆本5,明末清初批判君主专制,反对“人治”,提倡“法治”的基本思想家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6,明清时期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人是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李贽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思想的归纳?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8,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正确的评价是A.都是反面的B.其局限决定他们的思想都未对历史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C.都是进步的D.由于他们都属于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其主张的实质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9,《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出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C.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10,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是因为程朱理学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 B.破坏传统文化C.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D.不适合时代的发展测试题答案1, B 2, D 3, D 4, D 5, B 6, D 7, C 8, C 9, C 10, A。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作业2含
第1单元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1. 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产生有关的是①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衰落③八股取士的因循守旧④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
它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C、追求某某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3. 朱易安在《汉学研究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说:“反思我们的研究便会发现,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体系,我们并没有好好地梳理;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脱离了社会现实的研究,本质上是丢弃了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精神。
”朱易安所说的“最根本的精神”是指A、天人合一学说B、经世致用学说C、知行合一学说D、格物致知学说4.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材料所说的“异质”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X畴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5. 李贽曾评论先秦诸家:“申(不害)、韩(非)何如人也?彼等原与儒家分而为六。
既分为六,则各自成家;各自成家,则各各有一定之学术,各各有必至之事功。
举而措之,如印印泥,走作一点不得也。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李贽认为诸家之间曾是平等的B、李贽认为诸家都曾发挥作用C、李贽放弃传统儒学的价值取向D、李贽否定了儒家的独尊地位6. 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宇宙便是吾心”C、“工、商皆民生之本”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7.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配套K12】2018版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时跟踪训练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
课时跟踪训练(四)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1.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
对其“离经叛道”理解准确的是 ( )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B.倡导君民共主思想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D.挑战宋明理学权威[解析] A项中“彻底”说法错误,其仅是挑战了孔子的权威;B项不是李贽的思想,其并没有提出政治主张;C项中“道家学说”说法错误,对象应该是宋明理学,故D项正确。
[答案] D2.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被人称作“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自称“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
下列不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批判礼教的虚伪,主张童心说[解析] 由材料内容分析得知,材料中提到的思想家是李贽,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思想,故A符合题意;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故B项不符合题意;李贽针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故C项不符合题意;李贽提出“绝假存真”的童心说,以此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故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3.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B.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C.地主阶级改革派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D.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朝的灭亡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解析] 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变化的反映,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上反映的是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所以答案是A项。
[答案] A4.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来限制君权的思想主张出现于( )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C.隋唐时期D.明末清初[解析] 黄宗羲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故选D。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业达标]1.(2018·某某师大附中期中)明末的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
对“离经叛道”的理解正确的是( )A.彻底否定孔子之道B.大力批判道家学说C.倡导某某某某思想D.挑战宋明理学权威答案 D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李贽主要是反对盲从孔子,而不是彻底否定孔子,故排除A 项;李贽反对的是传统儒家思想,不是道家学说,更没有倡导某某某某思想,故排除B、C两项;李贽反对盲从孔子,反对传统儒家学说,挑战了宋明理学的权威,故选D项。
2.(2018·某某某某外国语学校期中)李贽坦言“人皆有私”;主X男女平等,认为妇女可以出来讲学,应该允许婚姻自主;认为人人都是圣人,没必要以孔子的是非标准去行事。
上述言论说明李贽( )A.倡导经世致用B.主X某某法治C.认同个人主义D.反传统反教条答案 D解析李贽主X男女平等,反对以孔子的是非标准去行事,这体现了他反传统反教条的特点,故D项正确。
经世致用,突出为社会现实服务的思想,材料未涉及,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某某法治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个人主义的思想,故C项错误。
3.(2018·某某师大附中学分认定考试)黄宗羲曾发出“有明之无善治,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的感慨,主X恢复宰相制度,提高宰相地位。
这突出表明黄宗羲( ) A.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B.主X限制君主权力C.希望健全中央机构D.否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答案 B解析宰相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因此黄宗羲“主X恢复宰相制度,提高宰相地位”,说明黄宗羲主X限制君主权力,故选B项。
A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黄宗羲提出这一主X并非只是为健全中央机构,排除C项;黄宗羲主X限制君权,并非否定君主制度,排除D项。
4.(2018·某某某某一中周测)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
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答案 C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中,万民和臣子要绝对服从君主统治,万民和臣子是君主的奴仆;在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中,君臣关系应是平等,设立学校作为监察和咨询机构,有权对君主、大臣进行监督和批评,学校是培养人才且是参与国家政治的机构;故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C项正确。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梳理点拨 新人教版必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材梳理点拨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材梳理点拨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材梳理点拨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学习目标:1.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2。
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2.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历史作用。
教材整理1 李贽的离经叛道1.背景(1)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经济: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
(3)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神圣。
(4)个人: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
2.主张(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2)认为是非标准依据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3)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3.影响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7“学思之窗”,思考:李贽写的这封信,说明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提示】明清之际,程朱理学使得儒学日益僵化,人们只能按照程朱理学对儒家的解释、做学问甚至生活,任何不同的意见都会遭到社会的不容甚至道德的谴责。
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新人教版必
本 学
案 [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
栏
目 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背景
本
学 (1)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案
栏 (2)经济: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
目
济实力。
(3)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 孔子 奉为神圣。
案
栏 答案 崇实致用的学风和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经世
目
致用的思想。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背景
王夫之生活在明末清初,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
本
唯物 思想,并加以发展。
学
案 2.主张
栏
目
(1)王夫之认为世界是 物质 的,物质的发展变化
有规律可循。
(2)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
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栏
目 (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进步思想家要求摆脱
思想束缚。
(4)政治因素:阶级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3.影响: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
萌芽时期的要求。
本
学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案
栏 1.背景
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在明亡后,
投入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致力于著书讲学。
2.主张
(1)他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尖锐地揭露 君主专制
是天下之大害。 本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学
案 (3)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基础巩固1.他是福建人,他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他一生以“异端”自居,以反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这里的他是指( ) A.黄宗羲B.顾炎武C.李贽D.王夫之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福建人”、“明清时期”、“以‘异端’自居”“反礼教、抨击道学”等信息可知C项符合题意。
2.《焚书·何心隐论》说到:“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此话主要反映了作者( ) A.遵循学以致用 B.倡导婚姻自主C.挑战正统思想 D.鼓吹专制集权答案 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映了明朝思想家李贽对传统的儒家正统思想的批判。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项。
3.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 A.民主共和制B.中央集权制C.专制主义制度D.君主立宪制答案 C解析可直接读取材料信息,为天下万民服务而并非为君主实现其专制统治服务,出自于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反映出其反对封建专制思想,故C 项符合题意。
4.江苏昆山的亭林公园有一位思想家的塑像,从远处看不清塑像下的名字,但是可以看出他背后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彰显着他的思想火花烛照后世。
由此可以推断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答案 C解析根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可直接判断这位思想家是顾炎武。
5.“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答案 D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君子的学习是为“救世”,因此体现此观念的是经世致用。
故答案为D。
6.有学者在评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时说:他“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大成”,“有一些辩证的观点,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
这是对谁的评价( )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答案 D解析王夫之提出了“气”的概念,认为“理在气中”,是我国唯物主义思想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训练(四)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1.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
对其“离经叛道”理解准确的是( )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B.倡导君民共主思想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D.挑战宋明理学权威[解析] A项中“彻底”说法错误,其仅是挑战了孔子的权威;B项不是李贽的思想,其并没有提出政治主张;C项中“道家学说”说法错误,对象应该是宋明理学,故D项正确。
[答案] D2.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被人称作“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自称“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
下列不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批判礼教的虚伪,主张童心说[解析] 由材料内容分析得知,材料中提到的思想家是李贽,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思想,故A符合题意;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故B 项不符合题意;李贽针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故C项不符合题意;李贽提出“绝假存真”的童心说,以此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故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3.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B.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C.地主阶级改革派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D.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朝的灭亡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解析] 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变化的反映,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上反映的是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所以答案是A项。
[答案] A4.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来限制君权的思想主张出现于( )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C.隋唐时期D.明末清初[解析] 黄宗羲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故选D。
[答案] D5.某同学参观李贽故居,最有可能看到的字幅是( )A.“天不生仲尼,万古为彻夜”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解析] 李贽认为是非标准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所以最可能的是D项。
[答案] D6.明清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有如“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等观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B.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C.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完全沦丧D.诞生了成熟的启蒙思想[解析]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与儒学对立”表述错误,故A项错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鉴于君主专制的强化、程朱理学压抑人性,适应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提出了挑战传统儒家思想的主张,故B项正确;宋明理学从南宋到近代前夜,一直处于正统地位,“完全沦丧”表述错误,故C项错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超出儒家思想的范畴,未促进中国的社会转型,不具备成熟启蒙思想的属性,故D项错误。
[答案] B7.下图是某人物传记的目录。
以下思想有可能被该著作重点阐述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B.“天下为主,君为客”C.“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D.“循天下之公”[解析] 从图片目录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信息可知,该传记人物是顾炎武。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是顾炎武的主张,故选C。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主张,A项错误;“天下为主,君为客”是黄宗羲的观点,B项错误;“循天下之公”是王夫之的主张,D项错误。
[答案] C8.下列思想家与其主张相匹配的是( )A.老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董仲舒——“存天理,灭人欲”C.朱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解析]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是孔子的思想观点;“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观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的思想观点,故A、B、C三项对应不正确;“天下为主,君为客”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是黄宗羲的观点。
[答案] D9.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
这表明他 ( )A.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B.提出经世致用思想C.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D.否定封建礼教传统[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顾炎武列举出的这些史实,旨在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表明他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思想。
[答案] A10.明末清初出现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
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解析]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批判传统儒家思想的同时又有新的发展,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答案] C11.下列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思想评价最确切的是 ( )A.动摇了封建传统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B.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C.是“西学东渐”学习西方新思潮的萌发D.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解析]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对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了冲击,但并未形成动摇之势,故排除A,B、C的评价与史实不符,D是其作用,体现了时代特色,符合史实。
[答案] D12.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如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这表明他 ( )A.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B.肯定三纲五常是理想的社会秩序C.具备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D.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解析] 根据材料“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如人之有生死”得出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纲五常是理想的社会秩序,故B项错误;王夫之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不同于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世之有鼑革也”得出王夫之主张改革,但没有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D项错误。
[答案] A二、非选择题13.自汉代以来,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对社会风俗产生重大影响,而不同时期的社会风俗也反映出人们对儒家思想的不同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求利为先。
至正始之际,而一二浮诞之徒骋其智识,蔑周、孔之书,习老、庄之教,风俗又为之一变。
——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二天下之士,有能笃信好学,至老不倦,卓然可当方正有道之举者,官之以翰林、国子之秩,而听其出处,则人皆知向学,而不竞于科目矣。
庶司之官,有能洁己爱民,以礼告老,而家无儋石之储者,赐之以五顷十顷之地,以为子孙世业,而除其租赋,复其丁徭,则人皆知自守而不贪于货赂矣。
名之所在,上之所庸,而忠信廉洁者显荣于世;名之所去,上之所摈,而怙侈贪得者废锢于家。
——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民间当妇女不幸夫亡之日,见其跄地呼天、迫不欲生之状,亲族人等苟有人心者,自应恻然动念,从旁劝慰。
乃闻闽省有等残忍之徒,或慕殉节虚名,或利寡妇所有,不但不安抚以全其生,反怂恿以速其死。
甚或假大义以相责,又或藉无倚以迫胁。
——《福建省例》三十四《杂例·禁止殉烈》(1)据材料一,指出社会风俗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顾炎武的意图。
(2)据材料二,顾炎武主张为官者应如何改善风俗?(3)材料三中对妇女贞洁认识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明清之际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出现怎样的变化?[解析] (1)第一小问变化,从材料一中“年少……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以趋势求利为先”可看出;第二小问原因,从材料一中“蔑周、孔之书,习老、庄之教”可看出;第三小问意图,从材料一中“学问为本”“孝悌清修为首”可看出。
(2)据材料二信息“好学”“向学”“忠信廉洁者显荣于世”等,从而得出答案。
(3)第一小问说明,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作者看到对待妇女贞洁的两种不同的做法,有人同情,有人残忍,说明在当时封建礼教的地位没有以前牢固了,从而得出答案。
第二小问变化,结合所学理学思想“存天理,灭人欲”,分析其到明清的变化,从而得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于儒家思想的态度。
[答案] (1)变化:轻视学问;趋势求利。
原因:轻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盛行。
意图:以儒家思想重建风俗。
(2)改善:好学劝学;奖励廉洁爱民;推崇名声。
(3)说明: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有所动摇。
变化:批判地继承。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
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
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
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一姓之兴旺,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若失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
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而已矣。
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王夫之《读通鉴论》(1)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主张产生的历史条件。
(3)谈谈你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主张的看法。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中整理出他们的思想内涵,以及将它们进行比较总结出共同点。
第(2)问,联系时代背景,从经济、政治、思想角度分析。
第(3)问,注意联系教材,提出自己的观点,符合客观事实,做到有理有据即可。
[答案] (1)①区分公与私、国与家;②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反对君主专制;③主张保障人民权利。
(2)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②宋明理学日益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3)①继承晚明进步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
②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掀起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思想解放的潮流。